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第二单元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第一课时)

课程标准

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

2--4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的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古埃及、古巴比伦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人类文明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地图资源:可以突破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空间分布。

(2)突出自然环境对文明起源的影响:几个主要文明区域(大江大河对早期人类发展的影响深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3)可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或分组讨论法:四个区域可以选择一个重点讲述,其余可通过学生自学的方式。四个区域可以由四个组分别进行讨论学习,然后各组交流成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概括和提炼。

(4)在学习中还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补充如金字塔的考古情况、伊拉克近况、中国长江流域文物考古新发现等,加以增加兴趣。(5)学生自主发现与探索:为什么文明都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金字塔怎么造起来的?为什么早期人类分布在北方居多?

教学过程:

一、尼罗河的赠礼

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师:看图2--1古代埃及,思考讨论:

(1)埃及位于哪个洲?哪里的自然条件如何(气候、河流)?

(2)人们是如何利用尼罗河的?

2、古代埃及的发展

师:请你画出古代埃及历史发展的时间轴

生:阅读教材并制作时间尺,进行交流。

3、概括观点

师:分析古代埃及的兴起的线索

自然条件→农业发达→村落城市兴起→人口增加→手工业商业发展→出现早期国家

师:你从上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二、新月沃土

师:观察《新月沃地》思考:

(1)说说这一地区近年来有何重大事情发生?

(2)说说这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河流)人们是怎样克服自然的挑战的?

(3)早期居民有哪些?

(4)完成两河流域统一大任的是谁?

课堂小结:

古埃及(尼罗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出现小国

发展

公元前3000年统一

公元前15世纪最强盛地跨亚、非两洲

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所灭

新月形沃土:西亚文明的发祥地

东部古巴比伦(两河流域)

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统一

西部腓尼基人希伯来人(今犹太人)教学反思: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第二课时)

课程标准: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1描述历史上几个主要文明区域的概貌及其空间分布

2--4描述历史上不同区域的社会生活的概貌,了解不同区域文明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了解、掌握古印度、古代中国的早期文明及大江大河对其产生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理解人类文明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的结果。

教学过程:

导入:从复习旧课中引入

三、印度河和恒河的哺育

师:观察图2—4古代印度分析:

(1)印度半岛的地势是如何的?

(2)印度成为文明发源地的优势在哪里?

(3)古代印度对周边国家产生的影响源自于哪些因素?

四、黄河与长江:中华民族的摇篮

师:黄河与长江何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师:观察图2—5思考:氏族遗址分布有何特点?

通过考古发现人们可以了解远古生产生活。

当回考古学家:下面有三组考古发现:A图2—6中的玉器有什么价值?B图2—8说明了什么?C某遗址中发现了五千多年前的石犁与耕田器,说明当时有怎样的生产特点?

课堂小结:通过学习你认为人类文明在起源地上有何共同特点?请分析你的观点?

突出:自然环境早期人类的活动

古代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

1、发展

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

公元前20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公元前6世纪阿育王基本统一印度半岛

2、文化:最早种植棉花佛教的诞生地

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1、距今一万年左右出现早期农业

2、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

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公元前1600年灭夏建商

教学反思: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一)教材结构分析

教材按照城市、王权、阶级、国家、军队先后出现的时间顺序,清晰简要地刻画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多种标志,隐含着历史的发展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道理。这种中外混编、逻辑清晰的编写方式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探讨历史及其文明的发展,理解人类文明的丰富内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教材充分考虑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如精选了丰富多彩的图片、可读性极强的小故事,从不同角度表现阶级的分化、王权的确立等一些枯燥、艰涩的内容,让学生对早期阶级、国家概念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并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国家的出现、生产力的提高、社会分工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认识和理解国家的出现和形成。

2、通过分析城市居民所生活的不同条件,理解和分析贫富差别的出现、社会的逐渐分化;也可以通过城市的规模和布局,了解不同阶层居民的生活状况。

3、了解作为权利象征的金字塔、九鼎等,充分认识王权的实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早期社会文明,了解人类进步历程;掌握人类社会的阶级分化和阶级统治。

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历史现象。明确城市、国家的出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象征;

认识和理解国家、阶级、王权等出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有关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课内活动的设计。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堂活动的准备工作,查找有关金字塔和空中花园的图片和资料。

教与学的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大河流域的文明,还记得课中提到的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国家吗?”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四大文明古国是埃及、古巴比伦、印度、中国。“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早期国家是怎样形成的。”由此引出本文的主题。

[城市开始出现]

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古代城市遗址的资料,图片或影视片,课上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阅读、整理收集到的资料。

1、分析讨论;描述古代城市的布局、功能和特点,并探讨古代城市的形成原因及条件。

2、阅读教材,绘制两河流域的乌尔城、印度河流域的摩亨佐·达罗和我国夏朝都城二里头遗址的平面示意图。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都由城墙、宫殿、作坊、神殿、街道)[活动]

选择几个比较点,如城市的布局、规模、功能等,启发学生比较现代城市和古代城市的异同,更好地认识古代城市的功能和特征。

[王权神圣]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思考讨论如下问题:

1、埃及的国王为什么叫做法老?

2、法老的金面具说明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对法老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利及统治有一定的认识。教师补充相关资料,提问:大禹划定“九州”、铸造“九鼎”意味着什么?(鼎为权力的象征,以此确立其权力)阅读教材,思考:

1、禹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其权力的?

(召见各部落首领,接受朝贡;诛杀不服从自己的部落;划定“九州”;铸造“九鼎”。)2、启如何加强权力的?

(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加强国家权力。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权得到加强和巩固。)

小结:略

教学反思: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阶层人们的遭遇和地位,尤其是通过分析印度的等级制度,中国的分封制度,

认识人类社会有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2、尝试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分析军队和刑法在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作用。

教法建议:本课教学可展示一系列反映贫富差异和阶级分化的墓葬考古资料来感染学生,如埃及金字塔想象图、古印度种姓制度示意图、中国商朝时期的墓葬资料,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将“印度种姓制度”阅读卡中的故事编成小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即兴表演。摸拟一

个古巴比伦汉漠拉比时代的法庭,由同学扮演法官、奴隶主、自由民、奴隶等不同角色。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感性理解。

新课导入:从复习旧课中引入

[分化的社会]

让学生收集、查阅反映埃及贵族奢侈、豪华生活与奴隶辛苦劳作的图片资料,或者展示埃及奴隶建造的宏大神庙、纪念碑等壮观图片,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宏大建筑的建造之谜,感受埃及贵族与奴隶生活的天壤之别。

(小品表演)

将阅读卡中的故事编成小品,组织学生在班上即兴表演。这样,即加深了学生对等级分明的种姓制度的感性理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合作。随后,教师对每个等级的名称、所包括的社会阶层和义务及其在印度社会中的地委进行讲解。

阅读课文,回答:我国商朝社会哪些人是统治阶级,那些人是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商王、贵族;被统治阶级:平民和奴隶)

教师介绍有关殉葬的资料,让学生感受奴隶的悲惨命运。

[军队与刑法]

战争故事是初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之一,教师可利用参考资料,或收集相关资料,讲述古代埃及和中国夏商时期发动的战争和军队概况。

思考:1、古代军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古代国家建立强大的军队有什么作用?(巩固国家统治和王权,开拓疆域。)

[播放录像《汉谟拉比法典》]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模拟表演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时代的法庭,由同学分别扮演法官、奴隶主、自由民、奴隶等不同角色。

通过此活动,让学生对法律和刑法是统治阶级意志体现,是统治人民的工具有深刻的认识。学生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说出与我国古代刑法有关的汉字,认识到当时刑法的残酷。思考:当时刑法为什么这么残酷?(为了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

[小结]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别概括本课的要点。

[自我测评]

1、早期人类文明大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的原因: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较丰富;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气候温和,适宜人类生存,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阶级意志的法律?请至少列出3条理由。

答案:1、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

2、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

3、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教学反思: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第三课告别野蛮(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代埃及、西亚和中国商代文字的了解,思考并归纳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

特征,理解文字产生的原因和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

2、根据图片资料挖掘、获取有效信息,或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课有关的

资料并整理、归纳有效信息。

3、学会在课堂上恰当展示自己,与人合作,提高自己的探究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文字产生的原因和古代埃及象形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三种文字的各自特点及意义。

教学难点: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传承。

教学建议: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前阅读七年级上册相关内容。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这三种文字有什么共同点?三种文字各自特点有哪些?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用图

表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突出重点。

2、展示中国的文字,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从中体会文明传承的意义。

学与教的过程:激发兴趣:

(新课导入)flash(爱在西元前),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目的有三:(1)采用flash导入新课,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2)突出重点——文字产生和文明的关系。

创设情景、合作探究:

(新课教学)

一、文字产生的背景——记忆和交流的需要

问:1、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历史是靠什么方式流转下来的?你觉得这种方式有何不足?

2、人类最初发明的文字是怎么样的?

由此转入下一部分的教学活动。

二、文字产生的过程:刻画符号——图画文字——象形文字

让学生了解这个过程

三、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的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等

建议:根据课前布置,运用收集的资料,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2---25、2---26、2---27及教材内容,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这三种文字有什么共同点?各自的特点有哪些?

在学生讨论师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释疑,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并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必要时,可以用图表形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四、汉字——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回顾三种文字形成后的发展演变,明确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运用汉字起源的有关材料来说明文字是人民的创造及文字的作用。

在这个部分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明确1、文字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体会文明传承的意义;

2、较完整地认识三种文字的发展演变过程;

3、在比较中让学生体会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

五、文字——人民群众集体的智慧结晶

六、文字的作用——告别野蛮、走向文明

(1)“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促进记忆和交流

(2)记录历史——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文化的活化石

(3)积累知识、传承文化——告别野蛮、走向文明

总结升华: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文字是人类社会某一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是远古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而来的。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的发展进程出现质的飞跃——告别野蛮、走向

文明。从此人类才开始有自己的历史。

教学反思: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第三课告别野蛮(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青铜铸造等方面的学习,认识这些成就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2)、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并整理、归纳出有效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领会任何重大工程、科学发明等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形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工程建设艰辛历程,认识任何成就都是努力的结果,树立孜孜以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认识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铸造等方面的杰出成就及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

教学难点: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中将世界各地文物与现实联系起来,领会文明传承的意义并初步树立历史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和群众观点。

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内容就时间而言相距遥远,但就意义而言近在咫尺,充分体现了文明的传承性和历史的延展性。故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展示相距遥远的古代文明成就,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体验感受文明的意蕴。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料:金字塔图片空中花园图片中国青铜器图片七大奇迹图片等;

教学反思:

第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第三课告别野蛮(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代埃及、西亚和商代文字的了解,思考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文字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理解文字的产生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关系。

2、通过对古代埃及金字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商代青铜器等文明成就的学习,认识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建筑、园艺和青铜铸造等方面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3、通过对古代东方文明古国在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及宗教等方面的了解,认识科学探索和宗教崇拜对人类文明进步的作用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佛教的创立和传播过程。

难点:培养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对待与分析人类文明的传承。

宗教在进入文明时代后的社会作用。

教学准备(三)教师准备:多媒体辅助课件、相关的图片和资料、学生活动设计、电影录像片段。学生准备: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课前分组并讨论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展示图片,导入新课)

展示一些和宗教有关的图片,引导同学们进入宗教的学习。

请同学们谈一谈和宗教有关的人、事或物?

同学们可以畅所欲言,对于一些错误或者过激的言词给予纠正。

(阅读教材,师生探究)1、看图回答,他是谁?阿蒙神。2、他在古代埃及有什么地位?3、古代埃及人从开始就都信奉他吗?4、宗教在古代埃及社会生活中有什么地位?

(观察教材42页图片,思考)1、请一位同学描述该图片?2、图上的内容和古代埃及的宗教有什么联系?3、金字塔、木乃伊和埃及宗教有什么关系吗?

(欣赏埃及相关建筑图片,感受古老文明的伟大成就)(展示漫画)

通过观察漫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并且对较为难理解宗教有所认识,可以引入到佛教的学习。(播放录像“佛教”)

通过播放“佛教”的录像,学生可以对佛教的产生有更深的了解。避免枯燥的讲解。

(师生探究)释加牟尼为什么要创立佛教?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

2、他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3、怎样才可以消除痛苦?

4、你怎样看待释加牟尼的这种看法?(活学活用)

展示有关佛教的资料,分析相关的问题。1、从材料中判断,佛教的教义是什么?

为什么佛教要宣扬这个教义?反对印度的等级制度,否定婆罗门教和神早种姓之说。3、材料中宣言的“众生平等”是真的平等吗?如何理解佛教宣扬的这种“平等”?

佛教给人们的只是虚幻的信佛得救的平等,实际上起了麻痹广大群众积极进行斗争的作用。佛教的教义对刹地利、吠舍种姓的奴隶主有利。

教师详细解释佛教的教义。(佛教的传播)

教师提供图片,明确路线,让学生根据图中所示归纳佛教传播的路线。

向西北传入中亚,向东南传入东南亚,向东北传入中国,又由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课外延伸)

思考:阿育王对佛教发展的贡献。

佛教在印度得到很大发展,并且促使佛教向周边国家传播,促进了宗教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讨论;讨论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和作用?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曾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起过重要作用。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由古代文明发展而来的,要理解古代文明,了解宗教的情况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反思:

周星期第课时年月日

综合探究二感悟沧桑巨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历史进程的影响,正确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以时空遨游为主要形式,以说古、道今、畅想未来为主要线索,通过对古楼兰城环境变迁和长江洪灾调查资料等的分析探讨,客观评价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辨证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环保意识和公民责任感。

教学重点:认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学生活动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讨论探究,小组合作,小组竞赛

教学过程:

[导入]:以旅游为话题导入“感悟沧桑巨变”为主题的时空遨游

[新课]

1、时空隧道第一站:说“古”

欣赏歌曲《楼兰姑娘》和配乐朗诵《古楼兰》,把学生带如一个文明而神奇的古城。

出示古楼兰遗址地图,形成古今强烈反差

引导学生探究古楼兰文明消失的原因,初步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

2、时空隧道第二站:道“今”

环境问题依然严重(1)播放长江三峡风光和长江洪灾录象,从直观对比中认识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2)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以长江洪灾的调查资料为素材,合作探究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进一不提出整改措施。

1、环境建设取得的成绩。播放平湖塘整治前后的录象,说明只要人类遵循自然,重视环保,自然也会赐人类厚礼

3、时空隧道第三站:畅想未来

分小组活动:第一二组:用图画畅想明天的嘉兴

第三四组:设计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

[课堂小结]

以赠送旅游留念的形式让学生对格言进行分析、择取,在分析格言的过程中明确本课主旨[课后延伸]

调查“嘉兴经济开发区”在环保方面的具体措施,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晒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并能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3、知道太阳能够送给我们光和热,这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两样礼物。 4、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太阳是从东向运动的。 教学重点: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光和热,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能利用简单材料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预习要求: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准备好制作简易太阳能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首儿歌: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夜晚皎洁一盏灯,时而弯来时而圆。青石板上钉银钉,数来数去数不清。 2、学生自由的读一读,想一想这首小诗里面说的是哪几样东西?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这首小诗写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个东西——太阳、月亮和星星。它们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4、这首小诗的第一句话“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说的就是太阳。今天这一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第四课《晒太阳》。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学生说一说有关太阳的知识。 2、大家知道吗?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谁来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利用太阳? 学生思考并自由讨论。 3、教师指导: (1)出示课本第12 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这四幅插图分别

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仔细观察几幅图片,了解这四幅图画的内容。 图一:小女孩在太阳下晾晒衣服。 图二:农民伯伯在空地上晾晒粮食。 图三:一个工人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图四:一个老爷爷和孙女在晒太阳。 (3)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4、教师总结: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要利用太阳,比如说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人们利用太阳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大家见过太阳能热水器吗?(见过)大家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吗?出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这就是太阳能热水器,谁来说一说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工作的? (1)学生说出自己对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教师相机的补充和小结:太阳能热水器是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只要天上有太阳,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有用不完的热水。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教师一边指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一边讲解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这些管子上面。这些黑色的管子就吸收了太阳能的热量,再把这个热量传到管子里的水上面,管子里的冷水接收到这些源源不断的热量,温度就由低变高,冷水也就变成了热水。只要有阳光,太阳能就会制造出源源不断的热水出来。简直是太神奇了,大家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制作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呢? 2、指导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制作材料:一个空塑料瓶、自来水、黑色的布 (2)制作步骤:出示课本第13 页上面的材料,请同学们阅读并了解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步骤。 (3)教师讲解制作的要领:塑料瓶里面的水不能太满。裹瓶子的布用黑色的比较好,因为黑色的容更容易吸热,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 (4)学生分小组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制作的情况,并做简单的指导。

小学数学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12课时 例1………………………………3课时左右 例2………………………………4课进左右 例3………………………………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进左右

NO:1 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 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 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doc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乘法口诀(一)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和掌握连加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来学习的,这是乘法运算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好2、3、4、5的乘法口诀。学情分析:本单元是第二册中最重要的单元之一,也是学习数学的最重要的一个单元之一,乘法口诀会伴着我们的生活一辈子,因此,在学习上我们肯定要加强。但是对于刚从一年级上来的二年级学生,他们的学习习惯还有待进一步的培养,理解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可能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只是能机械地进行记忆,不能很好地理解。但是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真实有趣的情境进行引导,我想这个单元的学习还是会很顺利的。单元目标:1.引导学生在具体情景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含义2.使学生经历乘法口诀所产生的经过,熟记2~5乘法口诀,比较熟练的口算5以内各数相乘3.初步学会乘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实际的问题4.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单元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5的乘法口诀。难点:(1)理解2~5的每句乘法口诀的含义和来源。(2)利用2~5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对学困生采取的方法及措施:1、加强对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多采用实物来帮助他们进行理解。2、对于他们的作业和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让他们尽快跟上班级速度。3、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帮一的学习小组模式,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单元课时计划:10课时。教学课题数松果课时进度1课型特点新授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2、会应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探索新知。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能正确应用口诀,较熟练地口算5的乘法算式。教学(具)准备数松果的教学情境图。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学生活动

(完整版)pep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年级:四年级学科:英语备课教师:张薇、陈珊婷单元:Unit 2执教时间:执教教师: 单元主题: What time is it?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生活相关的单词和词组,,学习相关名词的使用,序数词的初步认识 和一般疑问句回答的应用。本单元分为A,B,C 三部分, A,B 部分 Let's learn为句型和单词的学习, Let's talk为交际对话,Look,ask and answer为单词和会话的进一步巩固,Let's play和Let' do为基础知识的运用,spell为语音的学习,Read and write ,Let' check 和 Story time都是综合知识的运用。 在教学中,围绕时间这一主题进行问答,使学生能够听懂与学习生活相关的指令并作 出相应的动作,设计教学活动,还有注意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字母组合ir的发音规则。执教实施意见或建议: 合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人 为本,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交互式电子白板,采用情境教学法、全身动作反应法、整体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途径等激励情趣,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堂。 1、情境教学法 Situational Approach 运用电子白板创设时间情境,引导学生说出与学习生活相关的单词和词组,并且把时 间和事物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激励 情趣,使学生愉快学习。 2、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新课标倡导的主要教学途径,在这节课上我设计了抢答时间、图文 配对,小组表演、“老狼老狼几点了”、制作时间表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任务过 程中自然地运用所学语句,在活动的过程中发展英语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 3、全身反应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四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当老师有意识地将语言与动作相结合来教学时,他 们很乐于接受,一方面做到了形象、直观,另一方面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其 中。 4. 整体语言教学法Whole Language Approach 整体语言教学法首先强调整体,整体把握语言的“听、说、读、写”四个部分,而且 把语言教学的范畴推广到与学生生活有关的各个方面。 5、教学媒体选择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交互式电子白板、视频、flash动画等。 单元教学总课时: 6 课时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六年级上册主要编排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用百分数解决一般性问题,而本单元主要涉及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殊应用。通过这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升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相关计算。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等活动,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经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百分数(二)——折扣………………………………………1课时 百分数(二)——成数………………………………………1课时 折扣与成数练习课………………………………………2课时 百分数(二)——税率………………………………………1课时

百分数(二)——利率………………………………………1课时 税率与利率练习课………………………………………2课时 第一课时:百分数:折扣 教学容:P8例题1,做一做,P13练习二1、2、3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第二单元教案

七上教案第二单元合集 6《理想》流沙河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②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及主要句子的含义。 ③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点 ①朗读训练。 ②理解诗歌的主旨。 ③赏析诗歌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搜集有关为理想而奋斗的名人名言及其优秀事迹。 ②预习课文,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 ③搜集流沙河的有关故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恰值青春年少的我们,该怎样用理想做挂天征帆,驾长风破巨浪;以一柄木桨,引领生命之舟驶入金色港湾?今天我们一起赏读流沙河《理想》,共同唱响理想赞歌。在上课前,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谈谈自己的理想(你的理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作者介绍: 1、流沙河,当代诗人。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经常被揪去批斗,挂黑牌、戴高帽、被毒打、关押,这种生活一直持续了12年。但诗人仍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一直坚持勤奋写作。“十年浩劫”结束,诗人终于重见光明,迎来了文学事业的又一春。《理想》这首诗歌,写出了诗人报警磨难之后对理想的深刻而真切的感悟。 2、范朴真为先生所作的藏头诗: 流金岁月滤沧桑,沙石飞卷旧时光,河汉曾经草木秀,清风无痕自留香。 3、流沙河先生的名片 流沙河先生有过三种名片。 第一种名片白底黑字,字是他亲笔书写,笔力遒劲,笔笔划划都像用先生的铮铮傲骨构成。名片上左方竖写着“流沙河”三个稍大的草书;接着是两行蝇头小草:“曾任文学编辑,供职四川作家协会”;居中是他的座右铭:“天道还好,人生无常”;片尾是他的居家地址和电话。“天道还好”是说自然界的循环规律,“人生无常”是指人生却没一定之规。这两句话集中了先生辩证旷达的人生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人生态度。其时先生已是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名片背后印着先生的长诗《太阳》中的几句:“作为个体/我们的生命有限/作为种属/我们的生命无穷/虽然含笑的不再是相同的眼/虽然跳动的不再是相同的心/生命之火代代相传/春天永远和我们同在。”这几句诗可看做是先生座右铭的诠释和补充。 先生的第二张名片要比第一张名片高档了许多,覆了膜,朦胧着小黄菊花,淡雅,质朴。这张名片仍为先生亲笔所书,左上方横写着“流沙河”,下面两排为居家地址和电话。下面偏右横写着八个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句话源于东汉杨震。杨震任太守期间,有豪绅重金向他行贿,杨震不肯受。豪绅说,此事只有你知我知。杨震说,还有天知地知。流沙河先生是在用此话告诫自己和忠告友人,为人为文都得讲个良心、正派。 先生的第三张名片是惟一的印刷体,白底黑字,比普通名片窄了许多。上面居中印着“流沙河”,右下角两行小字:“成都·四川;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仔细一看,名片上方是被裁剪了的。原来,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到国外访问,中国作协统一为团员印制了名片。先生名片的右上角印有“诗人”二字。他一张未用,丢了又觉可惜,在抽屉里一锁十二年。第二种名片用完后,他将这种名片找出来,剪去“诗人”二字,用毛笔写上电话号码,权当名片用。究其原因,先生说:“台湾、香港,甚至全世界,没有在名片上自封作家、诗人的。”先生说罢长吟陆放翁诗句:“此身合是诗人未?细寸骑驴入剑门。”先生的意思很明白:陆游那样已写了一万首诗的伟大诗人尚且怀疑自己算不算诗人,何况我流沙河啊!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其实名片也如其人。沙河先生的名片告诉我们的,绝非“清高”“谦虚”所能概括。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92号 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孙国栋 电话:5274014

教学内容:看杂技——表内乘法(一) 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1——5的乘法口诀;口诀的应用。其中3、4、5的乘法口诀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乘法口诀的编写和意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教材的编排特点: 1、素材的选取富有童趣。 教材以“看杂技”为主要线索,展现了“自行车表演”、“晃板与顶碗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能吸引学生投入到有趣的学习中。 2、口诀的设计与编排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 本单元口诀的编排很有特色,主要体现在口诀句数的编排上。由于传统的“小九九”2、3、4的乘法口诀句数太少,不利于学生探索口诀的编排规律。而“大九九”则句数太多,对于刚刚接触乘法口诀的学生来说,记忆起来有困难。所以本单元采取折中的方法,把大九九和小九九的优点结合起来编排。同时,把5的乘法口诀作为学习口诀的开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这是乘法口诀教学的一个创新。 3、以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降低了口诀编制的难度。 以琅琅上口的儿歌作为编制口诀的载体是本单元乘法口诀编写的又一特点。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接触最多而且最喜欢的语言表达形式,具有简短精练、朗朗上口等特点。本册乘法口诀部分的编写思路就是将累加所得的数编成儿歌,然后将儿歌进一步简化编成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轻松愉快的口诀编制过程,同时实现学科之间的整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学习1—5的乘法口诀,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会用口诀解决乘法问题,在探索口诀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情推理 能力。 3、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3、4、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乘法口诀的编写和意义。 学与教建议: 1、口诀的编制要建立在解决问题和理解乘法意义的基础上。 2、注意加强直观教学。 3、引导学生用探索的方式学习乘法口诀。 4、理解先编儿歌再编口诀的编写意图,充分发挥儿歌在编制口诀中的作用。 5、评价方式要多样。

新视野第三版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

Section A The humanities: Out of date? 授课题目:College—The Ladder to Success? 授课时间:第____周第____周 授课类型:理论课 授课时数:4 教学目的: After finishing this unit,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1. To talk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humanities; 2. Get dee per insights into the text; 3. Make creative use of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 4. To master the essay writing skill: focus on an advantage \disadvantage; 5. To read with the skill “reading for major details”.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text; 2. To apply the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s; 3. To read with the skill “reading for major details”; 4. To write an essay with the skill “focus on an advantag e\disadvantage”. 教学方法和手段: Various kinds of teaching methods are used: 1. Teaching in class. Explain the profound theoretical knowle dge in class; 2. Case study. Provide case study during teac hing, and make the students to discuss about the case 3. Bilingual and full English teaching; 4. Applying modern multimedia teaching technologies; 5. Taki

部编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国昌实验学校三年级李珊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自读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主题——“金秋时节”,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2.通读课文,初步了解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填写有框架的单元学习导图,规划单元学习活动,形成单元学习设想。拓展目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填写思维导图,提炼单元主题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诵读经典,激趣导入 秋天,天空分外晴朗,白云也绽露笑容。高高的白杨树在哗哗地鼓掌,风在悄悄地把喜讯传送。这节课,我们就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咱们先上一节单元导读课,好不好?上课!请看“自学导航”。 二、独立自学,整体感悟 “独立自学,整体感悟”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师:自读单元导语,说说本单元主题是什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学习要求,用笔标出来。 什么是单元主题?——就是本单元讨论的主要话题。这一单元是讨论的是什么话题呢?我们应注意哪些学习要求?自己读一读,把有关的词语用横线划出来。 师: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金秋时节”。我们在这个单元中注意的学习要求就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习写日记。(指导学生说说单元主题,应注意哪些要求,用横线划出来。) 师:单元导语我们读懂了。 师:请看《自学导航》第2条: 小声朗读课文一遍,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铅笔圈出,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4课】 师:我们先来看第4课——《古诗两首》。把书平放到桌面上,一手拿着笔,一边读一边做标记。 (生自读《古诗两首》一遍) 认真读古诗思考下面的问题: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 【第二课】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认真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第三课】 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雨有什么样的特点。 出示:小组合作,说说每篇课文都写了什么,填写单元学习导图。 师:请大家看——这就是单元学习导图。(出示“单元学习导图”)刚才我们说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来?(填写单元主题)

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名人故事为专题,将导语、课文、语文园地、课后练习等内容系统、完整地组织在一起。四篇课文所展示的不是四个名人作为革命家、文学家和地质学家的丰功伟绩,而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正是这些平凡小事,体现出了他们崇高的品质。 教学本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发挥其整合的优势。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意识地突出本组专题。在阅读教学中,要使阅读教学和口语交际、习作等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默读和朗读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机内容,体会名人身上的优秀品质,并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会边读书边思考,积累语言的习惯。 学情分析(重点结合课标的阶段目标,了解目标递进,学生的掌握情况,年龄结构对认知的特点) 单元课时安排 《灰雀》3课时 《小摄影师》3课时 《奇怪的大石头》3课时 《我不能失信》2课时 《园地二》4课时

课题 5、灰雀 教学目标1.理解“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准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 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 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读单元导读,引出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学习重点。 2、出示列宁图片,简单介绍列宁是俄国共产党创始人,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 义国家。 二、初读课文,解决读文和生字词。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2、【读文关】检测,小组轮读,出示阅读要求,倾听要求,评价要求。 阅读要求:(1)字音读准确。 (2)课文读流利,不加字漏字,不回读。 (3)声音洪亮。 倾听要求:专心,认真。 评价要求:字音是否读准确,课文是否读流利,声音是否洪亮。 3、当堂检测【读文关】:认真完成小状元10页【一】、【四】、【五】题,5分钟后同桌批改。 4、【生词关】:(1)自由读生词两遍。 (2)指名领读。 (3)开火车轮读生词。 (4)5分钟记忆本课生字词。 (5)完成小状元第10页【二】、【三】题。5分钟后同桌批改。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用“——”画出关键词,句。 2、同桌交流,按照事情发生的前后,因果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事儿。 3、全班交流。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Unit 2 Values

Unit 2 Values Teaching Aims: 1.Understanding the main idea (one can live a life full of riches without being rich funancially) and structure of the text 2.Appreciate the wording (riches) in the title of the text 3.Grasp the key languge points in Texts A and learn how to use them in context 4.Unerst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related to the content 5.Express themselves more freely on the theme of Values after doing a series of theme-related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activities 6.Write an essay beginning with an anecdote or a piece of news, etc. Teaching Keypoints: 1.Grasp the main idea of Text A and language points in Text A 2.Cultural background in Text A 3.Analysis of the difficult sentences in Text A Teaching Difficulties: 1.Writing strategy and style demonstrated in Text A 2.Write an essay with an anecdote or a piece of news, etc. Teaching Aids: Teaching, dicussion, exercises, group-activities, student-centred Teaching period: 12classes Teaching Procedure: Step 1Warming up 1.Have students listen to the story about Abraham Lincoln before class, lead them to finish the exercises on page31, check the answer and explain. 2.Have students learn more about the fact tha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rsonal income can’t always account for happiness. 3.Do you think rich people must be happier than poor people? Why? 4.Do you think a poor person can have a life full of riches? How? 5.In class, students form two camps to debate the following issue: Mother Teresa has no money, but she took care of the poor in Calcutta until her death. Bill Gates gave a lot of money to charity, but he seldom works in the “frontline” with the poor. Does the world need more love like Mother Teresa’s or more money like Bill Gates’? Step 2 Global analysisi of Text A 1. Division of the Text A Part1: Paras.1-2 T he writer’s encounter with a boy who raised the question “Are you poor?” Part2: Paras.3-12 In search of an answer the writer finds that not having expensive possessions doesn’t make him feel poor mainly because he enjoys life in many other ways. Part3: Para.13 In conclusion, the writer thinks he’s grown to understand more about himself because of the boy’s question. 2.Understanding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with the help of the questions on page 37-38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整组备课 一、教材分析: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对位置与方向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十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而且通过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已经初步认识了在一个平面内可以通过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以及会用量角器测量角。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体位置打下基础,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有较大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方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认识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2.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和发现确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情感态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行走的方向和路线。 2.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五、教学安排: 1.位置与方向(一).........................................1课时 2.位置与方向(二).........................................1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活动设计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高一语文备课组 【单元学习目标】: 1.学习优秀劳动者的杰出事迹,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认识坚守与践行工匠精神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美德。 2.学习通讯报道,学会准确把握新闻信息,学习以典型事件和细节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分析报道角度,区分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理解新闻的倾向性,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 3.学习新闻评论,理解评论所依据的新闻事实与评论的立场、观点的关系,理解评论的舆论导向性。学习联系社会现实提出观点并合理阐述的写法,体会新闻评论直面现实,有的放矢的文体特点。 4.鉴赏表现劳动生活的古代诗歌,体会劳动之美,自觉地在学习实践中丰富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对美好情感的体验,增强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 版块一:通讯报道教学 【课时目标】 分析通讯报道的立场与倾向性,分析报道角度,理解事实与观点的关系。 【核心任务】抓住典型事件,把握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精神。 【课时】3课时 【预习作业】 1.阅读第4课三篇文章。 2.查阅与文章相关的人物资料。 【学习过程】 活动一:交流预习作业。h 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的事迹。 活动二:梳理典型事件,把握人物精神和作者立场。 (1)以表格的形式梳理《喜看稻菽千重浪》中的具体事件、人物精神和作者立场。 (2)用上述方法,自行梳理《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探界者”钟扬》中的典型事件、人物精神和作者立场。 活动三:关注细节描写,体会其作用。 (1)从《喜看稻菽千重浪》中找出几处生动的细节描写,思考这些细节描写是如何使人物活生生 1

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 第二单元

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 第二单元 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 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12课时 例1………………………………3课时左右 例2………………………………4课进左右 例3………………………………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进左右

NO:1 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 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 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 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小鸟卡片房子卡片题纸一张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发现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二单元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学目标: 1 .认识14个二类字,会书写9个生字,并能基本说清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雷锋叔叔愿意克服困难帮助他人的美德。 4 .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准备雷锋叔叔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走近雷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唱歌吗?会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吗? 生齐唱。 师:这首歌的主人公是——雷锋叔叔(板书:雷锋叔叔,并指导“雷”、“叔”的书写)。那你知道雷锋叔叔为什么是我们的“好榜样”吗? 生介绍雷锋的故事。 师:是啊,雷锋叔叔就是这样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当时人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不仅如此,雷锋叔叔还特别关心小学生的成长,在抚顺市的一所小学里,二年级的同学都特别自豪,因为他们有一位校外辅导员是一位解放军叔叔,这位解放军叔叔就是雷锋叔叔,雷锋叔叔经常到学校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他们都特别喜欢雷锋叔叔。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们得到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的消息。难道说雷锋叔叔再也不能来了,同学们怎么也不相信这是真的,于是就结伴到处去寻找雷锋叔叔。同学们还满怀深情地呼唤着: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板书:你在哪里) 二、自读课文,弄准字音。 师:同学们,让我们来读读这首饱含深情的诗吧。请同学们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生自读课文,师巡查。 指名一人一节读,师相机指导,纠正字音。 师:看来同学们都已经能把句子读的通顺了,那屏幕上的词语你会读吗? (屏幕出示词语:冒着曾经泥泞泥窝年迈荆棘花瓣晶莹寻觅) 生读词语,师相机纠正指导。 师:词语同学们读的很准确,那老师把生字挑出来,你还能认识吗? 生读生字,交流识记方法。 三、深入学习,感悟内涵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字词掌握得非常好,现在老师要来考一考,谁的阅读能力最强? 1.学习一、三小节 师:请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小朋友们去了哪些地方寻找雷锋?用课文中的话说一说。

数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案-第二单元_一年级数学教案.doc

? 教学内容:练习课 ?? (第16页的第3题―――――第17页的第7题)? 教学要求: ?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 ?

教学重点: ?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计算卡片 ?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听算 ?? 12-7

12-4 12-3 14-816-9? 8+9 13-6 14-5 11-215-7 ? ? 17-8 15-9?

(集体订正) ? 评讲:说一说:11-2 15-7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2、说得数,再写算式? ? 书中第16页的第3题:? ? 要求:每一个四人小组先在组里互相说出算式、得数,最后写出算式。(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 二、游戏提高练习 ?? 1、找座位? ? (1)给每个学生一个算式卡片,同时出示5把贴有3、4、

6、7、9卡片的椅子,让学生把卡片放到相的椅子上去,比一比,看哪些同学放得又对又快。?? ? ?? (2)还有没有送出去的卡片吗?? 那你们想不想也他们找个家呢?请你们想个办法给它找个家。(学生活动)?? ? 2、找朋友?? (书中第17页的第8题)??? 活动要求:教师先将书中的题目出示在黑板上,然后请8个小朋友分两组比赛,看哪一个组的小朋友找的又对又快。 (集体订正,对于做的又对又快的小组给予鼓励)??? 三、全课小结: ? ? (略) ? ?? 四、完成作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