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一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1课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埃及

1.关于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统治在政治方面的表现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把埃及作为帝国的行省②消灭了马木路克势力③帕夏代表素丹统治埃及④实行包税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奥斯曼帝国名义上对埃及进行统治,但实际上马木路克的势力很强大,并没有被消灭;④属于经济方面的表现,故排除②④。

答案:C

2.1798年10月,西亚一个商队刚刚到达开罗,突然大街上出现了许多人,他们手持大刀、长矛和棍棒,高呼:“真主赐予穆斯林胜利。”这些人走上街头的目的是()

A.反对马木路克的横征暴敛

B.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的控制

C.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

D.要求把伊斯兰教定为国教

解析:本题考查了从史料中获取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考查对阿里改革前开罗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比较。分析时要抓住题干中的时间

“1798年10月”,开罗人民分别于1798年、1800年和1804年发动了三次起义,前两次抗击法国对埃及的殖民统治,第三次起义反抗马木路克反动势力,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埃及历史学家曾指出:“1798年法国的入侵在埃及的历史上打开了新的一页。”这“新的一页”主要体现在()

①拿破仑打击腐朽的马木路克势力,客观上有利于埃及民族精神的觉醒

②拿破仑在埃及创办工厂,客观上有利于埃及近代工业经济的发展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埃及的思想解放④直接推动了阿里改革的发生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材料中“新的一页”主要体现为埃及新的发展,据所学知识分析①②③正确。④中的“直接推动”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项。

答案:A

4.18世纪末19世纪初,埃及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

①外国资本主义与埃及民族的矛盾②农民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③农民阶级与马木路克封建统治的矛盾④马木路克统治集团与奥斯曼帝国的矛盾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③

解析:要从埃及面临的政治形势进行分析。当时埃及的统治者是马木路克封建统治集团,农民阶级与他们的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英法等国向埃及渗透势力,使埃及出现了民族危机。所以,①③的叙述与当时埃及的社会实际相符。

答案:C

5.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必然性是()

①埃及面临着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侵略的威胁

②埃及经济落后、国力衰弱,无力抵抗外来入侵

③马木路克反动势力控制埃及的国计民生,威胁社会的安定

④1805年,阿里被拥立为帕夏,建立了阿里政权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必然性需从埃及国力的衰弱、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及民族意识形成方面分析。阿里政权的建立是改革的可能性,不是必然性。

答案:A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巴黎人极其健忘。如果我在这里无所事事地待上些日子,那我就算完了。在这个花花世界的大都会里,一切都是过眼云烟;我的荣誉已经消逝了。这个小小的欧洲是不能给我提供足够的荣誉的,我必须到东方去寻求,所有不朽的盛名都是来自东方的。

——《拿破仑全传》材料二它也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中心地区的一次文化入侵。拿破仑除了将解释古象形文字的科学家和制定把地中海和红海连接起来的计划的工程师带到埃及外,还给埃及带来了第一台印刷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入侵埃及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应如何评价拿破仑的入侵?

(3)法国的入侵和拿破仑的殖民统治与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何关系?

解析:第(1)问,要注意从内外两个方面分析拿破仑入侵埃及的目的;第(2)问,拿破仑的殖民入侵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是文化的掠夺,另一方面是先进技术和文化的传播;第(3)问,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

答案:(1)一方面,巩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服务;另一方面,与英国争夺地中海霸权,打击英国的殖民利益。

(2)拿破仑在埃及的殖民统治,其侵略性是主要的,体现了西方国家赤裸裸的掠夺性。但是,拿破仑在埃及的统治给埃及的历史进步打开了大门,客观上猛烈冲击了埃及的封建社会结构,结束了埃及与世隔绝的状态,从而揭开了埃及社会大变革的序幕。

(3)拿破仑军队侵占埃及,对埃及实行殖民统治,这种统治客观上打击了埃及封建势力,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科学文化,对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有一定的诱导作用。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

7.材料拿破仑在他出征埃及的短暂时间里,还粉碎了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这为天才的阿尔巴尼亚冒险家穆罕默德·阿里当政铺平了道路。穆罕默德·阿里的历史意义在于他是第一个意识到西方技术的意义并有效地利用西方技术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的中东的统治者。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拿破仑是怎样粉碎“埃及原有的统治阶级的权力”的?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措施:拿破仑占领埃及后,政治上,打击腐朽不得人心的马木路克

武装力量,建立各级行政机构;经济上,没收马木路克的土地和财产,废除包税制。

影响:为穆罕默德·阿里当政创造了条件。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2课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

1.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时,把重工业作为工业发展的重点,其主要目的是()

A.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

B.镇压马木路克的叛乱

C.平息广大人民的反抗

D.防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进攻

解析:为了抵御西方国家的侵略,阿里大力发展军事工业,意图建立强大的军事帝国,故A正确。

答案:A

2.穆罕默德·阿里在政治改革中,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都由自己任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A.咨议会没有实权B.维护专制集权

C.仍仿效欧美民主制度D.改革了政治机构

解析:“规定各部部长及各省省长都由自己任免”有助于穆罕默德·阿里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有助于控制官员,维护专制统治,故本题选B

项。

答案:B

3.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近代化的措施有()

①采用西方机器大生产,发展军事工业②聘请外国专家到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③穆罕默德·阿里垄断国家政权④实行征兵制并按照法国军队模式训练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①②④都有助于推动埃及的近代化进程,③有助于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项。

答案:D

4.为了结束埃及分裂割据的局面,穆罕默德·阿里采取的措施是()

A.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和咨议会

B.重点发展军事工业

C.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

D.彻底铲除马木路克

解析: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和咨议会的作用是巩固了穆罕默德·阿里在中央的统治权力,故A项错误;重点发展军事工业的作用是增强了埃及的军事力量,故B项错误;建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的作用是保证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C项正确;彻底铲除马木路克的目的是改革土地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C

5.下列措施属于阿里改革中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①设立高级国务会议②实行地方自治③简化地方行政区划④压制马

木路克势力⑤打击宗教长老势力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关键是把握好教材知识。②实行地方自治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将含②的选项排除即可。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具体包括: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聘请外国教师任教;派遣留学生到欧洲(主要是法国)学习,等等。

——季诚钧、徐少君《埃及教育世

俗化的历史考察》材料二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

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里教育改革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阿里改革的主要目是什么?据材料二说明这次改革使“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效仿欧洲建立一批世俗小学和技术学校;减少宗教课程,增加现代科学内容”可以从学习西方文明、去宗教化等角度概括;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以从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推动埃及近代化、增强综合国力等角度归纳。第(2)问,据材料一中“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可知答案。

答案:(1)特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世俗化。

作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

(2)目的:富国强兵。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阿里发展工业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军事帝国,因此工厂的产品大多用于对外战争,没有带来任何利润,从而使工厂得不到扩大再生产的资金;而厂长大多是一些现役或退役军官,对组织生产一窍不通,对贪污和剥削工人却颇为在行;此外,外国商人将一些老式的、使用过的,或完全报废的机器高价卖给埃及政府,这一切造成工厂产量下降,亏损巨大,难以维持下去。

材料二为了逃避服兵役,许多埃及妇女在生下孩子不久,便含着泪水悄悄地把孩子的眼睛弄瞎或截断他的四肢,使之终身残废;一些成年男子则被迫伤害自己的躯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中存在哪些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后果。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穆罕默德·阿里在工业方面的改革措施与

中国的洋务运动的相同之处。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归纳阿里改革存在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原因和后果。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围绕“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做得怎么样”来组织答案。

答案:(1)问题:工业生产资金匮乏,管理不善,腐败盛行;外国商人挟技居奇;广大农民不满对外战争,采取种种手段逃避兵役。

原因: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没有变革封建生产关系,这些问题是封建管理体制的必然产物。

后果:生产效率低下,阶级矛盾激化,改革难以继续下去。

(2)目的相同:“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方式相同:都采取官办方式。内容相同:都是先重点建立军事工业,后又建立一些民用工业。作用相同:都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第六单元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3课改革的后果

1.穆罕默德·阿里连年进行对外战争,这些战争()

①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②逐渐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③加速了埃及近代化的进程

④使埃及成为东方的强国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阿里所进行的战争,一方面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另一方面,连年的战争影响了国内改革的进程,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动摇了阿里政权的根基。其战争不仅没有推动埃及近代化的进程,反而阻碍了埃及社会的发展,削弱了埃及的力量。因此,③④的叙述不正确。故排除有③④的选项即可。

答案:A

2.19世纪上半期,英国竭力阻止埃及脱离奥斯曼帝国而独立,主要是因为()

A.防止埃及走向强大,符合英国利益

B.英国作为世界强国一贯主张正义

C.奥斯曼帝国事实上是英国的殖民地

D.奥斯曼帝国与英国有伙伴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答案:A

3.19世纪40年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建立起来的民族工业被冲击得七零八落的主要原因是()

A.阿里对外进行扩张战争

B.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打击

C.阿里加重对人民的掠夺和剥削

D.英国等列强的殖民扩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英国等列强对埃及进行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冲击了埃及的民族工业。

答案:D

4.《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由于阿里……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传统结构的保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表明阿里改革失败的原因是()

A.马木路克势力的破坏和反扑

B.未从根本上触动原有的生产关系

C.欧洲列强千方百计破坏改革

D.阿里本人根本不具备改革的素质

解析:“传统结构的保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指的是旧有的生产关系未能根本改变,这导致了“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也就导致改革最终失败。

答案:B

5.关于穆罕默德·阿里对外扩张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②建立起横跨三洲的“帝国”③战争极大地影响了国内改革的进程④动摇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根基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②④

解析:对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战争,应当立足当时的实际多角度分析。穆罕默德·阿里的对外战争的积极意义在于它在事实上使埃及结束了奥斯曼帝国对埃及几百年的控制局面,使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建立了一个以埃及为中心、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但战争严重影响了国内改革的进程,动摇了穆罕默德·阿里政权的根基,并招致英法等国的干涉,成为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阿里改革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

集权国家体制,奠定了近代埃及民族国家的基础,所以排除①。

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材料二100多年来,国内外史学家对穆罕默德·阿里的评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的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有的认为他是“异族统治的代表”,是一个“十足的暴君”……综观穆罕默德·阿里的一生,应该说他是埃及近代史上一位杰出人物,他比其前辈确乎提供了不少新的东西,建立了许多功勋。

——杨灏城《埃及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较为全面地评价阿里?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说明阿里的改革应是向西方学习,从学习西方的近代工业、先进技术、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作答。第(2)问对阿里的评价应该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积极方面可从促进埃及政局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力量的提升等角度作答,消极方面可从其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以及残酷镇压人民反抗等角度作答。

答案:(1)创办近代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学习西方改革军事。

(2)积极: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吞噬.(shì)疲惫.(bèi)钦.佩(qīn)心有灵犀.(xī) B.闲暇.(jiǎ)蔚.蓝(wèi)鲁莽.(mǎng)海市蜃.楼(shèng)C.严谨.(jǐn)稠.密(chóu)俯瞰.(gàn)屏.息凝神(pǐng)D.凛.冽(lǐn)拯.救(zhěn)无虞.(yú)忧心忡忡.(zhōng)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 A.毡鞋点掇迟吨保佑 B.厄运模似保垒辜负 C.轮郭蒙陇凸现赢弱 D.概率合拢吟唱告罄 3.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5分) (1)焦急的心情把他们早早地从自己的睡袋中拽.()了出来。 (2)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3)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验,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4)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 ....。B.他们快快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 ....的“联合王国的国旗”。 C.不攀比,按需消费,按质论价,精打细算 ....,生活得踏踏实实,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D.历经千辛万苦 ....的南水北调焦作段主渠道进入全线充水试验阶段。 5.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徐霞客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文学家。他走了大半个中国,写下了许多游记。①5月19日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国务院把这一天确定为“中国旅游日”。 ②这一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有利于不断増加国民的生活质量。(1)画线句①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2)画线句②有一处明显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6.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同时又取決于思维的方式。 ②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前途。 ③思维方式是自己支配的。 ④所以,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方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⑤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照即白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那么你永远只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 1.张謇评论某人时说:“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张謇评论的是( )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袁世凯 2.19世纪70年代末,一位英国人写道:“一个重庆商人如果要在上海采办洋货,他可以到一个钱庄……押借一笔款项……(然后)将订货单子寄予他在上海的代理人;钱庄经理也通知与他有关系的上海钱庄或其分庄,由后者向洋行或其中国的代理人处付予这笔款项。”可见此时的钱庄( ) A.已经完全变成了洋行的附庸 B.在中外贸易中居于关键地位 C.一般不愿支持土货出口业务 D.在洋货内销中具有重要作用 3.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立。该馆先后开设外语、化学、物理、各国史略、航海测算、富国策、万国公法等课程。据此判断,同文馆( ) A.标志着西学东渐进程开始 B.致力于“变科举”“改官制” C.为洋务运动培养新式人才 D.旨在宣传“德先生”“赛先生” 4.“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以上言论应出自:A.洋务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民族资本家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主要表现在 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6.阅读下表,从中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920—1936年中国工业发展水平估算单位:亿元 年份工农业 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 产值中的% 占工农业总 产值中的%近代工 业产值 手工业 产值 工业总 产值 近代 工业 手工 业 近代 工业 手工 业

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1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和弄”中,“和”的读音是huó。 B.“溅”与“健”的读音相同。 C.“瞭”的读音是liáo。 D.“染”“薄”“廊”都是上下结构的字。 2.下列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扇动翅膀两排银牙 B.抖落雨珠一顶斗笠 C.欢迎顾客一条水花 D.钻出泥土一声欢叫 3.“欢迎光临”中“光”的意思是() A.光滑;光溜。 B.景物。 C.一点儿不剩;全没有了;完了。 D.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小刚最喜欢踢足球和篮球。

C.我们要团结同学。 D.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5.下列对“如何理解难懂的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可以通过查资料或向别人请教来理解。 B.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C.可以结合生活经验来理解。 D.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截然不同。 二、读句子,结合拼音写字词。(6分) 弟弟丢下yúɡān(),扑腾一下跳进水中,像个水hú lu()似的在水中bō()着lànɡ huā()。妹妹是个dǎn xiǎo ɡuǐ(),不敢下水,只是在岸边的草地上吹着féi zào pào()。 三、词语练习。(11分) 1.读句子,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ABB式词语。(3分) (1)她的一则笑话,逗得全班同学()。 (2)那轻圆的球儿便从管上落了下来,()地在空中飘游。 (3)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的,光影零乱。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8分) 夺门()()耿耿()() 玲珑()() (1)上面词语中,描写人物心理的是“”,描写人物动作的是“”,描写物体外形的是“”。 (2)结合语境,选词填空。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北魏孝文帝改革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 常考知识点 )巩固练习 北魏孝文帝改革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北魏孝文帝改革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1、有利的社会条件:__①__的崛起及统一黄河流域(公元439年)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北魏参照汉族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拓跋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北魏重用汉族儒生、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2、改革的必要性——社会矛盾尖锐 由于北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致使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一是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二是民族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__②__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 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使年幼的君主孝文帝对汉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深感要巩固统治必须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冯太后临朝称制时期的改革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2)设立__③__,保证国家对人民有效控制。 (3)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 2、孝文帝亲政时期的改革 (1)迁都洛阳: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_④_年正式迁都洛阳。

,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移风易俗: __⑤__: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孝文帝下诏,将鲜卑人原有的姓氏改为汉姓。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 卑贵族的门第高下,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 通婚姻:孝文帝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通过这种政治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连在一起,以巩固 统治。 改籍贯:凡已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意义】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性质:北魏孝文帝改革是自上而下掀起的一次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__⑥__改革。 2、意义: (1)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繁荣 繁荣原因:黄河流域的统一,社会安定:孝文帝改革政策的推动: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民族交流。 表现:不仅农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日趋活跃。洛阳呈现出商业贸易繁荣的景象。 (2)加速政权封建化进程 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 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行的封建化措施有: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的礼乐制度:采纳 汉族__⑦__制度。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 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__⑧__,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 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参考答案: ①北魏 ②孝文帝 ③三长制 ④495 ⑤易服装 ⑥封建化 ⑦封建统治 ⑧大融合 要点精析 要点一:详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北魏孝文帝改革 369639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推行均田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掌握的荒地分给农民,由 恢复和发展了北方经济,促进了民族政权 农民承担一定的租税、徭役和兵役 的封建化,加强了民族融合 前期冯太 后主持, 重点创建 新制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 加强了对地方政权的统治,有利于中央集 直属州郡,负责检查户口和田亩,征收徭役和 权的巩固 兵役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 后期孝文 帝主持, 放 推行租调制 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 调 迁都洛阳 原因:旧都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①政 治上: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深,改革阻力 大。②经济上: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粮食供 应困难。③军事上:受柔然威胁,也不利于经 略南方。④地理上:平城偏处塞上,远离中原 核心地带。而洛阳是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 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 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 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①打击了保守势力,保证了改革的深入; ②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 明得到进一步发展;③洛阳再次成为北方 政治、经济的中心;④为孝文帝进一步的 改革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第六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7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 1.( )÷8=() () =0.625=( )%=( )∶( ) 2.甲数比乙数多25%,甲、乙两数的比是( )∶( ),乙数比甲数少( )%。3.学校买回50个乒乓球,打比赛用掉了28个,用掉了( )%,还剩下( )%。4.抽样检测一批产品,23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批产品的合格率是( )%。 5.小华读一本书,第一天读了这本书的20%,第二天读了余下的30%,第二天读了这本书的( )%。 6.六(1)班今天到校47人,2人请事假,1人请病假。今天的出勤率是( )%。 7.把7 8 ,0.8,0.87,86%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8.六(2)班会打羽毛球的有12人,会打乒乓球的有15人,会打羽毛球的比会打乒乓球的少( )%,会打乒乓球的比会打羽毛球的多( )%。 9.75千克增加20%是( )千克,60吨减少15%是( )吨。 10.油菜籽的出油率是35%,400千克油菜籽可以榨油( )千克;要榨210千克菜籽油,需要( )千克油菜籽。 11.一台笔记本电脑原价5000元,先降价10%后又降价10%,那么现价是( )元。 二、判断题。(共5分) 1.1公顷相当于1平方千米的1%。( ) 2.1吨煤,用去4 5 ,还剩下20%吨。( ) 3.一件毛衣比一条裤子贵25%,那么一条裤子比一件毛衣便宜25%。( ) 4.在50的后面添上百分号,这个数就缩小到它的 1 100 。( ) 5.一件商品,先提价5%后又降价5%,现价与原价相比没有变化。( )

三、选择题。(共10分) 1.下面的数能用百分数表示的是( )。 A .妈妈从超市买回910千克白糖 B .六年级视力不好的同学占13 C .一根彩带长78米 D .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用了45 小时 2.在400克水中加入100克盐,这种盐水的含盐率是( )。 A .80% B .25% C .20% D .40% 3.300件纺织品的合格率是98%,有( )件不合格。 A .2 B .4 C .6 D .8 4.甲、乙两数都不为0,甲数的60%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和乙数比较,( )。 A .甲数大 B .乙数大 C .一样大 D .无法比较 5.修一条路,单独完成,甲队需要6天,乙队需要8天,乙队的工作效率是甲队的( )%。 A .133.3 B .75 C .25 D .45 四、计算题。(共37分) 1.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9分) 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6分)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单元检测卷(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与下图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 ) A.东周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 C.千耦其耘 D.集约经营 3.据下幅示意图判断,推动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中耕作方式演变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生产力 B.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 D.政策导向 4.某古籍记载:?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此农具出现于( )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 5.?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日殴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表明( ) 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 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 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 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 6.春秋中期以后,出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和范蠡弃官经商,?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等现象。这说明当时( ) A.官营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 B.私营工商业迅速兴起和发展 C.私营工商业已超过官营规模 D.官营和私营工商业地位平等 7.《汉书·周勃传附子亚夫传》云:?亚夫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取庸苦之,不与钱。庸知其盗买县官器,怨而上变告子,事连污亚夫。?材料信息主要反映的是( ) A.工官工场的产品不允许作为商品出售 B.西汉极力压制民间商业发展 C.工官工场产品技术水平最高 D.工官工场以生产奢侈品为主 8.?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这首《秘色越器》诗( ) A.反映了唐朝瓷器生产的较高水平 B.歌颂了宋代五大名窑出产的青瓷

二年级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 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写汉字。(12分) biǎo shìgāo sùbáhé piào liαnɡqīnɡwāxìn xīn 二、我会连。(8分) 藤盯枣乘筝伤彰障 三、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6分)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 )井( )天一( )正( ) ( )苗( )长徒( )无( ) 无边( ) ( ) 自( )自( ) 二( )不( ) 三( )二( ) 四( )八( ) zǎo dīnɡténɡzhēnɡshānɡzhànɡzhānɡ忄犭氵扌 chénɡ

五、比一比,再组词。(16分) 棵( ) 挂( ) 怎( ) 极( ) 颗( ) 洼( ) 作( ) 吸( ) 抬( ) 信( ) 思( ) 猴( ) 治( ) 言( ) 细( ) 候( ) 六、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 )的柳树( )的小葫芦( )的葡萄( )地跳舞( )地点头( )地变黄 七、我会连。(10分) 小鸟在水里飞 小鱼在公路游 汽车在天上写作业 妈妈在厨房行驶 小红在房间做饭 八、我会填。(4分) 1、狐狸为什么说葡萄酸呢() 2、葫芦藤上挂着三个小葫芦() 3、爷爷买的枣儿真甜啊() 4、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

九、用下列词语组成通顺的句子,并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5分) 1、升起慢慢地太阳东方从 () 2、小枣树许多结了又大又红的枣子 () 十、把下面完整的句子加上标点,再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5分) 1、多美呀() 2、小红() 十一、排列错乱的句子。(4分) ()过了几天,菜苗长出来了。 ()星期六下午,大家来到这块荒地上。 ()我们在新翻的土地上,撒下白菜种子。 ()大同学除草、刨地,小同学捡石头。不到半天,就把这块地整理好了。 十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0分) 羊妈妈收菜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馔.玉(zhuàn)不啻.(dì)阿谀.(yú)贻.笑大方(yí) B. 嘈.杂(zāo)句读.(dòu)凝噎.(yē)将.进酒(qiānɡ) C. 暮霭.(ǎi)嗟.乎(jiē)迂讷.(nè)江浸.月(qìn) D. 纶.巾(ɡuān)贾.人(ɡǔ)萦纡.(yū)还酹.江月(lèi) 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君不见高堂 ..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高堂:父母 B.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句 C. 强虏 ..灰飞烟灭。强虏:强大的敌人 D. 吾从而师.之。师:学习 3.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B.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C.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D.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 ..师之。 ..也。 B.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C.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 ..故。 ..刀枪鸣。 D.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1)将.进酒,杯莫停。 (2)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B.(1)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C.(1)轻.拢慢捻抹复挑。 (2)商人重利轻.别离。 D.(1)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2)圣人无.常师。 6. 下列各句中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一句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的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 B.“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句是诗人乐观自信的肯定自我价值的宣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试题:第二单元 检测试题

检测试题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编者选题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轮番而治 C.人民主权 D.独立自治 解析:D材料强调“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显然这是“独立自治”之意,D项正确。 2.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人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 A.全体雅典人民 B.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C.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 D.雅典贵族 解析:B雅典享有民主权利的是雅典的公民,并不是所有雅典人民,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雅典成年男性公民,故

B项正确;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属于外邦人,不具有公民权,故C项错误;“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不只是雅典贵族,也可能是拥有公民权的平民,故D项错误。 3.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 B.法律至上 C.轮番而治 D.间接民主 解析:A本题考查知识点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主要考查学生读取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题干信息“人民统治”“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等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人民主权,故选A项。 4.雅典的伯利克里于公元前451年规定担任一天陪审员,给费2个奥勃,后来增至3个奥勃,约相当于那时候雅典一般老百姓半天的所得。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 A.提高陪审员的收入 B.鼓励公民参加国家事务 C.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D.保证司法独立与公正 解析:B分析题干可知伯利克里给参加陪审员的公民发放津贴。其目的是鼓励公民参政,使广大贫苦公民不致为生活所迫放弃参政权,故B 项正确。 5.伯利克里时代,凡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这说明当时雅典推行()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课标内容要求: (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知识要点: 一、梭伦改革的背景: 1、政治: 雅典城邦国家产生(公元前9~前8世纪)——设立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贵族制国家确立(公元前8~前6世纪)——贵族专权而平民无权 2、经济发展 农工商业以及贸易得到发展 3、阶级变化: 工商业奴隶主形成,公民内部斗争激烈:“山地派”、“平原派”、“海岸派” 4、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雅典贵族与平民长期斗争的结果 二、梭伦改革: 1、内容:“颁布解负令” 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恢复公民大会权力、建立“四百人会议”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2、特点:奠定民主政治基础、促进工商业发展 三、梭伦改革的评价 1、历史意义:改革为雅典的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克里斯梯尼改革促进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2、历史局限:贵族在国家政权中占据绝对优势,下层平民未享有充分的权利氏族制度残余及贵族拥有世袭占有土地的特权 贵族和平民的矛盾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政局动荡不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课标内容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知识要点: 一、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 1、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变化——私田增多出现新的封建剥削方式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3、阶级基础:阶级关系的变化——新的阶级形成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4、社会条件: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频繁、思想繁荣、各国竞相改革变法 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 二、商鞅变法内容: 1、以农求富的经济改革: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基础练兵场(48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为了探索大自然的àomì(),借着ménɡlónɡ()的月光,我进入了一片jìnɡmì()的树林。突然,一个高大kuíwǔ()的黑影映入眼帘,令我xīnjīnɡròutiào()。 二、给带点字选择读音。(3分) 沉闷(mēnmèn)模样(mómú)排山倒海(dǎodào) 埋怨(máimán)肖像(xiāoxiào)浴血搏杀(xiěxuè) 三、查字典按要求填空。(3分) “和”用部首法查()部,再查()画。它的解释:①平和,和缓;②和睦,和谐;③连带;④和谐跟着唱。给“和”选择解释。 和衷共济()和颜悦色()一唱百和()和盘托出() 四、下列词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并改正错误。(3分) 1.狂风怒号别拘一格不落窠臼雕粱画栋() 2.雅俗共赏长途跋涉囫囵吞枣可见一斑() 3.苟延残湍竭泽而渔烩炙人口焦躁不安() 五、先填空,再解释所填字的意思。(4分) 曲高和()__________张()李戴__________ 德高()重__________抑扬()挫__________ 六、句子加工厂。(10分) 1.句子模仿。

微笑是甘甜的清泉,滋润干涸的幼苗。 微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却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句子瘦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鲁迅先生对我说:“曹先生的书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4.用上“巧舌如簧、据理力争”造一个句子,描写激烈地讨论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病句医院。 成千上万的救援战士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小路前进。 6.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坚持观察、阅读、练笔,()会提高习作的质量。 (2)()坚持观察、阅读、练笔,()会提高习作的质量 七、诗句、名言警句巧收藏。(5分) 1.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____。 2.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4.老师循循善诱像春雨一样,正如杜甫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套】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考试题(1) 班级 姓名 一、我会填。(21分) 1.75%读作( ),它的单位是( ),再加(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奇数。 2.(1)255%4 ÷=( ) ( )=0.=( ) (2)3:16%758===÷=( )( )( )( ) (填小数)。 3.比90多20%的数是( );90比( )多20%。 4.今年稻谷产量是去年的120%,今年比去年增产( )%。 5.甲、乙两年的温度比是5:4,甲车的速度比乙车快( )%。如果甲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那么乙车行驶288km 的路程需( )小时。 6.茶师得加工200个零件,有2个不合格,合格率为( )%,不合格率为( )%。 7.把22 3.14 3.14%7 π,,,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 )( )( )( ) 二、我会选。(l1分) 1.在500g 水中加入100g 盐,这种盐水的含盐率约是( )。 A .20% B .25% C .16.7% 2.把43%的百分号去掉,这个数( )。 A .缩小为原来的。 B .扩大为原来的100倍 C .大小不变 3.某单位共有职工200人,今天的出勤率是95%,今天缺勤( )人。 A .100 B .200 C .10 4.有1t 煤,用去60%,还剩( )t 。 A .40% B .0.4 C .无法确定 5.某食品厂原计划年产值达到40万元,实际产值达到50万元,超产( )。 A .25% B .20% C .80% 6.如果3 :62.5%62.5%5 a b c =?=÷(a 、b 、c 均不为0),那么( )。 A .a 最大 B .b 最大 C .c 最大 7.20m 增加10%后,再减少10%,结果是( )。 A .20m B .22m C .19.8m 三、我会判。(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6分) 1.百分数都比1小或等于1。 ( ) 2.5kg 的1 8 与1kg 的62.5%同样重。 ( ) 3.栽103棵树成活100棵,成活率为100%。 ( ) 4.今年产量比去年增加了30%,就是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产量的今年的产量130% 。 ( ) 5.一根绳子长 9 m 10 ,可以写成90%m 。 ( ) 6.5m 是100cm 的5%。 ( ) 7.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3%,六年级(2)班男生人数也占全班人数的53%,则甲、乙两班男生人数相等。 ( )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选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的分类 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 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 改革的实质 改革是统治者对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它与社会革命不同,并不否定现存制度,而是对现存制度加以改良,使之尽量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 改革的原因(背景)及相应目的 总的来讲,古代重要政治改革的发生都是由于旧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不适应新的生产力或经济基础的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讲,这些原因大体可以表述为: ①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社会发展趋势; ③统治阶级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为抑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实现富国强兵; ④旧制度、习俗、思想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⑤民族危机严重 4.改革成败原因的分析及认识 决定改革成败的几个要素 ①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②看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③改革必然会损害部分人的利益,必然会遇到阻力,不会一帆风顺,这就要求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④改革的措施是否符合当时的实际,是否行之有效。 ⑤当时的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 判断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主要是改革的目的与改革本身所达到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即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成功的改革 外国:梭伦改革、宗教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 中国:齐国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改革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这些改革成功了? 外国: 梭伦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检测试题(附答案)

第六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V”表示)。(4分) 1.我想想也是,就接着往下“折(zhé shé zhē) 腾”。 2.妹妹想折(zhé shé zhē) 一枝花,被奶奶阻止了。 3.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shèng chéng) 。 4.我在堤(dī tí)坡上遇到了田老师。 二、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座落文笔炊烟 B.清瘦叮咛懵懂 C.端庄熏掏教诲 D.仰慕气馁惯彻 三、仿写词语。(4分) 例:四面八方(含有数字) 无怨无悔(ABAC式) 四、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奥运会开幕式上,刘欢演唱的歌曲《我和你》真是娓娓动听。 B.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让我茅塞顿开。 C.只要你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D.昨晚下了一场雨,学校操场上拖泥带水。 五、补全四字词语,并选词填空。(10分) 迫不( )待()( )不安浅笑( )( )

( )喊助威 ( )( )而止引人( )( ) 1.今天有足球赛,我刚进屋就( )地打开了电视机。 2.《西游记》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 )。 3.他们的演奏( ),但我的耳中还回响着那美妙的乐声。 4.我( )地坐在板凳上,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 六、选择合适的词填空。(4分) 养育培育 1.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方面田老师 ( )了我,使我开了窍。 2.我们要报答父母对我们的( )之恩。 鼓励鼓舞 3.遇到没发挥好的运动员,您会拉住他的手,温柔地( )他别放弃。 4.今年我们公司的销售额很令人( )。 七、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B.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C.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赫然登在上海一家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D.别人学一小时,我就学两小时,这样,我的数学成绩得以不断提高。 八、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分) 1.熏陶下,我的书写越来越漂亮,越来越大气。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卷

必修一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 782 年,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了()①幽王荒淫无道②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③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④分封制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各封国必须服从周王室的政令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③ ④ D.①②③④2.2008年10月28日,孔子家族最后一代“衍圣公”──孔子第77代长孙孔德成在台北慈济医院病逝。“衍圣公”是孔子嫡派后裔的世袭封号,各朝皆置,孔子家族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第46代起,由嫡长孙世袭“衍圣公”爵位。这种爵位世袭制源于我国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君主专 制 D禅让制 3.下图是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 是 ( ) A.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B.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 的工具 C.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D.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4.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有关秦始皇“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立志效法古代名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D.体现了专制主义的倾向、

5.有人称赞秦始皇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曾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明朝思想家李贽则说“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视”。但无可否认秦朝的统一,对后世所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政治局面 B.使全国有了统一的法律制度 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基础 D.拓展了疆域,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6.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组织,不仅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统治,而且有利于统一局面的发展和巩固。这套机构的特点包括() ①分工明确②互相配合③互相牵 制④皇权集中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 ④D.①②③④ 7.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的相同点是( ) A.都是中央集权制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C.都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8.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下有关表述错误的有( ) A.这一制度开始于隋朝 B.是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产物 C.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 D.这一制度对隋唐以后很多朝代都有影响 9.《宋代职官大辞典》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称:“乾德三年(965年)三月,朝廷遣官立转运使,总一道之财赋,此为道一级之设官,”这一举措在政治方面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人教版数学3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卷3(含答案)

第六单元过关检测卷 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我会填。(1、2、7、8、10 题每空 0.5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9 分) 1.口算 400×8 时,想:( )个百和 8 相乘得( )个百,就是( )。 2. 估算 198×5 时,可以把 198 看作( ),再乘以 5,估算结果是 ( )。 3.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与任何数相乘仍得这个数。 4.218×6 的积是( )位数,314×3 的积是( )位数。 5.2 ×4 的积是两位数, 里最大填( ); 57×4 的 积是四位数, 里最小填( )。 6.27 的 3 倍是( ),27 是( )的 3 倍。 7.在 里填上“>”“<”或“=”。 52×5 250 67×3 63×7 78+0 78×0 402×2 204×4 150×6 180×5 6+7+0 6×7×0 8.251+253+255+257+259=( )×( )=( ) 9 ×4 的积是三位数 里最大填( );如果积是四位数, 里最小填( )。 10.王老师的身份证号码是 421182************,由这个号码可以 知道王老师是( )年( )月( )日出生的,性别是( )。 二、 我会判断。(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题 1 分,共 5 分)

1.两个因数相乘,积一定比每个因数都大。( ) 2.一个三位数乘 9,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 3.因数的中间有 0,积的中间一定也有 0。( ) 4.因数末尾没有 0,积的末尾就一定没有 0。( ) 5.每箱方便面 42 元,买 5 箱,带 200 元够了。( )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 1 分,共 5 分) 1.算式49×6的估算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 )。 A.大一些B.小一些C.一样大 2.42×3的积是一个四位数,内最小可填( )。 A.2 B.3 C.4 3.304×5的积中( )。 A.有一个 0 B.有两个 0 C.有三个 0 4.下面四道算式中,积最大的是( )。 A.400×6B.312×8C.596×4 5.250×8的得数的末尾有( )个 0。 A.1 B.2 C.3 D.4 四、我会算。(32 分) 1.直接写得数。 (每题 0.5 分,共 6 分) 280-0=302×4= 231×0=39×4≈ 600×5=80×5=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36分 1、拼音小广场。6分 yàng yúqīézhàfén 荡()()树()清飞()初来()到()烧 2、给“假”字换个偏旁,组成另外的字,并用这些字组成词语填在下面几个句子中。3分(1)广玉兰那__________的花朵常常引得我驻足观赏。 (2)桂林七星岩的石钟乳真多啊,让我_____________。 (3)夜晚的星空可真美,让人产生无限的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将序号写在句中横线上。(3分) (1)我不断____(A.模拟 B.模仿)老师的做法,后来我也学会了拼字,我感到很______(B.高兴C.自豪) A.滋味 B.气味 C.风味 D.韵味 (2)室内要经常通风,否则会有______。 (3)苏北的小吃有江南的______。 (4)摩诘之诗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_____无穷。 (5)母亲做的饭菜使家人吃起来特别有____ 。 4、成语小天地。5分 (1)以“春”字开头的成语:______春色满园___、_春意盎然________、_春暖花开________ (2)写出夏天天气炎热的成语:___骄阳似火______、____挥汗如雨_____、_________ (3)朝思暮想(成语中同时含“早”和“晚”意思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要求写句子。 (1)例:夹竹桃每天都风吐艳。 夹竹桃无日不迎风吐艳。 六(1)班获得了广播操比赛的第一名,全班同学都感到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这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改为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句子补充完整。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午竟然下雨了。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二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5×36=54分)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创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 系。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 2.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有教无类”思想的内涵是 A.教育应分类别进行,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教育 B.对平民进行教育 C.不问出身贫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D.教育不应分类别 3.有一次孔子家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对于财产损失却只字未提。这件事反映了孔子的哪一思想主张 A.克己复礼 B.性善主张 C.仁者爱人 D.兼爱主张 4.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 B.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 C.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 D.他提出“天人感应”,主张顺其自然 5、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 C.“士”阶层崛起和“学在民间” D.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6.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百家争鸣”,这里的“百家”的含义是 A.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不同学派 B.是泛指,意为数量多,当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C.每个不同学派都创办了一百家以上的私学 D.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百多个著名的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 7.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B.维护劳动人民利益的保障 C.实行封建统治的基础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 8、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