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语文(综合素质)3教案

小学语文(综合素质)3教案

小学语文(综合素质)3教案
小学语文(综合素质)3教案

选择一篇课文或一个重点段落,按“教学整合”的要求,设计一个“主线推行(读),横向联动”的教案。

《燕子》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4.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重.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自然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猜老师描述的是什么动物?

它带着剪刀似的尾巴,在微风中轻快地盘旋,发出清亮的鸣叫…..

2.师:那是春天的使者小燕子。

3.谁能介绍一下对小燕子的认识?

4.出示燕子的挂图,让学生观察,说燕子的样子。

5.指导学生按以下顺序观察图画,简单口述图意。

(1)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

(2)观察近处在空中飞翔的燕子。

(3)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二.初读课文

1.自读.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讲的是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准字音,下边字音要重点指导。

Jun qiao cou fu zeng lue ji

俊俏凑成吹拂增添掠过唧唧

三.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了解燕子的特点

1.了解外形特点:羽毛——乌黑光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

2.透过外形,了解燕子性情特点:活泼机灵。

3.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燕子的活泼.机灵.可爱。

4.看图,试着背诵第一自然段。

5.练习:

()乌黑发亮的羽毛,()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的尾巴,()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词,学生读准字音并练习组词。

2.学生分析识记生字字形。

3.师范写。

4.学生练习书写。

五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燕子聚集掠过稻田

疲倦音符演奏赞歌

2.用上面的几个词语讲一讲《燕子》一课的主要内容。

二.图文对照,理解第二自然段,感受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

1.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2.找找写了什么景色?(细雨.微风.柳丝.青草.绿叶.鲜花.小燕子)

3.从书中找出一个词语来赞美春天。(光彩夺目)

4.理解“聚拢”,形容多而密集的样子,说明花草繁茂。“像赶集似

的”,用拟人的手法。

5.这么美的春天,给你们带来什么感受?(春天带来生机.活力.快

乐……)

6.有感情的朗读,在头脑中浮现“光彩夺目的春天”的画面。

7.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理解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燕子的特点。

1.观察飞行的燕子,听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在空中飞

行的燕子的。

2.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

3.从文中你感受到燕子飞行是怎样的?(快乐.灵巧.迅速……)

4.齐读第三自然段。

5.观察停落在电线上的燕子,听读第四自然段。

6.“五线谱”.“音符”分别指的是什么?(表面上说几根电线和

停歇的燕子,构成了春天里正待演奏的曲谱,实际上说燕子的加入,给春光增添了生机,犹如奏起了春之歌。

7.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四.总结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燕子的形象活泼可爱;燕子飞行时的动态美,停歇时的静态美,

为春光增色,使春光充满勃勃生机)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文的语言真美,我要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板书

燕子{外形俊俏

春天赶来

飞行灵巧

停歇优美} 美好.可爱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第一单元本单元由看图学文《马踏飞燕》《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讲读课文《古诗二首》和基础训练1组成。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注意“膘、颈、咒、沮”等字的读音;“龄、祭”字的写法;注意“载、兴、荷”等多音字的不同意义。 2、理解字词。能够辨析“宽广、宽阔”“繁重、沉重”等近义词的意义及用法。 3、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以及字母的大小写。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本单元课文,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会默写《示儿》。 三、教学重点: 1、两篇看图学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古诗二首要让学生弄懂诗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怎样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表现中心,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写作顺序。 看图学文 1、马踏飞燕 一、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马踏飞燕”的特点,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从几个方面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观察能力。 2、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三、教具准备: 1、绘有铜奔马的挂图。 2、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图文对照学习课文1—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组学习内容、要求。 1、默读导读,了解本组学习内容和要求。 2、指名口述。 师强调:在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要重视综合运用学过的

语文基本功,进步提高阅读能力。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了解生字和易读错的字(如:匀称、仿佛、高亢、膘肥身健、安然无恙、风驰电掣、颈、收缩、卓越)是否读准,相机正音。 2、指名说说铜马主要有哪些特点。(外形美;是一匹奔马;虽然只有右后蹄着地,却能保持平衡。) 3.读读画下来的最感兴趣的句子。 三、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挂图,指导按课文叙述顺序进行观察,口述图意 1、观察、说说铜马的外形,感受铜马的造型美。 2.观察、说说从哪儿看出是一匹奔马,且奔跑的速度很快,感受铜马的动态美。 3.再观察、说说从姿势上看,骏马是怎样保持平衡的。 四、听课文,看挂图,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匹铜奔马的外形、奔跑的姿势以及如何保持平衡的。 五、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从第一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2)理解“东汉时期”(距现在大约有1800年,年代久远)“艺术珍品”(有很高艺术价值、十分宝贵的艺术品)。 (3)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

小学语文12册全册教案 A案 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 出示自学讨论题,先自学再和小组同学交流 1.自读课文,填表格。 手指名称优点缺点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4.有感情地把课文朗读两遍。 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 四、检查自学,深化理解 1.学生汇报对自学题中前三题的理解。 2.指几个小组到前面表演课本剧,其他同学评价表演,教师根据表演情况点拨,指导重点是学生剧本中蕴含的道理是否正确。

五、拓展延伸,启迪思维 1.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基本悟到了读文明理的方法,下面有一篇短文,请你读一读,想想短文蕴含一个什么道理? 五个手指的故事 “唉!又忙碌了一天,简直把我累死了!”大拇指伸了个懒腰,有气无力地说。 “难道我就不累吗?”大拇指的这句话被不服气的食指给听到了,“我的腰都累弯了。”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小主人玲灵的手指在谈话! 它们的对话,被高个儿的中指,纤细的无名指和瘦弱的小拇指听到了,于是五兄弟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唉!”大拇指又叹了一口气,说道,“要数最累的,那这冠军肯定就是我和食指老弟了。小主人上了高中后,学习压力大,作业繁多,每次小主人写作业,我俩都要用力地捏住笔头,跟着小主人不同的作业和要求旋转,有时是中文汉字,有时是英文字母,有时是数学符号,有时是美术风景……把我们俩转得头晕目眩,一工作就是好几个小时。瞧,我俩原先圆凸凸的表面,都被压扁了。” “还不止呢,小主人的握姿又不够正确,总喜欢把你压在我的脸上,害得我都快喘不过气了。”食指气愤地补充道。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盐亭县双碑乡中心小学何胜 2006年秋季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班语文在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中取得了学区同年级第一位的好成绩,实现了我向学生们提出的保住上学年年段过关考试学区同年级第一位的学科奋斗目标。为了继续搞好本学期的语文教学,争取本学期我班语文成绩在上期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继续保住学区第一位,使大多数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为进入初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特制订本册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情分析: 从上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考试情况来看,由于老师重视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学生们学习语文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所提高,特别是自学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较快。大多数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较好,特别是何姝雯、潘文辉、冯良娟、周甜甜、潘志鹏等几位同学。但也有几位同学平时学习态度特别端正,也非常努力,但学习效果不佳,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不够理想,如周小娟、刘国、许锋铭、汪桂苹、刘秋霞、何明娟、李小宜等,这几位同学如果在学习方法上多下功夫,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也有几位同学平时学习不够努力,但期末考试发挥较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洪杨飞、母娟、母李杰等,这几位同学如果学习态度再端正一些,也能取大更大的进步。 后进生汪琴、潘红、李明、母仕林、梁小虎、何周梅、张洪川、何双全在期末考试中成绩不够理想,其中母仕林、李明两位同学由于基础较差、智力发展水平低,已经尽到了自己的努力,但汪琴、潘红、梁小虎、何周梅、张洪川、何双全学习成绩不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及教材分析1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及教材分析1 (二)主要特点 1.教材内容——凸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这套教科书中,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在继承人教版教材一贯的典范性标准的前提下,体现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选文从儿童生活出发,从当代儿童的思想实际出发,充分反映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反映信息社会所要求的现代意识。例如:《借生日》,文中的小孩因为妈妈总把生日忘记,就要把自己的生日借给妈妈;《胖乎乎的小手》中,兰兰因为长辈喜欢自己的小手,就想用双手为大家做更多的事情。完全是儿童的语言、儿童的想法,与儿童的心理没有丝毫距离。又如:《赞美》中,小刺猬和小松鼠互相赞美,互相从对方的赞美中获得自信,体验快乐;《从现在开始》中,狮子想另选兽中之王接替自己,动物们最欢迎的是让大家“按照每个人自己喜欢的方式过日子”的小猴。这体现了对每一个个体的充分尊重,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感,富有现代意识,彰显时代特征。 这套教科书中的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尊重多元文化,为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干世界、增进相互了解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参加实验的一位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孩子喜欢课文,是我们的教材带给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财富,也是教材给先进的教学理念所提供的

最宽敞的着陆平台。”教材审查意见中也这样写道:“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既便于学生学习语言,又能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感染。”“课文文质兼美,较有典范性,语感鲜明,有利于启迪智慧,激发想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材编扫——简化头绪,加强整合。 这套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上避免烦琐,加强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每一课都安排了意境优美的情境图,把学拼音、识汉字、积累词语、发展语言等诸方面进行整合,使孩子初入学就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为他们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第三课开始,拼音教材中出现了汉字,在情境图中或情境图下,安排了词、短语或句子。在这一部分,所有的音节都是学过的,都是可以由儿童自己拼读出来的。这样编排,不但能及时发挥拼音帮助识字的功能,而且对儿童来说,掌握拼音工具的过程就不再仅仅是拼读能力形成的过程,更是早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获得初学语文的成就感。以第三课《b、p、m、f》为例,在画面中,“我”和爸爸妈妈正在公园里散步,在相应的位置出现“爸爸”、“妈妈”、“我”这几个词语,并要求学生自己认读“爸”、“妈”、“我”这三个生字。这样,把识字与拼音的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不是把汉字学习孤立于拼音之外,从“爸”、“妈”、“我”这几个最简单的口语常用字学起,充分体现自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十二)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学习习惯。 教学预备: 1、学生预习课文,复习巩固以前学习过的良好学习习惯。 2、课前搜集的资料、图片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二、指导看图学习该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1页的三幅插图。 ⑴观察第一幅图。 ①图上的同学看到这些古代的天文仪,会想些什么? ②教师小结。 ⑵观察第二幅图。 ①指名学生说说图片上的内容。 ②讨论:同学们应怎样才能揭开宇宙的奥秘呢? ③教师小结。 ⑶观察第三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②图上的同学这时会怎么想,会说些什么呢? ③你欣赏过哪些碑刻?学到了哪些知识? 2、指导学生观察第2~3页的插图。 ⑴逐幅观察第一行的四幅图。 ①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感受? ②同学们会什么收获? 组织讨论,汇报交流。 ⑵观察第二行插图。 ①说说图上海面是什么景象。并指导说话。 ②讨论:同学们游览了这些名胜会说些什么? 组织讨论、交流。 ⑶观察第三行的插图。 结合课外的积累,引导学生说话。 ⑷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说说感受。

北京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体现新课标思想: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并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写作习惯。 教学内容: 《古诗四首》、《詹天佑》、《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雨点》、练习1 教学目标: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文化,欣赏祖国的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发表不同见解,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养成积累古诗的习惯。 教学难点: 想象诗所描写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感情,通过学习<詹天佑>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课件和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9课时 1、古诗四首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学会本课8个生字;解释带点的词语;了解每首诗的意思;朗读、背诵课文;默写《示儿》《春望》想象诗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掌握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用动口、动脑、动手的学习方法学习古诗。动脑,指认真思考,边读边想;动口,指读一读,说一说,不懂的问一问;动手,指圈画词句,写眉批旁注等。要提示学生经常在阅读中运用这一方法,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诵读古诗,培养语感。体会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第一单元 本单元由看图学文《马踏飞燕》《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讲读课文《古诗二首》和基础训练1组成。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注意“膘、颈、咒、沮”等字的读音;“龄、祭”字的写法;注意“载、兴、荷”等多音字的不同意义。 2、理解字词。能够辨析“宽广、宽阔”“繁重、沉重”等近义词的意义及用法。 3、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以及字母的大小写。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本单元课文,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会默写《示儿》。 三、教学重点: 1、两篇看图学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古诗二首要让学生弄懂诗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怎样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表现中心,根据事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写作顺序。 看图学文 1、马踏飞燕 一、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马踏飞燕”的特点,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从几个方面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观察能力。 2、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三、教具准备: 1、绘有铜奔马的挂图。 2、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图文对照学习课文1—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组学习内容、要求。

1、默读导读,了解本组学习内容和要求。 2、指名口述。 师强调:在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要重视综合运用学过的语文基本功,进步提高阅读能力。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了解生字和易读错的字(如:匀称、仿佛、高亢、膘肥身健、安然无恙、风驰电掣、颈、收缩、卓越)是否读准,相机正音。 2、指名说说铜马主要有哪些特点。(外形美;是一匹奔马;虽然只有右后蹄着地,却能保持平衡。)3.读读画下来的最感兴趣的句子。 三、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挂图,指导按课文叙述顺序进行观察,口述图意 1、观察、说说铜马的外形,感受铜马的造型美。 2.观察、说说从哪儿看出是一匹奔马,且奔跑的速度很快,感受铜马的动态美。 3.再观察、说说从姿势上看,骏马是怎样保持平衡的。 四、听课文,看挂图,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匹铜奔马的外形、奔跑的姿势以及如何保持平衡的。 五、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从第一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2)理解“东汉时期”(距现在大约有1800年,年代久远)“艺术珍品”(有很高艺术价值、十分宝贵的艺术品)。 (3)齐读,读出赞美之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观察骏马图。 (2)具体讲铜马的外形有三句话,每句主要讲的是什么?(第一句概括他讲铜马雄健有力;第二句从头、尾讲它的姿势;第三句从它张开大口,想象骏马嘶鸣。) (3)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从概括到具体,由静到动,句与句联系紧密。) (4)在讲读过程中,着重理解以下词语。 骏马:跑得快的马,好马。 膘肥身健:膘,原指肥肉。这个词是讲铜马肥壮、健美。 匀称:本课指铜马身体各个部分比例和谐。 坚韧:本课指铜马的四只蹄子坚实有韧性。 高亢:本课指马的叫声高而洪亮。 (5)个人练读,齐读。力求能随着朗读浮现出铜奔马的形象。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随着朗读观察奔马。 (2)教师引读,帮助学生理解骏马奔跑速度之快。 师:这是一匹……速度之快呢? 生:作者构思……正在快速奔跑。 师:快到什么程度呢? 生:作者匠心独运……风驰电掣般地飞奔。) (3)奔马速度快,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2018-2019年苏教版六年级十二册语文全册教案

培养良好的习惯(十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教学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2、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通过课本插图和有关事例,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以及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开始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写字、读书、写日记等方法,为我们以后养成习惯打下了基础。今天,我们来学习这最后一个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二、指导看图,领会内容 (一)指导观察第一页 1、学生自由观察,思考:图上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他这是会时想些什么? 2、指明回答,教师补充 第一幅:在天文台,老师和同学参观古代的天文仪器。同学门看到这台仪器,一定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 第二幅:在天文台的天文展览馆内,墙上贴着宇宙中星体的照片,希望大家长大后到太空中研究宇宙的奥秘。 第三幅:简介:碑刻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和图画,大多出自著名书法家和书画家之手,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同桌共同参观三幅图,回顾主要内容,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观察下两幅图 1、学生自由观察插图,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思考:图上有哪些人物,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有什么意义? 2、同组相互交流,感受体会 (三)学生交流:观察了这些图画,你有什么想法? 三、教师小结 四、练习介绍自己的家乡 1、自由练习 2、台前介绍 3、教师评价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要到学校里学习知识,长大后才能胜任祖国交给我们的工作。因此,学习知识就是为了——(学生齐答:运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二、指导看图 教师带领学生依次观察插图,弄清图中内容。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优质教案

12 在天晴了的时候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雨巷诗人”戴望舒的一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 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啊!那清新,清新又怡人的小径! 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此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似乎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作者介绍】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1950年戴望舒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人物评价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雨巷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1927年,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1929年所创作的《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钱理群) 【与课文相关的其他资料】 雨巷——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 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12课《为人民服务》教案及创新教学设计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把这些词读准确。(出示PPT) 哀思、剥削、炊事员、李鼎铭、精兵简政 点拨: A.“剥削”是个多音字;bāo: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皮。~花生。bō:用于复合词:~夺。~削。~落。~蚀。生吞活~。另一个读音叫“xiao”,组词(削铅笔)齐读。 B.什么是“鼎”?(“鼎”是古代人烹煮东西的器物,一般用青铜或铁制成,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出示古文字及其图片) 鼎这个生字特别难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第六笔是什么?这个鼎的部首是目,第六笔是竖折折,一笔写成。右边相对应的就不是一笔了,那可要分成三笔写,竖,横,竖,最后是横折。 看到这个“鼎”,能说说与它有关的成语吗? (三足鼎立、鼎鼎大名、人声鼎沸、一言九鼎。) 在课文中写一个带“鼎”字的成语。注意把“鼎”的笔画笔顺写正确。

2.同学们,这些词语出自一篇课文:《为人民服务》。翻开第12课。这篇课文,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是议论文。(板书:议论文) 二、整体感知,提纲挈领 1.同学们,《为人民服务》这是一篇议论文,它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提出来的一个观点,在第1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就清楚地 说明了这个观点,能找出来吗? 2.出示PPT,全班齐读。 3.对比体会:A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B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这一句 话在表达上面很特别,哪一句说得更严密? 4.师:加上这两个表示事物达到极致的词,再次强调我们党和军队的根本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5.既然提出了观点,毛主席就得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请大家快速浏览第 2到第5自然段,说一说毛主席围绕这个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温馨提示:学好议论文有个规律:议论文的每一段话都有要说的重点、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者结尾。)

小学语文教科版第十二册教案

小学语文教科版第十二册教案 教材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书写工整,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借助字典阅读,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体会各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懂得写作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积累习作素材,学写读书笔记和应用文,修改自己的习作,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 (四)口语交际 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在交际中做到语言美。 (五)综合性学习 初步了解寻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精神”为主题,编排了《勇攀高峰》和《苦练》两篇主体课文。在“快乐读书屋”中选编了《马拉松的故事》和《“足球之王贝利》两篇阅读课文,任务设计不同的球星的体育拼搏事例“能说会写”紧扣单元主题,安排了口语交际和习作,明白在交往中应持的态度。习作要求结合主体课文,联系实际写一篇体育赛事,“语文七色光”围绕单元的主体编排,使学习内容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教学目标: 1.重视语文学习的育人功能,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运用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2.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做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品味语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路: 1.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课文中人物的典型事迹进行描写,体会人物的情感和品质,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语文七色光”的教学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鼓动学生多多阅读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故事和文章,并展开交流活动,提高语文素质。 1.勇攀高峰 时间: 教材分析:本课的主人公是邓亚萍,课文通过典型的事例,记叙了邓亚萍的成长历程。赞颂了她面对挫折不气馁,勇于克服困难,在体育事业上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勇于攀登体育高峰的精神。 学情分析:同学们对邓亚萍并不陌生,但对她的成长历程并不了解,在提前预习时,应布置学生在网上查一查她的事迹,以便加强对其精神品质的了解。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人教版)

1卜算子·咏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解释课题,介绍写作背景。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3、自学课文,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1.解题。 “卜算子”是一种词牌名,“咏梅”是这首词的题目。 2.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是毛泽东主席1961年12月读了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陆游,南宋爱国的大诗人。他生在封建统治阶级向侵略势力委曲求和的时代。爱国抱负不为时用,晚年退居家乡,他在《咏梅》词中表现出孤芳自赏、凄凉抑郁的调子。毛主席的这首词用的是陆游的原调原题,但情调完全相反,所以是反其意而用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读,纠正读音。 3.熟读课文,思考:词中写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三、自学课文 (鼓励学生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可作上记号,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可以简单地作一下批注。) 四、质疑问难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解决,有些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待第二课时解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读一读陆游的《咏梅》词。 3.自主探究疑难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弄懂字词及重点句的含义,体会梅花的品格。 2、理解这首词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课文。 4、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怒放之美。 5、想象词中描绘的“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的景象,并用简笔画画下来。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齐读这首词。 二、合作探究 1.出示学习目标。 2.小组讨论交流。 3.集体汇报,教师适时点拨。 (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学生很容易看出来,但体会梅花的品格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抓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共10个课时 区燕慧霍洁玲陈正清黄少玲江文艳刘安明 6 向往奥运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 2.理解词语:流光溢彩、魅力、锱铢比较、沁透心脾。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如:①体育不仅仅是体育,它以自身特殊的勉力,影响着一切。②竞技体育是面对世界所存在的种种强权、种族歧视和金钱掩盖下的不公平的一种抗争,一种理想。 (二)能力训练点 l.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 感受作者对2008年奥运会的渴望及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与追求。学习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这种感受,从而领悟我国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

教师教法点拨、诱导。 学生学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交流资料,诱发“向往奥运” 同学们,你们是否还记得2001年7月13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当得知中国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那一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是啊,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同体会一下一个体育记者向往奥运的这种感受吧! 二读悟品味,激发“向往奥运” 1 自读自悟,把握情感基调 (1)提出学习要求:边读边画出生字;画出感受最深的有关句子,并在课本上作批注写下自己的感想。 (2)学生按要求自学。(3)组织交流。 a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b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特别是谈谈从那些语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个环节,目的是通过一些阅读感受的交流,汇集在一起,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作者的情感基调有个整体的把握。) 2 研读品悟,把握情感内涵 (1)提出研读专题。“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1 文言文两则 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谁学下棋??怎么学下棋??学得结果怎么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

小学美术第十二册整册教案精品

1、未来的中学生活 [教学目的]: 1.认知领域:通过想象、创作感受想象画的表现方法。 2.操作领域:使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色点、色块来表现画面。 3.情意领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情学情分析] 本课是江苏版小学美术教材第12册第一课。即将跨入中学校门,成为一名神气的中学生每个同学心里有一种美好的向往。通过这种向往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色块、色点来表现画面。本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想象创作能力表现未来的中学生活。难点在于如何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 [教学重点]:探索不同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教学难点]:想象画的表现内容 [教学具准备]:图片资料,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这个寒假,你觉得有意义吗?有什么新鲜事想对同学说吗?这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了,一定憧憬未来的中学生活吧?会有怎样的紧张和欢乐?会有多少有趣新鲜事等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未来的中学生活。 2、揭示课题:未来的中学生活。

二、新授: 到了中学,就意味着我们要告别童年生活,步入活泼的少年时代了,你印象中的中学生活是怎样的, 1、讨论:你对未来中学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谈谈中学和小学阶段有哪些不同?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a、外形的变化 b、学习课程区别 c、课外活动的区别 d、自由程度区别 2、中学阶段一定会有更多的梦想,说说自己现在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努力方向。 3、欣赏范作:说说对画面的理解。 4、上了中学你可就是有自主意识的少年了,爸爸妈妈也会把你当作大人看待,这时你就可以神气地骑者自行车去上学了。你准备选择什么内容来表现?学生展开讨论。谈谈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绘画创作:《未来的中学生活》,合理运用不同的线条、色点、色块来表现画面。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要求画出自己的认识和想法,老师巡回辅导。 四、评议作品,展示,表扬小结。 2、亲近大师——素描欣赏 一、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欣赏评述”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美术作品的材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在天晴了的时候》教学设计

12*在天晴了的时候 ?教学目标 1.认识“炫、怯”等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悟课文。 3.尝试自己解决不理解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教学重难点 1.尝试自己解决不理解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2.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理解词语。主要指导学生读准“曝、晕”等字的读音。 2.阅读理解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让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现代诗的方法自读自悟。 3.表达运用 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自学,通过讨论、合作学习、诵读等形式,逐层理解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体会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并能尝试用诗的形式,写写自己看到过的雨过天晴的景象。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组有关春天的景物图片。 (2)词语联想。 ①师引导:看着这明媚的春光,你想到了哪些词语?你有什么感受? ②示例:草长莺飞、姹紫嫣红、花红柳绿、繁花似锦。

(3)交流春游经历。 ①师引导:春光明媚,正是我们出去走走的好时候,你有这样的经历吗?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②生交流。 示例1:周末我跟小伙伴们一起去郊游,看到公园里绿草如茵。 示例2:雨过天晴,小区树叶上那些俏皮的露珠,如一颗颗闪亮的钻石,十分耀眼。 (4)导入课题。 ①师导入:诗人戴望舒就以《在天晴了的时候》为题写下了一首清新的小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诗中,感受一下雨后的清新与美丽。 ②板书课题:在天晴了的时候。 ③齐读课题。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能提高自学能力。同时,学生通过交流,引发自身深度思考。这种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深入理解课文的能力。 板块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的音频,注意听清读音和节奏。 2.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和不理解的词句。 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词语。 (1)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赤、涉”都读翘舌音,不要读成了平舌音,“曝光”的“曝”读“pù”,不要读成了“bào”;“晕皱”的“晕”读第四声“yùn”。 (2)生开火车认读词语;全班齐读。 (3)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词语。 ①课件出示自学方法。 ●在四人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合作探究方法提示:可以查工具书,也可以用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联系 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②生交流。(炫耀:夸耀。曝:晒) 4.师指名分小节读诗歌,生评价。 5.生自由读诗歌,边读边思考:哪些地方写得特别优美、生动? 6.同桌合作读后互评。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案 第一单元本单元由看图学文《马踏飞燕》《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讲读课文《古诗二首》和基础训练1组成。 一、教学要求: 1、掌握生字,注意“膘、颈、咒、沮”等字的读音;“龄、祭”字的写法;注意“载、兴、荷”等多音字的 不同意义。 2、理解字词。能够辨析“宽广、宽阔”“繁重、沉重”等近义词的意义及用法。 3、复习汉语拼音字母表的顺序以及字母的大小写。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本单元课文,能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会默写《示儿》。 三、教学重点: 1、两篇看图学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2、古诗二首要让学生弄懂诗的内容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怎样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表现中心,根据事 物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写作顺序。/PP看图学文 1、马踏飞燕 一、教学要求

1、通过了解“马踏飞燕”的特点,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具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先进的科学知识和卓越的创造才能,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习从几个方面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继续培养观察能力。 2、图文对照,理解内容。 三、教具准备: 1、绘有铜奔马的挂图。 2、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PP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检查预习,图文对照学习课文1—4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组学习内容、要求。 1、默读导读,了解本组学习内容和要求。 2、指名口述。 师强调:在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要重视综合运用

学过的语文基本功,进步提高阅读能力。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了解生字和易读错的字(如:匀称、仿佛、高亢、膘肥身健、安然无恙、风驰电掣、颈、收缩、卓越)是否读准,相机正音。 2、指名说说铜马主要有哪些特点。(外形美;是一匹奔马;虽然只有右后蹄着地,却能保持平衡。) 3.读读画下来的最感兴趣的句子。 三、出示根据课文插图制作的挂图,指导按课文叙述 顺序进行观察,口述图意 1、观察、说说铜马的外形,感受铜马的造型美。 2.观察、说说从哪儿看出是一匹奔马,且奔跑的速度很快,感受铜马的动态美。 3.再观察、说说从姿势上看,骏马是怎样保持平衡的。 四、听课文,看挂图,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匹铜奔 马的外形、奔跑的姿势以及如何保持平衡的。 五、讲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从第一自然段里知道了什么。 (2)理解“东汉时期”(距现在大约有1800年,年代久远)“艺术珍品”(有很高艺术价值、十分宝贵的艺术品)。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完整版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 计划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教学计划 全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本册课本共7个单元,每单元前有本单元阅读训练的学习提示,告诉学生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和学习方法。每单元有围绕这一阅读训练项目选编的必学课文3篇。第1、3、5、7单元各有1篇选学课文,用△标明。每单元有1次习作训练,第2、4、6单元各有1次

听说训练。每单元还有1个单元练习,主要是复习本单元学过的内容,但在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上有适当的扩展。这样,本册课本共有必学课文21篇,选学课文4篇,习作训练7次,听说训练3次,单元练习7个。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这样几项:一是继续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第11册已安排过两次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一次是理解什么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次是怎样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本册安排了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第一单元)。二是指导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第二单元),提高默读的速度(第六单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七单元)。这样安排,显示了对指导读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视。三是有关句子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训练点: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第四单元),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第五单元)。四是为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册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单元)。 习作训练,本学期安排了2次记事(第一、五单元),3次写人(第二、四、六单元),1次修改作文(第三单元),1次写感谢信(第七单元)。听说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本册教材是以语言文字训练为序来安排单元和课文的,思想品德教育散在无序。综观全册课文,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传统教育。(2)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3)热爱祖国美丽的风光,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4)热爱生活、热爱儿童的教育。(5)关心他人,经受意志品格锻炼的教育。(6)憎恨剥削制度,憎恨帝国主义侵略的教育。(7)爱科学,科学启蒙的教育。(8)继承祖国优秀民族文化的教育。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46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396个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都要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