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汉语史稿笔记和作业

汉语史稿笔记和作业

汉语史稿笔记和作业

汉语史稿

1.谈谈方言中语音词汇与语法的现象

南京这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优越的低于条件,也形成了独特的南京文化,从南京方言中有着丰富的词汇1、同词异音在南京话中,有相当多的与普通话同词异音的词语

南京话:我[o] 锅[ko] 普通话我【uo】锅【kuo】

2、同词异义在南京话中,有部分与普通话同词异义的词语

如:“胡椒”是指“辣椒”;干面是指面粉;绝对是指好极了

3、义同形别这是南京方言词汇与普通话最主要的差异

如:老巴子:排行最小的子女;犯嫌:讨厌;意怪:恶心的意思

4、南京话阴平的调值近于北京话的去声,反之亦然。阳平和上声字与北京话几乎无差别。除此规则之外,南京话亦有一些连续变调现象;南京话两入声字相连, 前一个有时变为上声, 如不必, 没得,等等. 南京话两上声字相连成词,前字变阳平,这和普通话一样, 如“广场”“广”变阳平。

5、南京方言中的语法大多与普通话相同,但会出现许多歇后语,如:“出了南门---尽是事(寺)”“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等呈现多彩的地方文化特色。

2.谈谈佛教对汉语史的影响

1、由于广泛地译佛典,产生了大量的新词。主要有三种:一是中国固有的词语,被移用来表达佛教的概念。如心、空。二是为翻译新传入的概念而创造的词,如真如、法界。三是据佛教观念而重新创造的词语,如判教、狂禅。

2、促进了汉语双音词与多音词的创造。中国上古语言以单音词为主,逐渐向复合词发展是语言的进化。翻译佛典大量使用双音词和多音词,对词汇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例如赞助、希望、意识这些词语本身以及在构词上的特点对此后汉语词汇发展影响很大。

3、佛教典籍中大量使用音译词,并总结了音译的原则。在音译的基础上,中国还创造出一批音义合译词,如偈颂、禅定、涅槃、六婆罗蜜等。随着佛典传译,还引入了一些普通译词,如刹那、劫等。同时,采用音译的手法, 在翻译过来的汉语佛教典籍中产生了许多难读的字或词,对汉语的读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丰富了汉语的构词法。佛教典籍的输入,同时也介绍了外来语文的构词法。

此外,佛教词语还形成许多成语或典故,被吸收到汉语中,如五体投地、聚沙成塔、一针见血、牛头马面、、心猿意马、、唯我独尊、皆大欢喜、现身说法、香象渡河、借花献佛、痴人说梦、泥牛入海等。

3.研究上古声母材料有哪些?

1.谐声偏旁。谐声偏旁是考求上古韵部的依据之一,考求上古声母,也可以利用谐声偏旁,例如:“扮”从“分”声;悲从非声,由此可以推知扮跟分、悲跟非的声母相同

2.异文。异文是同一种语言材料而文字写法不同的情况。例如:匍匐,《谷风》写“匍匐”,《礼记》写作“扶服,《左传》写作“蒲伏”。由此可以推知“匍”“扶”“蒲”的声母相同

3.反切。同一个被切字而其反切上自不同。这就称为研究上古声母的材料之一。例如:《诗经》“蕴隆虫虫”中“虫,《经典释文》记载有两个反切:直忠和徒冬反,可见,“虫、直和徒”的声母应该相同。

4.读若。读若是反切产生以前的注音方法,因而能够反映出古人的读音。例如:“扮”“粉”的声母相同

5.声训。声讯的特点是:“同声为训”,即用来解释的字与被解释的字读音相同或相近。例如:“邦,封也。”从声母的角度考察,“邦”与“封”的声母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

6.现代方言。方言口语中往往保存着古音,可以用来考证上古的声母。

4.古代有哪些注音方法?叶音法是什么?

1、反切法:反切法就是用二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如“毛,莫袍切”。“莫”的声母m和“袍”的韵母加声调aó,合起来是maó。只要我们掌握反切的基本用法,就能反切出现在的读音了。但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有的反切已经切不出现在的读音了。

这三十六字母代表的是宋代初期汉语声母的类别。它比守温的三十字母增加了六母,这就是轻唇音非、敷、奉、微。唐代初期,清唇音大概尚未从重唇音分化出来,故三十字母中没有清唇音一类。而娘母起先归于泥母之中,床母的不出现,则是因为自古“床”、“禅”不分,到宋初才加以区分。

8、.谈谈词头“老”“阿”在汉语史上发展演变情况

【阿】: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字的词头。从魏晋到隋唐,“阿”的应用范围扩大。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1、在人的名、字或小名、小字中取一字,冠以“阿”字,表示一种亲密的称呼。卿语阿黑,何敢不逊?2、置于单音的亲属名词前面,构成双音词。

3、置于一般的名词前表示称呼。阿监、阿尼

4、“阿放在代词之前” 如:阿你酒能昏乱,吃了多饶啾唧。《敦煌变文集茶酒论》

5、置于数词之前,表示排行。

这些“阿”都具有构词的作用,可造成新的词义。词头“阿”自汉代产生以后一直被使用到近代,但现代普通话里不再使用这个词头了。但是在一些南方方言里仍很流行。

【老】“老”原是形容词,意为“年老”。

扬雄《方言》中有“老鼠”一词,是蝙蝠的别称,可见此“老”也是实词。秦汉以前“老”—年长(老彭)虚化的“老”在《世说新语》汝讵复足与老兄计“老兄”未必年老,这种加于某种称谓的“老”在后代承继了下来。

“老公”老婆”的“老”原也是年老的意思,但到南宋后已作妻子、丈夫的称谓,“老”已虚化为词头。如:你道你有老婆,我便是无老公的?(《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

“老”还可以用于姓氏前,这种用法也是起于六朝时。白乐天诗‘每被老兄偷格律’,

“老”用于名字前比用于姓前略晚,出现于宋代,如苏轼诗“老可能为竹写真”、“不知老奘几时归”,“老可”指文与可,“老奘”指玄奘。

“老”用于对动物及食物的称呼更可显出其虚化的词头性质,这种用法起源于唐代,宋以后承用下来。如,耽耽老虎底许来。(王恽诗)

近代和现代,“老”字作为名词的词头使用渐渐频繁起来,构词能力日渐增强,可以加在许多词前构成新词。

9、举例说明秦汉以前汉语史中类似词头哪些、作用是什么?

1.【有】一般用于国名、族名、地名前,前人称之为“语助”即当作虚词看待。

名词前的“有”的用法有两种情况:

(1)加于国名、族名、地名前。如“有周”、“有济”。(2)加于一般名词前。如“有家”、“有政”。“有”的第二种用法表明“有”已扩大至用于一般名词之前,“有家”、“有众”、“有王”、“有司”之类中的“有”不可能是“或”、“域”、“国”之义,以“有司”为例,《史记·司马相如传》“陛下患使者有司之若彼”,作“所司”,“有”与“所”相当,应是虚化的语法成分。这种成分加于名词前,无实在词义,又不表示诸如介词、连词的语法关系,看作标示名词词性的前加成分。

“有”不专用于名词,它还可加在形容词的前头,因此不具有指示词性的语法意义。《诗经·》“鲁道有荡”。(2).国名前的还有“於”和“句”,使用范围极窄。如:於越入吴。

维:“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诗经》言:陟zhì彼南山,言采其蕨jué。《诗经·》

其:北风其凉,雨雪其雱páng.《诗经》战国以后就不见了。

10、古代史料中“子”是不是词尾是否凭意义来判定,有哪些情况下的“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区分词尾“子”和非词尾“子”的方法:轻音(现代)、意义(古代)。儿子zǐ女子zǐ桌子zi

现在我们只能凭意义来看古代文献中的“子”是不是词尾。

有六种“子”不应该认为是词尾:

第一是“儿子”的“子”。《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乃生女子”。第二是作尊称用的“子”。夫子、君子第三是指禽兽类的初生者。《汉书·班超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四是指鸟卵。鸡子、凤子。

第五是指某种行业的人。舟子、渔子。第六是指圆形的小东西。《史记·高祖本纪》“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11.分析汉语中三个动态副词,了、过、着,由实词变虚词的过程

现代汉语“了”、“着”、“过”用在动词后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是由实词逐步演化而来的。

【了】实词有“了悟”意义,但“了”与词尾“了”无关,词尾‘了”是从表示“了结”意义的‘了”发展而来的,表示“了结”意义的“了”是动词,除单独用外,还可用于动词后充当补语,这种用法从魏晋南北朝时起一直延续到唐代。如:秋收了,先耕荞麦地。

不过从唐五代时起“了”的使用开始发生变化,“了”除继承过去独用及作补语用法外,已出现虚化为动词词尾的语言现象,这种变化集中地表现在变文中。

“了”作动词补语的如:直至三日复墓了。这种“了”尚未虚化,“了”仍有“结束的实词意义,同动词的结合也不紧密,因此不能看作动词的词尾。

虚化的词尾“了”是在“动词+补语‘了’”和“动词+词尾‘了’”的交织运用中逐渐形成的。“长者身心欢喜了,持其宝盖诣如来。”这例句的“了”本身不具有“了结”的动词意义,仅表示前边动词所代表的行为的完成,“身心欢喜了”不能释为“身心欢喜完了”这种“了”只能解释为动词的词尾。

应该指出,变文中有相当一部分“动词“了”的格式中“了”很难分清,究竟算动词(充当补语),还是算词尾。例如:夫人闻了,又自悲伤。这种情况正说明词尾“了”是由充当补语的动词“了”发展而来。

“了”在由动词发展为词尾的过程中,经历了补语“了”与词尾“了”混杂运用的阶段,“了”作补语是“了”虚化为词尾的必经阶段。一当”了”完全失去充作补语的功能也就完全虚化为词尾“了”了在形式上,这种典型的词尾“了”后附于动词,而在“了”后又带上动词的宾语。这种变化变文中已有反映。例如:见了师兄便入来。“了”也置于动词与宾语之间,表明五代时完全虚化的词尾“了”确已产生。到宋代这种“了”使用逐渐增多。例如:关了门,闭了户。“了”还可用于形容词后面,表示变化的情况,这种用法也是从五代开始产生的。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岳飞《满江红》

【“着”】“着’有“穿着” “附着”义,词尾“着”是由表示“附着”义的动词“着”发展而来的。表示“附着”义的动词“着”起源很早,《左传》中已可见用例:风行而着于土。《世说新语》中“着”用于方位结构之前,这种“着”仍是动词。例如:常自带绛绵绳,着腰中。

当“着”后附于动词充当补语时,此“着”已开始虚化,其语义和语法作用相当于介词“到”。如:王有不平色,语信云:“可掷着门外。这种“着”在同时代其他作品中也有运用的。例如:新买五尺刀,悬着中梁柱。

唐以后继承了这种用法,变文中的例句:舜即泣泪而拜,老母便与衣裳,串(穿)着身上,与食一盘吃了。以上用例“着”后宾语均表示处所,唐代以后还出现了“着”后宾语指人的用例;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游人。“着”进一步虚化为动词词尾,有两种语法意义,一是表示动作的持续状态,这种“着”的产生始自南北朝时期,五代时已很普遍。例如:即便封着,谓是真实,于是堕落。

另一是表示动作的进行状态,这种词尾“着”在六朝时也已见到。例如:想着妻子,而自系缚。(《生经》) 形容词带“着”词尾的也已见用例。如:好韵宫商申雅调,高着声音唱将来。(〈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

宋元以后,词尾“着”运用更为普遍了。如:你把我个绦当龙头,这个当龙尾,仰着头,开着脚。

【过】动态助词“过”也是由实词虚化而来的.《说文》“过,度也。”

南北朝时期开始成为趋向动词,唐宋广泛应用。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

到了宋代,动态助词“过”的使用更加普遍了。如:盖为是身曾亲经历过,故不敢以是责人尔。

12、什么叫结构助词,汉语包括古代、现代中有那些主要结构助词,他们关系怎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