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关于发布《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管理办法》

关于发布《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管理办法》

关于发布《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管理办法》
关于发布《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管理办法》

关于发布《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管理办法》

各地市建委(局)、计委(计经委)、劳动局(劳人局)、财政局、建设银行,省级各委、办、厅、局,有关单位:《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管理办法(试行)》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发布,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省建筑业劳动保险统筹管理办公室反映。

附刊:

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管理办法(试行)

一九九三年七月十五日

陕西省建筑业劳动保险费用行业统筹管理办法(试行)

为了深化建筑业改革,解决建筑企业劳动保险费用负担畸轻畸重的问题,正确反映和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能在市场中平等竞争,更好地保证建筑单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筹,确保离、退休职工基本生活的稳定,结合建筑业劳保费用从建设项目投资中收取和建筑产品微利的特点,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建筑行业实行劳保费用统筹管理(以下简称行业统筹)是根据建筑业的实际,按建安工程造价的一定比例统一向建设单位提取劳保基金的一种统筹办法。实行这个办法后,各类建筑安装企业仍按国家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参加各地的社会保险统筹。

第二条建筑业劳保费用实行行业统筹的范围包括:

1.全省登记注册的国有建筑安装企业和建筑企业中国有工业企业、运输企业、供应企业。

2.全省登记注册的省、地、县各级集体所有制建筑安装施工企业。

3.其他预算内国有专业施工企业(暂不包括已参加其他行业统筹的企业)。

第三条劳保费用统筹项目

I.离休干部和建国前参加工作的老工人退休的工资,按规定发放的生活补贴、副食品价格补贴及按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发放的生活补贴;

2.退休职工的退休费,按规定发放的生活补贴和副食品价格补贴;

3.退职职工的退职生活费,按规定发放的生活补贴;

4.六十年代精简人员的生活补助费;

5.离、退休职工的冬季取暖补贴;

6.离、退休职工的医疗费;

7.《劳动保险条例》规定的职工死亡丧葬费及供养直系亲属的救济费,因公致残人员退休后的护理费和死亡后供养亲属的抚恤费;

8.规定在劳保基金列支的其他费用。

劳保费用统筹项目的标准及企业离、退休(职)人员的审批,严格按国家和各地政府有关规定办理。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离、退休和退职人员的劳保费用,统筹机构有权拒绝支付。

第四条劳保统筹费用支付形式

1.国有建筑安装企业,根据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费用,按实际支出由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支付。

2.集体所有制企业按地方政府有关城镇集体所有制企业退休养老的规定办法,建立劳保制度。未建立劳动保险制度的,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按各个企业承担的工程项目应收取的劳保费用返回20%,做为企业集体劳保基金,包干使用。已建立劳保制度的,由行业统筹机构按统一规定支付劳保费用。

3.统筹范围内独立核算的工业、运输、供应企业,按规定的75%支付。

4.经省建设厅或西安市批准在我省承担施工任务的省外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已建立劳保制度的按其所承担工程项目收取的劳保统筹基金的50%、未建立劳保制度的按20%返还给企业。

行业统筹范围的企业,应按实际发生的劳动保险费用支出项目建立帐目,定期向企业归口管理的劳保统筹管理机构填送报表,提出申请计划,行业统筹机构按本条规定予拨劳保费用,年终结算。

第五条建立劳保统筹基金

劳保统簿基金从建筑企业承担的建设工程项目投资中提取,并列人工程概预算。其收取方式由原来的施工单位收取改变为由统筹机构统一向建设单位收取。改变之后,施工单位不再收取此项费用。但在统计产值时,应列入总产值;在竣工决算时,应列明计取劳保基金的数额,以利工程决算。

第六条劳保统筹基金的取费标准

劳保费用行业统筹的取费标准,本着"以支定筹,略有节余"的原则。统一核定的劳保统筹基金取费标准为:按建安工程造价的3.20%向建设单位提取。

第七条劳保统筹基金的收取办法

凡在本省境内的新建、改建、扩建、技改、维修项目和独立的机械土石方工程,构件制作安装工程、装饰装璜工程、桩基础工程、道路桥梁堤防工程等(不含城乡私人住宅建设),不分隶属关系和资金来源,在与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后,办理开工手续前,均须由建设单位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向归口管理的行业统筹管理机构预交劳保统筹基金。建设投资如有增减,竣工时按实际工程造价结算。

劳保统筹基金,除省、部属工程项目由省劳保统筹机构收取外,其他均由办理开工手续的所在地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收取。

实行行业统筹范围的建筑安装企业在省境外承揽工程,其应缴纳的劳保统筹基金,不论是否收足,均应按工程所在地规定的劳保基金费率上缴。

对没有预交劳保统筹基金的工程项目,各地、市、县计委或建委(局)不予办理开工手续,各地建设银行或其它有关银行不办理工程拨款,建筑安装企业不得开工。

第八条劳保统筹基金的管理

建筑行业劳保统筹基金统一在建设银行开立专门帐户,专项储存,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用,其存款利息按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利率及实存期限计息。所得利息并人劳保统筹基金专户。

省劳保统筹管理机构归口管理省、部属工程项目劳保统筹基金的收缴,并负责省、部属建筑企业的劳保统筹基金的支付。地、市劳保统筹管理机构归口管理地、市、县工程项目劳保统筹基金的收缴,并负责地、市、县属建筑企业劳保统筹基金的支付。

全省建筑安装企业的劳保统筹基金,统一由省劳保统筹管理机构平衡调剂,原则上海半年预结一次,年终决算。各地、市劳保统筹管理机构平衡决算的结余部分,80%上缴省行业统筹管理机构,作为平衡调剂资金,20%留地、市劳保统筹管理机构。收不抵支的由省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核实后,予以调剂。

各级行业统筹管理机构要建立劳保统筹基金财务会计制度、预算决算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统计制度和其他有关制度。接受同级劳动、财政部门的业务指导,接受同级建设银行的财务监督,按期报送收支计划和预决算报表,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

第九条加强领导,建立劳保统筹管理机构

劳保基金行业统筹管理,由省建筑业劳保基金行业统筹办公室负责行业统筹管理工作。行业统筹管理办公室由省建设厅组织筹建。由各地、市、县建委(局)负责,组成相应的强有力的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或配备得力的专职干部,分级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并统一受省行业统筹办公室领导。

各级劳保统筹管理机构为事业编制单位,其管理服务费从收取的劳保统筹基金中提取,统一由省建筑业劳保基金行业统筹办公室提出,报省财政厅核实后下达,各级劳保统筹管理机构要加强管理,并接受有关方面监督,如有节余应返回劳保统筹基金内。

行业统筹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的职责是:

1.负责劳保统筹基金的收取、管理、支付、调剂;

2.负责审查统筹范围建筑企业劳保统筹基金的开支拨付和结算;

3.负责对建筑企业劳保统筹基金的管理,进行检查指导和监督;

4.负责向行业主管部门定期汇报行业统筹管理情况,各地、市、县行业统筹管理机构按期向省行业统筹管理机构填写报表,汇报工作。

5.负责编报劳保统筹基金及管理费的收支预决算和财务统计报表。

第十条劳保基金实行行业统筹管理后,离、退休、退职职工的费用发放,学习、生活、医疗、福利等日常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仍由原企业负责。

第十一条本办法从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开始执行。一九九三年七月一日以后新开工程一律按本办法执行;在此之前的在建工程和已办招投标手续的工程项目,暂按省经济定额管理部门的取费标准执行。今后国家和地方如有新的规定,由省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对本办法进行修改和补充。

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推荐报告书

第十三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推荐报告书(共6页) 成果名称: 申报企业(全称): 推荐单位: 报送时间:年月日 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审定委员会主办 中国企业联合会管理现代化工作委员会承办

注:本表只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结构内容、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作一千字以内的简明介绍,成果主报告请另附。

注:1、应另附鉴定机构的鉴定结果证明复印件。 2、在国有、集体、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股份有限、私营和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等类型中选填。 3、选择大企业或中小企业填报。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参照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经贸中小企[2003]143号)。 4、须写明推荐成果的排序和建议等级。

申报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经济效益测算表 注:“累计效益额”(序号2),指从成果实施第一年起到填报成果推荐报告书的前一年为止累计的效益;“平均年度效益额”(序号3),指累计各年度的经济效益额除以累计年度数而得出的平均一个年度的成果效益;“效益贡献率”(序号4),指成果年度效益额与企业同年度利润总额之比值,即成果效益额占企业利润之比重;“投入产出率”(序号5),指成果投入的实施费用与成果产出效益额的比值,即每投入百元实施费用获取的效益。

申报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 注:“净资产收益率”(序号3)为净利润与平均净资产的比值;“总资产报酬率”(序号4)为利润总额与利息支出之和,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序号6)为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与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值。此外,非工业企业也可按本行业通行的主要指标抄报。

系统运行管理制度

XXXXXXXXXX项目 系统日常运行管理制度 创建日期: 确认日期: 文控编号:UF_ NC_XXX 当前版本: 用友项目经理: 日期: 客户项目经理: 日期:

文档说明 目的: 为规范系统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安全、稳定、有序运行;以及在发生操作错误后得到及时、准确地解决,特制定本制度。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管理及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FM(财务管理系统)、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SCM(供应链系统包括物流一卡通系统) 文档控制 修改记录: 审核记录: 版权声明: 本方案仅供给说明中文档使用对象阅读,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或提供非授权人阅读。 (版权所有 UFIDA ?)

目录 1.职责描述 --------------------------------------------------------- 5 1.1.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 5 1. 2.集团公司信息负责人--------------------------------------------- 5 1. 3.集团公司系统管理员--------------------------------------------- 5 1.4.集团公司硬件网络管理员----------------------------------------- 6 1.5.本部、各公司系统应用管理员------------------------------------- 6 1.6.最终用户------------------------------------------------------- 7 2.内部支持体系管理-------------------------------------------------- 8 2.1.运行支持------------------------------------------------------- 8 2.1.1.问题的提交与处理-------------------------------------------- 8 2.1.2.日常操作问题记录单填写与汇总-------------------------------- 8 2.1. 3.日常问题反馈流程:------------------------------------------ 8 3.系统安全管理 ---------------------------------------------------- 11 3.1.对集团公司安全要求-------------------------------------------- 11 3.1.1.系统维护及软件安全管理------------------------------------- 11 3.1.2.硬件设备安全管理------------------------------------------- 12 3.1.3.计算机管理制度--------------------------------------------- 12 3.1. 4.操作规范 -------------------------------------------------- 12 3.1.5.网络管理制度----------------------------------------------- 13 3.1.6.计算机防病毒管理------------------------------------------- 13 3.2.对所属公司安全要求-------------------------------------------- 13 3.2.1.对所属公司的信息化负责人要求------------------------------- 13 3.2.2.对所属公司系统应用管理员的要求----------------------------- 13 3.2.3.对所属公司最终用户的要求----------------------------------- 15 4.系统人员权限管理------------------------------------------------- 16 4.1.基础角色权限-------------------------------------------------- 16 4.2.人员权限------------------------------------------------------ 16 4.3.权限变动------------------------------------------------------ 16 4.3.1.新进人员、岗位变动权限管理--------------------------------- 16 4.3.2.人员调离权限管理------------------------------------------- 18 4.3.3.跨公司人员权限管理----------------------------------------- 19 5.信息化系统基础档案管理------------------------------------------- 21 5.1.系统基础档案管理内容------------------------------------------ 21 5.1.1.财务子系统管理员------------------------------------------- 21 5.1.2.人力资源子系统管理员--------------------------------------- 21 5.1.3.供应链子系统管理员----------------------------------------- 21 5.1.4.系统管理员------------------------------------------------- 22 5.2.集团和所属公司客户化参数变更流程------------------------------ 23 5.2.1.流程图: -------------------------------------------------- 23 5.2.2.对应流程表单:--------------------------------------------- 24 6.系统日常操作管理规范--------------------------------------------- 25 6.1.财务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及操作手册-------------------------------- 25 6.2.人力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及操作手册-------------------------------- 25 6.3.供应链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及操作手册------------------------------ 25 6.4.OA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及操作手册--------------------------------- 25 7.客户端配置及网络要求--------------------------------------------- 26

浅谈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发展

浅谈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发展 本文结合我国国情,论述了我国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构成和发展策略及途径,希望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做些有益的探索。 标签: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技术虚拟制造 0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的革命使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革命不仅引起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且导致了生产方式和制造哲理的巨大变化,可以说近十年来提出的新的制造哲理都离不开信息技术提供的支撑,以信息化制造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制造技术正使制造业处于重要的历史性变革时期。 1 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 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制造技术的发展是分不开的,据统计,世界发达国家60%的社会财富和45% 的国民收入,都是由制造业创造的。世界各国经济的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在各国企业生产力的构成中,制造技术的作用一般占55%~65%。制造技术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回顾制造技术的发展,从蒸汽机出现到今天,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1 用机器代替手工,以作坊形成工厂20世纪初,各种金属切削加工工艺方法陆续形成,近代制造技术已成体系。但是机器(包括汽车)的生产方式是作坊式的单件生产。它产生于英国,在19世纪先后传到法国、德国和美国。并在美国首先形成了小型的机械工厂,使这些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国力大大增强。 1.2 从单件生产方式发展成大量生产方式推动这种根本变革的是两位美国人——泰勒和福特。泰勒首先提出了以劳动分工和计件工资制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成为制造工程科学的奠基人。福特首先推行所有零件都按照一定的公差要求来加工。1913年建立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汽车装配流水线,实现了以刚性自动化为特征的大量生产方式,它对社会结构、劳动分工、教育制度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不可想象的作用,50年代发展到了顶峰。生产力发生了飞跃,社会物质财富迅速增长。面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量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产品的更新换代,妨碍采用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因此,必须寻求新的制造模式。 1.3 制造的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现代制造技术沿着4个方向发展、传统制造技术的革新、拓展;精密工程;非传统加工方法;制造系统的柔性化、集成化、智能化。本世纪末,机械产品将向大型化、高参数和高可靠性发展,技术密集度及附加值将有大幅度提高。产品更换新代加快,用户的各种需求不断增加。质量、价格、交货期这市场三要素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制造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必须建立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的生产模式。

新建应用系统集成要求

一新建应用系统集成要求 鉴于系统集成接口暂时不能提供明细文档和实际方案,具体对接费用不能高于已经对接过省内同类院校对接价格。 一、建设目标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建设旨在利用信息化工具和方法,将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及服务流程数字化,对传统校园环境的革新,构建一个集高校教学、管理、生活、科研为一体的数字环境,以满足教师对教学、管理、科研以及学生对学习、生活、科研的个性需求。 为实现这一建设目标,必须将学校现有的各种不同技术架构的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使这些应用系统融合并服务于数字化校园,使校园现用IT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信息共享。本次新建系统对接主要从四个层面的应用整合将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建业务系统完美集成到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校园基础平台中: 二、需集成任务与内容 根据项目建设总体规划要求,本期项目集成内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1、数据集成 本期所有的新建系统与公共数据库进行对接,以及要考虑到未来的新建系统与数据库的对接,完成与数据中心平台的集成,实现数据互通和共享。 2、认证集成 本期所有的新建系统要与统一身份认证平台进行对接,所有系统的认证都需

要归入统一身份认证中。完成与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的集成,实现校内用户的统一认证、统一权限和单点登录。 3、门户集成 本期所有的新建系统要与综合服务门户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将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页面整合在统一校园门户中。 4、服务集成 本期所有的新建系统要配合平台厂商利用服务集成技术来实现业务协同,实现应用系统获取实时、定时数据的需求。 三、系统集成技术要求 注:本次投标业务系统厂商需免费提供或开发基础平台所需对接的相关接口 1、认证集成 需要本次投标业务系统厂商配合认证集成,使用基础平台厂商提供的统一身份认证接口进行系统改造(包括单点登陆、单点注销、本地认证),本地认证及不影响原有系统登陆的情况下为单点登陆提供新的登陆地址,基础平台厂商提供技术支持,将系统Web应用接入统一门户。 2、数据集成 2.1数据推送 本次投标业务系统厂商需提供数据对接相关数据表结构或视图的说明文档,以表或者视图的方式将共享的结果数据共享出来,基础平台厂商根据标准数据信息项在第三方系统数据库中建立数据中间表,第三方厂商需完成数据同步工作,

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标准

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制度规范

目录 1、总则 (3) 2、编制方法 (3) 3、运维工作职责 (3) 4、运维服务管理体系 (5) 4.1 运维服务管理对象 (6) 4.2运维系统功能框架 (6) 4.3 运维管理组织结构 (7) 4.3.1 项目负责人 (8) 4.3.2 项目经理 (8) 4.3.3 技术主管 (9) 4.3.4 服务台 (9) 4.3.5 网络管理员 (10) 4.3.5 应用、数据库管理员 (10) 4.3.7 终端管理员 (11) 4.4 运维服务流程 (11) 4.4.1 项目运维服务工作流程图 (12) 4.4.2 服务台 (12) 3.4.3 事件管理 (13) 4.4.4 工单管理 (13) 4.4.5 问题管理 (14) 4.4.6 变更管理 (14)

4.4.7 配置管理 (14) 4.4.8 知识库管理 (15) 4.4.9 统计及工作报告 (15) 5、运维服务内容 (15) 5.1 服务目标 (15) 5.2 资产统计服务 (16) 5.3 网络、安全系统运维服务 (16) 5.4 主机、存储系统运维服务 (17) 5.5 数据库系统运维服务 (18) 5.6 中间件运维服务 (19) 5.7 终端、外设运维服务 (19) 6、应急服务响应措施 (19) 6.1 应急预案实施基本流程 (20) 6.2 突发事件应急策略 (20) 7、服务管理制度规范 (21) 7.1 服务时间 (21) 7.2 行为规范 (22)

1、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实验室系统软硬件设备的良好运行,使员工的运维工作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运维工作总体目标:立足根本促发展,开拓运维新局面。在企业发展壮大时期,通过网络、桌面、系统等的运维,促进 企业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第三条运维管理制度的适用范围:运维人员。 2、编制方法 本实施细则包括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方法、管理标准/规范、管理模式、管理支撑工具、管理对象以及基于流程的管理方法。 本实施细则以ITIL/ISO20000为基础,以信息化项目的运维为目标,以管理支撑工具为手段,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以全生命周期的PDCA循环为提升途径,体现了对运维服务全过程的体系化管理。

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制造程序文件及管理制度 (2016版) 文件号:LZZG-2016.1 编制: 审核: 批准: 持有人: 2016-0X-0X发布 2016-0X-0X实施 xxxxxxxx有限公司

1.1 人员职责 1.1.1 法定代表人(兼总经理) 1.1.1.1 负责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对公司产品的安全质量负全责; 1.1.1.2 批准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批准发布《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手册》; 1.1.1.3 任免公司总经理、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 1.1.1.4 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所需的资源; 1.1.1.5 主持召开董事会,拟定公司管理机构; 1.1.1.6 支持总经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所需的资源。 1.1.2 总经理 1.1. 2.1 全面领导公司日常工作,向全体员工传达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及顾客满意的重要性; 1.1. 2.2 对公司质量工作和产品质量负责; 1.1. 2.3 负责公司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1.1. 2.4 负责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的批准; 1.1. 2.5 负责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任免; 1.1. 2.6 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全面负责; 1.1. 2.7 主持管理评审; 1.1. 2.8 为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和有效运行提供所需的资源 1.1. 2.9 支持质量保证工程师和各专业质控责任人开展工作,确保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有效。 1.1.3 质保工程师 1.1.3.1 协助总经理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在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压力容器制造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并确保其有效运行; 1.1.3.2 按照质保手册的规定对各质控系统的工作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根据生产的发展不断完善、改进质保体系的工作; 1.1.3.3 组织贯彻、执行有关特种设备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定; 1.1.3.4 坚持原则,行使质量否决权,保障和支持质量保证体系工作人员工作; 1.1.3.5 定期组织质量分析、质量审核,协助总经理组织管理评审; 1.1.3.6 对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定期组织教育和培训; 1.1.3.7 组织编制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相关标准,其中包括质量记录、报告,并通过质量保证体系贯彻实施; 1.1.3.8 审签产品质量证明文件。 1.1.4 材料责任人 1.1.4.1 对原材料、焊材、外购外协件的采购质量负责,审核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和材料的入库验收; 1.1.4.2 审查分包/分供方的资质,组织对分包/分供方的评价工作; 1.1.4.3 监督检查材料的保管、标记移植和材料的发放,确保压力容器用材的正确性; 1.1.4.4 审核材料的代用手续; 1.1.4.5 有权对材料员、保管员的工作进行检查,有权制止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制造现场; 1.1.5 工艺责任人 1.1.5.1 负责并组织图样的审查工作,有权制止不合格的技术文件流入制造工序; 1.1.5.2 组织编制并审核工艺文件,负责工艺文件的修改和现场工艺质量问题的处理; 1.1.5.3 负责组织审核工装的设计、制造和验收;

OA系统集成40多类业务软件,轻松实现平台化办公

OA系统集成40多类业务软件,轻松实现平台化办公 每个组织都有不同的业务管理需求,一款好用的办公软件首先应该具备灵活的产品结构,可以开放融合各类业务应用,让组织在一个平台高效办公。 泛微平台化的OA产品,以流程、门户、内容、集成、消息、组织、建模等7大引擎为基础,可以帮助客户统一人员管理、打造便捷的业务集成接口,与各类业务软件无缝集成,让客户在一个平台上协同办公。 组织内部常用业务软件OA集成场景展示 1、ERP业务管理软件: 包括:SAP(R3、A1、B1)、Oracle(EBS、JDE)、微软(Microsoft Dynamics AX)等、用友(NC、NC6、U8)、金蝶(K3、EAS、cloud)、浪潮等、麦浩ERP、鼎捷ERP、QAD 应用场景: ①实现单点登录 ②实现组织架构和人员数据同步 ③OA作为业务操作平台,业务系统作为数据存储系统,各类采购、仓储、财务等业务,可以直接在OA平台发起业务办理流程,不仅OA的电子表单可以自由提取业务软件中的业务信息,所有新更业务信息也会自动同步到业务系统储存。 2、CRM客户关系管理软件: 包括:Salesforce、呼叫中心系统、企业名片王、合合名片扫描 应用场景:

①Salesforce 在涉及客户关系的业务流程中,OA可以自动触发salesforce系统,调取有效客户数据,其中包括:老客户调价、新老客户报价、客户管理、技术支持和质量支持、合同、费用明细等流程;同时业务更新的数据,OA也能自动同步到salesforce储存。 ②呼叫中心系统 可以在查询客户卡片的过程中,通过号码记录自动创建通话连接。 ③名片应用集成 通过与名片类应用集成,在满足销售人员日常名片扫描录入、交换、管理、沟通的过程中,将客户信息自动同步到OA,帮助组织建立客户档案库。 3、HRM人事管理类软件: 包括:金蝶S-HR、宏景EHR、上勤HR、郎新HR、易鑫人事系统、嘉扬HR、易路HR、HRone 系统、红海EHR、SAP SuccessFactors(HR SaaS系统)、北森系统、摩卡系统、合协HR系统、万古EHR、施特伟HR系统、图谱招聘系统 应用场景: ①实现单点登录,OA作为流程操作平台,HR系统作为人事数据存管平台。 ②OA流程内的电子表单也能自动调取HR系统内的人事信息实现自动填报。 ③同时,OA系统的请假申请、加班、入职申请数据也会自动同步到HR系统存储。 4、移动办公、即时通讯软件: 包括:钉钉、企业微信、金蝶云之家、Joy Work(乐工)、eSpace(华为用户专用)、友空间、华为welink、轻推、融云即时通讯、RabbitMQ、微软Lync、有度即时通 应用场景: 应用、数据一键集成,各类业务待办信息自动同步到移动应用,用户直接在移动端就能查看各大业务系统的待办任务,实现待办业务消息及时提醒,统一处理渠道,用户及时发现、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5、电子签章系统: 包括:契约锁 应用场景: 将电子印章、电子签名接入OA系统,让OA系统中的各类业务流程具备电子用印、签名能

企业财务管理系统创新成果报告材料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成果报告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成果报告 一、内容提要 邮政要加快发展,关键在于邮政在企业经营发展和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和能动性、创造性,从根本上为邮政发展增添动力、采取措施,大力开展经营创新,依靠全体员工参与创新。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原则,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结合邮政经营创新,我的理解是要全心全意依靠员工,保障员工各项权益,做到一切为了员工,依靠员工,改革创新成果由员工共享。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经营的主体,经营活动要由全体员工来完成,他们最了解经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哪些地方需要改革创新,怎样创新。因此,经营创新要全心全意依靠全体员工,发动全员参与经营创新,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通过开展创新活动,推进经营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要做到全员参与经营创新,就要相信员工的力量,把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如实告诉员工,真心实意地发动员工出主意想办法,这样提出来的创新举措才能得到全体员工的拥护和支持,才能贯彻落实,取得好的效果。要做到全员参与经营创新,还要关注员工的所思所想,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真心关注员工生活,解除后顾之忧,维护员工利益,做到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使全体员工积极投入到经营创新中去。

必须以企业效益为中心,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机制。一个公正、公平、科学的考核机制,对企业的良好运行至关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完善的考核机制就是企业加速运行的发动机。近年来,邮政本着多用经济手段,少用行政手段的原则,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改革和完善经营责任制考核办法。多年来,邮政主要以业务总收入为主要考核指标;随着成本控制重要性的增强,邮政建立了以业务收入为主、兼顾可控成本的考核办法;其后,邮政发现每一项邮政专业业务的对应变动成本有较大差异,因此又增加了变动成本的考核内容,形成了准收支差额为核心的考核办法,对收入结构的有效调整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必须坚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创新的前提。要创新思维就要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情绪,克服小富即安、得过且过、不思作为的思想。因此,要搞好邮政的经营创新,就要站在建设现代化和谐邮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的高度,审视邮政的经营工作,从过去取得的成绩中总结经验,鼓舞士气,提高经营创新的自觉性和信心。从邮政前进中存在的问题中,研究创新经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解决问题,促进矛盾转化,推动邮政经营健康发展;从发展目标和任务中,确定邮政经营创新的方向,引领企业创新不断提高层次,由单纯的经营方式和手段的创新提升到邮政行业的创新,并寻找经营创新的着力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真实性是邮政企业财会工作的生命,真实准确的信息是做好财务分析的基础。为此,邮政以市县财务一体化改革为契机,通过统一全市会计科目和规范核算口径加强凭证审核的方式,较好地杜绝了县(市)局虚列收入和成本挂账等现象。通过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分支局所的财务检查,提高了基层营业收入的管理水平,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做好财务分析和实施科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1.目的 规范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工作,确保中央空调系统正常运行,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 2.适用范围 公司所辖物业的中央空调系统运行管理。 3.职责 3.1 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由工程部统一负责。 3.2 日常的空调供应由空调运行班和中控室负责。 3.3 冷水机组、水泵、风柜、冷却塔和膨胀水箱等设备与装置的日常巡检及制冷机房、空调机房的管理由空调运行班负责。 3.4 各设备装置及风、水管道系统的维护保养和应急抢修由空调维修班负责。 3.5 各设备的电动和配电部分的维护保养和应急抢修由电工维修班负责,空调维修班配合。 3.6 监督、验收外委单位对宅洞水质的处理及冷却塔和冷水机组冷凝器的清洁工作,由空调运行班负责。 4.工作程序 4.1 空调供应程序 4.1.1 空调运行值班人员按照冷水机组开停机程序,

在规定的时间开停冷水机组及启停相应的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 4.1.2 中控室值班人员按规定开关集中控制的风柜和各层新风机; 4.1.3 中央空调系统运行期间,空调运行值班人员应每隔一小时将冷水机组和水泵、冷却塔的运行数据记录在相应的运行记录表上; 4.1.4 如有用户需要延时空调服务,按有关有偿服务规定执行; 4.1.5 用户有空调使用效果方面的投诉时,由空调维修值班人员去现场了解情况并给予解决。 4.2 空调设备管理程序 4.2.1 工程部负责建立各类空调设备的运行、维护保养及检修档案; 4.2.2 工程部负责对空调设备进行标识,以便统一管理; 4.2.3 由空调工程师制订空调设备及装置维护保养的规程,经工程部经理审定后发放到相关班组,并依此制订和下达相关工作计划; 4.2.4 如用户装修涉及到空调设备或装置的变动、按有关装修规定执行。 4.3 空调设备维修程序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IMS)简介

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时代,并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高技术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支持,并推进着制造业的变革与发展,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简称CIMS)技术的应用及其产业化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是基于CIM理念的集成优化的制造系统。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并应用于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从市场需求分析到最终报废处理)的各个阶段。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及资源优化,实现物流、信息流、价值流的集成和优化运行,达到人(组织、管理)、经营和技术三要素的集成。以加强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时间(T)、质量(Q)、成本(C)、服务(S)、环境(E),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CIMS的总体结构 CIMS建设的目标是在统一的数据库和网络支持下,建立生产经营管理分系统和工程技术(CAD/CAM/CAPP/PDM)分系统,实现企业信息的全面集成。为实现这个总体目标,CIMS 由两个功能分系统和两个支撑分系统组成。两个功能分系统为生产经营管理分系统和工程技术分系统;两个支撑分系统为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分系统。整个系统将以关系型数据库为核心,并由各应用系统通过INTERNET/INTRANET/EXTRANET访问数据库,这样就使得几个服务器上的数据在逻辑上成为一个整体,以保证整个系统的数据共享和数据的唯一性。CIMS的总体结构如图1.2-1所示。 图1 CIMS的总体结构 二、CIMS的技术构成 工程技术分系统:可简称为TIS分系统,即技术信息系统。通常包括CAD、CAPP、CAM 和PDM等部分。

系统集成市场分析

A:请详细描述您的答案。系统集成,systemintegration,是把不同的基础产品及系统,根据现实需求应用需要,有机地组合成一个一体化的满足现实需求应用需要的新型系统的过程和方法。 从单一产品应用的案例上来说,随着产品技术、设计、功能的提升,产品使用方法的简便,使得系统集成变得简易化,在该产品内行看来,系统集成变的容易了。 从综合产品应用的案例上来说,随着产品技术、设计、功能的提升,产品性能的改变,要求系统集成提供商必需具有更强的产品应用方案设计能力。 从巨大的计算机到笔记本电脑,从单台电脑到全球互联网,从遥控器到物联网,“电子元器件+应用软件+网络+应用方案”在系统集成领域扮演着核心角色,您定位在哪个角色,决定着您对系统集成的掌控力。 B:我个人认为,在不同的阶段,赋予“系统集成”的意义是不意义的,在信息化的早期,我们所接触的心态集成的概念,集中在“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简而言之,就是弱电系统和网络技术;在发展到一定时期后,整个信息化的环境,是相对成熟了,你们对系统集成而言,就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弱电这个环节,于是乎,提出了智能化的概念,紧接着,就是智慧化的概念了。 若在智慧化概念中,去强调弱电,显而易见,空间一定会压缩,因为弱电本身没有什么技术门槛,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体系结构,核心的技术或能力的拥有者,在厂商,不在集成商,在集成商这端,竞争白热化,利润低,因为大企业的运营成本高,所以被迫退出居多,反而小企业,运营成本小,反而有一样的空间;

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1. 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运行维护管理(以下简称运维管理)是信息主管部门对信息化设备、系统进行的日常管理、系统故障处理等作业操作,其目标是保障信息服务能够在用户可接受水平上提供持续可用的服务。 本规范的制定将指导本单位在信息化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建设完成后进行运维管理的工作流程,本单位以及相关服务外包商应严格遵守。 1.1. 运维管理流程规范 本单位运维管理总体服务流程规范如下: 主要服务工作包括响应服务、主动服务两类。 1.1.1. 响应式服务 响应式服务是指,用户向服务提供者提出服务请求,由服务提供者对用户的请求做出响应,解决用户在使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解决系统相关故障。 响应式服务采用首问负责制。第一首问为本单位信息中心。信息中心负责接受用户服务请求,并进行服务问题的初步判断。如果问题能够解决则直接给客户反馈,否则提交到首问服务外包商。对于明确的问题,信息中心将问题直接提交到相应的服务外包商。 首问外包服务商在信息中心的支持下,负责对问题进行排查,力争将问题精确定位到某具体环节。问题定位后将其转发给相应的服务外包商。如果问题范围较大,涉及到多个服务外包商时,由信息中心进行协调,在首问外包服务商统一指导下进行联合作业,直至问题解决完毕。 问题处理完成后,由责任服务外包商、首问服务外包商填写相应服务表单,并由首问外包服务商提交给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再向最终用户反馈。 各服务外包商(包括首问服务外包商)响应式服务流程规范如下:服务外包商首先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远程接入等手段进行远程解决,如果能够解决问题,则由工程师负责填写服务单,季度汇总后提交信息中心签字备案。 远程方式解决无效时,服务外包商工程师进行现场工作。根据故障状况,工程师现场能解决问题的,及时解决用户的问题;如不能,则由信息中心协调其他相关服务外包商进行联合故障排查,直至问题解决。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则由各方领导相互协商,共同商讨解决办法。

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构成

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构成 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构成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进的制造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生产,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对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构成和特点作了分析。 关键词:集成;系统;技术构成 一、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含义与定位 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utring System)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新的发展阶段,在继承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它不断吸收先进制造技术中相关思想的精华,从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向企业集成方向迅速发展,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处于核心地位。具体地说,它将传统的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通过计算机技术使企业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有关的组织、经营、管理和技术有机集成和优化运行。在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信息化、智能化、集成优化,达到产品上市快、服务好、质量优、成本低的目的,进而提高企业的柔性、健壮性和敏捷性,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的技术构成 先进制造技术(AMT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作为一个专有名词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定义。通过对其内涵和特征的研究,目前

共同的认识是: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其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从以技术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使技术的发展更加符合人类社会的需要; 2、从强调专业化分工向模糊分工、一专多能转变,使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3、从金字塔的多层管理结构向扁平的网络化结构转变,减少层次和中间环节; 4、从传统的顺序工作方式向并行工作方式转变,缩短工作周期,提高工作质量; 5、从按照功能划分部门的固定组织形式向动态的自主管理的小组工作方式转变。 通过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定义和特点的分析发现,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拥有先进制造技术的绝大部分特点,只不过先进制造技术所涉及的范围要比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大,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在吸收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并行工程、虚拟制造、敏捷制造和动态联盟的研究工作,并不断吸收先进制造技术中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思想,将它们进行推广应用,由此使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核心。

文件控制管理规范

文件控制管理规范 1、目的、编制、范围: 为了保证公司各区域与物流运作管理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四阶文件的编制、更新及管理符合质量 管理体系规范及公司管理需求,对文件的编制、评审、批准、发放、培训、使用、更改、作废和收回等环节进 行有效控制,确保相关区域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防止误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和资料,以推进各项工作 的标准化和持续改进,上汽(烟台)实业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持续改善部特编制此文件,对公司质量管理体 系的相关文件管理规定如下: 2.术语: 2.1 本文件术语引用自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和上汽(烟台)实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文件号:SAIC-YT/ZL-2007); 2.2 公司部门划分:运作部、计划&物控部、持续改善部、综合管理部、生产管理部、仓储运输部、标准 化推进办公室; 公司区域/职能块划分:运作部:LOC-GA、LOC-BD、整车RDC、厂外RDC、LOC-PT,计划&物控部:接收 数据组、接收验证班、单证组、发运班、对账组、发动机物流数据小组;持续改善部:规划块、生产管理部:包装、质量、综合管理部:行政块、安全管理办公室:安全块、体系块。 2.3各类型文件含义: 2.3.1 程序支持规范性文件:是程序文件的具体展开,描述为实施程序文件活动具体途径的文件。它一 般涉及多个区域,但不涉及技术的细节。内容包括5W1H,即开展活动的目的(Why)、做什么(What)、何时(When)何地(Where)谁(Who)来做;应采用什么材料、设备和文件,如何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记录(How)等。此类 文件属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第三阶文件。(程序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第二阶文件,描述实施质量管理 体系所需的相互联系的过程和活动。上汽(烟台)实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文件号:SAIC-YT/ZL-2007)已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程序文件。) 2.3.2 管理文件: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规定、办法、导则、细则等。它可以是区域内文件也可以为跨区域文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阶文件。 2.3.3 作业文件:详细的作业活动的描述文件,内容涉及技术的细节(如:流程、STS/TIS 、技术/操作 要求&规范等)。作业文件一般只涉及一个区域,有时也涉及多个区域,但它强调的是产品或作业过程的规范性,而程序支持规范性文件强调的是区域间的沟通、联络、协调。作业文件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第三阶文件。 2.3.4 外来文件:(各类标准和必要的参考资料及顾客提供的技术文件),为质量管理体系第三阶文件。 2.3.5 记录:为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依据的文件。记录为质量管理体系的第四阶文件。

01系统集成技术方案

目录 1系统概述 (2) 2系统设备选型 (2) 2.1DS3.0系统符合以下要求 (2) 2.2DS3.0系统具备条件 (4) 3标准规 (4) 4系统工程围 (4) 5系统方案设计 (5) 5.1BMS集成系统实施技术措施 (8) 5.2系统软件实现的功能和实现的途径 (9) 5.2.1提供给用户使用的功能 (9) 5.2.2系统软件构架 (9) 5.2.3用户界面的选择 (11) 5.3系统硬件配置的选择 (11) 5.4功能描述 (12) 5.4.1对工业园区所有设备进行统一和全面的监测 (12) 5.4.2管理功能 (13) 5.4.3浏览界面的组织和实现 (14) 6对各分系统要求 (15) 6.1系统集成对楼宇自控系统的要求 (15) 6.2系统集成对消防系统的要求 (16) 6.3系统集成对安保系统的要求 (16) 6.4系统集成对门禁停车场管理系统的要求 (16) 6.5系统集成对生产装置(设备)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要求 (16)

1系统概述 延长中煤能源化工工业园区中央集成管理系统,是以通过实现工业园区,包括厂前区如行政办公楼、宿舍、酒店、辅助设施等,生产区域如水处理、空压机、甲醇、液化气、聚乙烯、罐区等各分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各分系统的互操作和快速响应与联动控制,以达到自动化监视与控制的目的。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采用“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模式,本着“按需集成”的主导思想,尽可能地减少管理人员和节约能源、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和工作性质的多样化及复杂性,应付突发事件的发生。 系统集成是将建筑物的若干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系统组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大系统的过程,这个大系统不应是各个分系统的简单堆积,而是借助于建筑物自动化系统和综合布线网络系统把现有的、分离的设备、功能及信息组合到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的、协调的系统之中,从而能够把先进的高技术成果,巧妙灵活地运用到现有的智能建筑系统中,以充分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和潜力。 2系统设备选型 系统采用具有知识产权的中央集成管理系统--BMS DATA SERVER 3.0(以下简称DS3.0系统)软件平台,该系统以网络集成、数据集成、软件界面集成、功能集成等一系列系统集成技术为基础,运用标准化、模块化以及系列化的开放性设计思想,以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其他综合通讯系统构架信息传输网络,将楼宇自控系统、自动火灾报警系统、闭路监控系统、防盗报警系统、门禁停车场管理系统及生产区域各生产装置自动控制系统等分系统集成为智能化的BMS弱电监控与管理系统,DS3.0系统允许用户最大限度利用微软操作系统下的各种应用软件。 2.1DS 3.0系统符合以下要求 1) 标准化和开放性 集成系统是建立在标准的以太网的基础上的,数据从各分系统网关到集成系统,再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及其设备的运行管理、检验管理、技术管理,规定了各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部门的职责分工以及数据传输通道的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电力系统各调度、运行、维护、设计、制造、建设单位及发电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刊物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予本标准。 DL 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DL/T 410电工测量变送器运行管理规程 DL/T 630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T5003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4号)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 图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令(第5号)电力二次系统安全舫护规定 3总则 3.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以下简称自动化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和电力市场运营的基础设施,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水平的重要技术手段。为加强和规范自动化系统管理,保证系统安全、稳定、可靠运行,制定本规程。3.2自动化系统由主站系统、子站设备和数据传输通道构成。 3.3主站的主要系统包括; a)数据采集与监控(SCADA)系统,能量管理系统.(EMS)的主站系统,调度员培训仿真(DTS)系统; b)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主站系统: c)电能量计量系统主站系统 d)电力市场运营系统主站系统: e)水调自动化系统主站系统(含卫星云图) f)电力系统实时动态稳定监测系统主站系统 g)调度生产管理系统(DMIS); h)配电管理系统(DMS)主站系统; i)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系统主站系统: j)主站系统相关辅助系统(调度模拟屏、大屏幕设备,GPS卫星时钟.电网频率采集装置、运行值班报警系统、远动通道检测和配线柜、专用的UPS电源及配电柜等)。 3.4子站的主要设备包括; a)远动终端设备(RIU)的主机、远动通信工作站; b)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c)与远动信息采集有关的变送器、交流采样测控单元(包括站控层及间隔层设备)、功率总加器及相应的二次测量回路; d)接入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关口计量表计及专用计量屏(柜)、电能量远方终端; e)电力调度数据网络接入设备和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设备(包括路由器、数据接口转换器、交换机或集线器、安全防护装置等); f)相量测量装置(PMU); g)发电侧报价终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