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9-第四章《文化素养》-历史素养

9-第四章《文化素养》-历史素养

9-第四章《文化素养》-历史素养
9-第四章《文化素养》-历史素养

第四章《文化素养》-历史素养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启是中国夏朝第二任君主,通过武力征伐伯益,将其击败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

2.B【解析】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宗法制度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3.D【解析】“春秋五霸”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4.D【解析】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七个诸侯国分别为齐、楚、秦、燕、赵、魏和韩,这七个国家被史学家称作“战国七雄”。

5.B【解析】通常认为,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前256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6.D【解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主张施仁政、行王道。

7.A【解析】陈胜吴广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政权,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8.D【解析】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来到乌江江畔自刎而死。9.A【解析】“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治世,奠定了汉武帝将汉朝推上顶峰的基础。10.B【解析】“丝绸之路”是西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

11.A【解析】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它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12.C【解析】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

13.C【解析】“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

14.B【解析】第一次打破了“坊”“市”界限的国际性大都市是北宋都城东京。

15.A【解析】五代后周赵匡胤在陈桥兵变,诸将给赵匡胤披上黄袍,拥立为帝,指登上帝位。祸起萧墙出自《论语?季氏》,破釜沉舟出自《孙子兵法》,闻鸡起舞出自《晋书?祖逖传》。

16.B【解析】1662年,郑成功及其后代收复台湾。

17.A【解析】1727年,清朝开始设立驻藏大臣,同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皇帝制定了“金瓶掣签”制度,规定喇嘛教活佛转世人选。

18.D【解析】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目前被官方和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13个王朝。此外还有14朝和17朝等不同说法。

19.B【解析】孟子主张施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他的名言。

20.B【解析】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儒生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

21.B【解析】我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

22.C【解析】“师夷长技以制夷”由魏源提出,他在《海国图志》一书中提出了这一思想主张。

23.C【解析】1840年6月一1842年8月,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屈服求和而结束。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24.B【解析】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法国也乘机出兵,与英国组成联军。在这次战争中,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北郊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25.A【解析】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26.B【解析】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内容之一就是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7.C【解析】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的反封建运动;戊戌变法是为了维护清政府封建统治的变法运动,以失败而告终;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及中国实行两千多

年的封建皇权制度;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28.A【解析】《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29.D【解析】《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0.D【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引起了社会风俗的变法,A、B、C项符合。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辛亥革命并没有吹响其号角。

31.B【解析】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2.A【解析】八七会议清算和结束了共产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毛泽东在发言中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

33.B【解析】1937年7月7日爆发的“七七事变”,也叫卢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全面抗战的序幕。34.A【解析】改革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一条“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扭转了中国自1949年后逐渐对外封闭的情况,使中国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35.B【解析】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古代中国。

36.A【解析】麦哲伦是葡萄牙人,1519—1521年率领船队首次实现环球航行。

37.B【解析】“现代世界的曙光”指的是14世纪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因为意大利首先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38.B【解析]19世纪30年代末,英国基本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39.C【解析】由题目的时间限制和国家日本,可知是选C项,A、D项都是美国的。大化改新是日本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6年。

40.B【解析】法国大革命是1789年在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君主制封建制度在三年内土崩瓦解。它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伟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41.B【解析】巴黎公社是一个在1871年3月18日(正式成立的日期为同年的3月28日)至5月28日期间短暂地统治巴黎的政府,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雏形。

42.C【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德国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等)矛盾激化,最终酿成战争。

43.A【解析】《凡尔赛和约》全称是《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协约国)对战败国(同盟国)的和约,它的主要目的是惩罚和削弱德国。

44.C【解析】1922年12月,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提议,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45.D【解析】时间“1933年”是解题信息,罗斯福在上任演说中提到要用“新政”来“医治”危机中的美国经济。

46.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47.A【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英国和中国在开罗举行了国际会议。会后发表的《开罗宣言》中明确宣告:战后,日本必须将东北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归还给中国。

48.B【解析】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中的五位创始成员国,分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

49.B【解析】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50.A【解析】1991年12月,欧洲共同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盟正式诞生。

二、材料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认为西方先进的科技是维护统治的工具,主张学习先进技术。

这种观点有进步意义,能认识到科技进步使得国家强大,但也有片面性,忽视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相互之间的影响。

(2)顽固派认为机器渐行,导致更多人失业,又认为用中国的制度就能抵制洋人的侵略。

社会历史根源: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中国历代统治者重农抑商政策;封建统治者夜郎自大,不思进取。2.【参考答案】

(1)这部法典出自古代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是由汉谟拉比制定的。

(2)它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参考答案】

(1)事件是郑和下西洋;特点是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航程远、到达国家多。

(2)地位: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或世界航海活动的先驱)。

意义: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交流;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4.【参考答案】

(1)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

(2)开创了农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3)要把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或要适合中国国情;或实事求是)。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教育文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 1997 年国际组织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此后多国家、多地区纷纷 开展教育改革,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在多国逐渐形成。反观中国的教育体系,自2003 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历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以来,我们逐渐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的历史教学模式,可是这种教学目标“一是三维目标作为中学课程总目标,并没有真正突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要求;二是在能力要求的层面上,现行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能力目标要求都在一个层次上,缺少明晰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段梯度层次” [1] 。因此,新的一轮教育改革迫在眉睫,可喜的是2014 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改革新要求,2016 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基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改革的方向,成为今后我们国家培养新世纪面向未来的新人才和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杆。 那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由哪些内容组成呢?如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 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笔者拟着重从高中历史教. 学核心素养的提高策略作探讨。 一、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素养的组成

素养是一个人品德、品格、素质和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由出生以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及自我学习等综合因素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至于学科素养往往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不同的学科对学生的具体学科素养要求不同,但指向相同,即通过本学科的学习让学生实现一种学习目标,即以学科知识为依托逐渐形成一种具有本学科鲜明特征的思维方式、学习能力、价值观导向及学科品质等因素构成的素质。抛开学科界限,“核心素养是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 品格与‘关键' 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识、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 [2] ,核心素养体现了对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要求,这是未来人才的发展方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教育部2016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3] 由此可以看出,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不仅进一步体现了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度,而且体现了对以往三维目标的综合化及面对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新要求而做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是贯彻落实十八大以的反映, 来“立德树人”教育要求的具体体现。 二、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策略有了明确的课程改革目标和方向,接下来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呢?结合近几年教

畅游历史长河,积淀人文素养

畅游历史长河,积淀人文素养 发表时间:2018-11-01T11:48:47.5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8年11月总第283期作者:殷永俊[导读] 历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合理渗透人文素养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 山东省昌邑市龙池初级中学261304 摘要: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蕴含着丰富可贵的人文精神,在历史课堂中深入挖掘历史学科中所涵盖的人文精神,不仅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使其受益终身。因此,历史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应该合理渗透人文素养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人文素养即人文精神,是现代社会公平、正义、健康、法治等社会目标的支撑点,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公民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和谐社会需要人文精神,人文精神需要靠教育培育。教师要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不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结合知识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引导培养及加强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重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首先,教师要转变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把教学质量的关键转换到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上来,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不是简单的答疑解惑,追求卷面分数。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历史的欣赏性功能,让学生感悟课本中的历史知识,享受人文主义的熏陶,当课堂变为一种欣赏和享受,学生也会主动加入到学习中来,长此以往,在人文精神的陶冶下,学生的理性思维也慢慢得到成长。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教学方案,教师要不断加强和巩固自身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真正对历史中所涵盖的人文精神有所感悟,对历史现象的人文精神分析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从而真正融入到教学中。此外,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是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有相应的心理准备和素质,并在教学活动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己为标杆,让学生在历史学科和教师的人文情怀中潜移默化,使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产生最大的效果。 二、更新教学方法,营造课堂人文气息 历史教学的大多数时间是在课堂上,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要想取得好的成效,就要在课堂上下功夫,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人文气息。第一,可通过艺术化的语言来营造。课堂语言并不是平仄化的生硬讲课方式,而是要将教学语言进行一些艺术化处理,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语调的抑扬顿挫,让课本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能生动全面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不仅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能使课堂更具人文气息。第二,丰富课堂形式,淡化知识传递色彩。可在课堂上开展辩论之类的小活动,让学生讨论与课堂有关的内容,让学生能够自己对课本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有自己的见解,能够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开拓思维,你来我往,相互提升。此外,还可以开展历史小品、知识抢答等活动,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为他们提供表达平台,既能学习到课本知识,还可提高思维能力和反应力,不但改变传统枯燥的课堂状态,而且让学生受到人文熏陶。 三、结合教材内容,充分挖掘人文思想 历史教学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材,所以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历史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忘记,蕴含在历史中的精神却能够让学生长久地记住,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帮助学生去感悟这些宝贵的人文精神。首先,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比如,在学习“百家争鸣”的内容时,让学生知晓各家思想的同时,还要使他们明白出现百家争鸣这一局面的原因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通过了解各个学派的主张,了解其形成的背后意义,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及当今社会的影响,以此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其次,还可带学生到教材中所提到的历史古迹进行参观,爱国精神是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可将课本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当地历史相结合,例如,带领学生到历史事件遗址或纪念馆,让他们近距离感受历史遗留,感悟历史气韵和人文精神,对历史的认识和意识更为明确,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教学必然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四、将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加深学生的人文情怀 历史教学不单单通过课堂的几十分钟就能做到融会贯通,课堂是传授知识的地方,真正能够加深学生的人文情怀的来源是课外,将知识和生活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把课堂内容延伸到课外,展开一系列关于历史的文化活动,加深对历史故事的理解,通过实践使学生对历史有了更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关于历史的课外活动有很多,比如通过一月一次的关于历史主题的黑板报,集体组织观看并讨论历史的电影等途径,都能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加强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还可以通过学校组织一系列关于历史的活动,比如历史知识比赛。学校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能够使学生深入感受历史的重要性,从学校做起,将历史融入学生的生活,使校园充满历史的文化气息,好的氛围就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能踊跃参加历史的一系列活动,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 总之,历史教学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也是提升学生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靖其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加强人文素养的研究[J].新课程,2017,(03)。 [2]亢会强初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6)。

高中历史教育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教育核心素养 关键词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知识点繁杂、内容烦琐的人文学科,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挑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历史知识,提高高中历史课教学质量。高中历史教学,在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我们也会发现对历史知识的考察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点的考察,更加注重学生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广大历史教师应该明确,历史学科的教学目的并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了解和研究人社会的发展进程,认识到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史为鉴,立足现实,创造未来。 1核心素养品质特征 历史核心素养是通过日常教化和自我积累而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意识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其所表现出来的,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历史学科素养应该具有求真、求证、求智的品质特征。 求真 获得信息和储存知识是一切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管人们对它的评价如何,它总是按照自己的规律在演绎、发展。学习历史,首先应该精准地解读史实概念,正确地把握历史脉络,这样才能科学地分析历史的特征,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切忌随意性,尤其对各种戏说野史要注意鉴别。教师在教学中则应该尽量注重历史的真实性,体现历史专业性。 求证 爱因斯坦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是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在历史的长河中,事件层出不穷,史实多如牛毛,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史实中找出历史规律,总结出科学结论,就需要有“求证”的素养。历史教学不是把历史事件进行简单重复和再现,而是要通过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阐释,归纳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整理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挖掘出历史发展的基本内涵。 求智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其意义在于通过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认识社会的能力。历史虽然不可能重复,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只有通过历史学习,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才能真正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和把握未来。 2提高核心素养的策略 ①借助历史教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在授课时,教师通过历史教学让学 生能够正确地认识传统教育,可以借助视频、音频等,拉近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 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及其背后的历史知识。同时,也使学生的内在品 质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得到提高。 ②追溯历史脉络,提高学生的文明认识与感知:历史是对以往实际发生的事物、事

高中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解读(北师大)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 朱汉国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历史教育。) 1、如何认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目标”。“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都要始终贯穿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 那么,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认识和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它是指学生在接受某一学科教育过程中,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在这里有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内涵的三个重要要素,是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目标。这三个维度目标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华东师大崔元漷教授曾举驾驶素养为例来说明。上驾校绝不是背一点驾驶知识,必须学会驾驶。但一个合格的驾驶员必须具备一定的驾驶素养,其驾驶素养包含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三个目标。驾驶员的关键能力是安全驾驶;必备品格是礼貌行车;价值观念是尊重生命。每个学科所养成的核心素养内容虽有所不同,但这三个维度是一致的。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历史课程学习中的具体体现。2017年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做了明确界定:“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 那么,历史学科而言,学生学习历史后应树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念?具有什么样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呢?这应该是我们在认识和理解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必须明确的。 2、什么是历史学科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一般来说,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是人们认定事物、辨别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在今天,我们应确立什么的价值观念,这涉及高中历史教育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也涉及到我们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的价值取向问题。毫无疑问,我们今天的高中历史教育,必须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我们高中历史教育要培养的价值观念。

历史课堂中亮点

历史课堂中的亮点 历史始终以人为中心,以追问历史对人的意义、价值和存在本性为己任。可是,由于观念的束缚,很多历史教师只简单地为讲历史而讲解历史,不注重在历史课上培养学生健康情感、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注重人性教育应该是历史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人,如果没有基本的人性道德,即使他掌握了大量的知识文化,也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我觉得人性的教育更应该成为历史课堂的亮点。 一、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应贯穿历史教学的始终 学会做人,首先要做一个爱国的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必须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热爱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爱国主义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不同时代又有不同要求和特点。在当代,强调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例如,在讲魏晋南北朝文化时,教师可通过请练习书法的学生出示自己的作品,谈练习书法的感受,再加上介绍王羲之题写《兰亭序》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书圣”王羲之和他的作品及特点有了更深的感受。又如,通过配乐、讲故事、历史短剧表演、视频介绍、作品欣赏等多种形式的有机融合,可使学生对顾恺之及这一时期的绘画特点有了更加直观的体会和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适时地进行学习态度和爱国情感的教育。无论是陶渊明诗词的清新优美,还是王羲之苦练书法终成书圣;无论是对顾恺之思母神情的演绎,还是对名画流落海外的惋惜之情,这些都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得到心

灵的洗礼,这正是历史教学最为关键的作用之一。今天,我们已能把宇航员送入太空,试想,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怎么能做到这一切!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差距,又要看到希望,增强信心,自强不息,以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在当代,爱国主义教育还应使学生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叛乱的思想。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教会学生辨别是非,培养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历史书不是单纯地记叙往事,而是带上叙事者的主观态度,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今天,我们进行历史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对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加以评述,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表明爱憎,敢于直言,做一个正直的人。 如对于秦始皇,就应该充分肯定他“平六国,一天下”,开创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功绩,而对于赋役繁重、秦法苛严,特别是“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的摧残,则应加以否定、批判。再如,对于义和团运动,应该肯定其具有反帝爱国的进步性,但对于其迷信落后、盲目排外的思想应予以否定。教师要通过文化史的教学,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历史上一切进步的事物,一切推动历史前进的人们,应该大力讴歌、赞颂。如大禹治水、张骞通西域,使学生认识到凡是对历史作出贡献的人们,必将永远受到后人的怀念。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教师要结合教材知识,挖掘历史人物的先进事迹,对学生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贺欣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贺欣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一、课程性质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7—9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具有以下特性思想性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只是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二、课程基本理念 ⒈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⒉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⒊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系,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⒋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⒈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课程设计。⒉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个板块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⒊在学习内容的编制上,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实,展现人类社会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进程,使学习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此外,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主义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⒋本标准对每个学习板块规定了课程内容,并提出了教学活动建议。课程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基础知识及必须经历的历史思维训练过程;教学活动建议旨在倡导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教师可在具体实施中酌情处理,因材施教。 ⒌本标准设计的课程内容留有余地,以增强历史课程的开放性和弹性,一方面为教材编写留下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为各地区进行乡土历史的教学提供便利,各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课程资源。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体会核心素养学习体会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体会 一、xx的“核心素养”到底有哪些 作为高中的学生对他的各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高中生首先得会学习,会探究。在课堂中要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方法叫技巧但不是教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知识探究知识的能力。 二、历史学科关键素养 高中生的历史学习必须必修转变观念与方法。高中的历史知识的学习不再是简单的记忆,既要有基础知识的积累,更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的各种素养。 1体现学科特色,培养探究精神。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深刻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到的发现。历史学科知识庞大内容浩繁,一定要培养学生兴趣,加强学生学科学习探究能力。日常教学中通过预习巩固基础内容,在日常教学里加强唯物史观的训练,通过史料研读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2.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家国情怀的培育。 历史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填塞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历史学科具有独到的学科特色,通过历史人物的报效国家的事迹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国情怀。 三、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科素养 新课改背景下,重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既要重视知识传授也应重视道德情操的培养。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 每个学科的教学首先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尤为明明,既要重视历史基础知识框架的建构还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能力。 多穿插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事迹加强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 作为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一定要时刻贯穿历史的学科素养。

浅谈历史人文素养的培养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对一道高考历史试题的反思 今年四川历史高考题第13题“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有两段材料,第一段介绍江西景德镇瓷器业发展的概况,第二段材料介绍德国梅森瓷业发展。第(1)题“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8分)。大部分学生都能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2)题“据材料一、二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300年辉煌的独特之处”(9分)。命题人的意图在于考察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既坚守传统,又锐意创新,重视人才培养。德国的职业教育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劳动者素质普遍较高,因此德国新产品质量上乘,闻名世界,销路极广。这道题有明显区分度,死记硬背、缺少能力者得分较低,思路灵活、视野开阔、知识面较广的学生占有显著优势。 第(3)题是最大亮点、命题最出彩之处:“综上,任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案例,就其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解。”(5分,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我的同事去参加高考阅卷,回来后听他说这道题有许多人得“零分”。笔者在高一年级上课时,问学生“四川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居然有答“麻将、大熊猫”的,令人啼笑皆非、大跌眼镜。为什么得零分?这道题目暴露出教学的薄弱环节。说明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所知甚少乃至一无所知,一线教师必须深刻反思。 2006年四川自主命题推出一道开放性题目:针对经济全球化自拟小论文标题,虽只有2分,但迈出了探索的可贵第一步。沉寂八年之后,命题人再次重磅出击,今年推出这道令人耳目一新的开放题。告诫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必然陷入“读书死”的困境。关注社会现实,关心家乡的发展,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当代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迫在眉睫。 所谓人文素养,它是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构成,同时又通过人的语言、行为外显出来。人文知识是指具体人文学科的知识,它主要包括语言、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美学等知识。人文知识是人们对人类文化的一种掌握和了解。人文精神是人们在掌握人文知识过程中,对人类文化内在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升华,它主要表现为形成了人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格情感、思维品质、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等精神层面的东西。人文精神是要借助于人文知识的掌握,通过个体内化过程形成的,它使人体验及领悟到人文知识深层次的内涵,明确了自身的人生道路,因此也可以是一种人的智慧。当一个人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人文精神时,他必然会通过语言、行为等表现出来,那他这种外显的素质就是一种人文素养。 历史教学要培养的人文精神可以概括为“一观两情三感四态”。“一观”:通过历史课的学习,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形成深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价值观。“两情”: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培养高尚的爱国之情,关爱人类命运之情。“三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激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四态”: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的科学态度;尊重、理解多元文明成果的海纳百川的态度;天、地、人之间和谐发展、顺其规律的自然态度。 明确了人文素养的具体含义之后,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的素养呢? 首先,应让学生了解祖国尤其是四川优秀传统文化,例如川菜、川剧、川江号子、彝族藏族羌族的主要节日、川酒酿造工艺、竹编工艺等等。有一些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一些传统工艺的继承人在世者越来越少,更需要采取措施重点保护。512大地震毁掉了一些珍贵的文化遗址,实在可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适时适度引入地方史知识,拓展学生视野,了解这些遗产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在当今世界上的影响,吸引更多外地人

2017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2017核心素养版讨论稿)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概括性、专业化表述,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与提炼,是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核心理论和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是认识历史所必备的重要观念;史料实证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历史解释是在形成历史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叙述历史的能力,是检验学生的历史观和历史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家国情怀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在思想、观念、情感、态度等方面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标志。 1.唯物史观 唯物史现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是非常重要的。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2.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3.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 4.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区别只是在于解释的正误、深浅。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5.家国情怀 家国情环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二)课程目标 1.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能够正确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并将唯物史观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2.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 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 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这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历史 学科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更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如培养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思想美德,乐 观向上的人生信念,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以及种种良好的行为准则 和道德规范等。这些都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教育目标。 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加强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下面谈一些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树立新课程改革下重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 念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提升者,理念的引导者,是进行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最 直接作用者,也是培养中学生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民主平 等”“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人格养成。以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 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如,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鼓励那些学习一般、不善言谈、爱搞动作的同学,课后还 找他们谈心,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使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和快乐。就算学习成 绩可能不算好,但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做人,怎样做事,这是生活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人文素 养提升的基础。 二、扩充拓展历史教学内容,在浩瀚的历史知识海洋中汲取营养丰富的人文素材,培养 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素材,或进行知识拓展,对学生进行激励、感染和影响,滋润和震撼学生的心灵。如中华文明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孔子儒家思想,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邓小平“我是 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通过学习近代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屈辱和中国人民坚持抗争、勇于探索的历史,感受伟大的爱国情怀。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节课的教学时,通过视频《我的1919》,让 同学们感受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同时提出问题: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弘 扬五四精神?同学们纷纷畅言,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使祖国更强大。这就表现出了他们 能够正确对待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其实,历史教学的每一节课都是 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平台,只是我们历史教师要善于挖掘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人文 精神,使学生深刻体会,并以实际行动追求崇高的生命质量和人生价值。这样我们也就实现 了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了教学目的。 三、积极营造和创设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深切感受人文情怀,拉近人文素养教育与现 实的距离 在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多方面积极提供或创造通过历史人文知识 竞赛或名人故事励志讲座,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外出交流、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和机会,帮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人文知识,增强人 文意识,使人文素养教育与现实结合,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际性的效果。 四、积极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新 的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最新教育资料

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核心素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日益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即研究各阶段学生发展应具备的核心素养,并以此指导、引领本学科的教学。具体到历史学科,教师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通过课堂教学培育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去培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获取系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我们每个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认识和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问的关注点应及时转移 通过合理的方式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可以让教师们的教学关注点发生转变,从而将其重点落实到核心素养的指导上,也就是从“教什么”转变为“学会什么”。在历史教学中,逐步的渗透历史教育,可以让学生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同时掌握扎实的历史知识,为知识技能的获取奠定基础,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而促使学生们的核心素养稳步提升。通过教师们有目的的引导,可以有针对性的展开提问,使学生们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从而更好的展开教学,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

值。历史教师们的教学能力有所提升,对核心素养的认识到位,才能严格的实施,并且深化课程的改革,适当的开展个性化教学,提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 二、基于历史核心素养并深化高中历史教学的内涵 1.时空观念。 历史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需要学生们拥有时空观念,学生们可以将学习到的内容实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通过观察和分析,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培养学生掌握和历史时空相关的概念与术语,从而更好的阐述国家与世界的发展史。与此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理解能力,从历史年表和历史地图上获取到有用的信息,从而将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更好的架设出来,从而展开详细的探究。 2.史料实证。 历史学科的学习都是以史料作为重要的依据,通过对相关史料的辨析,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证据,从而形成正确的认识。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应该培养学生们合理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使他们科学的选择并运用各种历史资料,引导着根据特定的问题,对相关的史料加以甄别,通过学生们合理的构建自己的历史叙述,培养他们的证据意识。 3.历史理解。 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需要学生们正确的理解历史知识,实事求是的看待过去发生的事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们应该培

历史学科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历史学科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通过学习知识由内而外体现出来的自身修养及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对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至关重要。而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在历史教学中更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下,历史教学中要致力于提高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屡有发生。如:2010年3月15日,福建武平实验中学初三2班男学生钟平将同班女同学温某杀害并将其尸体肢解。看到这些案例,我们无不为之惊讶、寒心和痛心……然而,心痛的同时,我们也在想,他们都是21世纪的青少年学生,他们为何会有这样的行为?是什么让他们丧失了人性,泯灭了良知?反思之后,发现是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支配,我国基础教育迷失了正确方向,对青少年思想道德人文素养的教育淡化了,最终在一张以知识为主体的试卷上评判学生的好坏和教师的优劣、教育的成败。正如德国教

育思想家斯普朗格曾经断言的那样:如果教育仅仅是向学生灌输现成的知识,那么培养出来的人“有悟性,却没有灵魂;有知识,却没有精神;有活动,却没有道德愿望”。所以历史学科教师要肩负起对中学生进行人文精神、道德素养培养的重要任务。因为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人文精神和人文资源,更有利于培养中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如中华民族勤劳善良的思想美德,乐观向上的人生信念,求真务实的处世态度,舍生取义的献身精神,以及种种良好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传承的。 那么,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加强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我认为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历史教学应遵循素质教育目标,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先成人,后成才”。加强中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细致性的工作,需要耐心和坚持,不可能“一日千里”、一蹴而就。所以,它需要一个科学的教育培养体系,历史教师应该用人类历史中最优秀的文化成果“滋润”学生,使广大学生真正深受启发,融入崇高的精神世界,提高思想认识,从而付诸行动。 一、教师要提高人文素养,树立重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思想的提升者,理念的引导者,

人文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学科思想与方法(骆志煌)

人文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学科思想与方法(骆志煌) ◇全国“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依托传统名校文化传承,构建高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成果◇福州高级中学“学科思想与方法”研究成果◇刊登于《历史教学》(北大核心)2016年第5期 人文素养导向的中学历史学科思想与方法骆志煌(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福建,福州350007)【关键词】历史教学学科思想人文素养中学历史课程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功能是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教学除了传授历史知识与培养相关能力外,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教育还应作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目标的平台和途径。我们以此为鹄的,在“学术视野,人文情怀”的中学历史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提炼出“人文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的中学历史教育的学科思想。一、中学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历史教育的文化价值在现 行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简称初中课标)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简称高中课标)中,作为初高中历史教学顶层设计的指导性文本,对历史课程的表述中均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课程目标,为我们提炼和探究中学历史学科思想提供了课程层面的依据和政策支撑。根据普遍认可的(美)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的观点,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由概括了的基本思想或原理构成的最佳学科知识结构,他还认为“每一门学科中都存在着某些广泛和强有力的适应性观念……掌握某一学术领域的基本观念,不但包括掌握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培养对待学习和调查研究、对待推测和预感、对待独立解决难题的可能性态度”,[1]这个理论对我们提炼学科思想和探究操作层面的行动策略提供了理论导向。中学历史学科教育可以并且必须提炼学科思想,进一步探究和形成操作层面的若干行为策略,在历史教学的实践中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达成最终的教育目标。我们提炼“人文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作为中学历史学科思想,是基于对历史教育理念和历史教学终极目标的思考和定位的基础上,在教学实践与思考中提炼与总结的。我们基于行动研究而将中学历史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于“追求历史教育的文化价值”,这也是多年来在实践与反思过程中不断积淀与思考的结果。“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2],中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也是其文化基础结构初步形成的过程性阶段,合理而充分地借助人文课程的平台,对中学生进行文化层面的引导与教育,培养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与认同,了解文化的精神内涵,是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科学的教育任务,也是我们对历史学科教育目标的理解与追求。目前的中学历史教

2019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1——家国情怀(学生版)

2019届高考五大核心素养解读精练1——家国情怀 概念释疑: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取向和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课标要求: (1)在树立正确历史观的上,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 (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4)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5)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6)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标解读: 对高中学生而言,家国情怀的具体表现主要有: ●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对祖国的认同。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养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高考真题 1.(2018·全国卷Ⅰ)图6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 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 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 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 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2018·全国卷Ⅰ)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3.(2018·全国卷Ⅰ)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中国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