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的孝文化浅谈

中国的孝文化浅谈

中国的孝文化浅谈
中国的孝文化浅谈

谈谈中国的孝文化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下所有的父母几乎毫无例外地会对自己的子女施与无限的关爱,尤其在他们年幼弱小的时候,就连动物也是如此,人对父母的这种爱的回馈就是“孝”。孝的观念,要远远早于孔子时代。由孔子时代往前推算两千多年,一位种地的普通农夫,其生母早逝,后妈性情粗暴、凶狠,同父异母的弟弟凶残、蛮横、傲慢、无理,但这位农夫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他在山下种田时有大象帮助耕地,有小鸟帮忙除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为妻,并把帝位也“禅让”给他。这位农夫就是“舜”,他的孝行被列入古代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动天”。意思是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古代有关“孝”的典籍很多,《论语》中有多处谈到孝;《孝经》据说是孔子所作,计有十八章之多,其实合计不过2400个字,后人关于孝的规范多是由此书发挥引申出来的;《弟子规》是古代学堂中的日常行为规范,其第一章叫“入则孝”,集中讲了孝的要求。另外流传比较广的有“二十四孝图”,有图有故事,记录了从尧舜至清朝的孝子的故事,还有佛教的《百孝经》,在84句七言诗

文中含有100个“孝”字,现在更有念诵歌唱的音视频,通俗易懂,是古今民间劝人行孝的好教材。

什么才叫“孝”,在大庭广众之中给父母洗洗脚就叫“孝”吗?我大体浏览了上述典籍,总结出古人提倡的“孝”有含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让父母费心、担心或伤心。

《孝经》中孔子对曾参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人父母的都深有体会,从小到大,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出问题。如果孩子自身不注意安全,出入无常,身处险地,或打架斗殴,胡作非为,使父母整天为之提心吊胆,甚至导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恶果,无疑是最大的不孝。所以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在病重将死时,就把自己的弟子叫到身边来,现身说法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你们抬起我的手和脚看一看,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其原因是我一生小心谨慎,不使自己受伤,时时刻刻,象面临深渊,象踩在薄薄的冰面上,从今以后,我不用再那么小心了,你们可要象我以前那样小心啊。

所谓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冬天穿得暖和和的,夏天弄得干干净净,早晨到时起床,晚上按时休息,学习时期认真用功,工作时期扎扎实

实,该结婚时要结婚,该生子时要生子,结交正派的人,不做违法的事……这些生活上的事情,不让父母费心,也是“孝”的表现。

其二、在现有物质条件下,满足父母的生活所需,尽到赡养的义务,使父母吃得饱,穿得暖,生病时得到治疗,年老体弱时,生活起居有人照料。

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不少在物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赡养孝顺父母的例子。如“拾葚异器”中叙汉代蔡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一天,遇到赤眉军,赤眉士兵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头牛,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又如“行佣供母”中的江革,侍奉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母亲逃难,几次遇到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不忍杀他。后来,他迁居江苏下邳,做雇工供养母亲,自己贫穷赤脚,而母亲所需甚丰。孔子的弟子子路,小时在家挖野菜为食,拜孔子为师后,常常从百里之外的曲阜背米送回老家平邑(子路的老家平邑城关镇离我老家只有十来里路左右),供养远在家乡的父母。

其三、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孝”更多地包含一种情感或态度在里面,故有“孝顺”、“孝敬”等词语组合。

《弟子规》很通俗地诠释为“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论语.为政》子游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现如今提到孝这个词,一般人理解为在物质上供养父母,可是人们同时也能喂养狗或马之类的宠物。如果没有‘敬’字在其中的话,供养父母和喂养犬马之类的动物有何区别?”(原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现如今对孩子进行孝的教育,如果不从感情或认识方面使他们领悟孝的内涵,只是布置类似“给父母洗脚”之类“孝”的作业,我觉得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其四,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谈到孝时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以上三个层面讲的是父母活着时要事之以礼,孝的第四个层面即是父母去世之后应“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按照当地的风俗礼节埋葬、祭奠去世的父母。

孔子平生不言怪力乱神,季路问到怎样对待鬼神和死亡的问题时,孔子也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可见孔子对于鬼神持怀疑的态度。但孔子对于祭祀却非常认真的。有一次在祭祀时,好算经济账的子贡想把当作祭品的活羊省掉,孔子不同意,说:“尔爱其羊,我爱其礼。”你爱惜的是那只羊,我爱惜的从周公那儿流传下来的祭祀的礼制。宰予是孔门之中比较有怀疑精神的弟子,一次对孔子说:“父母去世后守孝三年时间太长了,我觉得有一年的守孝时间就行了。”孔子大不以为然,背地里批评

宰予说:“宰予太不孝顺了。三年的守孝时间,是从周朝传下来的天下人都遵守的丧制,这源于小孩子生下来,三年才能脱离母亲的怀抱。宰予难道没从父母那儿得到三年的哺乳护佑之爱吗?”

古代中国把“孝”置于很高的地位,封建皇帝推崇“以孝治天下”,二十四孝故事中记有周文王和汉文帝刘恒的孝行,周文王一日数次去看望老母亲,汉文帝的母亲得了病,他每次都要尝尝汤药的温凉,亲自伺候老母亲吃下才放心,由此可见,“孝”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所谓“首孝悌,次谨信,有余力,则学文”,专业性的文化知识可以不学习,孝悌不可不懂。当我们面对诸如“留日大学生机场刺母”、“北大毕业的公务员打伤老父,辱骂母亲”等案例时,更能体会到这句古训的深意。《论语.学而》中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意思是说,家庭中的孝子,走上社会后,很少会和领导对着干、和同事闹不团结的,更不会参与反社会的活动。所以,《孝经》中说“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孝”这一品质,开始于事奉父母,延伸到忠于国家和君主,最后会成就自身的功名和事业。这是很有道理的。

浅谈中国孝道文化

浅谈中国孝道文化 中国孝道文化,道通古今,博于中外,精于天地,昌于华夏,扬于四海。 那么何为孝道文化呢?中国传统孝道文化就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 ⒈“奉养”,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生则养”,这就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⒉“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与“爱”,没有敬与爱,就淡不上孝。所以对待父母不仅仅就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而且这种爱就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爱。没有这种爱,不仅谈不上对父母孝敬,而且与饲养犬马没有什么两样。⒊“侍疾”,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与精神上的关怀。⒋“立身”,这要求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儿女事业上有了成就,父母就会感到高兴,感到光荣,感到自豪。因此,终日无所事事,一生庸庸碌碌,这也就是对父母的不孝。⒌“谏诤”,就就是在父母有不义的时候,不仅不能顺从,而应谏诤父母,使其改正不义,这样可以防止父母陷于不义。

中国孝道文化流传百世,延续至今,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孝道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就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就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 2、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与睦。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 3、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就是同一个意思。 4、凝聚社会。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与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 新世纪的中国正逐步迈向老龄化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

当今中国孝道文化论文: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

当今中国孝道文化论文: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社会上孝道淡化令人心忧,长此以往,必然会给社会的安定与繁荣造成影响,并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重新解读与定义“孝道”,在社会中普及教育、重新树立“百行孝为本”的思想观念,才能促进中国家庭的和睦性、社会的秩序性、民族的聚合力。 关键词:孝道孝道淡化孝道教育 孙中山先生曾这样说:"谈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先是'忠孝' ,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孝道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在当代开放开化、文化交融特别是西风东渐的时候,重新温习孝道的精神,尤其是对青少年,是有着教化和引导意义的。 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孝道文化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

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周代的学校还把“国老”、“庶老”们安排在官学养老,让他们兼任学校的老师,传播知识,推广教化,可见当时不但注意到了养老,而且已注意到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资源。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以致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已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 自秦代后,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汉王朝时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孝经》也是唯一一部由皇帝注释的儒家经典。到了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昭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你对孝道的理解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谈谈您对孝道的理解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就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与实践,实际上它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与首要观念。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就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就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与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就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就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孝的一般意义就是孝敬父母,其具体内容在儒家经典—《孝经》中有明确说明:“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又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子如何事亲呢?“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诚然,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但就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者的基本思想,则就是中华民族数千年调整、与谐家庭关系所积累起来的伦理规范,就是历代人们所认同的传统文化精神,在我们今天仍须继承与发扬。这就是因为,孝敬父母不但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就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它不但可以促进家庭的与睦、团结,也能帮助社会与国家的稳定,使社会正气上升。 对于孝亲敬长的合理的孝,我们应大力弘扬;而对于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愚忠”、“愚孝”,我们则应批判、剔除之。 孝就是中华文化的中华伦理的鲜明特点。中国文化虽然就是由儒释道等多种要素组成的,但其中心则就是儒学,而仁学又为儒学之主要精神,但仁学之精神却就是完全由孝道出发的。所以孝道也可以说即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孝就是贯穿天、地、人、祖、父、己、子、孙之纵向链条,孝就是中国文化逻辑之网的纽带与核心。又由于在孝中已经全部包含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的宗旨,因而成为儒家文化甚或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孝就是中国文化中出现最早的伦理观念与德目之一。在周代,孝就是尊祖敬宗的宗教与人文合一的意识,再发展,才产生了“善事父母”的人文伦理意识。从孝义的产生、发展本身来瞧,它就就是合天道与人道为一的观念,把天、祖、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从孝本身的内涵瞧,也就是把自然亲情的天道与亲子伦理的人道很好地结合起来了。孝在中国文化中就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纵向链条。因此,孝意识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 孝就是传统伦理的元德。“百事孝为先”。孝就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德之首。正如《孝经》所说:“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孝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孝,不仅就是德之本,教之所由生,而且也就是古代政治伦理精神基础。这不仅体现在思想家的著述与文化观念中,而且也贯彻实施在古代社会的政治中。孝之所以成为仁之根本,关键在于孝就是维护封建社会政治、社会稳定的伦理精神基础。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就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就是整个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就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于就是,在范围上,孝道只能局限于家庭之内;在性质上,孝道只能局限于亲子之间。 在建设当代社会的孝文化的过程中,实现由传统孝道向现代新孝道的创造性转化就是至为重要的。那么较之于传统孝道,现代新孝道有哪些特点呢?主要可以概括为:1、人格平等性。2、义务并行互利性。3、注重感情性。4、强调自律性。到了现代社会,它律性的孝道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与功能,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她律的孝道训练不易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与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她人的重要与意义,从而学得设身处地的孝道原则。这样的孝道原则则属于个人自己的,不必靠外在的权威或规范来监督,即能自动自发的做出自己认为适当的孝行,所以,这种孝道就是自律性的而不就是她律性的。 总之,我们既要继续发扬我国孝亲尊老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吸取重视代际亲子平等的合理因素,在新时代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孝 观看视频《一份账单》谈感想; 新闻回报: 事件一:84岁老人春节露宿女儿家门外4天3夜,6个子女均不管 事件二:多次下毒谋杀亲父,不孝之子获刑八年 事件三:旅日留学生因学费问题在机场刀刺母亲 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何处? 中国孝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始祖伏羲、女娲。后经过儒家思想总结提升传播,使得孝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伏羲、女娲十分强调后代子女的教育和孝道,要求后代子女孝敬父母、兄弟姐妹紧密团结,共同振兴中华民族。孝文化,变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历经几百万年发展起来。 中国孝文化发展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西周:《礼记·王制篇》说: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 春秋战国: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 汉王朝就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 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类似现代大学的“公共课”宋代,儒学伦理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其间宣扬的孝道有的偏离了儒家的基本原则,在历史上起到了较大的误导作用; 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 孝文化的基本内涵 “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由“老”与“子“的上下结构组成,像是青年大扶着老年人行走,象征老少之间建立起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由此观之,“孝”的基本含义是善于侍奉和赡养父母的意思。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所作的解释,传统中国文化中孝亲观念的内容远远超过了它的字面意义。 从内容上说,孝道的范畴包括尊养父母、友爱兄弟、和睦妯娌、团结连襟、尊师崇贤、敬长爱幼、扶贫济困,以及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有两种形态:狭义的孝是赡养父母,即父母年老后,身体的衰弱不能劳动,子女要主动奉养父母,使他们得以安度晚年;广义的孝指奉献社会,即做一切事情要合乎道德规范,能受到人们的称赞,使父母在精神上获得安慰和满足。实际上这样的孝涉及了子女的整个行为。 简言之,孝道的基本内容包括尊老、敬老、养成老、送老,不外乎“敬爱父母,返思祖先”。从动机来看,孝是一种敬本心理;从效果看,孝又是一种管理手段,它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仁义的内在自觉相统一,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服务。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由此可见中华文化孝的观念不止于孝敬父母而已,孝敬是孝道的开始。

中国古代孝文化研究

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文化数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乃至整个华夏民族。中国人把孝视为:人立身之本、孝是家庭和睦之本、孝是国家之本,同时也是人类延续之本。孝,千百年来是中国社会维系着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中国古代孝文化 一、孝文化的发展阶段 (一)观念产生 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孝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孝”的观念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即母权制度向父权制度过渡的时期,由于血缘关系的明确和私有制的产生,为了感恩父母及长辈的生育抚养,表达崇敬和哀思之情,日久天长,便产生了“追孝”、“孝享”、“孝祀”的观念。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句,充分说明了孝的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 活动。“孝”字最初见于殷商卜辞。在甲骨文中,孝字的上部是个老人,弯腰弓背,而孝字的下部是个孩子,伸出双手,托着老人,作服侍状。《尔雅·释训》中将“孝”解释为“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对孝作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是“,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善事父母就是在物质上奉养父母 孝最初仅限于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并无社会规的意义。其主要容是祭祀祖先善事父母。国家出现以后,仅限于血缘家庭的崇敬祖先、善事父母的“孝”逐渐延伸到政治、、社会的广阔领域,

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 (二)理论化 到了西周时期,孝的这种原始意义逐渐告别了朦胧与淡薄,趋于明显化。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即“人多力量大”。反映在意识形态的孝,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步,人们对自然、神鬼的认识趋于理性化,人们对先祖的祭祀活动由繁趋简,家庭形态的确立,使得赡养父母成为家庭血亲关系间最基本的义务,善事父母成为当时孝文化最核心的容。 孔子从人性出发,以家庭为单位,紧紧围绕善事父母这一核心涵,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深刻容,提出了“仁”的思想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与”,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可他又将“孝”作为“仁”之本,可见其对“孝”的推崇。孔子十分重视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和赡养;提倡在父母跟前尽孝,强调“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提倡父母活着的时候尽孝才是最主要的,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体现对父母活着的孝养之心。孔子完成了孝从到道德、从宗族伦理向家庭伦理的转化。 曾子将孔子的观点发扬光大,从理性的高度认为“孝”是人类道德之源,并把“孝”的容个体化。。他说“孝子之亲,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又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对孔子、曾子的“孝”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拓展,孟子把孔子、曾子所提倡的人们对于自己父母的爱推及他人,明显带有博爱思想。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变迁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黑格尔曾说过“中国纯粹建筑在这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 孝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审视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在当代,我们不能对其作简单的二元对立分析,而要从孝文化的历史与内涵中重新审视其当代价值。 孝作为一种社会意志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 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先的祭祀更

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 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既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 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观点,“仁”是众德之总,而“孝弟”则又被视为众德之源、之总的“本”,其地位在整个传统理论中升到了核心,同时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 孔孟对孝的论述,已经涉及到后世孝道的方方面面,从而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 汉魏隋唐:“以孝治天下” 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定型的时期,也是孝道

中国的孝文化浅谈

谈谈中国的孝文化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下所有的父母几乎毫无例外地会对自己的子女施与无限的关爱,尤其在他们年幼弱小的时候,就连动物也是如此,人对父母的这种爱的回馈就是“孝”。孝的观念,要远远早于孔子时代。由孔子时代往前推算两千多年,一位种地的普通农夫,其生母早逝,后妈性情粗暴、凶狠,同父异母的弟弟凶残、蛮横、傲慢、无理,但这位农夫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他在山下种田时有大象帮助耕地,有小鸟帮忙除草。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为妻,并把帝位也“禅让”给他。这位农夫就是“舜”,他的孝行被列入古代二十四孝之首-“孝感动天”。意思是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古代有关“孝”的典籍很多,《论语》中有多处谈到孝;《孝经》据说是孔子所作,计有十八章之多,其实合计不过2400个字,后人关于孝的规范多是由此书发挥引申出来的;《弟子规》是古代学堂中的日常行为规范,其第一章叫“入则孝”,集中讲了孝的要求。另外流传比较广的有“二十四孝图”,有图有故事,记录了从尧舜至清朝的孝子的故事,还有佛教的《百孝经》,在84句七言诗

文中含有100个“孝”字,现在更有念诵歌唱的音视频,通俗易懂,是古今民间劝人行孝的好教材。 什么才叫“孝”,在大庭广众之中给父母洗洗脚就叫“孝”吗?我大体浏览了上述典籍,总结出古人提倡的“孝”有含有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让父母费心、担心或伤心。 《孝经》中孔子对曾参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为人父母的都深有体会,从小到大,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出问题。如果孩子自身不注意安全,出入无常,身处险地,或打架斗殴,胡作非为,使父母整天为之提心吊胆,甚至导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恶果,无疑是最大的不孝。所以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参在病重将死时,就把自己的弟子叫到身边来,现身说法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意思是,你们抬起我的手和脚看一看,到现在还完好无损,其原因是我一生小心谨慎,不使自己受伤,时时刻刻,象面临深渊,象踩在薄薄的冰面上,从今以后,我不用再那么小心了,你们可要象我以前那样小心啊。 所谓做好自己的事情,比如“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冬天穿得暖和和的,夏天弄得干干净净,早晨到时起床,晚上按时休息,学习时期认真用功,工作时期扎扎实

中华孝文化

中华孝文化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é国üùtùü历Tè与现状 一、中国孝观念的源流与演变 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孝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孝”字最早见于殷商甲骨卜辞。它是一个会意字。其上部是一个省略了笔画的“老”字,下部为“子”字,像是子承老人之手,扶侍老人行走之貌。《说文解字》对其的注解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因此,“孝”字字形,就形象地表示,上辈的父母,应该抚养下辈的子女,下辈的子女,则要孝敬上辈的父母。也就是为父者要慈,为子要孝。即父慈子孝之意。 中国晚清曾国藩曾说过:“读尽天下书,无非是一个孝字。”可见,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孝道伦理,从周公至孔孟,再至其后两千多年之中,无数文人、圣贤都对孝有过诸多阐释。《尔雅·释训》中讲孝即:“善事父母”。《尚书·尧典》:“克谐以孝”。《诗经》中讲“孝文不匮,永锡尔类”;《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渭能养;《论语·里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大学》,“孝者,所以事君也”。《孟子、万章》;“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孝经》:“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在中国孝文化的形成发展之中,孔子对孝文化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孔子经常和弟子论孝,视孝高于一切,家庭的孝悌成了每个人必备的最基本德行。在《论语》中就多次提及,如:"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孔子的这种把父母之意愿、奉养视为高于一切,然后将家庭之孝推及至社会,从而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理想社会的思想,千百年来一直被中国孝文化所视为的最高品质和精神。 《论语·里仁》中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为政》中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就是父母老了自然就带来生活的不便和疾病,即使要外出也不要长时间在外面,心中要时时记挂父母在家中的生活,应该常回家看看。《论语·为政》,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政”把孝悌影响国君后,国君对国民就象家庭的孝子一样,那么国家就会和睦富强。《论语·为政》中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强调对父母的生前恭敬奉养,死后按照礼节来埋葬和祭祀。另外《论语·为政》中还讲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在对于听从父母的话就是孝的问题上,在《孝经》谏争章第二十,曾子问,“敢问,子从父之命,可谓孝乎”子曰:“参,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不要盲目听从、不要愚孝,把对父母精神上、思想上的孝高于食粮的奉养。以上都是孔子的超时空孝道教化精神。 孔子之后,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孔孟对孝的论述,已经涉及到后世孝道的方方面面,从而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 汉代是中国帝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定型的时期,也是孝道发展历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它建立了以孝为核心的社会统治秩序,它把孝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主要精神基础。随着儒

中国孝文化

中国的孝文化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情绪表达大多是属于含蓄型的,如“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等借物抒情,或“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等借酒消愁。但中国人从来不掩饰自己对父母祖辈的尊重爱戴,因此“孝”的表达或隆重、或热烈、或夸张。 “孝”这一字最早出现在西周,它代表两种含义:一是通过祭祀的方式祭奠先祖,使先祖的灵魂在另外一个世界里能够享受和生前一样或更为优越的待遇;二是传宗接代,延续生命,一个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一个家族的却是可以延续的,也有说法认为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孝”所代表的这两种含义延续3000多年,至今依旧深深烙在所有中国人的心里。每每到清明、重阳,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事便是上坟扫墓,除此之外,中秋,春节也是中国人祭祀祖先必不可少的日子。在一些偏远的农村,甚至还保留着每逢佳节便用点燃的祭祀香接引祖先的灵魂回家与儿孙 们团聚的习俗。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从儒家的角度对“孝”中的传宗接代的解释。 儒家重礼义,孝道自然也为儒家思想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由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时期,社会动乱,而传统的礼法也随之崩坏,孔子认为,安天下需先安家庭,因此提倡“孝”。

孔子的“孝”继承于西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把孝与敬结合,认为,子女孝敬父母不仅要物质上满足父母,更要使父母得到精神上的慰藉,这就要求子女行孝必须要遵守礼仪。孔子还提出,“悌”和“几谏”即:尊重兄长和委婉的指出父母的过失。而使儒家孝道真正发扬光大的人是曽子,曾子将儒家的“仁”“义”“忠”“礼”“信”与“孝”结合起来,认为孝可以表达仁爱,礼义,忠贞,诚信等优秀品质。 在此之后,民间广泛流传的孝道故事多来源于元代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这本书收录了从“舜”到北宋的“黄庭坚”共24位孝子的故事,他们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境地遭遇也有差异,所以,他们以不同的方式来行自己的孝道。如“老莱子戏彩娱亲”就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隐士“老莱子”为躲避战乱自耕于蒙山,他孝顺父母,把美食都给父母,70岁时还穿彩衣,摇拨浪鼓,一次为父母送水时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装作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装小孩啼哭来逗父母开心的故事。 “弟子规 ,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弟子规》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三字一句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当恪守的守则规范。总叙中“首孝弟,次谨信”以“孝”为首,地位甚至高于诚信,作为儒家弟子修养德行的第一要点。《弟子规》“入则孝”篇叙述了子女面对父母的“呼”“命”“教”“责”必须反应及时、态度恭敬。“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

中国传统孝文化

中国传统孝文化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孝”作为一种文化体系、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而发展的,而在当代孝文化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亲亲关系,应该也可以发挥它应有的当代价值,有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 中国传统孝文化历经了古时期的萌芽、西周的兴盛、春秋战国的转化、汉代的政治化、魏晋南北朝的深化、宋明时期的极端化直至近代的变革,是在中国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 先秦:孝道的形成与确立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充分说明了孝之原始意义。人们在生产劳动,与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为乞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尊祖敬宗的祭祀活动。 殷商、西周是传统文化的开端和创造时期,也是孝观念的初步形成和确立时期。 殷人把祖先视为喜怒无常、令人惧怕的鬼神,他们对祖

先的祭祀更多的是一种宗教意义上的祈求,并没有更多的伦理内涵。 到了西周,人们依然对祖先进行虔诚而隆重的祭祀,不过与殷人不同的是,周人对祖先的祭祀既是一种宗教行为和政治行为,又包含着浓厚的敬仰、追念等血缘亲情,是一种伦理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西周孝观念除了祭祀祖先这层含义之外,还增添了奉养父母的新意义。 祭祀祖先是贵族的特权,奉养父母作为平民的义务,使孝观念向着“子德”的方向演进,并逐渐取代祖先祭祀,成为后世孝道德主要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文化开创者孔子在其思想理论中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提出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观点,“仁”是众德之总,而“孝弟”则又被视为众德之源、之总的“本”,其地位在整个传统理论中升到了核心,同时确立了“孝”对于所有人的道德要求的普遍性,“孝”也从此成为协调亲子关系的伦理规范,并成为古代社会宗法道德的基础。 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观点,并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还进一步强调“事亲,事之本也”,认为尊亲、事亲是人生最大的事情。

浅析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

浅析中国传统的孝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体现 姓名:王齐禹学号:5112039035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善事父母”的日常伦理意识、规范和实践,实际上它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整个中国文化的首要精神,其影响之大、涵盖之广,既深且远。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集道德观、人生观、宇宙观为一体的核心和首要观念。孝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起点与诸道德之首。对当代中国影响深远且发展至今又具有新的时代特点。 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之为孝的文化;传统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孝不仅在中国文明中有其广泛的文化综合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亲子间的伦理价值观念与规范,而且包含着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法律的、教育的、民俗的、艺术的等诸多文化意蕴,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 何为孝?《尔雅?释训》中对孝的解释是“善事父母为孝”;《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当今学者对“孝”的金文字形的解释与上述说法大体相同,不过更加具体形象。唐殷的《文字源流浅说》分析的更有趣:“像‘子’用头承老人行走。用扶持老人行走之形以示‘孝’”。后来,“孝”的古文字形和“善事父母”之义完全吻合,因而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为传统孝道的合理性找到了人性的根基,解决了孝道存在的哲学前提。孝被孔子还原为一种朴素的家庭伦理意识,它的人性基础既不是具有很强宗教意味的祖先崇拜,而将注意力转向了广大人群所共有的人心之仁,从而为孝道的合理存在找到了更普遍更坚实的根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仁不仅是孝之人性根源,而且是孝之要努力实现的终极目标。仁可以说是人行为的最高准则,但仁是一种普遍原则,要实现这一原则,必须有一个切近的入手处,这就是孝,“仁者,人也,亲亲为大⑤”。一个人只有先爱其亲,才能推及于爱人,由父母和血缘亲人推广开去,一直到爱一切人。 孝道在中国传统社会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它不仅是传统伦理文化的基石,而且是整个文化和社会、政治生活的基石。简而言之,泛孝主义是孝在传统社会的地位,但在当代社会,孝不可能再继续享有这样的地位了。它只适用于家族主义盛行的传统农业社会,而不适合于宏扬个性独立的现代工商社会。尽管在当代社

浅谈中国孝文化的作用_王爱敏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浅谈中国孝文化的作用 王爱敏,李 斐 (烟台市委党校,山东烟台 264000) [摘 要]中国孝文化在历史上起过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物质上要赡养父母,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精神上要尊敬父母,有助于营造融洽的气氛,建立和睦的家庭;提倡中国孝文化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新时期要发挥中国孝文化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澄清对传统孝文化的模糊认识,加强对青少年孝德教育,并对中国孝文化内容不断地加以提升和转换。[关键词]中国孝文化;作用;孝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6)05-0062-04 [收稿日期]2006-03-29 [作者简介]王爱敏(1951-)女,山东即墨人,烟台市委党校教授。 中国孝文化在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历史上起过稳定家庭、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们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这一文化遗产,对于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对于保持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安宁,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孝文化的作用 “孝”是人伦之始,是为人子者之德,也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个重要问题。西周时期,人们就有了孝的观念。那时的孝要求人们:父母在世时,子女要尽到奉养之责,要尊敬、服从自己的父母;父母过世后,要祭祀先祖。西周之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兴起。儒学的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孔子认为,“爱人”要先从爱自己的父母开始,因而把孝作为“仁”的根本。他提出了:“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 亲仁”的要求。[1](学而)孔子及他的后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孝” 道,提出许多关于“孝”的具体要求,在稳定家庭和社会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赡养父母,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 中国孝文化一直把生活上的“养亲”看作是“孝”的基本要求,看作是子女应尽的基本义务。古人云:“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2](祭统) 这就告诉人们:父母活 着的时候要供养;父母去世的时候要服丧;丧期完毕要祭祀。后两个方面带有某些封建色彩,已不可取。但第一方面,即对父母生时的尽心奉养,作为子女应负的道德责任,对于长期以来维系中国家庭和社会稳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仍有积极意义。父母抚养子女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子女成人后应尽心尽力 供养双亲,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得到满足。这是中国孝文化的基本要求。 “尊老”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提倡中国孝文化,有助于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人由少壮而衰老,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从物质资料的生产与消费的角度来看,老年人处于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这一人生链条上的第三阶段。老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赡养问题,赡养主要是指对老年人生活所必需物品的供给和日常生活上的照料。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实行离退休养老制度,靠离退休金生活,经济上基本没什么问题,但对老年农民和城市中没有退休金的老年人来说,基本上是靠自己以前劳动的积蓄或子女劳动的收入生活,经济上就可能会发生一些问题。至于日常生活中的照料,无论在城市、在农村,习惯上都由子女来承担。中国孝文化极力主张子女要养老,这有助于增强子女的养老意识,解决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 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在国家还不可能全部提供保障老年人生活需要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情况下,弘扬中国孝文化尤为必要。事实说明,孝德确实有重新提倡之必要,也确实能起到解决“老有所养”问题的作用。做子女的具备了孝德意识,就能自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使老人不用为衣食住行问题犯愁,安度晚年,尽享天伦之乐。反之,老年人的老有所养就会成为严重问题。 (二)中国孝文化提倡在精神上要尊敬、善待父母,有助于营造融洽的气氛,建立和睦的家庭 孝敬父母,不仅要做到使父母衣食无忧,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尊敬他们,使他们精神上得到慰藉,感情上有所寄托。敬亲是指建立在敬爱之心基础 DOI :10.16284/j .cn ki .cn37-1401/c .2006.05.018

中国孝道文化

中国孝道文化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重老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国孝道文化至今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制走向灭亡,封建制逐步确立的时期。随着宗法奴隶制的日趋瓦解,“礼崩乐坏”。而当时的孔子认为要稳定社会秩序,必先稳定家庭,如果不树立父母家长的权威,就无法达到家庭的稳定,进而也就无法稳定社会。所以,孔子提倡“孝”。 孔子强调“孝”要建立在“敬”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籍。《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孔子认为应把行孝与守礼结合在一起。如果说孝道的精神本质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论语·为政》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 孝、悌也是孝的基本要求,《论语》中多次以孝悌连用,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悌:敬兄,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弟”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孔子还提出“几谏”的原则。孔子认为,父母若有错,子女可以用委婉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他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论语·里仁》。“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是一个复合概念,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即: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 敬亲。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也就是说,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

论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论文编号: 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论文(园林)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学生沈晓宙 专业园林 层次高起专 批次 111 学号 320901111276 学习中心苏州职业技术学院 工作单位苏州新气象 2013年 2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 摘要:孝观念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西周时“孝”开始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是社会生活的根本,它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代社会里继承和提倡孝道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孝道两重性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无论在其主流思想——儒、释、道的哪一思想体系中,孝都是一个重要范畴。尤其是儒家,不仅十三经中处处皆有谈及孝的义理,而且它还是儒家伦理的基础和核心。两千多年来,“孝”不仅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们的思想,同时也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准则和评判人们德行的标准,成为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对孝道探本溯源,剔除其中的糟粕,可以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对现实生活的消极影响;汲取其中的精华,与时俱进的对传统孝道进行创造性的继承与发展,则有助于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孝道的产生及演变 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而“孝”的造字经历了从图、符号到文字的过程,是一个会意字。《说文》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该书的作者许慎以“孝”的小篆字形为依据,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释训》,也将“孝”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因此,“孝”字的注释义应该是子女对父母的善行和美德。一般认为,中国人的孝观念产生于父系氏族社会。康学伟博士在《先秦孝道研究》一书中指出:“孝观念的形成当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的亲亲之情,二是个体婚制的建立。而这两个条件的成熟,当在原始社会晚期,即父系氏族公社时期。”而且“这时的孝观念只是一种敬亲爱亲的感情,并未超出自然之性,尚不具有阶级性”。正如《诗经·小雅·蓼莪》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可见,懂得善事父母、报答父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良知本性。这种亲情回报的纯朴情感,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孝意识。 辛亥革命后,孝道经历了一个由被批判到重建的变革过程。“五四”时期,以《二十四孝图》为代表的传统孝道,受到了陈独秀、胡适、吴虞、鲁迅等激进反传

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

论当今中国孝道文化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人伦道德的根本,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当今社会上孝道淡化令人心忧,长此以往,必然会给社会的安定与繁荣造成影响,并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重新解读与定义“孝道”,在社会中普及教育、重新树立“百行孝为本”的思想观念,才能促进中国家庭的和睦性、社会的秩序性、民族的聚合力。 关键词:孝道孝道淡化孝道教育 孙中山先生曾这样说:”谈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先是’忠孝’ ,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孝道是中国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孝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人伦道德的基石,在当代开放开化、文化交融特别是西风东渐的时候,重新温习孝道的精神,尤其是对青少年,是有着教化和引导意义的。 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中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华夏先民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而关于敬老、养老的专门史料记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 一、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孝道文化 在西周王朝,统治者主张敬天、孝祖、敬德、保民,重视尊老敬贤的教化。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恪守君臣、父子、长幼之道:在家孝顺父母,至亲至爱;在社会上尊老敬老,选贤举能;在国家则忠于君王,报效朝廷。周代的学校还把“国老”、“庶老”们安排在官学养老,让他们兼任学校的老师,传播知识,推广教化,可见当时不但注意到了养老,而且已注意到了发挥老年人的智力资源。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在尊老敬老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伦理道德观念和基本的规范。《论语》、《孝经》等书记载了孔子在这方面的大量言论。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诗经》中则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哀哀父母,生我劳瘁”的咏叹。以致中国人之重孝道,几乎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大特点。孝作为华夏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经孔孟儒学的发挥,以及历代帝王的提倡,已是深入民心,难以动摇。 自秦代后,官修正史上都立有《孝义传》,就是表彰孝子,让他们青史留名。汉王朝时提倡“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作为一个基本标准。唐朝时,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论语》、《孝经》却不能不读,;唐玄宗曾亲自为《孝经》作注,《孝经》也是唯一一部由皇帝注释的儒家经典。到了清代的康熙、乾隆等也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

大学生传承中国孝文化的 理论思考

大学生传承中国孝文化的理论思考 赵丽 (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中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也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多元文化冲击,当前大学生呈现孝道观念淡化趋势。为此,本文通过对孝文化内涵的挖掘、时代意义的把握、传承途径的探索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解决大学生传承中国孝文化“传什么”“为何传”和“怎样传”的问题。 [关键词]孝文化;大学生;传承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3)02-0040-04[收稿日期]2012-11-20 梁漱溟说“中国文化是‘孝’的文化”[1],一切道德均由“孝”中引申发挥出来。中国社会,正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传统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对于培育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改革的深入,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带来富足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当代大学生的孝道观念呈现逐渐淡化的趋势,中国孝文化传承面临断层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孝文化内涵的历史演进过程,并作以辩证分析,进而把握时代赋予大学生传承孝文化的重要意义,探索大学生传承中国孝文化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孝文化教育,使他们成为弘扬民族精神、传播中国孝文化的主力军,通过自觉学孝、践孝、倡孝,影响和感染全社会人们敬老、爱老、助老、孝老,形成全民重“孝”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一、中国孝文化的内涵及其时代演进 文化,从狭义上讲,是指社会的精神,主要是指意识形态;孝文化就是指有关孝敬长辈、善待老人的意识形态;中国孝文化,就是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孝意识、孝行为的内容与方式,及其历史性过程,政治性归结和广泛的社会性衍伸的总和。[2]3从封建社会发展到今天,孝文化的内涵伴随着社会结构、人们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的巨大的变化,也历经了起源、发展、巅峰、批判和重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孝文化内涵都不尽相同,只有对它们加以科学的、批判的分析,才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弄清大学生所要传承之孝文化的基本内容。 (一)中国孝文化内涵的历史演进过程 1.起源 学界公认的说法是“孝”起源于周代,“孝观念是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产物”。在西周的宗法制度下,“孝”的初始含义为“尊祖敬宗、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思想,带有明显的宗教意义。 2.发展 经历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善事父母”到汉的“孝治天下”,又到魏晋隋唐的“崇尚与变异并存”。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曾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将“孝”的含义从宗族伦理发展成为了家庭道德,从“养亲”“敬亲”“顺亲”“无违”“几谏”等含义,到“孝”与“忠”合一思想,到“性善论、君重于父”观点的提出,以及《孝经》的问世,都意味着儒家孝道思想对中国孝文化内涵的丰富和传承有着深远的影响。到了两汉时期,通过“以孝治天下”,使孝文化上升至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被纳入封建道德体系之中,更具政治性和实践性,但也存在片面化和绝对化的特点。其间,董仲舒提出的长尊子卑、君尊臣卑、夫尊妇卑的伦理纲常说,使“孝”成为了封建家长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在魏晋隋唐时期,因玄学、佛教盛行,儒学没有了汉代那样的独尊地位,但孝文化作为基本民族文化传统仍有着极其深厚的民众社会基础,更强调亲情,政治的教化功能相对削弱。 3.巅峰 经历了唐代的冷遇后,在宋元明清时期,对孝文化的崇尚与传承又出现了反转,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愚忠愚孝”的教化,把“孝”作为“三纲五常”之一和“天伦之本”来维护统治秩序,孝文化的人伦合理性逐渐被其专制色彩所掩盖,家庭父子关系、夫妻关系以及社会中的君臣关系,都成为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4.批判 经历了从近代的“怀疑批判”到五四时期的“激烈批判”,再到十年动乱时期的“破四旧和批林批孔”。近代的太平天国的“天下总一家,凡间皆兄弟”的思想摧毁了传统孝观念存在的基础———家庭,但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变革;戊戌变法前后,康有为和谭嗣同 第29卷第2期Vol.29No.2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3年2月 Feb.2013 [作者简介]赵丽(1981-),女,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