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 语文版新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教学设计1 语文版新教案

语文版高中一年级第一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福建省古田第一中学教研室雷贤平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单元四篇课文均是新闻,以“用事实说话”作为单元标题,强调是新闻的真实性。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新闻,但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在新闻的“真实性”方面都是一种典范,不仅事实真实可靠,连具体的细节描写也很突出。

二、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四篇文章可以分为两组。前两篇所记是大喜之事,即中华民族的两大盛事:“神舟”五号飞上太空天和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受降。而后两篇所记的却是大悲之事,既有惨绝人寰的纳粹集中营的血腥屠杀;又有天灾人祸的唐山大地震。教学中重在引导学生理解面对这样的大喜大悲之事,写作时如何客观、冷静地叙述事实,并在这事实之后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在学法上通过浏览、研读、品味、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领会新闻作品在充分利用事实说话一个巧妙的方法是使用细节描写、场景描绘和直接引语。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足以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真实感。

三、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的内容,了解新闻的主要特点——真实,掌握场面的刻画、细节描写,并能模仿写作新闻。

四、课时分配

《英雄潇洒走苍穹》课时,《落日》课时,《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课时,《唐山大地震》课时。

.《英雄潇洒走苍穹》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英雄潇洒走苍穹》报道了“神舟”五号的飞天的盛况,以杨利伟潇洒走苍穹为主线,既写了飞天、返回的情况,又写出杨利伟这位“航天英雄”为了能“潇洒”走苍穹,付出的艰辛劳动。教学时一方面让学生明白文章组织材料的技巧,另一方面让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理解英雄的潇洒,就如同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应当向往英雄的境界,学习英雄精神,努力学习,准备迎接各自理想上的“飞天”。所以教学内容定位于以下主要两方面。

二、教学目标

. 准确、迅速地捕捉课文内的基本信息。

.了解新闻最主要特点。感受新闻追踪时代的特有价值,了解新闻中记者的感情渗透其中,以揭示新闻事件意义的写法。

.学习杨利伟的刻苦精神。

三、教学教程

导入新课

“神舟”六号圆满成功,英雄费俊龙、聂海胜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神舟”七号正在开发当中,“英雄潇洒走苍穹”说的是“神舟”五号的飞天的盛况。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杨利伟这位“航天英雄”如何“潇洒”走苍穹。

.初读课文

本篇通讯的题目为“英雄潇洒走苍穹”,说一说杨利伟在地面上做了哪些准备,才做到“潇洒走苍穹”的。

(这是在完成课后练习第题,也就是对全文进行初步读懂文本。)

.研读品味

杨利伟“潇洒”走苍穹的“潇洒”劲你是如何品味出来的(再读课文,由初读到品读的过程)。

()“月日凌晨时,杨利伟被工作人员从睡梦中叫醒。这一晚他睡得特别香。”

()厨师怕他吃不进过硬的食物,就叮嘱他吃点面条,他说:“我还是得吃点肉。”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进入倒计时秒时,杨利伟轻松自然地向地面的人们行了一个军礼。

()杨利伟在飞行中有个操作动作,哪一个操作都容不得半点儿失误。比如防潮插头,万一操作失败,返回舱有可能断电。航天服气密检查不细致,航天服就会失去功效。切割主伞不及时,飞船着陆就会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这些操作程序既不能早一秒,也不能晚一秒。

()倒数第三段的“按钮被手指磨出发亮的痕迹”的细节也向人们诉说处了“潇洒”二字的真义:莫将“潇洒”举,便作等闲看!这还是事实在说话。

……

小结:文章就是通过语言动作、细节等描写来刻划出英雄的形象(这些小结最好是通过学生自己理解出来的,这是由分析到综合的过程)。

归纳升华

()通讯分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本文是人物通讯,以典型事例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学写通讯(不论是人物通讯还是事件通讯)要注意事实具体、真实,选材要集中表现主题,可以有适当的抒情议论,能集中表现主题的细节也应采用。

()本文是在搜集、占有大量的材料的基础这上,精心挑选出能说明主题、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在材料上取舍上紧扣主题,紧紧围绕“英雄”二字。

()本文通过杨利伟顽强的行动和坚毅的语言来表现他,还结合一些典型的事件,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展示人物形象。

()在谋篇布局方面,作者写了杨利伟飞天前的优异表现、飞天时圆满完成任务、飞天前他的刻苦训练,主要表现了杨利伟作为一名英雄,有崇高的理想境界,有无坚不摧的毅力,也正是因为这种境界、这种毅力,他才能在飞天的险境中,顺畅地“调动”“意志力”。

四、拓展延伸

.如果我校邀请航天英雄杨利伟到校作题为“为圆航天梦”的报告。请根据课文材

料,以学生主持人的身份拟写一段开场白。(包括标点符号,字左右。)

.《落日》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文是新闻的第二篇,在理解新闻的特点之后,要进一步理解本文与前面文章不同之处:“我”出现在文中,而且写出“我”的感受。同时由于本文有一条很明确的时间主线,教学时要紧紧抓住这点,就会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了全文的内容。所以教学时设计了以下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抓住文章主线,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

.体会各种描写手法的综合运用。

.感受作者从语言背后透出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教程

.导入新课

导入一:文章以“落日”为标题,有着深刻的含义,“日”不仅代表日本,更是日本太阳旗的形象,“落日”的年“”又有什么深义呢?下面我们就走近这篇《落日》。

导入二:从一位老人的一封信导入,信是这样的:

北京青年报总编辑:

一名岁的老翁向您提一个要求:贵报最好在月日这一天,重登年前《大公报》上的一篇通讯《落日》——记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这是当年朱启平写的,已成为新闻界的传世之作。

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拼命要祭鬼祭神,右翼分子篡改日本侵略史——在此时刻,请你们把当年日本投降签字的通讯,重新刊登,以唤起人民群众,用历史事实驳斥侵略者的谎言。

感谢你们。

李庆云敬上下面我们就走近这篇《落日》。

初读课文

全文共五人小节,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请同学们标出具体的时间,并说出具体的活动内容。

(目的是整体把握全文,对文章是初步的感受)

研读品味

再读文章,说说哪个场景的描写给你最有现场感受的?(由整体到部分,由综合到具体分析,根据学生的理解调整具体段落。)

同学的回答感受一定会不相同,我们不妨举一些例子。

()开篇第三段:“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身穿卡叽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以及多名各国记者。

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签字场所》一节中“桌子横放在甲板中心偏右下角,每边放一把椅子,桌旁设有四五个扩音器,播音时可直通美国。将领指挥室外门的玻璃柜内,如同装饰着织绵画一般,装着一面有着花条、颗星、长英寸、阔英寸的陈旧的美国国旗。”

《白马故事》一节中“乐队不断奏乐,将领们不断到来。文字记者眼耳倾注四方,手不停地做笔记。摄影记者更是千姿百态,或立或跪,相机对准各处镜头,抢拍下这最有意义的时刻。这时候,大家都羡慕四五个苏联摄影记者,其中两个身穿红军制服,仗着不懂英语,在舰上到处跑,任意照相。可是我们这些记者因为事先有令,只能站在原定地点,听候英语命令,无法随意挪动。这时,上层甲板上的人渐渐多了,都是美国高级将领,他们满脸欢笑,说说笑笑。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在这样一块小地方聚集这么多的高级军官。”

……

小结:使读者如同置身其中,仿佛见到新舰上国旗飘扬,仿佛闻海上摩托欢歌,仿佛见到记者云集的热闹……等等营造出欢乐喜庆的氛围,以此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

()《代表到来》一节“第一个是中国代表徐永昌将军,他穿着一身洁净的哔叽军服,左胸上两行勋绶”,“只见中国代表身穿深灰黄军服;英国代表穿全身白色的短袖、短裤制服,并穿着长袜;苏联代表中的陆军身穿淡绿棕色制服,裤管上还镶有长长的红条,海军则穿海蓝色制服;法国代表本来穿着雨衣,携一根手杖,这时也卸衣去杖,露出一身淡黄咔叽制服;澳大利亚代表的军帽上还围有红边……”

“一时间,中国话、英国话、发音语调略有不同的美国英语以及法国话、荷兰话、俄国话,起伏交流,笑声不绝”

“入口处那一小队水兵向美国军官敬礼后,即放下手立正。乐队寂然。日本代表团外相重光葵在前,臂上挂着手杖,一条真腿一条假腿,走起路来一跷一拐,登梯时有人扶他。他头上戴着大礼帽,身穿大礼服,登上上层甲板就把帽子除下了。梅津美治郎随后,一身军服,重步而行,他们一共个人,到上层甲板后,即在签字桌向外的一面,面对桌子列成三行,和联合国代表团隔桌而立。这时,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帜传来被海风吹拂的微微的猎猎声。”

……

()《仪式开始》一节“麦克阿瑟执讲稿在手,极清晰、极庄严、一个字一个字对着扩音机宣读。日本代表团肃立静听。麦克阿瑟读到最后,昂首向日本代表团说:‘我现在命令日本皇帝和日本政府的代表,日本帝国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指定的地方签字。’他说完后,一个日本人走到桌前,审视那两份像大书夹一样白纸黑字的投降书,证明无误,然后又折回入队。重光葵挣扎上前行近签字桌,除帽放在桌上,斜身入椅,

倚杖椅边,除手套,执投降书看了约一分钟,才从衣袋里取出一支自来水笔,在两份投降书上分别签了字。梅津美治郎随即也签了字。他签字时没有入座,右手除手套,立着欠身执笔签字。”

……

归纳升华

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升华,这些内容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一是作者运用了多种的描写手法。

()细节描写。

()肖像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当然还运用了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

二是文章以“我”的视角来写作,作者仿佛是一位优秀的导游,带着我们去领略那让我们民族为之自豪的一幕。

(以上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

四、拓展延伸

播放年香港回归时录像,模仿本文的结构写一则新闻。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文是新闻的第三篇了,是一篇震撼人心的课文,教学中是想通过学生的自己的初读、细读来感知作者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这种突破“零度写作”的方法正是本文成功经验。所以教学时可以就应该明白这点。所以才有了以下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的内容。

. 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暴行的罄竹难书。

三、教学教程

.导入新课

本文题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言外之意写的就是旧事,也就是说文章是现过去了,请同学们读课文,选择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并找出相应的文字来佐证。

.初读课文

学生可能会用不同的词语来概括,比如“恐怖”、“可怕”、“阴森”“讽刺”等等词语来概括,相应的语段有“都有某些他认为永远也不会忘记的特别恐怖之处。有的人在

奥斯威辛感受最深的是重新修复的毒气室,据说这还是‘小的’。而对另一些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在布热津卡,德国人撤退时破坏了的毒气室和焚尸炉的废墟上已长满了雏菊。”“当他们看到玻璃窗后堆积得像小山似的头发,看到一堆堆婴孩的小鞋,看到一排排堆放着被窒息而死的人的尸体的砖房时,不禁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在这个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居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样写,对照鲜明,使读者回味无穷。

……

(这里不能有教师的预设,教学时一定要根据情况)

研读品味

()根据学生的回答调整研读的内容。

()注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写。

(这里是由学生细读文章之后的总结。)

归纳升华

()提炼文章的写作技巧

“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本文还运用了散文的笔调来写作新闻报道。体现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形指的是文章的各个场景的描写,神——文章的主线就是参观者神情的变化。

四、拓展延伸

完成课后第五题第三篇《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即《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获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文中提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西斯德国开办的规模最大的杀人工厂,据报道,有四百万至六百万人牺牲在这个集中营的毒气室里和绞刑架上。选译在这里的《布热金卡:阳光明媚,鸟语花香》也是一篇融报道与抒情于一炉的佳作,不过同前两篇相比,记者更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是通过描写别人的动作和表情间接地表现出来的。比如,记者写道,参观者在看到“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时就“浑身发抖”,在看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时,“感

到自己也在被窒息”,这些都是记者当时的亲身感受。记者避免了铺张的写景,而是用自己实实在在的感受来感染读者,使他们也发抖,也感到窒息,这种写法,不可谓不高妙。在这个过去的人间地狱,现在居然阳光明媚,鸟语花香──这样写,对照鲜明,使读者回味无穷。

本文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请你给作者罗森塔尔写一段的颁奖词。

如下面是“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委会为巴金写的颁奖词(略有改动),同学们可以参考。

巴金: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袒露的真诚,扣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在文学和生命中坚守的热情、忧患、良知,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唐山大地震》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文是新闻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新闻的一些特点。教学时既是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也应该对本文的特色进行集会。所以教学时进行了以下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理解新闻写作的特点——多方位的描写。

.在“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理解作者对许多人类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贯注了作者强烈真挚的主义感情。

三、教学教程

.导入新课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对,人类显得脆弱与渺小;但是在灾难面对人类又显得坚强与伟大,这坚强是什么?这伟大的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走近《唐山大地震》。

.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用最短的时间浏览全文,你认为节选的三个小节中哪一小节对你最有感触,或者哪一个细节你感受最深。

提问学生,说说对这个内容的理解,教学时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调整相应的教学内容,应该抛弃教师的预设。

然后转入“研读品味”阶段。

研读品味

《看守所》一节“带伤的军人押着带伤的囚犯,带伤的囚犯又在废墟上奋力抢救奄奄一息的普通人的生命:首先是那些看守所的干部,干部家属;再往远处去就是小街小巷里的群众。囚犯们和所有在废墟上的救险者一样,手忙脚乱,焦灼万端。他们似乎都已

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他们和所有的救援者一样,小心翼翼地抱出那些受伤的孩子,扶出那些吓呆了的老人。每当扒出遇难者的尸体,都忍不住发出轻轻的叹息。豁出去了!他们拼尽全身力气在撬,在搬,在扛。满手是血痕,满脸是汗水雨水和成的泥浆。当搬撬重物的时候,他们还喊起了

高亢的号子。”

(小结:囚犯由最初的安守本份,安静地站在警戒线内。在三人请求下,看守员批准了他们一同救人。在灾场上,他们和其它普通人一样,努力地救人。在囚犯们抢险时,他们和其它普通人一样,手忙脚乱,焦灼万急。他们已忘记了自己囚犯的身份,只是一心一意的去救人。他们甚至比普通人还要焦急。这就是人性,人心底最为善良的东西。这是作者的发现。)

“直到黑夜降临,唐山市公安局准备把犯人押解到外地去时,看守人员才发现少了三名囚犯。这三名囚犯在抢救完周围的人之后,豁出命跑回家去抢救自己的父母姐妹了。其中两名,在处理完家事之后又主动地到公安局自首,返回了看守所。还有一个正在他家的废墟上忙碌,公安局的摩托车到了。”

(小结:没有人逃走,在灾难面前,这是人性中最光辉的一面。)

《盲人居住区》一节:

“八月的骄阳下,盲人们的足迹布满一座废墟又一座废墟。肩上,是那些从废墟里扒出来的被砸断、砸裂了的乐器,缠着绳子,贴着胶布,就像他们头上、胳膊上还缠着的渗血的绷带。他们穿着短裤、背心,有人甚至赤着脚。他们一个抓着一个的衣角,走在被晒得滚烫的路上。他们的脸上没有悲伤和忧郁的痕迹,在这动荡的大地上,他们显得那么安静,那么清醒……”

(小结:主要讲述盲人资希圣。他是民政局螺丝厂的副厂长。由于受到正常人的歧视,所以他们只可以自力更生。大部份盲人也跟着资希圣,一个跟一个地在废墟上忙碌着。其后,他们更在废墟上到处演奏,为一些受伤的人带来一点慰。在天降大灾,人可不能垮掉。他们把宣传队恢复起来,去演唱,去鼓舞唐山人民抗震救灾!在灾难面前就连盲人也可以成为救死扶伤的一员。)

《“方舟”轶事》:当人们从废墟上扒回了自己家私有的财产,那私有财产在他们各自的“铺位”前越堆越高的时候,那种休戚与共的感情上的的维系开始解体了。充满生命活力的是顽强的“私有”观念。

“这是我家的!”

“你瞎了眼,这是我家的!”

“大户”陷入了一片混乱。人们变得那样陌生,那样疏远,为了一把盐也会拌嘴,为了在地铺上碰撞一下也会吵架。“我的”,“我家的”,这些词语把"大户"的气氛分割得支离破碎。

“大户”终于解体了。

(小结:由于地震把大家所拥有的失去,大家也一无所有,大部人均无家可归,所以便成立了大户制度。在初期的大户里,大家均是没有私心的,好像一家人一样,人

人平等。但是,地震并没有带走人心里最初的欲私。但当各人在自己的“家”里拾回自己的财物后,大户的制度便开始瓦解了。这里作者是进一步挖掘了人性里的东西了,作者在最后引出了一个理论教师的说话:“巨大的自然灾难,使人类进入原始共产主义状态,这不是任何意义的进步,而是一种局部时间上的退化!”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理解)归纳升华

上面列举的内容(当然不只这些)都是属于新闻的特写。

新闻侧记,又叫特写,凡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这样的通讯品种,从体裁上说就是特写。

四、拓展延伸

.再找一些章节读读,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出人性的。

.写一段的特写。

附全书概况: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