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全国3卷下水作文

2017全国3卷下水作文

2017全国3卷下水作文
2017全国3卷下水作文

2017全国3卷下水作文5篇

【作文原题】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8、沧海横渡,何惧怒涛霜雪

——我看高考

1977年,作为时代拐点标志的高考,为中国梦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劈开了一条康庄大道。40年来,高考在变革和完善中迤逦前行,虽有风雨,但也常伴虹霓。于国于人,高考肩负的意义都不言而喻。此刻,接受考验的900多万学子正可谓沧海横渡竞风流。我想,不管能否抵达彼岸,都要有“何惧怒涛霜雪”的气魄。

高考是为国选才的重要通道,但绝不是唯一通道。毕竟,“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时代已往矣,“条条大道通罗马”的今朝正当时。技工学校里也能走出巨匠,保安队伍中也能产生才俊,创业天地的弄潮儿,绿色军营的报国心,只要向上,处处都是垫脚石。君不见,北大学子卖猪肉,海归高才隐山林,伟大的时代,总是带给人无限的可能。

高考是十年寒窗的馈赠,但分数绝不是唯一的收获。学习,是知识的激增,更是品性的历练。“书橱”式的呆子并不会因为撞进了象牙塔就成就了金刚身。那些一言不合就拎刀的大学生,不就是分数障目的可怜虫吗?当初心被分数的子弹击得千疮百孔,那就把高考的意义狭隘化了。哪怕待到放榜日,未遂凌云志,只要问心无愧,又有何憾?“上国每年春草芳”,沧波还在,何需惆怅!

高考是圆梦时刻,但绝不是梦碎就万劫不复的泥淖。莘莘学子,背负师长

重托,胸怀少年意气,跌倒了都要抹着泪奔跑,面对没有硝烟的战场,有人笑傲群雄就有人折戟沉沙。既然如此,凡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蒲松龄屡试不第,还不是画狐状妖自成一家。李修平几次落榜,最终也春风得意入主央视。高考未捷,不该万念俱灰,不该羞愧难当,江东父老还要见,妈妈的饭还要吃。

高考,是一次有趣的人生体验;高考,是一场公平的两军对垒。为目标,闻鸡早起,笑迎晨曦,磨枪砺剑,不惧兵临城下;为理想,踏月晚归,梦别星辰,卧薪尝胆,胸怀凌云壮志。享受过程,清淡结果。比尔盖茨说:“难道坐头等舱的会比坐经济舱的率先达到目的地吗?”漫漫人生路,暂时的荣耀终会冷却,暂时的失意也终将消散。风景长宜放眼量,当自身的境界大了,身外的负累也便小了。

高考,是群贤毕至的盛筵,也是青春激荡的成人礼。

高考,你好!

1.走过独木桥开启阳关道

——我看高考

近千万考生汇聚在这一刻,在人潮中,我挤上通向理想彼岸的独木桥——高考,面对这个热了40年的还将持续热下去的“高考”,写下《我看高考》的作文题目,我不想说我挤过去了就成了人才,也说不透高考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的道理。我只能说说我十年寒窗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书一说这一刻我的醒悟:

当我走过2017的6月7日,我应该开启我生命的阳关道。

26年前,高考让老爸从农村到城市成功突围,喜脱“农皮”。十年二寒窗苦读,听惯了“要好好读书,不然将来没有出息”之类的谆谆教诲,我心里也扎根了成功走过高考就有了好人生的观念。这不只属于我。

不过,这一刻,我突然想:如果我经过高考,却掉下了独木桥,那该如何?就算是人生失败吗?十二年的苦读就白费了吗?我小学的同学小林,高二读完就留学去了,高考都不参加呢,他是不是比我更加失败?反过来,我记过了高考的独木桥,就算成功了吗?高考之于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说:“人类惟有在实现自己美好理想的过程中才能前进。”我以为者也适合每一个个体的人。十二年寒窗十二年高考备考,

我从懵懂孩童成长为奋斗的青年,这期间,有知识的不断增长和成绩进步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和受挫的伤痛,体味到学习的艰辛和酸楚,也磨砺了意志的不屈和顽强,还学会了学习和一些人生的道理。

写到这里,我瞬时明白,高考这座独木桥我是挤过去了还是掉下去了不是太重要,能够挤上这座桥,本身就是这一种成功。高考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重点,而是开启人生新天地的起点。

尽管每年大学录取比例在提高,但每年高考结束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落榜的考生和不如意者不在少数,周浩弃北大转学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也并非傻帽。每年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也大有人在,甚至有些还是名牌大学的。理想大学梦的实现不一定是人生的必须选择。

因此我想,假如我挤过独木桥进入了心仪的大学,我定然会珍惜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让自己成为优秀的人才。但如果我掉下了独木桥,我也不会黯然神伤,游泳上岸,还是可以从无数条道路中选择一条通向我人生幸福的道路,因为经历过十二年备考的磨砺,承受了今朝高考的淬炼,我已经获得了不少成长的和前行的力量,足以让我走上人生的阳关道。

流星之所以美丽在于燃烧的过程,人生之所以美丽在于奋斗的过程。高考的独木桥,是人生奋斗过程中的重要一段,认真对待过,这就够了,重要的是走过之后,还要开启人生的阳关道,继续努力奋斗。

最后再我写下“走过独木桥,开启阳关道”这个标题的时候,我想说,这是我的想法,也应该引起战友们和未来者的思考。

2.用不悔书写人生

——我的高考

此时此刻,我正坐在考场的考桌前,凝神思考,思绪不由得回到了一年前。

那是酷热的暑假,六月,高二,不,是高三。我们刚刚送走了上届高三的学姐学长们,搬进了他们的教室。我们都知道,这一年意味着冲刺和拼搏。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换来的就是高中最后的辉煌。

这一年,我哭过、笑过、疲惫过;努力过,放弃过;跌倒过,爬起过;骄傲过,失落过,气馁过……所有的一幕幕都像放电影似的浮现在我脑海里。难以

忘记可亲可敬的老师们日日夜夜的谆谆教诲和陪伴;难以忘记班主任事无巨细的周到;难以忘记可爱可亲的同学们的提醒和帮助;难以忘记低年级学弟学妹们一次次热情的加油助威;难以忘记学校校医的温馨提示;难以忘记食堂阿姨们的特殊“关爱”;更难以忘记家中父母头上的银丝和眼中的关切!

是的,我高考了。

努力了这么久,终有一天破茧成蝶;坚持了这么久,就在此刻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准备了这么久,就在此时,借六月之气息,乘万里之长风,踏水而行,振翅高飞,成万里之鲲鹏。

高考,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每年的这一天,高考结束多年的人们仍然关注着别人的高考,回忆着自己的高考,对它念念不忘。甚至有人说,不经历高考的高中白读了!虽然为高考而跋涉的路程漫长而修远,虽然高考结束后可能会有雪花般的纸片在教学楼飘过;虽然我们不止一次的抱怨应试教育把我们变成了刷题的机器,可是我们又在心里默默地感谢高考,给了我们终身难忘的体验,给了我们选择自己人生之路的机会!因为我们太明白了:高考是人生中最公平的竞争机会,不问出身,不问贫富。高考,你来吧,我就像海燕,一定要在千军万马中拼出个名堂来!

培根说知识改变命运。高考是为国选材的考试,1977年的岁末不是严冬而是一个民族重新扬起崇尚知识,尊重人才旗帜的春天,举国振奋、欢腾。今年是2017,刚好是恢复高考40周年。我也实实在在享受着高考的恩惠,期盼着用知识改变命运。

我们校长曾经在百日誓师上说过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现在你的努力程度,决定了你将来朋友圈人员的构成质素。是的,普通人家的子弟如何打通阶层壁垒,通往今后远大的世界,过上更出众的人生,唯有“奋斗”二字。

高考,为了你,我无怨无悔的奋斗拼搏;高考,为了你,我哭了累了痛了仍然不屈不挠:只为有一天能昂首挺胸走进你的胸膛,亮出自己的“利剑”。这把剑是我用十二年的汗水和泪水铸就,是我爱与痛的结晶!

高考,你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亦是我人生的新起点!

为了迎接你,我一直在路上!

3.现代青年的成人礼

近三十年,从自己参加高考到学生参加高考,再到女儿参加高考,对高考感悟颇多。今天学生问我如何作文,我就以高考为题来一次作文,来展示作文的基本要素。现在,我觉得,高考,就是现代青年的成人礼。

高考,是学习能力的检阅。上个世纪末,有人说,二十一世纪,学习能力是核心竞争力。现代青年了解时代,把握未来,创业创造,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学习能力。中国改革开放的几十年,也是高考恢复、完善、改革的几十年。这几十年的高考,引导,选拔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中国今天的经济、科技、国力的进步和提升,是高考对一代又一代青年学习能力的训练和提升。从戚发轫到许渊冲,从唐嘉陵到颜宁,这些学习能力超强的人在高考中脱颖而出,在研究发现中独领风骚。中国高考,是对现代中国青年学习能力的加冕。

高考,是适应探索能力的检阅。适者生存,创者发展。随着地球一体化过程的,是冲突,是竞争,是危机,是危亡。只有善于适应,主动适应才能生存,只有创新创造才能提升能力,才能赢得机会,才能获得财富。回想高考几十年,一直致力于适应探索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中国企业现代化,中国科技现代化,中国产业全球分布,文明古国从落后到进步,从挨打到助人,从被歧视到成为推动者、引领者,就是因为中国高考让中华民族的适应探索能力增强了很多。

高考是抗挫能力的检阅。绝美的风景,大多在人迹罕至处。探索的过程,磨难无穷,挫折常有。很多时候,极容易一败涂地,一无所有,这时候,让你再生,支撑你不放弃的,就是抗挫能力。高考,是能力的竞争和选拔,更是抗挫能力的沉淀和强化。那些不是靠天赋和机遇而通过高考的人,他们超强的抗挫能力让他们在开拓性的研究创造中百折不挠,执着不悔。中国航天、中国导航、中国高铁,每一张中国名片都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下面都是抗挫能力凝成的辛酸故事。

经历高考前的苦酷训练,接受高考的加冕,承担起现代青年的荣誉和责任,在社会和世界击水,穿云;修身,达人,兼济天下。

4.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看高考

高考,天下第一大考,牵动全社会的目光。高考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

关系每个家庭的幸福。恢复高考后,教育长足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倍增;高考纪录青年学子奋斗的足迹和青春色彩。高考于国家而言,为国选材,培育建设人才;于个人而言,以高考为跳板,实现人生理想。

回望40年来的高考改革的足迹,高考仍然身负重任:为民众提供一条公平公正的上升通道,多元选才,打破一考定终身,为各类人才的涌现创造机会。高考改革永远在路上。

俗话说,寒门出贵子。民众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子女学而优,出入头地。而高考则是满足民众这一诉求的公平公正的社会通道。高考是最大的民生。忆当年,文革结束,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知青前路茫茫,邓小平说十年耽误最大的是教育。教育需要一股春风,知识界呼唤知识的春天。1977年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知青们劳动之余煤油灯下苦读,与时间赛跑,从田间地头奔赴考场;老三届们一把年纪了,可心中的梦不灭,与年经小伙子们同场竞技。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现如今,这些人业已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即便到了现在,高考仍然具备这样的功能。每年高考前安徽毛坦厂浩浩荡荡的送考队伍,父母们用各种方式为孩子们祈福;高考时父母驻足考场外焦急的眼神,给子女们的拥抱,这一切无不说明高考仍要满足民众内心的诉求。

打破一考定终身,多元选材,多元录取,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也为人才的选拔和涌现提供机遇。高考改革马不停蹄,新高考试点在江浙沪先试先行,倒逼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要求。自主招生更加灵活,自强计划、专项计划、领军计划等政策对应不同的群体,高考阳光招生政策向中西部倾斜,高考试图“因材而招”,因人施策。人们经常会提及“钱学森之问”,如何让杰出人才涌现既要有百年树人的定力,也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高考改革为多元选材提供方向。我们的大学可以有钱钟书式的数学零分却有专长甚至偏才的人才,可以有只要能背出四书五经就上清华大学国学班的奇才,也可以有扎克伯格式“不务正业”学分未修满就出来创业的人才。多元化,正如春天的百花,百花齐放春满园,一种模式桎梏人才,一枝独放了无生机,万马齐喑足可哀。忆当年,张艺谋考北电凭的是从工厂里学的美工技艺,用活灵活现的画笔打动评委。如果都按一套程式,也许中国就少了一个国际化的大导演。

龚自珍有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高考的职能当如是。

千里马常有,于国人而言,高考就是伯乐。

5.今天,必须聚焦中国!

因为,31个省市自治区,几十万个考场,今天,都是进行着“相同动作”!

因为,935万名考生,935万个家庭,一年一度的高考,今天,正在进行!

高考,公平吗?重要吗?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吗?每年高考时,这样的话题就又会绝处逢生,刺激社会,麻痹着正在冲锋考生的神经!

面对高考,到底应该如何“应战”?我们看几个具体的人,看看他们身上的真经!

曾经,他,只是个小小的戏曲迷,因为看到“大姐成为大学生,被四邻艳羡”,便发奋图强、积极备考,最后,成为山西阳泉的高考状元,顺利进入北大!后来,美国留学,创办企业…

没错,他,李彦宏,百度CEO,曾经的中国首富!如果不是高考让他脱颖而出,如今,他可能还在阳泉飘摇!

曾经,他,最大梦想是当宿迁县的县长,因为可以改变老乡们的命运,1992年,高考成绩公布后,他全宿迁第一名!

按照这个成绩,他,可以上清华北大,但他,带着老乡给他凑的76个鸡蛋来到人大,他想从政,回报家乡!几经波折,他有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

没错,他,刘强东,京东CEO,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个世界500强!如果不是高考,他走出宿迁的时间,肯定会晚不少!

曾经,他,成绩不好,贪玩爱看小人书,也经常被母亲教训。恢复高考后,他才意识到学习重要,最终,全县第一名考入浙大,数学成绩更惊人119分(满分120)!

大学四年,他每天从学校跑到灵隐寺,来回18里路,几乎从不间断,这让他做事不屈不挠,后来,从商的他几起几落,成就一段传奇…

是的,他,史玉柱,巨人集团董事长,很多商学院的经典案例!如果不是高考,他的世界,可能会更多几次跌倒…

除此之外,马化腾,雷军、周鸿祎、张朝阳等等大佬,都是名牌大学毕业,在校期间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如果不是知识,没有高考,他们的命运肯定没如

今这么好!

高考,不能保证你未来人生的顺利,但,它是你过去12年青春的总结,是过去学习方法的总结,是对你抵达目标能力的大考,这时候,誓死一搏,心里的获得,可能一辈子都享用不完!

当然,如果发挥不甚理想,只要努力了,只要拼搏了,不是浑浑噩噩糊弄备考,那就“一切还好”,天塌不下来!

曾经,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时,数学只有1分,经历三次高考后,他才“勉强”被杭州师范录取,但,这并不影响他创建强大的阿里巴巴!

曾经,潘石屹,高考前8天,被一辆卡车撞断了肩胛骨,高考结束后,偷偷以“石屹”报名参加了中专考试,最后,来到一所石油中专学校,但,这也挡不住他成为地产大佬!

是,高考是转折点,但,那只是表面的转折点,真正的转折点,“是你每一天,每一分都在积累的东西”,这些,才真正决定你的未来!

当然,商界大佬,不应是所有人的人生目标,但,他们的努力、高考,可以是考生们拼搏加油的参照!

高考,一次机会,一个舞台,一次重压,一个分数,一次重要的选择!如果进了名校,请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如果进了普通大学或者没考上大学,请用欣赏的眼光看自己!

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高考记忆”几乎成了国民记忆。穿越40年的时光隧道,将目光投向那个冰雪消融、生机无限的年月,或许能捕捉到不一样的价值和心跳。

在那不堪回首的十年浩劫里,“白卷英雄”张铁生当年凭借“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和手上的老茧上了北大。这成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深深伤痕。

40年高考之路不寻常,无论多么艰辛,但毋庸置疑,高考是我们国家向前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战略举措。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我们这样一个泱泱大国,拿什么标准去选拔国家所需要的人才?那就是高考!高考有利于整个民族素质的提升,它承载着民族复兴的重任。

当代中国,高考的本质远远超出了考试甚至是教育本身。它已经演变

成了一种文化,一种经济,一种政治,一种各方面关注的社会活动。作为一种公正公平的选拔标准,高考是维护社会安定,保证社会公平,主持社会公正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确在过去的岁月里为我国各高校选拔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不管现在社会怎么诟病高考,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任何一种考试制度能够取代高考。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在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时代,这无疑是对读书人绝对的诱惑与鞭策。一考定终生,我为考试狂。时至今日,这种极端思想仍流毒无穷。如愿的,好似得了人生“免死牌”,在原本圣洁的大学殿堂里,俨然一个混世魔王,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最后成为社会垃圾人;失意的,消极颓废,“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游戏人生,甚至上演跳楼自杀的人间悲剧。

不可否认,高考让多少有志青年、寒门子弟,完成了鲤鱼跳龙门的华丽转身,通过这一跳板,在人生路上春风得意,阔步向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青春的路上,我也曾为三天六份考卷近乎疯狂拼命。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岁月砥砺,我懂得一个道理:追求幸福生活的路万千条,高考只是人生列车的一个小站,未来的路还很长。

考试终了的铃声即将响起,又该落幕了。故事不多,宛若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时代列车还在前行,我们只是高考的一介匆匆过客。风正好扬帆,感谢高考,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让社会更加正义公平,让人生旅途有梦可循。

7、不拘一格降人才

——我看高考

高考,天下第一大考,牵动全社会的目光。高考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关系每个家庭的幸福。恢复高考后,教育长足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倍增;高考纪录青年学子奋斗的足迹和青春色彩。高考于国家而言,为国选材,培育建设人才;于个人而言,以高考为跳板,实现人生理想。

回望40年来的高考改革的足迹,高考仍然身负重任:为民众提供一条公平公正的上升通道,多元选才,打破一考定终身,为各类人才的涌现创造机会。高

考改革永远在路上。

俗话说,寒门出贵子。民众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子女学而优,出入头地。而高考则是满足民众这一诉求的公平公正的社会通道。高考是最大的民生。忆当年,文革结束,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知青前路茫茫,邓小平说十年耽误最大的是教育。教育需要一股春风,知识界呼唤知识的春天。1977年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知青们劳动之余煤油灯下苦读,与时间赛跑,从田间地头奔赴考场;老三届们一把年纪了,可心中的梦不灭,与年经小伙子们同场竞技。他们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现如今,这些人业已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即便到了现在,高考仍然具备这样的功能。每年高考前安徽毛坦厂浩浩荡荡的送考队伍,父母们用各种方式为孩子们祈福;高考时父母驻足考场外焦急的眼神,给子女们的拥抱,这一切无不说明高考仍要满足民众内心的诉求。

打破一考定终身,多元选材,多元录取,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也为人才的选拔和涌现提供机遇。高考改革马不停蹄,新高考试点在江浙沪先试先行,倒逼教学改革,适应新时代要求。自主招生更加灵活,自强计划、专项计划、领军计划等政策对应不同的群体,高考阳光招生政策向中西部倾斜,高考试图“因材而招”,因人施策。人们经常会提及“钱学森之问”,如何让杰出人才涌现既要有百年树人的定力,也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高考改革为多元选材提供方向。我们的大学可以有钱钟书式的数学零分却有专长甚至偏才的人才,可以有只要能背出四书五经就上清华大学国学班的奇才,也可以有扎克伯格式“不务正业”学分未修满就出来创业的人才。多元化,正如春天的百花,百花齐放春满园,一种模式桎梏人才,一枝独放了无生机,万马齐喑足可哀。忆当年,张艺谋考北电凭的是从工厂里学的美工技艺,用活灵活现的画笔打动评委。如果都按一套程式,也许中国就少了一个国际化的大导演。

龚自珍有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高考的职能当如是。千里马常有,于国人而言,高考就是伯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