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固体的热胀冷缩

固体的热胀冷缩

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带吊环的铜球、带柄铁环、烧杯、水

实验步骤1、观察铜球能否从带柄铁环中通过

2、将铜球的吊环固定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用加热铜球三分钟。

3、用铁环从下往上套铜球,观察铜球能否通过铁环。

4、熄灭酒精灯,将水加入烧杯,用手拿着烧杯冷却铜球半分钟。

5、用铁环从下往上套铜球,观察铜球能否通过铁环。

实验现象加热前,铜球能从铁环中通过。加热后,铜球不能从铁环中通过。冷却后,铜球又能从铜环中通过。

实验结论固体可以热胀冷缩

液体的热胀冷缩-公开课教案

液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点】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能设计改进实验装置,使之能提供明显可见的实验现象。通过实验探究,知道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每组准备冷水杯一个,热水杯一个,平底烧瓶一个,玻璃管一根,橡胶塞一个,抹布、记录表一张。 老师材料:装有红水的实验装置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喜欢) 2、老师也喜欢喝牛奶,但是老师有点粗心,今天早上老师把 吸管插进盒子里了才发现牛奶还没有加热呢!怎么办?只 好马上把这已开封的牛奶拿去加热,结果发生了奇怪的事 情。请看大屏幕!(示课件一牛奶加热的视频) 3、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这奇怪的现象呢?(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牛奶受热后体积膨胀) 4、既然同学们各有各的看法,我们该用什么来验证?(实验) 5、做实验必须要先确定研究对象,也用牛奶吗?你舍得吗? (引出用水作为研究对象,为了实验的公平性,我们的研 究条件也要受热) 二、改进“水的体积变化的观察”的实验 1、老师这里的材料有烧杯、带塞的烧瓶、吸管、红墨水、水等。请同学们选出有用的材料,设计出既简便又效果明显的实验装置。(示课件二) 2、小组讨论一下。(师下去了解学生讨论情况) 3、学生汇报方案,师根据学生汇报适时补充改进方案: 改进方案一:水是透明的,看不太清楚,可以加点红墨水。 改进方案二:开口太大了,上升不明显,可以用塞子和细管。这样水的体积只要增加一点点,在细管上就会上升一大截。(师边引导边出示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固体的热胀冷缩湘教版(一起)

第五单元热胀冷缩 第四课固体的热胀冷缩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知道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初步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2.科学探究 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和解释科技史的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够制定简单的计划探究固体是否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科学态度、STSE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勇于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计划。 能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固体的热胀冷缩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利与弊。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知道固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初步掌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难点:学在教师引导下观察和解释科技史的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金属球、金属环)、酒精灯、火柴,烧杯,水。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阅读:1825年,英国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轨间没有留缝隙,结果到了夏天,铁轨有的歪歪扭扭,有的朝上拱起,冬天铁轨则发生了断裂。

(2)提问:是什么原因导致英国的第一条铁路的铁轨发生了扭曲和断裂? 人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铁轨间留缝隙是什么道理? (二)新课学习 1.探究固体是否热胀冷缩 (1)作出假设:固体一般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根据提示,设计实验方案。 a. 我们用铜球来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固体是否热胀冷缩。用什么加热和冷却铜球呢?(酒精灯) b.怎样检测铜球的体积有没有发生改变?(刚好能让铜球通过的金属环) (3)讲解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a.左手扶灯体,右手摘下灯罩,将灯罩口朝下倒扣在桌上。 b.划着火柴,让火焰朝上从侧面接近灯芯点燃酒精灯。不能直接在灯芯的上方点燃。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c.甩灭火柴,将熄灭的火柴梗投入污物桶。 d.讲解火焰的分层,指出外焰温度,加热时要使用外焰。 e.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体,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待火焰熄灭后,提起灯帽,再盖一次。 (4)学生练习使用酒精灯。 (5)分组实验:课件展示教材P54实验步骤图,学生进行铜球的热胀冷缩实验。 (6)整理分析实验记录。 (7)讨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8)得出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应用举例:观察生活中其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并试着解释原因。 (10)全课小结: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 (11)回顾并解释:现在你能解释英国铺设的第一条铁轨扭曲和断裂的原因了吗?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定稿材料】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 一、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延续液体热胀冷缩探究后,进一步对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此实验对学生体验固体热胀冷缩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方案一 (1)器材:酒精灯,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盒(带手柄的铁环,带手柄的铜球,带手柄的塑料球),盛有冷水的水槽 (2)步骤: 1、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2、在水槽中,倒入一半冷水备用。 3、把铜球轻轻地通过铁环,看看铜球是否能够顺利通过帯柄铁环 4、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对铜球加热大约2分钟左右,再次尝试将铜球穿过铁环,观察现象 5、将受热的铜球放入装有冷水的水槽中,静置一分钟左右,使它充分冷却,再次尝试将铜球通过铁环,观察现象。 6、整理实验器材。(熄灭酒精灯,用抹布将铜球和铁环上的水渍擦干净) 三、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运用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一个铁环和一个刚好能通过铁环的铜球,把铜球用酒精灯加热后,铜球受热体积膨胀,不能从铁环中穿过;再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受冷后体积收缩,又能够从铁环中通过。 证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1)实验材料(如:铁环、刚好能通过铁环的铜球)比较难找。

(2)由于铜球体积较大,所以在铜球加热时所需时间较长。学生易失去耐心,实验效率低。 (3)加热过程中铜球有烫手的危险,此实验只适合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不能主动参与操作,导致学习兴趣减弱,制约了学生探索心理的发展。 四、创新实验的设计思路: 能利用简单的实验材料做科学实验,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排除实验中的危险性,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为此,我们经过反复试验,自制了一个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1、介绍实验材料玻璃球、铁丝圈的制作方法。 2、实验设计原理:铁丝圈受热时体积膨胀,玻璃球能通过;铁丝圈受冷收缩,玻璃球不能通过。 五、创新实验器材:铁丝圈、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材料盒、玻璃球、酒精灯、烧杯 六、方案二(创新实验)过程: 1、把塑料球往导线圈里套,观察现象,塑料球不能顺利通过导线圈。 2、在酒精灯上加热铁丝圈,约20秒。 3、尝试把塑料球通过加热后的导线圈套,观察现象,塑料球能顺利通过导线圈。 4、把导线圈放在水槽的冷水中冷却。 5、把塑料球往冷却后的导线圈再套一下,观察现象,不能通过。 七、实验步骤图:

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图文稿

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 实验报告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测定金属棒的线胀系数,并学习一种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 二、仪器及用具 热膨胀系数测定仪(尺读望远镜、米尺、固体线膨胀系数测定仪、铜棒、光杠杆、温度计等) 三、实验原理 1.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线膨胀是材料在受热膨胀时,在一维方向上的伸长。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固体受热后,其长度都会增加,设物体原长为L ,由初温t1加热至末温t2,物体伸长了 △L,则有 ()12t t L L -=?α (1) (2) 此式表明,物体受热后其伸长量与温度的增加量成正比,和原长也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固体的线胀系数。一般情况下,固体的体胀系数为其线胀系数的3倍。 2.线胀系数的测量 在式(1)中△L 是个极小的量,这样微小的长度变化,普通米尺、游标卡尺的精度是不够的,可采用千分尺、读数显微镜、光杠杆放大法、光学干涉法等。考虑到测量方便和测量精度,我们采用光杠杆法测量。光杠杆系统是由平面镜及底座,望远镜和米尺组成的。光杠杆放大原理如下图所示: 当金属杆伸长△L 时,从望远镜中叉丝所对标尺刻度前后为b1、b2,这时()12t t L L -?= α

有: 带入(2)式得固体线膨胀系数为: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 1.单击登陆进入实验大厅 2.选择热力学试验单击 3.双击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进入实验界面 4.在实验界面单击右键选择“开始实验” 5.调节平面镜至竖直状态 6.进行望远镜调节,调节方位、聚焦、目镜是的标尺刻线清晰,调节 中丝读数为0.0mm,并打开望远镜视野 7.单击铜棒测量长度,单击温度计显示铜棒温度,打开电源加热,记 录每升高10度时标尺读数直至温度升高到90度止 8.单击卷尺,分别测量l、D, 9.以t为横轴,b为纵轴作b-t关系曲线,求直线斜率。 10.代入公式计算线膨胀系数值。 由图得k=0.3724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六、思考题 1.对于一种材料来说,线胀系数是否一定是一个常数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同一材料在不同的温度区域,其线性系数是不同的,有实验结果的事实可证明。 2.你还能想出一种测微小长度的方法,从而测出线胀系数吗? 答:目前想不到更好地方法。 3. 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仪器的精准度,操作过程中的不可避免性的失误,温度变化的控制,铜棒受热不均匀等。

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小实验

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小实验 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热胀冷缩现象,如天气变化与热胀冷缩有关,用体温表量体温时与热胀冷缩有关,铁轨之间的空隙与热胀冷缩有关,老式日光灯上的启动器与热胀冷缩,……。下面我们就用日光灯上的启动器来做一个小实验,验证一下金属的热胀冷缩现象。 在做实验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启动器。启动器也叫启辉器,是老式日光灯必需的一个元件。在铝壳或塑料壳中有一个小玻璃泡,小玻璃管内充有氖气,并装有两个电极,一个电极是用粘合在一起的双层金属片制成的,呈倒U形形状,叫做动触极(通常称双金属片);另一个电极是直的金属片,叫做静触极,冷态时两电极分离(如图1所示)。当动触极双金属片的温度升高时会向外侧弯曲,此时动触极和静触极会相互接触;当双金属片温度降低时,因冷却而收缩,自动与静触极断开。 实验器材:日光灯启动器1个、发光二极管1个、1号干电池2节、1号电池盒2个、小开关1个、蜡烛1支、纸杯1个、针1个、导线、透明胶带、火柴、塑料瓶盖。 实验步骤: 1.用针在塑料瓶盖上扎两个相距约1厘米的小孔。 2.把发光二极管两极的引线从瓶盖上的两个小孔中穿过,使发光二极管的发光部分露在瓶盖外面,做成一个带底座的

发光二极管。(如图2所示) 3.把启动器的金属外壳去掉,得到一个有两根接线的玻璃泡和有两根接线的柱状纸卷。(这个纸卷实际上是一个电容器,做该实验时不用去掉这个电容器) 4.把纸杯倒置在桌面上,再在启动器的两接线柱上分别接上一条导线,然后用透明胶带把启动器固定在纸杯底上,使启动器的玻璃泡探出在纸杯底部边缘外面。(如图3所示) 5.按图4所示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6.把蜡烛放置在启动器玻璃泡的下面,使蜡烛外焰位置接触到玻璃泡下部。 7.闭合电路开关,发光二极管发光了吗? 8.用火柴点燃蜡烛,过一会儿,发光二极管发光了吗?(这时发光二极管发光了,如图5所示) 9.把蜡烛从玻璃泡下移走,放光二极管还发光吗? 实验现象: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在没点燃蜡烛时,发光二极管并不发光。点燃蜡烛后,发光二极管会发光。把蜡烛从玻璃泡下移走,放光二极管还会持续发光一段时间。现象解释: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在没点燃蜡烛时,启动器玻璃泡内的静触极和动触极处于分开状态,这时电路是断开的,所以放光二极管不会发光;当点燃蜡烛后,玻璃泡内的动触极受热膨胀,这时静触极和动触极接触在一起,电路处于导通状态,所以放光二极管会发光。

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实验报告

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 班级: 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测定金属棒的线胀系数,并学习一种测量微小长度的方法。 二、仪器及用具 热膨胀系数测定仪(尺读望远镜、米尺、固体线膨胀系数测定仪、铜棒、光杠杆、温度计等) 三、实验原理 1.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线膨胀是材料在受热膨胀时,在一维方向上的伸长。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固体受热后,其长度都会增加,设物体原长为L ,由初温t1加热至末温t2,物体伸长了 △L,则有 ()12t t L L -=?α (1) (2) 此式表明,物体受热后其伸长量与温度的增加量成正比,和原长也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固体的线胀系数。一般情况下,固体的体胀系数为其线胀系数的3倍。 2.线胀系数的测量 在式(1)中△L 是个极小的量,这样微小的长度变化,普通米尺、游标卡尺的精度是不够的,可采用千分尺、读数显微镜、光杠杆放大法、光学干涉法等。考虑到测量方便和测量精度,我们采用光杠杆法测量。光杠杆系统是由平面镜及底座,望远镜和米尺组成的。光杠杆放大原理如下图所示: ()12t t L L -?= α

当金属杆伸长△L 时,从望远镜中叉丝所对标尺刻度前后为b1、b2,这时有: 带入(2)式得固体线膨胀系数为: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 1.单击登陆进入实验大厅 2.选择热力学试验单击 3.双击固体热膨胀系数的测量进入实验界面 4.在实验界面单击右键选择“开始实验” 5.调节平面镜至竖直状态 6.进行望远镜调节,调节方位、聚焦、目镜是的标尺刻线清晰,调节中丝读数为0.0mm,并打开望远镜视野 7.单击铜棒测量长度,单击温度计显示铜棒温度,打开电源加热,记录每升高10度时标尺读数直至温度升高到90度止 l L D b b ?=-212()D l b b L 212-= ?()()k DL l t t DL b b l 221212=--= α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的创新改进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的创新改进 永州市零陵区徐家井小学罗湘君 一、原有教材中的实验设计 湘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冷与热单元中《热胀冷缩》一课,从教材结构上看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指导学生通过自制“液体温度计”进行对比实验,认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设计实验验证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第三部分指导学生认识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材的第三部分设计了实验,运用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一个铁环和一个刚好能 通过铁环的铜球,把铜球用酒精灯加热后,铜球受热体积膨胀,不能从铁环中通过;再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受冷后体积收缩,又能够从铁环中通过。依此而得出结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二、原有实验的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1、学生在加热铜球时,由于铜球是用金属链悬挂在手柄上,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拿着手柄不稳定,铜球的位置不固定,不能确保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影响加热效果; 2、悬挂的铜球容易晃动、滚动,学生一不小心会造成烫伤,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3、铜球体积较大,需要加热很长时间才能看到现象,学生易失去耐心,实验效率低; 4、实验中只能看到铜球热胀冷缩变化的结果,看不到热胀冷缩变化的全过程,缺乏直观形象度; 5、实验只通过“铜球受热膨胀受冷收缩”这一种物体一种现象,得出“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普遍性的结论,缺乏说服力。 三、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设计与制作为此,我们对这部分的实验设计做了改进。通过反复试验,我们自制了一个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可以显示出热胀冷缩变化的过程,视觉效果比较好。 我们把金属条的一端固定在支架上,使之受热后只能向一个方向伸展,推动指针偏

固体热胀冷缩创新实验教学设计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的创新改进 罗坪乡完全小学聂博健 一、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是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四单元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延续液体热胀冷缩探究后,进一步对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此实验对学生体验固体热胀冷缩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与创新实验创新点: 实验原型:运用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一个铁环和一个刚好能通过铁环的铜球,把铜球用酒精灯加热后,铜球受热体积膨胀,不能从铁环中穿过;待铜球冷却后体积收缩,又能够从铁环中通过。证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1)实验材料精确度要求高,比较难找。 (2)由于铜球体积较大,所以在铜球加热时所需时间较长。学生易失去耐心,实验效率低。 (3)灵敏度低且不可调; (4)加热温度过高,容易造成烫伤。 本次创新实验的创新点: 1、实验现象体现了可调性和灵敏性; 2、安全可靠; 3、实验现象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学生易于操作且实验过程稳定性强,实验效果也更为明显。 三、创新实验的设计思路: 为了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实验效果,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排除实验中的危险性,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为此,我们经过反复试验,自制了一个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1、介绍实验材料。 2、实验设计原理:通过酒精灯对弹簧片的加热,两块弹簧片膨胀贴在一起,使这个串联电路连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热胀冷缩。 四、实验器材:铁丝圈、玻璃球、酒精灯、烧杯 五、实验过程: 1、点燃酒精灯; 2、将酒精灯移至自制串联电路中的两块弹簧片下方进行加热,注意加热使用酒精灯的外焰; 3、电路连通后(灯泡发光)将酒精灯移开,待弹簧片冷却,电路将断开(灯泡熄灭)。 六、实验效果 1、实验操作方便,简单实用,降低了学生操作的难度,减少了实验误差,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2、让学生更清晰的看到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效果很明显。 七、创新实验创新亮点: 1、改进后的实验材料易取,提高了学生课后亲自动手实验的可能性; 2、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大大地提高了科学课堂教学的演示率; 3、改进后的实验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4、实现了演示实验的理念创新,真正以学生为主题,使学生不再把实验看成是专家、教师在实验室的高贵行为,很多事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亲自动手验证的,并可以大胆地创新。

教科版科学三下《热胀冷缩》教案

热胀冷缩(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经历对液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观察认识多种液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理解体积的变化可反应出物体的冷热。知道一些水的热胀冷缩生活中相关应用。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水等多种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启发寻找探究方法。 、材料准备: 分组实验:平底烧瓶、细玻璃管、橡胶塞、红墨水(或用插细塑料管的青霉素瓶代)小水槽、暖瓶(内装热水)另备水酒精食油醋等易分辨的液体。 演示实验:试管、水、酒精灯、铁架台、气球皮,橡皮筋、插管饮料纸盒

热胀冷缩(第二教时) 四、教学目标:

继探究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之后,观察探究气体固体在受热受冷时的体积变化现象 培养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知道一些气体固体热胀冷缩在生活中相关应用。 五、教学重点:探究认识空气和铜等气体固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难点:启发寻找探究方法。 六、材料准备: 分组实验:平底烧瓶(建议使用250ML以上)、橡胶塞红墨水细玻璃管(或用口径相当的小气球封口代)小水槽; 自制固体教具(参阅未尾自制方法)和酒精灯、火柴。 演示实验:固体线胀仪、酒精灯、火柴、小水槽。

自制教具:(原文转录) 自制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一向被列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以下现象:①由于铜球体积较大,所以在铜球加热时所需时间较长,②在铜球加热的过程中学生不 能主动参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制约了学生探究心理的发展。为此我们改进了实验的装置,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用直径为1mm长为20cm的护套线,剥去一端塑料护套,长约10cm,把铜丝按玻 璃弹子大小围成一个圆,扎紧固定,圆与塑料护套距离2cm。学生做实验时可先用铜环套一套玻璃弹珠(通不过),在洒精灯上加热铜(铜环受热膨胀)铜环再套一下玻璃弹珠(通过),这样的实验装置教师制作方便,学生能做到人人参与,学习兴趣高,缩短的实验所需的时间, 实验效果好。

《固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

《固体的热胀冷缩》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实验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第三节加热和冷却中的《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实验器材、实验创新、实验原理、实验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教法、学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实验教学反思与评价和板书设计几个方面来开展我的说课!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说教材 《加热和冷却》一课是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加热和冷却对固体的体积的影响。本课很好的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续性和逻辑性,在整个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实验器材 该实验所需的器材有酒精灯、固体体胀器、水槽、冷水、火柴等。 三、说实验创新 四、说实验原理 常温下,铜球能通过铁环,加热后,铜球体积膨胀,无法通过铁环,当铜球冷却后,铜球体积又缩小,又能通过铁环。 五、说实验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体加热和冷却后会改变体积。 2、认识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及应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加热和冷却对物体的体积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六、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冷热变化会导致物体的体积产生变化。 教学难点:认识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七、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接触科学已有一年,对科学学习有浓厚的兴趣,也掌握一些科学探究的方法,但实验分析、操作能力还需要加强。 八、说教法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学习科学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就是借助固体体胀器和酒精灯等实验器材,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活动过程,发现和得出结论进而达到教学目标,使我的这一节课更

热胀冷缩实验改进

热胀冷缩实验 实验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此实验系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热胀冷缩》一课内容。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学生通过小液柱上升、下降,来判断液体、空气的体积是否受热膨胀、受冷收缩,简单、直观、明了。但是实验原型中美中不足的是:1、小液柱很容易从玻璃管内蹿出,影响实验效果,学生们很难掌握火候,搞不好不但激发不起学生兴趣,还会给学生带来烦躁情绪。2、实验原型中,热水、冷水受气温的影响,从而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时会导致实验效果不明显。3、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就容易被热水烫伤。为此,我们对实验原型进行了些许改动:1、用玻璃管上端蘸一些泡沫水,由于瓶内空气受热,玻璃管上端的泡沫水“胀”出气泡,这样就避免了液柱容易从玻璃管内蹿出的问题,小气泡受热不断冒出也使得实验效果更加显著。2、在玻璃管的出口端安装一小气球,通过气球外形的变化来感受气体的膨胀。3、将原型中的热水加热改为用酒精灯加热,这样一来,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得到了较高保证,且加速了加热的过程,加强了实验的效果,并可反复的实验操作。实验器材:铁架

台(或三脚支架)、玻璃管、烧瓶、酒精灯、石棉网、小气球、肥皂泡沫。实验原理:物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装置说明: 将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合适的高度(烧瓶口用胶塞堵住,胶塞上留有两个小孔,用于插玻璃管,其中一管出口用气球套住)。烧瓶下方放置酒精灯用于加热。 实验过程:利用酒精灯加热烧瓶中的液体或气体,使其膨胀,并通过玻璃管出口处的小气球的变化或小气泡的冒出来直观感受热胀冷缩的现象。 实验效果:效果显著。能迅速、清晰、直观的感受到热胀冷缩的现象。 自我评价:相对于原型来说此种实验装置效果更显著,也更快,更直观;安全方面也有了较好的保证;也利于反复操作。因此,我个人认为此套实验装置适合热胀冷缩一课的实验。

热胀冷缩小实验

热胀冷缩小实验 “今天,我们来学习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自然课上,老师说,“我们已经知道物体分为液体、固体和气体,那么它们有没有热胀冷缩性质?”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 老师说:“百闻不如一见,让实验告诉我们吧。我们先看液体。”说罢,老师拿出一只烧瓶。烧瓶是密封的,里面全是红墨水,瓶口穿着一根玻瑞管。老师把烧瓶往装了沸水的烧僧甩一放,同学们顿时都瞪大了眼睛。1秒,2秒,3秒……1分,2分……玻璃管里的液面纹丝不动。刚才说没热胀冷缩性质的同学可高兴啦,他们得意地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上升了!”离烧瓶最近的同学突然大叫起来。大家的目光“刷”地集中到烧瓶上。液面先是缓缓地上升,接着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过了好一会儿,同学们才反应过来,发出“啊”的惊叹声。 老师从烧槽里拿出烧瓶,把烧槽里的热水换成冷水.再将烧瓶放进去。这时前排的同学不由自主地把头凑过去,后排的同学也站了起来。过了两分钟,液面开始慢慢地下降。过了3分钟,液面回到原来的位置。 啊,真奇妙!原来液体确实有热胀冷缩性质。可固体、气体有热胀冷缩性质吗?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老师又拿出一只带链子的铜球、一只铁环、一盏酒精灯。

他像提灯笼一样提起铜球,向铁环中心放去,嘴里问道:“能通过吗?”“能——”同学们话音刚落,铜球已经穿过铁环。老师又点燃酒精灯,把铜球放在火焰上烧起来。同学们睁大好奇的眼睛,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几分钟后,老师问:“现在铜球能通过铁环吗?”同学们小声议论起来,不少同学认为能够通过。老师把铜球再次向铁环中心放去,可铜球发起了“脾气”,任老师左拨右弄.铜球就是不肯穿过铁环。可是,等到老师把铜球往冷水里一饱,“哩”的一声,铜球的“脾气”顿时变成轻烟飞走了。老师手一举,它“乖乖地”穿过了铁环。 老师又拿出一只空烧瓶和一只没有充气的堆气球。他把气球套在烧瓶口上,把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槽中,气球慢慢地鼓起来。他拿出烧瓶后,气球又慢慢地瘪了下去。神了,真神了! 这节课真有趣。它不仅使我们知道了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还使我们知道人的估计有时是错的,要通过实验去寻找正确、可靠的结论。

热膨胀实验

课程名称: 实验名称:热膨胀分析

固体线热膨胀系数的测定 物体因温度改变而发生的膨胀现象叫“热膨胀”。通常是指外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大多数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增大,温度降低时体积缩小。也有少数物质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时,其体积反而减小。在相同条件下,固体的膨胀比气体和液体小得多,直接测定固体的体积膨胀比较困难。但根据固体在温度升高时形状不变可以推知,一般而言,固体在各方向上膨胀规律相同。因此可以用固体在一个方向上的线膨胀规律来表征它的体膨胀。在压力恒定时,试样在某一温度下的真实的线膨胀系数αlT表示为: 热膨胀系数是固体材料重要的性能参数。在多晶、多相固体材料以及复合材料中,由于各相及各个方向的,值不同所引起的热应力问题已成为选材、用材的突出矛盾。材料的热膨胀系数大小直接与热稳定性有关。 材料的热膨胀本质是点阵结构中的质点间平均距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热膨胀与原子间的结合键强弱及相互位置有关。在共价键晶体的位能曲线上,对称性好,键合力强,显示较小的热膨胀。在离子键晶体引力项中,主要为库仑引力,键合力较弱,热膨胀较大。金属键晶体的键弱,在位能曲线中,右侧曲线变平坦,非对称性增大,显示较大的热膨胀。分子晶体利用分子间的范德华力,键结合最弱,因而显示最大的热膨胀。总之,晶体的热膨胀从小到大的排列为共价键晶体、离子键晶体、金属键晶体和分子键晶体。 金属受热后发生热膨胀,金属热膨胀的本质是由于温度升高,金属点阵中的原子或离子在点阵节点上的热振动加剧,振幅加大,同时由于势能曲线的非对称性,使原子振动中心发生位移,而且随温度的升高,势能的增加,这个位移逐渐增大,从而使原子间的平衡距离增大,这就导致了金属的热膨胀。对于纯金属而言,一般是熔点越高,膨胀系数越小。

热胀冷缩教案

《气体和金属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秦皇岛市昌黎县二街完全小学田小红 一、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三课时《空气的热胀冷缩》和第四课时《金属热胀冷缩吗》两课时的内容。在研究了液体的热胀冷缩之后,这节课让学生探究空气、铜和铁热胀冷缩的性质,从而对物体三态的热胀冷缩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气体、固体受热以后体积会胀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 2、热胀冷缩现象与物体内部微粒的运动有关。 3、有些固体和液体在一定条件下是热缩冷胀的。 过程与方法: 1、设计简单易操作的实验活动,观察研究空气和金属热胀冷缩的现象。 2、正确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 3、对生活中的现象尝试用模拟实验加以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团结合作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热胀冷缩现象的探究兴趣。 2、初步意识到事物遵循普遍的变化发展规律,但也有特殊性。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气体、金属固体体积的变化现象。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带吸管的青霉素小瓶、红水、肥皂水、锥形瓶、气球、注射器、刨冰袋、胶带、滴管、烧杯、冷水、热水、冰水、固体热胀冷缩实验盒、酒精灯、钢丝条、刻度尺、作支架用的木块。 2、教师准备:热喷泉装置、热水、冷水、塑料袋、酒精灯、火柴、固体热胀冷缩演示器、瓶子吞蛋装置、多媒体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演示热喷泉实验。 2、提问:老师是根据什么性质做的热喷泉实验? 3、演示热喷泉对比实验。 4、提问:到底是什么受热膨胀出现了喷泉? 5、引出课题: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和固体是

物体金属热胀冷缩的创新实验

物体金属热胀冷缩的创 新实验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物体热胀冷缩的创新实验 桂阳人民完小江主亮 一、教材分析 (灯片1)“物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是湖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四、五课的教学内容。(灯片2)物体的热胀冷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到修路架桥,小到烧水做饭,学好这几节,有助于学生们理解一些生活现象,如水烧开了会溢出来,水泥公路做成一块一块的,夏天架设电线不能拉得太紧等,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 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涉及到多个实验: (灯片3)1、空气的热胀冷缩实验: 教材中运用了这样一个实验,加热三角瓶时,小气球鼓起来;冷却三角瓶时,小气球瘪下去。这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实验,在这里我不作过多的评论。 (灯片4)2、水的热胀冷缩实验: 如图,给烧瓶加热,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柱上升;给烧瓶降温,,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柱下降。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这个实验用时相对较长,原因有三,其一、玻璃管口径较大;其二,烧瓶装的水太多;其三、水的比热比较大。对此,我作了一些改进,如把玻璃管

改用小塑料管,把烧瓶改用试管,从而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有效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灯片5)3、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 这一节采用了两个实验,其一,铜球实验,一开始,铜球刚好通过铁环,加热后不能通过,放入水中冷却后又能通过铁环,从而直观地反映了金属热胀冷缩特性。但是,“器材难找,加热时间长”已成为该实验的公认不足。 其二、模拟桥实验,给一段铁丝加热,通过一根大头针的倾斜来反映金属热胀冷缩特性。此实验也有一些不足,1、铁条过长,加热是在悬空的一端,影响热效率。2、辅助观察对象是一根小小的大头针,对于坐在较远的学生来说,就显得有些鞭长莫及。 三、实验创新之处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我制作一台物体热胀冷缩演示器,(灯片6)对上述实验作了一些改进与整合,我认为我的实验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将气体、液体、金属的热胀冷缩实验演示融为一体。利用一套简单的装置,较好地演示出三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大大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实验器材使用效率。 2、有效的缩短了实验时间,三个实验一起做下来,仅用8分钟。

最新金属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

二、设计实验,观察现象 (出示铜球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装 有冷水的水槽)师介绍并演示:这是一个铜球, 这是一个铁环,铜球现在刚好能通过铁环。你 们能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铜有没 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请各小组汇报本组的设计方案,设计并汇 报得好的一个小组上讲台与老师一起做演示 实验。 做实验之前老师引导学生复习如何正确 使用酒精灯以及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用多媒体出示幻灯二) 酒精灯使用时要的注意些什么呢? 友情提示: 分 小组讨 论实验 方案及 实验中 要注意 的问 题。 一 个小组 上讲台 与老师 一起做 演示实 验。 其 他小组 在座位 上认真 观察整 个实验 教师 演示 一铜 球在 自然 条件 下能 通过 铁 环, 接着 请学 生按 原有 的经 验讨 论并 设计 实验 方 案, 再通 过全 班观

师:我们刚才通过实验知道了铜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再来看看其它金属是否也有 看 到小灯 泡的点 亮和熄 灭,学 生的探 究热情 更高 了。 各 小组讨 论(师 走入学 生当 中,与 他们一 起讨论 年级 孩子 已经 有了 一定 的合 作意 识, 但是 如何 科学 合理 的分 工孩 子还 难以 处 理。 因 此, 继续 强调 学会 分工

四、联 系生活,拓展延伸 现在你们能解释清楚前边生活中的做法及 现象了吧! (放一小段生活中热胀冷缩运用的影片)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物体热 胀冷缩的性质。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看到过或 听见过的有关热胀冷缩的现象。 同 学们纷 纷发 言,如 果学生 没有说 到铁桥 通常都 架在滚 轴上这 种现 象,师 可作适 当提 醒,看 课本37 页及同 步训练 22页, 还可以 与这节 课做的 分组实 过多 种现 象, 使学 生知 道, 任何 事物 总有 它的 两面 性, 我们 要防 止它 的不 利一 面, 利用 它的 有利 一 面。 生活

小学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实录

小学科学《热胀冷缩》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知道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2.能对固体、液体、气体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归纳。 3.了解在生产生活中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的应用。 4.能够以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完成物体热胀冷缩的实验。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得出液体、固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教学难点: 学生探究实验 教学准备:液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红墨水、开水、酒精灯1个、固体热胀冷缩演示仪1套、烧杯、矿泉水、可乐、冰红茶各一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5分钟) 师:上节课布置大家利用课外时间观察超市饮料任务完成了吗?你都观察了那些?这些饮料瓶都装满了吗? 生:没有 师:老师这里也随机选了几瓶没有开封的饮料,大家看看它们有没有装满。饮料瓶不装满,是商家偷工减料还是另有原因? 生:自由发言。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热胀冷缩(板书)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会升降的水柱(15分钟)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做一个实验,我们的实验器材有带吸管的小玻璃瓶一只、冷水和热水各一杯、红色液体、实验记录单一份,实验开始前老师先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实验装置的制作方法:试验中先向小玻璃瓶内加满红色液体,再盖紧瓶塞,然后再参照实验记录单上的内容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实验及填写记录单的情况,5分钟后,实验结束。 师:下面,我们选择几个小组来展示一下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那些小组愿意来展示?(选择2-3个小组进行展示,力争选出一个正确的,一个有错误的记录表) 生:(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自己小组的实验记录表) 师: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和他们的结果一样吗? 生:回答 师:(如果有不一样的,可以请不一样的同学到前面来展示他们的实验结果,若没有,就开始总结)红色液体遇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它的这种性质叫做热胀冷缩。(板书: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师:大家在哪里看见过这种红色液体遇热上升,遇冷下降的现象? 生:温度计 师:我们使用的温度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液体在一般情况下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什么是“一般情况下”而不是任何情况下,这里有一个特例,水在4℃的时候有反膨胀现象,大家将来在中学物理里会接触到。现在那个同学来解释一下为什么饮料瓶里面的饮料不装满? 生:解释。 活动二:会变大小的铜球(10分钟)

三年级科学下册自制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自制固体热胀冷缩实验 装置教案| 自制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一向被列为教师的演示实验,在实验 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以下现象:①由于铜球体积较大,所 以在铜球加热时所需时间较长,②在铜球加热的过程中 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制约了学 生探究心理的发展。为此我们改进了实验的装置,取得 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制作方法如下:用直径为长为 的护套线,剥去一端塑料护套,长约,把铜丝按玻璃弹 子大小围成一个圆,扎紧固定,圆与塑料护套距离。学 生做实验时可先用铜环套一套玻璃弹珠(通不过),在洒精灯上加热铜(铜环受热膨胀)铜环再套一下玻璃弹珠(通过),这样的实验装置教师制作方便,学生能做到人人参与,学习兴趣高,缩短的实验所需的时间,实验效果好。 温度和温度计 一、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温度计、使用温度计的过程。 2、通过细心的观察和同学的研讨发现温度计的构造,尝试与同学交流和合作。 3、通过比较发现温度计的设计原理。 4、在比较中发现正确读、写摄氏温度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难点:选择正确角度观察温度计上的读数。 三、材料准备 一杯热水、一杯冷水、红色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干湿温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计、热胀冷缩实验装置、温度计模型。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教学思路 1、引入。 2、观察几种温度计。 3、了解温度计的原理。 4、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5、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6、课外延伸。 实物 实物

投影片或课件 出示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先让学生猜测哪杯冷哪杯热? 再让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提出问题:热水比冷水热多少? 引出课题:要研究热水比冷水热多少,我们需要借 助一个仪器来测量热水和冷水的温度,这个仪器叫什么呢? 出示一种温度计,提示学生:我们要正确使用温度计,首先必须要认识这个温度计,了解它有哪几个部分 构成。 分发一种温度计,提示学生:先想一想你准备怎样 观察温度计,然后仔细观察。 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发现。 大家的观察结果是否一样,有什么不同意见?可以 通过再一次仔细观察来解决你们的不同意见。 出示“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的问题(教材上的3个)”,提示学生:这3个问题你都解决了吗?如果没有,再观察一次。 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察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察。 讨论: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 分发几种不同的温度计,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的创新改进 一、实验的地位与作用: “固体热胀冷缩实验”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一单元第2课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延续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探究后,进一步对固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探究。此实验对学生体验固体热胀冷缩现象、激发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运用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一个铁环和一个刚好能通过铁环的铜球,把铜球用酒精灯加热后,铜球受热体积膨胀,不能从铁环中穿过;再把铜球放入冷水中,铜球受冷后体积收缩,又能够从铁环中通过。证明:固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教材中设计的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1)实验材料(如:铁环、刚好能通过铁环的铜球)比较难找。 (2)由于铜球体积较大,所以在铜球加热时所需时间较长。学生易失去耐心,实验效率低。 (3)加热过程中铜球有烫手的危险,此实验只适合教师演示实验,学生不能主动参与操作,导致学习兴趣减弱,制约了学生探索心理的发展。 三、创新实验的设计思路: 能利用简单的实验材料做科学实验,缩短实验时间,提高实验效率;排除实验中的危险性,使学生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 为此,我们经过反复试验,自制了一个固体热胀冷缩实验装置。 1、介绍实验材料玻璃球、铁丝圈的制作方法。 2、实验设计原理:铁丝圈受热时体积膨胀,玻璃球能通过;铁丝圈受冷收缩,玻璃球不能通过。 四、实验器材:铁丝圈、玻璃球、酒精灯、烧杯

五、实验过程: 1、把玻璃球往铁丝圈里套。(通不过) 2、在酒精灯上加热铁丝圈。 3、把玻璃球往加热后的铁丝圈套一下(能通过)。 4、把铁丝圈放在烧杯里的冷水中冷却。 5、把玻璃球往冷却后的铁丝圈再套一下(不能通过)。 六、实验步骤图: 七、改进后实验装置的优点: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第23课《固体也会热胀冷缩吗》 粤教版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23课《固体也会热胀冷缩吗》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固体也会热胀冷缩吗》是《科学》(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热与温度》单元的第6课。本课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身边建筑物的缝隙现象,提出“固体是否也和液体、气体一样也会发热胀冷缩的现象”的想法。学生经历铜球穿过铁环的实验了解到固体也会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最后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实践活动——尝试巧开瓶盖。 本课共由3个活动组成。活动1“高架桥上的缝隙”,主要是尝试解释建筑物留有伸缩缝隙的原因,提出合理的假设。活动2“铜球能穿过铁环吗”是通过“铜球穿过铁环”实验,认识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实践活动“巧开瓶盖”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热胀冷缩的知识尝试打开瓶盖。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前3节课的探究和制作活动,已经进一步认识到液体和气体的热胀冷缩的现象,很自然会联想到固体会不会也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这方面。但由于固体的热胀冷缩不是很明显,因此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不会留意到相关的现象,也不会去深入思考。由于三年级学生的自控能力还不是太强,在使用铜球实验装置的时候可能不会有意识的注意不要被烫伤。 三、教学策略 根据“任务驱动”和“科学与探究”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将教法和学法确定如下: 1.从教的方面来说,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过程分为两个部分:

①通过任务驱动情境,提出问题,给出观察任务,激发学生对为什么高架桥上有缝隙产生兴趣。 ②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并进行自主观察、探究、讨论、交流、归纳发现出固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遇冷时体积会收缩的现象。 2.从学的方面来说,可分为两个部分: ①利用有效任务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体。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经历观察、探究活动,发现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并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实践活动。 四、教学目标 1.知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固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学习科学的观察、记录方法,尝试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3.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装置进行研究,进行科学的观察、记录,判断铜球的体积大小变化会不会受温度的影响。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实物投影、教学PPT课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