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盆底疾病的诊治进展_丁义江

盆底疾病的诊治进展_丁义江

盆底疾病的诊治进展_丁义江
盆底疾病的诊治进展_丁义江

【文章编号】1007-9424(2010)02-0109-03专家论坛

盆底疾病的诊治进展

Advancement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elvic Floor Disease

丁义江*

【关键词】 盆底疾病;诊断;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1;R69;R711 【文献标识码】C

盆底疾病是指由于盆底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便秘、大便失禁、盆底痛、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性功能障碍等疾病,涵盖了泌尿外科、妇科和结直肠外科3大领域,并逐渐以整体概念形成多学科合作的二级学科———盆底外科。世界各国盆底中心、失禁中心及盆底康复中心的建立说明了盆底疾病不再是单科所能解决的问题,需要不同领域医师的共同协作,推动着盆底外科向多学科发展。2006年美国克里夫兰医院Wex ner教授联合多学科专家编著《盆底功能障碍:多学科的实践》(pe lvic floo r dy sfunction:a multidisciplina ry ap-pro ach)一书的问世使此学科的发展日趋成熟。盆底外科中3大学科领域在紧密合作中又有各自的侧重,随着各个领域对盆底疾病的不断研究,越来越多循证医学研究证据的积累,使盆底疾病的诊治观念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理念、新技术被不断提出并得以发展。

1 整体认识盆底疾病

盆底是一个由肌肉及韧带将膀胱尿道、阴道子宫和直肠肛门联系在一起,受同一神经系统控制的功能整体。盆底任何一组器官的功能障碍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例如在大便失禁患者中,24%~53%存在尿失禁,7%~22%存在生殖器脱垂[1];子宫阴道膨出或便秘往往同时伴有排尿障碍。20世纪90年代初澳大利亚Petr os等[2]在盆底领域首先提出了盆底整体理论,指导女性尿失禁的治疗。该理论提出了前盆(膀胱、尿道)、中盆(子宫、阴道)和后盆(直肠、肛门)是一个功能整体,在国际上得到很多专家学者的认同,从而促进了盆底康复学(pelvic flo or rehabilitatio n)[3],以及无张力吊带术(te nsio n-f ree vag inal tape,T V T)[4]等微创手术的开展,亦促进了对大便失禁、排便障碍和盆底痛的诊治。

1.1 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排便障碍主要与盆底功能障碍有关,根据功能性便秘罗马Ⅲ标准[5]分为盆底失弛缓〔盆底肌高张力和(或)排便时矛盾运动〕、盆底松弛(直肠前突、直肠内脱垂、会阴下降、盆底疝等)和直肠推动乏力。盆底失弛缓综合征主要与

 【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全国中医肛肠医疗中心(南京210001)

 【作者简介】丁义江(1946年-),男,江苏人,大学,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高位复杂性肛瘘、慢性便秘、环状痔等肛肠疑难病的诊治与研究,E-mail:jzcb x@https://www.wendangku.net/doc/296366877.html,。排便中枢调节机理的紊乱有关。曾认为耻骨直肠肌肥厚造成便秘,使用耻骨直肠肌部分切断术远期疗效并不满意,甚至造成大便失禁[6]。治疗应当强调排便中枢调节机理的康复,降低盆底肌张力性电活动[7]。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国内、外开展经阴道、经直肠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所致便秘,远期疗效不够理想,复发率为50%[8]。直肠前突常伴发直肠内脱垂,其实直肠前突仅是一个局部,而与盆底整体松弛有较大关系。因此,治疗中只重视局部和解剖形态改变,不重视盆底改变(中枢调节等)显然不能很好解决便秘问题。1.2 功能性大便失禁

肛门直肠的排便控制需要盆底横纹肌(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外括约肌)和平滑肌(肛门内括约肌)复杂而协调的运动以及来自肛门直肠的精确感觉传导共同完成。大便失禁分为急迫性、张力性和混合性3类,主要由于盆底神经肌肉的功能减退和(或)直肠高敏所致[9],排便控制机理障碍涉及到整体盆底肌的功能状态。因此,在大便失禁患者的病史采集中,尤其要询问有无小便失禁及有无子宫脱垂的现象,以便全面评估整个盆底的功能状态。开始整个盆底康复治疗,采取中医药、针灸、骶神经刺激(sacral nerve stimulatio n, SN S)[10]、盆底生物反馈训练[11]等方法能得到较好的疗效。

1.3 盆底痛

欧洲泌尿协会(EA U)依据国际疼痛协会(IA SP)的轴分类体系提出了慢性盆底痛的轴结构分类,涵盖了泌尿、妇科和肛肠3大领域及其他肌肉神经异常引起的疼痛,已有明确的诊治指南[12],是多学科共同研究的成果。盆底痛包括:①泌尿科:膀胱痛、尿道痛、前列腺痛、阴茎痛等;②妇产科:阴道痛、外阴痛;③肛肠科:痉挛性肛门直肠痛、慢性肛门痛等。盆底痛发病主要与整个盆底神经、肌肉的异常活动有关。盆底肌高张力、过度活动导致盆底神经(会阴神经)受压和局部血流减慢,引起盆底疼痛,且盆底肌过度活动会导致肌肉反复的损伤和收缩延长;同时盆底肌过度收缩状态会增强骶髓、脑桥、大脑皮层的传入信号,作为反应,中枢神经系统就会增强和改变盆底区域的传出信号,传出信号的改变常导致盆底痛[13]。由于神经肌肉的密切联系,各种盆底痛常合并存在。

1.4 盆腔脏器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器官脱垂(pelvic org an prolapee,PO P)和压力性尿

失禁(sress urinary inco ntinence,S Ul)是女性盆底障碍性疾病的重要表现。主要是盆腔韧带、肌肉及整体支持组织薄弱,盆腔脏器移位而引起的盆腔脏器位置或功能的异常。根据盆底整体理论,盆腔器官脱垂可从垂直方向的前盆、中盆和后盆3个部位发生,也可从3个水平面上表现,临床上包括了子宫脱垂、阴道穹隆脱垂、尿道膀胱脱垂、直肠脱垂、肠膨出等不同形式。当今新的治疗理念是完全经阴道途径用前路或后路悬吊,修复阴道前、中、后3个区的韧带和筋膜缺损所致的PO P及SU I。PO P还常常伴随其他盆底疾病,如便秘、大便失禁。有研究[14]显示28.7%女性PO P患者伴有慢性便秘。因此,对于一些POP如直肠脱垂,治疗应该着眼于整个盆底,需多专科共同处理。

2 诊断新技术

多学科的发展为盆底疾病的诊治开拓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分子生物学、基因学、心理学、药理学、功能性影像学的发展,阐明了肠道、盆底、肠神经系统的互动及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关系,需深入探究复杂的脑肠关系,以及神经生物化学紊乱与临床症状的关系。一些新的诊断技术也不断涌现,能更清楚地显示盆底解剖结构,评估盆底功能,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

直肠腔内超声和磁共振成像(M RI)是检查盆底及肛周结构的2种重要的影像学技术。近20年来,直肠腔内超声进入了由解剖到功能、由断面到三维、由单一的超声检查到与其他技术联合发展的阶段。采用探头为直线形,频率为5~16M H z,旋转360°开角,可以清晰地检查盆底和肛门括约肌,经过三维图像重建,能更好地量化括约肌,静态和动态结合研究盆底功能障碍所致的失禁和便秘。三维动态超声可能取代排粪造影对出口梗阻性便秘的诊断,更好地评估括约肌功能(萎缩、缺损),还可以动态诊断膀胱下降、直肠前突、直肠套叠等[10]。动态M RI是显示肛周结构的另一种重要的影像学技术,被认为是研究盆底解剖的最佳影像学手段,可实现盆底解剖的可视化[11]。在盆底检查中,无须采用造影剂对比显影,不仅可获得盆腔全部器官和周围软组织的细微解剖,全面评价盆底形态,还具有同时显示排便、排尿、膀胱运动和盆底肌功能的能力,有利于发现盆底功能障碍以及伴发的器官下垂,还可用于术前评估。盆底表面肌电是采用表面电极,观察肌肉募集形式,评估、记录和治疗肌肉相关性疾病的技术。现代盆底表面肌电图技术允许对非常复杂水平的信号进行加工,并同有效的数据库,评估方案和治疗方案结合起来,有合理的阴道、肛门探头,而且已经有了家庭盆底表面肌电生物反馈仪,使患者能在家里进行家庭训练。纽约康奈尔医学院妇产及心理学教授G lazer等[15]自1995年开始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表面肌电数据进行分析,于2005年提出盆底肌评估方案(g lazer pro to col),他在反复的实践研究中发现,肌肉的稳定性是肌肉功能恢复的决定因素,盆底功能训练应该集中降低静息和收缩时的变异性。多年来研究已证明[16]盆底表面肌电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①评估膀胱收缩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②区分原发性外阴阴道痛和阴道感染引起的疼痛;③成功的用于尿失禁和盆底痛的治疗。

3 治疗新进展

盆底疾病学科的发展已进入到多模式、多层次、多学科和中西医结合的阶段,已从分析性研究向整体性研究发展。医学模式也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的整体模式。整体医学模式下盆底疾病治疗不仅仅是挽救患者生命,更重要的是提高生活质量。体现盆底整体治疗理念的盆底生物反馈及康复治疗、骶神经调节、人工括约肌及盆底重建术、盆底补片手术、中医药、针灸、心理治疗等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3.1 盆底生物反馈

1948年K eg el发明了第一个阴道收缩计经阴道反馈治疗尿失禁,开创了盆底生物反馈(pe lvic flo or biofeedback)的先河。之后,对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技术的研究突飞猛进,其治疗范围包括了大便失禁、便秘、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肌性盆底痛、肠易激综合征等几乎所有的盆底疾病。盆底生物反馈是指导患者进行正确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增强肌肉收缩力,恢复盆底肌协调性;另一种形式的电刺激通过直接刺激途径和神经反射途径激活盆底肌,加快盆底肌肉弹性的恢复,治疗不同程度的PO P和S UI。美国应用精神生理学和生物反馈协会根据盆底生物反馈与常规治疗系统评价,慢性便秘和大便失禁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4%和67.2%[17]。盆底肌康复训练(家庭训练)常配合生物反馈治疗,也是PO P等盆底疾病首选非手术治疗方法。在强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今天,随着功能性疾病的逐渐增多,盆底生物反馈治疗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2 盆底重建术

近年来,随着盆底整体理论的发展,以重建盆底解剖结构、恢复盆底功能为目的的重建手术逐渐代替了传统的姑息性手术。如经阴道尿道中段无张力悬吊术(T V T)治疗前盆腔缺陷,抗尿失禁;经阴道后路悬吊术(IV S)、骶棘韧带固定术(SS LF)等治疗中盆腔缺陷,如阴道穹窿、子宫脱垂;肛提肌缝合术、加用补片阴道后壁修补术治疗后盆缺陷。补片的使用为盆底重建提供了新装备、新思路,不仅能紧固周围组织或替代缺陷组织,还能保持解剖正常位置和筋膜的弹性,可以用于全盆腔的重建手术。

3.3 SN S

SN S是通过对骶神经的脉冲电刺激来调节支配膀胱,括约肌和盆底肌的神经反射,达到对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SN S开始是用于治疗难治性排尿困难,1999年已被F DA批准治疗慢性尿潴留、尿频-尿急综合征。国内、外研究[18-20]显示,SN S可用于治疗大便失禁、特发性肛门直肠痛及脊髓神经损伤患者出现的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4 针灸治疗

中医特色的针灸疗法体现整体治疗理念。针灸通过调节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及肠神经三层面神经系统,刺激大

脑排便、排尿中枢,与内脏发生联系,经植物神经系统及体液途径传出,调节胃肠、膀胱功能,治疗便秘、大便失禁、尿失禁;可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中内啡肽、复合胺、乙酰胆碱、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神经肽Y等物质的释放,产生镇痛效应,治疗盆底痛;此外,针灸还可以缓解患者精神紧张、焦虑情绪,调整患者心理状态,达到身心协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整体医学体系下要优化临床治疗路径和建立良好的管理模式,盆底疾病的诊治就需要一支多学科整合的盆底团队(integ rated pelvic g roup,IP G)[21]。我院于2007年建立了便秘诊治平台,即由肛肠专科医师、盆底动力学检查医师(肛管直肠测压、盆底肌电图)、影像科医师(排粪造影、腔内超声)、生物反馈治疗师、针灸医师、医学心理专家、营养师、护师、研究生等组成团队,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为盆底外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快速发展。自2007年2月至2008年7月采用针灸、生物反馈等方法共治疗236例慢性顽固性便秘患者,总有效率达70.8%,并对肛门直肠痛、直肠脱垂、大便失禁及尿失禁方面的治疗作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一定的进展。

盆底外科的建立,国际间合作交流的日益频繁,不断涌现出盆底疾病诊治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我们将汲取泌尿、妇产科医师对盆底认识的有关知识,加强多学科合作,知识共享,并融汇生物力学、神经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功能性影像学、中医学、针灸学的理论及实践等,盆底外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4 参考文献

[1] González-ArgentéFX,Jain A,Nogueras JJ,et a l.Preva-

lence and severity of urinary in continen ce and pelvic genital

p rolaps e in females w ith anal incontinence or rectal p rolaps e

[J].Dis C olon Rectum,2001;44(7):920-926.

[2] Petros PE,Ulmsten UI.An in tegral theory and its m ethod

for th e diagn os is and m anagemen t of female u rinary inconti-

nence[J].S can d J U rol Nephrol Sup pl,1993;153:1-93.

[3] Petros PP,S killing PM.Pelvic floo r rehabilitation in the fe-

male according to the integ ral theory of female urinary incon-

tinence.Firs t report[J].Eur J Ob 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1;94(2):264-269.

[4] C hüne G,Amblard J,T ardieu AS,et a l.Lon g-term res ults

of tension-free vaginal tape(TV T)for the treatm ent of fe-

male urinary s tress incontinence[J].Eu r J Obstet Gynecol

Rep rod Biol,2007;134(1):87-94.

[5] Drossman DA.The fu 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 orders and

the RomeⅢprocess[J].Gas troenterology,2006;130(5):

1377-1390.

[6] Pinho M,Yoshiok a K,Keighley M R.Long-term results of

anorectal myectomy for chronic constipation[J].Dis Colon

Rectum,1990;33(9):795-797.

[7] 肖元宏,刘洲禄,刘贵麟,等.成人盆底痉挛综合征型便秘

的分型及其病理生理机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

15(7):767-771.

[8] Rom an H,M ichot F.Long-term ou tcom es of transanal recto-

cele repair[J].Dis Colon Rectum,2005;48(3):510-517.

[9] Chan C L,S cott SM,Williams NS,et a l.Rectal hy persensi-

tivity w orsens stool frequ ency,u rgency,and lifestyle in pa-

tients w ith urge fecal incontinence[J].Dis colon rectum,

2005;48(1):134-140.

[10] Barth et M,Portier F,Heyries L,et al.Dynamic anal en-

dosonograp hy m ay challenge defecog raphy for as sessing dy-

namic anorectal disorders:results of a p rospective pilot stu dy

[J].Endoscopy,2000;32(4):300-305.

[11] Parik h M,Rasmus sen M,Brub aker L,et a l.Th ree dimen-

sional virtual reality model of the n orm al fem ale pelvic floor

[J].Ann Biomed Eng,2004;32(2):292-296.

[12] Fall M,Baran ow s ki AP,Elneil S,et a l.EAU guidelines on

ch ronic pelvic pain[J].Eur Urol,2009;57(1):35-48. [13] Baranow ski AP,Ab rams P,Fall M.Urogenital Pain in Clin-

ical Practice[M].1st ed.New York:Informa H ealthcare

USA,Inc,2008:327.

[14] 刘四方,刘晓红,朱兰.慢性便秘与女性盆腔器官脱垂的关

系[J].胃肠病学,2008;13(2):108-110.

[15] Glazer H I,Rodk e G,S wencionis C,et al.T reatm ent of vul-

var vestibu l itis syn drom e w ith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of pelvic floor musculatu re[J].J Rep rod M ed,1995;40

(4):283-290.

[16] Glazer H I,Romanzi L,Polaneczky M.Pelvic floor mus cle

su rface electromyograp hy.Reliability and clinical p redictive

validity[J].J Reprod M ed,1999;44(9):779-782. [17] H eymen S,Jones KR,S carlett Y,et al.Biofeedback treat-

men t of constipation:a critical review[J].Dis C olon Rec-

tu m,2003;46(9):1208-1217.

[18] Falletto E,M asin A,Lolli P,et a l.Is s acral nerve s timu la-

tion an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chronic idiopathic anal pain?

[J].Dis Colon Rectum,2009;52(3):456-462.

[19] O'Riordan JM,H ealy CF,M cLough l in D,et a l.S acr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faecal in continen ce[J].Ir J M ed Sci,

2008;177(2):117-119.

[20] Vallès M,Rodríguez A,Borau A,et a l.Effect of sacral an-

terior root stimulator on bow el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pinal cord in jury[J].Dis C olon Rectum,2009;52(5):

986-992.

[21] 廖利民,李建军.以整体观念理解盆底功能与功能障碍[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11):1001-1002.

(2009-11-23收稿)

(本文编辑孟文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子宫脱垂 【定义】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向下移动,当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整个子宫全部脱 出阴道口以外,称子宫脱垂。 【病因】 1. 分娩损伤为最主要病因。 2. 腹腔压力长时间增加。 3. 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 【诊断】 1. 临床表现 (1) 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2) 肿块自阴道脱出,初起于腹压增加时脱出,休息卧床后能自动回缩。 (3) 脱出的组织淤血、水肿、肥大,甚至无法还纳,长期暴露于阴道口外,出现糜烂、溃疡、感染、渗出脓性分泌物。 (4) 小便困难,尿潴留,经常有残余尿,并有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或腹压增加时漏尿。 2. 辅助检查 (1) 根据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子宫下降最低点为分度标准。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I 度轻型: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v 4cm,但未达处女膜缘。 I 度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但未超出该缘,检查时在阴道口见到宫颈。 n度轻型:富颈已脱出阴道口,但宫体仍在阴道内。 n度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川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2) P0P-Q分类法。子宫脱垂的POP-Q分类法见表25-1及表25-2。

【鉴别诊断】 1. 黏膜下子宫肌瘤脱出宫颈外口往往有月经过多病史,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颈外口,阴道前后壁不脱垂,双合诊检查时在阴道口可触到子宫颈。 2. 囊肿或肌瘤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但检查时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关。 根据病史及妇科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脱垂、年龄大或合并内、外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不愿意接受手术的患者。 (l) 支持疗法。 (2) 子宫托:适川于各度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脱垂者。注意事项:子宫托大小因人而异,以放置 后不脱出又无不适感为理想。 (3) 盆底肌训练。 2. 手术治疗 (1) 手术适应证:适用于n度以上脱垂者,合并直肠、膀胱膨出有症状者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2) 手术禁忌证: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②未控制的糖尿病、高血压、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 (3) 手术前注意事项:①充分知情沟通;②必要时应行尿动力学检查决定是否行抗尿失禁手术;③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术式。 (4) 手术方法:①曼氏手术;②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③使用生物网片的骨盆重建术;④阴道闭合术。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 术中大出血、盆腔血肿手术解剖结构要清晰,分离小心,及时结扎血管止血。术后止血治疗,一般经过非手术治疗均可治愈。 2. 直肠、膀胱损伤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必要时膀胱镜检查,若发现损伤及时行修补术。 3. 术后盆腔感染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防止血肿发生、术后加强预防感染。 4. 排尿困难术中网片或吊带不宜放置过紧;一旦发生,可通过尿道扩张或自行清洁导 尿多可恢复。如治疗无效,则术后 3 个月剪除部分网片或吊带。 5. 网片外露或侵蚀雌激素药膏局部上药,如无效则予剪除部分网片。 6. 新发压力性尿失禁可再次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第二节阴道前后壁脱垂 【定义】阴道前后壁脱垂是指阴道前后壁接近或脱出于处女膜外。 【病因】多产、产程延长、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长期站立工作及腹压增加。 【诊断】 l. 临床表现 (1) 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2) 肿块自阴道脱出,初起于腹压增加时脱出,休息卧床后能自动回缩。 (3) 排尿困难、尿潴留、排便困难、阴道出血等,部分患者可能合并子宫脱垂和(或) 压力性尿失禁、大便失禁。 (4) 妇检时可见阴道口松弛伴有陈旧性会阴裂伤,阴道前、后壁呈半球形隆起,触之柔软,如为后壁脱垂可在肛检时指端向前进入凸向阴道的肓袋内;脱垂部位黏膜变薄、透亮,黏膜表面硬化、皱襞消失。

女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适应症

女性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适应症有哪些 产后女性的身体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产后不久就可以自愈,但有一些需要进行辅助的治疗,才能有所好转,所以产后女性应该对自己的身体给予足够的关注,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适应症有哪些? 产后“安检”你做了吗? 产后恢复其实不仅仅局限于产后塑形,其实盆底康复是一个更为重要的产后恢复课题。不少产妇忽视了产后42天的盆底“安检”,殊不知,这个小小的疏漏可能导致产后尴尬不断。 产后盆底问题怎样影响日常生活 女性在妊娠期盆底长期受到日渐增大的子宫跟胎儿的压迫,分娩的时候盆底的肌肉又承受着过度拉伸跟会阴损伤的痛苦,另外,咳嗽、便秘、肥胖、泌尿生殖道感染等原因,都会对盆底肌肉造成损害,导致盆底肌肉变松弛。 情况轻的表现为阴道松弛、小腹坠胀、便秘、性生活质量不高、尿频等症状,重度的表现则为子宫脱垂、直肠脱垂、尿失禁、膀胱脱垂等症状,造成女性无以名状的痛苦,严重影响生活的质量,还会造成家庭的不和睦,因此,建议生完孩子的女性,如果有出现这些盆底功能障碍性的疾病,应该要加以重视,及时进行治疗。 盆底康复治疗适应症 产妇在分娩后42天最好做一次盆底功能检查,发现问题及早治疗,越早治疗、早训练,效果就越好。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是明智的做法。

1、各种类型尿失禁,轻、中度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 2、产后妇女常规的盆底肌肉锻炼(产后一年内是盆底功能康复的最佳时机); 3、泌尿生殖道修补术辅助治疗。 4、阴道松弛、阴道痉挛、性生活不满意者; 南昌市新时代妇医院引进的盆底康复疗法,专门针对盆底肌肉松弛、损伤等问题的康复设计。需在专业老师的辅导下学习掌握。该操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掌握之后可以随时随地锻炼。所以产后患有盆底损伤的女性不用担心,选择南昌新时代妇产医院,解决一直困扰您的问题。 盆底功能康复的要点 1、产后超过42天、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的女性可及时进行盆底肌肉的检测,明确损伤程度。 2、借助仪器感受并学会收缩--放松盆底肌肉,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 3、并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出现的症状,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肉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别)应用综合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做完10-15次盆底肌锻炼后,可进行自我锻炼。 5、循序渐进、适时适量、持之以恒。 6、存在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的女性需要借助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并适当延长疗程。(相关链接:盆底肌肉的康复训练方法) 康复治疗原则与个体方案: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一系列盆低损伤与缺陷.PFD 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2]。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增加了POP的发生风险。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 结缔组织间连接发生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膀胱颈位置及活动度改变、尿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宣传资料

盆底功能康复技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是指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主要是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脏器脱垂和女性性功能障碍。如果盆底肌肉因妊娠与分娩受损伤不能及时恢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生理功能的下降,相应并发症(如尿失禁、盆底肌肉松弛盆底脏器脱垂和女性性功能障碍等)会越来越严重,而最后只能用外科手术治疗,不但医疗费用增加,而且治疗效果也不理想。而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FDFP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5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女性身心健康而成为社会问题。妇女盆底功能障碍防治已在国内开展多年,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主要方法是盆底功能康复。盆底功能康复是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最有前景的方法。依据盆底电生理及盆腹动力学作为诊断基础,为患者选择的盆底个性化康复方案是预防和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最理想的途径。

盆底肌在女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盆底肌,就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象弹簧床一样,承托和支持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并有多项生理功能: 控制排尿 维持阴道紧缩度 控制排便 增进性快感 ------------------------膀胱 ------------------------子宫-------------------------------卵巢 直肠-------- ----------------------盆底肌肉 女性盆腔脏器、会阴中央矢状面解 剖图 女性因为盆底结构的特殊性而容易受到损伤,导致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尿失禁等。

妊娠、分娩对盆底肌的影响 虚线显示正常体位时, 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使腹腔 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轴指 向骶骨。 实线显示妊娠时,腰部 向前突出,腹部向前鼓起, 向下突出,使重力轴线向前 移,所以,在怀孕时,腹腔 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指向 盆底肌肉,加上子宫重量日 益增加,使盆底肌肉处在持 续受压中,而逐渐松弛。 -------------正常体位重力轴向 -----------------妊娠体位重力轴向 这么看来,剖宫产也不能避免过程对盆底肌的损伤。 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不可避免地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我们在生活中常常看过: 咳嗽、喷嚏、大笑、提重物时,不由自主的漏尿(尿失禁) 产后阴道松弛,至性生活不满意 盆腔脏器脱垂症状逐渐明显 怀孕、生产几乎是每个女性人生的必由之路,善待自己、关爱盆底、及时康复、防止后患,是明智的做法。 产后检测、评估盆底肌肉损伤程度,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是预防、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第一节 子宫脱垂 【定义】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向下移动, 当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整个子宫全部脱 出阴道口以外,称子宫脱垂。 【病因】 分娩损伤为最主要病因。 腹腔压力长时间增加。 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 【诊断】 临床表现 腰骶部疼痛或下坠感,走路、负重、久蹲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 肿块自阴道脱出,初起于腹压增加时脱出,休息卧床后能自动回缩。 脱出的组织淤血、水肿、肥大,甚至无法还纳,长期暴露于阴道口外,出现糜烂、 感染、渗出脓性分泌物。 小便困难,尿潴留,经常有残余尿,并有反复发作的尿频、尿急、尿痛或腹压增加 辅助检查 I 根据患者平卧用力向下屏气时, 子宫下降最低点为分度标准。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度轻型:宫颈外口距离处女膜缘V 4cm,但未达处女膜缘。 度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但未超出该缘,检查时在阴道口见到宫颈。 n 度轻型:富颈已脱出阴道口,但宫体仍在阴道内。 n 度重型:宫颈及部分宫体已脱出阴道口。 川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至阴道口外。 (2)POP-Q 分类法。子宫脱垂的 POP-Q 分类法见表25-1及表25-2。 表25-1 子宫脱垂评估指示点 表子宫脱垂分度 1. 3. 1. ⑴ (2) ⑶ 溃 疡、 时漏尿。 2. (1) l

【鉴别诊断】 1. 黏膜下子宫肌瘤脱出宫颈外口 往往有月经过多病史,在脱出物上找不到宫颈外口, 阴道前后壁不脱垂,双合诊检查时在阴道口可触到子宫颈。 2. 囊肿或肌瘤可误诊为膀胱膨出或子宫脱垂,但检查时子宫仍在正常位置或被肿块挤 向上方,而肿物与宫颈无 关。 根据病史及妇科检查,可明确诊断。 【治疗】 1.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度脱垂、年龄大或合并内、外科疾病不能耐受手术、不愿意接 受手术的患者。 (1) 支持疗法。 (2) 子宫托:适川于各度子宫脱垂和阴道前后壁脱垂者。 注意事项:子宫托大小因人而异,以放置后不脱出又无不适感为理想。 盆底肌训练。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证:适用于n 度以上脱垂者,合并直肠、膀胱膨出有症状者及非手术治疗 直肠、膀胱损伤常规术前肠道准备,必要时膀胱镜检查, 术后盆腔感染 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防止血肿发生、 排尿困难 术中网片或吊带不宜放置过紧; 一旦发生,可通过尿道扩张或自行 清洁导 3个月剪除部分网片或吊带。 雌激素药膏局部上药,如无效则予剪除部分网片。 可再次行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带术。 第二节 阴道前后壁脱垂 【定义】 阴道前后壁脱垂是指阴道前后壁接近或脱出于处女膜外。 【病因】 多产、产程延长、产后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长期站立工作及腹压增加。 【诊断】 临床表现 ⑶ 2. ⑴ 无效者。 (2) 手术禁忌证:①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②未控制的糖尿病、高 血压、凝血 功能异常的患者。 (3) 手术前注意事项:①充分知情沟通;②必要时应行尿动力学检查决定是否行抗尿失 禁手术;③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意愿选择术式。 (4) 手术方法:①曼氏手术;②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③使用生物 网片的骨盆 重建术;④阴道闭合术。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1. 术中大出血、盆腔血肿手术解剖结构要清晰,分离小心, 止血治疗,一般经过非手术治疗均可 治愈。 2. 及时结扎血管止血。术后 若发现损伤及时行修补术。 术后加强预防感染。 3. l. 4. 尿多可恢复。如治疗无效,则术后 5. 网片外露或侵蚀 6.新发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小科普

什么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女性的盆底,它支撑着盆腔的脏器,盆腔的脏器大家多多少少可能都知道一些,包括子宫、卵巢、输卵管、还有肠道、直肠、尿道,盆底的支撑功能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盆腔脏器的各种功能,用医学术语来讲就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 如果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呢? 像尿道它可能就会出现排尿功能的异常,比如说尿失禁,憋不住尿,走到哪儿都要去找厕所,甚至有的时候一咳嗽就会挤出一些小便,很不好意思。一些严重的尿失禁的病人甚至,她身上会戴着尿布,而且身上会散发出一些难闻的骚味,这样她见了人以后特别地沮丧,或者是不想跟人接近,影响她的社交,社会活动,这样慢慢的,以后她可能就会脱离社会,所以有些人甚至把它称为社交癌。 盆底功能障碍还会影响性生活。一种情况是阴道壁松弛了以后,夫妻生活的时候,觉得很松弛达不到长时间的高潮,或者达不到一个很满意的效果。另一种情况正好相反是阴道肌肉过于紧张,出现阴道痉挛,从而引起性交痛,影响夫妻生活,甚至出现性冷淡。 盆底功能障碍可能会造成盆腔脏器的膨出、脱垂,就是有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怎么觉得腹腔的器官有点往下坠,或者还有人清洗外阴的时候,能摸到阴道口有东西掉出来,严重的情况会出现子宫脱垂,就是子宫从它原来的位置掉下来了。 盆底功能障碍还会造成盆底部的慢性疼痛,比如说有些人的下腰部、会阴部位、尾骨这些地方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发病率高吗? 有资料显示,受到生育疾病、衰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已婚、已育的妇女当中,有45%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其中90%有性生活质量不高,产后的妇女尿失禁的发病率是15%-40%左右。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实造成盆底功能障碍的最大原因就是怀孕和分娩,因为怀孕了以后胎儿加上羊水的重量一直持续压迫盆底,时间长了就会造成盆底肌肉和神经的损伤。分娩的时候对盆底肌肉受到胎儿的挤压,肌肉纤维极度拉长甚至出现断裂,尤其是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会阴撕裂,这些对盆底的损伤更大,损伤了盆底肌肉神经,如果盆底肌肉因为怀孕和分娩受到的损伤不能及时地恢复,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也知道,年龄增长以后,身体的各种生理机能就会下降,相应的并发症就会发生,从而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情况。另外肥胖、习惯性咳嗽、便秘、月子期间负重劳累都是引发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如果出现了疑似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情况该怎么做呢? 如果出现了疑似情况,就需要去医院检查确诊,现在医院有专门的盆底功能的一个监测仪,它是基于生物反馈的技术,可以观察盆底肌力的变化,看盆底的支撑度是怎么样的,称之为盆底评估,通过盆底评估判断是不是已经出现了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评估具体是怎么做的,会不会有痛苦呢?

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护理及应用意义探析

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护理及应用意义探析 目的:探究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护理以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产妇作为研究者,从中随机性抽选出78例参与此次研究。将这78例产妇分别进行常规产后护理(对照组)以及产后盆底肌康复护理(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病例数均为39例。对比2组产妇护理后1个月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产后1个月两组产妇后盆底肌肌力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压力性失禁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别临床意义较大:P<0.05。结论:产妇产后实施盆底肌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其盆底肌肌力,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确保产妇身体康复效果,建议广泛应用。 标签:盆底肌;康复治疗;护理;应用意义 分娩會导致产妇盆底肌功能下降,病情严重者还会发生尿失禁、盆腔内器官脱落,对其以后的生活、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针对产妇产后恢复已经提倡进行盆底肌康复治疗,目的在于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发生,并提高产妇的盆底肌肌力,保证产妇的身体健康。文中,针对产妇产后护理内容进行探讨,旨在了解盆底肌康复治疗的护理效果以及临床意义,详见内容如下。 1 资料、方法 1.1 临床资料对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产妇开展研究,根据产妇的自愿性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盆底肌康复治疗护理。 对照组中,产妇的年龄范围在24岁到32岁之间,平均年龄值27.6±2.1岁;观察组中,产妇的年龄值最小的23岁,最大的31岁,平均年龄(27.5±2.4)岁。 对比2组产妇的基础信息,组间差异性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够进一步对比研究。 1.2 方法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产后护理,具体护理内容根据产妇护理指南进行。 观察组产妇实施盆底肌康复治疗护理训练,护理内容:嘱咐产妇排空大小便,在床上保持半卧位,护理人员做好消毒处理后,使用食指与中指放在产妇阴道内,指导产妇收缩肛门,此时护理人员食指与中指对周围肌肉进行挤压。另外可以指导产妇保持平卧位,双腿屈曲张开,跟随呼吸节奏进行提肛训练。在吸气收缩肛门,呼气时放松肛门,重复训练30分钟,每天3次[1]。其次,采用阴道哑铃进行训练,可以采取站立或者平卧的方式,分开双腿置入哑铃,锻炼时间保持在10分钟-30分钟内。最后使用电刺激的方式,对产妇阴道内的盆底肌进行电源刺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护理观察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护理观察 目的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护理工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接收的100例产妇,依据所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手段划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50例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就两个组别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研究组5级肌力产妇66.0%,对照组5级肌力产妇28.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性生活满意程度92.0%,对照组性生活满意程度52.0%,两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康复护理应该用于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效果可观,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标签: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护理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接收的100例产妇,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综合康复干预,旨在为产妇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工作开展提供必要参考依据,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时间范围我院接收的100例产妇,依据所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手段划分成两个组别。研究组50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7.8±5.6)岁;病程3~6个月,平均病程(5.1±1.2)个月。研究组50例,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3±5.5)岁;病程3~5个月,平均病程(4.8±1.1)个月。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研究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包括:1)心理护理。结合产妇实际心理特征,采取科学针对的心理护理,帮助产妇树立良好的心态,提高其接受治疗的依从性。2)适当运动锻炼。指导产妇开展盆底肌肉锻炼,即每日开展2~3次的缩肛运动,确保每次运动时间在3~5 s,运动结束同样放松3~5 s,反复进行上述动作,持续进行15 min。3)仿生物电刺激辅助治疗。运用盆底康复治疗设备对产妇开展治疗,即要求产妇行平卧位,双腿朝上屈膝并尽量分开,然后对产妇会阴部开展电刺激,每次20 min,2次/d。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产妇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情况及相关指标情况,将全面研究得到的数据通过电子计算机软件开展统计学处理[1]。 1.4 统计学处理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原则及个体化方案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原则及个体化方案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一系列盆低损伤与缺陷.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 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2]。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增加了POP的发生风险。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 结缔组织间连接发生分离等变化.难产、器械助产等易引起盆底及尿道周围组织的损伤、膀胱颈位置及活动度改变、尿道闭合压下降,导致SUI的发生[3]。妊娠及分娩过程中肛提肌及阴部神经机械性损伤,在PFD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产后早期进行盆底康复训练(pelvivc floor rehabilitation,PFR)具有重要的预防意义。下面就产后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原则与个体化治疗经验进行综述。 1 产后盆底肌肉检查及评估 妇女在产后6周左右进行病史询问、常规检查及盆底肌肉功能评估。医生要仔细询问病史,包括有无合并慢性便秘、

慢性咳嗽、糖尿病等容易导致PFD的高危因素。常规检查主要包括会阴情况、一般妇科检查。会阴检查主要检查会阴有无伤口,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硬结、触痛或压痛),会阴体弹性,阴道口能否闭合,最大屏气向下用力时会阴平面下移度及同坐骨结节平面的关系。检查会阴骶神经分布区域的痛温觉,了解有无神经损伤。妇科检查主要了解子宫位置及复旧情况。盆底肌肉功能评估主要包括盆底肌力、阴道收缩压。盆底肌力主要评估肌肉收缩强度、能否对抗阻力,肌肉收缩持续时间及疲劳度、对称性,重复收缩能力及快速收缩次数。直肠检查用于评价在休息状态及自主收缩状态下的肛门括约肌有无受损。阴道收缩压表示阴道浅深肌层的综合肌力水平。医师对各种检查结果,应进行个体化分析和判断,为个体化治疗做准备。 2 产后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严格来说,所有的中、晚期妊娠产后妇女,均适宜行盆底肌肉康复训练。对于有下述情况者,更应及早进行盆底肌肉康复:①盆底肌力减弱。如无法对抗阻力、收缩持续时间≤3s(检测盆底肌力评级≤3级)或阴道收缩压≤30cmH2O 者。②产后出现尿失禁或者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③产后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如POP-Q系统评分1期或以上,尤其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护理研究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的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8-05-02T13:22:04.81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2期作者:孟建丽 [导读]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情况,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罗平县人民医院妇科云南罗平 655800 《中国医学人文》 【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接诊治疗的160例产后42d~56d的产妇,将16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80例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与8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会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盆底功能康复情况及粪尿失禁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盆底肌肉5级恢复率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2.50%,压力性粪失禁发生率1.25%,实验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15.00%,压力性粪失禁发生率18.75%,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盆底功能情况,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使用并推广。 【关键词】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综合护理;常规护理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接诊治疗的160例产后产妇,观察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康复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我院接诊治疗的160例产后42d~56d的产妇,将160例患者通过抽签法平均分为80例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与8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会干预)。 参照组患者最长病程为7个月,最短病程为2个月,平均病程为(3.5±0.2)岁;最大年龄37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 (28.4±0.6)岁;实验组患者最长病程为8个月,最短病程为3个月,平均病程为(3.7±0.2)岁;最大年龄37岁,最小年龄22岁,平均年龄(27.4±0.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中未出现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比。 方法 参照组 8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对患者给予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常规干预。 实验组 80例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①盆底功能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收缩肛门的方法,即将手指放入肛门后可感到收缩肌压迫感,之后将手指移开,并持续3~5s肌肉收缩,完成后肌肉放松3~5s,重复上述操作15min;阴道外括约肌训练方法:保持肌肉收缩3~5s,之后放松3~5s,重复上述操作15min。②穴位按摩。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开展穴位按摩,将手指放在切口瘢痕处揉按,之后将中指放在阴道后穹窿处,并按压耻骨尾骨肌,同时开展肌肉收缩训练,一日一次,一次5min。③盆底电刺激。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排空大小便,之后取平卧位,自然放松并微分双腿,在患者阴道内置入康复治疗仪开展电刺激,之间增加刺激强度。一周两次,一次20~30min。④生物反馈干预。将阴道电极置入患者阴道内,反馈测量患者盆底肌肉肌电,收缩5s,之后放松10s,重复上诉操作8次,一周开展2次。⑤健康教育及日常指导。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此提供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指导患者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维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排便、排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⑥心理护理干预。患者因疾病的影响会产生负性情绪,且负性情绪会反作用在疾病中,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与患者开展沟通,并制定针对性心理疏导方案,以此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评定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盆底功能康复情况及粪尿失禁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软件对本文160例产妇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卡方检验,以%形式展开患者盆底肌肉5级恢复率及压力性粪尿失禁发生率,两组患者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以P<0.05展开。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性粪尿失禁发生率 实验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2.50%,压力性粪失禁发生率1.25%,实验组患者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15.00%,压力性粪失禁发生率18.75%,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的研究

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的研究目的:研究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 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4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分娩方式,将其分成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各71例,产后42 d复查并评估盆底功能,分析盆底功能的影响因素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近期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产妇产后的阴道压力、疲劳度以及盆底肌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治疗前与治疗后产妇盆底肌力与肌电压的变化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和分娩会降低盆底肌力与阴道压力,增加肌肉的疲劳度;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可增强产后盆底肌力与肌电压,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pregnancy and delivery on the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the short-term effect of early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herapy.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142 pregnant wome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delivery,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vaginal delivery group and the cesarean section group,71 cases in each group,reviewed and evaluation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for 42 days after delivery,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lvic floor function and the short term effect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were analysed.Result:Postpartum vaginal pressure,fatigue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 changes of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muscle voltage of the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will reduce th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vaginal pressure,increase the fatigue of the muscle,early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can enhance the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nd muscle voltage,it is worth promoting application. [Key words] Pregnancy;Delivery;Pelvic floor function;Early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therapy;The short-term effect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尿道、阴道、直肠贯穿于其中,是一个紧密关联的整体[1]。有研究表明,妊娠和分娩均会对女性盆底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容易诱发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如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等[2]。基于此,本文为了研究妊娠和分娩对盆底功能的影响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的近期疗效,选取了2013年2月-2015年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分娩的142例产妇,将其均分为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盆底功能以及早期盆底康复治疗后的近期效果,现在将结果进行如下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最新整理盆底肌康复知识讲座教学内容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爱,我是盆底肌康复指导。今天晚上,给大家聊一聊关于盆底肌的康复知识。 首先大家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会有很多有价值的盆底肌知识发布给大家。 (发公众号) 爬楼暗号:4月6日 如今,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已成为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五种最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越来越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成为社会问题。 “和外国人相比,中国的孕产妇骨盆小,但生下的宝宝个头却不输给外国宝宝,因此,中国女性产后的盆底松弛现象非常普遍。” 但为什么没有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因为盆底松弛导致的某些后遗症,可能要到几十年后才反映出来。 1.什么是盆底肌?(图片) 盆底肌,即盆底肌肉,是指封闭骨盆底的肌肉群。这一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脏器被这张“网”紧紧吊住,从而维持正常位置。 2.为什么出现盆底肌问题 女性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妊娠期在孕激素的作用下,盆底会变得松弛,随着胎儿的慢慢长大,胎位下移,盆底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挤压。分娩时,随着胎儿的娩出,部分韧带松裂,“盆底肌”弹性变差,无法将器官固定在正常位置,从而出现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脏器脱垂等。 所以有些剖腹产的妈妈有个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剖宫产还会出现阴道松弛等盆底肌问题,这是因为孕期的影响,不是只有顺产才会出现盆底肌问题。 插入

2.盆底肌如何检查? 产后42天的妇科检查非常重要 一般的触诊即可对盆底状况有一个很好的判断。就诊者躺在妇科检查床,医生通常要求其用力屏气和咳嗽,对阴道壁膨出程度和宫颈位置进行判断。 就诊者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不同医生对我的膨出脱垂程度判断不一?”这多是因为取仰卧姿势检查的局限性所造成。必要时,医生若能让就诊者采取站立位检查,判断将可能更为准确。 有些医院有产后康复科,产妇可以进行盆底肌筛查,利用仪器进行盆底肌肌力测试。 如果大家想自己检查是否有阴道膨出,可以尝试蹲下、憋气,然后触摸阴道口有没有突出的肉肉。 3.盆底肌的病症 表现为尿失禁、阴道松弛、膨出、子宫下垂 插入图片 尿失禁,大家一听到尿失禁感觉特别严重,其实尿失禁也分轻重,轻度尿失禁,叫漏尿,就是打喷嚏,咳嗽,跑或者跳的时候,有尿液流出,这些情况,就要做好盆底肌治疗,否则老年加大大小便失禁的几率。 子宫下垂,阴道壁膨出都属于盆腔器官脱垂。脱垂伴随症状通常有盆腔压迫感或者坠胀感,性功能改变、漏尿、便秘。但并不是所有脱垂患者都有症状,所有大家不能掉以轻心。产后盆底肌损伤的症状说大不大,但是严重影响了女性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疗改善,还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严重。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 目的:探讨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产妇一共有1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产妇的康复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肌功能的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妇;盆底功能;近期影响 PFD(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指的是POP(盆腔器官脱垂)和SUI(压力性尿失禁)等相关盆底损伤以及缺陷。女性盆底肌损伤时,常见症状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压力性尿失禁、反复阴道炎、尿路感染、咳嗽、大笑、跑跳后出现漏尿等,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妊娠以及分娩是造成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产后初期给予盆底肌康复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如今,对其主要采取盆底肌锻炼、电刺激以及生物反馈治疗等相关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1月我院接收的产妇共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80例。其中,研究组年龄21~34岁,平均为(28.2±3.1)岁;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为(29.5±4.2)岁。认知能力正常,同时不伴有器质性疾病和泌尿系统疾病,没有给予盆腔手术进行治疗,没有采取过手术器械进行助产。 1.2临床方法 对两组病人的盆底肌力采取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仪进行测试,研究组病人在产后7~10周给予生物反馈以及电刺激等相关康复治疗,同时在治疗结束以后的14~21天采取盆腔底部肌肉力量测定的跟踪随访。对照组则没有采取任何治疗,在产后的5~6个月进行跟踪随访。研究组所采取的各种康复治疗措施是以产妇盆腔底部肌肉力量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同时对生物反馈治疗仪给予合理应用,整个治疗期间的针对性相对比较强,在最大限度上对其个体性进行考虑。一个临床疗程为10~15次,频率为7天两次,每分钟1次。Kegel训练实际是缩紧肛门的动作,每次收紧的时间>3s,之后放松,这样反复持续15~30分钟,之后适量将收缩时间进一步延长,每日给予2~3次,一个临床疗程为6~8周。 1.3观察指标 對比两组病人的盆腔底部肌肉康复训练情况,其中包括有持续收缩压、持续时间以及收缩个数等给予测试。

盆底功能康复

生物反馈的简介 ?生物反馈疗法(Biofeedback therapy, BFT)是现代物理治疗学中涉及多学科综合应用的一项新技术,包括 物理医学、控制论、心理学、生理学等多个学科。 定义 ?将人们正常意识不到的肌电、皮温、心率、血压等体内变化,借助电子仪器转化为可以意识到的视听信号, 并通过医生指导和自我训练让患者根据这些信号,学会控制自身不随意的功能,用于疾病防治及康复训练的方法。 生物反馈的基本原理 ?借助生物反馈仪器将各种生理变化放大并显示出来,通过反复实践、强化和定型,通过不断自我总结,逐 渐形成和保持不依赖仪器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 ?一般是利用仪器或运用患者自己想象中的松弛感、温热感等感觉的方法形成。通过生物反馈仪显示出来的 生理状态信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训练,使间接感知转化为直接感知,并得到强化,最终形成并保持脱离反馈仪而进行自行控制和调节自身某些心理、生理的反应能力。 生物反馈在外科中的应用 ?肛门括约肌撕裂、斜颈、截肢后康复等。 生物反馈在泌尿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盆底肌训练,包括:肛门括约肌或阴道肌电图加腹内压,尿道内压加腹内压训练,增强盆底肌紧张度,对 因为盆底肌松弛所致的急迫性或压力性尿失禁及前列腺手术后尿失禁、盆底肌痉挛、慢性盆底疼痛综合征(Ⅲ型前列腺炎)和排尿动作不协调进行辅助治疗等。 ?其它:如尿潴留、勃起功能障碍等。 生物反馈治疗急迫性、压力性尿失禁 ?尿失禁常用的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方面,目前可供尿失禁患者选择的治疗方式不多,虽然以骨盆底肌悬吊方式:如Stamy、Pereyya、 Raz等传统手术以及近来的Fascia Sling、TVT、TVT-O等手术,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显著。但对患者存在一定的创伤和并发症,长期追踪的有效期正在观察中。 ?药物治疗上,抗副交感神经和抗痉挛的药物,对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疗效均有待证实,而且有一定的副 作用。 ?可直接或通过神经反馈间接引起反射性尿道外括约肌收缩。神经肌肉受刺激后形成冲动,兴奋交感通路; 抑制副交感通路,进而抑制膀胱收缩,长期作用则可降低膀胱逼尿肌的兴奋性,增加膀胱容积。 ?有研究者对26例育龄期压力性尿失禁女性患者采用表浅肌电图相关型生物反馈治疗(s-EMG biofeedback) 行盆底肌肉锻炼(PFME)。在采用7日排尿日记、1小时尿垫试验、盆底肌力测定等方法对疗效进行评估后发现,61.5%的患者达到了治疗目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他们认为短期生物反馈治疗是有效缓解压力性尿失禁的新手段。 ?有人对135名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安慰剂的对照研究,生物反馈疗法治愈率为23%,61% 患者的漏尿次数明显减少。还有人利用肌电图式的生物反馈装置治疗48名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结果显示在治疗结束时,60%患者的漏尿次数减少,尿失禁症状明显改善。另外,与手术治疗相比,生物反馈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上效果稍差,但没有手术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发症和高额的费用。 国内研究人员对OAB患者采用盆底电刺激治疗方案 ?阴道电极0~70mA±10%FS,肛门电极0~25mA±10%FS;刺激频率:5~100Hz;电极大小:阴道电极13cm, 直径2cm,肛门电极长11cm,直径1cm;刺激电流最大强度:8~75mA,治疗10~20次。 生物反馈对前列腺术后尿失禁患者的治疗 ?生物反馈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 围手术期行为治疗,尤其是生物反馈治疗在改善术后尿失禁方面有一定优势。 国外有研究者选择了125例53~68岁拟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了研究。术前经过生物反馈治疗的患者较对照组在术后尿失禁方面有明显的改善。他们认为,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患者对排尿的控制能力,并减少尿失禁的严重程度。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盆底肌肉收缩能力及尿流动力学检查后发现,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治疗术后尿失禁的有

盆底肌康复

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李瑞满,罗新1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13号,邮编:510630.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年龄22-40岁在我院分娩的产妇,产后经过病史问卷确诊为产后性功能障碍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组(康复组)。康复组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每周2次,16次为1疗程,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治疗。通过问卷调查观察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结果:盆底综合肌力、性活动频度、性高潮、性生活质量等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是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一种良好方法,是临床未来需要普及推广的一种治疗方法。 [关键词]产后性功能障碍;电刺激;生物反馈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Pelvic muscle rehabilitation in postpartum femal sexual disturbance [Abstract]Objective:to approach the therapy method of postpartum femal sexual disturbance. Method:Select100 puerpera, aging between 22 to 40who delivery in our hospital and are given the final diagnosis of postpartum sexual disturbance through case history questionnaire.These puerperal are divided to two groups randomly,one is the control group,the other group i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feedback with pelvic muscle exercises(rehabilitation group).Rehabilitation group carries out rehab therap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doctor, twice a week, 16times is a course of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attains no therapy.Observating the effects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feedback with pelvic muscle exercises on sexual disturbance through questionnaire.Result: Rehabilitation group is out weigh control group in Pelvic muscle integrated tonus,sexual activity frequency, sexual orgasm,quality of sexual life et,P<0.01. Conclusio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feedback with pelvic muscle exercises is a good method to cure postpartum femal sexual disturbance, and is also a therapy should be pervased and extended in clinical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postpartum sexual disturbanc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iofeedback 产后女性性功能低下或障碍发病率较高,孕前性问题的发生率为l%-38%,而产后性功能障碍问题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至49%- 83%之间,初产妇产后性问题的发生率高达 70.6%,性交疼痛发生率占第一位[1]。产后女性性功能低下或障碍主要由产道及盆底肌损伤以及性激素变化而引起的,其特点是产前正常,产后出现性功能低下或障碍。目前国内外对这些问题研究较少,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实验观察产后给予盆底肌锻炼、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为探索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治疗奠定基础,对于提高我国妇女性生活质量,维持婚姻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医院2006年11月~2007年10月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100例患者,平均年龄30岁 1通讯作者:罗新,电子邮箱https://www.wendangku.net/doc/296366877.html,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资助课题(A200836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7B06040105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