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幼儿科学在线作业答案

幼儿科学在线作业答案

幼儿科学在线作业答案
幼儿科学在线作业答案

单选题

第1题 (2.0) 分不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内容是

( B)

A、气温的变化

B、四季的成因

C、雨、雪现象

D、季节变化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

第2题 (2.0) 分属于间接指导的是( B)

A、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

B、教师通过学习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

C、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

他们答案

D、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

第3题 (2.0) 分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中,运用感知觉探索物体的特性,发现某种现象的发展过程或所发生的变化的方法是( B)

A、科学实验

B、观察

C、分类

D、科学游戏

第4题 (2.0) 分请科学家到幼儿园来向儿童介绍南极考察的经历,这一做法是利用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社会资源中的( C)

A、信息资源

B、材料资源

C、人力资源

D、组织资源

第5题 (2.0) 分不符合客观性要求的观察记录是

(A )

A、他对自然角很有兴趣

B、他今天早晨来园后第一件事是观察自然角

C、他在自然角持续观察了20分钟

D、他今天带了一只小乌龟放到自然角中

第6题 (2.0) 分科学的范畴极为广泛,我们把科学定义为:科学是关于( D)

A、自然,思维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B、思维,天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C、自然,社会和人类的知识体系

D、思维,自然和社会的知识体系

第7题 (2.0) 分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是 ( C).

A、观察法

B、问卷法

C、实验法

D、作品分析法

第8题 (2.0) 分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 A)

A、绳子

B、秤

C、直尺

D、钟表

第9题 (2.0) 分科学技术的功能包括(C ) 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

A、认识功能,精神功能

B、认识功能,创造功能

C、认识功能,生产力功能

D、精神功能,创造功能

第10题 (2.0) 分渗透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包括 (D )

A、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偶发性的科学教育

B、集体性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其它

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C、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偶发性的科学教育,其它

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D、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其它教育活动中的科学教育

第11题 (2.0) 分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B)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第12题 (2.0) 分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B )年间

A、乾隆

B、同治

C、嘉庆

D、光绪

第13题 (2.0) 分“帮助儿童学习综合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的目标属于( A)

A、大班目标

B、中班目标

C、小班目标

D、托班目标

第14题 (2.0) 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中不包括(B )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

B、学科性和系统性要求

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

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

第15题 (2.0) 分不属于教师科技素养内涵的是

( C)

A、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

B、能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思考

C、能尊重儿童

D、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科学技术

第16题 (2.0) 分幼儿科学教育是指(D )

A、教师组织的以科学为内容的教学过

程;

B、幼儿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

C、幼儿有目的的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的过程;

D、幼儿在教师指导下的亲自的科学探

索过程。

第17题 (2.0) 分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代表性的要求是指 (A )

A、内容的丰富多样性

B、内容的全面性

C、内容的扩大性

D、内容的兴趣性

第18题 (2.0) 分幼儿科学教育过程是

( )

A、教师教、儿童学的过程;

B、儿童接受知识的过程;

C、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

D、儿童的创新过程。

第19题 (2.0) 分认识“太阳、月亮和星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哪方面的内容? (A )

A、天文现象

B、自然生态

C、物理现象

D、气候现象

第20题 (2.0) 分以下科学活动必须运用实验操作型活动的是( B)

A、植物生长;

B、摩擦起电;

C、生命现象;

D、水的流动。

第21题 (2.0) 分教师对幼儿在日常生活、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进行观察及作出评定的方式是( C)。

A、观察法

B、情景观察

C、自然观察

D、行为核对

第22题 (2.0) 分有关认识人体的教育内容中,不适合学前儿童学习的是(B )

A、观察人体的外部结构及其功能

B、认识大脑活动的机制和功能分区

C、了解人的感觉器官及其作用

D、知道人有生老病死

第23题 (2.0) 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既向儿童介绍电动豆浆机,又让儿童认识另一种做豆浆的工具——石磨。这充分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D )要求

A、科学性和启蒙性

B、广泛性和代表性

C、地方性和季节性

D、时代性和民族性

第24题 (2.0) 分下列观察活动中,不属于长期系统性观察的是( A)

A、观察彩虹

B、观察春蚕

C、观察蝌蚪

D、观察小草

第25题 (2.0) 分下列观察活动中,属于长期系统性观察的是(B )

A、观察彩虹

B、观察春蚕

C、观察水果

D、观察石头

第26题 (2.0) 分适宜于冬季进行的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是( A)

A、雾和雪

B、昆虫

C、彩虹

D、小草

第27题 (2.0) 分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B )

A、可操作性

B、针对性

C、层次性

D、灵活性

第28题 (2.0) 分有关学前儿童科学游戏规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A、规则应服从于科学教育要求和游戏展开的需要

B、规则应有利于儿童的操作和智力活动

C、规则应限制儿童的活动

D、规则应简单,便于儿童执行

第29题 (2.0) 分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性科学活动的场所

B、儿童要在教师的统一计划和指导下进行活动

C、儿童要分班、分组地轮流进行活动

D、自然角中只能进行随机的科学活动,而不能进行

长期系统观察

第30题 (2.0) 分关于学前儿童教育评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教育评价是一种纯客观的活动

B、教育评价要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

C、教育评价是一种纯主观的活动

D、教育评价是建立在客观资料基础上的主观判断过

第31题 (2.0) 分不属于电教媒体特点的是

( B)

A、形象生动性

B、注意稳定性

C、时空宽广性

D、媒体多样性

第32题 (2.0) 分竭力倡导发现学习的是

( C)

A、加涅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第33题 (2.0) 分下例动物中,适合学前儿童饲养的是

(B )

A、乌龟,金鱼,娇凤,蝌蚪

B、乌龟,金鱼,蝌蚪,蚕

C、蛇,金鱼,泥鳅,蝌蚪

D、乌龟,甲鱼,娇凤,蚕

第34题 (2.0) 分 "做中学"科学教育项目起源于

(B )

A、法国

B、美国

C、中国

D、德国

第35题 (2.0) 分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 B)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第36题 (2.0) 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应具有(D)

A、活动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B、目的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C、形象性,开放性,启发性,逻辑性

D、启发性,形象性,逻辑性,目的性

第37题 (2.0) 分幼儿园科学教育评价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可以用来判断科学教育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科学教育的质量:(C )

A、督导——反馈系统

B、评价——督导系统

C、反馈——校正系统

D、校正——督导系统

第38题 (2.0) 分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是制定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的( B)

A、哲学依据

B、心理依据

C、学科依据

D、社会依据

第39题 (2.0) 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

( C)

A、教师教科学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学科学

的过程

B、教师指导的过程,而不是儿童探索的过

C、教师指导下儿童自主的科学探索过程

D、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

第40题 (2.0) 分儿童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中最主要的学习形式是(A )

A、个人探索

B、集体教学

C、分组学习

D、小组讨论

第41题 (2.0) 分幼儿学科学的动力是

( A)

A、探索态度

B、探索对象

C、探索过程

D、探索结果

第42题 (2.0) 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在于 ( A)

A、科学以认识自然为目的,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

的;

B、科学回答的是“做什么”,技术回答的是“为什

么”

C、科学创造新产品,技术是获得新发现;

D、科学是把一般原理运用于个别问题,技术是从个

别现象上升到一般的原理

第43题 (2.0) 分幼儿科学教育的结果是指:

( D)

A、儿童学到的科学知识;

B、儿童探索中的发现;

C、儿童在活动中所掌握的方法

D、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所产生的发展

和变化。

第44题 (2.0) 分下面能体现时代性的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是( C)

A、认识茶叶

B、认识扇子

C、认识电脑

D、认识钟表

第45题 (2.0) 分儿童观察“蚕的一生”的科学探索活动中采用的观察方法是 (C )

A、现象观察;

B、比较观察;

C、长期系统观察;

D、阶段观察。

第46题 (2.0) 分在幼儿园科学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是

属于( B)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选择性评价

第47题 (2.0) 分“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世界”这一目标适合于( B)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班、中班和大班

第48题 (2.0) 分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

B、自然角的材料应限于动植物

C、自然角能方便儿童进行随机、长期观察

D、教师要让儿童参与管理自然角

第49题 (2.0) 分“观察周围自然现象的明显特征”这一目标适合于( A)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班、中班和大班

第50题 (2.0) 分不适合在自然角饲养的动物是

( A)

A、猫

B、乌龟

C、蚕

D、金鱼

1.第7题

“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世界”这一目标适合于()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小班、中班和大班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2.第8题

关于自然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然角是儿童进行非正规科学活动的场所

B.自然角的材料应限于动植物

C.自然角能方便儿童进行随机、长期观察

D.教师要让儿童参与管理自然角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3.第16题

在设计正规性科学活动的目标时,要结合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就是说活动目标要具有()

A.可操作性

B.针对性

C.层次性

D.灵活性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4.第17题

我国的儿童科学教育通过专门设置的自然课程进行,是在清代( )年间

A.乾隆

B.同治

C.嘉庆

D.光绪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5.第18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中不包括()

A.科学性和启蒙性要求

B.学科性和系统性要求

C.地方性和季节性要求

D.时代性和民族性要求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6.第19题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是 ( )

A.幼儿科学教育的依据

B.幼儿科学教育的方向

C.幼儿科学教育的任务

D.幼儿科学教育的结果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7.第20题

认识“太阳、月亮和星星”是幼儿科学教育的哪方面的内容? ( )

A.天文现象

B.自然生态

C.物理现象

D.气候现象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8.第21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目标一般包含()三层次。

A.科学教育总目标、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

B.小班目标、中班目标和大班目标

C.知识、方法和情感目标

D.学前教育目标、科学教育目标和科学活动目标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此题得分:0.0

9.第22题

不适合幼儿探索的科学内容是()

A.气温的变化

B.四季的成因

C.雨、雪现象

D.季节变化与人类、动植物的关系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0.第27题

"学习使用准确量具进行测量",是哪一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目标(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答案:D

标准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1.第28题

儿童建构科学概念的基础是()

A.初级科学概念

B.抽象科学概念

C.科学经验

D.科学理论体系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2.第29题

在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中,“确定评价目的”这一步骤不涉及的问题是()

A.由谁评价

B.为什么评价

C.评价什么

D.怎样评价

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3.第30题

幼儿科学探索的过程是( )

A.从明确的问题开始的

B.从对问题的假设开始的;

C.从与物质材料的相互作用开始的;

D.从观察和逻辑推理开始的。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4.第33题

世界上首创用实验法进行科学教学的是( )

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孔子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5.第35题

下列观察活动中,属于长期系统性观察的是()

A.观察彩虹

B.观察春蚕

C.观察水果

D.观察石头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6.第36题

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既向儿童介绍电动豆浆机,又让儿童认识另一种做豆浆的工具——石磨。这充分体现了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

A.科学性和启蒙性

B.广泛性和代表性

C.地方性和季节性

D.时代性和民族性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0.0

17.第39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

A.教师教科学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学科学的过程

B.教师指导的过程,而不是儿童探索的过程

C.教师指导下儿童自主的科学探索过程

D.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8.第40题

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在于 ( )

A.科学以认识自然为目的,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

B.科学回答的是“做什么”,技术回答的是“为什么”

C.科学创造新产品,技术是获得新发现;

D.科学是把一般原理运用于个别问题,技术是从个别现象上升到一般的原理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19.第41题

幼儿科学教育过程是 ( )

A.教师教、儿童学的过程;

B.儿童接受知识的过程;

C.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

D.儿童的创新过程。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0.0

20.第43题

关于专门性科学活动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学习内容统一、固定,由教师选择

浅谈大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调整原则培训讲学

学习资料 浅谈大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调整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科学领域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显然,幼儿科学活动,教师更注重的是创设提供让幼儿操作探索的环境,使幼儿能真正动手动脑。然而,由于幼儿的兴趣、能力、需要等差异,科学活动是在集体教学中很难整齐划一的完成,那么科学区角的建立有效的弥补了集体科学活动中无法完成的操作活动。科学区角的建立给了幼儿一个自主探索、自我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指导,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索。 一、注重材料的引导性 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要考虑到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引导性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只有具有引导性的材料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材料的引导性不是教师的语言指点,更不是教师代替幼儿操作,而是内化在材料中的“引路”线索。使材料具有引导性的关键是找到材料与活动预期结果间的关联,如玩具“灯泡亮了”,这是我园在省专家的领导下研发的玩具,我做了进一步完善一一为孩子提供了图示,让孩子通过观看图示,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第一页图示,幼儿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池同方向摆放电路不会连同,电池要按照不同方向的摆放才会连通;第二页图示,幼儿通过不同线的连接方法,探究哪种连接方法小灯泡会亮,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进行更多的尝试、发现;第三页图示,我设计了一个可反复使用的记录表《我会导电吗》,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出电路连接哪个物品会导电,然后做出记录,并挂在墙上,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 在活动中,我所投放的引导性材料就是示意图,每幅示意图都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材料的引导使幼儿之间发生互动,而教师并不需要语言的指点,幼儿只要按着内化在示意图中的“指路”线索进行操作即可。幼儿对于玩具的操作方法都是在与同伴的讨论式互动、自我观察实践中得出的,并最终得以完成活动,达到教师预期的结果。由此可见,材料的引导性对幼儿在试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否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科学教育计划3篇

幼儿园科学教育计划3篇 (1212字) 一、指导思想: 以贯彻落实《纲要》的教育理念及“科学领域”的教育精神为宗旨,以本园《幼儿园“生活、学习”课程构建的研究》课题为研究方向,积极创建“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活动”这一特色课程体系,注重生活与科学教育的紧密结合,通过比较典型的课例设计与展示,使课程更加适合幼儿的发展需求,使我园的科学教育活动真正走上“生活化”的道路。 二、研究目标: (1)立足儿童早期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构建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不同年段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体系。 (2)从幼儿兴趣和生活环境出发,注重地区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探索适合儿童科学探究的生活化和生成性科学教育内容,形成本土化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体系,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生活化的幼儿园科学教育课程。 (579字)

一、指导思想 在素质教育方针指导下,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对科学奥秘的探究意识,进一步推进学校科学教育工作,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激励科学创新,提升学校综合实力。 二、活动目的 1. 学得开心,玩得开心。在学习中培养兴趣,在游戏中学习科学。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进取的科学素养。 3.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1. 时间:课外活动时间 2. 地点:科学实验室。

四、活动内容 选取较简单的实验,准备好实验材料,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其中,亲历实验过程,真正经历科学学习过程。 五、活动措施 1.根据不同的实验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老师可减少不必要活动前准备,多让学生自己进行准备,选取最适合的实验材料进行活动,提高活动效益。 2.活动时老师要作适当讲解,进行必要规范的演示,学生分组要团结合作。 3.实验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巡视指导,以保证学生实验成功率达到100%。 4、注意注重安全教育,对较危险的实验应多强调注意事项,要求学生严格规范操作。 5、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多动脑,大胆地创新。引领学

幼儿园科学领域总结

幼儿园科学领域总结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工作总结 天竺山镇中心幼儿园李佳 时间的流逝,分秒的飞逝,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每位幼儿都能愉快地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不仅个头长高了,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不同水平的提高。幼儿在老师的悉心教养下,良好的情感和态度正逐渐养成。能力、知识与技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现将本学期的各项教育和教学工作加以总结,具体体现在以几点: 一、科学领域内容: 1.幼儿初步能够对周围新奇事物感兴趣并经常提出简单问题,继续学着用各种感官去感知事物,喜欢观察、探究与生活相关的社会、自然现象。 2.幼儿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认识小动物,能够参加简单的种植活动,并爱护动植物,关心劳动者。 3.幼儿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能在老师提醒下保持稳定注意,会动脑、动口、动手地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 4.幼儿能够根据物体的3——4个特征分类、排序,区别前后、高矮等空间方位,知道白天、黑夜、早晚、今天,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认识5种以上基本图形。 5.学会手口一致地点数20以内实物,并说出总数,顺

数100以内数字。 注意: 1、积极为幼儿创设科学活动的环境,营造科学学习的氛围 2、发挥自然角的作用,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3、将游戏做为教育的“媒体”,寓科技教育于科学游戏中 二、教育教学: 1.我们班两位老师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力求准确把握难点重点,并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幼儿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幼儿主动性的发挥,激发幼儿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幼儿的思维素质。 3.坚持听课.注重学习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意见与教学模式。 4.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做到学有所用。 5.我们十分重视孩子常规的培养,在幼儿入园后不久我们进行一日常规教育.培养了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

幼儿园科学计划

科学发现室教学计划 (2014.9——2014.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21名幼儿,其中有部分幼儿之前已经在春雷幼儿园进行学习,所以他们已初步具有集体荣誉感,富有同情心、正义感,能初步懂得体谅、关心别人,班级氛围宽松自由。他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爱老师,爱同伴。但还有一少部分幼儿刚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幼儿胆量小,不敢与同伴大方交往,不敢表现自己,还很不适应幼儿园生活,甚至有个别幼儿还经常哭闹,这就需要在本学期加以引导。 二、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知识,培养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和初步运用领域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及沙石、水等无生命物质及其与人类关系的具体经验,了解不同环境中个别动、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帮助幼儿了解四季的特征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获取感性经验。 3、引导幼儿获取周围生活中常见科技产品的具体知识和经验,初步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运用。 4、帮助幼儿学会综合运用多种感知事物特征,发展观察力。 5、帮助幼儿学会按照指定的标准,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6、帮助幼儿学习运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 7、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并与同伴、教师交流。 8、指导幼儿学习使用常见科技产品的方法,运用简单工具进行制作活动。 9、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探究周围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自然物和人造物,愿意参加制作活动。 10、培养幼儿关心、爱动物、植物和周围环境的情感和行为。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开展

如何开展幼儿园科学活动 一、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概念和意义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是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提供充分的物质材料,通过运用不同的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索活动;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 二、明确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定位。 目标的核心是:对科学的兴趣、探究科学的欲望和培养科学精神。 三、明确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幼儿的生活,体现教育内容生活化。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幼儿科学探究的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动物、植物、物质与材料、天气与自然现象等许多方面,教师要对幼儿探究的活动所涉及的探究内容和关键经验、相关的科学概念和原理要有准确的把握。 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流程一般包括:猜想、操作、验证、记录、交流、总结。 四、采用适宜的教育策略,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一)选择不同的方法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以实验操作法激发兴趣。 例如:中班科学活动如《神奇的泡泡》,活动前,教师问幼儿:“你们知道哪些材料可以吹出泡泡?”然后为幼儿提供了许多他们认为可以吹出泡泡的材料,(如吸管、铁丝网、小铁圈、笔杆……)让孩子们在操作中尝试并寻找答案。 2、以游戏法激发兴趣。 比如:《有趣的影子》,教师都可以运用游戏法(如踩影子、我教影子学做操、你追我赶、小猫钓鱼……),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游戏中幼儿发现了影子是我们的好朋友,随着我们动作的变化而变化;也知道了一天当中什么时候影子最长(短)。 3、以问题情境法激发兴趣。 如大班科学活动《顶纸板》,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在圆柱形积木和铅笔中,哪种材料能把纸板顶起来?”(幼儿猜想后验证,发现两种材料都可以)“你能用铅笔尖把纸板顶起来吗?”“为什么顶不起来?”“将笔尖顶在什么位置能顶起纸板?”在教师问题的指引下,幼儿感到了探究活动的挑战性,从而使幼儿对科学探究活动本身产生兴趣,更加积极地去探索与尝试,寻求自己心中的答案。 4、以教师的情趣激发兴趣。 5、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 (二)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有效策略。 在科学教学活动中,提问可以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同样的情境提出不同的问题,幼儿探究的主动性深度和广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提问是教师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技术之一,它能激励幼儿专注于探究活动和内部心理活动,真正实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提问方式: 1、鼓励性提问 鼓励性提问应面向全体而不是针对某个单独个体,教师应设法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回答问题,或在某个孩子回答之后让其他幼儿发表不同看法或分享某个观点。如:“你们还在哪儿发现了凸面镜?”(汽车的后视镜,小区的转角处有凸面镜)“你们知道山上的树木被砍下来后是怎样运送到木材加工厂的吗?”“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等鼓励性的提问,扩大提问的

大班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大班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大班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大班科学学科教学计划 教学班级及人数:幼儿大中小8个班412人 教学内容分析:幼儿园科学教育是指在幼儿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它的本质就是教会幼儿科学的思考问题。培养幼儿理性的思维方式。帮助幼儿客观的认识周围,认识世界,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的成长。所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前提下.本领域教学活动重在对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既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科学能力,以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为目标。 学情分析:通过上学期的教育学,幼儿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学知识。自然现象,生活技能,自然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总目标和要求:1:激发幼儿的科学情感。 2:注重幼儿科学能力的培养。 3:与探索实验相结合。 4:培养幼儿理解他人的能力。 5: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6:培养幼儿积极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动物及其事物链自然现象,生活科技,自然现象等

几大类。内容以幼儿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小是入手,由易到难,逐渐深入。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愉快教学 教学设想:兴趣是最后的老师,因此在活动设计过程中,首先,非常注重增强活动的趣味性,采用各种游戏等方法,集体,小组,个别相结合等形式不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得到语言活动带来的喜悦,对语言活动产生学习欲望,引导幼儿获得成功。创设情境,注重促进幼儿观察想象能力的培养,活动设计更加重视为幼儿创设科学的情境和机会,鼓励和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迁移已有经验,大胆,积极主动把自己的经历,经历,感受说给大家听,促进幼儿观察能力的发展。 课时安排: 第一周3月(2—4)日:《服装的面料》 第二周3月(7—11)日:《能干的机器人》 第三周3月(14—18)日:《动物之最》、《珍惜动物》 第四周3月(21—25)日:《食物链》、《春天在哪里》 第五周3月(28—1)日:《春耕了》、 第六周4月(4—8)日:《奇妙的镜子》 第七周4月(11—15)日:《宝藏知多少》 第八周4月(18—22)日:《宝贵的土壤》 第九周4月(25—29)日:《奇异的石头》 第十周5月((2—6)日:《夏天里有什么》

大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投放技巧

大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投放技巧 科学区域活动是对科学集体活动的一种延伸,是幼儿自主探索的另一领域,也是对幼儿科学教育实施个别化指导的好机会。因此科学区域活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而重视幼儿在科学区域活动的表现,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中进行区域化科学探索是至关重要的,《课程指南》明确指出,大班的孩子爱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望,他们已经不能满足于老师教给他“1+1=2”,不但想知道“是什么?”还想知道“怎么来的?”“用什么做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希望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得到,所以,如何在大班正确的投放区角活动材料非常重要,有利于每一个孩子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发展。 一、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投放应引导幼儿的积极思维 所谓材料的引导性是指教师提供的材料应能引导幼儿做出“成品”。引导性是体现科技活动教学的教育性的科学性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我们只强调活动材料的探究性,而忽视材料的引导性,那么教师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提供各种材料,百不必管幼儿用这些材料能做出什么,这些材料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所以强调引导性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考虑最终要让幼儿获得什么样的发展,等等。可以说,只有具有引导性的材料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材料的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是因为只有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发幼儿动手、动脑的材料,才能“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才“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活动环境的积极互动”。引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客观事物进行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材料的引导性不是教师的语言指点,更不是教师代替幼儿操作,而是内化在材料中的“指路”线索。使材料具有引导性的关键是找到材料与活动预期结果间的关联。以下是一个老师的大班区域活动案例: 区域活动内容:调制泡泡水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实验探索中发现事物的变化。 2、引发幼儿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小碗、水,汤匙、洗洁精、蜂蜜、积塑、吸管、示意图如下: 教师提出要求:看着示意图动手试一试,看看会变出什么? 实录: 教师一介绍完新工作,四位小朋友(ABCD代替)选择了这个活动。首先一起围着看示意图,并看明白了要加水、加洗洁精,但看到第三步加蜂蜜时,对“蜂蜜”两个字不认识,不知道是什么,再看看旁边有一只蜜蜂,施敏捷说:好象是蜂蜜。大家一致同意了。接下来看到最后一步时,对“吹”字也不太认识,A说:好象是吃,B马上反驳说:不会吧,洗洁精又不能吃的。想了一会也没有一个结果,不知如何是好,这时一个教师在旁边做了一个吹气的动作,所有的幼儿立即领悟。于是几位幼儿开始操作。A边操作边帮助每位幼儿的碗里加水,看看图,又加点洗洁精和蜂蜜,然后大家各自开始试着吹。吹不出就用积塑搅拌几下,当何世昌吹出第一个泡泡时,开心地大叫起来:“哇,太好玩了。”A和C一直吹不出,看看别人的,又看看示意图,不知怎么办?这时,教师轻轻地对施说:“为什么吹不出来呢?是不是什么东西放太少了?”A立即醒悟说:“一定是洗洁精放太少了。”她又再放入一些洗洁精,教师提示她搅拌之后她试着一吹,真的吹出泡泡来了,A开心地笑了。然后她兴奋地告诉C说:“你要多加点洗洁精就能吹起来了。” 分析: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索活动。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否达到教育目标和最大限度地发展幼儿的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正确设计和组织幼儿科学教育活动呢?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点体会: 一、活动内容与目标的制定很关键 目标是实施科学教育的导向,教师在内容与目标选择制定上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所确定的总目标。其次,在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时,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能力、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要求的目标、对总目标作必要的调整与分解,努力使每一次小活动的目标,都适合促进本班幼儿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需要。再次,应明确每个分目标的确定都是为实现总目标服务的。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和设计科学活动的内容,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注意: 1、以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为依据,从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确立活动的目标并以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内容要为实现目标而服务 2明确探究任务、设想个人计划。

3、活动设计要遵循贴近幼儿生活的原则,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激发幼儿参与。 4、同伴探索交流、形成个性经验。群体交流感受、提升规律认识。 5、拓展认知范围、引发持续发展。 二、注重在活动前教师对所投放材料的实验 在组织活动前教师应对所投放的材料亲自尝试,以此来确定材料是否适应活动,是否能直指教育目标。在尝试中教师要排除不适合的材料,及对幼儿经验的形成有所干扰的材料。如在设计“物体的下落”的活动中,我在开始时所想的材料有纸盒和积木,但通过活动前自己对材料的实验,我发现虽然两种物体的重量不同,但在同一高度下落的速度基本相同,这样就对于幼儿形成相对于目标物体的重量影响下落的速度的经验有所干扰,于是我放弃了纸盒这一材料,选择了方形积塑并再次尝试,这次方形积塑与积木的下落速度明显的不同。 三、在设计组织活动时要注重导入法的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将幼儿科学教育列于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学前期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自控能力差,心理具有不稳定性,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同时也易厌倦。因此,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一开始就应注意运用导入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感受科学的奥秘,从而产生“我要学”的愿望。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是幼儿认识活

浅谈大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调整原则

浅谈大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及调整原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应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孩子们关注周围生活环境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科学领域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条件”。显然,幼儿科学活动,教师更注重的是创设提供让幼儿操作探索的环境,使幼儿能真正动手动脑。然而,由于幼儿的兴趣、能力、需要等差异,科学活动是在集体教学中很难整齐划一的完成,那么科学区角的建立有效的弥补了集体科学活动中无法完成的操作活动。科学区角的建立给了幼儿一个自主探索、自我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指导,使每一个幼儿在愉快、自由、合作的环境中进行科学探索。 一、注重材料的引导性 教师提供的各种材料要考虑到对幼儿的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引导性实际上就是要求教师考虑幼儿的实际能力,考虑材料之间的关联,考虑材料所提供的线索对幼儿的启示,只有具有引导性的材料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材料的引导性不是教师的语言指点,更不是教师代替幼儿操作,而是化在材料中的“引路”线索。使材料具有引导性的关键是找到材料与活动预期结果间的关联,如玩具“灯泡亮了”,这是我园在省专家的领导下研发的玩具,我做了进一步完善——为孩子提供了图示,让孩子通过观看图示,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得出结论,第一页图示,幼儿通过实验探究出电池同方向摆放电路不会连同,电池要按照不同方向的摆放才会连通;第二页图示,幼儿通过不同线的连接方法,探究哪种连接方法小灯泡会亮,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进行更多的尝试、发现;第三页图示,我设计了一个可反复使用的记录表《我会导电吗》,幼儿通过操作、探索出电路连接哪个物品会导电,然后做出记录,并挂在墙上,向其他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 在活动中,我所投放的引导性材料就是示意图,每幅示意图都蕴含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材料的引导使幼儿之间发生互动,而教师并不需要语言的指点,幼儿只要按着化在示意图中的“指路”线索进行操作即可。幼儿对于玩具的操作方法都是在与同伴的讨论式互动、自我观察实践中得出的,并最终得以完成活动,达到教师预期的结果。由此可见,材料的引导性对幼儿在试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否是非常重要的。 图示、记录表幼儿活动过程中 二、注重材料的探索性 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要让幼儿在短时间实现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必须为幼儿提供易于探索的材料,支持幼儿的探究,使幼儿通过操作主动获取多方面的经验。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计划

第一幼儿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科学活动学期计划 一、指导思想 《指南》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大自然千变万化,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在幼儿的眼里形成了一个充满疑问的世界,就是在这些大大小小的探索行为中,他们逐渐获得关于世界的经验,理解周围的世界。正如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也是使他们的认识活动得以维持和获得成功的首要前提。 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首先要引起他们对知识强烈的渴求感。尽量设计一些幼儿觉得新鲜有趣的问题或安排一些新奇有趣的实验,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高度集中地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提高教学新知识的效果。 二、课程目标与教学活动的实施 (一)目标 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 环保意识。 (二)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 1.巧设科学悬念。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定的悬念,既能使幼儿的注意力较快集中,吸引住幼儿的眼球,又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为教学活动的成功开展创设有利条件。 2.合理利用多媒体。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虚拟的科学实验,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运动,使幼儿在多媒体的引导下,积极思维。 3.引入儿歌故事。 教师要善于用言语来表达教学内容的情感,引起幼儿的共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适当运用谜语、故事、儿歌等方法,以提高幼儿的兴趣。 4.营造动手空间。 科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探究,才能做到学以致用,既能巩固知识,又能发现知识。在科学教

幼儿园科学专题活动总结

幼儿园科学专题活动总结 忙碌的一年又这么匆匆的过去了。XX—XX年年上学期双星宝贝班以“科学”为专题活动,用探究式科学教育促进幼儿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回顾过去半年的教育工作,有收获,同样也有不足。现总结如下: “科学”被除去了神秘的外衣,并成为幼儿学习的内容,这显然是一种进步。但不少教师在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中却始终有种为难情绪:“学实在太难教了。”“孩子的问题我都不能解答,怎么去教他们?”也有部分教师苦于找不到好的教学方法。所以,我班在本学期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探索。 一、培养兴趣 九月:在开学的第一个月不开展大的科学活动,仅仅培养幼儿对科学教育活动的兴趣。 1.环境创设: 开展科学活动,引起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就必须给孩子们一个丰富的科学环境。在开学初我班创设了相对独立又便于幼儿合作互动的区角,如植物角,生物角,观察角,动手天地等等。受幼儿的欢迎。 2.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提问 科学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平时遇到的科学问题才是最贴近生活的。有时会随机提给幼儿一些科学问题,请孩子们去解决老师或自己的提出的问题。可寻求家长的帮助,让家长

也参与到进来,努力达到家园互动。 3.讲科学故事 将给孩子一些易于理解的科学和科学家的故事,让孩子能初步了解简单的科学知识,学习科学家们的探究精神。 二、开展第一次主题活动 十月:开展主题活动《我喜爱的水果》,通过看,闻,尝,摸等方式认识观察对 象的多样性。 1.从幼儿对天天吃水果产生的好奇:“人为什么要吃水果””、“水果是怎样种出来的?”出发带领幼儿走进水果的世界。创设各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了解水果的种类、味道、营养价值,享受品尝水果的乐趣,并养成科学的吃水果习惯。活动中鼓励幼儿大胆思考、提问,培养幼儿与家长、同伴合作完成任务,学会协商的能力。 2.学习《水果歌》.从儿歌里初步了解不同水果的特性.如:香蕉弯弯象月亮,西瓜圆圆象皮球等等.目的让幼儿从儿歌里能大致了解水果的特征. 3.认识常见水果.实物教学.让幼儿用摸,闻,尝的方法猜测是哪种水果.教师支持幼儿用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如:美工、建构、游戏、音乐等技能表现自己对水果的认识,提高了幼儿的表现能力。开展了各种亲子制作、社会调查、观察实践、成果展示等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己、发展能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小实验

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科学小实验 科学小实验是一种融操作性、思考性、变化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能在最大限度上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小实验是能引起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最大途径,在小实验中,幼儿不仅能玩的开心,还能轻松地学会老师所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科学小实验不仅能帮助幼儿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和知识,而且能提高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那么,如何成功地指导科学小实验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提供便于操作的材料,让幼儿在充分感知与发现中获得发展 幼儿在认识事物时,总是喜欢摆弄、拼拆、移动等,这表明幼儿思维离不开运动,因此,我们为幼儿准备的操作材料不应该是只能看,不能动,而是必须为幼儿提供有利于他们动手的操作材料,吸引他们主动愉快地参与实验活动。 如小实验”溶解”,教师为幼儿准备了大量的盐、糖、奶粉、颜料水、木头、石子、铁钉、油洗洁精等物品。孩子们通过在水中搅拌这些物品,能准确无误地知道知道哪些物品是可以溶解的,哪些物品时不可以溶解的,然后让幼儿在游戏中比较,得出使物品溶解的最快的方法,最后让幼儿将不能再水中溶解的物品,想办法尝试借用某些条件让其溶解.幼儿对这一实验极感兴趣,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同时也知道了有关溶解的知识。选用各种各样不同材料可以做实验,选用同一种材料也可以做不同的实验。如提供幼儿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让幼儿想出辨别生熟鸡蛋的方法.可以把鸡蛋打开进行验证,也可以做一些有趣的小实验:把鸡蛋放在盐水里观察蛋的沉与浮,以此来辨别鸡蛋的生熟.同时让幼儿观察得知,鸡蛋在不同比例的盐水中浮的位置也不一样.把蛋放在醋里,它不但会浮起来,还会冒泡泡.要是把蛋放入醋中浸泡大约一个星期左右,蛋壳会完全溶解,最后变成透明,只剩下蛋膜包裹的裸蛋了.幼儿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动手能力得到提高,观察能力得到发展,进而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更加关注,探索的兴趣也更浓了,只有这样全面考虑,才能有利于幼儿在探索中发现问题。 二、科学小实验的内容要科学、有趣、浅显、材料要多样化 科学教育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幼儿园的科学教育重在启迪,而非深奥知识的传授。因此,在涉及科学小实验时应该选择科学的、有趣的、浅显的内容。如小实验”盐又回来了”,我们先让幼儿动手操作,感知盐能溶化在水里,然后再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做实验,通过观察获得的盐水经过蒸发,会变成盐的认识.除此以外,还可以进行把糖、橙汁粉变回来的系列活动。又如小实验”好玩的水轮车,幼儿尝试用水冲击水轮车,使它转动,并观察水轮车转动的快慢.从而使幼儿知道流动的水有力量,叶轮转动的快慢与水质多少、水位的高低有直接的影响;通过亲自制作”不倒翁”使幼儿知道了上轻下重站得稳的科学常识;通过”拆装万花筒”知道了万花筒是利用镜子重复反射的原理制作出来的。这些生活中常常会看到、碰到的小实验,能让孩子们既不陌生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科学现象,获得直接经验,体验周围的科学世界。

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3篇

幼儿园科学教学计划3篇 一、班况分析 我班幼儿通过在园一学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位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基本上每位幼儿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能做到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饭等。 二、教学目标: 1、对周围常见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并能关注一些事物、现象的变化,有初步探索的欲望。 2、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乐意操作,喜欢思考、提问,体验探索过程的乐趣。 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环境,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并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4、能运用适当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并尝试与同伴交流。 5、获得有关物体数量、形状以及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简单的感性经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能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并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三、具体措施: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和摆放形式的干扰,正确说出”10”物体的总数。 3、帮助幼儿感知”10”以内数之间的前后关系,使幼儿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并逐步建立等量观念。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帮助幼儿学习”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 5、引导幼儿认识”7”以内的序数。 6、引导幼儿学习按数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习按特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7、结合日常生活和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感知其明显特征。 8、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不受颜色、大小及摆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能够用平面图形进行结合拼搭。 9、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学习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 10、在日常生活和游戏,引导幼儿正确辨认前后方位。 1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轻重。 12、引导幼儿主动爱护动植物,并观察、了解不同环境中典型的动植物的形态、习性、特征和生长变化。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7430014.html,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 作者:张燕君 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5年第08期 摘 ; 要:科学区角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可以在科学区角自由选择、操作和投放材料,从中获得科学经验。教师在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将会直接影响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本文就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进行讨论,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 材料是幼儿学习和探索的刺激物、中介和桥梁;是教师引发、支持幼儿探究,实现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为了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我们强调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结构材料,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各种材料,获得有关经验,发现各种奇妙的、有趣的问题,延续其继续探索的欲望。那么我们怎么在科学区合理地投放材料,促使幼儿获得自主发展呢? 一、投放的材料应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 幼儿园科学区角中投放的材料种类丰富,呈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小班观察阅读类、科学实验类材料少,科学玩具类、制作创造类材料多;中班观察阅读类、科学玩具类、制作创造类材料多;大班各种类型的材料都比较丰富。这种投放方式与各个年龄段的特点和教学重点相契合。小班幼儿认知水平有限,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和基本的观察能力,科学玩具类和制作创造类材料新颖有趣,容易引发小班幼儿的兴趣,锻炼小班幼儿的观察能力。中班幼儿认知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好奇心强,教学重点是丰富幼儿的科学经验,观察阅读类材料可以扩展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科学知识。大班幼儿热衷于科学探究,教师注重引导幼儿对科学方法的学习,科学实验类材料的投放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幼儿科学实验能力的发展。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投放相应的材料,有利于实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教育性的有效结合。 二、应选取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材料投放 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有兴趣的材料是学习最好的刺激。着眼于幼儿爱玩的事物有:石头、水、各种镜子、吸铁石、贝壳、各种质地的球、各种颗粒状的食物、各种玩具等。平时注意观察和了解幼儿的兴趣点,设计活动目标,有意识收集相应的活动材料,充分让幼儿玩这些感兴趣的东西,从而实现活动目标。要让幼儿有目的地探索这些东西,我们还必须提供相应的辅助材料。如:放大镜、各种分类盒子、各种塑料管、手电筒、电池等。幼儿通过辅助材料可以更彻底的观察、触摸要研究的东西,凭借一定的辅助材料也可以做一定的实验,发现现象和问题。如让幼儿研究摩擦起电的实验是,除了提供玻璃棒,碎纸屑、毛巾,用毛巾摩擦玻璃棒的一端外,还需要提供、丝绸布、毛线等,除了让幼儿发现玻璃棒吸住碎纸屑的现象,并思考到摩擦的玻璃棒有静电的结论,同时探索不同材料摩擦玻璃棒能否起电,能让幼儿发散思维。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23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Problems, Proposing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Cost Planning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Implementation, Follow-Up And Interactive Correction, Summary, Etc.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通用范 本

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活动计划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计划文件可用于对自我想法的进一步提升,对工作的正常进行起指导性作用,产生流程包括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执行,后期跟进和交互修正,总结等。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中班孩子对周围事物好奇,有必定的求知欲,喜欢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操作活动中能积极动手,能及时跟伙伴沟通探索实践过程及结果。喜欢倾听动植物故事,愿意亲近和关心动植物,大多数孩子能通过实物进行点数,认识基本图形,但是孩子年纪反差大,有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活动,不能用完全和精确的语言沟通观看到的过程和结果。因此,本学期我们将重要进行幼儿操作习惯、沟通习惯的培养。 一、目标 1、帮助幼儿获取有关自然环境中动、植物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表内容范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表内容范文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范文1 教研活动时间:xxxx年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教研室 教研活动主持人:李xx 参加对象:全体教师 活动实录: 主持人:在一日常规中,教师制定的常规就是要确保幼儿安全,发展幼儿的自我意识及自我管理能力。规则的制定原本为了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它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但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往往存在着为管而管的误区。我们中班级部就“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这一主题进行教研活动。中班全体教师带着自己的经验与心得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 王老师: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存在,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逐步认识、理解和掌握活动中的常规是必要的。常规对幼儿秩序感的建立及保障幼儿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常规的培养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延续性工作,教师要注意从多种途径来对幼儿进行常规方面的培养。今天就请各位老师围绕主题,结合自己的经验说说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赵老师:让孩子形成一种规则意识。首先让孩子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

一些小细节不能忽略掉了,例如:锻炼后要洗手。为保持环境整洁,洗手后的水要尽量甩在水池里等。其次,教师要督促孩子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好,从而逐渐形成一定的规则,如洗手时不玩水,午睡时不和别人说话等,这都需要教师给幼儿一个明确的概念,并且要一如既往的实施下去,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规则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秦老师:常规的制定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尊重幼儿的要求。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还要注意趣味性,例如:认识小水杯、毛巾的标志时,如果由教师指定,幼儿就不容易记住,效果就极差。我们要注意从幼儿兴趣出发,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喜欢的图案贴在小水杯、毛巾架上,再经过教师平时检查、询问进行强化,幼儿便能在很短的时间里认识自己的物品,因此常规的制定从兴趣出发很重要。 岳老师:运用榜样示范法,让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富浅显的道理于榜样事件中,为幼儿提供正确范例,引起幼儿模仿,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有限,只有具体生动的形象提供给幼儿才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模仿的兴趣。要大声地批评一个人还不如笑着表扬另一个人。 张老师:首先,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提高孩子对教师的信任和喜爱,教师要注意抓住幼儿的心理,用爱心去博得幼儿信任,特别是一些“个性幼儿”。其次,树立榜样,要给孩子以正面的指导,孩子是最爱模仿教师的,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进入孩子的脑中,教师一些好行为都在无意中被孩子模仿并接受着。因此,我们应该严格

大班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引

幼儿园大班区域设置与材料提供 大班美工区活动材料投放与活动指引 区域材料语言科学数学艺术社会 美工区: 各类纸张:彩色蜡光纸、绘画纸、旧报纸、卡纸、吹塑纸、瓦楞纸、皱纹纸等。 绘画材料:颜料、油画棒、双头笔、签字笔、水彩笔、排笔、蜡笔等。 辅助工具:钉书机、打孔机、胶水、固体胶、双面胶、透明胶、乳胶、剪刀、花边剪等。 辅助材料:塑料纸、纸盒、纸盘、纸杯、布头、毛线、绳子、包装带、一次性杯子、毛根、胶卷、扣子、各类豆子、花生、牙刷、牙签、棉签、吸管、铁丝、酒瓶、果冻盒、光碟、雪糕棍、木块、小石头(图片)。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美 术作品的要素,如色彩、 线条、形状、空间和质地 等,扩展幼儿的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 式引导幼儿说出作品的内 容。 教师可以让幼儿给自己 的作品命名,并写上自己 的名字,让孩子学习书写。 教师可以将幼儿对作品 的描述记录下来。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向同 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有 关美术作品的书、画,帮 助他们了解不同美术家的 风格、作品特点。 教师可鼓励幼儿用语 言、动作、表情等表现对 美术作品的理解。 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 不同质地的材料,了解物 质科学内容。 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 加水后颜料、粘土的变化。 教师可与幼儿讨论在 有些小制作中如何保持稳 定。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帮助 幼儿进一步地了解物质材 料的特性(如怎样才能把 这两个东西粘在一起?)。 教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 收集自然物(如叶子等) 帮助幼儿了解生命科学的 内容。 教师可以让幼儿用不同 的自然材料创作美术作 品。 教师可将小动物带到美 术区可以让孩子了解动物 的脚印,拓印或画下来再 观察它们。 教师可以让孩子画同伴 的影子,还可以用不同的 自然材料创作美术作品。 教师可引导幼儿为自己 的作品编号。 教师可引导幼儿将各种 工具、材料分类摆放,作 标记帮助孩子了解一一对 应。 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并 了解美术作品中的对称、 左右等。 教师可通过与幼儿交 流他们的作品,让其了解 方位,如上面、下面、里 面、旁边等。 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具体 使用材料时学习测量,如 用长一些的纸、画一条短 线等。 教师可在美术活动中 放一些音乐的背景,以增 加一些音乐的感觉。 教师可引导幼儿将美术 活动与戏剧活动结合起 来,可以让幼儿制作所需 要的面具、头饰和服装道 具、自制海报或宣传画等。 教师可以让幼儿在户 外进行一些写生活动,增 加对大自然的了解。 教师可让幼儿欣赏一 些名画。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正 确使用工具和材料,积极 鼓励他们发挥想像力,创 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教师可引导幼儿学 习分泥、连接、捏的技法 造型。 教师可引导幼儿用点 状材料、线状材料拼贴或 制作能表现一定情节的作 品。 教师可鼓励幼儿综合 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和技 法来制作玩具、礼品、小 道具等,体验创造的乐趣。 教师可通过示范引导 幼儿学习正确的折纸方 法。 教师通过向幼儿介绍美 术作品帮助他们了解别人 的生活。 教师可以让有美术特长 的父母或专业人士向幼儿 介绍一些作品,包括陶器、 编织品以及其它作品。 教师可让幼儿参与布置 教室的环境促进幼儿进一 步了解关于人的知识。 教师可鼓励幼儿使用废 旧的材料或用过的东西来 创作作品,帮助幼儿了解 生态与环保知识。 教师可让幼儿画不同 职业的人。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创设条件、提供物质材料和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通过运用不同的方法、方式设计与组织幼儿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索活动。是帮助幼儿主动获取科学经验、建构概念、发展智能、养成科学态度的过程。下面是我整理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科学活动计划(一) 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新学期,对家长来说蕴含着新的希望,对老师来说,面临新的挑战。本学期我将会严格要求自己,认真总结上学期的实习工作,吸取经验,反省不足,在新《纲要》和《园务计划》指导思想的引导下,以儿童为本,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学期初,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了本学期艺术、科学、健康工作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幼儿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幼儿42人,男孩26人,女孩16人。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我们注重每个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如:系鞋带、扣扣子、拉拉练、整理床铺、掖衣服等。加强幼儿自我服务的同时并能简单的为他人服务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对趋向的班级发展特点,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的优缺点: 1、优势表现: (1)个性发展较好。我班幼儿大多性格较开朗、活泼、乐群,能主动与人交往,也愿意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2)好奇心强,乐于表现。在科学活动中,孩子们常常兴趣浓厚、发言踊跃。 (3)活跃、好动,喜爱参与体育活动。大部分幼儿身体动作较协调、灵活。 (4)班级常规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幼儿能较好的听取老师的意见,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班级常规。 2、不足表现: (1)我班有部分幼儿,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自我控制能力弱的问题较为突出,需要教师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给予引导和教育。 (2)与操作活动中的活跃气氛相比,我班幼儿对于一些安静的活动兴趣不高。如,区角活动中,主动参与图书阅读的幼儿不多。同时,图书有受损现象,一些幼儿阅读习惯较差。需要教师给予重视。 (1)积极配合成人进行体检,并愿意接受疾病的防治和治疗。 (2)既学会“学习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也要注意不伤害别人。 (3)记住父母工作单位,家庭住址及电话号码,遇到危险知道呼喊求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