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艺术学概论试题整理版(彭吉象 28题  32页)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艺术的本质

一、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艺术本质几种主要看法

答:(1)第一种,“客观精神说”。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理性世界是第一性,感性世界是第二性,艺术世界仅是第三性。”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中国古代“文以载道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道”不仅是文艺本质,

“文”是作为“道”工具而已。

(2)第二种,“主观精神说”。如: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康德:“自由的艺术”.

(3)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俄国19世纪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论断。

(4)第四,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马克思:“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精神生产.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

答:第一,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起源,经历漫长历史过程其次,性质和特点,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客观社会生活反映,另

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艺术家主观审美和情感。总之,艺术必然是心与物、主观与

客观,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阐明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19

列宾,苏里科夫,列维坦等”巡回展览画派”

第三,揭示了艺术系统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

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艺术创作是“生产阶段”,艺术作品是“产品”。艺

术鉴赏是“消费阶段”.

过去美学理论,侧重某一环节,不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

相互联系整体.如:19世纪实证批评家:圣佩韦等,重视对作家研究,侧重艺术创

作.20世纪新批评派,结构主义等,重视对作品研究.侧重艺术作品.20世纪60年

代末德国诞生接受美学,重视对欣赏者研究,侧重读者,听众,观众

总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应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

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进行综合研究.

第二节艺术特征

3.艺术特征论述:

答:“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1)形象性。

特点:第一,客观与主观统一。如:达芬奇<<蒙娜丽莎>>;五代南唐画家顾

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第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如:法国19世纪画家米勒代表作《拾穗者》,

第三,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如:鲁迅的阿Q形象。

●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答:(1)含义:1)艺术形象: 客观与主观、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统一。

2)艺术典型,是作家、艺术家运用典型方法,创造具有栩栩如生鲜明个性并带有普遍意义典型形象。例如鲁迅先生塑造的阿 Q 这一人物形象。

(2)联系:从根本上讲,都是个性与共性统一,具有共同实质。

(3)区别: 艺术典型比起艺术形象,具更强烈的个性与更广泛的共性。也就是说,艺术典型更加独特,也更加普遍,它是艺术形象的凝炼与升化。

(2)主体性

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

第二,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如: 北宋文同和清代郑板桥画竹

第三,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

姆雷特”.欣赏主体和艺术作品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a一方面,艺术

作品总是引导着欣赏者向作品所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b另一方面,欣赏主体又

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感受能力来改造和加工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总之,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贯穿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意味着创造性和创新性.

(3)审美性。

艺术作品具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产品;其二,它必须具

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特点:第一,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二,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第三,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a每种艺术都有自己

特殊的形式美。b形式美不能脱离内容美。总之,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

美的完美统一。

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 1 )艺术起源于“模仿”。

最古老说法。亚里士多德,所有文艺都是“模仿”。鲁迅认为,“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玩的。但这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么有闲,他的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

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 2 )艺术起源于“游戏”。

●席勒--斯宾塞理论

答:1)代表人是 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两个方面:a,人具有过剩的精力,b,将这种过剩精力运用到没有实际效用、没有功利目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

2)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有些价值成分.

3)动物的“游戏”归结为过剩精力发泄,

二者有严格区别。由于人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来。

总之:艺术起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的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揭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

( 3 )艺术起源于“表现”。

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主要理论基础,强调艺术应当“表现自我”,显示出

这种说法的巨大影响力。克罗齐其美学思想核心是“直觉即表现说”。而把艺

术的起源归结为“表现”,脱离开人类的社会实践。

( 4 )艺术起源于“巫术”。

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

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当宗教在现实中也被证明是无效时,人

类才逐渐创立了各门科学,以此来揭示自然界的奥秘。

( 5 )艺术起源于“劳动”。

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

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

( 6 )关于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

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

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

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第一节: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4.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答:三种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1)审美认知作用。

1)含义: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2)表现: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由于艺术活动具有反映与创造、再现与表现、主体与客体统一等特点。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艺术可以帮助人们增长多方面的科学知识。

(2)审美教育作用。

1)含义: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2)特点: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以情感人的方式,是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之间最鲜明的区别。

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以爱国主义诗词为例:从屈原《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到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从唐代诗人高适《燕歌行》中“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到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从南宋诗人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到文天祥《正气歌》“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第三个特点“娱教寓乐”,把思想教育融合到审美娱乐中去。

总之,在艺术作品这种长期潜移默化作用下而形成的思想情操,常常成为人生观、世界观中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3)审美娱乐作用。

1)含义: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2)表现:a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一个作用给人精神上的享受。

b艺术审美娱乐功能的另一个作用,是使人们通过艺术欣赏得到积极的休息,从而以新的精力去投入新的工作。

总之: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三者统一起来认识和理解。

第二节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

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三、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5.美育与艺术教育,及意义、任务和目标论述。

答(1)美育与艺术教育

1)美育理论体系建立,由 18 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从道德教育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实现人性复归来论述美育。2)我国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是王国维。3)尤其是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 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①美育核心是艺术教育。虽然美学理论关于美的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划分。实施美育的途径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区分,但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

②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

①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实践教育,如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等。

②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2)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1)含义:就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2)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

①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的文化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③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总之,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手段,正是通过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方法,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使人进入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

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

第一节作为文化现象的艺术

一、文化与艺术

二、关于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6.文化与艺术关系及地位。

答:(1)文化与艺术

1)含义:关于“文化”的定义,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2)关系: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从总体上讲,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要素。在精神文化中,又包含着哲学、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许多子系统。所有这些子系统,都处于整个文化的大系统中:

①一方面它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

②另一方面它们反过来影响和作用于文化大系统。尤其是这些文化子系统,它们彼此渗透,互相影响,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和彼此的互动性。这些文化子系统才形成了自己的相对独立性和各自的发展规律性。

(2)关于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1)总括: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整个人类文化大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艺术的起源同人类文化的起源一样古老,体现人类文化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如:古希腊艺术、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文化、文艺复兴艺术。

2)论述:作为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

①首先:艺术推动、体现和反映人类文化历史进程。

②另一方面:艺术又必然受到文化大系统的制约。文化系统整体性决定了它所属子系统,必然从属和依附于文化大系统。对于艺术来讲,社会文化大系统直接制约着作家、艺术家和读者、观众、听众等每一个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从而间接对艺术的合作与欣赏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屈原的《离骚》、《九歌》,到李白、杜甫脍炙人口的诗篇;

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到曹雪芹的《红楼梦》;

从东晋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到清代画家石涛的《黄山图》等等。

总结:人类文化大系统从文化结构来看,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精神文化。仅仅从精神文化内部来看,艺术同哲学、宗教、道德、科学之间,也是相互关联、彼此作用的。艺术与它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表现在:a,一方面,艺术要受到哲学、宗教、道

德、科学等的影响;b,另一方面,艺术也反过来影响着它们。

第二节哲学与艺术

一、哲学与艺术的互相关系

二、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

7.哲学与艺术关系、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

答:(1)哲学与艺术关系

1)总括:哲学作为人类理性认识最高形式,要对人类感性认识最高形式

2)哲学对艺术的影响,

①首先表现在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在从事创作活动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特定哲学思想的影响,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如:李白的审美理想,深受庄子美学推崇天然之美的思想影响,赞赏“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之美。杜甫的美学理想,则受到儒家美学的极大影响,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倾诉了对当时统治的不满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②哲学对艺术的影响,还表现在出现一批哲理性的艺术作品。

③哲学对艺术的影响,更表现在它能起到促进艺术潮流形成的作用。(2)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

1)总括:西方现代哲学是指 19 世纪中叶以来,为数众多的欧美哲学思潮

和流派的总称。在本体论上,大多具有唯心主义色彩,在认识论上,大多具有非

理性主义色彩,在人生哲学上大多具有悲观主义色彩。

2)关系:

①西方现代哲学对西方现代文学艺术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果没有西方现代哲

学作为理论基础,就不会有所谓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尼采、柏格森、萨特、等

人,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浓郁的哲学意味,在现代文学史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②另一方面,西方现代派文学艺术由于拥有众多的读者和观众,又反过来扩

大和深化了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

3)类型:

西方现代派艺术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

抽象派、立体派、未来派、达达派、“黑色幽默”等数量繁多的西方文艺流派的

总称。其思想根源是各种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

尤其是克罗齐“直觉说”、尼采的超人哲学、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

存在主义哲学等,与后现代为西方现代派艺术从美学思想到创作方法上提供了理

论根据,对现代派艺术与后现代艺术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现代派艺术在内

容上,大多表现西方现代社会深刻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

总之:从哲学与艺术关系看,西方现代哲学成为现代派艺术的思想根源,

现代派艺术又用艺术的方式宣传了西方现代哲学各流派的思想。有一定的西方现

代哲学流派,就会有相应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

第三节艺术与宗教

一、宗教与艺术的互相关系

二、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

8.宗教与艺术的互相关系、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

答:(1)宗教与艺术的互相关系

1)总括:马克思认为艺术、宗教方式都同属于一个领域,它们在掌握世界

的方式上与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

2)关系:

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原因是对文艺利用。如中世纪欧洲,宗教

艺术几乎取代了世俗的艺术,直接影响着各种艺术发展。宗教对艺术的利用在

A宗教影响艺术,首先表现在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为艺术提供了宗教题材和内容。其次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

B艺术影响宗教,首先,表现在参与宗教活动;其次,还表现在宣扬宗教思想上。再次,更表现强化宗教氛围上。

C艺术与宗教有着本质的区别。

宗教是人的自我意识丧失,艺术却是对人的自由创造本质的确证;

宗教劝人到天国去寻求精神安慰,艺术却鼓励人们热爱现实生活;

宗教作为鸦片麻痹人精神,艺术却是培养全面发展个性的必要手段。

因此,虽然宗教由于利用艺术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但从本质上讲,宗教也阻碍、束缚和限制着文艺的发展。

(2)形形色色的宗教艺术

1)含义:所谓宗教艺术,是相对于世俗艺术而言的,它是指在宗教影响或控制下,为宗教活动或宗教宣传服务的艺术。

2)举例:宗教艺术中:建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绘画在宗教艺术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雕塑在宗教艺术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石窟艺术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身尤其值得注意;宗教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不能低估。

第四节艺术与道德

道德,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是与非、正义与非正义等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关系、道德活动等内容。道德是社会的道德,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变化。

一、道德与艺术的互相关系

二、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9.道德与艺术的互相关系,及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答:(1)总括:东方美学比起西方美学来,更加重视道德与艺术的联系。西方:大多是“哲人”对艺术的思考。中国:多数则是“贤人”对艺术的要求。在先秦典籍中美即善,善即美。

(2)道德与艺术的紧密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一方面是道德影响艺术。

首先,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

其次,道德对艺术影响,尤其表现在作家、艺术家的世界观和道德观对艺术创作有重大的影响。

②另一方面是艺术影响道德。

b还表现在对于社会道德意识和道德观念改变产生一定程度影响。

③区别:

a从范围来看:艺术不仅可以反映人们道德关系,而且可以表现

b从方式来看:道德是以概念、原则和规范来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从评价标准看:道德评价和审美评价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前者常常以“善”为唯一标准;

后者往往以“真善美”的统一作为标准。

许多都不涉及道德内容。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对于那些具有道德内容的艺术作品

来说,也需要“寓教于乐”,使其化善为美,具有审美的教育作用。

(3)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那些

再现社会生活的艺术种类如文学、话剧、戏曲、电影、电视等,受道德的影响然

更加明显。

第五节艺术与科学

一、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二、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10.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答:(1)两种对立观点:两者基本一致;两者完全对立。

(2)从总体上讲,艺术与科学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①联系:三个辉煌时期:

第一个辉煌时期: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学派:“美是和谐”、“黄金

分割”的思想。并且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

第二个辉煌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打击了几千

年来上帝创造世界的宗教传说。

第三个辉煌时期:20世纪下半叶,如电影艺术、电视艺术和计算机多媒

体艺术等。在许多领域和许多方面,科学技术与艺术已经是如此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以至很难将二者区分开来。

②区别:艺术与科学之间的不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立的现象。

a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知识总和;

b科学求真,揭示事物发展客观规律;艺术求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

c科学运用抽象思维,强调理性因素;艺术运用形象思维,强调情感因素。

d科学客观冷静地对待事物,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艺术则是一种主

观色彩很浓的创造活动,除了反映生活外还评价生活与表现情感。

e科学理论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独创性,前无

古人后无来者。

(3)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①第一,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

类和艺术形式的产生。

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天地。

③第三,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

④第四,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方法,已经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艺

术研究之中,成为某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观点和方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