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深基坑第三方监测方案

深基坑第三方监测方案

深基坑第三方监测方案
深基坑第三方监测方案

目录

第1章编制依据 (1)

第2章工程概况 (1)

2.1工程概况 (1)

2.2工程地质情况 (1)

2.3地下室基坑周边环境状况 (1)

2.4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概况 (1)

第3章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2)

3.1监测目的与意义 (2)

3.2监测方法 (2)

3.3监测频率与预警控制 (2)

3.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 (3)

3.5监测工序管理 (3)

3.5.1 准备工作 (3)

3.5.2 施测原则 (4)

3.5.3 测量的基本要求 (4)

3.6测点做法 (4)

第4章主要监测设备与人员投入计划 (4)

4.1监测设备投入计划 (4)

4.2监测人员投入计划 (5)

第5章监测成果提交 (5)

第6章质量保证 (5)

第1章编制依据

1.国家、省、市有关规范、规程、标准,主要有:

(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 9);

(2)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3)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4) 广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有关工程设计图纸。

第2章工程概况

2.1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广东省特种设备检测院南海检测研究基地电梯试验塔工程位于佛山市南海区三山,检测单位为广东佛山地质工程勘察院,工程设计单位是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桩端持力层为微风化泥岩。工程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基坑顶面标高为-0.50m,底板面标高为-10.00m,基坑开挖深度为10.30m,工程的±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380m。工程连续墙墙厚800mm,要求墙底进入微风化岩层不少于4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工程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要求基坑水平位移报警值为30mm。

2.2 工程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位于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平洲三山辖区内,场地之地基由人工填土、第四系冲淤积土、风化残积土、下白垩统白鹤洞组碎屑岩组成。人工填土为素填土,第四系冲积层主要由粉质粘土、淤泥组成,下白垩统白鹤洞组基岩主要岩性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工程地下水含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的孔隙水和风化基岩裂隙水。本场地松散土层为微~极微、弱透水性。实测各钻孔地下水位相对稳定埋深在1.50~1.80m之间。

基坑的北侧为院内的消防车道,东侧约9米为培训楼(3层),南侧为消防车道,东侧约16m为科研楼(4层),基坑周边无其它重要管线与地下构筑物。

2.4 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概况

1.工程基坑支护设计单位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基坑采用连续墙+两道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支护方案。

3.基坑支护结构合理使用年限:18个月。

4.施工工艺流程:

地下连续墙施工、桩基础施工→冠梁施工→土方开挖至第一道内支撑底部→第一道内支撑施工→内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土方开挖至第二道内支撑底部→第二道内支撑施工→内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土方开挖至设计标高→进行地下室底板、-7.53 层梁板结构施工→衬墙与地下室顶板结构施工→拆除第一道内支撑→拆除第二道内支撑→地下室结构施工完成,

基坑工程结束。

第3章基坑支护监测方案

3.1 监测目的与意义

本工程基坑的北侧为院内的消防车道,东侧约9米为培训楼(3层,待建),南侧为消防车道,东侧约16m为科研楼(4层),基坑周边无其它重要管线与地下构筑物。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建筑物、市政设施,及基坑周边的场地环境具有潜在的安全影响,如出现超量变形或地面沉降则会导致支护结构、邻近建筑物的坍塌;基坑降水引起的不均匀沉陷则极易造成、邻边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开裂。所以,除基坑周边应严格按照设计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做好边坡支护的施工,限制基坑边缘的超额堆载和重型车辆的通行外,还要有完善、可靠的监测技术作支撑,严密监控施工中基坑体系的变化,控制土方分层开挖的深度,禁止超挖,做好动态的信息化施工。

对基坑支护体系变形、周边建(构)筑物、重要管线的变形观测和基坑顶部沉降、位移、地下水位等诸项目的合理准确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基坑的稳定状况,判断工程的安全性,发现可能形成的危险征兆,及时对施工险情做出预报,对防止工程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另外,合理全面的基坑工程监测,能为本基坑设计与施工方提供支护结构设计优化和施工组织设计所需的、可靠的技术信息。这些信息是修正和优化后续开挖方案与调整施工步骤必不可少的依据;当发现基坑支护体系等出现不安全征兆时,可以及时指导施工方采取合理的补救措施;监测还是反馈加固、抢险处理效果的直接手段,它能提供基坑稳定与施工安全方面的判断信息。

3.2 监测方法

1.用测斜仪对基坑支护结构、边坡土体等进行测斜,以了解支护结构、边坡土体深层的水平位移(即水平挠曲)情况。

2.采用高精度水准仪对基坑边沿顶部进行沉降观测,以了解施工过程基坑支护结构沉降变形情况。

3.采用水位量测工具量测基坑周边水位观测井的水位变化,以了解基坑内降水对基坑周边土体环境的影响、止水帷幕的止水效果等。

4.采用高精度水准仪或全站仪对基坑周边的建筑物沉降、重要管线变形进行观测,以满足对基坑周边环境安全信息的采集和施工反馈的要求。

3.3 监测频率与预警控制

1.基坑开挖及桩基工程施工时,按平均每2~4天观测1次,观测期内,预计25次。

2.基坑开挖时,若出现异常情况或变形较大时,将对观测频率作适当调整,并报请甲方签证确认后实施,或因甲方要求作相关调整。

3.监测结果的险情预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难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本基坑支护设计已将其安全等级定为Ⅰ级,但根据本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形式和场地特点,对基坑将按安全等级Ⅰ级基坑的要求进行监测,并对周边环境情况区分重要及影响程度,设置安全等级为Ⅰ、Ⅱ级基坑的报警指标,则更为科学合理。

5.各项监测工作的时间间隔如下表:

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坡顶土体沉降、地下管线沉降和位移、监控范围内建(构)

6.如发现变形发展速率较大,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增加观测密度,并及时向监理、设计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当变形急剧发展、出现破坏征兆时,应对变形连续监测,及时掌握变形发展趋势和准确判断基坑安全性状。

7.每次监测工作结束后,及时提交监测简报及处理意见。

3.4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

1.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

2.监测数据变化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

4.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工况施工;

5.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

6.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或超过设计限值;

7.支护结构出现开裂;

8.周边地面突发较大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9.邻近建筑突发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开裂;

10.基坑底部、侧壁出现管涌、渗漏或流砂等现象;

11.基坑工程发生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

12.出现其他影响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的异常情况。

3.5 监测工序管理

3.5.1准备工作

1.全面了解支护结构设计意图与监测要求

施测人员通过对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方案的了解与学习,了解监测的要求。

2.测量仪器的选用。

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厂家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5.2施测原则

1.观测中采取“一稳定,四固定”的基本措施(即变形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变形观测点点位稳定;观测用仪器、设备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条件、环境基本相同;观测的线路、镜位、程序和方法固定。

2.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3.5.3测量的基本要求

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规范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

3.6 测点做法

1.位移观测点做法为:在冠梁钢筋混凝土面埋设?12钢筋和弹墨线测量。测点做法如

在基坑周边混凝土地面上钻孔并打入钢筋并用红油漆标记。

4.管道测量:在管道上部地面设置沉降观测点以及检查管井口。

5.地下水位:设置地下水位观测井。地下水位观测井的做法同降水井。

6.连续墙侧向变形:采用在连续墙内埋设测斜管,用测斜仪进行监测。用测斜仪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进行测斜,以了解基坑周围土体深层及表面的水平位移(即水平挠曲)情况;

第4章主要监测设备与人员投入计划

4.1 监测设备投入计划

项目主管1人,测量员2人,配合人员1人。

第5章监测成果提交

1.监测报表。在基坑开挖、支护工程桩施工期间,将每次观测的各类数据及时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围护结构(或坡体)的变形或内力等情况,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单位和人员。正常情况下每次监测后的第二天将结果以报表和说明的方式通知有关单位,紧急情况下将以短信及电子邮件报送业主。

2.监测总报告。监测工作结束时提交完整的监测报告。(一式四份)报告内容包括:基坑概况和监测目的;监测项目和测点布置;监测资料的分析处理;监测值全过程变化曲线以及监测结果评述等。

第6章质量保证

1.监测小组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3~4人;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2.采用专门的测试仪器进行“3定”监测;

3.监测技术要求符合现行的《工程测量规范》、《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国家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的有关要求;

4.按审核制度,对采集的数据及其处理结果经过校验审核后才提交。

5.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6.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自检。

7.自检时,对作业成果进行全数检查。对采集的数据及其处理结果要经过校验审核后方可提交。

8.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广东省特种设备电梯试验塔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2009-10-20

封面 XXXXXXX深基坑工程 监测方案 方案编制人:(签名实名制)时间 审核人:时间 审定人:时间 公司名称 XX年XX月XX日

方案编制基本要求 1.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建筑基坑及边坡工程实施现场 监测,监测单位不得与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有相互隶属或同属一个上级单位等利益关系。 2.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建设单位应向监测单位提供监测工作所需的以下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文件; (2)建筑基坑、边坡工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3)建筑基坑、边坡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道路、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及周边建筑物的有关资料。 3.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应了解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对监测工作的要求,并进行现场踏勘,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资料,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 4.监测单位编写的监测方案应与基坑设计方案对监测的要求相一致,并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人防等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5.对周边环境比较复杂的建筑基坑项目,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及监测单位在施工前,应邀请相邻房屋业主、市政、供电、供水、供气、通讯、城建等有关单位,就设计、施工方案征询相关各方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发生争议的部位应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作好原始记录,并经双方确认。

目录 1.监测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监测目的、项目及测点布置 (1)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2) 5. 监测组织架构及采用的仪器设备 (2) 6. 监测频率、控制值、报警值及应急监测措施 (3) 7. 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 (3) 8. 监测管理及信息反馈制度 (4) 9.图件及表格 (4)

深基坑监测方案

佳惠·中央商厦 深基坑工程沉降、位移 监 测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东星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0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 (1) 三、基本原则 (2) 四、监测依据 (2) 五、监测项目内容 (2) 六、测试方法原理 (4) 七、监测工作布置 (5) 八、监测频率与资料整理提交 (6) 九、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6) 十、附图 (7)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由怀化市黄金屋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建。建筑用地面积57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2812.34平方米,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6°。本建筑为框剪结构,地上二十五层,地下三层,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建筑总高度为99.900m。本工程位于怀化市迎丰中路与鹤城区太平巷交汇处 本工程由于设计负三层地下室,导致基坑与周边落差较高,最高处近16米,施工安全隐患较大;地处城市中心地带,四周均为居民区,安全风险较大,本基坑工程在平面上呈不规则长方行,占地面积约13000 m2,设三层地下室,结构正负零相当于黄海高程214.96m,场地自然地面标高介于210.9~211.9m,在基坑支护设计中,地面标高取-0.30~0.50 m。基坑底标高取边承台底标高(-13.8m),则基坑开挖深度16.80~18.80 m。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资料反映:基础以上主要由粉质粘土、卵石、强风化粘土岩、灰岩组成。 本工程地下水较丰富,主要由地下水、地表水及生活用水组成,地下水位受季节性影响变化较大;场地地形起伏较小, 本基坑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基坑工程采用复合喷锚网(护壁桩+锚杆+井字梁)为主的支护方案。 基坑周边为道路和民用建筑。 二、监测目的与技术要求 1、针对本工程的监测保护应考虑到以下各因素的影响: ①本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包括围护施工、基坑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而且基坑开挖面积较大,施工流程较多,对周围环境的保护要求较高。 ②本项目基坑紧邻怀化市迎丰中路,车流量大,对工程施工影响相当敏感,应严格控制土体的变形,确保安全和正常使用。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编制内容及要求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编制内容及要求 东莞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10-20

封面 XXXXXXX深基坑工程 监测方案 方案编制人:(签名实名制)时间 审核人:时间 审定人:时间 公司名称 XX年XX月XX日

方案编制基本要求 1.建设单位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建筑基坑及边坡工程实施现场监测,监测单位不得与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有相互隶属或同属一个上级单位等利益关系。 2.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建设单位应向监测单位提供监测工作所需的以下资料: (1)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文件; (2)建筑基坑、边坡工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3)建筑基坑、边坡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道路、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及周边建筑物的有关资料。 3.监测单位编写监测方案前,应了解建设单位和相关单位对监测工作的要求,并进行现场踏勘,搜集、分析和利用已有资料,综合考虑基坑工程设计方案、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施工方案等因素,在基坑工程施工前制定合理的监测方案。 4.监测单位编写的监测方案应与基坑设计方案对监测的要求相一致,并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人防等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5.对周边环境比较复杂的建筑基坑项目,建设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及监测单位在施工前,应邀请相邻房屋业主、市政、供

电、供水、供气、通讯、城建等有关单位,就设计、施工方案征询相关各方意见;对可能受影响的相邻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作进一步检查;对可能发生争议的部位应拍照或摄像,布设记号,作好原始记录,并经双方确认。 目录 1.监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监测目的、项目及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监测方法及精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监测组织架构及采用的仪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监测频率、控制值、报警值及应急监测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处理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监测管理及信息反馈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图件及表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深基坑监测专项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项目 (2) 2.1监测项目及工作量 (2) 2.2监测工期 (2) 3. 基坑支护监测方法 (2) 3.1测点布设 (2) 3.2水平位移观测 (3) 3.3沉降观测 (4) 3.4支护桩内力监测 (4) 3.5锚索内力监测 (6) 3.6水位监测 (6) 3.7深层水平位移 (7) 3.8巡视监测 (8) 4 .监测频率、报警值 (9) 4.1监测频率 (9) 4.2报警值的确定原则 (10) 4.3警戒值的确定 (10) 4.4报警 (11) 5.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11) 5.1基本要求 (11) 5.2当日报表 (12) 5.3阶段性监测报告 (12) 5.4总结报告 (13) 5.5信息反馈 (13) 6.基坑监测应急预案 (14) 6.1监测措施、报警 (14) 6.2监测人员、监测仪器、材料及其他物资准备 (15) 7.监测工期保证措施 (15) 7.1进度保证 (15) 7.2修订进度计划 (16) 8.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 (16) 8.1质量保证措施 (16) 8.2安全保证措施 (16) 9.附件 (17)

1.工程概况 @@@@@@@@@@位于永城市芒砀路与光明路交叉口西北角,总建筑面积约39290㎡,项目包括1栋28层公寓楼及5层裙房,主楼为筏板桩基础,裙楼为承台桩基础。本工程内容为基坑支护、降水工程,基坑东西长约55m,南北57.3m,基坑开挖深度为8.9-9.8m,基坑设计使用年限为18个月,基坑采用“桩锚+止水帷幕”联合支护结构。 场地北侧邻近一栋现有6层住宅楼,该楼基础为条形基础,下部为复合地基——水泥土搅拌桩,桩深5.5m,桩径400mm,经计算按照本工程±0.00算,桩底标高为-8.0m,搅拌桩伸出建筑外400m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拟建基坑北侧地下室外墙距离距离用地红线12.6m,距离住宅楼边线12.8m。靠西侧有一污水管道,距离围墙1.5m。南北有一污水管道,管道埋深为1.5m,管径700mm,拟移除。北侧拟建一层临建距离地下室外边线6m。 场地西侧临两栋6层住宅楼,条形基础,埋深2.78m,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一个一层小作坊;一栋2层的商店,拟建基坑西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7.7m,距离建筑物9.5m。西北角处有一污水管道,距离北侧围墙3.4m,距离南侧已有建筑围墙2.6m。西侧靠中部及偏南部有3个污水井和一个自来水井距离地下室外墙6.0m左右,埋深大约在1.5m左右。 场地东侧为芒砀路,拟建基坑东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 2.7m,距离场地临时围墙5.7m,距离市政道路中心线36.0m。中部距离最外轴线14m有一天然气管道,埋深大约在1.5m左右。 场地南侧为光明路,拟建基坑南侧地下室外墙距离用地红线 1.8m,距离场地临时围墙3.8m,距离市政道路中心线35.0m。中部距离建筑临时围墙9m处位移污水井,埋深大约在1.5m左右。靠西侧有一自来水管道拟移除。 本工程所在场地,地下水丰富,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进行降水。 基坑周围环境条件复杂,容易受到基坑开挖影响,基坑一旦出现状况,则会带来严重后果。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安全监测类别定为一级。

深基坑施工工程监测方案

深基坑施工工程监测方案_secret 深基坑施工工程监测方案 1 一、工程概况 二、监测依据 三、监测目的 四、监测项目 五、监测方法 六、监测点布置及埋设要求 七、监测点布置示意附图 八、监测频率及报警值 九、监测点的保护措施. 十、监测仪器 十一、监测数据记录、分析及信息反馈. 十二、监测质量保证措施. 2 一、工程概况 (一)设计概况 按设计要求,***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安全等级为一级;控制周边地面最大沉降量≤0.1%H,地连墙最大水平位移≤0.14%H(H为基坑开挖深度),且不大于30mm。出入口及风亭基坑围护结构采用SMW 工法桩,安全等级为二级;控制周边地面最大沉降量≤0.2%H,围护结构

最大水平位移≤0.3%H(H为基坑开挖深度)。本次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围护结构的变形、受力情况及基坑周边环境的监测。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根据图纸及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站区地表普遍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m1),岩性为杂填土,土质不均,结构松散,密实程度差。本车站(含折返段)主体结构基底位于(⑥1)粉质粘土。出入口、风道结构基底位于(④ 5)淤泥质粉质粘土。 基坑开挖范围内土体主要为填土、粘性土、粉土及淤泥质土,土质松软,直立性差。 基坑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主体结构标准段及大小里程盾构井连续墙底插入⑦6粉土层以下的⑦5⑧1粉质粘性土中。风亭及出入口围护结构为SMW工法桩。 本场地内表层地下水类型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其地下水位埋深较浅,勘测期间水位埋深1.3m~2.1m(高程-0.3m~0.4m),赋存于第Ⅱ陆相层及以下粉砂及粉土中的地下水具有微承压性,为微承压水。 勘测期间微承压水稳定水位埋深约为1.45m~2.2m(高程约-0.3m~0.5m)。 (三)现场条件 ***站(含折返线段)位于**市**区**道与**路交口以北、***道东侧,站址以西主要为**东里六层住宅(砖混结构),距基坑最近处约15m;站址东北边为**小区六层住宅,距基坑最近处约20m。车站范围内的地下管

新编深基坑监测方案讲解学习

深 基 坑 监 测 施 工 方 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湖北中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

深基坑监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武汉市江岸区丹水池解放大道2020号,地下二层、地上22层,占地面积约1426m2,建筑物荷重417600KN,高84.30m,基础深度约 6.30m。框架-抗震墙结构,基础类型采用桩筏基础,地基等级为二级,建筑场地类别为二类。 本工程±0.000=23.500m,自然地面标高为±0.000以下1.80m(21.700m),基坑开挖深度6.90~8.70m。本基坑周长约253m,开挖面积约3500M2。 二、监测依据: 1、经专家论证的《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2、《基坑工程设计规程》(DGJ08-61-97)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坑支护设计图纸。 5、《建筑基坑监测技术规范》。 6、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坑周边环境(周边道路、管线、建筑物)图等) 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8、《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9、《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1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三、监测目的及要求:

由于场地内地质条件的变化,勘察资料的局限性及土力学的模糊性,使得支护设计难以面面俱到,使基坑和周边环境在开挖施工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安全不确定因素。为了确保基坑安全要求随时掌握开挖及支护施工整个过程中边坡的动态变化,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实施信息法施工。 一)、监测目的: 1.保证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2.保护基坑周边环境(周边建筑物) 根据设计要求监测项目如下: 1.桩顶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 2.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 二)、点位布设: 1.沿圈桩顶每20m左右设位移监测点,共布设12个; 2.周围建筑物共布设19个沉降监测点; 具体监测点点位见后附平面位置示意图。 三)监测要求: 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根据本基坑周边环境,在基坑四周 坡肩布点间距不大于20m.每条边的中部必须布点。 2、支护结构沉降监测:沉降点布点必须涵盖周边道路、房屋以及基坑坡顶,布点间距不大于15m,原则上要求基坑坡顶、周边房屋四角点及道路路沿均须布置沉降观测点。 3、对基坑周边的原有楼房及道路进行位移、沉降等监测。基坑边

深基坑监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 (1) 四、基坑支护方案 (1) 五、监测目的及要求 (2) 六、工程地质概要 (2) 七、监测内容 (3) 八、监测频率 (8) 九、测试主要仪器设备...................................... - 11 - 十、监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 11 - 十一、监测人员配备........................................ - 14 - 十二、监测资料的提交...................................... - 15 -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CENTER工程,本子项为通风中心;工程号为HB1001,子项号为VX。建设地点: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南岸乡。 通风中心长58.60m,宽33.10m,建筑高度(室外地坪至女儿墙)为22.900m,消防高度(室外地坪至屋面面层)为22.200m,地上二层,局部三层。占地面积1956.19㎡,建筑面积4298.00㎡。 建筑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结构,本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Ⅰ类建筑。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变形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城市测量规范》(CJJ/T8-2011) 3、《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技术规程》(JGJ120-2012) 7、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三、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划分: 基坑 1-2交A-B,1-2交E-F,开挖的基坑深度较大约为8m,放坡系数80°,近似垂直开挖,如破坏后果较严重,因此侧壁安全等级定为一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1。 基坑其他位置地势相对开阔,无相邻建筑等级评定为二级,侧壁重要性系数1.0。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镇江万达广场 十项新技术应用总结之11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二0一一年八月 目录 一、工程简况2 二、监测目的、依据、原则3 三、监测内容及代表照片4 四、监测实施5 五、测量精度6 六、仪器设备7 七、测量周期7 八、预警报告7 九、预防措施、应急措施以及质量安全措施8 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应用体会12 一、工程简况 镇江万达广场位于镇江市润州区,地处庄泉路东侧,庄泉东路西侧,北府路北侧,黄山南路西。镇江万达广场地块总面积约为8万平方M,总建筑面积约38.88万平方M,地上面积约30万平方M,地下面积约8.88万平方M,分为写字楼、公寓、商业及酒店等。公寓由3栋酒店式公寓和商业用房组成,其中公寓31层,面积7.47万平方M,框剪结构;商业用房2—3层,面积4.17万平方M,结构埋深约4M;商务区由2栋写字楼及购物广场构成,2栋写字楼26层,面积5.07万平方M,均为框剪结构;裙房购物广场5层,面积8.57万

平方M,框架结构,结构埋深约10M。酒店区由五星级酒店及商务酒店和独立酒楼及裙房组成,五星级酒店主楼20层,主楼面积为2.14万平方M,酒店裙房为4层,面积1.41万平方,地下二层,商务酒楼为9层,0.78万平方M,独立酒楼为5层,面积为0.42万平方。整体地下室为两层,局部一层,面积约8.88万平方M。以上拟建工程基坑面积约为54840平方M左右,周长约为1173.8M。基坑开挖深度在4.5到13.7M之间不等,基坑南侧采用悬臂桩的支护形式,基坑北侧采用放坡土钉和支护桩加两层锚索相结合的支护桩形式,桩间挂网喷浆。两侧采用排桩加两层支撑的支护形式,两侧CD、CM、NO及PQ段采用自然放坡的支护形式,其余两段均采用放坡支护形式。 二、监测目的、依据、原则 2.1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期间,随着取土的深入,围护结构由于受到土压力和周围道路动载力作用,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形。如果超过一定的范围,会引起基坑的倒塌和对周围道路及管线的破坏。因此应对基坑在开挖期间进行必要的监测,及时提供基坑及周围附属物的变形数据,指导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的安全。 2.2监测依据

(完整版)深基坑监测方案

************工程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编制人: 审批人: 施工单位:********************** 2014年10月17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监测目的及要求 (1) 3、编制依据 (2) 4、工程地质概要 (2) 5、监测内容 (3) 6、监测频率 (7) 7、测量主要仪器设备 (9) 8、监测工作管理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 (9) 9、监测人员配备 (14) 10、监测资料的提交 (14)

基坑变形监测方案 1、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勘察单位:**************** 6、监理单位:***************** 7、施工单位:***************** 8、结构形式:***************** 深基坑支护采用如下方案: 1.1 基坑支护方案 本工程基坑东侧采用钢筋砼排桩支护,北侧采用锚杆加土钉墙支护(详见专项施工方案)。 2、监测目的及要求 2.1.监测目的 在深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主动力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的变形,即使采取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深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土体的沉降和侧向位移。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种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造成危害。因

此,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只有对基坑支护结构、基坑周围的土体进行综合、系统的监测,才能对工程情况有全面的了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2.2.深基坑工程监测的要求 在深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中,为满足支护结构及被护土体的稳定性,首先要防止破坏或极限状态发生。破坏或极限状态主要表现为静力平行的丧失,或支护结构的构造产生破坏。在破坏前,往往会在基坑侧向的不同部位上出现较多的变形或变形速率明显增大。支护结构物和被支护土体的过大位移将引起邻近建筑物的倾斜和开裂。如果进行周密的监测控制,无疑有利于采取应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或减轻破坏的后果。 3、编制依据: 3.1《建筑基坑工程变形技术规范》(GB50497-2009) 3.2《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3.3《精密水准测量规范》(GB/T15314-940) 3.4《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93) 3.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7) 3.6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技术规程》(JGJ120-99) 4、工程地质概要: 4.1本基坑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其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 4.2拟建场地浅层土层成份复杂,基坑工程正式施工前应对场地内的障碍物作进一步查明并给予清除,以确保围护体和坑内加固等正常施

深基坑桩锚支护土方开挖及监测施工方案

深基坑桩锚支护土方开挖及监测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说明 二、编制依据 三、工程概况 四、施工方案 五、工程重点、难点及保证措施 六、施工准备 七、施工方法 八、监控量测 九、进度保证措施 十、应急响应预案

一、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的编制目的是:通过建设单位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在现场踏勘的基础 上,为本工程施工方案提供技术方案,用以指导深基坑开挖及基坑支护的施工。 二、编制依据 ㈠地质勘察报告 ㈡施工总平面位置图 ㈢《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㈣《地基基础设计规程》(GB5000—2002) ㈤《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002 ㈥我单位积累的成熟技术、施工方法及多年从事同类工程的施工经验。 三、工程概况 ㈠工程简介: XXA-01地块2#、3#、4#厂房及金钱豹深基坑支护工程地处XX市XX区XX XX街及XX大道合围地段。主要支护、开挖2#厂房东侧、3#厂房西侧和南侧及4#厂房西侧和北侧。基坑周长469m基坑开挖深12.7m。详见护壁桩施工平面布置图。 基坑支护、开挖范围内无重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基坑支护、开挖范围内重要的地下管网、管线。 ㈡工程地质情况: 该场地位于XX市XX区,所处地貌单元属于岗阜状平原,拟建场地地型较平坦,起伏不大。覆盖层为第四纪冲堆积物。 根据地质报告在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共分8层土,勘探深度内所揭露的地层按照岩土成因、结构、性质综合划分7层,对地层结构及特征描述如下: 第(1)层:杂填,层底埋深0.3 -1.9米。灰褐色,以粘性土为主,混有少量建筑垃圾。 第(2)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1.8?6.0米。黄褐色,硬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第(3)层:粉质粘土,层底埋深4.7?8.0米。黄褐色,可塑,韧性低,干强度中等,中压缩性,偶见铁猛结核及氧化物。

宁波站深基坑监测实施方案(总包版)

宁波站深基坑监测方案(总包版)

————————————————————————————————作者:————————————————————————————————日期:

术措施--- 宁波站基坑及地铁二号线铁路南站站 监控技术方案 1、工程概况 1.1基坑工程概况 宁波南站站房改造工程位于宁波站既有站场内。里程范围为K146+904~K147+028;站房共设3层,地下1层,地上两层。地铁2号线车站位于国铁车站下方为地下二层,与车站走向一致呈南北走向,属宁波火车站的地下交通配套工程,与国铁车站一体化共建。如图1-1所示,拟建场地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现火车南站,北侧为现火车站南站北广场,北广场北侧为南站西路;场地南侧隔永达路为宁波市盆景园,东西侧均为现有铁路轨道。2号线车站位于火车站(地下一层)南北联系通廊的地下,呈南北走向。2号线有效站台位于国铁站场中心,2号线站台中心线轨面相对标高为-21.25m。

技术措施--- 图1 铁路南站站位置图 2号线铁路南站设置在铁路南站下方,为33.3米宽岛式站台地下二层车站(车站上方为国铁出站厅,即地下一层),局部设夹层,标准段为四柱五跨砼框架式结构,地铁车站结构外包宽度为43.7m,站中心底板埋设为21.16m,车站净长为249m。车站主体基坑开挖深度约18.9~24m。二号线宁波南站共设置出入口4座,风亭8座。并与规划中的地铁四号线换乘。 1.2地质状况 1.2.1工程地质 ①1层:填土(meQ) 杂色,以灰黄色为主,松散~稍密,成分杂,主要由碎块石、粘性土等组成,局部混少量建筑垃圾,碎块石大小混杂,均一性差。碎块石径一般

深基坑监测方案

深基坑监测方案

xx工程 监 测 方 案 监测单位: 日期:二O一五年五月五日

xx工程 监测方案 方案编写: 方案校核: 方案审核: 技术负责: 监测单位:xx 日期:二O一五年五月五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简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工程设计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基坑监测目的及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监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监测检测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基坑监测项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监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周边环境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支撑结构体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监测方法及精度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一般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水平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竖向位移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 支护结构内力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 地下水位监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7 现场目视巡视.......................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监测频率及报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监测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深基坑工程检测控制措施

深基坑工程检测控制措施 深基坑工程检测控制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管道施工,管线桩号长度约3.48km,拟分段施工,每段150米,管线基坑设计宽度2米,设计开挖深度最大5.8米。安全等级一级。根据现行规范规程和设计要求,为确保基坑支护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在基坑施工的全过程中,要求对支护结构及周围环境(三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作连续监测。 二、监测方案设计依据 (一)本工程监测执行如下规范规程: 1、本项目设计文件; 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国家标准; 3、《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 15-20-97,广东省标准; 4、《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JB 02-98,广州市标准; 5、《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9,行业标准。 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GB50497-2009) 根据设计要求,各监测项目及数量详如下: (二)管道监测设置 序号观测项目数量单位备注 1管线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350点观测点距20米 2管线基坑支护结构周围土体测斜350孔观测点距20米,深度为15~20米 3管线基坑外地下水位350孔观测点距20米,深度为15米 4民用建筑物沉降12点 525点 6 三、监测技术要求 (一)点位布施 1、平面控制点设置 平面控制网点选在基坑影响范围外(3倍基坑开挖深度以外)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每个施工段设置一个平面控制网(3点)。平面控制点做法:埋设反射棱镜。 2、水准基点设置 水准基点即高程起算点,埋设于基坑影响范围之外。 水准基点选在基坑影响范围外(3倍基坑开挖深度以外)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首层柱上,被选定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必须采用桩基础,并已建成多年,沉降已经稳定。每个施工段设置一个独立高程网(3点)。水准基点做法见大样图。 3、监测点(孔)埋设 (二)管道部分 1、管线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点埋设 设置监测点500个。做法:混凝土初凝前埋入Φ18钢筋,在露出地面的钢筋上焊接50×50×3钢板,钢板上粘贴LEICA反射片。并利用顶部突出的钢筋,打磨圆滑后作为沉降观测点。 2、管线基坑支护结构周围土体测斜孔埋设 共设置500孔。孔位距支护结构1~2m,钻孔口径为130mm,孔深约为20m,终孔后,下入测斜管,孔壁回填细砂。做法详见”测斜孔大样图”。 3、管线基坑外地下水位观测孔埋设

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

关于转发和实施《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2014年初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规划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京建法[2014]3号),该文件即将于2014 年6月1日起实施。 通知要求深基坑支护工程需要具备岩土工程设计资质的单 位进行设计,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具有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并在设计文件上加盖注册章。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应明确施工监测的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点数量及位置、监测控制值和报警值等技术要求。 自本通知发布后,分公司及项目部应严格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审核分包单位上报的深基坑支护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符合要求后上报集团公司技术部,否则不予审核和备案。 特此通知。 附: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京建法[2014]3号) 北京万兴建筑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 2014年5月30日 附件: 关于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 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的通知 京建法〔2014〕3号 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规划分局,东城、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规划分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北京市房屋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以下简称“深基坑工程”)设计、监测工作,确保深基坑工程及周边环境安全,依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勘察资质标准>的通知》(建市〔2013〕9号)、《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等规定,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建设单位应依法选择具备岩土工程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深基坑工程设计,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应具有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并在设计文件上加盖注册章。 二、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制定包括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监测和第三方监测所需费用。 三、建设单位应依法选择具备工程勘察综合资质或同时具备岩土工程物探测试检测监测和工程测量两方面资质的单位,对深基坑工程开展第三方监测工作。第三方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应符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对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11/489—2007)中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京建发〔2013〕435号)的要求。 四、深基坑工程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负责。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应明确施工监测的监测项目、监测频率、监测点数量及位置、监测控制值和报警值等技术要求。 五、深基坑工程设计等应严格执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深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应符合《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对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DB11/489— 六、第三方监测单位对第三方监测数据和报告负责。第三方监测单位应当根据勘察资料、深基坑工程设计文件、《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对地方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DB11/489—2007)中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监测项目和监测频率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京建发〔2013〕435号)、监测合同及相关规范标准等编制第三方监测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开展监测和巡视工作;应及时处理、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向建设单位提交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发现异常时,

深基坑工程施工监测方案

施施工工监监测测方方案案 1 施工监测目的及意义 基坑开挖、支护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对地层、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造成一定的影响。为确保基坑周边建筑物及管线安全,做到信息化安全施工,必须对地表、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控量测。通过监控量测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1、了解基坑周围土体在施工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明确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以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 2、了解支护结构的受力和变位状态,并对其安全稳定性进行评价。 3、了解工程施工对地下管线、建筑物等周边环境条件的影响程度,确保它们仍处于安全的工作状态。 4、了解施工降水效果对周围地下水位的影响程度。 5、将量测结果反馈到施工中,及时修改施工参数和步骤进行信息化施工。 2仪器选择和精度要求 1、基坑位移监测采用拓普康TKS-202全站仪,精度2秒。仪器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并在作业期间进行检查校核。 2、沉降观测使用徕卡N2精密水准仪(带测微器)及2米铟钢水准标尺。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01mm 。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作业,并在作业期间进行检查校核。 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 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 视线高度 二等 DS0.5 ≤30m ≤1.0m ≤0.5m >0.3m 项目 等级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

基辅尺分划读数差≤0.3mm,闭合差≤±0.3√N mm(N代表测站数)。 3监测项目及控制标准 3.1监测项目 1、本次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基坑监测按《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GB50497-2009)执行。 2、本次监测可分为基坑工程主体监测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监测,施工监测项目和内容有: 3、水位观测、钢筋应力等监测见第三方监测方案。 3.2监测控制标准 1、基坑监测控制标准及报警指标如下表所示: 2、水位变化控制标准为:要求水位变化值累计值不大于1m或每天变化值不大于0.50m。 4基准点、监测点的布置与保护 4.1基准点、监测点布置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万达广场 十项新技术应用总结之11 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 二0一一年八月

目录 一、工程简况2 二、监测目的、依据、原则2 三、监测容及代表照片3 四、监测实施3 五、测量精度4 六、仪器设备5 七、测量周期5 八、预警报告5 九、预防措施、应急措施以及质量安全措施6 十、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应用体会9 一、工程简况 万达广场位于市润州区,地处庄泉路东侧,庄泉东路西侧,北府路北侧,南路西。万达广场地块总面积约为8万平方M,总建筑面积约38.88万平方M,地上面积约30万平方M,地下面积约8.88万平方M,分为写字楼、公寓、商业及酒店等。公寓由3栋酒店式公寓和商业用房组成,其中公寓31层,面积7.47万平方M,框剪结构;商业用房2—3层,面积4.17万平方M,结构埋深约4M;商务区由2栋写字楼及购物广场构成,2栋写字楼26层,面积5.07万平方M,均为框剪结构;裙房购物广场5层,面积8.57万平方M,框架结构,结构埋深约10M。酒店区由五星级酒店及商务酒店和独立酒楼及裙房组成,五星级酒店主楼20层,主楼面积为2.14万平方M,酒店裙房为4层,面积1.41万平方,地下二层,商务酒楼为9层,0.78万平方M,独立酒楼为5层,面积为0.42万平方。整体地下室为两层,局部一层,面积约8.88万平方M。以上拟建工程基坑面积约为54840平方M左右,周长约为1173.8M。基坑

开挖深度在4.5到13.7M之间不等,基坑南侧采用悬臂桩的支护形式,基坑北侧采用放坡土钉和支护桩加两层锚索相结合的支护桩形式,桩间挂网喷浆。两侧采用排桩加两层支撑的支护形式,两侧CD、CM、NO及PQ段采用自然放坡的支护形式,其余两段均采用放坡支护形式。 二、监测目的、依据、原则 2.1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期间,随着取土的深入,围护结构由于受到土压力和周围道路动载力作用,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变形。如果超过一定的围,会引起基坑的倒塌和对周围道路及管线的破坏。因此应对基坑在开挖期间进行必要的监测,及时提供基坑及周围附属物的变形数据,指导施工的顺利进行,保证施工的安全。 2.2监测依据 2.3监测原则 基坑开挖是基坑卸荷过程。由于卸荷而引起坑底土体产生以向上为主的位移,同时也引起围护墙在两侧压力差的作用下而产生的水平方向位移和因此产生的墙外侧土体的位移,基坑变形包括维护墙的变形坑底隆起及基坑周围地层位移等,加强基坑在开挖期间的监测工作可以保证基坑及周围附属设施的安全,并可合理地利用土体自身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控制土体位移的潜力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根据本工程自身特点和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监测方案按以下原则进行。 1、设置的监测容及监测点必须满足本工程设计要求及各有关规要求,并能客观全面反映工程施工过程中周围环境及基坑维护体系的变化情况。 2、监测过程中采用的方法、设备、频率,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要求,能及时、准确地提供监测数据,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施工要求。

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深基坑工程第三方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深基坑工程 第三方监测管理暂行办法 (佛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10年10月19日以佛建质〔2010〕7号 发布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为加强我市深基坑工程的监测管理,确保建筑基坑安全和保护基坑周边环境,有效防止深基坑工程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等有关法规、规范,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市房屋建筑与市政工程项目,其深基坑工程施工过程由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施专业监测管理。第三方监测单位由建设单位负责委托,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二、本办法所指的深基坑工程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围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 三、深基坑工程第三方监测单位应按照工程“信息化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准确、及时、全面地提供深基坑工程自身结构稳定及周边环境变形的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 四、第三方监测单位、人员及设备管理要点 第三方监测单位应为具备建筑测量CMA计量认证资格并具有独立法人的监测单位,且不得与其所负责项目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有隶属关系或其他利害关系。深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时,第三方监测单位还应当具有岩土工程资质或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 第三方监测单位人员、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技术、管理和监测人员,应是本单位已签订劳动合同并购买社保的在职员工。 (二)技术负责人应具备土木工程或岩土工程高级职称并具有从事建设工程监测工作5年以上的经历;监测技术人员应具备省建设主管部门认可的建筑变形测量培训合格证;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或以上职称并具备从事建设工程监测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 (三)主要监测仪器、设备应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规范规定的监测范围和精度要求,并定期经具备CMA计量认证资格的机构实施检定和标定。 符合上述条件的第三方监测单位,由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文确认,并上网公布。 五、第三方监测管理要点 (一)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备资格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其深基坑工程实施第三方监测,并签订监测委托合同。 (二)承担监测任务的监测单位必须制定该工程的深基坑监测方案,深基坑监测方案应按照基坑设计文件、《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要求制定,并满足基坑施工的实际需要。按规范要求应组织专家论证的监测方案,必须通过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三)监测方案应提交工程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该项目基坑支护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监测等单位共同论证审定,并报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机构

深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湖北省武汉市XXXXXX项目 深基坑工程 监测方案 编制: 审核: 审定: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邮编: E-mail: 地址: 武汉XXXXXXXXXXX有限公司 2020年7月20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1.项目概况 (1) 2.周边环境 (2)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 第二章、监测思路 (5) 1.监测目的 (5) 2.监测依据 (5) 3.本项目重点、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6) 第三章、监测技术方案 (7) 1.监测项目 (7) 2.监测点的布设 (8) 3.监测分项技术要求 (9) 3.1目测巡视 (9) 3.2水平位移监测 (10) 3.3竖向位移监测 (10) 3.4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11) 3.5支撑轴力监测 (12) 3.6支护桩内力监测 (13) 3.7分层沉降观测 (13) 3.8土压力监测 (14) 3.9地下水位监测 (14) 4.监测仪器 (15) 5.监测频率及预警办法 (16) 5.1监测频率 (16) 5.2监测预警办法 (17) 5.3监测进度安排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20) 6.监测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22) 6.1监测成果 (22) 6.2监测报告及其编制 (23) 6.3监测工作响应流程 (23) 第四章、监测工作的组织与项目管理 (24) 1.监测机构的设置 (24) 2.主要监测人员配备 (25) 3.拟建立的组织机构框图 (25) 4.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26) 第五章、监测应急措施 (27) 1.应急组织结构及职责 (27) 2.主要风险控制措施 (28) 3.应急措施 (29) 4.特殊气候应急管理 (30) 第六章、附件 (31) 监测点布置图 (3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