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练习题(含答案)11首
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22一23题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l),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2),余响入霜钟(3)。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l)绿绮,古代著名的琴。(2)流水,《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3)霜钟,《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钟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1.这首诗写听琴,并没有着重写弹奏技巧和琴声,而是把重点放在描写______________,从_______面表现音乐的高妙。(4分)
2.颈联两处使用典故,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点明自已也是通晓音律之人,“霜钟”的传说点明物候时令,此外,这两处的用典还有更深层的寓意是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下列宋词,读后填空(5分)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捲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蓼园词选》对这首词有以下评价:“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这里“无数曲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词的意境,写出下列人物对话:
词人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捲帘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词人又纠正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解答后面的题目。
日暮
杜甫
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
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
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
(1)从诗歌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__________。(1分)
(2)古诗词的句子,或为适应格律,或为取得特殊的表达效果,常有倒置语序的现象。请你写出本诗颈联的原应顺序,并改写为散文化的句子。(2分)
原应顺序为:__________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作者在流寓夔州期间写的一首诗。阅读全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中所描绘的意境及所抒发的感情。(3分)
意境(6个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6个字内):___________________
四、仔细揣摩词意,简要回答问题(6分)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时节的什么事?(2分)
答:
(2)这首词的构思很灵巧,善用比喻,幻想别致,试据此作简要分析。(4分)
答
五、阅读王维的《过香积寺》,回答问题。(6分,每小题2分)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解】①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②毒龙:用以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1)从内容看,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答:
(2)这首诗是怎样写出香积寺的幽静的?
答:
(3)说说“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两句诗的妙处。
答:
六、阅读下面容首唐诗,完成(1)-(2)题。
别舍弟宗一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此诗为作者在广西柳州任所,送别即将赴湖北江陵的弟弟柳宗一时所作。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它的四联分别叫什么名称?全诗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是什么?(3分)
体裁是
四联分别为:、、、。
表达的主要感情:
(2)这首诗中有两联是对仗联,任选其中一联,说说它的主要内容。(3分)
答:
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人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
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主张改为“十里”。请写出你的看法。
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23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钟做钓钩。
多病所需唯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
23.(1)这首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于同一时期,但两首诗所抒发的感情不同。作者笔下的“江村”环境特点是,这从第一联中就可以看出;第二三联先描写眼前景物,又撷取了家庭生活的两幅画面,从中表现了诗人,的心境。这首诗对仗工整、音调和谐,语言的突出特点是(4分)
(2)“多病所需唯药物”一句,有的版本也作“但有故人供禄米”,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简述理由。
答:
(2分)
九、阅读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②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25.本诗抒发了什么情感?请任选一联或一个角度,谈谈本诗语言或表达技巧上的妙处。(6分)
十、阅读李白的《长相思》,完成后面题目。(6分)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箪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漾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1)“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诗人描绘深秋景象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的语言,评点“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孤”字的艺术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论:“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禄水之波澜”两句,用语似嫌重复,“青冥”即“高天”,写“波澜”也似可不必兼用“禄水”。谈谈你的看法。(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村(唐)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钓。
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复何求?
(1)填空:这首诗以""字为线索来咏江村的夏天。(1分)
(2)简答:颔联两句展现出了江村夏天什么样的画面。(2分)
(3)简答:颈联两句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趣。(2分)
(4)简答:诗人构思具有什么特色?(1分)
一、(4分)听者(或;作者自己)的惑受上;(2分)侧(2分)'
23.(3分)作者具有济苍生的抱负,也期待着同样能得到人生的知音(意思对即可)
二、一首小令,竟写出许多层次:雨疏、风骤、残酒、浓睡、捲帘、海棠等
海棠花怎么样了?/还好,还好,一夜风雨,海棠一点没动。/你再细看看,那红花见少,绿叶见多了吧!
三、(1)五言律诗(或五律)(2)暗泉流石壁,秋露滴草根。参考答案:清冷的月色照满山川,幽深的泉水在石壁上潺潺而流,秋夜的露珠凝聚在草根上,晶莹欲滴。
(3)参考答案:寂静、清冷、凄清、洁净等(意思对即可)
思乡恋亲或悲凉抑郁(意思对即可)
四、(1)暮春三月(1分),送鲍浩然去有好山好水的浙东(1分)
(2)把水波比喻为美人的眼神(1分),把山峰比喻为美人画过的眉毛(1分),比喻生动;后段又给行人安排了赶上江南春天的幻想(2分),写得流畅,别致。
五、(1)本诗通过描绘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表达了王维崇佛尚静、淡泊宁静的情趣和心迹。(意思对即可)
(2)主要是通过侧写、烘托,如写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就是以动衬静,增添了深山古寺的僻静之感。(意思对即可)
(3)“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意在表现环境的幽冷。这里诗人以倒装句,写泉声,写日色。原句的意思是,危石间泉水呜咽,青松上日色清冷。很显然,“咽”字和“冷”字都注入了作者的感情,即所谓移情于景,于是纯粹的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就显得有情有意,更摄人心魄了。(意思对即可)
六、(1)体裁是七言律诗。
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全诗所要表达的主要感情是:诗人政治上生活上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之情。
(2)颌联为作者自述身世:远离京城,来到偏僻的柳州,历经坎坷,已有十二年了。
颈联点明送别时间是在春末,并插写柳宗一即将途经之地的景致:山岭多有瘴气,湖水无边无际。
七、本诗题为“江南春”,是泛写江南春色,并不是限于一处。写“千里”即切题,景象也更开阔,诗味也更浓郁。
八、(1)幽静(1分)表现了诗人经过漂泊后,获得暂时的安定生活时愉悦闲适的心境(2分)自然清新质朴(1分)
(2)2分,言之成理即可。没有答出理由的、对原句理解错误的、不符合原诗基调的均不给分
九、.第一问: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报国精神的赞扬与自己杀敌报国的决心。(2分)
第二问:例一,首联写五月的天山仍白雪皑皑,全没有内地五月的春花春草,天气仍十分寒冷。这里的景物描写,既向读者展示了苍凉的画面美,又是对戍边将士英勇精神的反衬。
例二: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前春色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参战,英勇杀敌。额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
(要切合原诗,有观点、有分析。)
十、(6分)(1)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思念之苦。(2)一个“孤”字,明写一盏昏暗的孤灯,涵蓄着诗人内心的孤苦与无奈,“孤灯不明”引人“思欲绝”,“思欲绝”的人儿眼中总是不明的“孤灯”。(3)可以从充分抒发感情的角度阐发。
十一、(1)幽
(2)写物之幽,燕子自由,悠闲的飞翔,鸥追逐嬉戏,都给江村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3)自得自乐
(4)以表面的幽闲衬托出作者内心的优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