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欧洲不同历史时期的合唱风格

欧洲不同历史时期的合唱风格

欧洲不同历史时期的合唱风格
欧洲不同历史时期的合唱风格

(一)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运动形成了古希腊文化以后欧洲文化地第二高峰,音乐文化以面向人世和对古典文化地继承为主要特征撼动了宗教音乐地统治地位.音乐家承上启下地建树显示出独立地历史特性,佛兰德乐派、维尼斯乐派、罗马乐派等地兴起和工业技术地革命,特别是出版印刷业地发展以及欧洲宫廷权力、财力地增大,使音乐风格产生了很大地变化: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世俗体裁得到极大发展.

.宗教复调音乐受人文主义和世俗艺术地影响产生许多变革.

.器乐演奏出现脱离对歌唱效仿地现象.

.创作上扩大了表现手法和音域.

.受自然科学影响音乐理论研究迅速发展.

上述风格在合唱中具体表现为:

.调式逐渐向大、小调发展而脱离教会调式.意大利卡农式地猎歌、多声部地牧歌和法国歌谣曲地内容多以抒发人文主义思想为主,充满清新气息.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音乐依照歌词地强弱安排重音以及旋律地抑扬,虽有小节线但属于非节拍性.”,在此时期间多是三拍地旋律,速度、力度同样也是根据歌词地情绪而定,避免“渐慢渐弱”处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新地经文歌更重视高声部旋律地生动和节奏地流动性,虽受素歌地一定影响,但不同于中世纪固定歌调地结构模式.罗马乐派地代表人物帕莱斯特里那创作了更完美地合唱艺术形式——无伴奏合唱.纯粹地人声使合唱拥有了更加净化而清晰地风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四声部新教圣咏地社会意义远远超出了宗教音乐范畴,各声部作用同等地复调音乐由中世纪地单乐章发展为五乐章套曲结构地正规弥撒,合唱声部时常先后交替,具有卡农式地风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大、小三六度已被认为是协和音程,并制定了不协和音地使用规则.

非人格化地本质使文艺复兴时期地音乐欠缺戏剧性地表现,所以指挥这一时期地合唱作品,在风格把握上应避免奔放与枯燥,必须保持一定程度地抑制,特别是节奏方面要求更应严谨.另外,性意复调作品声部之间地扶持与谦让,音乐因缺少“间隙性”,所以终止感较弱.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巴罗克时期()

“巴洛克”源于葡萄牙语,原指珍珠地不规则怪异地形状.热烈、华丽、装饰性光怪陆离地巴洛克风格相对质朴、静穆、严谨风格地文艺复兴艺术而言自然是一种潮流,欧洲各国当时正处于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地时期,经济发展上地不平衡和各民族不同地文化传统使音乐风格呈现出缤纷复杂地状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调式方面,大、小调体系已取代了完全解体地教会体系.

.在新地功能和声观念基础上形成地数字低音手法得到广泛应用.

.在音乐曲式结构上派生性地二部结构具有普遍性.

.节奏运动地持续不断、贯穿始终,富于流动性地旋律连续扩展、不停展开,大乐段之间已出现了刚柔、强弱地对比关系.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欧洲近代地许多重要音乐体裁初步形成.

在合唱中具体表现为:

.复调音乐开始逐渐向主调音乐转化.

.“数字低音以音程地结合为基础,表现出重要地和声意义.”

.“渐快、渐慢、渐强、渐弱几乎很少,阶层式地力度一般也控制在—范围之内.”完全肯定小

节是节拍强弱规律地最小单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声乐演唱上讲究颗粒状地灵活性.”

.富有律动地抑扬动机较多.“附点节奏中地短音符处理得更短,而三拍子作品中往往又处理得稍长,近似三连音.”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二段体结构中两部分之间在运动、织体上浑然一体,表现地感情色彩比较单一.

把握这一时期合唱风格,指挥应注意感情色彩地装饰性变化,调性地转换不仅对表达作品内容、情绪有着特定地要求,而且也是造成阶层式力度地主要因素,所以合理把握巴罗克时期合唱表现上统一和变化地辩证关系,处理好调性布局是关键所在.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意大利近年来有一种新巴罗克风格,往往在力度变化上拉宽许多,赋予这一时期地许多作品一种全新感觉.不过这只是在原风格基础上追求时尚地变化,并非创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三)古典时期()

随着欧洲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地兴起,意大利市民喜歌剧和“洛可可”、“狂飘突进”等思潮地出现以及早期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地诞生,音乐形成了古典时期地新风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主调音乐取得统治地位.复调音乐仍具有兼收并蓄地作用.

.乐曲地曲式结构和形式清晰易辨.

.相对声乐而言,器乐地地位有所提高.内容多以反映第三等级(指普通平民)利益为主.

在合唱中具体表现为:

.扩大了力度表现范围.和声中不协和和弦一般比协和和弦要强.

.减少了装饰性地修饰成分.

.节奏精确,“速度有明确地标明,渐快、渐慢地速度开始使用.”

.作品地交响性在已确立地奏鸣曲式中得以体现.

.作品地段落感和终止感鲜明.

把握这一时期地合唱风格应注意:敏捷、清晰地节奏,不同性质地和弦力度和不同段落反复时地力度变化,注意结构地分明,和声走向和调性转换所给予地特性安排.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四)浪漫时期()

法国大革命之后兴起地欧洲资产阶级民主、民族运动,为浪漫主义音乐潮流地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肥沃地土壤.它不同于文学,音乐地浪漫主义没有鲜明地创作纲领和理论化地美学主张.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作为一种音乐流派,它地风格在于:

.作曲家地主观心灵与客观大自然存在地亲切关系,使表现大自然景物地创作地位逐渐提高. .浪漫主义地激情取代了古典主义地理性,具有反对形式、传统、习惯及权威地倾向.演出环境也由宫廷或教堂步人音乐厅或大会堂.环境会影响音乐地速度、力度、音色等,它也是音乐表现地重要手段.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音乐中充满了民族民间地内容和情趣.

.浪漫主义者志在无限,除旧立新,精神地激烈使其音乐地着重点也从形式上地正规发展转化到个性化地旋律写作上来,强调个人主观情感地表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音乐体裁繁多,并在创作中拥有一系列各具特色地表现手法.

在合唱中具体表现为:

.标题音乐占主导地位.

.半音阶地使用较多.

.增强了速度、力度地表现力,时而还有‘自由速度’()出现.

相应地音乐术语繁多.

.结构、和声、音色地丰富化,远关系或突然转调渐多.

.加强并巩固了主调音乐地统治地位.

.艺术歌曲得到推广.

把握这一时期地合唱风格,应注意作者地个性意图、创作背景和一些特殊细节地处理(注意乐谱标注).浪漫主义音乐地发展对世纪后半叶许多民族乐派地兴起和发展以及世纪西方现代音乐文化地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地影响,极大地推进和丰富了近现代音乐.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五)现代时期(年以来)

现代音乐不同于浪漫主义及其以前地西方传统音乐,其风格地多样化自然也反映在合唱艺术中.首先,在现代经济、政治、科学和其他艺术思潮地影响以及音乐自身内在发展规律地作用下,西方传统音乐地基本法则相继被打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作曲家所采纳地创作途径、手段不同,因而流派之间、作曲家之间以及作品之间都呈现出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地面貌.在以往历史时期中,总有一种占统治地位地音乐风格,而在世纪中,几种不同地、甚至相对立地音乐思潮平行发展地现象屡见不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音乐风格地变迁决定了音乐内部各个组成要素地创新.在音高、节奏、音色、力度、速度、组织结构等方面,都有前所未有地突破.创作手段地丰富、表现范围地扩大,作曲技法常常超越了人们地听觉习惯和熟悉地音乐思维范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现代音乐出现地征兆是音响地不谐和性.传统地大小调和调性关系开始动摇.

.印象派音乐事向现代音乐过渡地最重要地流派.随后出现地表现主义与十二音音乐、新古典音乐、不确定性音乐与偶然音乐、电子音乐与空间音乐、具体音乐与声学新探讨、镶贴音乐与组合音乐等,种类繁多.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现代音乐地三大特性:()具有多调性,音乐语言独特,与占典、浪漫以及印象派音乐有着较多联系地特性;()具有传统音乐地基本法则,高度个性化,变化迅速,最为复杂、活跃地先锋派特性:()源于黑人音乐和乡村音乐,以爵士乐为主流地流行音乐具有传播迅速地特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现代音乐地多元性,手法流派地杂陈性,在合唱风格地表现上往往与具体作品相关,大致综述如下:

.多调性或无调性,节拍多变、节奏复杂

.节拍地重音应服从于歌词地抑扬.

.印象派合唱相对欠缺紧张度,速度、力度幅度适中,和声色彩丰富多变.

.表现主义合唱地节奏鲜明,速度多变,乐句、结构不对称.

.新古典主义合唱地节奏鲜明,线条清晰,音乐不协和感强,旋律棱角分明,节拍多变.

.新浪漫主义合唱地情绪、速度变化多,避用复杂和声,高潮常用不协和和弦.节奏处理较新古典主义温和.

把握现代合唱风格首先应注意歌词地语调是现代音乐在合唱领域地突破,挖掘作品中语调与节奏、旋律地关系;特别是复杂节奏、不协和和弦与情绪地关系不容忽视.其次,应注意对记谱上不同于传统地新标记,有些作品甚至对指挥动作也有提示,速度上许多作品对节拍器地需要使指挥必须严格地调整好节奏与情绪地关系;另外,作品中常有强音不一定在强拍地现象,手势上应注意手、肩、臂地巧妙运用;印象派之后地合唱作品在力度上地变化幅度较大,这种差别有时也表现在各个声部之间.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变化纷纭地现代合唱,仍在发展演变中,当前地客观实践使人们无法得到对未来历史地予见,

经过实践地检验,经典地风格定位总是最终沉淀于尘埃落定后地历史记载.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外国音乐作品赏析

外国音乐作品赏析 音乐剧《猫》赏析 通过本学期的外国音乐作品赏析课学习,我了解到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采用高科技的舞美技术,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这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剧中的幽默、讽刺、感伤、爱情、愤怒作为动人的组成部分,与剧情本身一起,通过演员的语言,音乐和舞蹈动作以及固定的演绎传达给我们。《猫》可以说是当今世界音乐剧中最成功的作品,1981年5月11日首演于新伦敦剧院。音乐剧《猫》是百老汇历史上上演时间最长的作品之一,被授予“世纪音乐剧”称号。它的作者是安德鲁·洛伊德·韦伯。这部作品在1983年获得最佳音乐剧奖等7项托尼奖。剧中一曲《回

忆》,已经成为音乐剧音乐经典。我就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领略《猫》的魅力,走近音乐剧,了解音乐剧。 光怪陆离的舞台,满眼堆放着各式废弃物,在明亮的灯束下,一只只猫或坐或立,或舞或歌,《猫》的故事就这样上演了:杰里科猫族每年都要举行一次聚会,众猫们会在这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上挑选一只猫升天得以获得新生。于是,形形色色的猫纷纷登场,用歌声和舞蹈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来取得这唯一的机会。其中“魅力猫”年轻时是猫族中最美丽的一个,她厌倦了猫族的生活到外面闯荡,但尝尽了世态炎凉,再回到猫族时已经变成一只蓬头垢面、丑陋无比的老猫了。猫儿们起初不愿接受这个背叛猫族的流浪者,然而她以一曲《回忆》最终打动了所有在场的猫,成为可以升天的猫。此外还有“领袖猫”“摇滚猫”“犯罪猫”“迷人猫” “超人猫”“魔术猫”等,这群五花八门、各不相同并被拟人化了的猫儿们组成了猫的大千世界。在舞会上,它们各显身手,或歌或舞或嬉戏,上演了一出荡气回肠的“人间悲喜剧”,诉说着爱与宽容的主题。 《猫》的剧情很简单,猫与猫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那么明细,我想这也正使作者更专注于对音乐,舞美的高质量追求。作品中高质量的音乐,新颖的舞台布景,演员的精湛技艺和服装的精妙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以下是我对《猫》这部音乐剧的艺术特征的赏析。 一、令人震撼的舞美 设计者用猫的眼光看世界,在舞台上建造了一个供猫表演的巨型游乐场,逼真的情境给音乐剧的表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我想在现场欣赏的观众一定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再说《猫》的服装与化妆,设计者极大的发挥想象力,将几十种猫的形象惟妙惟肖的展现给我们,每一只猫身上的条纹都十分逼真,服装和道具也与它们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密切相关。例如,“领袖猫”的皮毛很长,而且没有花纹,身材高大魁梧,显得有威严有气势。而其中最重要的角色“魅力猫”格里泽贝拉,为了显示无情的岁月在她的身上留下的痕迹,她的皮毛选用了很暗淡的颜色,并且看起来像布满尘垢,很久没有梳理,脸色也很灰暗,眼角向下拉,满眼沧桑,是一位光华已尽的中年妇人写照。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资料讲解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摘要: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正发生着历史性的变化。在把握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实质内涵和根本特征的基础上,剖析这一变化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有助于实施正确的对外战略方针。 关键字:中国;世界;相互关系;命运相连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一系列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的事件,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格局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性变化意义的时代,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中国国家建设以及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筹划将具有愈来愈迫切的意义[1]。 1.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新变化 国际社会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当代中国外交是全球最有成效的大国外交之一。从新中国外交60年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呈现出不断发展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第一大参照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第一个30年。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革命战争年代的基本思路与做法、确立与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正式关系、定位中国在当代国际体系位置的中国外交“初级阶段”。 1949 年的中国是一个既强大又贫弱的国家,在建国初期立即实行“一边倒”的对外方针。1956年苏共二十大之后,中共与苏共渐行渐远,最终成为对峙的双方。随之,中国的外交也不得不做出某些调整,朝着更加“左倾”的方向演化,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对中国的怀疑和排斥的基本态度。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政治的某些“极左”做法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损害了周恩来主持外交工作时期的稳健平和方针。必须看到,总体上逐渐偏向“左倾”的毛泽东时代,在最后阶段显现了某些积极的调整动向,尤其是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以及中美对话的开启,中国外交的钟摆再次强劲回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整体形象和作用仍然相当边缘化,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总体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斗争大于合作、猜忌压倒协调、对峙多于对话的关系,是“造反者”对抗“权势者”的态势[2]。

外国美术史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史前艺术】(prehistoric art):指在有文字可考历史前的艺术。如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岩洞壁画及法国南部拉斯卡的岩洞壁画。 【古代埃及美术】埃及进入奴隶制社会后,国王(即法老王)就是奴隶主阶级至高无上的首领,同时也是太阳神和尼罗河神的化身。他们活着的时候是人间的王,死了以后仍是阴间的统治者。埃及人的宗教观念是相信人死后灵魂只是离开躯体飘泊于宇宙间,如果回归肉体人可以复活。因此埃及人就把尸体做成“木乃伊”妥为保存,并十分重视棺材制作和陵墓建造,以祈求复活。所以埃及人十分重视保护法老王和大奴隶主的尸体,不惜代价地建造陵墓。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的由来。由于担心尸体腐烂就不能复活,他们就想到用石头雕刻国王、王妃的像保存下来。国王在阴间称王称霸,也要享受在人间时的一切欢乐,于是又想到把人间的事都画在墓壁上以供享受。这样就发生、发展了埃及的雕刻、绘画艺术。古代埃及美术具有平面性、装饰性和高度程式化的特点。 【古代希腊美术】真正意义的欧洲美术该从古希腊开始。希腊美术的地理范围以爱琴海为中心,因此也被视为爱琴美术的延续。 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腊,无法想像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可是除了居住在希腊半岛上的公民自认为希腊人外,很少有人像雪莱那样以哲理的想像认为自己是希腊人。那么究竟谁是希腊人呢? 历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一。后来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并逐渐分流为多立克人和爱奥尼亚人,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语言,所以称他们为希腊人。 “希腊”一词意为典雅、优美。后来创造出许多雕刻艺术杰作的希腊人正与这典雅、优美之名相称,可谓名副其实。 希腊三面临海,北面连接欧洲大陆。境内多天然良港,可以经过地中海通向世界各地,为航海和对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自然环境,内陆多山,土地贫瘠,但是盛产大理石,为雕刻艺术提供了极方便的物质材料。 到了公元前12世纪,爱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蛮族入侵的严重破坏。但不屈的希腊人在这块曾经有过丰厚文明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了灿烂的希腊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真正始祖。 进入奴隶社会的希腊半岛,建立了20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每一城邦以城市为中心连同城郊农村组成大小不等的国家,各自为政。其中最强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由于国穷民贫,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城邦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弱肉强食,为了保存自己,掠夺财富,城邦国家实行强国强兵政策,在城邦内部实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参与城邦治理,十分重视民族体格素质的锻炼,所以管理国家、锻炼身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希腊本土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适宜于户外裸体锻炼和比赛。由于裸体运动,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不以露体为耻,反以健美身体为光荣,这引起美学家们的关注和艺术家的表现,美学家们发现人体美,艺术家们创造美的人体。大政治家伯里克利斯说:“我们是爱美的人。”希腊民族是爱美、创造美的民族。 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1]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与赏析论文 土木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 201001020204 董硕 浅谈对西方古典音乐的欣赏 摘要:在音乐中,有魔鬼的诱惑,有上帝的昭示,有人类的挣扎。音乐是一个宇宙,音乐中有一切。莫扎特的音乐风格优美、秀丽、典雅、热情,听后是使人能产生心旷神怡的感觉;贝多芬的音乐集中体现了他那个时代人民的痛苦和欢乐、斗争和胜利。因此贝多芬的音乐作品重视激励着人们,鼓舞着人们的气质,即使在现在也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肖邦的音乐风格处处透露着优雅、细腻、精致,色彩性的和声处理的很有独特性,使人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浪漫。 关键词:西方古典音乐大学生影响 音乐,始于词尽之处。——圣桑 音乐,是人生的艺术。——施特劳斯 音乐,是思维者的声音。——雨果 古典音乐虽然被称为高雅音乐,离我们这个时代较为遥远,但是它能流传下来,就说明它是经典的,有意义的。古典音乐常常陪伴在我们身边:世界杯开幕式演出郎朗的演奏、F1颁奖仪式的背景音乐《卡门》、北京残奥会盲人演奏的《c 小调幻想即兴曲》,甚至是《猫和老鼠》中的《匈牙利狂想曲》、根据尼采作品创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被运用于《2001太空漫游》……还有流行歌曲借用古典旋律:SHE的《不想长大》、Hayley Westminster的《never say goodbye》等等。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晦涩难懂,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对作品的看法。每个人都可以在古典音乐的领域找到属于自己的地方。 一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时期 欧洲古典音乐伴随着历史阶段的发展和变革,形成了与当时社会氛围相适应的各类音乐艺术形式和各种风格流派。它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所包括的内容与形式广泛多样,作品与史料丰富详实。它所承载的异域的人文风情,给听者以启发、震撼、感动。了解和欣赏欧洲古典音乐会使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人文艺术修养更上一层楼。 欧典古典音乐的创作背景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巴洛克时期,这个时期代表人物有德国巴赫也称音乐之父,亨德尔也称清唱剧大师,意大利的维瓦尔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旋律优美,柔和。第二时期——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人物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这个时期的音乐特征主题特点鲜明,有一定的冲突性。第三时期是浪漫主义和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有得彪西、舒曼、舒伯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之欧洲艺术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

17-18世纪欧洲艺术 17至18世纪的欧洲,是各国在政治制度、宗教、自然科学和艺术诸方面发展和探索的时代,整个欧洲呈现出一派多姿多彩的面貌。人类自文艺复兴觉醒之后,以新的人生观和科学手段探索自然的奥秘,以更加活泼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去观察自然和认识世界,产生了一大批伟大的学者和艺术家。艺术呈现出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古典艺术的多元化局面。巴洛克、罗可可、古典主义、写实艺术等各种风格倾向相互交织,并行发展,各领风骚。 意大利到了17世纪,现实主义、巴洛克艺术与尊崇古典传统的“学院派”同时出现,这使艺术领域看起来更加丰富。18世纪威利斯画派的出现更加让整个意大利艺术呈多元 化发展。 佛兰德斯的艺术跟同期荷兰独立后那种为新兴资产阶级服务的艺术不一样;它仍然处于西班牙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势力的控制之下,主要为宫廷贵族、富商和耶稣会服务;这类人物对艺术的要求促使佛兰德斯绘画具有追求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佛兰德斯艺术中,最引人注目的为绘画,其次是建筑,最后才是雕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首推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 17世纪,荷兰的经济文化都非常繁荣,当时荷兰商人的欣赏趣味与那种浮华放纵的 趣味有很大不同,他们比较喜欢有节制和简单的风格。由于社会的风俗与需要,肖像画得到的重视比其它题材都要多。绘画开始变成商品进入市场,开始出现专门化分工,风景画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的风景画完全摆脱了情节和人物,成为独立的画种。 这是西班牙艺术大放光彩的一段时间,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艺术家,塞韦利亚画派是 17世纪上半期最重要的画派之一,苏巴朗和委拉斯贵支是这个画派的重要代表。 19世纪西方艺术 19世纪西方艺术在18世纪的基础上又有着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跟多的艺术流派的产生:现实主义、巴比松派、前拉斐尔派、学院艺术、印象派、后印象派、新印象派、点描派风格、那比派风格、综合主义、象征主义、哈德逊河派。 19世纪法国画坛经历了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发展,浪漫主义逐渐地脱离了当时的 社会现实。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具有进步思想的艺术家认为艺术应以实际生活为基础,提出了“为生活为民众而艺术”的口号,产生了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现实主义艺术家赞美自然,歌颂劳动,深刻而全面地展现了现实生活的广阔画面,尤其描绘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和斗争,此时此刻劳动者真正走进艺术殿堂,成为绘画中的主体形象,大自然也作为独立的题材受到现实主义画家的青睐。于此同时在印象意义流派也在法国产生。 19世纪英国受法国新思潮的影响开始出现艺术上的繁荣。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而 风景画的出现为后期印象派的产生也有很大的影响。一批皇家美术学院的学生倡导组成的前拉斐尔学派也在此时英国产生。 19世纪是俄罗斯历史发展的一个转折时期,文艺发展势如破竹,从某种程度上讲甚 至不亚于欧洲的文艺复兴。19世纪的俄罗斯文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哲学、文学、音 乐、美术等各个领域,涌现出一大批足以与西欧各国称雄并列的杰出人物。哲学与文艺评论上有别林斯基、赫尔岑、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文学上有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等,音乐上有格林卡、柴可夫斯基、穆索尔斯基等,在绘画上则有列宾、苏里柯夫、克拉姆斯柯伊等。 在19世纪上半期,美国艺术的发展还体现在大众化的艺术中。被称为民间画或原始派的画家大都没受过专业训练,主要模仿斯图亚特和科尔等人的风格,但非常质朴,形象稚拙,色彩鲜艳。19世纪中期的南北战争改变了美国历史的发展进程,战后的工业革命和经济 繁荣,也带来了艺术的黄金时期。风景画家.丘奇、G.英尼斯,静物画家.哈尼特,风俗画家.亨特等人在各自的领域中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欧洲艺术对美国的影响也日益增强,大批美国青年远渡重洋到法国、英国等地学习绘画,回美国后给本地的艺术带来新的技法和风格;也有一部分画家留在欧洲,成为欧洲19世纪末新美术运动的重要人物。女画家M.卡萨特1866年 赴法深造,后定居法国。她是参加了法国印象派画展的唯一的美国人。.沙金是美国最杰出的

古罗马时期艺术风格特征

古罗马时期艺术风格特征 罗马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邦,逐渐发展成控制整个亚平宁半岛的罗马共和国,最后扩展为统治整个地中海地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罗马帝国。东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北包括高卢,南至埃及和北非,罗马帝国一直延宕至公元15世纪,这期间,分化、整合;整合、分化,直到拜占庭王朝——东罗马帝国消亡,整整进行了一千余年。这样一个多民族、大一统的帝国,又有着上千年的演化历史,反映 在文化与艺术上,必然是多民族文化与艺术的融合。 古罗马文化是在伊达拉里亚人和希腊人的强烈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古罗马文化与艺术,主要繁荣于共和末期和帝国时期,古老的意大利土著文化,深受伊达拉里亚文化的影响。伊达拉里亚人早在公元前8—3世纪,就创造了拱券建筑和具有东方风格的装饰壁画,以及有力而写实的雕刻,这些对古罗马艺术具有强有力的影响。古罗马人虽然征服了古希腊,但在文化上却被古希腊人征服。古罗马人是古希腊艺术的崇拜者和摹仿者。古希腊艺术对古罗马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民族特点,古罗马艺术也有其不同于古希腊艺术的独特之处。相比之下,罗马人的艺术更倾向于实用主义,在内容上多为享乐性的世俗生活,在形式

上追求宏伟壮丽,在人物表现上强调个性。古罗马文化与艺术的突出成就,主要反映在建筑、壁画、肖像雕 刻方面。 一、罗马时期建筑风格特征 古罗马建筑是古罗马人沿习亚平宁半岛上伊特鲁里亚人的建筑技术,继承古希腊建筑成就,在建筑形制、技术和艺术方面广泛创新的一种建筑风格。古罗马建筑在公元1~3世纪为极盛时期,达到西方古代建筑 的高峰。 古罗马建筑的类型很多。有罗马万神庙、维纳斯和罗马庙,以及巴尔贝克太阳神庙等宗教建筑,也有皇宫、剧场角斗场、浴场以及广场和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等公共建筑。居住建筑有内庭式住宅、内庭式与围柱式 院相结合的住宅,还有四、五层公寓式住宅。 古罗马的建筑最辉煌、最有艺术价值的则是为经济服务或为人的生活(物质、精神)服务的建筑,古罗马世俗建筑的形制相当成熟,与功能结合得很好;如广场、道路、桥梁、高架输水道、隧道、剧场、竞技场、浴场、住宅和别墅等等。这些建筑几乎全是直接为人的物质生活或精神享受服务的。在艺术风格方面,它们也追求和谐,追求完美,追求崇高,但已不是一种“神圣”的和谐、完美、崇高了,而是现实人生的一种“合宜”,是经济繁荣,和平安定,和追求现实刺激的“崇高”,有的“崇高”还直接与某种“悲剧”情绪相联系,如著名的古罗马斗兽场,它那完美、和谐、崇高的造型,因与其功能性的悲剧意味相联系着,是沐浴着奴隶血泪的一种崇高,所以,使这种崇高、完美,更具有了世俗性,它能让人赞叹、使人振奋,但难以产生像希腊神庙的那种“神圣”感。这可以说是古罗马建筑风格中的和谐、完美、崇高与古希腊建筑风格的最大区别。至于另一些世俗的建筑,如卡拉卡拉浴场,它那和谐、完美而又雄伟的风格,也主要来自于世俗的情感,而不是来自 理想主义的神圣意识。 在具体建筑的造型风格方面,古罗马的建筑也是既继承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风格,又革新、发展了它。如古罗马大斗兽场的外部立面,特别是高4层的外部立面,就是古希腊柱式构图的复写,它的底层是多立克柱式,第二层是爱奥尼克柱式,第三层则是科林斯柱式,在顶层则围绕着壁柱。但是,古希腊的这种柱式,在古罗马的这座杰作中已不再像在古希腊建筑中那样起结构作用了,它已蜕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装饰,真正起结构作用的部件是隐藏于墙壁之中的结构体。同时,在屋顶造型方面,古罗马人更是极大地革新了古希腊建筑的造型方式,将古希腊习用的梁柱结构,代之以一种更为有效的拱券支撑方法,从而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这种拱券结构因经济、实用,且审美效果也很好,故不仅应用于神庙、宫殿等特殊建筑,而且扩展到日常生活的一切领域,如道路、桥梁、输水道、港口、剧场、住宅、仓库和下水道等。从而使许多雄伟建筑在表现和谐、完美、崇高的同时,具有了一种明显的“圆”味。但同时,古罗马的建筑又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西方古典音乐赏析 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曲调和节奏都受歌词抑扬顿挫的影响。 古希腊的乐器主要有弦乐和管乐两类,弦乐的代表是里拉琴,管乐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 四音音列 古希腊音阶的基础是四音音阶(Tetrachord)。它自上而下排列,两端的音构成固定的四度音程,中间的音程可以变化,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四音音阶: 完整音列体系 两个四音音列便可以构成七音体系或是八度体系。构成的方法有两种: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作为下一个四音音列的第一个音)和非联合四音音列(前一个四音音列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四音音列的开头的音相隔一个全音)。 调式 四音音列可根据全音和半音的不同位置,排列成7种不同的音阶。古希腊的调式体系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分别是多利亚、弗里几亚、利第亚、混合利第亚及其各种变体,排列方式自上而下。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多里亚调式富有男子气质,能使人安静、坚强;弗里几亚调式狂野而具有酒神精神,能激发人的热情;利第亚调式使人柔弱;混合利第亚调式易使人悲伤 音乐社会功能学说 在古希腊人心中,音乐有一种神秘的魔力,认为音乐可以除邪防病,也是净化心灵、教化品性的重要手段,因此非常重视音乐在社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亚利士多德等人都对这一问题有过著述。 罗马音乐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朝向实用化、典仪化方面发展,军乐以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军队中配有军乐队、乐师和歌手,以炫耀军威,鼓舞士气。音乐在古罗马统治阶级的手中,成为炫耀权势或纯粹娱乐的工具。在古罗马文化生活中,有深刻伦理道德意义的古希腊悲剧也被豪华的马戏演出或血腥的角斗士格斗场面所取代。 与古希腊音乐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音乐的职业化。职业音乐家到处巡回演出,待遇优厚,被人们奉为偶像。 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特征 情绪:情绪肃穆、超脱,采用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排斥人世激情。 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三度进行为主,是歌唱性(或吟诵性)的,和语言的抑扬顿挫有着密切的关系。节奏:自由而无固定节拍,依照歌词韵律长短抑扬而定。 织体:和希腊音乐一样,单声部音乐。 歌词:以拉丁文为歌词,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 演唱方式:大致有独唱、齐唱、交替歌唱、应答歌唱四种。 较固定的音乐形式:诗篇歌调、交替圣歌、应答圣歌、赞美诗。 调式体系:教会调式。 中世纪的常用乐器有弦乐(拨弦、击弦、弓弦)和管乐两类。 英国音乐的风格特点: 1、和声方面 a、使用不省略三音的完全三和弦; b、常用相同节奏的和弦进行; c、运用协和的和声,避免强拍上的不协和音程。 2、织体方面 a、多采用和声式的织体; b、常将两个声部的旋律和节奏组合在一起,并创造出“福布尔东”的复调音乐手法。 福布尔东 从乐谱上看,是一种二声部音乐,高声部与低声部构成以平行六度为主的进行,偶尔出现八度,每个乐句总结束在八度上。 演唱时在高声部下方四度再即兴加入一个声部,该声部在谱面上往往未写明。

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特点和风格

绚烂多姿的荷兰17世纪 17世纪荷兰美术的艺术风格 17世纪前荷兰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在那里有比较广泛的言论自由与信仰自由,其他国家被迫害的异教徒纷纷逃往荷兰避难,许多学者到荷兰著书立说。新的文化气息培养了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在这样的环境下形成以荷兰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现实主义,继承15、16世纪尼德兰民族艺术传统,以写实、纯朴为特点,很少受巴洛克艺术影响。挣脱了神话和宗教题材的束缚,把现实生活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绝大多数画家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新兴的资产阶级和中下层平民开始成为绘画中的重要角色。荷兰艺术由于写实而受到市民的欢迎,油画变成商品,大量进入市场。 (一)哈尔斯 哈尔斯,荷兰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早期与盛期作品充分表现了荷兰市民健康、愉快、充满生命力的形象,如《弹曼陀林的小丑》、《吉普赛女郎》,团体肖像画《圣乔治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圣亚德里安射击手连军官的宴会》,流畅奔放、挥洒自如的大笔触表现豪爽自信、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晚年作品多取古典构图的正面形象,流露一种忧郁的情绪,比早期作品凝重而深刻,如《哈勒姆养老院的女管事们》、《一个戴宽边帽的男子》。 吉普赛女郎 (二)伦勃朗 荷兰伟大的艺术家,一生经历坎坷,勇敢坚定地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其光辉的贡献,也使17世纪的荷兰绘画在世界美术史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他笔下的人物皆取自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形象,即使描绘宗教故事,也体现了宗教的生

活化。他的肖像画生动传神、独具风采,他描绘的老人肖像尤其感人,那苍老的容颜和深邃的眼神仿佛展现了他们饱经沧桑的经历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与生活哲理。其代表作:《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1632年);《夜巡》(1642年原名《阿姆斯特丹射击手连队的群像》);后期《带天使的圣家族》、《入浴的妇人》、N幅自画像,铜版画《三棵树》、《基督救治病人》。(三)荷兰小画派 之所以被称为“荷兰小画派”,是因为画幅小,适于悬挂以装饰居室;题材小,迎合市民趣味。画面上多表现妇女梳妆打扮、弹琴唱歌、读书写信或做轻微的家务劳动。 特鲍赫,《音乐课》、《年轻姑娘给一位妇人读信》;霍赫,《在地窖门前》、《一个荷兰家庭的庭园》;梅蒂绥,《一位绅士惊扰了晨妆时的年轻妇女》。 维米尔,其作品与“小画派”其他画家有所区别,不以情节引人入胜,也不描绘过多的生活细节,而是以一种抒情情调给人美的享受。最主要的风景画描绘其故乡的《德尔夫特风景》、《小巷》。他大部分作品表现了舒适、安闲的中产阶级家庭生活,《倒牛奶的女仆》、《穿蓝衣读信的少女》、《花边女工》、《戴头巾的少女》。 (四)荷兰风景画 17世纪荷兰形成完全独立的风景画科 雷斯达尔,他在写实精度和细节的纤巧上并不突出,但总能显示出浑厚的力量。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使风景画提高到史诗般的地位,被誉为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画大师,《急流》、《犹太人的墓地》等。 雷斯达尔,他在写实精度和细节的纤巧上并不突出,但总能显示出浑厚的力量。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使风景画提高到史诗般的地位,被誉为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画大师,《急流》、《犹太人的墓地》等。 威廉.考尔夫等雷斯达尔,他在写实精度和细节的纤巧上并不突出,但总能显示出浑厚的力量。雄伟的气势,闪烁的光影,使风景画提高到史诗般的地位,被誉为17世纪荷兰最重要的风景画大师,《急流》、《犹太人的墓地》等 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美术特点 首先,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仍然是作家们的重要思想武器。 20世纪上半叶,“罗兰主义”是现实主义作家的基本立场。他们猛烈抨击不人道的社会现实,批判社会对人的异化,谴责统治者的残忍和法西斯主义的暴行,同情受侮辱受损害的下层人民,同情无产阶级革命,向往没有人压迫人的美好未来。但由于把“博爱”当作出发点和终点,宣扬“爱能拯救一切”,视贫富均等为最终目标,因此在本质上因袭了19世纪的传统而没能达到新的高度。但其中也不乏探索精神,如20、30年代就曾有一批作家用阶级斗争观点或社会主义思想去观察社会现实,试图站在崭新和时代高度去分析问题。马丁?杜?伽尔(1881—1958)的《蒂博一家》(1922—1940)通过蒂博和丰塔南两个家庭的变迁,反映了第一次大战期间法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矛盾和知识分子的心理状态,从人道主义立场反对战争。小说采用意识流手法刻画人物,表现了现实主义兼容并蓄的开放性。50年代以后,现实主义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出现了革命倾向,作品中的劳动人民不再是受命运摆布的 小人物,而成了敢于跟罪恶势力作斗争的“强者”。 其次,作家们始终坚持真实性这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原则。 以现实的、具体的、变化中的人的精神世界及生活遭遇为描写对象,从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探讨人生底蕴,进行真实的审美反映。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批判的眼光审视复杂、残酷的现实,历史主义地表现客观世界的发展过程,力图通过对人物的性格、命运和环境的艺术概括,回答“老是存在而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令人信服地揭示旧制度、旧生活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趋势。较之19世纪现实主义,叨世纪现实主义在反映现实的及时性和撷取题材的政治性上更进了一步。许多作品,往往在被描写的事件刚刚结束甚或还未结束时就写了出来。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商周秦汉(西汉,东汉)晋(西晋,东晋)北朝( 前秦,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南朝(宋,齐,梁,陈和后梁)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先后与辽、金,西夏并存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 25-220 三国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晋 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朝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北齐 550-577 西魏 535-557 北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902-979

宋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西方肖像绘画的发展史概要.doc

西方肖像绘画发展史概要 ▲综观西方艺术,其主体都是描绘了人,肖像更是其中最基础的东西。 ▲随着欧洲文艺复兴人文思潮的兴起和推广,倡导对人的尊重,人的价值得到肯定,描绘世俗的人和人的现实生活的肖像画随之出现。随着宗教的、国王的统治逐渐松散,伴随工业化以后商人阶层的出现,描绘普通人的肖像画快速发展起来。肖像画成为油画中极其重要的题材样式,几乎每个画家都画肖像画。而肖像画在中国的发展则比较晚,几经曲折,可以说至今仍是一个尚不发达的品种。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帝王统治的时代,历史上的肖像画主要是帝王的肖像,鲜见普通百姓的日常容颜。辛亥革命以后,虽然社会的民主自由度在增强,但是中国社会在很长时间内仍处于动荡不安之中,接连不断的战争使得社会不稳定,经济发展缓慢,根本谈不上对人的尊重和关注,更难奢谈肖像画。 ▲西方的肖像画创作有着悠久的历史。肖像画的全盛期是在15世纪以后,著名的肖像画家有意大利的.达?芬奇、提香、卡拉瓦乔、德国的丢勒、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荷兰的伦勃朗、.哈尔斯、.维米尔等人。其中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卓越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成为肖像画中的巨作。 ▲15世纪,肖像画被确立为西方的一种绘画类型。可以将画中人物的形象流传于世,而且保留他们的地位和尊严。最初,君主和地位显赫的人通常采用侧面像,后来肖像画在普通群众中得以普及。到十六世纪后,肖像画取得了突破,人物姿态更为自然。 ▲据相关史料记载,自中世纪以来,画家也开始在自画像中刻画自我形象。最早的自画像出现在十四世纪。当时的画家与自己的主顾一同纳入到宗教题材

的场景中。初创时期,画家只在神圣作品中刻画自我形象,位于他们赞助者一旁。后来他们开始专注刻画自己的形象。这些作品从中体现了艺术家所再现的人物的性格特征,同时也蕴含了艺术家的个人情感。可以说,自画像更能从艺术的角度反映出艺术家的性格。 ▲在西方,肖像画一直延续着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一种是以表现对象的个性与思想情感为目标的所谓现实主义肖像。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到十七世纪正规的肖像画出现,委拉斯贵支、伦勃朗等人都是以表现对象为主,画面主要表现对象的性格与情感等。当然,真实的刻画对象是十分重要的,俄罗斯的肖像油画更是如此。列宾等人的作品便属于这一类型。第二种是象征性的,这种肖像画属于现代主义绘画。莫迪利阿尼、凡高都描绘了这样的肖像。 总体来说,肖像画是以体现作者的艺术风格及对象的情感为主导。而对象的真实性处于第二位。文革以后,中国的肖像画也基本是这两种形式,第二种更为普遍。 ▲在西方美术史上,有一些我们熟知的肖像画作,由这些画作我们可以看出西方肖像画的一些特点: 1、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凡·高《割耳朵后的自画像》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朝代│ 起讫 │都城│ 今地┃ ┠────┼────────┼───┼────┨ ┃夏 │约前22世纪末至约│安邑 │山西夏县┃ ┃ │前21世纪初—约前├───┼────┨ ┃ │17世纪初 │阳翟 │河南禹县┃ ┠────┼────────┼───┼────┨ ┃ │约前17世纪 │亳 │河南商丘┃ ┃商 │-前11世纪├───┼────┨ ┃ │ │殷 │河南安阳┃ ┠─┬──┼────────┼───┼────┨ ┃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镐京 │陕西西安┃ ┃周├──┼────────┼───┼────┨ ┃ │东周│前770-前256 │洛邑 │河南洛阳┃ ┠─┴──┼────────┼───┼────┨ ┃秦 │前221-前206 │咸阳 │陕西咸阳┃ ┠─┬──┼────────┼───┼────┨ ┃ │西汉│前206-公元25 │长安 │陕西西安┃ ┃汉├──┼────────┼───┼────┨ ┃ │东汉│ 25-220 │洛阳 │河南洛阳┃ ┠─┼──┼────────┼───┼────┨ ┃三│魏 │ 220-265 │洛阳 │河南洛阳┃ ┃├──┼────────┼───┼────┨ ┃ │蜀汉│ 221-263 │成都 │四川成都┃ ┃国├──┼────────┼───┼────┨ ┃ │吴 │ 222-280 │建业 │江苏南京┃ ┠─┼──┼────────┼───┼────┨ ┃ │西晋│ 265-317 │洛阳 │河南洛阳┃ ┃晋├──┼────────┼───┼────┨ ┃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 ┃十六国 │ 304-439 │ - │ -┃ ┠─┬──┼────────┼───┼────┨ ┃南│宋 │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中国历史 世界历史 文档

第一讲中国历史 高频考点 考点释义 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汉、隋唐、元明清是我国大一统的历史时期。是古代史中复习的重点。中国近现代史中重要事件的发生时间、主要内容,重要人物的重要功绩等是考试中重点考查的知识点。 重要词条 (一)先秦历史 氏族公社——距今约五六千年,氏族公社进人繁荣时期。山顶洞人已过渡到氏族公社时期。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开始种植粟和栽培水稻,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距今约四五千年,山东大汶口文化的居民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产生了阶级和阶级压迫。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的儿子启废除“禅让制”,实行世袭制,建立了夏朝。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商朝中期,商王盘庚迁都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打败纣王,灭了商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被起义的国人赶走,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政,史称“共和行政”。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五霸——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 初税亩——公元前594年,鲁国适应土地私有制这一历史潮流,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初税亩”。凭借政治权力对“私田”开始征税,规定不论“私田”、“公田”一律“履亩而税”。“初税亩”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税收制度的正式形成。 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出现了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商鞅变法——公元前365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使秦迅速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织,实行军功爵制;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儒家的创始人是孑L子,他的理论的核心是“仁”。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西方经典音乐剧赏析 在这学期的西方经典音乐剧课程里,我们学习观看了很多部世界世界名剧。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等。在老师对这些戏剧的讲解后,使我对西方戏剧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不知觉间已经与音乐剧亲密接触了整整一个学期。从一开始的仅仅听过《猫》和《歌剧魅影》的懵懂无知,到现在对于音乐剧有了些更深入的了解,越是了解越发喜爱,西方音乐剧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以前从未深入涉猎,基本不曾了解的美妙世界。 《悲惨世界》的音乐整体气势恢宏,大气磅礴,富有史诗般的色彩。人物性格鲜明,剧中不同人物的演唱曲调总有不同的音乐主题性,来突显出人物的不同性格与各自的命运。唱段刚开始,是芳汀的主题。芳婷的“我曾有梦”,她的梦是美好的,然而现实却是残酷无情的。而当芳婷即将死去,向冉阿让托孤时两人的对唱也让人不禁心痛。她不愿死去,更不愿让珂塞特孤苦伶仃。当她唱到“告诉珂塞特我爱她,我会在醒来后看见她”时带着哭腔,仅这一句,就将一个人、一个女人、一位母亲临终前的不舍和恳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不心碎都难!芳汀主题概括而言,就是被爱遗弃、渴望爱、为爱牺牲、将爱交讬。 在《悲惨世界》中,每一个人物都有一种性格,这种性格可以用音乐表现出来。冉阿让经过苦难磨练而对上帝的深沉敬仰,芳婷的纯洁与软弱,沙威的威严与冷酷。这些性格分别用不同的主题旋律表现出来以后,显得格外鲜明。 以前有朋友曾经讨论过音乐与语言的问题,实际上,我认为,音乐不是不可言说,像音乐剧《悲惨世界》这样,把音乐语言化,不仅使语言的魅力大增,也使音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毕竟,音乐并非为了音乐本身,而是为其表达的内容。单单旋律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如果这个旋律打动了某一根心弦,那便是它的意义所在。在音乐的国度里,没有国家的界限,没有民族的差异,更没有语言的障碍,这是一种心灵的融合,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体现吧。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有其出色的艺术功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的,而《悲惨世界》则同时兼备了这两点。不可否认,《悲惨世界》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世界名剧。 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歌剧魅影》,不仅给我以视觉的冲击,而且结构和音乐也给我记到的震撼和感动! 《歌剧魅影》的结尾处给我留有一个疑问,刚开始看到魅影从镜子中走后,我觉得魅影应该是死了,因为他不曾接触过这个世界,他除了歌剧院哪里都没去过,无法生活,可最后回到现实,墓碑前的花,那是克莉斯汀和魅影“信物”除了魅影不会是别人,真的挺让人迷惑的;再就是克莉斯汀到底爱没爱过魅影,劳尔把音乐盒放到克莉斯汀墓碑前,说明这对她很重要,但同时那又是魅影心爱的东西,给人一个可以想象的空间,让大家有不同的感受。天生的丑陋和残酷的现实使得魅影变得冷漠无情,用暴力来反抗这个世界,但其实他也渴望被大家接受、认可,在最后克莉斯汀对魅影说“你不是孤单一人”就是很好的说明了魅影内心的恐惧,其实也就是说当时人们以貌取人,歧视他人的一种社会风气,不论他是否才华出众,但同时也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悲观,要积极面对,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要事事激进,学会安慰、鼓励自己。对于我这样学音乐表

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发展脉络(人教版).

中国历史发展脉络 一、中国古代史 (一)原始社会 1、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火耕)石器锄耕(耜耕)。 2、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3、文化:原始文字起源于“文字图画”;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画等。 (二)奴隶社会 1、夏: 2、商: 手工业:原始瓷器产生,青铜器铸造繁荣,丝织业出现斜纹提花织物。 商业:商人、商业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文化: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3、周:公元前1046武王建立,分西周和东周时期,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时期。 政治:(1)分封制、宗法制。 (2)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兼并;各国纷纷改革变法,确立封建制度;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经济:(1)土地制度:井田制,后期逐渐瓦解,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 (2)耕作方式: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3)手工业:官府垄断局面打破;西周晚期有铁器;春秋晚期能炼钢;丝织品 产量大,质量高。 (4)商业:官府控制局面被打破。 思想文化: (1)出现百家争鸣。 (2)战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3)战国时期是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帛画,人物画。 (4)春秋的《诗经》(现实主义)、战国的《楚辞》(浪漫主义)。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国家由 分裂走向统一。 (三)封建社会(战国至清1840年) 1、秦: 政治:(1)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2)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3)暴政而亡(失于政而非失于制)。 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思想文化:

西方艺术史简述资料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 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17-18欧洲艺术、19世纪艺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7个阶段。一、史前艺术 史前艺术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两部分。 旧石器时代艺术产生于原始社会蓬勃发展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奥瑞纳文化期。而这一时期的艺术主要变现形式为洞穴中的壁画和雕塑,其主题多于巫术相关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写实。其中最突出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塑大多数为小型的动物雕塑,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发现最早的雕像是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神》(原始的维纳斯)和法国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而代表史前“艺术”最高成就的是位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洞穴壁画。 新石器时代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建筑。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英格兰南部的圆型巨石栏“斯通亨治”(Stonehenge)是典型的代表。 二、古代艺术 古代艺术可以分为古埃及艺术、古印度艺术、古希腊文明、古罗马艺术、古两河流域艺术。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提到古埃及,人们就想起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一种威严、永恒和神秘的时代气息。古埃及艺术的主要表现就体现在金字塔以及其内部的木制陪葬雕塑和壁画上,其中吉萨金字塔群和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古代艺术的精华。 古代印度文明的艺术起源于印度的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北部。它最早的原始美术,通常称作“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300年)到1750年之前的艺术。根据考古出土,当印度史前文明最远可以追溯到光、新石器晚期,即青铜器和铜石和年龄。印度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大约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它的内容

8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8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 有营养的音乐能净化身心,提升审美。古典音乐有魔力,它确实有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育,并对其一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那么如何让孩子的爱上古典音乐,下面8首经典的作品一定不能错过!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1、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 小星星变奏曲 Classical Artists - 越听越聪明3:莫扎特效应 《小星星变奏曲》改编自欧洲古老的民谣《妈妈我想对你说》,是由一个主题发展成多个变奏,整个作品充满着可爱和纯真,像是以孩子的口吻在说:看,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亮晶晶。这首作品称得上是莫扎特经典名曲之一。 2、莫扎特《D大调回旋曲》K485 Rondo in D Major, K. 485 - Allegro (D大调回旋曲,作品485 - 快板) Christoph Eschenbach - A Piano Weekend 这首回旋曲是一首充满青春活力的乐曲,整体的音乐氛围幸福而温暖,旋律清晰明朗,有一些变奏曲的风格,这样的不停变化很容易吸引到小朋友的注意力,作为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作曲家,莫扎特的作品一定不能错过。

3、舒曼《快乐的农夫》 舒曼: 快乐的农夫 纯音乐 这首作品篇幅非常短小,小朋友大概会在游乐场所、动画片中常常听到这样的旋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儿歌,其实是舒曼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旋律富有画面感,很容易让小朋友联想到青青的绿色农场,农夫在愉快的劳作。 4、贝多芬《致爱丽丝》 Bagatelle No. 25 In A Minor, Op. 59 Fr Elise (A小调第25号小品曲,作品59致爱丽丝) (Digitally Remastered) Dieter Goldmann - Beethoven: Bagatelle No. 25 in A Minor, Op. 59 Fr Elise 《致爱丽丝》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是贝多芬在1810年创作的一首钢琴小品,这首作品旋律柔美,动听,不用多解释,不管是否是音乐学习者都对这首作品非常的熟悉,本身的作品难度也不大,有很多的钢琴初学者都喜爱演奏这首作品。 5、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 K.525 第一乐章 Serenade in G Major, K. 525 Eine kleine Nachtmusik - I. Allegro (G大调弦乐小夜曲,作品525 - 快板) 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Neville Marriner - Ultimate Classics: The Essential Masterpieces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