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2

一、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是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人员,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

点,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和发展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的过程。有如下三个特点。

(1)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以身心发育正常的小学生为对象,面向全体小学生,以全面提

高其心理素质为目的、为重点,而不在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过程,是专业人员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

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其所需要的帮助和指导

的过程。尽管在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要适当介绍和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

识,但重点不在于学科理论的系统讲授,就是说,不能把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作为一门学科

理论的知识体系来讲授。

(3)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尽管在健康心理

辅导的过程中,也要体现教育性的原则,但辅导者与辅导对象之间并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

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过程中,一般不提

批评意见,不搞泛泛地说教,不可以不负责任地出主意,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见

强加于人,而只能通过平等的、民主的、讨论的方式帮助、鼓励、启发和引导小学生面对现

实,自己思考,自己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任何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二、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化,其中心和主旨是面向全体小学

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提高

心理素质,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

儿童从幼儿园到学校,其主导活动由游戏变为有目的地完成学习任务,这对刚入学的

小学生来说是其生活经历中的一个全新的、根本性的变化,这在心理和行为上不可避免地存

在着一个适应的过程。心理辅导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唤起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感到自己长大

了”,激发他们作为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义务感,帮助小学生尽快适应学校里有秩序的学

习和生活,以利于身心健康地成长。

(二)学习心理辅导

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小学生心理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乐于学习是小学生心

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小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增长本领,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受到

家长和教师的赞许,受到同学的好评,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

欲,同时在学习中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体验到失败的痛苦,经受意志力的磨炼和考验。学

习上的成功能增强信心,多次失败也能丧失信心。学习心理辅导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考试心理辅导,目的在于引导小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探讨,进而明确

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

习习惯,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帮助小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

坚定的学习信念和旺盛的进取精神。

(三)智能辅导

智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未来的先决条件,也是小学生身

心健康成长的主导因素和重要标志。人在出生以后,随着机体的发育、成长,包括感觉器官、

运动器官,特别是大脑发育的逐渐完善,人们的活动范围和实践领域不断扩大,对外界事物

的反映也越来越广泛、丰富和深刻。人们在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规律的过程中,逐

步形成了认识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和注意力。而以思维能力为核

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即构成了人们的智力。在认识现实、改变现实、创造社会

财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人们的各种能力,包括认识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能

力等。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智能的培养和开发,一切都无从谈起,因而必须从儿童抓

起。小学生智能辅导主要是智力因素的辅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辅导。

(四)情感和意志辅导

人类没有了情绪情感,就没有对真理的追求,也没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

意志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现象,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没有意志,任何美好的理

想、宏伟的计划和伟大的战略决策都不可能变为物质的现实,任何智慧和潜力都难以得到充

分的发挥,因而既不可能有个人的美好未来,也不可能有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未来。可见帮助

小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克服悲观、怯懦、抑郁、紧张等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经常性

地保持舒畅、喜悦、乐观、自信等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保持生动活

泼、蓬勃奋发的良好心态,对其身心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其

中情绪情感的辅导尤其要重视移情体验的辅导,注意引导小学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去体

验他人的欢乐和痛苦,以培养小学生的同情心和正义感,激发自觉的意志行动。

(五)个性心理辅导

个性心理是一个独特的、多系统、多侧面、多层次和多级发展水平的开放性的结构系

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条件之一。一个人个性结构中的优势、潜力、

特点或弱点,不仅制约着其社会活动的选择性、效能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往往是事

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事业者其个性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优势、潜力和特点,

如思路开阔,灵活机敏,富有坚定的信念和创新意识,好奇心、求知欲强烈,求真务实,坚

忍不拔,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于进取,敢冒风险,心胸开朗,达观,富有幽默感等。小

学生个性心理辅导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和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包括兴趣、能力、性

格和自我意识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六)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常识性的生活

技能辅导。社会交往是人类意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基本条件。运用言语的和非言语的符号

系统交流思想、情感,总结和传播知识经验,表达物质的和精神的各种需要,是人类所特有

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是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统一思想,统一意志,

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实现群体目标,取得事业成功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小学生通过正

常交往,一方面可获得友谊与爱,得到同伴的接纳、尊重、理解和赞许,从中体验到存在的

价值和生活的乐趣,同时亦可学会更好地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学会与人

合作。这不仅有利于增长知识,增长才干,也有利于身心健康。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生活

技能辅导是我国现代社会生活提出来的新课题,是随着我国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飞速发展,

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也是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休闲、消费和生活技能方面的

辅导有助于培养小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辅导的主要目

的在于帮助小学生正确选择休闲方式,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念,合理计划消费水平和消费行为,提高生活自理的能力。这一点对于广大独生子女采说,

尤其必要。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实质,在于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作为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者和辅导者,必须明确,在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教育、辅导

过程中,所依据的一切理论、观点,所选择的一切内容和形式,所遵循的一切原则和采取的

一切方法措施,归根结底,全在于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其中形成是关键,是

前提,包括形成良好的智力因素、非智为因素和健全的人格,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各种良好的

心理品质、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没有形成就无所谓发展。

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一切形式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的根本目的所在。小学生健康

心理辅导的本质特征是参与性、活动性和心理发展的主体性。

(一)开设健康心理辅导课

一般来说,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课多以班级为单位,面向全体小学生授课。教学辅导

的主要目的不在于学科知识的系统讲授,而在于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和发展,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课应特别重视小学生的参与性和活动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主要体现于参与和活动之中,离开了参与和活动就失去

了健康心理辅导课的本质特征。为此,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课的主要任务是:

(1)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课外活动,激发和调动小学生热情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

之通过积极参与和亲身体会,理解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课的目的、意义,充分发挥其自身的

智慧和潜力,积极训练,主动发展;

(2)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针对其心理发

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超前辅导,从而预防和避免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以维

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3)针对存在于小学生中的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心理问题,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和辅

导方法,及时有效地帮助小学生排除心理烦恼,缓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的情绪情感,矫正

不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以保证小学生健康心理的正常发展;

(4)根据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课酌教学目的,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原理,通俗易懂地介

绍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启发、引导小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逐步树立起正确的自我

意识和社会认知,学会知人知己,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自我和完善自我,提高

其生存能力、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以适应现实和面向未来。

(二)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小学生健康心理的结构是多元的,是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意志因素和人格因素构

成的多系统、多侧面、多层次和多级水平的开放性的结构系统,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的辅导

不仅是健康心理辅导课的任务,同时也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同任务。每一学科都要根据本学

科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充分发挥健康心理的辅导作用,即预防心理疾

病,维护心理健康,促进健康心理各要素全面和谐地发展。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

避免不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所谓学科渗透,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要将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自觉地体现于学科教学之中;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科知识结构中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

发展因素的促进作用。总之,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展为

要旨,服从、服务和体现教书育人的思想。

(三)与德育工作、班级管理工作和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相结合

道德是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社会意志的体现。道德品质教育和健康心理辅导依据的理

论基础不同,方法不同,工作的切入点也不同,但两者工作的对象和目的是一致的。德育是

道德教育工作者从现实社会的角度,有目的、有计划地将一定社会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行为规

范灌输给受教育者,使之成为支配行为的准则;而健康心理辅导则是从社会个体的角度,促

使个体心理对社会要求包括政治思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认同、接纳和内化,

使之形成信念,变为自觉的行为,从而形成社会所需要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特点。德育

为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提供了目标,指明了方向;而健康心理辅导则为德育内容和措施的贯

彻落实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教师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广泛地接触小学生,通过谈心、交

流,有助于深入小学生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了解其内心体验和烦恼,把握小学生在不同情

境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和行为倾向,便千有针对性地及时调整与辅导,有利于维护小学生

的心理健康,强化班级管理。同时,随着班级管理的加强,也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和

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巩固。

小学生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诸如主题班会、讲演会、故事会、诗歌朗诵

会、学科兴趣小组活动、少先队活动及各种形式的文娱体育活动等,都为小学生健康心理辅

导提供了有利的机会。组织者要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将良好心理品质和相关能力的培

养渗透其中,这对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是十分有益的,是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重

要途径之一。

为使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理想的效果,必须科学地设计辅导程

序,对辅导题目、主题分析、目的要求、课前准备、操作过程,及总结和建议等各个环节进

行科学、合理、有序的安排。

(一)辅导题目

题目是主题的标识,它蕴涵着一堂辅导课、一次主题班会或一项课外活动的中心、主

旨及基本内容。

(二)主题分析

主题即辅导活动的中心,亦即活动内容的核心。主题分析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1)揭

示辅导活动的中心、主旨,明确重点、难点或疑点;(2)阐明辅导活动的原因及相关的理论依据;(3)明确辅导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三)目的要求

目的要求是指活动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和结果。目的要求既是活动过程的出发点和归

宿,也是活动过程和程序设计的前提依据。

辅导活动的中心、主题主要是通过目的要求来体现的,可以说没有目的就没有方向,

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确定辅导活动的目的要求要注意以下几点:(1)

要明确辅导活动的结果使小学生内在心理状态所发生的变化; (2)明确活动过程对小学生的智能结构和人格结构的影响;(3)目的要明确、具体,便于操作和检查。

(四)课前准备

准备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设计的过程,要根据辅导活动的目的和内容,创造条件,

确定活动场所,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事例,设计问卷,制作挂图,准备录音带、录像带等,从

而做好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其中有些准备工作可要求学生自己做。

(五)操作过程

操作过程是指对辅导活动中的方法、步骤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认真执行的过程,包括导

入课题、活动与训练、活动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渗透法和课外指导法等。

操作过程是程序设计的物化过程,是达成活动目的、获得理想效果的中心环节和决定因素。

(六)总结和建议

总结是指教师对辅导活动中同学发言、集体讨论的意见及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得到富有指导性的结论,可概括为几点或几个方面。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以后的思想行

为提出相应的希望和建议,以调节心态和指导行动。

学生的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接受和掌握文

化科学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科学世界观的过程。学习是学生的

主要任务,是社会赋予的义务,也是促进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导因素。

有关学习的性质、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理论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而小学生学习心理

辅导则着重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方面的辅导,目的在于提

高学习成绩,发展智力和能力,增强自信心。

1、学习动机的概念

学习动机是指促使学生去学习以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不是单

一的结构,而是由各种心理动力因素,包括学习需要,学习兴趣,对学习目的、意义的理解,

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构成的完整的动力系统。概括地说,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外在诱因是构

成学习动机的基本要素。

2、学习动机的功能

学习动机具有启动、维持学习活动的功能,指向学习目的的功能,调节、强化学习行

为的功能

3、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习需要的多样性决定着学习动机

的复杂性,因而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依据学习动机形成的原因,可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是由

学习者对学习的需要、兴趣、愿望、好奇心、求知欲、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及其

自尊心、自信心、责任感、义务感、成就感和荣誉感等内在因素转化来的,具有更大的积极

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学习活动有着更大、更为持久的影响。外部学习动机是由外在诱因,

诸如社会的要求、考试的压力、父母的奖励、教师的赞许、伙伴的认可、评优秀学生、获得

荣誉称号和奖学金、报考理想的学校、求得理想的职业、追求令人向往和称羡的社会地位等

激发起来的,表现为心理上的压力和吸引力,因而外部学习动机也是学习动机总体结构中的

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外部学习动机受外在诱因的影响,是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着的,

因而与内部学习动机相比,具有较强的指向性和较大的可变性,诱因发生了变化,外部学习

动机的强度也随之变化,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节,则有可能表现为患得患失,影响学习

效果。

家庭和社会要求内化的结果,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家庭意义和个人意义相联系的,

是指向未来的,即学习以后较久远的结果,因而对学习活动具有强而持久的动力作用。近景

性学习动机具有直接性,是由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和结果引起的。比如学习内

容有趣,学习后感到舒心、振奋,得到了理想的考试成绩,受到教师和家长的表扬等。近景

性学习动机的动力作用具有暂时性和不稳定性。比如,小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考试成绩好的

学科喜欢学,乐此不疲,甚至偏科,对自己不喜欢的、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科不愿学也不想

学,这应当引起教师和家.长的充分注意,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引导。

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尽管学习效果的好与差受多种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诸如学习者的先天素质、学习

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人格特点、健康状况,以及学习环境和

课外指导等,然而学习动机始终是取得学习效果的直接动力。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存在着同一性,也存在着矛盾性。同一性反映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必然性。比如学习动机好,学习效果好;学习动机不好,学习效果也不好。而矛盾

性则反映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偶然性。比如学习动机好,学习效果不好;学习动机

不好,学习效果好。如学习动机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把别的同学都压下去,唯我独尊,这种

学习动机显然是不正确的,但也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取得好的成绩。由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

果之间存在着矛盾性和偶然性,因而在错误动机的支配下取得的好成绩是不会长久的。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以学习行为为中介变量的,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没有

良好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亦不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因而,小学生学习心理辅导,不

仅要重视学习动机的辅导,也要重视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的辅导。

5、小学生学习动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学习动机结构中的社会性因素不断丰富和增强。比如低年级小学生好好学习,

可能仅仅是为了得到教师和家长的赞赏,得到同伴的尊重和认可。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

知识经验的积累,其学习动机的结构因素也发生了变化,其社会性意义越来越强。好好学习

不仅仅是为了得到赞赏,而且是为班级争光,为学校争光,学好本领为社会作贡献。

小学生学习动机结构中的主导方面发生了新的变化,而由外部学习动机为主导向以内

部学习动机为主导转化。低年级小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来源于外部,即家长和教师的要求、考

试的压力,及批评、表扬、期待和激励。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经验的增多,自我意识和自

我调控能力也不断增强,对学习的需要、求知欲等内在因素在学习动机结构中所占比例也越

来越大,并逐步占有支配地位,成为学习动机结构的主导方面。

小学生学习动机结构中动力强度的持续性发生了新的变化,即由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向

着间接的远景性动机转化。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多受直接因素的影响,比如,某一门课

生动、有趣、好玩就喜欢学,反之就不喜欢学;考试成绩好、常受表扬的课就喜欢听,否则

就不喜欢听。然而随着年级的升高,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理想和信念在其学习动机结构

因素中逐渐占有重要位置,间接的远景性学习动机逐渐成为支配性的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动

力。小学生学习动机辅导的重要任务就是促使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转化(一)学习态度的概念

学习态度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较为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行为倾向或内部反应的准备状

态。学习态度有端正和不端正之分,比如学习认真、扎实,勤奋好学,刻苦努力,上课精力

集中、认真听讲,努力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力求正确无误,在各

门课程的学习上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力求全面发展等,就是学习态度端正的表现。相反,

不求进取,及格就行,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及家长和教师的检查,作业不认真,在学习

上怕苦怕累,贪玩,不愿学习,借故请假、旷课甚至逃学等,都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

学习态度端正与否,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学习态度的结构

学习态度一般由对待学习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构成。

学习态度的认知因素是指学习者对学习的目的、意义的理解,对学习对象、学习内容

和学习结果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基于对学习的正确理解,相应的学习态度也往往是

积极上进的;相反,基于对学习的错误理解,相应的学习态度也多半是消极的、错误的、不

求进取的。

学习态度的情感因素是指伴随着学习态度的认知因素而产生的情绪情感,是学习对象、

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的客观效价与学习者的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凡是有利于满足学习

者主观需要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都能引起积极肯定的情绪情感,否则就会产

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能够引起什么样的情绪情感,不仅

取决于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结果的客观效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的理解

程度。

学习态度中的意向因素是指指向学习对象和学习活动的反应倾向,表现为学习的欲求

和指向。一般来说,学习态度中的认知因素是其情感和意因素向因素产生的前提,没有认知

就没有情感,也无所谓意向。学习态度中的情感因素是认知因素和意向因素的动力,没有情

感因素就没有认知因素的深化和意向因素的强化,因而情感因素是构成学习态度的核心要

素。而意向因素则是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的集中体现,没有意向因素,就没有行动,也就体

现不出学习态度的效能。通常学习态度中的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之间互为条件,

相互制约,协调一致,构成统一的学习态度,对学习效果发生影响。同时三者之间也存在着

差异性或矛盾性。比如对学习的重要性是理解的,但存在着厌倦心理,懒于学习,表现为消

极的学习态度。这表明对小学生进行学习态度辅导要从多方面人手,既要重视提高小学生对

学习的认知,又要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多方面地丰富小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强化其学习意

向,指导其学习行为,从而形成正确有效的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是一种内部反应的准备状态。学习态度对学习对象、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具

有选择性。就是说,学习者愿学什么,不愿学什么,喜欢何种学习方法,不喜欢何种学习方

法,是因人而异的。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而习得的。就是说,

学习态度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内在的经由学习的成功和失败的体验而形成的。

学习中的体验可以是成功的喜悦,也可以是失败的痛苦,可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

度,也可以形成消极的学习态度。然而无论是积极的学习态度还是消极的学习态

度,既可以形成,也可以改变,因而培养和辅导才是有意义的。

1、由被动到主动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基本上是按照教师和家长的要求去学习,有些学习差的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