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探索精神

论科学探索精神

叶仁辉指导教师:仲伟良

(政法系2002级1班)

摘要:科学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体系;科学活动是一种无止境的探索活动。科学探索应以事实为依据,以揭示未知奥秘,获得真理性认识为追求目标。科学探索过程中所凝聚的科学探索精神,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好奇与热爱、怀疑与理性思考、求真与证伪以及破旧立新的精神;是为了真理而顽强不懈、不畏艰辛,甚至为此而献身的决心和行动;是人们在科学活动中所应具有的意识和态度。文中通过对一些有违科学探索精神的事例和分析说明科学探索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弘扬科学探索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学术研究规范的重大意义和现实价值;反对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误人害己的不端行为。

关键词:科学;探索精神;理性;创新

科学是人类世世代代以每一代人,每个个人有限的认识能力,去探究和探知无限的外在客观存在和客观规律的无止境的过程。科学活动耕耘于“未知”和“有知”领域的验证,基于客观规律去探索揭示和寻求客观世界的和谐性和统一性,是一个不断求得新发现、新发明,不断地把认识水平推向新境界的探索求知和追求真理的过程。

(一)

翻开人类科学探索的历史,从蒸汽机到电动机,从热气球到宇宙飞船,从钻木取火到使用核动力……正是人类不断地探索才推动人类从愚昧野蛮走向文明进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凝聚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也洒下了艰辛的汗水。人们为打开“未知”的自然奥秘之门,除了要付出最大的努力,还应深入自然之中,摆脱一切偏见,永远实事求是,敢于向传统和权威挑战,具有开拓、求实、求真和不怕牺牲的精神。科学家们在科学探索中表现出对事物那种强烈的热爱和好奇心,敢于探索,怀疑与理性思考,锲而不舍,无私奉献和创新精神这即为可贵的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探索精神既产生于人类生产实践的现实需要,也是来自于人类天然的好奇心。人类出现以来,面对着日出月落,斗转星移,花开花落,季节变更。当人类从原始宗教的对自然现象的恐惧和崇拜中解脱出来,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变化万千的种种现象激发起人类的好奇心和寻找其中奥秘的欲望,当人们由此进而执著地探索,试图去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时,科学就开始了它的漫漫的历程。可以说好奇心和求知欲是科学之母。好奇心表现出探索的一切的兴趣和勇气,是认识事物强烈的愿望。科学的探索过程并不是消极等待自然界“显露”其自身的奥秘,而是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为解答问题而探索。因此,科学探索总是同好奇心和求知欲联系在一起。方舟子曾在文章中指出,只有永远要对新鲜事物敞开心扉,准备接受新的知识,容纳新的观念,探讨新的奥秘,追求新的结果,这是科学得以发展的基础,科学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i

著名的奥地利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薛定愕曾经说过:“好奇心是一种刺激。对于科学家而言,首先就要求他必须是好奇的,他必须能感到惊奇并渴望发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伊壁鸠鲁都强调了惊异的重要性,当涉及世界作为整体这样普遍问题,这就尤为重要了,因为的确,世界只给我们一次,我们没有其他可与之相比的问题。”②对于浩淼宇宙无穷奥秘的遐思神往,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内在秩序和规律性的惊叹赞美,始终是科学家心中的一方神圣净土。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写出《天问》涉及宇宙、自然和历史传统等方面,古人也曾描绘了嫦娥飞天的美丽传说。而今天我们实现了飞天的千年夙愿。从“神五”到“神六”,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又一大进步。神州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伟大征程中取得了重大的进展。这是我国高科技发展新的里程碑,是中国人自强不息,自主创新的又一辉煌成果。中国载人航天进入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新阶段。如果没有从几千年就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探险就失去了持续前进的内在动力。就不可能像今天一样实现飞天梦想,去寻求宇宙的奥秘。就不可能发现问题,把握住科学发现的机遇——于是再多的苹果在你面前落地,你也可能无动于衷,而不会像牛顿那样触景生情,去探求其中的道理,从而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即使率先在实验中看到了“X射线”产生的奇异荧光,你也可能不会像伦琴那样去追根究底,从而只能与“X射线”的发现失之交臂。好奇心和

求知欲是科学探索精神的开始,渴望揭开自然之谜,不断求解新的难题,这种精神贯穿与人类文明发展史中,是推动科学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

(二)

科学探索过程中,除了有赖于好奇心和求知欲外,还有赖于构成其内在本质的理性思考,即坚持求索自然界固有的规律性,坚持求索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尤其要坚持内在的必然联系之发现的可能选择,这种理性思考与实践是科学探索的灵魂。科学的理性以事实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惟其如此,人们把首先提出这种可理解性观念的泰勒斯称为科学史上的第一人,把这种思想的提出作为科学诞生的标志。自然界的可理解性成为全部科学认识论的基础,贯穿与科学探索活动中的理性思考是探索者的思维理念和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念的统一。科学探索的理性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伟大工具,使我们坚信世界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是我们尚未认识而已。“UFO”之谜,“宇宙之谜”,“衰老之谜”等等迟早会被我们所充分认识。

“科学作为一种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必须突破常识和常规,需要异想天开,需要从传统思维的“范式”中跳出来,需要思维方式的飞跃,需要自由探索的无限空间”。ii因此在科学探索中不要束缚于传统观念,敢于对陈旧理论进行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在科技发展史上,只有敢于冲破旧传统的束缚,怀疑一切现实的权威,敢闯科学“禁区”的人,才有可能做出开拓性的成就。人们都说科学的魅力来自未知而不是已知,科学的真谛在于否定而非简单的肯定。探索的否定就是“疑”,质疑是探索的起点,不断质疑、释疑就是创新立新的过程。

科学怀疑方法是一种辨证的方法,否定的方法,是否定精神的具体表现。科学上的许多发明创造就是这种怀疑精神、否定精神的产物。起初的傻瓜柯尼卡相机的闪光装置放在相机之外,有人认为若把闪光装置放在相机之内,则大大增加相机体积,售价也随之提高,况且使用闪光灯拍照者寥寥无几。然而发明者小西六卡并为就此罢手,他向那些理由投以“果真如此吗”的怀疑目光。小西六卡经过反复的试验和论证,在组装专家的协助下,把闪光器的零件拆散分别挤装在相机空隙之中,就这样,小西六卡对别人的定论进行了怀疑,最后成功造出小巧玲珑的相机。iii 科学的怀疑精神就是要反对教条主义,对各式各样的说教首先持怀疑态度。如果人们盲目地接受教条和“常识”不敢挑战权威和迷信,那么科学是不可能发展的。现代科学的诞生,正是发扬怀疑精神的结果:即怀疑了信奉的宗教教条和迷信,也挑战了古代科学的权威,哥白尼挑战托勒密地心说,维萨里.哈维挑战盖伦的解剖学,伽利略挑战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挑战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怀疑意味着科学绝不相信和盲从权威。

怀疑是科学的灵魂,著名的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说:“正是怀疑,提出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没有怀疑精神的科学是一条死路。一个人的怀疑精神所能达到的深度,广度同这个人的智慧成正比。敢于怀疑的人,才敢于独立思考,才会对宇宙未知领域心存敬畏。但是极端的怀疑会导致怀疑一切,使心灵闭塞而不愿探索,或者否认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能力,否认科学知识的客观性,从而走向反科学。因此,仅仅具有怀疑精神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理性,即对各种主张用严密的逻辑进行分析,要求有确凿的证据不能盲目的相信也不能盲目的怀疑,而是建立在实证和理性思考上,这才是科学的怀疑精神的真谛。科学的先驱者之所以伟大,并不仅仅因为他们富有怀疑精神,勇于异端,敢于怀疑教条,还因为他们富有实证和理性精神,善于用确凿的证据和严密的分析推翻教条,建立新学说。

(三)

在科学探索过程不但要具有理性的怀疑精神,还要敢为建立新说标新立异。这种标新立异是建立在科学探索活动的实践认识之上。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要创新就必须富有创造思维能力。而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为:善于摆脱逻辑思维的束缚,借助直觉洞察研究方向和选择课题;善于打破思维定势,诱发灵感捕捉机遇;善于摈弃已有认识模式,运用想象标新立异;善于转换思路,对问题进行发散思维,特别逆向思考;善于对事物进行联想和类比,从中启迪思想;善于在事物多样性中寻求高层次的和谐与统一;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处理问题等等。iv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v一个伟大的科学创新家之所以伟大,重要一点就是在于他懂得什么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当科学正在酝酿着重大突破时,他独具慧眼,能及时选中突破口,或突破口初露端倪时,他便能迅

速识别和捕捉到。

人们把直觉、灵感、想象又称为逻辑思维,他比逻辑思维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这三者常常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或是想象诱发了直觉或灵感,或是直觉和灵感唤起了活跃的想象。我们在科学探索中有时非逻辑思维更有用。据说两千年前,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泡澡是突然悟出了可以用浮力原理,来解决国王提出的鉴定新造金冠是否搀假的棘手问题。美国科学家最近宣布,他们首次通过研究揭示出大脑产生阿基米德式“顿悟”的独特机制。在阿基米德喊出“我找到了”之后,科学史上不乏在电光火石的刹那间悟出惊世发现的传奇。牛顿从树上掉下的苹果砸中脑袋而想出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即是另一经典例子。千百年来,“顿悟”作为人类解决科学和其他问题的一种独特方式,基本得到广泛认可。“顿悟”有点像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中最后一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是他们已积累了很多的资料,准备了好久,但是最后的突破带有偶然性。不仅带有偶然性,而且可以从别人的领域得到启发。

日本著名的物理学家汤川秀树,以提出介子说获得诺贝尔奖,他在自己的书中指出,他在科学研究中的突破,和李白、庄子很有关系。他特别提到李白一篇文章的开头,“夫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他从这两句话得到灵感,就怎样处理微观基本粒子的时空观得到了启发。他又从《庄子》的“为混沌开七窍”悟出了基本粒子从一个最原始,没有特征的东西分化出来成为各种各样的粒子。所以他认为东方的哲学,文化对他的科学研究非常有启发。vi

(四)

科学探索是一项艰苦的求真和证伪认知活动。科学的成果不可能垂手而得。科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揭示客观规律,但这种规律并不是表面想象,而是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本质。自然界奥秘的大门决不会向任何人敞开,他需要科学家付出辛勤的劳动和毕生的精力,经历无数磨难,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就像马克思所说:“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vii在这里也必须戒绝一切的虚假和浅薄,戒绝一切浮躁和投机,在探求自然真理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viii科学探索是一个艰辛的历程,只有对科学事业无限热爱的人才能热情地忘我地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从中获得最大的乐趣和满足,才能具有百折不扰的坚强意志,才能勇于捍卫科学真理,才能为科学事业献出毕生精力,甚至生命。

2003年的春天,非典型肺炎突如其来,这是人类的一场灾难,SARS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疫病,一时间还没有特效的诊断办法和治疗手段,流行特点也没有完全掌握。“非典”肆虐,令中华民族正经历一场严峻的考验。面对危险,广大的白衣天使冲在最前线,谱写了新时代的一曲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颂歌。

而另一条战线,科学工作者也展开了与疾病的正面交锋。面对从未见过的新的传染病,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一致,攻克难关。据中国青年报称,钟南山是抗“非典”第一功臣。钟院士勇敢的否定了卫生部所属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因”的观点,为广东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世界卫生组织派出的专家组认为:以钟南山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对全世界抗SARS有指导意义。

面对“非典”,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锲而不舍,敢于胜利。这是一种昂扬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求实的科学态度,绝不是盲目蛮干。夺取同疫病斗争的胜利,关键要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无论是防疫还是治疗,都要尊重科学规律,采用科学方法,依靠科学手段。取得科学成果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始终伴随着同各种疾病作斗争,这种斗争是无止境的。这需要我们不懈地探索,寻找出战胜疾病的方法。科学的发展给我们以信心和力量。人们的探索认识能力会越来越强。我们有能力战胜疾病。

我们从对抗“非典”可以看出,科学研究不是恬静舒适的代名词。很多探索者都在披荆斩棘中前进。无论是为我们树立起科学丰碑的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还是国内科技英才邓稼先、陈景润、蒋筑英,在每一项科学奇迹或成就背后,都有一个独特的故事,而这些故事的共通之处,则是其中科学家殚精竭虑,持之以恒的思索;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风范;兢兢业业,踏实严谨的态度;锲而不舍,不畏艰险的决心和毅力;不怕挫折,迎难而上的勇气,还有那种坚忍不拔,铁棒磨针的劳作。简而言之,正如爱迪生所说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家才能创造出揭示自然规律征途上的一个个成功。

(五)

科学发展进程是向未知领域不断的探索,在这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挫折和失败。在科学发展中,由于科学内部原因,科学家经常会犯错误,会遇到失败,这种失误会导致科学发现,科学承认和科学发现的应用价值认识的延误,造成科学的遗憾。人类认识的发展是艰辛和曲折的,造成了科学遗憾也不足为怪了,在反思科学遗憾时我们发现,从它们发展的结果看,可以分两大类:第一类是研究工作所追求的目标最终被否定,如各种永动机的设计制造,炼丹术,水变油等;第二类是延误科学发现的时机,丧失科学发现的良机,影响科学成果的取得延误科学成果的承认。

人们曾试图不消耗任何燃料和动力的情况下,一劳永逸的得到源源不断的有用功。如果真的那样,那么就可以不使用任何自然能源无中生有地得到无限多的动力。这种想法曾引诱许多有杰出才华的,像法国人亨内考设计的“魔轮”,意大利人达芬奇,还有“浮力”永动机设计方案,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智慧和劳动,追求这种梦想实现,但是没有任何一部“永动机”被制造出来,也没有任何一个设计方案能经过科学的验证。

永动机在今天看来是多么一件可笑和愚蠢的事。现在国际上公认“永动机”是一场骗局,是伪科学。但是在科学发展历程中,虽然他失败了,但它引起了人们的思考,启发了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思想,成为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的建立的思考线索之一,其次,还要求我们要遵循科学规律去办事,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还证明了人类探索也是一个证伪和摈弃那些欺世盗名的假科学的过程,假科学唬人,最终被人们嗤之以鼻。

“狭义相对论”是20世纪重大的科学发现,相对论中的一个基本数学公式称为“洛伦兹变”。它是洛伦兹在1904年首先提出的,但是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也得到的相同的变换公式,最后科学界把相对论认为是爱因斯坦首创,而洛伦兹却没有跨过相对的门槛。约里奥-居里夫妇是20世纪杰出实验物理学家,在原子核领域做出了重大的研究成果,由于人工放射性的发现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奖。然而在科学研究生涯中,他们却多次让重大的科学发现在眼皮底下溜走。他们首先在实验中与中子,正电子和核裂变现象相遇,但是却错过了发现他们,失去了3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机会。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安培错过发现电磁感应现象,DNA发现过程的遗憾等。对这些科学的遗憾,我们感到了惋惜。在惋惜之余我们发现,这其中有因为受传统观念的是束缚而对新思想缺乏信心,延误了科学的新突破;有因为迷失科学方向,走了不该走的弯路,导致探索工作的失败;有因为对科学新发现反应迟缓,认识不深而影响科研成果的进一步扩大;还有因为方法不精确,思考不严密而放过了不该放的线索,错过了发现的机遇。ix

科学的遗憾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科学探索的曲折性和科学认识的复杂性,而对科学的遗憾,要用宽容的激励。科学上的探索需要这种宽松的环境,需要宽容和民主的气氛。我们应该从科学遗憾中得到启发和教训,“以史为鉴”,启迪后人,从中悟出一点科学创造的“天机”增添一些科学创造的机敏和聪慧。

(六)

科学探索是一个艰辛和曲折的过程,科学研究要求实,求真,求精,要反对一切弄虚作假和伪科学。“在科学探索中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慎思名辨的求知方法,科技工作者应该率先垂范,坚持唯实求真的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态,反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x 据2006年3月9日《自然》杂志介绍,世界首只克隆狗“斯纳皮”身份的真实性得到证实,韩国科学家黄禹锡部分科研成果得到承认。黄禹锡是韩国的民族英雄,被誉为“克隆大王”现在却遭到人们的质疑。但是黄禹锡造假的丑闻还没有烟消云散,全球克隆又出丑闻,英国媒体8日报道,曾经作为首只克隆羊多利研究报告第一作者伊恩.威而默特承认,多利不是他培育的,他在整个过程中仅承担指导工作并未参与主要活动。xi除这两名国际级知名科学家之外,在国内,像北大某博导1998年出版著作《想象异邦》共23万字左右,却有10万字左右来自他所翻译的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四川大学一海归教授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文章被指控涉嫌造假,被称为中国版的黄禹锡。xii 这些知名学者为自己的私利和名声,不惜弄虚作假,放弃了科学的尊严,缺乏科研的道德。在学术打假方面建树颇多的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玉圣认为:学术资源分配体制不够合理,学术评价体系不合理,社会风气和个人品行是学术腐败存在的重要原因。学术不规范和弄虚作假对科学探索会造成重大危害:一是使学术失去科学探索和研究的本来意义,致使学术研究丧失权威或参考性;二是浪费有限的科研资源,损害学术研究的进度;三是以虚伪的学术成果危害其他科研行为和社会。

这样子会影响到整个学术研究和科学探索。这和科学精神相悖。要想扭转科学界的这种不良风气,首先是要建立一套与时俱进的学术规范体系,加强科研机制的创新和强化知识产权的管理。其次要让科学家接受公共舆论的监督与批评,建立科研道德监督与惩戒制度。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是加强科研道德建设,重建科学精神,特别是科学家那种探索精神。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彭加木,他曾三次前往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为了罗布泊的科学研究和未来开发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他对罗布泊情有独钟的科学实践,体现了我国老一辈科学热爱祖国、不畏艰辛、身体力行、不求回报的宝贵科学探索精神。彭加木为了科学事业最后殉职在罗布泊的探险道路上,今天我们去寻找和缅怀这位科学先驱,不仅仅是重走罗布泊的探险之路,也不只是要征服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时,也是在延续和寻找一种精神,一种可能被忽视的精神。科学研究是人类最为卓越的精神活动之一,在科学界重建像“彭加木”这种精神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公众的期盼。xiii这对整个学术研究和科学探索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探索中不但要有科研道德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精神。在3月4日,胡锦涛在政协会议上,提出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八荣八耻”言简意赅,概括精辟,论述深刻,内容丰富,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科学结合,反映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要求,为我们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确立了新的价值杠杆。xiv胡锦涛关于“八荣八耻”讲话,以不同的方面理清了“黑白”二界限。武汉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李光说:“这让我们更加明确学术上的剽窃行为是可耻的,做学问者不可无德。”xv作为科学研究和探索者,要加强道德建设,崇尚科学,诚实守信和艰苦奋斗,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不知荣辱乃不成人”人生在世,不知何以为尊,何以为耻,就会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美丑不辩,社会价值观的失衡,必将导致世风不正,人心败坏。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要旗帜鲜明地遵循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不能因为社会转型、价值多元就忽视思想道德建设,恰恰相反,越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就越要坚守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除了树立荣辱观,作为科学探索者,还要献身于科学,把追求真理作为科学探索研究的最高目标,以科学知识创造为己任,以追求真理真知为最高利益。反对将科学作为谋取私利的敲门砖,反对在科学研究中把追求权力、金钱、地位作为目标。真正的学者应淡泊名利,宁静致远。对科学抱有无私的奉献精神,切不可以科学作为谋取功名利禄的手段,反对浮躁的学术研究氛围和商业化炒作。科学是求真之学,追求真理,为真理而奉献的无私精神是科学探索精神的内核之一。

(七)

科学探索精神是人类通过自身的科学探索活动而产生的对客观世界的观点和看法,是一种理性思维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探索精神是科学知识体系的精髓所在,是一种革命性精神,它扩大人们的视野,开阔人们的心胸,启迪人们的心智。它是愚昧的天敌教条的对头,迷信的克星。它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增长人们的见识。科学探索精神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不仅能提高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素质,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都将产生巨大的思想解放力,理智开化力和价值趋同力。极大地提高国民素质,有开力地促进我国改革、发展和三个文明建设,有力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党的“十一五”规划绘制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明确提出了我们只能走一条依靠科技、资源节约、生态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自加入WTO以来,面临着全球自由贸易竞争、国际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等压力,我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国际环境和竞争。这都对科技提出了全面而迫切的要求,我们必须在科学探索精神指引下,加快科学发展,迅速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解决我们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科学精神它并不是局限在科学领域,它是人类的一种精神,科学探索精神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基点和视角,使人们明确认识到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和作用,从而决定自己的行动目标和途径,它是一种代表先进文化和生产力的精神,能够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这种孜孜以求,求真唯实的科学探索精神可以促进个人在思想上的提高,事业上的进步。

参考文献:

i学者方舟子认为科学源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之观点,刊载在王大珩,于光远:

《论科学精神》,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12页。

②科学家薛定愕关于好奇心重要性的话语转引自“弘扬科学精神”,https://www.wendangku.net/doc/218303430.html,/llwz/gjhxsh/14740.shtml. 2004年5月29日。

ii参见文汇报评论员文章“科学需要自由空间”,《文汇报》.2002年8月22日,第5版。

iii有关闪光设备内置相机的事例引自于张谨:《论科学怀疑方法的本质特征意义》,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iv上述有关创造性思维观点的论述主要得益于徐炎章:《论科学创新的精神气质》,详见浙江大学哲学网。

v关于“问题”提出的重要性方面内容,参见于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上海科技出版社,1962年,第66页。vi有关汤川秀树在科学研究获得的启发方面的内容,主要参见于(日)汤川秀树,周林东译:《创造力与直觉》,河北科技出版社,2000年,见第2、3、4章内容。

vii《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页。

viii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26页。

ix有关科学遗憾方面的例子和论述参见于李艳平、刘树勇:《科学的遗憾》,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43-47、95-97、101-106页。

x江泽民:“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载于《人民日报》,2002年5月29日第5版。

xi上述有关克隆研究造假方面的内容见高原,扬俊:“克隆羊之父竟是剽窃者”,载于《环球时报》,2006年3月10日,第18版。

xii根据新华网报道,教育部在2006年举行的一次例行记者招待会上,有记者问及学术造假事件提及上述的两事例。xiii上述涉及重建和弘扬科学探索精神方面的内容转引自蔡方华发在《北京青年报》一篇文章:“今天为什么还要寻找彭加木”,详见人民网2006年4月16日文章。

xiv在科学探索中,应崇尚科学,加强科研道德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指引科学研究,详细论述见文汇报评论员文章:《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荣辱观》,见《文汇报》2006年3月16日,第3版。

xv上述内容主要参见王方杰,田豆豆等人的综合报道:全国开展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各高校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及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对高校教育的影响,详见人民日报2006年3月10日,第4版。

(其它)参考文献:

余翔林.邓勇.《科学的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演讲录.第七辑.

叶福云.《科学的精神是什么》[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吴海江.《学术研究需要理性主义》[N].光明日报,2004-09-07.

评论员.《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大意义》[N].工人日报,评论员文章.2006-03-22

庄世宏.《科研道德问题评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二卷第五期.

解恩泽.《科学的蒙难》[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科学思想丛书.

刘汗辉.《论科学精神和民族精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1.万方数据库.

Abstract:t:The science is one kinds of dynamic knowledge system;The science activity is one kinds of without limits Abstrac

exploration.The science exploration should take the fact as the basis,by promulgates the unknown mystery,obtains turth the understanding for the pursue goal.In the science exploration process condenses the science exploration spirit fundamentally said that,is one kind curiously with the deep love,the suspicion and the rationality pondered,asks really with the spirit which attests to falsity,as well as destroys the old and establishes the new;Is for the truth but tenacious unremitting,the fear is not difficult,even for the determination and the motion which this but devoted;Is the people consciousness and the manner which should have in the science activity.In the article through has to some disobeys the science exploration spirit the instance and the analysis explanatory science exploration tortuosity and the complexity;Brings honor to the science exploration spirit, strengthens the socialism outlook for honor and dishonor education,as well as scholarly research standard great significance and realistic value;The opposition is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mmediate gain the dishonorable behavior which,uses deception,misleads someone to cause self infliction.

words s:Science;Exploration spirit;Rationality;Innovation

Key word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