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结构教材勘误表

数据结构教材勘误表

数据结构教材勘误表
数据结构教材勘误表

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秦锋主编

勘误(红色字体为修改后的内容)

1.教材30页

算法描述如下(假定顺序表A和B的存储空间足够):

void Inter_sec (PSeqList A, PSeqList B )

{ /*求集合A和B的交集,入口参数:指向顺序表的指针,返回值:无,结果存放在顺序表A中*/ int i=0;

while(ilength)

{

if(!Location_Seqlist(B,A->data[i]))/*B中无A->data[i]*/

Delete_SeqList(A,i+1);

else i++;/*考察下一个元素*/

}

}

2.教材43页

算法如下:(考虑m=1的特殊情况)

int josephus_ LinkList (LinkList josephus_Link, int s, int m)

{ /*求约瑟夫问题的出列元素序列,入口参数:已经存放数据的链表头指针,起始位置s,从1报数到m,出口参数:1表示成功,0表示表中没有元素*/

LinkList p,pre;/*p指向当前结点,pre指向其前驱结点*/

int count;

if ( ! josephus_Link)

{ printf(“表中无元素”);

return (0);

}

/*找第s个元素*/

p= josephus_Link;

for(count=1;countnext;

printf(“输出约瑟夫序列:”);

while ( p!=p->next) /*输出n-1个结点*/

{ pre=p->next;

while(pre->next!=p)pre=pre->next;/*pre指针初始化,pre是p的前驱指针*/ for(count=1;count

{ pre=p;

p=p->next;

} /*for*/

printf(“%d\t”, p->data);

pre->next=p->next;

free(p);

p=pre->next;

}/*while*/

printf(“%d\t”,p->data); /*输出最后一个结点*/

free(p);

return 1;

}

算法2.17

该算法时间复杂度是O(n*m)。

3.教材45页

算法如下:

void Add_Polynomial(P_Polynomial P1, P_Polynomial P2)

{/*两个一元多项式P1,P2求和,求和的结果保存到P1中*/

P_Polynomial Pre_Item,Cur_Item1, Cur_Item2;/*分别保存扫描过程中的P1的前一分量,当前分量及P2的当前分量*/

Pre_Item=P1; Cur_Item1=P1->next; Cur_Item2=P2->next;

while(Cur_Item1&&Cur_Item2) /*多项式P1,P2没有扫描完*/

{

if(Cur_Item1->e == Cur_Item2->e)

{

Cur_Item1->p= Cur_Item1->p+ Cur_Item2->p;

if(Cur_Item1->p == 0)

{

Pre_Item->next= Cur_Item1->next;

free(Cur_Item1);

Cur_Item1=Pre_Item->next;/*合并后系数为零,释放当前分量*/

Cur_Item2= Cur_Item1->next;

}

else

{

Pre_Item=Cur_Item1;

Cur_Item1=Cur_Item1->next;

Cur_Item2=Cur_Item2->next;/*同时扫描下一项*/

}

}/*第一种情形,P1和P2当前项的指数相等*/

else

if(Cur_Item1->e < Cur_Item2->e)

{

Pre_Item=Cur_Item1;

Cur_Item1=Cur_Item1->next;

} /*第二种情形,P1当前项的指数小于P2的当前项指数*/

else /* 第三种情形:Cur_Item1->e > Cur_Item2->e 时将多项式P2的当前分量加入到P1中*/

{

P_Polynomial temp;

if(! (temp=( P_Polynomial)malloc(sizeof(Polynomial))))

{

printf(“内存不足!\n”);

exit(0);

}

temp->p=Cur_Item2->p;

temp->e=Cur_Item2->e; /*复制P2当前分量*/

temp->next=Cur_Item1;

Pre_Item->next=temp;

Pre_Item=Pre_Item->next; /*复制的当前分量插入P1中*/

Cur_Item2=Cur_Item2->next;

}/*end else*/

} /*end while*/

while(Cur_Item2) /*如果P2没有扫描完*/

{

P_Polynomial temp;

if(!( temp=( P_Polynomial)malloc(sizeof(Polynomial)))) {

printf(“内存不足!\n”);

exit(0);

}

temp->p=Cur_Item2->p;

temp->e=Cur_Item2->e;

temp->next=NULL;

Pre_Item->next=temp; /*将复制的当前分量加到P1的尾部*/

Pre_Item=Pre_Item->next;

Cur_Item2=Cur_Item2->next;

}

} /*end Add_Polynomial */

算法2.18

4.教材197页

算法如下:

#define m 6 /* 迷宫的实际行 */

#define n 8 /* 迷宫的实际列 */

int path(int maze[m+2][m+2],item *move)

{ /* maze 迷宫数组,move指向坐标增量数组的指针,item见【例3.2】(m,n)为迷宫出口点*/

sqtype sq[NUM+1];

int front,rear;

int x,y,i,j,v;

front=rear=0;

sq[0].x=1; sq[0].y=1; sq[0].pre=-1; rear++; /*入口点入队*/

maze[1][1]=-1; /*走过的位置做标记*/

while (front

{

x=sq[front].x ; y=sq[front ].y ; /*取队头元素,但不出队列*/ for (v=0;v<4;v++) /*向四个方向探测*/

{

i=x+move[v].x;

j=y+move[v].y;

if (maze[i][j]==0) /*判断当前方向能走通?*/

{ /*能走通,将新的点进队列*/

sq[rear].x=i;

sq[rear].y=j;

sq[rear].pre=front;

rear++;

maze[i][j]= -1; /*走过的位置做标记*/

}

if (i==m&&j==n) /*到出口?*/

{

printpath(sq,rear); /*打印迷宫*/

return 1;

}

} /*for v*/

front++; /*当前点四个方向搜索完,取下一个点搜索*/

} /*while*/

return 0;

} /*path*/

算法 7.11

5.教材228页

int BinSearch(Sqlist s , KeyType k)

{ /* 在表s中用折半查找法查找关键字k,若查找成功,则函数值为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若查找失败,返回-1。*/

int low,mid,high;

low=0;high=s.length-1;

while(low<=high)

{ mid=(low+high)/2; /* 取区间中点 */

if (s.r[mid].key==k) return(mid); /* 查找成功 */

else if (s.r[mid].key>k) high=mid-1; /* 在左区间中查找 */

else low=mid+1; /* 在右区间中查找 */ }

return(-1); /* 查找失败 */

}

算法8.3 折半查找算法

6.教材301页

bool check3()/*检查第三题答案是否正确*/

{

bool ok=0;

int i;

i=question[2];/*取第3题答案*/

switch (i)

{

case 1: if(i==question[0]) ok=true; break;/*第1题是A吗?*/

case 2: if(i==question[1]) ok=true; break;/*第2题是B吗?*/

case 3: if(i==question[3]) ok=true; break; /*第4题是C吗?*/

case 4: if(i==question[6]) ok=true; break;/*第7题是D吗?*/

case 5: if(i==question[5]) ok=true; break;/*第6题是E吗?*/

}

数据库概论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参见P3、4、5页) 参考答案: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参见P12页) 参考答案: 数据库系统使信息系统从以加工数据的程序为中心转向围绕共享的数据库为中心的阶段,这样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研制和维护,提高了数据的利用率和相容性,提高了决策的可靠性。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8、9、10页) 参考答案: 1)数据结构化是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 在文件系统中,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管其记录内部已有了某些结构,但记录之间没有联系。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 2)在文件系统中,数据的最小存取单位是记录,粒度不能细到数据项。而在数据库系统中,存取数据的方式也很灵活,可以存取数据库中的某一个数据项、一组数据项一个记录或或一组记录。 3)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是为某一特定应用服务的,文件的逻辑结构对该应用程序来说是优化的,因此要想对现有的数据再增加一些新的应用会很困难,系统不容易扩充。而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不再针对某一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具有整体的结构化。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9、10、11页) 参考答案: 数据结构化;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6.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4页)

库存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库存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需求分析: 入库管理: 供货单位将货物连同填好的入库单一起送到仓库,仓库管理员将验收货物,首先将货物的代码、类型、规格和数量与入库单进行核对,在核对无误后将货物按名称分类入库,并填写货物入库登记表。 出库管理: 提货单位向仓库保管员出示出库单,仓库保管员根据有效产品出库单及时付货,取货人员将货物与出库单核对无误后,提取货物,同时把出库单交给仓库保管员,仓库保管员则按照出库单登记货物的出库信息。 库存管理: 每天入库、出库处理结束后,仓库管理员将根据入库登记表和出库登记表对货物分别进行累计,并将累计结果填入库存台账; 数据流图

数据字典 1.数据项 入库单号 数据项名:入库单号 说明:标识货物的入库登记表 类型:CHAR 长度:10 别名:空 取值范围:(10000000000,9999999999)2.数据结构

?入库单 数据结构名:入库单 说明:入库货物的入库单号,入库产品代码、货物类型、规格和数量。 组成:入库单号,入库产品代码、货物类型、规格和数量 3.数据流 ?入库登记 数据流名:入库登记 说明:货物连同填好的入库单一起送到仓库时,仓库管理员依据入库单验收产品,在核对无误后将产品按名称分类入库,同时对入库的货物做登记,以便于仓库的管理。 数据流来源:仓库管理员 数据流去向:货物 数据结构:入库登记表 数据结构名:入库登记表 说明:入库货物的入库单号,入库产品代码,入库数量, 入库时间等 组成:入库日期、入库单号、货物编码、数量、进货价、 总额、已付货款、供货单位编码、供货单位、经办人编 码、经办人、增值税率、备注 4.数据存储

数据库原理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试题答案(B卷) 一、填空题(每空 2 分,共 20 分) 1、关系中主码的取值必须唯一且非空,这是由 ___________ 完整性规则决定的。 2、当数据库被破坏后,如果事先保存了数据库副本和 ________________ ,就有可能恢复数据库。 3、数据库的 ____________ 是指数据库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4、关系数据操作语言的特点是:操作对象与结果均为 ___________ 、操作的非过程性强、语言一体化、并且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之上。 5、SQL 是一种介于关系代数和 _____________ 之间的结构化的查询语言。 6、对于每一个外模式,数据库系统都有一个 _______________ 映象,它定义了该外模式与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 7、视图是一个需表,它一经定义就可以和基本表一样被查询,但 _________ 操作将有一定的限制。 8、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 _____________ 、不可更新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数据集合。 9、避免活锁的简单方法是采用 _____ 的策略。 10、知识库系统和主动数据库系统是将数据库技术和 ________ 技术相结合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SQL 中,下列涉及空值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 . AGE IS NULL B . AGE IS NOT NULL C . AGE=NULL D . NOT (AG E IS NULL) 2、关系数据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不包括 ( ) A .完整性规则 B .数据结构 C .数据操作 D .并发控制 3、DB, DBMS 和 DBS 三者间的关系是() A . D B 包括 DBMS 和 DBS B . DBS 包括 DB 和 DBMS C . DBMS 包括 DBS 和 DB D . DBS 与 DB 、 DBMS 无关 4、数据库的并发操作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 ( ) A .丢失更新 B .数据独立性会提高 C .非法用户的使用 D .增加数据的冗余度 5、并发事务的交叉执行破坏了事务的() A .原子性 B .隔离性 C .一致性 D .永久性 6、3NF ()规范化为 BCNF 。 A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 B .消除非主属性对码的传递函数依赖 C .消除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和传递函数依赖 D .消除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的多值依赖 7、()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A .数据库管理系统 B .数据库系统 C .数据库 D .文件组织 8、一个 1 : n 联系可以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关系的码为() A .实体的码 B. 各实体码的组合 C. n 端实体的码 D. 每个实体的码

销售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某制造企业销售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一、需求分析 (一)业务流程: 1、销售部统计商品信息,向客户发布商品信息。 2、客户根据销售部发布的商品信息,向销售部发送订单。 3、销售部将订单发送给主管部门审核。 4、主管部门对订单进行核对: (1)如果不批准订单,主管部门向客户发布不批准的信息; (2)如果批准,主管部门向客户发布批准的信息;销售部获取批准的订单,核对客户信息,登记新客户的基本资料或修改原有客户的基本资料,同时及时发布商品修改后的信息;生产部门接受订单,生产客户所需的商品,生产完成后,将发货单与商品一同发出。 5、客户确认发货单。 (二)数据流程图 员客客 填写上报核对确认 P3发货P2订单基本信息处理订单P1基本处理处理信息 客户信息员工信息 销售管理系统第一层数据流程图

第二层数据流程图: 核对员工客户上报填写 客P1.1员P1.2 户信息工信息 客户信息员工信息 P1 基本信息 客主管部 订单数审P2.P2.P2.理订核订预订订下

发货确认预订单商品信息订单 信贷状况客户 P2订单处理 (三)数据字典 1、订单号数据项可以描述如下 : 数据项 : 订单号 含义说明 : 唯一标识每张订单 别名 : 订单编号 类型 : 字符型 长度 : 4 取值范围 : 0000至 9999 取值含义 : 前 2 位标别所在地区,后 2 位按顺序编号 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 :唯一识别订单 2、商品信息是该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数据结构,它可以描述如下 : 数据结构 : 商品信息 含义说明 : 是销售管理系统的重要数据结构,定义了销售商品的具体信息组成 : 产品号,产品名,单价,重量 3、数据流“订单数据可描述如下 : 数据流 : 订单数据 说明 : 客户选购商品所下的初始订单 数据流来源 : 客户 数据流去向 : 接受订单 组成 : 客户基本信息+商品编号+数量等 平均流量 : 5张/天 高峰期流量 : 100张/天 4、数据存储“订单可描述如下 : 数据存储 : 订单表 说明 : 记录每张订单的具体情况 流入数据流 : 订单处理 流出数据流 : …… 订单号,客户编号,产品,数量,单价等 : 组成 数据量 : 每年2000张 存取方式 : 随机存取 5、处理过程“接收订单尠可描述如下 : 处理过程 : 接收订单 说明 : 核准客户所下订单 输入 : 订单数据,商品信息,主管审批 输出 : 核对订单至主管部门,是否确认信息给客户 处理 : 接收到客户订购产品的初始订单后,根据商品信息以及客户以往

《数据库原理与技术》-复习题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习题及解答 1. 数据库基础知识 1. 答: 数据是用于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数据的特征是:①数据有“型”和“值”之分;②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 ③数据有定性表示和定量表示之分;④数据应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 数据与信息的关系为:数据是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数据通过能书写的信息编码表示信息。信息有多种表现形式,它通过手势、眼神、声音或图形等方式表达,但是数据是信息的最佳表现形式。由于数据能够书写,因而它能够被记录、存储和处理,从中挖掘出更深层的信息。但是,数据不等于信息,数据只是信息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正确的数据可表达信息,而虚假、错误的数据所表达的是谬误,不是信息。 2. 答: 数据处理是指对数据的收集、组织、整理、加工、存储和传播等工作。围绕着数据所做的工作均称为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的目的为:通过数据管理,收集信息并将信息用数据表示和保存,在需要的时候,为各种使用和数据处理提供数据;通过数据加工,对数据进行变换、抽取和运算,从而得到更有用的数据,以指导或控制人的行为或事物的变化趋势;通过数据传播,使更多的人得到并理解信息,从而使信息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3. 答: 数据管理的功能为:(1)组织和保存数据功能,即将收集到的数据合理地分类组织,将其存储在物理载体上,使数据能够长期地被保存;(2)数据维护功能,即根据需要随时进行插入新数据、修改原数据和删除失效数据的操作;(3)数据查询和数据统计功能,即快速地得到需要的正确数据,满足各种使用要求;(4)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控制功能,即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数据管理的目标是:收集完整的信息,将信息用数据表示,按数据结构合理科学地组织并保存数据;为各种使用快速地提供需要的正确数据,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4. 答: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新方法和技术,它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算机机软件系统。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的特点是:①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整体性,即数据库中的数据要保持自身完整的数据结构;②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不同的用户可以按各自的用法使用数据库中的数据,多个用户可以同时共享数据库中的数据资源。 5. 答: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DBMS(DatabascManagementSystem),它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为数据库提供数据的定义、建立、维护、查询和统计等操作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完整性、安全性进行控制的功能。

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数据库基础 ( 视频讲解:25分钟) 本章主要介绍数据库的相关概念,包括数据库系统的简介、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模型、常见关系数据库。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该掌握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以及数据库规范化等概念,掌握常见的关系数据库。 通过阅读本章,您可以: 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掌握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熟悉数据模型 掌握常见的关系数据库 1 第 章

1.1 数据库系统简介 视频讲解:光盘\TM\lx\1\数据库系统简介.exe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由数据库及其管理软件组成的系统,人们常把与数据库有关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称为数据库系统。 1.1.1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数据库技术是应数据管理任务的需求而产生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数据管理技术也不断地提出更高的要求,其先后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等3个阶段,这3个阶段的特点分别如下所述。 (1)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硬件和软件设备都很落后,数据基本依赖于人工管理,人工管理数据具有如下特点: ?数据不保存。 ?使用应用程序管理数据。 ?数据不共享。 ?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硬件和软件技术都有了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磁盘等存储设备和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即文件系统,文件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数据可以长期保存。 ?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共享性差,数据冗余大。 ?数据独立性差。 (3)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应用于管理系统,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量急剧增长,对共享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这样使用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于是为了解决一系列问题,出现了数据库系统来统一管理数据。数据库系统满足了多用户、多应用共享数据的需求,它比文件系统具有明显的优点,标志着管理技术的飞跃。 1.1.2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是采用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是由数据库(数据)、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数

高校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高校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一、设计前要了解的信息(该部分不出现在设计说明书中) 1、数据库的查询事务 (1)按卡号查询读者信息及借书信息(查询读者借书信息时涉及读者、图书和借还关系的连接操作,连接属性:卡号、书号)。 (2)按姓名查询读者信息及借书信息(查询读者借书信息时涉及读者、图书和借还关系的连接操作,连接属性:卡号、书号)。 (3)按书名查询图书信息。 (4)按作者和出版社查询图书信息。 (5)按出版社统计图书信息。 (6)按书号查询图书被借信息(查询图书被借信息时涉及读者、图书和借还关系的连接操作,连接属性:卡号、书号)。 (7)按书名查询图书被借信息(查询图书被借信息时涉及读者、图书和借还关系的连接操作,连接属性:卡号、书号)。 2、数据库的更新事务 (1)办理借书证(读者注册)。 (2)借书(增加借还记录、修改图书的库存数量)。 (3)还书(修改借还记录、修改图书的库存数量)。 3、查询事务的操作频率和性能要求 (1)按卡号查询读者信息及借书信息 操作频率:200次/天 性能要求:3s内完成 (2)按姓名查询读者信息及借书信息 操作频率:80次/天 性能要求:5s内完成 (3)按书名查询图书信息 操作频率:250次/天 性能要求:3s内完成 (4)按作者和出版社查询图书信息 操作频率:250次/天 性能要求:3s内完成 (5)按出版社统计图书信息 操作频率:1次/月 性能要求:10s内完成 (6)按书号查询图书被借信息 操作频率:10次/月

性能要求:6s内完成 (7)按书名查询图书被借信息 操作频率:10次/月 性能要求:6s内完成 二、设计结果 1、数据库名称 Book_Borrow 2、关系表 主键:lbdm 主键:kh 索引:xm(升序) check约束:性别的取值只能为男或女 default约束:性别默认为男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和应用教程第4版习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D 4. C 5. D 6. B 7. A 8. B 9. D 10. B 11. C 12. D 13. D 14. D 15. B 16. C 17. D 18. A 19. D 20. A 21. D 22. D 23. C 24. A 25. C 二、填空题 1. 数据库系统阶段 2. 关系 3. 物理独立性 4. 操作系统 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6. 一对多 7. 独立性 8. 完整性控制 9. 逻辑独立性 10. 关系模型 11. 概念结构(逻辑) 12. 树有向图二维表嵌套和递归 13. 宿主语言(或主语言) 14. 数据字典 15. 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结构浏览器/服务器结构 16. 现实世界信息世界计算机世界 三、简答题 1、简述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数据库管理技术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数据的特点: A、数据不保存。 B、系统没有专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C、数据不共

享。D、数据不具有独立性。 (2)、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 A、数据以文件的形式长期保存。 B、由文件系统管理数据。 C、程序与数据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 D、文件的形式已经多样化 E、数据具有一定的共享性 (3)、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特点: A、数据结构化。 B、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度底。 C、数据独立性高。 D、有统一的数据控制功能。 2、从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分析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答:数据管理的规模日趋增大,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件管理系统已不能适应要求,数据库管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的数据共享和更高的数据独立性,进一步减少了数据的余度,并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操作使用接口。数据库系统对数据的管理方式与文件管理系统不同,它把所有应用程序中使用的数据汇集起来,以记录为单位存储,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监督和管理下使用,因此数据库中的数据是集成的,每个用户享用其中的一部分。 3、简述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概念的含义和联系。 答:数据库是指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软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借助操作系统完成对硬件的访问,并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存取、维护和管理。 数据库系统是指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它主要由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几部分组成。 三者的联系是: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主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库进行管理的。 4、数据库系统包括哪几个主要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画出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层次结构图。 答:数据库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用户、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 数据库主要是来保存数据的。 数据库用户是对数据库进行使用的人,主要对数据库进行存储、维护和检索等操作。 软件系统主要完成对数据库的资源管理、完成各种操作请求。 硬件系统主要完成数据库的一些物理上的操作,如物理存储、输入输出等。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idatis人力资源数据库设计 1.概述(设计题目与可行性分析) 1.1项目背景 当今科技高度发展,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都时时刻刻离不开人才,人才才是国与国,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核心竞争关键,人才是根本的生产力,特别是在当今社会,人才的重要性更是达到了巅峰,那么就国家,企业发展都是需要人才的,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管理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才是根本手段,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是无庸置疑的。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基于先进的软件和高速、大容量的硬件基础上的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通过集中式的信息库、自动处理信息、员工自助服务、外协以及服务共享,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进员工服务模式的目的。它通过与企业现有的网络技术相联系,保证人力资源与日新月异的技术环境同步发展。一般来说,可以分四个部分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1) 管理人员角色和目标的改变 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人员的大部分精力将耗费在繁琐的日常行政事务处理上,而作为企业管理层的参谋角色应该作的咨询和策略制订的工作相对缺乏。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可以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为管理层提供咨询、建议上,而在行政事务上的工作可以由电子化系统完成,只须占用HR人员极少的精力和时间。 (2) 提供更好的服务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以迅速、有效地收集各种信息,加强内部的信息沟通。各种用户可以直接从系统中获得自己所需的各种信息,并根据相关的信息做出决策和相应的行动方案。(3) 降低成本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减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操作成本、降低员工流动率、减少通信费用等达到降低企业运作成本的目的。 (4) 革新管理理念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达到革新企业的管理理念而不仅是改进管理方式,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先进技术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不仅仅是为了将现有的人力资源工作做得更好,更重要的是,做些对于企业来讲更有效率的事情,成为管理层的决策支持者,为决策提供信息和解决方案。 2.系统目标和建设原则 一个标准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该包括如图所示的几大功能。除此之外系统还应包括信息系统必须具备的通用功能,例如系统管理、权限设置、数据备份与恢复等。 就本此课程设计而言,重点对下图所示的功能进行分析,如图所示该人力资源管理的功能设计图所示: 3.支撑环境规划 3.1 网络逻辑结构 本人事管理系统采用C/S (客户机/服务器)的网络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职员基本信息 职员考勤管理 部门信息 工资福利管理 招聘管理 职位信息

数据库原理知识总结和期末试卷 1

数据库知识要点归纳 第1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1.数据库(DB)是一个按数据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数据库管理数据两个特征:1.数据整体性 2.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数据共享性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专门用于管理数据库的计算机系统软件 3.数据库应用系统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支持下建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简写为DBAS。数据库应用系统是由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系统、用户组成的。 例如,以数据库为基础的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成绩查询系统等等。 4.数据库系统DBS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它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 5.数据库中数据独立性数据和程序之间的依赖程度低,独立程度大的特性称为数据独立性高。1、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存储结构的依赖程度。2、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对数据全局逻辑结构的依赖程度。 6.数据库的三级模式是模式、外模式、内模式。1.模式(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模式 2.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一个数据库有多个外模式。3.内模式(Internal Schema)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7.数据库系统的二级映象技术 第2章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 1.实体联系的类型:一对一联系(1:1)一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 2.E-R图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提供了表示实体集、属性和联系的方法。 长方形表示实体集椭圆形表示实体集的属性菱形表示实体集间的联系 3.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数据结构分为:层状结构、网状结构和关系结构 常见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 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来表示各类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

试述数据模型的概念,数据模型的作用和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 答案: 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管理的教学形式框架,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概念和定义,包括三个方面: 1、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 Data Model):这是面向数据库用户的实现世界的数据模型,主要用来描述世界的概念化结构,它使数据库的设计人员在设计的初始阶段,摆脱计算机系统及DBMS的具体技术问题,集中精力分析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等,与具体的DBMS 无关。概念数据模型必须换成逻辑数据模型,才能在DBMS中实现。 2、逻辑数据模型(Logixal Data Model):这是用户从数据库所看到的数据模型,是具体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如网状数据模型、层次数据模型等等。此模型既要面向拥护,又要面向系统。 3、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这是描述数据在储存介质上的组织结构的数据模型,它不但与具体的DBMS有关,而且还与操作系统和硬件有关。每一种逻辑数据模型在实现时都有起对应的物理数据模型。DBMS为了保证其独立性与可移植性,大部分物理数据模型的实现工作又系统自动完成,而设计者只设计索引、聚集等特殊结构。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一般而言,数据模型是严格定义的一组概念的集合,这些概念精确地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数据结构)、动态特征(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这就是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1。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这些对象是数据库的组成成分,数据结构指对象和对象间联系的表达和实现,是对系统静态特征的描述,包括两个方面: (1)数据本身:类型、内容、性质。例如关系模型中的域、属性、关系等。 (2)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的,例如关系模型中的主码、外码联系等。 2 。数据操作 对数据库中对象的实例允许执行的操作集合,主要指检索和更新(插入、删除、修改)两类操作。数据模型必须定义这些操作的确切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如优先级)以及实现操作的语言。数据操作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 3 。数据完整性约束 数据完整性约束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规定数据库状态及状态变化所应满足的条件,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数据库原理_大作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数据结构与数据库原理》大作业 报告书 姓名: 班级:通信工程1202 学号:201206020229

实验一线性数据结构 一、上机目的 掌握线性数据结构的基础认识 二、上机实验原理 链表是最简单的线性数据结构,对链表的掌握是以后课程学习的基础。掌握链表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其实现,应用链表实现简单的应用。队列和栈都是存取受限的线性表,队列的特点是先进先出,栈的特点是先进后出。掌握队列和栈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基本操作及其实现,应用队列或者栈实现简单的应用。 三、详细设计 #include #include struct node{ int x; int z; struct node*next; }; typedef struct node link; link*creatlink() { link*head,*s,*p; int num1,num2; head=NULL; p=head; printf(":\n"); scanf("%d%d",&num1,&num2); while((num1!=0)||(num2!=0)) { s=(link*)malloc(sizeof(link)); s->x=num1; s->z=num2; if(head==NULL) head=s; else p->next=s; p=s; scanf("%d%d",&num1,&num2); } if(head!=NULL) p->next=NULL;

return head; } link*addlink(link*A,link*B) { link*p,*q,*r,*s,*C; p=A; q=B; r=(link*)malloc(sizeof(link)); C=r; while((p!=NULL)&&(q!=NULL)) { if(p->zz) { s=(link*)malloc(sizeof(link)); s->x=p->x; s->z=p->z; r->next=s; p=p->next; r=s; } else if(p->z>q->z) { s=(link*)malloc(sizeof(link)); s->x=q->x; s->z=q->z; r->next=s; q=q->next; r=s; } else if((p->x+q->x)!=0) { s=(link*)malloc(sizeof(link)); s->x=(p->x)+(q->x); s->z=p->z; r->next=s; p=p->next; q=q->next r=s; } else { p=p->next; q=q->next;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 A. 树 B. 图 C. 索引 D. 关系 2.提供数据库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数据库维护功能的软件称为()。 A. OS B. DS C. DBMS D. DBS 3.元数据是指()。 A. 数据结构的描述 B. 数据项的描述 C. 数据的来源 D. 基本数据 4.下面对关系中属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属性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B. 允许多值属性 C.属性名唯一 D. 每个属性中所有数据来自同一属性域 5.超码、候选码和主码之间的关系是()。 A.超码?候选码?主码 B. 超码?主码?候选码 C. 主码?候选码?超码 D. 主码?超码?候选码 6.关系数据库实现数据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A. 主码 B. 外码 C. 候选码 D. 超码 7.如下所示关系R(A,B,C,D)中,可以作为主码的属性组是()。 A. AB B. BC C. CD D. AD或BD 8.设有如下所示关系R(A,B)和S(C,D,A),R的主码是A,S的主码是C、 外码是A(参照R.A),则能够插入关系S的元组是()。

A. (1,2,3) B. (3,2,1) C. (1,2,1) D. (4,5,6) 9. 将上题中的2个关系R 和S (未插入元组前)进行R*∞S 后的运算结果包含( ) 个元组。 A. 5 B. 6 C . 3 D. 2 10. 对第8题中的关系R 和S ,若将属性A 定义为S 的外码时使用了ON UPDA TE CASCADE 短语(级联更新),将R 中第一个元组的A 属性值更新为4时,S 中第一个元组A 属性的值( )。 A. 不变 B. 变为4 C . 变为NULL D. 拒绝更新,返回错误信息 11. 设有一个关系R (A ,B ),如果要找出B 属性的最后一个字母为A ,并且至少包 含2个字母的查询条件子句应写成WHERE B LIKE ( )。 A . ‘_A%’ B. ‘_A ’ C. ‘_% A ’ D. ‘%A ’ 12. SQL 中谓词EXIST 可用来测试一个集合是否( )。 A. 有重复元组 B. 有重复列名 C. 为非空集合 D. 有空值 13. 条件子句WHERE 工资>ALL (SELECT 工资 FROM 职工 WHERE 部门号=1) 的含义为( )。 A. 比1号部门中某个职工的工资高 B. 比1号部门中所有职工的工资都高 C. 比1号部门中所有职工的工资总和高 D. 无法比较,返回错误信息 14. 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中空值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包含空值的算术表达式的运算结果为NULL B. COUNT (*)将统计包含空值的行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名称: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一、系统需求分析: 客户管理系统是为了方便管理客户基本信息,完成公司决策的重要手段, 通过该系统, 系统管理员可以通过次系统查询客户的基本信息,以及客户所购产品的信息。并可以对新老客户进行添加和删除,也可对现有用户的基本信息进行更改。从而实现公司对其客户的管理。 客户可以通过该数据库查看自己的基本信息和消费情况。 职员可以通过该数据库查看自己的基本情况、业绩情况和工作计划。 该数据库包含5个实体,分别是客户,联系人,产品,任务计划,反馈信息。 通过该数据库,可以实现以下功能(举例) 简单查询: ①查询客户的基本信息 ②查询公司职员的业绩情况(即联系人发展的客户情况) ③查询公司职员的任务计划 复杂查询: ①查询客户对某一类型产品的反馈信息(通过产品表和反馈信息表连接实现) ②查询客户反馈信息的受理情况 插入功能: 增添新客户,新产品,新联系人,新反馈信息以及其相关属性 修改功能: 系统管理员修改客户的基本信息(如积分,联系方式等),修改联系人的工作计划,反馈信息的受理情况 二、E-R图

n n 1 n 1 n 1 1 购买 购买数量 购买时间 客户编号 产品编号 客户编号 反馈 反馈编号 发展 联系人编号 客户编号 客户 联系人 反馈信息 产品 任务计划 联系人编号 所购产品 编号 购买 反馈 发展 制定 信用度 姓名 所属部门 姓名 工资 客户编号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 积分 产品类型 工作计划编号 产品类型 质量级别 优惠情况 名称 生产日期 编号 产品价格 内容 反馈时间 反馈者 反馈编号 解决情况 产品编号 编号 客户数量 计划利润 计划时间 实施情况 职工编号 消费时间 任务计划编号 联系人编号 制定时间

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电子工业出版社《数据库原理与设计》 第二章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p24 1.简述数据模型的三要素。 答: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数据结构是所研究的对象类型的集合。刻画对象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对数据库系统静态特性的描述。如对象的类型、性质、对象之间的参照,所属关系等。 数据操作是指对数据库中各种对象的值允许执行的操作的集合,包括有关的操作要求,是对数据库系统动态特性的描述。数据库只要有查询和更新(增加、删除和修改)操作。数据模型中需要定义这些操作的具体含义、操作符号、操作规则和实现操作的语句。 数据模型的完整性约束即数据和数据间应该满足的条件,是一组完整性规则的集合,用以限定符合数据模型的数据库状态以及状态的变化,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6.现有某应用,涉及两个实体集,两实体间的联系及相关的属性如下所述。请画出该应用的E-R图。 实体集 Enitity1(A#,A1,A2,A3) 其中,A#为码

实体集 Enitity2(B#,B1,B2) 其中,B#为码 答:E-R 图如下: 7.要开发连锁百货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有3个实体:商店,其属性有商店编号,商店名及地址等;商品,其属性有商品号、商品名、规格及单价等;职工,其属性有职工编号、姓名、性别以及业绩等。商店与商品存在“销售”联系,每个商店可以销售多种商品,每种商品也可放在多个商店销售,每个商店销售的每种商品有月销售量;商店与职工间存在着“聘用关系”,每个商店有多名职工,每个职工只能在一个商店工作,商店聘用职工有月薪。

答:实体间联系的属性及其E-R图表示: 实体间联系的属性及其E-R图表示: 商店实体及属性的E-R图表示:

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系统结构

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系统结构 1.数据 为了了解世界,研究世界和交流信息,我们需要描述各种事物,用自然语言来描述虽然很直接,但是过于烦琐,不便于形式化,更不利于计算机去表达,为此,我们常常只抽取那些感兴趣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来描述它。 例如:XX今天下课回到寝室,跟室友说,啊,兄弟们,我单身了!!~~~~准备请大家吃顿饭庆祝一下~~~~ 大家好奇的问 他叫小雪,21岁,是医护系的,护理专业和我是老乡,遵义人。 我们可以从胡锋的描述中获取到以下一条记录,小雪今年21岁遵义人是医护系护理专业的学生,那这种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我们称为数据。 数据有一定的格式,例如姓名在中国而言一般是4个汉字的字符(某些少数民族),性别呢是一个汉字字符,等等,那这些我们称为数据的语法,而数据的含义是数据的语义。我们通过解释、推论,归纳,分析和综合等等方法,从数据中获得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因此,数据是信息存在的一种形式,只有通过解释或处理才能成为有用的信息。 一般来说,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以下两个特征 1)数据的静态特征 包括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间的联系和对数据取值范围的约束 学生管理的例子

在学生基本信息中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家庭地址。 这些都是学生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学生数据的基本结构。 学生选课信息中包括:学号,课程号,考试成绩等信息,其中选课信息和学生基本信息中的学号是有一定关联的,即选课信息中的学号所能选取的值必须在学生基本信息中的学号取值范围之内,只有这样,学生选课信息中所描述的学生选课情况才是有意义的。 说白一点,也就是这个学生要存在,他才会有选课信息。这个就是数据之间的联系。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数据取值范围的约束 例如,人的性别一项取值只能是男或女,课程的学分一般是大于0的整数值,而我们的考试成绩一般在0~100分范围内等,这些都是对某个列的数据取值范围进行的限制,目的是在数据库中存储正确的,有意义的数据,这就是对数据取值范围的约束 2)数据的动态特征 数据的动态特征是指对数据可以进行的操作以及操作规则。 对数据库数据的操作主要是有查询数据和更改数据,更改数据一般又包括对数据的插入,删除和修改 通常我们将数据的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的描述称为数据模型三要素。即描述数据时要包括数据的基本结构,数据的约束条件和定义在数据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20 分,每题 1 分) 1. 关系数据模型的基本数据结构是( )。 A. 树 B. 图 C. 索引 D. 关系 2. 提供数据库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和数据库维护功能的软件称为( )。 A. OS B. DS C. DBMS D. DBS 3. 元数据是指( )。 A. 数据结构的描述 B. 数据项的描述 C. 数据的来源 D. 基本数据 4. 下面对关系中属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属性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B. 允许多值属性 C . 属性名唯一 D. 5. 超码、候选码和主码之间的关系是( A . 超码 候选码 主码 B. C. 主码 候选码 超码 D. 6. 关系数据库实现数据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A. 主码 B. 外码 C. )。 A. AB B. BC C. CD D. AD 或 BD 8. 设有如下所示关系 R (A ,B )和 S (C ,D ,A ),R 的主码是 A ,S 的主码是 C 、 外码是 A (参照 R.A ),则能够插入关系 S 的元组是( )。 每个属性中所有数据来自同一属性 域 )。 超码 主码 候选码 主码 超码 候选码 )。

9. 将上题中的 2个关系 R 和S (未插入元组前) 进行 R*∞S 后的运算结果包含 ( ) 个元组。 A. 5 B. 6 C . 3 D. 2 10. 对第 8 题中的关系 R 和 S ,若将属性 A 定义为 S 的外码时使用了 ON UPDA TE CASCADE 短语(级联更新) ,将 R 中第一个元组的 A 属性值更新为 4 时, S 中 第一个元组 A 属性的值( )。 A. 不变 B. 变为 4 C . 变为 NULL D. 拒绝更新, 返回错误信息 11. 设有一个关系 R (A ,B ),如果要找出 B 属性的最后一个字母为 A ,并且至少包 含 2 个字母的查询条件子句应写成 WHERE B LIKE ( A . ‘_A% ' B. ‘_A ' C. ‘_% A ' D. ‘%A ' 12. SQL 中谓词 EXIST 可用来测试一个集合是否( )。 A. 有重复元组 B. 有重复列名 C. 为非空集合 D. 有空值 13. 条件子句 WHERE 工资>ALL (SELECT 工资 FROM 职工 WHERE 部门号 =1) 的 含义为( )。 A. 比 1 号部门中某个职工的工资高 B. 比 1 号部门中所有职工的工资都高 C. 比 1 号部门中所有职工的工资总和高 D. 无法比较,返回错误信息 14. 下列关于数据库系统中空值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包含空值的算术表达式的运算结果为 NULL B. COUNT (*)将统计包含空值的行 A. (1,2, 3) C. (1,2, 1) B. (3,2, 1) D. (4,5, 6)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A 。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B 。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4.B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C 。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D 。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B 。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 。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DBS包括DB和DBMS 。 12.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D 。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数据冗余答案:D 13.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系统软件。

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系统结构(计专习题集)

第一章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3、实体: 4、元组: 5、域: 7、属性: 8、内模式: 9、模式: 10、外模式: 二、选择题 6、要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C )。 A. 模式与外模式 B. 模式与内模式 C. 三层之间的两种映射 D. 三层模式 7、要保证数据库的逻辑数据独立性,需要修改的是(A )。 A. 模式与外模式的映射 B. 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射 C. 模式 D. 三层模式 8、描述数据库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A ) A.摸式B.内模式C.外模式D.摸式和内模式 9、关系数据模型是目前最重要的一种数据模型,它的三个要素分别为(B )。 A.实体完整、参照完整、用户自定义完整 B.数据结构、关系操作、完整性约束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三、填空题 3、模式(Schema)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_逻辑结构__和_特征_的描述,它仅仅涉及型的 描述,不涉及到具体的值。 4、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指_数据结构_,_数据操作_,_数据完整性约束条件_。实际数据库系统中所支持的主要数据模型是_层次模型_,__网状模型_,__关系模型_。 5、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的常用的数据模型有_层次模型_、__网状模型_、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和对象关系模型等。 6、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是指数据库系统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三级构成,并且在这三级模式之间提供了外模式/模式和模式/内模式两层映像,保证了数据具有较

高的数据独立性。 7、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8、在E—R模型中,实体用矩形框表示,属性用椭圆框表示,实体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 9、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象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__物理独立性_和_逻辑独立性_。 10、实体之间的联系有__1对1 、_1对多_、_多对多_三种。 四、问答题 3、什么叫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为什么数据库系统具有数据与程序的独立性? 答: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当模式改变时(例如增加新的关系、新的属性、改变属性的数据类型等),由数据库管理员对各个外模式/模式的映象作相应改变,可以使外模式保持不变。应用程序是依据数据的外模式编写的,从而应用程序不必修改,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简称数据的逻辑独立性。(2分) 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改变了,由数据库管理员对模式/内模式映象作相应改变,可以使模式保持不变,从而应用程序也不必改变。保证了数据与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简称数据的物理独立性。(2分) 数据库管理系统在三级模式之间提供的两层映象保证了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能够具有较高的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1分) 4、试述DBS的三级模式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7、简述模式/外模式的映像是如何保证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的。 8、简述模式/内模式的映像是如何保证数据和程序的物理独立性的。 9、什么是E-R图?构成E-R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