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居士学佛应避免的几种错误心态

居士学佛应避免的几种错误心态

居士学佛应避免的几种错误心态

好像一夜之间,身边的人都在修佛。用心观察,发现许多有趣的事。

有的人修了佛后,像黑社会老大,动不动就威胁你,你这样做会下地狱,你那样做会有报应。你吃块肉,他横眉冷对。你无意中说了一句佛不好的话,他怒目圆瞪,教训你半天,如果你不听他的,他郑重地宣布,你会不得好死。

真正的佛永远给人力量,给人安宁。这种动不动就吓唬别人的,不是佛,是魔。

有的人修了佛后,像得了焦虑症,在家搞卫生,不小心打死一只蟑螂,她难受好几天,因为杀生了,可能会下地狱,又因为那只蟑螂很可能是他前辈子的父母,否则,它不会无缘无故来到他家里。

有的人修了佛后,变成了超级好人,看到别人有困难,立即兴奋起来,冲上去要帮忙,也不考虑别人需不需要他的帮忙,也不考虑自己这样帮忙会不会扰乱别人的生活,反正他是一定要帮,一定要关心。

因为他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修行人,很有能量,能够帮到别人。其实别人不需要他的帮助,只是他需要别人的困难,别人有困难了,才能有机会展示他修行的功力。

看到别人哭,他才有机会感叹自己生活的美好。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认为可以为自己积点德。大多数人生活如果出了问题,当务之急是要让自己静下来,静下来,问题轻意就解决了。如果你真想帮助别人,更应该静下来。你的平静安宁,可以让对方觉得安全,觉得生活依然如故。

可是有些修佛人,他看到你有问题,他急啊,像一只猴子一样在你旁边上窜下跳,一会提醒你要这样,一会又提醒你要那样,一会又说你这问题有多严重多严重,甚至还会说有什么鬼神,扰得你不得安宁。这种关心,如同咒诅。

有的人修了佛后,喜欢讲放下,这个也放下了,那个也放下了,不去赚钱,不去工作,不去交友,不入世,天天窝在家里,天天说放下。迟早有一天,身边的人都会远离他,把他也给放下。这种放下,分明是逃避。要记住真正佛是为众生承担更多,为众生造福更多,这样的你才能更好的累积自己的成佛资粮。

有的人修了佛后,一遇到问题,立即给佛上昂贵的供品,上昂贵的香,以为越贵,佛祖就越会保佑他。这分明是在贿赂佛,把佛当成了小人,以为佛拿人东西,手就短了。(平时不注重积功累德,临时抱佛脚的作用很小哦)许多修佛的人,其实是在用他的行为举止错误的示范了真正修行人的标准,给世人看。他自己都不知道造业了,因为佛教是微妙法门,一点点的相差,就可能做500年狐狸。

学佛是好事,只是别太过了,别太执着了。太执着修佛,记住在别人不了解佛教时,不要随便与人讨论佛教,这样佷容易让对方造口业,这本身就是我们要做好的问题。

要记住佛都是用善巧方便而说法的。

有时想一想,修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显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等?为了显示自己了不起?还是为了脱离轮回呢?还是修为人处世。佛教最基本是,教我们人伦道德十善业,根本性的东西就是一点一滴做起。以身示范榜样的力量永远胜过你说一千道一万。

当然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修得非常好的人,跟他呆在一起,非常舒服,

非常安宁,非常自然,非常让人欢喜同时让人心生敬畏,感觉有一股正能量……

佛只能给我们解脱痛苦的方法,佛是助缘超渡我们,只有我们自己主缘才能超渡自己。超渡自己,深入自己的内心,用智慧,化解内心种种负面情绪。

记住佛是告诉我们很多宇宙规律,并不是说佛在规定很多这个那个,佛大慈大悲不会限制我们的生活,但我们要做的是,尊敬宇宙法则,尊重一切众生平等的规律,自然我们也就尊敬了佛,尊重了宇宙规律。

还有些人永远觉得自己所修行的法门最好,就会去说别人的法门不好,不究竟,不方便。

要知道佛教有八万四千修行法门的原因,是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根性,以及众生八万四千种因缘,每个人因缘不同、智慧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吃一种法味啊。这不但不慈悲,而且还可能造业。

希望大家说话都要用爱语、软语,这样才能摄受众生,不要动不动就以下地狱吓唬人,很多人学了佛以后就变得与人格格不入,看到别人做什么都很厌恶,觉得别人都会堕三恶道,这是个很不好的现象,别人现在做的正是一面镜子,正是你没学佛前以前犯过的错,他人牺牲自己的因果在你面前示现,让你看到的不是别人的过失,而是自己以前有多么无明愚痴,这时候你心里哪怕生起一丝一毫对过去造作恶业的惭愧心及忏悔心并且真诚替自他及眼前的这个人忏悔过去三世因为无明所造作的一切恶业,并发愿纵遇生命危险也绝不再造,那么眼前的这个人也会因为你这样的一念发心,即使造业也变成有无量功德了(这样说了这个人何尝不是菩萨呀,我们要感恩他呀),因为佛法永远是教你向内求,向内看,当你有这个觉知的时候,你才有真实的智慧,时时观照自己的内心,这样你才能达到究竟涅槃的境界呀,望同修们时时自省,不要借着自己学了几天佛就肆意去指责他人,人家看着你这样,根本就不想再入佛门了,我们任何学佛都是想获得快乐和福报的,别人也是这样,我们要以智慧和怀柔的心让众生心生欢喜心自己想进入佛门,所以你的语言你的示现就是在表法,非常关键:

一切众生皆能成佛!

佛就在我们自己的心里

【佛说见正经】人为何会忘记前世?

一天,佛陀和弟子们在罗阅只城外的一颗大树下休息,有一位新出家的比丘名叫见正,心里正在琢磨一个问题:佛陀说人有前世,为什么人都不记得?若有后世,为何又不见有人回来报告呢?我要问一下佛陀。

还没开口佛陀已知道,世尊就先说道:弟子们,你们看这棵树,本来只是一颗种子,现在已长成茂密的大树,起初是种子时,还没有树根、树干、树叶和果实,在地、水、火、风四大的因缘作用下,种子才发芽,芽再生茎,茎再生叶,叶再生花,花结果实,展转变易,虽然已经不是原来的种子,但又不离原来的种子。你们说,这些根茎花果还能再变回原来的种子吗?弟子们都回答:不能。

佛陀告诉弟子们:生死也是这样,无明愚痴为本,犹如树的种子,种子虽小却能长成大树。无明愚痴生行,行生识,识生名色,名色生六入,六入生触,触生受,受生贪爱,爱生执取,执取生有,有致生,生致老死,合十二因缘。有了身体,就有老死,死后心识随生前善恶之行,去往来世,遇到有缘父母,再受形体,生起新的六根,熏染新的习气,另受苦乐,加上环境的转变,都已经和前世不同,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身体、习气、住所,犹如大树不能恢复为种子一样。

【益西彭措堪布】无我空性教理如何运用于实修中

魔障

就像《大宝积经》所说:“云何名得甘露灌洒?谓烦恼魔、蕴魔、天魔所不能损。纵于死时,虽有死魔,亦得自在不起死想。何以故?由彼正士,住于空性、无相、无愿,于一切法无所分别,不生不灭,不堕不起,不来不去不住,不染不净。”心不参与,住在空、无相等当中,就不会被魔损害。

所谓“烦恼魔”,指贪等的烦恼,因为能恼害身心,所以叫做“魔”。心不参与,自然不生烦恼,也就不会被烦恼魔所损害。

比如,心生贪著,就陷在烦恼魔当中。下至你贪一点零食,心的状态也很不正常。对人贪执,像是对儿女,对情人,一想起他,就爱在心头,心心念念连在一起。像这样,心参与进去,身心就会受到损害。

从前有一个母亲,非常爱自己的儿子。有一次,儿子骑自行车出门,结果在三叉路口被大车撞死了。后来这个母亲就一直陷在非常悲伤的状态里出不来,结果精神失常,天天叫着儿子的名字,以为他还活着。这就是因为爱得太强,心参与得太深,结果失去的时候就要感受撕心裂肺的痛苦。那种忧愁、悲苦强烈地抓着她的心,不得不感受烦恼魔的损恼。

其他事业、钱财、权利等等都一样,人卷在那里时都着魔了,完全失去了正常状态。很多修行人原本修行很好,后来却堕落了,就是因为在名利、财色上过不了关。而且,一念著了名利等,冤家就会乘虚而入。

像我们熟悉的悟达国师的传记[1] 。他原本持戒精严,德行显赫。后来当朝皇帝亲临法席,供养他沉香法座。这时由于生起了高慢心、名利心,结果膝盖上忽然生出一个人面疮。人面疮有眉眼口齿,每次喂它饮食时,都会开口啖食,跟人没有差别。国师为此非常苦恼,虽然看了很多名医,但都束手无策。后

来得蒙神僧赐予三昧水洗濯,结果人面疮开口,告诉他:前世自己是晁错,国师是袁盎。由于被袁盎杀害,所以在多生当中一直跟随,寻机报仇。但因为国师在过去十世当中身为高僧,戒律精严,所以一直没找到下手的机会。现在由于得受皇帝恩宠,起了名利心,有损德行,就有了加害报复的机会。

这样就知道,心生则种种法生,内在有这样的心,才会被冤亲债主得便而侵入,没有心,再厉害的外缘也无法侵入。所以,要想让自己不出问题、不着魔,就必须管好自己的心。心不参与,就不会陷入烦恼,也就不会被魔所损害。

所谓“蕴魔”,指既是生死苦果,又是生死苦因的五取蕴。由于这五种蕴盖覆真性,所以是魔;或者这五种生死之法能夺慧命,所以叫做“魔”。这也是由于自己的心计执有生死,参与到虚幻的生灭法里,才形成了生死。这样就必定有因、有果、有轮转,也就免不了被蕴魔所害。

像是认为有“我”,有“法”,然后“我”要追求梦想、创造价值等等。这样你的心参与到生死当中,就免不了形成生死业因,必定成为生死里的一员,陷在蕴魔的掌控下,拔不出来。这时如果能够了知本无生死,心不参与,自然不会陷在错乱的生死当中,也就摆脱了蕴魔的损害。

“天魔”指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和他的眷属。因为这些魔众常常作种种扰乱,障碍人的修行,所以叫做“魔”。其实,这也是因为内心认为魔有自性,才被外魔干扰。如果了知魔众本空,心不参与,外魔自然会消失。

米拉日巴尊者的传记[2] 里讲到:一天,尊者捡柴回到山洞,见到洞中坐着五个恶魔。一个以说法的姿势坐在尊者的床上,两个看上去在听法,一个在旁边侍候,还有一个在翻看尊者的经书。尊者看到觉得很稀奇,以为是山神戏弄,就唱了一曲赞歌进行赞颂。结果五个魔听完赞颂,不但没消退,反而怒目圆睁,发出怪吼,准备扑击尊者。然后尊者观忿怒本尊,用密咒驱魔,结果还是毫无效果。之后尊者对他们生起大悲心,为他们讲述善恶因果,魔众仍然不为所动。最后尊者想:一切法只是自心现幻影而已,心本来不可得,哪里真有魔呢?如果我把魔当成真的有,那真是可笑的事。之后尊者不再以为真的有魔,提起体性空慢,直闯入洞中,结果群魔都消于主魔身中,主魔也变成一股旋风消失了。米拉日巴起初心以为有魔,就是心已经参与。这样赞颂魔,魔也不退;修忿怒法,魔也不退;以悲心讲因果,魔仍不退。然后思维唯心所现,心也无有,心不再认为有魔,提起体性空慢,就不再见魔了。

总之,一切魔障都源于内心的实执。心不执著、不参与,所有魔障都无法损害,自然能够了脱生死。

黄念祖老居士的《谷响集》里有一个很好的例证:一年秋天,黄老在广化寺念佛七讲《阿弥陀经宗要》,最后引用印光大师的开示说:念佛没得一心时,不可急躁求见佛。因为这躁妄求见的心,会给自己的冤家提供方便,他们就会借此机会干扰报复,破坏行人的修持。

黄老讲完后,一位年纪很大,看上去面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女居士走到跟前,情绪激动地说:“您讲的正是我的病!我已经病了两年多,因为我念观音菩萨,就很想见菩萨。哪晓得自从见了观音,各种乱相都出现了。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睁眼闭眼都能看到。有时候见的是善相,有时候见的是恶相,自己心里特别害怕。就是屋里坐满了人,还是能见到满屋子都是恶相。结果弄得晚上不能睡,白天也休息不了。身心疲惫不堪,神经紧张,什么办法都治不好。我现在被折磨得万分痛苦,命在旦夕。”她最后还问,是不是该念大悲咒来除魔。

黄老听后对她说:“你不必修法去压制。如果去压制,就是在作对,那这个结子就拉得越紧,更不易解开了。”

又给她讲:“古时有一位大德,在深山里住茅蓬,带领大众共修。但是,那里的山精野鬼时常来干扰,有时现佛菩萨相,有时现虎豹等的恐怖相。大众都被惊动扰乱,不能清修,就劝大德换个地方修行。但是大德不为所动。结果三年后,野鬼都消失了,什么相都没有了。大德说:‘野鬼伎俩千般有尽,老僧不闻不睹无穷。’ (这就是驱魔的妙方。)”之后黄老指点她:“你看,不听、不见、不去管它,魔障自然消除。古语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就是这个道理。”

当时女居士要求黄老的小女儿把这些话写下来交给她。

不久,黄老在居士林讲《净修捷要》。讲完后,这个女居士特别前来道谢。她那时神态安详,容光焕发,看起来像是换了一个人。原来黄老的女儿所写的字条送到后,她心前的恶相全部消失了,顿时就消除大魔障。

这样就知道,“不闻不睹”就是最好的去魔良方。

罪业

心不参与,是最根本、最彻底的灭罪妙法。

其实,罪业本来空性。时时处在心空当中,心不参与,不妄动,就没有了感果的缘。只要不让罪因跟缘和合,就不会现起果报。不然的话,你的心不断地起妄执,这样罪因跟缘一结合,必定会现起果报。

另外,造作罪业的根本就是妄执诸法实有的心。有了这种妄执,就会有事、意乐、加行、究竟。造下恶业后,因缘成熟时,就会现起罪果。如果你能了知空性,心不参与,那么这四支就能全部歇掉,也就不会再出生罪业。具体

来说,第一支事,心不参与,就不会有造业的所缘;第二支意乐,心不参与,也不会生烦恼等的心;第三支加行,心不参与,也不可能出生后后的行为;第四支究竟,心不参与,更不会有最后的完成。

像这样,心不参与,既不造作新罪,也不给过去的罪因提供助缘,这样就能彻底地断除罪业。这就是最究竟、最彻底的灭罪之道。

下面再详细讲讲忏罪的方法:

上乘的忏悔方法

罪业本来空性,没有实法可得。因此,最上乘忏悔的方法,就是了知罪性本空。这样罪业就能当下清净,此外再没有更好的方法。

一般众生忏罪很难彻底,就是因为根源的实执未破除,心空不了,达不到真正的忏悔,结果导致忏后转眼即忘,过后还会再犯,重新陷在错乱当中。

了知空性的人,知道罪业本不可得,也不存在实有的忏悔。因此,只要把心空掉,不再执实,就能彻底截断罪业相续。这样脱离能所,就是无上的忏悔。(这里特别强调,现代人根器差,修理忏能真正相应的人并不多见。我们讲“法无我”需要提到理忏,来提起大家修空性的意乐,也有必要让大家种一些善根,明了最上乘的修持理趣。但实修的时候,要仔细考量自己能不能契合上,口头上虚夸没有什么用,所以不能忽略事忏。)

“心不空”是罪业的根源

要想真正忏悔罪业,首先必须知道罪业的根源是什么,这样才能找到真正化解的方法。

其实,罪业的根源,并不是特指某种罪恶,而是指你的心不空。就像星星之火不灭,由此也会燎原。同样,只要心不空,遇到相应的境缘,就必定出现各种分别、攀缘、竞争等的妄执,有了烦恼妄动,就难免造作罪业。

而且,心不空,执著太重,就会一直陷在罪业当中出不来,这样根本没办法清净罪业。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本来没什么事,但是愚人心胸狭窄,执著很强,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陷得很深。比如有些人生烦恼的时候,一直想不开,陷在里面,很多天都出不来。好不容易开导一下,他当时也感到心里稍微轻松一点,觉得好像确实没什么事,只是自己胡思乱想。但好景不长,由于他内心深处的执著太强,过不了几天又会陷进去,还是想不开,很痛苦。结果贪嗔等的妄动,各种计较、分别、竞争、逐取等等,还会从这种执著心里源源不断地出生,就会结成深重的罪业。而且,由于他的执著太重,始终没办法安心,就会再三落入到这种错乱当中。由此一来,罪业也就没办法消除了。

这样的人,即使稍微熏习一些空性,心里感到轻松一点,有些般若的气氛。但是,一到境界里,马上又会迷掉。仍然是对于想要的法起贪,对于不想要的法起嗔,然后跟人攀比、竞争等等,还会陷在罪业当中。就像一直处在烟雾当中,偶尔用扇子扇一扇,烟雾好像少了一些。但是一停下来,眼睛又马上被烟尘蒙住。所以,不明空性,心量狭小的人,一遇到事情就会陷进去,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就会感到相当痛苦。

相反,通达空性,心胸开阔的人,遇到什么事都能过得去,不会一直留在心里,纠缠不休。由于他心里有空性的定解,遇事不著意。天大的事都能想得开,放得下,这样心里一放,事情自然了结。心空了,也就不会成为业障。

总之,愚人执著罪业实有,心空不了。结果虽然已经忏悔,但过后还会再犯。换句话说,正因为他不知道罪业是怎么起的,不知道心到底是什么,结果把罪业执为实有,内心就会相当紧张。虽然造业之后忏悔了,但根本忏不净,后面还会再起。最后就会陷在“屡犯屡忏,屡忏屡犯”的恶性循环当中。

罪业的现起方式

妄心只是因缘合成的幻影,本无实法可得。但是,一旦你对它生起执著,就会形成业习。所以,“业”就是幻心的数数现起。由于它会不断地积累,串习到一定程度时,心里就会集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到一定时候,这股力量就会幻现出各种各样的果相。

而且,只要你执著它为实有,并且不断地加深这种错乱的习性,业就会成为障碍。你的心就会一再地陷在错乱当中,而难以脱离。

不仅是恶业,即便是善业,只要内心有我执、我所执,终究也会成为恶业。比如,对于一种善法,你心里有实执心,立了功德见,它就成为你心里执著的境。一旦别人去做这件善事,你就会认为,原本属于自己的功德被抢走了。这样一来,不仅不生随喜心,反而引发各种嫉妒、竞争等的妄动,甚至生起嗔恨心,发生各种争斗、夺取等的行为。结果就成了严重的恶业。

这样就知道,只要不明了空性,时刻都会因执著而造业,又会以这串习成的行为惯性——业力而成为障碍。反过来说,只有了达一切法都是幻现,尤其是明了自心本来性空,了不可得,这样你才能在遇境时不立任何法见,不去执取,也不著在当下的心上,这样才能从过去业障的怪圈里脱离出来。

根本的灭罪之道

知道罪业的现起方式后,也就懂了从根上消除罪业的方法。既然业由心的妄动而起,现在要净除业障,就要反过来做。也就是要念念觉悟,消除掉自心错乱的力量。

方法就是,过去由于执著实法而现行罪业,所以,现在首先要认识一切法都不可得,心里不立任何法见,丝毫不著意,这就不再造业了。一切现相不过是因缘现起的幻影,都是假相,毫无真实。所以一切时处,心都要空净,不住于相。这样的话,再遇到境缘时,就不会成为业障。过去的妄动就开始逐渐消减、止息,原来的错乱力量越来越小,以致于化除,也就不发生作用,这样才从根化掉了业力。

当然,无始以来经过无数次串习,这种妄动的习性非常强,不可能一次就化解。所以懂得方法后,就要时时在身心上转化,就是当它现起时,心里不被它所牵,随起随消,逐渐就化除了。所以“时时保持觉照”最关键!

中阴身争相入胎者三十余亿——为什么说人身难

得?

为什么说人身难得?因为我们的身体是父精母血和合而成。当父母交会之时,中阴身争相入胎。争胎者三十余亿(现代医学发现每次受孕时参与精虫约有30亿之多——莲音注),入围者亦有十亿之数,每一精虫上附一中阴,总在

十亿以上。女性输卵管,两个孔道,分别排卵,精虫流不到排卵方面,永不成孕;其能得入者,在内互相残杀啖食,结果只得一个。孪生者甚少,不比猪胎能生十二个之多。若再以长远眼光来看其他众生,如每条鲤鱼散卵有十亿之多,比较之下可知人身得之不易。世界上许多自杀的人毁弃宝贵生命,实在可叹!

再说六道之中,天道众生寿命太长,贪享福报,不知回头,容易堕落。修罗众生好胜喜斗,杀心极重,堕落更快。畜生道众生弱肉强食,彼此相啖,见血而死。饿鬼长年饥渴,怖畏惊恐,十分可怜。地狱众生痛苦难喻,受苦无边,无有出期。唯有人道小有福报,受苦较少;又因寿命太短,无常逼人,致易发起道心,求出苦海,所以修成佛道必在人间。我们今日得此人身,在庆幸之余,岂能不把握光阴,精勤修道,及早超出轮回?

最后还有一点真义要向诸位宣说:其实学佛不是很困难的,不过是要找出真正的自己,做自己生命的主宰。因为凡夫每日随着外境轮转,背觉合尘,妄认四大聚合的臭皮囊是自己。其实身体不过是个旅馆,我们的灵魂暂时寄居其中;一旦房子坏了,就得搬家:今天住在人房子里;明天住进狗房子里;再过些天,可能要住进猪房子了──如此轮回不息,要受无量痛苦。我们既然了解色身的虚妄,就要放下对身体的执着。这个臭皮囊既不是自己,各位可能会想,那么心是自己了。但心也不是真实的自己,它是念念迁流,逐境生灭的。一般人又认为灵魂是自己,其实它是个混合体,真实的自己藏在其中,被六根、六尘、八识所遮闭,不能现前。灵魂是摸不到、看不见的,但是可由其作用知道它的存在:它有六个门,眼能见色,耳能听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有触觉,意能思想,这都是灵魂的作用。凡夫当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意对法,有分别、爱恶、取舍,将一精明分为六和合,自性在缠,故不得自在,此是凡夫境界;若六根接触六尘不合作,没有分别、爱恶、取舍,亦即把六尘撇掉,六根看空,八识知其虚妄,久而久之,束六和合为一精明,摄用归体,自性即能现前,这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成佛之后,以自性为主人,把八识当作仆人以为用,就能普度众生。凡夫喧宾夺主,以仆人做主宰,自己反而做不得主,随业轮转,非常可怜。我们学佛好比开金矿,把沙子淘掉,金子就现前。我们的真如本性就是

真金,烦恼就是沙子,金子一旦开出来,再也不会变为矿,此中至理,各位当深思之。

吴公润江上师开示左慧玲记录

为什么要转女成男,佛也重男輕女吗?

这一段,应该是说,智积祂先问,你在龙宫度了多少人?文殊师利就说,这个数目我没有办法讲,心也没有办法测,等一下你来自己感觉吧!所以呢,那些无数的菩萨,就这麽出来了。出现了以后,那个智积就了解,祂真的教化了很多,数量没办法说了。文殊师利又说,我在海中,就常常说这个妙法华经。他们又问说,你教他们法华经,这个法华经那麽深奥微妙,是很少有的,有众生能够修这个经吗?修了这个经,还能够很快成佛,这麽难做到的,有能够做到的吗?文殊师利就说,有一个龙女她就做得很快,很快就可以修成了。智积就说,以我的观察,释迦牟尼佛都在修那个苦行、难行,就在慢慢累积功德,来求这个菩提道,他们做到现在都还没有停止。我看你们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像芥子这麽大的地方,毫不值得让你们这些菩萨,为众生把生命都捨在这裡,这个地方很难成就的啦!我不相信,有这麽一个龙女,她能一下子成正觉。他还没有说完,这个龙女就出现了。他这麽说,一个龙女就出来了。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讚曰: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

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

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

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这个龙女出来说这个偈子。这个偈子一说,后面的人就跳出来了。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这个舍利弗就对龙女说。

「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很好呀!大家如果觉得这个舍利弗说得有道理,那麽,也就是你有跟舍利弗一样的执着。所以,智积也不怎麽相信。这个文殊师利说的这个龙女,等于是人家都不相信他说的,智积也不怎麽相信,现在舍利弗也跳出来了。从这个舍利弗这麽一跳出来,说了这些话,你就知道舍利弗心裡面有了什麽设定、有了什麽执着。他会说这样的话,就是他心裡面有这个东西嘛!如果没有这样一个龙女要成佛的事情出来的话,舍利弗裡面装的设定和执着,就没有人会知道。这个就是在以境验心!佛经裡面常常会出现这种状况,这种状况出现了,好多人就反对意见就出来了,论点出来了,都很有理由呀!所以者何?女身垢秽,你根本不是法器,怎麽能够得成这个无上菩提。相信的人觉得这很有道理,不相信的人,觉得胡扯八道,就是这样子。所以,祂讲出的理由,都是这样。这个也不是辩论的,如果我们在这裡辩论,为什麽女生就是够衰呀,你要讲出理由,我们来辩论,他们不做这一套。这个龙女也不跟他辩论,他们就表演了,就做给你看。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值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他身上有一个宝贝、宝珠,价值就等于三千大千世界,这麽有价值的一个宝珠。那麽,就拿来供养给佛,应该是释迦牟尼佛。

「佛即受之。」佛就接受了。

「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否?」我这样献了一个宝珠,佛就接受了,这件事情,快不快?

「答言:『甚疾。』」很快。

「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好,你现在来看我成佛,比刚才献珠、受珠,还要快。这个不用辩论的。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授记。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做给你看,就相信了,就接受啦!就这样子。而且不但那个世界,连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有三千众生得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授记。那就不用辩论,前面舍利弗讲的理由都成了废话啦!没有什麽好讲的。这一段就是提婆达多品,这一段非常精彩,比什麽科幻电影还要精彩,太精彩了。我们没有人会拍这种电影,能把这种电影拍出来,一定很好看。现在应该用动画,应该可以把它全部表现出来。

好,我们就到这裡,各位有没有什麽问题。如果大家没有什麽问题,我这边提出几个感想。多宝如来这一品,就让我们已经清楚的感觉到,过去也没有过去,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一样都没有过去,而现在也是过去,未来也是现在,就是三世一时啦!时间的观念在这个地方,都已经打破了。

其次,祂这裡特别提到提婆达多,他是一个修行人。祂特别说出来,跟祂作对的这个人,其实跟他有很深的因缘,而且是很好的因缘。意思是说,很多提婆达多一类的,就是跟佛作对的这些人,有时候是应化来演戏的,是一种角色的扮演而已,就是在演戏的。

还有龙女成佛的这一段,不管过去现在未来,任何时候,我们修行最麻烦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有很多执着、设定;那种执着、设定,任何时间只要它在的话,都会冒出来的。只要那个状况出现了,他就会随之反应的。譬如说舍利弗,他就认为女人怎麽可以成佛,他有这个执着。他这个执着怎麽跑出来的,也没有人检讨的,大家也都这样认为。那麽,女人怎麽可以成佛,其实,你用他

那个理由来想一想,也觉得莫名其妙啊!如果说女人是垢秽的,不管你是女人还是男人,你都从女人生出来的呀!那你不是一个垢秽的产物吗?他怎麽就不会这样想?像智积的话,祂就会认为释迦佛都是苦行,一点点累积的,你怎麽一下子就修成?他倒没有男女的执着,他只有你们应该是很慢成佛,是慢慢累积的,我不相信有这麽快。这些执着都要在有一个状况出现的时候,那个状况会冲击到他的那个执着。他认为不可能的,我不相信,就是这样。

我们这个世界,其实每天都在发生这种事情。这样的事情就把我们心裡面的那些认定执着,一个一个的都揭露了。我们现在想要使这种事情揭露的话,我们就会想说,我们大概都用那个说理的方式来辨论,说你这个是执着,你这个是认定,这个不好,所以要拿掉,唉!好累哦!辩来辩去还不见得辩得赢。他们很乾脆,就做给你看!你看了就没话说。不过,这些人是有眼光的,做给他看,他会看得出来。如果有些瞎眼的人,你做给他看,他可能看不到,就算他没瞎眼看到了,他还是会说,你这个是幻化的、骗人的。你做给他看也没用。不过,祂这边展现了一个,祂说,有三千众生,在娑婆世界有三千众生就达到了不退地,这表示他们可以感受。至少这三千人,都被接受了。我想,舍利弗应该是这三千人裡面的一个,这样的话,他自己亲身感受到了,就没有办法说他没有看到,说这个是幻相。所以,这个都是很难的。

【现场问答】

问:为何龙女最后还要变成男子才能成佛?

师:意思就是说,这个问题问的话就说,如果他没有变成男子还是成不了。是不是,这个变成男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我想,他要问的是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她不变也可以。不变成男子,就直接成佛,变得更快一点,你就看不到,就「咻一下」就过去了。那为什麽这边记载上面,她有变成男子的那个过程,为什麽?因为那些人有这个执着呀!如果那些人没有这个执着,他就不需要这样。因为他们有那个执着,所以他们会看见这个过程。如果没有经过这个过程,先

出现男子,然后再变成佛,他们心裡面就打结了,哇塞!为什麽女人可以变成佛,而且变成的佛,可能不叫佛,要叫佛母。这个时候,这些人还是要打结的。

所以,所谓看见这样,我的解读,不是那个龙女有这个过程,是那个观者看到有这个过程。那观者为什麽要看到这样子的过程?他要看到这样的过程,他心裡才舒坦呀!然后,他就觉得没有话说了。你看!她终于还是变过男子嘛!所以,我们认为男人才可以,女人不行,这个还是有道理呀。你看!他要先要变成男的。所以,女人是垢秽,这个想法是对的。要满足他那个执着的结构,所以,他们所看见的,都是他们心性的流露。因为他们心性裡面有「女生是不好的」,有这麽一个东西缠绕着,所以,他会流露出来。他们所看见的景象,看见龙女变成男子,他会看到这个,就是他们心性的流露,如果他们没有这个执着,根本就没有,我就看到龙女变成佛母,连佛都不要成,要成佛母。

我曾经有机会问过释迦佛,佛父大还是佛母大?祂告诉我,佛母大;佛父比较小。咦!怎麽跟我们一般的想法不一样。在我们印象中好像佛都要男的,佛父就比较大。我们也知道,西藏的那个密宗裡面有佛父和佛母嘛!既然两个都有,那我们就认为男的比较大一点,其实佛母比那个佛父要大。佛父好像祂可以生出佛;那佛母是什麽呢?这个宇宙是祂生出来的,祂是更大的。没有问题了,那我们今天就到这裡,谢谢各位。

摘自圓覺講座《妙法蓮華經》(八)

忽然想起一位女居士问我的问题,为什么在佛经里老是把女人说得很低贱?比如《念住经》云:“女人祸害根,毁坏现后世,若欲利己者,当舍一切女。”《月灯经》云:“此道无法证菩提,是故切莫依女子,犹如极瞋之毒蛇,一切智者舍弃彼。”奉劝别人行持善法、培植善根时也说“顶礼怙主无量光,闻佛阿弥陀名号,乃至未获菩提间,不转女身转贵族。”很多佛经里几乎对所有刹土的描写

都少不了一句“更无女人及女人名”或“若有女人,闻我名字,得清净信,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愿生我国。命终化男子,来我刹土。”无垢光尊者也一再奉劝后人:“远离衰损根源之女人。”仿佛女人成了万恶之源,衰损之根。这种说法是否有点不公平?

其实,这都是因为她对佛经了解不够而产生的误会,经书中的某些教言,只不过是针对女人嫉妒心强等特征而宣说的。有关远离女人的教言,是针对不能消除贪心的男人而言。同样,不能消除贪心的女人,也要远离衰损根源之男人。《中观宝鬘论》在罗列女身之不净后说道:“如于自或他,粪秽起厌恶,自他不净身,云何不厌恶?如女身不净,汝自身亦然。”可见男身与女身是具有同等过患的。如果一个女人具足信心、慈悲心和智慧,她将远远胜过不知取舍因果的男人。在藏传佛教史上,曾涌现过无数的伟大女修行人,如:玛吉拉准空行母、措加空行母等等,她们为后世众生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世间的男子们,又有谁能同她们比肩呢?

《木兰辞》里也说:“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兔子跑起来时,不能辨别它的雄雌。一个女人真正地发菩提心,精进修行时,她与男修行人所获得的功德是同样的。

壬午年正月二十五日

2002年3月8日

摘自堪布旅途的脚印

有一次遇见一位事业有成的女性,聊起了佛法,这位女士感叹地说:“我不能信仰佛教!虽

然佛教的教义很伟大,几乎什么都好,可是佛教歧视女性,这一点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赞同的。”

....“我们几个人看了大为吃惊,我们虽然不信佛,对佛教的精神义理都是十分崇敬的,看了这一段却大打折扣,原来,佛教连男女都不平等了,还讲什么众生平等呢?”她说。

她的活使我一时为之语塞,由于我不知道她看到的是什么书,也不能下任何判断,但是,我仍然对这位我素来尊敬的朋友说:“佛教绝对是男女平等的,我们不必管你看的书上怎么说,从两点小事就可以证明,第一是,在佛教的大菩萨里,许多菩萨都现女相,例如准提佛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等等,可见女人成佛得道是没有问题的。第二是,在佛陀的时代,佛教的僧团就有比丘、比丘尼,在家弟子也有优婆塞(男居士)、优婆夷(女居士)之别,可见佛教并不排斥与鄙视女性。”

她想了一下,说:“很有道理,不过,我想多知道一点佛教对于妇女的看法,如果这一关打不破,我是不可能学佛的。”

我们可以看出在佛陀前后的印度(其实不止印度),妇女的地位是卑下的,在这种环境里,他提出的两种教义,大大改变妇女的地位,一是众生平等之说,连天神、畜生、饿鬼、地狱众生的佛性都平等了;何况是男女!二是业力轮回之说,从前的人可以把一切洁、倒楣的果都推给妇女,佛陀的说法是因果完全掌握在个人手中,好坏都是自己造成,与妇女无关。这两种说法无形中改变了社会对妇女的态度,同时,在佛经里佛陀留下了许多度化妇女的事迹,后来甚至创设了比丘尼僧团,使女性不但可以修行,还可以弘法,甚至接受男女信徒的礼拜,这是直接肯定了妇女可以修行,不仅可以修行,还能成道。

我们在今天看来,可能不觉得有什么惊人,如果把时间推回二千多年前,就会知道佛陀是多么有智慧和勇气,他的远见、开明、革新、开风气之先,到今天想起来还令人动容。

当我们阅读佛经的时候,佛陀对弟子说法,经常说:“善男子!善女人!”是多么肯定女

性,如果女人不能闻法,女人不能成佛,那么,佛陀的“善女人”是说给谁听呢?

如来性是丈夫法

一般认为佛教中轻视女性的论点,常引小乘经的“五障思想”,也就是说女性是”五漏之身”,不能成佛道,在《中阿含经》的瞿昙弥经中就说:“女人不得行五事,若女人能得如来无所着等正觉,及转轮王,帝释,魔王,大梵天等终无是理。”什么是五障?五漏呢?就是女人一不能成梵王,二不能成帝释,三不能成魔王,四不能成转圣王,五不能成佛道。

为什么?因为:

一、梵王是净行,而女人多染。

二、帝释是少欲,而女人多欲。

三、魔王是坚强,而女人懦弱。

四、轮王是大仁,而女人善妒。

五、佛是万德圆满,而女人烦恼具足。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五障或五漏不是指身相的,而是精神的障碍,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也不是女人所专有,男人也多得是。如果从精神观点看,有多染、多欲、懦弱、善妒、烦恼具足性格的男子都算“五障之身”,而女人能超越这些习气,就成为“丈夫”了。

从法身而不从肉体来分男女,是佛陀对男女真实的见解,在《涅槃经》里,佛陀说:

“如来性是丈夫法故,若有众生,不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男儿身,我说此辈是女人,若有女人,能知自身持有如来性,虽是女儿身,我说此人是男子。”

在《大毗婆沙沦》一四五章中,佛陀双手捧着大生主的骨对比丘们说:

“汝等谛听,一切女人其性多轻薄、多嫉妒、多诌媚、多悭念,只有大生主虽是女人,却能脱离女人一切过失,作丈夫事,得丈夫所得,我谓此辈为丈夫。”

谁是女人?谁是丈夫?谁是男子?谁又是女身呢?一个人具有女人的身体,但能除去精神的弱点,走向成佛的伟大事业,就是男子!而一个人虽然有丈夫相,如果落入精神的弱点,不能走向菩提之道,此辈是女人!

这是多么澄明而平等的见解,千百年后读来依然荡气回肠。

须臾之间,龙女成佛

对于五障之身的破除,在三部最伟大的大乘以典《妙法莲华经》、《楞严经》、《华严经》中都有动人的开演。

在《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里,文殊师利菩萨对智积菩萨说道,他在海中龙宫,常宣说妙法莲华经。

智积菩萨就说:“这部经甚深微妙,可以说是经典中的实物,世所稀有,龙宫的众生有没有精进这部经而快速成佛的呢?”

文殊说:“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但是,智积菩萨不相信龙女可以在须臾之间成就菩提。

这时,龙女忽然现身向佛顶礼,说了一首偈:“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在一边的佛弟子舍利弗对龙女说:“汝谓不久得无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

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这个观点正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小乘一般观点,龙女听了就取出一颗宝珠,价值无比,她把宝珠献给佛陀,佛陀接受了。龙女说问智积菩萨和舍利弗说:“我献宝珠而世尊纳受,这件事快不快?”

“非常快!”智积菩萨与舍利弗回答。

龙女说:”以你们的神通力看我成佛吧,我的成佛比这更快!”

一说完,龙女突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立即前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在宝莲花上,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法华经》的《提婆达多品》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明,破除了女人有五障的分别法执,龙女不但是女人,而且只有八岁,还顿悟成佛。女人不能成佛的说法,不是破除了吗?

发大乘者,不见男女

佛陀肯定女性可以成道,在《楞严经》有一个更鲜明的例子。

《楞严经》说法的缘起,是佛陀的弟子阿难在城里乞食,途中路过淫舍被摩登伽女引诱,差一点破了戒体,佛陀知道了,就派文殊菩萨持楞严神咒去解救阿难,并且把以淫为业的摩登伽女也带回来,佛陀从如何对治情欲开始,才开演了这部不朽的经典。

值得注意的是,摩登伽女听佛陀讲《楞严经》讲到三分之一的时候“淫火顿歇,得阿那含”,而当《楞严经》讲到一半时候,摩登伽女就证得得阿罗汉的果

位了,那时候,佛陀多闻第一的弟子阿难还没有证得阿罗汉哩!

在摩登伽女证阿那含果时,佛陀对阿难说:“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以现代眼光看来,摩登伽女就是妓女,不但女人可以成道。妓女如果发无上心,也可以很快成道,这是多么令人震撼!《楞严经》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在华严经《入法界品》里记载了善财童子追求佛道的过程,他曾参记了许多善知识,在他参访的五十三位善知识中就有许多是女人,可见得女人不只在慈悲心上十分殊胜,也可以有智慧心,是能够悲智双运的。

所有佛教经典都肯定了女人可以成就,虽然佛的弟子不时为此提出疑问,伟大的佛陀则一再地肯定了法身没有男女的透彻见解。

这正是佛陀在《首楞严三昧经》中说的:“善男子!发大乘者,不见男女,而有别异。所以者何?萨婆若心,不在三界,有分别故,有男有女。”--对于一般的凡夫俗女,因为有性别的对应才有情欲的流转,一旦发起菩提心,则立即超越了男女的差别,因为道心是没有男女的。

不但佛陀一再阐明佛法中没有男女区别,即使在修行的女子自己也都有坚强不动的信心。在《海龙王经》的《宝锦女受决品》里,大迦时尊者对宝锦女说:“女及诸夫人,无上正觉,甚难可获;不可以女身得成佛道。”

宝锦女就对大迦叶说:“心志本净,行菩萨者,得佛不难。彼发道心成佛如观手掌。适以能发诸通慧心,则便摄取一切佛法。”她又说,“又如所云:不可以女身得佛道;男子之身,亦不可得。所以者何?其道心者,无男无女。”宝锦女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格局,所有学佛的女居士,都应该学习宝锦女的精神,女人成佛若不可得,男子也必然不会成功的!

减肥时应有心态与错误心理对比

减肥时应有心态与错误心理对比 许多人都希望通过减肥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瘦身,但是多数的人不知道,如果没有拥有正确的心理,很可能会让自己的减肥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心态好坏对于做事和身体健康都会有影响。而对于想要减肥的人而言,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样重要。下面给大家介绍减肥时应有心态与错误心理对比,供大家了解。 减肥应有心态 不勉强 生命在于运动,如果你有充裕的时间和毅力、耐力,你可以为自己制订严格的健身计划,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女性,要持家、要工作,那就不要那么苛刻地对待自己,不勉强做自己做不到、做不来的的事。慢走、快走,小跑只要是运动都可以消耗过剩的热量,长期坚持,不干起眼的运动,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生活是快乐的,运动健身也应当是快乐的,永远不要勉强自己,愉快地运动,享受运动的快乐是健身的真正魅力。 不抑郁 科学研究发现,抑郁的男性会瘦,而会使女性会胖。信不信由你由自己决定,你可以从观察你的周边,看看这项研究成果是不是冒牌的。其实,生活的常识和我们的生活经历都告诉我们,当我们感到高兴和感觉生活满意时,我们就会生活的动力,有快乐的心情、有积极

的态度去运动,有精力去注意我们的饮食,当然就会有个好身材。 不少睡 科学发现使人吃惊,睡眠缺乏会降低一种调节身体脂肪的蛋白质瘦蛋白的水平,而提高一种促进生长的饥饿荷尔蒙的水平,这种荷尔蒙刺激食物的摄入。更有甚者,它增强你的饥饿感和胃口。所以从现在起,你得给自己定个目标,养成一个良好的保证充足睡眠的习惯。 不随流 服用减肥品对很多想要真正减肥的人是十分必要的,但很多人却都是以失败告终甚至适得其反。首先当然有产品的问题,但还有很多却是因为没有找到对的产品和组合方式。那些成功的人,她们比较用心不会只把减肥药当做唯一武器还要配合着怎么吃怎么运动等等,而且她们都会找一些适合自己的产品。 减肥的错误心理 消沉 在减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用了一种又一种方法,却又都以失败告终,甚至体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越减越重。许多人就会因为看不到瘦身成功的希望,产生自责的心理,有的甚至放弃了减肥的打算。 一劳永逸 谁都希望自己瘦下来后,体重永不反弹。可天底下哪有尽遂人意的事?减肥没有一劳永逸,反弹也是常见的事。要保持永远苗条,就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

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 庞颖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长春 130012) 摘要情绪与记忆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已成为心理学所关注的热点,本文选取了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1、词汇记忆受到词汇情绪意义的影响,情绪词汇比非情绪词汇更容易记住。 2、词汇的情绪意义也显著地影响词汇的颜色记忆,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显著好于非情绪词汇的颜色记忆,但这只是在认知资源比较少或者对颜色进行无意识记忆的条件下,这说明了颜色记忆受到意识的控制和认知资源数量的影响。当对词汇颜色进行有意识记忆并且能对其进行充分的加工时,情绪意义对词汇颜色记忆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字情绪意义词汇颜色记忆认知资源 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 研究背景 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们对情绪上突出的刺激比中性刺激的外显记忆要好(Hamann,2001)。个体通常回忆和再认的情绪项目多于中性项目,已有研究已经包括了影片、图片、词汇等不同情绪材料。研究已经发现情绪词汇和图片更容易记忆,这说明相对于中性项目的编码来说,人们能更好地回忆情绪编码的信息。Kensinger,Garoff-Eaton和Schacter 等人2006年的研究发现,人们对消极材料的视觉记忆量要多于中性材料,消极材料的记忆提高通常是记忆的生动性或细节水平提高的结果。 传统上关于记忆的实证研究往往是从整体上考察项目的记忆,例如测量一个项目的记忆所需要的时间,而没有更细致地考虑项目的其它特征记忆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当被试做出记忆反应的时候,研究者并不知道被试从刺激中记住了什么。近年来,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研究者们开始对记忆的分类越来越细,例如前瞻记忆(retrospective memory)、来源记忆(resource memory)、闪光灯记忆(falshbulb memory)等等,从而使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更全面地认识记忆。Johnson、Hashtroudi和Lindsay(1993)认为,对于一个项目的记忆

高考填报志愿四种错误心态及失败案例解析

高考填报志愿四种错误心态及失败案例解 析 高考填报志愿四种错误心态及失败案例解析 一、别把固执当个性 心态快照:或许他们坚信“不撞南墙不回头”,或许他们的座右铭是“不到长城非好汉”,坚定信念,坚持目标是好事,但过于固执对于志愿填报来说未必是好的心态。这种心态在高分考生身上最为常见,他们往往自恃分数优势,对某所名校或某个专业情有独钟,志愿填报时则会孤注一掷,最终等待他们的大多是落榜复读。 案例展示:2008年,四川省文科考生张某,高考成绩630分,超过一本线62分,这样的成绩足可以上个重点院校,但张某在考后知分填报高考志愿的第二天,就走进了某校复读班。 原来,张某早在高考前就定下志向:只考虑地处北京的中央财经大学,而且只读近年来新兴的专业;;金融学,会计学、审计学等传统专业统统不予考虑。中央财经大学每年在四川省的最低录取分一般都会高出一本线70分左右,金融学专业的最低录取分数往往比学校提档线还要高出近20分,看到自己的成绩只比一本线高出不到50分,张同学料想自己可能不能被该校的金融学专业录取,但还是一意孤行,只填报一个院校志愿和一个专业志愿,并且专业不服从调剂。因

为没有太大的把握被录取,交上志愿表后的第二天他就去复读了,竟然还立下决心:今年如不行,明年再来一次! 求学点拨: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财经这一门。填报志愿时,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独爱医学、独爱外语、独爱计算机……都反映了考生对某类专业的偏爱。但是,如果自己的实力有限或者实力不稳定,把专业志愿只圈在某个或某几个专业,而且坚持不服从专业调剂,如此一来,赌博的风险大了些,稍有不慎,便梦想落空。不能否认坚持理想是好事,但在高考这个残酷的战场上,孤注一掷多少显得不理智。把自己的专业志向范围放宽点,多给自己被录取的机会,即使最后没有被最满意的专业录取,上了大学仍可以通过辅修第二专业、跨专业考研等渠道实现梦想。另外,通过大学的学习,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所爱未必是当初填报志愿时偏爱的专业,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选择多了路未必好走 心态快照:多一个选择就多一份被录取的保险,相信很多老师都这样指导过你填报志愿,可是你要清楚,这个命题成立的前提是前一批次所填的院校不能对后一志愿产生“截留”功效。这种心态大多产生在考生填报提前批志愿时,他们往往会忽略提前批次志愿的负作用,随意选择一所学校填报。如果选得好,那可以低分搏名校;选得不好,就只能低分高就了。 案例展示:2007年,四川省理科考生谭某,高考成绩597分,高出一本线64分。照这个成绩,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

实验设计: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不同情绪状态对前瞻记忆的影响题库

不同情绪状态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 摘要:本实验通过情绪诱导法操纵被试的情绪状态,通过以词语归类任务为干扰任务,考察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条件下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任务的质量。以此,探究不同情绪状态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情绪状态对基于时间前瞻记忆的影响显著,正性情绪下成绩最高,中性次之,负性情绪下最差。 关键词:情绪状态前瞻记忆 缺实验假设实验目的 文献综述 1.前瞻记忆: 1.1含义: 前瞻记忆(Prospective Memory, PM),是指对未来某一时刻完成某项或某些意向活动的记忆,即指对预定事件或行为的记忆。生活举例:一定得记得下课后把活动的海报贴出去;记得十分钟后把电磁炉关了等。回溯记忆是指对过去已发生事件或行为的记忆。生活举例:昨天买衣服花了多少钱;早饭吃的什么等。前瞻记忆是相对于回溯记忆而提出的,是一种特殊的长时记忆。 1.2 分类: 根据线索的类型,Einstein和McDaniel把前瞻记忆区分为基于时间(Time-based PM)的和基于事件(Event-based PM)的两种前瞻记忆类型。基于时间前瞻记忆是指记得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或者是在某个时间段之后完成意向行为。生活举例:10分钟后要记得吃药。在这个活动中,时间是目标线索,吃药这一行为成为了前瞻记忆的目标任务。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是指某个特定事件触动了意向行为的执行。举例:看见鞋摊了,所以要买双鞋。这时,鞋摊成了目标线索,激发买鞋行为的执行,从而完成了前瞻任务。研究发现,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较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需要更多的注意资源,具有更多的提取自发性、动力特性等。 1.3影响前瞻记忆的因素: 对前瞻记忆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中。 第一,年龄因素。对于不同年龄是否与前瞻记忆任务成绩相关结论还未达成一致。有实验证明,不同年龄的儿童前瞻记忆的成绩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也有很多研究也证明儿童前瞻记忆存在年龄效应,我国的学者张磊、王永跃对幼儿园儿童进行了研究就证明了这一点。再者,对前瞻记忆老化现象的研究结果也是众说纷纭。 第二,提示物、靶事件的特征因素。靶线索、事件的内外部特点以及它的特殊性都直接影响了前瞻记忆的成绩。以往研究表明,不熟悉的、醒目的提示物、靶事件更容易提高前瞻记忆表现。 第三,时间间隔因素。保持间隔,即形成意向到执行意向所要求的行为的时间长短会对前瞻记忆造成影响。人们一般都认为,随着间隔的延长前瞻记忆的成绩会降低,但是也有相关研究证明前瞻记忆成绩随延时间隔的增大而提高。 第四,人格,即个体差异。有研究表明,A型人格的人(个性中时间观念强,争强好胜,关注最后期限和持完美主义观点等)比非A型人格的人前瞻记忆表现好。 第五,动机和情绪对前瞻记忆也有一定的影响,被评估为重要的任务比不重要的任务更

挽回爱情中常见的错误心态

挽回爱情中常见的错误心态 在挽回爱情中会常见一些难以克服的心态,譬如一下这四种: 首先,急躁问题。许多人挽回中非常的急躁,好像只要我不抓紧时间去挽回,对方就会从我身边溜走,不肯给予自己多一点的时间,好像只要把时间拉长,对方就会越来越对自己没感觉,越来越没有希望!急躁是挽回中最大的负面情绪之一,你的急躁会促使你不停的做出各种挽回动作,而不去考虑自己做出的行为方式是否能让对方接受,频繁的想接触对方,联系对方,最后变成了骚扰!分手时,对方心绪也未见得比你好受许多,但一定对你是持否定态度的!而此时你给对方增压,最后导致对方不胜其烦,更加坚决提出分手!挽回不是一蹴而就,要知道欲速则不达! 其次,焦虑问题。挽回期间很多人情绪非常的焦虑,常常去思考一些对于挽回没有帮助的问题,诸如:对方为何对我的态度如此冷漠?对方怎么不接我电话?为什么不回复短信?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回答有一个统一且明确的答案:因为你们分手了!挽回期间很多人,吃不好。睡不好!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对方已经几乎占据了除了睡觉以外的一切时间!情绪得不到释放和转移,心态反复无常! 再次,恐惧问题。有些人总是在怕,不停的担心,其最本质的原因就是怕自己说的,做的不能够被对方所接受!总是在问这样行不行?那样行不行?没有主心骨,哪怕行动前自己想的很好,见到对方后又语无伦次或者不知所措,挽回中的一些负面情绪被不断的放大!更多挽回的文章,你可以到挽回学院找一下。我们姑且做最坏的打算,不能挽回!顶多这是最坏的结果,顶多我们不去做朋友,但是事实上真的结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只是自己的心里因素作祟,只是你的方式方法不对,逼迫对方做出了一些刺激你的事情,我们改变一下,缓和一下,其实你发现并没有什么好担心! 最后,委屈问题。这是挽回中常见的心理包袱,挽回中许多情况下都是从碰钉子开始,一开始并不怎么顺利,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此时心态容易失衡,总是在感觉我如此的付出换不回对方的情感,或者凭什么我这样?凭什么我这么累?或者低三下四?那么此时我们就要总结一下,为什么我做了许多还不见效果?找找自己的原因!是不是自己还存在什么问题,而不是去想我累了等等,如果累了,委屈了就是你不挽回的底线,那么当初又何必让自己如此辛苦? 挽回中会伴随多种情绪,有快乐,也有悲伤,把所有形容心态情绪的词语全用上也并不为过,这些经历更是让自己在不断的成长,快乐些,淡定些,勇敢的去面对,人生自信方从容! 最近我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提问,然而每一个人的感情都不一样,涉及的感情因素也有很多,这样会造成每个人非常细致的具体问题都不一样。有些人总是喜欢问很细致的问题,诸如,老师您看看他给我发的

弟子规56+闻誉恐闻过欣+教案

弟子规教案 第期第课时日期:编稿人:签到学生数: 教学课题:信——如何面对过错 教学内容: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教学目的:懂得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懂得有批评才有进步。 教学重点:解释为何会“闻誉恐”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教学方法:故事分析 教学道具:设计“过失”场景,用于演练活动 一、组织教学(见上课流程):见附录 二、复习检查: 1.分享上节课布置的《弟子规》行为实践作业完成情况; 2.抽背《弟子规》(背的好的可获‘读经奖’) 三、新课进行: 1.出示课题:信——如何面对过错 2.引入:上节课我们讲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听好话,听不得别人批评自己。请 小朋友们用学过的颂词告诉我(小朋友答:闻过怒,闻誉乐)。 如果我们习惯于听别人称赞自己,而听到别人批评自己就感到刺耳,甚至生气,那这样的话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呀?(小朋友答: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却逐渐离你而去。)。 3.出示内容:(板书: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4.读偈颂: (1)范读; (2)仿读(教读); (3)品读。 5.讲偈颂: (以《弟子规》新版为准,也可参考与《弟子规》教学有关的资料。) 颂词讲解:闻,听到。誉,赞誉,表扬。恐,惊恐慌张,害怕。过,错误。欣,

高兴。直,正直。谅,就是有诚信,懂得宽容的人。「士」就是读书人。 如果听到好话心里不安,听到别人指出缺点就高兴,那么,正直的朋友就会越来越亲近你。 这则颂词讲的是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美、夸奖,反而觉得很恐慌、害怕,深怕自己德行、学问不够,担负不起这些夸奖,应该要更加努力才对;当听到别人批评我们,说我们过失,这个时候反而很欢喜,这都是圣人们的反应。为什么?因为在人生当中,真正能够批评我们、敢于说我们过失的人,非常少见。我们的父母能说我们的过失,我们的老师能说我们的过失,真正的善友,那些正直、那些真心为我们好的人,他们才敢跟我们讲过失。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过失的时候,就能够改过自新,人生就能少走很多弯路,这不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吗?所以,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说,自己听到过失就欢喜,这都是圣贤给我们做出的榜样。 (1)生活引申: 要知道我们的才华、成就,绝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都是父母长辈们养育、教育、指导、关怀以及众人付出的结果。所以我们每一件事情的成就,首先要感谢他们,这样我们才不会自视清高。 一个真正能够做大事的人,往往有这种涵养、这种度量,他听到别人讲自己的过失不会不服,反而会反观自己到底有没有。如果有,赶紧改过来,还要感恩别人敢于提出来。假如这个过失没有,是别人说错了,那我们也不要去批评,为什么?你一批评,别人将来就不敢跟你指出过失了。所以,我们要满怀感恩之心,这样子常常就会和一些能够直言相谏的善友在一起,所以叫做『直谅士,渐相亲』。「直」就是正直,「谅」就是有诚信,懂得宽容的人,敢于原谅人的这些人,「士」就是读书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他们慢慢就跟我们亲近。为什么?看见我们还能够受教。假如我们听到自己的过失不肯接受,反而跟人家对抗,这样就没有办法受教,福就薄了。所以真正有福之人, 能够真正接受建议。 (2)故事引用: 故事一:唐朝武则天时期有个著名的大臣叫宋璟,以刚正不阿著称。有一天,有人推荐给宋璟一篇文章,并对他说:“写文章的人很有才学。”宋璟是个爱才之人,马上就读起这篇

常见的错误职业心态

常见的错误职业心态 *导读:常见的错误职业心态是什么呢?作为职场人士,我 们总会遇到工作上的不顺心,这时候拥有正确地职业心态能够更好地处理事情。常见的错误职业心态是什么呢?小编来告诉你。 *一、常见的错误职业心态 *1、公司没有把我放在合适的位置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它聘请每一个员工,都有它的目的为企业创造利润。因此,作为老板,他会综合考察员工的个性以及优缺点,甚至经过很长时间的考察,才会把一个员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作为一个精明的老板,安排员工的岗位他首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最打效率的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从而为公司更多的利润。我们有必要相信,老板既然把我们安排在一个岗位上,所考虑的远远要比我们所考虑的要多。 作为给企业打工的我们,我们要承认拿人钱财,替人消灾。

而现在这句话就演变为拿人钱财,替人好好工作。作为一名合格的员工,我们要做的就是考虑如果在现有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从而为公司创造更大的效益,这是一个成熟职业人士唯一的选择,一味的想着应该换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或者抱怨都是没有一点用处的,只能让我们的心态更消极,从而影响自己的潜能的发挥。 *2、公司的主管经理很无能 如果你不能说服你的主管经理,那就服从他。 在笔者接触的人当中,十有八九的人都在抱怨自己的主管是多么的无能,没有一点工作能力,管理要不就是严厉了,没有一点人情;要不就是太温柔了,没有一点领导的样子。无论怎么看,主管就是不顺眼,怎么也想不通公司怎么会用这样的主管。每当主管经理下派某项工作任务给他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抵触心里,久而久之抵触就成为了一种习惯;每当自己的某项提议或方案被否定的时候,他总不忘在心里把主管经理给骂上一通,却从没有站在全局角度或执行的角度去认真思考自己所做方案的

情绪内容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实验

情绪内容对工作记忆的影响实验 1 引言 近年来,情绪对于人类认知活动的建设作用正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情绪对记忆影响的研究,一直是情绪与认知研究的热点。情绪性的记忆对个体的成长、行为、知觉、信念、目标和心理健康状况等等都存在诸多联系。情绪性记忆的研究最早始于里博(Ribot),他在1894 年提出了情绪记忆这个概念,后来由于受到当时盛行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流派的排挤,与情绪记忆相关的研究一直徘徊不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良好的发展,直到1983 年左右人类认知研究的崛起,情绪记忆的研究又重新获得生机,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索情绪内容对工作记忆的影响。 2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取“学习-再认范式”,被试无情绪唤醒,直接对不同效价(正性、负性)、不同唤醒度(高唤醒、低唤醒)以及中性识记材料进行学习识记任务,通过对各种材料的识记成绩的统计分析来考察情绪内容的效价(正性/负性/中性)和唤醒强度(高/低)对工作记忆效果的影响。 3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一:正性情绪内容比中性情绪内容记忆效果更好 研究假设二:负性情绪内容比中性情绪内容记忆效果更好 4 实验方法 4.1被试 在读硕士一年级研究生20 名,男女各10 人,入学成绩相当,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记录良好,年龄在22-30 岁之间,平均年龄25 岁。 4.2 实验材料: 4.2.1 EPRIME1.0 编制测试程序 4.2.2 实验词共计80 个,包括:正性情绪词30 个,其中学习阶段20 个,含高唤醒词10 个,唤醒度区间[ 5.91, 6.96];低唤醒词10 个,唤醒度区间[3.97,

4.71];测试阶段再加入10 个,唤醒度区间[ 5.65,5.89];负性情绪词30 个,其中学习阶段20 个,含高唤醒词10 个,唤醒度区间[ 6.70, 7.60];低唤醒词10 个,唤醒度区间[4.12,4.73];测试阶段再加入10 个,唤醒度区间[6.39,6.64];中性词20 个,其中学习阶段10 个,唤醒度区间[3.2,5.61];测试阶段再加入10 个,唤醒度区间[3.43,5.14]。 4.3 实验设计 本实验采取组内两因素析因设计,因素分别为实验词的效价和唤醒度。A:效价分为:正性、负性、中性三个水平;B:唤醒度分为:高唤醒、低唤醒、中性三个水平。 4.4 实验程序 第一步学习阶段:学习内容包括正性、负性情绪词各20 个,以及中性词10 个,共50 个学习词,由系统随机显示,每个显示 2 秒,此阶段被试不需要任何操作,只要学习呈现的词语; 第二步识别阶段:测试内容在第一步学习的三类词基础上各增加10 个新的词汇,共80 个测试词,所有词由系统随机呈现, 5 实验分析 实验结果用SPSS Statistics 17.0 进行数据分析。

八种错误心态

八种错误心态 白彩霞 在直销业中,我们常见这样的情况:同样的地域,同样的市场环境,同样的产品,不同的人去做,结果迥异。有的直销员很快就把产品销售出去了,有的却怎么也销售不出去,这是为什么呢?在很大程度上与直销员心态有直接的关系。 一、害怕被拒绝 直销员被顾客拒绝是难免的,但这对于新手来说是比较难以接受的。事实上,再成功的直销员也会遇到客户的拒绝。 有些人在顾客那里受到几点挫折就心灰意冷,开始害怕见到顾客,在每次去拜访顾客时心里却暗中祈祷最好客户不在,每次拨电话,却希望没人接听。 有些人把失败看成是自己无能的象征,把失败的记录看成是自己能力低下的证明。这种态度才是真正的失败。 失败对弱者是句号,而对强者是逗号。 1、恐惧心理的消极影响 ①破坏工作热情 热情洋溢,积极参与,充满快乐,渴望成功。 ②工作积极性下降 没有一个人会去主动做一件自己感到害怕和恐惧的事情。

在现实的生活中,没有一个客户看到我们来时,就笑容可掬地出门相迎:欢迎,欢迎,您来的正好!真是雪中送炭! 举手敲门,客户开门,与客户的交谈,一直到成交告退,每一关都是荆棘丛生,没有平坦之路可走。 ③会失去进步的机会和动力 成功的直销商往往是孜孜不倦的工作,他们会在不断的工作中一次次迎来新的机遇,迈上新的台阶。而我们这种害怕拒绝的恐惧心里就犹如枷锁捆绑了你的手脚,使他不能够珍惜一切机会克服困难而毫无畏惧地进取,必然会使一些人失去机会成功。 2、怎样克服恐惧心理 直销员和运动员一样,面临的无非是成功和失败这样两种结局。成功是有无数个失败组成的,面对失败,要有信心,坚持不懈地干下去。把失败就会当作你最好的老师,成为你取得成功的动力。 ①正确的看待失败,不能太看重结果 钻到“成”或“败”的牛角尖里去,而忽视了在推销过程中自己所获得的经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面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尽管我们在很多时候努力了结果未理想,但如果能积极地从中学习,总结经验,成功必然水到渠成。 ②认真分析问题所在 当受到顾客拒绝时,冷静的分析顾客,然后找出方法,下次再遇到同样的情况,就会胸有成竹。 ③有永不认输的信念。

讨好型人格的错误心理及悲惨人生

讨好型人格的错误心理及悲惨人生 曾经有一位博士指出,讨好型人格是潜在不健康的行为模式,不是人格障碍,讨好型人物一方面害怕被拒绝,另一方面源于对失败的恐惧。 害怕被拒绝,一般是缺乏关爱,被重要的人抛弃,拒绝,不稳定的情绪造成。 害怕失败,应该源于早期时候,因为做错一些事,可能受到严重惩罚造成的心里阴影。 只在乎别人感受从而忽视自内心想法的人,一般接纳别人的评价,就会以别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 讨好型人格的人,总是想讨好别人,不要让别人不开心,经常别人提出的事,他都会去做,慢慢的加重了自己的负担。 不敢表现自己,承受很多压力。 讨好型人格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老好人”,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常常取悦别人,甚至有的时候自己觉得很勉强,也会将他人放在更重要的位置。那么,“老好人”们有那些常犯的错误心理逻辑呢? 一、倾向于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 用心理学术语来说,这是一种归因方式的倾向,当我们凡事都把原因归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容易觉得是自己的责任与过失,会感到更大的心理负担。 所以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常常把自己的责任范围夸大了,觉得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责任,比如自己有义务帮助朋友做一些事情,这是有义气的体现。其实不然,不是所有来自朋友的请求都要鼎力相助的,不要忘了量力而行。 二、过度在意他人的感受、不善于拒绝 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人会很在意他人的感受、情绪和想法。比如当别人想请自己帮忙时,虽然自己可能忙的抽不开身,但是会想“要是我不答应他,他会不会因此感到难过?这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关系?他没有我的帮助,会不会一筹莫展?”其实很多担心都是没必要的,别人往往不会有你想象中的那么情绪敏感。并且,当这种人自己想请求别人帮助时,又会表现的不好意思提出请求,生怕自己会麻烦到别人。

办公室常见的错误心态

办公室常见的错误心态 *导读:办公室常见的错误心态有哪些?同事之间相处一个办公室,心态上要有一个警戒,不要因为自己一些错误的心态影响自己的事业。小编这就来告诉大家:办公室常见的错误心态到底有哪些? *一、办公室常见的错误心态 办公室中有一个基本的道理:无心的小疏忽有时会酿成事业上的大陷阱。只要知道陷阱何在,就能避开。美国着名的贝顿-迪克森人才资源公司曾对2000多名公司主管进行调查,根据这些主管的意见,归纳出职场心理学中6点最常见的错误: 1、轻举妄动 繁忙的工作之中必然会有冲突,在你作出某个决定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你若与可能让你丢掉饭碗的人发生冲突时,一定要问一问自己,我究竟想得到什么样的

结果? 2、角色不明 如果上司没有说清楚你的职责范围,也没说明对你的工作要求,你应该不断询问,直到完全明白为止。弄清自己在公司的所扮演的角色,正确行使和履行自己的职责,才不至于让自己处处为难。 3、单打独斗 萨曼莎在加州一家电脑公司任职,先是担任市场部经理,常常为了部属的开支问题同财务部门吵得不可开交,后来她调任业务培训计划主任,需要财务部支持她的培训预算。萨曼莎移樽就教,主动到财务部改善关系,她运气好,得到财务主管的支持,他们结成了长期盟友,培训计划终于大获成功。

4、优柔寡断 如果你有优柔寡断的毛病,可以试用一种简单的加框方法,好像在拍照的时候,你的注意力会集中在摄影对象上,其它次要的东西都是背景。同样的,决策过程中,如果能够集中注意力于最重要的事务上,轻重就越来越明显,就容易作出决定了。 5、适应性差 据调查,60%的管理人员认为,发展、适应能力不足是事业受挫的主要原因之一。倘若你能掌握多种广泛适用的技能本领,那么,向雇主推销自己就更为有利了。今日的工作环境不断变化,让别人知道你学得快、学得好,可能是最佳的工作保障。 6、掩饰错误 犯了错误,最好的做法是尽快承认和改正,并能够从中吸取

情绪管理参考答案

1 【单选题】对个人内部情感状态的体验属于情绪的哪个成分?()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2 【单选题】呼吸、心跳、血压及大脑皮层激活的变化属于情绪的哪个成分?()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 【单选题】下面哪种情况下听一个笑话更不觉得好笑?() A、刚刚运动完 B、正在微笑 C、刚刚受惊吓 D、刚刚睡醒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4 【判断题】某种情绪体验可能是由人们的错误认知归因导致的。()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吊桥实验说明了生理唤起是决定人们产生何种情绪的关键。()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单选题】述情障碍的人在经历情绪时,特征是()。 A、没有感受 B、不能表达情绪 C、不能生理唤起 D、没有情绪的外部行为 我的答案:B得分:20.0分 2 【单选题】喝茶对情绪的最基础作用是增强()。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我的答案:C得分:20.0分 3 【单选题】人们有时会说没有feel,这里的feel与下列情绪成分关系最小的是()。 A、外部行为

B、主观体验 C、生理唤起 D、认知解释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判断题】情侣一起看恐怖片可能由于对生理唤起的错误归因而增加浪漫。()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情绪的不同成分通常是融合在一起的,并不能分离。() 我的答案:× 1 【单选题】到便所餐厅就餐大快朵颐地咀嚼粪便状的食物属于情绪反应的哪个系统?() A、快速反应系统 B、潜意识反应系统 C、固定反应系统 D、意识反应系统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2 【单选题】下列情绪属于复合情绪的是()。 A、愤怒 B、恐惧 C、厌恶 D、嫉妒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3 【单选题】到便所餐厅就餐一看到粪便状的食物马上逃离属于情绪反应的哪个系统?() A、快速反应系统 B、慢速反应系统 C、意识反应系统 D、控制反应系统 我的答案:A得分:20.0分 4 【判断题】情绪反应很多时候是不理性的,所以阻碍了人的适应。()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5 【判断题】人与人之间的尴尬情绪具有交流的功能。() 我的答案:√得分:20.0分 1 【单选题】情绪与认知最不可能的关系是什么?() A、情绪与记忆一致 B、情绪促进认知 C、记忆依赖于情绪 D、认知抵消情绪 我的答案:D得分:20.0分

无意识情绪启动对记忆的影响

无意识情绪启动对记忆的影响 张蕾龚明亮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武汉430079) 摘要:以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不同情绪词性的词语对情绪的启动效应,比较了不同词性的词语在无意识情绪启动的情况下对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情绪词性的词语对情绪产生了启动效应,以中性词语为基线,消极情绪启动的反应时要高于基线,而积极情绪启动的反应时要低于基线,其中,积极词语与消极词语在对探测字母的反应时上产生了显著差异;而在正确率方面,消极情绪启动要高于基线,而积极情绪启动要低于基线。 关键词: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无意识情绪启动 1引言 情绪是日常屡见不鲜并且能够自己亲身体验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在给我们快乐和满足的同时又让我们不可避免地遭受痛苦和折磨。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情绪逐渐被认知心理学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对象。 1.1 情绪启动 启动技术自从在1935年由Stroop提出之后,已经被应用于心理学的各个领域。而情绪也是一个被广泛研究过的题目,前人对情绪启动的研究主要分为无意识情绪启动和有意识情绪启动两种类型。但有研究表明[1][8]:无意识情绪启动比有意识情绪启动更能引起人们更强更稳定的情绪启动效应,就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个体在意识层面的加工可能会抑制已经唤醒的情绪。所以本研究采用无意识情绪启动的方法,希望能产生显著的情绪效应。 1.2 情绪启动时间效应 情绪启动还有着某些时间效应:郑希付(2004)通过向被试呈现不同情绪模式的图片启动刺激和不同情绪模式的词语启动刺激发现:两种刺激都具有启动情绪的效果,愉快情绪在启动后可以维持至少8分钟,并且在8分钟内有轻微的上升趋势;而悲伤情绪在启动之后呈下降趋势,并且在最初的2分钟下降最快,一般情绪可以维持2~4分钟[9]。另外,不同的SOA(即启动刺激呈现与目标刺激呈现之间的时间间隔)对情绪启动也存在影响:Hermans等人通过实验指出:显著的情绪启动效应出现在启动刺激与靶刺激的间隔时间为0~150ms时段,150ms 左右是情绪启动效应的高峰时段,之后逐渐减少[2]。我国学者张钦和李小花也通过不同的SOA条件用彩色图片作为启动刺激,以汉语双字词为目标刺激,通过评价分类任务考察情感启动效应,发现:150ms和250ms的SOA情况下都出现了显著的情绪启动效应,从而得出了情绪启动效应出现在较短的SOA条件下的结论[10]。 1.3 情绪启动对认知的影响 不同的情绪启动对人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情绪一致性效应

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实验设计)

启动情绪以及呈现方式对大学生内隐记忆和外 显记忆的影响 【摘要】:情绪与认知的关系,尤其是情绪与记忆的关系是认知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一研究以前主要集中在抑郁或焦虑个体的情绪状态对其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通过各种手段引发被试的实验性情绪,从而研究这种实验性情绪对个体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旨在通过情绪启动方式引发被试的实验性情绪,考查启动的情绪对正常个体的外显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情绪启动下,材料的呈现方式(分类呈现或随机呈现)不同对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关键词】:情绪启动、呈现方式、内隐记忆、外显记忆 1 引言 1.1 情绪启动的相关概念 启动最初出现在认知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一种研究测验情境对测验成绩影响的技术,也就是说测量首次呈现的刺激对目标刺激操作任务影响程度的技术。一般来说,首次出现的刺激被称为启动刺激,目标刺激被称为靶刺激,这样的实验模式通常被称为启动范式。而启动效应则是指经验对当前任务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样一种实验范式被运用到对情绪的研究中,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经典的研究情绪的实验范式,即情绪启动研究范式。情绪启动效应也就是指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具有相同的情绪效价时,即都是积极的或者都是消极的时,启动刺激的呈现将加速对目标刺激的加工;反之,当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的情绪效价相反时,启动刺激的呈现则会阻碍对目标刺激的加工。在典型的情绪启动研究中,一般先呈现积极或消极的启动刺激,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呈现目标刺激,让被试对目标刺激进行效价的评定,再以反应时或错误率为指标来衡量启动刺激对目标刺激的影响。 就概念而言,已有文献中,情绪启动至少已包括如下三种含义:1、指个体对于在情绪效价上与启动刺激相似的靶刺激更为敏感,主要体现在加工速度和注意选择上;2、指个体先行加工具有一定情绪效价的刺激后,使得后继加工也易于蒙上相应的情绪色彩;3、视个体的情绪状态即为一种准备状态(启动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将对个体的认知活动产生影响,是为情绪启动。 根据被试是否能察觉到启动刺激,情绪启动又分为阈上情绪启动和阈下情绪启动。所谓阈上情绪启动,也就是被试能够察觉到启动刺激的存在;而当将启动刺激的呈现时间减少到几十毫秒,十几毫秒甚至是几毫秒时,或者是启动刺激掩蔽呈现,被试无法意识到启动刺激的存在,这样的情绪启动被称为阈下情绪启动。在目前研究引发的个体情绪状态对个体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的实验中,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答题常见3种错误心态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答题常见3种错误心态 在多年辅导考生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发现考生在做言语题时存在的几种错误心态,现在此指出,希望各位考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之所以会在做言语题时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形,根本的原因在于准备不足。准备不足的原因可能有些人是完全没时间复习,因此“裸考”。 还有一部分考试准备不足不是因为没时间,而是觉得言语题太简单。理解自己的母语,理解这种说了二十多年的中国话,何难之有?在备考过程中对言语不够重视。待到真正坐在考场中,读起言语题的题目材料,心里暗暗得意,但是阅读选项,就抓耳挠腮,举棋不定了。再一看翻看一下试题本——40题,12页,不下数千字,顿时手忙脚乱,完全没有了感觉。接下来就一个字:蒙。这种手忙脚乱之中的蒙答案,其正确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有些考生语感不错,非常自信,平时做题的正确率还可以。如果没有出题人设置的陷阱,而且又有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相信其不仅会在言语题上的表现得相当不错,估计在整个 上的表现都会很好。但是遗憾的是,考试时间有限,在考生碰到排除两个,剩二选一情况的时候,语感就帮不上忙了,往往错在这50%上。 还有一类考生,语感一般,听了辅导,学了方法,感觉很受用,但是回去以后不是练方法,而是按照自己以前的做题模式练习,结果题目做了很多,也没多大长进。到了考场上,照样是糊里糊涂。 有一些考生听过相关的辅导课程,学习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但问题在于,有些考生并没有真正理解这种方法,并通过练习成为自己的考试能力,而是在机械套用。在做主旨题时,甚至除了重点句,别的内容一概都不看,造成有的题目就在这样的马虎大意之下做错了。例如: 2008年第19题:汽车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商品,汽车厂商支持环保事业、进行环保宣传,似乎是理所应当的。环保应当是汽车企业在发展

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心得体会

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心得体会篇一:快乐工作心得体会 快乐工作心得体会 管理处领导为了丰富职工娱乐生活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我抽空阅读了《快乐工作》感到受益非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的一生,除了吃饭睡觉,最主要的活动恐怕就是工作了。工作,首先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工作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其次,从较高的层面来说,工作还是人们体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财富的最主要途径。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化协作越来越成熟的时期,每个人所做出的工作都能比以往任何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如何能尽我所能的利用才能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就成了现代社会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工作中不失去热情,你会生活的更快乐。”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曾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人的一生中平均工作时间是小时/天,占了三分之一还多;如果你在工作中毫无热情,得过且过,那除去睡觉休息的时间,我们生活中的大半时间都将变得索然无味。因此,快乐的工作不仅仅是关系到工作质量的问题,还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快乐工作等于快乐生活!

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一部分人怎么也提不起精神和热情,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被动地完成工作,在枯燥重复的感觉中消磨时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书中都给我们作了分析。 首先是定位,寸有所短,尺有所长,一个人应该清楚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且以之作为主要条件来选择你的工作,而随波逐流或盲目跟 风所选的工作自然不容易培养兴趣,又怎能有快乐呢?“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享受自己在奋斗过程中的幸福和快乐,就要选择正确的道路。” 其次,高效的工作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拖延的工作作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所体会,当时间、精力在拖延中一点点的被磨掉,当没做完的工作越来越多,而限定时间越来越近的时候,那种被山压迫一般的沉重感不是谁都可以谈笑应对的。因此有很多人之所以在工作中慢慢变得烦躁不安,心情恶劣,就是因为一个不好的习惯——拖延。要在工作中感到快乐,就要减少“不快乐”的事,“珍惜时间,管理时间,学习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和技巧,减少低效率重复劳动”就是我们的工作良药了。 再次,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学习能力也很重要,有句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而

女人婚后常见的5种错误心态

女人婚后常见的5种错误心态 1、以为老公不懂自己 每个人或许都会有这样的心理,看着别人的比自己好。女人习惯了老公的体贴照顾后,会感觉没意思,没激情。就在网上或是婚外找人吐苦水,试着寻找能真正懂自己的男人。这只会加速自己婚姻的结束速度。要多和老公沟通,不要总让他猜你在想什么,你想要什么,这样只会搞得大家都很累,沟通无极限。 2、以为抓住男人的胃就抓住男人的心 抓住男人的胃就抓住男人的心被很多女人奉为至尊宝典。只能说这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的因素。这些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只是夫妻间的添加剂。要想抓住男人的心还得靠两人之间的感情。 3、以为有了孩子就离不了婚 千成不要以为有了孩子就离不了婚,有这种想法的女人,一定要纠正自己想法。虽然孩子是婚姻的纽带,但婚姻是否长久、恩爱还得靠夫妻间的感情。虽然在离婚时孩子会被列入考虑范围,但最终离婚与有无孩子没有必然的联系。夫妻之间无感情了,也就意味着夫妻关系走到尽头了。 4、以为男人坚不可摧 不要以为男人坚不可摧,他也有脆弱的地方,需要你的安慰及拥抱。老公只会在你面前展示他的脆弱的一面,不要嘲笑他,要给他温暖。男人也是需要偶尔呵护的。 5、以为家庭就是整个人生 有些女人结婚后把老公、家庭当做所有。有这个想法的女人,要学着出去看看,不要反自己禁闭在自己的小空间内,不然老公是怎么有外遇的你都不知道。虽然女人应该将家庭做为中心,但女人一定要有除了家庭、老公以外的空间。这样老公在时,可以其乐融融,不在时也可以自得其乐。不要把自己搞得太狼狈、特别粘老公,这样只会让老公离的更远。 在结婚后一定不要存在以上的错误的女人心理,这样对于大家的婚姻是十分不利的。在婚姻生活中,女性朋友应该多加务实,踏实的生活,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婚姻走的长久,为了自己婚姻的幸福美满,大家一定要多加注意。

冯冯居士:千万不要随便去古代的陵墓几例佛教天眼通实例(中)

冯冯居士:千万不要随便去古代的陵墓!几例佛教天眼通实 例(中) 观音寺的大护法之一王老太太,是捐出地皮来给建寺的,乐施好善,信佛极虔。我请客那天,王老太与女公子也光临舍下为贵宾之一,但是由于是初会,而且客人多,我未能多和她谈话。 十月初,苏太太打电话来说:“培德,你记得观音寺的王老太太吗?” 我说记得,苏太太说:“昨夜我驾车接她的大小姐出去看朋友,回家以后,王小姐才发现耳朵戴着的两只钻石耳环之一不见了,这对钻石耳环是她先生送给他的,一套三件,很重要的,其价值比金钱更重要得多,她着急得很,你能不能运用天眼查一查失落在何处呢?我们把汽车内都找遍,去过的朋友家中也找遍,她自己家中也都找遍了,都找不到,甚至街上经过的路都查过,也没有。”又说:“钻石耳环丢了之后,王小姐一直在难过,你帮一帮她吧!” 我说:“这可是一个大难题,我还从未替人找过失物呢!这对钻石耳环一只就值一两万元美金,若是丢在街主,捡到

的人,怎会归还?叫我怎样去找呢?我向来不管钱财的事,你们都知道的,不过,王老太太捐地捐钱盖观音寺,热心公益,信佛虔诚,我当然一定要尽力帮助她的。不过,我真是毫无把握,只有求佛菩萨庇佑吧!” 我手持电话听筒,祈求佛佑,终于天眼张开,看见钻石耳环所在了,我说:“现在我看见了,但是不很清楚!” “在哪里?”苏太太问:“快说!” 我说:“我看见钻石耳环在她家的洗手间的洗手瓷槽底下水管的弯曲S形颈部,你们快点拆开S管来找,再迟恐怕给水冲走了,明天就会给冲到外面下水管的四方潭去,后天就给冲到大水渠去了!要快!” 苏太太说:“怎么会在洗手槽底下呢?” “是不是她出门之前化妆时已不慎把它掉落去的?”我说:“我毫无把握的,不过何妨试找呢?” 苏太太说:“只好姑妄信之吧!”

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

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 从教材的学习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初生就具有一定的情绪能力,这让婴儿最初有了与外界沟通的能力。在随后的成长过程中,各种情绪能力的不断发生、发展对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其中,情绪情感对儿童的认知活动起着或推动、促进或抑制、延缓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不论感知、记忆,还是注意、思维、想象都受其情绪很大的影响,受其制约、调节。比如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记忆。如在医生那里接种时,感觉特别难受的孩子比其他感觉较轻的孩子更能记住这一件事。 同时消极的影响会削弱儿童对更广阔环境的信息编码。大多数机能主义者认为情绪和认知的关系是双向的。迈克尔·路易斯(Michael.Lewis)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早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下半年就出现了这样的动态相互作用的迹象。他们训练8个月大的孩子拉一根与手腕相连的绳,只要拉动就会放映笑眯眯的婴儿的幻灯片,同时播放儿童歌曲。根据面部表情,研究者看到了当孩子发现结果后的兴趣、快乐和惊讶的增强——这种反应正是孩子学会一种新的技能后的喜悦。在紧接着的一段短暂时间内研究者未强化这种联系,即当孩子拉线时没有这种有趣的刺激出现,孩子的情绪反应迅速变化,大部分孩子表现出愤怒,有一些表现出伤心。当这种可能性恢复时,在前一阶段表现出愤怒的孩子再一次兴趣盎然、激动万分,急于拉绳子以产生这样的刺激。相反,伤心的孩子退缩了,表现为不再那样努力拉绳。情绪与认知活动紧密交织在一起,两者同为掌握技能的结果,并同为孩子下一步学习的方法和基础。如图10—1这个刚刚回爬行的婴儿对一只鸭子产生了兴趣,这也促使他去亲近鸭子,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愉快的情绪。 幼儿的兴趣对认知活动的促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