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心理统计习题

心理统计习题

心理统计习题
心理统计习题

一、是非题

1.平均数不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错

2.中位数是一组数据的中间数值。错

3.对于数据较多的资料,其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值不会相差太大。对

4.根据次数分布表求平均数亦属加权平均的性质。对

5.在教育上常用几何平均数来预测教育现象的发展变化。

6.当一组数据以中位数为其集中量数的代表值时,常以四分差为其差异量数的代表值。对

7.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值都加上10,则所得标准差比原标准差大10。错

8.一组原始数据的标准分数的平均数为零。对

9.可用差异系数比较同一对象在团体中两种单位不同事项相对位置的高低。错

10.一组数据的差异量数越大,其平均数的代表性就越小。对

11.单因素是指在实验中只有一个因素在变化;其余因素尽量不变。对

12.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把实验因素引起的变异和随机因素引起的变异分开,然后比较二者的大小。对

13.方差分析在综合检验多个平均敷间差异的同时也检验了任意两个平均敷间的差异。错

14.方差分析中的均方就是方差。对

15.相关系数达到0.4,即为高度相关。

16.点二列相关是积差相关的特例。

(1)凡适合t检验的资料都适合于Z检验。

(2)当样本容量越大时,t曲线与正态曲线差别越大。

(3)当样本足够大时,样本分布与总体分布相同。

(4)正态分布、t分布、F分布都是对称的分布。

(5)统计假设检验中,a取值越大,拒绝原假设的机会越大。

(6)假如一个样本在总体中出现的机会非常小,那么有理由认为样本与总体间的差异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的。

(7)如果资料可靠,统计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完全可以避免。

(8)无论单尾检验还是双尾检验,若在a=0.05情况下拒绝原假设,都说明比较的两个量之间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9)在相同的a水平下,单尾检验比双尾检验拒绝原假设的机会多。

(10)如果统计推断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损失不大,可以适当增大a水平的值。

17.等级变量具有绝对参照点,但不具有相等单位。

18.比率变量既有相对参照点,又有相等单位

二、选择题

1.有8个数据80,90,82,85,91,88,84,92,则它们的中位数是:(C)

A.85 B.88 C.86.5 D.91

2.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加上10,则所得平均数比原平均数:(A)

A.多10 B.多,但具体多多少无法知道 C.相等D.多10x数据个数

3.已知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12,另外2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9,那么全部数据的平均数应为:(B)

A.9 B.10 C.11 D.12

4.某校1990年在校学生为880人,1992年在校人数为1 760人。那么从1990年到1992年每年在校人数平均增长率为:(B) A.141.4%B.41.4%C.126%D.26%

5.可否用几何平均数求平均下降速度及平均下降率:(A)

A. 两者都可以

B. 可以求平均下降速度但不能求平均下降率

C. 两者都不可以D.可以求平均下降率但不能求平均下降速度

6.下面哪种情况用差异系数比较数据的离散程度较适合?(D)

A.单位相同,标准差相差较大B.单位相同,标准差相差较小

C单位相同,平均数相差较小D.单位不同,无论平均数相差大小

7..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与其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同与其他任一数据之差的平方和相比:(A)

A. 最小B.最大C.相等D不确定

8.—组数据44,45,48,52,60,64,65,89,83,65,87,66,67,81,80,68,79,72,79,73的四分差为:(B)A.8.15 B. 8.75 C.79.5 D.62

9.观察单位为研究中的( D)。

A.样本 B. 全部对象C.影响因素 D. 个体

10.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D)

A.SS组内

C.MS总=MS组间+MS组内D.SS总=SS组间+SS组内

11.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可认为(B)。

A.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B.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C.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D.各总体均数相等

12.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

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13. 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D)。

A.完全等价且F = t

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t检验结果更准确

D.完全等价且

14. 完全随机设计与随机单位组设计相比较(C)。

A.两种设计试验效率一样

B.随机单位组设计的误差一定小于完全随机设计

C.随机单位组设计的变异来源比完全随机设计分得更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5.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

A.方差分析可以用于两个样本均数的比较B.完全随机设计更适合实验对象变异不太大的资料

C.在随机区组设计中,每一个区组内的样本数都等于处理数D.在随机区组设计中,区组内及区组间的差异都是越小越好16.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C)。

A.方差分析B.t检验

C.两者均可D.方差齐性检验

17.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B)。

A.各对比组样本均数相等B.各对比组总体均数相等

C.各对比组样本均数不相等D.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相等

18.总体是由(C)。

A.个体组成 B. 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 D. 研究指标组成

19.抽样的目的是(B)。

A.研究样本统计量 B.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 D. 研究总体统计量

20.参数是指(B)

A.参与个体数 B. 总体的统计指标C.样本的统计指标 D. 样本的总和

21.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A)。

A.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为确保样本具有更好的代表性,样本量应越大越好

22.从数据来源的角度,找出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C)

A 50本

B 50人C50公斤D50所

23.从数据性质的角度,找出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D)

A 20毫升

B 20厘米C20千克D摄氏20度

24.测量数据0.101的实限是:(B)

A [0.1005, 0.1095)

B [0.1005, 0.1015)C(0.1005, 0.1015]D(0.1005, 0.1015)

25.测量数据10.00的下实限是:(D)

A 9.00

B 10.005 C9.005D9.995

26.按照测量数据实限的规定,组限a~b的实际代表范围应是:(D)

A 开区间

B 闭区间C左开右闭D左闭右开

27.向下累积次数的含义是某一组:(C)

A 对应次数的总和

B 以下各组次数的总和C以上各组次数的总和D对应的总次数

28.绘制次数分布多边图时,其横轴的标数是:(B)

A 次数

B 组中值C分数D上实限

29.若考查两变量的相关程度,其中一列变量是连续变量,另一列是二分变量时,应使用:

A.积差相关B.等级相关C.点二列相关D.φ相关

30、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D)

A.SS组内

31、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当P<0.05时,可认为(B)。

A.各样本均数都不相等 B.各总体均数不等或不全相等 C.各总体均数都不相等 D.各总体均数相等

32、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方差除以其自由度就是均方 B.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来自相互独立的正态总体

C.方差分析时要求各样本所在总体的方差相等 D.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时,组内均方就是误差均方

33、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D)。

A.完全等价且F = t

B.方差分析结果更准确

C.t检验结果更准确

D.完全等价且

34、完全随机设计与随机单位组设计相比较(C)。

A.两种设计试验效率一样

B.随机单位组设计的误差一定小于完全随机设计

C.随机单位组设计的变异来源比完全随机设计分得更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5、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可用(C)。

A.方差分析 B.t检验 C.两者均可 D.方差齐性检验

36、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B)。

A.各对比组样本均数相等 B.各对比组总体均数相等 C.各对比组样本均数不相等 D.各对比组总体均数不相等

三、例题

1、例6.2 有人研究自尊与对个人表现的反馈类型之间的关系。让15名被试参加一项知识测验,每组各5名被试。在积极反馈组,不管被试在测验中的实际表现如何,都告诉他们水平很高,对消极反馈组的被试,告诉他们表现很差。对控制组的被试,不管测验分数如何,都不提供任何反馈信息。最后,让所有的被试都参加一个自尊测验,测验总分为10分,得到的分数越高,表示自尊心越强,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试检验不同反馈类型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如何?

解:设虚无假设和备择假设分别如下:H0:μ1=μ2=μ3 H1:各平均数至少有一对不等

(1)计算平方和(2)计算自由度(3)计算均方(4)计算F比值(5)查F表,进行F检验,做出决断(6)列方差分析表

2、甲、乙两班数学考试成绩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甲班80分,乙班78分,标准差甲班6.3分,乙班5.8分,试比较其离散程度。CV甲>CV乙

解:甲生标准分数的总和为-0.08, 乙生标准分数总和为0.02, 故乙生总成绩优于甲生。

3、例6.4 一批学生被随机分配在三个级别中,进行三种识记方式的实验,结果如下表。问三种记忆方式的效果是否有显著差异?

三种识记方式的得分X1 31 58465038 62 53 62 Σ400

X2 58 76 73 56 42 63 52 Σ420

X3 65 80 82 44 74 56 60 75 Σ536

解:(1)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H0:μ1=μ2=μ3 H1:各μi不等或不全相等

(2)求平方和与自由度

组间自由度df b=k-1 =3-1=2 组内自由度df w=N-k =23-3=20 总体自由度df t=N-1=23-1=22

(3)求均方(4)计算F值

(5)查F值表进行F检验并做出决断进行F检验α=0.05

F0.05(2,20)=3.49,F>F0.05拒绝原假设

(6)列方差分析表

4、4名学生是从同一个总体中抽出的4个区组,他们在三个测验上的得分是三组相关样本,因此可选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对三组测验结果平均数差异进行检验。表14-3 4位学生对三套测验得分的方差分析计算表

解:⑴.分解平方和区组平方和⑵.分解自由度⑶.计算方差组间方差

⑷.计算F值组间方差与误差方差的F比值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一般不对区组差异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因为区组间差异的显著与否并不影响各种实验处理间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

对区组间的差异进行检验,主要是考察区组之间在水平上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若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各区组的被试本来就是同质的,他们之间的差异对总的实验结果影响不显著。

⑸.列方差分析表

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根据实验设计的特点,把区组效应从组内平方和中分离出来。这时总平方和被分解为组间平方和、区组平方和、误差项平方和。

与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相比,其最大优点是考虑到个别差异的影响(即区组效应),可以将这种影响从组内变异中分离出来,从而提高效率。但是这种设计也有不足,主要表现在划分区组的困难上。如果不能保证同一区组内尽量同质,则有出现更大误差的可能。

6、某市参加一考试2800人,录取150人,平均分数75分,标准差为8。问录取分数定为多少分?

解:X~N(75.82)Z=(x-#)/σx=(x-15)/8 ~N(0,12)P=150/2800=0.053 0.5-0.053=0.447

Z=1.615 X=1.615*8+75≈88(分)

7、某高考,平均500分,标准差100分,一考生650分,设当年录取10%,问该生是否到录取分?

解:Z=(650-500)/100=1.5 (X~N(500,1002)(Z~N(0,12)

P=0.5-0.43319=0.06681=6.681%<10% 所以可录取。

8、当题量较大时,二项分布可视为正态分布。某考试为100题(每题一分),采用四选一的选择题,凭猜测得37分以上的概率是多少?

解:

9、某年级智力测验成绩为正态分布,准备按分数高低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同的三组,全体学生智力平均分为100分,标准差15分,问三组学生的分数上下限各是多少?

解:

45.106,45.10655.9355.9345.1061543.010055.9315)43.0(10043.043.0167.0333.05.0333.0312211211高分组下限为-分,中分组为

低分组的上限是=?+=+==?-+=+==-==-===σσZ X X Z X X Z Z P P 0028

.049720.05.049720

.077.233

.4253733.425=-==-=-=====P X X Z npq np X σσ

心理统计考试试题和标准答案解析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教育与心理统计学》 期末考试试题A 注:t0.05/2(60)=2.00 Z0.05/2=1.9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当我们按性别差异,将男性指定用数字“1”来代表,女性指定用数字“2”来代表,这里所得到的数据是( ) A.称名数据 B.顺序数据 C.等距数据 D.比率数据 2.比较不同单位资料的差异程度,可以采用的统计量是( ) A.差异系数 B.方差 C.全距 D.标准差 3..中数的优点是( ) A.不受极端值影响 B.灵敏 C.适于代数运算 D.全部数据都参与运算4.一班32名学生的平均分为72.6,二班40人的平均分为80.2,三班36人的平均分为75,则三个班级总平均分为()A.75.93 B.76.21 C.80.2 D.73 5.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点的散布图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及联系模式,这种统计图是() A.散点图 B.线形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

6.一组数据中任何两个相邻数据之比接近于常数,表示其集中量数应使用()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加权平均数7.随机现象中出现的各种可能的结果称为()A.随机事件 B.必然事件 C.独立事件 D.不可能事件8.进行多个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时,一般采用 () A.Z检验 B.t检验 C.χ2检验 D.方差分析9.已知P(Z>1)=0.158,P(Z>1.96)=0.025,则P(1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统计学考试试题

心理统计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 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数据?( ) A.月工资1300元 B.语文成绩为80分 C.百米赛跑得第2名 D.某项技能测试得5分 2.下列描述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是( ) A.M M dμ B.M o M d S C.S μσ D.M M d Mg 3.一组数据中有少数数据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分布呈偏态时,其集中趋势代表值应是( ) A.几何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众数 4.测得某班学生的身高平均170厘米,体重平均65公斤,欲比较两者的离散程度,应选( ) A.方差 B.标准差 C.四分差 D.差异系数 5.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这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 系数时应选用( ) A.积差相关 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 6.以下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 ) A.t分布 B.F分布 C.χ2分布 D.正态分布 7.以下有关α错误和β错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能同时会犯α错误和β错误 B. α+β=1 C.当样本容量n不变时,有可能同时减小α和β D. 实际上不可能同时犯α错误和β错误 8. 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的关系为( ) A. 因果关系 B. 共变关系 C. 函数关系 D. 相关关系 9. 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 ) A. 充分性、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 B. 充分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C. 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D. 必要性、充分性、无偏性、有效性 10. 某项调查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10,n2=12,n3=15,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 均数之间的差异显著性时,其组内自由度为( ) A. 2 B. 5 C. 36 D. 34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实验数据按其是否具有连续性可划分为________和离散变量。 2. 一组数据35、40、50、60、56、30的中数为________,样本方差为______。 3. 从某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n=9,S=6,则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为________。 4. 总体分布正态,总体方差未知,已知样本容量为n,样本标准差为S,当显著性水平为α 时,用样本平均数X估计总体平均数μ的置信区间为________。 5.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F(n1, n2)为正态分布。

心理统计与测量题库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心理统计学:就是把数学中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得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心理领域而形成得一门应用学科。 (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与实验假设) 描述统计:主要就是研究如何将统计调查、实验或观察得到得数据资料科学得加以整理、概括 与表述,把研究得问题或现象得数理特征、分布状态用统计图、统计表或数量表 示出来。 (代表人物:高尔顿,皮尔逊) 推断统计:主要就是研究如何利用实际获得得样本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提供得理论与方法对总 体得特征、关系等做出推论。 测量: 就是依据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测量得三要素:事物得属性,法则,数字。 量表: 就是具有一定单位与参照点得连续体,它就是测量得工具。 量表分为:称名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心理测量:就就是根据教育学,心理学,测量学得理论与原则,通过各种测验或观察,对所研究得心理现象分派数字。 心理测量学包括: 测量得一般理论与方法,各种类型测验得编制与使用。 误差: 指测量中与目得无关得因素所引起得不准确或不一致得结果。 简答一心理测量得特点 一:测量对象得复杂性与不明确性。二:教育测量方法得间接性。 三:教育测量结果得相对性。 简答二(或论述) 为什么要学习心理统计与测量 一:掌握心理科学研究得重要工具;如果不懂得统计分析术语、方法,就很难读懂有关方面 得文章与吸收她们得研究成果,不利于与发展心理理论,提高研究能力。 二:掌握科学得教育管理手段;心理统计与测量为教育得科学管理提供了工具,掌握心理统 计与测量有利于提高教育得科学管理水平。 三: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编制试卷,分析试题得质量与解释测验得结果,这些都涉及心理测量与统计得理论与方法。

心理统计学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

考研真题和强化习题详解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 .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l~5 的等级评定,( l 表示非常不喜欢,5 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 A .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 B .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 C .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 D .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 2 .调查了n =200 个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显示的偏好程度,如下: 该题自变量与因变量的数据类型分别是:( ) A .类目型―顺序型 B .计数型―等比型 C .顺序型―等距型 D .顺序型―命名型 3 .157.5 这个数的上限是()。 A . 157 . 75 B . 157 . 65 C . 157 . 55 D . 158 . 5 4 .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 A .自变量 B .随机变量 C .因变量 D .相关变量

5 .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被称之为()。 A .总体 B .样本点 C .个体 D .元素 6 .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 ) A .父亲的月工资为1300 元 B .小明的语文成绩为80 分 C .小强100 米跑得第2 名 D .小红某项技能测试得5 分 7、比较时只能进行加减运算而不能使用乘除运算的数据是【】。 A .称名数据 B .顺序数据 C .等距数据 D .比率数据 参考答案:1 . B 2 . D 3 . C 4 . B 5 . A 6 . C 7.C 二、概念题 1.描述统计(吉林大学2002 研) 答:描述统计指研究如何整理心理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的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的统计方法。比如整理实验或调查来的大量数据,找出这些数据分布的特征,计算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将大量数据简缩,找出其中所传递的信息。 2.推论统计(中国政法大学2005 研,浙大2000研) 答:推论统计又称推断统计,指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或全局的情形;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和估计;如何对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如何对两件事物或多种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等的统计方法。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的各种方法、总体参数特征值的估计方法(又称总体参数的估计)和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等等。 3 .假设检验(浙大2002 研) 答:假设检验指在统计学中,通过样本统计量得出的差异作出一般性结论,判

自考心理学研究方法历年真题项选择汇总含答案

三、多项选择题 9.在非参数统计中,下列用于检验单样本的方法是(ABC ) A.二项式检验 B.X2单样本检验 C. Kolmogorov-Smirnov单样本检验 14.问卷法一般采用的项目方式为`:ABCDE A.是否式 B.选择式 C.排列式 D.填空式 E.量表式 13.下列属于经典心理物理方法的是( bcd ) B.最小变化法 C.恒定刺激法 D.平均差误法 2社会测量的方式的是( bcd ) B.社会测量图 C.靶式社会图 D.“猜测”技术 10.因素分析基本类型的是( abc ) A.R型因素分 B.Q型因素分析 C.P型因素分析 11.下列属于小N设计主要类型的是(abc ) A.反转型设计 B.多重基线设计 C.扩展式反转设计 1.元分析的主要特点有( BDE )。 B.元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D.元分析是一种全面的评价E.元分析寻求普遍性的结论 3.准实验设计的主要类型有(BCDE )。 B.回归间断点设计 C.不等同对照组设计 D.间歇时间序列设计 E.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 6.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多元分析方法有( ACD )等。 A.判别函数分析 C.主成分分析 D.典型相关 7.下列各项测验中属于兴趣测验的有( CD )。 C.SCII D.KOIS 8.心理学研究中不常用的取样法有( ACE )。 A.计划取样法 C.顺序取样法 E.穿透重复子样本法 11.构建因果模型的具体步骤是( ABD E ) A.提出理论构思和初步模型 B.变量的操作化和处理 D.以实际数据支持函数方程 E.实际数据和结构模型相拟合 12.问卷测量的准确性包括( ABCDE ) A.效度 B.测量工具之间的相关 C.同质性 D.信度 E.测量分数的分布 13.实验室实验的特点有( ABD )

《教育统计与测量》练习题库与答案

n m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练习题库及答案 本科 一、 名词解释 1.教育统计: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科学。 2.变量:是指可以定量并能取不同数值的事物的特征。 3. 算术平均数:所有观察值的总和除以总频数后所得之商。 4.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 在n 次试验中出现了m (m ≤n )次,则m 与n 的比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W(A)= 5.测验设计:是指测验编制者对测验形式、时限、题量、题目编排、测验指导手册等进行的设计工作。 6. 测验效度:就是测验实际上测到它打算要测的东西的程度。 7.描述统计:是研究如何将收集到的统计数据,用统计图表或者概括性统计量 数反映其数量表现和数理关系的统计方法。 8.名称变量:又称类别变量,是指其数值只用于区分事物的不同类别,不表示 事物大小关系的一种变量。顺序变量又称等级变量,是指其数值用于排列不 同事物的等级顺序的变量。 9. 离散变量:又称间断变量,是指在一定区间内不能连续不断地取值的变量。 10.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 11.教育测量学: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教育效果或过程加以确定。教 育测量学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统计学作为基础,运用各种测试方法和 技术手段,对教育现状、教育效果、学业成就及其能力、品格、学术能力倾

向等方面进行科学测定的一门分支学科。 12. 自由应答式试题;是指被试可以自由地应答,只要在题目限制的范围内, 可在深度、广度,组织方式等方面享有很大自由地答题方式。 13.随机变量:是指表示随机现象各种结果的变量。 14. 连续型变量:是指在其所取的任何两值之间可以作无限地分割,即能连续 不断地获取数值的变量。 15.度量数据:是指用一定的工具或按一定的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 16. 正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一致的相关。 17. 同质性χ2检验: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是判断几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是否相同,叫做同质性χ2检验。 18. 难度:就是被试完成项目作答任务时所遇到的困难程度。 19. 比率变量:等距变量又称间隔变量,是指其数值可以用于表明事物距离差 异大小的变量。比率变量是指数值不仅能反映数字之间的间隔大小。还能说明数字之间比率关系的变量。 20. 样本:总体是根据统计任务确定的同一类事物的全体。个体是构成总体的 每个基本单位。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作为观察对象的一部分个体。21.频率:就是随机事件A在n次试验中出现了m(m≤n)次,则m与n的比 值就是频率,用公式表示就是W(A)= ,概率又称“机率”或“然率”,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量。 22. 负相关:两个变量变化方向相反的相关。 23. 独立性χ2检验:在双向表的χ2检验中,如果要判断两种分类特征之间是否有依从关系,叫做独立性χ2检验。 24.情境测验法:指的是把被试置于一种特定情境中以观察其行为反应,然后

2018年清华大学心理学347考研真题分析

2018年清华大学心理学347考研真题分析 对清华专硕感兴趣的小伙伴看过来!最新一年清华专硕真题解析新鲜出炉!一份最新的复习方向指南与复习建议!看勤思教研老师如何指点迷津,看勤思讲义如何完美对应!你手里的讲义,知道有多重要了吗?! 先简单一句话概括一下今年的真题情况:清华专硕的真题一入眼,应该是三个字,懵!懵!懵!但是不要慌,定下心,其实我们发现还是有许多可以去奋笔疾书的时刻。 听不懂?!跟着我来往下走! 一、试卷结构 二、参考书单

补充说明:虽然往年有些真题已经考过,但是大家不要掉以轻心,旧版考过的知识点还是换题型,换相关知识点重复考察。随着近些年自命题院校招生数量增多,对心理学研究生招生生源质量的要求提高,进入心理学研究生的门槛也是逐步提高。同学们除了需要掌握好大纲范围内给定的参考书,一定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可以每个学科扩展学习1-2本教材。这里老师根据历年考试经验总结给大家推荐几本。

三、试题分析 从今年出题总体内容来看,出题基本遵循了清华专硕招生目录上的要求,讲出题重点放在普通心理学和心理学研究方法上并结合清华积极心理学自身的特色,且侧重点主要放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目前回忆版的题目所属学科的分值分布上看,和去年出题的侧重点差异还是比较大,去年心理学导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比重大概是2:1,而从今年目前已有的题目来看,今年真题大题部分考察的重点其实更多的是落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而且有部分超纲的题目。预估计心理学导论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考察比重大约是1:1。从出题分值和灵活度来看,今年出题重点是放在论述题上,把去年简答题的分值一半分值全部转移到论述上,论述题的题目内容更为灵活。如果认真做过清华专硕近两年题目,我想备考清华的你一定不会辜负老师对你的期望,有木有发现清华屡次出过相似的题目,甚至是原题在现。咱们先看一看,一睹为快。上真题! 2017年清华大学应用心理硕士真题之简答题 1.简述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分析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实验设计,并讨论实验设计中的巧妙之处。 2018年清华大学应用心理硕士真题之论述题 1.请举例说明让你印象深刻的心理学实验,自变量、因变量并说明实验设计中的巧妙之处。 大家可以掂量一下真题的价值,放在手里有没有觉得沉甸甸的所以也不枉勤思的老师费劲千辛万苦拿到这些真题。18年的简单论述和17年的简答论述其实是在重复考察某些知识点,对于心理学经典实验范式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心理学一门作为科学学科的标准和原因的解读,以及对于目前清华开展的积极心理学项目的考察,都是清华这两年考察的重点,大家有没有感受到清华心理系老师的仁慈。 【真题对照基础强化班讲义】简答题举出事实和实验证明大脑具有可塑性

(完整版)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练习卷3附答案(共八套)

练习3 1.按照数据的获得方式,找出下列数据中与其它不同类的数据。( ) A.72克 B.65分 C.10米 D.3台 2.测量数据10.000的下实限是:( ) A.10.999 B.9.999 C.9.9995 D.10.0005 3.欲从某重点中学720名高一学生中随机抽取120名调查其视力情况。首先按原有视力记录,将他们的视力情况分为上、中、下三等,各等人数分别为108人、360人、252人。若用分层按比例抽样法,则中等视力水平的学生中应抽取:( ) A.18人 B.60人 C.42人 D. 72人 4.某班期末考试,语文平均成绩为82分,标准差为6.5分;数学平均成绩为75分,标准差为5.9分;外语平均成绩为66分,标准差为8分,问哪一科成绩的离散程度大?( ) A.语文 B.数学 C.外语 D.无法比较5.假如某班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在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学生成绩时,良等成绩z分数应取值在哪个区间?( ) A.-0.6--0.6 B.-1--1 C.0.6--1.8 D.0.5--2.5 6.在正态分布中,标准差反映了:( ) A.随机变量的波动性 B.正态曲线的对称位置 C.随机变量的平均水平 D.正态曲线的陡峭程度 7.下列数据1,26,11,9,14,13,7,17,22,2的中位数是:( ) A.14 B.13 C.17 D.12 8. 某校1970年的教育经费是10万元,2002年的教育经费是121万元,问该校2010 年的教育经费是多少?( ) A.225.63万元 B.278.32万元 C.321.56万元 D.210.00万元 9. 有研究者调查了358名不同性别的学生对某项教育措施的评价态度,结果如下: 男性拥护66人,反对106人;女性拥护28人,反对158人,那么性别与评价态度的相关系数为( )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章节题库-心理统计与测量第一章至第五章【圣才出品】

第四编心理统计与测量 第1章描述统计 一、单项选择题 1.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为()。 A.称名数据 B.顺序数据 C.等距数据 D.比率数据 【答案】D 【解析】等距数据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顺序数据只能说明顺序的大小如年纪、成绩排名;称名数据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类别。 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A.条形图 B.圆形图 C.直方图 D.散点图 【答案】C 【解析】条形图也称直条图,主要用于表示离散型数据资料,即计数资料。圆形图主要用于描述间断性资料,目的是显示各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大小,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比较。

散点图用相同大小圆点的多少或疏密表示统计资料数量大小以及变化趋势。 3.一个有10个数据的样本,它们中的每一个分别与20相减后所得的差相加是100,那么这组数据的均值是()。 A.20 B.10 C.30 D.50 【答案】C 【解析】按照平均数的性质,一组数据中,每一个数都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C,则所得的平均数为原来的平均数加或减去常数C。题中,每一个数减去20后,所得的平均数为100/10=10,则原来的平均数为10+20=30。 4.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 A.算术平均数 B.中数 C.众数 D.四分差 【答案】A 【解析】算数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由于平均数反应灵敏,因此当数据分布呈偏态时,受极值的影响,平均数就不能恰当地描述分布的真实情况。

5.标准分数是以()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A.方差 B.标准差 C.百分位差 D.平均差 【答案】B 【解析】标准分数是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原始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6.假设两变量为线性关系,这两变量为等距或等比的数据且均为正态分布,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A.积差相关 B.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 【答案】A 【解析】积差相关适用于当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都是正态,等距或等比的数据。斯皮尔曼等级相关适用于称名数据和顺序数据,或者总体不为正态的等距或等比数据,二列相关和点二列相关适用于一列为等比或等距的测量数据,另一列是按性质划分的类别。 7.标准分数是(),因此可以做加减运算,而不能做乘除运算。 A.命名量表

华师大心理学历年试题

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普通心理学(含心理学史) 招生专业:心理学 一、简述下列术语(每小题3分,共30分) 1、操作条件反射 2、注意稳定性 3、想象表象 4、意志行动 5、兴趣 6、程序性知识 7、性格特征 8、离差智商 9、趋避冲突10、激情 二、论述题(每题10分,共70分) 1、试述知觉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过程。 2、试述长期记忆系统(long-term memory system)中的信息储存与提取过程。 3、试述概念形成的过程和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 4、试述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 5、试述斯金纳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6、试述格式塔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7、试述认知心理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本质区别。 华东师范大学 2000年攻读硕士研究生试题 考试科目:心理统计与测量(需带计算器) 心理统计部分 一、是非题(10分):请仔阅读以下句子,判断其是否正确,用T表示正确,用F表示错误,填写在前面的括号中。注意,不得使用任何其他符号。 ()1.差异系数是一种相对差异量。 ()2.抽样分布指的是抽取的样本中个体数值的次数分布。 ()3.从正态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为n的一切工作切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分布也呈正态分布。 ()4.当自由度逐渐增大时,t分布逐渐接近正态分布。 ()5.总体上的各种数字特征叫总体统计量。 ()6.相关系数可以直接计算其平均数。 ()7.对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可以有多种方法检验其显著性。 ()8.偏态量和峰态量是用以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统计量。 ()9.中位数检验就是比较两个样本中的中位数高低。 ()10.从正态分布图来看,z=0处的概率是最大的。 二、简答题(8分): 1.什么是标准分数?使用标准分数有什么好处?(4分) 2.方差分析是逻辑是什么?(4分) 三、问答题(10分) 如果有两个样本,一个是实验组,另一个对照组,分别施以两种教学方法,后期测验后如何对其成绩(百分制)进行统计检验,以确定两种教学方法有无显著差异? 四、填表题(12分) 有一个双因素方差分析实验,A因素为教材,共3种;B因素为教法,共4种。交叉分析后得到12种处理,假定每个处理中有2名被试。经过教学后进行测验,得到一个方差分析表,请完成它。注:不必说明有无显著意义等。(答案按照1-12填写在答题纸上) 差异来源平方和自由度方差F

1月自考心理统计试题

2010年1月自考心理统计试题 浙江省2010年1月自考心理统计试题 课程代码:021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除了有量的大小、相等单位之外,还有绝对零点的随机变量为( ) A.比率变量 B.等距变量 C.顺序变量 D.称名变量 2.反映总体数据特征的量数,称为( ) A.统计量 B.参数 C.自由度 D.显著性水平 3.两列变量均来自正态总体的等距(比)变量,而其中一列被人为地划分为两个类别的数据,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积差相关

B.双列相关 C.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D.点双列相关 4.下列统计量中不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是( ) A.算术平均数 B.方差 C.标准差 D.中位数 5.从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等容量的样本,计算每个样本的某个统计量,这些统计量数形成的分布,称为这个统计量的( ) A.样本分布 B.总体分布 C.抽样分布 D.概率分布 6.下面关于方差和标准差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 A.是表示一组数据离散程度的最好指标 B.其值越大,说明次数分布的离散程度越大 C.具有反应灵敏,计算严密,受抽样变动影响较少的特点 D.标准差具有可加性 7.某校三年级学生英语成绩平均为80分,中位数为78分,则其众数为( )

A.70 B.74 C.78 D.80 8.若P30等于80,表明在该次数分布中( ) A.有80%的个案低于30分 B.有80%的个案高于30分 C.有30%的个案低于80分 D.有30%的个案高于80分 9.适合于用来表示两种事物之间的相关性或联系模式的统计图是( ) A.散点图 B.折线图 C.条形图 D.圆形图 10.已知P(Z>1)=0.158,P(Z>2.58)=0.005,则P(1<Z<2.58)等于( ) A.0.153 B.0.163 C.0.337 D.0.581 11.若将某列数据都加上20,那么与原来相比其平均数和标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本有关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专著的是() A.桑代克的《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 B.瑟斯顿的《统计学纲要》 C.加勒特的《心理与教育统计法》 D.吉尔福德等人的《心理与教育中的统计学》 2.单向秩次方差分析检验,相当于对多组数据的哪种统计量进行参数的方差分析?() A.方差 B.标准差 C.平均数 D.相关系数 3.随机化区组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A.区组内可以有异质性,区组间要有同质性 B.区组内和区组间均要有同质性 C.区组内和区组间均可以有异质性 D.区组内要有同质性,区组间可以有异质性 4.连加号的符号为() A.++ B.+,+ C.∏ D.Σ8 5.一批数据在量尺上各等距区组内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是() A.概率 B.概率密度函数 C.累积概率密度函数 D.次数分布

6.相关系数(r)的取值范围为() A.-1.00≤r≤0.00 B.0.00≤r≤+1.00 C.-1.00≤r≤+1.00 D.-0.50≤r≤+0.50 7.把对随机现象的一次观察叫做一次() A.随机实验 B.随机试验 C.教育与心理实验 D.教育与心理试验 8.总体的平均数称为符号为() A. X B. Y C.σ D.μ 9.假设检验的第二类错误是() A.弃真第一类错误 B.弃伪 C.取真 D.取伪 10.假设检验中的两类假设称为(C) A.I型假设和II型假设 B.α假设和β假设 C.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D.正假设和负假设 11.符号秩次检验法不仅考虑差值的符号,还同时考虑差值的( ) A.大小 B.分布 C.方向 D.显著性 12.在一元线性回归中,决定系数R2是因变量和自变量积差相关系数的() A.2倍 B.平方 C.立方 D.2倍的平方

心理统计与测量题库

第一章绪论 名词解释: 心理统计学:是把数学中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心理领域而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和实验假设) 描述统计:主要是研究如何将统计调查、实验或观察得到的数据资料科学的加以整理、概括和表述,把研究的问题或现象的数理特征、分布状态用统计图、统计表或数量表 示出来。(代表人物:高尔顿,皮尔逊) 推断统计:主要是研究如何利用实际获得的样本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提供的理论与方法对总体的特征、关系等做出推论。 测量:是依据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 测量的三要素:事物的属性,法则,数字。 量表:是具有一定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它是测量的工具。 量表分为:称名量表,等级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心理测量:就是根据教育学,心理学,测量学的理论和原则,通过各种测验或观察,对所研究的心理现象分派数字。 心理测量学包括:测量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各种类型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误差:指测量中与目的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不准确或不一致的结果。 简答一心理测量的特点 一:测量对象的复杂性和不明确性。二:教育测量方法的间接性。 三:教育测量结果的相对性。 简答二(或论述)为什么要学习心理统计与测量 一:掌握心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如果不懂得统计分析术语、方法,就很难读懂有关方面的文章和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不利于与发展心理理论,提高研究能力。 二:掌握科学的教育管理手段;心理统计与测量为教育的科学管理提供了工具,掌握心理统计与测量有利于提高教育的科学管理水平。 三: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编制试卷,分析试题的质量和解释测验的结果,这些都涉及心理测量与统计的理论和方法。 四:锻炼科学的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辩证的发展的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简答三学习心理统计与测量的意义 一:学习心理统计与测量能够为我们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为开展心理科学研究探索心理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三: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全面的统计资料。 简答四学习心理统计与测量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有信心二:要理论联系实际三:注意不同统计方法与测验类型的适用条件 四:要根据数据类型选择统计方法 第二章统计图表 名词解释: 统计表:将统计资料汇总的结果整理成表格的形式。 次数分布表:原始统计资料依据某一标志经过统计分组之后,要按分组顺序列出其统计事项在各组的单位数。表现总体单位在各组次数分配情况的统计表。 精确准限求法:组下限的数据减去最小单位的半个单位,组上限的数据加上半个单位。 统计图:利用几何图形或具体事物来表示统计事项数量关系的图形。 曲线图分类:动态曲线图,依存关系曲线图,次数分布曲线图。 简答一绘制统计图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卷50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心理统计与测量)模拟试 卷50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1,分数:42.00) 1.一枚硬币掷三次,出现两次正面在上的概率是 (分数:2.00) A.0.25 B.0.375 √ C.0.50 D.0.625 解析:解析:一枚硬币掷三次,有八种情况,分别是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反正正,反反正,反正反,反反反。根据概率乘法规则计算,每种情况出现的概率是1/2×1/2×1/2=1/8。再根据加法法则,两次正面在上的概率为3/8。因此,本题选B。 2.关于标准正态分布的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 A.标准正态分布的横轴是标准分数√ B.标准正态分布的拐点在正负1.96标准差处 C.标准正态分布中,y的最大值是1 D.标准正态分布通常写作N(1,1)正态分布 解析:解析:当正态分布以标准分布记分时,正态分布就被转化为标准正态分布,因此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通常写作N(0,1)正态分布,其横轴为标准差,纵轴为概率密度,最大值为0.3989。标准正态分布的拐点在正负1个标准差处,曲线从最高点向左右延伸时,在正负1个标准差之内,既向下又向内弯;从正负1个标准差开始,既向下又向外弯。因此本题选A。 3.某学业成就测验由100道正误题组成,每题1分。如果要从统计上(99%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情形,考生正确回答的题目数量至少应该是 (分数:2.00) A.59题 B.60题 C.62题√ D.63题 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二项分布的应用。此题n=100,p=0.5,q=0.5,p=q,np=20>5,故此二项分 布接近正态分布,这时二项分布的X变量(即成功的次数)具有如下性质,μ=np,经过计算本题中μ=50,σ=5。也就是说,如果考生随机猜测作答,答对的平均题数是50,标准差为5。据正态分布概率,当Z=2.33时,该点以下包含了全体的99%(注意这是单侧检验),如果用原始分数表示,则为 x=μ+2.33σ=50+2.33×5=61.65。如果本题要求的95%的把握排除猜测作答的可能性,那么当Z=1.645时,该点以下包含了全体的95%(单侧检验),那么用原始分数表示,则为μ+1.645σ=58.225。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4.下列关于F分布的表述,错误的是 (分数:2.00) A.负偏态分布√ B.随着分子和分母的自由度的变化而变化的一簇曲线 C.F总为正值 D.分母和分子的自由度越大,F分布越接近正态分布

教育与心理统计学试题A答案

试题A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A 2 A 3 A 4 B 5 A 6 B 7 A 8 D 9 A 10 C 11 C 12B 13A 14D 15C 二、填空 1、73 2、变异性 3、局部控制 4、正态 5、点估计 6、双侧检验 7、样本 8、集中量数 9、误差10、P(A)+P(B) 三、名词解释 1、标准分数又叫基分数或Z 分数,是以标准数为单位,反应一个原始数在团体中所处的位置的量数。 2、随机现象是指事先不能断言出现那种结果的现象。 3、差异量数是描述数据离散趋势的统计量。 4、相关关系是事物间存在联系但又不能直接做出因果关系解释时的事物间的关系。 四、简答 1、1)、求全距:2)、定组数;3)、定组距4)、写组限5)求组 中值6)归类划记7)登记次数。 2、1)建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 2)在原假设成立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统计量的抽样分布,计算统计量的值,常用的有Z分布、T分布、F分布。 3)选定显著性水平,查相应分布表确定临界值,从而确定原 假设的拒绝区间和接受区间。

4)对原假设做出判断和解释,如果统计量值大于临界值,拒绝原假设。反之,则接受原假设。 3、1)总体正态分布2)变异可加性3)各处理的方差一致 五、简单计算 1、ⅹ=26毫秒AD=3.71毫秒 2、ZⅠ=0.67 ZⅡ=1.25 ZⅢ=0.83 ZⅡ>ZⅢ>ZⅠ 3、SE X=2U=65±1.96×2U∈(61.08-----68.92) 4、CV身高=0.12 CV体重=0.15 CV体重>CV身高 六、综合计算 双侧t检验 SEx=1.36 t=1.62 df=61 t<t0.05/2(60)=2.00 拒绝H0

心理统计学题

心理统计学复习提纲 一.选择题 1. 下面哪个统计量不能用来描述数据的离散程度( c )。 A. 极差 B. 标准差 C. 标准分数 D. 四分差 2.假设学生数学成绩服从正态分布,描述学生性别与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用( d )。 A. 积差相关 B. 肯德尔相关 C. 二列相关 D. 点二列相关 3.某班级一次英语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全班平均成绩为70分,标准差为8分,一个学生成绩为80分,他在全班的名次为( b )z=(80-70)/8=1.25,查表0.89 A. 前10% B.前 20% C.后10% D. 后20% 4.有一学生的成绩低于平均成绩一个标准差,请问他在该班的百分位是:a A. 16% B. 36% C.50 % D. 84% 5.计算列联相关系数的适应资料为 b A. 等级数据 B. 计数数据 C.二分变量 D. 等距数据 6.总体方差已知的标准误计算公式为 a A. n σ B. 1-n S n C. n s n 1 - D. 1-n σ 7.变异系数可以描述:d A. 集中趋势 B. 差异显著性 C. 百分位数 D.不同测量的离散程度 8.肯德尔和谐系数一般常用来表示:a A.评分者信度 B.题目一致性 C.题目难度 D.测验效度 9.研究为完全随机取样设计,需检验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知其分布为非正态,n >20,请问用哪种统计方法最合适? b A.符号检验(相关) B.秩和检验(独立) C.T检验 D.χ2检验 10.下列那些数据可计算平均数:a A. 同质等距数据 B. 等级数据 C. 出现相同数值多的数据 D. 数值成倍变化的数据 11.两因素析因设计中,计算自由度的公式中,哪一个是求交互作用的?d A. npq-1 B. p-1 C. (p-1)(q-1)n D. (p-1)(q-1) 12.考察年龄(p=3)性别( q=2)在某知觉测验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设计采用:a A. 完全随机化区组设计 B. 析因设计 C. 嵌套设计 D. 拉丁方设计 13.有一考察性别因素和三种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差异的研究,实验是随机取样,随机分组,各组人数相同。请问 用何统计分析方法处理结果?c A. 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B.裂区设计方差分析 C. 析因设计方差分析 D.判别分析 14.有一研究为完全随机取样设计,需检验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知其分布为正态,n >30,请问用 哪种统计方法最合适?c A.符号检验 B. 秩和检验 C.T检验 D.χ2检验 15.两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中,下述计算自由度的公式中,哪一个是求误差项的 b A. npq-1(总自由度) B. n -1 C.(p-1)(q-1)n D. (p-1)(q-1) 16.为了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之间是否存在差异,一研究者分别选取5个年龄段的被试各3个, 来考察三种刺激条件下被试反应时的差异,此种设计为( b ).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

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与测量练习题 (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数列11,11,11,11,13,13,13,17,17,18对应的中数是( )。 (A)12.66 (B)13.33 (C)12.83 (D)12.5 2.A 和B两名学生在数学和语文考试中的分数如下: 平均数标准差A考生B考生 语文70 8 70 57 数学55 4 57 70 则( )。 (A)A考生与B考生的成绩一样好; (B)A考生的成绩较好; (C)B考生的成绩较好; (D)无法比较; 3.研究为完全随机取样设计,需检验两组平均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知其分布为非正态,最恰当的统计方法是( )。 (A)符号检验(B)秩和检验(C)t检验(D) χ2检验 4.拒绝H0假设时所犯统计错误的概率为( )。 (A) α (C)β 5.已知某智力测验测试结果服从正态分布,总体方差,从中随机抽取10名被试,其平均值,方差,则总体均值的0.95的置信区间为( )。 (A) (B) (C) (D) 6.下面关于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7.已知智商测验的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某人智商为130,智商比他低的人约占( ) (A)5% (B)50% (C)95% (D)98% 8.对于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的F检验,总的变异可以被分解为( )。 (A)误差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两部分; (B)残差平方和、组间平方和和区组平方和三部分; (C)总平方和、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三部分; (D)回归平方和和残差平方和两部分。 9.一项研究收集了一批大学新生的高考分数,在他们四年后毕业时又测量了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报告自己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努力程度)。高考成绩和动机分数的相关为.42,这个相关系数反映的是什么? (A)再测信度(B)内部一致性(C)预测效度(D)同时效度 10.外向性测量在面试和测验上的相关为r=+.50。面试的信度为.6,测验的信度为.8。经过校正外向性的相关约是多少?(不能用计数器) (A) r=+.27 (B)r=+.50 (C)r=+.72 (D)r=+1.00 11.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智力可定义为所有的以下几项,但除了 (A)问题解决(B)感觉敏锐性(C)熟练的推理(D)学习知识的能力 12. 下面( )测验没有采用了离差智商。 (A)斯- 比测验60年修订版(B)韦氏测验 (C)中国比内测验(D)陆军甲、乙测验 13.下面关于智力发展的影响因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智力只受遗传的影响(B)智力只受环境的影响 (C)智力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影响(D)智力的上限越高,环境的作用就会越大 14.爱德华个人偏好测验是由理论推演法编制的人个问卷,其理论依据是()

心理统计历年试卷

年上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北京市命题考试 心理统计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次数分布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各组数据的() 上限中点下限平均值 、已知一组数据的,是,它的离中系数为() 、、、、、这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宜用 平均数中数众数平均差 、、、、、五个数的全距是 、已知–,,说明相关程度前者比后者 大大一倍大小 、已知的两个相关样本的平均数差的标准误为,其自由度为 、一个标准正态分布的平均数总等于 – 、已制从推测的回归方程式为–,说明、两变量是 正相关负相关不相关不一定相关 、从推测或从推测,在下列哪种情况下推测是没有误差的? –– 、在一个二选一的实验中,被试在次中挑对次值等于 二、填空题 、实验数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数,另一类是值。 、在一个的分布中,平均数、中数和众数都。 、把一个分布中较小的一半数据再分成两半的那个就是四分点。 、求等级相关系数的所所处理的数据必须是形式的。 、从样本中推测总体,如果样本中只包括误差,就不会产生对的偏性估计。 、在统计中,从样本估计总体是以原则为基础的。 、分布随的大小而有所,越小,分布偏离正态分布的程度。 、是从已知的预测变量的系数。 、方差分析中的交互作用是指自变量对反映变量的影响因自变量的变化而。 、让每个被试只在一种实验条件下做实验的设计叫设计,这种设计采集到的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数据之间是的。 三、名词解释 、众数 、负相关 、虚无假设() 、方差分析 四、应用题 、两组各被试解决问题所用时间(分钟)如下:

(1) 分别计算每组时间的中数和值。 (2) 哪一组解决问题快些? (3) 哪一组被试所用时间比较分散?本题为什么不计算和? 、某手机厂在推出彩色手机之前,想知道什么颜色的手机更受顾客喜欢,调查了人结果如此下: 问:顾客的态度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1) 计算各色受欢迎的假设平均人数(); (2) 计算 值和值; (3) 查表,根据值回答问题。 、一个心理实验结果如下表: (1) 是否应该下结论说两差异不显著?为什么? (2) 计算值。( ) () (3) 根据计算结果说明实验应如何改进。 .为了解男女被试走迷宫所用时间是否有显著差别,随机抽选男女各名,结果(分钟)如下: 男 女 (1) 分别计算男女被试的 (2) 计算 ; (3) 计算值和值; (4) 查表,根据值作出恰当结论。 年心理统计试卷 一、 选择 、 中数在一个分布中的百分等级是

心理统计与测量试题李明德老师

心理统计与测量课程试题-李明德老师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关于测量,正确的说法是(B )。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B)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C)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D)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 2、以再测法或复本法求信度,两次测验相隔时间越短,其信度系数( A ) (A)越高(B)越低(C)基本不变(D)无法确定 3、在心理测验中,效度是指一个心理测验的( B )。 (A)稳定性(B)准确性(C)可信度(D)区分性 4、百分等级55的分数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55%的人比这个分数( A )。 (A)低(B)相等(C)高(D)以上都不正确 5、项目的难易程度,用P表示。P值越( A ),难度越低。 (A)接近于1 (B)接近于-1 (C)接近于0 (D)接近于0.5 二、计算题(共4题,每题10分,共40分) 11、(1)某种疾病不同患者的潜伏期如下,求平均数、众数和中数。 2,3,3,3,4,5,6,9,16 答:平均数;M=(2+3+3+3+4+5+6+9+16)/9=51/9=5.67 众数;Mo=3 中数;Mdn=4

(2)若增加1例患者,潜伏期为30天,求平均数和方差。 答:潜伏期为2,3,3,3,4,5,6,9,16,30 平均数;M=(2+3+3+3+4+5+6+9+16+30)/10=81/10=8.1 方差; S2=(2?8.1)2+(3?8.1)2+(3?8.1)2+(3?8.1)2+(4?8.1)2+(5?8.1)2+(6?8.1)2+(9?8.1)2+(16?8.1)2+(30?8.1)2 10 =688.9 10 =68.89 12、对于自由度为15的样本,按以下要求查表找到t值: a.分布最高的5%(临界值):答:1.753 b.分布中间的95%(临界值):答:0.4123 13、为了检查教学情况,某区级领导从所属中学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一个测验,最后算得X=80分,S=7分,问该区教学的真实情况如何?(在α=0.05的水平下)答:置信区间为95%,这100个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标准差7分,该区的教育水平良好。 14、有人调查早期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从受过良好教育的儿童中随机抽取70人进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平均值为103.3。已知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总体均值=100,方差=15,则能否认为受过良好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力高于一般水平。 解:S 0:S≤100,S 1 :S>100 Ζ= S??μ0 √ = 103.3?100 √ =1.84 S S =S 0.05 =1.6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