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况分析及对策探讨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现况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中医学长期以来一直是高等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但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困境颇多,主要表现在课程设不合理,教学过程与临床实践相脱节,缺少必要的教学设施,教学方法落后等,虽然经过多年的探讨与改革,处境仍十分尴尬。本文针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质量。

【关键词】西医院校;中医教学;教学方法;分析与对策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浓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学科,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及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殊的医学体系。中医学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西方医学共同承担着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护生产力的任务。为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学,西医院校普遍开设中医学课程,这也是我国医学教育的特点之一[1]。但由于中西医院校的培养目标、学生学习兴趣等客观差异,教学受到内容过多而学时有限等诸多问题困扰。本院传统医学科承担着昆明医学院大学五年制中医、针灸理论基础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深刻体会到了西医学校中医教学近年的教学现状,现提出一些教改对策,以期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质量。

1 现代中医的定位

中医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精华,博古论今中医都是非常重要的。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太平洋健康高层论坛》讲话中谈道,“中医与西医这两张图多少有些类似于绘画,中医相当于我们中国的水墨画,勾勒出一个轮廓,模糊而写意;而西医相当于西

洋静物油画(古典),描绘出许多细节,精确而写实,这两幅画都很美。”

[2]中医讲求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着眼于自然、社会、心理等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的影响。而现代西医则是以生物医学为主导,在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高精尖先进仪器设备为辅助手段,以试验为基础,以数据为证据的寻证医学。中医善于宏观,西医探讨微观,两者各具优势和不足,相辅相成,不可取代,因此不存在随意否定任何一方的可能。中医工作者不应妄自菲薄,也不应随意夸大中医的能力,应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工作。

2 西医院校中医教育现状

2.1 重视程度不足,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作为西医院校的学生在入校后首先接受的是西医理论系统的学习,先入为主的建立了学生学习现代医学知识的学习动机—就业,是否与工作有关作为了衡量每门课程价值的尺度,学习中无形带着强的目的性。中医与西医的两套截然不同的理论,让学生们觉得差别过大,相关性不强,并且与将来职业毫无关联,因此忽略了学习中医的重要性,逐步形成了为考试而听课,学的快,忘的更快的习惯,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

2.2 内容复杂,章节跨度大,难于理解

本科教学是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主体。根据教学要求,需要完成中医基础理论、诊断、辨证、中药方剂、针灸等内容的学习。而作为普及性教材,西医院校的中医教材一本书几乎涵盖了整套中医学科的所有课程,涵盖了中医学领域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部内容,堪称中医

学专业各科教材的缩写。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经络、脏象等;《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和辩证内容,以及《针灸学》中的穴位定位和常用针刺法和常见疾病的针灸诊治疗法等;《中药学》和《方剂学》内容繁复,知识点过多,章节分散、重点不突出。所有涉及的内容需要在短短几十个学时中完成,全面讲授和掌握具有很大的困难。大学本科生入学后虽然经过了系统的医学培训,但面对中医,还是知之甚少,缺乏基础理论,而这种突击性、填鸭式的的灌输方法,以及没有相关前导课程作铺垫,模糊、抽象的中医概念常常使学生难以适应,容易造成学生概念的混乱,非但不能帮助学生理解,反而会造成少数对中医有兴趣的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从而丧失学习的信心。

2.3 理论与实践脱钩,缺乏必要的教学设施

中医与西医相同,都是生活、生产及医疗实践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因此,理论的学习应及时配合实践,这方面现代西医教学做的是十分到位的,每一门课程理论教学的同时都会搭配一定的实习课程,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动手操作的能力的锻炼。而由于课时的压缩、设备的欠缺等因素,导致中医教学仅仅局限在理论的传授,仅有少数或完全缺少学生课间动手的机会。“走马看花”式的临床见习,学生未能真切的感受到中医的临证特色,虽然一些新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没有实现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学效果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对于针灸学是是实践性动手性极强的知识的教学,课堂传授是完全不够的,教师总感到讲不完,学生觉得内容多听不懂,考试全凭考前总复习,根本谈不上学以致用。

中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诊疗是中医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所在。

3 教学改革对策思考

3.1 加强教师综合培养,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仍存在着教育观念守旧,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等现象,对教学质量有极大的影响。从事西医院校中医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政治责任心、教育事业心,精通本门学科专业知识,具备相关的西医学、文学、历史、地理、天文、计算机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培养,可以提高教学水平[3]。

3.2 精选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西医院校以现代西医教学为主,中医教学为辅方向是非常明确的,但中医的辅助低位应尽量得到提升,以满足基本教学的需求。另外,对现有教材内容的传授方面也应作出一定的调整,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师应对规定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取舍。针对临床专业学生日后的从业趋势,着重讲授富有中医特色的舌诊、脉诊,中药方剂、辨证论治原则和针灸学基础,便于日后学生工作中将中医有机的与西医结合在一起[4]。

3.3 提高学生学习中医的积极性

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学生主动去学习中医,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真谛。辨症施治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和核心,辩证法思想贯穿于中医诊病、用药、治疗的全过程中。

在教学中,以大量的实例解说中医辨症施治的思想,展示中医的辨证性的丰富的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中医的兴趣和认知。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病例讲解,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等现代西医无法根治,只能依靠中医治疗的疾病,不但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还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热情。PBL教学是一种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理论的兴趣和探索意识,有必要尝试将为提高该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教学中[5]。

3.4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黑板教学已经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而逐渐淡出了高等教育舞台。因此,中医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得到空前的发展,中医教学应该紧跟潮流,从传统的课堂口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变成以图象、动画等多种方法的教学模式,改变为直观教学,将抽象的概念转变为直观、易于理解的多媒体模式,从而加快理解速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首先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设计是实施问题教学模式的关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获得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效果,同时培养学生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和问题的解决者和意义的建构者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第三,发挥教师重要的指导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对于习惯于一味运用讲授法教学的教师的知识结构、授课方

法以及组织管理水平均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所具备的认知结构,设计适合学生探讨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适当提供学习所需的技巧与知识,鼓励每个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分工协作、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和巩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是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

3.5 重中医临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灌注式”的传统讲授法。要适当强调理论的重要性,使学生接受正统的中医教育,但同时,教师应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体会以及临床一些典型的中医病例,用启发式的方法精讲。对于较为抽象知识如舌诊、脉诊、针灸等,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只有在教师指导下观看,实践操作,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牢记知识点,从而更坚定要学好中医学的信心,激发学习中医学的兴趣并促进毕业以后的继续深入研究与应用。完成理论学习阶段,进入临床实习后,应加大学生对中医的深入理解,掌握基本诊疗的过程,实习的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使其与临床实习中的各方面相结合起来,达到巩固记忆的目的。

4 小结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医学与世界文化和现代医学的相互碰撞日益加剧,中医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西医院校的中医教学改革不仅关系医学生的培养,更深刻地决定着中医的未来命运,关系到医学模式的真正转变。本文仅以昆明医学院中医教学现状为缩

影,探讨中医教学所面临的现状及相关对策,深刻意识到只有了解、分析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特点,加强西医理论与中医理论的联系,并结合临床讲解,才能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为培养中西医结合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学武,高海利.在中医教学中加强中医药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5):1272-1273.

[2] 杨文思,吴淑梅.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几点思考[J].吉林医学,2009,30(8):761-762.

[3] 张莹.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5):864-865.

[4] 张星平.新世纪中医教材建设探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 (12):56-57.

[5] 李军昌,王文,王宗仁.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PBL模式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2(1):88-100.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雍阳中专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第—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适应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本市中职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条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应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结合学校特点,要以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成才愿望为出发点,提高工作效率,维护教学秩序,推动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第四条学校教学工作和教学管理要有利于推进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拓展其实践创新能力;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工作,有利于深化改革,有利于与各类教育的沟通与衔接,充分利用计算机及网络等现代手段,实现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二章教学事务管理 第五条每学期学校均应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计划和学校教学目标管理的基本要求,制定教学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科(室)及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等。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用以确定学校学年或学期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具体任务,由分管校长提出,经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后,于新学期开学前下达贯彻。 教务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教学工作的进展情况拟定月教学工作计划。 各教学科(室)和教研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分别由科(室)主任和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科(室)、组具体情况按学期制订。 第六条教务处应在放假前编制完毕新学期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其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整体安排和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计划),也应结合实习、实验条件等具体情况。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经教务例会讨论、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后,以学校名义印发至各科(室)实施。 编制校历应注意: (1)新学年开始为9月1日(逢双休日顺延); (2)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共42个教学周,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入学与毕业教育、公益劳动、考试和机动时间等(含公休);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 理 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初中及社会青年,他们的知识层次参差不齐,很大一部分是不想学习的学生,家庭背景也差别各异。由于中职教育的特殊性,教学管理一直成为困扰中职教育教学的难点。如何实现有效的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是中等职业 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目前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现状 (一)教学管理观念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建国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教学管理体制。在计划经济的教育体制下,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当干部型技术人才,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培养的是自主择业的技能型人才。在计划经济时代,教育部门有统一的教学计划,有统一的课程安排,每一门课程都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只要认真贯彻这部“大纲”,就等同于走现代化的高速公路,不会有任何风险和偏差。在那个年代,任何一个自然人都可以搞教学,都可以当教育处长。很多中职学校只能沿袭“大纲”照搬照抄过去老一套做法。直到现在,有很多学校仍然走不出那种教学管理模式的阴霾,缺乏对现代职业教育趋势的了解和驾驶现代职业教学管理的能力。在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时,缺乏开拓创新精神,观念陈腐,全凭主观意志,教学管理没有明确目标,就像在黑夜中走路一样,走到哪里算到哪里,使中职教育的管理滞后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些中职学校虽然向面向市场改变,但由于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教学目标也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 (二)教师能力不强,教学管理缺乏推助器。就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状况看,由于长期没有补充年轻教师,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严重断层已是普遍现象。相当一部分老教师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下教学管理思想的束缚,教学方式方法多是沿用过去旧的教学管理模式,不善于探索和总结,造成很多老师从事一辈子的教育教学,到头来没有总结和发表属于自己独到见解和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和教学论文。教师“关门教书”,学校“封闭管理”,不仅使中

四季养生论文赏析

作者:https://www.wendangku.net/doc/2d7593125.html, 四季养生论文赏析 四季养生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寒、热、温、凉的变化来养生。就是养生要和天时气候同步。中医养生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古人在养身方面也有很多自己的研究,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知识。一年又四季,四季各有变化,人的身体也会随着而改变,保健中心认为养身之道亦要因时而变。 一、春季养生 春为四时之首,既是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的时令,也同样可以看作是养生的开始,此时,人应该本着“人与大地相应”的基本出发点,顺其自然向上向外疏发人体之阳气。所以,春季养生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由弱到强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而且还要积极地去倡导一种雅致舒心的生活 所以在春季之时,要注意保持自己愉悦的心情日常生活要安排得丰富多彩。《寿亲养老新书》里载有十乐:读义理书,学法帖字,澄心静坐,益友清谈,小酌半醺,浇花种竹,听琴玩鹤,焚香煎茶,登城观山,寓意弈棋。清代画家高桐轩也有“十乐”,即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可见,在生活中结合自己的情趣爱好,不仅是生活的丰富,还是一种生命的颐养春季休闲中心认为还应多食红枣,蜂蜜,韭菜,春笋,樱桃,菠菜等食物 二、夏季养生 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新陈谢的时期,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活跃于机体表面。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可达到养目的目的。 夏天养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小米、玉米、豆类、鱼类、洋葱、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芦笋、南瓜、香蕉、苹果等,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鱼子、虾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三、秋季养身 秋季,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重者还会咳中带血,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 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秋气内应肺。肺是人体重要的呼吸器官,是人体真气之源,肺气的盛衰关系到寿命的长短。秋季气候干燥,很容易伤及肺阴,使人患鼻干喉痛、咳嗽胸痛等呼吸疾病,所以饮食应注意养肺。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甘蔗等,可以起到滋阴润肺养血的作用。此外还可适当食用一些药膳,如:参麦团鱼、蜂蜜蒸百合、橄榄酸梅汤 四、冬季养生 中医认为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冬令进补以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期间最为适宜。冬季养生主要指通过饮食、睡眠、运动、药物等手段,达到保养精气、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寒气内应肾。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冬季,人体阳气内敛,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改进报告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改进报告

课堂教学现状分析改进报告 我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参加了为期10天的培训,本次培训活动分专题讲座,名师论坛,实践指导,名校访学四大环节,通过各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开阔了我们参培学员的视野,提升了我们的教学理论,增长了我们的教学技能,也使我们在同伴的互助与交流中收获了信心,找到了名师成长的途径。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读写严重脱节。 读、写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教学任务,它们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有的教师重读轻写,学生虽然能较好地吸收文化知识,但因为没有经常进行练笔,所以很难将知识融合适用,大脑所记的都是零散的东西,充其量,只不过是“两脚书橱”而已。有的教师重写轻读,他们没有领悟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在阅读量不足的情况下,即使学生心中真的有想法想要表达出来,可是由于没有积累丰富的词汇,没学到前人的写作方法、技巧,同样会力不从心中。 二、教师的定向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一篇文章乃至一部书,所涉及到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的。因此,对一篇文章其涉及到的每个词语,都应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教师如果习惯于自己的定向思维或遵从教参的意见,呆板地对学生进行诠释,便会扼杀学生创造力地发展。如,在语文教学中,一位一年级教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春天到了,大地是一片

____。”有一位学生填下了“希望”,结果被教师打下了鲜红的“×”,原因是该学生没有按课文内容填下“绿色”。我们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到,这位学生是颇有创造力的,但教师的习惯定向思维却彻底否定了他的创意。 三、重视德育思想教育,轻视现代意识、现代思维地培养。 教语文要结合课文内容教学生做人,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任务,如,学习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生活朴素的作风,这是必需的,但要注意的是,学习其它学科也同样可以学习做人的道理。语文教学没必要独揽教学生做人的大权,其更重要的教学任务是根据学科的特点,传授学生文学常识、语法基础、写作技巧,并渗透现代的生活常识、时代的危机意识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 而目前,大多语文教师都对德育思想教育过分注重,尤为突出的地方是表现在作文教学。如,写老师,教师则会要求学生写“老师带病上课”、“忘我工作”;写英雄则会是“舍己救人”……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作文水平。虽然这样进行教学有一定的正面意义,但其严重的负面效果也是不难想象的。试问:当学生真正地融入人心险恶的现实生活中时,发现生活并不是处处像他们在文章所读所写的那般美好时,他们将会怎么样?又如何去适应呢? 四、教师在教学范文时过于重视局部片段的分析,忽视了引导学生从整体领悟作品。对一篇好文章的局部分析是必要的,特别是文章之中的精彩之处,有助于学生学习作家的写作技巧、体会作家的精神意境。但过细地将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不从整体上去感知文章的内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各教学科(室)和教研组的教学工作计划分别由科(室)主任和教研组长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科(室)、组具体情况按学期制订。 第六条教务处应在放假前编制完毕新学期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其依据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学校整体安排和各专业教学实施方案(教学计划),也应结合实习、实验条件等具体情况。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经教务例会讨论、校长办公会议审定后,以学校名义印发至各科(室)实施。 编制校历应注意: (1)新学年开始为9月1日(逢双休日顺延);(2)每学年分为两个学期,共42个教学周,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入学与毕业教育、公益劳动、考试和机动时间等(含公休); (3)寒暑假每学年共10周,一般寒假3周(含春节),暑假7周。 学校在编制校历时,因特殊原因要延迟开学或减少教学周数,应事先征得学校主管部门(指区、县教育局,各委、局、控股集团公司及其他主管

部门,下同)的同意。 第七条教务处在学校印发校历和学期教学进程表的同时,下达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学期课程设置及教师任课计划)。各科(室)应根据统筹兼顾、新老结合、择优安排、合理负荷等原则对新学期的教师任务作出初步安排,并报教务处。教师教学任务须经教务例会讨论调整,分管校长批准后正式确定。教务处应于放假前颁发教师教学任务书,开学后制成各班教师任课一览表,印发各科(室)。 第八条教务处编制课程表一般应于放假前一周完成,经分管校长审定后在放假前将教师课表先分发至每一位任课教师。课程表包括学校总课程表,分班课表和教师课表等。课程表一经排定公布不允许轻易变动。学校应建立“排课、调课、代课及停课制度”。 第九条教务处应经常检查各班级教学日志填写情况,用以考核学生出缺勤情况、教师授课情况以及统计教师工作量。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论文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论文学校教学管理论文- 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 职业教育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强调:"只有职业教育才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有利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真正面对社会需求,面对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实行学分制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权,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和提高学生特长,也有利于发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分制的实施 学分制起源于18世纪末,其首创是德国的选课制。在选课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分制,是19世纪下半叶在美国哈佛大学得以确立的。它所依据的思想基础,是一种尊重个人发展的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把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发展的个别差异视为教育的基础,把个人的和谐、自由发展视为教育的直接目的。 我国正式推行学分制的标志是1918年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实行选课制。抗战时期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其课程参照当时的哈佛大学,也是采用的学分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用的是前苏联的学年制教学管理模式。自20世纪末以来,在我国高校以及职业学校的部分院校率先开始了改学年制为学分制的试点工作。 中国是拥有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的国家,也是明确提出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国家。2008年我国有14767所中等职业学校、1184所高等职业学校,在校中职生2056万,高职生900多万,各占据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半壁江山。在校生人数增加以后,给教学管理带来的一定难度。传统的教学管理形式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行学分制是必然的发展方向。 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在2005年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招生100万人,招生规模近750万。2006年秋全国107所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实施学分制试点工作。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等职业学校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这也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教学管理制度。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学分制后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目前职业学校已普遍推行了学分制,作为一种评价制度,它对职业学校的发展、对学生的发展都起到促进作用。但学分制的推行给传统教育教学体制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学分制的重点是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导致的教学管理工作量成倍增加与管理复杂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而学分制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课程管理、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常规管理等各个方面。 (一)课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重必修课,轻选修课。学校课程设置上往往过多考虑行业、岗位的需要,而忽视了受教育者本身的需要。课程类型上多数是必修课,即使开设选修课,其种类也很少,多属于对专业课的补充,学生选择的余地小。课时安排不当,必修课课时过多,任意选修课的课时过少。 课程专业面窄。随着各专业的指向加强,专业划分越来越细,导致学生知能结构单一、适应性差。课程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气息。 (二)教学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办学条件日显不足。随着在校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资源生均占有量在逐年减少,给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中医养生学》论文

《中医养生学》论文 1,谈谈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道教鼻祖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之道,乃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认为和。” 《淮南子·原道》云:“道生一,一生二”,这里“一”指宇宙间气的总称,“二”即指阴阳。 《内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妙真经》云:“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相当于现代哲学术语中的“自然法”或“自然规律”。它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必须循道。人类进化是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中才懂得循道,而且将养生与循道,两者应如何“相守”与“相保”,相互联系,相互为用,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早就告诫世人。 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超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就是古人的养生法则。

高校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doc

高校课堂教学学生听课现状调查问卷 本次是对高校学生上课听课情况的一个问卷调查,了解高校课堂的一些教学以及大学生学习现状,以便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课堂教学服务。 一、基本资料(请在选项前打“√”) 1、性别:①男②女 2、年级:①大一②大二③大三④大四 3、学校:①部属本科②省属本科③专科 4、在读学历层次:①专科②本科 5、成长背景:①农村②城镇 6、专业:①文科②理科 7、家庭关系:①单亲②双亲③其它 8、是否为独生子女:①是②否 9、带养人:①父母②老人③其他 10、是否来自灾区:①是(请选择一个5.12地震灾区、芦山地震灾区)②否 11、家庭收入: ①2000元以下②2000-3000 ③3000-5000 ④5000-10000 ⑤10000元以上 二、内容 (一)认知观 1、你觉得高校课堂教学对自己的知识学习重要吗?() A.非常重要 B.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 E.非常不重要 2、你在高校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A.课堂教学 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自学 E.其它_______ 3、你觉得自己现在上课认真听课(如何评价“认真”)了吗?( ) A.非常认真 B.认真 C.一般 D.不认真 E.非常不认真 4、你给自己上课的表现打多少分?() A.50分以下 B.50-60分 C.60-70分 D.70—80分 E.80-90分 F.90以上

5、在你心中,大学课堂比中学改变了些什么?( ) A.轻松了许多 B.知识量更大 C.讲课速度更快 D.更自由 E.其他_____ 6、你认为大学生课堂教学效率如何?( ) A.非常高 B.高 C.一般 D.较低 E.非常低 7、你觉得你在课堂上的收获如何?() A.非常大 B.大 C.一般 D.较小 E.非常 8、从高中到大学是否就觉得大学就是耍的地方?( ) 可以改为“你是否觉得大学与你高中所想象的‘好玩’不同” A.是 B.有点这么认为 C.不是 9、你是否希望增加课程?( ) 可以改为你希望增加什么样的课程? A.希望适当增加 B.不希望 C.无所谓 D.很反感 10、你认为大学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 A.学习知识 B.建立社交网络 C.混文凭 D.提升综合能力 E.其它______ 11、你觉得你的现在的专业课难吗?( ) A.非常简单 B.简单 C.一般 D. 有点难 E.非常难 12、你对自己所学专业感兴趣吗?( ) A.非常感兴趣 B.感兴趣 C.一般 D.不感兴趣 E.非常讨厌 13、你从前是如何选择你现在所学专业?() A.自己的追求 B.高考分数决定的 C.看到别人这样选的 D.随意选的 E.亲人朋友强力推荐 F.其它________ (二)情感篇 14、在大学里你喜欢学习吗?( )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 D. 不喜欢 E.非常不喜欢 15、在大学里你喜欢与同学或老师交流知识与学术见解吗?( )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 D. 不喜欢 E.非常不喜欢 16、你喜欢什么样的高校老师?( ) A.严谨认真 B.一丝不苟 C.风趣幽默 D.纪律严谨 E.其他_____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院校。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探讨,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本文在对高校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效率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主要问题对策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相对普通高等教育的具有职业技术性质的高等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高层次地位。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系的主要的、核心的组成部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学管理者遵循教学规律和教育方针,运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以及科学管理方法与技术,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控制、服务、参谋和创新等具体管理职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高职教育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技能教育。它既不同于普通高校的专业教育,也不同于技工学校的技工教育,而是融普通高等教育与技能、技工教育为一体的教育体系。其具体特点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以培养实用人才为根本目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及时

调整,就业前景好、社会有需求的才办;教学内容是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不按学科要求而按职业能力来确定;基础课按专业学习要求,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实训比例较大,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注重与企业结合,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制度。 高职教育的管理必须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出发,并反映高职教育特点的要求,其内容和特点应当包括:教学管理的目标——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教学管理的重点——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教学管理的要点——质量管理的基本框架;正确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科学原则。 一、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的理论阐述 教学管理制度是指学校管理过程中制定的教学行为规范和准则,具有一定的法治效应和约束力。它是教学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强化教学管理,稳定教学秩序,加强教学质量控制的重要保障,更是其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和教务工作规范化的基础。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和优化是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是由高职教学自身的独特性决定的,而实践教学改革更是高职院校教改的关键一环。 二、我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现实问题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教务管理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学校教务管理工作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主要途径。教学工作的成败,直接决定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对提升学校形象亦有重要影响。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依靠教导处的科学管理。做好教导处工作,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特别重要的内容。教导主任是在校长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的行政干部,其教育理念、业务素质、指导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课改的进程。下面我就如何搞好这项工作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做教导主任工作必备的条件之一。它除了要求教导主任必须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使命感,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外,还包括能秉公办事、实事求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工作作风。具备这些,才能获得教师的尊敬和支持,才能形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凝聚力。因此,教导主任作为中层干部,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此赢得广大教师的敬信诚服。 只要教导主任真正发挥领头雁、排头兵的作用。教师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拥护和信赖你,以你为中心,团结在你周围,以你为标准,来规范、要求、约束自己,从而感到学校有希望,自我有发展。 二、发挥人际关系的协调作用 教导主任的工作特点就是涉及人员多、范围广。有的学校人际关系复杂,矛盾很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教导主任在工作中就要考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自己的协调作用。 1、处理好教导主任与副校长、校长的关系。主抓教学的副校长、校长都是教导主任的顶头上司,教务处的各项工作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是非常关键的。 ⑴多请示、勤汇报就很重要了。要充分利用每周班子会,很多工作安排或工作设想要有准备的拿到会上去讨论,说明也是请示、汇报的很好方式。 ⑵对校长安排的工作或形成决议的工作要高质量地完成;对商议性的问题,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甚至会出现争执,但只要出发点是为了工作,为了大局,为了学校工作中不出现失误,是值得的,也能够被明智的校长理解的。 2、处理好教导处与政教处、总务处的关系。教导处的中心工作是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政教处的中心工作是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当然也包括要安排一些寓教于乐的活动。因此只有沟通、协调好两处室的工作,尢其教导处主动与政教处沟通是使政教处发挥为教学保驾护航作用的前提。与总务处及时沟通是为教学一线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的前提。

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从我国高等学校近年来教学改革的背景出发,以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成果为对象,从获奖单位的区域分布、层次分布、学校类型分布以及教学成果类型分布等几个方面,具体介绍了本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情况。同时,还从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变革、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建设、实践能力培养、教育技术与手段的更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完善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我国高等学校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果与经验。最后,针对我国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5条改进建议。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笔者受教育部高教司的委托,对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奖项目进行了分析。本分析包括四个部分:我国教学改革的背景、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的概况、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以及关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改革的几点建议等。虽然,2005年的教学成果奖评选已经结束,但这些成果对我国高校今后的教学改革无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一、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背景 毫无疑问,高等学校的改革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可以说,教育系统本身——社会环境——国际影响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构成了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力。 1.知识经济与全球化的挑战 知识经济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知识的革命为基础的,新技术使我们的学校教育面对一个全新环境,它不仅正在改变着高校的教育方式、学习方式,也使我们的教育管理模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革。 与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全球化。虽然全球化主要是经济领域的事情,但知识领域的全球化也正在形成。国际学术标准、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国际留学生市场的竞争、国际合作办学、国际文凭与资格证书的互认等都是教育全球化的具体表现。 2.市场机制的形成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中国长期的计划经济及其相关的制度环境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市场在高校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大包大揽的现象得到根本性扭转。如学生由“包分配”转变为“面向市场自主就业”;由“福利上学”转变为“缴费上学”等。拓宽培养口径、增强毕业生适应能力成为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始于1978年的经济改革使中国经济发生了历史巨变。在过去的26年中,中国经济获得了持续的高速发展。2000年以来,我国的人均GDP超过了1 000美元,经济的发展不仅极大地增加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而且提出了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为高教改革与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张,凸现了教学质量的核心地位 图1表明,本次获奖情况的区域分布非常不均,东部地区的高校获得了绝对多数的奖项。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各区域内部的分布也高度不均,如东部地区的奖项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地,而同处东部地区的浙江、广东、

中医与养生论文对运动养生的理解

对运动养生的理解 2016 级交通运输(车联网方向)本科201601500060 宗春蕾 “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 出, “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死于自己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因 而多次发出:“不要死于无知,不要死于愚昧”的忠告。人类有史以来,人们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甚至有人花费毕生的精力去从事炼丹和发掘长生不老药的研究。随着社会精神和物质文明变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 人们不仅满足于长寿,还希望在长寿的同时又更高的生活质量。现在,越来越多 的人意识到了“运动养生”这个概念,开始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待生活的观 念也在不断地更新。 健康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完美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运动保健,又叫中医健身术,是指运用传统的体育运动方式进行锻炼。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认识到宇宙生物界,特别是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运动的特征,因而积极提倡运动保健。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体育运动被作为健身、防病的重要手段,如 《庄子刻意》云:吹(口句)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己矣。此 导引之丄,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说明当时

用导引等方法运动形体 来养生的人,已经为数不少了。《吕氏春秋》中更明确指明了运动养生的意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这里用流水和户枢为例,说明运动的益处,并从形、气的关系上,明确指出了不 运动的危害。非常明显,此在说明一个道理:动则身 健,不动则体衰。《黄帝内 经》也很重视运动养生,提倡形劳而不倦\反对久坐”、久卧:强 调应和于术数”。所谓术数:据壬冰注:术数者,保生之犬伦:即指 各种养生之道,也包括各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在内。从上文我们可以得知,古人是 非常重视运动保健的,劫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这 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养生的意义不仅在于养身,还在于养 心。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崇运动养生的原因。 法国医生蒂索曾说: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也:

高效课堂的国内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的国内研究现状 高效课堂的国内研究现状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⑴为了了解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发展趋势,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教育理论专箸、期刊、报纸及网络资料,结合我校实际 教学情况,从中比较发现: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深 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研究发现必须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的教 学问题进行反思和矫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的 提高。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正成为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但研究都还 处于起始阶段,即使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都还属于部分的认识,没 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所以对此课题的系统研究将具有一定的紧 迫性和时代性。 ⑵该领域研究发展地趋势分析: ①理想的课堂教学将是课程改革的永恒追求,而高效课堂将是理想课堂教学的标志之一。 ②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探索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模式。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高效课堂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采用适 当教学方法,完成规定的教学 任务,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使师生的教与学都达到一种轻松、愉悦、高效、质优的最佳教学 状态。简言之,就是在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实现等

速度快、质量好,即效率高。 2、策略是指为实现课堂的高效而采取的各种教与学的方式、方 法总和。包括教具、学具的准 备、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效果的反馈等。力求简约、高效,并突出各种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1、研究的目标 ⑴通过研究,探索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影响,积极探讨研究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⑵通过研究,探讨不同教学内容实现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⑶通过研究,不断整合和优化各种教学方式。 ⑷通过研究,探求素质教育和质量保障的辩证关系,为提高教学质量探求新方法,改变目前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 2.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分以下四个部分: ⑴研究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透视与反思; ⑵研究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等因素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影响; ⑶研究不同类型内容的高效教学的策略或模式。 ⑷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与教学质量的辩证关系。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高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式的策略研究。 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深入贯彻《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V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的通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管理规程》《重庆市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管理的意见》《重庆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管理规程(试行)》,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根据教育部、市教委关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办、民办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 第二章专业与课程设置 第三条设置专业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性工作。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发展规划科学合理设置专业。 第四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应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为促进专业发展,学校应制定专业发展的三年或五年规划。包括指导思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目标、建设思路、工作目标、改革及工作重点、专业设置条件和保障机制等。

第五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冃录》范围内专业,应使用目录规定的专业名称;设置《目录》以外专业,可选定相近专业名称或自定名称,专业名称应充分体现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第六条中等职业学校设置专业,须向区教委申报,区教委初审同意后,向市教委申报,经市教委评估审批后,方可进行招生。 第七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注重学生基本道德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与社会生活和工作岗位的联系,培养具有德技双馨、身心双健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学校应按照培养目标的总体要求,明确各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要求培养目标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措施具体、适应市场。 笫八条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类。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德育课、文化课、体育与健康课、计算机、艺术课及其他选修公共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应当按照相应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实习实训是专业技能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要将实习实训纳入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统筹安排。课程设置合理,符合国家、市区规定要求,符合市场、岗位和技术发展需要。 第三章教学计划 第九条教学计划是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工作指导性文件,是贯彻教育方针、实现教育目标的总纲领。教学计划分为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计划(学期、学年任课教师制定)。 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是由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国家级市专业指导性教学计

高校教学管理现状与改进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现状与改进思考 在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改革中,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项常规又重要的工作。目前,各高校已形成了规范且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了更好地完善教学管理工作,注重实效,使教学管理工作有一个更科学的体制进行管理与提高,达到强化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 标签:高校;教学管理;现状;改进 目前,高等学校正处于重要的变革时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改革的方向。为适应这一改革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必须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改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各种有效途径,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它是有效连接教与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桥梁和纽带,高效、有序的教学管理是深化教学改革和培养创新人才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在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直以刚性的计划行政管理为主线,它强调按照权威性的行政法规和既定的规范程序实行教学管理。这种教学管理模式为大众化高等教育初期稳定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促进高校快速发展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发展与对教育要求的改变,在新的形势下旧的教学管理模式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缺点和弊端,如刚性规范管理缺乏创造性空间,程序化管理导致形式化严重,学校基层管理薄弱,管理人员素质薄弱等等。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是,已从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阶段;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1 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多样,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都必需满足新世纪对高校教学管理的要求和适应高等教育的特色。目前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诸多与新要求不相协调的情况,在这阶段性转变过程中,高校教学管理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管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教学管理理念落后,在现行教学管理实践中,不少教学管理人员把管理与服务分开,缺乏应有的服务意识。机械地执行管理制度,管理行为简单化,习惯于维持现状。他们对知识和人才缺乏应有的理解与尊重,很少主动关注教育的发展,很少主动考虑教师和学生的需求。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家长式管理”严重地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压制了人们的创新精神。 第二,教学管理制度倒置,亟待改进。高校教学管理机构大多是延承传统普通高校教学管理机构的建制,教务处对教学过程管理的过多过细,院系(部)及专业(教研室)总是围绕教务处的管理方法转,疲于应付教师,被局限于各种条

中医药养生论文

中医药养生论文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中医养生学论文 【摘要】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讲,养生讲究辨证施用、三因(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注重辨别人们的体质特点,并根据体质特点、所处地理环境特点、发病季节的气候特点,辩证用药调理。本文阐述了不同体质的养成、变化和养生原则,并根据自身属于气虚体质的特点,从自己本身的饮食、生活和药理保健出发,结合中医体质养生思想体系的内容,提出合适的养生改进措施,从而达到保持身体健康,机体功能正常的状态。 【关键词】民以食为天药食同源无为而治 【正文】 名以食为天:从古至今,关于饮食的话题和食材的研究一向被人所津津乐道,也因此探究出了不少由饮食入手的养生之道。饮食搭配和调养得当,可以充分地补充我们日常活动所需的营养,提高我们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我们身体健康、延年益寿。 正如《寿亲养老新书》所说:“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食者生民之大,活人之本也”,饮食是人赖以生存之本,合理地调配饮食,才能固气养精,供给五脏六腑的正常运作,长期合理的饮食规划,从长远看来对身体的衰老有一定的抵抗作用。 从饮食的过程来说,饮食要“定时”,即三餐要有规律。规律的饮食能使脾胃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食物,供给身体所需的养分。在学习和工作中忙碌的我们常常忽略早餐的重要性,或是畏寒索性睡过了早餐的时间,三餐的时间也比较随性,无规律可言,长此以往会损害营养的吸收效率和消化的程度,对身体的损害是可观的。 饮食也要“定量”。看见喜爱的食物就多食甚至到饱胀的程度,不喜欢就少食,这样的偏食和过量饮食都是不对的。吃得太多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使脾胃超负荷地工作,使胃壁变薄,胃粘膜受到损伤。《内经·素问》中提到的“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正是这个道理。 饮食也不可过于追求速度。饮食应当细嚼慢咽,充分发挥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从而减轻脾胃的负担,提高消化吸收的效率。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和工作再忙碌,我们也不应该牺牲饮食的时间来增加工作效率,只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反效果。 同时,饮食也提倡“专致”。也就是说饮食要一心一意,不可一心二用甚至一心多用。许多人以为这么做是节省节省时间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其实不然。饮食的过程中血液大量回流到消化道以促进吸收,脑部的血液供给就相应减少了。边饮食边工作,不仅此时的工作效率低,并且影响了肠胃的运作,可谓得不偿失。 根据季节来划分,一年四季中饮食要顺从春夏秋冬的交替而做出相应的改变,以适应身体四季的不同需求,正是所谓的“因时养生”。因时养生,就是按照时令节气的阴阳变化规律,运用相应的养生手段保证健康长寿的方法。这种“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的养生方法,是中国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总结出的四季养生方法是科学的阐释。首先,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春夏之际正是由寒转暖、大地回温、阳气聚敛之时,故调阳是顺应气节的养生之

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讲课稿

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背景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要效益要质量,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逐渐实现优质轻负的高效课堂,学校决定在全校开展构建高效课堂、优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活动,力争用一年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21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主渠道,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命题。“创建高效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纵观我们目前的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充分得到应有的发展,有的学生甚至对学习产生逆反、抵触心理,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的低效将导致学生厌学和教师厌教。“高耗低效、缺乏策略”已成为教与学最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系统地研究教学的高效性理论,努力形成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我校是一所公办的市直属小学,建校仅一个学期。一学期以来,在学习借鉴一些学校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就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问题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和思考。但我校属于新建校,生源来自于四面八方,尤其以周围乡镇及进城务工子女为主。由于自然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家庭教育跟不上,许多学生只能通过课内学习来获得知识、获取信息。再加之学校教师队伍分为高中、初中、小学、往届、应届五个层次的现状,通过实践,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方式虽然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没有被广大教师真正内化,还没有变成持续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质轻负、充满活力”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尚有差距。 因此,积极主动地改革课堂教学、研究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课堂教学的高效策略和科学方法,完善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大力优化教学全过程,让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和谐发展,是学校教育自身积极应对形势、谋求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利用这一突破口,积极探索科学高效、质朴实用的课堂教学流程,使得我们的教育能够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二、课题的界定 新课程背景:2001年9月,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这是本课题实施的大背景,所有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并将新课程的全新理念融入到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活动之中,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高效课堂: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简单说:“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它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高效课堂”属于“有效课堂”的范畴。“有效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而更高层次追求应该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更符合时代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其显性标志是:课堂教学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之上的密度和适度,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1)国外高效教学的研究。在1972年美国的乔依斯与威尔的《当代西方教学模式》赞可夫的教学发展理论,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及发现法,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美国兰布德、布莱克伍德等提出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