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育心理学 第11章 学校群体心理

教育心理学 第11章 学校群体心理

教育心理学 第11章 学校群体心理
教育心理学 第11章 学校群体心理

第十一章学校群体心理

第一节群体与群体规范

一、群体的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单独活动的个人是个体。两个人以上,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就是群体。就群体规模来看,群体可以小到同居一室的两个人,也可以大到民族、国家。

群体一旦形成,大家就有了共同的目标并要遵守相同的群体规范,这时在彼此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和心理倾向就构成了群体心理。学校里的班风、校风往往就是学校群体心理的表现。

(二)群体的特征

群体具有以下的特征。

1.目标与规范

目标是群体进行活动的方向和目的,是使群体成员产生共同兴趣和愿望,从而联系在一起的基础。规范是群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成员在活动和认识上必须遵守这些规范,保证目标得以实现。在学校群体中,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基本的教育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所制定的校纪校规就是属于群体规范性质的东西。

2.组织与沟通

群体内存在一定的组织结构。群体内有首领,有成员,成员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构成一定的关系和信息沟通网络。沟通是群体产生后的一个自然结果,也是群体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

3.群体心理与群体凝聚力

任何群体都有一种反映群体目标和群体中大多数人价值观的心理和舆论倾向,正是这种目标和共同利益的作用,使群体内各成员形成归属感和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并使他们的成员区别于其他成员的凝聚力。

(三)群体的心理功能

群体的心理功能是指群体情境对个体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群体的目标、规范、舆论、风气等对个体心理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学校中群体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归属功能

个体一旦明确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就能免除孤独与怯懦,获得安全感。儿童和青少年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有渴望进入学校、参加同龄人的组织并和他们一起活动的需要。在他们进入学校和自己的班级后,就感到踏实、感到温暖,甚至会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自豪和骄傲。

2.认同功能

认同是指人们对其所喜欢和崇拜的对象的某些思想和行为的赞同和模仿。当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和所属的群体时,会因认同而与学校群体保持共同的看法和评价。相应的,学校群体对学生所具有的认同作用就明显,个体就愿意接受学校的影响并与学校群体融为一体。认

同功能不仅使得学校能够更好地保持其内在的整体性,而且也使学校更容易实现其教育人、塑造人的目标。

3.支持功能

当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行为等得到学校群体的肯定与鼓励时,个体就获得了一种支持的力量,就会增强其进一步努力的信心,成为其前进的动力。每一个学生都需要从群体中得到肯定、鼓励和支持,特别是那些学习与适应困难的学生更是需要这种支持与帮助。因此,学校尤其是班级要充分发挥群体对个体的支持功能,对每一个学生从情感、社会交往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给予关心与帮助,这对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4.塑造功能

上述群体对个体的归属、认同与支持功能其实最后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功能,即人才培养或人格塑造功能。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校利用群体规范、群体的凝聚力、影响力来教育和塑造人是其整个教育方法与手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群体规范

(一)群体规范的概念

群体规范是群体中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思想和行为的标准。群体规范使成员知道,在什么情境下应该怎样行为,不应该怎样行为。群体规范包括正式规范和非正式规范两类。正式规范形成是在正式群体中,由领导者倡导、明文规定、群体成员认同与遵守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结果。而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

(二)群体规范的形成

首先研究社会规范形成问题的是谢里夫。他利用普通心理学所谓的游动现象的实验,揭示了群体规范形成的过程。游动现象的实验要求被试者在暗室中估计正前方出现的一个小的绿色光点在室内来回游动的方向和距离。事实上,暗室内光点本身并不移动,但因缺少参照物,由于被试者自身的眼动而产生的知觉效应,这叫游动现象。

谢里夫通过这个实验说明:群体规范是在群体成员相互作用中产生的,从无到有;群体规范比个体规范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力更大。

(三)群体规范的功能

可以说,没有群体规范,共同活动就不可能进行。群体规范的心理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维系群体的功能

群体规范是一切群体得以维持、巩固和发展的支柱。群体内的成员是根据规范来互相认同的。而且一个群体的规范越标准化,其成员的活动就越协调,关系也越紧密,整个群体也越集中,也就越容易让人们感到它的存在。反之,一个群体的规范标准化程度越低,整个群体就越松散。因此,没有群体就没有群体规范,没有群体规范也就没有群体。

2.评价标准的功能

群体规范就像一把尺子,摆在每个群体成员面前,约束着他们,使人们的认识、评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形成了共同的看法和意见。

3.行为导向的功能

群体规范不仅约束着成员的认知和评价,还约束着成员的行为,对行为有定向作用。群体规范使成员了解,为了满足个人的某种需要,应该做些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4.惰性功能

群体规范也会使群体成员产生惰性,这是群体规范消极的一面。群体规范是一种多数人的意见,要求成员行为趋于一致,它约束人的行为,就是为了把人的行为限制在一个中等水平上,既不能积极,也不能落后。在规范的限制下,人们往往把一些创造性行为看做是越轨的、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这些行为者往往受到打击和排斥,因而不利于群体成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四)学校群体规范的意义与作用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二是个人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和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

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行为规定了方向和范围,成为引导学生行为的指南。对教师来讲,要尽量利用规范的力量来进行管理,调动班集体的力量,用群体意识、群体舆论来约束学生个体的行为。群体规范是我们通过好的纪律、班风、校风来培养学生好思想、好品德的心理根据。在一个群体中创建并维持什么样的行为规范是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人的极为重要的事情。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规范。

三、群体的凝聚力

(一)群体凝聚力的概念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群体凝聚力对学校中班级管理功能的实现有重要的影响。有关的研究表明,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同学间经常产生摩擦、关系紧张、凝聚力弱的班级,会使其成员灰心丧气,离心离德,不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教师应采取措施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

(二)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

1.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

群体依靠共同目标来聚合成员。群体成员对某一目标的认同形成了一种共同的忠诚。共同的忠诚是成员相互认同的基础。成员对群体目标的认同感越高,群体的凝聚力就越强。群体缺乏共同目标,或成员不认同,群体就没有了将成员联系起来的灵魂,就没有凝聚力,就会涣散。

2.群体的领导方式

不同的领导方式对群体凝聚力有不同的影响。勒温、李皮特和怀特的研究表明,民主式比专制式或放任式更有利于提高群体凝聚力。民主式领导可以加强群体内部的团结,受到成员爱戴的领导者就会成为群体团结的核心。而专制式领导导致成员对领导者的依赖,同时群体成员之间关系不良,互相争吵,互相攻击。

3.群体内部目标结构和奖励方式

所谓目标结构指群体中个人目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一般存在三种目标结构,即竞争、合作和独立。不同的目标结构采用的人际相互作用方式不同,产生对凝聚力的不同影响。多伊奇等人关于合作竞争的研究结果显示,合作有利于增强凝聚力,而竞争会降低凝聚力。

奖励方式有两种,即个人奖励和群体奖励。不同的奖励方式对群体成员的情绪和期望有

不同的影响。个人奖励有利于激励个人的积极性,但有离散个体成员之间关系的负面作用。群体奖励有增强群体成员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密切关系的作用,当然,它的负面作用是可能导致群体中的成员产生依赖感,个人努力不够。从增强凝聚力来说,无疑合作是有利的。

4.外部影响

当一个群体面临外部压力(如竞争对手的存在)或受到威胁(如表现不好会失去荣誉或受到惩罚)时,其内部的凝聚力都会大大地增强。因此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

(三)班级凝聚力的维持

凝聚力的大小是班集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所不可缺少的条件。班级的凝聚力如何维持?首先,从维持班集体凝聚力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尽量培养同学间的合作气氛。其次,要帮助班级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和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参加丰富班级活动,使班集体成员有开放和畅通的沟通渠道,学生以作为班级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和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四、非正式群体

(一)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非正式群体是相对于正式群体而言的。正式群体是指为了达到与组织任务有明确关系的特定目标,根据编制、章程或其他要求正式成立的群体。如学校的班级就是正式群体。而非正式群体则是指那些以个人之间共同的价值观、兴趣、爱好和友谊为基础而结成的群体。非正式群体也称作同伴群体、同辈群体、友伴群体等。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是学生在课内、课外联系最密切、交往最频繁的群体,它同样是影响学生态度、品德及个性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非正式群体除了有自发性和满足成员心理需要的两个主要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

(1)凝聚力强。由于非正式群体是自愿结合产生的,成员之间有一定的思想或情感的基础,在活动中态度一致,感情共鸣能增加相互的认同感,增强服从群体目标的自觉性。

(2)群体内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对群体成员行为的制约作用甚大,产生极大的标准化倾向。

(3)信息传递快,反应灵敏。成员之间感情密切,交往频繁,知无不言,很少有心理障碍,信息沟通渠道畅通,反应迅速,而且成员反应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个体成员的反应具有代表性。

(4)自然形成的首领人物受到成员的拥护,有威望,影响力大。

(三)非正式群体的类型

学校非正式群体的分类可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而有不同的类型。

从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原因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四种类型。

爱好型:以彼此共同的兴趣和嗜好为基础而形成的同伴团体。

利益型:以某种利益为基础而形成的同伴团体。

情感型:以相互间的情感为基础而形成的团体。

亲缘型:以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团体。

(2)从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学校教育目标影响的角度,可以分成四种类型。

积极型:学生结成的非正式群体所产生的作用与学校教育目标相一致,其活动内容及结果对学生学业成就及个人全面发展能起到积极作用。

中性型:这类的非正式群体与学校的教育目标无直接的关系,一般也难以从中找出同伴活动后果与学校目标之间的明显因果关系。

消极型:这类非正式群体通常由班级里的差生组成,他们常常不能和其他学生友好相处,喜欢随心所欲地活动,甚至有“反学校文化”的倾向,虽然他们的行为与学校的教育是不一致的,但尚未越轨而构成破坏性的力量。

破坏型:在破坏型的群体中,他们的行为已经超越了法律许可的范围,构成了对社会的危害,比如偷盗、赌博等。

(四)学校非正式群体的作用与影响

非正式群体对于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可能有积极的作用,也可能有消极的作用。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的一致程度。管理班级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1)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

(2)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和保护。可以利用其成员间感情密切的特点,引导他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利用其成员相互信任、说话投机的特点,引导他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利用其成员间信息沟通迅速的特点,可以及时搜集学生的反映,做到心中有数;利用其归属感强、爱好交际的特点,把正式组织无力顾及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完成;利用其自发形成的领袖人物威信高的特点,可授予其适当的合法权利,使之纳入班级目标的轨道。对于中性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持慎重态度,积极引导,联络感情,加强班级目标导向。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而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则要依据校规和法律,给予必要的制裁。

第二节学校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

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即心理距离。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促进人的行为保持一致和谐。

从社会接触的范围来看,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对象主要包括同伴、父母和教师。教师应该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学校里主要的人际关系。

二、印象形成效应及其对教师认知的影响

(一)印象形成概述

1.印象形成的概念

印象形成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并存储在记忆中的认知对象的形象。这是一种对于别人

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的过程。

2.印象形成的模式

印象形成过程当中信息的选择是针对人们各个具体特征的。但事实上,我们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而总是形成对他人的总的印象,并根据这一总的印象来获得最终的行为定向。

那么,总的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安德森发现,人在获得各种信息的同时,会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将各种具体信息综合起来,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或概念。无论是什么人,都是不能接受各种感受相互冲突或杂乱无章的,他们必须使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和由其引起的情感最终会聚于一个一致的观念。

在具体的总的印象形成方式上,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情况。概括起来,总体印象形成的方式有加法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平均模式3种。

(二)印象形成中的若干效应

所谓“效应”就是一种反应效果。印象形成的效应,指的是由于社会心理规律的作用,人们在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对人这种社会刺激的一些特殊反应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种。

1.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许多学者就信息出现的次序对印象形成的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这两个现象。首因效应是指人们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据此对他人作判断。近因效应则是指最后得到的信息对他人的印象形成较强作用的现象。

首因效应的存在表明第一印象至关重要。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相当大的作用,即所谓的“先人为主”。作为教师,一方面需要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这关系到以后一段时间学生是否配合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从教师对学生的印象来看,由于首因效应,教师一旦对学生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就有可能影响对学生日后的客观评价。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克服首因效应的消极影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同时,由于近因效应的影响,教师还应综合考虑学生的一贯表现。

2.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圈作用,指他人的某种品质或特征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即像晕轮一样,一点发亮,照亮四周,“以点概面”了。

在生活中晕轮效应广泛存在。无论什么时候遇到某个人,我们都会根据自己认为最重要的特征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在学校工作中,教师往往会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例如,有人曾要求班主任老师写出每个学生的5条优点和5条缺点。结果是许多教师写不出好学生的那么多缺点,也写不出后进生的那么多优点。而事实上,5条优点或缺点是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存在的,然而整天和学生相处的班主任老师却看不到,这就是晕轮效应使然。教师因此而对学生产生的认识上的偏差,不仅对学生的行为有影响,而且最终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

3.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又称定型,指社会对某一对象有一种固定的看法。这就是对一群人的动机或特征加以概括,然后把同一特征归属于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而不管群体成员的实际差异。

社会刻板印象因其对现实的人加以归类,所以,对于我们认识周围的人,可以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但刻板印象又有过度类化的倾向,它抹杀一群人的实际差异,所以又有形成错

误印象的潜在危险。如果这种归类是不符合实际群体特点的,或是在某些非本质的特点的基础上作出的概括,就会形成偏见。例如,认为知识分子的子女都是聪明勤奋的,小商小贩的子女是不守纪律、不爱学习的。总的说来,对人形成偏见都是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而导致的。因此,教师要防止对学生形成偏见就要注意调查研究,获得比较充分的信息,完全有可能比较正确地认识一个学生。一旦形成了偏见,我们就应努力消除。

4.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使得人们将自己本来具有的东西看成是别人具有这些东西。

由于投射倾向的存在,我们在知觉一个人时,会歪曲他的特点,把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特点投射到他人身上,使我们所形成的有关他人的印象实际上更像我们自己。投射倾向的另一个作用,是人们可以准确评价实际上同他们自己相类似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别人的判断要比其他人准确。在学校工作中,教师对学生的认知也容易受到投射效应的影响。例如,教师以自己的想法代替学生的想法,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揣度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力、接受力来要求学生,等等,教师应注意避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

三、吸引与排斥

(一)人际吸引与排斥的概念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相互喜欢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人际排斥则是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为对抗为特征。

(二)影响人际吸引与排斥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对人际吸引与排斥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根据这些研究可以概括出以下影响因素。

1.外貌

容貌、体态、服饰、举止、风度、行为等因素在决定是否对他人产生吸引力上有很大作用。人们很容易“以貌取人”,这是一种自然倾向。研究发现,外貌美可以产生一种光环作用,即认为外貌美的人也具有其他优良品质,虽然实际上并不一定如此,当双方有了更多的交往时,这种光环作用就会减少。

2.能力

能力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只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关系。超出了这个限度,能力就对交往对象构成了压力。于是,他们会倾向于逃避或拒绝,而去与自己的才能大致相当的人交往。实验说明,白璧微瑕的人最具人际吸引力。比如,教师可以提醒才能出众的学生,避免自命清高,不要将自己装扮成一贯正确的完人,以免被同伴敬而远之。

3.相似

人们喜欢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各种情况的相似,都能引起一定程度的人际吸引效应,如年龄、经历、个性特征的相似,共同的爱好,等等。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因此,在交往中应尽量寻找和发现彼此的相似之处。

4.互补

一些研究发现,性格的互补也可能产生吸引。另外,当交往双方的需要与满足途径构成互补关系时,相互吸引程度也会增加。例如,具有强烈支配性格的人不容易与相同性格的人相处,但他们可能与具有顺从性格的人和睦相处,甚至建立起密切关系。

5.邻近

邻近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和交往频率,影响着他们的关系。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则人们喜欢邻近的人。时间和空间的邻近性,使人们容易彼此了解,产生吸引力。俗语“远亲不如近邻”,说明了这种力量的存在。

邻近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我们所喜欢的人往往是邻近的,但我们所厌恶的人往往也是邻近的。所以邻近是吸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6.性格特征

这是指一个人的综合心理品质的吸引力。在所有的人际吸引中,人的性格特征是一种最为可靠、稳定、长久起作用的因素。培养良好的个性在交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性格是一个人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代表着人的本质。美的东西是好的,好的东西也是美的。一个有高尚品德和才智的人,往往被认为外貌也是有吸引力的。那么,什么是好的品质?心理学家安德逊的研究指出,在人际关系中最受欢迎的10项特质依次排列为:诚恳、诚实、理解、忠诚、可信、可靠、聪明、关怀、体谅、热情。相反,妨碍人际吸引的性格特征又是什么?学者们也做了研究,结果如下:为人虚伪、自私自利、不尊重人、报复心强、妒忌心强、猜疑心重、苛求于人、过分自卑、骄傲自满、孤独固执。

(三)学校里的吸引与排斥

人际吸引和人际排斥使学生在学校里处于不同的地位,出现人缘好的学生、被人嫌弃的学生和遭受孤立的学生。我国的章志光等人用莫里诺的社会测量法所进行的研究表明:人缘好的学生是在学校里最受学生欢迎、吸引力最强的学生,因而情绪高涨而稳定,有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容易产生与班集体相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被人嫌弃的学生是学校里最不受欢迎而被排斥的,他们常常感到不安和气愤,并由此而与集体对立,甚至产生敌意和对抗,很有可能离开班集体而加入落后的小集体;而遭受孤立的学生则被同学们冷落在一旁,既没有欢迎者,也没有反对者,很少与人交往,他们常常因失意而埋怨班集体,甚至迁怒于教师。因此,学生管理必须重视被嫌弃者和被孤立者。一方面,针对这些学生的弱点,帮助他们改变不利于人际吸引的个性特征和不利因素,让他们摆脱窘境,增强吸引力。另一方面,除了教师自己热情关心这些学生外,也要引导全班学生主动接近他们,通过增加交往频率,产生共同的话题和体验,结束不相往来的状况。

四、合作与竞争

(一)合作与竞争概述

1.合作

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标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合作是一种与竞争相对立的社会相互作用方式。

2.竞争

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竞争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双方有共同争夺的目标,二是竞争的结果只有一方取得成功。

(二)学校中的合作与竞争

学校里是提倡合作还是提倡竞争,是合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是竞争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问题,也是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提出一种解释产生竞争与合作不同关系的理论,即目标手段相

互依赖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与他人的行为目标或手段之间如果存在相互依赖的关系,那么它们之间就会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三类目标结构:合作、竞争、独立。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之间存在的是积极的或肯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其他人都达到了目标或采取了某种手段时,自己的目标或手段才能得以实现,他们之间就是合作关系。当不同个体的目标手段之间存在的是消极的或否定性的依赖关系时,即只有与自己有关的他人达不到目标或采取其手段时,自己的目标或手段才能实现,他们之间就是竞争关系。当不同个体能否达到目标或采取其手段与他人无关,个体注意的是自己对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自身的进步幅度,那么它们之间形成的是相互独立的关系。

许多研究者认为,三种不同的目标结构均能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环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中,合作目标结构所创设的环境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社会心理学家约翰逊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班级中与他人合作的人比彼此竞争的人和自己单独学习的入学得好。各学科、各年龄都如此。研究的进一步分析指出,竞争或合作的关系通过自我知觉、信息交流、学习动机、情绪状态等多方面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从而造成不同的结果。合作不仅能提高成绩,而且在促进个体社会化,形成相互支持、喜爱和接受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提高自尊心,形成对同伴、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的积极态度,保证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它们都以能否满足各自的利益而转移。在学校的人际交往中,有时可能同时发生合作与竞争,有时则交替地引起合作与竞争。我们不能片面地强调合作而忽视竞争,也不能强调竞争而忽视合作。理想的教育环境应该协调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实现促进合理竞争和合作的有希手段。

第三节学校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沟通

人际沟通是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维护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基本手段。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也就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的过程,所以也有人把人际沟通称之为信息沟通。学校的人际沟通,是学校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形式,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活动的全过程。要达到教育目标、管理目标,要调整人际关系,都有赖于各种形式的沟通。人际沟通在学校工作中,特别是对于学校人际关系的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人际沟通的特点

人际沟通具有以下特点。

(1)在人际沟通中,沟通双方都有各自的动机、目的和立场,都设想和判

定自己发出的信息会得到什么样的回答。因此,沟通的双方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在沟通过程中发生的不是简单的信息运动,而是信息的积极交流和理解。

(2)人际沟通借助言语和非言语两类符号,这两类符号往往被同时使用。二者可能一致,也可能矛盾。

(3)人际沟通是一种动态系统,沟通的双方都处于不断的相互作用中,刺激与反应互为

因果,如收信者对发信者发出的信息会给予反应,这种反应作为一种信息又反过来作用于发信者,发信者根据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4)在人际沟通中,沟通的双方应有统一的或近似的编码系统和译码系统。这不仅指双方应有相同的词汇和语法体系,而且要对语义有相同的理解。语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沟通情境和社会背景。沟通场合以及沟通者的社会、政治、宗教、职业和地位等的差异都会对语义的理解产生影响,由于理解偏差因而产生沟通障碍。

(三)人际沟通的功能

关于人际沟通的功能,学者们看法不一。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认为,人际沟通有两种功能:第一,传达信息;第二,满足个人心理需要。苏联心理学家洛莫夫认为,人际沟通有信息、思想、情感等3方面的功能。

人际沟通在社会心理现象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作用。我们认为人际沟通的功能可以归纳为3方面:①传达信息——通过沟通,人们交流知识、经验、思想和情感;②心理保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重要的心理需要,正常的人际沟通是心理保健所不可缺少的;③形成和发展社会心理——人的社会心理正是在同他人进行人际沟通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个体在社会、群体和他人的影响下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的相互影响和心理效应,以及群体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而这些心理现象和规律,又无一不是以交流信息为前提的。

二、人际沟通过程

(一)信息沟通的要素

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流。其实,思想、情感也可以看做信息的一种类型。因此,人际沟通就可以归结为信息的交流。因而,人际沟通服从一般信息沟通的共同规律。沟通的一般模型如图11 -1所示。

图l1-1人际沟通模型

从模型中可以看到沟通的基本要素。

(1)信息源:具有信息并试图沟通的个体。他确定沟通对象、选择沟通目的、主动发动沟通过程。

(2)接受者: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将接受到的符号转译。沟通的质量取决于接受者与发送者二者已有经验的差别大小。

(3)信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个体的感受要被他人接受,就必须将它们转化为各种不同的能被他人觉察的信号。各种信号中最重要的是词语;表情、肢体语言也很重要。

(4)通道:是信息的载体。同一信息经过不同的信息通道传递,其效果大不一样。因此,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渠道,使之与传播的信息相配合,并符合接收者的需要。人际沟通以视听

为主;触觉、味觉也很重要。

(二)信息转换过程

在人际沟通中,信息需要经过转换。首先,意义信息转变为发送者的语言、眼神、表情、身体姿势、手势、人际距离等不同形态的符号化信息,通过信道,然后再从符号化信息转变为意义信息,使接受者理解,最终完成信息传递。信息转换的基本操作是编码和译码。所谓编码,就是发送信息者将要传送的意义信息符号化,编成一定的语言文字、符号或者表情、动作。接受信息者接受信息,然后要进行译码。所谓译码,就是把符号的信息还原成意义信息。

(三)沟通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会造成沟通的必要条件的缺失,致使人际沟通受到阻碍。

1.地位障碍

由于阶级、政治、宗教、职业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意识、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使人们对同一信息会有完全不同的解释,从而造成沟通的困难。比如不同党派的成员对同一事件往往持有不同的看法;职业的不同常常造成沟通的鸿沟——“隔行如隔山”;甚至年龄也会造成沟通障碍,所谓“代沟”即为一例。

2.组织结构障碍

有些组织庞大,层次重叠,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太多,从而造成信息的损耗和失真。也有一些组织结构不健全,沟通渠道堵塞,也会导致信息无法传递。处于不同层次组织的成员,对沟通的积极性也不相同,也会造成沟通的障碍。

3.文化障碍

文化背景的不同对沟通带来的障碍是不言而喻的。如语言的不通带来的困难,社会风俗、规范的差异引起的误解,等等,这在我们社会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

4.语言障碍

个人语言表达、交流和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不佳所引起的障碍。同样一种思想,有人表达清楚,有人表达不清楚,理解也不同。因此,单纯利用语言表达思想和事物有很大的局限性,而且在脱离沟通的语言情境时,有可能理解得不正确。

5.个性障碍

这主要指由于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为沟通带来困难。沟通中某一方或双方存在人格缺陷,也会对沟通产生不良影响。一个虚伪、卑劣、欺骗成性的人传递的信息,往往难以让人接受。

6.社会心理障碍

人们不同的社会心理,也会成为沟通的障碍。如需要和动机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又如怀有偏见和歧视的态度,也会造成沟通的障碍。

三、有效沟通技巧

(一)有效师生沟通的基本前提

1.对师生沟通的含义的理解

沟通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一项工作技能,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师生冲突多是源

于师生间缺少真正有效的沟通而造成的。要想实现师生有效沟通,首先需要了解师生沟通的真正含义,确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识。

(1)教师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与学生沟通。人类生活中充满了语言和非语言、有意传达和无意传达的信息,而我们说话所应用的词汇仅仅只占其中的7% -24010。选择穿什么样式的衣服,不同的坐姿站姿,脸部变换的表情,使用或省略某些词汇,等等,都在表现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和感觉。其中一些信息的传递可能是无意识的发出或接受的。

对学生而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装扮气质、语言和表情,都是在对学生传递一种信息,让学生下意识地进行判断:“我是不是该喜欢这个老师?”“这个老师怎么看待我?”“这个老师是不是让我觉得很愉快很舒服?”……年级越低的学生,这种心态越重。年级越低的学生,他们对学校施与他们的教育影响,越是受制于他们对师生关系的感受。

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是师生双方整体信息的沟通,是每地每时每刻在不间断地进行的。教师只要一和学生接触,就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师生沟通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我得马上进入角色,不可掉以轻心。

(2)教师发出信息的方式影响学生准确接受信息。在师生沟通中,沟通信息的构成远比我们使用的词汇要复杂。教师说话的语气、语调,教师与学生眼睛接触的频率,教师的表情姿态等,所有这些都在帮助学生接受、理解教师所使用的语言的意义。教师传递信息的方式确实影响着学生对这些信息的理解和评价。真正的沟通是信息被学生准确接受,但是在通常的沟通中,信息的接受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复杂得多。在师生沟通中,做教师的通常在与学生沟通中的心态是“你作为我的学生,理所当然要接受这些信息”。可事实上,教师真正需要的是“学生如何来接受这些信息”,需要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而不仅是教师本人意图的表现。

所以,作为师生沟通的主动方——教师,不断改进自己发出信息的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3)教师开始传递信息的方式,往往决定了与学生沟通的结果。在人们日常的沟通中,“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师生间,学生对教师的初次见面非常重视。在师生关系中,教师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如果教师漫不经心地展开与学生的初次沟通,几句话就会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甚至使他们厌倦,进而拒绝教师所传递的信息。

(4)师生沟通是双向的,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判断沟通是否成功。成功的沟通有两个关键的因素:教师传递给学生有说服力的信息,并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在沟通学中,常常用“双手击掌”来理解这个原理。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是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而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提出要求”是教师只顾自己说,而不注重学生的反应。

教师怎样判断自己与学生的沟通是否成功?只要看学生的反馈和回应就可以了。具体说,学生是不是按照你所希望的那样去想,去做了?别人对你的印象如何?你是否能够理解你的学生?这些都是判断师生沟通是否成功的标准。

教师对师生沟通含义的基本理解,是有效沟通的第一个基本前提。

2.有效促进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教师在师生沟通中应该遵循哪些心理学原则,这是有效师生沟通的第二个基本前提。

研究发现,人脑先有情绪中枢,再慢慢发展出思维中枢。情绪具有干扰思维的强大功能,使得思维往往难以抗衡情感。这项研究揭示出,学生首先需要对教育活动产生热情,才会有对教育活动的投入;只有对教师产生尊敬、好感等正面的情绪,才能接受教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技巧唤起学生的情感,再进行逻辑层面的教学,才会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而师生之间所有的正面情感都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产生的。

教师只有在与学生进行人际沟通时,才能检验自身对师生关系原则是否能真正的理解,并加以贯彻执行。师生沟通的心理学原则的生命力是在师生沟通的具体实践中体现出来的。

(1)真诚。在心理咨询中,卡尔·罗杰斯把“真诚”解释为自由地表达真正的自己,表现出

开放和诚实,是一个表里如一、真实可靠的人。也有心理学家认为,真诚是真实、可靠、诚实的同义词。教师对学生真情流露的关爱和基于尊重信任的坦诚,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满足基本的心理需要。

真诚沟通,让学生一吐为快。学生心中郁积着苦闷和孤独,他们渴望交流,又不愿轻易交流,教师只有真心地去爱学生,才能换来学生的真情流露。真情流露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也可以让师生感情在交流中融为一体,不断升华。

(2)尊重与接纳。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只有对对方尊重和接纳,才会发生有效的沟通。在师生关系中,与其说尊重与接纳是教师对学生的沟通态度,不如说是教师在哲学上的一种人性观,倾向于“性善论”,即教师相信学生是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他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并帮助学生相信教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他在教师的眼中仍然是一个有潜力和价值的人。“即使我有缺点和不足,但是老师仍然喜欢我,仍然接纳我”,教师不要求学生先变得完美,先改正错误,然后才接受他,而是始终无条件地相信学生有朝好的方面去无限发展的可能性,这是接纳较完整的品质。

然而,教师对学生的接纳和尊重不是对学生无理性的溺爱和迁就。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和接纳包含了这些内容: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并不等于赞同学生的不良行为;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不等于教师不能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思考模式;对学生的尊重和接纳也意味着当学生在表达时,教师不轻易下判断,不对学生随便地作出“好”或“坏”的判断,只是先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去聆听,给予学生充分的宽容去表达和自我觉察;在教师的内心深处始终对学生未来的良性成长持积极的态度。事实上,许多学生在成长以后,常常会说是老师起初对他们无条件的接纳,才让他们对自己产生信心,产生改变自己的力量和动力。学生是在这种正面心态下真正进步的。

(3)同理心。同理心包括三个条件:第一,站在对方的立场去理解对方;第二,了解导致这种情形的因素;第三,让对方了解自己对其设身处地的理解。

每个人都有一个内部参考系,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个人参考系,就必须放弃所谓客观的外部参照系,从学生的立场、利益、处境出发,去把握其内心世界,体验和理解其内心世界,并有效地将这些感受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得到理解和尊重后,从而产生温暖感和舒畅的满足感。这种感受可以诱发出充满体谅和关心爱护的沟通氛围。

沟通的一方从对方的言行中推论出某感受、信念和态度,是一种能力。同理心的培养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

(二)关键的沟通技巧——学会倾听

1.倾听是首要的沟通技巧

如果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善于谈话的人,首先就要做一个善于倾听别人的人。

“上天赋予我们一根舌头,却给了我们一对耳朵,所以,我们听到的话可能比我们说的话多两倍”;医学研究表明,婴儿的耳朵在出生前就发挥功用了。听、说、读、写中,听的训练最少,因而难度也可能最大。不论多么仔细地听,在听了以后大部分人马上忘掉一半以上的内容。两个月后,一般的听者大约只能记得四分之一的内容。

听的两大问题:研究表明大部分人至多是中等程度的听者;能不能听懂对方的意思,能不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理解对方。

2.倾听的四个层次

根据专家的分析,倾听可以分成四种层次。

(1)心不在焉。倾听者“听而不闻”,如同耳边风,有听没有到,嗯……喔……好好……哎……略有反应其实是心不在焉;几乎没有注意说话人所说的话,心里考虑着其他毫无关联的事情,或内心只是一味地想着辩驳。这种倾听者感兴趣的不是听,而是说,他们正迫不及待地想要说话。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往往导致人际关系的破裂,是一种极其危险的倾听方式。

(2)被动消极。倾听者被动消极地听所说的字词和内容,常常错过了讲话者通过表情、眼神等体态语言所表达的意思。这种层次上的倾听,常常导致误解、错误的举动,失去真正交流的机会。另外,倾听者经常通过点头示意来表示正在倾听,讲话者会误以为所说的话被完全听懂了。

(3)主动积极。倾听者主动积极地听对方所说的话,能够专心地注意对方,能够聆听对方的话语内容。这种层次的倾听,常常能够激发对方的注意,但是很难引起对方的共鸣。倾听者往往以复述对方的话表示确实听到了,每句话或许都进人大脑,但是否都能听出说者的本意、真意,仍值得怀疑。

(4)同理心。用同理心积极主动地倾听,这不是一般的“听”,而是用心去“听”,这是一个优秀倾听者的典型特征。这种倾听者在讲话者的信息中寻找感兴趣的部分,他们认为这是获取有用信息的契机。这种倾听者不急于作出判断,而是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看待事物,总结已经传递的信息,质疑或是权衡所听到的话,有意识地注意非语言线索,询问而不是辩解质疑讲话者。他们的宗旨是带着理解和尊重积极主动地倾听。这种感情注入的倾听方式在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同理心的倾听的出发点是为了“了解”而非为了“反应”,也就是透过交流去了解别人的观念、感受。

Mehrabian和Ferris对言语和非言语方式的沟通进行数据分析,每个影响的程度系数如下:言语成分占7%,声音占38%,面部表情占55%。所以同理心的倾听要做到下列“五到”:不仅要“耳到”,更要“口到”(声调)、“手到”(用肢体表达)、“眼到”(观察肢体)、“心到”(用心灵体会)。

当我们能用同理心去倾听别人说话时,自然可以提供给对方心理上的极大满足与温馨,这时你才能集中心力去解决问题或发挥影响力。

3.积极倾听的技巧

积极倾听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更理解学生,随之带来更好的沟通效能。特级教师黄爱华总结了行之有效的倾听技巧有10项。

(1)带着热情来倾听。微笑着面对说话的学生,全神贯注地去倾听学生表达的每一句话,始终用目光注视对方。避免思维遨游,训练自己在倾听时高度集中注意力。

(2)使用并观察肢体语言。这些肢体语言包括:自然的微笑,不要交叉双臂,手不要放在脸上,身体稍微前倾,常常看对方的眼睛,点头。同时还要以体态语言,如口头语、表情、手势等,向对方表达自己的了解程度,或是要求对方解释、澄清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对方的面部表情、眼神和体态,以便对对方的感情、态度进行推断。

(3)非必要时,避免打断他人的谈话。

(4)反应式倾听。反应式倾听指的是重述刚刚所听到的话,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沟通技巧。我们的反应可以让对方知道我们一直在听他说话,而且也听懂了他所说的话。应该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述说对方的重点。比如说:“你说你住的房子在海边?我想那里的夕阳一定很美。”

(5)找出重点。把注意力集中在会谈重点上面,这样我们才比较容易从对方的观点了解整个问题。

(6)暗中回顾,整理出重点,并提出自己的结论。暗中回顾并整理出重点,也可以帮助我们继续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能指出对方有些地方话只说到一半或者语焉不详,说话的人就知道,我们一直都在听他讲话,而且也很努力地想完全了解他。如果我们不太确定对方比较重视哪些重点或想法,就可以利用询问的方式,来让他知道我们对谈话的内容有所注意。

(7)接受说话者的观点。就算是说话的人对事情的看法与感受,甚至所得到的结论都和我们不同,他们还是可以坚持自己的看法、。结论和感受。尊重说话者的观点,可以让对方了解,我们一直在听,而且我们也听懂了他所说的话,虽然我们不一定同意他的观点,但我们还是很尊重他的想法。除此之外,也能够帮助说话者建立自信,使他更能够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

(8)做一个主动的倾听者。倾听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行为。当你感觉到对方正在不着边际地说话时,可以用机智的提问来把话题引回到主题上来。倾听者不是机械的“竖起耳朵”,而是在听的过程中脑子要转,不但要跟上倾诉者的故事、思路,还要体会对方的情绪感受,在适当的时机提问、解释,使得会谈能够步步深入下去。

(9)提出问题和适时引入新话题。凭着你所提出的问题,让对方知道,你是仔细地在听他说话。而且通过提问,可使谈话更深入的进行下去。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使什么呢?”“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怎样想的呢?”

人们喜欢从头到尾安静地听他说话,而且更喜欢被引出新的话题,以便能借机展示自己的价值。你可以试着在别人说话时,适时地加一句:“你能不能再谈谈对某个问题的意见呢?”

(10)要听出言外之意。一个聪明的倾听者,不能仅仅满足了表层的听知理解,而要从说话者的言语中听出话中之话,从其语情语势,身体的动作中演绎出隐含的信息,把握说话者的真实意图。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交流、沟通。倾听并不像一般想象得那么简单。如同演说和写作,倾听通常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倾听能力对很多人来说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通过不断实践与培训来加以提高。

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群体规范通过从众使学生保持认知、情操和行为上的一致,并为学生的行为画定了( )。A.方向和范围B.方向C.范围D.纪律约束

2.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学校里主要的( )。

A.人际关系B.对立统一关系C.心理互动过程D.人与人的矛盾

3.人的年龄也会造成沟通障碍,所谓“代沟”是指( )。

A.心理障碍B.个性障碍C.地位障碍D.文化障碍

4.“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是人际吸引中的( )。

A.相似吸引B.互补吸引C.邻近吸引D.外表吸引

二、填空题

1.人际沟通是指人们之间的_过程,也就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交流各种观念、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2.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_,即心理距离。3.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_。

4.信息沟通过程的基本要素有_、_、信息通道和_。

三、辨析题

1.学校非正式群体对于实现正式群体的目标只有消极的作用。( ) 2.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上竞争总是比合作更有效。( )

四、简答题

1.简述群体规范的功能和意义。

2.简述印象形成的效应。

3.影响人际吸引与排斥的因素有哪些?

4.简述非正式群体的特点。

5.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6.人际沟通的障碍有哪些?

7.简述师生有效沟通的心理学原则。

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2

教育学考试题(二) 一、填空题(在下列每题的空白处填上正确的字词,每空1分,共15分) 1.教师劳动的价值具有明显的和隐含性,因而只能在学生进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之后 才能得到具体体现。 2.荀子认为是否重视教师的作用与国家兴衰存亡关系极为密切,他说:“国将兴,必;国将衰,必。” 3.班集体是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 4.班主任要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必须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二是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做好偶发事件中的个别教育工作。 5.班主任工作涉及面广,连续性强,时空领域大,因此必须抓好工作计划和具体执行计划的制定。 6.说服教育是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它主要是通过、讲道理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7.通常,人们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的的数量,把课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 8.我国中小学常用的以直观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和。 9.教育目的的结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这是核心部分;二是。 10.教育投资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和地方在财政总支出中拨给教育事业的经费,它通常包括和教育基本建设费两部分。 11.遗传素质、环境和教育所赋予的一切发展条件,只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才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因素和决定因素。 12.原始形态的教育是与劳动紧密结合的,而古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与生产劳动。 二、选择题(下列每题后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一项为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1分,共15分) 13.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人类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①《论语》②《劝学》③《学记》④《进学解》 14.最早论证班级授课制度的著名教育家是() ①凯洛夫②夸美纽斯③昆体良④赫尔巴特 15.学校正式出现在()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最终版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2009年7月)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 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 4、自我效能感: 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 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 6、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部动力。 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 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 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 14、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16、创造力: 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 17、品德与品德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教育心理学练习与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二、简答与论述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有哪些,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是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三个过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简答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关键时间、时间和各阶段发展特点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名词解释 心理发展 关键期 学习准备 二、简答与论述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小学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有哪些?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最近发展区 二、简答与论述 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与教学的关系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名词解释 人格 自我意识 二、简答与论述 简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名词解释 认知方式 智商 性格 二、简答与论述 学生之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认知差异对教育有哪些启示? 性格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对教育的启示有哪些?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名词解释 学习 二、简答与论述 1、学习的心理实质是什么? 2、学生学习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3、简述加涅的学习分层和学习结果分类 4、我国对学习的分类是怎样的? 第二节联接学习理论 一、名词解释 试误说 准备率 强化 消退 惩罚 程序教学 二、简答与论述 1、试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哪些? 2、准备率对教师的启示有哪些? 3、学习信息加工模式是怎样的?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一、名词解释 机械学习 接受学习 先行组织者 完形顿悟说 学科基本结构 二、简答与论述 1、完形顿悟说的意义?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哪些?对教师教学有什么启发? 3、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什么? 4、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 2、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3、教学监控能力 4、学习动机 5、学习迁移 6、心智技能 7、创造性 8、自我意识 9、品德 10、心理卫生 二、简答题 1.简述个体心理系统。 2.心理过程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心理特征。 4.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5.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6.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有哪些? 7.简述教师效能感的影响因素。 8.教学反思的过程有哪些。 9.简述教育机智的表现。 10.大学生学习有何特点? 11.简述学习动机的类型。 12.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 13.学习迁移有哪些类型。 14.影响学习迁移因素有哪些? 15.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6.大学生思维有何特点? 17.简述教材直观。 18.大学生记忆品质有何特点? 19.遗忘有何规律;如何增强记忆? 20.简述知识的结构。 21.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过程有哪些? 22.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23.简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24.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25.品德的结构有哪些? 26.简述非正式群体。 27.大学生人际关系有哪些特点? 28.简述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29.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 30.如何对大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 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三、辨析题 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2、有些优秀教师虽然没有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却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优秀教师。因此,个别青年教师说:不学高等教育心理学照样可以当好教师。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3、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4、现代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对高等学校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当代教师不仅要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情感,还要有符合教育教学工作的高能力和素质。 5、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和学会做人,高等教育的目的也不利外。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6、人的任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这句话有道理吗? 7、既然学习需要动机的作用,那么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就会越好。你对此论有何 看法? 8、“学会了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话有道理吗? 9、教育工作中的“教是为了不教”的说法有道理吗? 10、心理学研究表明,直观是领会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掌握的首要环节。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11、一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则遗忘发生越快。由 此,我们认为复习的次数越多,复习的效果就越好。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12、“为创造而教”,应该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你对此论有何看法? 13、自我意识就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外貌、体形、性格特点的认识。 14、一名大学生如果对自己各方面都很满意,觉得自己非常出色,那么就达到了自我悦纳的程度。 15、学生考试作弊表明其品德存在问题。 16、某些青年教师缺乏责任感并非品德问题,管理者对此不必多批评。 17、有些大学生常进行老乡聚会易形成各种帮派,不利于学校管理,必须对之加以限制。 18、个体在与他人交往中要做到“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19、学生只要没有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就可以被认为是心理健康。 20、辅导员在指导大学新生时着重解决他们的想家问题就行了。 四、论述题 1、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试论述应如何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2、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什么特点?论述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3、教材直观有哪几种?谈谈在实际教学中他们的优缺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知识遗忘的过程与特点,试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知识学习的效率? 5、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又有哪 6、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试论述在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7、大学班集体的作用和类型有哪些?试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班集体的凝聚力?

教育心理学第12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 第十二章教学设计 一、选择题: 1、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D 】P188 A.学生成绩 B.智力测验 C.期末评比 D.教学目标 2、评价教学结果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是【 A 】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环节 D.教学方法 3、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 】P195 A.引起学生注意 B.揭示教学目标 C.适时给予反馈 D.评定学习结果 4、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教学是【 D 】P202 A.程序教学 B.个别化教学 C.发现教学 D.情境教学 5、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是【 B 】P201 A.个别化学习 B.发现学习 C.情境学习 D.合作学习 6、下面哪一种教学策略不属于个别化教学【 A 】P203 A.发现教学 B.程序教学 C.计算机辅助教学 D.掌握教学 7、只要给与足够的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儿乎所有的学习内容。这一教育理念属于【 B】 P204 A.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 C.概念学习 D.合作学习 8、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任何学习者都可以掌握该课程80%-90%的评价项目,达到A或B 的学习成绩。这种教学理论是【 B 】 A.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 C.合作学习 D.个别化教学 9、布卢姆认为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可以达到掌握的程度是【 B 】P204 A.100% B.80%-99% C.70% D.50% 10、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主要依据【 A 】 A.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心理过程 B.知识与技能的心理特征 C.知识向技能转化的规律 D.知识学习情境与其测量情境的变化程度 11、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叫【 A 】P200 A.教学策略 B.学习策略 C.教学计划 D.教学目标 12、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 C 】P188 A.思维品质 B.学习内容 C.学习结果 D.知识技能 13、( )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 C 】P190 A.知识 B.应用 C.评价目标 D.综合目标 14、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 B 】P190 A.两个等级 B.五个等级 C.三个等级 D.四个等级 15、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 D 】P189 A.信息加工 B.学习活动 C.复杂记忆 D.理解 16、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 A 】 A.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结果的类型 B.教学媒体 C.教师的爱好 D.“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17、布鲁纳在教学上提倡。【 C 】

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幼儿教育心理学概述 思考与练习题 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一)研究幼儿心理的形成规律 (二)研究如何应用规律 2.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 (一)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人所具有的世界观是多种多样的,世界观不同,其相应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也会千差万别。幼儿教育心理学所揭示的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如遗传、环境、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幼儿心理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稳定性与可变性,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等。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不仅有助于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而且为正确处理幼儿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加强自身修养和自我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工具。 (二)提高幼儿教育的效能 积极学习和利用各种有关幼儿心理形成的发展规律,可以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合理组织教学活动,采取各种正确的教育措施与手段来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和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提升幼儿教育的质量和效能,关键在于培养和造就一批理论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一线幼教工作者。幼教工作者要保持不断学习和创新的意识与精神,紧跟幼教研究的步伐,积极吸纳幼教研究领域的新成果和新方法,并及时转化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有助于幼教工作者胜任自己的工作,助于幼教工作领域脱颖而出,成为专家型和研究型幼儿老师。 2.如何理解幼儿教育系统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请在学完全书之后,对该问题进行再次的分析,以对比你的看法是否有所变化。 (一)教师的“教”,是教师对幼儿施加教育影响,是按国家规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内容直接传递给幼儿,或是通过幼儿园中的玩具、榜样、幼儿关心的事件间接达到教育目的。 (二)幼儿的“学”,幼儿是学习的主体,能否接受知识,接受到什么程度,主

教育心理学多选练习题(带答案)汇编

心理学多选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ACE)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态度定势 E.同伴群体 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ABC) 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E.同龄团体差异 专家具有哪些特征?(ABCDE) 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 B.专家记忆容量较大,因而提取信息的速度更快 C.专家善于应用直接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D.专家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问题的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 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的监控能力 在理解与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ABDE) A.判断时应兼顾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方面 B.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 C.心理健康只是一种状态 D.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 E.心理健康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自编测验的常见错误是(ABC) A.教师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判断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 标 B.教师对测验准备不够充分 C.测验太简单,题量小 D.教师不关心学生知识水平而是题目过于复杂或过于简单 E.教师对测验的项目分类比例不一致 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BCDE) A.奖学金 B.对成绩的认可 C.表扬 D.改善学习 E.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能是(ABCDE) A.刺激 B.反应 C.环境线索 D.学习目标 E.态度 综合包括三个水平(ABE) A.用语言表达自己意见时表现的综合 B.处理事物时表现的综合 C.理解材料表现得综合 D.生产新模式表现的综合 E.推演抽象关系时表现出的综合 我国心理学家一般把学习分为(BCE) A.动作学习 B.知识学习 C.技能学习 D.经验学习 E.行为规范学习 下列选项是对皮亚杰个体思维发展理论的叙述和评价,其中正确的是(ABDE) A.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固定不变,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图式或认知结构 B.图式或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建构的过程 C.皮亚杰将思维发展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的顺序是:感知运算阶段、前感知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D.现在有些心理学家对皮亚杰的思维模式发展理论的某些观点存在的质疑 E.皮亚杰认为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ABCE) 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 B.个体的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 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进程不同 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 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下列属于元认知控制过程的是(ABC) A.制订认知计划 B.监视计划的执行 C.对认知过程的调整 D.对认知结构的反馈 E.管理认知过程中所使用的资源 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ABCD) A.系统结构图 B.流程图 C.模式或模型图 D.网络关系图 E.双向图 下列属于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的是(ABCDE) A.强化 B.逃避条件作用 C.回避条件作用 D.消退 E.惩罚 下列属于正迁移的是(ABCE) A.数学审题技能的掌握对物理、化学审题的影响 B.在学校爱护公物的言行影响在校外规范自己的行为 C.外语学习中,词汇的掌握对阅读的影响 更多精品文档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 的括号内。 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 性、目标的难易度和(A )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 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 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C) A.观察法 B.实验法 C. 调查法 D.测验法 3.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组织在较长的时间里连续进行观察、调查、了解, 是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 B) A.观察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C ) A.早期管理理论 B.传统管理理论 C.科学管理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 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C ) A.人性管理理论 B.群体行为理论 C.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 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 理论是( C)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 决策理论 7.情绪、情操是心理过程中的( C) 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情感过程 D.反映过程 8.强调环境对个人行为和性格起决定作用的个性理论是(B ) A.特质论 B.社会学习论 C.心理分析法 D.个性类型论 9.行为特征表现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等的气质类型是( C)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10.“早熟”与“晚熟”是(C ) A.能力的类型差异 B.能力的水平差异 C.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 D.能力的质的差 异 11.他人行为涉及归因者而导致归因的偏差是(B ) A.差 B.涉及个人利益的 归因偏差 C.涉及社会地位的归因偏差 D.对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归因偏差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单选题(20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学校教育情境中的基本规律的科学。 A.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 B.学生的学 C.教师的教 D.学生身心发展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 A.理论科学 B.应用科学 C.交叉科学 D.实践科学 3.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的方法,称为。 A.测验法 B.个案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4.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所提。 A.阿特金森 B.马斯洛 C.维纳 D.班杜拉 5.下列属于负强化的例子是。 A.杀鸡骇猴 B.当孩子犯错时拿走他最喜欢的玩具 C.孩子去医院看病不再发烧了 D.孩子表现不好就饿他一会儿, 表现好才给吃的 6.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

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7.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驱力 B.附属驱力 C.欲望驱力 D.自我提高驱力 8.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和述性知识 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9.如果要想记忆效果好,过度学习的程度应保持在。 A.120% B.130% C.140% D.150% 10.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思维 B.练习 C.反思 D.想象 1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迁移可以分为。 A.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C.正迁移和负迁移 D.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 12.关于个人自己认识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称为。 A.认知 B.元认知 C.技能 D.操作 13.以下各项中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4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整理2018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 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在人的认识、情感、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内心心理活动,它们经常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中。 个性心理:一个人在心理过程的发展和进程中,经常表现出来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得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教师角色:传道授业解惑,既是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者。教师主要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分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遗传素质:是生物体遗传给后代的生物特征,主要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例如:肌体的形态、构造、感官特征、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等,它是婴幼儿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必要条件。 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人生观是由世界观决定的。其具体表现为苦乐观、荣辱观、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学习: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心理现象。学习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人类的学习是广义的学习,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机械学习是一种单纯依靠记忆学习材料,而避免去理解其复杂内部和主题推论的学习方法。平时多称为死记、死背或死记硬背。 接受学习:是将学生要学习的概念、原理等内容以结论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基础之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习迁移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它不仅存在于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认知策略和态度品德的学习之中。 普遍迁移:一开始是学习一个普遍的观念,而不是学习技能,然后这个普遍的观念可以用做认识原先掌握的观念的一些特例的后继问题的基础。 侧向迁移:习得的概念和或一般在新情境中的简单运用,一般不会产生新的概念或规则。 知识:即陈述性知识,是指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及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命题:指一个独立的断言,通过它可以使我们了解某个判断的真假。 图式:是由信息组成的单元,是大的知识结构,它能够运用于范围广泛的情境之中,是加工信息的基本框架。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习得的、用于改善自己在某一学习任务上的表现,并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一组或多组方法、技巧或程序。 元认知策略:指学生对自己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

教育心理学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选择题: 1、1903年,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题的专著出版了,它的作者是【 B 】P9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弗洛伊德 D.华生 2、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作者是以下哪一位心理学家【 C 】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桑代克 D.斯金纳 3、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作者是【 B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弗洛伊德 D.华生 4、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 D 】P9 A.18世纪 B.19世纪 C.19世纪中叶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5、上世纪60年代初,由谁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 B 】P10 A.斯金纳 B.布鲁纳 C.皮亚杰 D.布卢姆 6、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 A 】P11 A.社会文化研究 B.家庭环境研究 C.学校环境研究 D.班级气氛研究 7、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哪里引进的【 B 】P12 A.俄国 B.西方 C.日本 D.澳人利亚 8、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B 】P12 A.陶行知 B.廖世承 C.潘菽 D.蔡元培 9、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C 】P10 A.20世纪20年代以前 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80年代以后 10、学科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组成部分是在【 B 】P10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1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众多,其中核心内容是【 B 】P5 A.教学过程 B.学习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1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涉及【 B 】P7-9 A.三大方面 B.四大方面 C.五大方面 D.六大方面 13、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C 】。P9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 14、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 C 】P10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90年代起 15、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C 】。P4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

2008年湖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考试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诞生于() A.二次世界大战以后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60年代末D.1903年 2.将学业成功或失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 A.能力B.努力C.任务难度D.运气 3.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A.共同要素说B.概括原理说 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 4.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B.态度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5.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望梅止渴 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的人物的行为 6.小明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A.言语信息B.态度C.动作技能D.智慧技能 7.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哪种模式进行教学()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发现学习 8.下列对前运算阶段儿童思维描述不正确的是() A.单维思维 B.思维的不可逆性 C.思维的可逆性 D.自我中心 9.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一做法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消退D.惩罚 10.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探究学习 答案:1-5:DCCBD 6-10:ABCBA 二、概念比较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正强化和负强化 2.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 3.成就动机与自我效能感 4.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5.上位学习与下位学习 6.算法式策略与启发式策略 三、简述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及其对教学的指导意义。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有何特点,高校教师如何帮助他们有效地进行自我教育?

2016教师资格考试 教育心理学分章练习 附答案和重点第三章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中小学适用)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一、选择题: l、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中,最低层次的学习是【 A 】P32 A.信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辨别学习 D.概念学习 2、巴甫洛夫的检点条件反射属于【 B 】P36 A.信号学习 B.刺激一反应学习 C.连锁学习 D.言语联结学习 3、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 D 】P35 A.斯金纳 B.布卢姆 C.皮亚杰 D、桑代克 4、桑代克认为学习过程是【】 A.顿悟过程 B.同化和顺应过程 C.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 5、在桑代克的饿猫逃出笼子的实验中,饿猫一次成功逃山获得食物的动作就会保留下来,而多次出现的无效动作却最终都被淘汰。这种学习定律属于【 C 】 A.练习律 B.准备率 C.效果律 D.选择反应律 6、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中第一个规律是【 D 】P35 A.准备率 B.理解律 c.练习律 D效果律 7、如果条件相等,满意的结果会增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烦恼的结果会削弱联结。 这是桑代克的【 B 】P35 A.联结律 B.效果律 C.准备律 D.练习律 8、巴甫洛夫经典实验“条什反射”中用的动物是【 C 】P36 A.鸽子 B.猩猩 C.狗 D.白鼠 9、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是条件反射的【 C 】P37 A.获得 B.消退 C.泛化 D.分化 lO、儿童做对了某件事,得到成人的物质奖励或表扬,属于【 A 】P39 A.正强化 B.零强化 C.负强化 D.惩罚 11、儿童因有改进错误行为表现,所以家长取消了限制儿童看电视的禁令,这属于【A 】P39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无强化 D.惩罚 12、古典格式塔学派认为学习过程是【 C 】P43 A.尝试与错误 B.形成认知地图 C.顿悟 D.观察 13、主张以“发现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的理论是【 C 】P45 A.完形—顿悟说 B.尝试一错误错误 C.、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D.有意义接受学习沦 14、“学习的本质在于在头脑中主动形成认知结构”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C 】P45 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斯金纳 15、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C 】P45 A.构造完型 13.尝试错误 C.形成认知结构 D.建立条什反射 16、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是【 C 】P48 A.接受学习 B.机械学习 C.意义学习 D.信号学习 17、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这种学习属于【 D 】P48

管理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管理心理学资料 第一章 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并用科学的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与规律效能,最终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全面发展的一门学科。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动机管理,动机是人类一切心理活动的起点和前提;认知管理,认知是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情绪管理,情绪的劳动与管理、应激管理、员工卷入等;行为管理,良好的行为是一切心理管理的最终目标;组织管理,包括组织概述、组织士气和气氛、组织变革与发展等。 3.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管理心理学着重研究行为背后潜在的心理活动规律,而组织行为学重点探讨行为特点和规律本身,把人的外显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已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管理心理学侧重于本源学的研究,而组织行为学则侧重于现象学的研究 2)理论基础不同 管理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理论源泉主要是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来源更加多样化,如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 3)形成的背景不同 管理心理学:1912,美籍德国的闵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首先正式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管理中;1958,美国的利维特正式提出“管理心理学”这一术语,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由行为科学发展而来,是行为科学与组织管理相结合而形成的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形成跨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 4.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联系 1)心理与行为密切相关:一方面,行为是心理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在研究人的行为时,必然会涉及行为背后的潜在心理机制;另一方面,心里是一种内隐的活动,管理心理学在探索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时,也需要通过观察人的外部行为来达到推断内部过程的目的。 2)研究内容上的联系,二者在研究的总体框架上无大地差别,其基本内容皆为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个体、群体、领导、组织等方面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只是对同一问题的研究视角和出发点不同而已。 3.研究目的上的联系:目的基本相同,通过对组织管理活动中的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心理机制的探索,揭示有个规律,不断促进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持续提高工作绩效与管理效能,最终实现组织好人的全面发展。 4.管理心理学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个体关怀和宏观关心——探索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时应表现出个体关怀的特征。 2) 是什么或为什么——发挥心理学的优势,不仅回答“是什么”或“怎么做”的问题,还要弥补组织行为学在回答“为什么”问题方面的不足。 3)务实或理论——强调系统的掌握理论知识 4)行为或意识——强调提高或改变员工的意识或觉悟水平。 5.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个案调查法 第二章 1.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理论背景 1)心理技术学:德国斯腾1903年提出。最早研究的是冯特的学生闵斯特伯格,1912出版《心理学与工作效率》,被称为工业心理学之父。研究人-机关系问题,与发展心理学研究方向一致,但是缺

幼儿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测试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测试 基础必背题▲ 1.教育的本质是---------------------------------------------------- 2.幼儿教育即---------------------------,包括-------------------与------------------------ 3.幼儿教育最典型的形式是--------------------------------- 4.幼儿可以自然自发的进行学习。() 5.-------------------------------------------------是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 6.幼儿教育心理学: 7.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 8.幼儿教育心理学主要探讨幼儿教育系统中的------------------------------------------- 9.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有---------------------------和---------------------------- 10.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 ----------------------------- 11.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 -----------------------------,---------------------------------,------------------------------------- 12.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 13.观察法: 14.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在对自己孩子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些 基本特点。 15.教师常用的观察方式有-----------------------,------------------------,---------------------------, ---------------------。 16.()是指选取一件简短的个别事件进行完整的记录。 A轶事记录B时间取样C事件取样D核查表 17. 轶事记录受时间限制,不必做连贯系统的记录。() 18. 作品分析法: 延伸拓展题 1.广义的教育包括()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企业培训 2.狭义的教育指()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企业培训 3.如何理解教育的实质? 4.人才是指能参与社会生活的社会成员。() 5.教育是传递各种经验的主渠道。() 6.幼儿园教育: 7.幼儿园中,教师及其活动与幼儿及其活动之间的交互作用是最典型、最普遍的形式。() 8.教师应该尊重和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9.()是指导幼儿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武器。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机械唯物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 10.华生说:“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我保证能把他们训练为任何一种人。”这种教育万能的观点 是科学合理的世界观。() 11.观察法的类型包括() A长期观察B定期观察C短期观察D全面观察E重点观察F片面观察G直接观察H间接观察I参与观察J非参与观察 12.幼儿教育心理学立足于创新,创新是衡量和评价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标准之一。() 13.观察法的作用有() A了解幼儿B评价幼儿C确定教学计划D尊重幼儿 14.观察的程序有() A对观察结果的记录B对观察结果的描述C对观察结果的解释D对观察结果的分析 15.有效观察的条件() A做好观察的前期准备工作B做好观察记录C消除观察误差 16.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 17.()是比较简便易行,为教师普遍采用的观察方式。 A轶事记录B时间取样C事件取样D核查表 18.()是指对要考察的特定的行为、事件进行观察记录,即等待所选定的行为出现时才做记 录,不受时间的限制。 A轶事记录B时间取样C事件取样D核查表 19.()即事先设计好的简便易行的记录表单,观察者观察到相应的行为时,就在相应的栏目 中做记号。 A轶事记录B时间取样C事件取样D核查表 20.幼儿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可以产生多种不同形式的结果,即作品。() 21.作品分析中不需要幼儿参与。() 22.作品分析法的作用有() A了解幼儿B制定改善或干预方案C提高幼儿身心发展水平D矫正幼儿身心疾患 23.()原则是指从客观实际出发,来揭示教育过程中幼儿心理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 A客观性B发展性C实践性D教育性E综合创造性 24.----------------是儿童感知世界的最早信息来源,是幼儿教育的开端,对幼儿的影响最持久,最广泛。 25.()是指依据观察的目的,对幼儿在一定时间内的某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进行观察与记录。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