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财务研究

FINANCE RESEARCH

?2015年第1期?(总第001期)

No.1,2015General No.001

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李心合

(南京大学 会计与财务研究院,南京 210093)

观察国内近年来的公司财务学研究不难发现,在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一片“繁荣”的同时,我们几乎忘却了公司财务学在中国所走过的历史轨迹及其现实影响,我们几乎是虔诚的普世主义教徒对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公司财务学圣经深信不疑,我们几乎遗忘了学术研究所需要的批判精神,结果,我们几乎是完全仿制或复制西方财务学理论成果而缺乏应有的学术创新和专有理论资产。

一、公司财务学的历史转型:从苏式财务学

到美式财务学

基于社会制度的历史选择性差异,公司财务学在全球范围内曾走上了双轨推进(苏式财务学与美式财务学)的道路。回望中国的财务学发展历史,在急剧的社会变革中,我们曾经历过从苏式财务学到美式财务学的重大转型。

新中国成立后,苏式财务随同苏式经济体制被引入中国,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流行于国内的企业财务管理教科书几乎都是苏联版的。关于苏式财务学的基本特征,

李心合(2009)归纳为:以计划经济社会为背景,以整体主义为方法论,以社会人假设为基本前提,以做蛋糕(创造价值)和分蛋糕(分配价值)为目标,以资金运动为对象,以资金有效配置和财务关系有效协调的制度安排和技术方法为基本内容。

进入90年代后,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驱动国内财务学从苏式向美式转型,这些因素至少包括:邓小平南巡讲话从理论思想层面结束了资社纷争;宏观层面确立起市场经济体制;中观层面建立起资本市场(特别是两个证券交易市场);微观层面建立起现代公司制;财务与会计领域实行“两则两制”改革等。关于美式财务学的范式结构和特征,李心合(2009)归纳为七个方面:(1)以成熟的市场经济为整体背景,以规范的资本市场为学科背景;(2)以新自由主义为思想基础;(3)以个体主义为基本方法论;(4)以“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的资金流转”为对象;(5)以理性经济人、有效市场等一系列基础性假设为逻辑前提;(6)以财务目标函数为起点,并奉行“资本至上”的理念,把财

摘要:

中国的公司财务学曾经历从苏式财务学向美式财务学的重大转型。当今流行于国内的美式财务学仍存在较多重大缺陷,需要进一步发展。创新和发展公司财务学理论的路径是多样化的,转换研究方法论、拓展新的公司财务学研究领域、修正基础性假设是其中三种极其重要的且具逻辑联系的创新路径。方法论的转换涉及个体主义和形式主义;扩展财务新领域包括商品市场财务、宏观财务、分蛋糕财务、供应链财务、环境和生态财务、制度财务和互联网财务等;基础性假设的修正至少会涉及公司系合法虚构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零嵌入性假设、市场有效性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和现金流动制假设等,这些基础性假设的修正,必然会推导出极具创新性的公司财务理论。

关键词:

公司财务学;创新;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

F253.7;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8838(2015)01-0012-13收稿日期:

2014-11-07作者简介:

李心合(1963-),男,江苏徐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务目标函数设定为“股东财富最大化”;(7)以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等决策分析方法为基本内容。

苏联的解体和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促使美式财务学取代苏式财务学成为国内财务学主流,财务学教科书清一色从苏联版换成美国版。美式财务的引入,使公司财务回归理论的语境,并且使公司财务学研究向国际主流学术范式靠拢。借用这个主流学术范式,国内财务学界的研究方向开始从苏式财务框架中关注的财务本质、职能和方法等问题,转向了资本市场中的财务理论和实务问题研究。检索90年代以来的研究文献不难发现,资本市场就好比浩瀚的海洋,可发掘的资源很多很多,围绕资本市场财务问题的研究话题不胜枚举,诸如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资本结构、投资效率、股利政策、股权结构等,并且研究的方法基本上是实证研究。主流范式的转换和对资本市场财务问题的关注,加快了中国财务学研究国际化并融入国际主流的进程。

跟随美式财务学一同引入的,是那些在美式财务学发展历史中被公认成熟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给所有学习过财务学的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浓重印记的重大创新性理论成果。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威廉·L.麦金森教授(1995)曾将具有这些特征意义的理论成果归纳为十二项,即:20世纪初期的完善资本市场下的储蓄和投资理论、20世纪50年代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M&M 理论)和股利政策理论、60年代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70年代的有效资本市场理论、期权定价理论、代理理论、财务信号理论和金融中介理论、80年代的现代公司控制理论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美式财务学的核心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随同美式财务学一起进入中国的财务学研究领域。尽管学界对实证研究有各种不同的质疑、批评乃至蔑视、反对的声音,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崇尚实证研究的方法,甚至,一些原本推崇规范研究的学者也纷纷转向实证。以致于,一些学者开始有意识地确认起实证研究的主流地位。依李心合(2009)之见,若按论文数量评价,实证研究可能已经跃升主流,但是,主流的评价标准是论文数量还是论文的影响力,还是值得研究的问题。纵观西方公司财务理论的发展历史,构成主流财务学理论核心要件的理论模块和学术思想,几乎都是规范研究的成果。而财务学大师的诞生,也几乎都是因为采用规范研究提出了具有重大创新和影响的学术思想。科斯的《企业性质问题》和《社会成本问题》,米勒的《资本成本、公司财务和投资理论》与《公司所得税及资本成本:一个纠正》,斯科特的《最优资本结构理论》,詹森和麦克林的《公司理论:管理行为、代理成本和所有权结构》,迈尔斯的《资本结构之谜》,等等,一系列经典的财务学文献,无一不是规范研究的杰作。因此,即使我们肯定实证研究的意义,欣赏实证研究的成果,推崇实证研究的风尚,但将实证研究摆放到主流的位置,感觉也是不适当的。

从苏式财务学到美式财务学,财务学的体系建构更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无疑是一个具有历史性意义的重大进步。问题是,这个转型是跟从性和自发性的,并且至今仍没有人从理性和理论层面上对这次转型进行专门的、认真的分析与总结。人们想当然地接受乃至崇拜上美式财务学,很少有人提出质疑,以致于完全忽视了美式财务学的局限性和苏式财务学的传承价值。

事实上,美式财务学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美式财务学根植于美国的社会文化土壤,承袭美国的主流学术范式。个人主义或个体主义、利己主义、形式主义、自由主义、新古典主义、股东至上主义等,一系列展现美国主流文化的观念与传统贯穿于美式财务学的始终。以所谓经典的资本结构选择理论为例,无论是权衡理论还是优序理论,都专注于金融性负债而不考虑经营性负债,都没有政府的影子、不考量来自政府的资本来源(如政府补助等),很显然是与美国的自由主义文化传统和成熟市场经济中的信用制度等社会背景有关。中国的情形大有不同,即使是上市公司,迄今仍有巨额的政府资本来源(补助等形式)①,并且中国式的信用制度造就了数额巨大的、无资本成本的、部分被长期化的经营性负债,这些制度特征,决定了建构中国式资本结构选择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另一方面,从体系框架看,美式财务学不能被认为是完整的。美式财务学的主要关注点是特定主体(公司)的面向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决策分析,由于是针对特定主体并采用个体主义方法论,美式财务学限制了超越特定主体(公司)、立足供应链的投融资行为被纳入财务学体系的可能性;由于是以资本市场为特定背景并将研究对象定位为“公司与资本市场之间的现金流转”,美式财务学弱化了基于商品市场的财务行为在财务学体系架构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是以“决策”(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为重心展开的,所以体现公司经营管理者重要职能的监督与控制等日常财务管理活动在美式财务学的框架结构中缺位。从经营管理者的角度看,也许把面向外部市场的美式财务学与面向内部管理的苏式财务学整合起来,才是真

①资料显示,上市公司得到的政府补助,2010年400亿元,2011年470亿元,2012年564亿元,2013年716亿元,2014年上半年322亿元。

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财务研究?2015年第1期

正完整意义上的公司财务学。

然而,无论如何,美式财务学是当今世界的主流,那些试图融入世界主流的学者,不得不去认可、赞美乃至崇拜美式财务学,这也许是国内学者很少有勇气批评美式财务学、很少有行动对美式财务学进行本土化改造的主要原因。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很少有人有意识地去判断自己的研究范式是否跟随主流,但反主流或反传统的声音依然陆续出现,并已呈现给世人,这些反主流的声音至少包括宏观财务论、分层财务论、行为财务论、环境财务论、利益相关者财务论、制度财务论等。每种反主流的声音,都在探索和追寻财务理论创新的有效路径,概括起来,这些路径至少包括:转换财务学研究的方法论、扩展财务学研究的对象或领域、修正财务学的基本假设等。

二、公司财务学的研究方法论及其转换

方法论是普遍的和一般的研究方法,涉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察事物和处理问题。方法论很重要,却常常被人忽视或轻视。诸如新古典主义、个体主义、形式主义、制度主义等,对理解主流的公司财务学至关重要,是理解和掌握主流财务学的“金钥匙”,财务学研究领域却很少提及,甚至少有人知晓。人们津津乐道的通常是规范与实证,而在本文中,规范与实证则被归属于研究的技术方法范畴。方法论的构成要件很多,限于篇幅,本文仅涉及两个对公司财务学研究创新至关重要的方法论要件,即个体主义和形式主义。

(一)从个体主义到整体主义

公司财务学的方法论传统直接来自在现代西方社会科学和经济学领域普遍采用的一个基本方法论原则——个体主义。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由个人或个体组成,所有行为都是个人或个体的行为,除了个体成员的行为外,不会有社会整体的存在,因此社会的现象也必须从个体角度给予分析解释。体现在公司财务学领域,就是把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投融资行为看成是单个股东或公司的投融资行为,而公司的投融资行为又是完全服务于它的资本所有者(股东)个体利益的行为,除了个体股东财富最大化的利益追求和股东控制的、以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为导向的公司个体的投融资行为之外,不存在其他的任何解释。于是,整个公司财务学就只能围绕股东个体利益和公司个体的投融资行为展开,且分析范围和视野也限定于股东个体的利益最大化和公司个体的投融资行为。

个体主义自20世纪50年代成为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影响和应用广泛的一种方法论原则以来,就一直饱受学界的质疑和批评。李心合(2004)系统归纳了个体主义方法论所受到的种种质疑,并结合公司财务学的框架作了初步分析。基本观点是:个体主义方法论将公司投融资视为完全意识性和目的性的行为,必将那些大量存在的非意识性或非目的性的情绪性因素对投融资行为的影响排除在分析框架之外;采用个体主义方法论,公司财务目标函数被设定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个假设的理论前提是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性,这个理论预设完全忽视了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性事实,从而也就把现实存在的社会成本排除在财务投融资决策分析体系之外;个体主义方法论确认了股东个体财富最大化在公司目标函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却忽视了非财富性目标的客观存在,诸如维护公平和正义等,即使现实世界里被众多公司纳入投融资决策分析框架,但采用个体主义方法论所建构的公司财务学理论体系中只能视而不见;个体主义方法论把个体的目的性放在首位,却拒绝或不能够对这种目的本身的形成过程给出充分说明。现实地看,非价值的制度因素(如产权制度等)对公司财务目标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而检索采用个体主义方法论建构的公司财务学教科书,我们看到的通常是连篇累牍的、复杂的形式推理和计量技术,完全将人、制度、产权、文化等社会基本要素游离于财务学体系之外。

此外,个体主义还有一个重大缺陷,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采用个体主义方法论建构的公司财务学似有“井底之蛙”之嫌。现实世界里,公司个体的投融资活动是在与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网络中展开的,且深受宏观经济形势、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非经济性社会要素的影响,就宏观经济政策而言还有货币政策(含信贷政策)、财政与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多种类型之分。这些实实在在的、直接构成公司投融资决策分析内容的现实要素,之所以在主流的公司财务学体系中找不到踪影,原因就在于采用了个体主义的方法论。

主流的公司财务学是按照个体主义方法论的逻辑建构起来的,要克服主流财务学的缺陷,在个体主义方法论的界限内是无法实现的,除非转换研究的方法论。如上所述,公司个体的投融资活动是在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网络中展开的,并深受许多宏观因素的影响或制约,因此,关系主义和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完全可以应用到公司个体的投融资决策分析框架里。而一旦在方法论上从个体主义转向关系主义或整体主义,公司财务学的理论体系自然也就会有许多重大的创新,至少是可以把一系列宏观因素、利益相关者网络、供应链、制度等嵌入公司财务学理论体系,从而开拓公司财务学研究的新领域,扩展公司财务学理论。

(二)从形式主义到实体主义

方法论上的形式主义是理解主流财务学的又一要件。形式主义是与实体主义相对应的概念。形式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是:任何经济形式或经济活动都有一些共同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因子或合理的内核,如经济行动者的理性最大化等,理论研究关注的就是这些合理的共同的内核,而不需要联系具体的社会和历史条件。实体主义则批评形式主义方法论假定各种经济形式都具有共同的内核,忽略了重要因素的历史相对性。实体主义强调“嵌入性”,即强调经济过程在社会中的被制度化和经济过程之被嵌入社会关系或社会结构之中。所以,实体主义学者通常会致力于经济过程嵌入性的机制研究。很显然,主流财务学承袭的是形式主义传统,根据这个传统,公司财务问题被设定为一种标准的或理想状态,并对这种理想状态进行分析得出基本结论。

形式主义财务学存在许多为其自身逻辑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或“死穴”。首先,现实中公司投融资行为始终是受社会结构的制约或限定,而形式主义财务学却始终孤立地研究公司个体的财务现象与问题,缺乏“嵌入性”视角的考量;其次,形式主义财务学按照“工程学”也就是数学、逻辑的方法建构,完全把人、社会、文化等排除在外,就像是“没有血液循环的躯体”;再次,形式主义财务学坚守的是“普遍主义”情结,完全忽视基于各国社会习俗、法律传统、政治集团的压力和权力的干预以及对特殊竞争优势的追求等因素所导致的特殊的理财环境,自然就限制了不同社会和制度结构条件下公司财务行为的解释能力。

尽管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曾发生形式主义经济学与实体主义经济学之论争,也尽管形式主义方法论及采用形式主义方法论建构的公司财务学存在许多致命性缺陷,但流行于海内外的主流财务学教科书毕竟还是传承形式主义传统的。而要克服主流财务学所存在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就有必要突破形式主义方法论传统。一旦我们在方法论上从形式主义转向实体主义,就会发现有很多新的财务研究课题摆在我们面前,甚至会开辟一些全新的财务学研究领域,比如基于“嵌入性”的公司财务学、社会财务学、财务伦理学等。

三、公司财务学的研究对象(或领域)及其

扩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研究对象或领域,这是其成为一门学科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国内的情况看,对于公司财务学研究对象的表述,过去和现在有别。90年代之前编写的财务学教科书中,几乎清一色把财务或财务管理的对象定义为“资金运动”,其内容应包括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和各环节,谓之“资金运动论”。受苏式财务学的影响,老一代财务学家倾向于“资金运动论”。伴随美式财务学的引入,国内多数学者转向“投奔”美式财务学。在美式财务学中,研究对象一般被确认为“公司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资金活动”(本文概括为“金融市场论”)。例如,英国学者理查德A.布雷利和美国学者斯图尔特C.迈尔斯的《公司财务原理》一书用“金融市场与公司经营之间的现金流动”来定义公司财务的对象。威廉R.拉舍则把公司财务的对象表述为“公司与市场之间相互作用的货币流动”。

金融市场论与资金运动论的差别是很明显的。首先,金融市场论所关注的是公司与金融市场之间的现金流转,公司内部的“资金耗费”(或成本费用管理)则不在公司财务之列。在美式学科体系中,成本管理是单独成科的。其次,侧重于基于金融市场的现金流转,与商品市场相关的现金流转即使被“勉强”纳入财务学体系,也在重点关注的内容之外。考察美式财务学教科书的框架结构,重点的领域是与资本市场相关的“三类决策”,即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和股利决策,与商品市场的“营运”相关的资金活动或营运资金管理虽也被纳入教科书的范围,但一般是作为非重点内容安排的。再次,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动态的“现金流转”上,静态的资产管理通常不在财务学的视野。查阅美式财务教科书,通篇找不到投资或营运所形成的各类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流动资产等),站在经营管理者的立场怎样去管理控制的相关内容。而学过按照“资金运动论”的观点编写的财务管理教科书的同行都应该知道,诸如成本管理、资产管理等,通常是被作为重要的财务管理内容安排其中的。

问题是,现今国内的公司财务学体系基本上已经美式化了。就美式财务学而言,研究对象或领域就没有扩展的必要了吗?如果坚守新古典分析模型,财务学的整个体系也许没必要动大手术,问题是,基于新古典的美式财务学排斥了供应链、排斥了环境与生态、排斥了利益相关者、排斥了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排斥了互联网、排斥了股东财富以外的其他多样化的财务动机,这些被排斥的问题,恰是最能逼近现实世界的研究领域。一旦公司财务学回避了这些能够逼近现实世界的研究领域,财务学自身就愈加远离现实世界,不仅其现实指导价值被大打折扣,而且还会误导公司经营管理者、引发错误的财务行为。

仅以环境和生态问题为例。众所周知的事实是,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是日趋严重、引起各国、社会各层各界关注的全球性问题。然而这个问题的形成与演进,环境外生型的美式财务学能脱掉干系?不顾环境代价坚守股东财富至上的理念,不正是新古典财务学所默许和所教导的吗?不争的事实是,美式财务学是环境和生态外生型的,环境与

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财务研究?2015年第1期

财务被设定为两个相隔万水千山、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这种环境外生型的新古典财务学,具有诱致环境污染的负面后果。因为,按照新古典财务学设定的财务目标函数(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当环境与利润或股东财富有冲突时,被新古典财务学所默认乃至提倡的行为恰是那些损害环境而增加公司利润或股东财富的行为。美式的新古典财务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经济人模型,“经济人”就是“不讲环境的人”,而按经济人的逻辑,即使现实中存在环境代价,公司经营者也应当视而不见,假设它是不存在的。经济人的自利行为,公司对利润或股东价值的疯狂追求,在很多时候正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观望现实世界,与企业对“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狂热追求相伴而生的,是生态环境一次次遭遇空前浩劫,我们正是在这样一种悖谬的财务逻辑中延续着公司财务学的发展历史和学术沿革。当所谓的“主流”们至今仍津津乐道于投资对“GDP的重大贡献”并为公司理财造就出多如牛毛的“土豪”而沾沾自喜时,却忽视了“黑色利润”、“黑色股东财富”、“黑色GDP”给世人带来的一颗颗“苦果”。美式财务学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这样的一种现实困境:那些明显有违正义、损害生态、破坏环境的侵权行为,会被人们误认为是正当的行为。

因此,必须根据现实世界的问题和需求,对公司财务进行重新定位,扩展公司财务学的研究领域,拓宽公司财务的边界,创新财务学的内容。可以考虑的扩展方向至少包括如下方面:

(一)从金融市场财务向商品市场财务扩展

把美式财务说成是“金融市场财务”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在美式财务中,财务与金融是等价的,都是“finance”;公司财务的对象被界定为“金融市场与公司经营之间的现金流转”;公司财务的基本问题或内容被设计成与金融市场相关的投资、融资和股利决策。因此,教科书对公司财务的市场背景的介绍也就局限于金融市场。把美式财务定位成“金融市场财务”,并不意味着完全排斥商品市场的财务问题,只是没把商品市场摆到它应该具有的、与金融市场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而已。例如,美式财务学中的投资决策所涉及的投资侧重于金融市场的证券投资,融资决策侧重于与金融市场相关的“金融性融资”。与商品市场相关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营运资金管理虽也被纳入财务学体系,但相比而言处于弱势的地位。

美式财务把商品市场的财务问题摆在弱势的位置上,既与对公司财务的定位有关,也与“两类市场”(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的运行特征有关。首先,尽管两类市场都很发达,且公司与两类市场的现金流量都很大,但公司与金融市场之间的现金流转的定量和管理难度要比商品市场更大,需要解决的财务问题更多。其次,美国的商品市场较为成熟、发达,与商品市场的“营运”相关的资金存量规模较小、期限较短,也是营运资金管理在美国财务学中占据次要地位的重要原因。与美国不同的是,中国的两类市场都还处于欠发达、不成熟阶段,社会结构的很多痼疾均在市场中得到反映,与两类市场相关的公司财务问题的特征和意义也有差别。

以资本结构理论为例,在这个被美式财务尊封为“公司财务理论主流”的理论中,涉及的负债融资通常就是指“从金融市场中获得的负债”或“金融性负债”融资,不涉及“从商品市场中获得的负债”或“经营性负债”,如预收账款、应付账款等。之所以如此,从现实性或现实背景看,主要取决于美国的法制社会、高信任度社会及以此为基础的商品市场运行特征。资料显示,美国企业的赊销比例90%以上,而账款拖欠期平均只有7天,平均坏账率仅有0.25%~0.5%。这些数据说明,“从商品市场获得的负债”或“经营性负债”很难成为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相关的统计数据也揭示了金融市场上的外源融资是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基于商业信用的“经营性负债”少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与美国高信任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属于低信任度社会,这也是国内社会学家们的研究普遍证实的结论。在美式财务中可以“忽略不计”的经营性负债,在中式财务中不得不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来对待。以茅台股份为例,2001~2012年的十多年时间里,资产负债率平均28%的水平,而金融性负债率年年为零,全部是经营性负债。类似茅台股份的公司在中国上市公司中有很多。据统计,2012年,全部上市公司中,17.61%的公司无金融性负债,24.47%的公司无短期借款,49.88%的公司无长期借款。面对为数众多的金融性负债为零的公司,构建中式财务学体系时,我们还能像美式财务学那样专注于金融性负债而无视经营性负债来研究资本结构问题?还能固守金融市场的财务问题而不面向商品市场重新定义和扩展公司财务?

公司财务学从金融市场财务向商品市场财务扩展,需要我们高度关注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在美式财务学体系中,营运资金管理是被简单化处理的。而实际上,对于实体经济的企业来说,营运资金管理才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一方面,营运资金直接关系商品经营或业务经营的正常运转,是企业生存的“底线或红线”;另一方面,流动性最强的短期营运资金也是风险性最大的资金,金融经济危机期间频发的营运资金危机是企业最致命的杀手,比如光伏业的大佬——无锡尚德的破产,从资金方面看主要就是营运资金链断裂。公司应高度重视营运资金管理,严防资金链断裂,学界也应当从专注于金融市场的财务问题研究

中分流出一部分人员和精力,高度关注营运资金管理的理论和政策研究。

(二)从单体公司财务向供应链财务扩展

受个体主义方法论的影响,美式财务学关注的是公司“个体”而不是“群体”,感兴趣的是股东“个体”而不是包括供应商、客户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群体”。在美式财务学中,供应链是且只能是作为外生性变量来设置的,任何在美式财务学的逻辑框架内嵌入供应链概念的企图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然而,现实并不像美式财务学设定的那样纯粹,供应链不仅现实地存在着,而且对公司运营与价值创造的影响越来越大。众多企业实行全产业链战略及集团化战略培育出的“资本型供应链”,直接影响着供应链群体中各个企业和整体供应链的投资、融资、利润分配和营运资金管理。即使是纯“市场型供应链”或“契约型供应链”,也应当被纳入营运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控和利润分配体系的视野。鉴于这个情况,忽视或轻视供应链的财务学注定是有重大缺陷的。

李心合(2013)提出把供应链嵌入到公司财务学框架,构建基于供应链的公司财务学体系。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修正主流财务学所坚守的经济人模型。可以肯定地说,供应链并没彻底改变人的“经济人”属性。现实中,供应链的形成是成员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的结果。供应链形成过程中频繁出现的成员企业间的利益冲突,诸如核心企业在定价和资金上的“两头沾”、成员企业间的“恶意拖欠”、母公司对子公司的利益“侵占”、处于终端的大型零售商的“乱收费”、供应商的“堵门讨债”等现象或做法,正是“经济人”本性的充分展现。在供应链里,经济人依然“健在”并发挥作用。但是,在供应链里,经济人显然并不是人的唯一属性。供应链的产生和存续,显然是成员企业具有合作、协同、联盟等意识的表现。供应链融合了人的利己与利他、竞争与合作的双重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纯粹的经济人模型难以完整解释供应链关系,需要对经济人模型进行一定的修正。

其次,需要调整和扩充公司财务学的内容。供应链丰富了公司财务及财务管理的内容,主流财务学的投资、融资和利益分配等内容,都可以向供应链领域延伸。比如:随着“全产业链战略”的提出与大量实践,通过投资构筑长期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的做法日益普遍化,供应链投资也将成为公司财务学的重要内容;供应链融资或供应链金融,也就是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势必在扩展了的公司财务学中占据一席之地;营运资金本身就是依托“运营”的,而“运营”又是依托供应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必定会成为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供应链中,成员企业之间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秩序,也须纳入公司财务学的研究范围。总之,伴随供应链的引入,公司财务学将会出现一种崭新的景象。

(三)从决策财务向全程财务扩展

从管理的意义上看,美式财务学就是决策财务学,集中关注的是决策,而不是管理的全过程或全部环节。美式财务学信奉这样的理念:现代企业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用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罗伯特·西蒙的一句名言:管理就是决策。把管理等同于决策,这样的定位或许是受了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决策不能代表全部的管理。尽管决策作为一种方案选择的过程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但管理的全过程还涉及许多“决策”一词所不能涵盖的内容或环节,如方案的具体化或预算、实施及过程控制、信息反馈、总结与分析、考核评价等环节,从更宽的意义上说,还包括战略、预算、组织等内容。

公司财务学涉及的决策有哪些类型?教科书的解释大同小异。美国财务学专家爱斯华斯·达莫德伦的《公司财务:理论与实务》一书、詹姆斯·C.范霍恩的《财务管理与政策》一书,都把公司财务的决策问题归纳为三大类:投资决策(与资源分配有关的决策)、融资决策或资本结构决策(与项目筹资有关的决策)、股利决策(与制定再投资或退出经营现金额度有关的决策)。每一项决策都必须与公司的目标联系起来考虑,三项决策的最优组合将创造价值。三大类财务决策分析需要一些工具,包括现值、会计报表及比率、风险报酬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依照目标、决策与工具之间的逻辑关系,这些财务学教科书的体系结构也就这样安排:“一个目标函数——三类基本财务决策——装有四把分析工具的财务工具箱”。

以决策为重心展开虽便于定量分析,并使框架结构前后逻辑一贯,但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决策财务学无法反映公司财务管理的全貌。尽管不同财务事项的具体流程会有很大不同,但其基本流程还是大体一致的,这个基本流程至少包括事前的战略、决策与预算,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分析、评价等。并且,财务“全程”还是建立在现代财务治理结构、现代信息技术、流程制度体系的基础上。财务管理体系要与现实对接,就必须从决策型财务向全程型财务扩展,关注一系列财务管理工具,包括财务战略、财务治理、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绩效评价、流程再造、财务信息系统等。

(四)从做蛋糕财务到分蛋糕财务扩展

在美国,财务学被认定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其方法论和理论基础深受经济学的影响。借鉴新古典经济学

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财务研究?2015年第1期

的传统,美式财务学被设计成“做蛋糕”的财务学。也就是被设计成只关注公司效率、关注“为股东创造财富”的财务学,用爱斯华斯·达莫德伦的话说:公司财务主要基于公司财富或股东财富最大化而建立。

在美式财务学体系中,“分配”概念是缺位的。股利决策或股利政策并不能归属于分配范畴,因为股利决策只是解决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如何在公司与股东之间进行配置的问题,用爱斯华斯·达莫德仑的话说就是解决“投资产生的现金流量,应该有多少返还给所有者,有多少进行再投资。”股利政策实际上仍是一个融资问题,这也是一些著名的财务学教科书把股利政策与融资及资本结构合并在一篇安排的重要原因。退一步说,即使股利政策属于分配的范畴,那也只是狭义的对股东的分配,股东以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分配问题仍处缺位状态。真正的分配理论,是解决公司新创造的价值(V+M)如何在相关的利益主体间公平合理分配的问题。

美式财务学之所以容不下“分配”范畴,除了爱斯华斯·达莫德伦教授所宣称的“难以量化”的原因外,更重要的还是要归因于其所依恃的经济人模型。经济人就是讲究效率的人,唯一的追求就是效用最大化或财富最大化,对于理性经济人来说,分配的公平问题不在视野之内。然而,分配理论缺位的公司财务学在体系上是不完整的,实践中也会导致分配的无序性。分配实践的无序性既存在于美国,更存在于中国。从美国的情形看,虽然要素的报酬是按市场的规则定价的,经济学中所谓的分配理论实际上就是市场的定价理论,但是,市场定价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初次分配(缴纳的税收无法按市场定价),并且市场定价的合理性也需要判断的基础,这个基础应与要素在“V+M”中的贡献相匹配,而这个基础在实践中是缺位的。从国内的情况看,初次分配领域的失调和无序现象更加严重,所导致的分配不公和两级分化已经大大超出了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以基尼系数为例,官方公布的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48,而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0年全球基尼系数平均为0.44。如此严重的分配不公,主流财务学难辞其咎。道理很简单,主流财务学既未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框架性原则指导,又一味强调利润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始终没有理论指导。按美式经济学的规则,也就是按照市场定价的规则,在资本强权的背景下,分配的秩序注定会向资本的所有者或股东倾斜,“利润侵蚀工资”的现象就难以避免。美式财务学所认定的“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函数,更加大了财富分配的倾斜度,加剧了分配的不公 平性。

要在财务学体系中添加“分蛋糕”的部分,把“做蛋糕”与“分蛋糕”统一在一门学科里,需要转换财务学研究的方法论,在此基础上构造基于价值创造的财务分配理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初次分配理论或王化成教授提出的“广义财务分配理论”。理论经济学里被称之为“初次分配”的范畴,在应用经济学里当属公司财务学的范畴,公司财务的核心问题是资金流,初次分配是公司资金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次分配的对象、分配的基础、分配的方式、分配的规则等问题,都需要财务学家们进行定性与定量的研究。就分配对象而言,应该是新创造的价值(V+M)而非利润;就分配基础而言,应该是公司价值创造的资源基础,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市场资源和公共资源(政府和社区提供)等;就分配的原则而言,应该是价值创造中的资源贡献度与资源提供者所得份额相匹配;就分配的方式而言,在资本强权的时代,美式的纯市场定价方式难以维护正常的分配秩序、解决日益严重的分配不公问题,中式财务分配的方式应该是政府指导或引导下的市场定价,而政府引导或指导的具体形式可以是立法和行政的。

(五)从微观财务向宏观财务扩展

主流的美式财务是微观性的,其所关注的范围集中在微观主体(公司个体)的投融资决策领域,并且对影响因素的考察也限定在微观领域,几乎不涉及宏观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因素。

难道美国学者就不知道宏观因素会影响微观公司行为?我想不会有人就认为美国学者那么无知。纵使西方经济学被分割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并分别采用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微观个体(企业)的经济行为和宏观国民经济整体的行为,但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之间具有双向影响,以及宏观经济运行态势、宏观经济政策等宏观因素直接影响微观企业的行为,这些道理,那些经济学、财务学的大佬们还不至于不清楚。

美式财务学之所以舎象掉那些影响微观财务行为的宏观经济和社会因素,取决于所选择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财务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深受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和理论传统的影响。与主流经济学一样,财务学在研究资本资源配置问题时,也假定市场是有效的,市场机制自动配置资源,不需要依赖政府的政策干预。美式财务学奉行政府不干预主义,关注的是市场而不是宏观政策,运用的是“看不见的手”而不是“看得见的手”,这就是美国的财务学主流,也是美式财务学把宏观因素作为公司财务外生性变量来设置的主要原因。

但是,现实世界里,宏观因素毕竟还是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微观财务行为的,只关注“看不见的手”,只会拉大微观公司财务学与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程度。面向现实世界

的、逼近现实世界的公司财务学,要求把宏观因素嵌入到财务学体系。为此就需要转换财务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扩展公司财务学的研究领域,使财务学从微观领域向宏观领域、从市场领域向政府领域延伸,这一点对于建构中式财务学体系是十分重要的。

构造嵌入宏观因素的公司财务学体系,首先需要研究哪些宏观因素需要且可能嵌入到财务学体系。可以肯定的是,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比如政治、法律和技术等因素。就宏观经济因素而言,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宏观经济运行因素,包括宏观经济增长、经济周期、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就业形势等;二是宏观经济政策因素,有代表性的包括收入分配政策、财政政策(含政府补助政策)、税收政策、金融货币政策(含信贷政策)、汇率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地区政策等;三是宏观经济制度变革因素。其次,应选择合适的变量进行研究。以宏观经济运行为例,人们习惯用GDP来衡量宏观经济运行,而事实上,更好的变量也许是PMI(采购经理人指数),它更好地解决了GDP的水分问题。再次,还要设计好研究方法。在公司财务学中嵌入宏观因素,是采用个体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的分析方法,是需要研究者认真选择的问题。

(六)从经济型财务向生态型财务扩展

主流的公司财务学是依恃经济主义的思想建构的,环境与生态被设计成公司财务学的外生性变量。主流财务学之所以会远离环境、疏离生态,主要的原因还是要归结于新古典主义的分析范式。“经济人”就是“不讲环保的人”,按照经济人的逻辑,即使现实中存在环境代价,投资人也应当视而不见,假设它是不存在的。新古典分析范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这样的一种现实困境:那些明显有违正义、损害生态、破坏环境的侵权行为,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合理的行为。观望现实世界,与企业对“利润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狂热追求相伴而生的,是生态环境一次次遭遇空前浩劫,我们正是在这样一种悖谬的财务逻辑中延续着公司财务学的发展历史和学术沿革。当所谓的“主流”们至今仍津津乐道于投资对“GDP的重大贡献”并为财务造就出多如牛毛的“土豪”而沾沾自喜时,却忽视了“黑色利润”、“黑色股东财富”、“黑色GDP”给世人带来的一颗颗“苦果”。面对现实,我们不能不反省:以利润论英雄、以股东财富论豪杰的时代该结束了,长期误导我们的新古典分析范式及依此建构的企业理论、公司财务学理论也该重新反思、批判并尝试创新、超越了。固守半个世纪乃至几个世纪前的学术传统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不是科学的研究态度,只会导致思想的僵化和理论滞后于时代的步伐。

从实践看,特别是全球生态问题日趋严峻的现实看,把环境嵌入到公司财务学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必要归必要,实践归实践,现实世界里环境与公司财务行为的互动关系,要在财务学理论中真正体现出来,并构造环境内生性的财务学理论,除了需要在逻辑前提、方法论和理论基础上实现创新、超越和转换外,还需要搭建环境嵌入型公司财务学的理论框架(李心合,2012)。首先,需要修正公司财务目标函数。主流的“股东财富最大化”是容不下环境与生态要素的,从环境内生性的角度考虑,有必要借鉴“绿色GDP”的经验,在微观财务学中引入“绿色绩效”概念,具体表现形式有“绿色利润”、“绿色EVA”等,计算的方法是在现有经济利润或经济EVA的基础上扣除环境成本。其次,要修正财务决策的标准。决策标准的设置逻辑上要与目标函数的设置保持一致,计算的困难主要是如何确认和计量环境损失。对此,学界和实务界已经进行了许多探索,相继设计出多种计量模型并被应用于测度宏观的和微观的环境损失。这些探索和方法对于构造环境内生性的投资决策标准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如若采用贴现现金流量的方法进行投资决策分析,贴现现金流量计算必须以“绿色利润”为基础确定,才能体现环境内生性的理论建构要求。再次,还要变革公司治理机制。若把环境因素嵌入公司财务学体系,主流的公司治理理论也必须换位,股东单边治理理论须让位给共同治理理论。

(七)从实体财务向互联网财务扩展

近年来,余额宝、易付宝、百付宝、零钱宝等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比特币等互联网货币的出现,改变着企业的金融生态,并通过挑战传统银行业而间接影响基于金融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传统财务管理。面对快速创新的互联网金融,财务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有义务冲破传统,将公司财务管理向互联网金融领域延伸,构建基于互联网的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及方法体系,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公司财务发展的需要。

四、公司财务学的基础性假设及其修正

任何理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这些假设既是理论建构的前提,同时又对理论的内涵和适用性进行限定。

李心合(2010)认为,公司财务学的假设是一个体系,包括基本假设和具体假定两个层次。其中,基本假设是对具有普遍意义的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假定性命题,这些命题构成公司财务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基本前提或主要逻辑基础,为推导出财务学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提供一个有意义的框架,因而是财务学的最基本的命题和概念;具体假定是与个别财务决策和分析方法相联系、对具体财务决策与分析问题产生影响的假设,比如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

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财务研究?2015年第1期

模型(CAPM),附加的具体假定有十几项之多,教科书通常都有描述。人们常常关注基本假设而忽视或轻视具体假定,公司财务学领域也是这样,而事实上,具体假定也是理论建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如CAPM,若是没有那十多项具体假定,这个模型是建立不起来的。

就基本假设而言,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资源稀缺性假设、公司系合法虚构假设、经济人假设、市场有效性假设、零嵌入性假设等一系列经济学基础性假设实际上也适用于财务学。这些基础性假设,实际上也是新古典分析范式的重要构件。另有一些命题,不属于经济学的普遍命题,但在财务学领域有着特殊的意义,并构成财务学体系建立的前提,包括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债权人权益得到保护假设、社会成本为零假设、现金流动制假设等,自然也构成财务学基本假设的范畴。假设是理论架构所必需的逻辑前提,但是假设的存在又限定了理论的意义。假设是针对现实世界的不确定性、根据现实世界的客观趋势或正常情况作出的,假设本身又偏离现实世界。假设偏离现实世界的程度越大,以此为前提建构的理论或提出的结论偏离现实世界的程度也越大。试图让假设等同于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但是让假设更加逼近现实世界是必需且具可能性的。一旦发现某项假设偏离现实世界的程度过大,以至于使理论的现实指导和解释价值大大降低时,我们就不应固守原来的假设,就需要通过修正假设使其更加逼近现实世界。而一旦假设得以修正,以此为前提的结论或理论也需要重新解释,这是理论创新的重要路径。

(一)公司系合法虚构假设及其修正

这是一个很少有人关注、很少有人知晓的基本假设。很多人都知道美式财务学设定的财务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很少有人思考:“公司”去哪里了?公司在财务学中的地位如何?

尽管我们习惯上称呼“公司财务学”,但被人忽视的是,在美式财务学中,公司其实只是一个“虚拟”的组织。如同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在其1976年的经典论文中的一段经典描述:“企业不是一个个体,它是一种法律假设,它可以作为一个复杂过程的聚焦点,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相互抵触的诸多目标会被一个契约关系的框架带入均衡。在此意义上,企业行为就像市场行为,也就是说,是一个复杂的均衡过程的结果。我们难得会坠入将小麦市场或股票市场描述成为一个个体的圈套之中,但我们常常会犯这样的错误,把组织视为有刺激的和有意图的个人。……企业视为一组个人间契约关系的连接可以使这样一种观点得以澄清,用提出诸如‘企业的目标函数是什么’或‘企业是否有社会责任’这类问题来暗示企业的人格化是种严重的错误。”(陈郁,1998)。

合法虚构说是主流理论的基本观点。比如主流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的厂商理论把企业定义为一种生产函数,经典的企业理论把企业认定为一组契约的集合或连接点,科斯的企业理论把企业视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实际是都没有把企业作为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或经济实体来看待。再如会计学,教科书几乎一致地认为现代会计遵从的是“实体理论”而不是“所有权理论”,而实际上,以企业虚拟观为基础的所有权理论不仅没有退出“江湖”,而且直接影响着许多公司会计程序和方法的设计,不然公司净收益就不会按照体现“对股东的净财富”的思路计算,也不会那么重视体现所有权理论的“每股收益”数据。在财务学上,把财务目标函数定义为“股东财富最大化”(具体有“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两种表述方式),其前提条件也是视公司为“法律上的虚构”。正如詹森和麦克林的解释:既然公司只是法律上的一个虚构,那提出“公司的目标函数是什么”这类问题就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作为“虚构”的组织是不可能有自身独立的目标函数的,所谓的“公司目标函数”,只能是公司的所有者(股东)的目标函数。这就是美式财务学设计财务目标函数的理论渊源。

但是,合法虚构说终究还是相悖于市场经济的现实。现实中,公司,有限式的与股份制的,甚至包括有限合伙制的,也是实实在在的“实体”,就像英国学者约翰·凯在《利益相关者公司》一文中说描述的那样:公司“是有自己个性、特点和激情的机构”,公司是独立于股东以外的社会组织(加文·凯利等,2001)。相对于经济学领域里流行的“公司契约理论”来说,也许公司法理论领域流行的“实体说”或“法人实在说”更具现实基础。问题是,那些主流的经济学家和财务学家们为何对活生生的现实视而不见?笔者的理解是出于维护股东至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需要。如果把公司确认为一个独立于股东的实体,那么,如同那些支持“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的学者所描述的那样,公司就不仅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工具,而且关注利害相关者群体的广泛利益。(加文·凯利等,2001)。这样,“资本家”(股东)的利益就会被削弱;而要维护“资本家”的利益,就需要在理论上把公司“虚拟化”,确认“资本家”对公司的所有权和“资本强权”,保护“资本家”对公司的全部利益。

问题是,这个体现“资本家的资本主义”内在逻辑要求的理论,却是与市场经济的现实相悖的理论。这个矛盾对于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来说也许无关紧要,但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非财务资本的相对重要性或相对价值急剧上升,甚至大有超过财务资本的趋势。新的现实需要有新的思维、新的假设、新的理论。面对现实,

合法虚构的假设应修正为公司实体假设,也就是把公司视为一个有独立地位、独立权利和利益、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实实在在的经济实体,立足于从公司实体出发来分析与解决现实财务问题。

从法律虚构假设到实体假设,相关的公司财务理论需要调整。比如财务目标函数,就不应当继续沿用“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提法,而应当把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寓于新的目标函数之中,比如“增加值(V+M)最大化”等。目标函数只要调整,相关的财务决策标准和机制也应随之调整。更为重要的是,一旦合法虚构假说为实体假说所取代,被国内外财务学家们尊封为经典的委托代理理论也就需要修正。人们常说的股东与经理之间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是以公司系合法虚构假设为逻辑前提的,既然公司是虚的,实在的关系便存在于公司的股东与经理这两类实体之间。而当我们将公司实体化之后,代理关系便发生异变,成为了股东与公司之间和公司与经理之间的双层代理关系(李心合,2012)。

(二)经济人假设及其修正

在美式财务学里,经济人假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是主流财务行为分析模型的核心概念。主流财务学之所以信奉或坚持经济人假设,一个常见的解释是:经济学家所观察到的社会竞争的幸存者都是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那些不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已经消亡。这是亚当·斯密《国富论》的核心思想,也是被认为是“经济学帝国主义”里程碑的贝克尔(G.Becker)1976年著作《人类行为的经济学看法》的核心思想。另一种解释是:经济人假说更符合“众数原则”。“当群体中多数人的行为是效率导向的时候,自利性假设,不论是工具主义的还是本体论现象学的,都足以解释众数现象”(汪丁丁,1998)。

尽管主流财务学坚定地维护经济人假设,但经济人假设招致多个学科领域的批评意见已有很多很多,并且这些批评主要都是围绕经济人假设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因子展开的,这就是经济人的“自利性”和“理性”。很多人认为,自利性并非现实人的唯一本性,利己心也并非人的唯一行为动机。生物学的实验和发展也支持社会学等学科所认可的人的利他主义倾向的客观存在,并指出现实世界里利他主义倾向包括亲缘选择、群体合作和互惠性交换等类型。对“理性”概念的批判也不绝于耳。集经济学、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研究于一身的著名学者、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Herbert Simon)在批判理性概念的基础上,用“有限理性”概念修正传统的“完全理性”假设。倍受关注的经济学新学科——行为经济学在突破经济人概念的基础上,用“有限理性”和“有限自私”概念取代经济人假设的“完全理性”和“完全自私”概念。薛求知等人(2003)的《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一书中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意见归纳为四种类型:(1)人不能理智地胜任一切;(2)人不是完全理性的;(3)人类在具有自私特征的同时,也同样具有公正和利他的特征;(4)每个企业在现实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实现最大化原则。并认为,突破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同西蒙通过修正完全理性假设发展了管理决策理论一样,作为公司财务学核心概念的经济人假设一旦得到修正,以此为前提的公司财务学理论及方法体系也就需要调整,体现在财务决策标准的设置上,至少应该有两点变化:一是决策的价值标准从体现利己性的股东价值标准向体现利他性的相关者整体价值(V+M)转变;二是将非价值的社会、法律、环境、伦理等因素纳入财务决策体系。实际上,非价值因素始终影响着企业的财务决策,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当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出现矛盾的时候,社会利益通常更能影响财务决策。遗憾的是,学术界对财务决策中的非价值因素研究的重视程度仍是不够。

(三)市场有效性假设及其修正

现代企业根植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之中,现代经济学和财务学理论所关注的也是面向市场的或市场导向的企业。问题是,市场是有效的吗?主流理论的答案是肯定的。作为理论建构的基本前提之一,理论家们通常假定市场是有效率的。

市场有效性假设有两重含义:一是假定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对资源配置是完全有效的,不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干预,同时在理论上假定政府是无能的。既然市场是有效的、政府是无能的,公司的所有财务决策也就不需要政府干预或管制。这就是美式经济学和财务学沿用“市场与企业二分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美式财务学远离“政府”的主要原因。二是假定资本市场是有效的。一个有效的市场,证券价格反映了与公司生产、利润、管理水平及发展前景等有关的全部公开信息。只要证券的市场价格充分及时地反映了全部有价值的信息、市场价格代表着证券的真实价值,这样的市场就称为“有效市场”。由于美式财务学是立足资本市场的财务学,所以财务学家们通常更关注资本市场意义上的有效性假设。

尽管主流财务学只关注“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但财务学以外的其他学科均已充分肯定了市场的不完美性或“市场失灵”存在的客观性及政府干预或政府管制的必要性,即使是位居主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也力主政府积极干预市场经济的运作,甚至一些经济学家还提出了“市场失灵理论模型”。从现实看,政府的经济干预或管制,并非只局限于宏观领域,对微观的公司投融资领域的干预或管制也几乎遍及全球。面对现实,公司财务学的创

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财务研究?2015年第1期

新和发展就有必要借鉴新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放弃投融资的放任主义立场,引入政府干预或管制的思想。尤其是在中国,更不能轻视或忽视政府对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投融资行为的实际影响、基于自由放任主义立场来建构公司财务学理论体系。中国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国家,构造中国本土化的公司财务学,政府必须内生于公司财务学体系。

就资本市场有效性假设而言,尽管在许多支持者看来已经成功地获得理论论证和实证检验,但该假设自1970年芝加哥大学财务学家尤金·法玛提出以来,质疑和批评的声音就不绝于耳。一些行为金融学家认为,金融市场在多数情况下将不再是有效的了,有效市场仅是一些极端情况下才出现的情形,在现实环境中这种情形不可能存在(安德瑞·史莱佛,2003)。2007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更是对有效资本市场假说提出挑战。当《华尔街日报》就金融危机引发经济学大反思这一题目访问一些著名的金融及经济学学者时,“有效市场假说”受到了普遍关注。有效市场假说提示人们市场始终是有效的,始终以高效、理智的方式健康地发挥作用,然而近年来由金融市场引发的金融危机,粉碎了人们对“市场”的信心。如同伦敦经济学院教授曼宁(Alan Manning)所言,市场永远不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的观点显然看起来不那么可信。市场对有效市场假说的质疑铺天盖地,并动摇着有效市场假说这一经济学和财务学上的殿堂级理论的基石。而一旦有效市场假设受到挑战和动摇,以此为基石的公司财务学理论势必需要调整和扩充。

(四)零嵌入性假设及其修正

“嵌入性”是揭示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之间关系的概念。在经济学上,嵌入性通常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即零嵌入性、强嵌入性和弱嵌入性。零嵌入性概念代表社会关系对理性的、自利的经济行为影响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强嵌入性概念代表经济行动与经济制度完全受社会关系的宰制,不能独立运作;弱嵌入性概念,一方面承认经济嵌入于社会关系之中,另一方面又承认经济过程的自主性。弱嵌入性既强调结构对经济行动者的制约,又不把行动者当成结构的奴隶。所以,弱嵌入性实际上就是部分嵌入性。主流的公司财务学在对待公司及其财务行为与社会的关系上,其基本立场是零嵌入性。如同爱斯华斯·达莫德伦教授所言:“有关公司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假设:一般当确定公司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时,我们假设因此产生的社会成本像其他成本项目一样可以向公司追索和收取补偿费,或者相对于财富最大化所产生的价值,社会成本很小。”

远离社会、不计社会成本,是流行于海内外的公司财务学教科书的普遍特征。这显然受个体主义方法论和经济人假说的影响,但是,现实的情形并非像主流财务学所假设的那样“社会成本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也许20世纪上半期之前的公司投资和运营行为的社会成本处于很小的状态,但当今社会的情形不能不让人高度关注公司投资和运营行为的社会成本。以环境成本为例,按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估计,2005年由于空气污染引起的劳动力损失和医疗费用给中国经济造成的损失约1 120亿美元,相当于1975年的六倍。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的研究报告估计,2011年环境损失高达2.6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了6%。一次次引人注目的环境群体性事件,诸如2007年的厦门PX事件、2011年的大连PX事件、2012年4月的天津大港PC事件……无一不产生强烈的社会震动,无一不警示世人,主流的零嵌入性假设或社会成本为零的假设已经远离现实世界,需要将零嵌入性假设修正为弱嵌入性假设、将社会成本为零假设修正为社会成本为正假设,并根据修正了的假设调整公司财务学理论和方法体系,比如把社会成本纳入财务目标函数和财务决策标准等。

(五)可持续发展假设及其修正

当今主流的公司财务学是建立在可持续发展假设的基础之上。从概念上看,“可持续发展”不同于“可持续经营”。经营有简单再经营和扩大再经营之分。会计学不分简单与扩大,只要公司在持续经营着,会计就应该系统地核算,所以会计以“可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财务学注重扩大的再经营,也就是持续的发展,而发展需要有投资来支撑,这就是主流的公司财务学注重投资而不是融资的重要原因。西方财务学教科书的内容排序,投资决策总是置于首先的位置,其中的奥秘就是最大化目标函数和可持续发展假设。

问题在于,现实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一方面,宏观和微观层面上出现的周而复始、持续不断的周期性运行状态,注定会破坏宏观经济发展和微观企业发展的“持续性”。首先,宏观经济运行存在周期性或波动性,经济繁荣与经济危机、经济增长与经济衰退都是经济运行的必然状态;其次,微观企业存在生命周期,“成长—成熟—稳定—衰退”是企业生命周期的必经阶段;再次,产品也是有寿命周期的,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等阶段的交替变化,使产品运营呈现波动性和周期性。从宏观到微观,基本的运行状态无非两种,即阳态与阴态,阳态是往上行(成长与繁荣)的状态,阴态是往下行(衰退与危机)的状态。为了表述上方便,笔者一贯地把阳态视为常态,阴态定为非常态。主流的公司财务学显然没有考虑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公司运营的周期性特征,没有考虑运行状态变化对投融资政策选择的影响。依恃主流财务学的思想,经济是上行的,目标是不变的,发展是持续的,投资是永恒的,融资

是服从投资的。在可持续发展假设的前提下,经济下行状态是在考察视野范围之外的,运行的周期性因素也不在研究对象之内,于是,依恃可持续发展假设建构的公司财务学理论和方法体系,也就对处于周期运行的公司财务行为不具有解释力,对经济下行状态的公司财务政策选择不具有适用性。金融危机的出现,挑战了以可持续发展假设为前提的公司财务学。这就是李心合(2009)提出要建构“阴态财务学”的基本依据。

另一方面,尽管公司财务学假定公司是“可持续发展”的,但现实的状况却是公司寿命的极不确定性,甚至是想象不到的“短命”。虽然存在一些长寿的企业,但多数企业是“少年夭折”或“英年早逝”。据荷兰学者研究,美国62%的公司寿命不到5年,寿命超过20年的只占10%,只有2%的企业能存活50年。据壳牌石油公司调查,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也只有40~50年。相关的研究表明,国外家族企业一般为23年左右。能延续到第二代的为39%,第三代的为15%。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通用汽车公司的破产保护、中国光伏企业无锡尚德的破产等众多大企业失败的案例再次证明,没有不存在风险和生命危险的企业。而一旦企业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终止或者破产清算,“可持续发展”假设就会自动失效,以此为前提的财务理论和方法体系自然也就需要修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清算会计与清算财务。

(六)现金流动制假设及其修正

众多周知,会计学的构造以权责发生制假设为基础,而财务学并不遵从权责发生制,财务学的收益与成本等相关概念,都是建立在现金流动制假设的基础上。认识到这一点,对正确理解和把握财务学的基本概念及其与会计学基本概念的关系尤其重要。比如利润概念,在会计学上,利润是依权责发生制基础确认和计量的,而财务学的利润是依现金流动制的基础确认和计量的。在财务学上,利润与现金流量的数量关系是“现金净流量=利润+折旧”,而在会计学上二者的数量关系等式是“现金净流量=利润 +折旧±应收应付等往来差额”。这个差别的形成,显然是与两门学科所依恃的基本假设的差别有关。

现金流动制既不同于权责发生制又不同于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比,现金流动制强调业务活动所能产生的实实在在的经济后果——现金流转,而不是“虚”的法定权利义务关系。与收付实现制相比,现金流动制突破了现金流转的已实现性,强调未来的现金流转预期。收付实现制是基于已经实现的收或付,其时间基础是面向历史或过去的,而现金流动制的确认范围可以是已经实现的也可以是可能的或虚拟的现金流动,可以处理现在或未来可能的现金流动。在数量确定的方式上,收付实现制所选择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而现金流动制最为理想的计量基础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由于财务学主要是解决面向未来的一系列投融资决策问题,因此,选择面向未来的现金流动制比收付实现制更为合理。

现金流动制在逻辑上似乎无懈可击,但对照中国企业的现实却不难发现其中的弊端。也许在高信任度的美国企业,收益性与流动性因其坏账发生率低下而能保持长期的基本一致性,从而为现金流动制假设提供现实支持,并确保现金流动制假设的有效性,但在低信任度的中国企业,尤其是在经济低迷或衰退时期,企业坏账率之高让人难以再把收益性与流动性的背离设想成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相关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企业的坏账率高达5%~10%,账款拖欠期平均是90天,分别相当于美国企业的20倍和15倍。低信任度造就了数额巨大的经营性债务,以上海和深圳两个主板市场上市的公司为例,截至2012年底,全部上市公司基于商业信用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三项经营性负债合计12.43万亿元,超过短期借款9.34万亿元,占流动负债的比重为42.7%,占全部负债的比重为19.5%。若加计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税金、其他应付款等项目,经营性负债的金额高达15.9万亿元,占流动负债和全部负债的比重分别为54.6%和24.9%。如此巨额的经营性负债和坏账损失,是研究公司财务问题、估计未来现金流量和进行财务决策分析时无法回避和省略的,这是建构中国本土化财务学体系时必须要考量的特质之一。

五、结束语

用美式主流方法论建构的主流美式财务学实际上仍存在一些重大的理论和逻辑缺陷,也面临极其严峻的现实困境。因此,逻辑和现实都需要推进公司财务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创新与发展。实现这样的任务,需要探索和寻找恰当的路径,否则我们就只能写文章和发论文,而无法展开真正的学术研究。真正的学术研究是思想的创造或创新活动。

很多人不知道理论创新的路径或诀窍,所以难以提出创新性尤其是原创性的研究成果。而实际上,创新和发展公司财务学的路径是多样化的,转换方法论、拓展新领域、修正基础性假设只是其中的三种重要且具逻辑联系的创新路径。一般情况是,我们应首先考虑研究方法论的转换,特别是考虑突破主流的个体主义和形式主义方法论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探索和开拓新的财务研究领域,拓宽公司财务的边界。对公司财务的每个领域的研究,都需要设置一定的假设,假设的设定或选择差异,必然会导致逻辑推理的理论结构的差异。检验假设的适当性,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假设逼近现实世界的程度。按照这个基本标

公司财务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财务研究?

2015年第1期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LI Xin-he

Abstract: Corporate finance of China has experienced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from Soviet finance to American finance. The prevailing American finance still has many deficits and needs further development.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is diverse. Among that, transformation of research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of new corporate finance research fields and modification of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are three important innovation paths which are logically rela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thodology involves individualism and formalism. Extension of financial areas includes commodity market finance, macro finance, distribution finance, supply chain finance, environmental and ecological finance, institutional finance and internet finance. Modification of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refers to legal fiction of company assumption, rational economic man hypothesis, zero embeddedness hypothesis, efficient market assump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sumption and counterfeiting of cash flow hypothesis. Innovative corporate finance theory can be conducted based on these modifications of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Key words: corporate finance ;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h

(责任编辑 周愈博)

准,主流公司财务学的许多基础性假设都需要修正,包括合法虚构假设、理性经济人假设、零嵌入性假设或社会成本为零假设、可持续发展假设和现金流动制假设等的基础性假设,其中任何一个假设被修正,相关的财务理论就需要创新和发展。

隐含于以上三种路径的另一种重要的路径就是研究的本土化。基于社会结构的差异,采用实体主义方法论所做的本土化公司财务理论研究,本身就是财务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创新,所建构的本土化的公司财务学也会颇具特色。以资本结构选择理论为例,美式财务学所推崇的权衡理论和优序理论未必就适合中国企业,中国社会结构的特殊性及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债务异质性”(经营性债务与金融性债务的性质差异),会直接影响本土化资本结构选择理论的建构。此外,本文也涉及到了一些理论的本土化创新问题,比如现金流动制假设的本土化修正问题。主要参考文献:

[1] 爱斯华斯·达莫德伦.公司财务:理论与实务[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 安德瑞·史莱佛.并非有效的市场:行为金融学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 加文·凯利,多米尼克·凯利,

安德鲁·甘布尔.利害相关者资本主义[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

[4] 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2.

[5] 李心合.公司财务理论研究:回望、反思与前瞻[J].财务

与会计(理财版),2009,(5).

[6] 李心合.对公司财务学理论及方法论局限性的认识与批

判[J].会计研究,2004,(10).

[7] 李心合.嵌入供应链的公司财务理论研究[J].当代财经,

2013,(5).

[8] 李心合.会计的新职能与阴态财务学的新构造[J].财务与

会计(理财版),2009,(6).

[9] 李心合.金融经济危机与公司财务学发展[J].当代财经, 2014,(2).

[10] 李心合.制度财务学研究[M].大连:大连出版社,2012.[11] 乔治·斯蒂纳,约翰·斯蒂纳.企业、政府与社会[M].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2.

[12] 汪丁丁.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J].社会学研究,1998,

(2).

[13] 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 学出版社,2002.

[14] 威廉R.拉舍.财务管理实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社,2004:1-4.

[15] 薛求知等.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复旦大 学出版社,2003.

[16] 詹姆斯·C.范霍恩.财务管理与政策[M].大连:东北 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论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1、引言 自奥地利经济学家瑟夫?阿罗斯?熊彼特(Joseph.A.Scohumpeter)在其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基本概念和思想以来,世界各国的一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实证分析,对传统经济理论中忽视技术进步和创新的研究思路与观念进行了批评,创立了以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及创新经济学(Innovation Economic)理论体系,使技术进步和创新因素开始从外生变量过渡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进入21世纪,科技发展和知识创新在人类经济生活、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与应用也成为了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中、加合作开展的“中外技术创新理论发展与应用比较研究”课题阶段性研究的成果,回顾了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走过的历程,对目前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取得的进展和若干重要领域的发展动向进行了述评,并就未来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趋势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促进国内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及其应用的深入发展有所帮助。 2、国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尤其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技术创新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许多学者沿着熊彼特的创新思想对技术创新理论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使其内容更加丰富、完善,并逐步形成了以技术变革与技术推广为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和以制度变革与制度形成为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两大分支。 西方国家的技术创新理论研究与发展,是从对占主流地位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无视技术创新与变革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弊端进行批评开始的。熊彼特于1912年提出“创新理论”以后,又于1939年和1942年分别出版了《经济周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部专著,对创新理论加以补充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熊彼特的学说具有社会主义倾向,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创新经济学理论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冷遇,未能引起理论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微电

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总趋势。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知识、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将更加密切,科学物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中第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科技进步提高了生产率,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带来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同时,经济的发展使得各国纷纷重视增加对科技要素的投入,投资大规模流向科技领域,强大的社会需求促进与刺激了科技进步,经济积累中分配给科技的份额更为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因此,经济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科技进步使投资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二者形成一个循环式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是社会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发展,是科技进步与社会大系统及其内部要素间在有机协调条件下,逐渐进化的发展趋势。党的十六届二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紧接着,在十六届四中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念,这一系列的重要思想都充分肯定了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二.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从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经济长期增长的保证。科技进步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是可有可无、随机出现的外在因素,科技进步是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着重表现为促进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1.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 科技进步可以缓解资源的稀缺性程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最大可能的产量组合尽可能向生产可能性边界靠近。另一方面,科技进步可以使未预见利用价值的自然物成为现实的宝贵资源,使同样的资源投入,就可以使生产可能性从原有的低利用率提高到较高的位置。科技进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这为人类突破资源供给的限制带来了希望,从而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张。 从世界科技发展史来看,科学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20世纪50年代,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超过了生产要素投入量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总和。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现在已达到80%。我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经济发展不可能走高耗、浪费、粗放经营的道路,而必须选择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虽然要素投入量的增长是有限的,但技术进步则是无限的,所以,经济增长不仅要靠要素投入增加,更加需要科技进步推动的来实现。 2.科技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科技进步主要表现在生产设备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工艺水平的改善。技术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产出水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生产设备的大型化、生产的自动化等可提高企业生产的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投入产出率。生产工艺水平是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它的高低对生产消耗、产品质量、产品成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者素质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不仅影响劳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改善健康、延长寿命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劳动者的智力、知识、劳动技能等,使之能与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相互配合,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效益也获得相应提高。此外科技进步也包括宏观和微观决策管理水平的改善和提高,这是软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内容。与提高设备水平、改善生产工艺等硬技术

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及创新途径

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及创新途径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在如何应对挑战从而能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并高效的发展下去做了多方面的分析。发现商业模式的重要作用地位不可小觑。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也说过:“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是的,2 1世纪的企业竞争的最高境界,不再是产品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营销的竞争、服务的竞争……其最高境界是一种商业模式(即赢利模式)的竞争。日本日产汽车公司CEO 戈恩?卡洛斯这样看待企业的赢利模式:“这是一个赢利至上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谁能持续获得比同行更高的利润,谁就是真正的赢者,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有效的赢利模式,让我们的希望变成现实。” 亚马逊公司得贝佐斯直接道出了要害:“我认为构想很简单,但身体力行就很难。如果我坐下来头脑风暴,可以在黑板上写出几百个好构想,具体实施才是最难得部分,这其中很有学问。”既然概念构想本身不创造价值,而亚马逊又无特殊的核心能力,那么亚马逊靠什么创造价值呢?它靠得是互联网。互联网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实体。互联网不是一种核心能力,因为谁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只是一种形式,亚马逊公司就是借助互联网这种形式,使在线购物的概念成为现实,并创造出价值。亚马逊得快速成长,恰恰说明了实现形式在商业模式创新中得重要做用。 商业模式创新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必须是对自身商业模式的策略反应和优化。这也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企业创新无非是要让本企业在同行中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让企业有更大的收益空间,通过模式创新纠正企业中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制定出正确的策略,使得本企业能取的一个较好的、长足稳定的发展。 那么商业模式能不能成功,到底凭什么呢?当别人还没有商业概念得时候,你就要突出你得新概念;当你的商业概念与别人一样的时候,你就要比谁的客户价值更大;当客户价值也一样的时候,你就要比谁的核心能力更强;当核心能力大家也都差不多的时候,那就只能比实现形式了。此时,商业模式的实现形式就成为一个新模式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如何应用新模式为本企业造福也是值得深思和探讨的。 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成功的重要作用是可想而知的,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运用商业模式的成功案例来证明商业模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关键性。那就是沃尔玛的成功,1992年,萨姆·沃顿在《美国制造》提到沃尔玛成功经营的十条戒律中,第八条是“超越消费者的期望”,他认为,沃尔玛必须持续降价,并且为消费者提供有质量保证的更廉价的商品,超越消费者的期望,做到“保证满意”。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沃尔玛对“天天平价”的价格策略的重视,对顾客的重视。沃尔玛的天天平价策略,只是对其选择中低收入者作为其目标消费者的商业模式的一种策略反应和优化。具体逻辑如下:因为沃尔玛的目标消费者是中低收入者,这决定了沃尔玛必须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所以沃尔玛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降低成本,减少开支,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姜汝祥在《差距》中提到:“沃尔玛的低价格只是一种表象。”这是非常中肯的。但他认为,“低价格背后是出色的后勤物流的配送体系和吸引顾客忠诚的能力,这就是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不确切的,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为中低收入者提供有质量保证的更低价格的产品和完善服务的能力,也就是说,沃尔玛的核心竞争力表现为其先进的商业模式。 沃尔玛的价格策略和商业模式是非常吻合的,其价格策略是对其商业模式的正确反应,并且对其商业模式的竞争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即能起到优化自身商业模式的作用。如有些零售企业,其核心竞争力也许是为中高收入者提供高档商品或服务,如果回头来学沃尔玛的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精选文档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人类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益。科技创新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样才能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服好务,实现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它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而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也证明,科技创新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效益。对于我国而言,科技创新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兴利除弊,更好地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真正实现经济可持续的健康发展。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一、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质量与速度 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上,有过三次不同的科技革命,但相同的是,每一次科技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都是经济发展的大步前进,而这种进步是其它任何革命所无法比拟的。18 世纪60 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蒸汽机车等发明使工场手工业大大发展,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英国国外市场急剧扩大,成为世界上当时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19 世纪70 年代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期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力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得到创制、新通讯手段得以发明,使得世界市场出现,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二战后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出现了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变化,推动国际经济格局大幅度调整,同时也扩大了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一)怎样理解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历史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认识世界事物的知识体系。技术是指人类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应用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以及物化的各种生产手段和物质装备。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经济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经济发展其实就是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 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二)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从经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动力。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安德森麦蒂森的研究显示:18世纪前,全世界最发达的西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增长只 精选文档

中小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中小型企业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中小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程度关乎着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同时也强烈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稳定与就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整体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但仍然面临着十分严重的考验,融资难人才短缺等问题依然阻碍了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为了中小企业的平稳发展,需要去探究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本文从企业与政府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中小企业发展在自身方面应当注重并解决的困难,同时政府也应通过相应切适当的政策,让中小企业于发展过程中应对各种困难,使得中小企业健康稳定的成长且成长符合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路径;

Study on SME’s development path Abstract:SMEs(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ts level of development relating to the smooth operation of our economy, but also strongly affect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and employmen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as a whole in a steady state of growth, but still faces a very serious test,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and personnel shortages, many still hinder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In order to smooth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we need to explore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of SMEs.From business and govern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proposed SME itself should focus on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difficult to solve, while the government should cut through the corresponding appropriate policies to enable SMEs to cope with various difficulti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so that small and medium healthy and stable growth of business and growth in line with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of the times. Keywords: SMEs(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development path

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论创新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创新理论的产生 创新理论是由J·A·熊彼特(1883—1950)首先提出来的。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第一次提出了创新理论,并因此闻名于整个经济学界。 J·A·熊彼特在维也纳大学学习时,师从著名经济学家E·V·庞巴维克(时差利息论创造者)和F·V·维塞尔(边际效用价值论创造者),后在伦敦时曾求教于A·马歇尔(剑桥学派领袖,局部均衡论创造者),并对M·E·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十分推崇。所以,J·A·熊彼特的理论研究与分析方法具有多元性和兼收并蓄的特点。他首先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静态分析,提出了“循环流转”理论,假定在完全竞争经济中存在着没有利润、没有得息的静止均衡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生产始终在原有水平上均衡的循环往复,没有资本运动,也没有企业家活动。 在J·A·熊彼特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处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之中,其本质特征就是运动和发展,所以,经济发展是经济生活中本身所发生的非连续化变化与运动,是某种破坏均衡而又恢复均衡的力量发生作用的结果,这种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就是“创新”。J·熊彼特的整个经济理论体系都是以创新为核心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及

其变化规律,他还将经济理论的逻辑分析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结合起来,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进行了实证性的动态考察。 在J·熊彼特看来,企业家的职能是创新,是将生产要素引入生产过程中,所以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因而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一个技术范畴,它并是指技术上的发明创造,而是指将已发明创造聘为的科学技术引入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这中,形成企业新的生产优势,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所以,J·熊彼特认为,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引进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采用一种新技术、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原材料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J·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企业家是有敏锐洞察力的,能预见潜在的市场需求和潜在经济利益,并有胆略、有能力进行创新去获取利益的人。他认为,发明并不等于创新,发明者不等于创新者,只有敢于冒风险把一种新发明最先引入经济组织之中的人才是创新者。在J·熊彼特看来,企业家进行创新的动机或动力来源于:一是由于他看到创新可以给他本人及其企业带来获利的机会;二是发现一个私人商业五国的愿望;三是征服困难并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意志力;四是创造并发挥自己才能所带来的欢愉。在这几种力量的联合推动下,企业家时刻有“战斗的冲动”,存在着非物质的力量的鼓励,这就是企业家精神。 J·熊彼特强调企业家的素质、才能、文化素养、预见性、首创精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七大路径

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以及低端消费为主体的庞大国内市场,是中国产业经济的两大特点。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就建立在这两大基石之上,由此总结出了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七大路径。 近年来,由于无法完成产业升级,中国企业在技术创先方面乏善可陈,但是,关于商业模式的创新,却如火如荼,俨然成为潮流。在中国,商业模式的创新,显然比技术创新更为重要。 中国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必须建立在深刻洞察中国产业经济的特点之上。产业结构的多层次性,以及低端消费为主体的庞大国内市场,是中国产业经济的两大特点。这个特点使中国企业的存在形态充满无数的可能性质,而这正是中国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根基。 中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包含以下7大模式。 一新旧产业结合催生的商业模式 奉行此种商业模式的中国企业,大多集中在新式服务行业,其特点是用新的技术与新的运营方式,改变传统行业的运做模式,形成一种新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模式。最典型的如芒果网,携程网等。 芒果网通过整合航空公司、银行、酒店等资源使自身迥然不同于行业领先者,跨行业整合资源必然会突破行业既有的限制与竞争规则,改变行业和企业价值链的构成,这也就在商业模式上同竞争对手形成了差异性。 另外,已经成为中国连锁酒店标杆的如家,其实也是新兴产业与传统酒店行业的结合,而目前,如家的商业模式被形象地形容为“水泥+鼠标”,足见其特点。 其特点很明显,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互联网(新兴的信息技术产业领域),整合传统产业资源(酒店,银行,航空等) 而这种普遍的模式,其存在的根基,在于中国层次众多的行业,为跨层次的行业资源整合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二产业链的纵向延伸 这种模式存在的根基,在于中国庞大的市场,使中国“胁市场以令诸侯”。我们经常说,中国企业技术水平低,但是,中国庞大的市场,亦是一种巨大的优势。通过集中市场资源,进行“产业倒逼”,逆向或者顺向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最典型的是百丽,其不仅是鞋业巨头,更向经销商转型,从上游产业,延伸到下游产业。纵向打通产业链。是典型的上游向下游的纵向产业链延伸。 而分众收购新浪,携其在传播终端的强大渠道能力,向内容及产品领域延伸。则是向上游产业链的延伸。 近年崛起的百泰传媒亦是如此。百泰传媒本是酒店终端媒体的巨头,主要从事媒体展示,后来其投资进入媒体,自己做内容,亦是从下游产业向上游产业的延伸,而这种延伸的根基,就在于其在终端的无与伦比的强大能力。 在连锁领域,也有一些企业,向上游产业链延伸。如沃尔玛最近几年,亦开始根据顾客需要,进行部门产品的自我加工,从传统的零售商,向制造商转变,国内的国美,则联合香港的新恒基集团,在沈阳建立了国美工业园,生产手机,电视,电脑等产品,实现向上游产业的延伸。 无论上游向下游,还是下游向上游,这种模式的特点,都根源于某一个企业掌握了庞大的国内市场。 三全球化的逐步深化带来的机遇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企业利用全球资源的能力日益加强,亦提供了很多创新商业模式的条件。 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本土化人才在社会资源方面的无可替代性,都使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到互换资源的机会与筹码。 近年来中国很多企业,都在国际资本扶持下,迅速完成飞跃。 蒙牛在完成初期的发展之后,即获得高盛,大摩等的强大资金支持,在国际大财团的支持下,蒙牛从以前的潜力公司,即可进化为现实的行业龙头,借助资本的力量,完成了跨越式发

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

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 日期:2008-01-06 作者:张晖明来源:文汇报 我们通过引进学习,加速了现代化进程,可以看出学习效应之高、学习效应之好。但是从人类历史进步的长河来看,一定是研发效应、研发收益高于学习效应、学习收益,否则就没有人愿意做研发。之所以人家愿意做研发,是因为在它的财务结构里,用于研发的开支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投资,并且是有高回报的投资。但在我们自己的财务结构里,本来利润空间就很小,还要再增加研发费用,难以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现在财务结构很难跨过这个转变的周期阶段;一旦跨过这个时间段,我们的企业发展肯定会不一样。 大家知道,2006年的全国科技大会以后,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用15年的时间将中国建设成创新型国家。这个命题不论对国家的生存发展而言,还是在全球化格局下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反思,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一、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1、改革开放成就与发展模式反思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包括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力增长、企业竞争力提高、中国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回到“以人为本”方面而言,就是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我更多想讲的是问题。现在我具体讲几个与技术创新等有关的问题。 一是D V D付费。在2001年《中美知识产权双边协议》签定后,第二天,在荷兰鹿特丹港,就有深圳先科公司生产的D V D 被查扣。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或者跟美国有直接双边协议之前,人家可能也没有直接约束我们的办法,但是既然签约了,采用了他们的核心产品,就必须技术付费。因此,谈判的结果是给3C联盟付费,每台D V D9美元,给6C联盟每台D V D付6美元。最近美国贸易委员会还在就D V D问题进行讨论,谈判中讨论是否多追加每台3美元。到现在为止,D V D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小了。这是非常典型的事件,可以看出自主知识产权对产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研究 杨思东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摘要]基于企业自身能力,可将现有的中小型企业分为谋生型、成长型和创新型。通过对三种类型企业的内在特 征和外部环境研究表明:依次选择工艺升级、功能升级或链条升级,产品升级或链条升级。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径,都应充分考虑升级时机的选择、升级成本的控制、信息平台的支持等因素。 [关键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10-24 [作者简介]杨思东(1976-),江苏如皋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一、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HumPhrey和schmit(2000)认为有四种升级方式,即制 程升级(processupgrading)、产品升级(productupgrading)、功能升级(functionalupgrading)、跨产业升级(inter-sectorsup- grading);Riggs认为(1998)从OEM初级生产到OEM深化 生产,以工艺和产品创新方式来提升附加值是一条最切实可行的企业升级路径。林汉川(2002)提出中小企业转型的路径包括:(1)发展核心专长;(2)重视管理创新;(3)加入国际网络;(4)形成产品群聚效果;(5)推动企业再造工程; (6)鼓励内部创新;(7)强化产品与工艺创新;(8)有效率地投 入研究与开发;(9)发展信息科技产业;(10)培育企业家人才;李烨(2004)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转型的四种主流路径:重组式转型、再造式转型、革新式转型、再生式转型;王吉发(2006)结合企业外生成长理论和内生成长理论,提出了企业内生型转型(管理模式转型、产品与市场转型、业务过程转型)和企业外生型转型(行业转型);单东(2009)分析了企业重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内部管理体制等三条路径;贺俊(2011)指出企业转型有多重路径选择:行业转型、区位转型、市场转型、技术转型、管理转型和治理转型。 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选择 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选择既受到企业自身能力的限制,也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路径时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寻找一条比较容易达成既定目标的路径。本文基于企业自身能力将现有的中小型企业分为:谋生型中小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1.谋生型中小企业 其特征为:企业经营状况一般;适应环境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一般;没有进行创新的动力。该类型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占较大比例。企业的经营者基于自身经验或特定机会进入到某个产业领域,对该产业比较熟悉但没有推 进产业升级的愿望。限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无法与大型企业进行竞争,因而依附于大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和服务。 转型升级路径:选择工艺升级路径 既然企业已经成功的切入一条全球价值链,主导该价值链的跨国公司出于提升链条整体效能的考虑一定会积极的推动该企业进行工艺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种支持既包括技术支持也包括管理支持。在如此强有力的推动下,创新能力和愿望都不强烈的谋生型企业可以很容易实现工艺升级。 2.成长型中小企业 其特征为:企业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适应环境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较强;有进行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的动力。该类型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占有一定比例。企业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改善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在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企业经营者有能力也有愿望进行各方面的创新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企业通常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大型企业进行合作。 转型升级路径:应选择功能升级或链条升级路径成长型中小企业由于发展势头良好,自身具有竞争优势,所以所切入的全球价值链可能采取的治理模式只能是市场型或均衡型,主导企业不会限制成长型企业升级的路径和方向。因此可以选择的路径比较多,参考“微笑曲线”理论结论,身处薄利制造环节的企业应该选择向利润丰厚的上游设计环节或是下游市场和品牌环节进行转型升级,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分成和投资回报。这种升级路径就是通常所讲的 “功能升级”。由于双方是合作关系,成长型企业也可以选择通过参与更高增加值的链条来实现链条升级。 3.创新型中小企业 其特征是:企业处于快速发展中;通过科技手段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为企业发展的 第2012年第11期(总第409期) 商业经济 SHANGYEJINGJI No.11,2012 TotalNo.409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11-0093-0293--

创新的理论知识及发展意义

创新的理论知识及发展意义 姓名:田博文 学号:1441102098 班级:14热能工程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就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创新的理论知识学习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与创造原理,并学习发展的意义提高我们对创新的动力,使我们更好的将理论运用到实践。 【关键词】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创造原理发展意义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活力之源,是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其立身之本。创新知识与创造能力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必不可少。 创新概念的起源可追溯到1912年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概论》。熊彼特在其著作中提出:创新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涉及到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现在创新知识包含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创造原理。 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发明的源泉。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其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它贵在创新,或者在思路的选择上、或者在思考的技巧上、或者在思维的结论上,具有着前无古人的独到之处,在前人、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从而具有一定范围内的首创性、开拓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它无现成的思维方法、程序可循,人可以自由地海阔天空地发挥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具有艺术性和非拟化的特点,它的对象多属"自在之物",而不是"为我之物",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存在着两种可能性。 创造性思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增加人类知识的总量;其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不断提高人类的认识能力;再次,创造性思维可以为实践活动开辟新的局面。此外,创造性思维的成功,又可以反馈激励人们去进一步进行创造性思维。正如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人'之可贵在于能创造性地思维。"

“互联网+”时代 4 种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互联网+”时代4种商业模式创新路径 一款名为糖豆广场舞的APP宣布B轮融资2000万美元。 一款名为咕咚的跑步APP融资2亿多,估值9亿。 一个名为ofo的共享单车平台宣布完成超过7亿美元E轮融资。 看完上述3个融资案例,是不是心里也发痒。环顾四周,目前市面上很多互联网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离不开资本的鼎力支持,无论是滴滴还是摩拜。不由得引人深思,他们赚钱吗?他们怎么赚钱的?凭什么他们值那么多钱?互联网时代企业估值的依据是什么?要想真正理解这些商业现象,就必须的弄清楚,“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法则是什么?商业逻辑发生了哪些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管理大师德鲁克对互联网的影响力有过十分肯定的判断:“互联网消除了距离。”互联网既消除了空间的地理距离,又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主动方和被动方的地位,使消费者的主导地位得以确定。这意味着整个商业从此将由企业主导转为用户主导,用户真正主权时代到来了。 美国东北大学教授,网络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巴拉巴西在《复杂》一书中说:“网络思维将渗透到人类活动和人类思想的一切领域,网络思维意味着关注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意味着整个商业从经营产品转向经营用户,从经营用户转向经营社群。 彼得?蒂尔在《从0到1》里告诫人们商业世界的每一刻都不会重演。下一个比尔?盖茨不会再开发操作系统,下一个马克?扎克伯格也不会去创建社交网络。如果照搬这些人的做法,你就不是在向他们学习。成功的人士总能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现价值,他们遵循的是基本原则而非秘籍。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商业的重心正在从“物”转移到“人”, 2、商业的驱动力正在从“流量”转换为“关系”, 3、商业的衡量标准正在从“价值”转换为“价值观”。

试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路径创新

试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路径创新 发表时间:2011-10-20T16:58:26.670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第8期供稿作者:李超 [导读] 我国担保体系发展在金融领域内占重要位置。 李超 (郑州富银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1 摘要:当前,我国担保体系发展在金融领域内占重要位置,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促进金融公平,尤其是为焕发金融担保市场多元主体活力,增加就业岗位,推动经济整体发展而实现的一种创新产物。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创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实现社会化专业协作、进行科技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 用。 一、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探索,初步确立“一体两翼”的信用担保体系框架。各地信用担保机构数量迅速增长,2000年底为203家,到2003年6月增长为966家,其中95.5%的担保机构分布在地市级及以下地区,共筹集担保资金总额达286.5亿元,累计担保总额1179亿元。但是,各地在推进担保体系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共同的问题,如信用担保机构规模普遍较小,业务品种较为单一;担保经营不规范,担保机构面临的风险较大;政府干预较为严重,一些信用担保机构成为地方政府的附属物;相当部分担保机构勉强维持生存,出现社会效益与自身效益的矛盾。这些问题的出现,较大限制了信用担保体系作用的发挥。 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维持信用担保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 (一)政府监督约束机制缺失,以政府为主导的信用担保模式具有局限性。据统计,2003年6月底,在966家担保机构中,政府完全出资的305家,参与出资的321家,占机构总额的64.8%。财政出资的政府担保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对政府行为约束机制缺失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为实现地方利益或集团利益,往往对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干预。这导致了三种不利的后果:一是加重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使担保机构的代偿风险最终转化为实际上的财政代偿风险;二是引发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导致银行的债权损失,从而降低银行参与中小企业融资和融资担保活动的积极性,损害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长期发展。三是不利于担保机构自身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和担保服务水平。 (二)担保风险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缺乏风险转移、补偿机制。一是缺乏风险分担机制。据调查发现,与国有商业银行有协作的担保机构不到担保机构总数的60%,尤其是部分地市、县及乡镇的担保机构,国有商业银行与之协作的很少。而与贷款担保机构协作的金融机构中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中小金融机构还是信用社,不与担保机构共同分担风险的也在60%以上。二是缺乏风险转移、补偿机制。目前,许多省市尚未建成再担保制度,信用担保机构缺乏分散风险的渠道。三是缺乏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一些基层担保机构由于没有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严重的人情担保和“拍脑门”担保的现象。而人才的缺乏也使得这些担保机构对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较弱(三)金融支持体系供给不足,信用担保的开展受到限制。我国金融资源主要掌握在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缺乏侧重对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和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其业务政策及制度的制定和解释权均在总行,因此,对中小企业贷款压力较大的基层行要对现行制度有所突破,必须层层上报,由总行决定。这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基层行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和与担保机构的合作。长期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建立起了与大企业相适应的企业评价体系。以这种评价体系来衡量、考察各种类型企业执行信用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将一大批效益好、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拒之门外。 (四)社会信用制度缺失,信用担保机构面临的信用环境较差。信用担保机构提供的是信用服务。因此,决定担保规模的是该地区的企业的总体信用状况。当受保区域内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不佳时,即使资本雄厚,也不能盲目扩大担保规模。然而,我国企业信用状况是令人担忧的。我国企业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5855亿元,相当于我国年财政收入的37%。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信用制度建设滞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的创新 要保持信用担保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我们应对现有不利于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的制度进行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进行信用担保模式创新,优化信用担保体系结构 当前,我国建立以政府为主要出资人的信用担保体系是不合适的。一是我国各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差异较大。特别是县级地方政府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建立信用担保机构所需要的持续性资金供给。二是计划体制的惯性存在,政企还未完全分开,政府为主导的担保机构可能重新成为地方政府对商业银行信贷干预的一个渠道。因此,应该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二)进行风险控制制度创新,降低信用担保机构的交易风险 就担保机构内部而言。我们认为,一是要建立动态的风险监控机制。实行严格的审保分离制度。完善各种预警指标体系,做好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工作。二是要依法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相互监督和约束机制。要建立起产权清晰、职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一切市场经济关系建立在合同、契约关系的基础之上,真正实现信用担保机构的市场化运作。三是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利用预留风险准备基金等财务手段控制和化解风险。四是要完善资本金补充制度。允许民间资本和企业资金参与各种类型的信用担保机构的建设。五是进行业务创新,分散经营风险。“以担保促进投资,以投资发展担保”。六是进行人才制度创新。各担保机构应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战略。不仅注重相关专业人才的引进,更要注重采取各种形式对现有在职人员进行长期的专业化培训,增强职工的业务素质,提高职工发现、控制和处理风险的能力。 (三)进行政府管理体制创新,转变政府职能 政府应成为构筑稳定而又充满活力的信用担保环境的制度创新者。首先,政府应该成为一个竞争有序的信用担保法治环境的供给者。政府需要建立健全有关法律体系,使信用担保体系相关机构在经营过程中,有法可依,规范运作;其次,在管理方面,政府对信用担保机

社区经济发展现存问题及创新思路

社区经济发展现存问题及创新思路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长春市两个基层社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和比较,揭示出城市社区经济对于目前城市社区建设的意义,及社区经济发展中取得的经验、面临的难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东北城市社区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社区经济城市发展问题建议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跃式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出现了社区这一全新的人居生活模式。随着城市社区的产生、社区服务的开展,社区和社区建设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形成各界广泛的共识。在社区建设的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的现实问题随之而来,社区服务所需要的资源从何而来,如何取得和利用这些资源?社区服务产业化是否可能,何以实现?这些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目前社区服务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而这些现实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与社区建设密不可分的社区经济的发展。 然而,在目前东北城市的社区建设发展过程中,一些人对于社区经济不熟悉、不了解,甚至不接受,认为社区只是服务、文化、教育等,否认社区经济的存在。与此同时,资金短缺的困难,又常常成为基层社区建设发展的瓶颈。一些社区也正在尝试着发展社区经济,可是又因种种困难而不能发展起来。那么,社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当前的社区建设具有怎样的意义?在当前社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困难和问题?如何更好地推进社区经济的发展呢?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长春市的一些社区,对这些社区的社区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本文将通过对长春市两个处于不同发展程度的社区经济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研究,力图指出当前基层社区中发展社区经济中的难题,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期对当前的社区建设和社区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有关社区经济的理论阐释 当前,学术界对于社区经济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归纳为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认为社区经济就是社区内所有的经济活动,凡属于“社区范围内的一切经济活动均看作社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既包括本社区居民在本社区内从事的经济活动,也包括外社区居民在本社区内从事的经济活动。事实上,这是一个地理范围上的概念。二是把社区经济看成是依托社区同时又为该社区提供经济收益的

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商业模式创新途径 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及创新途径 作者:孙静 商业模式创新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保证,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必须是对自身商业模 式的策略反应和优化。这也是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目标。企业 创新无非是要让本企业在同行中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让企业有更大 的收益空间,通过模式创新纠正企业中不利于发展的因素,制定出 正确的策略,使得本企业能取的一个较好的、长足稳定的发展。 任何一个企业在其对应的商业模式下最重要的是提供更好的服务、更好的产品,它并不一定非要有沃尔玛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才能成功。关键是每个企业找准自己的目标消费者,并找到与之相适应的 商业模式。企业的任何策略行为都是对既有商业模式的一种反应和 优化,沃尔玛也是如此,因此,任何企业都不能盲目的对优秀企业 进行标杆学习,是否学习及学习什么的标准应是这种学习是否能促 进自身商业模式的优化。 沃尔玛对我们的启示就是:企业的目标消费者和商业模式必须具有一致性,企业的任何行为都必须是对自身商业模式的策略反应和 优化。所以,中国企业在学习沃尔玛等优秀企业时,必须做到这种 学习能促进自身商业模式优化。 从沃尔玛的成功案例中我们看到商业模式的应用,商业模式的创新对企业的发展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那么企业到底应如何对 商业模式进行创新呢?我想首先主要得从商业模式创新所要解决的问 题有所创新:公司为目标消费者提供什么样的产品或服务;公司如何 将产品和服务传递给目标消费者;公司在其所处的商业生态网络中该 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其次我想其创新的途径主要有重新定义顾客,提供特别的产品、服务,改变提供产品、服务的路径,改变收入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