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一种高性能数字化采样新平台的研制

一种高性能数字化采样新平台的研制

一种高性能数字化采样新平台的研制
一种高性能数字化采样新平台的研制

要:为解决智能变电站数字化装置采样大容量问题,提出一种通用、可配置、高性能装置类平台。此平台采用外设组

件互连标准扩展(PCIe )高速总线作为专用采样通道,解决采样瓶颈问题,同时融合直接内存操作(DMA )、低压差分信号(LVDS )等关键技术,提升了整体数据交换能力。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平台能够解决采样大容量及实时数据交换问题,并且使用更方便,应用更广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外设组件互连标准扩展;直接内存操作;低压差分信号;继电保护平台;一体化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0665(2014)03-0045-04

随着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大力推进,继电保护装置数字化、集成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装置类产品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1]。GOOSE 、采样值(SV )和制造报文规范(MMS )三网合一概念的提出,是对装置类产品平台处理性能的考验,高速、大容量的数据实时采样要求使得传统平台在实时性及数据处理能力上后继乏力。传统的继电保护平台多采用双CPU 架构或多核架构。双CPU 架构[2,3]在数据共享、设备间隔扩展、时钟同步上存在很多技术壁垒,不利于智能变电站的推进和继电保护的发展。多核架构[4]适合于中低压保护测控装置,成本低、功耗少,但数据采样的实时性和处理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大容量、高速数据采样的需求。目前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网络化、智能化、保护测控一体化、数据通信一体化方向发展,高速数据处理已经成为评价装置类产品重要指标之一[5,6]。因此需要一种高性能的采样平台,解决高速数据传输、大容量数据采样、保护算法和数据采样同步等问题。文中提出的高性能平台采用外设组件互连标准扩展(PCIe )高速总线技术(传输速度可达2.5

Gbps )解决了单CPU 多路、大容量采样数据实时传输问题,并融入了直接内存操作(DMA )技术,使得数据

处理更加高效,完全满足三网合一对数据吞吐率的要求;同时将保护采样和保护算法放在一块保护板上实现,提高了CPU 的利用率,减少了数据传输延时,增强了平台的集成化,是适合于智能变电站推进的高性能数字化采样新平台。

1高性能平台软硬件架构

该高性能平台软件选择LINUX 2.6内核,硬件以高性能处理芯片P1011为基础进行扩充,平台总线框图如图1所示。

1.1软件架构

软件架构主要采用注册机制,通过管理板统一管理,并随时更新保护主板信息。软件平台作为硬件与应用的接口,设计采用一体化结构,保护程序统一接口,大大提高了保护程序的可移植性。

高速数据交换总线是管理板和保护主板之间实时数据交换的桥梁。管理板负责对外通信、人机接口、运行信息、录波文件、日志管理等功能,信息的调用和获取都需要通过此接口与保护主板进行通信,实时性要求很高。

管理总线负责传送配置信息、注册信息及实时检测等功能,同时采用节点拓扑方式,实时检测是否有新板件加入或原板件移除,以备数据库更新管理。数据总线负责将保护从板信息实时传送给保护主板,由其进行统一管理和逻辑运算,同时保护从板也分担了一些保护主板的运算逻辑,既减少了主板的负担,又降低了数据交换流量。

1.2硬件架构

新平台保护板硬件上采用一体化平台设计,主从板件硬件统一,兼容性强,且对外接口一致,只需根据工程实际需要进行配置板件数量即可;同时机箱底板硬件采用热插拔技术,可在带电情况下随时插拔板件,与软件架构配合,实现不断电基础上对装置间隔数量进行更改。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 )在一体化设计上发挥

张吉,谢黎,汪世平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3)

一种高性能数字化采样新平台的研制

收稿日期:2013-12-05;修回日期:2014-01-09

图1平台总线框图

FPGA 保

护主板

护主板FPGA

保护

主板

FPGA FPGA DBG LCD 61850

管理板

LVDS (管理总线)

LVDS 高速数据交换

LVDS (数据总线)

……

Jiangsu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14年5月

苏电机工程

第33卷第3期

45

江苏电机工程

了重要作用,保护主从板的功能区别通过FPGA 得以实现。随着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加大,高速内部总线、大容量的逻辑门电路,并且集成锁相环,可以对外部时钟进行倍频,主频可达几百兆以上,运算速度快,编程容易,应用灵活,高端FPGA 芯片内部集成了很多模块,比如串行接口、差分接口、PCIe 、介质访问控制层(MAC )等。

保护主从板通过配置不同的FPGA 程序,实现硬件一体化设计,如图2所示。

该系统中内部通信主要采用低压差分信号(LVDS )技术,实现开入开出、信号同步等实时性较高的数据传输。LVDS 总线分为发送总线和接收总线,物理上都由一对差分线构成,实现点对点全双工通信,通信速率为100Mb/s ,其数据交换过程如下。

FPGA 将LVDS 串行数据经串并转换后写入FPGA 中的接收缓存区,CPU 通过自身并行总线访问接收缓存区获取接收数据。CPU 通过自身并行总线将要发送的数据写入FPGA 中的发送缓存区,FPGA 从发送缓存区中取到数据后进行并串转换后通过LVDS 总线往外发送。其收发过程如图3所示。

2PCIe 高速总线技术

随着现代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在互连领域中,使用高速差分总线代替并行总线是大势所趋。与单端并行

信号相比,高速差分信号可以使用更高的时钟频率,使用更少的信号线,完成之前需要许多单端并行数据信号才能达到的总线带宽。

总线结构根本性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有并行总线变位串行总线;二是采用点到点的互连独享带宽。将原并行总线结构中桥下面挂连设备的一条总线变成了一条链路,一条链路可包含一条或多条通路。没有专用的数据、地址、控制和时钟线,总线上各种事务组织成信息包来传送.地址空间、配置机制及软件上均保持与传统PCI 总线兼容。

PCIe 设备支持3种类型的地址空间,分别是存储

器、IO 和配置空间。配置成功后,可以直接通过地址对其他设备进行访问,实现数据共享。文中采用P1011芯片上的PCIe 控制器,外接链路一个Lane ,总线规范

1.x ,速率

2.5Gb/s 。下面以LINUX2.6x 为例,介绍其配

置过程。

2.1地址信息传递

LINUX 启动获取板件硬件设备信息是通过设备生成树DTB 来实现,而PCIe 空间地址等信息也在其中进行配置,修改p1011rdb.dtc 中PCIe 对外空间地址

及大小:

ranges =<0x20000000x00xa000000000xa0000000

0x00x200000000x10000000x0

0x0000000000xffc300000x00x10000>;0xa0000000代表本板件物理空间0xa0000000代表PCIe 空间地址0x20000000代表空间大小

并通过命令:

dtc –I dts –O dtb p1011rdb.dtc >p1011rdb.dtb

生成.dtb 文件,写入指定ROM 空间,系统启动时将按此配置对PCIe 进行初始化。

2.2控制器原理

PCIe 采用数据包传输方式,通过事务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将数据报文发送到对端,通常将PCIe 两端称为源端设备(RC )和终端设备(EP )。在一些复杂系统中,通过桥接芯片可实现RC 对多个EP 的访问。

P1011所提供的PCIe 控制器,可以更方便地对外设空间地址进行访问。通过配置Outbound 寄存器可实现RC 对EP 的空间直接访问,通过Inbound 寄存器可让EP 直接访问RC 空间。文中将CPU 侧作为RC 端,配置Inbound 。

Inbound 包括3个基本参数,由于EP 无法对RC 进行扫描,故此RC 端需手动对Inbound 所有参数进行配置,并要知道EP 所有配置的PCIe 空间地址,因

此在编写程序前将所有空间进行分配好,统一管理,防止重叠。

图2保护主从板一体化框图

外部ROM

外部RAM

GPS/RTC/USB...

DEBUG 模块CPU

IO

PCIE net1net n

…………

FPGA

L V D S

点灯、闭锁、告警、地址信息LVDS 管理总线LVDS

数据总线

LVDS 高速数据交换总线

板总

线

图3LVDS 差分信号传送

发送缓存

LVDS 发送总线

TCLK

CPU

并串转换

串并转换

接受缓存

Local Bus

FPGA 内部总线

LVDS 发送数据过程

CPU

LVDS 接受数据过程

LVDS 接收总线

FPGA 内部总线Local Bus

46

张吉等:一种高性能数字化采样新平台的研制

图6采集数据测试框图及数据

光口1网络测试仪

交换机100M

流量报文光口2

合并单元装置

光口3光口4光口5光口6光口7光口8

PEXITAR :配置本板物理空间地址。

PEXIWBAR :配置PCIe 虚拟空间地址。与EP 访问的PCIe 空间地址相对应。

PEXIWBEAR :Inbound 属性。被访问的大小不能超过EP 的Outbound 空间大小,尤其多个EP 出现后,

要对空间地址及大小严格控制。

该平台CPU 作为RC 侧,首先对EP 端进行扫描获取EP 信息,之后对控制器进行初始化,将配置信息通过配置空间地址写入EP 端,建立连接。

2.3提高PCIe 访问空间速度

UBOOT 启动后初始化PCIe 接口,建立与EP 连接的高速通道,同时预留一片DDR3空间作为EP 的

访问空间,在传递给内核参数时保留此物理地址,使其不被MMU 管理,这样RC 与EP 之间即可在此物理空间内进行实时数据交换。而在内核驱动中将PCIe 操作部分删除,重新编写驱动程序,直接访问物理空间,减少中间环节,大大提高了对总线操作效率。

2.4信号质量采集

测量高速差分信号线噪音,保持良好的信号质量十分重要,文中采用Lecroy 的高速示波器SDA 系列,带宽6GHz ,采样率为40GHz ;探头wave -link D620,带宽为6GHz 。常温下,同步时钟,预加重-3.5dB ,取靠近CPU 侧的引脚,基于PCIe1.x-RX 眼图模板的眼图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眼图质量很好:眼图比较对称、眼线很细、消光比适中、Q 因子很高。

3DMA 技术

DMA 是现代CPU 的重要特色,可对不同速度的外设进行访问,而不需要依于CPU 的大量中断负载。DMA 传输是将数据从一个地址空间复制到另外一个地址空间,而PCIe 就是对外设空间的直接访问,将两者融合后,大大提升CPU 与外设的交换速度,充分利用高速总线,如图5所示。

此平台CPU 内部包含四路DMA 控制器,采用其中一路作为高速数据传输。当启动DMA 时,CPU 将系统总线控制权交给DMA ,建立DDR3控制器与PCIe 之间的高速通道,完成数据交换后,DMA 控制器立即将系统总线控制权交给CPU 。

手动控制此过程会增加CPU 负荷,因此采用链式

DMA 方式,将收发缓冲区按链式指针模式做成环形结构,只需将待处理数据放入缓冲区,由DMA 控制器和

CPU 之间自行协商,完成传输过程,提高了程序处理

效率。

DMA 技术的引入,不仅提高了总线带宽利用率,还节省了CPU 负荷,大大增强了平台的数据吞吐能

力,实现高速数据的传输。

4平台性能验证

采用此平台研发的装置顺利通过了国网就地化测试和六统一测试。高速的总线技术、强大的CPU 处理能力,使GOOSE 、SV 数据共网得以实现,并顺利通过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三网合一测试。尤其在网络风暴测试中,性能体现优越,过程层8个共网口接收报文的流量分别可达百兆,处理800Mb/s 流量报文的同时,还能正确处理GOOSE 、SV 的有效报文数据,且在此情况下CPU 的负荷率远远没有达到此平台处理能力的上限,充足证明了此高性能平台的优越性。

基于此平台的保护、测控及数字化装置,已成功应用于现场并已投运,处理能力强、吞吐率高、运行稳定,取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以合并单元装置为例,测试平台采样速率及处理能力如图6所示。

网络测试仪发送100M 流量报文,报文字长100字节,发送报文总数为48065480。经测试,8个光口接收报文总数为48065480个,丢包率为0,吞吐率达到

800Mb/s ,达到测试目的。

图4PCIe 效果眼图

图5DMA&PCIe 传输框图

system bus CPU core 32-Kbyte I -Cache 32-Kbyte D -Cache coherency module IIC/SPI/UART etc Local bus controller DDR3controller

CPU

On -chip Network PCI Express 4-ch DMA

D D R 3

Ser Des

2.5Gbps FPGA

47

江苏电机工程

5结束语

采用高频差分总线,提高平台数据吞吐能力,是继电保护的发展趋势,文中所提出的高性能采样新平台有以下几大优势:采样容量大幅提升,PCIe技术的引入,使得网络吞吐能力大大加强,同时LVDS高速总线又使数据的实时交互上不存在瓶颈,可满足GOOSE、SV共网等大容量数据吞吐需求;处理速度提高,CPU主频达800MHz,并支持硬件双精度浮点运算,大大提升保护逻辑处理能力,同时外部采用DDR3存储芯片,使平台整体性能大幅增强;集成化强,平台软件的注册机制可将各保护功能相互隔离,互不干扰,实现不同保护功能共存于同一台装置中,满足集成化的需求;扩展性能好。热插拔技术及软硬件一体化机制的引入,使装置平台对应用间隔的扩展可在线实现,平台的软件设计采用实时注册机制,增加间隔单元只需将配置好的保护从板插入机箱任意插槽,保护从板会向保护主板主动进行注册信息,方便快捷的融入系统;成本降低。由于高速总线的引入,使得板件可配光口数目得到提升,单板可同时处理组网口的最大数可达8个,大大减少板件数量,降低了装置整体功耗。PCIe总线技术和DMA技术的引入,无疑会给继电保护行业带来一场新的变革;同时,保护主板和保护从板的软硬件一体化设计,可在线实现更改间隔数量,也紧跟着智能变电站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Q/GDW393-2009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王海燕,徐云燕.一种基于DSP+MPC的数字化保护测装置[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9):112-114.

[3]彭志强,张小易,高磊,等.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双重化配置技术应用分析.江苏电机工程,2012,31(4):34-39.

[4]周华良,夏雨,汪世平,等.多核处理器在中低压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35(24):84-87.[5]李响,刘国伟,冯亚东,等.新一代控制保护系统通用硬件平台设计与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36(14):52-55.[6]张小飞,李佩娟,王洁松,等.智能变电站网络应用及测试技术研究.江苏电机工程,2012,31(4):34-39.

作者简介:

张吉(1979),男,吉林白城人,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嵌入式平台研究工作;

谢黎(1978),男,湖南涟源人,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硬件开发工作;

汪世平(1980),男,湖北英山人,工程师,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硬件开发工作。

Design of a New High Performance Digital Sample Platform

ZHANG Ji,XIE Li,WANG Shiping

(NAR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Nanjing210003,China)

Abstract:A generic,configurable and high-performance device platform is developed for large capacity sampling of the

smart substation digital device.This platform solves the sampling bottleneck problem by using PCIe bus as a special sampling

channel,and greatly enhance the overall data exchange capability through the key technology of DMA and LVD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shows that the platform is effective and convenient in large capacity sampling and real-time data

exchange.

Key words:PCIe;DMA;LVDS;relay protection platform;integration :::::::::::::::::::::::::::::::::::::::::::::::::::::::::::::::::::::::::::::::::

为“智慧苏电”开启智能电网钥匙喝彩

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宣布正式启动“智慧苏电·幸福民生”优质服务主题活动,承诺实施五大专题、二十条服务举措,细化、量化了具体的服务目标,举力开启“智能电网”的钥匙,奋力扛起“责任表率央企”的大旗。智能电网就

是电网的智能化,它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

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江苏公司的“智慧苏电·幸福民生”优质服务主题活动的内容,共分五大专题,分别是:群众满意在电力、业扩直通助发

展、节能环保净蓝天、七彩供电靓青奥、智能互动享便捷。江苏公司的“智慧苏电”这一优质服务主题活动,正是在智能

电网大旗下,紧密联系,融入其中,以服务好民生为最终落脚点,不断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服务手段,进一步

提高供电能力和供电质量,从而实现规范服务向精细服务、共性服务向个性服务、单向服务向互动服务的大跨越,进

而力求服务响应协同快捷,服务手段丰富多样,服务管控实时高效。

摘自《江苏电力信息网》48

数字化三维仿真模拟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数字化三维仿真模拟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实施方案

版本控制 修改记录说明

1.概述 1.1.项目建设背景 “数字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是数字地球的一部分,三维地理信息是“数字城市”的重要基础空间信息。三维城市的建立能够全方位地、直观地给人们提供有关城市的各种具有真实感的场景信息,并可以以第一人称的身份进入城市,感受到与实地观察相似的体验感。 随着二十一世纪的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3S(GIS/RS/GPS)技术、虚拟现实、航空与航天技术等的飞速发展,给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以及航空像片,通过对影像的平面、高程、结构、色彩等的数字化处理,按照统一坐标无缝拼接而成可以迅速建立基于真实影象的“三维数字城市”,人们可以直观的从三维城市上判读处山川、河流、楼宇、道路。借助传统平面地图的概念,叠加空间矢量数据,地物兴趣点数据、以及三维模型数据形成可视化“三维数字”城市展示系统。 与传统二维地图相比,“三维数字城市”展示系统突破平面地图对空间描述二维化、三维空间尺度感差、没有要素结构与纹理信息等诸多限制,通过对真实地形、地物、建筑的数字化三维模拟和三维表达,提供给使用者一个与真实生活环境一样的三维城市环境。通过数字化三维仿真模拟城市的实现对城市的管理,把传统的限于二维的城市管理范围扩展到了三维甚至多维的管理范畴,为城市建设、政务管理、企业信息发布与公众查询提供多维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化服务,将大大提高城市整体信息化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并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1.2.项目建设目标 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在三维仿真模拟城市场景中实现朝阳辖区单位、人口、部件、事件、社区绿化等相关信息的管理,进一步提高**政府城市管理水平,提高居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很好的展现数字朝阳的建设成果。最终为建设和谐朝阳提供技术保障,为数字奥运做出贡献。 1.3.建设内容 1.3.1.数据库内容

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方案!教学服务平台!

智慧教学平台建设方案!教学服务平台!

1.教学平台发展前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遍运用,信息技术正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作为教学主体、知识渊博的教师通过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环境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及做人道理。知识的流动多是单向注入式的,大多情况下缺少双向互动。而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手段如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取而代之进行着“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更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网络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平台MOOC、微课、公开课、翻转课堂等)如不可逆转的洪流向各类教育中渗透。 2教学平台组成部分 智慧校园教学平台提供多平台支持,包括PC版,手机版,PAD版。针对不同角色的用户,提供不同的业务功能。 管理员用户(后台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 ●课程管理 ●运营管理 ●系统管理 教师用户(课程发布系统) ●教学课程发布 ●学生提问解答 ●试卷批阅 ●作业批改 ●教学资料编辑 ●课程学习数据统计 学生用户(课程在线学习)

●课程推荐 ●课程教师检索 ●课程布局自定义 ●关注教师 ●课程消息群组 ●课时学习 ●笔记 ●提问 ●练习 ●作业 ●评教 2.1后台管理系统 2.1.1用户管理 用户管理分为用户管理及教师管理 ●用户管理为学生用户及教师用户的管理 可按照时间类型(登录时间、注册时间),时间起止,角色,注册来源,用户名的条件进行搜索,并对搜索结果进行导出。 同时对用户可以进行编辑用户信息、设置用户组、修改用户头像、修改密码、发送密码重置邮件、发送Email验证邮件、封禁用户等功能。 登录日志记录用户的登录情况,可按照用户名/邮件地址、输入关键词、起止时间进行搜索,并查看日志的详细情况。 ●教师管理 可按照用户名进行搜并进行老师推荐,也可以取消推荐教师

通用数据采集管理平台

大港通用数据采集管理平台介绍大港油田公司信息中心

目录 一、概述 (3) 二、基础运行环境 (5) 2.1 功能介绍 (5) 2.2 特性总结 (9) 三、数据模型管理平台 (10) 3.1功能介绍 (10) 3.2 模型管理平台特性 (12) 四、公共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 (13) 4.1 公共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功能介绍 (13) 4.2 公共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功能特性 (16) 4.3 统一数据审核平台 (17) 4.4统一数据审核平台特性 (18) 五、统一数据决策分析平台 (19) 5.1 通用数据查询平台 (19) 5.2 通用报表平台 (20) 5.3 通用图表平台 (22) 5.4 决策仪表盘 (23) 5.5 联机分析 (24) 六、统一集成应用平台 (25) 七、公共数据交换平台 (27) 八、公共空间数据展示平台 (29) 8.1 功能介绍 (29) 8.2 特性总结 (30) 九、一体化井筒平台 (32) 十、结论 (33)

一、概述 简单的来讲,通用数据采集管理平台就是基于数据库Web应用的开发部署环境,通过内置的元数据管理器、导航控制器、表单处理器、报表生成器、报表定制器、图表控制和生成器等一系列定制和执行引擎,使开发人员快速开发和部署企业管理系统。并简化开发人员对技术依赖,大大简化系统维护的技术要求和降低维护成本。利用通用数据采集管理平台,构建的信息系统具有如下几方面能力和优势: ●快速:能够以业务为导向和驱动、快速构建应用软件。通常利用通用数 据采集管理平台开发的应用系统的开发周期为传统编码的1/3左右; ●满足用户持续发展的需求:通用数据采集管理平台构建应用可以有效地 降低开发难度,使应用系统具有足够的柔性,其可伸缩性、可更改性、 可扩展性都非常好,随着用户的需求变化而变化;因而轻松应对用户在 业务发展过程中发生的需求的各种各样变化; ●满足集成性要求:通用数据采集管理平台为复杂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一 个集成框架,不仅为集成同一平台上的各种不同软件提供了规则,还为 集成其他应用软件系统提供了集成接口; ●满足个性化需求:由于通用数据采集管理平台的灵活性,以及它面向业 务的特点,全定制的开发模式,用户可通过它很容易、快速地满足自己 的个性化要求; ●降低总体投资:由于开发难度的降低、开发效率的提高,通用数据采集 管理平台的应用可大大降低复杂应用系统在开发、维护、发布、迁移、 集成、升级、服务等各方面成本。另外,通用数据采集管理平台的应用 也能很好地保护用户的投资,它的柔性能使应用系统的生命周期大大加 长。 通用数据采集管理平台对于油田勘探开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一个随需应变的基础软件平台,在该平台上可以快速构建石油勘探开发的业务系统。 通用数据采集平台是基于业务基础平台理论进行设计和开发的,业务基础平台是通用管理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环境,可快速构建以数据库为存储基础的应用

数字化教学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 项目总体规划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力竞争,世界各国普遍关注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 项目建设背景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在促进教育公平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理念变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重要作用,是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不可或缺的动力与支撑。 2. 项目建设目标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课程教学”为核心,针对课程教学过程的需求构建基于校园网或城域网上的“数字化教学系统”,满足随时、随地、个性化教与学的需求。“数字化教学系统”建设容包括一个教学服务支撑平台(即学校或区域教育云)、两个基于教育云的教学应用客户端(即教师工作台和学生电子书包)和每个教室的无线网覆盖。 2.1 构建学校或区域教育云 教育云是基于网络和云计算技术构建的网络教学应用服务平台,为实施数字化教学、网络协同教研和课程同步辅导的需要提供包括资源和应用在的一体化教学支撑系统。教育云建设容包括服务器平台、网络平台、教学资源平台和数字化网络教学服务平台等软硬件系统的建设。教育云必须支持面向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辅导以及支持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2.2 配置教师工作台 包括教师笔记本和教学应用软件系统,将课程资源与教师的教学要求紧密结合,支持教师对资源、资源管理、教学备课和互动授课等应用的需求满足。 2.3 配置学生电子书包 包括学生学习终端及支持学生进行课程学习需求的学习应用软件系统。 3. 项目应用目标 3.1 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应用智能化教学环境,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和软件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逐步普及专家引领的网络教研,提高教师网络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2 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适应信息化和国际化的要求,完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多种方式的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创设绿色、安全、文明的应用环境。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方案

网络教学平台总体建设规划 1课程建设与维护 1.1实现方式 教师登录系统,通过课程网站创建模块创建课程网站。 1.2创建/维护步骤 1.录入课程网站基本信息:包括课程网站名称、课程网站描述、适用课程等。 2.选择课程网站模板:在模板库中选择合适的课程网站模板。 3.设置课程网站栏目:在课程网站创建时,通过默认模板自动创建若干栏目,用户可根据 实际需要,对栏目进行修改、增加、删除。 4.维护课程网站栏目:对设置好的每个栏目进行栏目模式设定、对栏目进行详细设计。(栏 目模式包括:常规设计模式、外部链接模式、论坛式的交互模式) 5.课程网站的其他设置:包括在外网展示网站、删除网站、将网站设为外部链接模式等。2课程展示 2.1访问人群 1.公众用户:直接通过外网链接访问网站(外网有多种形式的列表,如:可按教师查询、 按院系查询、按访问量查询、按精品课程类别查询等,可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相应的课程网站) 2.学生:登录系统后,可将自己关注的课程网站收藏至学生空间,便于快速定位至相应课 程网站。 3.教师:登录系统后,自己创建的网站直接显示在教师空间上,可快速进行网站浏览与网 站维护。 4.精品课程评审专家:通过评审课程列表,访问课程网站。

2.2实现方式 在访问教师创建的课程网站,其中论坛式的交互模式栏目需要权限才能访问。 3课程学习 3.1实现方式 学生登录系统后,访问课程网站,可进行课程学习 3.2内容 1.网上答疑、课程论坛:通过论坛式的交互栏目,学生与老师之间可进行互动,在学生、 老师的空间中对互动过程有详细记录,可通过相关链接快速进入相关互动内容。 2.网上作业(需网考系统支持,待定) 3.课程评价(本部分未实现) 4.参与调查(本部分未实现) 4课程考试(网考) 4.1本部分结合网考系统内容(待定) 5课程评审 5.1实现方式 1.教师在创建课程网站后,可选择将课程网站推荐进行评审。 2.管理员接收到评审请求后,选择评审专家、设定评审时间。 3.评审专家在课程网站评审列表中定位课程网站,进行评审。 4.评审完成后,由管理员设定评审结果。 5.2评审步骤 1.管理员设定精品课程申报表内容、以及评分标准、总分的计算公式。 2.教师在课程网站创建完成后,填写精品课程申报表。 3.完成申报表后,选择申报年度、申报等级、填写申报说明后,进行网站申报。

(完整版)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管理办法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和《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 号)的要求,认真做好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以下称“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采集与上报工作,及时分析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使数据采集常态化,满足我校开展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的需要, 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数据平台是运用现代数据信息管理技术,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从而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深化内涵建设。 第三条通过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有序运行,实现其“统计汇总、反映现状,管理监控、促进规范,分析开发、提供决策” 的基本功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组织机构设置为确保做好校本数据采集平台的管理和使用,学校成立数据采集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 各部门的数据采集具体分工按数据采集平台表格的特征归口负责,由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分工安排。 第五条职责1.数据采集平台由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具体负责全院数据采集的组织工作,包括数据采集平台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对各部门报送的数据进行最终汇总、审核,形成总的分析报告提交院领导审议;并负责上报省教育厅或教育部。 2.各处室、各系(部)及有关单位指定专人(信息采集管理员)负责本单位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数据填报格式的规范性、数据及字段的完整性、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3.各处室、各系(部)及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填报单位在完成初始数据的采集、汇总、审核确认后,将电子数据报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 4.各处室、各系(部)对相关条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报送质量监督管理办公室。 第六条数据采集工作实施工作责任制,纳入各部门工作目标绩效考核。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专业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构造能够满足教学资源建设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实现支撑平台的集中化。 ●以专业为基础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和组织,并实现院校级各专业的资源共建、共享、共用,实现学校软资产的不断积累。 ●对学校“各自为政”的专业教学资源库结构进行开放式平台级重组,建立开放式管理网络运行平台。 ●实现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标准、规范、技术、工具和方法。 ●建立统一门户的在线学习系统,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专业教学以及企业员工技术培训与社会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二、基本建设思路 1.资源基本建设框架 各专业的资源大体可分为专业级资源、课程级资源、素材级资源三级基础框架。 各专业可根据专业自身的建设内容和特点,拓展出自身的建设框架。在专业级资源和课程级资源中可以设定更多的结构,如在专业资 源中拓展培训资源、行业资源等。每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

灵 2.资源基本应用框架 课程是教学资源进行应用的核心。根据教改的思路,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素材资源,结合教师的教学设计,以较少的成本建设形成若 干门课程,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之用,同时在答疑、讨论等教 师活动实施过程中应用资源库。 三、平台建设 1.平台建设框架 2.教学资源建设规范 资源标准建设是教学资源有效整合与集成和高效共享的前提 术条件。高教社将为院校提供资源加工与建设技术标准、元数据标准、 课程资源封装标准等各类规范,同时为院校提供必要的建设工具。一 方面提升教学资源建设质量,另一方面为院校内的资源共享、校际共 享提供基础条件。 3.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

(1)资源元数据的自定义 资源的元数据分为基本元数据和自定义元数据,可自定义的元数 据包括分类信息等。 (2)教学资源的组织与呈现 教学可以按照媒体类型、分类信息,显示教学资源库的列表内容, 显示内容包括缩略图、资源名称、资源类型、资源大小、下载次数。 (3)教学资源的预览 可以查看教学资源的详细信息并预览教学资源,可对资源进行评论。 (4)资源的下载 用户可以lP限制范围内下载教学资源。 (5)资源检索 可以按照元数据的信息进行资源的多字段检索。 (6)资源统计 统计信息包括资源数量统计(按照媒体类型统计)、点击统计、下载统计、用户上传统计 (7)资源上传 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资源。 (8)视频处理系统 对上传的视频资源进行自动加工处理,生成可在线观看的流媒

大数据采集可视化及应用管理平台

大数据采集、可视化及应用管理平台 进入21世纪,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使工业由自动化时代进入数字化和智能化时代,这是一种智慧化的新形态。未来,大数据和物联网会给人类带来更多可能,工业大数据可应用在包括产品创新、产品故障诊断与预测、工业生产线物联网分析、工业企业供应链优化和产品精准营销等诸多方面,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企业使用大数据和分析,并与物联网相结合以作出决定,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诊断维护和故障预警,再通过对数据的大量收集、分析处理、有效应用,实现设备和运维的优化。 数网星大数据采集及应用管理平台,通过工业远程数据采集系统,实时、高效地实现PC及移动端的数据采集、录入、查询、挖掘、统计等功能,同时解决了设备远程监控、调试运维问题。数网星未来能帮助企业对采集的大数据进行加密、清理、打包、分析等,为企业深度挖掘工业信息、设备物联下的数据价值,从而助力企业更好的实现远程监控运维管理、预测性维护、产品竞争力及客户满意度提升、营销精准拓展等,助力企业成功迈向未来。 大数据采集、可视化及应用管理平台功能实现 业界专家认为以云平台为依托所构建的工业制造行业大数据具备以下功能: (1)不仅能为制造企业提供针对性推销、定向研发、智能维保 等服务; 2)还可以告诉企业设备未来可能出现故障的时间,并提供避 免事故发生的解决方案,消除设备故障停机给客户带来的损失; 3)就客户体验度而言,客户可以通过企业建立的移动端宣传 平台,以场景化的方式参与产品的认知,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品牌的传播效果;

4)就行业技术创新而言,制造企业可以借助平台的专家经验 共享、智能决策库等内容,提高环保运维领域的装备管理水平,降低行业运营成本; 5)更为重要的是,企业主可通过数据集的切分和规律查找到 最优化的数据集,以实现人员投入及控制过程的节能提效。 1、实现设备远程维护调试,在线仿真; 2、实现控制器远程编程及程序上下载; 3、实现触摸屏远程监控及调试; 4、实现组态画面的远程展示; 5、设备运行参数及数据远程采集,实现设备集中化管理; 6、串口协议转为以太网传输; 7、虚拟串口、虚拟局域网功能; &建立VPN通道功能等。 大数据采集、可视化及应用管理平台优势 更精准、及时的数据采集,更广泛、多样的通讯协议,更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更多样、灵活的使用方式,更智能、专业的大数据决策,更低的投资成本!更多的数据财富! 大数据采集、可视化及应用管理平台特点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年版)

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可行性研 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及Internet的迅猛发展,传统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等经历着极大的变革和挑战,多媒体化、网络化等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一种新模式,其特征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应用于教育中,兼容多种教学形式,优化和有机组合不同媒体。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都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首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信息资源的应用为学科知识的拓宽和加深、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处理、教学过程的改革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保障。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和创新学习,树立以“学”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教学逐步由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其次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开放了教学时空,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及许多发现知识、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有力工具,有效的提升了教学效率。近年来,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改的核心,而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关键是相应教学资源的配套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学校开展多媒体、网络化教学的成败,是提高现代化教学的“瓶颈”。建设高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成为当务之急,意义重大: (1)建设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人才能力素质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实践能力。可见,在信息社会里不仅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素质,更特别注重人才所具有的创造性以及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在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人们通过各种通信设施和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眼界,进行创造性劳动。只有具备自学能力的人,才能在广阔的知识海洋搜索、

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注释

1、学校标识码是指由教育部按照国家标准及编码规则编制,赋予每一个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识别标识码。按照教育部编制的10位学校标识码填报。 2、学校名称是指在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的学校全称。 3、建校日期是指院校独立设置具有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资格的时间(上级主管部 门批准时间)。 4、建校基础是指高等职业院校的筹建基础,具体包括哪几所学校。 5、"学校举办者(单一选项):教育部门/其他部门/行业/企业/民办。(1)教育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2)其他部门是指利用国家财政性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以外的 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家级金融机构、经济实体等,如:财政、卫生、农 业、国家电网公司等单位。(3)行业是指利用行业拨款举办学校的从事国民经 济中同性质的生产或其他经济社会的经营单位的组织结构体系,如机械行业,金融行业,服装行业等。(4)企业是指利用企业拨款(企业对学校的拨款属于国 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和国有资产举办学校的地方国有企业,如钢铁、石油等企业。(5)民办是指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学校的社会组织或个人。" 6、级别(单一选项):政府/行业/企业(集团)/公民个人/其他。 7、学校性质类别(单一选项):01综合大学/02理工院校/03农业院校/04林业院校/05医药院校/06师范院校/07语文院校/ 08财经院校/09政法院校/10体育院校/11艺术院校/12民族院校。 8、性质(单一选项):示范院校/骨干院校/其他。 9、级别(单一选项):国家级/省市级。

10、立项部门是指示范性院校批准立项的国家或省级行政部门的名称。 11、第一轮评估结论(单一选项):优/良/合格/不合格 12、第二轮评论结论(单一选项):通过/暂缓通过 13、未接受评估是指未参加第一轮、第二轮评估的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 14、招生计划是指学校实际执行的招收2016级新生的计划 15、“三校生”是指中等专科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中等技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 16、“3+2”是指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利用优质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五 年制高职前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但后两年高职教育阶段必须在高等学校举办” 的教育形式。 17、五年制高职第4学年是指“前三年按照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后两年纳入高等教育管理范畴”中后两年中的第一年;也即《高等教育学校(机 3年是否在构)统计报表》说明中的“五年制高职转入”。其与“3+2”区别在于前 本校内就读,教学计划是否五年一贯。 18、基于高考的“知识+技能”招生是指以高考为基础,对报考高等职业学校的考生 增加技能考查内容,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相关文化成绩和技能成绩,参考综合素质 评价,择优录取的一种招生方式。包含原版中“全国统考”和“省市统考”两种方式。 19、对口招生是指面向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高职、以专业技能成绩为主 要录取依据的一种招生方式。 20、单独考试招生是指国家示范性、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和现代学徒制试 点学校等,高考前在本地符合当年高考报名条件的考生范围内(经教育部批准的 学校可跨省招生),单独组织文化和技能考试,并根据考生文化成绩和技能成绩, 参考考生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的一种招生方式。

数字化工地信息管理平台

数字化工地信息管理平台解决方案概要 2015-1-30

目录 目录 (2) 1. 概述 (3) 2. 系统设计 (4) 2.1数字化工地系统框架 (4) 2.2功能概述 (5) 2.3系统基本特点 (5) 2.4系统应用环境 (6) 2.5 系统性能参数及界面设计 (6) 2.6关键技术 (6) 3. 数字化工地服务器配置方案 (10) 3.1 Web应用服务器需求计算 (11) 3.2 塔机、施工升降机应用服务器需求计算 (12) 3.3 人员管理服务器需求计算 (12) 3.4 移动终端服务器需求计算 (13) 3.5 流媒体终端服务器需求计算 (14) 3.6 数据库服务器需求计算 (14) 3.7 磁盘阵列空间计算 (15) 3.8 用户身份管理服务器需求计算 (16) 3.9 各类应用服务器的建议配置 (17)

1. 概述 建设工程生产质量安全管理一直是工程建设管理领域的焦点,对其实施监督管理更是国内外同行的惯例做法。近年来,随着工程建设总量的不断增长,项目分布范围愈加广泛以及监管力量的不足给行业质量安全主管部门带来巨大的工作压力。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建设工程生产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监管力度不强,监管手段落后”等难题,是行业管理部门的不二选择。 数字化工地信息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充分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先进的建筑工程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将规范管理流程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融合到信息系统中,实现了“政府监管+主体责任落实”深度信息化应用融合,使得信息化监管能够承载业务,辅助监管,进而提升行业监管机构的业务水平和服务形象,推进行业自律管理!

数字化网络平台

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信息化建设是学校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其建设水平是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而数字化校园建设更是提升办学实力,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用,促进职业教育共同发展的有力举措。为了加速学校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提升我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为此我校决定制定用“数字化校园”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项目建设计划。 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需求论证 职教新干线是由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共同组建的共享型网络学习平台,是创新教育、改革学习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平台。职教新干线作为职教资源的“航母”,已于2009年在湖南省全面启动,湖南省教育厅还于2010年4月23日下发了《以职教新干线为引领,打造网上湖南职业教育》的通知。湖南省的职教新干线是由省教育厅主管、省教科院职成所承办的湖南职业教育网站,是以个人空间为基础,基于实名制、开放的网络学习互动交流平台。由省教科院职成所为全省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及县级职教中心牵头学校统一注册机构空间(示范性中职学校同时又是示范性县级职教中心牵头学校的只注册一个空

间),并在职教新干线网站首页建立一个提供在线咨询服务的工作空间。要求各单位组织专门力量,按照申请注册机构空间——制定栏目方案——开展网页主体设计的顺序,仿照职教新干线模式进行建设,并明确一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空间建设工作。 我校是首批重点国家级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早在2000年就着手校园网的建设,并于2010年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建成千兆主干、百兆桌面的数字化校园,配备了较为完善的校园信息管理系统。目前,以职教新干线为引领,通过应用带动,建设覆盖全校的网络学习交流互动平台已有基础。为加强我校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实现优质职教资源共享、共用,我们将充分利用职教新干线,加速学校信息化进程,进一步提升我校信息化教学水平。为此特制定利用“职教新干线”提升学校信息化教学水平项目建设计划。 (一)、必要性 1、数字化校园是指挖掘先进的管理理念,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应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将信息技术融于教育的各个环节,通过全校所有部门的信息编码统一,使学校的所有信息能够实时自动的互连互通,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利用,将学校内部相对独立分散的网络应用系统,进行了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法

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文件要求,认真做好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称“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采集与上报工作,及时分析我院人才培养工作状态,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数据平台是运用现代数据信息管理技术,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从而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深化内涵建设。第三条通过数据平台的建设和有序运行,实现其“统计汇总、反映现状,管理监控、促进规范,分析开发、提供决策”的基本功能。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组织机构设置 为确保做好数据采集平台的管理和使用,学院成立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室,设在教育教学督导处。 各部门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具体分工按数据采集平台表格的特征归口负责,由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室负责分工安排。

第五条职责 1.数据采集平台由学院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室统一管理,具体负责全院数据采集的组织工作,包括数据采集平台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对各部门报送的数据进行最终汇总、审核,形成总的分析报告提交院长办公会审议;并负责上报省教育厅。 2. 各处室、二级学院、系(部)及有关单位指定专人(信息采集管理员,一般由办公室主任担任)负责本单位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数据填报格式的规范性、数据及字段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 3. 各处室、二级学院、系(部)及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本部门信息数据采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填报单位在完成初始数据的采集、汇总和审核后,连同电子数据报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室。 4.各处室、二级学院、系(部)对相关条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报送数据采集平台管理办公室。 第六条数据采集工作实施工作责任制,纳入各部门工作目标考核。 第三章数据采集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数据采集时间 为确保数据采集时效性,各部门要及时更新数据。各部门的

智慧工地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研究与实现

智慧工地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研究与实现 摘要:智慧工地是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它立足于“互联网+建筑大数据”的服务模式,采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整合相关核心资源,以可控化、数据化以及可视化的智能系统对项目管理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实时监管,并根据实际作出智能响应。这不仅对安全文明施工意义重大,同时也有助于 推动建造方式变革、提升建筑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建筑产业提质增效、推进建 筑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频率、有效管理施 工对环境的影响,需要建筑业与时俱进,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历史机遇期,利用现 有的成熟技术资源以及研发新的智能系统来更好地为建筑业服务。智慧工地就是 这样一种崭新的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它通过远程高速无线数据传输,实现 实时动态的远程报警、远程监控及远程通知,设备监控变成开放的透明的实时动 态监控。它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将人、机、物等各个核心系统结合起来,以一种更加智慧的方式运行。实现工地现场的互联 协同、危险感知、智能生产、构建项目信息化生态圈、改变施工各方的交互方式、工作方式及管理模式,以此实现在建造过程中向“安全、绿色、智慧”的目标发展。智慧工地的实施,可以节省人力投入提升监管效率、预防安全事故、超限及时报警、远程联控监控强化过程管控、积累安全大数据、构建风险防控体系。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工地;监控系统 引言 智慧工地”是“智慧城市”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建筑行业在发展中不 可缺少的一部分。“智慧工地”项目与建筑行业相关产品本身特性较多,为了更好 地满足市场需求,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纷纷结合自身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自己 的“智慧工地”项目,这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智慧工地子系统 实现工程项目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的互联网+工程管理模式。以统一的数 据库为基础,利用物联网技术综合采集工地现场各类数据,包括:应用移动监管、协同监管、环境监管、现场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基础数据管理、应用维护和数 据交换等功能,综合运用模糊评价、神经网络等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建立智慧工 地云平台。 2工程质量监督子系统 实现工程质量监督站的监督执法工作和办公自动化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工程 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监督、日常办公、数据统计、地理分布及系统管理等功能, 涵盖了项目从网上报监、日常监督执法、检测及监督质量问题处理、监督执法和 巡查、质量事故、工程投诉、工程验收、工程归档、数据统计、查询等工程质量 监督全过程自动化管理,规范各工作流程,提高动态管理水平。 3智慧工地”项目设计 3.1劳务实名制管理系统 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和云平台技术等先进的网络设施设备,对民工上下班进 行实名制记录,并建立施工企业、项目部、班组、农民工之间的管理平台,定位 在解决劳务人员基本的管理问题,满足企业中的劳务人员信息采集、共享以及使 用需求,对过程的监督可以降低劳务纠纷,适用于各种企业实名制管理劳务人员。

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也进入了网络的新时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而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基础,因此各学校开始重视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下面结合本人的工作经历,分析如何进行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构建体系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实现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促使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最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一个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它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现有大部分平台开发遵循教学性、科学性、开放性、应用性、层次性和经济性原则,基于SAN网络存储架构、TRS跨数据库检索技术和统一身份认证的门户网站的导航三层技术在校园局域网的基础上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高度整合,从而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聚集与广泛共享、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服务、确保查询速度、保护知识产权及资源的交互式应用。 而我校是一所中职学校,从资金到技术都没有这个实力,校园网的安全性较差,因此设了两台服务器,把校园网站等对外网的信息放到一个服务器上,把数字化资源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放到另一个服务器上不对外网开放,这样不用怎么考虑外网的入浸。 二、注重技能培养需求开发优质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全面、深刻的影响,不仅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还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教育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如何运用教育规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培养,需要适合其自身特点的教育信息化资源。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也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资源的构成可以以技术应用型媒体资源为主,同时注重理论与研究型媒体资源的开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在专业资源库建设前期,经过充分调研后,结合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将应用案例的收集与开发及相关工具的使用作为该专业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同时做好相关技术素材的整理与制作工作。 内容与技术是数字化资源建设从不同角度划分的两个层面,内容表示该资源要呈现的信息内涵,技术指具体资源用何种媒体、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一般专业教师,对自身涉及到的专业比较了解,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制作一些PPT 课件还可以,但是要进行一些深层次数字化媒体资源的开发往往就无能为力了。学校在进行数字化资源整体规划中,要明确哪些是重点资源,对于这些资源可以按课程或专业列子项目成立开发小组,小组成员应由专业教师、IT方面或艺术方面的教师组成,专业教师负责具体资源的内容设计和脚本编写,然后由IT方面的教师选择合适的媒体形式并实现。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涉及到教育学理论、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教学设计、美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如何综合运用相关理论设计出

DCS数据采集管理平台方案介绍(CDC版)

疾病预防控制 数据采集管理平台介绍方案
上海南康科技有限公司 2011 年
-1-

目 录
一、说 明............................................................................................................................................... 3 二、DCS 平台应用说明........................................................................................................................ 3 2.1 电访专家调查技术介绍 .............................................................................................................. 4 2.2 面访专家调查技术介绍 .............................................................................................................. 5 2.3 网调专家调查技术介绍 .............................................................................................................. 5 三、DCS 平台的应用案例.................................................................................................................... 6 3.1 案 例一:国家疾控 SSF 互动式膳食油盐控制健康调查 ........................................................ 6 3.2 案 例二:北京市社区居民流感样症状和就诊状况的电话调查............................................. 9 3.3 案 例三:深圳市 6 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电话调查分析......................................................... 9 3.4 案 例四:广东省关于流感的知、信、行及罹患率系列电话调查....................................... 10 四、DCS 平台的特点.......................................................................................................................... 11 五、DCS 平台应用价值的体现 .......................................................................................................... 11 六、DCS 平台的技术方案说明 .......................................................................................................... 12 6.1 平台设计目标 ............................................................................................................................ 12 6.2 平台设计原则 ............................................................................................................................ 12 6.3 DCS 系统拓扑结构图 ................................................................................................................ 13 七、各子系统技术方案介绍............................................................................................................... 14 7.1 DCS 电访专家技术优势.......................................................................................................... 14 7.2 DCS 面访专家技术方优势...................................................................................................... 15 7.3 DCS 网络调查专家技术优势.................................................................................................. 18 八、用户报告....................................................................................................................................... 21 九、公司简介....................................................................................................................................... 28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