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考(中英合作)经济学串讲00800

自考(中英合作)经济学串讲00800

自考(中英合作)经济学串讲00800
自考(中英合作)经济学串讲00800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

第一节经济学及其有关概念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如何处理稀缺性的学问。最基本的经济问题是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

生产产品所需的各种资源,也称作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者等自然资源和资本、技术等人造资源。这些资源对人类而言永远是有限的,经济学把资源的这种有限性称作资源的稀缺性。 P3

人们的欲望无限——资源有限

资源的稀缺性分为绝对稀缺性和相对稀缺性:

资源的绝对稀缺性,即无论何时何地,资源都是有限的;

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即相对于人类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

机会成本

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

在经济学中,企业的生产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理解。

生产可能性边缘曲线

生产可能性边缘曲线

假定在太平洋一个遥远的孤岛上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这个部落依靠鱼和土豆两种食物为生。在现有既定的社会资源下,如果只打鱼,最大限度可生产250吨;而只生产土豆,则最多可生产300吨。这当然是两种极端的情况。这个部落也可以用一部分资源(如劳动力和劳动工具等)打鱼,用剩余部分资源种植土豆。因此,在两个极端之间还存在着各种可能的生产组合,如220吨鱼和90吨土豆,其他类似的组合见表1——1。

表1——1 生产可能性边缘曲线

生产组合鱼产量(吨)土豆产量(吨)

A 250 0

B 220 100

C 170 180

D 100 240

E 0 300

表1——1中的生产组合A和E是两个极端情况,即只生产一种产品——鱼或土豆。组合B、C、D是鱼和土豆产量不同的搭配。如果以纵坐标表示鱼的产量,用横坐标表示土豆量,在坐标图上用A、B、C、D、E5个点表示这5种组合,并用圆滑曲线把5个点连起来,便得到一条平滑曲线(见图1——1),这条曲线就为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

在这条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一,在现有资源下我们所能获得的最大产量,如在B点,要想打鱼220吨,土豆的产量就不会多于100吨;相反,要想种植土豆100吨,鱼的产量也不会多于220吨。第二,要想获得更多的土豆,只能减少鱼的产量,如从B到C,土豆由100吨增加到180吨,鱼则必须由220吨减少到170吨;同样,要想获得更多的鱼,则必须减少土豆的产量。

300

200

100

土豆(吨)

0 100 200 300

图1——1 生产可能性边缘曲线

生产要素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第二节不同的经济体制

——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

一、经济体制分类

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混合经济

(一)自由市场经济

第一,市场经济制度配置资源的主体是企业和消费者,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和企业的投入、产出决策决定了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等问题。

第二,市场经济制度配置资源的依据是价格。

第三,市场经济制度配置资源的方向是横向的、动态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是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横向进行的,一种要素一旦配置错误,可以重新在企业之间流动,实现在配置,从而表现出动态的特征。

第四,市场经济制度配置资源的结果是高效、优化的。

总之,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要受价格的支配,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都由价格决定。

(二)计划经济

第一,计划经济制度配置资源的主体是政府,即政府的产品生产计划决定了生产什么,生产要素分配计划决定了怎样生产,劳动力分级及工资计划决定了为谁生产。在这里政府处于主导地位,企业和个人处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

第二,计划经济制度配置资源的依据是计划。

第三,计划经济制度配置资源的方向是纵向的、一次性的。

第四,计划经济制度配置资源的效果是低效、扭曲的。

总之,在计划经济制度里,政府几乎负责经济活动的一切方面。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制度比较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经济问题上:

第一,决策机制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选择的决策由参与经济的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和企业分散地独立做出;在计划经济条件下,选择的决策由至高无上的中央计划机构集中做出。

第二,协调机制不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价格来协调千百万人的决策,使这些决策一致;计划经济是个金字塔式的等级体系,用自上而下的命令来贯彻决策,保证决策的协调。

第三,激励机制不同。市场经济的激励以个人物质利益为中心,强调“小河有水大河满”;计划经济的激励以集体主义精神为中心,强调“大河无水小河干”。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

第一节市场机制

——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

一、市场机制的概念

市场机制就是指市场本身运行、调节的方式和规律。

二、市场机制的作用

价格机制是市场影响经济的手段市场是价格机制发挥作用的场所和途径

第二节 需求和需求规律

——消费者,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经济决

策行为

需求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需求量的变动不会使需求曲线出现移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会造成需求曲线的移动。

第三节 供给和供给规律 供给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和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供给量的变动不会使供给曲线出现移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会造成供给曲线的移动。

第四节 市场均衡

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

25.请画出需求和供给曲线,说明茶叶生产者如果在收获季节遇到恶劣天气,茶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会有什么变化。(6分) P 如果在收获季节遇到恶劣天气,茶叶

P 的供给将会受到影响,而市场对茶叶

需求没有变化。需求曲线D 不动,而

供给曲线将有S1移动到S2,均衡价格

将会由P1上升到P2,而均衡产量则由 下降到Q2。

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二、其他弹性

(一)需求的收入弹性

需求的收入弹性简称为收入弹性,它用来描述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商品的需求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称为低档商品P25 *当某种商品是正常物品时,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正数。例如,某人收入增加了9%,其对牛肉的需求增加了18%,则牛肉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e Y=△Q D/△Y=18%/9%=2>0

*当某种商品是低档商品时,商品的需求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增加,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负数。例如,某人月收入减少了5%,他对白菜的需求上升了20%,则白菜的需求收入弹性系数为e Y=△Q D/△Y=20%/-5%=-4<0

(二)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经常被简称为需求的交叉弹性或交叉弹性,它是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相关的其他商品(替代品或互补品)价格变化反应程度的概念。

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当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时,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数。例如,葵花子与西瓜子互为替代品,当葵花子的价格上升了8%时,西瓜子的需求增加了4%,则e C=4%/8%=0.5

*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品时,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数。例如,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当汽油的价格下降了3%时,汽车的需求增加6%,则e C=6%/-3%=-2<0

*当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时,此系数为0。

第六节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一、市场失灵及其原因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是指在现实的市场机制中有很多情况会导致资源不能达到有效配置,不能使社会经济效率达到最大。即市场处于未利用全部帕累托改进的均衡状态。也就是说,只要市场参与者不能利用每一个帕累托改进,市场失灵就会发生。

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

①垄断;②外部影响;③公共物品。

二、政府对市场的干预

政府为矫正市场失灵可能采取的三种政策:

1.政府对垄断的管制:

①价格控制

政府一般会对某些垄断企业在价格上进行控制,即政府从对社会有利及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角度出发,对这些垄断企业制定价格上限。具体方法是,按吧边际成本定价(P=MC)或按平均成本定价(P=AC),这样可使垄断厂商降低价格,扩大产量,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②反托拉斯法

当垄断有害于消费者时,政府可以采取通过立法来打破垄断或者禁止垄断的形式。

2.有关外部影响的政策

①内部化

所谓内在化就是用企业合并的方法,使“外部性内在化”。

②税收和补贴

政府可以对造成外部不经济的企业征税。反之,政府可以对造成外部经济的企业进行补贴。

③规定财产权

当政府所掌握的信息不完全时,可以考虑使用规定财产权的办法。

3.提供公共物品

一般而言,政府提供公共物品采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通过财政直接拨款(如国防);提供各种形式的补贴(如基础研究);建立国营企业直接生产公共物品(如修建国道、灯塔);通过适当方式将公共物品委托给私人企业生产。

第四章厂商理论:生产和销售

第一节厂商与生产

一、厂商及其目标

厂商是指使用生产资源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以赚取利润的经济单位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

厂商进行经济活动的惟一目的是“利润最大化”。

二、生产要素

三、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它们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Q=F(L,K)

四、短期和长期

所谓短期是指这样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是不可改变的。

长期是指这样的时期,这个时期足够长以至于任何生产要素的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

第二节短期生产函数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

在生产中普遍存在这么一种现象: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或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第四节短期成本

一、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中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

厂商的生产成本是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所损失掉的机会成本。

厂商的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个部分=机会成本

企业生产的显成本是指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例如,厂商向工人支付的工资、向银行支付的利息,向土地出租者支付的地租。

企业生产的隐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例如,厂商动用自己的资金和土地,并亲自管理企业。

在会计上起支配作用的是显性成本,而经济学上的成本概念应当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二、短期成本概念

总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总成本。

第五节长期成本

一、规模经济与长期平均成本

所谓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产量增加,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下降的特征;规模不经济是指厂商的生产随着其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产量增加,每单位产出的成本逐渐增加的特征。

消除规模不经济所采取的措施:①完善企业内部信息交流机制;②重组、分割工作;③调整组织结构;④避免企业内部官僚主义的产生;⑤雇佣新的管理者;⑥提高工人生产积极性;⑦改善劳资关系;⑧提高生产工艺科学性等。

第六节利润、收益与产量

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的关系

产量、收益、成本和利润列表

TR—TC>0,厂商获超额利润;TR—TC<0,厂商亏损;TR—TC=0,超额利润等于零,但厂商可以获得正常利润。企业的经济利润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

企业的正常利润通常指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即企业家才

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是指企业主如果把其经营才能用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属于机会成本性质。若正常利润小于企业主从事其他事业可能获得的收入,他就会放弃这个企业经营转投其他行业。

第五章市场结构:竞争与垄断

第一节市场:结构、行为与绩效

二、市场结构

经济学中把市场分为四种类型的结构,分别是: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

完全竞争(Perfect Competition)市场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理论分析中,往往将一些农产品市场,如大米市场、小麦市场等,以及某些小商品市场看作是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

第二,市场上所出售的商品和劳务是同质的,即不存在产品差别;

第三,市场上各种生产资源可以充分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因素的阻碍;

第四,市场信息是畅通的。

第五,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完全垄断市场(Monopoly Market),是指由一家厂商完全控制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即一家厂商控制了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在我国,邮政、铁路电力等都属于完全垄断行业。

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

第一,在一个行业或在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只有一家厂商提供全部产品,厂商即行业,没有竞争对手存在;

第二,厂商所生产和出售的商品没有相近的代用品,即垄断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是被公认为独特的,是其他产品无法替代的。只有这样,垄断厂商才能实现独家控制。

第三,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或市场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

在这样的市场中,排除了任何的竞争因素,独家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销售,所以,完全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即完全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制定者。在某些情况下,一个垄断厂商可以实行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

所谓价格歧视,是指垄断厂商出于非成本差异的原因,以不同的价格把同一物品或服务卖给不同的顾客。也就是说,当垄断厂商对它所销售的同种产品针对不同的顾客收取不同的价格时,价格歧视就出现了,并且此时的价格

差异并非缘于成本不同。有些情况下,价格差别是由于厂商的生产成本的差别所造成。比如,同样的产品,由于产品的生产企业距离销售地点越远,产品的运费越高,所以企业向边远地区的顾客收取更高的价格。这时的价格差别并非价格歧视。价格歧视的原因并非成本差别,而是由于厂商能够识别出不同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所以能够根据消费者的不同支付愿望来实施不同的价格。

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市场,是指在一个市场中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的市场结构。在分析一个市场是否为垄断竞争市场时往往还要用到市场集中度(Concentration)这个指标。所谓市场的集中度,是指一个行业中最大几家厂商(通常是4家最大厂商)的产量(或销量)占全行业产量(或销量)的比重。在一个垄断竞争市场,市场的集中度较低,一般来说,规模最大的前四位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为20%~40%。如我国的冰激凌市场,共有3000多家厂商,其中规模最大的伊利、蒙牛、和路雪、雀巢等4家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之和在40%左右。可见我国的冰激凌市场是典型的垄断竞争市场。最明显的垄断竞争市场是轻工业品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应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市场上有较多厂商,彼此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

第二,产品之间既存在一定的差别,又有一定的替代性;

第三,厂商进出行业比较自由。

寡头垄断(Oligopoly)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了某一行业,供给该行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的市场。在一个寡头垄断市场,市场的集中度很高,往往前四位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为70%~100%。如中国电信市场,2002年六大电信厂商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中国移动(China Mobil)36.6%、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33.8%、中国网通(China Netcom)17.2%、中国联通(China Unicom)11.3%、中国卫星和铁通公司仅为 1.1%,前四家厂商的市场占有率之和为98.9%,由此可见中国电信市场为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在一个行业或市场中,只有少数几家厂商。由于厂商的数目较少,因此每一家厂商对整个行业或市场的价格和产量都有控制能力。

第二,厂商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厂商数量很少,每家厂商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各自在价格或产量方面的决策都会影响整个市场和其他竞争者的行为。因此,寡头垄断市场中各个厂商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每家厂商在进行价格、产量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到本身的成本与收益情况,而且还要考虑到这一决策对市场的影响,以及其他厂商可能做出的反应。

第三,新厂商进入行业比较困难。在寡头垄断市场中,新厂商在生产规模、技术、资金、信誉、市场份额、原材料的获取等方面,都难以同老厂商相抗衡,因而其进入非常困难。

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原因:

寡头垄断之所以存在,归根结底在于该市场存在明显的进入障碍。那么,寡头垄断市场最主要的进入障碍有以下几点:

第一,规模经济的存在;

第二,行业中现有寡头垄断厂商拥有重要原材料或关键技术,这样就阻止了竞争者进入该行业,从而少数几家厂商就可实现寡头垄断;

第三,由几家厂商控制了分销渠道;

第四,现有寡头垄断厂商可能受到政府的保护,或政府的规定有时提供了反对完全垄断的抵消力量,如美国实施的反托拉斯法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厂商建立完全垄断的地位,从而形成了寡头垄断。

寡头厂商的相互依赖性使得他们有可能相互勾结或者串谋。

串谋是指在一个行业中厂商相互间有着明示或暗示的不再竞争的协议。

串谋寡头,是指各寡头厂商相互勾结起来形成一个像垄断厂商那样的整体,并像垄断厂商那样行动,由此各厂商就可以联合获取最大利润。

(一)公开的串谋:卡特尔

卡特尔是一个行业的各独立厂商之间通过对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明确的协议而建立的组织。它是寡头市场中各厂商用公开的方式互相勾结以达成协调行动的一种方式。寡头垄断厂商组建卡特尔的目的是维持高价,使联合利润最大化。最有名、最成功的卡特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卡特尔的主要任务有二:一是为各成员厂商的同质产品规定同一价格;二是在各成员厂商之间分配产量。

(二)隐蔽的串谋:价格领导

价格领导制是指一个行业的价格通常由某一厂商率先制定,其余厂商追随其后确定各自的价格。在中国的钢铁市场中,宝钢(宝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宝钢,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公司,也是国有企业,它的总部位于上海,以宝山钢铁有限公司为主体)就是一个典型的价格领袖。这是因为宝钢是中国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钢铁公司,其价格政策对其他钢铁公司影响极大。

宏观经济学

第九章国民收入分析与计算

第一节收入循环流程

二、国民经济内部环流

经济中可以分为两大部门,即“企业”和“家庭”,它们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三、漏出和注入

(一)漏出

(二)注入

四、国民收入环流的均衡

第二节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一、国民收入概念

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业绩的数量指标。它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或由此形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为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国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及其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就称为最终产品。

中间产品是指用于再出售而供生产别种产品用的产品。

(一)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GDP是将企业为租用生产要素而支付给家庭的收入即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租金、企业家才能利润进行加总。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二)用支出法核算的GDP

支出法核算GDP是将消费支出(C)、投资(I)、政府在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G)以及产品和服务净出口(X —M)进行加总。

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

GDP=C+I+G+(X—M)

三、其他收入总量

(一)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本国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是以一国的常住居民为准。若以国界为准计算,则为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为国民生产总值=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二)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简称NNP)也称国民净产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新增加的价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当年消耗掉的资本(折旧)后的价值余额。

NNP=GNP—资本折旧

国内生产净值NDP

NDP=GDP—资本折旧

(三)国民收入(狭义的国民收入简称NI)

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用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与企业家才能等)所获得报酬(收入)的总和。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政府津贴

=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

(四)个人收入(简称PI)

个人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从各种来源所取得的收入总和。

个人收入=国民收入—(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利润税+公司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息+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工资和薪金+企业主收入+个人租金收入+个人利息收入+政府和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公司和个

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五)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一个国家所有的个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得到的收入总和减去个人或家庭纳税部分,实际得到的是由个人自由使用的收入,也即人们可随意用来消费或储蓄的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税+非税支付)

=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

从GDP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四、名义GDP和实际GDP

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假设某国最终产品以香蕉和上衣代表。两种物品在2010年(现期)和2000年(基期)的价格和产量分别如下表,则以2000年价格计算的2010年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260万美元。

名义的GDP和实际的GDP

2010年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别,可以反应出这一时期和基期相比价格变动的程度。在上例中,330÷260=126.9%,说明从2000年到2010年该国价格水平上升了26.9%。在这里,126.9%称为GDP折算指数。可见,GDP 折算指数是名义的GDP和实际GDP的比率。如果知道了GDP折算指数,就可以将名义的GDP折算为实际的GDP,其公式为: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例如,在上例中,从2000年到2010年,GDP名义上(即从货币价值看)从215万美元增加到330万美元,实际只增加到260万美元,即如果扣除物价变动因素,GDP只增长20.9%[(260-215)÷215=20.9%],而名义上却增长了53.5%[(330-215)÷215=53.5%]

第三节其他宏观总量

一、就业与失业

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它一般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在现行的价格下参加生产的状态。

充分就业指的是工作机会、失业人口数量相同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有的失业人口均为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而不存在任何周期性失业。

(一)失业和失业率

失业是指符合工作条件、有工作愿望并且愿意接受现行工资的人没有找到工作的一种状况。

劳动力(Labor force)就是就业和失业人口的总和。

任何满足下述三个条件之一的被调查者都算做失业者:

1.没有工作,但在此前四周的时间内为了找工作而付出过努力;

2.等待临时将他解雇的企业召回;

3.等待30天内开始一份新工作。

(三)失业的种类及其原因

1.摩擦性失业。有两个来源:其一是正常的劳动流动,即人们不断地进入和离开劳动市场;其二是工作岗位持续不断地被创造出来或被破坏掉。

2.结构性失业。由于技术进步或国际竞争的变动,改变了工作所需技能或工作地点而导致的失业。

3.周期性失业。是伴随着经济周期而波动的失业。周期性失业在经济衰退时增加,而在经济扩张时减少。

4.季节性失业。

32.失业会引起哪些经济和社会问题?请加以解释。(8分)

答:失业有两种主要的影响,即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失业的社会影响虽然难以估计和衡量,但它最易为人们所感受到。失业威胁着作为社会单位和经济单位的家庭的稳定。没有收入或收入遭受损失,户主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家庭的要求和需要得不到满足,家庭关系将因此而受到损害。西方学者已经发现,高失业率常常与吸毒、高离婚率以及高犯罪联系在一起。西方有关的心理学研究指出,解雇造成的创伤不亚于亲友的去世或学业上的失败。此外,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也受到失业的严重影响。一个失业者在就业的人员当中失去了自尊和影响力,面临着被同事拒绝的可能性,并且可能失去自尊和自信。最终,失业者在情感上受到严重打击。

失业的经济影响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理解。当失业率上升时,经济中本可由失业工人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就损失了。衰退期间的损失,就好像是将众多的汽车、房屋、衣物和其他物品都销毁掉了。从产出核算的角度看,失业者的收入总损失等于生产的损失,因此,丧失的产量是计量周期性失业损失的主要尺度,因为它表明经济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

33.为避免失业问题,政府能够采取什么政策?(6分)

答:失业率增加时,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劳动供给方面的措施

一国政府要想采取措施降低失业率,首先应使劳动力的供给在数量、结构和质量上与劳动力的需求相符合。

控制劳动力的供给规模。政府可以通过延长劳动力的受教育时间,推迟青年人进入劳动力大军的时间,从而缓解失业状况。另外,延长受教育的时间,还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降低结构性失业。

②劳动需求方面的措施

提供就业的信息服务,加强劳动力的流动性。还可以通过需求工资谈判的分散化,提倡工资的非指数化等措施提高工资的灵活性。完善失业保障制度,使失业者能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达到社会公平的目的。

二、价格总水平与通货膨胀 (一)价格总水平的衡量

价格总水平通常由价格指数加以衡量。价格指数是表示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

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相当程度的普遍而持续上涨的现象,它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是指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百分比,即 πt=△P t/P 0

通货膨胀率 = 今年的CPI — 去年的CPI / 去年的CPI CPI 消费者价格指数

(二)通货膨胀的起因 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3.结构性通货膨胀;

4.预期和通货膨胀惯性 (三)通货膨胀的成本

通货膨胀引起的经济问题: 1.菜单成本;

2.形成对收入的再分配;

3.不确定性增加;

4.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

5.对付通货膨胀的资源增加。 三、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价 格

变失业(%)

(%)

PP曲线即为菲利普斯曲线,这一曲线表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具有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呈负向关系,即当通货膨胀率较高时,失业率较低;而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失业率较高。

货币工资的增长率是劳动市场上对劳动的过渡需求的增函数。由于价格与工资是密切相关的,价格变化是工资变化的函数,可以把上述菲利普斯曲线中的工资变化换成价格变化(通货膨胀)。

第十一章凯恩斯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消费函数 P237

消费函数应具有如下特征:

1)无论收入多少,消费C总为正数,即C>0;

2)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增加。因此,消费函数是收入的增函数。

3)收入的增加一般快于消费的增加。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在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所占的比重,是考察变动的收入中消费的变动

额,或是消费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P239

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间的比例。MPC=△C╱△Y

储蓄函数

储蓄是指居民中未进行消费的那部分收入,而不问是否存入银行。

1)当收入为零时,由于存在着自发消费,因此,储蓄为负值。

2)当收入增加时,储蓄也增加,因此,储蓄函数是收入的增函数。

3)收入的增加快于储蓄的增加。

边际储蓄倾向指增加单位可支配收入中储蓄的部分所占的比重,它考察变动收入中储蓄的变动额,或是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 P241

MPS=△S╱△Y

第四节乘数理论 P248

乘数也译为倍数。乘数理论是考察和分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某一因素的变化或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状态和结果。也就是通过一个因素或变量的变化,研究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

在1931年,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在《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乘数。

卡恩的乘数是就业乘数,即净投资所引起的全社会就业总量与净投资直接引起的最初就业量的比值。

凯恩斯提出的是投资乘数。它是指投资增加与国民收入增加的比例关系,表明投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变动之间的倍数关系。

投资乘数,表示因投资增加而导致收入增加的倍数。

△Y=△I╱1—b △Y表示收入变动量;△I表示投资变动量;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K=1╱1—MPC

第五节紧缩缺口与膨胀缺口

通货紧缩的缺口

充分就业的产出与充分就业对应的总需求水平之间的差额被称为通货紧缩缺口。 P250

总需求水平低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通货紧缩缺口。

通货膨胀的缺口

总需求水平高于充分就业收入水平——通货膨胀缺口。

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总需求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总需求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和国外需求构成。

首咨流程话术1.0版本

出单话术 一边走流程,一边截杀,一边解决机构信任度。 1.开场 开场:同学你好,我是负责学历提升的**老师,您是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是吧? 嗯嗯,那简单了解下您的情况啊,然后给您筛选下可以报考的专业,学校,可以吧 2.角色分析 学员没回复肯定语句接着问:同学是想考一个本科是吧?您是给自己本人咨询的么?那同学现在是什么学历呢? 暗截+过渡1当时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学了呢? 选一句发2像您没有高中毕业证只能报自考了 3同学现在毕业几年了 4同学当时学的什么专业呢 同学如果你**暗截***,就要抓紧时间了,这样吧,老师了解一下你的情况,然后看一下咱们目前还能报考的专业好吧 1、同学现在从事哪方面工作的,工作多久了? 2、同学现在考学历主要用途什么呢,希望带来哪些帮助呢?(例如,找工作晋升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考职称等等) 围绕学员需求聊2-3句。目的1知道自己要给他推什么专业,但不提及专业。 2强化需求,工作和生活一起规划。 同学昨天是比较忙吧,现在有时间吗,给你详细介绍下,别错过了咱们补录时间

了解了,同学你在哪个城市?老师帮你筛选一下专业 那你户口也是在本地么? 如果你不是当地户籍需要现在报考,现在北方省份已经开始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非本地户籍不能报考像吉林省,宁夏的固原市,包括北京市以及浙江萧山等地区,都已经限制外地户籍学员报考,你所在的省份现在报考还没有户籍限制 恩,那还好,目前受到教育政策改革变动,现在北京,吉林,浙江等地开始实施户籍限制报考了,目前新疆还没有改革,对咱们当地人影响还是比较小的 不是浙江的户口就需要抓紧了,现在赶上这批还可以不受限 同学你的情况老师已经了解了,您目前是xx(重复学员情况),只要学员讲的就必须重复,所以现在必须提升一下学历是吧?

2018年自考《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教育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教育经济学产生和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计量经济学 B.人力资本理论 C.劳动价值理论 D.教育资本 2.教育经济学在中国开始逐步涉及与展开的时间是()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教育投资具有生产性投资的性质是由于教育劳动具有() A.生产力 B.劳务性或服务性 C.使用价值 D.消费性 4.★最早提出“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是,( ) A.贝克尔《人力资本》 B.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C.沃尔什《人力的资本观》 D.欠雷《投资决定的正规标准》 5.教育社会需求与教育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因为() A.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育需求的无限 B.社会与个人对教育需求的出发点和追求目的不同 C.教育供求间存在矛盾 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6.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概念的是( ) A.20世纪70年代,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B.1982,奈斯比特《大趋势》 C.1986,福莱斯《高技术社会》 D.1996,“经合组织”年度报告 7.连接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关键性环节和纽带是() A.科学技术市场 B.人才和劳动力市场 C.物质形态商品市场 D.服务市场 8.从根本上讲,教育结构主要受() A.社会生产关系制约 B.政治制度制约 C.生产力水平制约 D.社会经济结构制约 9.★教育投资只有通过培养出来的劳动力以及再生产出来的科学技术进入生产领域,才能创造社会物质财富,说明教育投资具有

() A.周期性长特点 B.弹性大特点 C.间接性特点 D.长效性特点 10.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物质前提和客观依据是()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B.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 C.科学技术水平 D.社会人口 11.义务教育投资主体中居中心地位的是() A.个人 B.群众 C.国家或政府 D.企事业单位 12.计量教育投资经济效益的前提条件是() A.教育投资 B.教育成本 C.教育收益 D.教育分配 13.分析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有多种计量方法,比较常用的有匡算法和() A.“成本一效益”计算方法 B.实算法 C.费希洛计算法 D.舒尔茨计算法 14.最理想的学校规模类型是() A.规模过大稳定型 B.规模适度稳定性 C.规模适度成长型 D.规模过小成长型 15.社会平均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是() A.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某准级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总课时数 B.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C.平均劳动简化=某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某准级教育劳动力的教育程度 D.平均劳动简化=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简化比×各类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百分比(按教育程度)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B【解析】此题考核的是教育经济学学科产生的理论根源。其直接理论来源是“人力资本理论”。 2.C【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经济学在中国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与产生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中国教育经济学会成立的时间是1984年10月。答案是C。

【国际经济学专题考试试卷十】Externalities

Chapter 10 Externalities TRUE/FALSE 1. Markets sometimes fail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ANS: T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Market failure MSC: Interpretive 2. When a transaction between a buyer and seller directly affects a third party, the effect is called an externality. ANS: T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Definitional 3. Buyers and sellers neglect the external effects of their actions when deciding how much to demand or supply. ANS: T DIF: 2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Interpretive 4. In a market characterized by externalities, the market equilibrium fails to maximize the total benefit to society as a whole. ANS: T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Definitional 5. In a market with positive externalities, the market equilibrium quantity maximizes the welfare of society as a whole. ANS: F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Interpretive 6. Barking dogs cannot be considered an externality because externalities must be associated with some form of market exchange. ANS: F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Applicative 7. The social cost of pollution includes the private costs of the producers plus the costs to those bystanders adversely affected by the pollution. ANS: T DIF: 1 REF: 10-1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Definitional 8. Organizers of an outdoor concert in a park surrounded by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are likely to consider the noise and traffic cost to residential neighborhoods when they assess the financial viability of the concert venture. ANS: F DIF: 1 REF: 10-1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Negative externalities MSC: Applicative 9. When a driver enters a crowded highway he increases the travel times of all other drivers on the highway. This is an example of a negative externality. ANS: T DIF: 1 REF: 10-0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Externalities MSC: Interpretive 10. When firms internalize a negative externality, the market supply curve shifts to the left. ANS: T DIF: 2 REF: 10-1 NAT: Analytic LOC: Markets, market failure, and externalities TOP: Negative externalities MSC: Analytical 663

2020年7月全国自考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先提出生产要素禀赋的相对优势导致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大卫·休漠D.伊莱·赫克歇尔 2.列宁指出,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资本输出B.商品输出 C.服务输出D.人材输出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了() A.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B.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 C.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D.扩大高级产品出口的发展战略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本目标是() A.实现贸易收支平衡B.推进贸易自由化 C.提高全球福利水平D.优化自然资源配置 5.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由EURI=USD0.8925变为EURI=USD0.8740,则说明() A.美元升值,欧元贬值B.美元贬值,欧元升值 C.欧元不变,美元贬值D.欧元不变,美元升值 6.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资本项目所记录的金融资产不包括 ...() A.短期资本项目B.长期资本项目 C.黄金和特别提款权D.长期的商业贷款 7.国际收支项目中自发交易项目又称() A.事前交易项目B.事后交易项目 C.补偿项目D.调整项目 8.若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则以美元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将() A.上升B.下降 C.不变D.不确定 9.根据国际收支的收入调整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若边际消费倾向C=0.7,储蓄率S=0.2,边际进口倾向M=0.1,则出口每增加1单位,贸易收支改善() 1

管理经济学学习笔记

第一讲 导论 管理经济学:通过经济学理论与决策科学理论,改进企业的管理决策 企业的目的:短期利润最大化,长期企业价值最大化 工商利润:总收入减去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减去机会成本 边际利润:对利润函数求一阶导数就得到边际利润 dQ d? ,当边际利润为零的时候,总利润最大。 作业 P24-3 第二讲 供求与供求理论 需求与需求量 第三讲 需求分析与需求估计 3.1需求的价格弹性 Ep= 价格变化的百分比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P dP Q //dQ = — Q P ·dP dQ 弧度弹性价格:E D = — 1P 2P 1Q 2Q --·1 Q 2Q 1 P 2P ++ 边际收益MR=P (1-1/ E D ) 3.2 需求的收入弹性 Er=(△Q/Q )÷(△I/I) 3.3 需求的交叉弹性 Exy=(△Qx/Qx )÷(△Py/Py) 作业P44-5 第四讲 生产理论 当边际产出等于平均产出时,平均产出达到最大 最佳投入量:边际产量收益=边际成本支出 即MRP=MFC N 总投入品:MP1/P1=MP2/P2=MP3/P3 P110-2 P111-6 第五讲 成本分析 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最低 边际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 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第六讲完全竞争 6.1 完全竞争的6个条件 产品同质;买卖双方人数众多;市场自由进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经济运行主体具有完全信息;交易双方在市场进行选择时,价格是唯一的考虑因素 6.2 完全竞争的几个特点 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厂商的供给曲线,是水平的 单个厂商无法影响市场价格,价格由市场决定,产量是厂商唯一的决策变量 MR=MC=P 均衡点:A TC=MC 停产点:A VC=MC 6.3 完全竞争的不足 超额利润为零 产品无差异化,不能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第六讲垄断竞争下的厂商行为 6.1 垄断竞争的定义 厂商基本自由进出,直到经济利润为0;没有一家厂商有明显优势; 每家厂商的产品略有差异;厂商的决策独立,追求利润最大化 6.2 垄断竞争的几个特点 需求曲线向下倾斜 价格弹性较大,厂商选择价格的空间有限 长期下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 6.3 最优的广告支出 贡献毛利MPC=P-MC 广告边际成本MCA=△AK/△Q (K是广告信息A的单位成本) 最优广告支出MPC=MCA AK/PQ=(P-MC)/P * E A 即广告密度等于毛利率x广告弹性 广告密度决定于两个因素,即毛利率和广告弹性 第七讲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行为分析 7.1 完全垄断的定义 只有一家厂商生产某种产品;没有紧密的替代品; 不存在与其它竞争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存在相当高的进入壁垒 7.2 完全垄断根据不同市场结构的三个特征决定 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异程度;进出难易程度 7.2 完全垄断的特点 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就是市场的需求曲线

自考《经济学》新颖复习全资料汇总情况

《经济学》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经济学可定义为(C) A: 政府对市场制度地干预 B: 企业取得利润地活动 C: 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资源用与诸多用途 D: 人们靠收入生活 【2】如果A物品价格上升引起B物品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那么(A) A: 两者是互补品 B: 两者是替代品 C: B是低档品 D: A是正常品 【3】完全互补地两种物品无差异曲线地形状是(A) A: 与原点成90度凸出 B: 水平直线 C: 垂直直线 D: 斜线 【4】当政府用某些资源去修建一条大坝时,这些资源就不能用于修建高速公路.这说明了(D )A: 微观经济学地研究对象 B: 宏观经济学地研究对象 C: 机会成本地概念 D: 最优化地概念 【5】下列造成搭便车问题地物品是:(B ) A: 收费地高速公路 B: 收学费地学校 C: 路灯 D: 私人经营地商店 【6】均衡是指供给和需求达到了(B)状态 A: 最大量 B: 最小量 C: 平衡 D: 不平衡 【7】生产要素地边际产量是(D) A: 产量地变化除以企业所使用地生产要素量地变化 B: 产量除以企业所使用地生产要素地量 C: 产量除以总生产成本 D: 平均产量地变化除以企业所使用地生产要素地量地变化 【8】平均总成本减去平均可变成本等于(D) A: 可变成本 B: 边际成本 C: 固定成本 D: 平均固定成本 【9】企业通过卖出额外一单位产品所获得地收益叫做(A)

A: 净利润 B: 分摊成本 C: 边际收益 D: 平均收益 【10】假设2个人一天能生产10个零部件,3个人一天能生产24个零部件,则(B ) A: 劳动地边际产量上升 B: 平均可变成本下降 C: 边际成本下降 D: A和B正确 【11】寡头垄断市场上地企业数量有(B) A: 一家 B: 几家 C: 相当多 D: 以上全不对 【12】若一个管理机构对一个垄断企业地限价正好使经济利润消失,则价格要等于(B ) A: 边际收益 B: 边际成本 C: 平均成本 D: 平均可变成本 【13】为形成自己产品地垄断地位,垄断竞争企业通常采用地方式是(B ) A: 专利 B: 模仿 C: 广告 D: 都不正确 【1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地需求曲线是(A) A: 与横轴平行地线 B: 与横轴垂直地线 C: 与纵轴平行地线 D: 向右下方倾斜地线 【15】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地商品量是(C) A: 供给量 B: 交易量 C: 需求 D: 购买量 【16】一个行业有很多企业,每个企业销售地产品与其他企业地产品略有差别,这样地市场结构被称为(D ) A: 垄断竞争 B: 垄断 C: 完全竞争 D: 寡头 【17】消费函数描述了(D) A: 消费与政府购买之间地负向关系 B: 消费和收入之间地正向关系 C: 消费和利率之间地负向关系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1分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货币主义 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D 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 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 C.对外汇实行管制 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 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B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赫克歇尔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C A.日内瓦回合 B.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6.一般而言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D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外贸公司 D.居民个人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D A.官方结算差额 B.商品贸易差额 C.基本收支差额 D.经常项目差额 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C A.调整论 B.货币论 C.弹性论 D.平衡论 9.从总体上看 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A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c=0.6s=0.3 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C A.10/9 B.5/3 C.5/2 D.10/3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2.最佳关税来源于B A.进口国厂商 B.出口国厂商 C.第三国出口厂商 D.第三国进口厂商

精选-函授行政管理毕业生自我鉴定

函授行政管理毕业生自我鉴定 【函授行政管理毕业生自我鉴定一】 本人自20XX年就读行政管理(大专)专业以来,一直以严谨的态度和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工作中,经过两年多来老师的精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努力,顺利完成了学业。 行政管理是一门务实性、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作为一名在岗的企业生产管理人员,我十分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两年的学习,使自己无论是在思想、还是学习等方面都取得了质的飞跃。在政治思想方面:本人积极要求进步、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及团队合作精神。在此同时,学习了新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障法、安全生产法等等法律、法规,提高了自己的政策水平和明确是非能力。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热爱本专业并投入了积极的热情,通过扎实学习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等各门课程,我系统的掌握了本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特点及工作实际,增强了公共关系和人力资源应用能力的锻炼,能灵活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两年的学习,我不仅在思想境界、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培养了我一定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将和老师、同学们握手道别的时候,我将

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信念,更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把行政管理的思维观念转化到企业日常生产管理中,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作一份绵薄贡献。 【函授行政管理毕业生自我鉴定二】 在大学四年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活,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的各种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本人在几年中系统学习了公共管理、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课程。 通过学习,我系统掌握了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谙透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及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此外,我也很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以及操作能力,能非常熟练地运用各种基本的应用软件如:wordexcelphotoshop等。这些开阔了我的视野和思维,使我具备更为多元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有所提高。

2019年全国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

2019年全国自考教育经济学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 1.关于义务教育投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义务教育投资总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B.义务教育投资比例相对低于其他各级教育占教育总投资的比例 C.义务教育投资是教育投资的组成部分 D.义务教育投资影响着总的教育投资分配结构的变化 答案:B 2.下面关于教育是科学知识形态生产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论述错误的是() A.教育具有生产和再生产科学的社会功能 B.教育投资既具有生产性,又具有消费性 C.教育具有把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中介作用 D.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答案:B 3.下列关于教师劳动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A.独立性和自主性 B.复杂性和创造性

C.长效性和迟效性 D.直接性和示范性 答案:D 4.考入上级学校学生数本年度毕业学生数×100%是计算() A.学生升学率的公式 B.学生毕业率的公式 C.学生专业对口率的公式 D.学生就业率的公式 答案:A 5.信息业属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答案:D 6.1980年11月,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美国的()来我国讲学,这一理论开始传入中国。 A.沃尔什 B.舒尔茨 C.丹尼森

D.贝克尔 答案:B 7.下面关于教育规模扩大的有限性说法错误的是() A.规模过大会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 B.规模过大会导致行政僵化 C.规模越大,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率越高 D.教育规模的扩大应以资源充分运用后即停止 答案:C 8.标志着义务教育制度在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最终确立并得到发展的时期是() A.16世纪到18世纪 B.18世纪到19世纪 C.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答案:C 9.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称为() A.静态指标 B.动态指标 C.常用指标 D.刚性指标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考试形式:闭卷 考核对象(专业或班级):贸易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 学、保险学 学号:姓名: 说明:所有答案请答在规定的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册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1分)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3.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4.()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绝对优势学说 5.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绝对优势学说 D、规模经济理论

自考国际经济学学习笔记

自考国际经济学常考题 第一章 1.经济的自然增长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有关。(√) 2.国际经济学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国际资源配置、国际经济福利分配和可持续发展。(√) 3.一般而言,国际经济运行中,经济调节手段能够贯彻得比较彻底。(×) 4.经济产出与经济要素在国际间可以流动但却不能自由流动。(√) 5.个体、企业和国家的跨国经济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经济。(×) 6.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7.国际经济中不存在公平和效率问题。(×) 8.无论国际经济的经济主体还是国内经济的经济主体,其运行的主要基础是市场。(√) 第二章 1.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中的转换曲线是弯曲的而不是直线。(×) 2.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中,贸易导致完全专业化。(√) 3..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简单的两国模型中,而不能应用于现实中众多国家参与贸易的情况。(×)4.随着成本递增或边际生产率递减,各国将更加专业化于生产出口产品,因此机会成本将随之下降。(×)第三章 1.对于大多数消费者和国家来说,沿无差异曲线移动,其边际替代率是不变的。(×) 2.两国进行贸易时,贸易条件均衡等于较小国家贸易前的现行国内价格比。(×) 3.大小不相等的两个国家进行贸易时,大部分贸易收益将流向较小的国家。(√) 4.由于大量劳动供给带来了长期经济增长,劳动力充足的国家可能会经历进口倾向型增长。(×) 5.出口倾向型增长很可能使一国贸易条件恶化。(√) 6.贫穷化增长适用于长期以来人口增长快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国家。(×) 7.一国的商品(或易货)贸易条件反映了该国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 第四章 l.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如果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要素禀赋理论推测贸易将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下降。(×) 3.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 4.产品生命周期的循环并不是国际贸易一成不变的、必然现象。(√) 5.仅用于一国出口产业的特殊设备拥有者,将因该国从自给自足转向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而遭受损失。(×) 6.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出口模式将随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相对要素禀赋的变化而改变。(√)7.即使出现信息不对称,不同贸易对象具有的相对比较优势也会相同。(×) 8.研究和开发仅仅是成为间接考查一国的研究开发水平的依据,不是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生产要素。(×)第五章 1.由于穷国中的富人的消费层次与富国中的富人是很相似的,会产生相同的消费群体与消费层次,在没有贸易限制时,可以在两国发生贸易。(√) 2.新张伯伦模型主要解释经济、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 3.产业间贸易理论强调的是由于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形成的贸易。(×) 4.产业内贸易理论强调的是优势差异决定贸易。(×) 5.贸易政策是一个国家在参与国际贸易时所采取的各种政策的总和。(√) 6.战略性政策贸易理论认为,国家干预为产生新的比较优势、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外生变量。(×)7.国际贸易扭曲理论的前提和归宿是为了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特别强调生产的开放状态利于要素流动。(×) (×)8.G-L指数是目前研究产业内贸易时使用较普遍的一个指标,这一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产业内贸易的变化。 第六章 1.李斯特认为,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了经济的发展,应该建立起保护性而非财政性。而且有条件、无时间限制的关税制度。(×) 2.李斯特认为,在国际贸易中,随着本国生产力的发展,关税水平应该上升,有利于本国商品占有国内市场,但是农业却不应该予以保护。(√) 3.成本递增的产业只要具有竞争力,也可以成为幼稚产业予以保护。(×) 4.政府出口补贴提高了出口数量,但同时也降低了出口价格,增加了国内税收负担。(√) 5.幼稚产业理论认为应该设置暂时性关税以使新兴产业在磨练中提高效率。(√) 第七章 1.国际收支强调居民的概念,留学生、外交人员、国际组织以及在飞机上过境的个人、机构应该计入居民范畴。(×) 2.国际收支报表的基本编制方法是采取复式记帐法。(√) 3.资本和金融帐户中的补充信息表格是国际收支表的基本组成部分。(×) 4.美国对索马里的援助属于单方面转移,应记入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的借方。(√)

职业经理人项目

职业经理人项目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职业经理人项目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中央电大 【颁发北京大学职业经理人证书】 比尔·盖茨说:企业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 现代经济,得人才者得天下! 职业经理人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他们在企业的决策、组织、执行等各个环节都起着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职业经理人甚至决定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时代在进步,知识在更新,竞争的环境要求职业经理人在职业素养、管理知识、能力、技术等方面不断地提升自己。 目前,中国企业近千万家,企业的经营管理队伍越来越庞大,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规范、评价、培训、认证在当前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为建立一流的职业经理人认证标准和评价体系,培养一流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北京大学推出“北京大学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项目。 【优势】 ?百年一流名校,浓郁的人文气息,深厚的理论沉淀, MBA和职业经理人 培养的顶级品牌。 ?50多位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国学大师、行业专家、政府和行业组织官 员、企业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保证了认证的权威性,18位名校名师及名 家的讲授保证了培训的高水准。 ?优质的教育资源、现代化的知识传播方式、完善的考试系统,遍布全国的 教学网络,灵活的学习时间安排,使学习更轻松高效,使评价更公正权 威,使服务更贴心周到。 ?北京大学的权威证书,使经理人的职业生涯更顺畅。 【目标】 ?打造权威的认证标准和评价体系。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使得学员的管理思想与理念得到升华。 ?通过系统的技能培训使得学员的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综合的训练、严格的考核、科学的评价,培养一流的职业经理人队 伍。 【招生对象】 1、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

2020年自考《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2020年自考《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提升。 2、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 A、边际消费倾向; 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 C、平均消费倾向; D、因为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3、在简单凯恩斯模型中,投资增加使储蓄(B) A、不变; B、增加; C、减少; D、不确定。 4、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的是(D)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 0.3; 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5、假定某国经济当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升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C)亿元。 A、10; B、30; C、50; D、500。 6、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能够预期,这将导致均衡GNP增加(D)。 A、20亿元; B、60亿元; C、180亿元; D、200亿元。 7、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B)。 A、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 B、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变小;

C、支出乘数增大,税收乘数变小; D、支出乘数变小,税收乘数 增大。 8、政府在预算平衡条件下增加支出会使总产出(A)。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9、 I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经济含义是(A)。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 B、产出不变利息率提升; C、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 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 10、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示(D)。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 B、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 C、产出不变利息率提升; 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 11、水平的LM曲线表示(A)。 A、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提升; B、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下降; C、利息率提升使产出大幅增加; D、利息率提升使产出大幅减少。 12、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元,会使IS曲线(C) A、右移10亿元; B、左移10亿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 13、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此 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 A、100%; B、90%; C、50%; D、10%。 14、利息率提升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C)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不确定。

2019年自考《国际经济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2019年自考《国际经济学》章节试题及答案 第1章绪论 重点问题:国际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对象及其其他经济学科的关系单选 1.国际经济学分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A经济增长B经济自然增长C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D经济发展 2.经济发展是(D) A经济结构的变革B社会和政治体制的变革C经济自然增长D制度创新的经济增长 3.国际经济最基本的出发点是(B ) A社会分工B国际分工C产业内分工D产业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4.国际经济交往的主要方式是(A) A生产要跨国界流动B国际分工C商品跨国界流通D开放经济 判断 1.经济的自然增长与人口的自然增长有关。(√) 2.国际经济学的重要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国际资源配置、国际经济福利分配和可持续发展。(√) 3.一般而言,国际经济运行中,经济调节手段能够贯彻得比较彻底。( ×) 4.经济产出与经济要素在国际间可以流动但却不能自由流动。(√) 5.个体、企业和国家的跨国经济活动有机结合形成开放经济。( ×) 6.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7.国际经济中不存在公平和效率问题。( ×) 8.无论国际经济的经济主体还是国内经济的经济主体,其运行的主要基础是市场。(√) 名词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Economics):研究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 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重点问题:绝对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比较利益说的基本内容及其评价 单选 1.在斯密的绝对优势贸易理论中,(C)。 A所有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最终将获得全部黄金和白银 B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C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获益 D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2.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B)。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SMBA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SMBA项目 社科赛斯教育集团 中国最大的考前辅导机构

简介 ?中国农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985工程院校。经济管理学院具有管理学、经济学、管理工程学三个国家一级学科,是管理工程学和农林经济管理两个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 ? MBA教育秉持“厚德、务实、专注、创新”的核心理念,坚决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办学道路,与行业发展相结合,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坚持“职业导向、能力导向、素质导向、市场导向”四个导向,致力于为涉农行业、民营企业培养专业化、实用化、国际化的高级管理人才。 在专业设置上,坚持与行业发展相结合,利用优势和特长,走专业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努力将期货与金融衍生品专业、项目管理、食品与中小企业管理、民营企业管理、农产品国际贸易、涉农企业管理等特色专业做精、做专、做强。 在培养上,实行双导师制、7/3制课堂和个性化培养,与企业实践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能力强的职业经理人。 ?在课程设置上,由基础模块、专业模块、能力模块和文化模块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基础模块是所有学员的必修课,也是基础课程;专业模块是各专业方向所设的必修课程,有很浓的专业色彩;能力模块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文化模块则着力于学生传统文化与管理思想的熏陶。 中国农业大学MBA教育中心用心整合既有资源,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用心做管理,用心办教育,打造具有深远影响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MBA!

培养方式 –在职班期货和综合(MBA开设的各个方向均可),一般采取不离职业余学习方式实行学分制学制2年业余时间上课,上课一般为周末或节假日。 – 全日制国际班,2年脱产学习,国际班定位于为面向世界进行拓展的中国商务精英。该项目80%以上核心课程邀请国外知名大学外籍教授、专家全英文授课,注重培养学生国际化的领导能力。

教育经济学自考笔记

《教育经济学》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科性质与研究对象 (一)学科性质:隶属于经济科学体系,属于部门经济学性质的学科。 研究对象科学表述: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以及教育领域内经济现象和规律,并且要用数量的形式来表示的一门边缘学科。 研究对象包括的基本内容:1.经济科学总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是生产过程中的人与人的关系;2.教育与劳动力再生产的关系;3.教育与智力开发、科技发展的关系;4.运用数量化统计和计算方法问题。 (二)研究的主要任务:1.研究教育的社会经济价值,说明教育的经济意义,论述教育在国民经济增长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中的作用;2.研究教育领域内基本经济规律所起的作用和所表现出的特点;3.研究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相互关系;4.研究教育投资、教育经济效率和教育经济效益的定理、原则、计算模式和数量指标;5.研究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系。 研究的意义:1.可以提高对教育具有战略地位的认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以及教育内部的一些经济规律,认识教育在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中的战略重点与战略意义,充分发挥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提高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与经济效益。2.可以变革人们传统的教育观念。3.可以为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4.促进教育科学数量化。5.为科学地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及规划提供依据。 第二节学科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教育投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和单位,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向教育领域内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 教育经济效率:指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之比,即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为取得同样的教育成果,教育资源占用和消耗的程度。 教育经济效益:指教育领域内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在数量上的对比。即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到的国民收入加以比较,所得的国民收入抵偿教育投资的余额。 (二)主要内容:1.学科的理论基础;2.教育与经济的关系;3.教育投资; 4.教育成本; 5.教育经济效率; 6.教育经济效益; 7.教师劳动及报酬。 (三)研究方法:一般都采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两种方法。具体方法有:1.经济分析法。2.教育研究法。3.经济计量法和教育统计法。4.比较研究法。 5.概算法(估算法)。 原则:1.坚持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坚持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节学科发展的历史 (一)学科产生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条件:教育经济学首先产生于西方社会。具体讲它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形成于60年代。其产生的理论根源为人力资本理论,所依据的社会条件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以及政治需要。 (二)学科发展的历史阶段:

2020年上半年自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C)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8.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B)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9.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B)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10.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B)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11.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D)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 C.套利 D.套期保值 12.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D) A.英镑 B.日元 C.美元 D.人民币 13.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D) A.进出口 B.利息收支 C.直接投资 D.特别提款权变动 14.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D) A.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大于需求弹性 D.无穷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