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联系知识分享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联系知识分享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联系知识分享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联系知识分享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

联系

论中西方古典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中国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显著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截然不同,故孕育出来的音乐固然有显著差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中西方音乐的联系又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从中西方古典音乐的音韵,作品目的,特点,演奏方式等等多个方面叙述东西方音乐的异同。而对中国古典音乐将作重点论述。

关键字: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异同,演奏方式,乐曲特点。

1.中西方的差异

1.1音列

中国古典音乐是基于五声音阶体系的。中国音乐起源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乐器。中国不是没有七音,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知道,在商朝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七声音阶,但是,人们的审美取向使得中国古典基本上只是用五声音阶。五声阶名宫、商、角、徵、羽(加变徵,变宫为七音)在周朝已经确立,对应于现代七音体系里分别是Do Re Mi Sol La,并且成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

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现在所指的主要是从16世纪末开始往后到19世纪末在西方主要是欧洲流行的音乐。西方音乐在音列上是7音体系即现代通用唱名的Do Re Mi Fa Sol La Si。

中国古典音乐之所以要基于宫商角徵羽五音,也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古书里,五音为正声,万代不易,且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道有密切联

系,且在人体上还对应于人的五脏。同时,中国音乐强调“中和之美”,重在和谐、自然,不追求强烈,古人重视音乐的重要性,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五音是中正之音,可平衡人的身心,故五音是中国音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1.2乐曲特点

1.2.1中西方音乐都经历有从独奏到合奏、由单声部到和声的发展过程,但是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独奏的地位更高,和西方音乐相比,对和声的重视程度则低得多。

在中国,音乐往往是陶冶人的性情,修养身心的手段之一,往往采取个人独奏方式,注重的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相对主观。古琴就是一个典例,其在中国古典音乐上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文人和名门闺秀修身所要掌握的个人技能琴棋书画之一。另外,而合奏则往往出现在宫廷等达官贵人的大型娱乐演出中,相对影响范围不很广。

而西方音乐从单声部发展到重奏,再发展到合奏后,和声的地位从此不可撼动。西方音乐注重的是美学及功能性,重视对他人的感染力,相对较为客观。而合奏则以其宏大的气势和丰富的乐声满足了这一需求。

因此有人形容西方音乐像一堵厚重的墙壁,上面轮廓如同旋律,砖石如同墙体。即使轮廓平直只要有和声也是墙。而中国音乐则不同,好像用线条画出的中国画,如果没有轮廓(旋律)则不成其为音乐,但和声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从未接触中国音乐的西方人听中国音乐“如同飘在空中的线”,而从未接触西方音乐的中国人则觉得西方音乐如同“混杂的噪声”。

1.2.2西方音乐相比与中国音乐更注重节奏。西方音乐有系统的节奏体系,有各种节拍如2/4拍、3/4拍、4/4拍等等,除开华彩段,在乐曲进行中基本保持一定的节奏。中国音乐虽然也有节奏,称为板眼,但相比与西方音乐节奏的重要性没有那么大。在很多的独奏作品里,更多的是演奏者自己去控制音乐的快慢,或者说音乐的“气息”。中国音乐是很看重音乐的气息的。因此,像渔舟唱晚,广陵散等节奏往往比较自由,变化较大。

1.2.3西方音乐往往主客对立,往往是通过音乐来表现一个客观的事物,一个故事,一个人物,或一个画面,然后通过这个事物的本身或悲怆或滑稽或优美的特点来给人以启发和触动,影响听众的主观情绪。然而中国音乐往往旷达悠远,情景交融,主客融合,有乐曲和演奏者精神上的和合,透过乐曲自身流露的情感去感染他人。

1.2.4演奏的乐器方面,中国音乐采用了西方音乐里少用的大量弹拨类乐器。西方音乐主要以管弦乐为主,在交响乐团里没有一个弹拨类乐器。除开钢琴,其余乐器的乐音都是很连续的。然后在中国音乐中,有很多地位很高的弹拨类乐器,包括琵琶,阮,古筝等等,还有音质相似的扬琴。弹拨类乐器的乐音虽然是断开的,但有时也有连续乐音所不具有的表现力,例如能制造“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又如琵琶曲《十面埋伏》,密集的琵琶音生动刻画了战争场面的紧张激烈。

同时,中国管乐的音色和打击乐器的音色相比与西方乐器也有很大不同,管乐声音相对更高亢,如唢呐和笛子,打击乐器声音更敞亮,如大钹和大锣。

2.联系

中西方音乐虽然差异明显,然而彼此联系也是很紧密的。

纵观中国音乐发展史,在古代,中国本土虽然发明了很多乐器但是往往都是个人独奏。在宫廷虽然有大型的合奏表演,但在中国演奏音乐的人地位不高,且都采用言传身教的传授方式,使得大型曲目得不到保存,例如唐明皇的《霓裳羽衣曲》,虽然历史上记载其若仙曲,但苦于中国没有创立完整地音乐乐谱体系,使得乐曲不能得到很好地保存。

因此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音乐的引人,中国音乐开始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日益密切起来。

首先,是乐曲的曲谱。如今中国使用的乐曲曲谱大多是源自欧洲的乐谱,不论是简谱形式还是五线谱形式,都是欧洲发明的,包括谱号,调号,节拍号等等。欧洲完备的乐谱体系一定程度上对中国音乐乐曲的保存起了推动作用。同时,后来中国民乐的创作也是基于交响乐团声部曲式、调性、配器法、合声、对位等作曲的原则,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发展也有深远意义。

其次,在近代,受到西方交响乐团的影响,中国民乐乐团也开始出现。在民乐团的建制里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其与西方交响乐团在建制上的联系。首先是指挥的出现。中国古代的宫廷乐队是没有指挥的,节奏由专门打板的人或者有演奏者自己控制。然而在近代,中国在模仿西方交响乐团组件民乐团时,也学习了交响乐团控制整个乐队的方法,也就是指挥。而在声部的对应上,民乐团里的吹、拉、打对应着交响乐团里的管乐、弦乐、打击乐组,只是增加了中国独有的弹拨乐组。

在乐曲上,现代的中国民乐团保留了交响乐团的一些乐器以弥补传统民乐乐器的不足,例如保留了低音提琴和大提琴,有点还保留了定音鼓和军鼓等等。

可以看到,现代中国民乐受西方交响乐的影响很大,但是也保留了中国民乐自己的特点,因此演奏出的音乐也是截然不同的风格。中国民乐的创作也是中国传统的民歌、戏曲、器乐独奏(如古琴、筝、琵琶等)及丝竹曲(如广东音乐、江南丝竹)中的旋律,或依照中国音乐中常用的五声音阶为基础所新创的旋律,所以仍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点。

用西方的交响乐也能创作中国乐曲,例如《黄河大合唱》,《红旗颂》等等。这些乐曲演奏方式虽然是交响乐,演奏乐器也是西洋乐器,但是仍然与欧洲交响乐截然不同,中国色彩浓厚。由此也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一个乐曲的风格并不取决于它的演奏方式,而是取决于它的旋律特点和它表现的题材。

总结:中国古典音乐历史悠久,创造的乐器种类繁多,成就卓著,但是没有形成完备的音乐乐谱体系和大型合奏乐团。古代优秀的乐曲创作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持,且往往以独奏见长,重在表现演奏者主观的情感和思想,感性而演奏方式自由,与西方客观,理性,严整的音乐区别明显。西方音乐发展时间虽短,但是拥有优良的发展环境,16-19世纪300年间发展迅速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并在近代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西方音乐既互不相同,各有特点,各有所长,又互相影响,关系密切。而对于中国民乐而言,在当今中国传统艺术收到冲击的年代,要继续发展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传承的同时不断改进不断创新——在传承民乐传统,发扬传统民乐特点的同时寻求创新和突破,不断创作出优秀作品,动人的作品,并创新演奏方法或演奏模式,

不拘泥于一些刻板的限制,重要的是艺术风格,艺术精髓的传承,让中国传统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识

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 识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2014广州教师招聘考试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史常识 (四) 2014广州天河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明天(9月13日)正式开始,报考的考生们准备好了吗。在教师招考试中,音乐的基础知识很重要,尤其是音乐发展的历史。今天中公小编帮考生整理了一些西方音乐常识,希望能对考生有所帮助! 1.三重奏鸣曲:17世纪后半叶的奏鸣曲通常是为两个高音乐器和通奏低音而作,记谱上是三行乐谱。 2.独奏奏鸣曲:需要一个高音乐器和两个通奏低音演奏者合作。 3.巴罗克时期(德国)的键盘乐器:包括管风琴和古钢琴两大类。17世纪管风琴音乐最发达的地方是德国,主要体裁有三种:托卡塔(是一种比较自由的接近即兴创作的体裁,技巧性比较高),赋格曲(是一种严格运用卡农模仿手法的复调体裁),以众赞歌为基础的作品,还有少量的舞曲。 4.德国着名的管风琴家和作曲家:布克斯特胡德,扎豪,巴赫。 5.古钢琴:拨弦古钢琴(也叫羽管键琴)、击弦古钢琴。体裁最重要的是主题与变奏和组曲两种。组曲是17世纪最后25年间定型的,来自意大利的室内奏鸣曲,由四种风格化的舞曲为核心有:德国阿拉曼德舞曲、法国库朗特舞曲、西班牙萨拉班舞曲、基格舞曲。 6.古钢琴音乐代表人物:德国作曲家弗罗贝格。 7.法国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库普兰,古钢琴。 8.意大利键盘音乐的代表人物:弗雷思科巴尔第。

9.协奏曲:在16世纪是指独唱与合唱、特别是人声与器乐之间的协同合作,进行演唱和演奏的作品,到了17世纪,指近代独奏者或乐队之间的协奏。 10.巴罗克的器乐协奏曲:分三大类:1.大协奏曲,是一个独奏者组成的小组与乐队之间互相抗衡;2.乐队协奏曲,没有独奏、只有乐队部分的协奏曲;3.独奏协奏曲是为一个独奏乐器和乐队而作的。 相关推荐: 要了解更多广东教师招聘讯息,请访问。

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摘要】:摘要:探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对于我们正确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及西方音乐美学思想,吸取精华,去除糟粕,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以中国和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为前提,分析中西方音乐审美的差异,探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不同。 【关键词】:审美差异西方音乐美学中国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思 想中西方音乐作品审美特点 音乐,从广义上来说,应该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因此,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文化的差异上,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审美的差异,音乐创作的差异,音乐理念的差异,乐器发展的差异等等。 首先,审美的差异: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 一

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 其次,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就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线条的艺术;西方的绘画讲究的是面,立体,光影的艺术。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神韵,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气势。就如中国的绘画注重写意,似与不似之间;西方的绘画注重写实,表现盛大的场面。再次,乐器发展的差异:上面提到,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如笛,二胡等,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表现悠远的意境(中国的水墨也简单得只有墨的黑色,却能幻化出形态万千)比如埙,简单的原始土陶乐器,却能吹出千古幽思。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二

四年级音乐知识点汇总

四年级音乐知识点汇总 1? 旋律的三种行进方式为上行(国歌)、下行(愉快的梦)、波浪形 进行(让我们荡起双桨)。 2?四年级音乐知识点汇总一拍半。 3.24拍的含义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2拍。强弱规律为强、弱。 4. 延音线是一条向上或向下弯曲的弧线;其作用是将四年级音乐知识 点汇总;时值为连接音符时值的总和5?附点二分音符 土三丁+上 9?倚音O 6?上滑音7?波音记号8.重音记号>

11.3/4拍含义为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3拍。强弱规律为强、 弱、弱 12.附点八分音符 。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是中国传统戏曲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音色清脆、明亮。 14. 演唱形式为独唱(男生独唱、女声独唱、童声独唱)、合唱(男生合唱、女声合唱、童声合唱、混声合唱)、齐唱、轮唱等。 15. 演奏形式为合奏(管弦乐、管乐、民乐等)、独奏、齐奏等。 四年级上册音乐基础知识汇总(演唱)

1. 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又名《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表现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歌曲为2/4 拍;它的强弱规律是强、弱。演唱形式为齐唱;它的演奏乐器是管弦乐合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定音鼓、小号、圆号、大号等)乐曲情绪是激昂、奋进的。乐曲题材是进行曲。本首歌曲旋律的行进方式为上行。一般在升国旗或者是大型比赛现场(奥运会我国运动健儿夺冠时)演奏或演唱。 2《采一束鲜花》曲调优美;感情真挚;表现了少年儿童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 3. 《杨柳青》是一首江苏民歌;抒发了美好生活所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 4. 《大雁湖》是一首鄂温克族民歌。曲调优美抒情;悠扬动听;富有歌唱性;抒发了人们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感。 5. 歌曲《哦;十分钟》曲调欢快、活泼、语言生动形象。表现了自由快乐的心情。 6. 《大家来唱》是一首意大利威尼斯民歌;二声部合唱曲。旋律优美、流畅。 7. 《愉快的梦》是一首二声部合唱曲;歌曲描绘了儿童在梦中神奇的景象。歌曲具有摇篮曲的特点;速度较慢;节奏平稳。 8. 《月亮月光光》是一首台湾童谣。歌曲由4 个乐句构成;是一首二 声部合唱曲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1]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赏析论文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201001020204 董硕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摘要:在音乐中,有魔鬼的诱惑,有上帝的昭示,有人类的挣扎。音乐是一个宇宙,音乐中有一切。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视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气质,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大学生影响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施特劳斯 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雨果 古典音乐虽然被称为高雅音乐,离我们这个时代较为遥远,但是它能流传下来,就说明它是经典的,有意义的。古典音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世界杯开幕式演出郎朗的演奏、F1颁奖仪式的背景音乐《卡门》、北京残奥会盲人演奏的《c 小调幻想即兴曲》,甚至是《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根据尼采作品创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被运用于《2001太空漫游》……还有流行歌曲借用古典旋律:SHE的《不想长大》、Hayley Westminster的《never say goodbye》等等。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晦涩难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一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伴随着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与当时社会氛围相适应的各类音乐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流派。它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所包括的内容与形式广泛多样,作品与史料丰富详实。它所承载的异域的人文风情,给听者以启发、震撼、感动。了解和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会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更上一层楼。 欧典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特点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时期是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得彪西、舒曼、舒伯

中西方音乐差异比较

计算机092 09416403 胡丽萍 中西方音乐差异比较 音乐,无论是哪个国家的音乐,都是一门很深的艺术。从广义上来说,音乐是文化的延伸,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音乐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随着民族、地域的差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像不同语言之间语法、词汇的诸多差异。中西方音乐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这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 首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体现在乐器上的差异。西方乐器的制作材料是以金属和各种标准化了的木料为主,特别是吹奏乐器,几乎全部是用金属或金属加胶木(或各种天然硬木,如乌木、红木等)等制成。诸如管、号、笛,大部分都为金属质地,小部分是由胶木或天然硬木为体。金属又可以根据人的需要随意组合不同的合金,十分有利于标准化和规格化。与之相反,中国乐器的制作则以天然材料为主。除了在特殊场合使用的旋律编钟和非旋律性的打击乐器,如锣、铃、铛、钹等外,在实际日常音乐活动中占绝对优势的如萧、笛、笙、瑟、筝、阮、三弦、琵琶,以及二胡、板胡等拉弦乐器,都是用木、竹、皮、石等天然材料制成。天然材料的使用意味着对自然属性的尊重,而自然本身的多样化和独特性又意味着人们无法对它们作质料上的标准化、统一化工作。于是,用自然材料制成的中国乐器就特别注重音色的独特个性。再从发声原理上看,中西乐器也有着微妙但很重要的不同。西方乐器为了获得音色上的共性,除了要求制作材料标准化、统一化外还要减少材料在乐器发音中的作用,尽量不让或少让器体参与发声时的振动。西方乐器,尤其是吹奏乐器,均以空气振动为主,以器体振动为辅。这样,西方乐器在获取共性音色的道路上,又排除了以上材料差异带来的障碍。因此,乐器的不同,使得音乐的风格完全不同。 再者,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体现在审美的差异。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如在听《梅花三弄》时,你首先能感受到的是景,然后通过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对于艺术的态度,东西方之间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再者,是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就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线条的艺术;西方的绘画讲究的是面,立体,光影的艺术。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神韵,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气势。就如中国的绘画注重写意,似与不似之间;西方的绘画注重写实,表现盛大的场面。 最后,中西方音乐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中国音乐着重于情韵,而两洋音乐注重的则是音乐本身的和谐性;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西方音乐发展则呈块状结构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体现为单纯的模线性织体思维,以线条为主,而西方音乐则倾向于横交叉的立体状织体思维,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极富变量,为开放性结构,而西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追求虚静空灵的意境,注重感觉,而西方音乐却讲究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追求力度与强度,乐思明晰而实在。因此,形成完全不同放的风格。 东西方的音乐有这么大的差距,根源来自中西文化上的差异。西音乐功能上的这种不同,其根源即在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别。这个差别是:西方文化重外部知识的获得,中国文化重自身生命的享受;西方文化传统是以知识为本体,中国文化传统则以生命为本体。所谓以知识为本体,是指西方人将知识的获得作为自己生命的动力和目

青海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西方音乐史常识十一

青海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西方音乐史常识十 一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2014青海教师招聘考试备考资料:西方音乐史常识十一 1.格里格:代表作话剧《彼尔金特》、《a小调钢琴协奏曲》、《钢琴抒情小品集》。 2.西贝柳斯:芬兰作曲家。他的创作多取材于民间史诗和传说,后期的创作关注社会生活,反映了芬兰人民的的爱国主义精神。代表作:《芬兰颂》、小提琴协奏曲。 3.法国音乐文化:弗兰克、圣桑、德彪西、拉威尔。 圣桑:作品:交响诗《死之舞》、小提琴与乐队《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动物狂欢节》。 德彪西:创作题材:1.对自然景物的描绘;2.对民间生活风俗的表现;3.神话传说中的奇幻境界和形象。风格特征:印象派。手法:擅用简短的音乐主题、丰富的和声和织体,细腻的配器。内容: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生活风俗、神话意境的标题小品,突出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具有朦胧飘逸的气氛。他的音乐被人称为“印象主义音乐”。代表作:钢琴曲《月光》、《水中倒影》、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交响三折画《夜曲》、交响素描《海》。 拉威尔:最具影响力的作品《达夫尼斯与克洛埃》第二组曲。管弦乐曲《包列罗》,“包列罗”是西班牙的一种民间舞曲的名称。除了节奏和旋律基本固定不变外,力度、和声和织体都在变。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成功的改编成管弦曲。拉威尔与德彪西的创作共同点:与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相似,但拉威尔的音乐在旋律上更宽广、生活气息更浓郁、情感更鲜明。 4.德奥音乐文化:

马勒:9部交响曲。声乐交响曲《大地之歌》是用中国唐诗德译谱曲。全部创作集中在交响曲和歌曲上,两者紧密相连。写作技法特点:1.交响曲的结构有很大变动,乐章数量有多有少;2.一些作品的演出大为扩充,如《第八交响曲》,也称“千人交响曲”;3.总谱声部异常复杂;4. 音乐旋律保持歌曲特性;5.和声语言在后期作品中相当复杂,已显露无调性特征。 理查德施特劳斯:作品:交响诗《唐璜》、《唐吉诃德》、《梯尔的恶作剧》。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死与进化》、《英雄生涯》,都反映了作曲家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他通过尼采的“超人”, 体现个人的自我意识。《莎乐美》和《埃勒克特拉》显露出世纪末文艺 的某些颓废倾向,寻求感官刺激,表现变态的情欲渲染残暴的凶杀。这 些作品中的音乐造型性很强,情节生动逼真,戏剧效果突出。 5.意大利音乐文化:意大利歌剧:罗西尼《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是意大利喜歌剧最范之作。它的音乐让听众充分领略罗西尼的机智、调皮与 灵气、轻松流畅的风格。这部歌剧以典型的罗西尼风格征服了不同时代 的听众。可以与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姻》相媲美。《威廉退尔》,具 有法国大歌剧的特征,宏伟的场面,戏剧性情节交织着爱情,有通俗 性。贝里尼:《诺尔玛》《清教徒》。唐尼采蒂:《拉美摩尔的露其 娅》《爱的甘醇》。威尔第:是西音史上伟大的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他 的歌剧题材有体现强烈爱国及民族情感(19世纪30-40年代,如歌剧《纳布科》)和文学戏剧名着(50-60年代)。当欧洲追随瓦格纳为代表的德国 风格时,威尔第始终意识到自己是意大利作曲家,不能抛弃意大利的音 乐传统,同时也研究吸取法国音乐和德国,也包括瓦格纳的特点及对他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课后有感)

中西方音乐差异 上选修课之前,我一点也不喜欢音乐剧,觉得一点也听不懂,没什么意思,把各种乐器的声音杂糅起来,丝竹齐奏、笙管同鸣,给人一种闹哄哄的感觉,觉得太乱。在《中西方音乐鉴赏》选修课上听了一些西方著名音乐家创作的音乐剧,觉得能听懂一点点,能听懂哪一处显示出愉快的心情,哪一处显示出悲伤的心情,懂得每首曲子都有背后的故事和意义,老师讲的那些中外音乐家的故事,有的很有趣,有的能激励人,他们对音乐那么有热情和激情,贝多芬、海顿、阿炳等伟大的音乐家都创作出优秀的音乐,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以前听说过《二泉映月》这首曲,但对作者不了解,不知道它竟是一位盲人创作的,顿时觉得音乐的力量真伟大! 下面来谈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音乐是民族情感的血脉,是文化意志的灵魂。它如同语言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随着民族、地域的差异,语法、词汇有诸多不同。中西方音乐也是如此,这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音乐人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人类文化地域性差异形成的时候,音乐的差异性也就随之产生了。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审美的差异: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崇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课上放的歌剧《歌剧魅影》故事情节很丰富,很曲折,主人公的情绪完全蕴涵在他们的歌声中,它的音乐意义深刻,感情丰富,这与中国音乐是不同的。 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如在听《梅花三弄》时,你首先能感受到的是景,然后通过此

六年级音乐知识点汇总

六年级音乐基本知识和常识提要 一、音乐知识 1.音乐中的七个音符简谱中写作1 2 3 4 5 6 7,分别唱作do 、re 、mi 、fa 、sol 、la 、si 。 2.乐曲中,1=C 指调号,4 2指拍号,中速稍快等指速度。 拍号 含义 强弱规律 拍号 含义 强弱规律 42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2拍 强 弱 83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 强 弱 弱 43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3拍 强 弱 弱 86 以八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6拍 强 弱 弱 次强弱 弱 4 4 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4拍 强 弱 次强 弱 2 2 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强 弱 音符 名称 时值 音符 名称 时值 5--- 全音符 四拍 5- 二分音符 二拍 5 四分音符 一拍 5 八分音符 半拍 5 十六分音符 四分之一拍 5. 附点四分音符 一拍半 5. 附点八分音符 四分之三拍 5 5 5 三连音 一拍 55 5为切分节奏,中间的5为切分音 休止符 名称 时值 休止符 名称 时值 0 四分休止符 停一拍 0 八分休止符 停半拍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记号 名称 # 升半音 mf 中强 > 渐弱 ↘ 下滑音 b 降半音 mp 中弱 倚音 ↗ 上滑音 还原记 号 p 弱 tr~~~ 颤音 ⌒ 延音线 ff 很强 pp 很弱 波音 V 换气记号 f 强 < 渐强 5 保持 ▼ 顿音记号 7.反复记号: 表示从头反复; fine 表示结束. 表示从S 处开始反复。 8.歌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有齐唱、合唱、对唱、重唱、独唱、轮唱(卡农)。 9.圆舞曲是三拍子的舞曲,起源于奥地利。波尔卡是起源于波西米亚的二拍子民间舞蹈,有《微笑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 10.乐器分为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 民族乐器: (1)拉弦乐器:二胡、中胡、高胡、板胡、马头琴等。 (2)吹管乐器:笛子、笙、唢呐、管、巴乌、排萧等。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审美的差异: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如在听《梅花三弄》时,你首先能感受到的是景,然后通过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一样是表现人的不屈精神,《命运交响曲》就显得深沉而铿锵了,首先就是通过强节奏的开奏震撼人心。 其次,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就如中国

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线条的艺术;西方的绘画讲究的是面,立体,光影的艺术。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神韵,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气势。就如中国的绘画注重写意,似与不似之间;西方的绘画注重写实,表现盛大的场面。 再次,乐器发展的差异:上面提到,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如笛,二胡等,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表现悠远的意境(中国的水墨也简单得只有墨的黑色,却能幻化出形态万千)比如埙,简单的原始土陶乐器,却能吹出千古幽思。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中西方音乐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中国音乐着重于情韵,而两洋音乐注重的则是音乐本身的和谐性;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西方音乐发展则呈块状结构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体现为单纯的模线性织体思维,以线条为主,而西方 音乐则倾向于横交叉的立体状织体思维,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极富变量,为开放性结构,而西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追求虚静空灵的意境,注重感觉,而西方音乐却讲究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追求力度与强度,乐思明晰而实在. 西音乐功能上的这种不同,其根源即在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别。这个差别是:西方文化重外部知识的获得,中国文化重自身生命的享受;西方文化传统是以知识为本体,中国文化传统则以生命为本体。所谓以知识为本体,是指西方人将知识的获得作为自己生命的动力和目的,作为衡量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定义在西方人的信念中具

西方音乐史知识梳理

古罗马一.古希腊 .古希腊A 件古希腊乐谱,记谱法失传40人们挖掘出1. 特点:2. .单声部a .自然音加变化音b 密切结合 c.音乐,舞蹈诗歌 .常有乐器伴奏d .器乐:3 代表理性思维 a. 弦乐器-里拉琴 常用于史诗弹唱),光明神( )(b. 管乐器阿芙洛斯管代表感性思维-酒神常用于悲剧合唱 .著名人物:4 .毕达哥拉斯-a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从数字的角度研究音乐 b.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论述涉及研究音乐的社会道德与审美做用 c.阿里斯多赛诺斯-著作《和谐的要素》提出了四音音列

5.代表作品: 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荷马.a 总结:6. 但是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古希腊的音乐文化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历史古罗马B. .大体分类为实用音乐与娱乐音乐1 配合多神制度 中世纪 :概述A. 世纪a. 5-15时间为公元 黑暗的十b.在音乐史上称为宗教的十个世纪()个世纪 音乐事件B. 格里高利圣咏公元5-9世纪1. a.格里高利圣咏之前的宗教音乐——Ⅰ.安布罗斯圣咏(米兰主教圣·安布罗. 编斯写圣)歌 法兰Ⅱ.高卢圣咏克的

Ⅲ. 西班牙的莫萨拉比圣咏 b.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公元6世纪末,教宗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编《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分类——现存的早起格里高利圣格里高利圣咏c.法兰一种是咏分两类,古罗马一种是克抄本,本。 的特征:d. 格里高利圣咏 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Ⅰ只有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 弥撒弥撒仪式中使用。.Ⅱ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弥撒和常规弥撒两种——专用分专用、《慈悲经》如《哈利路亚》常规弥撒如撒《羔羊经》 演唱方式:交替式、应答式、独唱或齐唱Ⅲ.的直接咏唱方式 它有三种词曲关系:音节式、花唱式、纽.Ⅳ姆式多利亚、弗利几亚、利调式有八种类型Ⅴ-.迪亚、混合利迪亚以及派生出的四种副调式 2. 中世纪世俗音乐公元9-13世纪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文化特征的差异 【摘要】:我们自身的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后产生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差异性。我认为中西方文化和哲学,信仰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文化、美学审美的差异、教育方面差异等等,中西方文化会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影响,借鉴,甚至将西方与东方的特质归纳为理性的与感性的,并产生了很多相关的标准和准则来衡量我们自身的审美与意识形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更加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积极推行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张,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或文化中的音乐来学习和理解。在这种态势下,促使我们必须掌握我国本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趋势,在吸收西方音乐先进技术的同时,更好地发扬我国本民族的音乐。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音乐,差异 乐器的演变差异 谈到音乐,我们首先想到应该是演奏音乐的乐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乐器,是无疑的。据考,中国在远古时期,已有一些土鼓、磬、钟铃、骨哨、苇龠、埙等。乐器的发展,与音乐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甚至从属关系,但是同样也须臾离不开生产力发展这个基础。在铜器时代之前,根本不可能有象铜钟(但有陶钟)、铜号(但有兽角号和螺号)这些乐器;多数始发自阿拉伯和埃及等地的管弦乐器,之所以在欧洲形成现代乐器,这和文艺复兴尤其是产业革命推动科技的迅速发展不可分割,许多重要的现代乐器都产生在那个时期。形形色色的电子乐器,也只可能诞生于电子技术兴起的20世纪。 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如笛,二胡等,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表现悠远的意境,比如埙,简单的原始

土陶乐器,却能吹出千古幽思。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审美的差异: 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 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 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就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

欧洲音乐的几个主要的流派

1、古典音乐及主要流派 西方音乐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古希腊时期 希腊是古代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音乐除了祭祀太阳神、酒神的仪式外,还常用来表达爱情,歌唱友谊,欢庆典礼等。在希腊文明鼎盛时期,产生了集音乐、诗歌、舞蹈为一体的宏大的悲剧和喜剧。当时的雅典圆形剧场可容纳数万观众,著名的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既是文学作品,又是音乐作品,是由盲诗人荷马边弹琴边吟唱而即兴创作的。 (2)中世纪时期(大约公元476—1450) 中世纪的欧洲,是教会统治的时期,宗教音乐也自然成为这一时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音乐完全为教会服务。罗马教皇格列高里一世主编的唱经歌集《格列高里圣咏》流传极广,几乎人人会唱。公元九世纪在这些圣咏旋律之上,添加了另一个声部。多生音乐丰满、和谐的效果,象征着天国的音乐。之后又添加至三个、四个甚至更多的声部,吸引人们的不再是配有简单曲调的宗教歌词,而是动人的音乐本身。公元12世纪起,出现了带着乐器云游四方,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的游吟诗人、恋歌诗人以及许多流浪艺人,他们的音乐是由悖于教会旨意甚至亵渎神灵的,去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 (3)文艺复兴时期(1450—1600)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以人文主义为主要思潮,一些音乐家要冲破教会神权的禁锢,用音乐来表现人的感情,尽管音乐仍然被教会利用作为传道工具,但更大程度上在人民中间起到娱乐作用,因而时速音乐发展极为迅速,她的成熟与影响都超过了宗教音乐。16世纪末。在宗教剧的基础上,意大利产生了歌剧,主要以神话、英雄业绩及人的喜怒哀乐为题材。这时期契约脱离声乐而独立存在是音乐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4)巴洛克时期(1600—1750) “巴洛克”一词来自葡萄牙语,意为歪扭不圆的珍珠。后被借用专指17、18世纪西方建筑、雕塑中奇异、怪诞的风格。在艺术上,更多的是表现人的内心情

西方音乐史笔记整理资料.docx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时间:整个19 世纪 时代概述 背景:十八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 1815 年、1830 年、1831 年、 1848 年、1861 年、1871 年、 主要音乐风格: 塑造与现实对立的想象中的形象 情感大于理智个性大于共性注重心理刻画和声色彩性大于功能性 内容重于形势创新体裁、发展手段、改变形势加强与姐妹艺术的联系 民族主义音乐迅速崛起 浪漫主义音乐的时期划分 早期: 19 世纪初 ~19 世纪上半叶 中期: 19 世纪中 ~19 世纪下半叶 晚期: 19 世纪末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分支:标题音乐、民族乐派 浪漫主义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 早期: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柏辽兹、肖邦 门德尔松: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确立用指挥棒指挥,发掘并指挥演出前辈的作品 舒曼:由钢琴演奏转向作曲与评论,创办的《新音乐杂志》起到了传播新思想,介绍新音乐, 推荐新人,并对“庸夫俗子“音乐进行抨击的作用。 柏辽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标题交响曲的创导人,配器史上的重要人物。 中期: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瓦格纳、瓦尔夫、布鲁克纳 李斯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交响诗的创导人,钢琴音乐的重要代表。 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 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相对,以借鉴西方作曲技术为主的俄罗斯世界主义作曲家 布鲁克纳:受瓦格纳影响,在交响曲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晚期:马勒、理查斯特劳斯 晚期浪漫派的主要风格:受瓦格纳影响,注重庞大的乐队标志和冗长的音乐篇幅,运用尖锐 的不协和弦和半音和声。瓦格纳在论著《音乐与戏剧》中提出:戏剧是目的、音乐只是 手段(认为以往的歌剧已本墨倒之)。他强调未来艺术必须以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线索古希腊悲剧为榜样达到再次综合。运用场幕结构、无终旋律、 德奥歌剧:诵唱旋律、主导动机、半音和声、重浓的管弦乐等改革性手段,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并改称为“乐剧” ,以替代以“歌”为主的传统歌剧。半音和 瓦格纳乐剧改革声打开了通向调性瓦解的大门。代表作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 德》、四部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浅谈中西方音乐的差异 音乐,从广义上来说,我觉得应该是文化的外延,是文化孕育出来的精华的一种结晶形式。从这种意义说,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活动中积累的丰富的审美经验,由于滋生土壤(错综复杂的文化)的差异,它显然有别于西方古典音乐。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审美的差异:正如《中国音乐审美导论》中提到:“在审美追求上,中国音乐艺术以‘和’为理想,尚虚无,求空灵,讲韵味,求深邃,讲意境,求气韵生动,强调直觉与领悟,注重生命本体。这与西方音乐求深刻,强调理性与思想,把实有,意义与情感作为精神支柱的音乐审美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我看来,当今的音乐美学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与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互相斗争、交融、互补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主要表达儒家的和谐,礼仪之美;道家的自然,天人合一;佛家的空灵,悟性,禅意等,相对比较主观。这和中国的绘画,书法追求神韵,重意境的审美情趣是相通的。所以多讲求和谐、幽美、深沉,旷达等。是人的内心世界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的自然流露,突出“情”和“景”的交融。如在听《梅花三弄》时,你首先能感受到的是景,然后通过此曲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体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西方古典音乐在西方戏剧的发展背景下,着重美学及功能性,故此比较客观。西方古典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精神的“壮美”。所以多音域宽广,曲调刚健、情绪激昂、气魄宏大。一样是表现人的不屈精神,《命运交响曲》就显得深沉而铿锵了,首先 就是通过强节奏的开奏震撼人心。 其次,音乐创作和音乐理念的差异:中国传统音乐,没有一套完备的作曲理论与法则,较易失传。而西方古典音乐技术层面上有理论,有规范,有大量的文字和音响文献,易于流传。中国传统音乐以线条为主,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和声。就如中国的绘画和书法讲究的是线条的艺术;西方的绘画讲究的是面,立体,光影的艺术。中国传统音乐注重气息,神韵,而西方古典音乐更讲究节奏,气势。就如中国的绘画注重写意,似与不似之间;西方的绘画注重写实,表现盛大的场面。 再次,乐器发展的差异:上面提到,中国的音乐多是单音,旋律的,所以中国的乐器结构简单,多是不能演奏和声的。如笛,二胡等,但越是简单的乐器越是能表现悠远的意境(中国的水墨也简单得只有墨的黑色,却能幻化出形态万千)比如埙,简单的原始土陶乐器,却能吹出千古幽思。中国民族乐器比如说琵琶、扬琴、箫、笙,唢呐多以“丝”“竹”为材,故称丝竹之乐,具有柔,细,清的音乐特征。西方乐器比方说圆号,小号,萨克斯等多以金属为材。西方古典音乐是和声的,多声部的,所以乐器多很复杂,机构精细繁复,多能演奏和声,如钢琴,吉他等。故音色丰富,音域宽广,表现力强。 中西方音乐由于历史、文化等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主要表现在中国音乐着重于情韵,而两洋音乐注重的则是音乐本身的和谐性;中国音乐发展自然过渡,一脉相承,西方音乐发展则呈块状结构和阶段性特征;中国音乐体现为单纯的模线性织体思维,以线条为主,而西方音乐则倾向于横交叉的立体状织体思维,更讲究和声;中国音乐语言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极富变量,为开放性结构,而西方音乐形式严谨,结构具有封闭性特征;中国音乐尚善尚美,追求虚静空灵的意境,注重感觉,而西方音乐却讲究理性与情感的统一,追求力度与强度, 乐思明晰而实在. 西音乐功能上的这种不同,其根源即在于中西文化上的差别。这个差别是:西方文化重外部知识的获得,中国文化重自身生命的享受;西方文化传统是以知识为本体,中国文化传统则以生命为本体。所谓以知识为本体,是指西方人将知识的获得作为自己生命的动力和目的,作为衡量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标志。人是理性的动物这一定义在西方人的信念中具有两千年不动摇的统治地位,就正说明了这一点,因为知识正是理性的花朵,智慧的结晶。早在古希腊,西方人就以追求知识的执着而著称于世。在西方人的心日中,追求知识已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而直接就是自己的生命所在,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所在。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似乎除了追求知识的科学之外,就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们去追求,也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满足他们灵魂的需求,赋予他们的生存以意义。

音乐教材知识点归纳

音乐教材知识点归纳 一册 X与X的时值比例 聂耳(1912-1935)原名聂守信,字子义。云南玉溪人。自幼喜爱花灯、滇剧等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1933年在创作上初试锋芒,创作了《开矿歌》、《卖报歌》、使人耳目一新。1934年是他的“音乐年”,《大路歌》、《开路先锋》、《毕业歌》、《新女性》、《码头工人歌》、《前进歌》、《打长江》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都是这一年完成的。1935年,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铁蹄下的歌女》以及建国后定为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此外还发表了《黎锦晖的“芭蕉叶上诗”》、《中国歌舞短论》等十五篇战斗性的音乐论文和《时代青年》等三部电影剧本(生前未出版)。1935年到日本,准备经欧洲去苏联求学,不幸于游泳时溺死于藤泽市鹄沼海中。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第一次在歌曲中塑造了中国无产阶级的光辉形象,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 认识X- 音的长短 音的强弱 打击乐的认识和使用 二册 0休止符 圣桑卡米尔·圣-桑(Camille Saint-Saens, 1835-1921),法国作曲家。其代表作有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打击乐的认识和使用 蒙古音乐文化 三册 贺绿汀:中国作曲家、音乐理论家。主要音乐作品有《天涯歌女》、《四季歌》、《游击队之歌》、《嘉陵江上》、《牧童短笛》等,管弦乐《森吉德玛》、《晚会》等。著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大管单簧管小号圆号小提琴等 四册 普罗科菲耶夫:普罗科菲耶夫是原苏联作曲家、钢琴家。他的作品具有青春的活力、热情、乐观、清晰而富有魅力。主要作品有:舞台作品:歌剧《马格达伦》,《赌徒》,《火天使》,《谢苗·科特科》,《三桔爱》,《修道院的订婚礼》,《真正的人》;芭蕾舞剧6部,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灰姑娘》。乐队作品:7部交响曲,小交响曲,序曲,交响组曲,5部钢琴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电影配乐多部。室内乐4首;钢琴曲十几首以及声乐曲多首。代表作:交响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联系知识分享

中西方音乐的区别与 联系

论中西方古典音乐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中国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有显著差异,中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截然不同,故孕育出来的音乐固然有显著差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交融,中西方音乐的联系又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将从中西方古典音乐的音韵,作品目的,特点,演奏方式等等多个方面叙述东西方音乐的异同。而对中国古典音乐将作重点论述。 关键字:中国音乐,西方音乐,异同,演奏方式,乐曲特点。 1.中西方的差异 1.1音列 中国古典音乐是基于五声音阶体系的。中国音乐起源早,在上古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制作乐器。中国不是没有七音,从出土的文物可以知道,在商朝时期,中国已经出现了七声音阶,但是,人们的审美取向使得中国古典基本上只是用五声音阶。五声阶名宫、商、角、徵、羽(加变徵,变宫为七音)在周朝已经确立,对应于现代七音体系里分别是Do Re Mi Sol La,并且成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 对于西方古典音乐,现在所指的主要是从16世纪末开始往后到19世纪末在西方主要是欧洲流行的音乐。西方音乐在音列上是7音体系即现代通用唱名的Do Re Mi Fa Sol La Si。 中国古典音乐之所以要基于宫商角徵羽五音,也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古书里,五音为正声,万代不易,且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道有密切联

系,且在人体上还对应于人的五脏。同时,中国音乐强调“中和之美”,重在和谐、自然,不追求强烈,古人重视音乐的重要性,认为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而五音是中正之音,可平衡人的身心,故五音是中国音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1.2乐曲特点 1.2.1中西方音乐都经历有从独奏到合奏、由单声部到和声的发展过程,但是在中国古典音乐中,独奏的地位更高,和西方音乐相比,对和声的重视程度则低得多。 在中国,音乐往往是陶冶人的性情,修养身心的手段之一,往往采取个人独奏方式,注重的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相对主观。古琴就是一个典例,其在中国古典音乐上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文人和名门闺秀修身所要掌握的个人技能琴棋书画之一。另外,而合奏则往往出现在宫廷等达官贵人的大型娱乐演出中,相对影响范围不很广。 而西方音乐从单声部发展到重奏,再发展到合奏后,和声的地位从此不可撼动。西方音乐注重的是美学及功能性,重视对他人的感染力,相对较为客观。而合奏则以其宏大的气势和丰富的乐声满足了这一需求。 因此有人形容西方音乐像一堵厚重的墙壁,上面轮廓如同旋律,砖石如同墙体。即使轮廓平直只要有和声也是墙。而中国音乐则不同,好像用线条画出的中国画,如果没有轮廓(旋律)则不成其为音乐,但和声是可有可无的。所以从未接触中国音乐的西方人听中国音乐“如同飘在空中的线”,而从未接触西方音乐的中国人则觉得西方音乐如同“混杂的噪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