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稳态与环境(答案) (1)

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稳态与环境(答案) (1)

必修教材(三)稳态与环境

1. 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

的环境,淋巴中混悬着大量的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2. 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

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3.体液之间关系: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淋巴

4.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内环境。

5.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无机盐蛋白质,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各种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6.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7.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 cl ,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8.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9.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等离子有关。

10.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11.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12.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13.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14.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15.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6.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

1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它包括五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18.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19.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20.在未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膜两侧电位为外正内负,称为静息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暂时性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而临近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21.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呈杯状或球状,叫做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的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22.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3.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会释放神经递质。经扩

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24.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25.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中的脑(大脑、脑干和小脑等)和脊柱椎管内的脊椎。

26.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27.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人类大脑皮层的言语区分为W 区S区V区H区。当S区受损时,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28.促胰液素的产生部位:小肠粘膜,作用部位:胰腺,作用结果:引起胰液的分泌。

29.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30.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胰岛B细胞分泌。作用: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31.血糖平衡的调节

正常人血糖浓度:0.8~1.2g/L。血糖的来源:1、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2、肝糖原分解,3、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1、氧化分解,2、合成肝糖原、肌糖原,3、转化脂肪、某些氨基酸。

32.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34.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35.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36.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能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是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37.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39.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40.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41.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42.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T 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43.人体的三道防线: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前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也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

44.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45.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

46.体液免疫过程: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地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下部分分化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47.细胞免疫过程: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48.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这类疾病就是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49.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反应的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0.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其它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51.进行器官移植后,免疫系统会对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做非己成分而进行攻击。

5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第三章

53.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做向光性。

54.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55.人们把这类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分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称作植物激素。

56.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下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称为极性运输。这种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结构进行非极性运输。

57.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58.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器官都有分布,但相对集中的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59.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起作用的方式和动物激素相似,它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代谢传递的信息。

60.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生长素所发挥的作用因浓度,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器官的种类而有较大的差异。

61.顶端优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它的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

62.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浸泡法,粘蘸法。

63.赤霉素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64.细胞分裂素的作用:促进细胞分裂。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65.脱落酸的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66.乙烯的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67.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的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共同调节共同调节。

68. 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69.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四章

70.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71.调查植物种群密度的方法:样方法,草本植物样方大小一般以1M2的正方形,取样关键做到随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72.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也可以用样方法。对于有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他们的种群密度。

73.种群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74.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影响种群密度的根本原因

75.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76.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影响。应用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

77.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比如,曲线图,数学方程式。

78.自然界中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种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线则大致呈“J”型。“J”型曲线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公式:

79.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条件: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80.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

型曲线。

8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82.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很多,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

83.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84.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群落的集合,叫做群落。

85.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86.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寄生。

87.竞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互相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

为互相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88.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

89.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90.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他们呈镶嵌分布。

91.许多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补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

9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

93.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叫做演替。

94.演替的类型: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过程: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初生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山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95.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五章

96.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叫做生物圈。

97.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98.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他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太阳能变成化学能。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能将有机

物转化成为无机物,这些无机物排除体外后又可以被生产者重新利用。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99.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绿色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能通过食物链由一个营养级向下一个营养级传递。食物链一般不超过五个营养级。100.许多食物链彼此互相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就是食物网。

101.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10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10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04.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

105.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利用。

106.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传递效率10%~20%。107.如果将单位时间内各个营养级所得到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呈金字塔形,叫能量金字塔。

108.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1)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地利用。2)帮助人们合理利用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09.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

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10.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渐递减的,而且是单方向的流动,而不是循环流动。111.碳循环模式图P101

112.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学燃料,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11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变量,让实验组和对照组除自变量以外的条件保持一致。

11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两者是同时进行,彼此互相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115.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物理信息的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化学信息;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信息素等。行为信息:动物的行为特征,如孔雀开屏,求偶炫耀。

116.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17.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二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118.目前控制动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等。119.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0.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21.生态系统在收到外界干扰时,依靠自我调节能力来维持自身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

12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123.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124.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后,其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是不一样

第六章

125.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荒漠化、海洋污染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等。

126.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127.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潜在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间接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直接价值,包括:科研价值,药用价值,工业原料,美学价值。

128.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是指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如,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