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教育多样化与质量观的重构

高等教育多样化与质量观的重构

高等教育多样化与质量观的重构
高等教育多样化与质量观的重构

质量管理大师的质量观

什么是质量?在生产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质量的理解有所不同,而当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质量,又可给质量下不同的定义,但目前人们共同采用的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给质量下的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在其质量管理的最新标准: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给质量下了如下的定义: 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对这一定义,我们可以理解如下: 1)术语“质量”可使用表示程度的形容词如差、好(高)或优秀来修饰,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产品的质量很好。 2)“固有”是指存在于某事或某物中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例如机器的功能、机器的参数、服务的标准流程等。 3)“特性”可以是固有的也可以是赋予的,特性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特性”的种类很多,如物理的(如:机械的、电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特性)、感官的(如:嗅觉、触觉、味觉、视觉、听觉)、行为的(如:礼貌、诚实、正直)、时间的(如:准时性、可靠性、可用性)、人体工效的(如:生理的特性或有关人身安全的特性)、功能的(如:飞机的最高速度)等。

4)“要求”是指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必须满足的明示的或隐含的需求或期望;“隐含”的要求通常是指质量相关方的习惯或惯例;“要求”可由不同的质量相关方提出;“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等。 质量观是对质量的看法和理解,质量观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以下是国内外一些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提出并实施的质量新观念。 1.朱兰的质量观 朱兰(Joseph H.Juran)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他所倡导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始终深刻影响着世界企业界以及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他的“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被称为“朱兰质量三部曲”。由朱兰博士主编的《朱兰质量手册》(Juran’s Quality Handbook)被称为当今世界质量管理科学的名著,为奠定20世纪全面质量管理(TQM)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朱兰认为:“质量是一种适用性,而所谓适用性(Fitness for use)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可以看出,朱兰对质量的理解侧重于用户需求,强调了产品或服务必须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目的。事实上,产品的质量水平应由用户给出,只要用户满意的产品,不管其特性值如何,就是高质量的产品,而没有市场的所谓的“高质量”是毫无意义的。

成人高等教育的个适性质量观

成人高等教育的个适性质量观 摘要: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个适性,是指成人高等教育活动所具有的满足受教育者个体需要的特性;成人高等教育的个适性质量指的是成人高等教育活动满足受教育者个体需要的程度——包括满足个体需要的层次的高低以及个体需要得到满足的比例的大小,它是反映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水平的主要特征;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包括就业需要、岗位工作需要、发展需要以及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等;衡量个适性质量水平的核心指标是受教育者个体为适应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活动充实自我、提高自我的程度;个适性质量评价,应当与外适性质量评价相结合来开展。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个适性质量;受教育者个体;需要 一、对个适性质量的基本认识 传统的质量观,建立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之上,显然无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来自国外的各种各样的质量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人中国,传统的质量观正在受到各种新的质量观的冲击和挑战。适用性质量观,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之一。 适用性质量观,最早源于产品质量管理领域。1951年,美国质量管理大师约瑟夫·M·朱兰,在其出版的《朱兰质量手册》中提出:“质量是一种适用性,而所谓适用性(Fitness for use)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适用性质量观由此诞生。多年以来,适用性质量观始终深刻影响着世界企业界以及世界质量管理的发展,并且已经开始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管理产生广泛的影响。准确把握适用性质量的内涵,对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高等教育界,适用性质量观大致又有内适性、外适性和个适性之分。其中,内适性质量观立足于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或者高等教育自身发展内在规律的需要来解释教学质量,其特点是“以学校为中心”,“强调学校系统的内在逻辑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外适性质量观“以市场为中心”,“以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强调满足社会发展所需;而个适性质量观则“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满足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需要”。 这同样适用于对成人高等教育适用性质量的表述——与之相对应的,恰恰就是与教育活动相关之各实体(成人高等学校、受教育者个体和社会)。在这里,笔者就其中的个适性质量观做进一步的分析,希望有助于理解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真正内涵。 朱兰所提“产品”一词,在ISO9000质量标准中被定义为“过程的结果”。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作为教育过程的“结果”,受教育者个体通过成人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黄铎堡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目的:以实现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与评价,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服务;为教育行政部门做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意义: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 二、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评价中片面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体现监控与评价的诊断、反馈、促进发展的功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正常运行,积极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教学改进、学校发展,促进我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测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不只是简单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教师和学校的升学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

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监控与评价,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不只是简单关注教学质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监控,要抓源头、抓过程、抓动态监测、抓及时调控,把教学中的问题矫正于始发时期,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使监控和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 在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中,学校、教师和学生既是监控评价的对象,又是监控评价的主体,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要充分开发学生和教师主体作用和潜在能力,使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促进学生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实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要查实情,重实效,重落实。要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有关要素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监控与评价方案,通过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扎实有效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要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在质量标准的制定、监控方法的采用、评价手段的使用等方面,做到简便易行,便于操作。 三、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内容 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内容有:学生成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三个方面。 (一)学生成长——其主要监控评价点分为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生学业成绩两个方面。小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结合小学生特点,制定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学校也要结合实际,制定学校自己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实施办法,探索性地展开工作,克服等待、观望的思想。 (二)教师进步——其主要监控点分为综合素质、履行职责、教学绩效三个方面,每个方面下设若干个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 (三)学校发展——其主要监控评价点分为学校教学日常管理、课堂教学、校本教研和质量管理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下设若干个二级目标和三级目标。。

素质教育的质量管理观

素质教育的质量管理观 关键词: 育人为本,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全体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 推行校长负责制,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研教改为龙头; 提升教师素质,建立骨干教师发展序列、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提要: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教育发展的质量要求,围绕素质教育过程的实施和培养体制、发展机制的建设,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常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阐明素质教育的质量管理观。 正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 “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

“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努力协调好教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据以上的文件精神,围绕素质教育过程的实施和培养体制、发展机制的建设,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三个方面,阐明素质教育的质量管理观。 一、明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明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而把握评价质量的基本标准,有效实施“新理念、新课程、新教育”。 (一)、深刻认识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 1、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观与整体素质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育人为本是根本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改革,要从“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的高度来立意,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为新课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价

中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价监督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85——1994年),是评估理论的研究阶段。在教育部的领导下,相关机构开展了评估理论研究。 1985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高等工程教育评估研究和试点工作的通知》。一些省市开始启动高校办学水平、专业、课程的评估试点工作。 1990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就高教评估性质、目的、任务、指导思想、基本形式等做了明确规定,这是中国第一部高等教育评估的法规。 第二阶段(1994——2002年),是开展高校教学评估试点和探索阶段。1994年起,原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试点工作。到2002年底,共试点评估了154所本科院校。 1994年初,国家教委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对普通高等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从发展过程来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

评估相继经历了三种形式: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合格评估开始于1994年,这种评估方式主要用于1976年以后新建的、本科教育历史较短的、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目的是使这类学校能够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的办学水平和质量标准,并帮助这类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指定、优秀评估开始于1996年,主要用于100所左右本科教育历史较长、基础较好、工作水平较高的学校,主要目的是促进这类学校深化改革和办出特色,被评学校由国家教委根据学校申请确定。随机性水平评估开始于1999年,主要是针对介于上述两类学校之间的普通院校,被评学校由教育部(1998年,国家教委改名为教育部)随机抽取。 2002年,教育部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和随机性水平评估三种方案合并为一个方案,即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结论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种。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审视

济水平、职业教育内在要求等条件,这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主导因素、合作形式、权责分配、运行机制等。例如,德国、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体制与其联邦制的政治制度相关,政府在职业教育中强调协调作用,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拥有较大话语权;而日本政府在校内职业教育起着主导作用,多部门参与教育事务,侧重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文化认同的教育,而企业职业教育具体负责提高劳动者技能,强调科研转化为实际产品。 上述三国都为发展职业教育制定了详细的法律制度,形成了专门的法律、法规、条例等完整的制度体系。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各参与方的权利、责任都由法律规定,使得职业教育实施有法可依,各方利益得到法律保护。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成为法律行为,不再只是政府的行政行为。不仅是建立针对不同类型职业教育的专门法,而且对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如教师、出资人、教学资源等,都有专门的法律制度保证。 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提供完善的经费支持。如果说法律制度的建设,只是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保障,那么经费支 持则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根据投资人即受益人的原则,上述三国的职业教育经费由政府、企业、基金会、学校自筹共同保证。[参考文献] [1]蔡跃,王继平.从《联邦职业教育法》看德国行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2). [2]李敏.澳大利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政策和机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8). [3]时临云,张宏武.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体制、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10(11). [4]尹金金.德、美、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比较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高等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所反映出来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教育价值选择。由于探讨的角度、方法以及立足点等的差异,便形成了诸多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不同的高等教育哲学派生不同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无论是认识论与政治论的分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博弈,还是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并存,高等教育质量观演变过程中的这些哲学思想,它们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可以在它们之间寻求张力与和谐;它们也并不仅仅是依次发展的单向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存在发展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必然呈现多元格局。 一、认识论与政治论的分歧 美国教育学家约翰·S.布鲁贝克把高等教育哲学分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派别:认识论和政治论。这不仅反映了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和演变进程,也是产生不同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基础。 1.认识论视野中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学术本位。在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大学所遵循的是知识与学术本位的认识论哲学,普遍学问和高深学问是其所追寻的终极目标。与此相对应,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价值诉求也就指向知识传承的广度、学问发展的强度和学术探究的深度。布鲁贝克在其著作《高等教育哲学》“高深学问”的篇章中指出:“随着像德国大学一样重视研究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建立,高等教育开始主要以认识论哲学作为 合法存在的根据。”① 英国的红衣教主纽曼认为大学是保存和传 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它的目的不能是功利,而是传播永恒真理。德国的威廉·冯·洪堡把大学作为一个从事纯学术的机构,它的主旨在于探寻真理而不是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总之,他[摘要]文章从认识论与政治论的分歧、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博弈、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并存三个维度对高等教育质量观进行哲学审视。高等教育质量观演变过程中的这些哲学思想基础并不仅仅是依次发展的单向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交融存在发展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因此,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也必然呈现多元格局。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观学术本位社会本位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作者简介]刘建佳(1976-),男,湖南隆回人,湖南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哲学研究。(湖南 株洲 41200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通识教育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编号:XJK011CGD039)和2009年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课题“基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地方高校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构建的研究”(项目批准号:湘教通[2009]321号,项目编号:222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023-03 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哲学审视 刘建佳 (栏目编辑:黄晶晶)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明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机制体制障碍,高等教育服务供应组织缺乏提高质量的动力、压力,高等教育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质量管理评审机制。为此,要实施体制改革,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体制;要通过机制建设,保障顾客在高等教育购买过程中的应有权力;要引入IS9000标准,构建科学有效的高校质量管理体系。 关键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关系到这个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人力资源的国际竞争力和民族振兴等重大问题。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质量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第一大问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质量管理体系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2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指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进行指挥、控制和组织的管理体系。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即政府(高校举办方)委托管理部门——教育部和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微观层面指各高校建立的学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宏观质量管理体系起主导作用。 二、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标准和条件 根据《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09000:2000)》的定义,有效性是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 1高等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标准 体能保障教育部门提供的服务及人才,满足顾客要求。且可以持续改进顾客满意度和教育部门的业绩。高等教育的顾客指社会用人单位和接受高等教育者。

浅析高等教育的数量观与质量观

浅析高等教育的数量观与质量观 [论文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质量评价 [论文摘要] 针对教育界对扩大招生和提高教育质量问题的讨论,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应该树立新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观,以新的观念构建符合成人高等教育定位的质量评价体系,并以此为标准来重新审视大众化成人高等教育。对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和数量并重的辨证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应该恰当地把握好两者的结合点。 目前教育界尤其在成人高等教育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而这个话题常常是伴随着扩大招生而引发的。对此笔者的观点是教育质量和数量并重,两者都要抓。 一、当前形势下成人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势在必行有资料显示,我国到2020 年将有约2.2 亿———2.3 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么多潜在人力资源不仅要靠通常意义上的正规高等教育,更要靠成人教育包括培训以及网络教育,在不同的层面上来开发这些人力资源,使之依靠知识,投入到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来。从另一方面讲,各类成人高等教育学校、现代远程网络教育院校以及各种培训机构,与一般大学比较,既有共性,又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这类机构除了基本方针、政策要服从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管理和调控,在经济上大多是相对独立自负盈亏的。学校要生存、要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要维持各教学环节的正常运行,必须招收到一定数量的学生收取合理的学费;要想更好的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包括聘请优秀教师、提供高质量的实验设备、完善的实习条件、丰富的图书资料等,都需要更多的资金来源。因此,在教学条件、管理水平允许的情况下,只有尽可能多地招收符合基本入学条件的学生,才能维持学校的基本生存条件,并积累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以改善教学条件。当将这些资金真正投入到提高上述各种办学条件中去后,提高教育质量就有了物质保障,每当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走出校门,把学院的优良品格带到社会中、像种子一样播撒出去之时,将会有更多的优秀生源涌入我们的校园,如此往复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因此在不超过管理能力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招生规模,是完成学院基础积蓄的必要条件。 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市场出现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根据WTO 服务贸易总协定,“教育服务”也被纳入服务贸易范畴。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第13 条规定:除了由各国政府彻底自主的教学活动(如军事院校)以外,凡收取学费、带有商业性质的教学活动均属教育贸易服务范畴。它覆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技术培训,所有WTO 成员国均有权参与教育服务竞争。根据有关条例,教育服务主要包括:提供远程教育服务,在教育领域,鼓励甲方成员国向乙方成员国提供远程教育课程与服务;鼓励出国留学,进修;提倡海外办学,从事教学、科研与文化交流活动;鼓励专业人才流动。就此而言,从长远利益

CCAA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试题汇总

CCAA继续教育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试题汇总 考试 ?《质量管理方法与工具(一)》本章节合格分数:5分 1.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主要是识别生产过程中含有的系统因素并把其消除掉。()(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2. 用计件值数据的方式表示产品质量时,该数据属于连续型数据()(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3. 双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A因素具有m个水平,B因素具有n个水平,则B因素不同水平引起的偏差平方和的自由度为n-1。()(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4. 单因素均等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中,A因素具有m个水平,每个水平重复n次试验,则随机波动产生的误差的自由度为mn-1。()(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5. 一般放回抽样的概率分布服从二项分布。()(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6. 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时,主要是识别生产过程中含有的系统因素并把其消除掉。()(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7. 一般不放回抽样的概率分布服从超几何分布。()(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8. 引起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发生波动的各种因素都应该把它找出来并消除。()(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9. 当生产过程中含有的偶然因素一般始终存在,但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1. 构成经济环境的战略关键要素有()(1分)[多选题] 1. 财政货币政策 2. 互联网变革 3. 潮流与风尚 4. 失业率水平 2. 标杆管理进行对标的对象主要是针对产品的特性指标()(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3. 态势分析法需要构造SWOT矩阵( ) (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4. 平衡计分卡也是各级管理者有效沟通的工具()(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5. 标杆管理对标的组织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6. 波士顿矩阵中市场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低的业务是()(1分)[单选题] 1. 明星业务 2. 问题业务 3. 金牛业务 4. 瘦狗业务 7. 宏观环境分析模型是()(1分)[单选题] 1. 波士顿分析 2. 五力分析 3. PEST分析 4. 标杆分析 8. PEST分析中的E指的是()(1分)[单选题] 1. 自然环境 2. 经济环境 3. 消费环境 4. 技术环境 9. 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到了“瘦狗”阶段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撤退()(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10. 问题业务应采用的都是放弃战略()(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11. 标杆管理的目的是模仿一流企业的经营模式()(1分)[判断题] 1. 正确 2. 错误 12. 平衡计分卡应用简便易行,特别适用于管理基础差的企业()(1分)[判断题]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全文

篇一:《2016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 ――事实和数据说话,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自信与自省 这次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实现了两个“首次”,这是中国首次发布《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这也是世界上首次发布高等教育质量的“国家报告”。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对世界高等教教育发展和改革来讲,这都是一个创举,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系列质量报告的研制目的 系列质量报告积极回应了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四次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要“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的战略部署;积极回应了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全面提高质量”的战略主题;积极回应了社会各界和公众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热烈关切。 系列质量报告由四本报告组成,即1本总报告《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和3本专题报告,分别是《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 四本质量报告的内容,紧紧呼应“十三五”阶段高等教育“提高、争创、优化、转型”四大主要任务,即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争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机制、支持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新任务新要求。 《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以社会需求适应度、培养目标达成度、办学条件支撑度、质量保障有效度、学生和用户满意度五大标准维度,力图全面回答、全方位展现中国高等教育整体质量状况;《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大视角,展示中国工程教育质量现状、问题与出路;《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报告》用“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的“大数据”精准监测新建本科学校的“三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培养质量基本得到保证)实现情况;《新型大学新成就――百所新建院校合格评估绩效报告》以“两突出”(突出学校办学定位的地方性、突出人才培养类型的应用型)为标准,全面客观深度展现近170所经过合格评估过的新建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 二、系列质量报告的主要特点 从2012年开始,教育部评估中心着手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研制探索工作。这次公开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是由教育部评估中心会同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教科院、合肥学院等高水平专家团队精心研制而成。 一是充分体现和运用“大数据”理念和技术,用数据和事实说话。系列质量报告参考了4000多位评估认证专家的质量评估报告、700多所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监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育质量观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教育质量观 据统计,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超过15%,按国际上的通行标准,我国高等教育已进人大众化阶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可以满足更多的人上大学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但高等教育数量的快速扩张也使人们对教育质量产生担忧:从教师角度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已使高校可供发掘的师资潜力十分有限,生师比例在不断上升,再加上师资的结构性短缺,许多热门专业的教师更显匮乏;从办学条件看,高校扩招使学校的教育设施更趋紧张,办学资源被稀释,生均指标全面下降;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扩招使高校的生源质量受到影响,也使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了对就业的压力,一些专科学校将面临生源质量问题;从管理角度看,高校扩招使学生人数骤然增多,教学、生活等管理活动明显增多,如果管理主体水平没有提高,管理质量难免下降。 教育质量观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的价值选择。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我们应从思想上转变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认识,树立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新形势的教育质量观,保证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1.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发展的质量观有三重含义:一是以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核心,为高等教育发展服务的质量观;二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等教育质量,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教育质量问题;三是质量观本身就是变化的、发展的。精英教育质量观不利于社会进步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它背离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主题,又阻碍了通过发展来解决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质量标准是个发展的概念,高等教育应以时代主题作为确立高教质量标准的指南。我国高等教育的时代主题就是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受教育需求。因此,针对不同发展主题,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有个优先性原则。满足广泛的教育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发展,就是当前高等教育质量标准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2。树立多样化质量观。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教育机构和教育形式会出现多种类型,它们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社会适应性。多样化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前提和典型特征。多样化质量观要求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应有不同的标准和评价体系。从世界范围看,高等教育的多样化主要表现为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办学主体多样化、教育目标多样化、培养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权与选择权,有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与空间,高等教育的各种培养方式同时并存。高校扩招导致高等教育入学门槛降低,更主要的是反映了高等教育社会功能的扩展,不能简单地看作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发展多种教育形式,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这本身就是一种高水平、高档次,规模大并不一定意味着质量低。所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建立多样 3.树立整体性质量观。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虽然高等教育仍然以培养人才为主,但高等教育的职责范围和活动空间已得到极大扩展,成为一个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由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等所构成的职责和活动体系。因此,高等教育质量是一种整体质量,而不只是单一的精英目标型人才的质量。高等教育对科学发展和文化进步的作用,对优化人的生活质量和品位的功能,对社区和职业生活的贡献等,都是进行质量评价所要考虑的,这就需要确立一种整体的质量观去评价高等教育的质量。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谐发展,在满足人民群众受教育需要,在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作用发挥上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判断高等教育质量高低所要考虑的。 4.树立特色化质量观。高校的特色是高等教育质量的标志,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石。经济越发展,社会对人才质量规格的要求也越多样化,两者是正相关系。高等教育的特色与多样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高等教育质量应该是特色纷呈的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者主要来自用人单位和学生,这两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要求各个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就人才培养来说,其特色主要反映在规格的差异方面,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培养途径的不同配置,就构成不同质量规格的人才的培养模式。特色就是创新,注重特色就是教育质量观创新的深刻内容。只有各个高校培养的人才拥有丰富的特色,才能使不同高校的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各具个性,并在个性化的活动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世界。对个体而言,特色仅是局部优势,但对整体而言,诸多个体的局部优势就构成了整体的全面优势。二、建立适应大众化新形势的高教质量保障体系 (一)高教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 高教质量保障体系指的是参与高教质量的几个基本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发挥高教质量保障功能的运行规则,以保证高等教育的稳定发展。它一般包括质量保障组织系统、质量信息的收集处理系统、评估诊断系统和激励反馈系统等四部分。 1.保障组织系统。高教质量保障的组织系统在各国并不完全相同,这些机构可以是官方机构,也可以是民间机构,也有介于官方与民间之间的机构。如法国“国家评价委员会”就直接对总统负责,政府无权干涉,以保证评价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美国的“高等教育鉴定委员会”是纯民间性的,由分布在全国的39个专业性认证机构组成。这些国家的质量保障机构在质量鉴定和质量管理上是完全独立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组织机构一般是由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普通高校教育评估领导小组,并确定具体机构负责教育评估的日常工作。 2.信息收集处理系统。科学地进行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应该有一套科学地收集信息的办法,设置一个教育质量信息的收集系统。信息的收集是全方位、多渠道的。搜集了大量的信息后,究竟如何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全面的、科学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要听取各方面的反映,在信息多渠道来源的基础上,还 要有足够的、长时间段的样本量,才能保证对信息处理的科学、合理和公正。 3.评估诊断系统。高教质量保障涉及教育、教学、服务等各个系统,包括办学方向、师资情况、管理制度、教学内容、教育科研、社会服务以及学生的发展与变化等等。评价与诊断就是要对这些方面信息处理完毕后对结果做出分析,这是进行质量评估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帮助高校认清自我、改进不足,促进高校各部门之间围绕学校的办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建立更密切的关系,确立或提高学校的地位和层次,在竞争中获得一定的优势。

高等教育质量研究综述总述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文献综述 自1999年以来,全国高等院校扩招已经持续了15年,高等院校的入学人数从1999年的已经上升到2014年的,入学比率从上升到,步入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期。高等院校招生数量迅速的同时,人们开始关注高等教育的质量状况,加之就业困境的出现,2014年大学生就业人数达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于是高等教育的质量日益受到关注。 自1995年陈玉琨教授首次提出“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加快教育改革步伐”的建议以来,高等教育质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研究,初步形成了以评估为质量保障手段,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专业评估与认证等相辅相成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开始由注重规模向提高质量、注重内涵式方向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成果丰硕,归纳起来主要是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内涵、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 这里所采取的高等教育质量是指多数学者认同的李福华的观点,即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质量和社会服务质量[1]。质量保障起源于工商界,是指产品生产者向用户保障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持续达成预定目标的以使得客户满意的过程。关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观点,各位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位学者众说纷纭,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把高等教育质量看成是教育领域为了保障目标的实现而开展的一种管理活动。贾汇亮(2003)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为维持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而采取的管理过程[2]。李少华(2008)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指高等教育相关机构运用管理手段,保障其培养的人才、开展的科研和提供的社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持续达成目标,以使得用户满意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3]。这种观点沿用了工商界质量保障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但是不能把高等教育和工商界完全等同,应当顾及高等教育本身的特点。 一种是从权力分配和运行的角度定义高等教育质量。马廷奇(2014)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围绕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权力,通过对权力的配置和运用、资源的整合以及相关制度的建设,达成一定的质量目标的活动[4]。张应强和苏永健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本身也已经演化为一种占据霸权地位的意识形态。它在日

质量管理(

允收品质水准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AQL) 一种品质控管的衡量方法。公司的经理人借此定出可以被接受的某个百分比之暇疵产品或原料,而非将整批退回。 假设经理人所允许的允收品质水准为0.5%,则在1000个单位产品中,只要不良产品数不 超过5个,便可以被接受。因为送入检查的产品数目可能会很多,要去对每一个作检查,成本太高也太花时间。一个完善的允收品质水准可以用来指导检查人员,藉由随机抽样检查并且根据结果以决定要接受或是退回。不过,这项决定的有效性主要要看他们所选出来的样品的充足性与代表性。 请参看第一型错误(type I error)及第二型错误(type II error)。 管制图 control chart 指的是一种在品质管制上所使用的工具,可用以监控并对于一项特别的生产过程是否有接受统计控管作出即时的决策。 所谓一项生产过程有接受统计控管(statistical control)是指有任何的变化良完全随机性或突发性的原因当中产生出来(Shirland l993)。在一个以精确性为导向的生产线中,理论上每一个单位产品都应该要和其它的一模一样。虽然这种标准可以应用在处方药品或是电脑处理器的制造上,可是对于像是运动用的工具或是烤牛肉这样的产品来说却几乎无法适用。来自于同一条生产线的产品间的差异可以被归因于随机或已知的原因上。已知的原因是可以被加以改正的。 产品制造商会为了容许差异性存在而建立起各种可容忍程度,亦即一项产品所可以具有的最大实体差异,并且同时不会影响其本身所应该具备的功用。任何变异超过这些可忍受范围的产品都会被剔除,或是再加以重新制造以回复其功能。 管制图可以被视为一种用来衡量变异的测定仪表,当瑕疵品数目超过可忍受水准的时候便会发出警告。就如同汽车的转速器会衡量汽车引擎的转速并且在转速过大的时候警告驾驶人一样,管制图也会在某一个产品样本超过统计性范围以外的时候去警告经理人。 在管制图的发展当中,经理人会定义出一套统计性限制,这些限制会比较针对产品的规格而非其实体的变异可忍受度。将管制界限(control limit)的上下限定在±3σ(标准差)并且假设出一条正常曲线可以让使用者推论出随机失败的发生机率,±3σ的意义为每1000个所生产 的产品中,有3个超出可忍受标准。 工作丰富化 job enrichment 藉由赋予员工在生产营运上(如品管、工作站时程安排及生产规划)更为重要的角色以增加其工作满意度的方法。 范例:一个工人可能不只是负责组装混合器的马达而已,他也可能会负责装设和检查。这样做的目的是在藉由将工作从头到尾指派给予员工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大程度的自主性和责任,而不只是负责工作上的一小部分而已。工作角色的加重是扩展工作责任当中的一环。 改善 kaizen 日本字“持续改善”(continuous improvement)的意思,其进步之来源乃是针对产品或服务连续不停的研究及改良,以及在产品与生产过程中的改进。 范例:1997年时,日本丰田汽车针对旗下之Camry车款进行一连串之工程改良,其中包含 悬吊系统之加强、增加后车门之开启空间及强化车体支架。也因此本身之成本降低了约1000美元。在改进的观念之下,有许多的生产改变来自于较少之零件及较简易之装配过程,也使得车子较容易也较快速地装配。也因此,丰田汽车将此简单的生产方式用在每一种款式车辆的生产上,不论是美国或日本的工厂。也因为此不停改进的观念,使得丰田汽车连续7年赢得J.D. Power and Associates金牌奖。

[终稿]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

[ 终稿]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 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黄铎堡镇中心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案》。 一、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目的: 以实现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整体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通过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监控与评价,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服务; 为教育行政部门做出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意义: 通过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增强学校自我发展的动力。 二、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要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为指导,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评价中片面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的倾向,充分体现监控与评价的诊断、反馈、促进发展的功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关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正常运行,积极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进步、教学改进、学校发展,促进我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二)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控测评价要坚持“全面评价、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综合性原则。 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不只是简单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以及教师和学校的升学成绩,还要注重学生、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关注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个相关因素和环节,通过多因素、多方位、多指标的综合监控与评价,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不只是简单关注教学质量结果的评价,更要注重过程的监控,要抓源头、抓过程、抓动态监测、抓及时调控,把教学中的问题矫正于始发时期,坚持横向与纵向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使监控和评价更加客观、公正、全面、有效。 在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系统中,学校、教师和学生既是监控评价的对象,又是监控评价的主体,在地位上是完全平等的。要充分开发学生和教师主体作用和潜在能力,使每个人、每个部门,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积极促进学生教师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三)实效性原则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要查实情,重实效,重落实。要对教学质量现状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有关要素进行客观、准确的分析; 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监控与评价方案,通过监控与评价机制的扎实有效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要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在质量标准的制定、监控方法的采用、评价手段的使用等方面,做到简便易行,便于操作。 三、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内容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内容有: 学生成 长、教师进步、学校发展三个 方面。

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精心整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育质量是学校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更是国家兴旺之源,追求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永恒的主题。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作为宜昌市的一所名牌学校,我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有灵魂的学校,做有思想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为目标,多途径把“为终身发展奠基,为和谐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转化为教 对学生的管理关键在常规管理和后进生的转化上,我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关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尊重和发扬。不偏爱、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着眼于全体学生共同发展。 1、重视学生学习品质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 良好的学习品质包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方式、方法、学习的习惯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是成功的一半,它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是终身受益的。在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成绩过程中,我们克服只传

授知识的片面做法,想方设法转变学生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建立后进生转化制度 后进生的转化对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后进生的成绩,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保证。我校十分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抓年级、抓全体学生抓整个过程,让他们接受到公平、公正的教育,使全体学生得到均衡发展。为了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校很早就建立了年级后进生摸底制度。每学期开学都要建立班级、年级后进生 落实义 3 真我的风采,企求完整的人格;勤奋学习,立志成才”,为学生健康和谐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4、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制度 传统的评价往往只关注结果评价,而忽视过程评价。这样最容易打击学生,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持续的发展。我校于2001年、2006年相继结题了两个省级重点课题《初中学生全息评价》和《初中学生创新素质评价》,这两个课题的成果为我们科学评价学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操作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以关注“过程”促“结果”提高。我们始终不以学生的某一阶段的学习成绩作为唯一依据,而是用发展的动态的眼光,全面评价。同时实行多元化互动式评价方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