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调查问卷

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调查问卷

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调查问卷
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调查问卷

《培养高中生数学反思性学习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调查问卷

学生问卷分析

缪小霞

一、问卷的设计

问卷包括选择题和陈述题两部分,共24题,选择题包括水平题和测谎题,水平题18题,测谎题共8题,其3、8、11、16为完美性检测题,只用来测谎不参与反思水平测评,第3与11题、第6与15题、第9与13题为三对对偶性检测题,第9、13、6、15题既用来测谎又参与反思水平测评,测谎题主要用来检测学生是否真实地回答问题,如果完美性检测题有三题答案完美或对偶性检测中有一对前后答案矛盾即认为学生没有真实地回答问题,将此问卷视为废卷,陈述题共2题,用来反映学生的数学学习反思知识、学习策略和解题过程中自我调节的意识与能力。

在问卷中,我们的量化标准是:选择题每题满分记3分,其中对有四个选项的题按学生所选“项”对应的反思水平层次分别记3、2、1、0分,对只有两个选项的题则分别记3分和0分,然后积总分,并可将总分换算成百分制。

二、问卷的试用与修改

为检验该问卷的质量、可操作性等,我们选择本校高一(6)班的全体同学作为对象进行初试后,对问卷进行了修改,然后以高二(7)班为被试进行了再试,一个月后又进行复试。

从初试发现问卷初稿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废卷率较高,二

是部分题语言表述的精度或区分度欠佳,修改时,对测谎题和区分度较差的题作了修改或更换,但也保留了个别虽然区分度低些却比较重要的题(详见下文中区分度统计表;期望这些题目的区分度能在今后的开发实验中得到提高),形成二稿。

用二稿进行的再试采用不记名方式进行,发出问卷50份,收回48份,其中完美性测试废卷6份,对偶性测试废卷5份,有效试卷37份。经过认真评分,对选择题的得分情况再次作统计分析,又对问卷修改形成三稿。一个月后仍在初三(2)班进行复试,进而基本确定了问卷的内容设置(详见文后“附件”)。

三、对问卷的分析

1.当前学生的学习现状

(1)学生的反思意识薄弱

从问卷结果中我们发现,60%学生喜欢在一节课中由老师来讲学习方法,18% 的学生会独立学习,22%的学生会与人合作学习。在课堂学习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学习模式;吸收→储存→再现。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这可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关系,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反思意识薄弱。从结果可看到:79%的学生在学习中仅以解题练习为主要形式,只在乎一道题目的对错,而忽视了掌握解题方法这一最重要环节,这样的学习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已适应了“听课式”的接受学习方式,大部分学生不愿意主动去尝试、去寻求更多更好的解题方法,而只是静等答案。这些迹象表明:学生

未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方式的不正确,不去反思,不去寻求更好的学习方式——反思性学习方式。

(2)学生的反思能力低下

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21%的学生会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方法总结,24%的学生会寻求不同的方法来解题。从这点可以看出,学生的反思学习能力较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知道如何去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也无法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这样学生就无法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也就不可能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我们在教学中或观察学生的作业以及他们课堂学习等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所做作业中的解题方法都是教师课堂上所列举到的方法,回答问题也是平时教师讲过的内容,一旦出现形式变化而实际一致的题目就傻眼了。出现这种问题的关键是学生不善于进行自我反思来主动调节和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进步缓慢,学生不会通过总结经验、提炼方法、优化探索、深化自己的认知结构。

(3)学生的反思学习习惯较差

调查结果显示:3%的学生有预习的习惯;13%的学生会主动复习数学知识;34%学生平时回家后先独立完成作业后再做其他事情;28%学生平时都是在家长的提醒下,才能独立完成作业;16%的学生在做完作业后逐题认真进行自我检查,发现错误,立即纠正。以上数据说明:学生的反思学习习惯较差。学生大都会急于知道答案,而不再去寻求解题方法。

(4)学生的反思毅力不强

从调查结果看,对于一道久未解出的题目,只有14%的学生会继续解下去,大部分选择放弃,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反思毅力不够强。从一定程度上讲,反思就是“自我揭短”,这对一般人来讲是痛苦的行为。因此,缺乏毅力者即使反思技能再强,反思也难以顺利进行。

2.影响学生反思性学习的因素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的基础、学习习惯、家庭教育、老师的教学方法等。但以下原因引起了我们研究小组的注意:

一是对学生反思能力培养的忽视。习惯上的反思是教师的反思,教学反思重教师而轻学生,这是当前教学反思所表现出的一种鲜明倾向。反思的着眼点多集中在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效果等“教师怎么样教”这一层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反思的并不多见,而这种做法是很有局限性的。毕竟,教师的教最终应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宗旨和归宿。教学作为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其实质是以课程为中介,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和交往的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其中“教”与“学”本身是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因此,进行教学反思,应该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大方面。

二是教学过程过分重视活动化、合作化,忽视学生的自我反思。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学生的学习方式出现了明显的转变。时下的数学课堂,由于采用了小组学习,制作了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多媒

体课件,采用了大量的故事、比赛、游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往往情绪十分高涨。乍看上去,在课堂上学生表现非常积极,甚至有些亢奋,场面气氛也十分热闹,动静结合高潮迭起,但细细回味后就会发现,这种活动和游戏大多只是表面上的“繁荣”,只是少数学生在进行游戏,多数学生是“旁观者”,只是看得起劲,没有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只是外在形式上的活跃,数学思维的含量并不高,思维深度不够。

以上原因造成了学生的反思意识薄弱、反思能力低下、反思学习习惯较差、学生的反思毅力不强等情况,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探究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学习了反思性学习的研究方案,精心设计实施方法,积极开展实验研究,两年来主要从课堂和课外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反思意识、反思方法,增强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能力。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有以下几点:

1.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新课程倡导以“主动、探索、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突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而“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荷兰著名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语)。要想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反思性学习习惯,必须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由于研究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认知能力正在逐步增强,具有了

一定的辨别能力。在研究前我们对学生过去的学习方式情况进行了解,发现在学习中学生习惯于被动的 “跟学”,缺乏自身体验、反思、感悟的过程。为改变这种学习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1)充分利用典型例题的功能设置情境,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反思的基础,反思是质疑的深化和目的,两者相互作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习题由于学生思维的偏面性而导致学生回答不完整。如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长为3、4求第三边的长,学生往往会只有一个答案5;再如用配方法求函数2

21x x y +=的最小值,学生最后的答案往往会是负值;一元二次方程中忽视△<0时会无实根的检验等等举不胜举。教师就可以抓住例题的教学对这类问题多练习、点拔,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2)创设合作探究的情境,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要多让学生经历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自觉建构的过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情境中树立反思意识,例如在教学《展开与折叠》时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有几种情形?需要剪开几条棱?原相互平行的面展开后有哪几种位置关系?不可能有哪几种情形等等。如果让学生个体回答完整比较困难,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另如在练习开放性题目时,答案不唯一更要让学生合作交流完成,因为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对问题理解不同,这种不同的结果就会刺激其他学生的思维,引起反思,这样学生在享受别人的解题方法时,也无意识中树立了自己的反思意

识。

(3)创设民主开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在教学中要改变只有教师的满堂灌或者只有几名优等生的参与

学习形式,要让每位学生积极思考,敢想敢说。在课堂上教师更应留有一定的时空给学生反思,鼓励学生大胆的推测,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在教学难点时尤显得重要。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字母表示数》学习时,对于a是负数的问题,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己举例讨论,错也无妨,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学生记忆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再如最后一位数字是什么?大部分学生会逐一计算,耗时较多,但让学生做完再与用找规律方法求解比较耗时情况可谓事倍功半。通过这样情境,让学生放开胆去参与,让学生感到审题的重要性,结论的合理性,从而培养大面积学生的反思意识。

(4)解题后及时引领,强化学生反思意识。

要求学生从做完一道题后进行反思开始,即解题结果是否正确合理;解题过程有没有漏洞,此题应用了哪种解题方法等。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减少解题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同时让学生意识到“反思”的好处,强化了反思意识。随着实验的推进,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对学习各环节进行反思。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堂上对新知进行自我探索、寻找规律,课后进行复习检查。实践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反思意识明显地有所增强,学生反思性学习习惯初步养成。

2.开展多方面研究,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和一般的分析,而是从新的层次、新的角度看到现实的不足。这要求学生有一定反思技能。教学中,教师采取了多种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反思技能。

(1)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反思性数学学习能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结论的证明和应用,更要重视探索发现公式、定理、方法的过程,要让学生沿着“再发现”的道路去探索和发现,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为此,教师要积极创造和寻找可供学生反思的机会,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就初中学数学课堂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

①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

②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

③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进行反思等。

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常规活动的内容及程序,教师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为学生创设反思的机会。

①引导学生在知识源头处反思

某些数学知识点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或内涵相似性,这为数学学习的“举一反三”提供了重要良机。教学这些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提示新课学习目标后,引导学生回顾已有旧知、搜索存储经验,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内容、类似情境、类似方法,从而借助迁移展开对新知的有理猜想。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可让学生对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

解析式、图象、性质等进行回忆、总结,以便将这种思维方法迁移到新知识上。

②引导学生在“探究受挫”处反思

数学探究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无法预知的领域。面对问题,首先要有自我意识。自己有能力、信心解决它吗?以前见过它吗?或者是否有类似问题?哪些知识、技能还需回顾、请教等;其次要不断地自我监控。此类问题自己最易犯哪方面错误?解题思路严密吗?符合逻辑吗?结构完整吗?运算过程有错吗?数学语言表述符合规范吗?最后进行必要的自我调节。此思路还能继续下去吗?不行的话赶快调头,换另一种思路试试。

③引导学生在“自我总结”处反思

当某个知识点教学告一段落或全课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方法、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总结,完善认知结构。具体可反思:①解题时运用了哪些思维方法?②解题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步骤比较容易发生错误?原因何在?如何防止?③解决问题的关键何在?如何进行突破?是否还有其它的解法?试比较各种解法?哪种解法最优?最合理?④解题过程中起初遇到哪些困难?后来又是如何解决的?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总之,解题后的反思可避免解题的错误,深化、掌握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发现更多的引申、推广,提高学

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和灵活性,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如学习了“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后,我就这节课我们学会了哪些知识?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锥的侧面积公式的?两个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总

结反思。

④引导学生在寻找错因处反思

有时候,学生往往会因为审题的点到即止或解答的粗心大意,造成练习中、作业过程中的一些错误。再加上学生常常忽视对解答结果的反证,因此结果有违实际、数据出现差错等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教师应教会学生学会自我提问,如“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主要包括检验解题结果,回顾解题过程、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还需对涉及的思想方法、有联系的问题进行反思等。帮助学生剖析错误、反思成因,进行增进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也是一项最重要的反思。

⑤引导学生在课堂小结处反思

课堂小结能促进学生学会归纳和反思,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识,应将小结交由学生自己完成。首先,要留时间给学生自我概括总结反思,反思的内容可以是: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包括教学内容、解题方法、数学思想方法等)?你有什么体会?你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什么?让学生

自由发言,互相补充;其次,教师做适当的引伸与提高,最终让学生真正带着收获、带着自信、带着新的问题走出教室。

(2)课堂以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反思习惯和方法

在课堂以外,我们尝试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的习惯,提升反思能力:

①记反思性日记

课后要求学生写反思性学习日记,使学生超越认知层面,对本节数学知识的再认知,促使学生形成反思习惯。

学生每天都按实填写,一方面给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另一方面督促自己进行学习反思。

经实验教师对比研究,这是提高学习效率与考试成绩行之有效的办法,有阅读习惯与坚持进行反思的班级,刚开始反映不习惯,作业麻烦,但半个学期后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能很快完成作业,在期末统考中学习状态改变量大,增加了10个百分点。

③整理错题集

错题集是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的一种反思与矫正。让学生把作业中或考试中典型错误的题目收集在错题集中,格式为错题、错解、错因分析、正解几部分构成。通过反思错误的原因,提炼数学思想方法。。

我校进行反思性教学课题实验的谢翠红老师,坚持要学生写下错题集,她任教的2008届初三(5)班和(6)班数学,期末复习中,她生病请假两周,学生自主复习,看错题集,再次思考错误的原因和更正错误。在期末统考中,这两个班的数学成绩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然高于年级平均水平。

④填写自我评价与反思表

我们制定了《数学单元测验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表》,该表由错题剖析、部分试题的其它解法、测验后的感受、典型试题再研究四部分组成。在错题剖析这一栏中又划分为测试中完全不会做的题目合计分数和会做但因不仔细等原因而扣分的

两项,错误原因提供了9种可能的方面让学生选择。学生通过对单元测验表的自我评价与反思,有利于学生能形成正确的归因,明确成功的经验,应该改进的问题或努力的方向,对一些典型题型能拓广延伸或解题方法能应用推广。

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反思

篇一: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探索、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整个教学过程贯穿“怀疑”—“思索”—“发现”—“解惑”四个环节,学生随时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意注意,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培养了学习能力。 “概率”概念枯燥抽象,学生似懂非懂;抛币试验简单无趣,道理似易实难;教学活动,单调乏味;思辩之美,无从体会——“随机事件的概率”对许多高中教师而言,“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抛币试验是取是舍?频率估计概率的题型训练是否必要?再三权衡,笔者认为,抛币试验是本节课的精华,唯有亲历随机过程,体会其随机性与规律性,才能真正理解概率概念;另外,关于频率估计概率的题型训练,笔者则一笔带过——因为频率估计概率,重在其思想方法,而非具体操练,而且对具体估计值的处理,没有确信的统一方法.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使学生感受到随机现象有趣的一面,纠正生活中一些错误常识,更客观的看待一些“偶然”情况;能使学生在紧张而活泼的教学环节中,亲历随机性和规律性的统一过程;能使学生初步理解随机性,并感受利用统计方法处理随机性中的规律性——随机性是表象,规律性才是我们研究的主题. 当然,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使严谨的课堂更具弹性,我还做了其他准备,比如模拟抛掷骰子试验,赌徒分金币等学生感兴趣的且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以便适时的给学生拓宽知识,让学生更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娱乐、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创设情境,引导经历概念和模型构建的过程.概率涉及到很多的新概念和模型,要使这些新概念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必须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起广泛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概念和模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生成概念、提炼模型,发现计算的法则,教师且不可因教学时间紧而淡化概念、模型构建的过程否则,学生因获得孤立的概念、模型,无法在纷繁的问题情景中去辨认,从而导致解题思想僵化.构建知识网络,引导把握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与区别. 学生能否准确迅速地运用概念和模型解题,主要取决于他们对概念和各模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否真正把握,我们平时说“夯实基础,提高能力”,从本质上说就是引导学生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即教材的知识结构是否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因此,在概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引导学生将获得的新概念、新模型和已有的概念和模型进行对照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充分展示建模的思维过程,引导感悟模型提取的思维机制. 概率问题求解的关键是寻找它的模型,只要模型一找到,问题便迎刃而解而概率模型的提取往往需要经过观察、分析、归纳、判断等复杂的思维过程,常常因题设条件理解不准,某个概念认识不清而误入歧途因此,在概率应用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应随时充分展示建模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从问题的情境中感悟出模型提取的思维机制,获取模型选取的经验,久而久之,感受多了,经验丰富了,建模也就容易了,解题的正确率就会大大提高 篇二: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反思及说课稿 《3.1.1随机事件的概率》说课稿 梁潇

追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追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反思,相信大家读了《追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一文,从中会受到启发的。 追求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这就需要我们明确反思的意义,反思就是对过去教学经历的再认识,其中包含对“失”的反省,也包含对“得”的归纳。 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的” 反思的目的是解决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以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 教学反思不是简单地回顾教学情况,而是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的理性思考。教学反思强调,教师不仅应清醒地了解自己的教学行为,而且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理性的层面上多问几个“为什么”。这种“追问”的习惯,可以促使教师增强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新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解决办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教学反思,“思”之要有物。这里的“物”,

特指教学实践的过程。经历教学实践后,教师总会产生一些难忘的感知,或多或少,或“得”或“失”。 一思:特色是什么?教学特色是指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风格。独具特色的教学,给人的感受是别样的,给人的回味是无穷的。它蕴含于诸多要素之中:在教学理念上,看主体地位的突出,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教材处理上,看教材特点的把握,知识联系的沟通;在教学方法上,看教学层次的呈现,实践活动的安排;在教学方式上,看学生参与的程度,知识获取的过程;在教学效果上,看教学目标的落实,创新意识的培养。 二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学片段依附于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别有风味的氛围营造,得心应手的教具应用,新颖别致的难点突破,别具一格的智能开发,出神入化的学法指导,画龙点睛的诱导评价,留有悬念的课尾总结等。 三思:“偶得”有哪些?教学的偶得是指教学过程的意外的收获。意外收获往往来自对课堂意外事件的处理:面对学生异想天开的“发问”,教师如何应付;面对学生的歪答,教师如何引导等。意外的收获往往来自学生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发现问题的独特渠道;提出问题的独特途径;分析问题的独特思路;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等等。 四思:“缺失”在何处?上完一节课后,教师总会感慨课堂上有这样或那样的缺失。哪些内容处理不当;哪个环节安排不合理;哪一重点突出不明显;哪一问题设计不科学;哪一合作落实不到位;哪一交流时间不充分;哪一语言评价不得体等。 五思:“效果”如何?每一节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通过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为今后再教学这一内容提供借鉴。 三、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据”教学反思有价值还需要思之有“据”。这里的

关于小课题研究的反思

孩子,在家访中我明白了你 ---关于提高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反思 去秋以来我校开展了小课题研究以及“ 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它如一缕春风吹进千家万户。适时的家访拉近了教师与学生家庭的距离,走进学生家庭,带去了学校的重视、老师的关爱。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主体的对话和交流,犹如温暖的春风,吹进学生心田,必然会融化学生内心的坚冰,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 2013年10月16日下午吃过晚饭,夕阳照耀着学校前面的远山,显得那么安详,我按照事前的打算准备走访几个学生。 访哪个学生呢?一个是任XX,另一个是丁X,这两名学生的成绩都不太好,在班上的表现也算不上好,上课的时候不是说话就是睡觉。在路上,我心情忐忑,因为我们接触过有些家长,他们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免不了敷衍了事,或者责怪老师没教好。抱着这样的心态我很快来到了任XX同学的家里,由于事先没进行过电话联系,孩子的妈妈不在家,听到老师来了,才从牌桌上下来。边走那边嘟囔:“谁来找我?多好的一手牌,可惜了。”见面后我做了自我介绍,孩子的母亲立刻热情起来,并主动搬凳子给我坐。这是一个富裕的家庭,经过精心装修的房子显得富丽堂皇。孩子妈妈说,家里做建筑生意,孩子的爸爸在外地联系业务去了,一时回不来。我向孩子母亲说明了来意,汇报了孩子在校的表现,询问了孩子在家的情况。孩子母亲对于老师的到来非常高兴,起初她以为自己只要好好对待孩子,给她吃好穿好就算是尽到了做母亲的责任,至于孩子成绩怎样,那是老师的责任,所以她天天吃完了饭就只顾打麻将,孩子在家是否完成家庭作业,写得好坏她一概不问。现在后悔自己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并表示以后一定尽全力配合学校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谈话在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过去了,我得起身去另一家家访。 孩子的母亲把我送到了丁X同学的家里,这是一个贫困的家,破败不堪的房子,屋里凌乱地摆放着几样家具,孩子的母亲是个疯子,父亲去世了,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勉强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看到这些我明白为什么年仅14岁的丁X总是面黄肌瘦。见到我,憨厚的丁爷爷摸摸索索地提出茶瓶准备给我倒茶,我赶紧制止,并扶着他坐在椅子上。孩子的爷爷满怀歉意地告诉我,丁X每周回家除了要照顾生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调查问卷(高年级) 班级:()班年 龄:岁性别: 亲爱的同学: 你好!这是一份关于数学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充分了解你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你的老师会根据这份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进行教学上的改进,以此来更好的帮助你学习数学,希望你能积极支持。请按照题目的要求填写自己的真实想法,你的回答对调查结果将是十分重要的。谢谢合作! 说明:(1)每题答案可填写一个或多个;(2)可在横线上另补充答案。 1、你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直不喜欢 2、你是否有过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 A、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D、有过,感觉不明显 3、你对数学学科有何认识?() A、数学有用 B、数学训练思维 C、数学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D、数学没有多大用 处E、 4、你每天花在学习数学上的自主时间(不包括数学课)有多少时间? () A、1小时以上 B、0.5—1小时 C、0.5小时 D、0.5小时以内 5、你在上数学课前是否有预习的习惯?() A、课前常先看书 B、老师要求时就预习 C、凭自己一时的兴趣 D、没有时间预习 E、不愿意预习 6、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你往往:() A、先自己反复思考,不会再问他人 B、先问同学,自己再做 C、先问老师,自己再做 D、抛在一边,等待老师讲 7、是否有解题后验算的习惯?() A、没有 B、只有在考试时验算 C、经常验算 D、一直坚持 8、每次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后:()

A、要与他人对答案 B、自己验算 C、经常思考是否有其它方法 D、有时会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后再思考一下 E、有时会自己编新题目 9、你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 A、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B、参与思考,不太愿意发言 C、不愿意发言 D、无动于衷 10、课外数学作业是否能独立完成?() A、全部由自己做 B、大多数自己做 C、半数自己做,其它参考别人的解答 D、多数要靠参考他人作业完成 11、在数学课上你喜欢:() A、先看书后听老师讲解 B、听老师讲 C、主要由自己看书、做题目 D、同学交流讨论 12、你认为在课堂上老师讲数学题的最佳方法是:() A、老师讲解 B、老师分析思路,学生做 C、先学生做,再由老师评讲 D、学生先做,再相互交流,最后老师评 讲E、 13、在数学学习中,你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A、计算能力 B、解决问题能力 C、理解能力 14、学习了一章或一个单元内容后,是否进行全面系统的自我复习? () A、定期自我复习 B、经常复习 C、偶尔自我复习 D、不复习 15、你对数学考试的态度是:() A、喜欢考试 B、无所谓 C、害怕考 试D、 16、你认为影响数学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是:() A、学习基础 B、智力 C、老师 D、自身努 力E、 17、你认为多媒体进入数学课堂:()

小课题研究课《有趣的百数表》及教学反思

小课题:小学低段计算教学中多元学习方式的有效性研究

教学反思: 先就研究的这个课题来说,我们的课题是小学低段计算教学中多元学习方式的有效性研究,那么我认为数感的建立是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培养学生的数感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百数表》这个教学内容安排在一年级学生刚刚认识百以内数的组成,会读、会写百以内数的基础上,这是教材中第一次把100以内的数全部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刚刚认识数时所认识的数是“独立的”,而对数之间关联的意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需要教师适时的帮助学生构建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百数表正是这样的好材料,因此想充分挖掘百数表中的规律,引导孩子感受数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感。 由于数较多,《百数表》里面呈现的很多规律不利于学生发现,因此在认识百数表时必须经历一个给百数表解构的过程。同时,100个数有规律的排列在一起,已经成为数的系统,初步显现了十进位值制数系统的一些特性,因此又需要我们对其中的数朋友进行归纳、整理,构建数之间的关系,以使学生对百以内的数有整体的认识,这就要引领学生经历建构的过程。也正是在不断地解构与建构的过程中,学生对数的认识才能得以深化。 一、在解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 (一)解构百数表,发现数的排列规律 由于百数表有顺序的把数展示出来,数在排列的过程中就呈现出很多的规律,而这些规律的呈现又是很多规律交叉进行,不利于学生观察与发现,因此在教学中以按顺序出现数队伍的方式解构百数表:横行、竖行、斜行,引导孩子们通过比较每一队中的数朋友,发现数的十位与个位上的变化是与数所在的位置有关系,位置排列的有规律,数的排列也有规律。通过探寻为什么从而深化学生对数位、计数单位的认识,感受数的神奇。 (二)解构百数表,深入认识数 没有点的深入就没有面的提高,没有对百以内个别数的深入认识就没有对百以内数的整体认识的提高。通过对个别数的深入研究,把握相同的质,帮助学生对百以内的数有新的认识。由于不同的数在表中都有各自的位置,因此从位置入手来研究数,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识,本节课中给“35”找家时,提供了百数表中的第一行和第一列,实际上就为学生提供了坐标轴,让学生根据数的意义去找位置,渗透了坐标的思想,深化了对数的认识。 (三)解构百数表,深度把握概念 100个数聚集在一起,有很多数具有相同的特性,出现了相应的数学概念:单数、双数、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在教学中孩子们对数位、位数等概念非常易混,对单数和双数只是一种浅显的认识,还没有把握其根本的特点,因此本节课中利用给数照相的环节,通过分类的方式解构百数表,“分类活动的一个重要作用,既是为相应的数学抽象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学生概括得很简洁:个位上是1、3、5、7、9的数是单数……他们把握了这些概念的特征。 解构有分析的意思,解构百数表,目的在于排除干扰,深入对个体的把握,从而深度认识百以内的数。 二、在建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感 百以内的数是数系统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小的系统,因此只解构是不够的,还要带领学生不断地去建构,帮助学生对这个小系统乃至大的数系统有整体的把握。

不确定性教学反思

“不确定性”这一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本堂课主要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能用“一定”、“不可能”和“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能和同伴交换想法。“可能性”问题在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学生初次接触感到比较陌生,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突破教学的难点,帮助学生建立不确定现象这一新的观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用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经历“可能性”,建立不确定现象这一新的观念。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本课中,我准确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生活经验等因素,创设了让学生石头剪刀布、摸球等活动。让学生在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可能性的体验。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这些新的教学理念。 一、关注学生,要看到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 首先,在学生充分理解了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我从让学生玩扑克游戏导入,思考故事的结果可能是什么,让学生初步理解事情的发生有可能性,从而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好地抓住了知识的切入点。 二、创设有效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学习情境,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

教学反思对教学有效性改进的感言

教学反思对教学有效性改进的感言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都会有这种感觉:一节课下来,有时心里很舒服、很高兴;有时心中也有不悦或有些生气。作为教师,每天都或多或少地在这两种心境中度过。不管是快乐还是不悦,都是教师心动之后的一种外在表现。抓住时机,将心动之事记下来,对人对己都有启迪之处。同时,在大量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在与学生的相处中,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感触,不吐不快,这时也可以拿起笔来自由地抒发,也有一番乐趣。因此,教师坚持写教学反思能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地发展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并使自己向更高层次迈进。我觉得写教学反思对教师的自我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一、有利于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 教学工作实际上是一项很繁琐的工作,有时在教学中碰到不听话的学生、不顺心的事或所教的学生没有考出满意的成绩,心情就很沉重,压力也很大,这也许是教师的“通病”。这时写教学反思就好像在和朋友倾诉、发泄自己的感情一样,有助于教师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 二、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 写教学反思能使教师从平时的点滴积累中掌握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按部就班地按教材、教参授课,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和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再创造的水平;并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地更新交叉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地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可见写教学反思对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提高幅度是不是不言而喻的。 三、有利于教师由“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转变 通过写教学反思,教师可以从众多的课堂教学信息中更加系统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体和共性,从而可以再课堂教学、教师交流、课后辅导等方面体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 四、有益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取决于学校的每一个班级,而一个班级成绩的好坏肯定要靠班级的每一个学生,但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对后进生的管理和对优等生的再利用。因为后进生成绩上去了,班级的整体水平就提高了,而优等生若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教师的辅助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记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摸索出使学生密切配合的方法,教师不断激励学生,促进教学效率提高的良方

如何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如何开展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倡导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 需。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 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一、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

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类似于“期末语文字词复习方法”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如“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学生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小

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等等。 二、小课题研究的流程 选好课题以后,就要着手研究。小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 (2)资料收集,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获得直接研究材料,或者通过体验,模拟等取得相关材料。(3)整理归纳,分析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初步研究结论。(4)充实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三、小课题研究注意事项 进行小课题研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特别注重问题意识。 一般课题的选题从哪里来呢,

【四上数学】《不确定性》教学设计

《不确定性》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掷硬币”的游戏,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况,并能够列出了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现象。 3、在小组活动、合作交流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一些诸如“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马丁和罗娜,他们两个人相约一起去打篮球,但是却出现了一点小问题,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想)请看视频 (出示两位同学互相谦让发球的视频) 师:在视频中,马丁和罗娜出现了什么小问题呢?(互相谦让着让对方先发球)你们有什么办法来帮帮他们,决定哪一个先发球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生1:可以掷骰子来决定哪队先发球。 生2:还可以掷硬币决定哪队先发球。 生3:也可以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哪队先发球。 。。。。。。 预设一: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啊,但是事先你们能确定谁会先发球吗?(不能)是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不确定性》。(板书:不确定性) 预设二: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啊,但是事先你们能确定谁会先发球吗? 生:可以啊,比如“石头、剪刀、布”,谁赢了谁先发球。 师:那你事先可以确定谁会赢吗?(不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不确定性》。(板书:不确定性)

师:今天我们来开启我们的第一个游戏之旅来了解《不确定性》,是什么游戏呢?(播放课件游戏之旅,掷硬币游戏) 生:掷硬币游戏。 师:是的,通过“掷硬币游戏”来学习《不确定性》。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踢球”情境,亲切、自然引入新课,不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让学生感受到游戏规则的必要性,迅速展开对新知的探索。 二、实践探索 活动一:掷硬币。 师:首先,在掷硬币之前,我们要先做一个规定,规定印着数字的一元硬币为正面,另一面则为反面。(展示课件中硬币的正反面) 师:第一次:老师先来投一次,请同学们来猜猜看,会是正面朝上呢还是反面朝上?(正反都有人说) 第二次:再来猜一次。(依然是正反都有人说) 第三次:再来猜一次。(依然是正反都有人说) 师:同学们想要来试验一下吗?(想)现在请同学们从信封中拿出我们的学习单,只拿学习单。 学生拿出学习单。(课件出示学习单) 师:拿出学习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我们需要掷几次硬币?(10次)在掷硬币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记录什么呢?(我的猜测和掷的结果)观察得很好哦,在掷硬币的时候,老师有以下几点要求,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我们的活动要求。(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生:活动要求: 1、先猜测结果。 2、一人掷硬币,一人记录。 3、观察表格,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在活动过程中,首先要做什么呢?(猜测结果)是的,要先猜测,并把你们的猜测结果写在学习单中的我的猜测一栏里。 师:接下去要做什么呢?(一人掷硬币,一人记录)说得很好哟,要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掷硬币,一人记录结果。最后,观察你们记录的表格,同桌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并写在学习单上面。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的记录单,你有什么发现?请其他的同学认真倾听,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同学是最棒的,最值得夸奖的倾听者。 预设1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调查问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班级:()班年龄:岁性别: 亲爱的同学: 首先恭喜大家进入三年级了,这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充分了解你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在这个基础上,你的老师会根据这份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进行教学上的改进,以此来更好的帮助你学习数学,希望你能积极支持。请按照题目的要求填写自己的真实想法,你的回答对调查结果将是十分重要的。谢谢合作! 说明:(1)每题答案可填写一个或多个;(2)可在横线上另补充答案。 1、你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A、非常喜欢 B、比较喜欢 C、一直不喜欢 2、你是否有过解决数学问题后的愉悦?() A、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有 D、有过,感觉不明显 3、你对数学学科有何认识?() A、数学有用 B、数学训练思维 C、数学解决许多实际问题 D、数学没有多大用处 E、 4、你是否想了解数学的历史?() A、很想 B、比较想 C、无所谓 D、不想 5、你每天花在学习数学上的自主时间(不包括数学课)有多少时间?() A、1小时以上 B、0.5—1小时 C、0.5小时 D、0.5小时以内 6、你在上数学课前是否有预习的习惯?() A、课前常先看书 B、老师要求时就预习 C、凭自己一时的兴趣 D、没有时间预习 E、不愿意预习 7、在学习数学中,你是否会自己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A、经常提出 B、偶尔提出 C、从未提出 D、没有问题 8、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你往往:() A、先自己反复思考,不会再问他人 B、先问同学,自己再做 C、先问老师,自己再做 D、抛在一边,等待老师讲 9、你在数学学习中,是否有过新的猜想、发现、创新?() A、没有 B、偶尔有 C、有几次 D、经常会有一些新奇想法 10、是否有解题后验算的习惯?() A、没有 B、只有在考试时验算 C、经常验算 D、一直坚持

提高教学反思有效性的三个关键点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58136251.html, 提高教学反思有效性的三个关键点 作者:秦虹 来源:《广西教育·A版》2018年第11期 【摘要】本文针对教师在教学反思时疲于应付,将教学反思程式化、敷衍化的问题,提出做好教学反思需从反思课堂生成、反思设计意图、反思错题难题入手,抓好这三个关键点对课堂行为进行正确的评判,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反思教材分析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A-0109-02 在日常教学中,教学反思作为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是每个教师的日常工作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所谓反思,是指通过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课后复盘和思考,批判性地看待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升教学效果。然而,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存在应付心理,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往往没有针对教材、教学过程和学生情况进行分析,导致教学反思流于表面、流于形式,未能起到有效提升教学能力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反思才是有效的呢?笔者认为,可以抓住以下三个关键点。 一、反思课堂生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有些是教师在预设之内的安排,也有些是课堂偶然生成的。一节优秀的课堂教学,源于教师对课堂预设能力的把握,对教材的解读和对学生学情、学生认知特点的充分了解。当然,在课堂教学中也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生成,这些意外生成,能够充分地反映出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这就要求教师反思课堂生成,思考自己在备课时所存在的遗漏和问题。这可以从反思教材这个层面展开。而反思教材,就是反思自己对教材是否理解充分。 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来说,要备好课,首先就要备好教材,而且要知道“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如果对教材人云亦云,完全按照教材设计的思路来设计课程,那就会缺乏对教材的深层分析和思考,这时就不一定能设计出理想的课堂。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中,教材设计了两道习题: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11=0.0909……

朗读小课题研究反思4个

五年级语文后记一 《金奖章》 今天的课中我注重了通过有目的进行朗读训练。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通过朗读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做到正确流利。再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找出课文中写鸟儿们的语言、神态和心里活动的句子通过理解和朗读来体会他们都迫切想得到金奖章的心里以及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鸟王觉得自己位高权重,理所应当受封,百灵鸟和黄莺以为自己唱歌好听要争,喜鹊以自己能为人报喜而争,老鹰凭自己力气大要抢……乌鸦只是默默做贡献,不争名利。最后通过分角色朗读,再现文中角色特点。这样的教学老师不累学生轻松,更关键是教学目标也完成了。

五年级语文后记二: 《古诗三首》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今天教学古诗时我就将读的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狠狠的发挥了一次。这里的读不是单一的齐读或抽读,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提高朗读作用,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引导朗读。先是范读,利用班班通设备在网上事先找好的录音,让学生对古诗的短句和情感表达有一个初步的标准的认识。然后评读:点名让学生来读,其余的来点评读的好与不足之处,让他们找到读的感觉。在理解诗词意境后有组织他们进行赛读,即达到再度加深的目的又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课文结束时播音乐搞配乐朗诵,让课堂中的理解得到升华。整个一堂课学生兴趣盎然!

五年级语文教学后记三 《七律长征》 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朗读训练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点在今天的这一课的教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课前预习的时候我也给学生听过网上的录音,我也个人觉得朗读者个方面都处理得非常好,是个很好的朗读学习典范,但学生模仿的效果却不理想。究其原因我想是录音的处理不够明显,对于本班学生实际,这些处理的地方处理效果要夸张一些学生才能理解接受。于是我又特别课前认真夸张地把课文朗读练习好,课堂上果然收效不小。学生朗读好了,在理解课文的时候就能事半功倍,理解之后读的就更好了。看来课文朗读特别是学生难读好的时候,教师的示范的确太必要。

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本文就教学中,不断探索教学过程并积极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做到教学互动,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进行了探讨,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教学反思有效性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这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要想提高我们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进行教学反思,而且要不断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如何提高教学反思的有效性呢,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感受颇深的案例,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初中数学中“角的度量”这一节的教学研究,我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起初对“角的度量”这一节的教学,我是这样实施的,首先用一个木制的教学量角器作为道具,指导学生认识量角器的结构(量角器的中心,零度线,刻度线).然后就教学生量角的方法,按三步做:(1)对中(即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 (2)对线(即量角器的零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3)读数(即看角的另一边与量角器上的哪一个角刻度重合),教学反思《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最后是反馈练习。结果效果并不

理想。我自己认为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可学生还是不会,我暗自责备自己: 这一节课失败了。当然,在责备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反思。为什么看起来及其简单的一节内容,学生却难以接受呢?后来多媒体走进课堂,我又尝试着借助多媒体的作用来教这一节的内容,教学思路和前面的类似,也是先认识,再讲解例题,后反馈训练。由于学生对多媒体的新鲜感,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师生双边活动也很融洽,但训练效果还是不佳。这次我又陷入了这样的反思,也难怪学生了,多媒体演示只不过从过去的实物演示变成了变成了电脑屏幕上的演示而已,况且电脑演示不一定比实物演示来得更清楚。 当我又一次碰到角的度量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yyhgw/,我暗自告诉自己,这一次一定不能失败。于是我开始深入研究学生不会量角的原因。 因为量角器上有内外两圈刻度,学生往往不知道到底读内圈还是读外圈的刻度,这种困惑是因为量角器上没有角的形象存在。找准原因后,于是我就准备在教学中把要度量的角“搬”到量角器上。其实以量角器中心为顶点有无数个角存在,只要能够找到要度量的角与量角器上对应的角就好办了。于是我用白纸为每个同学复印了8个纸量角器,教学时让学生把纸量角器蒙在要度量的角上,使中心与顶点重合,零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在纸量角器上把这个角画出来,按照对中,对线,画角,读数的过程来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也为此长舒了一口气,终于解决了这个简单的老大难问题了。课后,我写下来了这样的反思:

课题研究个人反思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研究个人反思 今年我校申请了市级课题《构建和谐课堂,减轻农村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策略研究》的课题,我作为课题组的成员,经过一学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已初见成效,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一些反思: 一、本学期在课题研究方面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1、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每月按时参加学校的课题集中研究学习和集体备课活动,并认真撰写学习笔记。 3、根据课题组制定的研究计划,本人认真准备课题研究课,及时听取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不断地使自己上的课体现自己的研究意图。同时积极学习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课,博采众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4、跟踪观察学生个案,并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在课堂和课后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每月都在详细做好观察笔录。 5、每月及时把科研进展情况和个案分析发表在课题组邮箱内,以便课题组老师们共享。 6、在课余和休息时间浏览课题组其他成员老师的课题资料,互相学习沟通。 二、及时总结,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我能积极参与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一学期来,我能积极参与课题组的上课、听课和评课活

动。本学期,我上课题研讨课一次,并能提前把研讨课的教学设计和说课稿上传到课题组邮箱内,根据课题组教师的意见修改自己的教学设计。课后,我能虚心听取其他成员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总结教学方法研究的点点滴滴。对于课题组其他成员的研讨课,我也总能认真听、认真记,诚恳的评价,撰写听课感受。通过评课、上课,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 三、对课题研究的一点思考。 1、研究水平还有待提高,还要认真学习学习理论知识,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研究水平。 2、研究还不够深入,虽然有了些眉目,但还是有些棘手,有时候还会糊涂茫然,思路不够清晰。 3、研究意识不够,对材料的收集积累意识不够,及时总结意识不够,致使不少工作虽然做了,但没有留下相应的第一手材料,尤其是学生方面的材料,为后面的总结、分析等工作带来了困难,这是我们以后要努力做好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学生问卷调查

《小学数学民考汉学生画图解决问题策略研究》的学生问卷调查 班 级:姓名: 亲爱的小同学: 你好!为了能够充分了解你对数学中解决问题的理解,老师根据这份调查问卷的反馈情况进行教学上的改进,以此来更好的帮助你们学习数学解决问题,希望你能积极支持。请按照题目的要求填写自己的真实想法,你的回答对调查结果将是十分重要的。谢谢合作! (1)你喜欢做解决问题的题目吗() A.喜欢B.不喜欢C.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2)在数学中遇到解决问题的题目是,你喜欢用什么方法分析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 A.画图分析信息B.联系生活实际分析信息C.根据已有知识分析信息 (3) 在数学中做解决问题的题目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A.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分析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B.不会选择有用信息 C.对部分信息不理解 D、老虎吃天,无从下口。 (4)你在解决有图文结合的信息的问题时最易出错的地方是() A、信息太多,容易混淆 B、观察不全面 C、理不清各种信息之间的联系 D、没有认真观察、分析图文信息的习惯

(5)你喜欢哪一类型的解决问题的题目() A、信息以纯文字形式出示的解决问题 B、信息以图文结合形式出示的解决问题 C、信息以纯图形式出示解决问题 (6)在做解决问题的题目时,你经常用画图的方法分析信息解决问题吗() A、经常用 B、不常用 C、不用 (7)解决问题时你习惯() A、读一遍题目就列式计算 B、读懂信息,分析后列式计算 C、浏览一遍就列式计算 (8)在解决问题之后,你有检验的习惯吗() A、经常检验 B、老师要求就检验 C、不检验 (9)你认为老师用什么方法教学解决问题,你更容易接受()A、老师讲学生听B、小组合作画图探究C、老师画图引导下自己探究解决 (10)上课交流时,你能有序地说出解题思路吗() A、能 B、有时能 C、不能

课题《教学反思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教学反思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2011年6月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 我国传统教育历来重视反思,外国著名教育家早就提出反思教育理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 “三思而后行”等等。他在《中庸》更明确提出要“博学之,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都强调教学反思的的重要性。 不过,最先将反思引入教学领域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 他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在杜威研究的基础之上,很多人提出了反思教学的理论观点。 也正因此,“教学反思”已成为时下教育界使用率较高的时髦词汇,几乎成了谈教育者必谈之话题,成了各级教育管理者对教师工作要求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新课程追求有效教学,同时要探索教师的有效教学反思。目前,国内对教师教学反思有效性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还没有形成可借鉴的策略、方法、手段等方向的探索。所以,经过认真思考,我校全体物理教师承担了“教学反思有效性研究” 的子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多个年头,伴随着新课程改 革的进程,我们高兴地看到,学校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意识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认同,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也在日益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同样,我们也深深体会到,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教学反思的实践者。教育改革的发展必将面临更多的和更为深刻的教育思想的碰撞和交锋,教育改革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全体教师不断地深化实践, 学会反思,需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研究,去求解。 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和显著特征,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同目标,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教

《不确定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不确定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第八单元《可能性》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抛硬币”和“抽扑克牌"的游戏,通过丰富的生活实例体验一些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 2.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描述简单事件发生的情况,并能够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学重点: 能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正确判断。 教学难点: 能用数学语言描述探索发现的过程和结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份礼物,你们猜一猜,它藏在哪呢? 你觉得自己能猜对吗? 让我们来看看礼物到底在哪?公布答案。 师小结:生活中,有些事情没发生之前不能确定结果,今天我们就共同研究“不确定性”。 二、探究新知: 1、游戏活动一抛硬币 出示一枚硬币,将印数字一面规定为正面,印花的面为反面。将它抛出后,请学生猜哪面朝上? (1)师演示一次实验。双手捂住硬币晃一晃,掷在桌面上,请一位同 学看看结果告诉大家 (2)学生活动。 同桌两人轮流抛硬币,先猜哪一面朝上,再把实际结果记录下来。 (活动中播放一段轻松的音乐,通过起始控制时间) 活动要求(课件) 每人连续抛5次。 注意动作不能太大,以免掉地板上。

同桌帮忙记录。 (3)全班对比学习单中“我的猜测”和“掷的结果”进行交流讨论 师:同学们有时猜对结果,有时猜错,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预设)描述一枚硬币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解释。(板书:可能) 小结:从游戏中我们知道,有些事情发生与否是不确定的,“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不确定性现象。(课件) (4)及时练习 师:大家会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掷硬币的结果,那请你说说下面这 些事情发生的情况吧。 1.明天会下雨吗? 2.下个路口我会遇到红灯吗? 3.我能中一等奖吗 师:你还能再说说身边像这样的事情吗? 2、游戏活动二抽动物(5张熊猫卡) 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再玩个抽卡片中奖游戏,只要能抽中兔子,就能得到大奖! 请4个学生进行游戏,发现抽到的都是熊猫。 引发思考: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看看对结果有什么想说的。(过程中会产生疑惑:这些牌里面没有兔子) 是这样吗?那我们来验证下大家的猜想吧!翻开所有牌,果然全是熊猫。 师:那谁能说说如果从这些牌里抽,有可能中奖吗?为什么? 3、游戏活动三学生自己决定有哪些卡片(5张兔子卡) 师:那谁能说说如果从这些牌里再抽一次,会是什么结果? 学生放了五张兔子卡,谁再来试试?猜猜结果会怎样。 生(预设):一定能中奖,一定是兔子。 小结:从游戏中我们知道,有些事情发生与否是确定的,要么“不可能”发生,要么“一定”发生,这样的事件称为确定性现象。 4.这里还有一些卡片,谁愿意设计一个游戏,是有可能中奖的。 生上台操作,边介绍。 三、巩固练习: 1、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说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英语课题研究教学反思

《Unit6 Meet my family》教学反思 自英语实施英语高效课堂以来,我坚持用高效课堂的模式来授课,这节课内容不难,但反应出的问题很多,通过这节《Unit6 Meet my family》来反思教学,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小组建设不力,从而影响了课堂的质量。 一、英语小组建设现状 1、小组长能力不够:一些组长的英语成绩差,自己学习就很吃力,无法起到带头作用,更无法抽出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整个小组的学习进展情况。除了收发作业,他们的作用微乎其微。例如:第一小组的6号同学,cousin 这个词不会读,小组长没有起到对学的作用。 2、英语老师对小组关注不够:英语老师同时教三个班级,小组组员的分配,组长的选择,小组长培训,小组的培训主要是班主任负责,英语老师关注较少,所以课堂上和各个小组之间的默契不够,配合不好。 3、小组的凝聚力不强:分配任务和展示时,一些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组长分配的任务不予配合,我行我素。 二、具体改进措施 1、确定合适的英语小组长:在班主任已经分好小组的基础上,英语老师亲自挑选英语小组长。条件是:英语成绩好,有责任心,协调能力强,有人缘,有爱心,乐于助人等。

2、与班主任及时沟通,紧密配合,亲自参与小组长培训:要他们明白自己在每一个环节中的任务,自觉组织组员完成学习任务;教给他们如何组织组员进行扎实有效的预习,带领组员进行讨论,确定本组的观点,找出本组解决不了的内容;教给他们接到任务后如何给组员分配,培养小组长的协调和组织能力;要关注组内的潜能生,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帮扶对子,使他们尽快学会自主学习;在班级内树立小组长的威信,但同时强调小组长要以身作则,为大家服务;信任小组长,把课堂评价交给小组长;还要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讨论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 3、指导组长培训组员,增强组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设计各种各样的训练游戏,对小组的合作配合和默契进行强化训练,让每一个组员都明白:我是小组一员,我以小组为光荣,小组以我为骄傲。 4、制定长效的、全面的评价制度。 今后我要深入每一个小组,在高效课堂改革中,和他们一起成长。 1.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2. 若不是心宽似海,哪有人生风平浪静。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静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免去浮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上的每一步 3. 花一些时间,总会看清一些事。用一些事情,总会看清一些人。有时候觉得自己像个神经病。既纠结了自己,又打扰了别人。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4. 岁月是无情的,假如你丢给它的是一片空白,它还给你的也是一片空白。岁月是有情的,假如你奉献给她的是一些色彩,它奉献给你的也是一些色彩。你必须努力,当有一天蓦然回首时,你的回忆里才会多一些色彩斑斓,少一些苍白无力。只有你自己才能把岁月描画成一幅难以忘怀的人生画卷。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