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资料(综合版)

一、选择题(*多为多选题,注意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有可能在选择题中涉及):

①中国第一部电视剧是1958年的《一口菜饼子》(P238)

②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是由美国人奥斯邦与1922年底在上海创办。(P59)

③中国人建立的第一座官办广播电台是“哈尔滨广播无线电台”。(P59)

④广播作为一项事业,是从国民党创办的中央广播电台开始的。(P60)

⑤1958年4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成功第一套3个频道的黑白电视中心设备及黑白

摄像机,并于当天在生产厂家开路试播成功,李晓兰、莫瑄表演的小歌剧《姑嫂河边》首次被搬上了中国试验性电视屏幕。(P8)

⑥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宣告诞生,开始试验广播,当

晚播出的新闻节目有工农战线代表的座谈会和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试播4个月后,9月2日正式广播。(P8-P9)

⑦1973年5月1日,我国彩色电视试验广播开始。同年10月1日,北京、津、上海

三大城市进行彩色电视节目微波试传成功,同日,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转入正式播出(P9)

⑧电视制片人(普遍采用的方法)首先出现在1993年5月1日,当天的《东方时

空》首次出现制片人这一新词。(P408)

⑨1958年5月1号我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诞生。

(P76)

⑩1983年3月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方针,并确定了采取广播卫星覆盖全国的方针(P77)

(了解)1962年2月14日,台湾地区第一个电视台--国立教育电视试验广播电台问世,1969年10月31日中国电视事业有限股份公司(中视)开播,首先推出连戏剧。1971年“华视’开播。台湾电视事业形成鼎足局面,三家公司均为商业电视体制。1984年5月起进入三个台的频道,卫星电视、有线电视以及所谓的“民主电视台”纷纷涌现,台湾电视进入了多元发展时期。1993年,台湾当局宣布开放一家全岛性电视台—民间全民联合无线电视台。经过审议,1995年,第四家无限电台的筹办许可。民视于1997年6月正式开播运营。三家商业电视台垄断台湾地区无线电视的格局被打破。(P81-P83)

(了解)香港电视台:1亚洲电视有线公司(ATV):前身为1957年5月成立的丽的呼声有限公司经营的里的电视台,为香港最早的电视台,初期为黑白有线电视英文台。

2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

3卫星电视台

4有线电视台

5传讯电视网

6凤凰卫视

7华侨娱乐电视(P88)

(了解)澳门广播电视有限公司(简称“澳广视,英文缩写TDM”)是澳门唯一的无线电视广播机构,原名为澳门广播电视公司,于1982年1月1日正式成立

(P93)

*电视广播的语言符号系统:(1)可视性系统:造型语言和文字语言;(2)可听性系统:具象音响语言和抽象音响语言(P282)造型语言包括形体语言、表情语言、着饰语言、色彩语言、空间语言、图表语言、特技语言(P288-P290)

*文艺节目的编排:

(1)文艺节目的编排原则:协调一致原则、服务听众原则、繁荣文艺原则、严格把关原则;

(2)文艺节目编排方法:同一法、对比法、拼盘法(P354-P355)

媒介竞争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动力:第一层面竞争:广播电视与其他大众传播媒介的竞争;第二层面竞争:广播电视行业内部的竞争;第三层面竞争:广播电视和第四媒介的竞争。(P126-P138)

*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

国营制度型:俄罗斯罗马尼亚朝鲜古巴越南法国新加坡印尼印度土耳其西班牙公共制度型:联邦德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典挪威芬兰丹麦荷兰比利时瑞士以色列

商业制度型: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菲律宾日本香港台湾黎巴嫩阿根廷巴拉圭尼加拉瓜(P16)

*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传播的快速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P166-P170)

*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传播新闻的功能、舆论监督的功能、传授知识的功能、提供服务的功能、愉悦身心的功能(P171-P178)

*电视的负面功能:

(1)电视的出现使地球村成为可能,但同时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电视帮我们打开视野,但同时又导致社会麻醉。

(3)电视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但同时也混淆了社会风气。(当前电视台播出的儿童电视节目对儿童产生负面的影响报了电视节目对青少年成年人产生负

面影响)

(4)电视台进入市场经济,有可能导致文化沉沦

(5)电视为人们提供了方便,但却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P179-P185)

*广播电视节目系统构成: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社教类节目、服务性节目

*广播电视新闻的优势:时效性强群众性强易受性强信息量大(P226)

二、名词解释:

(1)蒙太奇(重点)

1.什么是蒙太奇

指镜头的组合关系和连接方法。蒙太奇为法语音译词,原意为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之意,借用到影视领域中则是形式与内容组合,构成的总称。

在各类影视摄制中,根据主题的需要,情节的铺陈,观众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度,将全篇主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处理和拍摄。然后根据原定的摄制构思,利用各种技巧,将这些镜头,场面,段落合乎逻辑地,富有节奏地重新组合,使之通过形象间的相辅相成和相反相成的关系,产生连贯,对比,呼应,联想,悬念,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有机整体

完整地反映生活,表达思想,传播信息,播映生动真实的影视片。这一构成一个完整影视片的独特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1.蒙太奇的地位、功能、类别

地位:是影视片反映现实独特的结构方法,贯穿影视片摄制的全过程。始于影视文字稿的构思,完成于影视片的最后剪辑、声画合成。

功能:1选择取舍,概括与集中

2引到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

3可以创造独特的画面时间和空间

4可形成不同的节奏

5组织、综合各种语言符号

6表达意义,创造意境

画面本身具有强的叙事能力,只要有相对足够的时间,蒙太奇可以独立的承担起叙事的任务。

类别:叙事蒙太奇表现蒙太奇(详见书本)

2.蒙太奇在新闻画面编辑中的运用:

a.熟悉素材,寻找感觉,把握总体

b.控制节奏,按内容的需要进行组接

(2)声画合一(重点)

①这是指电视画面和声音同时指向一个具体形象的结合形式。它的特点是声

画同

②步、发展,视听高度统一,使画面和声音具有最高的保真性

③声画合一又有两种形式,它们可以是画内音响空间和视觉空间的统一——

画内声画合一,也可以是画面空间与画外音响空间的统一,但它们必须是

在时间上的同步。也就是说,必须指向同一时间内音响与画面的同一现

象,可称之为“画外声画合一”

④画内声画合一的形式,主要表现为画面物象及其声音的合一。各种器物音

响作为背景,使新闻现场气氛浓郁,各式人物的声音,能充分表述情节内

⑤画外声画合一,常见于报道内容严肃、节奏缓慢的新闻和运用画外音解说

的纪录片和艺术片。这样的声画合一或统一的组合方式,符合一般的观赏

收听水平,比较明白畅晓、通俗易懂。

(3)声画对位(重点)

这是指电视节目中画面与声音对列,它们按照各自不同的规律,独自表现不同事物的信息,却又有机的围绕和表现同一内容。

“声画对位”传播,是利用声音和画面不同步所产生的信息差距充分调动人们视听两个感知通道的“注意力”,引起声画信息叠加联想,加大感知

深度,产生一加一(声加画)大于二(声画)的传播效果

声画对位的形式在电视新闻中得到广泛采用。在新闻性节目中,声画对位的组合方式适用于三种情况:

1)画面信息十分清晰、一目了然,而观众仍有一些疑问或题外的误解或深层次的要求,报道词就应解释、分析、说明。

2)有些电视记者无法拍到实况,又非报道不可,则报道词反映新闻事实,而画面反映时过境迁的一些实地景象或附近居民动态。

3)新闻评论,画面出现电视新闻场景,而记者在旁叙述

在文学性节目中,这种声画对位主要存在于旁白、独白、心声、画外音等之中。这是为了充分表现剧情,让声音和画面暂时分离,有时甚至表述相

反的意义,去追求格子的情境,又在情境,又在情境的融合或对比中,生发

出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是前人对事物核心内容的强调,“内容为王”,并非有“内容”便可称“王”。“内容为王”亦非人们习以为常的“内容第一,形式第二”那个

霸王“内容”。电视节目制作标准中的“内容为王”是指电视节目中最能满足观

众思想、观念、信息需求的那些抽象信息元素,这就是最好、最合适的节目

内容。

“内容为王”是电视媒体生存的公理和铁律,内容准确、正确是基础,关键还要是“独家”。强调电视节目“内容为王”,是追求内容的正确、准确、合

适与独家。

电视节目从诞生之日起本就是一个以抽象思维(内容选择)为起点,与具象思维(形式寻找)有机整合于始终的载体样式。“内容为王”是前人对事

物核心内容的强调,“形式是金”对电视外在样式的强调,两“强”合一,便化

解了“画面与声音孰重孰轻”的争拗。“内容为王,形式是金”是制作人对电视

节目制作、分析、评价应有的双重价值观(亦称电视双主体价值观),因

为,这一观念科学解构了电视节目的诸元素间的整体关系,可以解决电视节

目制作过程中的一系列观念性、操作性难题。

(5)地球村(重点)

地球村,这一概念是著名的传播学家麦克鲁汉最早提出来的。他指出,电视和卫星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使地球“越来越小”,人类已跨越空间和时

间的限制,使信息在瞬息之间即可传送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地球已

变成了一个小村庄。“村民”即指人类互相之间的信息传播和思想交流极为

方便,人们虽距离遥远而联系却日益紧密,几乎成了“四海一家”、“天涯

若比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再与世隔绝,游离在

地球村之外。卫星上天,光缆下地,为人们实现“地球村”提供给了有利条

件。

中央电视台的节目要覆盖全世界,只需要三个同步卫星,便可实现全球播出的一体化。“地球村”的具体体现,某过于体育节目的现场同步传播。

电视传播的全球化,为人们开阔视野、丰富世界知识、迅速获知天下最新的大事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衍生出诸多问题

(6)四级办台

“四级办台”意思是中心、省、市、县“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建设。1983年,第十一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召开,制定了“四级办电视,实现混合覆盖”的方针。彻底改变原来中心和省(区、市)两级办电视的事业格局,使中国电视事业布局向多级办台转变,极大推动电视的普及和发展。各具特色的地方台满足更多人对广播电视的需求,也丰富了电视内容,让人们有更多的选择。另外,四级办台所带来的台与台之间收视竞争,能促进各级地方台改善

制作条件、提高制作水平,创新节目内容,从而极大推动我国电视事业的全面发展。

但是,四级办台也带来的不少弊端。中国电视事业发展中,大量的重复制作、重复播出、重复覆盖导致了重复投入,增大了支出成本,造成了很大的社会浪费。同时,由于各级电视台之间的无序竞争,相互瓜分观众群,致使覆盖效益降低,个别小台为维持生计,从音像市场购买廉价的海外影视剧,乱播滥放,对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主频道的主导地位形成冲击,“散”、“乱”成为现阶段电视事业发展的一个严重障碍。从宏观的角度看,中国电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结构失衡、力量分散、重复建设、效益不高、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国电视事业的健康发展。

90年代后期的我国作了突破性改革思路,撤销地县两级电视台的建制并逐步实行制播分离。比起前一阶段的微调,这是具有突破性的改革思路。但在整个体制和大环境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这两项改革办法的实施碰到极大的困

难。

三、简答

(1)从主体思想、拍摄风格、情节、制作方法等评析广播电视作品(两部)(2)文化在广播电视发展的作用

广播电视传播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既然如此,广播电视的发展就不可避免地与文化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折射出文化母体遗传因子所赋予的种种规定性。文化在广播电视发展的作用表现在狭义和广义两方面:

狭义文化在广播电视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1)公众文化素质与广播电视发展的关系:

a.居民的文化程度是影响居民成为广播电视稳定受众的重要因素之一。人

们携带的信息宇多,文化程度越高,也就越会增强对信息的需求度,具

体表现是成为大众传播工具的稳定受众。大众传播工具稳定受众的增

多,也就意味着广播电视收听率增长。

b.受众的文化程度取向和品位影响节目的编排制作。首先,受众的不同文

化程度,决定了受众对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编排取向。这是不同文化心

理结构和信息需求使然。其次,受众文化水平提高有利于广播电视传播

质量的提高,包括信息的可信度、深度、保真度和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

等等

2)广播电视的发展需要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传播者:

a.传播者的文化修养在“把关”过程和节目制作中的影响。传播者的“把

关”不仅是消极地“过滤”,更指主动对传播内容进行选择和加工处

理。广播电视传播者在节目制作和把关过程中,起作用的有两方面:一

是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以及国家法律、政党政策等通过传播者起作

用;二是传播者所具有的水平、倾向和好恶直接起作用 b.广播电视呼唤

文化底蕴丰厚的界面人物。广播电视的界面人物是指广播电视中出声的

记者、播音员、串播和播讲人员以及主持人和部分演绎人员。在广播电

视中,他们是各类信息最直接的传送者,其文化底蕴丰厚与否,直接关

系到其传播技能的高下。

广义文化在广播电视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①文化本身对原有的文化模式的维护,使广播电视不得不调整传播的

内容和方式,以适应广播电视传播指向的文化圈的需要

①文化传播的优势扩散原理告诉我们,优势文化有利于广播电视的发

展。优势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反之亦然。广播电视的发展,必

须依托先进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传播

②文化的圈层性使广播电视产生“窄播”和非群体化的发展态势(3)“地球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影响

“地球村”的形成对世界文化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

①“地球村”的形成使电视传播扩大了传播的环境,使新闻舆论传播和宣传

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便捷、快速的传播载体,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向前发展和创新。各种文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进行激烈的碰撞和融合,孕育着新的文化。以往多元化、多样化的文化,朝世界文化一统化的进程日益加剧。随着电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世界一统化的进程日益加剧

②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目前“地球村”文化传播的概念就是一些强大富有

的国家的“话语霸权”,就是一种“文化帝国主义”。强国的文化在文化传播当中处于强势地位,势必对弱势民族文化产生巨大的冲击,慢慢吞噬弱势民族原有的文化传统,

③特别是跨国电视传媒在全世界不均衡的信息传播,更是加剧了这方面的危

险性。各国在发展经济、推动个社会进步的同时,还要花费相当大的力气保护本国民族文化,防止因为外来文化的入侵而使得民族文化传统趋于消亡,以免重蹈美洲玛雅文化消亡的覆辙。

④再者,世界文化是由多样化、多元性的民族文化构成的,民族文化的相互

交流、学习、融合、发展,推动着世界文化的发展。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独特色彩,如果世界文化一统形成,民族文化多样性消失,将会导致各地文化内容、形式、手段的单一、枯燥、乏味,导致世界文化的停滞不

前,陷入荒芜、消亡的困境。

⑤另外,“地球村”的形成还会激化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各国为了防止“地

球村”形成带来的文化侵略的消极作用,戒备森严,对外来文化严格控

制,力求保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这种排他的“文化封闭主义”不仅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同时阻碍着世界文化的发展

(4)电视语言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综观电视语言的构成,根据电视声画兼备的特点,可以将电视语言系统归纳为可视性的而语言子系统和可听性的语言子系统两部分。

可视性系统:

①造型语言:电视要求有准确的内容和精确呃表现形式,这可称之为“神形

兼备”。造型语言,是表现内容的总形式,它由线条、光线、色彩、影调层次、空间关系等因素综合协调组成。造型的目的,是使电视内容取得准确传播的形象结构和造型的过程,是电视信息形象化的过程,在电视的图像范畴内,涵括着以活动图像为主,静态图像为辅的动静两大类造型语

言,虽然这两类语言有各自不同的结构和规律,但其中语言的基本要素却完全相同,这些要素分别是形体语言、表情语言、着饰语言、色彩语言、空间语言、图表语言和特技语言

②文字语言

:文字语言是指出现在屏幕上的文字,这类文字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画面内的文字;一是节目编辑后期制作上去的文字。画面文字是指出现在画幅内的文字,这类文字由于处于特定的现场,因而它往往表现了现场的某些要素。这类文字往往比单纯的语言描绘更为简介而有吸引力,有时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因画幅所限和精肉流动等因素影响,常常是不完整的,因此要注意防止歧义的产生。

屏幕文字是指后期制作时加到屏幕上的文字,这种屏幕文字,最经常、

最大量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而在电视剧等艺术类节目中应用较少。

屏幕文字有三大功能:1)加强节目的记忆深度;2)保持节目的完整

性;3)易于受众理解和接受

可听性系统

听觉性语言子系统包括形象的音响语言和抽象的音响语言。

①形象性的音响语言,包括音响和音乐

a)形象音响,也即普通意义上的音响效果,在电视中大多数是处于背景

位置上,与画面构成“分立”的关系。音响能渲染气氛、点染画面,

使电视节目更具真情实感。音响的运用使画面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

音响可以在时间上形成一种自然的联系,使画面之间的衔接流畅、自

然。

b)音乐所表现的是“心灵的直接现实”,它诉诸人们的听觉,善于表达

深层的感情。音乐与画面结合通常有两种方式:一为音画同步——即

用音乐语言来复述,强调画面语言的视觉内容,一为音画对位——即

音乐语言与画面语言不相统一的组合方式。音乐语言大体可分为三

类:一是背景性音乐语言,它说明交代画面内容的背景,有抒情效

果;二是现场性音乐,它是事件现实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抒情性音

乐语言,以画外音乐来抒发人物或创作者的内在情感,补充、加强作

品的情绪色彩。

②抽象性的音响语言

这种语言是指在电视新闻中能准确传达内容、情感的有声人类话语,它包

括画内语言和画外语言

a)画内语言是指由电视画面内场景中传来的有声语言。画内语言在电

视艺术中的表现形式,是人物的对白,它不仅可以表现人物性格,激

起外部形体动作,还能展现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以及人物复杂的心

态。

b)画外语言,是指在画面所反映的现场图景中,实际并不存在所听到的

有声语言,它是在后期编辑制作中加进去的,它包括新闻性节目的播

音语言,纪录片及其他艺术类节目之中的解说,电视剧中的独白、旁

白、独白等。另外,艺术片中的心声也是一种画外语言,不少艺术片

中都常用“心声”的画外音来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扬州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期末考试B卷

扬州大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告学期末考试B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电视广告创意 参考答案: 电视广告创意是广告人员在对市场、产品和目标消费者进行调查分析的前提下,(1.5分)根据广告客户的营销目标,以广告策略为基础,恰当地运用影视艺术手段,(1.5分)精心巧妙地将产品的抽象诉求概念给予以艺术化的视觉呈现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2分) 2、ROI理论 参考答案: ROI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广告大师威廉·伯恩巴克根据自身的创作积累总结出来的一套创意理论。(1分)在这一理论中,伯恩巴克总结一则好的广告应该具备三个特征:关联性

(Relevance)、原创性(Originality)、震撼力(Impact)。(3分)所谓关联性,即广告创意的主题必须与商品、消费者、竞争者密切相关;原创性是广告创意突破常规、与众不同的制胜法宝,其创意思维的特征就是要刻意“求异”,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所谓震撼力,就是指广告作品在瞬间引起受众注意并在心灵深处产生震动的能力。 3、USP理论参考答案: USP(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独特的销售理论)是R·瑞夫斯1961年在《实效的广告》中提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广告创意理论。(2分) 明确的概念(1分)、独特的主张(1分)、实效的销售(1分)是USP的理论核心。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假如为电冰箱进行电视广告创意,您认为其广告色彩基调应该是什么色彩?为什么? 参考答案: 蓝色或者天蓝色(2分)。一是可以与广告产品有所区别,(2分)二是蓝色冷色调,具有给人感觉凉爽、清新、永恒等象征含义(2分)。 2、请你谈谈电视广告音乐的作用以及电视广告的运用形式。 参考答案: 电视广告音乐的作用:音乐的表现情感功能提供了情感张力,拓展了时间和空间;能够突出产品的特征;塑造电视广告的氛围。(3分) 电视广告音乐的运用形式:代替语言叙述;名歌名曲的合理运用;为广告量身定做音乐和歌曲。(3分) 3、货比三家不吃亏,请你谈谈电视广告创意中比较形态的主要运用形式。 参考答案: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重点笔记

广播电视学概论复习稿 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1927年成立,总部设在纽约,是由16家广播电台联合组建的独立广播电台联营公司,后由哥伦比亚唱片公司接手,改名为哥伦比亚唱片广播公司,其后又改名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形成全国性广播电视网。NBS:全国广播公司,1926年成立,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于纽约,是美国一家主流广播电视网络公司,以孔雀为标记,为联播节目分别组建了“蓝色”(14座电台)和“红色”(26座电台)两个广播网。ABC:1943年,根据《广播联营条例》中关于一个广播组织在同一地区、同一时间内只能经营一个广播网的规定,全国广播公司被迫出售所拥有的蓝色广播网,保留红色广播网,被出售的蓝色广播网新组建为美国广播公 司。 1、世界上第一家正式成立的广播电视台是1920年11月2日美国匹兹堡 西屋电气公司建立的KDKA电台 2、世界上第一家成立的电视台是1936年11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以北 的亚历山大宫建立的电视台。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视台是 5、1927年法恩斯沃斯成功用电子技术把图像从摄像机传输到接收器上, 这是公认的电视诞生的标志。 有线电视最早出现于1948年的美国 “广播之父”----德·福雷斯特发明三极管; “电视之父”----贝尔德[英] “广播总统”----罗斯福 “电视总统”----肯尼迪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 电话机的发明者贝尔 电视传播的制式分为: (西德)PAL制式(我国使用) (法国)SECAM制式 (美国)“点描法”NTSC制式 SNG是卫星新闻采集,也叫“卫星新闻采访车” 东京广播公司---TBS 美国之音---VOA 第一章:广播电视传播的物质基础 2、“炉边谈话”: ①1932年,罗斯福在美国经济危机时上任,为恢复民众的信心,在就任第8天 决定使用广播发表演讲。 ②因希望演讲能够亲切、温馨、得民心,就坐在白宫壁炉边谈话,并取名“炉 边谈话”。 ③罗斯福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罗斯福也被称为“广播 总统”。 “这里是伦敦”:(爱德华?默罗)答案一:1940年8月18,CBS《这里是伦敦》开始进行现场报道。主持人爱德华?默罗每次广播都以“这里是伦敦”开始,以“晚安,好运”结束,他常常在现场第一线进行现场报道,用客观真实的报道让听众领悟到战争的性质,这就是战争现场播报。 答案二:①是二战期间,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节目 ②主持人爱德华默罗每次广播都以“这里是伦敦”开始,用客观真实的报道让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试题

考生信息:(学号,专业,班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6分) 1、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 A、节目的前期策划 B、谈话现场的氛围 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 D、节目导演对现场的控制 2、深度报道是() A、一种新闻体裁 B、一种报道方式 C、一种评论形式 D、一种报道理念 3、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和() A、新闻事件结束的地方 B、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C、新闻人物出现的现场 D、广播电视记者所在的地方 4、民间的谚语、民谣等在新闻评论中经常作为()论据来使用 A、概括性论据 B、事实性论据 C、理论性论据 D、规律性论据 5、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是() A、倒金字塔结构 B、时序结构 C、引导结构 D、逻辑结构 6、无论哪篇消息,绝不能缺少的部分是() A、导语 B、主体 C、背景 D、结尾 7、述评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即事明理,所以讲道理要() A、实事求是 B、观点鲜明 C、缘事而发,注重分析 D、有丰富的材料 8、以下哪种景别方式常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 A、近景 B、特写 C、中景 D、全景 9、在广播中,音响包括() A、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 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 10、在新闻五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 A、何时 B、何人 C、何事 D、何地 11、新闻采访的难点尤其体现在() A、求新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持续性 12、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人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还包括() A、现场参与者 B、现场解说者 C、现场引导者 D、现场目击者 13、为获得最佳效果,记者在采访中应如何提问() A、多提开放型问题 B、多提闭合型问题 C、尽量减少提问,由被访者主动阐述 D、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阶段选择 14、广播电视评论中最富有依附性的一种评论类型是() A、本台评论 B、编后话 C、本台短评 D、新闻评述 15、()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A、实况语言 B、广播音乐 C、音响 D、广播语言

广播电视学概论

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KDKA。它被认为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 广播的优势:受众多、覆盖面广,伴随性收听,移动性收听;声情并茂,引发联想;参与性强,及时反馈;技术简便,成本低廉;广告便宜,相对回报比较实惠。广播的局限性:转瞬即逝,不易保存;容易产生歧义;线性传播的制约性 电视传播特点:现场转播的“共时空效应”;视听兼备多元信息符号;时效性强;家庭式收视;电视媒介传播的明星效应;显著的广告效应。 电视传播的局限:转瞬即逝,不易保存;线性传播,选性差;不良电视节目给社会的负面影响更为直接。 电视之父:英国人白尔德 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开办了世界上第一座正规电视台。 调幅波与调频波的区别:①调幅波抗干扰性能差;调频波抗干扰强,音质逼真②调幅波声音保真度较差;调频波声音保真度较高③调幅波除直线传播外,还能通过地面绕射,电离层反射,所以传播距离远,可达数千公里以上,但容易造成电台互相串音或差拍啸叫。而调频波是直线传播,传播距离较近,一般只达一两百公里,需用微波中继传送才能达到远方。(卫星传播当然就更远了) 无线电波传播的特点:无线电波的传播因波长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反射的情况还与电波本身的频率有关;无线电波的传播与电离层中的带电粒子——电子和离子的密度有关。 .广播电视传播的制度:国营制度型;公共制度型;商业制度型。 .电视传播的制式:NTSC制、塞康制(SECAM)、帕尔制(PAL)。中国PAL制(帕尔)俄罗斯SECAM制(赛康)美国NTSC 美国四大广播电视网:NBC、CBS、ABC、CNN 科学技术对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起先导作用;广播电视事业需要先进的管理;生产力中人的发展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广播电视事业的运行环境。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一切生活方式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时也特指精神文化,及所有的价值结构,规范结构,信仰结构等。 文化创业产业含义及特征:文化创业产业是指依靠创意者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和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征。 广义文化在广播电视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文化本身对原有的文化模式的维护,是广播电视不得不调整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以适应广播电视传播指向的文化圈的需要;文化传播的优势扩散原理告诉我们,优势文化有利于广播电视的发展;文化的圈层性使广播电视产生“窄播”和非群体化得发展态势。 受众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接触者及其传播内容的使用者,是使用而非一味被动接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的人。 受众地位和作用的变迁: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是出不重视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至70年代中后期,是忽视和无视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是重新认识、逐步重视的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高度重视。新世纪以来,受众的主动性将凸显。 受众的地位及作用:受众是广播电视所提供的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广播电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3000字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3000字 前言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一、自我分析 在上新闻与采访课时,经过性格测试,研究与分析,我是一个完美性性格与和平型性格混合类型的人。我虽然有着随遇而安的一些对于新闻类专业不太合适的性格潜质,但完美型性格要求我对工作会认认真真,耐心踏实地把该做的工作做好,这既是对自己的基本要求,也正是对工作中哪怕是再琐碎的事情的公开宣战! 虽然,选择广播电视新闻学是因为接受学校专业调剂的结果,在这之前并没有真的认认真真地对这个专业进行客观理性,与自己适合程度的研究比较,匆匆忙忙地进了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一年中进行专业二次分流,在广告学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中我选择了广播电视新闻学。经过一年来的学习,我也已经习惯了以一个新闻人自居。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该风雨兼程,为此,为了以后更好地学习和走好未来的路,我需要针对自己的状况做一份只发展方向的展望,以及一些目前的学习规划。 二、广告学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比较 广告学专业是将广告以学术性的方法进行研究的专业。它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消费心理、美学,来增强人们的消费意识,产生社会心理共鸣。本专业培养具备广告学理论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能在新闻媒介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工作的广告学高级专门。主要学习广告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受到广告策划、市场营销和实施能力等基本训练,掌握广告实施与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广播电视新闻学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具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宣传部门,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经过二者的比较和一年来,在实际学习中我对这两个专业的感悟和体会,我选择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既然选择了方向,接下来就是针对该专业的就业前景的展望和人规划了。

广播电视学概论论文

中国海洋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广播电视学概论 论文题目:《解读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的成功之道》学生学号:100012010017 学生姓名:何疏思 专业年级:2010级新闻一班 辅导老师:伍新明

解读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的成功之道 摘要:电视既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喉舌,也是各类艺术家驰骋的天地,艺术传播的中心。电视文化这种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各类节目都有了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亲类节目就在这种土壤下应运而生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是江苏卫视的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非诚勿扰》。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办公室里的“剩男”、“剩女”们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而《非诚勿扰》,恰恰诞生于这个“剩男”、“剩女”数目急剧膨胀的时代。本文仅从四个角度解读该节目的成功之道。 关键字:电视相亲成功《非诚勿扰》 电视叙事主题的宽广性和多声部的呈现方式,使电视展现出无限兼容的多维视角。从政治到艺术,从市井小事到国家大事,电视既是作为意识形态工具的喉舌,也是各类艺术家驰骋的天地,艺术传播的中心。电视文化这种多元化的特点,使得各类节目都有了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亲类节目就在这种土壤下应运而生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疑是江苏卫视的大型生活服务类节目(起初定位为大型婚恋交友节目,2011年初做出此改变)《非诚勿扰》。 其实,《非诚勿扰》并不是中国内地第一个相亲类节目。早在1998年,湖南卫视与上海电视台就分别推出过《玫瑰之约》和《相约星期六》,但在当时,并没有像现在的《非诚勿扰》这样火爆。可见,《非诚勿扰》的成功必有其值得研究之处。下面我仅从四个角度解读其成功之道。 一、顺应时代潮流。 现在人们常说,这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的确,娱乐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整个人类文化进程中,充溢着某种游戏娱乐因素,电视节目出现后,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发生了某种革命性的变化,可以说,娱乐功能是电视文化的一个基本功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中国电视文化也经历着从宣教文化向娱乐文化的转型,娱乐化倾向越来越明显。 同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中国人的生活节奏正逐渐加快,人们整天忙着工作,分配给社交的时间越来越少,生活圈子越来越窄,认识异性结交伴侣的机会也随之减少。因此,办公室里的“剩男”、“剩女”们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对象,而《非诚勿扰》,恰恰诞生于这个“剩男”、“剩女”数目急剧膨胀,快餐文化泛滥的时代。用节目主持人孟非常常在节目中提及的那句话说,就是:“《非诚勿扰》只提供相识的机会,而不包办爱情和婚姻。”这就为整天忙于工作的人提供了结识异性的机会,并且节目并不煽情,男女嘉宾牵手成功不一定就必须要成为恋人,一切由嘉宾自主决定,这一切无疑充分迎合了现代人的婚恋方式。 在娱乐化的同时,当下的大众文化还呈现出一种“草根化”的趋势,西单女孩、旭日阳刚以及筷子兄弟等人的迅速蹿红极好的体现了这一趋势。这表明,大众的眼光开始从星光熠熠的明星身上移开,转而关注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人和事。《非诚勿扰》则准确地把握了这一趋势。 作为主角的男女嘉宾都来自普通人,同时经过了一定的筛选,具有较佳的外貌仪态,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还拥有相当的、至少是稳定的物质条件,他们乐于、也勇于展示自我、了解异性,在相互接触的过程中,他们都抱着成则喜,不成亦可的轻松心念,彼此之间平等对待,直率坦白,在交往中注重对方的人品、学识和情趣等内在的因素,注重双方心理和气质上的契合等等。这样一来不仅使节目具有“草根”的特点,还兼具一点理想主义的色彩,在贴近现实的基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 传播媒介: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专业设备传递信息,传播手段隐藏于传播方式和传播符号中。传播时效:本质性含义(时间性),延伸性含义(时新性、时空性)事实本源: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新闻本源和灵魂;强调新闻的意义,即新闻价值。传播意义:扬长避短,真正起到“中介”和“纽带”作用。 广播时效性最强(制作周期短) 二、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1)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2)音响的现场感 (3)传播过程的排他性 (4)制作过程简单 三、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现场的证实价值 (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 (3)现场的制约1、时间制约2、对人事制约3、对环境制约 (4)内容的易受性 四、“电传输”条件下的声音特点 (1)有声语言失去了非语言(表情、体语)的辅助手段 (2)听话人不直接面对说话人,一般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收听的状态 (3)失去了直接反馈,因声音固有的劣势出现的听知障碍就不能通过改善表达,得到及时克服和消除 五、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1、解释的多样性 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 3、范围狭小 4、对语言符号的纠正 六、广播语言 1、播音语言:指在写作广播稿件时使用的一种独特的专为口语传播而写作的语言,是用笔写下来的,但其目的是要读给人听的

2、报道语言(解说语言):指没有完整广播稿件的情况下主持人通过谈话解说,讲述以第人称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语言,其目的是说给人听的。 七、广播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发挥媒介优势 1、快速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力争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或几乎同步进行采访,充分的访前准备 2、音响优势:运用精湛的录音技术采集现场事件发展中的典型音响,使人产生如身临其境的联想和感受 3、工具优势:电话、录音笔为广播记者采访提供了新的活动天地 八、解说的作用 1、叙述事实,说明音响 (1)交代新闻要素 (2)解释说明音响 2、补充音响 3、概括音响 4、连缀音响组成报道 九、解说的写作要求(操作) 1、写作解说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应该是在音响采录后写作 2、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1)与音响内容一致,不要脱离音响 (2)与音响同步 (3)与音响的情绪,风格一致 (4)不要简单地重复音箱内容 十、伞形导语(软导语) 第一句主要提示内容方向 第二句主要讲述核心事实 十一、音响报道 运用新闻事物和人物自身声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形式,它一般是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 十二、字幕的应用形式和功能 (1)标题式字幕

广播电视学概论个人说明情况总结

《广播电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广播电视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Broadcasting 二、课程编码 0500971 三、学时与学分:32/2 四、先修课程: 《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传播史》等相关课程 五、课程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建立广播电视学科的知识框架; 2、了解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历史和趋向,初步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生产流程和多种样式; 3、强化广播电视专业思维与专业理念,为进一步的专业理论和实务学习打下基础。 六、适用学科专业 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导论(2学时) 一、广播电视——最大众化的现代媒介 二、广播电视媒介素养——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内容 三、广播电视学科——理论路径与实践指向 第一章广播电视的性质与作用(4学时) 第一节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

一、广播电视的物质基础 二、广播电视的物质属性 三、广播电视的传播优势 四、广播电视的传播劣势 第二节广播电视的社会属性 一、广播电视的阶级性 二、广播电视的大众性 第三节广播电视的作用 一、信息传播 二、环境监测 三、文化传承 四、怡情悦性 五、广播电视的负面影响 第二章广播电视的发展(4学时)第一节广播电视基本概念 一、广播的广义与狭义 二、广播电视的划分 三、广播电视的传输网络和制式 第二节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 一、广播的发展 二、电视的发展 第三节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

一、美、英等国的广播电视事业 二、我国广播电视事业 三、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趋势 第三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4学时)第一节广播电视符号的划分 1. 1.符号的含义 2.广播符号的构成 3.电视符号的构成 第二节广播电视符号的表意 一、声音符号表意 二、画面符号表意 三、文字符号表意 第三节广播电视符号的整合传播 一、树立广播电视符号系统观 二、掌握视听语言的语法与技法 三、追求多层次的传播效果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节目构成(6学时)第一节广播电视节目的类型 一、节目的含义 二、节目类型的划分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2008)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 3信息: 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 “洗牌作弊法” 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 5广告 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它体现着公众利益。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 7事实 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 具体事实 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 概括事实 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 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新闻作品的基本素材。 8议程设置 也称议程安排,指的是大众传媒安排公众议论的话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的功能。 9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很难进行核对,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不能用作新闻写作 10“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方针”是著名报人张继鸾在1926年接手《大公报》时提出的办报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其他因素左右,坚持客观公正;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从于信息,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 11“社会公器” 社会公器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为不同阶级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是社会成员沟通的桥梁,思想的黏合剂,是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12新闻客观性 新闻(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它打上了传播者的主观印迹,但事实本质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新闻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13公正报道原则 1给予各方平等利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2对争议各方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不应当随意发

广播电视学概论 论文

广播电视新闻概论 还原真实用心倾听调查类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出镜记者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0新闻传播学类 于晓100012010086

还原真实用心倾听 ——调查类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出镜记者 摘要 调查类新闻报道因其长于揭示事件内幕,能够更好地起到监督、宣传的作用,近年来颇受广大受众的关注;而新闻媒体要向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新闻事实信息,调查类报道为全方位展示采访调查的过程提供了技术以及媒介载体的保证。调查类新闻报道是通过记者的深入采访,揭示新闻事件背后的信息,因而出镜记者的素质态度、采访方式等对于整个栏目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调查类新闻报道出镜记者采访方式 正文 电视新闻的出现改变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新闻传播方式,解说配合图片和视频很好的还原了新闻事实,声画互动丰富了新闻节目的内容和形式,能够满足受众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和接收要求。近年来,随着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受众对于新闻媒体的期待和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了解新闻事件的结果,更加关注整个新闻事实的发展始终——不仅仅是一个通报式的结果,而是从前因到后果的贯穿,“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见太阳”。 曾几何时,“水门事件”震惊了整个世界,也成为调查性报道的典型。《新闻学大辞典》中对于“调查性报道”的解释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简单说,调查性报道就是深入揭示事物本质、把问题说透彻的报道。①就栏目实际来说,从美国的《60分钟》到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受众的广泛反应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变化证明了电视新闻不仅能快,也能深,也可以进行调查性报道,且凭借其声画同步的传播优势使得在进行调查类报道时,能够很好的记者对事件调查采访的全过程,因而更加好看、更加吸引人,也更加令人信服。 调查性、纪实性、知识性和评论性是各类题材的调查类新闻的共同特征。记者在采访时有调查意识,调查是调查类新闻的基本特点,它意味着客观、理性、科学性,面对采访对象去探讨、分析研究,把不知到知的过程展现在受众面前,因为它又有纪实性;调查采访的重要的是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现象背后的本质,因此有丰富的背景,具有知识性;调查采访的最终目的是要挖掘出思想内涵,对丰富的观点引发受众的思考,因此这又具有评论性。②每一个调查类新闻栏目的成功都有着一个优秀的策划和执行团队,但从电视里呈现给受众的往往只是一个或者几个人;那么,这个出现在镜头前、屏幕上的人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受众对栏目整体的第一印象。调查类新闻报道在整个新闻体系中有着独特的地位,许多优秀的记者都把做调查类报道作为自己的天职。美国著名的报人普利策说过:“只有最高尚的理想,最严谨追求真理的热情,最正确的丰富知识,以及最忠诚的道德责任感,才能将新闻事业从商业利益的附属、自私自利的追求以及社会利益的敌对上拯救出来。”③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些“扒粪者”用心中的新闻理想践行着新闻人“俯仰天地的境界,悲天悯人的胸怀和大彻大悟的智慧”。 记者带着受众赋予的权利,带着受众的眼睛和心灵,在新闻事件中穿梭,在新闻第一线去发掘受众真正想要了解的信息。一言一行,一颦一簇,在镜头前代表的就不是个人的喜怒哀乐。面对弱者,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双手紧握的力量;面对强权,一个傲立的背影,一个铿锵的声音——就像曾华国在《记者是一种理想》中写道的:“为了信念可以置生死存亡于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必读书目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基础阅读书目 一、专业类 1.《报刊的四种理论》[美]施拉姆等,新华出版社,1980. 2.2.《多种声音,一个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1. 3.《百年中国新闻人》李彬、涂鸣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走进中国——美国记者的冒险与磨难》[美]彼得"兰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美国新闻史》[美]埃默里,新华出版社,2001. 6.《西方新闻界的竞争》[美]约翰"霍恩伯格,新华出版社,1985. 7.《名记者清华演讲录》方芳、乔申颖遍,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8..《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乌拉圭]加莱亚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9.《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德]茨威格,三联书店,1986. 10.《西行漫记》[美]斯诺,三联书店,1979. 11..《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美]索尔兹伯里,解放军出版社,1986. 12.《范长江新闻文集》中国新闻出版社,1989. 13.《混沌:开创新科学》[美]格雷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巴黎烧了吗》[美]克林斯、[法]拉皮埃尔,董乐山译,译林出版社,2002. 15.《新闻:政治的幻象》[美]班尼特,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 16.《关于电视》[法]布尔迪尼,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7.《理解大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8.《东方学》[美]萨义德,三联书店,1999. 19.《麦克卢汉:媒介与信使》[加]马尔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0.《组织传播》[美]米勒,华夏出版社,2000. 21. 《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英]威廉斯,三联书店,2005. 22.《人类传播理论》[美]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3.《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思想与战略的历史》[法]马特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4.《大众传播媒介与国家发展》[美]施拉姆,华夏出版社,1991. 25.《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26.《传播政治经济学》,[加]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 27.《大众文化与传媒》路扬、王毅,上海三联书店,2000. 28.《新媒介与创新思维》熊澄宇编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9.《娱乐至死》[美] 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0.《富媒体穷民主》[美] 麦克切斯尼,新华出版社,2004. 二、通识类 1.《诗经选》余冠英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2.《史记选》王伯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3.《唐诗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4.《唐宋词选》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5.《三国演义》罗贯中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6.《水浒传》施耐庵着,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广播电视新闻学-考试重点

1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或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变动或正在变动的事实信息的传播。 2广播电视新闻学:既是新闻学的一个分支,又是广播电视学的一个分支,是广播电视学与新闻学相互交叉的边缘学科。 3录音通讯:对最突出,富有代表性的人物与事物进行的重点报道,报道性与描述性相结合的广播形式,由记者叙述,人物谈话或对话,现场音响剪辑组合而成。包括录音人物通讯,录音事件通讯,录音工作通讯,录音概貌通讯。 4广播电视新闻评论:是广播电视新闻媒介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重大问题发议论,讲道理,有着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政论文体。 5纪录片: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艺术,它的本质是视听形象的纪实性。纪录片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纪实性,随机性 6广播电视报纸的优势? 广播:首先,广播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穿透能力强。其次,多语种广播,针对性强。第三,成本低。第四,接收方便。 电视: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纪实性强、有现场感,传播迅速、影响面大,多种功能、娱乐性强。报纸:1、传播面广。报纸发行量大,触及面广2、传播迅速。报纸一般都有自己的发行网和发行对象,因而投递迅速准确。 3、具有新闻性,阅读率较高。报纸能较充分地处理信息资料,使报道的内容更为深入细致。4、文字表现力强。报纸版面由文字构成,文字表现多种多样,可大可小,可多可简,图文并茂,又可套色,引人注目。5、便于保存和查找。报纸信息便于保存和查找,基本上无阅读时间限制。6、传播费用较低。 7传播史的五次革命 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发明,印刷的发明,电子媒介的产生,计算机的发明。 8新闻规律的涵义 新闻规律是新闻传播活动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必然性的品格。 9新闻双重价值律的标准 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10新闻双重价值的判断 11新闻宣传价值的几点要素 第一新闻报道与党中央的思想政治路线保持高度的一致,无条件宣传党的路线和政策。(前提)第二新闻报道的策划与构思,要从党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考虑,对党的事业负责和对人民利益负责是一致的,需要有长远观念与全局观念。(过程)第三新闻报道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提倡还是反对,都要考虑报道的社会影响和效果。(效果)第四宣传要坚持唯物辩证法,防止片面性,表面性与绝对化,防止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思想观念与方法的侵蚀(方式)第五注意保密 12广播电视新闻的特殊规律那三个? 直线律,顺序律,完整律 13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党性原则。二真实性原则。三思想性原则。四社会效益第一原则。五为受众服务原则 14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共性? 一传播对象的广泛性(直接,费用低,文化程度要求)二传播顺序的制约性(线性,与报纸网络相比)三传播信息的多元性(全方位信息——主信息之外的现场音响,画面)四传播过程的参与性(心理介入和亲身介入——人际交流的画面)

43凤凰传媒学院

43凤凰传媒学院 凤凰传媒学院含播音与主持艺术(The Art of Announcing and Anchoring)、新闻学(Journalism)、广播电视学(Broadcasting and TV)、广告学(Advertising)等4个本科专业。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媒介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流程,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媒体节目主持与企业宣传策划高级人才。 二、基本培养规格 (一)政治思想和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人民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智育方面 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英语水平达到《苏州大学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实施细则(修订稿)》(苏大教[2013]139号)的相关规定。具有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熟悉媒介文化产品的生产制作流程,具备基本的操作技能,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胜任媒体节目主持与企业宣传策划等工作。 (三)体育方面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本科学制为4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8年。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类的调研报告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类的调研报告 篇一:关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cn 关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思考作者:李笑 来源:《西江文艺·上半月》20XX年第05期 【摘要】本文主要从目前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育课程改革情况入手作分析,重点论述了广播电视新闻专业教学改革的方向,高校广播电视新闻学的教育课程应该与时俱进的探讨新问题,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另外,学校作为责任主体,从管理者到执行者应该两方面分析,一方面要实现改革目标,一方面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学院主张全员参与改革,提高参与者的积极性;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层层落实;逐步引导指导教师的角色转变。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学;教育;课程;学生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产生和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美国,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入我国。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XX年的统计数据,与传媒行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教育点从1998年的148个增长至20XX年的661个,短短几年间增长了4.47倍。特别是2000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我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从过去的“部门办学”转变为

“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发展模式。可以说,这一学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在某种程度上有力地促进了传媒相关专业教育新格局的形成。《传播学》作为这些与传媒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相继开设,一些工程技术类专业,同样开设了传播学原理方面的课程,这是与当今传媒技术的发展,传媒业的发达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作用越来越大,现代社会成员应该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传播学教育在中国虽然已经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传播学课程理论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都作了一些研究,如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段京肃教授发表的《传播学教学的热与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君超副教授发表的《新闻学:走出传播学还是走出自己》等学术论文探讨了传播学教学存在的一些困境。传播学作为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样无法绕过这些问题。笔者下面就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传播学课程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程改革:从补充到融合 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之初,学院应该通过调研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和收集学生的意见,增开了部分基础课程。理论课应该面对市场多样的需要,及时调整和变动,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学院应该注重实习基地的建设和毕业实习的管理。把社会生产实践作为专业教学和课程学习的补充和延伸。 1.课程类型多元化,行业专家进课堂。学校通过特定考核机制,遴选部分课程,聘请了一部分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进入课堂。学院根据学

广播电视学概论笔记

广播电视学概论笔记 狭义广播——声音广播 广义广播——声音广播、电视广播 无线广播 有线广播 无线电视 电视广播 有线电视 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传播媒介(电子技术和相关专业)、传播时效(时间性、时新性或时宜性)、事实本源(第一性:事件的来龙去脉、第二性:新闻的意义)、传播意义(通过信息共享对周围的环境和群体产生影响) 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与共性 ——广播新闻传播特性:传播的快捷性、内容的简洁性、传递通道的同一性、传播过程的排他性、传播范围的渗透性 ——电视新闻传播特性:现场的证实价值、画面情节的片段性(关注画面细节、最大表现力、发挥声音文字图表等视觉表现符号)、现场的制约性(时间、人和事、环境)、传播的及时性、节目播出的同步性、内容的易受性 ——二者传播共性:传播对象的广泛性、传播顺序的制约性、传播信息的多元性、传播过程的参与性(心理介入、亲身介入) 广播电视新闻的社会功能:1)传播新闻,播报政令2)沟通监督,引导舆论3)交流信息,服务社会4)传授知识,丰富生活 广播电视的发展规律 一生产力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基础: 二文化是广播电视发展的依据: 三媒介竞争是广播电视发展的动力 四受众是广播电视发展的支点 广播电视受众的特点: A 广泛性; B 混杂性;C自主性;D隐匿性;E稳定广播电视学概论笔记中的流动性 一广播电视的传播共性: 1 传播的快速性与声音画面的易逝性 2 传播的广泛性与视听的随意性 3 内容的丰富性与视听的被动性 4 声画并茂与信息的传真性 二广播电视的社会功能(积极功能): 1 传播新闻的功能 2 舆论监督的功能 3 传授知识的功能 4 提供服务的功能 5 愉悦身心的功能 电视传播的负面功能: A 电视出现使“地球村”成为可能,但同时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 电视帮我们打开视野,但同时导致了社会麻醉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 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 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 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 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 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 的目标。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四)没有商业广告或商业广告比例较小。 十二、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缺点 (一)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 (二)信息来源单一 (三)有些节目说教味浓 (四)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 (五)节目更新慢

新闻学概论复习提纲答案(完整版)

《新闻学概论》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报道: 报道是对可以查证的事实的客观叙述。是指人们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有根据。新闻报道是专指对新闻的客观叙述。 2新闻本源: 从哲学意义上来讲,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新闻的主要功能是反映世界的最新变动,应从事物的变动着手寻找新闻 3信息: 广义上,信息是泛指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属性特征以及相互联系的表征和描述。是认识过程中客体与主体的中介。主要包括物理、生物和社会信息三种形式。信息论中的信息含义,信息就是消除或减少收信人对讯息的某种不确定性。信息是不确定性减少的量。在新闻学领域内,信息是受众预先未知的,能够消除受众不确定性的要素,即包含着未知的、新鲜的、能引起他们兴趣的内容。 4宣传: 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宣传内容涉及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等。宣传的表述可以用语言、文字、图画或音乐的形式进行。只有当行为对宣传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被称为宣传。 “光辉泛化法”: 即无条件的美化,不加验证的予以接受,极力推崇自己的观点 “洗牌作弊法” 精心选择单向极端的材料,引导接受者的思想和行为 5广告 广告是以促销商品或服务,宣传观念为目标,以付费的形式,利用大众媒介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6舆论 舆论是公众对于特定的现实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观点、意见和态度。它体现着公众利益。舆论具有公开、公共、急迫、广泛、主观的特性,是民意和公众力量的显示。7事实 汉语词典中,事实是事情的真实情况。新闻学意义上的事实,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包括事物已经发生的相对独立、完整的过程(事件),也包括事物的存在状态、特征和变化 具体事实 指人体感官直接可以感受到的事实 概括事实 指由具体事实综合、概括、统计和提炼而成 新闻事实 新闻事实是指新近发生的,含有新的信息的,会引起受众的普遍关注的事实。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就是新闻事实,新闻事实是新闻作品的基本素材。 8议程设置 也称议程安排,指的是大众传媒安排公众议论的话题,把公众的注意力导向某些特定的问题或争端上的功能。 9合理想象 “合理想象”是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合理想象很难进行核对,难以保证真实性,所以不能用作新闻写作 10“不党、不卖、不私、不盲” “四不方针”是著名报人张继鸾在1926年接手《大公报》时提出的办报主张。其主要内容是,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其他因素左右,坚持客观公正;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不盲:不盲从于信息,要坚持新闻的客观性,不盲从、不盲信、不盲动 11“社会公器” 社会公器是服务社会大众的公共信息、文化事业和社会舆论机关,为不同阶级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是社会成员沟通的桥梁,思想的黏合剂,是社会舆论的客观反映 12新闻客观性 新闻(新闻事实)在本质上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它打上了传播者的主观印迹,但事实本质不会随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所以新闻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这就是新闻的客观属性。 13公正报道原则 1给予各方平等利用媒体表达意见的机会。2对争议各方采取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3不应当随意发表影响某人或机构名誉进行指责的报道,而不给被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