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台州城市规划 (-2020年)

台州城市规划 (-2020年)

台州城市规划 (-2020年)
台州城市规划 (-2020年)

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年)方案

1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1.1 市域人口和城镇化水平

根据未来发展趋势预计和已编制的上级规划,确定台州市域范围2010年常住总人口为618万人,预计城镇化水平为52%;2020年台州市域常住总人口为672万人,预计城镇化水平为67%。

1.2 市域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1.2.1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规划

台州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发展结构为“一个发展核、三条发展带”。

(1)“一个发展核”——指台州城市群,是台州城市与产业发展的核心地带,包括椒江、黄岩、路桥及温岭市区等重点发展城区;

(2)“三条发展带”——城镇群空间的联系轴

“北部城镇发展带”:以天台、三门为依托,形成沿上三高速、326省道、224省道的东西向北部城镇发展带;

“西部城镇发展带”:通过322省道,沿永安溪(椒江上游)河谷形成以仙居、临海为依托的西部城镇发展带,其中,临海是该发展带上的核心城市;

“东部沿海城镇发展带”:以规划台州沿海大通道和各港口为依托,以东部沿海产业带的建设为导向,形成南到玉环大麦屿港口、北到三门健跳港(含椒江大陈岛)的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的城镇密集发展带,这是台州市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点建设内容。

1.2.2 城镇体系职能及规模结构规划

城镇体系职能划分:规划台州市域城镇体系职能分为五级,依次为市域中心、市域副中心、县(市)域中心、重点镇与一般建制镇。规划市域中心为台州市区;市域副中心为临海市区;县(市)域中心为温岭、玉环、天台、仙居及三门市区;另外还规划确定10个中心镇。

城镇体系规模等级划分:按各城镇的发展条件与职能,规划5级城镇(市)规模等级。其中,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一个(台州市区);20-50万中等城市三个(临海市区、温岭市区、玉环县城);10-20万小城市五个(天台县城、仙居县城、三门县城、临海杜桥镇、温岭泽国镇);5-10万人口小城镇10个(金清镇、白水洋镇、大溪镇等);其它为人口在5万以下的小城镇。

1.3 城市群发展战略

为促进市域协调发展,将市域分为“台州城市群”、“西部城镇群”、“北部城镇群”及“沿海城镇发展带”,并确定台州市域城镇整体发展战略为:

以推动台州城市群发展为核心,近期重点完善区域交通设施,大力发展台州市市区,促进人口与产业的集中,并带动沿海城镇快速发展。西部、北部山区城镇则积极加强与区域中心城市的联系,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依托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县城与中心镇,加快城镇化进程。到2020年,形成经济活跃、结构合理、区域生态环境良好的台州市域城镇体系。

1.3.1 台州城市群

台州市区——温岭地域的城镇密集区,实行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加强台州市区与临海、温岭之间的交通联系。强化中心城市发展,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发挥其对市域的辐射、带动及示范作用。同时积极推动农村迁村并点,引导产业与人口向中心城市和主要中心镇集中。

1.3.2 北部城镇群

以北部城镇发展带为主要依托,规划三门发展成为区域性的核、火电基地,使之成为全市能源生产基地;规划天台发展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著名宗教旅游区,另外,在经济发展的

同时,以两个县城区、中心镇为核心,实现农村人口的城镇化。

1.3.3 西部城镇群

依托西部城镇发展带,以山区特色资源的开发为重点,提高工业特色行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园区化水平、建立山区农林业生产基地和生态保护区,使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接近台州市平均水平。形成以临海市、仙居县城及官路和白水洋等中心镇为主要建设重点的西部城镇群。

1.3.4 沿海城镇群

空间形态上主要以沿海城镇发展带为主,依托沿海大通道和沿海港口的发展,规划以东部沿海产业带的形成来带动沿海城镇群的开发和建设。该城镇群北到三门健跳港能源基地、经椒北工业区、台州滨海工业区、温岭沿海工业区、到达南部玉环大麦屿港区,规划沿海城镇群是台州未来城镇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和重点内容。

1.4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1.4.1 公路网规划

规划台州市域公路网按照主干公路网、联系公路网、基层公路网三个层次进行布局。

主干公路网。规划由高速公路构成,呈“三纵两横三连”格局,包括甬台温高速公路、沿海大通道、诸永高速、上三高速、台缙高速及东延线、天(台)仙(居)高速、珠(岙)六(敖)高速及更(楼)浬(浦)高速等。

联系公路网。主要由国道及省道组成,起到联系市域内外、市域内各主要城镇的功能。规划有104国道,省道甬临线、天高线、临前线、大科线、岭三线、临石县、东仙线、仙清线、泽坎线、林石线等。

基层公路网。主要指县乡道路,起到沟通县(市、区)边界交通和各县(市、区)内部乡镇交通的作用,规划以三级、四级公路为主。

1.4.2 沿海港口规划

台州港功能定位为“浙江中部沿海重要的区域性枢纽港,主要为台州对外贸易及大宗散货、集装箱货物运输服务,积极参与地区港口分工,为浙江中部、南部,浙赣铁路沿线省份以及华中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规划台州港由海门、健跳、大麦屿三个主要港区构成。规划以海门港区为中心,以大麦屿港区、健跳港区为两翼,辅以沿海其它小型港口,组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点线联结、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台州港。

头门岛具有良好的港口资源条件,应科学论证,认真规划,使之成为规划台州港的主要组成部分。

1.4.3 铁路规划

规划建设国家沿海铁路甬台温段、台金铁路。

甬台温铁路。甬台温铁路是辽宁大连至广西北海的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甬台温铁路经王林、九峰山、螺洋至温岭,铁路客运站设在永宁江北(王林),铁路货运站设在路桥螺洋。规划在三门、临海市区东部设中间站,温岭潘郎东设客运中间站。

金台铁路。规划金台铁路自金温铁路石柱车站接出,穿大盘山经仙居、白水洋至临海,在台州市区北部(椒北)与甬台温铁路接轨。规划金台铁路向东延伸至头门岛港陆上基地。该线路使得台州地区可通过浙赣线沟通内陆腹地,同时也为赣东北、皖南等地进出口物资提供便捷通道。

规划温岭至玉环大麦屿建设铁路支线。

1.4.4 航空规划

规划台州新机场选址于金清镇东部滨海黄琅地段。目前已完成机场选址评估,规划为支线机场,按照4D级规划,4C级建设。规划期内应积极推动新机场建设,增加新航线,扩大航空

客运量与货运量。

2 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2.1 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枢纽等城市功能,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内资源的高效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巩固、提高浙江省沿海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与作用,使台州市在21世纪发展成为:

——一个繁荣、高效、文明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一个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居住生活的山水型生态城市。

2.2 城市规划目标

以实现城市发展战略目标为导向,以区域共同发展和生态优先为前提,充分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抓住台州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快速城市化的机遇,以建设一体化生态网络和基础设施网络为手段,通过“东进、西扩、南联、北优”,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以促进地区产业化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根据上述确定的城市规划目标,制定相应的城市规划措施和手段:

(1)应对中国城市化快速增长的形势,适应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通过编制都市区880平方公里的全覆盖规划,引导建设项目空间上的合理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2)采用分区平衡的土地开发策略,实现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的调整。加强政府对建设用地的控制与管理,在确保城市长远发展所需的战略性用地预留和建设时序安排,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和有利于提升城市发展潜力的前提下,积极应对近期发展对土地的需求。

(3)加强政府对生态用地的控制和管理,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结构,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

(4)加强对台州文物古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并在发展中保持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质。

(5)加强台州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质。(6)制定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和城市快速发展要求的规划实施策略,强化规划的可操作性。

3 规划期限、范围、城市性质与规模

3.1 规划期限

本次总体规划期限为:

近期:2002年~2010年;

远期:2011年~2020年;

远景:展望到2050年的城市发展趋势,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基本方案。

3.2 城市规划区范围

规划确定如下四个规划地域层次:台州市域、市辖三区(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区)和规划协调区。

3.2.1 市辖三区(城市规划区)

包含椒江、黄岩、路桥区的行政区范围,面积1536平方公里,是城市发展直接依托的区域。总体规划着重论证市区城市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制定合理的城市化策略和产业布局方案,协调城市建成区与周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矛盾。

3.2.2 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区)

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区)面积约880 平方公里。是具体进行城市各项功能的用地布局、平衡城市建设用地的范围。

3.3 城市性质与规模

3.3.1 城市性质

台州市是“浙江沿海区域性中心城市,现代化港口城市。”

3.3.2 主要城市职能

1、长三角南翼的重要节点城市;

2、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基地与商贸中心;

3、浙江中部沿海港口大城市;

4、浙江省中部沿海重要的旅游集散地;

5、台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3.3 城市特色

1、空间形态特色:环绿心组团式城市。

2、生态环境特色:山水型生态城市。

3.3.4 城市人口规模

2020年市辖三区总人口210万人,中心城区总人口195万,其中城市人口150万;2020年人口分布为:椒江区总人口66万,城市人口为63万;黄岩区总人口76万,城市人口为46万;路桥区总人口68万;城市人口为41万(不含金清镇)。

远景(长远规划)市辖三区总人口270万人,中心城区总人口260万人,城市人口控制在250万左右。人口分布为椒江区总人口100万,城市人口98万人;黄岩区总人口85万人,城市人口76万人;路桥区总人口85万,城市人口55.5万人(不含金清镇)。

3.3.5 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模

2020年台州市中心城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为110平方米,建设用地发展规模为165平方公里,其中椒江区块为70平方公里,黄岩区块为50平方公里,路桥区块为45平方公里(不含金清镇)。

远景(长远规划)台州市中心城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规划指标为128平方米,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320平方公里,其中椒江区为120平方公里,黄岩区为90平方公里,路桥区为80平方公里(不含金清镇)。

4 城市空间结构与规划布局

4.1 规划原则

城市空间的拓展需以生态环境的保护为前提,实现可持续发展;

遵循集约化的建设模式,做到空间资源效用的最大化;

城市空间规划布局既要适应台州市长远发展的要求,又要满足近期发展的要求;

结合台州市生态系统规划和道路交通系统建设进行空间结构上的统一布置;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实行一次规划、分期建设,并重视战略性用地的预留和开发时序上的控制,以避免城市空间发展上的无序。

4.2 空间发展方向

规划确定台州市都市区空间布局的基本取向为:东进西扩、南联北优、中心内聚。

东进:东部地区指椒江和路桥城区至滨海,拥有广阔的平原,无论从土地资源、基础设施条件还是经济动力来看,向东发展都是城市未来发展必然而又现实的选择。东部滨海地区将成为未来台州市的主要工业基地。同时,以金清镇为基础,发展建设金清新城,成为未来主城区人口疏散和工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区域。

西扩:指黄岩区跨越甬台温高速公路向西拓展。黄岩西部地区是黄岩空间拓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要跨越甬台温高速公路门槛,限制了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因此适合于功能相对独立的片区发展,如黄岩西部万亩工业园的建设等;

南联:未来温黄平原一体化的城镇发展策略是“南联”的重要保障。应加强台州市区与温岭

之间基础设施的衔接,保护赖以生存的共同生态环境资源,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北优:黄岩区北部和椒北具有良好的自然山水条件,是城市外围的生态缓冲区,也是保证城市生态安全的基础,应以生态绿地的建设为主,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椒北平原具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但是近期开发成本较高,可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备用地,以承接主城区人口和工业的外迁。

中心内聚:指建设环绿心的生活居住圈,以加强中心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综合实力。

4.3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

台州市城市空间结构为:以“一心六脉”为城市空间区划的自然界限,以“一心四组团”为台州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主要内容,建立多组团、网络式的城市空间结构体系。

“一心”:即“绿心”,是城市开敞空间体系的核心,是城市“六脉”的汇聚地,是城市山水结构特征的标志性主体,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举足轻重。“绿心”作为一个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发展片区,包括九峰山风景区、旅游服务区、农业地区和部分居民点。

“六脉”:指中心城区各组团之间,城市外围山体、水体与绿心相连的绿色开敞空间,构成城区之间的主要生态廊道,称之为绿脉。它们分别是:

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洪家之间生态廊道——心海绿脉;

黄岩城区和江口之间生态廊道——双浦绿脉;

江口和椒江城区之间生态廊道——三山绿脉;

黄岩和桐屿之间生态廊道——五峰山绿脉(鉴洋湖绿楔);

黄长复线南部生态廊道——十里铺绿脉

路桥老城区与桐屿之间生态廊道——中央山绿脉

“四组团”:除绿心以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主要分为四大组团。分别是椒江组团、黄岩组团、路桥组团、滨海工业组团。每一个组团又分为若干个小组团。

四大组团以“绿心”为空间上的中心,以对外交通线、河道水系为界限,以水系及其沿海绿带贯穿各个组团,使城市空间结构体现了较强的生态环境观念,并反映了台州中心城区的自然地理、地貌特征。

四大组团之间分别以快速路、交通性干道系统及规划轨道交通联系,以加强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性。

从总体空间结构形态看,生态环境保护和重大交通工程是建立中心城区多组团网络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与核心,也是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

4.4 城市功能布局规划

4.4.1 椒江组团

椒江组团是台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科研中心,临港工业基地,包括椒江老城区、市经济开发区、洪家、章安-前所等,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为53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7万人;远景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78平方公里以内,城市人口77万人。

4.4.2 黄岩组团

黄岩组团是台州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山地绿色生态区、城郊型风景名胜区,由黄岩中心城区、西部、南部及江口组成,城市结构为一心三翼,公共中心发展为一主两次。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模为4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5万人;远景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5平方公里以内,城市人口75万人。

4.4.3 路桥组团

路桥组团是区域性的商贸中心,包含路桥城区、路中峰江、螺洋峒屿等。该组团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模为3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30万人;远景控制在50平方公里以内,城市人口43万人。

4.4.4 滨海工业组团

该组团包括东部沿海地区,是未来台州市的工业新城、城市新区,交通便捷、技术领先、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工业基地。该组团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模为4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1万人;远景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0平方公里以内,城市人口45万人。

4.4.5 绿心

绿心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核心。绿心的建设应以保护为主,禁止大规模的开发与建设。规划以自然景观为主体,除九峰山自然风景区之外,其它部分用地作为城市公共活动、度假、游乐、居住等低密度开发用地。规划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规模为8平方公里,远景控制在17平方公里以内。

5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5.1 规划基本原则

既要为城市远期发展做出全盘计划,又要经济合理地安排近期各项建设,并制定相应的建设时序;

按照土地区位价值规律安排各项功能用地,对城市各组成部分进行统一安排、合理布局,使其各得其所、有机联系;

兼顾旧城区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发展需要,“质变”和“量变”并举;

用地布局应与城市生态环境有机结合,体现地方特色。

5.2 规划目标

调整旧城区建设用地,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向外围扩展建设用地,以满足建设用地规模需求;

合理调整不同性质城市用地的比例,以保证城市综合协调发展;

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总体布局,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5.3 居住用地规划

5.3.1 居住用地规划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结合台州城市特色和人的居住取向,形成依山傍水的居住格局;

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并举,统一规划、避免混合布局和零星建设;

居住与工业功能区有机结合,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设绿化隔离带;

逐步改造城中村、旧城区,保护历史街区和有代表性的传统建筑,逐步改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

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为核心,结合市场需求,调整住宅结构,按照交通方便、环境优雅、生活舒适、配套齐全的要求,满足不同收入家庭的需要。

5.3.2 居住用地发展方向

居住用地分布的重点方向是向新区拓展,并在每一个组团都布置一定规模的居住用地,使之尽量就地平衡。

规划重点开发:椒江洪家居住片区、市经济开发区居住片区、椒江葭芷居住片区、黄岩委羽山居住片区、黄岩北部滨江居住片区、黄岩西部居住片区、黄岩江口居住区、路桥北居住片区、路桥桐屿居住片区、金清居住片区等大型居住片区。

旧城改建的重点是人口密度高、破旧建筑多、市政设施落后、居住条件差的老城区。

5.3.3 居住用地布局

台州市居住用地布局,应充分体现台州市的山水型生态城市特色,围绕绿心和沿江布置生活居住区,形成“居住在山水之间”的居住生活圈。

与台州市规划人口发展规模相适应,规划到2020年居住用地总面积为67.2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40.7%),城市居民人均居住用地面积44.8平方米;规划远景居住用地总面积为121.5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38%),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48.6平方米。

5.4 工业用地规划

5.4.1 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的原则;

集中布局、统一配套,集约化和整体性原则;

旧城区工业布局调整应采取充分利用与逐步改造相结合原则;

接近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和城市交通性干道,并与城市中心区及主要生活区联系方便,并设置必要的环保隔离带。

5.4.2 工业用地发展方向

旧城区应严格控制工业用地的发展,逐步外迁有污染和交通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以保护城市环境和城市风貌。现江口工业用地作为过渡工业用地,远期逐步搬迁或调整工业结构。外沙、岩头工业区应调整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减少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新工业区应远离绿心,主要沿城市干道、铁路及港口码头等对外交通设施,在各个组团外围集中布置,以形成规模效应。工业用地发展重点方向为:

——东部。滨海工业组团为重点,主要由台州经济开发区、椒江、路桥产业聚集区组成。——南部。以黄岩南部南城、院桥工业区及路桥中部工业区的产业集聚为重点。

——西部。主要是黄岩西工业区。

——北部。近中期作为医化工业、临港型工业的聚集地,远期作为台州市产业发展的战略用地。

5.4.3 工业用地布局

台州市工业用地布局,以良好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依托对外交通设施,形成“工业在城乡之间”的工业圈层。

规划到2020年台州市中心城区工业用地总面积为35.2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21.3%),城市居民人均工业用地面积为23.5平方米;规划远景中心城区工业用地总面积为58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18.1%),城市居民人均工业用地面积为23.2平方米。

5.5 仓储物流用地规划

5.5.1 规划原则

结合工业规划布局和依托港口、铁路、机场贸易物资的流向,合理安排仓储与物流用地;

危险品仓库、有污染仓库应布置在城市外围的下风向;

按照就近服务的原则布置仓储用地;

5.5.2 规划布局

总体上,将按照台州市产业用地规划布局,依托港口、铁路、机场等对外交通枢纽,在城市外围分散布置城市仓储物流用地。

规划到2020年台州市中心城区仓储物流用地总面积为5.4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3.3%),城市居民人均仓储物流用地面积为 3.7平方米;规划远景中心城区仓储物流用地总面积为10.6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设用地3.4%),城市居民人均仓储面积为4.2平方米。

5.6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5.6.1 规划原则

中心网络。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网络型的公共中心体系。

综合配套。配套齐全、等级明确、布局均衡、高标准配置。

树立形象:体现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现代化建设风貌。

5.6.2 用地布局规划

台州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按市级、区级、居住区级三级配置。规划形成“一个市级中心、四个区级中心、若干个居住区级中心”的公共中心体系。“一个市级中心”:台州市中心区,即椒

江区白云山南侧台州市政府大楼区块,规划市级体育中心、医疗中心、文化中心、台州大学城和中央商务区;规划建设台州大剧院、文艺中心、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游泳馆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台州学院椒江校区等几所大学。“四个区级中心”:椒江区中心、黄岩区中心、路桥区中心、滨海工业区中心;结合城市用地功能布局规划设置若干个居住区级中心。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商业设施用地、教育设施用地、文化娱乐设施用地、体育设施用地、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规划到2020年台州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29.4平方公里,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7.8%;规划远景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40.3平方公里,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的12.5%。

6 城市生态绿化系统规划

6.1 规划原则

生态系统性原则。合理布局各类绿地,建立绿化网络系统,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一体化的原则

兼顾生态、景观与功能使用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新区应该高起点,确保良好的生态环境。老城宜结合河道改造、生活岸线的开辟、道路的拓宽,拓展城市的绿地空间。保护好黄岩西部的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台州后花园。

显山露水原则。

6.2 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至2010年):建设山水生态城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达到“山水并貌,城景交融”。

远景目标:把台州建设成为具有山水特色城市,台州市区基本建成生态绿地网络系统。公共绿地面积33.0平方公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2平方米,绿地率大于40%,绿化覆盖率大于45%。

6.3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生态绿地主要布置在城市规划建设区周围、城市各组团之间以及城市生态廊道。生态绿地应加强控制,不得或者限制进行城市建设,以保留现有植被为主,适当加以改造,作为绿化背景、生态绿地和园林生产用地,以确保城市整体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化涵养量。

6.3.1规划目标

在维持区域自然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构筑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引导各类用地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建立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生互利体系,实现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6.3.2功能区划

根据《台州市生态基础设施及开敞空间规划》所确定的基本生态安全格局,以及《总体规划生态专题研究》,结合“一心六脉”绿心放射状和平原绿化网络两种思路,构建“一心四层、两楔六廊、平原河道、绿化成网”的主干生态绿化系统。

(1)生态保护区:对区域总体生态环境起决定作用的生态系统和对城市有重要意义的用地,包括绿心、黄岩西部山区、水源地及其涵养区和城区山体等。生态保护区为非城市化地区,以生态建设为主,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先有占用保护区内土地建设的应逐步退出。

(2)生态廊道: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循环,同时保证城市生态安全。规划保护和恢复自然湿地系统,并将城郊防护林带与城市绿地系统结合。生态廊道分为绿契和绿廊。生态廊道为非城市化地区,以生态建设为主,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原有与生态廊道性质不符的项目应逐步退出。

A.城市绿楔:以城市绿心作为城市大背景,绿契将南、北部的山水景观引入城市,起到调节城市气候,减少热岛效应,促使城市与区域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作用。主要包括北楔和南楔,北楔为连接三山与绿心之间的开敞型生态廊道,宽度2000米以上;南楔是连接绿心与帽峰尖、鉴洋湖湿地系统的开敞型生态廊道,宽度应大于3000米。

B.城市绿廊:包括滨水绿廊和交通绿廊,是城市主要的通风、景观、历史文化廊道和生物走廊。大型的绿化廊道有六条。

永宁江——椒江生态廊道: 自黄岩永宁公园至椒江江滨公园,综合利用现有的果树林资源丰富,建设城市滨水休闲生态林带,宽度为城市50-80米,乡村100-150米。

滨海生态防护廊道:作为连接陆地与海洋的生态过渡带,保护台州平原生态安全,防止台风暴潮,降低海平面上升造成的危害,同时也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安全带。宽度为800-2000米。

心海绿廊:建设生态绿廊,宽度为800-1600米。规划为主要体现乡土文化生态廊道,同时也是主要洪水调蓄河道。

鲍浦生态廊道:结合路桥大道东沿线建设,廊道宽度为300-500米。

青龙浦生态廊道:结合路院金快速路建设,廊道宽度为300-500米,也是洪水调蓄河道。

金清河生态绿廊:廊道宽度为400-1000米。

(3)生态缓冲区: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过渡性质的地域,以保护生态的连续性。主要包括环绿心生态缓冲区及近郊生态缓冲区。该生态区为城市化控制地区,以更新改造为主,严禁进行大规模的新开发活动。

(4)生态协调区:为城市长远发展备用地,主要分布在机场南侧和椒北平原。该区为城市化限制地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绿色产业,区内村镇发展采取集约发展模式,以更新改造为主,不宜进行大规模的新开发活动。

(5)城镇建设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该区为城市化促进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城市建设。

6.4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6.4.1规划结构

(1)一心两楔:规划以东海、绿心、山体和椒江、金清水网作为绿化背景,通过“一心六脉”的结构将自然景观引入城市内部。绿心由绿心山系和平原水库组成,由绿心伸出的绿脉根据自然条件分别与山体及河流结合,作为隔离城市组团的生态绿地。避免了城市过度连绵发展造成的生态脆弱,同时作为生物迁徙的生态廊道。

(2)轴线与网络:在城市各组团内部,以丰富的自然山体和水系为基础发展。自然水系和连绵山体作为绿化发展延伸的轴线,水网密集区域和城市中的山地作为节点发展为城市公园,同时通过林荫道和街头绿地把这些轴线和节点连续成为网络。总体布局结构形成“环形放射+网络”的形式。

7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7.1 规划原则

系统性、综合性原则

交通运输与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原则

引导并支持城市空间形态拓展原则

前瞻性、适当超前原则

7.2 规划目标

在现阶段,交通基础设施仍然是一项重要的、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善自身的综合交通体系,构筑一体化的城市交通网络,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

提高、综合竞争力的增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目标分别从区域与城市两个层面进行确定:

7.2.1 区域交通规划目标

有效、快速地衔接浙江省综合交通网络和全国沿海交通通道,大幅度提升台州市的交通区位条件,加快与上海经济区的对接。

减少台州市货物流通成本,提高货物运输的实效性,从而显著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

进一步增强台州市对浙江省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扩大经济辐射范围;

促进公路、铁路及内河水运等港口集疏运网络的形成,有效拓展港口的陆向腹地,推动台州港口的发展。

7.2.2 城市交通规划目标

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营造绿色交通系统,实现城市与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一体化城市道路交通网络的形成,促进台州市组团式城市发展;

妥善处理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以城市规划指导交通系统的建设,以交通系统的建设引导城市空间发展。

7.3 交通发展战略目标

综合考虑台州市区位条件和城市发展总体目标,确定台州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目标为: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引,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密切结合城市土地利用和发展空间的拓展,积极构筑以港口为龙头,以高、快速路与快速轨道线形成的“双快”交通体系为骨干,以铁路、航空、内河水运为重要补充的高效、快捷、人本、绿色的都市综合交通运输系统,适应、促进并合理引导城市空间发展,最终实现台州市在浙江省中部沿海地区的交通枢纽城市、物流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在此目标下,确定台州市区域交通发展时空建设目标为“124”体系,即:

一小时内有效通达范围涵盖全台州市域;

二小时内有效通达范围涵盖甬、金、温地区;

四小时内有效通达范围涵盖浙江全省、上海市及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四省部分地区。

确定台州市区交通发展时空建设目标为“1530”体系,即:

15分钟有效沟通各主要城区之间的快速联系;

30分钟有效通达城区各交通节点。

7.4 交通重点发展策略

7.4.1 空港

现代化的航空港是城市的主要基础设施,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台州机场,增强航空运输在周边城市中的竞争力,是台州市在发展综合运输系统中重点要考虑的问题,为此,建议:

加快台州市新机场的建设,将新机场发展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支线机场。

积极发展并完善连接新机场的快速道路、轨道交通、航空客货流中心等设施。

根据国家民航总局对国内航空网的总体布局,台州新机场定位为支线机场,等级按4D级规划报批,4C级建造,跑道长度2800米,规划控制用地8000亩,一期用地4000亩。

7.4.2 港口

台州市具有发达的内河水运网络和港口城市的优势,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未来台州的港口和内河水运货物运输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为此,需要加大对港口的改造和建设力度,规划形成以海门港区为主体(含头门岛作业区)、健跳与大麦屿港区相互联动的

台州港口群,通过高效、优质的服务,提高台州港的区域竞争力,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职能。发展策略:

近中期以海门港建设为基础,加快椒江口外航道的疏浚,完善港口的集疏运网络,积极拓展港口陆向腹地。

近中期加强头门岛港区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和相关规划工作,加快港口和集疏运网络和临港型工业的建设步伐。

推进大麦屿港区、健跳港区的合作开发和临港工业区建设。

保留三山港、芦村港。

7.4.3 铁路

为有效拓展台州的经济腹地范围和经济辐射能力,促进台州港港口陆向腹地的拓展,提高港口的枢纽地位,台州必须大力建设铁路运输系统,加快甬台温铁路和金台铁路的建设。

甬台温铁路

规划近期建设甬台温铁路台州段。甬台温铁路是我国沿海北起辽宁大连市,南抵广西的规划铁路中段。该铁路线为国家铁路I级线(以客运为主)。

铁路客运站场选址位于永宁江北(黄岩王林),货运站场选址路桥螺洋。鉴于铁路货运站用地面积不足,积极与周边仓储物流用地实行联动发展策略。

金台铁路

规划中远期建设金台铁路台州段,沟通甬台温铁路与浙赣铁路之间的联系。着眼椒北平原与头门岛的开发,规划金台铁路东延线。

规划在金台铁路东延线建设铁路货运站场一座,以满足头门岛开发带来的长距离、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发挥海铁联运优势。

7.4.4 高快速路系统规划

针对台州市空间范围拓展、居民出行距离加长的趋势,为满足城市长距离、快速的对内、对外交通的出行需求,解决出入境或过境交通,城市组团间交通的出行问题,台州市应以甬台温高速、104国道为依托,大力发展台州市高快速路系统,实现市内交通与对外交通系统之间的快速连接,并引导城市空间的有效拓展。同时,努力形成沿高快速系统的交通生态走廊,尽量减少高快速路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强调在新发展区边缘、生态廊道内布设高快速路系统,并同发展区外围的客货运换乘枢纽相结合,实现对区域的服务。另外,规划高快速路系统应从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到在北部与临海路网、南部与温岭路网的有效对接。

“三纵两横”的高速路系统

“三纵”为:甬台温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104国道;

“两横”为:台缙高速公路东延线、南部一级公路大金线(大溪高速公路出口至金清)。 “一环六射五连”的快速路系统

“一环”。为环绕“绿心”的快速内环,主要功能为沟通椒江、黄岩路桥三个组团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同时在内侧修建辅道,以满足居民环绿心的休闲旅游需求。

“六射”。主要沟通城市快速内环与城区、快速内环与对外交通系统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它们分别是:东山至开发区快速路;椒北至大学城快速路(台州大道、椒江大桥);江口至临海快速路;黄岩北快速路;黄长复线快速路;桐屿至泽国快速路。

“五连”。以沟通城区外围各主要组团之间、城区与区域交通系统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为目的,分别是台东大道、院路金(院桥——路桥——金清)快速路、机新路南部快速(中部快线)、黄岩至椒北快速路、黄岩南部快速路(联系内环与院路金快速)。

7.4.5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在城市发展时机成熟的条件下,积极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立以地铁、轻轨为主要形式

的城市轨道交通网,为形成交通导向型城市的发展模式(TOD)提供支撑,并结合常规公交的发展,促进城市发展向公共交通依赖型的转变,推动城市空间的拓展和人口疏散。

轨道交通线网

本着交通疏导和规划引导并重的原则,规划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呈“中”字型结构的布局形式。建议规划方案为“一环多翼”形态,由5条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分别是:

—轨道交通1号线(环线)。以实现交通疏导为目的,沟通椒江、黄岩、路桥三区之间的快速联系。

—轨道交通2号线(城际线)。以区域城镇的一体化建设为引导,沟通台州市区与温岭、泽国之间的快速城际联系。

—轨道交通3号线(机场线)。以交通引导为目的,沟通台州市路桥区与金清新城、机场之间快速联系。

—轨道交通4号线。联络环线、椒北线与机场线,沟通椒江市区与滨海工业区、机场之间的快捷联系。

—轨道交通5号线(椒北线)。沟通主城区与椒北平原的快速联系,带动椒北平原的开发。 轨道换乘枢纽设置

为实现各轨道交通线之间的换乘,分别在椒江市民广场、路桥、三甲设置换乘枢纽。

轨道车辆段设置

轨道交通北部编组站:规划位于椒江与江口之间的生态走廊带内,大环路南侧,用地预留20公顷左右;轨道交通南部编组站:规划位于路桥与黄岩之间的生态走廊带内,规划甬台温铁路线的西侧,用地预留15公顷左右;轨道交通东部编组站:位于台州新机场用地范围内,规划用地预留面积为15公顷左右。

7.4.6 物流中心规划

台州市传统商贸流通业的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所带来的物流服务新需求,要求台州市必须花大力气进行物流中心的规划与建设。依据台州市的现状物流特点和未来发展需求,台州市物流系统的建设将以区域物流系统的建设为主,国际物流和城市配送物流为辅。

依托台州市规划形成的高效、便捷的对外交通系统,结合台州市物流系统的未来空间布局,以集中布置形成规模效应为准则,以综合物流和专业物流的划分为导向,综合规划两个综合物流园区、三个专业物流中心及若干个货运场站。

螺洋综合物流中心:以甬台温铁路货站为依托,成为近中期台州市物流建设的重点内容,规划控制用地约为30公顷。

椒北综合物流园区:随着未来头门岛港区的开发可能和金台铁路东延线的修建,将成为台州市潜在的物流发展重点。该物流园区将同时发展区域物流与国际物流,规划控制用地约为40公顷。

金清物流中心:以服务于滨海工业区的工业物流为主,并依托新机场,规划中远期积极发展航空物流。规划控制用地约为20公顷。

黄岩西部物流中心:以服务于黄岩西部工业区的工业物流为主,规划控制用地约为15公顷。外沙物流中心:以服务于海门港区集装箱中转物流为主,并兼有工业物流的服务,规划控制用地约为15公顷。

7.4.7 客流中心规划

在城市旧城区边缘、新发展区外围,结合高快速路系统、轨道交通系统建设台州市一级客流中心。

针对台州市的空间结构和规划布局,客流中心的规划遵循各组团相对独立发展的现实,分别在椒江、黄岩、路桥各布置一个市级对外公路客运中心。作为对一级客运中心的补充,规划在金清、院桥、路南、火车站等地区布置二级、三级的中短途客运站。

一级客运中心用地规模为:椒江客运中心4.5万平方米;黄岩客运中心2万平方米;路桥客运中心2万平方米,并配套预留城市公共停车场和公交枢纽站用地。

回复支持反对使用道具举报

洋华小老嫣

2

主题

189

帖子

157

积分

秀才

Rank: 2

积分157

收听TA 发消息

3#

楼主| 发表于2005-12-2 12:39:07 | 只看该作者

8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8.1 水资源与给排水工程规划

8.1.1 水资源规划

规划在充分利用台州南片水资源的基础上,向灵江流域引水,解决台州南片缺水的问题;椒北从牛头山水库引水,近期1095万立方米/年,远期3600立方米/年。近期重点建设台州二期供水工程,加快向灵江流域引水的前期科学论证工作。

8.1.2 给水规划

椒北:撤除现有三个水厂,于章安山前建椒北水厂,水源由牛头山水库引水;

椒南:保留现有永宁水厂、蛇头山水厂,建东山配水站;

路桥:保留现有路桥水厂,于梅山以东建配水站,此两配水站由梅山水厂配水;

黄岩:现有西城水厂、江口水厂均拟撤,于半洋张新建水厂。

管网设计。实现台州市区环状供水,增加供水安全,便于统一调度;

分质供水:规划建议采用分质供水,从近中期开始,新规划建设区应设置两套供水管网,待条件成熟时直接接驳净水系统。

8.1.3 排水规划

实行分流制的排水体制,旧城区将合流制改为分流制。规划四个污水分区:椒北、椒南、黄岩、路桥,建设椒北污水处理厂、椒江污水处理厂、黄岩污水处理厂、路桥污水处理厂(2座,其中一座建设在滨海工业区内),污水处理率100%。

8.2 城市供电规划

8.2.1 规划原则

坚持“服务于经济,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发展”的方针,不断提高电网稳定、经济、安全的供电能力;

以电力电量为依据,分区分块为原则,逐步增加50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布点,完善220KV网架;

完善110KV及以下网络,降低损耗,提高供电质量和可靠性,在负荷密度较大的城镇或城郊逐步简化电压等级,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8.2.2 规划目标

区域发展目标:规划到2020年,台州成为浙江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将形成以核电为主,火电、水电为辅,抽水蓄能发电配套,风电、潮汐电互补的能源格局,成为华东最大、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以及主要的电力输出城市。

城市电网规划目标:建成以500KV变电所和台州电厂为电源点,220KV为骨架网架,运行稳定、安全、可靠,设备先进、调度灵活、自动化程度较高、高效管理的台州电网。

8.2.3 电源建设规划

作为浙江省“十五”规划中能源重点建设地区,将规划新(扩)建:台州电厂五期改造扩建工程、三门核电站、三门火电厂、玉环火电厂、天台桐柏蓄能电站、仙居蓄能电站等一批电源设施。

8.2.4 电网建设规划

电网规划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要求,高压走廊的设置应与城市规划用地相协调,尽量避免高压走廊穿越城区。

500千伏输电网

规划2005年建成台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容量4×750MVA),2007年在台州北部建设临海500千伏变电站,2010年在台州南部建成第二座500KV变电站。规划500KV电网将作为台州主要电源。

220千伏输电网

规划到2020年,台州市区配置21座220KV变电站,220KV变电站容载比取1.7~2.0。规划采用220KV、110KV、10KV三级电压。到2020年,台州市区新增220KV变电站10个,220KV 电网将作为台州市电源主网架。

110千伏输电网

规划到2020年,台州市区新增110KV变电站约50座,110KV变电站容载比取1.9~2.2。8.3 城市信息系统规划

8.3.1 电信规划

业务发展目标

规划到2020年,台州通信网络规模位居全省地市级前列,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运行安全高效,地区发展差距显著缩小,能够满足社会用户的各种需要,实现面向个人的普遍通信业务。

规划近期到2005年,台州市区总交换容量达到73万门,主线普及率达到35.9%;规划远期到2020年,台州市区总交换容量达到121万门,主线普及率达到57.8%。

电信局所规划

从“大容量、少局所”规划思路和远期发展的角度出发,对那些位置偏远、局所容量不大、用户密度不高、局房设施差、设计不规范、非主流交换机机型的局所,实行撤点并网减少局所数目。对那些容量较大,非主流交换机机型的局所在近期内不再扩容,其新用户由附近大容量交换局直接布放接入网设备满足用户需求,在条件成熟时实行撤点并网。

规划远期台州市区三区均形成两个目标局覆盖全区的网络结构,即最终网内形成6个目标交换局。平均单局容量约16万门,对单局容量超过10万门的局,从安全考虑可设置2个交换系统。

传输网建设规划

长途传输主要采用光缆、卫星和数字微波三种手段,市话通信管道建设配合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的道路建设同步进行;市中心区的电信架空配线,结合旧城区改建逐步改为地下埋设;电信管道应列入道路工程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中;城市中心区和规划发展区今后不再规划设置微波通道。

其他通信规划

无线电收发信台严格按照划分的收发信区设点布置;在规划期内整顿好台州市的电磁空间环境,预留和控制卫星地面站备用点;适时发展新型通信业务,如可视电话、交互型可视数据通信、智能用户电报、用户传真、计算机资源共享的专用数据通信、商用信息服务等,逐步实现多网互连,使台州市电信网向多元化的综合业务数字网过渡。

8.3.2 邮政规划

规划原则

邮政局所宜设在交通便利、人口密集的地段,有利于及时准确地为社会传递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的通信需求;

便于邮路网络的组织安排,便于邮政运输车辆出入,保证邮件运输时限。

规划目标

完善邮政服务网点建设,建立布局合理、符合信息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业务发展前景的多功能邮政服务网,并将其建设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履行普遍服务意义和促进邮政业务稳步增长的服务平台;

增加网点数量,调整网点布局,优化业务结构。

邮政设施规划

中心局、分局建设。规划近、中期在黄岩江口建成台州邮政中心局和路桥分局。远期随着火车站及新机场的建设,配套建设火车站邮件处理中心和航空邮件转运站。

支局所建设。远期重点新建及改建邮政局所17个,使支局所总数达到45个,平均每个局所服务半径1.0-1.2公里,服务人口3.5万人。

8.3.3 广播电视规划

发展目标

规划到2020年,形成高质量的广电节目体系和综合性多功能数字化的广电传输覆盖网络体系。使台州广播电视行业总体发展水平跻身于先进发达地区行列,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区域强势媒体。到2005年,广播电视制作、传输、覆盖基本上数字化,广播和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8%,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88%。

发展规划

大力发展数字电视和数字广播,加快频道专业化、对象化和大众化步伐,以适应不同对象的收听收视需要,完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加快有线网络多功能开发和综合业务的开发。市、区二级广电中心(大楼)及中心镇广电站业务用房建设。市、区二级广电中心(大楼)是广播电视制作、传输的核心,中心镇广电站业务用房是解决广播电视农村覆盖的基础设施。市级和黄岩、路桥二区建立广电中心(大楼)。按区域相对接近性,分片建设中心镇广电业务用房。

有线广播电视网建设。在市区地埋管线环网的基础上,全市南北二个方向各建一个环网。北环网路由:椒江——杜桥——三门——天台——仙居——临海——黄岩——椒江。南环网路由:椒江——路桥——泽国——大溪——温峤——玉环——温岭——路桥——椒江。

建设市广电中心至临海括苍山(120E55,28N48,海拔1382m)微波通道。在广电中心至括苍山连线及±5°范围内,避免建设75m以上建筑。

完善市区枫山、黄毛山及临海括苍山无线广播电视发射台基础设施,扩大无线覆盖效果。在市区分别建设广播电视用户服务中心各一个,以满足数字广播电视的个性化服务要求。8.4 城市燃气规划

8.4.1 规划目标与规划原则

最大限度普及台州市城区居民的生活用气和部分生产用气。气化率2005年90%,2010年95%,2020年为100%。

根据台州市区城市燃气现状以及“西气东输”工程和东海春晓气田的开发建设,为顺

利接纳天然气,台州市应大力提高管道气化率。规划管道气化率2005年达到60%,2010年达到90%,2020年达到95%,规划到2020年,台州市基本实现天然气全气化。

居民的用气水平。规划2005年耗热定额为70万千卡/年?人,2010年后为75万千卡/年?人。输配管网以远期负荷确定输配能力,并考虑天然气管道接入后管网具有一定的兼容性。

8.4.2 气源规划

台州市燃气气源主要有天然气、煤制气、油制气和液化石油气等。根据国家计划,随着“西气东输”和东海天然气的加快建设,都将为台州市引进天然气,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大气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有利条件。

规划近期采用液化石油气,中远期采用天然气。根据《台州市天然气利用规划》,规划在甬台温高速公路台州出口处设置天然气气门站一座。

8.4.3 管网规划

压力级制

台州市区燃气管网压力级制采用高中压两级输配气。城区人口、建筑物密集较大,可采用小区中低压两级输配气。具体为:

——高压管线设计压力:2.50Mpa;

——中压管线设计压力:0.4Mpa;

——低压管线设计压力:5000Pa。

城区管网走向规划

高压管线。规划台州市区高压管道成环状布置,高压管道自黄岩门站出站后沿黄岩城区北部外围向东敷设,向西穿过永宁江后在黄岩城区东侧敷设至大环线,然后分为三路。一路向东敷设至椒江城区,再沿椒江城区西侧外围规划路向南敷设至路桥城区;另一路沿黄岩城区东侧外围规划道路向南敷设至大环线,然后向东敷设至路桥城区与椒江至路桥的高压管道衔接,形成高压输气环网;最后一路高压支管沿椒江区的外围规划道路向东继续敷设供椒江热电厂用气。

中压管网。规划台州市区均采用中压一级制的供气压力级制,市区每个城区均设置两路中压供气点负责向城区供气,以确保供气的安全可靠性和管网布置的经济合理性。椒江、黄岩、路桥各城区及规划范围内的沿线各镇中压管道沿城区主要道路成环布置。

8.5 环卫工程规划

近期保留各区垃圾填埋场,加快建设压缩中转站,逐步实施分类袋装上门收集。近期在滨海工业区建设市级大型垃圾处理中心,包括焚烧发电、堆肥、综合利用等,集中处理市区垃圾。

9 城市减灾体系规划

9.1 防洪排涝规划

9.1.1 防洪潮工程规划

(1)防洪潮范围

台州城市防潮工程范围分为两个部分:椒江干流岸段。西起永宁江闸,东至牛头颈,全长12.2公里,称为口内段,分南、北两个岸段;东海塘岸段。东海塘起自岩头闸以南的海塘,有山东十塘、三甲九塘、金清十塘等海塘。

(2)设计标准

2020年末,规划台州市总人口达150万人口,远景250万人口。根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规划黄岩永宁江两岸防洪标准应达到200年一遇,考虑到台州市为组团式城市,可分区设防,所以防洪标准调整为100年一遇;椒江两岸防洪潮标准应达到200年一遇;中心

城海塘防潮标准为200年一遇。

(3)江堤、海塘工程规划

综合考虑潮水位标高、波浪、涌浪爬高和安全超高,规划江堤、海塘主体建设工程有:

椒江干流堤线工程

规划椒江南岸三江口至岩头闸堤线长15.3公里,堤顶设计高程在9.02—9.26米(吴淞标高,下同),其中市区段考虑与港区相结合,做直立式江堤,堤顶设计高程为9.02米,其余堤线断面均为斜坡式。椒江北岸章安道头至老鼠山堤线共长6公里,市郊段、前所段的塘顶设计高程9.05—9.14米,口外段采用允许越浪形式,塘顶设计高程8.8米。

东海塘堤线

东海塘包括山东十塘和三甲九塘共长11.65公里,塘顶设计高程10.00-10.30米(考虑涌浪因素)。考虑十塘联围建设的需要,如果十塘建设获得批准,九塘海堤线建设应该外推至十塘。

永宁江中下游防洪工程

永宁江的治理方针是“上蓄、中疏、下控、利航”的原则,使上游长潭水库尽量蓄水拦洪,中游拓浚河道,建堤裁弯取直,增加泄洪能力,下游永宁江口建闸挡潮防淤。永宁江中下游主要防洪工程为:永宁江闸与河道整治。

9.1.2 平原地区排涝工程规划

(1)防洪排涝规划思路

中部平原水库蓄洪

东部平原河道蓄洪

重点防治西部山洪

调整水流加强置换

(2)治涝标准

根据台州市城市总体发展的需要,规划区排涝标准为二十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日排干。城区建筑物地面控制为:椒江组团5.35米以上,黄岩组团5.6米以上,路桥组团5.4米以上。(3)主体规划工程

按照规划原则,确定台州市平原地区的主体蓄洪排涝工程有:

绿心平原水库工程。由峒屿、东山水库组成,湖区面积分别为256公顷、60公顷。平原水库位于绿心,规划建设成人工湖,以增加绿心的生态效应。

黄岩新开河工程,向南延伸连通鉴洋湖水系和金清河,以防西部山洪穿越路桥中心城区。规划河道用地宽度为100米,构成西环城河,连通永宁江水系与金清水系;

洪家场浦改道拓建工程。规划河道用地宽度为100米,沟通中部平原水库与东海;青龙浦拓建工程。规划河道用地宽度为100米,沟通永宁河与东海;此两条拓宽河道既有汛期蓄洪作用,又有调节平原地区河道水流方向的作用。

9.2 消防规划

9.2.1 规划原则

加强各类工程火灾预防,加强消防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灭火能力。

加强新区的消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消防设施合理分布。

结合旧城改造,适当增建和改建、扩建消防站,增加消防设施,提高旧城区的灭火能力。

9.2.2 发展目标

规划到2020年,建立起消防基础设施完善、适应台州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特点的城市消防设施体系。

9.2.3 消防设施规划

(1)消防安全布局规划

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设置在城市外围的独立地区,并与民用建筑保持规定的防火安全距离。位于旧城区内严重影响城市消防安全的工厂、仓库,必须逐步采取限期迁移或改变生产使用性质等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

(2)消防通讯系统规划

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加快消防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台州市“119”消防调度指挥中心,包括119接警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大屏幕消防显示系统、po.lice消防执勤车辆全球定位系统、火场图形传输系统、重点单位监控系统。实现市区统一接警,以求最大限度达到警力、装备、信息共享,发挥灭火作战最佳效能。

(3)防通道规划

在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中,必须按规范要求控制好消防通道。重点考虑旧城区、住宅小区、工业区的消防通道。特别是已建成的国道、省道目前已逐步发展成为城区道路,严重影响消防紧急救援,应当通过改善交通条件、疏通路障等加以解决。

(4)消防供水规划

建设合用的或单独的消防供水管道,达到可靠的环状管网和双路供水要求。市政供水缺乏地区,设置单独的消防水池。

(5)消防站布局规划

按照每个消防站责任区保护面积为4~7平方公里的原则,设置消防站。

9.3 人防规划

9.3.1 规划目标

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坚持人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城市建设相结合,长远建设与应急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人防工事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9.3.2 人防规划

(1)总体防护能力

提高城市总体防护能力的措施。控制老城区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将人口疏散到新区;按照平战结合的要求完善城市道路系统,保证城市对外交通畅通,适应战时的疏散和救助;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应有一定的绿地和开敞空间,增强防空、防火、抗灾能力;积极防护,严密伪装,加强防卫、适时疏散重要防护目标;完善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增设人防警报数量,增强人防通信、警报系统的抗毁能力;城市供水、排水、供电、供气和通信管网,在满足平时生产、生活需要的前提下,同时考虑防洪、防灾要求;新建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有毒的工厂、仓库远离市中心区,对原有的进行搬迁和控制其数量、规模,加强防护管理,提高抗毁能力。

城市总体防护的具体实施按照“市级统一指挥,组团独立防护,连片街道基础配套,四层立体布局(地面建筑层、地下管线层、人防工事层、地下交通层),地上地下结合的多片、多层、多组群式的总体防护结构模式”进行。结合城市已建的疏散干道,实现椒江、黄岩、路桥之间的联系,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总体防护能力。

根据市区人口规模,按照国家规定人均1平方米标准设置人员掩蔽工程,利用台州的山体优势,建设高等级、高抗力的防护工程。结合旧城改造、城市广场修建人防工程,实行平战结合。城市地下交通干线和地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应兼顾人防需要。

规划在椒江组团设市人防指挥中心和备份指挥中心,并在各区建设区级人防指挥所。规划在椒江建设一处市级急救中心医院和一处急救医院,在黄岩、路桥各建一处急救医院,医疗救护系统应与人员掩蔽工程相衔接。

市级统一指挥即平时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市人防办负责做好防空抗毁的指挥、方案拟制

以及防空抗毁各项准备工作,战时在市人防指挥部的领导下,组织群众进行防空袭斗争,保存战斗潜力和支持前线作战。

(2)人防工程规划规模

人防工程规划总规模按照规划人口70%留城计算。根据人口预测,到规划期末2020年台州市建设用地总人口将达到150万人,按此计算,规划人防工程总面积105万平方米(不包括指挥所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配套工程及疏散干道面积)。

10 规划实施与规划管理

10.1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

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的功能,完善行政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教育中心、科技中心的职能,强化中心城区对市区、市域的综合服务功能,中心城区成为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模范。

10.2 加快基础设施整合

加快推进甬台温铁路、新机场、沿海大通道,104国道等对台州城市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的区域基础设施的论证进度与建设进度。

加快推进供水、供电、污水、防灾、环卫、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促进各组团的基础设施共享,实现市区基础设施一体化。

10.3 农村城市化

本次总体规划范围位于城镇与乡村聚落密集的温黄平原,城市土地拓展将众多近郊村镇纳入城市发展区。城中村的改建,涉及到农村集体土地性质转变,农民居住与就业安置,村镇民营工业再布局等问题。目前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解决“城中村”问题的方式各不相同,建议尽快开展“农村城市化”专题调研,制定一套适合台州客观实际的村镇聚落城市化策略。

10.4 推进城市户籍制度改革

完善城市户籍管理制度,将在城区居住、就业的农业户籍人口纳入统一的城市人口的管理体系,促进人口向城区集中,推动城市化进程。

10.5 强化城市规划集中统一管理

加强城市规划的集中管理,加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规划、建设、实施、监督中的作用。建立台州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适时掌握土地资源的规划、建设情况,提高规划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能。

10.6 城市开发与经营

土地收益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来源。一个城市的土地收益总量应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水平相适应。土地收益应主要投资于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城市更新等领域,以进一步促进城市功能完善和城市环境的美化,并使城市建设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政府应扩大投放市场土地中“熟地”的比重,采取土地预征、年地租、年度土地出让总量控制、完善土地储备制度等方式保障土地收益。形成“政府先投入-土地增值-招标拍卖-收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环。

城市总体规划将是政府管理城市公共事务、调控公共资源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公共管理方法,实现市场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双重目标。规划实施中应注重实现城市建设的“融资—投资建设—收益-再投资建设”的良性循环。

扩大城市建设融资渠道。改变单一政府投资主体、单一财政来源的模式。通过财政、银行贷款、社会融资、民间投资等多种途径筹集城建资金。采取公共设施的有偿经营,基础设施收

益抵押等多种办法进行城市建设。使城市建设成为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投资领域。

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会展中心、歌剧院、体育馆等公共设施,桥梁、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同时具有公共性与市场经营性,建议通过市场进行融资建设与经营。创建具有活力的、良性循环的、安全的城市设施的投资建设经营体系。

10.7 后续规划编制与专项研究

台州属于组团式城市,各组团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建议在总体规划批准之后,以总体规划为依据,尽快组织分区规划及各专项规划的编制,细化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与各类用地安排,保证各项建设与投资项目(特别是近期工业区开发)的顺利进行,保证总规确定的各项规划意图的落实。对三个城区和其它重点开发地区制定“法定图则”,增强重大详规的法定性,法定图则”全覆盖。积极开展交通系统、社会设施、生态环境、绿心保护与开发、温黄平原区域轨道网络、城中村改建、工业用地开发等方面的专项规划研究,增加规划研究与规划预案的储备。

10.8 强制性规划内容

按照《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2002』218号)的要求,制定《强制性条文实施细则》,落实规划强制性条款内容,增强强制性内容的刚性。在相关规划中进一步明确蓝线(水系)、、绿线(绿地)、紫线(历史文化、文物保护)和公共利益、生态保护的控制,确定各类禁止建设区的界线,确定“绿心”以及“东部开敞带”等生态保护区的公共产权边界。制定相关的规定,切实控制与保护生态敏感区。

10.9 规划宣传与教育

借助本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积极策划宣传“新台州”,宣传“台州概念”。促进全市观念整合,扩大市民与外界对台州城市的认知。城市总体规划是未来台州城市发展的蓝图,规划通过之后,应向全社会广泛宣传,普及规划教育,振奋广大市民建设新台州的热情,同时让全社会形成自觉遵从城市规划、共同监督城市规划实施良好氛围。

10.10关于规划的调整

在本规划实施过程中,如有确实需要调整修改的内容,必须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程序。

浙江省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浙江省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 告2019版

序言 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从18岁-35岁人口数量,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趋势变化。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 (1) 第二节台州黄岩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台州黄岩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台州黄岩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占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台州黄岩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台州黄岩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台州黄岩区18岁-35岁人口数量同全省18岁-35岁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 分析 (6) 第三节台州黄岩区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指标分析 (7) 一、台州黄岩区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 (7) 二、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台州黄岩区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占全省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台州黄岩区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台州黄岩区18岁-35岁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分析 (8)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13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公告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13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公告 (文章转自:ntce.in)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2013年教师资格证认定公告 根据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统一部署,黄岩区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从3月下旬开始。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实行属地管理,凡户籍或工作单位(具有人事档案管理权)在本区的,或户籍不在本区,但人事档案挂靠在本区人才交流中心的人员,均可向我区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提出认定申请。 户籍和人事档案均不在本区的人员应回户籍所在地或人事档案管理地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申请认定。 二、2013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认定继续采用网上申报方式。 网上申报的登录网址为:www,jszg,edu,cn。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分为“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和“未参加全国统考申请人”两类。取得“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的申请人(以下简称“A类申请人”)登录“全国统考合格申请人网报入口”进行网报;考取“浙江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合格证书”的申请人(以下简称“B类申请人”)登录“未参加全国统考申请人网报入口”进行网报。网上申报时请认真阅读有关说明和提示。 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资格和职业高中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认定机构为台州市教育局。黄岩区教育局为本次申请认定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教师资格和职业高中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现场确认点之一。 幼儿园、小学、初中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和现场确认点均为黄岩区教育局。 两类申请认定人员在公告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网上申报,网报时务请注意选择正确的网报入口、认定机构和现场确认点。然后按公告要求到本次申报的现场确认点--黄岩区行政服务中心三楼综合窗口进行现场确认。 三、工作安排: 程序时间地点或网址 网上申报3月27日上午8:00--4月2日下午17: 00 中国教师资格网 (www,jszg, edu,cn) 填写《教师资格认 定申请表》和《申请人思想品德鉴定表》--------- 相关表格从网上申 报网页上直接下 载。 上交表格、提供资料,现场确认,领取并填写体检表4月9日-4月11日(上午8:00-11: 30,下午14:00-16:30) 区行政服务中心三 楼综合窗口(区政 府大楼东面) 申请认定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部分人员的学科知识测试B类申请人:4月18日上午9时正(测试 对象为申请任教学科与所学专业不相 同或不相近的申请人,测试人员名单于 4月16日上午公布在黄岩教育信息网- 黄岩区教师进修学 校(桔乡大道与九 峰路交叉口)

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文本资料

大连2020年城市规划 国务院原则上同意修编后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4105平方公里陆域被纳入城市规划区大连城市规模向北扩大了 国务院不久前已对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作出批复,原则上同意修编后的《大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按照这个规划,全市陆域面积13538平方公里中的4105平方公里,被纳入城市规划区。 大连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负责人说,城市规划区在金州以南为2600平方公里,此外还包括长海县、冰峪沟地区和碧流河库区等地。在城乡规划区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和管理,合理利用山体等自然分隔,形成由中心城区、新城区、金州城区和旅顺口城区组成的组团式城市布局。我市为此将控制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的发展规模,到2020年,市内4区加上旅顺口区实际居住人口控制在355万人以内,同时有序引导人口和产业向周围各组团转移。到2010年,这5个区的实际居住人口将被控制在310万人以内,建设用地控制在262万平方公里以内。 大连城市规划特点 大连早期采用了欧洲古典及日式建筑风格,以广场、林荫大道、放射型道路为主要特征,街巷规模较小。建国后,城市规模迅速扩大。近年来,城市功能布局进行了调整,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构成“蓝天、碧海、青山”的特色风貌和景观格局,形成独具特色的“山在城中,城在山中,城在林中”的滨海园林旅游城市。 《发展规划》在原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从大连实际出发,本着科学性、超前性和导向性的

原则,重点对城市功能、发展目标、城市规划范围、城市发展方向、城镇体系、航运中心和产业基地布局、重大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补充、完善和调整。《发展规划》将大连的城市功能定位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我国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重要的石化、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规划》还提出,要深入实施国际化、信息化、科教强市、协调发展四大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经济发展实行三步走的奋斗目标,2005年为实现城市现代化奠定基础,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发展规划》还对中心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进行控制,引导中心城市的人口和产业向新市区、次中心城市疏解。规划到2020年,大连市总人口数达8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85%。发展规划中对原规划区范围内未做调整,重点调整了城区范围。将城区范围扩大到金州以南的2567平方公里用地内,比原总体规划增加了2000平方公里。通过构筑“一个中心”,建成“四个基地”,全面调整产业布局,形成“两区三带”(主城区、新市区;沈大高速公路经济带、大丹高速公路经济带、长山列岛及周边的海洋经济带)的产业体系总体布局。 1.城市功能 《大连城市发展规划》确定城市功能为: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我国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重要的石化、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基地。 2.城镇体系布局 坚持区域协调发展,以中心城市为主,合理发展卫星城,形成功能互补的城市发展群。 规划大连市将形成由一个中心城市、三个次中心城市、七个小城市、十一个重点镇、二十八个建制镇组成的城镇体系网络,构成沿两条轴线(一条为渤海沿岸的长大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一条为黄海沿岸的大丹高速公路)呈“V”形放射状组团式空间格局。 大连中心城市按照“西拓北进”的思路,西拓至旅顺、北进至金州,构筑“两城”的空间格局,“两城”即主城区与新市区。 3.港口规划空间布局 以“一岛三湾”港口为核心,以双岛湾、长兴岛深水港为重点,以瓦房店、普兰店、旅顺港口以及庄河、长海港口为支撑,形成以大连港为中心,以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为环绕的港口集群,发挥区域性港口的集聚优势,带动渤海、黄海港口集群参与国际港口间的竞争。 大孤山半岛、大窑湾、大连湾、鲇鱼湾即“一岛三湾”是大连港口空间布局的核心港区。 4.交通规划 规划到2020年,大连市公路总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以上,公路网密度达到50公里/百平方公里。

黄岩与台州

在本文的开头,本人首先引用印象学上的一句名言:性格左右命运,气度影响格局!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相信各位港友看完全文,心中一定会有自己的答案! 看了这个标题之后,很多黄港的朋友们可能都会感觉到非常的不爽,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抱怨和不呢?那么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黄岩的过去; 1994年,也就是黄岩撤市设区之前,黄岩是全国第一个粮食亩产跨“纲要”,超“双纲”的县。改革开放以来黄岩制订出台了第一个保护和规范股份合作制的政策性文件,有力的推动了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在几乎没有国家任何投资的情况下,完成靠着黄岩人的硬气和敢做敢为的精神,黄岩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市)、浙江省十强,是台州地区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县。“黄岩一直以工业为支柱,发展势头极其强劲。当时的黄岩市正在向中等城市靠拢,掌握的是县一级的独立财政和事权,并有部分地级事权。”在知名度方面,黄岩拥有全国首家的县级民航站——黄岩机场和全国知名的中国蜜橘之乡;黄岩市最富裕的路桥镇正在展现其作为浙江省(甚至是全国)商贸中心的能力和气魄;假设没有飞来横祸,黄岩市在十年之后,也就是现在,将成为一座经济发达、尚贸繁荣、富饶美丽的国家级中等城市; 但就在90万黄岩人民正准备凝心聚力,发扬敢为人先的黄岩精神,憧憬在努力打造未来全国中等城市的梦想之时;1994年,台州地委行署上报撤销地委设立台州市,并且市中心从原地区行署所在地临海市搬到椒江区。消息传来,犹如一枚重磅BoB!!!,立即在黄岩市激起强烈反弹。 报告刺激黄岩市最深的有三点,第一,“黄岩市”从此不复存在,成为“黄岩区”,黄岩1300多年的知名度将一去不复反;第二,作为黄岩市一部分的路桥镇将升格为路桥区,与黄岩区并列,财政完全独立,黄岩失去了商业中心、一半的耕地、一半的财税以及前期投入的巨大投资(当时黄岩市的十大项目里面至少有7个放在了路桥镇);第三,黄岩作为县级市的独立财权、事权将完全丧失,黄岩的财政收入将有很大一部分上交给台州市,支撑其庞大的台州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养活多达8000人的go-vern-ment公务员,而黄岩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黄岩撤市设区

这篇文字是在网络上流行很久的文字: 2004年3月8日,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两会”顺利闭幕,这是整整10年来,黄岩区最正常的一次“两会”,整个台州好像都松了一口气。 但时至今日,谈起黄岩问题,台州市委、市政府仍然讳莫如深。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王同元曾于2003年黄岩区人大休会期间率工作组赴黄岩调研。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王表示:“黄岩人大的事情,解决了就好了。你们要采访还是找当地。” 撤市设区初起纷争 “其实,现在的台州市区,就是当年的黄岩县。”一位离休干部对比着过去的黄岩县和现在的台州地图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台州市成立于1994年,由原来的台州地区改建而成,其辖区包括椒江、路桥、黄岩三区,以及周围的仙居、临海、温岭等六县(市),行政中心所在地从临海迁至椒江。 台州市区的两个区椒江和路桥,上世纪80年代初都属于黄岩县。随后,海门镇从黄岩独立出来,成为县级椒江市。1989年,黄岩也升格为县级市。1994年,黄岩市最富裕的路桥镇被分割出来,成为台州市的路桥区,黄岩市也撤市设区。 撤市设区之前,黄岩市已跻身全国百强县(市)、浙江省十强,是台州地区经济最发达的一个县。黄岩一直以工业为支柱,发展势头极其强劲。 “当时的黄岩市正在向中等城市靠拢,掌握的是县一级的独立财政和事权,并有部分地级事权。”一位老干部回忆说。 1994年,台州地委行署上报撤销地委设立台州市,并且市中心从原地区行署所在地临海市搬到椒江区。消息传来,立即在黄岩激起强烈反弹。 报告刺激黄岩市最深的有三点,第一,“黄岩市”从此不复存在,成为“黄岩区”;第二,作为黄岩市一部分的路桥镇将升格为路桥区,与黄岩区并列,财政完全独立;第三,黄岩作为县级市的独立财权、事权将完全丧失。 黄岩区政协委员喻允堂回忆说:“按照法律,撤市设区这样的大事,必须由市人大审议通过,可是根本没有,连黄岩市政府、市长办公室都没有研究过。只在台州地委研究通过,然后就上报了。” 于是,在1994年4月,黄岩市人大会议期间,160名人大代表(占总数的70%)联名上书党中央、国务院和民政部,要求撤销台州地委撤地设市的报告。 此举使台州地委大惊。 黄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海荣接到命令:一定要在黄岩人大通过一封信,以人大的名义

青岛城市规划发展史

1.1城市发展历程 1.1.1历史沿革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并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界条约》。从此,胶澳沦为殖民地,山东也划入了德国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进行军事殖民统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为收回青岛进行了英勇斗争。1919年,由于青岛主权问题,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迫使日本于1922年2月4日同中国政府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同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胶澳,开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其行政区域与德胶澳租界地相同。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 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青岛解放后,改属山东省省辖市。1981年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 1.1.2城市建设历程 1、德占时期青岛的城市空间演化(1887-1914) 青岛城市发展是188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从最南 端的港口开始。自1898年始德国人将原沿海一带 的中国居民迁移,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相 继建成小港码头、胶济铁路、青岛火车站、四方 机车厂,具备了一定的城市规模和雏形。1910年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2040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 编者按:创新、生态、人文!响应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展望2040年,上海将成为一座怎样的城市?目前正在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已经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下面我们节选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的部分内容为您一一展现。 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 Striving for the Excellent Global City 城市愿景:上海: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城市性质: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1、城市目标 The Primary Objective 1.1更具竞争力:一座繁荣创新之城GlobalCompetitiveness: a City of Prosperity and Innovation 以建设国际经济、金融中心为支撑,以建设国际贸易、航运中心为基础,以建设自由贸易区为契机,提升上海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和影响力,建立上海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进一步提升上海作为国际门户和国家交通枢纽的功能,强化综合交通的服务能力,提高对内对外两个扇面的辐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上海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支点作用,更好地促进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聚焦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集聚创新资源,吸引创新人才,建立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使上海成为全球创新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和主要科技策源地之一,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城市的全面创新。 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生活、出行、交流交往模式,促进城市生活的信息化、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建设高效互联的智慧城市。 打造新型产业体系和良好创新体系,充分发掘传统行业、创新经济的增长潜力,实现经济多样化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建设适合各类人才成长创业的宜业城市。

黄岩区百强企业

黄岩区百强企业 2011年度“黄岩区十强企业”名单 公元塑业集团有限公司旗隆集团有限公司 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双鸽集团有限公司 标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天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永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台州市王野动力有限公司新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天翀车灯集团有限公司 1 2011年度“黄岩区百强企业”名单 台州市嘉丽房地产有限公司浙江宏信船舶有限公司 新大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精细化学品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拱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利民实业有限公司 市下控股有限公司 浙江广天变压器有限公司本州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黄岩第一罐头食品厂浙江自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精诚模具机械有限公司浙江新东方油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黄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宏振机械模具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丰立机电有限公司 浙江赛豪实业有限公司 浙江星威办公家具制造有限公司陶氏模具集团有限公司 2 浙江黄岩洲鍠实业有限公司滨海模塑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新菱电机有限公司浙江胜利塑胶有限公司浙江荣新工贸有限公司台州市亿力电器有限公司浙江黄

岩江鑫锻造有限公司浙江宏鑫重型锻造有限公司台州市黄岩石鑫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台州市新霸动力制造有限公司西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润康药业有限公司黄岩星泰塑料模具有限公司台州黄岩宇星塑化有限公司浙江联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浙江科佳模架制造有限公司浙江诚远食品有限公司台州印山制刷有限公司浙江黄岩冲模厂 浙江华方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浙江凯华模具有限公司 3 浙江德玛克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尼欧家居有限公司 恩森,台州,化学有限公司台州市黄岩华印纸业有限公司浙江省台州市第一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浙江章华保健美发实业有限公司浙江光华塑业有限公司 浙江精进药业有限公司 浙江黄岩工业供销有限公司浙江希乐工贸有限公司 台州市黄岩电机铸造厂 浙江黄岩美多模具厂 华日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台州市亚东水泥制造有限公司昌盛达机械,浙江,有限公司浙江广益食品有限公司 浙江乾大动力有限公司 浙江平安化建民爆有限公司浙江东方州强塑模实业有限公司台州市展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求精缝纫机有限公司 4 浙江黄岩天雁塑胶有限公司浙江亚华建设有限公司

青岛城市规划(2006-2020)

青岛新城市规划 青岛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凝聚了大批城市规划设计师历时5年智慧与心血的青岛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开始向市民公示。规划显示,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扩容:七镇及胶南市区纳入新规划 本次规划,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市域为青岛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由中心城区、胶州市的营海等环胶州湾地区,以及滨海公路沿线的胶南城区和琅琊、泊里、鳌山卫、温泉、田横、王村、丰城7镇组成,总面积约287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由市南、市北、四方、李沧、崂山、城阳、黄岛7区组成,总面积1408平方公里。 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1995-2010)》相比,新增了一市七镇,新增面积约870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达到2870平方公里。 城市框架: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 规划确立了“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全新空间发展战略,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以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崂山及黄岛副中心为重点,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 2020年人口1200万 2050年经济达发达国城市水平 本次规划勾画出一幅宏大绚丽的未来城市蓝图: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 跨海大桥引桥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大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作者:yumiao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 1011 更新时间:2008 年05月22日 以浪漫和时尚打造都市旅游创新驱动力 一、多维视角剖析大连 从区位角度看:大连是辽东半岛的龙头、东北的窗口、京津的门户、东北亚的重要节点,将在打造东北无障碍旅游区、加速环渤海区域联合、促进东北亚国际旅游圈形成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市场角度看:大连位于东北和环渤黄两大经济快速增长区域的结合部,是旅游需求最旺盛的区域之一;毗邻的韩、日、俄是目前中国前三位入境旅游客源国,潜在入境客源市场规模巨大。 从资源角度看:大连荟萃城、海、港、湾、岛、林、泉、山、河等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且其品质优越,组合优势明显。 从文化角度看:悠久的历史赋予大连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齐鲁文化与海洋文化的交融赋予大连民风淳朴、大气豪爽的个性特征;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和大连城市的发展更赋予大连“创新进取、引领潮流”的时代精神。大连将成为一座开放名城。 从国际视野看:国际化都市往往都是旅游名城。积极建设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相匹配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将成为新时代大连发展的重要举措。

从发展成就看:大连旅游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塑城市品牌,后创旅游品牌,成功创造了以整个城市为载体和核心吸引物的旅游发展模式,成为中国超常规发展旅游的城市典范。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塑造了一个范例。其内涵体现为:理念超前,品牌拉动,政府主导,持续创新,合作多赢。 从问题困难看:旅游空间布局南重北轻;旅游供给体系有待优化和升级;管理体制有待理顺,旅游企业体量不大,运行机制有待完善;旅游人力资源培育滞后于旅游业发展,旅游科教和智业有待加强;旅游淡旺季明显;陆路交通的制约问题依然存在。 总之,大连旅游已经走过了以数量扩张为主的初级阶段,处于全国前列,正步入以提质增效为特征的关键转型和战略提升阶段。面临四大转型:由以城市及周边资源为依托的旅游向全面拉开骨架的大区域旅游转型;由粗放型开发向精品化、集约化开发的转型;由观光产品体系为主导向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和主题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复合产品体系转型;由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向东北亚滨海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转型。 区位分析图

浙江省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及人口数量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浙江省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及人口数量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全面、客观、深度分析当下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及人口数量现状及趋势脉络,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及人口数量重要指标即总户数,总人口数量等,把握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及人口数量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及人口数量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及人口数量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及人口数量现状 (1) 第二节台州黄岩区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台州黄岩区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占全省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台州黄岩区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台州黄岩区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同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台州黄岩区总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 一、台州黄岩区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总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台州黄岩区总人口数量占全省总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台州黄岩区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台州黄岩区总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总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浙江省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以下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浙江省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以下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前言 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以下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围绕核心要素18岁以下人口数量,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等展开深入分析,深度剖析了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以下人口数量的现状及发展脉络。 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以下人口数量分析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协会、相关科研机构等权威部门,通过整理和清洗等方法分析得出,具备权威性、严谨性、科学性。 本报告从多维角度借助数据全面解读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以下人口数量现状及发展态势,客观反映当前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以下人口数量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以下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必能为大众提供有价值的指引及参考,提供更快速的效能转化。

目录 第一节台州黄岩区户籍年龄18岁以下人口数量现状 (1) 第二节台州黄岩区18岁以下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台州黄岩区18岁以下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台州黄岩区18岁以下人口数量占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 四、台州黄岩区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台州黄岩区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台州黄岩区18岁以下人口数量同全省18岁以下人口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台州黄岩区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指标分析 (7) 一、台州黄岩区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 (7) 二、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台州黄岩区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占全省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台州黄岩区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台州黄岩区18岁以下人口百分比(2017-2018)变动分析 (8)

浅谈青岛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浅谈青岛城市的规划与发展 摘要现代城市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突出改善民生,注重社会公平,让全体市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全面发展。青岛市在获得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后,创城已经成为青岛市一直以来的目标。青岛市规划确定“依托主城、拥湾发展、组团布局、轴向辐射”的空间发展战略。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科学发展 前言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市域空间发展战略图规划显示,到2020年,青岛将成为拥有近1200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规模约5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将近54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8平方米,城镇化水平达到77.8%的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到2050年,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当时发达国家水平。本次规划,将区域研究范围扩大至整个山东半岛。市域为青岛市行政辖区,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青岛城市的规划 1、依托主城 主城,即青岛市的中心城区,是青岛市行政中心,是青岛市文化教育、科技研发、金融商贸、商务会展、旅游度假、产业综合服务等城市功能的聚集区,是青岛市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托,积极构建“青岛、黄岛、红岛、崂山一主三辅”的现代化城市框架。规划以强化主城的内涵式发展、稳步提升老城区功能、有序推进新城区建设为目标,在改造和提升青岛主中心、发展崂山及黄岛。全面增强主城的综合实力,提升主城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城乡规划。以提升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完善设施配套、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小城市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也满足当前国情的需要。 2、拥湾发展 全面贯彻“环湾保护”的理念,以胶州湾为生态保护核心,以崂山风景名胜区、小珠山风景名胜区为生态保护重点,科学规划利用并有效保护好胶州湾的生态岸线与港口岸线,合理有序的引导工业岸线转换为城市经济与生活岸线,确保环胶州湾地区的生态安全。 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考虑生产、生活需求与资源承载和生态环境保护,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引导城市空间拓展,重点强化环胶州湾地区团岛-老港区、四方李沧西部地区、临空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新城区、胶州沿海地区、红石崖地区、石化产业区、前湾港地区、海西湾地区等中心组团的分工合作与协调发展,切实增强环胶州湾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和对外辐射能力。依托环胶州湾地区,积极辐射和带动外围地区,构建以环胶州湾地区为核心圈层,以即墨、胶州、胶南为内圈层,以莱西、平度及邻近区域为外圈层的多圈层拥湾发展格局,积极促进各圈层的合理分工与有机协作。 3、组团布局 严格保护海湾、山体、河流、湿地等自然生态地区,有效保护和控制农业生态地区及各类重大市政、交通走廊,合理控制城镇发展规模,严禁城镇空间的随意扩张和无序蔓延。依托综合交通走廊,着重强化城镇的集聚化、紧凑型发展,积极完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全面推进青岛市各规模等级城镇的组团式布局、网络化发展。重点建设中心城区和胶南、胶州、即墨城区以及外围的平度城区、莱西城区,科学规划建设滨海沿线的琅琊组团、鳌山组团、田横组团,合理引导城镇组团的有序发展,积极发展重点镇。 4、轴向辐射

黄岩教育信息网:2016年台州市黄岩区教师招聘68人公告

黄岩教育信息网:2016年台州市黄岩区教师招聘68 人公告 通过最新浙江教师招聘考试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浙江教师招聘统考将于1月中旬报名,4月16日笔试,笔试科目为《教育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免费备考讲座请关注浙江教师教育网。 一、招聘计划和职位 本次公开招聘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式在编教师68名,具体招聘职位、人数和报考资格条件及其他要求详见《2016年台州市黄岩区公开招聘教师职位人数与相关要求一览表》(附件1),也可登陆下列网站查询: 二、招聘对象与范围 (一)参加全日制普通高校入学考试时户籍在黄岩区的2016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幼儿园教师职位放宽至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及以上毕业生)。 (二)具有黄岩区常住户籍(以本通告发布之日前的户籍所在地为准,下同)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书的往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幼儿园教师职位放宽至全日制普通高校大专及以上毕业生)。 (三)2016届全日制普通高校硕士研究生(含具有经教育部认证的国外境外硕士研究生,下同)及以上毕业生,户籍不限。 (四)黄岩区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在编在职工作人员和黄岩区在浙江师范大学专场面向2016届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教师时已签约的毕业生不得报考;在读全日制普通高校非2016年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也不能用已取得的学历学位作为条件报考。 (五)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原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人员,不得报考。 三、招聘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 (二)具备与招聘职位相适应的文化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身心健康,年龄在30周岁及以下(1985年3月2日及以后出生),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及以上或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及以上的应聘人员年龄放宽至35周岁及以下(1980年3月2日及以后出生)。 (四)具备招聘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和教师资格等要求。专业大类按2015年黄岩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资格审查专业目录(见“黄岩人才网”——表格下载——人事管理科有关表格——2015黄岩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资格审查专业目录)进行审核。往届毕业生以报名时提供的相关证书原件为准,教师资格证书种类和任教学科要与应聘职位相一致,所学专业与教师资格证书上任教学科不一致的以教师资格证书上的种类与任教学科为准。2016届毕业生需在2016年7月20日前取得相应学历证书。 四、报名时间、地点和方式 (一)报名时间: 2016年3月2日至3月3日(上午8:30—11:30,下午2:00—4:30)。 (二)报名地点:黄岩区招生自学考试办公室(黄岩区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北校区内,朱砂街158号)。 (三)报名方式: 报名方式为现场报名,应聘人员本人随带《2016年黄岩区公开招聘教师报名表》(见附件2)一式两份(须下载填写后打印)、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份、户口簿或户籍证明原件和复印件一份、近期免冠一寸同底彩照2张。每人限报1个职位,2016届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师范类毕业生所学专业无相应报考职位的,可任选一个符合学历要求的职位报考。 往届毕业生还需带毕业证书、报到证、教师资格证书等相关材料原件和复印件一份;2016届毕业生还需带学生证、就业协议书等相关证书的原件和复印件,师范类毕业生还需提供师范类身份的相关证明。报名时缴考务费每门40元,共80元。 五、开考比例 每个职位报名人数不足3人的不开考。报名人数不足招聘人数3倍的职位,相应核减招聘人数;同类同一学科职位中限招男性或女性的因报名人数不足核减的职位数可相互调剂。因报名人数不足不开考职位的应聘人员可在3月4日改报到其他符合要求的职位或退回考务费。 招聘计划的调整情况将在指定平台上公布。 六、笔试 (一)笔试科目:教育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两门(见附件1)。笔试总成绩100分,其中教育基础知识占30%,学科专业知识占70%。笔试科目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3个学科专业知识由我局委托有关机构命题(不指定考试范围和参考用书);教育基础知识和其余学科专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doc 11页)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doc 11页)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关于印发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规定(试行)》的通知 沪规划(2007)1107号 各区(县)规划局、各派出机构: 为了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完善规划管理体制机制,提高规划管理效能,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方案的编制与审批,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规划管理规定(试行)》,经2007年8月24日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自2007年11月1日起试行。 此前我局发布的文件中涉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规划管理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执行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局。

二○○七年十月二十三日 上海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规定(试行) 第一条(目的与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规划管理,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的编制与审批,保障城市规划有效实施,根据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和《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原则与适用) 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本市城市规划实施管理的法定依据,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调整。 凡因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单元规划等上位规划发生重大变更,或者因设立重大建设项目,确需对已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功能或总体布局等产生调整的,按照法定程序修编控制性详细规划,并报原审批部门审

批。 因本规定第三条所列情形而确需对已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局部调整的,必须按照规划合理、程序规范和信息公开的原则,按本规定的相关程序和要求执行。 第三条(定义) 因相关的专业系统规划、专项规划(含控制线规划)或因建设项目其它规划实施条件发生变化,导致已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部分规划控制线、局部地块用地性质等强制性控制指标调整的,属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 因重要地区编制城市设计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确需对已经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作局部调整,经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程序认定后方可进行。 控制性详细规划局部调整分为技术性局部调整和一般性局部调整。 (一)以下情形可以认定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性局部调整: 1、符合城市规划导向、满足地区功能发展要求以及用地性质兼容性规定等要求的规划用地性质、用地布局或地块边界的调整。 (1)住宅用地调整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公共绿地的;

青岛市城市规划的利弊

社会实践报告 —青岛市城市规划的利弊 班级:环艺一班 姓名:陆传坤 学号:20091004207

青岛市城市规划的利弊调查报告 一座建置仅百余年的城市得以跻身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是青岛历史令人瞩目之处。1897年以来,青岛先后遭到德、日、美三个帝国主义国家的入侵,历史发展可谓跌宕起伏、历经沧桑,城市性质既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色彩,又有封建半封建旧中国的印记;城市发展既有技术先进的工贸基础,又有独具风韵的城市文化;城市建设既有合理长远的规划引领,又有各具风情的多元化建筑——这就使青岛这座城市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城市风貌,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 调查目的: 掌握青岛城市规划目的法,以及青岛市规划后的新城所带来的利弊影响 一、调查对象: 青岛市公职人员,农民,农民工及其家属,学生等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青岛市区,青岛李沧区,市南区等。共发出调查问卷40份,收回40份,回收率达100%;其中:公职人员10人。农民10人,农民工及其家属10份,学生10份。 三、调查时间: 2012年1月22日 五、调查内容: (1)青岛市规划后的的交通问题 (2)青岛市规划后带来的社会问题现状及其环境等问题 (3)青岛规划能否结局用工荒,缓解就业压力

六、结果: 从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总体情况看来,青岛新城建设存在的很大的问题,他们的问题不被政府重视,并且他们存在着不负责现象严重,施工设计质量低下等问题。社会及政府应予以高度重视,青岛新城改造问题来自政府和施工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的失职,使新城面临一个错误的决定市;另一方面,黑心的施工设计者错误的设计,会导致交通一塌糊涂,社会问题暴漏,环境急速恶化。 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青岛的新城建设仍然存在着问题。为此,本人特提出以下看法:青岛市政府和建设规划部门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新城布局,加大政府及其民众监管质量,政府决策尽量透明化,让市民完全了解政府的意图。 建立多种形式的新城建设意见征求的保护网络。比如建立以当地市民为主体的市民监护网络,以基层组织为主体的管理网络,以外来农民工人为主体的工农帮护网络等,对青岛的新城建设提供对口的帮助。

浙江省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和女性人口数量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浙江省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和女性人口数量数据解读报告 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和女性人口数量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和女性人口数量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和女性人口数量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和女性人口数量数据解读报告对关键因素总户数,总人口数,女性人口数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和女性人口数量数据解读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和女性人口数量现状 (1) 第二节台州黄岩区总户数指标分析 (3) 一、台州黄岩区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二、全省总户数现状统计 (3) 三、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占全省总户数比重统计 (3) 四、台州黄岩区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台州黄岩区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总户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台州黄岩区总户数同全省总户数(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台州黄岩区总人口数指标分析 (7) 一、台州黄岩区总人口数现状统计 (7) 二、全省总人口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台州黄岩区总人口数占全省总人口数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台州黄岩区总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台州黄岩区总人口数(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总人口数(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2003年10月1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号发布,自2003 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 第三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五章建筑物退让 第六章建筑物的高度和景观控制 第七章建筑基地的绿地和停车 第八章特定区域 第九章附则 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表二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表三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计算规则 附录三建筑间距和离界距离图示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提高城市环境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上海市城市规划条例》和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各项建设工程。本市旧住房综合改造、零星建设工程、临时建设、郊区村民建房等按有关

规定执行。 特定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适用本规定第八章的规定。 第三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按中心城分区规划、新城总体规划、中心镇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建设用地的区划分类和适建范围第四条本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参照《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 (一)居住用地; (二)公共设施用地; (三)工业用地; (四)仓储用地; (五)市政设施用地; (六)绿地。 第五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小区、居住街坊、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用地。居住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居住小区及小区级以下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绿地。 (一)第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 (二)第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三)第三类居住用地(R3),指以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