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蜡烛》优质课课堂实录

《蜡烛》优质课课堂实录

《蜡烛》优质课课堂实录
《蜡烛》优质课课堂实录

《蜡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通讯这一文体。

2、分析老妇人的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体悟“蜡烛”的含义,理解文章主题。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上这幅图片是什么?

生:一支蜡烛。

师:回顾我们学过的古诗词,想一想,蜡烛可以有什么含义?

生1:我们学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蜡烛用来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生2:我们还学过“何时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句话借蜡烛烘托久别重逢的温馨氛围。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然而今天我们要点燃的这支蜡烛连接的是一个老妇人和一个红军烈士,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感人的故事呢?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蜡烛》。(教师板书题目作者)

师:请同学们一起把大屏幕上的学习目标齐读一遍。

二、预习检测

1、介绍通讯

师:通过预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本文的生字词以及作者和写作背景,老师就不再赘述了。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蜡烛》是一篇通讯,它也是新闻的一种,和我们第一课学过的两则消息相比,大家觉得通讯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小橙:在内容上,消息概括,通讯详细;在时效性上,消息强,而通讯较弱;在语言表达上,消息简洁质朴,通讯则生动形象。

师:小橙同学概括的很好,他说出了消息和通讯的不同之处。老师需要补充一点,那就是消息和通讯从广义上来说都属于新闻体裁,因此它们也都具备新闻的特点,即真实性和实效性。

2、初读感知

师:我们回到开始的问题:本文中的蜡烛连接的是一个老妇人和一个红军烈士,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注意记叙文的六要素。)

(生自由发言)

师:同学们概括的都不错,我们一起来说:1944年9月19日,贝尔格莱德的一个方场上,南斯拉夫老妇人育乞西埋葬了苏联红军战士契克拉耶夫。

三、人物刻画

师:我们用一句话就简单地概括了这件事,可是整篇文章告诉我们,老妇人埋葬苏联红军的过程却——(老师停顿一下)

学生齐答:很艰难!

师:那同学们能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说“很艰难”的原因吗?

小黄:老妇人年老体衰、行动迟缓。文章第15段写到“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方场上走去。一段还没有炸断的铁栏杆拦在她前面,她也不打算跨过去。她太衰老了,跨不过去,因此慢慢地绕过了那段铁栏杆,走进了方场。”

小绿:我同意他的看法。文章第22段“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舀几下,她就得休息一会儿。到底,她把坑里的水全舀干了。于是她回到那死者旁边,两手抄在死者的腋窝下,把他拖走。”

师:刚刚这两位同学找到的语句是对老妇人的什么描写呢?

生:动作描写

师:那同学们能否以第22段为例,具体说说哪几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

小青:我觉得“跪”“舀”“拖”等动词写的好,写出了老妇人不顾年老体衰,用尽心力掩埋烈士的行为。特别让人感动。

师:分析的很对。可见,准确的动作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大亮点。那么除了老妇人自身的原因以外,还有什么外部的原因使得她的行动很艰难吗?

小蓝:我认为,老妇人所处的环境也十分危险,因为德国人一直在开炮。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有道理,而且他说了“一直在开炮”。那请同学们用跳读法找一找文章一共几次写到了“炮火”?

生:11次。分别是在11、13、16、24、26等自然段出现。

师:那如果去掉这多达11次的炮火描写,会有什么影响吗?

生:如果去掉,就不符合文章的背景了;也不能表现老妇人埋葬苏联红军是冒着极大危险的,那也就不能表现出老妇人高尚品格了。

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由此可见,环境描写能起到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突出人物性格品质的作用。那同学们思考一下,刚刚我们所说的动作描写属于对人物的——

生:正面描写

师:那这个环境描写就属于——

生:侧面描写

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就会使得人物的塑造更立体更丰满。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试着使用这种方法。

师:通过上面的分析,同学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妇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小紫:我觉得老妇人是一个勇敢无畏的人。她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下,拖着年老体弱的身体艰难埋葬了苏联烈士。

明明:老妇人很善良。老妇人和那个苏联红军素不相识,但她像对待亲人对待儿子一样埋葬了苏联红军,文章25段“老妇人跪倒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跪”“吻”这两个词表现了对死者如亲人般的关爱。而且她还献出了自己最宝贵的东西——她保存了45年的结婚用的红烛。

四、主题探究

师:同学们说的都特别对,而且也开始慢慢学会结合文章具体语段乃至具体字词去分析人物。非常好!请大家细读最后两段,想想这篇文章中的蜡烛有什么样的含义?它为什么会“永远燃着”“永垂不朽”?

(生自由读并揣摩)

亮亮:我认为表达了对苏联烈士的纪念。

欢欢:还有老妇人无私的爱。

乐乐:也象征正义的战争永垂不朽。

师:同学们的理解都很到位,尤其是乐乐同学挖掘的非常深。大家试想: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残酷的战场上,这个南斯拉夫的老妇人对一位素不相识的苏联烈士献出了自己最珍贵的感情。这支永不熄灭的蜡烛不仅寄托着人们的哀思,也象征着两国人民在战争中结下的深情厚谊,更昭示了正义的力量将永存于人们心中。

让我们怀着最真挚的情感再次朗读最后两段,让我们为这种超越时空的大爱点赞!

五、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读的很有感情,老师又一次被感动了。不过话说回来,故事中的老妇人和苏联烈士虽然互不相识,但至少都属于对抗法西斯侵略的一方。可是,如果两个国家曾属于“敌对国”,那么当其中一国遭遇困难时,另一国应该伸出援手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这则材料:2016年4月14日至16日,日本南部九州地区熊本县连续发生强震,目前已造成至少41人遇难,数千人受伤。此次地震灾害发生后,中国外交部和程永华大使都非常关注灾区情况,及时从物资、人员等方面向日本提供了援助。

而在对日本地震的援助问题上,中国人有不同的看法,据凤凰网调查,50.34%的人认为日本这次地震我们应该高兴;49.66%的人认为我们应该放下民族仇恨,向同在地球村的邻国日本伸出援助之手。

对于这个问题,作为中国中学生的你怎么看?请谈谈你的看法,并把它有条理地写下来。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下课!

《散步》教学案例

《散步》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1、教材分析: 《散步》是一篇文字浅显、情感温馨的美文。作者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娓娓道来,情真意切,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亲人的关爱,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赞美,焕发出亮丽多彩的人性美,是一篇以小见大的典范作品。文章语言平易朴实、简洁,但内涵丰富,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他们的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同时农村的学生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更缺乏用语言表达体验的能力,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的误导,有些学生甚至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不能深层次领悟文章意境,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圈点勾画、自主探究及小组讨论等,使其在对课文内容有初步的了解的同时,更能深入体会课文浓浓的亲情及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出正确的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人文素养。 三、教学思路 通过品味文章语言美的特点,感受课文浓浓的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进一步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人文素养。 四、教学实录 主要有如下六个环节:一导入;二感知;三探究;四感悟;五拓展 (一)导入 播放《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视频。 根据看到的画面,在下面横线上加上你认为恰当的修饰语:妈妈地笑了 生甲:会心 生乙:高兴

余映潮-课堂教学实录

余映潮“中考信息提取题复习指导”课堂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是大班上课,有近200名同学。因为同学们坐得比较挤,所以我们喊上下课和答问的时候,就不要站起来了,都坐着!好,上课! 生:老师好!(有少部分同学站起来) 师:同学们好! 师:刚才站起来的同学没能获取我刚才讲话中的信息。老师说的“不需要站起来”这个信息,就没有输入到这些同学的大脑里面。——我们今天复习的内容就是:《中考信息提取题复习指导》(屏显)。什么是信息提取?一般的来讲,就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内容提取出来;把它说得广泛一点呢,还有很多其它形式,诸如要我们用语言、用图形等,把教学设计>文章的内容或文段的内容简要地表达出来。中考信息题应该说是这两年的一个热点,因为“课标”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屏显【课标要求】)(然后屏显【感受题型】1)找出例题1中能反映文段信息的一个句子。 生:我认为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这个句子。 师:还有没有其它的认为?为什么不选它后面的一个句子?为什么不选第一个句子?而一定要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取得圆满成功”这个句子呢?请同学们说说理由。理由要充分。 生:第一个句子只说明了意义,没有说明是什么事件;而后面一个句子没有说明这一事件是否成功。 师:坐下,回答得有道理。 师:其实,“中国人第一次乘自行研制的宇宙飞船,实现了飞向太空的历史性跨越”这个句子也可以选。但我们从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来看,要说得更详细、更生动一点,最好的选择还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这一句(屏显)。它概括了文中所有信息,从发射、起飞、到落地,等等。 师:这一个题目是要求我们找一个句子。再看下一个题目。(屏显【感受题型】2) 师:这一题与上一题要求就不同了,这一题题干要求我们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语段中所透露出来的信息,这就要求我们感受这段文字的关键词,而且,还要从中感受到一种“速度”,哪一位同学回答? 生:外国建材巨头有意抢占中国建材市场。 师:还有不同的答案吗?“有意”这两个字用得好不好,准不准呢? 生:外国建材商看好中国建材市场。 师:“看好”有没有行动?应该怎样详细、准确地表述? 生:外国建材巨商加速抢占中国建材市场。 师:答得好!请你继续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例题带给我们的信息是,时间快,范围广,所以我说“加速抢占中国市场”。师:很好!我给你的答案加一个“正”字,就是“海外建材市场正加速抢占中国市场”。(屏显)这样我们就用简短的文字,准确地概括出了这段文字的内容。注意,答案中“其它与之意思相近的表达也同样分”,这里的“意思相近”在很大程度上是指语序有点不同,字数多少不同,答题时是一定要紧扣关键信息的。 师:下面,我们来从理性上认识一下“信息提取题”的答题要求(屏显【题型说明】:信息提取题的特点),解答信息提取题,需要我们具备这样的一些知识背景。 师:(屏显【答题方法】题1)题干是“概括下面文段的意思”。注意关键词语及反复出现的词语,然后把意思表达出来。 生:世界上的生物正在加速……正在加速灭绝。

书法优质课课堂实录

书法优质课课堂实录 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书法的实用空间越来越小,但它却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分享了关于书法的课堂实录,欢迎老师们来参考! 小学三年级起,学生开始学习用钢笔书写。从硬笔的角度来看,钢笔与铅笔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在运笔时对笔尖的控制难度更大一些,需要教师在执笔姿势和书写姿势方面得到规范。这样,既便于进一步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又在一程度上提高学生保护视力的意识和方法。 由于目前电视、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现代娱乐方式原因,加上小孩子在幼儿园及小学低段许多没有经过规范的硬笔执笔、书写姿势的训练,近视眼现象越趋严重,教给学生《小学生硬笔书写执笔口诀》《小学生硬笔书写运笔操》有趣有益。 小学生练习刚练习用钢笔书写,在正确的运笔方法指导下,把基本笔画写正确、规范非常重要,尤其是个别难度较大的笔画,通过情趣盎然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汉字的字理特点进行教学,化难为易,形象生动,学生接受起来快而准确,提高了学生书写水平,又增强了对汉字的亲近感。 1.学生喜欢运笔操,初步掌握运笔操的使用方法。 2.掌握书写“中宫”的基本要求,使学生能留意安排字的大小和位置。

3.突出八种基本笔画中难度较大笔画,提高学生书写基本笔画的准确性。 4.感受汉字的字形美、内涵美,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引导学生把八种基本笔画写得规范、秀美。 基本笔画中难度较大笔画让学生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掌握书写方法。 一.学习运用执笔口诀和运笔操。 师:同学们好。知道今天我们准备上什么课吗? 生:书法课。 师:今天,我们书法课的课题是“的字真漂亮”。写字要一笔一画交待清楚,有轻有重,笔画有细有粗。读来听听,是不是有些别扭呢? 生:对。 师:是有些别扭。因为我也不知道是谁的字真漂亮。同学们想把字写漂亮吗?那先得让笔和手交朋友。同学们,笔和手是这样交朋友吗? 生:不是。 师:当然不是。这是手和笔两个勾结起来谋杀我呀!那是这样吗?。 生:也不是。 师:对了,这不是写字,这是给别人指路呢。大爷,您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共十篇)

散步教案设计一等奖 《散步》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课文,把握课文主旨。 2、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3、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4、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掘深意的写法。 2、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难点】欣赏精巧别致,自然朴实的语言。 【教学用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整体感知,分析人物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母爱如水,父爱如山。我们的父母用坚实的臂弯为我们撑起了一片蓝天,才有了我们的幸福与安宁。但是他们总有一天会变老,孱弱的双肩担不起重负,今天,就让我们搀扶着他们走进暖暖的春日,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进行一次心灵的散步。 (板书课题、作者) 二、检查预习 1、《散步》作者 莫怀戚,重庆人,当代作家。1966年初中毕业,到四川内江插队。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为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1)读准下列加线字的音 嫩(nan )芽霎(shà)时水波粼粼(lín )分歧(qí) 熬(áo )拆(chāi )散散步(sàn) 散(sǎn )文你就背(bēi) )着我我背(bai )上的 (2)解释下列词语(成语)的意思。 熬分歧各得其所 忍受,艰苦支持;意见不一致;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三、整体感知,快速抢答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下列问题: 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涉及到哪几个人?散步的地点是哪?散步的季节是?散步 的过程发生了什么?用一个词来回答,结果怎样? (一家三代四口,在春天的田野里散步。“我”,母亲、儿子、妻子。田野。初春。分歧。母亲走大路,大路平坦;儿子走小路,小路有趣;走大路) 2、理清本文情节:①“我”劝母亲散步→②→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⑤→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①“我”劝母亲散步→②全家一起散步→③走大路小路的分歧→④“我”决定委屈儿子→⑤母亲却依从了孙子→⑥“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完整word版)浅谈课堂教学录像的拍摄

浅谈课堂教学录像的拍摄 目前,课堂教学录像已广泛地应用于教学研究、师资培训、远程教学以及学校教科研成果的资料留存等方面。课堂教学录像不仅要客观反映课堂教学的过程,还要能充分表现教学者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艺术。摄制者只有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正确利用拍摄技巧,才能摄制出优秀的课堂教学录像。本文谈谈自己对如何拍好课堂教学录像的体会。 一、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一部好的课堂实录应该是拍摄人员与授课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摄制人员事先应和教师沟通,了解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过程,然后进行适当的策划(如机位、景别等),做到心中有数。 机位的安排是课堂教学录像拍摄的重要准备工作。一般课堂实况采用双机位拍摄。2台机子的信号可分别通过视频线输送到切换台进行现场切换。2台机子具体分工为:①号机负责拍学生,如学生听课、做实验、练习、记笔记、回答问题、朗读等课堂教学过程情况,同时要注意抓拍好与教学活动相关的个别学生的瞬间动态(如脸部神态、表情等)。②号机主要拍教师活动,如课堂的全景、教师的中景或近景、板书、投影及演示实验等。 一般情况下,2台机子按照各自的职责拍摄。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应安装导播与摄像人员之间的通话系统,以便两个机位之间的协同配合。 另外,教学软件(课件)的信号,可利用视频转换卡从电脑中将数字信号变换成视频信号,输送到切换台。 二、拍摄技巧 拍摄技巧主要为景别的运用和镜头的运动。 1.景别的运用 课堂教学录像的景别一般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

远景:是各类景别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画面内呈现的是开阔的空间或壮观的场面,人物所占的面积极少,基本上呈点状。它适用于外景拍摄,用于介绍环境。 全景:表现的是某一被摄对象(如课堂、人物等)的全貌。主要用于事物全貌的介绍或展示,如课堂的环境、学生的活动、教师的教态等,强调的是课堂的氛围、情景,揭示事物互相之间的关系。此景别在课堂录像的开头、结尾及中间环节都会用到。 中景: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部分或一个场面局部的画面。中景与全景相比,表现的范围缩小了,进一步接近了被摄主体;画面中展示的除了被摄主体外,还有与主体有关的周围环境,此时环境和背景因素起着辅助、陪衬或烘托的作用,并与主体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中景主要是用来揭示主体人物的情绪、身份以及动作目的。如用中景拍摄学生回答问题时的情景,不但可以表现回答问题的学生的表情和神态,同时还可显示邻座学生的反应(如表情、动作等)。 近景:是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画面。它与中景相比,画面表现的空间进一步缩小,内容也更趋单一。它主要是用来表现含人物面部表情的动作和变化等,可给人以交流感。如学生回答问题、朗读、做作业、做实验;老师讲课、写板书、做演示实验等。这是课堂录像中最常用的一种景别。 特写:是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对象细部的画面,是对事物细小部位的放大,给人以较强烈的视觉冲击,强化观众对所表现的形象的认识和感受,加深记忆。如板书内容、实验现象、师生的面部表情和神态等。 2.镜头的运动和运用 摄像机常用的拍摄方式有推、拉、摇、移、跟等几种,恰当地运用镜头,才能达到好的拍摄效果。 摇镜头:所谓摇镜头,就是摄像机位置不动,借助于三脚架上的云台,按某一方向水平或垂直转动摄像机所拍摄到的镜头。其画面效果犹如人们转动头部环绕四周或将视线由一点移向另一点的视觉效果。其目的就是通过摄像机的运动将画面向四周扩展,使画面更加开阔,给人完整的印象。如为了强调课堂上学生活动或反映整个课堂气

书法课优质说课稿

书法课优质说课稿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竖心旁》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学背景: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凝聚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审美意识,是中华传统艺术的根。但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书法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被忽视,导致现在中小学生、甚至大学生书写水平严重下降,大多不能写出一手漂亮整洁的规范汉字。至此近几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也多次提出关于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的提案或意见,书法教学逐渐被受重视。 2、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正确的坐姿与执笔方法。这是基础目标。 (2)、知道写好书法的三个要素:笔画、结构、章法。 (3)、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技能目标:正确书写竖心旁及带竖心旁的例字,要求写得正确、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汉字书写的热爱,初步培养审美能力。 3、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坐姿和执笔方法。 2 、按笔顺正确书写竖心旁及带有竖心旁的汉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竖心旁及带有竖心旁的汉字。 二、说学生: 我校学生绝大多数为书法初学者,总体基础薄弱;所以需要老师注入更多的精力与科学的教法。 三、说教学法与学法:

书法课的特点是有很强的动手操作性,老师讲解、引导,直接示范是最主要的教授方法。学生的学习最主要以临摹和练习为主。 本节课主要用了形象直观的视频,以毛笔字的笔画形态来展示所要学习的硬笔字,让学生清楚的明白笔画形态及用笔的来龙去脉,同时运用田字格让学生清楚的观察老师的示范。 学习书写的过程中采用了集体讲解和示范,以及单个指导和示范。学生之间采用互相学习、互相品评的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小活动: 活动1【导入】一、视频导入 1、我国是个文明古国,我国的汉字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甲古文(出示),你能猜出是什么字吗(播“心”字演变视频) 2、古人认为思考要用心,所以但凡与思考、感情有关的字都有“心”的偏旁。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与“心”有关的偏旁。(播竖心旁视频)(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领悟新知 1、交流竖心旁的书写笔顺,梳理书写要领。 (1)教师示范书写竖心旁,学生观察,交流书写笔顺。 (2)观察竖心旁的笔画组成及笔画间的位置关系。 2、教师示范,学生练写。(提醒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 (1)教师示范书写竖心旁,学生书空,再练习书写一行,教师巡视辅导。 (2)交流评价。 活动3【讲授】三、教学例字“悟”、“快”、“悦” 1、学会了竖心旁,现在我们来写带有竖心旁的字(出示:悟) 2、仔细观察,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课件出示书写注意事项),师示范讲解。

余映潮散步教学设计

篇一:余映潮散步教学实录 余映潮《散步》教学实录 师:我们开始上课 生齐:起立,敬礼,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我们学习莫怀戚的美文《散步》。现在一起来进入课文。这节课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赏析,教你怎么分析课文。第二,在这里面进行我们阅读能力的训练。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这里,有——,该怎么说呢,有什么呢? 生1:这里有一家人。 师:有散步的三代人。 生2:这里有美丽的田园风景。 师: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 生3:这里有浓浓的亲情。 师:你告诉了我情感。 生4:这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还有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师:那样美好,那样光明啊!这样,一起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读。 生齐读:这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更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这里有—— 生齐读:——春意,亲情,孝敬,关爱,呵护,温馨瞬间,还有中年人的责任感?? 师:读得好!下面,我们就开始课文赏析。品情,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怎么做呢,老师告诉你。(品析能力训练之一)话题,深情渗透在这一句。拿起笔,根据全文的内容,欣赏文中的一个句子。好,开始各自的认真思考。 生在书中勾画,思考。 师:刚才我观察到了两个聪明的动作:第一个动作,划下来;第二个动作,写旁批。好,现在谁来说说。好,你是第一个举手的,谢谢你。 生1:我找到的是第六自然段的倒数第二句和倒数第一句:“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间还长,我说‘走大路’。这句话的情感是:我对母亲的孝敬。 师:申请渗透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选择之上。好! 生2:我觉得深情渗透在第七自然段的环境描写上。我觉得这里不仅写出了儿子觉得这里的环境很有意思,还写出了散步时祥和的气氛以及浓浓的情义,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亲情。师:作者带着欣赏的眼光观察景物,写得那样得美好啊! 生3:请同学们看到第五自然段。深情渗透在这句话:“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我从这句话当中体会到了家庭的温馨,幸福还有和睦感。 师:好像让我们听见了那个小家伙的可爱的,快乐的,幼稚的叫喊声。 生4:我从第三自然段的“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这一句话体会到了深深的真情。我从“熬”这个字体会到,作者对于母亲在冬天这么寒冷的天气里作者十分担心母亲的身体,我体会到作者对于母亲的担忧,但同时又庆幸母亲熬过了这个严冬。 师:“熬”字用得好啊!妈妈在过严冬,而我们的心,也在伴着妈妈的健康而跳动。这个“熬”字为什么用得好啊?这要联系到我们的南方。南方冬天又没有什么取暖的设备,所以“熬”字用得恰当。 生5:我从第七自然段的第一句“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说:‘还是走小路吧’”,我从这句体会到,母亲疼爱孙儿,虽然自己不愿意走小路,但还是依着孩子,说明亲情的力量是无限的。可以看出母亲对孙儿的疼爱。

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构建“五步建模教学法”,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在教研室“小学数学‘建模用模’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即“提出问题情境化-----解决问题过程化-----建立模型具体化-----应用模型生活化”)的理念引领下,结合我校实际,针对数学建模的重点,我们把“小学数学建模的有效策略”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自主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数学个性教学法——“五步建模教学法”,在教学中致力于学生数学建模的引领,让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从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有效达成了“新课标”提出的能力发展目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建模用模意识得到了有效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五步建模教学法”模式流程 二、“五步建模教学法”教学策略 1.通过“创设情境”,变“事理”为“数理”建构数学模型 小学数学中的法则、定律、公式、解决问题的策略等都是一个个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建模形成数学模型一条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把“生活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型”。因为生活原型中揭示的“事理”是学生的“常识”,但是“常识”还不是数学,“常识要成为数学,它必须经过提炼和组织”,我们要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读懂问题情境。 2.通过“转化”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同化新知识、构建新结构的过程。尤其是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因此让学生掌握“转化”的思想方法无疑是交给了学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3.通过“数形结合”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数形结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解答“问题解决”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通过画图形可以把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的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理清思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协调发展,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建构“数学模型”的兴趣和能力,由于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多样化,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更有创造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数学意识。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发展的要求。 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提出问题情境化) 师: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请同学们看王芳生日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今天是王芳的生日,妈妈为她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爸爸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妈妈吃了1块,爸爸吃了3块,王芳吃了2块。) 师:你能根据情境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 生1:爸爸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81,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8 2,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1,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生2: 82里面有2个81,83里面有3个8 1。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数学信息: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82,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 1,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吗? 生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3+8 1

程翔老师《散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程翔老师《散步》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程翔 语文思维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任务是培育学生从字里行间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释问题。这个任务比较特别,是借文字和文章内容来培育学生抽象思维方面的能力,而这种抽象思维之格的形成与文字和文章所呈现的形象、情感、细节等又密切相关,因而语文思维教学在完成这项任务时所采用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就比较特殊,与数学、物理、哲学、逻辑等学科的思维教学有着较大的差别。下面我们以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青年语文教师研究中心理事长程翔的《散步》教学实录为例,看看程翔老师在面对初中生时是如何开展语文思维教学的。 一、在初中生(少年期)的思维中,抽象思维之格开始了明显的发育过程,在这个特定的思维发育时期里,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都要抓住这一特点,结合学科特征和优势,采取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对症下药,使初中生的思维得以健康的发展。初中生的抽象思维还处于经验型的发展阶段,需要感性经验的直接支持,因此程翔老师从生活中提取了一个情境,一组形象,既是讲课的一般导语,又是引导学生从生

活经验中概括自己的抽象感受,从中培育学生的抽象感悟能力。 老师:我问同学们一个小问题:咱们班的同学有经常和父母一起散步的吗?请举手。 (学生举手) 老师:请一位同学谈谈和父母一起散步时有什么感受。 学生:我觉得和父母一起散步可以谈谈心,一家人有说有笑,即使父母批评自己,也不像在家中那么严肃。 老师:很好。散步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项内容,它是一种温馨幸福的家庭生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叙事散文——《散步》。先请一位同学把课文朗读一遍。 (学生朗读课文) 二、从初中开始,语文教师就要结合记叙文的教学对初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进行初步的培育,具体讲就是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对形象材料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划分文章段落、归纳段意、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中心思想、认识写作特点、表明自己的观点等等。程翔老师通过针对性较强的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人物的一言一行)寻找回答问题的依据,同时他还不断地引导学

课堂教育教学实录及评析

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

————————————————————————————————作者:————————————————————————————————日期:

三、“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实录与评析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数学问题(提出问题情境化) 师:分数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请同学们看王芳生日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情境图:今天是王芳的生日,妈妈为她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爸爸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妈妈吃了1块,爸爸吃了3块,王芳吃了2块。) 师:你能根据情境用以前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 生1:爸爸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81,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82, 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1,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 生2:82里面有2个81,83里面有3个8 1 。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数学信息:王芳吃了这个蛋糕的 82,妈妈吃了这个蛋糕的8 1 ,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8 3 。 师: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吗? 生1: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3+8 1 生2:王芳和妈妈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2+81 生3:王芳和爸爸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2+83 生4:王芳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2-8 1

生5:爸爸比妈妈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3-81 生6:王芳比爸爸少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3-8 2 生7:他们一共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82+81+8 3 生8:还剩几分之几没吃? 88-83-82-8 1 …… 师:比较以上几个分数,有什么相同点? 生:分母都相同。 师:分母相同的分数叫做同分母分数。你能给这些算式分类吗? 生:加法分一类,减法分一类…… 师:今天我们一起探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评析]本环节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建模兴趣”和“引出数学问题,培育建模基础”两步的整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分吃蛋糕的生活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主动获取、梳理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自主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和理解问题,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本环节经历了“呈现情境——提取信息——整理信息——提出问题”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真正做到了“提出问题情境化”。 (二)引导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过程化——建立模型具体化) 1.自主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索,经历过程 师:83+8 1 表示什么意义? 生:83+8 1 表示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分数加法的意义)

硬笔书法优质课课教学设计

硬笔书法课---整体书写练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汉字的起源,掌握整体书写格式,欣赏书法艺术作品,养成良好的书写姿势。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在例字中归纳书写要领,能完成一篇完整的书法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书法艺术的传承意识和责任感,发展个性,陶冶情操,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学重点: 掌握汉字基本书写规律,能完成正确落款等步骤。 教学难点: 学生在例字中归纳和总结书写的要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书法艺术像美丽的浪花,激发我们无穷无尽的想象,给了我们生活的理想和动力。成为大千世界一道亮丽的风景。 展示幻灯片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养成高雅的审美情趣,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

图上的刻画让我们感觉不到是文字还是绘画,那是我们的祖先在向别人诠释一个动作,表达一种意思,或者是讲述他一天的经历,或者是宣泄一种情绪? 教师:这就是我国最朴素的文字----象形字 学生小游戏(猜猜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他们动脑找同学读:汉字书写的的起源 二、讲授新课 那么汉字的发展是怎样的进程呢?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魏晋}可见,我们的祖先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逐渐摆脱幼稚的书写,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学生读汉字书写的起源(二) 教师总结:汉字书写的形式 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应用最广泛的是楷书和行书(观赏课件) 硬笔书法几个字的5种书写形式,看看那种和我们现代应用最接近? 教师:楷书有书中楷模的意思,作为交流的一种标准字,形体方正、笔画平直,通常称为方块字。便于书写和识读,实用价值最高。 看课件 大家说 :屏幕上是什么字----各种猜测

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观摩一等奖 《散步》课堂实录

初中语文优秀课评比观摩一等奖《散步》课堂实录 (上课,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亲情是什么?有人说亲情是一缕阳光,可以让人感受到快乐和温暖,也有人说,亲情是一根绳子,将心和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今天呀,我们就一起走进暖暖的春日,去感受浓浓的亲情,一起来学习文章-―《散步》。 师:我相信大家课前预习过课文,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呀,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生:作者和作者的家人在春天一起在田野中散步。 师:注意呀,他说作者,文学中的作者,一般说―― 生齐:是文中的我。 生:初春,我和我的家人在田野里散步。 师:语言更加的简洁明了,非常好。 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把耳朵叫醒,去聆听作者的心声,边听录音边思考这样的问题。(投影出示思考题)1、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家庭?2、文章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说说你的感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听课文录音。 师:同学们,听到这样深情的朗诵,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那么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你来说一说。 生:我看到一个十分温馨的,而且互相关爱的家庭。 生:我看到一个和谐的家庭。 师:那么在这个温馨充满关爱而又和谐的家庭中,给你留下了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又是谁呢? 生:我觉得是作者的妻子。 师:应该怎么说?是文中我的妻子。 生:回为从文中可以看到我的妻子是很标准的贤妻良母。 师:如何见得?

生:因为,文中有一句话叫做,妻子走在我后面…… 师:没关系,你讲清楚在哪里?文中对妻子的描写的笔墨不多,在哪儿呢? 生:第六节中,妻子她总是听我的,这儿很符合中国传统对妻子的要求。 师:她总是听我的,作为我这个丈夫来说,怎么样? 生:很幸福。 师:说明她对我非常的尊重。文中我的妻子还有什么特点? 生:就是我的母亲…… 生:文中的妻子,她走在我的后面。 师:除了这个以外? 生:她很关爱儿子。哪里见得?妻子也蹲下背起儿子。 师:很好,这样一个尊重丈夫、关爱儿子的妻子,他刚才用了一个很好的词――- 生齐:贤妻良母。 师:那文中还有让你感受印象深刻的人物呢? 生:我的母亲。文中从很多的地方看出来,我的母亲怀有真挚的母爱,无论是对我,还是对我的儿子。就像爱护自己一样。 师:你举个例子。 生:但是母亲摸摸小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师:抓住其中的词语―― 生:摸摸,表现了这位老人对孙子的疼爱。 师:好的。还有同学要说―― 生:母亲让我们走大路,大路平顺,她是不希望家人走在小路上,也不安全,也是对家人的关心。 师:想得很好。还有吗?

课堂教学实录

《新型玻璃》课堂教学实录 (引语):这节课老师将和你们一同前往玻璃王国,认识几位新居民,相信大家此行必有收获。 1、播放课件、“随影”入境。 2、揭题生疑,鼓励发问。 (1)导问:看到这个堤题目你已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2)梳理问题。 a、什么叫做新型玻璃? b、文中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c、这几种新型玻璃的作用是什么?介绍“新型玻璃”?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全班同学默读课文。师巡视。) 师:请停一下。我发现,全班同学不但边读边想,还用笔划。看来“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做法已深入人心了。人人要养成这样一个好习惯。好,接着读吧。(学生继续读、想、划。然后老师请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划得是否准确。)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全班学生举手,表示明白了。)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了,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 “自述”是什么意思?对,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写“变色玻璃自述”,第四组写“吸热玻璃自述”,第五组写“吃音玻璃自述”。现在你们都是新型玻璃了。(笑声。)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

作用写出来,为自己作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当然喽,要实事求是,不要吹牛。(笑声。)(全班学生写“自述”。师巡视。学生写了将近15分钟。) 师:大多数同学写好了,有许多人写得很漂亮。 下面,我请同学到前面来读自己写的“自述”。按着顺序来,先请“夹丝网防盗玻璃”来说。谁愿意来?(指名到前边来读。) 师:大家注意听,看他写得怎样。特别注意听老师怎么给他评改的,学点修改文章的方法。(生:(读)“《变色玻璃自述》。我的名字叫‘变色玻璃’,是一种高科技产品。有人可能不知道我,其实,我早就上世了。”(师插话:“请停一下,把你写的‘上市’的‘市’写在黑板上。”该生在黑板上写了个“世”字,听课者忍不住笑了。老师说:“产品上市的市,是市场的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该生恍然大悟,把“世”改为“市”。 师:“对了!我看你又创造出一个好经验。当写作文的时候——全体同学注意蔼—当你写作文的时候,因为太紧张太心慌,没有细考虑,好多字就随便写一个同音字代替了,你看,‘上市’就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不能写成‘世’。还有‘再在’、‘像向’、‘已经’的‘已’、‘所以’的‘以’,这些同音字很容易混淆。当你们写作文,要用这些字的时候,别慌,要静下心来想一想,该用哪个字,只要你稍微地想一想,一般都不会用错的,这是经验。记住了没有? (接着往下读)“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而从外面看室内却看不见。”(师插话:“‘却什么也看不见’,加个‘什么’”)“却什么也看不见,

浙江省优质课《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

《湖心亭看雪》课堂教学实录 绍兴新昌城关中学赵晨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杭州之盛在于西子一湖,大多数人会选择什么季节出行? 生:冬季。 师:大多数人! 生:春季或者夏季。 师:在这样的季节可以看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对于大多数人,会选择一天中什么时间去西湖呢? 生:早上。 师:我们的作者张岱在冬季去西湖。他究竟想要借助表达些什么呢?我们读文言文,首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如第二自然段中有一句“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师:昨天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会读了吗? 生:会。 师:把我们昨天预习的结果展示给我们的老师。 生: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不错啊,朗朗书声是我们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会翻译了吗?“上下一白”的“白”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你怎么知道解释为“全”? 生:根据全文的意思。 师:我们还可以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了解文言词的解释呢?课下注释,根据课下注释的标注来了解个别词的解释。今天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解释的方法。“一身是胆”的“一”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由此可以推断,“上下一白”的“一”解释为“全”,这就是推断法。我们再来看个成语“面面俱到”,“俱”是什么意思? 生:全。 师:你能精确翻译这个句子吗?“拥毳衣炉火”。看到这个句子,你感觉到了天气怎样的状况呢? 生:十分寒冷。 师:从哪个词中能恨明确地感受到“十分”呢? 生:拥。 生:表达出来了,毛皮大衣本来就说明了寒冷,又说道火炉,更能体现了。 生:我觉得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师: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如果十分寒冷,那应该是紧紧裹着。

师:大家注意到了吗?刚才这位男生用了一个词语“紧紧裹”,我们再来翻译下。我们再来看一个句子“湖上影子,”人教版教参上是这样翻译的,哪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读翻译。 师:两个红字“道”、“叶”,写出了景物什么特征? 生:简洁。 生:孤独。 师:影子这个词语确实能够体现出“孤独”,但影子是淡淡的。痕、点、芥、粒又写出了什么呢? 师:你认为可以用什么两次来形容呢? 生:条。丝。抹。 师:我们来看看原文用了什么量词,芥。芥是什么意思? 生:小。 师:既然我们不能用其他的词语来代替,那我们就直接按照原文来理解。会读了,我们就走进下一个环节,文言要会理解,海明威提出了“冰山理论”,浮在海边的只是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沉在海面之下。谁来跟我们说说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对雪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 生:作者把雪当做了自己的象征,突出了自己对洁白的追求。 生:淡淡的孤独与寂寞。 师:你读不懂的有什么呢? 生:最后一句“莫说相公痴”“痴”在哪里? 师:不懂的还有吗? 生:前面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提到了“舟子”? 生:在亭上的两个人,作者问的是姓名,可是那两人回答的确实“金陵人”。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知道“痴”字很重要。这个“痴”表现在哪里? 生:在晚上八点左右还独自一个人撑着小船去湖心亭看雪。 师:还有吗? 生:天气很冷,他还是坚持去看雪。 师:从这些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张岱对于雪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行为在有一个人眼中可不是痴迷的意思啊,你知道是谁吗? 生:湖上的两个人。 师:他们是怎么认为的? 生:志同道合。 师:在谁的眼中不是痴迷的呢? 生:在船夫眼中。 师:船夫理解张岱吗? 生:不理解。 师:所以在舟子眼中,这是什么呢? 生:痴呆。 师:看起来舟子是不理解张岱的。“独”与后面的舟子的出现是不矛盾的。

《散步》教学设计新部编版初稿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散步》教学设计 莫怀戚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散步》。 二、教学设计理念 (一)教材分析 当代作家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在散步这一平常之事中,让读者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是“语文与自我”的一个展现层面,以“自我”为核心,紧扣“亲情”这一单元主题,与本单元其他文章反映了同一主题,引领学生进入中外名家的亲情世界。同时与第四单元“人与自然”(科学精神)、第六单元“人与社会”(想象世界)相衔接,体现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三大板块诠注了全新的育人观念,《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用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学生的精神领域。教学中应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品味哲理,初步思考家庭亲情中的责任、谦让、互敬互爱等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为初中的起始阶段,学生处于初中学习的适应期,语文课堂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扎实积累,注重理解、审美、创新等各项能力的积极培养。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独立思维的重要发展阶段,不喜欢被动接受

知识,他们的自尊心、主动性和求知欲都有所提高,与此同时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筛选信息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通过这两个单元的学习,已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但是,对于我校的七年级学生来说,他们语文基础较为薄弱的同时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习惯,缺少生活阅历和对生活的体验,部分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感情较为淡漠。在语文知识方面,学生对“散文”这一文体知识的了解不多。 (三)设计理念 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课文《散步》以“人与自我”为主线,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突出人文性教育,让学生在感受浓浓亲情的同时,体悟生命与责任。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闪光点,激励他们自主参与合作、主动发现探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鼓励他们独特的思路和想法,以自身的学习体验自主交流思想、展示成果。学习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流讨论中愉快地获得知识。 《散步》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却体现了故事美、情感美。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审美阅读进行训练,让学生在阅读的情境中进入文本的探究,紧扣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寻找美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之美的体

(完整版)课外阅读指导课堂教学实录

课外阅读指导课堂教学实录《童话,多么美好的世界》 《童话,美好的世界》课堂实录 教学目的: 1.通过一段时间的童话阅读情况汇报,教给学生阅读欣赏童话的方法。 2.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3.挖掘童话内涵,培养学生用美好的心态看生活。 教学过程: 一、出示幻灯片,引出话题: 1.首先,让我们来看大屏幕上的一段话,看看你能读懂它的意思吗? 幻灯片出示: 如果有人5 岁了,还没有倾听过安徒生,那么他的童年少了一段温馨; 如果有人15岁了,还没有阅读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少年少了一道银灿; 如果有人25岁了,还没有细味过安徒生,那么他的青年少了一片辉碧; 如果有人35岁了,还没有了解过安徒生,那么他的壮年少了一种丰饶; 如果有人45岁了,还没有思索过安徒生,那么他的中年少了一点沉郁; 如果有人55岁了,还没有复习过安徒生,那么他的晚年少了一份悠远。 指名有感情朗读大屏幕上的内容。 师:孩子们,你们读懂这段话说的意思了吗? 生1:我感受到了童话的重要。 生2:我们要仔细阅读童话,了解通话,品读童话。 生3:这段话是说人的一生中离不开安徒生。 生4: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不同年龄段的人都需要安徒生…… 生5:老师,我来补充一下,是需要安徒生的童话。 师:是啊,所以有人说,童话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营养品,它既可以营养两三岁的孩童,又可以营养七八十岁的老翁。因为几乎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是伴着童话故事一路成长起来的。这学期,我们已经补充了不少童话的营养,可是如果只是一味的填充却不去思考消化,再好的营养也只会白白流失。所以,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那个童话的世界。把童话的营养充分吸收,让它能真正滋养我们的身心。(板书题目:童话世界) 师: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从小到大,你都读过哪些童话? 生1:我读过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 师:能不能说得再具体一些 生2:我读过格林童话中的睡美人、灰姑娘…… 生3:我读过安徒生童话中的丑小鸭、皇帝的新装、茶壶、小意达的花…… 生4:我读过《丑小鸭》、《白雪公主》、《夜莺》、《茶壶》 …… 师:都是外国的,中国的呢? 生1:郑渊洁的童话《没头脑和不高兴》、 生2:《宝葫芦的故事》、《神笔马良》 …… 过渡:老师注意到咱班同学在谈起童话的时候眼睛都在发亮,看来大家对童话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大家想过么?是童话世界中的什么吸引了你? 生1:美好的画面。生2:人物的形象。生3:其中的道理。 生4:精彩的故事。生5:丰富的想象。如《会飞的箱子》中的飞箱,可以从这个国家飞到那个国家很神奇…… 二、从美好的人物、美好的画面和美好的结局等几个方面体会童话世界之美 过渡:原来童话是用那么多的美在帮我们编织着一个世界,那是一个有着美丽的人物、美妙的画面、美味的结局组成的多么美好的世界啊!(补充板书:童话,多么美好的世界) (一)美好的人物 过渡:孩子们,这个充满善良纯真,处处美如仙境的世界实在太令人向往了,童话作家究竟是如何把这个美好的世界呈现给我们的呢?让我们离这美好的世界再近一些,先去感受一下那些美好的人物(板书:人物) 1:由表及里的美: 过渡:谁先来说说你的童话世界中,那个最美的人? 生1:小人鱼。因为她在自己就要变成泡沫时,也没有杀死王子。 师:小人鱼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所以很美。谁知道她长什么样?

《高中书法课程教学》优质课比赛教案

高中书法课程教学教案 一、教学思路:书法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突出书法学习的可操作性。 二、教学目的: 1、认识毛笔。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三、教学重点: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四、教学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五、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六、教学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 七、学过程: 一、执笔 1、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齐、圆、健。“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 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4)毛笔的“四面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 笔毫为锥体,分“四面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不可性急用蛮力捏开。每次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套上笔帽或者悬挂起来。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处长使用寿命。 2、执笔法 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擫、押、钩、格、抵。 擫,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用力。 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 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 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字。如果是用提笔、斗笔写擘窠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执提笔、斗笔要将笔管靠在虎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散开在前后左右包抓住笔管。 3、书写方法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执笔低的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 (4)身法——坐势、立势 二、用笔 (一)用锋与用毫 毫——长而尖锐的毛。笔毫即是毛笔中兽毛的部分。 锋——刀剑等器械的锐利或尖端部分。笔锋即是笔毛中的尖端部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