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一、我会判断(15分)

()1、球形透明体放大的倍数是很大的。

()2、制作微生物玻片标本时,我们可以通过吸走多余的水分来控制微生物的运动。

()3、在放大镜未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依靠感官来观察世界。()4、我们喝的桶装矿泉水,是经过净化处理的,里面没有微生物。

()5、近视眼镜的镜片能放大物体的图像,让人看得更清楚。()6、霍乱、肺结核、伤寒这些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7、玻璃是由晶体集合而成的。

()8、第一台显微镜的制造者列文·虎克最早发现了细胞。()9、微生物也是一种生物,因此也会进行新陈代谢。

()10、有些物质会变化,而且变化速度也有快有慢,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11、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12、因为我们摸不到看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13、馒头、土豆遇到碘酒变成了蓝紫色,因为他们都含有淀粉。

()1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就一定会生成新的物质。

()15、生产水泥的过程十分复杂,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二、我会填空(17分)

1、放大镜是我们在科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观察工具,也叫__________,它的特点是中间__________,边缘__________。

2、像__________、白糖这样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叫做__________。

3、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

4、倍数大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__________,看到的的范围

__________;倍数小的放大镜,看到的图像__________,看到的范围__________。

5、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钢铁生锈属于

__________变化,将一根铁丝弯曲,发生的是__________变化。

6、将碘酒滴入米饭中,有__________色物质出现,这种现象说明米饭中有_____________。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7、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__________,整个世界都是由__________构成的。

三、我会选择(30分)

1、下面透明玻璃镜片没有起到放大作用的是()。

A、 B、

C、

2、一般常用的光学显微镜的镜片()。

A、两块都是凸透镜

B、两块都是凹透镜

C、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

D、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

3、下列仪器中,最适合用来观察微生物的是()。

A、放大镜

B、显微镜

C、望远

镜 D、近视眼眼镜

4、草履虫、变形虫、喇叭虫、眼虫、团藻是()常见的微生物。

A、土壤里

B、水中

C、空气中

5、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蝴蝶的触角是()。

A、丝状

B、羽毛状

C、棒状

6、在放大镜下,我们发现蟋蟀的耳朵长在()。

A、触角上

B、足的内侧

C、腹部第二节

7、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 ) 倍。

A、200

B、2000

C、200万

8、把一颗铁钉(),最容易生锈。

A、完全浸没在菜油里

B、一半放在水里

C、放在空盘子里

9、学校在体育场的单杠上涂上油漆就不容易生锈了,这是因为隔绝了()的作用。

A、水

B、空气

C、水和空气

10、把铁锈连接在电路中,接通电流,小灯泡()。

A、不会亮

B、会亮

C、有时亮,有时不亮

11、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p”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A、b B.、 d C、q D、p

1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13、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A、没有什么变化

B、会熄灭

C、燃烧的更旺

14、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含量的增加。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15、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A、口腔中含有糖

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四、我会解决(23分)

1、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5分)

袁隆平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利用微观技术对

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第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按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在空括号中填上序号。(5分)

()调整细准焦螺旋,将镜筒慢慢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

()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转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到镜筒下。

()调节粗准焦螺旋,降低镜筒,使低倍物镜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慢慢移动载玻片,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标本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正好相反。

()一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光摆在平整的桌面上。

()调节粗准焦螺旋,将镜筒抬起,使低倍物镜距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要观察的标本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并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3、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8分)。

(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这个信息,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为什么?

4、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3种),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5分)

五、我会探究(15分)

1、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12分)

(1)、研究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的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材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象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图画的形式把你观察到的洋葱内表皮细胞的结构画下来。(3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期中检测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要统计某地去年月平均气温情况,最好选用()。 A.折线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2、圆柱的侧面沿直线剪开,在下列的图形中,不可能出现()。 A.长方形或正方形 B.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3、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35 cm3,()是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 A.45cm3 B.405cm3 C.270cm3 4、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12:9和9:6 B.13 :16 和12 :14 C.8.4:2.1和1.2:8.4 5、下面图形中,()是圆柱的展开图。 A. B. C.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1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汽车的速度一定,所行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3、圆锥的体积一定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4、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比的基本性质。 () 5、负数都比正数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篮球与足球的个数比是7∶5,篮球35个,足球有()。

2、下边的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千米, 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4、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六年一班学生对本班同学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扇形统计图。(如右图)

(1)六年一班同学最喜爱哪项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多? (2)六年一班同学最喜欢哪项体育活动的人数最少? (3)根据统计结果,你会给同学什么建议吗? 六、解决问题。(共28分) 1、学校组织队列训练。如果每行站18人,正好站15行。如果每行站9人,可以站多少行?(5分) 2、出租车司机叔叔从甲地到乙地,前3个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需要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远?(5分)

最新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

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 全册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科学期中卷 (40分钟) 出卷人: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装置叫做机械。 2.我知道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省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定滑轮和动滑办组合在一起成为___________,既可以_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4.自行车通过____________和两个____________的啮合,把我们蹬脚的力量传递到车轮上。 5.为了提升材料的抗弯曲能力,在材料不变得情况下,我也可以通过增加材料的宽度、____________,改变材料的____________等办法来实现。 6.圆顶形可以看成是________的组合。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7.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部位都有拱形的保护。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一根木棍可以有很多的用法,以下哪种用法使用了杠杆的原理。()。 A、用来支撑快要倒的小树 B、擀面条 C、撬动大石头 2.下图中,哪个是费力杠杆()。 3.剪刀是一种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下列剪刀中最省力的剪刀为()。 A 理发师用的剪刀 B 裁缝师剪布用的剪刀 C 花匠剪树枝用的大剪刀4.许多桥梁建成拱形,主要是为了()。 A.更加美观 B.节省材料 C.更加牢固 5.以下哪一座是拱桥()。 A.赵州桥 B.金门大桥 C.杭州湾跨海大桥

2018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题

2018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卷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病毒可分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病毒。 2、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 )。 3、( )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4、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5、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 )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 )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6、生活中很多方法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 )、( )等。 7、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 )的。 8、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 )、( )等。 9、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 )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 )简单的运动。 10、蜗牛的运动方式是( ),兔子的运动方式是( )。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生长。() 3、物质形态的自然变化,都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4、蜡烛燃烧后,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变化是不可逆变化。() 5、牛奶和柠檬汁混和,既发生了形态变化,又产生了新物质() 6、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7、自行车上涂有各种颜色的漆,主要是为了看起来漂亮。() 8、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滚动。() 9、铁生锈与湿度有关系,与空气没有关系。() 10、除了地震时,楼房是绝对静止的。()

三、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是()。 A、纸燃烧 B、光合作用 C、面塑 2、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腐生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 3、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都能使动植物或人产生疾病,因此十分有害 B、细菌中,少数种类有害,多数种类对人类来说是有益的 C、腐生细菌能毁坏食物,因此它是有害无益的 4、将粮食堆放在()中,不容易发生霉变。 A、较低温度的干燥环境 B、较高温度的潮湿环境 C、较低温度的潮湿环境 5、腐烂的水果散发出的酒香是()引起的。 A、青霉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6、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是正确的。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C、静止或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惯性也就没有了。 D、任何物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有惯性 7、一列由西向东行驶的列车,经过某一电线杆时,一乘客从窗口放下一小石块,让其自由下落,其()。 A、石块正好落在电线杆旁边 B、石块将落在电线杆的东边 C、石块将落在电线杆的西边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是正确的。 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记忆) 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在我们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中,(眼睛)能收集到比其他感官更丰富的信息,但人的最高视力也只能看清楚(1/5)毫米的微小物体。(了解)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边缘薄)。自制放大镜的方法有:广口瓶、玻璃杯、烧瓶、烧杯、塑料袋(盒)装水,冰块、水滴、透明玻璃球都有放大功能。(注:横向放大,纵向不放大)。(记忆) 4、放大镜正确使用方法有(移动放大镜)和(移动被观察的物体)。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少;反之,凸度越小,放大倍数越少,视野越大。 5、人类最早使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明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凹透镜)。(了解) 6、苍蝇落在坚直光滑的玻璃上,不但不滑落,而且还能在上面爬行,这和它(脚的构造)有关。(了解) 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昆虫是自然界中人类肉眼看得见的最小的动物之一,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口器)、(触角)、(翅膀)等特殊的构造。会画昆虫的各种触角。(了解)

8、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这些鳞片其实是(扁平的细毛)。(了解) 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记忆) 10、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记忆) 11、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有的像(一簇簇的针)等,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记忆) 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记忆) 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 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节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记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会用) 15、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记忆) 16、(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鱼缸里的水发绿,原来是(绿藻)的作用。 17、生命体细胞具有(消化)(呼吸)(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功能。(了解) 18、我们还可以利用(干草)培养微小生物。(记忆)

六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答案

六年级科学期中测试卷 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9882)

鳌江镇第十小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六年级科学试卷 命题人:曾华颖 2011.10.30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 省力 或 方便 的装置叫做机械。 2、杠杆上用力的点叫做 用力点 ;承受重物的点叫做 阻力点 ;起支撑作用的点叫 做 支点 。 3、像水龙头这样, 轮 和 轴 固定在一起可以 转动 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 4、使用的动滑轮个数越多,穿过动滑轮上的线也越多,这样的滑轮组就越 省力 。 5、变速自行车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 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 慢 。 6、建房时横梁都是 立着放 (立着放/横着放)的。因为这样可以 提高抗弯曲能力 。 7、一张纸,通过增加宽度、 增加厚度 、 改变形状 等方法 都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8、圆顶形可以看成 拱形 的组合,它具有拱形承受压力大的优点,而 且不产生 外推力 。 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 拱形 ,这使得它比任何形状都要坚固。 9、根据桥梁结构的不同情况来分,瓯南大桥是 直梁桥 桥;温州大桥是 钢索桥 桥。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它能帮助我们工作。 ( √ ) 2、螺丝刀的刀柄粗是省力的主要原因。 ( √ ) 3、把一楼的楼梯做成两折主要是为了美观。 ( × ) 4、螺丝钉的纹路也是一种斜面。 ( √ ) 5、两张纸的抵抗弯曲能力一定比一张纸要强。 ( × ) 6、建筑材料中的五孔板中间有一个个孔,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增强抗弯曲能力。 ( √ ) 7、拱形受压时会产生一个向外推的力,抵住这个力,拱就能承载很大的重力。 ( √ ) 8、所有的拱桥,拱都在桥面下。 ( × ) 9、人体的头骨非常坚固,主要是利用了球形的原理。 ( √ ) 10、上小下大、上重下轻的框架结构最坚固。 ( ×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 )年级( )班 学号 姓 名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A. B. C. D. 2.,这是根据( )使计算简便. A. 加法结合律 B. 乘法交换律 C. 乘法分配律 D. 乘法结合律 3.比54的多6的数是() A. 18 B. 6 C. 12 D. 20 4.植树节六(1)班同学植树120棵,六(2)班植树多少棵?列式为:120×(1﹣),那么横线上应该补充的条件是() A. 六(2)班是六(1)班的 B. 六(2)班比六(1)班多 C. 六(2)班比六(1)班少 D. 六(1)班比六(2)班少 5.() A. B. C. D. 15 6.一本60页的书,看了,还剩()页没看. A. 24 B. 36 C. 12 7.在学校的平面图上,图书馆在体育馆的南偏西方向,那么体育馆在图书馆的( )方向. A. 北偏东 B. 南偏东 C. 南偏西 D. 北偏西 8.甲数的是18,乙数的是18,甲数()乙数. 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9.甲数比乙数大24,甲、乙两数的比是5:3,甲、乙两个数的和是() A. 12 B. 60 C. 36 D. 96 10.把25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A. 1:5 B. 1:4 C. 4:1

二、判断题 11.两根一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米,第二根用去,两根绳子剩下的一样长.() 12.小明在小红的南偏西40°方向500米处,则小红在小明的北偏东40°方向500米处.() 13.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4.甲数是乙数的1 ,乙数是甲数的. () 15.把16: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8. () 三、填空题 16.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 ________1 2.8×0.6________2.8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7.计算 ________ 18.小红有36元钱,小青的钱数是小红的,小兰的钱数是小青的.小兰有________钱? 19.小明家养鸡18只,养鸭的只数是鸡的,养鹅的只数是鸭的.小明家养鹅________只? 20.观察右图.学校在小明家________偏________ ________°的方向上,距离约是________. 21.录入一份稿件王老师单独录入要用18小时,赵老师单独录入要用12小时.赵老师先单独录入6小时,剩下的再由王老师录入,还要用________小时? 22.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快车2小时可以行完全程,慢车4小时可以行完全程.快、慢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________小时可以相遇? 23.0.6:化简比是________,比值是________.

最新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 放大镜 2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放大镜下的晶体 4 怎样放得更大 5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8 微小世界和我们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 铁生锈了 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 物质变化与我们 第三单元宇宙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2 月相变化 3 我们来造“环形山” 4 日食和月食 5 太阳系 6 在星空中(一) 7 在星空中(二) 8 探索宇宙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1 一天的垃圾 2 垃圾的处理 3 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4 分类和回收利用 5 一天的生活用水 6 污水和污水处理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 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三、放大镜的特点 1、师:放大镜顾名思义是能“放大”,那么它能放大的秘密在哪里呢?(镜片具有“凸”、“透”的特点)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有没有像放大镜那样能放大物体呢?请同学们找一找。 2、学生尝试利用平面镜、玻璃、水、水槽、集气瓶、烧瓶等物体来放大物体的像。(发现圆柱形及球形的装满水的容器及水滴都具有放大的作用) 3、师: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凸透”镜。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球形的透明物放大倍数最大。 四、小结 1、师:对于熟悉的放大镜,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或收获吗?(放大镜也叫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运用放大镜细心地观察物体,还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细节) 2、课外你可以尝试着用一些简易的材料自己制作一面放大镜,或者用你的放大镜去仔细观察身边的物品,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过程与方法:使用放大镜观察身体结构的细部和活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中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和()是衡量生长发育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标。 2、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年发现的。 3、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产生的变异称为()。 4、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等。 5、生物正是通过()()和(),从低级到(),从()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发展着、进化着。 6、如果把不同年代的()比做一本书,那么()就是书页中特殊的文字。 7、()提出生物进化是()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8、()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9、除了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也可能产生变异。

10、()和()是生命的两种特征。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 2、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所以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遗传是个别存在的。() 3、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4、经典的生物进化论认为地球生命演变史是一个十分突然的过程。() 5、大熊猫、白鳍豚等生物几千万年依然没有多大变化,说明进化规律并不适合所有物种。() 6、不同年代的岩层中会出现不同的生物化石。() 7、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种类在地球上已经不存在了。() 8、在自然选择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9、爬行动物出现的时间比哺乳动物晚。() 10、南北极太冷了,所以没有生物。()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我们已经进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小时的睡眠。 A、8 B、9 C、10 D、11 2、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期末考试试题库()

一、填空题。20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等。像螺丝刀这样的,属于机械。 2、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运用的是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人脚蹬的力通过传到车轮上。 3、球形在各个方向上都是________形,这种形状更_______。 4、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的,而增加了材料的。 5、能量有很多表现形式,如:电能、、等。我们使用 的煤、石油能源,它们的能量最终来自。 6、由和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是:用电产生,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7、具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没有脊柱的动物叫,例如。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20分 1、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但不一定改变用力的方向。() 2、轮轴的轮越大,轴越小,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能越省力。() 3、螺丝钉的螺纹越密,拧起来就越费力。() 4、高塔不容易倒是因为它的结构上面大,下面小;上面重,下面轻。() 5、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当个人意见与同学意见不一致时,应该无条件听从其他同学的意见。() 6、机器工作需要能量,人体思考问题不需要能量。() 7、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8、有些物体工作可以不需要能量,如石头从山顶向山下滚。() 9、有的双胞胎很难区分,因为他们的相貌是一样的。() 10、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生物,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着。() 三、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0分 1、科学家()说过,如果在宇宙中找到一个支点,他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A、阿基米德 B、牛顿 C、伽利略 2、下列哪种情况的斜面最省力() 3、安全帽的承受压力性能很好,它是利用了()的原理。 A、拱形 B、圆顶形 C、球形 D、框架结构 4、下列关于物体抗弯曲能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与材料的厚度有关 B、只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C、既与材料的厚度有关,又与材料的形状有关() 5、下列能源中,()是可再生能源。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5分) 1、加工一批零件,经检验有100个合格,不合格的有25个,这批零件的合格率是() A、75% B、80% C、100% 2、甲数比乙数多25%,则乙数是甲数的() A、75% B、80% C、125% 3、把5kg糖放入95kg水中,糖水中的含糖率是() A、5% B、4.8% C、15% 4、工程队计划修一段长50km的公路,已经修了35km,还剩()没修 A、70% B、75% C、30% 5、做一个圆柱形油桶,至少要用多少铁皮是求它的()A.表面积B.侧面积C.体积 二、判断。正确的请在请在答题卡上打“√”,错误的请在请在答题卡上打“×”(共5分) 千克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 6、20%与1 5 7、底面半径是6cm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底面半径是2cm的等高圆柱的体积。() 8、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高缩小为原来的一半,体积不变。() 9、、一种商品先提价10%,再降价10%,商品的价格不变。()

16()10、圆柱有无数条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 三、填空题(共24分,每空1分) 11、8 :5=( )÷( )= =( )%=( )小数 12、用4吨花生榨油1.6吨,花生的出油率是( )。 13、一项工程,已经完成42%,还剩( )%没修。 14、一个圆柱的高扩大3倍,底面半径不变,则圆柱的体积扩大 ( )倍;如果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3倍,则圆柱的体积扩大( )倍。 1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 ,高是10cm ,它的侧面积是 (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16、把一个圆柱沿直径分割成若干等分(如图),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近似的长方体的宽是2厘米,高是5厘米, 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 ( ),侧面积是( ) 17、把一根长10米的木料平行底面据成一样长的两段,结果表面积 增加了6.28平方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 )。 16题图 17题图 18、一台电脑售价3600元,按售价的80%出售,实际售价( )元。 19、甲数是20 ,乙数是16 ,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比乙数多( )%,乙数比甲数少( )% 20、把一个体积是18.84立方米的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圆锥的的体积是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2012年10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题(苏教版)

2012年10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试题 (苏教版)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卷首语】同学们:金秋十月,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通过对科学世 界的研究,你一定又有不少收获吧!下面的科学知识, 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新的评价,请你仔细审题, 认真答题,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实力,祝你成功! 一、填空小能手。(每空1分,共30分)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___才能看清楚,所以我们把它们称为 ___。 2、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荷兰生物学家_____。 3、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___中、___中、___里、 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 4、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牛奶中有一种名叫___的细菌,在适宜的温度下,___会使奶发酵成酸奶。 5、细菌体积微小,有___、___和____三种基本形态。 6、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___,这种物质叫做____。 7、物体在___和___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8、___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9、古代人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了“______”的猜想。 10、1957年,___发射了第一颗_________。 11、2003年,我国宇航员_____乘坐______飞船绕地球飞行

了14圈。 12、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___、___、海洋与岛屿、___和 ___。 13、地球的内部分为三层:___、___和___。 14、早在1800多年前,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______发明了世 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______。 二、我是小判官。(下列说法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在括号里 打×。)(15分) 1、显微镜下微生物被放大的倍数等于显微镜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和。 () 2、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3、脓是身体上的烂肉。() 4、地震波在坚硬的岩石中传播较快,在较软的岩石中传播较慢。() 5、细菌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6、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上亿个后代。 () 7、到目前为止,人们钻孔的深度只能达到14千米。() 8、人类改变地表的行为都是合理的。() 9、细菌都是有害的。() 10、喜马拉雅山就是地球内部形态发生的缓慢变化的结果。() 三、对号入座。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5分) 1、做酸奶,需要一种细菌,是() A、酵母菌 B、青霉菌 C、大肠杆菌 D、乳酸菌 2、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一般使用()进行观察。 A、左眼 B、右眼 C、双眼 D、以上都可以 3、“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D、霉菌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201704 一、仔细想想,认真填(每空1分,共20分) 1、()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下1℃记作()℃。 2、某一天某地的最高气温是+5℃,最低气温是-4℃,这一天气温差是()℃。 3、一个商品打八五折出售,降价了()%。 4、1 5=4:()=()÷15=()%=()成。 5、一个圆柱体的地面周长是12.56㎝,高是6㎝,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2,表面积是()㎝2,体积是()㎝3,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3。 6、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比例,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比例,《中国少年报》的总价和份数成()比例。 7、写出比值都是4的两个比,组成比例是()。 8、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柱体接成一个更大的圆柱体,长20㎝,表面积减少了50㎝2,原来每个圆柱体的体积是()㎝3。 9、一个长方形的图纸按3:1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倍。 10、一张长方形的纸可以卷成不同的圆柱体,()不变,()会变。 二、我是一个好判官。(5分) 1、数轴上左边的数一定比右边的数大。() 2、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则成反比例。() 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都相等。() 4、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的积是1。() 5、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三、慎重选择(6分) 1、甲数是乙数的1 5,甲乙两数的比是()。 A、1:1 5B、1:5 C、5:1 2、y=0.2x,那么y和x成() A、正比例 B、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圆柱体的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表面积扩大(),体积扩大()。 A、3倍 B、6倍 C、9倍 D、27倍 4、一件衣服原价150元,现价120元,这件衣服()折出售。 A、六 B、七 C、八 5、一个圆柱体的体积是24㎝3,底面积是8㎝2,高是() A、3㎝ B、6㎝ C、9㎝四、细心计算(共26分) 1、直接写答案8分 1+15%= 1÷50%= 37.5%+ 5 8= 6- 1 3= 5 8+ 1 3= 4 5÷ 5 4= 1.25×0.8= 1 5:5=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9分 9 35÷20%÷0.6 1 3× 3 8+ 1 3×62.5% 0.8÷【1-( 1 2- 1 5)】 3、求未知数的值9分 x 2.4= 5 8 3 4:x = 1 8:4 x:0.5= 3 4 五、算一算,画一画(13 1、(4分)把△按2:1放大,1:2缩小。分别画在下图中。 1

人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1、放大镜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如果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 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 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根据学生的演示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2、师:选择一小块面积,运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图片、屏幕、织物等看谁会有新的发现!将新发现用文字或图片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3、交流新发现后,师归纳:放大镜把物体的图像放大,让我们看清了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新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姓名班次得分 亲爱的同学们,半学期过去了,你一定有很多收获,让我们一起走进下面的检测题,评判一下吧!书写分(5分)。 “字如其人”你一定能写一手干净、规范的字,试试吧! Ⅰ、基础知识 一、填空(21分) 1. 生物体是由()组成的。()物理学家()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 2.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通过透镜看到的()越大, ()越小。 3. 生物体的细微结构必须制作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4.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整个世界 都是由()构成的。 5.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是 (),化学变化的特点是() 6、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伴随一些现象,如()、()和()等。 7、放大镜也叫()。放大镜是中间()边缘()的透明镜。 8、放大镜能把物体的()放大。 9、列文虎克制作出来当时最精良的显微镜,放大倍数是()倍,今天的电子显微镜已经可以把物体放大到()倍。 10、生命体都是由()组成的,()的建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二、判断。(24分) 1.能将物体放大的镜片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 2.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 3.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物理变化,也发生化学变化………() 4.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5.馒头、面包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6.利用淀粉和碘酒反应时颜色会发生变化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来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7.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 8.火药是古代的炼丹道士发明的……………………() 9.微生物不是生物,不具有其他生物的特征。……………………() 10.草蛉是蚜虫的天敌…………………………………………() 11.晶体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12.只要把物体放在显微镜下就可以观察。……………………() 三、选择题(20分) 1、馒头和面包松软可口,是因为………() A 制造面包和馒头的面粉疏松B、生面团中揉入了酵母,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2、放大倍数大的放大镜,其视野………() A 大B、小C、一样 3 我们利用显微镜看到的物体是………() A 放大了的正像B、放大了的倒像C、缩小了的倒像D、缩小了的正像 4、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 A、糖 B、淀粉 C、甜蜜素 5、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制成的,可以放大近300倍。 A列文虎克B巴斯德C罗伯特.胡克 6、蝇眼是()。 A单眼B复眼 7、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 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既不是马铃薯,又不是碘酒 8、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9、影响铁生锈的原因………() A、只是空气 B、只是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10、昆虫头上()的就是它的鼻子 A、触角 B、复眼 C、鼻子

小学六年级科学综合素质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小学六年级综合素质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科学探究能力考查 一、查漏补缺。(每空1分,共15分) 1、病毒可分三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 )病毒。 2、细菌有三种形态,分别是球菌、杆菌、( )。 3、( )菌是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一类生物。 4、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 )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有机物进行腐生生活的。 5、像蜡烛熔化、纸折叠、铁熔化,这样的变化仅仅是( )发生了变化;像蜡烛、木头燃烧这样的变化,不仅仅是( )发生了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 6、生活中很多方法防锈,人们常用的方法有涂油、( )、( )等。 7、若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在改变,则称物体是( )的。 8、物体的运动方式主要有移动、转动、( )、( )等。 9、各种运动方式这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 )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 )简单的运动。 10、蜗牛的运动方式是( ),兔子的运动方式是( )。 二、明辨是非。(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细菌和病毒一样,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2、温度越高越有利于霉菌的繁殖、生长。() 3、物质形态的自然变化,都与温度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4、蜡烛燃烧后,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这种变化是不可逆变化。() 5、牛奶和柠檬汁混和,既发生了形态变化,又产生了新物质() 6、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 7、自行车上涂有各种颜色的漆,主要是为了看起来漂亮。()

8、火车的运动方式是移动加滚动。() 9、铁生锈与湿度有关系,与空气没有关系。() 10、除了地震时,楼房是绝对静止的。() 三、珠海拾贝。(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是()。 A、纸燃烧 B、光合作用 C、面塑 2、下列生物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A、腐生细菌 B、酵母菌 C、病毒 3、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都能使动植物或人产生疾病,因此十分有害 B、细菌中,少数种类有害,多数种类对人类来说是有益的 C、腐生细菌能毁坏食物,因此它是有害无益的 4、将粮食堆放在()中,不容易发生霉变。 A、较低温度的干燥环境 B、较高温度的潮湿环境 C、较低温度的潮湿环境 5、腐烂的水果散发出的酒香是()引起的。 A、青霉菌 B、乳酸菌 C、酵母菌 6、下列关于物体惯性的说法,()是正确的。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B、不受力的物体有惯性,受力的物体没有惯性 C、静止或运动的物体有惯性。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惯性也就没有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