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lab-09 分析断层地区地质图

lab-09 分析断层地区地质图

望洋岗地形地质图

望洋岗地形地质图 比例尺1:50000 一、地形分析 图区最高点为南西方向图区边缘,高程1200米左右。次高点为图区中部望洋岗山顶及其东北方向至图区边缘,高程900米左右。最低点位于正西边缘高程400米左右。区内相对高差800米左右。 区内发育北东—南西向山脉一条,自南西向北东方向高程递降。山脉自峰顶分别向北西和南东方向下降形成山坡,北西坡陡,南东坡缓。望洋岗的南西侧与北东侧个各发育一个鞍部,沿鞍部顺坡均发育有冲沟。区内无人烟,无道路,交通不便。 二、地层出露及岩性情况 图区出露的地层为6个时代6个小层。分别为,石炭系(C)页岩、泥灰岩和灰岩;二叠系(P)砂岩和灰岩;三叠系(T)石灰岩;白垩系(K)砂砾岩和页岩;古近系(E)砾岩和砂岩;新近系(N)粉砂岩和页岩。 三、地层接触关系 根据地形等高线与地层界线的交切关系判定白垩系(K)、古近系(E)及新近系(N)地层为一套倾斜岩层; 三叠系(T)—石炭系(C)地层,与上覆白垩系(K)、古近系(E)及新近系(N)地层相交截,且地层产状不一致,在三叠系(T)与白垩系(K)地层之间缺失侏罗系(J)地层。因此,形成了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构造形态 据分析可知,上覆盖层(N-K)为倾斜地层,产状70°∠15°?,下伏地层(T-C)为一向斜构造。向斜位于望洋岗北西侧,自南西边缘—北东方向延伸于北边缘中部掩没于上覆盖层之下,延伸长度6500米左右,枢纽水平,据二叠系(P)地层在两翼露头宽度可知,北西翼缓,南东翼陡,核部地层为三叠系(T),翼部由二叠系(P)—石炭系(C)地层组成。褶皱形成于三叠系(T)之后—白垩系(K)之前。 区内自北西—南东方向发育断层一条,延伸长度9750米左右,产状40°∠35°?,错断了区内除新近系之外的全部地层,其性质为横向逆断层?,其北东盘为上升盘。从其下伏地层测算,铅直地层断距200米?左右,水平地层断距400米?左右,地层断距257.12米?左右(400*sin40°)。断层形成于古近系(E)之后,新近系(N)之前。 五、地质演化史分析 海西运动中期石炭系,此区为滨海平原逐渐海进形成浅海古地理环境,沉积形成了一套页岩-泥灰岩-灰岩的海进序列岩石;海西运动后期二叠系,此区发生小幅地壳震荡,地壳先升后降,自浅海灰岩-滨海砂页岩海退序列岩石沉积。 印支运动使该区地壳下沉,海水大面积侵入,形成了一套广泛的浅海石灰岩沉积岩层(三叠系灰岩)。印支运动后期,地壳上升,海水退出,该区遭受长期风化剥蚀,从而缺失了侏罗系全套地层,并且受来自北西-南东方向的水平挤压力作用,岩层隆起形成褶皱。

地质构造及其地质图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 1.岩层产状是指()。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2.岩层的倾角表示()。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向

3.当岩层界线与地形等高线平行时,岩层是()。P30 A.缓倾岩层B.陡倾岩层C.水平岩层D.直立岩层4.岩层产状记录为145∠5时,表示岩层的走向为()。P32 A.5°B.145°C.35°D.175° 5.岩层产状记录为S45°E∠15°S时,表示岩层倾向为()。P31 A.N45°E B.S45°E C.S45°W D.N45°W 6.褶曲存在的地层标志是()。P34 A.地层对称重复B.地层不对称重复 C.地层不对称缺失D.地层对称缺失 7.褶曲按横剖面形态分类,主要依据褶曲()的相互关系分类。P33 A.枢纽和轴面产状B.轴面产状和两翼岩层产状 C.轴面产状和轴线产状D.枢纽和两翼岩层产状 8.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不等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9.轴面倾斜,两翼岩层产状倾向相同,其中一翼为倒转岩层的褶曲是()。P34 A.直立褶曲B.平卧褶曲C.倾斜褶曲D.倒转褶曲10.地层对称重复,中间老,两边新,地层界线平行延伸,表示该地区存在()。P32 A.水平背斜B.水平向斜C.倾伏背斜D.倾伏向斜11.节理延伸方向与岩层延伸方向一致时,叫做()。P36 A.倾向节理B.斜交节理C.走向节理D.横向节理12.节理按成因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P35 A.冷缩节理B.张节理C.成岩节理D.次生节理 13.正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7 A.上盘相对向上运动B.上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下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4.逆断层是指断层的()的现象。P38 A.下盘相对向上运动B.下盘相对向下运动 C.上盘相对向下运动D.两盘水平错动 15.构造角砾岩是断层存在的()。 A.唯一标志B.重要标志C.必要条件D.充分条件16.地层出现不对称重复,缺失时,则有()存在。 A.向斜B.背斜C.断层D.角度不整合接触 17.当岩层走向与断层倾向一致时,叫做()。P39 A.走向断层B.倾向断层C.斜交断层D.横断层 18.泥裂开口所指的方向一定是()。P26 A.岩层的底面B.岩层的顶面C.地表的表面D.河床的底面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精选)

构造地质学读图题精选 1、褶皱描述 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2、断层的描述 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 “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别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掩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距约800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基本上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等相同。即晚三叠世(T3)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三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分析望洋岗地形地质图

地质剖面图的突破(详解版)

图表攻之高考地理中地质剖面图的突破(详解版一) 今日话题 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对于地质剖面图,如何判读?2009--2017年高考都是如何考查的?掌握本期内容,地质剖面图方面的高考一定会顺利突破哟。 【判读技巧】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 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 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 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 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 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 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2.地质构造的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3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3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褶皱、断层的存在说明经历了地壳的水平(或垂直)运动。如图1中的断层,岩层未发生弯曲,说明经历了垂直运动;图2中的褶皱、图3中的褶皱和断层,都说明该地经历了水平挤压作用。 (2)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也可能伴随着下降运动。如图1中左侧岩层Ⅰ的存在。图2、图3中的各岩层都说明经历了沉积作用。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丙甲乙 答案: B 读地质剖面示意图,乙为断层,该断层形成后,发生岩浆活动,形成岩浆岩丙,之后才形成沉积岩甲。 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A.1 B.2 C.3 D.4

地质构造带答案

地质构造练习(一)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面关于上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与实际相符的是 2.下面关于该板块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海水最深 B.乙处岩石形成年代最晚 C.丙处岩石圈厚度为全球最大 D.丁处地震多,火山活动少 下图中甲图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为甲图中R河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示意图(R河河谷的形成主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读图完成小题。 试卷第1页,总8页

3.R河流的流向大Array体上为 A.自北向南 B.自南向北 C.自东向西 D.自西向东 4.河谷处的地质 构造为 A.向斜B.背斜 C.谷地D.山岭 庐山以雄、奇、秀、险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据此完 成小题。 5.读图判断庐山属于图中甲—丁的哪一种地质构造 A.甲B.乙C.丙D.丁 6.在图中甲—丁四种地质构造中,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 A.甲B.乙C.丙D.丁 “飞来峰”为地质术语,意即外来岩块,常见老岩层覆盖在新岩层上,通常 是老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当老 岩层遭受强烈剥蚀,周围地区露出原来的新岩层,而残留的一部分老岩层孤零 零地盖在新岩层上(如下图所示)。回答下题。 试卷第2页,总8页

试卷第3页,总8页 7.下列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③②① B .⑤⑥③⑦ C .⑥②⑦① D .⑦⑥③① 8.下列关于飞来峰形成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 A .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B .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C .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 D .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 9.读地貌及地质剖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是褶皱,开挖隧道可选择向上弯曲的部位 B .②处是断层,是大型水库建设的最理想选择地址 C .③④处都是冲积平原,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 .植被的变化反映了地理环境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题。 ① ⑦ ③ ② ⑤ ⑥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

1、褶皱描述 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讲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与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与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2、断层的描述 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 “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与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不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与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掩于下二叠统与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距约800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基本上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等相同。即晚三叠世(T3)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三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分析望洋岗地形地质图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

1、褶皱描述 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2、断层的描述 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 “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别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掩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距约800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基本上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等相同。即晚三叠世(T3)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三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分析望洋岗地形地质图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技巧 地质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 1.看图例、比例尺: 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缩小的程度。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 ①若岩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②若岩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岩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岩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③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说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 3.判断地壳运动状况和受外力作用状况: ①褶皱——水平运动。②断层——升降运动。③岩层破碎或缺失部分——侵蚀作用。 ④有沉积岩层或沉积物说明此处有沉积作用且沉积时地势低洼,可能有过下降运动。 4.看岩层是否缺失 若岩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岩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地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5.看是否有岩浆活动:若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岩层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岩层形成时代。 6.分析图内的地形特征:有的地质平面图往往绘有等高线,可以据此分析山脉的延伸方向、分水岭所在地区、最高点、最低点、相对高差等。如没有等高线,则可以根据水系的分布来分析地形特点,河流总是从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出地势的高低起伏状态。 7.指导人们的找矿行为:①包括利用向斜构造找水。②利用背斜找油。③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④利用断层找水、找泉。 8.为人类工程建设的合理选址提供依据:大型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地带,遂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构造部位。

(完整word版)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地质剖面图(map of geological cross section)是按一定比例尺,表示地质剖面上的地质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图件。地质剖面图与地质图相配合,可以获得地质构造的立体概念。垂直岩层走向的地质剖面图称地质横剖面图;平行岩层走向的剖面图,称地质纵剖面图;按水平方向编制的剖面图,称水平地质断面图。按地质剖面所表示的内容,可分为地层剖面图、第四纪地质剖面图、构造剖面图等;按资料来源和精确程度,又分为实测、随手、图切剖面图等。 一、绘制地层剖面示意图 1、地层剖面示意图内容 地层剖面示意图是表示地层在野外暴露的实际情况的概略性图件。用于路线地质工作之中。它是在勾绘出地形轮廓的剖面上进一步反映出某一或某些地层的产状、分层、岩性、化石产出部位、地层厚度以及接触关系等地层的特征。地层剖面示意图的地形剖面和地层分层的厚度是目估的而非实际测量,这是它与地层实测剖面图的主要区别。 2 、绘图步骤 (1)确定剖面方向,一般均要求与地层走向线垂直。 (2)选定比例尺,使绘出的剖面图不致过长或过短,同时又能满足表示各分层的需要。如实际剖面长,地层分层内容多而复杂时,剖面图要长一些,相反则短一些。一般地,一张图尽量控制在记录簿的长度以内,对于绘图和阅读都是比较方便的。如果实际剖面长度是30m ,其分层厚度是数米以上时,则可用l:200或1:300的比例尺作图。 (3)按选取的剖面方向和比例尺勾绘地形轮廓,地形的高低起伏要符合实际情况。 (4)将地层及其分层的界线按该地层的真倾角数值用直线画在地形剖面相应点之下方,这时,从图上就可量出各地层及其分层的真厚度,注意检查图上反映出的厚度与目估的实际厚度是否一致,如不一致,须找出绘图中的问题所在,加以修正。 (5)用各种通用的花纹和代号表示各地层及分层的岩性、接触关系和时代,并标记出化石产出部位、地层产状。 (6)标出图名、图例、比例尺、方向及剖面图上地物的名称。如图1所示: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 一、知识讲解 地质构造构造图剖面图的判读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2.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形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如图3中丙),未侵蚀前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3中甲处均为断层。若只有破裂而无相对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了。 二、例题分析 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 题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1、褶皱描述 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2、断层的描述 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 “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别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

地质剖面图

实验九:编制地质剖面图一、目的要求 了解地质剖面图的内容,初步掌握利用地质图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方法。 二、实验用品 长江三峡地区地质图(附图),方格纸、直尺(或三角板)、量角器、铅笔、小刀、橡皮等。 三、实验内容 1.地质剖面图简介 地质剖面图是重要的地质图件之一,它是沿地表某一方向,以假想的竖直平面与地形相切所得的断面图。断面与地面的交线称剖面线。地质剖面图是用一定比例尺、记录和揭示某一方向剖面中的地貌形态与内部构造相互关系的图件。它可通过现场目测、仪器实测或根据地质图编制而成。地质剖面图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剖面方向、地形及地层的岩性、厚度、时代及产状,它可表现出褶皱形态,断层性质、火成岩体和矿体的形态;并可表示它们的位置和规模等。 2.利用地质图编制地质剖面图的步骤和方法。 (1)选定比例尺 地质图上作地质剖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一般应与地质图相同,而且其水平比例尺与垂直比例尺应一致,才能反映真实的地形和地质情况。但当地形非常平缓时,为揭示其起伏状态,可适当放大垂直比例尺,此时所作地形剖面与实际相比有所夸大。 (2)选定剖面线位置 除特定目的外,一般选择剖面线位置的原则是大体上垂直地层走向,能通全区的主要地层和地质构造,较好地反映该区地质构造特征等。如长山地质图选择A—B作为剖面线,绘制了图幅下面的剖面图。 (3)作地形剖面 ①在方格纸上引一水平线(A—B)作横坐标,代表基线(见图1)。用以控制水平距离,其长度与图面上A—B丈度相等,其方向一般规定左端为北或西、右端为南或东(按看图人的左,右方向)。 ②在基线一端或两端引垂线作纵坐标,用以控制地形的高度,按垂直比例尺标注高度,所标高度值范围,应以满足剖面线所经过的最高和最低点的高程为原则,亦可从海平面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word版本

《构造地质学》地质 读图例题

1、褶皱描述 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2、断层的描述 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 “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别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向斜。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掩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地层断距约800m。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基本上为一纵向断层。断层中部为两个较晚期的横断层所错断。断层形成时代与同方向、同性质的桑园-五里河逆冲断层等相同。即晚三叠世(T3)之后,早白垩世(K1)之前。三条断层构成叠瓦式。” 分析望洋岗地形地质图

地质构造常识

一、节理 (一)基本概念 1、节理:岩石受力作用形成的破裂面或裂纹,称为节理,它是破裂面两侧的岩石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构造。 节理的产状也可用走向、倾向和倾角进行描述。 2、节理组和节理系:在同一时期,同一成因条件下形成的,彼此相互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一群节理叫节理组;在同一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有规律组合的节理组,叫节理系。 (二)节理分类 1、按节理的成因分类 节理按成因可分为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1)原生节理: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2)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发育深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也较大。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性地质构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常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3)表生节理:又称风化节理、非构造节理,是岩石受外动力地质作用

(风、水、生物等) 产生的,如由风化作用产生的风化裂隙等,这类节理限在空间分布上常局限于地表浅部岩石中,对地下水的活动及工程建设有较大的影响。 2、按力学性质进行分类 (1)张节理: 在垂直于主张应力方向上发生张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张节理。张节理大多发育在脆性岩石中,尤其在褶皱转折端等张拉应力集中的部位最发育,它主要有以下特征: 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 充; 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镜面; 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即行尖灭; 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或弯曲; 张节理追踪X 型剪节理发育呈锯齿状。 (2)剪节理:岩石受剪应力作用发生剪切破裂而形成的节理,叫剪节理,它一般在与最大主应力呈45°夹角的平面上产生,且共轭出现,呈X 状交叉,构成X型剪节理。它具有以下特征: 剪节理的裂口是闭合的,节理面平直而光滑,常见有滑动擦痕和磨光镜面;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作者: ————————————————————————————————日期: ?

二、地质构造及地质图 Ⅰ.名词解释 1.地质构造P23 构造运动引起地壳岩石变形和变位,这种变形、变位被保留下来的形态被称为地质构造。 2.地质作用P24 是指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最主要是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作用。 3.绝对年代法P25 是指通过确定地层形成时的准确时间,依此排列出各地层新、老关系的方法。 4.相对年代法P25 是通过比较各地层的沉积顺序、古生物特征和地层接触关系来确定其形成先后顺序的一种方法。 5.褶皱构造P32 在构造运动作用下,岩层产生的连续弯曲变形形态。 6.背斜P32 岩层弯曲向上凸出,核部地层时代老,两翼地层时代新。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背倾斜。 7.向斜P32 岩层弯曲向下凹陷,核部地层时代新,两翼地层时代老。正常情况下,两翼地层相向倾斜。 8.节理P35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9.断层P37 是指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10.地质图P43 是把一个地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地层、地质构造等,按一定比例缩小,用规定的符号、颜色和各种花纹、线条表示在地形图上的一种图件。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 1.岩层产状是指()。P31 A.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和分布B.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 C.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 D.岩层在空间的倾斜程度2.岩层的倾角表示( )。P31 A.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夹角B.岩层面与水平面相交的交线方位角 C.岩层面最大倾斜线与水平面交线的夹角D.岩层面的倾斜方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质构造图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地质构造图 一、单项选择题 读地质剖面图,完成1—5题 1. 最有可能有泉水出露的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图中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岩层 B.向斜 C.背斜 D.断层 读图7,回答23—25题。 3.甲、乙两地都是河流的同一作用形成,乙地最适合发展 A .种植业 B .林业 C .牧业 D .渔业 4.正常情况下,丙处地质构造应为 A .断层 B .背斜 C .向斜 D .地垒 5.下列结论不可能的是 A .乙地地貌一般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B .沿河道可 找到丰富的地下水 C .河流的走向受到了地质构造的影响 D .乙地地势 高于甲地 右图为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6—8题: 6、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⑤ D 、④⑥ 7、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A 、花岗岩 B 、砂岩 C 、大理岩 D 、板岩 8、岩石①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A 、含有生物化石 B 、有较多的气孔 C 、有方解石组成 D 、有明显的层理 读图9,完成9~10题。 9.图中代号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 A .①是背斜,④是地垒 B .①是地堑,③是地垒 C .②是断层,④是地堑 D .①是向斜,③是背斜 10.若甲、乙两处都有地下水,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 B . 甲处地下水运动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 C . 乙处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D . 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 图—2是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 —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回答11—13题。 11、下列关于该地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是A ① ③

望洋岗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望洋岗地形地质图读图报告 望洋岗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50000; 一、地形分析 该区最高点为南西方向图区边缘,高程1200米左右。次高点望洋岗顶部及其山岗东北方向至图区边缘,高程900米左右。最低点位于正西边缘高程400米左右。区内相对高差800米左右。 区内发育北东—南西向山脉一条,自南西向北东方向高程递降。山脉自峰顶分别向北西和南东方向下降形成山坡,北西坡陡,南东坡缓。望洋岗的南西侧与北东侧个各发育一个鞍部,沿鞍部顺坡均发育有冲沟。区内无人烟,无道路,交通不便。 二、地层出露及岩性情况 该区出露的地层为5个时代6个小层。分别为,石炭系(C)页岩、泥灰岩和灰岩;二叠系(P)砂岩和灰岩;三叠系(T)石灰岩;白垩系(K)砂砾岩和页岩;下第三系(E)砾岩和砂岩;上第三系(N)粉砂岩和页岩; 三、地层接触关系 根据地形等高线与白垩系(K)——第三系(E N)地层的交切关系判定,此为一套倾斜岩层。而三叠系(T)——石炭系(C)地层,与上覆白垩系(K)——第三系(E N)地层相交截,明显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且在三叠系(T)于白垩系(K)地层之间缺失侏罗系(J)地层,因此,形成了上、下两套地层之间的“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 四、构造形态与形成时代 据分析可知,上覆盖层(N---K)为倾斜地层,产状N70°∠15°。下伏地层(T---C)为一向斜构造。向斜位于望洋岗北西侧,自南西边缘——北东方向延伸于北边缘中部掩没于上覆盖层之下,延伸长度6500米左右,枢纽水平,据二叠系(P)地层在两翼露头宽度可知,北西翼缓,南东翼陡,核部地层为三叠系(T),翼部由二叠系(P)—石炭系(C)地层组成。褶皱形成于三叠系(T)之后——白垩系(K)之前。 区内自北西——南东方向发育断层一条,延伸长度9750米左右,产状N40°∠35°,错断了区内除上第三系之外的全部地层,其性质为横向逆断层,其北东盘为上升盘。从其下伏地层测算,铅直地层断距200米左右,水平地层断距400米左右,地层断距257.12米左右(400*sin40°)。断层形成于下第三系(E)之后——上第三系(N)之前。 五、地质演化史分析 海西运动中期石炭系,此区为滨海平原逐渐海进形成浅海古地理环境,沉积形成了一套自页岩——泥灰岩——灰岩的海进序列岩石;海西运动后期石炭系,此区发生小幅地壳震荡,地壳先升后降,自浅海灰岩——滨海砂页岩海退序列岩石沉积。 印支运动使该区地壳下沉,海水大面积侵入,形成了一套广泛的浅海石灰岩沉积岩层。 印支运动后期,地壳上升,海水退出,该区遭受长期风化剥蚀,从而缺失了侏罗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质构造剖面图的判读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质构造剖面图的判读 一、知识讲解 1.岩层新老关系的判读 (1)沉积岩的判读:下老上新,如下图①②③④岩层越来越老。 (2)岩浆岩与沉积岩的判读:被侵入的先形成;即岩浆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如下图中⑤晚于所有的沉积岩。 (3)岩浆岩与变质岩的判读:侵入岩附近高温高压易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晚于侵入岩。 2.地质构造(背斜、向斜、地堑、地垒)的判读 (1)背斜与向斜 方法一:通过岩层形态判读: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上图中a处),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上图中b处)。 方法二:通过岩层新老关系判读:背斜岩层中间老两侧新,向斜岩层中间新两侧老。 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两个方法得出的结论不一致时,以方法二为准。 (2)断层的判读 判读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两个条件需同时具备): ①岩体受力断裂;②断裂面两侧的岩体有明显的错断及位移。 3.地质作用形成先后顺序的判读 原则:被断层切断的岩层先于断层形成;被岩浆侵入的岩层先于岩浆侵入活动形成;被侵蚀的先于侵蚀作用形成。 二、经典高考试题 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图中阶地(用T 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1)~(2)题。

(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 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 (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宜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 A.甲B.乙C.丙D.丁 解析第(1)题,河谷处最外侧是石灰岩、向里依次是页岩、砂岩,河谷处岩层地层年代表现为中间新、两翼老的分布规律,据此判断地质构造为向斜,图中河谷西侧的阶地较东侧陡峻,说明西侧地壳抬升幅度大,C项符合题意。第(2)题,从题干提供信息可知,该种贵重金属矿产在河床沙中,只有乙处沉积有厚厚的沙、卵石,沉积环境最好,最有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B项符合题意。甲处离河流太近,粘土结构,丙、丁两处地势太高,都不符合贵重金属矿产的存在环境。答案(1)C(2)B 三、跟踪训练 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回答1-2题。 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2.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图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