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空与现状,单通道的好处

我国空与现状,单通道的好处

我国空与现状,单通道的好处
我国空与现状,单通道的好处

一我国空域的现状

1.我国国家空域资源使用的基本现状:

我国空域管理的基本架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飞行管制,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统一组织实施, 各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提供空

中交通管制服务, 即航空运输的航路航线空域的使用主要由民航空管部门负责

管理, 航路航线外的所有空域的使用都由空军负责管理。

民航运输持续快速增长,总周转量自2005 年起,跃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航空运输大国。2009年,我国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427.1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2.30亿人次,货邮运输量445.5万吨,同比增长分别为133.4%、19.7% 和9. 3%;全国机场(不含港澳台地区) 旅客吞吐量4.86亿人次,货邮吞吐量945.6万吨,飞机起降量484万架次,同比增长19.8%、7% 和14.5%;北京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6538万人次,上海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254万吨,分别跃居世界机场客、货吞吐量第二、第三; 2009 年底全民航定期航班机场166个,在册运输飞机1417架。

我国空域资源使用总量不高, 而且还存在着严重的分布不均衡状况。空中交通流量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上空, 集中在骨干航路和少部分政治、经济、旅游中心城市的机场。如我国哈尔滨- 沈阳- 北京- 西安- 成都- 昆明以东地区空域大约占全国空域的三分之一,但飞行量占全国76%; 我国247个机场中起降架次前10位的北京、上海浦东、广州,上海虹桥、深圳、洛阳、成都、昆明、杭州、西安, 共起降1848475架次,占总数的53% ;北京、上海、广州,共起降1020912架次, 占总数的29. 3%。

因此, 我国目前空域资源的紧张状况, 主要体现在东部空中交通流量密集地区, 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等政治、经济中心城市。由于空域资源的紧张, 2006年我国平均航班正常率为81. 48% ,航班延误达282766架次,其中因空域原因占60% 以上, 每年由此造成航空公司经济损失据保守估计达14亿元以上。由于空域保障能力的限制, 我国不得不对部分繁忙机场的起降架次进行了限制,目前日起降架次限制的机场有: 北京1100架次, 上海1210架次, 已基本饱和。

2.我国国家空域资源使用的发展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我国航空运输一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局面。从1989年到2000年,我国航空运输周转量的年增长率平均为17% ; 近年来, 我国航空运输呈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预计到2010年,我国航空运输的平均年增长率将达到14%;而2011年至2020年,平均增长率会达到11%。按此增长率估计, 到2010年, 我国航空运输的飞机拥有量将达到1686架; 我国航空运输的机场数将达到205个; 我国航空运输周转量将达到517亿吨千米,运送的旅客数将达到2. 7亿人次, 货邮运输周转量将达到589万吨。我国航空运输高速发展的需求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更为明显。特别是由于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世博会和2010年亚运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举行,带动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航空运输更快速的发展和更旺盛的需求。

3.当前我国国家空域资源使用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航路航线使用空域偏小, 限制空域较多, 影响航空运输发展;

目前国内大部分航路航线已由民航指挥。2005年我国航路长度为39157千米, 航线长度为102080千米, 航路航线总里程为141237千米。取航路航线的宽度为20千米,可得航路航线使用的空域面积为282万平方千米。我国国土总面积约为1260万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00多万平方千米。所以, 根据空域资源利用率二维模型可得出目前我国航空运输使用管理的空域约占全

国总空域的22.4%,远低于美国的80%以上,不利于航空运输的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增设、改变航路航线的结构,发挥和优化空域资源的效益作用。

(2)军民空域相互干扰大, 军用空域建设滞后, 不利国防建设发展;

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有一大批军航机场与民航机场相邻,不少军航训练空域在航路航线附近, 军民航飞行需要经常穿越相互活动的空域,相互干扰大,不利

于飞行安全, 容易造成民航飞行的延误, 也会影响军航飞行训练。例如北京首都机场, 上海虹桥机场, 广州白云机场附近都建有若干个军用机场。

由于军航训练保密性和安全性的要求, 同时也不致影响民航运输的运行,较好的做法是在远离民航空域和居民点的区域设立专用的军航训练空域。近年来, 我国似乎也一直缺少对军航专用训练空域的规划和建设。由于驻场空域一般相对窄小, 条件有限, 不利于多科目的飞行训练, 同时驻场空域通常发展余地不大, 不利更新扩展, 难以形成适应现代化作战需要的训练条件。因此, 我国军航训练空域的建设明显缺乏和滞后, 这也将直接影响我国国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3)现有空域结构划设落后,造成管理复杂化,影响空域资源效益发挥;

当前, 我国空域的使用未实现按国际通行做法,根据空中活动的不同用途要求划分为A、B、C 等不同的类型,对不同类型的空域提供不同的管理服务。目前我国空域使用方式实际上只有两种类型: 即航路航线空域使用按民航空管的要求,其他空域使用按军航管制的要求。我国的这种空域使用方式, 极大地限制了航空活动多样化的开展, 也束缚了空域使用管理者服务能力的发展,使我国空域资源的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目前我国航路航线的划设也采用了简单化的方式,未按空中立交桥的形式来建立,而是从地面到高空为同一条航路,形成按航路航线将空域分割成许多个小

区域,使得邻近空域内的飞行,特别是不沿航路航线的飞行需要不断穿越航路航线, 这就极大地增加了飞行员和管制员工作的复杂性,影响飞行安全和空域的使用效率。同时我国大部分航路航线划设单一,双向航路多,容易造成飞行冲突;航路航线拐点、报告点多,且多年不变,优化调整慢,很不利降低飞行成本,影响发挥空域使用效率和效益。

(4)空管系统军民一体化不够理想, 影响形成国家空域管理的统一架构;

空管系统兼有保障航空运输和国防安全的双重功能, 因此军民航空管系统

建设的一体化一直是我国努力实践的方向, 并在一体化建设上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与实现军民航空管系统建设的一体化目标相比, 我国一体化进程还是不够理想。

目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 缺乏统一规划。由于空管系统建设经费的来源不同,因此在制定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中,军民航各自主要考虑自己的需要,较少考虑对方或军民共用的需要;缺少共同的技术标准,民航主要采用了国际民航组织

推荐的技术标准,而军航主要采用军标,由此增加了实现军民航空管系统网络互

通和信息交换的难度;缺乏空管人员统一培训的标准,空管人员培训的统一是实现空管系统一体化目标的核心保障, 但至今我国军民航空管人员的培训仍旧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要求。

由于我国军民航空管系统建设一体化的进程不够理想,将难以形成我国一体化的空域资源使用管理体系,使已建成的空管系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利于空域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利用。由于建设规划和技术标准不一,造成空域信息交换和系统整合困难,从而不利于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的效率,并可能增加空域紧张的矛盾; 军民航空管人员不采用统一培训,缺乏空域使用管理的共同语言, 也很容易造成平时难以沟通、战时无法结合的后果

4我国空域的特点

(1)地区发展不平衡,民航运输总体呈现东重西轻的形式,即使是运输压力较轻的西部,也存在局部压力过大的问题。如图1所示,我国空域资源的分布基本与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情况相一致,东部航路网密集,西部总体航路稀疏,但区域节点如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地空域资源也相当紧张。这就形成了东部20%的国土面积集中了80%的运输量,西部80%的国土面积只有20%的运输量,西藏地区的运输量更是不足1%,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2)民航有限的可用空域与民用航空运输量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民航运输多年来一直以接近20%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有限的空域资源,以及未采用更科学优化和共享模式的空域资源使用方式阻碍了航空运输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航路航线总里程为145878公里,其中国际航路航线77499公里。全国航路总里程42665公里,航路空域所占面积为85.33万

平方公里(42665公里×20公里),占全国空域平面资源的8. 89%。全国航线总里程102623公里,假设航线宽度为10公里,则航线所占面积为102.6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空域平面资源的10.69%。也就是说,全国民航空域平面资源不足全国空域平面总资源的20%,民航航路航线都必须避让限制区、危险区、禁区进行划设,民航可用空域资源有限是我国空中交通管理的基本国情。

(3)现行空域管理体制下,军民航飞行共享使用空域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国空域管理是以国防为主,军方在空域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民航飞行量大幅度增长,这就造成了军民航飞行量使用有限空域的不匹配。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为例:如图2所示,京广、京沪、沪广三条航线位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周边空域环境错综复杂,限制条件较多,给民用航空的飞行带来了较大影响(飞行时间、节能减排、正常运行、灵活调配、社会和企业效益等),也直接加大了航路设计、运行协调和保障安全的难度。

二.单通道的好处

1、提高运行能力

由于实施单通道,减少了垂直方向流量干扰,航路利用率得到提升,航路网平均速度也相应提高,从而航路承载能力增加。另一方面,对于平面交叉口而言,各进口道的到达飞机流变得相对稳定,而且飞机流流复杂程度降低,相互之间干扰也变小了,交叉口情况变得简单,交叉口容量提升。

2、提高飞机的速度

对于“东单西双”通行的航路,一般来说,流量的增加将导致飞机运行速度的降低。但是如果将“东单西双”通行的航路改为单向通行航路,交通流得到均匀分布,飞机只能按规定航路航线行驶,没有垂直行驶飞机的干扰,所以冲突点和交叉口的延误时间减少,不易阻塞,飞机速度也得到提高,超机也容易。

3.减少了管制员的工作量

单通道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以减少对这些航线的空中交通管制员的工作量,飞机在这些单通道内能够自主保持的分离。

4、简化了航路交叉口交通形式

消除了飞机之间的交叉干扰点,减少了航空事故的隐患,在单向通道行驶的飞机可不受或少交叉口飞机的干扰

5、降低航空事故率

在航段上,由于单通道避免了“东单西双”的运行,航空器不会在航路中心与对机发生正面冲突。

在交叉口处,单通道是飞机流得以简化,改善和提高了通过交叉口的安全性。由同时消除了飞机的对向交叉冲突,使得相邻航道的冲突也能相应的减少。

5、发挥区域优势

一方面由于经济的发展,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乘坐飞机出行已经变得非常普遍,原有航路规划结构及航路网系统不适应航空大力发展的需要,造成了航空交通日趋紧张的局面,引起了一系列延误等问题;利益方面,这些航空问题、并不是处处时时发生的,而是集中反映在一些骨干航路的某些航段,某些交叉口和早晚高峰时间内。而有效的利用一些非主要航路,而且能够有效地疏导主要航路上的交通量,减轻主干航路、主要矛盾交叉口的交通压力从而减少整个航路网的交通阻滞。

6、可获得系统收益

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浅析我国社会福利制度未来发展 专业:09 社会工作班级:(2)班学号:1311209047 姓名:陈开富文章摘要 人民网北京9月26日电9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社会保障30人论坛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社会福利制度发展战略”首次研讨会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此次会议的召开是对我国过去发展社会福利的一种肯定和认可,也为继续、加强社会福利在中国的发展确立了方向、指明了道路。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本篇论文简略的概述了社会福利在传统中国以及现代的发展,并从过去和现在发现一些社会福利发展的弊端、不足之处,同时找出相对应解决措施。从社会福利的前世今生分析,更好、更全面的为社会福利制度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 关键词:社会福利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传统福利现状分析未来发展 正文 一、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英文写作“Social Welfare”,是国家或社会为其成员提供某些物质或服务,以期提高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保证其生活质量的代名词。其目标是“抵消市场出于种种原因给那些难以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一种处理人们在一生中遇到的如生病、残疾、失业以及年老等危机的方法。 国际上,社会福利的体系分成两大部分; 1、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安全体系),它包括 a:社会救助体系 b:社会保险体系 2、其他的社会福利体系; a:公共福利(国家提供给公民的福利如教育、医疗、健康、文化娱乐的设施和服务)b:地方公共福利和社区服务(公益性和便民性) c;职业福利(劳动安全及保证劳动力的持续使用)

d:公司的集体福利(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忠诚度) e: 国际社会的捐助(教育、医疗、环保、救灾等) 在中国,与国际化社会福利制度相比,中国的社会福利覆盖面有限,社会福利制度尚不成熟。 研究中国这样一个转型过程中国家的福利问题是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的,它可以从一个缩微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福利社会的发展和变更,对于一国制定和改善的福利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中国社会福利发展进程的分析: 第一阶段为计划经济时期,从1956年到1978年。这一阶段我们建立起的是低水平的全民福利制度。 第二阶段为包产到户与生产扶贫时期,从1978年到1992年。在农村,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人民公社制度被废除,原有公社体制中包含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也被废除了;公积金、公益金也逐步减少;五保户费用的承担变得日益困难;合作医疗制度日益荒废;农村公共养老制度基本回归到家庭赡养为主的历史传统。在城市,效率主导型的国企改革砸烂了工人的铁饭碗,城市就业制度逐步放开,无保险体系的农民工制度开始兴起。 第三阶段为全面进入市场经济时期,从1992年到2001年。市场经济全面推开后,我们国家的各个领域都以市场为导向来开展改革。但当时所有救济制度的试验都由地方承担费用,覆盖人口相当少。 第四阶段为普及城乡最低保障时期,从2001年到2008年。从2001年9月开始的全面普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行动,要求社会救济要变阳光雨露型为社会责任型,全面普及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阶段为普惠型教育福利和医疗卫生制度建设时期,从2008年至今。这一阶段,义务教育开始免费,大学教育开始增加对贫困生的资助。同时也完善了医疗、劳动者权益、农村养老保险和最低保障等方面。 社会福利的发展在传统中国经历从不完善到相对完善的一个过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社会福利制度还没完整,还未成型: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有限、各项制度安排的融资机制远未合理定型。 三、中国社会福利现状的分析: 一般而言,不同的社会福利发展模式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与和谐社会建设提上重要日程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

沿空留巷施工总结

沿空留巷施工总结 沿空留巷技术是工作面辅助进风巷在回采过程中直接采用的特殊支护,保留原巷道不冒落,做为下一个工作面进风巷的一种施工方法。为有效实现无煤柱开采,提高资源回采率,消除回风上隅角瓦斯积聚,降低巷道掘进率,提高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水平。 自2015年9月7日开始在7211工作面施工沿空留巷工程,截止2016年12月28日共计施工柔模460个;自2016年11月24日开始在3214工作面施工沿空留巷工程,截止2017年2月10日共计施工柔模72个。现根据现场施工情况作以下施工技术总结。 一、沿空留巷施工工艺流程 煤帮挂网——割煤——移充填前部支架、挡矸支架——浇筑墙空间支护——留巷滞后支护——校对中线——支模——泵注混凝土——(等8小时墙体凝固达到设计支撑强度)——拉移充填支架 二、沿空留巷支护设计 (一)沿空留巷施工区:混凝土墙体上方顶板进行锚索支护,锚索规格为:Φ21.6×7200mm,锚索的间排距为1600×850mm,10#金属网护顶,见图3。

15° 78027007807807801200 巷旁补强锚索φ21.6×7200mm 间排距1600×850mm C30柔模混凝土 φ20×1300mm锚栓 间排距900×750mm 45001600 采空区 巷内补强锚索φ21.6×7200mm 排距1800mm 双层经纬网 图1沿空留巷支护横断面 (二)沿空留巷特殊支架支挡情况 柔模巷旁支护施工前,采用支架进行临时支挡控制顶板的区域。 工作面墙体浇筑区域采用采用2架ZQL2x4000-17/31型挡矸支架进行 支挡,架前铺设10#铁丝编织而成的10×1m 经纬网,与巷内原菱形网 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架后补打加强锚索。该支架的主要作用是: 1、将采空区与留巷隔离开来,为浇筑柔模混凝土墙体提供一个 安全的施工环境。 2、工作面回采后及时支护留巷顶板,防止留巷浇墙区顶板快速 下沉或垮落,及时切顶,减少悬顶长度,降低留巷压力。 3、为低龄期巷旁支护提供支撑及掩护,防止巷旁支护墙体过早 受力,造成墙体内部损失,影响后期强度。 (三)巷旁支护(混凝土墙)作用及参数 1、巷旁支护作用

空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空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班级:动本0719 学号:0742021934 姓名:高晓刚

空冷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城市及地区相继出现生产与生活用水日益紧张的局面,水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内蒙古、山西等北方地区是我国的能源基地,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为大火力发电厂提供充足的燃料,同时又是水资源最为缺乏的地区。在这种状况下,直接空冷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地区“富煤缺水”的难题。 1.1湿式冷却方式 湿式冷却方式分直流冷却和冷却塔2种。湿式直流冷却一般是从江、河、湖、海等天然水体中汲取一定量的水作为冷却水,冷却工艺设备吸取废热使水温升高,再排入江、河、湖、海。当不具备直流冷却条件时,则需要用冷却塔来冷却。冷却塔的作用是将挟带废热的冷却水在塔内与空气进行热交换,使废热传输给空气并散入大气。 1.2干式冷却方式 在缺水地区,补充因在冷却过程中损失的水非常困难,采用空气冷却的方式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空气冷却过程中,空气与水(或排汽)的热交换,是通过由金属管组成的散热器表面传热,将管内的水(或排汽)的热量传输给散热器外流动的空气。当前,用于发电厂的空冷系统主要有3种,即直接空冷系统、带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哈蒙式空冷系统)和带喷射式(混合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海勒式空冷系统)。直接空冷就是利用空气直接冷凝从汽轮机的排气,空气与排气通过散热器进行热交换。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主要由喷射式凝汽器和装有福哥型散热器的空冷塔构成,系统中的高纯度中性水进入凝汽器直接与凝汽器排汽混合并将加热后的冷凝水绝大部分送至空冷散热器,经过换热后的冷却水再送至喷射式凝汽器进行下一个循环。极少一部分中性水经过精处理后送回锅炉与汽机的水循环系统。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又称带表面式凝汽器的间接空冷系统,在该系统中冷却水与锅炉给水是分开的,这样就保证了锅炉给水水质。哈蒙式空冷系统由表面式凝汽器与空冷塔组成,系统与常规的湿冷系统非常相似。据统计目前世界上空冷系统的装机容量中,直接空冷系统约占43%,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约占24%,混合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约占33%。 2直接空冷系统的工作原理 汽轮机排汽在空冷凝汽器中被空气冷却而凝结成水,排汽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是在表面式空冷凝汽器内完成。在直接空冷换热过程中,利用散热器翅片管外侧流过的冷空气,将凝汽器中从处于真空状态下的汽轮机排出的热介质饱和蒸汽冷凝,最后冷凝后的凝结水经处理后送回锅炉。 3直接空冷凝汽器的发展现状 直接空冷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直接空冷凝汽器管束进行的。空冷凝汽器是空冷机组冷端的主要部分,汽轮机排汽将几乎全部在凝汽器中冷凝成冷凝水。汽轮机排出的蒸汽在凝汽器翅片管束内流动,空气在凝汽器翅片管外流动对蒸汽直接冷却。从提高冷却效率角度出发,一般在管束下面装有风扇机组进行强制通风或将管束建在自然通风塔内,在现有运行的机组中,强制通风方式由于其可调控性能较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直接空冷凝汽器由于特点突出,已经逐渐在世界各国进行技术研究并逐步推广应用。由于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相对于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设备多、造价高、维修量大、运行难度大且可靠性较差,所以它将只是水冷凝汽器系统和直接空冷凝汽器系统之间的一个过渡,直接空冷凝汽器将是今后

法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和现状及其评价

法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和现状及其评价 2008196218 黄思维 摘要:法国是典型的欧式福利国家,拥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福利国家制度。法国的福利制度使法国的社会低层人士享有完善的经济和社会保障。在这个制度的保护下,除极少数人例外,每一个法国人,从出生直到死亡,在他们面临困难时都可以得到基本的社会帮助,不至于流离失所,即所谓“从出生到死亡的保障制度”。本文就法国福利制度的发展及现状,对法国的福利制度做了一些评价。 关键字:法国福利制度发展评价 一.法国福利制度的发展 1813年,即早在第一帝国时期,法国即通过最初的保护工伤者的条例。1848年二月革命以后,制宪议会把“劳动权和享受社会救济的权利”写进宪法草案,到1850年正式通过了“公共救济与预防法”,逐步建立最早的社会保障制度。1893年开始实行公费医疗,但人口覆盖面很窄。1898年通过“工伤保险法”,开始对因公受伤者给予补助。1910年颁布法律,对工人和农民实行普遍性退休制度,规定退休年龄为65岁。 一战以后,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19年通过对战争受害者给予补偿的法案。1930年通过第一部“社会保障法”,初步建立了对雇佣劳动者的普遍保险制度。1936年人民阵线政府执政期间,在社会党人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法国颁布了每周40小时工作制和每年2周的带薪休假制度的法令,使成千上万的普通工人群众生平第一次有机会到海滨度假。 二战后,法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走向完善。1945年10月,法国议会通过“社会安全法”,该法的主旨就是使劳动者及其家属免遭可能减少或丧失收入的各种风险。根据这项法律,法国又通过一系列法律,扩大社会保险范围,进而使全体在法国居住的人都成为社会保险保护的对象。 与此同时,法国雇佣劳动者的福利也在不断增加。1956年规定带薪假期增加为每年3周,1969年又增加为每年4周,1982年增加为每年5周。1982年1月,法国议会通过每周39小时工作制。1997年5月,法议会又通过了每周35小时工作制的法案,计划在几年时间内逐步实行。 另外,法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最低工资制度,以保护社会最底层的群众的利益。最低工资根据物价上涨的幅度和其他因素逐年增加,最少每年增加一次,也有一年增加几次的。到1998年7月,法国最低工资已调整为每小时39.43法朗,每月工资6663.67法郎。此外,法国雇员还受到《劳动法》等法律的严密保护,老板解雇他们要受到法律的种种限制,并不能任意行动,大批解雇员工还必须获得政府的批准。 二.法国福利制度的现状 目前法国人享有的基本福利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带薪休假制度。该制度开始于1936年,当时规定工作时间满一年的劳动者,每年可享受2周的带薪休假。以后,带薪休假的时间逐渐延长, 1982年正式定为每年5周。带薪休假制度深刻改变了普通法国人的生活方式,每年至少出去度假一次成为法国人的一种基本生活习惯。 其次是较短的劳动时间。19世纪法国人的劳动时间很长,1841年,成人每天劳动14到16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民政福利事业的改革 (1)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①社会福利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国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供养方式上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探索出一条国家倡导资助、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路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目标 a.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多渠道投资方式,形成社会福利机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b.服务对象公众化 社会福利机构除确保国家供养的特困群体的需求外,还要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残疾人,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实行有偿、减免或无偿等多种服务。 c.服务方式多样化 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除集中养老、助残外,应发挥多种服务功能,为家庭和个人提供支持。 d.服务队伍专业化。 (2)社会福利机构改革 ①社会福利机构改革的要求 a.国家将社会福利机构及床位数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基本建设计划中统筹安排社会福利设施建; b.各地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应按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 c.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处理好社会福利工作中政府职能和社会化的关系,抓紧制定社会福利事业的有关法规,研究制定社会福利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措施,使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d.要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 ②国家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a.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要划拨供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在地价上要适当给予优惠;属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应适当降低。 b.对社会福利机构及其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和兴办的第三产业,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以及单位和个人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现行国家税法规定

直接空冷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直接空冷系统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也加快了许多行业的提升。在中国北方地区富煤缺水,因此,大型火力发电厂多采用直接空冷技术。从直接空冷系统的 研究现状、直接空冷技术研究方法以及该技术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并对发 展前景进行预测。 关键词:直接空冷系统;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引言 直接空冷系统是指汽轮机排汽在空冷凝汽器中被空气冷却而凝结成水,排汽与空气之间的交 换是在表面式空冷凝汽器内完成的。在直接空冷系统的整个换热过程中,空冷翅片管内部流 过的是蒸汽,外侧流过的是冷空气,蒸汽被冷却凝结成水,汇集到排气装置,经凝泵、给水 泵等升压后送回锅炉。电厂直接空冷技术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现就空冷系统现状运行中 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阐述应对措施。 1直接空冷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国内应用空冷系统的电厂大多位于西北、华北等地区,该系统耗水少的优点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但是由于自身空气热比容小,导致空冷机组存在运行背压高、能耗大、效率低等一些问题,尤其在夏季温度较高时,严重时会导致汽轮机的背压超过安全运行标准,迫使机组降负 荷运行。在冬季,汽轮机排汽热量损失对于低品位的采暖供热而言则具有积极作用,应充分 利用机组乏汽余热提高机组循环热效率。目前,电厂针对空冷系统节能降耗改造比较多,其中 又分为直接空冷系统和间接空冷系统两个方面,直接空冷系统节能改造可分为直接空冷尖峰 冷却改造和供热改造两部分。前者以解决空冷机组夏季运行背压高、能耗大、效率低等一些 问题为目的;后者则是利用冬季机组排汽的热量来满足扩大供热的需求,充分再利用余热, 从而提高机组的热效率。 2直接空冷系统研究现状 2.1直接空冷凝汽器研究 对于直接空冷系统,核心构件是空冷凝汽器。提高凝汽器的冷却效果有利于机组安全、经济 运行。针对此,很多学者对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和数 值模拟研究了多种因素对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环境温度升高或排气量增大都会 导致排汽压力升高,不同环境温度、排汽热负荷下凝汽器存在最佳真空。通过实验可以研究 直接空冷凝汽器传热特性,得到翅片侧Nu随Re的变化曲线及传热系数实验关联式。建立数 学模型可以分析不同环境条件下空冷凝汽器传热性能,得到主要运行参数与空气温度、空气 流速之间的关系。凝汽器积灰会导致传热系数降低,排汽压力升高,影响传热性能,需要定 期投运吹扫系统。利用CFD技术计算研究直接空冷凝汽器干式吹扫系统喷嘴结构特性,得出 最佳吹扫收缩角为40°,喷嘴圆柱长度越短,则流动变化越剧烈,喷嘴圆柱直径增大,则吹 扫能力增强。杨立军等对比研究以凝结蒸汽量和以凝汽器压力作为性能考核标准的区别,指 出仅考核凝汽器传热能力会导致传热面积过大,系统投资增加,提出以传热系数保证值作为 直接空冷凝汽器性能考核的补充指标。 2.2轴流风机研究 直接空冷系统采用轴流风机强制通风散热,多台风机同时工作存在集群效应。风机的运行状 况会引起机组背压波动,由结构、环境风、其他风机引起的进口空气流场变形可能导致风机 性能和容积效率显著降低、风机叶片振动,空气质量流速减少影响空冷凝汽器的冷却效果。 对此国内外学者对空冷岛大直径轴流风机做了大量研究。

(完整版)沿空留巷

【2012】山西灵石华瀛天星柏沟煤业有限公司 090101回风顺槽沿空留巷 设计说明书 设计人: 审核: 总工程师: 时间:

柏沟煤业090101回风顺槽沿空留巷 设计说明书 无煤柱开采技术是煤矿开采技术的一项重大变革,在矿井的开拓成本、缩减接续时间及提升回采效率上均比原有的留设煤柱开采有较大的优势。为缓解我矿采掘工作面接替紧张的压力,实现无煤柱开采,提高回采率,减少资源损失,提升经济效益,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经集团公司领导与矿相关领导研究决定,为090101回风顺槽进行沿空留巷。 第一章沿空留巷巷道基本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井上下关系对照表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情况 一、煤层特征表 二、煤层顶底板状况 9号煤层顶板为K2石灰岩,局部为薄层的泥岩伪顶,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目前开采的090101工作面为本矿9号煤层首个回采工作面,使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顶板。顶板:为K2石灰岩,岩性坚硬,抗压、抗拉强度大。岩层单向抗压强度32.1-63.2Mpa,平均44.4 Mpa,单向抗拉强度1.63-4.56Mpa,平均2.71 Mpa,抗剪强度1.73-6.11Mpa,平均4.05 Mpa。稳定性好,属稳定-较稳定型顶板。 底板:为砂质泥岩,节理裂隙不发育。属不稳定-较稳定型底板。 第三节地质构造 总体为一轴向近南北方向的向斜构造。 第四节水文地质 井田范围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矿区位于交口河上游支沟,井田内发育冲沟,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仅在雨季汇聚短暂性洪流,属季

节性沟谷河流。 第二章沿空留巷专项设计 第一节设计目的及依据 在煤矿原有的生产体系中,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留设煤柱的方法维护。无煤柱护巷技术是煤矿开采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无煤柱护巷支护技术中的沿留空巷技术曾经历了堆砌矸石、密集支柱、木垛、金属棚、高水材料垛式充填等留巷方式的无煤柱护巷的发展过程,积累了宝贵的生产技术经验。我矿为资源整合后建设矿井,主副井筒及井下巷道均为新建,原开采的2#、4#煤层均已开采殆尽,090101是我矿在9号煤层布置的首个回采工作面。为了更加合理的利用资源,减少成本及减小将来开采布置10#煤层的难度,我矿组织相关领导对相邻的兴庆煤矿、旺岭煤矿进行了考察研究,决定对090101回风顺槽实施沿空留巷,以便于回收090101工作面与090103工作面之间的煤柱时解决行人通风的问题。 一、沿空留巷的优点及效益分析: 1、如试行成功,在今后的采掘接续中可以缓解采掘工作面接替紧张的压力。和留煤柱开采相比,少掘一条巷道,节约时间约4个月。 2、真正实现无煤柱开采,提高回采率,减少资源损失,实现连续开采,增加效益。 3、实现无煤柱开采,无应力集中区,被保护层得以彻底保护。 4、沿空留巷位于采动卸压区,支护容易,便于维护。 5、根据我我矿实际情况及顶板岩性,现在我矿090101首采工作

火力发电厂的直接空冷系统运行导则

【火力发电厂直接空冷系统运行导则】二次修改稿 目录 1 围 (2) 2 规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3) 4 总则 (5) 5 直接空冷系统的启动与停运...................................................................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直接空冷系统的运行与试验 (6) 7直接空冷系统故障诊断.............................................................................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 600MW空冷机组背压运行限制曲线示例 .. (20) 附录B 汽轮机组空冷系统最小热负荷表 (22) 附录C 蒸汽压力与饱和温度对照表 (23)

(正文) 1 围 1.1本导则规定了火力发电厂直接空冷系统运行的一般性原则及要求。 1.2本导则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和运行的直接空冷机组。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导则的引用是必要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导则;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导则。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3223-2011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50660-2011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 DL/T552-1995 火力发电厂空冷塔及空冷凝汽器试验方法 DL/T244-2012 直接空冷系统性能试验规程 DL/T245-2012 发电厂直接空冷凝汽器单排管管束 DL/T 932-2005 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VG DL/T 1052-2007 节能技术监督导则

浅析我国新型社会弱势群体社会福利现状及对策

362 时代报告2012年7月下 社会福利的定义从狭义上阐述是指对生活能力较弱(即社会弱势群体)的儿童、老人、残疾人等的社会服务和政策倾向,其目的是着力解决社会部分特殊群体的社会福利问题。近年来,由于受到社会结构转型,国家政策影响和社会成员自身条件限制,社会中一部分群体获取社会资源能力和机会相对困难,直接导致生活贫困,这样的人群共同体我们称之为社会弱势群体。社会弱势群体一般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残疾、老人)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失业、贫困)。但在我国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今天,社会还存在着这样一群兼并着社会性和生理性双重性质的新型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就是“失独者群体”,研究新时代下政府对于新型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倾向对于完善我国现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实施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现行福利政策面临的新困境 (一)“失独者”成为新型社会弱势群体。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21世纪后的中国社会涌现出一批新型的社会特殊群体。根据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分析目前我国每年15~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7.6万人,而这些失去独生子女的老龄化父母,我们将其称之为“失独者群体”,我国每年新增失独家庭7.6万个,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在今年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赵超首次提出“失独者群体”的福利政策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以“失独者群体”为代表的我国新型社会弱势群体的福利政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解决与完善成为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新挑战和考验,而关注新型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保障也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重要体现。 (二)新型社会弱势群体构成相对复杂。 从构成因素上分析,“失独者群体”家庭可分为独生子女意外死亡和独生子女伤残两大类别,独生子女意外死亡使得大部分的父母出现疯癫、抑郁、自杀等精神问题倾向,“失独者群体”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而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的“失独者群体”除了经受精神的摧残以外,还要为子女伤残的医治花费大量的财产损失。据调查显示,全国有50%以上的家庭因治疗子女伤残而重返贫困线,有65%的家庭因治疗子女伤残而负债,而子女伤残不能对老人进行照顾,这就严重影响了这一群体的养老问题,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增加,这一问题更加突显。 从构成主体上分析,以“失独者群体”为代表的新型社会弱势群体有着相对的差异性,可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富裕型失独者群体”和“一般型失独者群体”。 根据家庭经济水平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富裕型失独者群体”和“一般型失独者群体”。“富裕型失独者群体”没有面临生计困难的情况,但失去独生子女后精神濒临崩溃,精神痛苦带来生理上的疾病,根据这一逻辑可将“富裕型失独者群体”归于生理性弱势群体一类,此类群体在经济上没有负担,能基本解决养老医疗问题,但心理和精神需要关注。“一般型失独者群体”是指家庭经济收入不稳定,失去独生子女后老人没有经济能力进入私营养老院从而引发社会养老问题的群体类型。 2.“农村型失独者群体”和“城市型失独者群体”。 根据群体工作和居住所处的地域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农村型失独者群体”和“城市型失独者群体”,这一群体由于受地域的限制,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落实上存在差异。以医疗救助制度为例,我国农村医疗制度从2003年实施以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农村资金筹集渠道不稳定和管理的缺失,我国农村医疗救助水平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农村失独者群体贫困人口对于医疗救助的需求。 浅析我国新型社会弱势群体社会福利现状及对策 李子眸 (西南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中图分类号:D6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3-2738(2012)07-0362-01 摘要:本文从社会福利狭义的定义出发,以“失独者群体”为主体,积极探究新时代下我国现行社会福利政策面临的新困境,深入分析以“失独者群体”为代表的新型弱势群体构成的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完善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公费养老制度、开展“结对子”三方面措施来完善我国新型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政策,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失独者群体;社会福利;养老制度;医疗救助 3.“有文化失独者”和“无文化失独者”。 这一类型的划分是以失独者自身素质作为划分标准,在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知识分子家庭,失独者退休后会有一定的福利政策保障其晚年基本开销,并且这一群体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维权意识较强,会积极向有关政府部门进行福利补偿。“无文化失独者”受其文化水平限制,“养儿防老”成为其信奉的观念,子女的意外死亡不仅给让他们精神上打击加倍,养老也成为最困难的问题。 二、完善我国新型弱势群体福利救助机制的思考 “失独者群体”问题不仅是独生子女家庭问题,还是深层次,多方面的社会政策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及时地制定相关福利政策,充分、全面地建立政策辅助途径,尽早尽快地形成完善的政策体系。 (一)健全完善基本医疗救助制度。 由于我国以“失独者群体”为代表的新型的社会弱势群体构成情况较为复杂,且“农村型失独者群体”所占比例较大,这就要求对我国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新型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救助由社会各界和政府职能部门两大板块为主体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分为预防、救助、完善配套设施三个基本阶段进行,对于失独者老龄化的问题,应加强三个流程的贯彻实施,对于“农村型失独者群体”应更加注重救助过程的衔接,以政府职能为主导,社会各界为辅助健全完善基本医疗救助制度。 (二)政府建立公费养老制度。 所谓的公费养老制度是指由政府承担“失独者群体”养老费用的一项制度,从政策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公费养老制度可从两个方面着手实施。一方面政府积极建立公费养老院保障没有经济能力到私营养老院安度晚年的“一般型失独者群体”和“农村型失独者群体”老有所依。另一方面政府灵活运用独生子女费用,将每个家庭每年几十到三百元不等的独生子女费用分出一部分建立失独者专项救助基金,就完全可以解决“失独者群体”的养老经费问题。 (三)政府开展“结对子”形式解决“失独者群体”心理问题。在我国社会中存在着两个特殊群体,并且这两个特殊的群体在精神需求上有着天然的互补性,一个是失去父母的孤儿,一个是失去独生子女的失独者,由政府运用结对子的形式,将孤儿院里没有父母的孤儿与不能生育的失独者结成对子,互相照顾相互慰藉,这样不仅能让孤儿享受父母疼爱,也能让失去独生子女的失独者感受有儿女的幸福。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新型社会弱势群体迫切需要“以人为本”、“兼顾效率与公平”等科学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福利制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芳芳.关于完善我国农村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 [2]江立华,城市社区对弱势群体的福利服务:现状与行动策略—以武汉市的调查为例 [J] . 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1期。 [3]石祥 周绿林,国外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J] . 中国卫生经济 ,2007 ,26(11)。 [4]周运清 曾亚林,弱势群体权益保护与福利政策比较研究 [J]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 作者简介: 李子眸(1990-),女,汉,四川绵阳人,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2009级学生。 综合论坛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1)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现状和问题⑴ 在社会保障学界,人们往往把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两个概念混同使用。在这里,我们将社会福利作为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之下五个项目中的一个项目来使用。 在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社会保险旨在为人们的例如生老病死这些一般生活风险提供保护;社会补偿旨在为人们在遭遇例如战争、暴力行为这些特殊的生活风险而受到损害时提供保护;社会救济旨为那些不能从社会保险或者社会补偿中获得待遇或者从社会保险或社会补偿中获得的待遇不能维持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人们提供的保护。而社会福利旨在为提高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人们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物质帮助和服务设施,例如住房津贴、教育津贴、青少年津贴、老年公寓、博物馆等。 我国传统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内容 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1951年8 月发布了《关于城市救济福利工作报告》,报告由政府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障对象主要是无依无靠的城镇孤寡老人、孤儿或弃婴、残疾人等。民政部门通过设立福利机构为这些孤老残幼人员提供保障。福利机构分为社会福利事业和社会福利企业两类。福利事业机构包括各种收养性的福利院、精神病院等;福利企业主要是通过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解决残疾人的生活保障问题。民政部主管的这些福利只覆盖了城镇极少数特殊人群。1950年6月颁布的《工会法》、1953年劳动

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对企业职工的生活困难补贴、探亲补贴、取暖补贴作了规定,还规定企业应设立食堂、托儿所,所需费用由企业行政或资方负责。1953年5月财政部、人事部发布《关于统一掌管多子女补助与家属福利等问题的联合通知》、1954年3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福利费掌管使用办法的通知》、1956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国家机关和事业、企业单位1956年职工冬季宿舍取暖补贴的通知》、1957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职工生活方面若干问题的指示》,这些法规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冬季取暖、生活困难补助、职工住宅、上下班交通、职工家属医疗补助、生活必需品供应等问题作了全面的规定。由此,绝大多数企业职工以及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需求按规定由其所在单位提供,并且是我国社会福利的主体。企业职工的福利由劳动部负责和管理,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福利由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福利是由民政福利、企业职工福利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福利三部分组成。 从20世纪50年代初建立社会福利制度至90年代末期 的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城镇居民能够享受到的福利待遇在不 断增加,从职工的生活困难补助、冬季取暖补贴、探亲补贴、 交通补贴、休假疗养,到为职工建立托儿所、幼儿园、食堂、洗澡堂、医务室、阅览室、体育场,再到为所有城镇居民提供粮油以及副食品价格补贴,一个企业或者一个单位就是一一个无所不管、无所不包的小社会。此外,教育和住房分配也是福利待遇。在教育方面,从

浅谈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浅谈我国的社会福利制度【摘要】从20 世纪50 年代起,中国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对 于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可谓至关重要。建立普惠型基本福利,注重社会公正与公平,促进社会利益的合理分配;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经济增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中国社会福利制度改革需要着眼改变的几个方面。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还处于摸索和探索阶段,转型任务尚未完成,需要长时间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福利制度以人为本普惠型福利合理分配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为了消除计划经济下福利主体单一、平均主义和低效率等种种弊端,主张福利与服务的主体多元和民间运作,政府和企业纷纷将福利保障职责推向市场,忽略了社会公正。反思我国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正确认识改革中的存在的问题,确定未来福利制度发展的方向和内容,将是我国社会福利制度创新与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社会福利的概念 社会福利是一个与福利有着紧密联系的社会学名词,可以将它看成是“社会”与“福利”的合成词。至于什么是社会福利?对此有多种回答,可以说在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场合,有不同答案。从现有的资料看,各方面对“社会福利”一词的理解主要有五种不同的看法: 一是“社会政策”研究中的社会福利概念,大致与社会资源同义,它包括一切有形无形的收入、财产、安全、地位、权利等等。而所谓社会政策是“将我们在社会福利的生产、分配与消费中的社会的、政治思想的和制度的内容,放入到一个我们所期望达到的具有活力的道德与政治结合的标准框架中进行的探索。”这种对社会福利的界定是各种看法中意义最为宽泛的一种。 二是针对市场经济带来的不公正采取的一切维护社会公平的制度和措施,大致与我们目前使用的“社会保障”一词同义。按照这种理解“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的一部分而不是相反。“社会保障”是实现“社会福利”的一种手段,它的资金来源于专门的社会保障税的收入,而社会福利的资金则来自一般的国家的财政。 三是一切形式的由政府、社会、单位和他人提供的高于基本生活水平的经济、政策和服务保障,在词义上与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相对应,指享受型而非生存型的社会利益。我国理论界所谓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在含义上正是指这个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等三大部分或三大支柱。 四是由政府和社会提供的一切低于或高于基本生活水平的经济收入、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等。以我国目前的政策为例,除了指通过民政部门提供的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孤儿、优抚对象的收入保障、政策优惠、福利服务以外,也包括建设、教育、卫生、司法部门提供的住房、教育、医疗、司法方面的救助,以及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采取的保护弱势群体的各种措施和服务等。 五是民政部门代表国家提供的针对弱势老人、残疾人、孤儿和优抚对象提供的收入和服务保障,保障标准主要是基本生活,近年来随着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推

电厂空冷技术论文

目录 摘要 第一章发电厂空冷系统的方式 1.1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3 1.2 哈蒙式间接空冷系统‥‥‥‥‥‥‥‥‥‥‥‥‥‥‥‥‥‥‥‥‥‥4 1.3 直接空冷系统‥‥‥‥‥‥‥‥‥‥‥‥‥‥‥‥‥‥‥‥‥‥‥‥‥5 第二章空冷技术在发电厂的应用场合及技术经济特性 2.1 空冷技术的应用‥‥‥‥‥‥‥‥‥‥‥‥‥‥‥‥‥‥‥‥‥‥‥‥6 2.2 空冷技术的经济特性‥‥‥‥‥‥‥‥‥‥‥‥‥‥‥‥‥‥‥‥‥‥7 第三章发电厂空冷技术的应用概况及发展趋势 3.1 发电厂空冷与环境…‥‥‥‥‥‥‥‥‥‥‥‥‥‥‥‥‥‥‥‥‥‥9 3.2 国内外空冷技术的发展概况‥‥‥‥‥‥‥‥‥‥‥‥‥‥‥‥‥‥‥11 3.3 空冷技术的发展趋势‥‥‥‥‥‥‥‥‥‥‥‥‥‥‥‥‥‥‥‥‥‥12 参考文献

摘要 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多采用水冷技术,面对越来越紧迫的水资源缺乏问题,火力发电行业的发展受到极大挑战,而空气冷却相比普通湿冷塔技术可以节水大约2/3。文章介绍目前在国外许多大型火电机组项目中采用的各种类型的空气冷却技术及我国火力发电行业采用空气冷却技术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为了推广空冷技术在电厂的应用,特做此设计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发电厂空冷系统的方式 发电厂空冷技术从提出到现在约有50年的历史,并在国际上有了迅速发展,目前已出现单机容量686MW的空冷机组。在干旱地区,空冷技术发展尤为迅速,并出现了多种类型,如直接空冷、干湿联合冷却机组等。发电厂空冷技术已成为当前发电厂建设中的一个热门课题。 当前用于发电厂的空冷系统主要有三种,即直接空冷、表面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和混合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直接空冷多采用机械通风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比利时哈蒙—鲁姆斯公司提出采用自然通风,两种间接空冷多采用自然通风。 第一节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 混合式凝汽器间接空冷系统又称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其发电厂如图所示。 1—锅炉; 2—过热器; 3—汽轮机; 4—喷射式凝汽器; 5—凝结水泵;6—凝结水精处理装置; 7—凝结水升压泵; 8—低压加热器; 9—除氧器;10—给水泵; 11—高压加热器; 12—冷却水循环泵; 13—调压水轮机;14—全铝制散热器; 15—空冷塔; 16—旁路节流阀; 17—发电机 该系统由喷射式凝汽器和装有福哥型散热器的空冷塔构成。系统中的冷却水都是高纯度的中性水。中性冷却水进入凝汽器直接与汽轮机排汽混合并将其冷凝。受热后的冷却水绝大部分由冷却水循环泵送至空冷塔散热器,经与空气对流换热冷却后通过调压水轮机将冷却水再送至喷射式凝汽器进入下一个循环。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的优点:①以微正压的低压水系统运行,较易掌握,可与中背压汽轮机配套;②冷却系统消耗动力低,厂用电耗少,占地面积中等。缺点是:①铝制空冷散热器耐冲洗,耐抗冻性能差;②空冷散热器在塔外布置易受大风影响其带负荷能力;③设备系统复杂。

中国的老年人福利制度

中国的老年人福利制度 正如我们所知晓的,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可避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着数量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无可厚非我国老龄化问题不容乐观,目前,我国老龄化的基本特点是老龄人口多,发展数度快,地区间老龄化程度和比重不一,疾病谱发生改变,患病人数增多。老龄化问题带来的不仅仅是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比重的提高,也意味着一系列的老年人问题的出现,更关乎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为了解决老年人问题,缓和老龄化带来的矛盾,保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老年人福利制度的出台是极为必要的。 在党和政府的积极支持以及各级民政部门的努力探索下,我国形成了以政府、集体兴办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以社会组织与团体兴办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集资兴办的老年社会福利服务,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对缓和和解决老年人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物质保障大幅提高,老年福利水平获得根本改善。一系列关于老年人问题的惠民制度与工程大大改善了老年人的生存状况,总体上实现了“老有所住、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对于政府所给予的优惠、补贴政策,大多数老年人基本满意,体现了惠民政策,深得民心。2、精神保障始受重视,老年福利制度建设内容趋向全面化。2011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第十八条新增内容“赡养人与老人分居的,应该经常看望或问候老人”。将老年人的赡养问题提升到法律层面上,这在中国的社会保障史上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3、服务保障的社会化进程加快,老年福利制度可持续性增强。各地针对老年人口日益突出的问题,除了大力发展机构养老外,还纷纷为老年人开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是社会福利从单纯的院内走向社会大众,拓宽了社会化的路子,也保证了老年福利制度的可持续性。总体来说,国家的老年福利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利有弊,我国的老年福利制度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1、老年福利社会化程度有待提升,一方面投资主体上,政府仍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过度依赖政府的资助,既有可能导致有限的福利公共支出与日益增长的老年福利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制约老年福

沿空留巷总结

12465工作面运料巷沿空留巷分析矿压观测总结 目前,煤矿采煤工作面沿空留巷已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推广,沿空留巷能够节约大量的掘进工程量、掘进生产费用、掘进工期,为生产衔接提供坚实的保障。传统的沿空留巷是通过巷道内基本支护加上巷旁支护(木垛支护、密集支柱支护、矸石带支护、料石砌墙支护、巷旁混凝充填等)的有效结合来达到强制切顶的目的。根据我矿野青煤顶板为平均4m厚的坚硬灰岩的实际情况,如采用传统的沿空留巷技术,必然存在着支撑能力低、材料消耗多、机械化程度不高、巷道受压大、变形快、维护困难、整修工程量大等缺点。通过借鉴和学习国内其它矿井沿空留巷的经验,根据生产需要,本着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生产安全的原则,经采矿公司领导批准,我矿12465采煤工作面运料巷采用了顶板聚能预裂爆破切顶卸压配合巷内基本支护+ 加强支护的沿空留巷方法。 12465采煤工作面运料巷沿空留巷自2011年4月1日开始实施,4月17日进行了矿压观测,截止5月15日已观测45m,现将本阶段观测及分析结果进行以下总结: 一.顶板预裂爆破 炮眼间距确定为0.7m,炮眼深度以打穿野青顶板灰岩为准,聚能管安装时聚能方向与相邻炮孔连线方向一致,炮眼每眼装药5卷(Φ32×3200mm)。根据现场观测,能达到顶板切缝的效果。 二.采用的矿压观测仪器 1.单体液压支柱受力监测仪 仪器型号名称:YHY-60型数字式压力计;厂家:山东晨晖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锚杆(索)受力监测仪 仪器名称:锚杆(索)液压测力计;厂家:常州巧力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三.矿压观测数据分析 1.工作面液压支柱监测数据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4月23日时工作面液压点柱的工作阻力达到最大值,工作面自4月1日开始推进,一天一排(1m),得出工作面老顶初次来压步距为23m。,在观测期间液压支柱工况良好,适应工作面生产条件。

浅谈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上网找律师就到中顾法律网快速专业解决您的法律问题https://www.wendangku.net/doc/216646112.html,/souask/ 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作者:刘翠霄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保障其他项目(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等)逐步进行改革,到目前社会福利在保障范围、享受待遇的条件和待遇标准、福利资金的筹措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完善,并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它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的作用。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福利制度中不适应的情况表现出强烈的改革要求,逐步完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福利制度,是摆在立法者面前的一项严峻而艰巨的任务。 1.社会福利事业的改革与完善 (1)社会福利企业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福利生产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依靠社会力量,得以迅速发展,它在解决残疾人就业,改善残疾人生活,提高残疾人社会地位、促进社会安定团结、为国家创造财富,为开展残疾人职业康复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由于社会福利生产发展的某些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竞争日益加剧,福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处于劣势;“八五”期间,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使一些福利企业举步维艰;价格、医疗、住房、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都超出福利企业内部的消化能力;“三角债”的困扰、国家信贷规模的控制也使福利企业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所有这些都使社会福利企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考验。 就社会福利企业自身来说,企业职工素质普遍偏低。有的福利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意识落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有的基础工作薄弱,规章制度不健全,经济责任制不完善,没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