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地理

山东地理

山东地理
山东地理

目的:本课程属于区域地理中的乡土地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山东的自然、人文地理环境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了解本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认识。

第一章行政区划和历史沿革

一、地理位置和名称由来

1、经、纬度位置:

2、自然地理位置:

3、经济地理位置:

4、行政地理位置:

5、“山东”名称的由来:

山东一词,金代以前作为区域名称,泛指崤山、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流域广大地区,非行政区专名,包括今日河南、河北、山东的广大地区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赵构命济周通判李迨为“山东撵运使”——第一次以“山东”二字命地设官,但非行政区专名

金代大定八年(1168年)置山东东、西路,“山东”遂成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所辖范围与今日出入较大 明代山东布政司(后称行省)管辖6府、104县,大致奠定了今山东省行政区域范围,辖区跨海管辖辽东半岛

清代置山东省,范围近于现代

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设山东省

二、行政区划和空间结构

全省面积15.78万平方公里,分17个地级市

●空间结构

半岛地区:烟、威、青、潍、日(济、淄、东)

胶东地区

内陆地区:鲁中:济南、泰安、莱芜、淄博

鲁北(鲁西北):德州、聊城、滨州、东营

鲁西南:菏泽、济宁

鲁南:枣庄、临沂

三、历史沿革

●周朝时期今山东地区封国大约有40多个。其中齐国和鲁国是西周在今山东境内两个最大的诸侯国

●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齐国吞并大多数小国,势力强盛,形成与秦东西对峙局面。战国末,

今山东大部分地区归齐,只有南部一部分属楚,一部分归赵。

真正的行政区划设置,当从秦朝实行郡县制起始。

1、秦朝

实行以郡统县的二级行政制度,全国初分为36郡,后增加到46郡。山东地域上主要有临淄郡(治临淄)、胶东郡(治即墨,今平度东南)、济北郡(治博阳,今泰安东南)、琅琊郡(治琅琊,今胶南市夏河城村)、薛郡(治鲁县,今曲阜),另有部分地区分属东郡(治濮阳)、砀郡(治砀山)、东海郡(治郯县,今郯城北)、泗水郡(治相县)和巨鹿郡(治巨鹿)。共约设50个县。

2、汉朝

●秦末汉初,项羽分封诸将为王,将齐地划分为齐、胶东、济北三国。以田都为齐王,都于临淄;田安

为济北王,都于博阳;田市为胶东王,都于即墨。

●刘邦立汉(前206年--公元8年)后,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106年),全国分

14个行政监察区,除京畿范围外,其余13个称为十三刺史部,每部设一名刺史。由于十三刺史部有十一部是以《禹贡》和《周礼》中的九州予以调整后命名,所以又通称十三州,山东地域的主要有青、兖、徐三刺史各部之地。冀、幽、豫三刺史部各有不少地区延伸到山东境内。(实行州、郡、县三级

行政制度)

●青州刺史部管辖徐州刺史部管辖今高密以南、曲阜以东的广大地区。下领3郡4国。在山东境内有琅

瑘郡(治东武,今诸城,领51县)、东海郡(领38县)和鲁国(领6县)。

●兖州刺史部拥有今天聊城、长清、博山以南,沂源、蒙阴以西的鲁西南广大地区,下辖5郡3国。山

东境内的郡国有泰山郡(领24县)、山阳郡(领22县)、济阴郡(领9县)和城阳国(领4县)、东平国(领7县)。

●,下领6郡3国:平原郡(领19县)、千乘郡(领15县)、济南郡(领14县)、北海郡(治安丘,领

26县)、东莱郡(治掖县,领17县)、齐郡(领12县)、淄川国(领3县)、胶东国(都即墨,领8县)、高密国(领5县),共统领119县。

3、隋朝

●隋文帝对州县加以并改,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隋炀帝时,又废州改郡,以郡统县,恢复

秦制。大业年间,全国设190郡,1255个县,山东地区分属于15郡,即:东莱郡(治掖县)、高密郡(治诸城)、北海郡(治青州城)、齐郡(治历城)、济北郡(治卢县,今茌平西南)、鲁郡(治瑕丘)、琅琊郡(治临沂)、彭城郡(治彭城,今徐州)、东平郡(治郓城)、济阴郡(治左城,今定陶县西)、东郡(治白马,今河南滑县)、渤海郡(治阳信)、平原郡(治安德,今陵县城)、清河郡(治清河)、武阳郡(治贵乡,今河北馆陶县境内),共166县。

4、唐朝

●初袭前朝制度。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整治地方行政区划,对州县大加并省,还以山川形

势和自然地理,把全国分成十道,道不设长官,随时派员进行巡视。道之下设州,州辖县。到贞观十三年,全国共设10道,358州,41个都督府,1551个县。

●山东地域分属河南道和河北道。河南道面积较大,设在山东的州有登州(治蓬莱)、莱州(治掖县)、

密州(治诸城)、青州(治益都)、淄州(治淄川)、齐州(治历城)、济州(治卢县,今茌平境内)、郓州(治郓城)、曹州(治左城,今定陶县内)、兖州(治瑕丘)、沂州(治临沂)。河北道设在山东的有棣州(治厌次,今惠民县东南)、德州(治安德,今陵县)、博州(治聊城)。

5、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

●初基本仿照唐制。后改道为路,到徽宗时,全国已设26路,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路、州府、县三级制。

今山东地区属京东东路、京东西路及河北东路的一部。全省设18个州府、1军和90个县。

●京东东路(治青州)所辖山东境内的有济南府(治历城)和青(治益都)、密(治诸城)、沂(治临沂)、

登(治蓬莱)、莱(治掖县)、淄(治淄川)、潍(治北海,今潍城)7州;

●京东西路(治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县)辖山东西部地区各州府

●山东北部地区,分属于河北东路的滨州(治渤海,今滨州市滨城镇北)、棣州(今惠民县城)、德州(治

安德)、博州(治聊城)及大名府、开德府、沧州、恩州、永静军等。

6、金代(公元1115年--1234年)

●地方行政区划基本承袭北宋,金国辖区分为19路,再往下分府、州、县,并改京东东路、京东西路

为山东东路、山东西路,这是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山东”这个古老的地理区域作为行政区划名称。

7、元朝

●朝廷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一级行政区称“省”始于此。中书省直辖的地区称“腹里地区”,山东

初为腹里,后设行省。实行行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制度。

8、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

●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同时废路。下设府和直隶州,再下设散州和县,为地方三级行政体制,

全国各地分设13个布政使司,山东为其中之一,治济南府,此后,济南一直为山东省会。明朝后期,一级行政区称省。

●山东布政使司下辖6府15州89县,大部分县名沿用至今。6府是:济南、东昌、兖州、青州、登州、

莱州。此外,河间府、大名府的部分县也在今山东境内。

●军事上设都指挥使司主管军队。山东都指挥使司统领境内个卫所驻军。明代在山东地区共设有9卫

10所,分别是安东卫、鳌山卫、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任城卫、平山卫和雄崖

所、夏河寨前所、浮山前所、王徐寨前所、宁津所、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金山左所、海阳所、奇山所。

9、清朝(公元1636--1911年)

●清代统治者将地方一级政区一律改称为省。除沿用明代13省外,又新置5省,共18省。光绪时增至

23省。

●实行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地方行政管理体制。

●清末,山东省下设济南、东昌、泰安、武定、兖州、沂州、曹州、登州、莱州、青州等10个府,临

清、济宁、胶州等三个直隶州,共104个散县(含8个散州)。另外,直隶的庆云县、宁津县、东明县也属于今山东。省治驻济南,其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全境。清政府还为了监察地方,还设立道作为监察区域,道设在省与府之间,山东有三道,即济东泰武临道、兖沂曹济道、登莱青道。

9、民国时期

●各省一律实行省、道、县三级制。山东设岱北(济南道)、岱南(济宁道)、济西(东临道)、胶东4

个道,共辖107个县

●1929年,济南由历城县分出,设济南市

同年,设青岛市,隶属中央行政院

第二章自然环境

一、地貌特征与地质基础

(一)地貌特征

1、地貌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阔

山东省山地丘陵面积共约5887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7.45%。其中,山地面积约1737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1.05%

山东省平原面积(含湖泊与沿海滩涂)约为9834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62.55%。平原地貌类型中,除分布于断块抬升丘陵边缘的剥蚀平原外,其他各类平原均形成于断陷构造基础上。面积最大的黄河冲积平原属华北断坳的一部分,其余均处于鲁西断隆与胶辽台隆中的次级断陷部位。平原划分为冲积平原、河湖积平原、海积平原以及剥蚀平原4类。

2、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鲁西断隆区地壳地壳抬升强烈。全省海拔高度逾千米的中山有6处,即泰山、鲁山、沂山、蒙山、徂徕山及崂山主峰与其周围的山地。除崂山位于胶州湾沿岸外,其余均分布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泰、鲁、沂山山岭连绵展布于该区中北部,略呈弧形;蒙山、徂徕山分布于该区中部,构成全省地势最高处?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米,为山东最高峰

?鲁山海拔1108米

?沂山海拔1031米

?主峰龟蒙顶海拔1150米

?俎徕山海拔1027米

3、山地丘陵切割较为强烈

山东山地丘陵的构造基础是断块山、断裂谷、断陷盆地。中生代形成以后,长期受流水侵蚀切割作用,呈高度破碎状态,表现出脉络不明显,孤山孤丘较多,坡度平缓,相对高度较小,沟谷数量多,外形宽浅4、半岛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山东海岸北起冀、鲁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南止于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大陆岸线长3121公里。其中,蓬莱老北山以西为渤海海岸,老北山以东为黄海海岸。沿岸岛屿共299座,有6座岩岛已与大陆人为连接)。其中,岩岛241座,集中分布于黄海沿岸;砂岛58座,集中分布于渤海沿岸。

?在地质构造上,山东海岸分属不同区域。胶莱河口以西,属济阳坳陷和沂沭断裂带区,长期沉降,形成平原海岸;胶莱河口以东为胶辽台隆区,长期隆起侵蚀-剥蚀,形成山地丘陵海岸。

?据地质基础、海岸岩性、河流入海泥沙对海岸发育的影响、海岸形态与成因的差异,将山东海岸分为粉砂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与基岩港湾海岸3类。

?基岩港湾海岸是山东主要海岸类型之一,以海岬、海湾相间分布,岸线曲折,海蚀、海积地貌复杂为特征。反映基岩港湾海岸特色的重要海湾,自北而南有:芝罘湾、威海湾、荣成湾、桑沟湾、石岛湾、靖海湾、乳山湾、丁字湾、崂山北湾、胶州湾、灵山湾及崔家潞湾等,形成许多重要的商港、军港和渔港

(二)地貌区划

山东省地貌区划采用三级划分方案,划分3个一级地貌区,8

个二级地貌区,29个三级地貌区。

1、鲁中南低山丘陵区:该区西侧被鲁西-北平原包围,东侧以

潍河-沭河谷地与鲁东丘陵为界,北临莱州湾,南与江苏省接壤

鲁中山地丘陵区

鲁南丘陵平原区

泰鲁沂山北平原区

2、鲁西-北平原区:鲁西-北平原区呈弧形半绕于鲁中南山地丘陵的西及北部。其内侧大致以小清河、黄河、鲁西湖带为界;外侧与江苏、安徽、河南及河北四省接壤。

鲁北平原区

鲁西平原区

3、鲁东丘陵区:该区位于潍河谷地与沭河谷地一线以东的鲁东地区。北、东、南三面临海,西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区相接。区域构造基础为胶辽台隆的胶北隆起、胶莱坳陷和胶南隆起三部分。在地貌上总的表现为经长期剥蚀的低缓山地丘陵与平原相间的景观。除个别山地外,极大部分地面海拔在300米以下。北部与南部地势较高,中部地势低下。三面环海,岸线曲折,多海湾、海岬和岛屿。

胶北低山丘陵区

胶南低山丘陵区

胶莱平原区

(三)地质基础

地层、构造、岩浆岩、地质单元

本省在地壳演化、岩性、构造等方面以沂沭断裂带为界线,分鲁东、鲁西两部分

一)地层

鲁西:

1、太古界

(1)泰山群

该群主要分布于泰山、鲁山、徂徕山、蒙山及泰安、肥城、新泰、枣庄、临朐、沂源、蒙阴、沂水、平邑等地,构成“鲁西断隆区”的结晶基底。

该群主体岩石以黑云斜长片麻岩为主,其次为角闪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和黑云变粒岩。该群原岩主要是一套泥砂质碎屑沉积岩夹基性火山岩建造,缺少碳酸盐岩和典型石英岩建造。原岩普遍遭受中高级区域变质作用,后又经受了混合岩化及花岗岩化作用。一般认为其区域变质作用的终止年龄距今约24.5亿年以前。

根据岩石组合,泰山群自下而上由老至新划分为万山庄组、太平顶组、雁翎关组和山草峪组,总厚度在12000米以上。

(2)沂水群

该群为1984年后新建的地层。分布于沂水县城东“沂沭断裂带”内的“汞丹山凸起区”。多呈岛状、带状断续出现于花岗质岩体中,出露面积约60平方公里。主要由二辉麻粒岩、紫苏麻粒岩、紫苏斜长角闪岩和紫苏变粒岩等岩石组成。已知总厚度为1792米。其下部石山官庄组同位素年龄值为29.2~30.3亿年。

2、元古界

(1)济宁群

山东地质局第二地质队于1970年在山东济宁钻探揭露了一套浅变质含铁岩系。称济宁群。

该群主要由浅变质的板岩、千枚岩、条纹状假象赤铁矿层及变火山岩组成。该群最大控制厚度为102米,与上覆下古生界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变质程度浅。其同位素年龄值为17亿年,时代应属早元古代

(2)土门群

主要分布于“沂沭断裂带”中及沂水、临沂、枣庄一带,主要岩性为含砾砂岩、页岩、泥灰岩、长石石英砂岩、含海绿石钙质石英粉砂岩、白云质灰岩等,厚1200米。为一套浅海相地台型沉积,与下伏泰山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寒武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同位素年龄值为5.47~6.69亿年。

3、古生界

(1)寒武系∈

广泛分布于鲁中南地区。主要由页岩、各种不纯石灰岩、鲕状石灰岩、竹叶状石灰岩等组成,为浅海相沉积,厚303~1866米。寒武系与下伏泰山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土门群为平行不整合接触。自下而上划分为下寒武统馒头组、毛庄组,中寒武统徐庄组、张夏组和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寒武系产三叶虫化石,有中华莱得利基虫、刺山东盾壳虫、德氏虫、中华蝴蝶虫、潘氏蝙蝠虫、蒿里山虫及济南虫等。(2)奥陶系O

境内缺失上奥陶统。中、下奥陶统的分布与寒武系一致。下奥陶统自下而上划分为纸房庄组、北庵庄组、马家沟组,中奥陶统自下而上划分为阁庄组和八陡组。奥陶系主要由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石灰岩组成,厚376~1510米。产冶里角石、多泡角石、链角石、八陡双棱角石及梨形八陡角石等化石。

志留系、泥盆系缺失S D

(3)石炭系 C

境内缺失下石炭统。中石炭统本溪组和上石炭统太原组主要分布于“鲁西断隆”的各断陷盆地中,即淄博、章丘、新汶、莱芜、兖州、济宁、枣庄、平邑、泗水、临沂等地,但多被第四系覆盖。本溪组底部发育铁质泥岩和铝土岩,与下伏中奥陶统呈平行不整合接触。石炭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建造,主要由砂页岩及石灰岩组成,厚141~277米。

(4)二迭系P

二迭系划分为下统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和石千峰组。其分布与石炭系相同,多被第四系覆盖,章丘盆地和淄博盆地露头较好。二迭系为一套陆相砂页岩为主的沉积,厚516~835米,下统中夹有煤层。

4、中生界

主要分布于境内各断陷盆地中。在“济阳坳陷”、“临清坳陷”、“鲁西断隆”区都很发育,为一套巨厚的陆相碎屑沉积及火山岩。

三迭系T

侏罗系J

白垩系K

5、新生界

(1)第三系N

省内除缺失古新统外,其他都比较发育。主要分布于“临清坳陷”、“济阳坳陷”及“鲁西断块隆起”区的断陷盆地内。

(2)第四系Q

比较发育,自老至新分为更新统与全新统。其分布受地貌控制,在平原和山地丘陵区有明显差异。

鲁东:

1、太古界

胶东群

该群广泛分布于山东半岛北部,构成“胶北隆起”的古老结晶基底。原岩建造为一套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建造,属中高温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中深变质岩系。岩石组成主要为黑云变粒岩,条纹条带状混合黑云变粒岩、角闪黑云变粒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等。该群总厚度为7918米。同位素年龄值大多为25.1~28.6亿年。山东省地质局于1982年将其时代划归晚太古代。

2、元古界

(1)胶南群

分布于胶州湾以南的鲁东南区,出露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构成“胶南隆起”的古老结晶基底。主要由黑云

钾长片麻岩、白云钾长片麻岩、黑云变粒岩、浅粒岩及大理岩组成。原岩为火山碎屑岩和浅海相砂质-粘土质类复理石沉积,经受中深级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自下而上减弱。

该群原称“胶东群”。1982年山东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将其改称为“胶南群”,并划分为两个亚群。下亚群厚度大于3196米,同位素年龄22.33~26.18亿年;上亚群厚度大约为1750米,同位素年龄19~20亿年,该群时代归为太古-元古代。

(2)荆山群

分布于山东半岛北部掖县、平度至荣成间,构成“胶北隆起”古老结晶基底的一部分。原岩为一套正常碎屑-化学沉积岩系,经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系,区域混合岩化作用局部强烈。岩石组成复杂,主要为石榴黑云片岩、黑云片岩、蛇纹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透辉黑云变粒岩、石墨透辉变粒岩、石墨黑云变粒岩和蓝晶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等。该群总厚度约2940米。同位素年龄值为19.98~24.84亿年,时代暂归于早元古代。

(3)粉子山群

分布于烟台、福山、蓬莱、掖县等地,以烟台福山和掖县粉子山一带最发育。主要岩性有长石石英岩、黑云变粒岩、黑云片岩、大理岩、疙瘩状二云片岩、石英岩等。原岩下部为泥砂质陆屑建造,中部为碳酸盐岩建造,上部为泥砂质陆屑建造,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原岩经受中低级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微弱。粉子山群同位素年龄值为20.0~23.8亿年,时代划归早元古代。

(4)五莲群

分布于“胶南隆起”,以五莲坤山及胶南七宝山至王台一带最发育。该群原为“粉子山群”,1982年山东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将其改称为“五莲群”。为一套浅中深变质岩系。岩石组成主要为云母变粒岩、斜长角闪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白云石大理岩、方解石大理岩及石英岩等。该群总厚度大于604米。时代暂归为早元古代,可与粉子山群对比。

(5)蓬莱群

主要分布于栖霞县的寨里于家、陡崖、香夼一带。蓬莱、庙岛群岛、黄县凤凰山、莱西直蕨山亦有小面积出露。该群主要由千枚岩、板岩、石英岩、大理岩及结晶灰岩组成,为一套滨海-浅海相陆屑及碳酸盐岩地槽型沉积建造,下部及中部经受低级区域变质作用,上部灰岩未受区域变质作用。该群由老到新分为豹山口组、辅子夼组、南庄组和香夼组。总厚度大于4103米。1980~1982年在该群中发现微古植物组合与迭层石组合,认为该群的时限为距今6~7亿年,其时代为晚震旦世。

3、古生界

鲁东缺失古生界

4、中生界

在“胶辽台隆”区很发育,为一套巨厚的陆相碎屑沉积及火山岩。

(1)侏罗系

莱阳组主要分布于莱阳、海阳、高密、胶县、诸城及五莲等地,为一套河流相及湖泊相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沉积。总厚度1487~7407米,与下伏蓬莱群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2)白垩系

主要出露于“胶莱坳陷”。为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陆相碎屑岩沉积,厚1233~19852米。与下伏侏罗系为整合、平行不整合或角度不整合接触。

自下而上划分为下白垩统青山组和上白垩统王氏组。

青山组以莱阳南部和即墨一带最为发育,为一套火山岩系及火山碎屑沉积,各地岩性变化很大。总厚度436~13355米。

王氏组主要分布于“胶莱坳陷”内,以莱阳、诸城发育较好,为一套以红色为主的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夹火山岩。总厚度797~6497米。

5、新生界

鲁东的下第三系为黄县组,分布于黄县盆地内。为一套湖泊沼泽相的含煤、含油页岩的粘土岩碎屑沉积,厚1540米,与下伏白垩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可与五图组相对比。

上第三系分为唐山棚砾岩组、栖霞玄武岩组和蓬莱玄武岩组。

第四系

二)岩浆岩

山东地区经受过多期构造运动,岩浆活动频繁,形成的岩浆岩分为侵入岩与火山岩二大类。

1、侵入岩

侵入岩分布最广泛,岩石类型颇为复杂。超基性岩类、基性岩类、中性岩类、酸性岩类、碱性岩类均有发育,以中性、中酸性和酸性岩类为主。侵入岩的形成分为5期,即:太古代泰山期、元古代桃科期、中生代印支期、燕山期和新生代喜马拉雅期(简称喜山期)。其中以燕山期侵入活动为最强烈。

(1)太古代泰山期侵入岩

主要分布于鲁中南区,各类岩石均侵入于泰山群中,同位素年龄值为22~25.08亿年。超基性、基性岩类主要有角闪岩、蛇纹岩、辉长岩等,还包括闪长岩类、花岗岩类

(2)元古代桃科期侵入岩

该期侵入岩各类岩体侵入于泰山群、胶东群、粉子山群等地层中。同位素年龄值一般为6.0~25.0亿年。超基性、基性岩类主要有角闪岩、辉石角闪岩、橄榄岩、榴辉岩等,还包括闪长岩类(如泰山普照寺闪长岩体)、花岗岩类(如著名的昆嵛山交代花岗岩体,为“胶北隆起”区较大的岩体,横跨乳山、牟平和文登3县

(3)中生代印支期侵入岩

该期侵入岩以花岗岩为主,主要有招远玲珑花岗岩体、文登花岗岩体、磁山花岗岩体等,是印支运动的结果。岩体侵入胶东群之中,并被燕山期侵入岩体切割。如招远玲珑花岗岩体,面积可达1900平方公里,总体呈北东向展布,侵入于胶东群中,并被燕山期郭家岭石英二长岩体侵入。

(4)中生代燕山期侵入岩

为早侏罗世晚期~早第三纪初期的岩浆侵入活动产物。该期侵入活动在鲁中南表现较微弱,在鲁东则十分强烈。按其形成顺序可分为早期和晚期。

燕山早期侵入岩产状为小岩株

燕山晚期侵入岩

该期侵入活动晚于白垩纪青山组。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复杂。由早到晚可分为艾山阶段、崂山阶段、峡山阶段。

艾山阶段岩体侵入于青山组三段,被王氏组一段覆盖。鲁东与鲁中南均有分布。其中:

基性岩类:著名的主要有济南杂岩体,由橄榄苏长辉长岩、橄榄辉长岩、角闪辉长岩、角闪辉长苏长岩等组成。

中性岩类:主要分布于莱芜,泰安,淄博,五莲,沂南,临朐及蒙阴等地。主要为闪长岩、辉石闪长岩、角闪闪长岩等。

中酸性岩类:分布于鲁东区。主要有艾山花岗闪长岩体,荣成伟德山岩体,胶南石英闪长岩体,掖县南天门花岗闪长岩体,日照石场花岗闪长岩体等。

花岗岩类:主要有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等。分布于海阳龙王山,牟平盘长岭,乳山三佛山、南天门,荣成人和集、登登口,日照石场,莒南兴隆店,五莲会稽山,沂南金厂,汶上卧佛山,滕县桑村等地。崂山阶段侵入于王氏组第二段,被王氏组第三段覆盖,先后有5次侵入,以酸性岩类和碱性岩类为主,主要分布于鲁东。其中:

酸性岩类:主要有花岗岩、白岗岩、花岗斑岩等。分布于青岛崂山,荣成槎山、马山、龙须岛,蓬莱解角山、北崮,乳山下马山,海阳岚店、东玉叶、招虎山,日照马吉山、奎山,胶南藏马山、大珠山,莒南石柱山,平度花山,费县忠义山,莒县老营顶、玉皇顶,沂水石宗崮,莒南王家山等地。先后有多次侵入,如青岛崂山花岗杂岩体呈岩基产出,据其岩石特征和相互关系可分4次侵入:第一次为黑云花岗岩,第二次为钾质白岗岩(崂山花岗岩),第三次为正长白岗岩(青岛花岗岩),第四次为中细粒花岗岩。崂山阶段尚有第五次酸性岩类侵入,仅分布于薛家岛一带,岩性为花岗斑岩。

峡山阶段侵入于王氏组第三段,被第三系覆盖。主要有分布于安丘峡山一带的峡山石英斑岩岩体和蒙阴常马庄、西峪一带的金伯利岩体群带。金伯利岩的同位素年龄值为0.88亿年。

(5)新生代喜马拉雅期侵入岩

该期侵入岩规模很小,主要表现为呈脉状产出的超基性岩和基性岩。超基性岩脉主要分布于鲁东南,如莒南

的碱性苦橄玢岩脉等;基性岩脉分布于鲁中南,如沂源等地的辉绿岩脉等。

2、火山岩

山东省火山岩的规模较侵入岩为小,但其分布仍较广泛,岩石类型亦多样。按其形成时代可分为中生代火山岩与新生代火山岩。

(1)中生代火山岩

主要形成于中生代陆相断陷盆地区以及断裂带内,通常呈带状及面状分布。火山岩分为3个成岩时期:

侏罗纪火山岩形成偏碱性、中基性及少量中酸性火山岩类,以玄武粗安岩为主,并有少量英安岩。仅见于海阳一带,被侏罗系莱阳组地层覆盖。

早白垩世青山期火山岩

在鲁东主要分布于“胶莱坳陷”区,以及蓬莱、栖霞、荣成和青岛-即墨地区,岩性以安山岩类为主,次有粗安岩类、流纹岩类以及与各岩类相应的火山角砾熔岩、火山集块岩、凝灰角砾岩及凝灰岩等

白垩纪王氏期火山岩

该期形成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岩性为橄榄玄武岩、斜长玄武岩、玄武安山岩等。主要出露于即墨之大桥与中华埠一带,夹于王氏组地层中

(2)新生代火山岩

山东境内新生代火山活动发生于晚第三纪中新世至第四纪早期,由基性、超基性岩浆岩喷溢于地表,形成相应的火山岩及其火山碎屑岩。主要为碱性橄榄玄武岩和霞石苦橄岩,次为碱玄岩与玻基辉橄岩。岩石的同位素年龄值平均为0.73~16.40百万年。主要分布于临朐-昌乐、沂水-安丘、栖霞、福山、蓬莱、黄县和无棣大山。

三)构造

1、褶皱构造

2、断裂构造

山东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并控制了一系列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主要断裂以北北东向沂沭断裂带和聊考断裂带及近东西向的齐广断裂带为最重要,它们是构成山东断裂格局的主干断裂和重要地质分界线。

(1)沂沭断裂带

该断裂带是中国东部著名的郯(城)庐(江)深断裂在山东境内的区段。南由江苏入境,经郯城北至昌邑入渤海,纵贯山东中偏东部,平均走向17°,长达330公里。是山东最主要的深断裂带,主要由4条主干断裂组成。其中昌邑-大店断裂构成沂沭断裂带的东界。它既是泰山群、土门群以及古生界分布的东界,又是胶东群、胶南群、粉子山群、五莲群、蓬莱群分布的西界。它形成于太古代末期,控制了山东东西部绝然不同地块的沉积作用和主要构造,成为它们之间的地质分界线。

(2)聊考断裂带

被第四系掩盖的隐伏断裂带,南起河南兰考,北至聊城以北,大致呈北北东向延伸,全长达270多公里,是鲁西断隆和临清坳陷的分界断裂和地质分界线。新第三纪以来,仍表现出强烈活动性,也是山东地震源地之一。据文献记载,从1502年到1948年,沿该断裂带发生五级以上地震达5次。其中1937年在菏泽曾发生7级破坏性地震。

(3)齐广断裂带

即齐河-广饶断裂,西起聊城之北与聊考断裂相交,东至昌乐附近与沂沭断裂相交,长约300公里。物探资料揭示为一组近东西走向的正断裂,南盘抬升,北盘下降,奥陶系相对落差达650~2000米。该断裂至少在中生代开始活动,它控制了鲁北下第三系沉积南界,成为鲁西断隆和济阳坳陷的地质分界线。

(4)鲁西断隆区主要断裂

(5)胶辽台隆区主要断裂

(6)华北断坳(山东部分)断裂

四)地质单元

据1980年任纪舜等所著《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一书,山东隶属于中国Ⅰ级构造单元中朝准地台。其下属鲁西断隆、胶辽台隆和华北断坳为Ⅱ级构造单元。

(一)鲁西断隆

东以昌邑-大店断裂与胶辽台隆分界,北以齐广断裂、西以聊考断裂与华北断坳分界。据其内部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的差异性,可划分为鲁西断块隆起和沂沭断裂构造带两个Ⅲ级构造单元。

1、鲁西断块隆起

以鄌郚-葛沟断裂与沂沭断裂构造带分界。其基底由泰山群构成,构造复杂,以紧密倒转褶皱为主,构造线方向为北西向。盖层由土门群、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构成。构造简单,以单斜为主,而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发育有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4组断裂。这些断裂控制了一系列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形成该区断凸和断陷相间分布的构造格局。

2、沂沭断裂构造带

以鄌郚-葛沟断裂与鲁西断块隆起分界;以昌邑-大店断裂与胶辽台隆分界。主要由北北东向4条主干断裂组成“两堑夹一垒”的构造形式。其基底由泰山群构成,盖层由土门群、古生界、中生界、新生界构成。为活动性深断裂构造带,也是鲁东和鲁西两陆块的构造结合带。

(二)胶辽台隆

西以昌邑-大店断裂与鲁西断隆分界。据其内部演化历史和构造特征的差异性,可划分为胶北隆起、胶南隆起和胶莱坳陷3个Ⅲ级构造单元。

1、胶北隆起

该隆起包括胶北台凸、黄县台凹、臧格庄台凹和荣成台凹。胶北台凸基底由胶东群、荆山群、粉子山群、蓬莱群及燕山期花岗岩组成,为长期隆起区,缺失盖层沉积,北东向和北北东向断裂甚为发育。黄县台凹由黄县组构成,臧格庄台凹和荣成台凹由青山组构成,皆为中、新生代断陷盆地。

2、胶南隆起

为长期隆起区,隆起轴线与主要断裂大致呈北东走向。结晶基底由胶南群和五莲群组成,缺失沉积盖层,唯诸城桃林一带沉积了莱阳组。中生代火山岩系及燕山期酸性岩体大面积分布。

3、胶莱坳陷

地处胶北隆起和胶南隆起之间,呈东北部狭窄,向西南展宽的簸箕状。为中生代断陷盆地,主要由侏罗系莱阳组、白垩系青山组和王氏组构成。该区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和近东西向。

(三)华北断坳(山东部分)

位于聊考断裂以西,齐广断裂以北。山东境内的次级构造单元为济阳坳陷、临清坳陷和埕宁隆起。

1、济阳坳陷其东北部是渤海湾,东临沂沭断裂构造带,西南为临清坳陷,北部为埕宁隆起,南以齐广断裂与鲁西断块隆起分界。济阳坳陷为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块断盆地,由中生界、新生界构成。

2、临清坳陷以聊考断裂与鲁西断块隆起分界,东北部与济阳坳陷和埕宁隆起相邻。主要由中生界、新生界构成。

3、埕宁隆起位于济阳坳陷的北部,呈北东向展布。基本上由泰山群、寒武系及石炭~二迭系组成,上第三系不整合超覆其上,构造简单。

三、气候

气候特征:

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集中,四季分明。冬季受偏北大陆性季风控制,寒冷晴燥;夏季气流源自低纬太平洋面,盛行偏南风,气候湿热,降水集中。冬夏风向转换十分明显。全省各地大陆度均在50%以上,从大陆度分析,全省均属大陆性气候,故又称大陆性季风气候。

(一)气温

1、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全省各地平均气温介于11.0~14.2℃,总的分布特点是:南部高于北部,西部高于东部,内陆高于沿海,平原高于山区。全省有两个高温区和两个低温区。

2、最冷月和最热月平均气温

全省1月份最冷,各地平均气温在-4.4到-0.8之间,半岛地区表现出经向地带性,西部内陆表现出为纬向地带性。

全省除黄海沿岸各地外,最热月出现在7月,平均气温在25.0~27.4℃之间。温度自东向西递增。黄海沿岸各地最热月出现在8月

3、10℃积温

各地活动积温,年平均在3592.3~4760.2℃之间。

(二)降水

1、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

省内各地年平均降水量多介于550~920毫米之间,全省年平均约710毫米,与同纬度内陆省份相比为降水较丰富的省份。

其分布规律是:南部多于北部,东南沿海多于西北内陆。等雨量线多成西南-东北走向。鲁中山地的东南部、鲁南平原至东南沿海和半岛的东南部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其中临沂、枣庄及日照一带在900毫米以上,鲁西北平原西部、鲁北平原北部在600毫米以下,其余地区介于600 ~900毫米之间。

2、降水量的季节分布

冬季(12~2月),是各地降水量最稀少的季节,平均为28毫米左右,约占全年降水量的3.9%。

春季(3~5月),降水逐渐增多,整个春季降水量平均在63.6~143.6毫米之间,占全年降水的10.7~17.1%。

夏季(6~8月),夏季风带来了大量水汽,成为全年中降水量最多最集中的季节。各地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300~600毫米之间,占年降水量的65%左右

秋季(9~11月),既是气温迅速降低的季节,也是降水不断减少的季节,平均降水12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

17.7%

四、河流域湖泊

(一)山东水系

本省河流分属于黄河、淮河、海河、半岛诸河流域。

在鲁中南地区,以泰沂山脉为中心,形成辐射状水系。南流的主要有沂河、沭河,均流经江苏省入黄海,组成沂沭河水系属淮河水系;北流的有潍河、弥河、白浪河等汇入莱州湾,小清河西北入渤海;向西流的大汶河经东平湖入黄河属黄河水系,南流的有泗河、白马河、十字河等,均入南四湖,东南流主要有潮河、绣针河、白马河、吉利河等流入黄海。

在鲁西北地区,黄河以北的鲁北平原诸河,属海河流域。主要有卫运河、漳卫新河、徒骇、马颊、德惠等河,均自西向东流入渤海;鲁西平原发源于黄河决口扇的洙赵新河、东鱼河、万福河等注入南四湖,属于淮河水系

在胶东半岛以大泽山、艾山、昆嵛山、伟德山构成一个西南一东北向的分水岭,形成南北分流及黄、渤海的诸河,主要有胶莱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等。

京杭大运河从台儿庄入省境,经韩庄运河、伊家河入南四湖,复经梁济运河至黄河,黄河以北经位临运河(位山引黄灌区三干渠)至临清入卫运河,至四女寺入南运河经德州通天津,涉及黄、淮、海三大流域。

(二)河流的水文特征

1、径流资源比较贫乏

多年平均径流量227.5亿立方米,人均300立方米;

2、径流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平均深度170mm,鲁中南山地、崂山、崑嵛山在300mm以上,鲁西-北平原在30~60mm;

3、径流年际、年内变化大

丰水年、枯水年相差悬殊,最高记录690亿立方,最低61.7亿立方;

年内分配:70~80%集中在汛期(6-9月)洪水泛滥现象普遍;

(三)湖泊

历史上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于鲁西-北平原、黄河冲积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丘陵外围山前冲积_洪积平原相接的地势低洼地带,以及莱州湾南岸和胶莱河平原区。由于森林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河流的淤塞、黄河的频繁迁徙和泛淤,以及气候渐趋干旱等原因,山东古代的湖泊至近代绝大多数已湮没,或形成个别的新湖。现今仅存微山县的南四湖、东平县的东平湖和稻屯洼、章丘县的白云湖、博兴-桓台县的麻大湖和锦秋湖及高青县的大芦湖7处。

1、鲁西湖带

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有西北--东南的带状湖群,通常称为鲁西湖带,是在鲁南断裂带基础

上,由于黄河南徙,汶、泗河下游被塞潴水而成。以济宁为界,南面的称为南四湖,分别由南阳、独山、昭阳、微山等湖组成;北部称为北五湖,分别由东平、马踏、南旺、蜀山、马场等五湖组成。

南四湖位于微山县境,是南阳、独山、昭阳、微山四个串连湖泊的总称,因在济宁以南而得名,为山东省最大的淡水湖。湖面狭长,中部较窄,南北长约126公里,东西宽约5~25公里,湖面面积1266平方公里。南四湖在地貌上处于以郑州桃花峪为顶点的黄河扇形平原,与鲁中南山丘区西侧的山前冲积洪积平原的接合地带,这一地带地势相对低洼,为湖泊、沼泽的形成提供了地貌基础。

南四湖汇集山东、江苏、河南、安徽四省317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的来水,入湖河流有50多条,呈辐聚状集中于湖。

南四湖湖盆呈浅平形,湖水不深,一般情况下,除京杭大运河湖区航道外,大部分湖区水深不及1米。最深处在微山岛以南,水深3米左右。其它各湖最深处仅1.5米左右。

东平湖位于东平县,分老湖区与滞洪区两部分,中以二级湖堤分开。老湖区在东北部,面积209平方公里,常年蓄水,即一般所称的东平湖。滞洪区亦称新湖区,在东南部,面积423平方公里,大部为农耕地,是防御黄河特大洪水的分洪区。

东平湖承担着随时分蓄黄河洪水的重任,但平时黄河水并不流入湖内,河湖是分离的。它也是大清河的蓄纳水库,河水流入湖内,再通过出湖闸流入黄河。因此,东平湖既是黄河的滞洪水库也是黄河的补给水源。五、土壤

(一)山东省土壤分类

根据山东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全省土壤面积为18165.5万亩,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77.03%。土壤类型有18个土类、35个亚类,分别归属于淋溶土、半淋溶土、水成土、半水成土、盐碱土、初育土、人为土等土纲

山东土壤类型统计表

(二)主要土类

1、棕壤

成土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成土母质

成土过程:淋溶作用、淀积粘化作用——诊断层:

土壤性质:

2、褐土

成土条件:

成土过程:——诊断层:

土壤性质:

3、潮土

潮土的形成与哪两个因素有关?

成土条件:母质、地形、水文

成土过程:潴育作用——诊断层

4、砂浆黑土

成土条件:

剖面结构:

5、粗骨土:特殊的土体构型

(三)土壤分布规律

水平分布的总规律是:自东向西随气候、生物、地形、母质等因素的变化,依次为棕壤、棕壤与褐土交错分布、潮土。具体讲,鲁东地区以棕壤为主,鲁中南山地丘陵区,棕壤与褐土并存,二者交错分布,鲁西北半干旱平原区,广泛分布着石灰性潮土与盐碱土。

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异:

山地暗棕壤、灌丛草甸土

1000米

粗骨土、酸性棕壤

600米

漂白棕壤、粗骨土

200米

普通棕壤为主

六、植物地理

山东地处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区,植被属森林分布区,由于长期受人类活动影响,区内原始森林早已荡然无存,现状植被多具次生性质,或为人工栽培。

山东省地带性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林和温性针叶林。

(一)、植物区系

山东省在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地位隶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山东半岛部分为辽东、山东半岛亚地区,其他部分则属华北平原、山地亚地区。

山东地处暖温带南部,与植物区系丰富的亚热带相毗连,省境西部与北部以大平原与华北各省相连,植物迁移无自然障碍,因而热带、亚热带起源的植物由南部渗入,古地中海或泛地中海分布的植物种由西部分布到山东省,西伯利亚、蒙古等北方种类也能南下。此外,在地质历史上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曾经相连,两地植物亦能沟通,中国与日本在新生代才分离,植物区系中多中国-日本成分。

1、区系成分复杂多样

依照现代地理分布,可将山东种子植物123个科大致划分为12个分布类型,既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成分,又有典型的东亚、北美、智利、热带大洋洲和热带非洲的间断分布成分。

山东种子植物597属可划为15个分布区类型和10个变型,分别占全国的100%和32.3%。从区系起源和生态地理特性看,这些成分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又有较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成分。

2、温带成分优势明显

科的分布区类型中,具温带性质的科有30个,占34.1%(不包括世界分布科),如杨柳、胡桃、桦木、榆、槭等典型的温带科。

从属的分布类型看,具温带性质的成分计332属,占山东总属数(不含世界属)的64.7%,

3、热带成分比例较大

种子植物科中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的成分共58科,占65 .91%。

从属的分布区类型看,各种热带类型成分有158属,占山东总属数的30. 79%,它们在山东植物区系中起到一定作用。

4、区系中缺少特有科、属成分

山东区系特有性低,区系中没有特有科与特有属,特有植物亦少,全部维管植物约有30多个特有种,其中

蕨类植物10种、种子植物20余种

5、植物区系起源古老

分布在山东的世界单种属、少种属及中国特有属和古老木本属,多系原始的或较古老的属,表明山东植物区系起源上渊源古老。

(二)植被类型

山东省内原始植被应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由于人类干扰与破坏,现有天然植被具有明显的次生性质。山东现状植被普遍分布的是温性针叶林,阔叶林仅在保护较好的山丘沟谷内有小片残存,而山丘岭坡大面积分布的多为次生灌草丛构成的荒草坡。

山东植被类型可划分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竹林、灌丛、灌草丛、草甸、沼泽、沙生植被、盐生植被、水生植被等10个植被型。

植被型——针叶林

群系组——松林群系组

群系——赤松林群系

1、针叶林

针叶林是山东省广泛分布的植被类型之一。暖温带地区针叶林系温性针叶林,生境条件较为严峻,组成种类比较贫乏,主要由松属、侧柏属等构成群系组。

(1)赤松林

赤松林是山东省最主要的针叶林。总面积达400万亩以上(其中天然次生林250余万亩,人工林约150万亩),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20.19%。赤松林要求比较温暖湿润的环境,省内天然分布区为胶东丘陵和沭东丘陵,生长在中性及微酸性的棕壤和森林褐土上,鲁中南山地的赤松林系人工栽植。其垂直分布情况是:胶东丘陵至海拔900 米(昆嵛山泰礴顶)~850米(崂山棋盘石),鲁中南山地至海拔700米(泰山)。

赤松林纯林较多,与其天然混生的树种有麻栎、栓皮栎、槲栎及南方植物黄檀、盐肤木、黄连木、山合欢等;在人工林中混生有刺槐、黑松、油松、侧柏、日本落叶松及杜仲、乌桕等。

赤松分布地区都属海洋性气候,但仍较耐干旱瘠薄,为山东省海拔700米以下低山丘陵的主要造林树种,特别是裸岩地、崩塌砾石地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坡、山脊岭顶,赤松天然更新亦良好,只要封禁保护好,3~5年即可达到绿化要求。

(2)油松林

也是山东省代表性针叶林类型。是海拔700米以上山地习见的森林类型。油松天然分布广但不连续,主要分布于泰山、蒙山、鲁山和沂山等处

油松林分布地海拔较高,人类活动相对较少,因而群落结构较为完整。纯林外貌整齐,郁闭度0.4~0.7。常有赤松、侧柏、黑松、刺槐、麻栎和栓皮栎等不规则混生于油松林中

(3)黑松林

亦名日本黑松,原产日本,20世纪初引入费县塔山林场与青岛崂山林场。省内现有黑松林100万亩左右,主要栽植在胶东丘陵及沭东丘陵的沿海沙滩和鲁中南低山丘陵上,垂直分布最高达海拔760米。

黑松更适生于海洋性气候,对虫害抗性优于赤松和油松,在省内沿海一带分布很广。

(4)侧柏林

山东省是侧柏中心分布区之一。侧柏广泛分布于境内山地、丘陵和平原上,是石灰岩山地主要造林树种

除天然散生树外,很少有侧柏天然林,现存均系人工林,且大部分为建国后营造,林龄在30年以下。老龄侧柏零散分布在寺庙、公园、村旁和坟场上,最古老的侧柏见于泰山岱庙、灵岩寺,树龄在2000年以上。泰山前怀有侧柏二万余株,树龄均在200年以上,树高10米左右,胸径40厘米。孔林有侧柏人工林2000余亩,树高近20米,年龄也在200年以上,还有千年以上古侧柏树。

侧柏适应性较强,耐干旱和瘠薄,pH值在5~8范围内的各类土壤均可分布和栽培,还可耐一定盐碱。但气候寒冷则生长不良,故在泰山均分布在海拔900米以下。侧柏为石灰岩山地荒山绿化的主要树种,也是相对稳定的群落。侧柏寿命长,生长缓慢,但枝干不直,宜修剪易造型,为城市、庭院、名胜古迹和风景区绿化的优良树种。

2、落叶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为山东省地带性植被类型,由暖温带落叶树种组成。构成群落优势种约有35种,分属于12科、18属,主要科有杨柳科、壳斗科、桦木科、榆科、豆科、胡桃科及玄参科等。主要类型有栎林、刺槐林、杨柳林、杂木林等群系。在山地丘陵,主要为栎林、刺槐林与杂木林,而平原则主要为杨柳林、刺槐林等。

境内原生落叶阔叶林已不复存在,除局部地区尚保留少量次生天然林外,全省大多为人工林或萌芽林。总面积610万亩,占全省森林总面积的43%,是用材和木本粮油的重要资源。

落叶阔叶林的分布受土壤条件制约,其中栎属与栗属只适生于中性及微酸性土壤,多分布于山地丘陵棕壤和少量褐土地区,平原上罕见。刺槐、榆、楝、臭椿等可耐含盐量在0.2~0.3%的土壤,不耐水湿,而杨属、柳属、赤杨等则耐水湿,但不耐盐碱和干瘠。

省内落叶阔叶林的外貌比较单一,纯林多,混交林少(麻栎、栓皮栎等组成的林分例外);单层林多,复层林少;同龄林多,异龄林少。

(1)刺槐林

刺槐自20世纪初由德国引入青岛,适应性强与速生的生态特征使刺槐很快遍及全省,是山东省阔叶树中造林面积最大、木材蓄积量最多的一个树种。

刺槐林的外貌比较整齐,林中混生有少量山合欢、楝、黄檀及臭椿等。

刺槐林下的灌木和草本较少,特别是林分郁闭度过大之处尤为稀少。

刺槐为喜光速生的树种,不耐严寒也不耐高温、高湿,怕风、怕涝,但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耐盐能力超过榆、楝和臭椿。

刺槐根系发达,呈网状分布,能固沟护坡、固沙和保持水土。有根瘤菌能固氮,树形优美,花多芳香,是优良的蜜源植物,且耐烟尘和有毒气体,因而为绿化环境、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的好树种,为山东省山地、丘陵、河滩、沙荒和盐碱地的主要造林树种。

(2)杨柳林

杨与柳均属杨柳科植物。杨柳科植物要求水分条件较好的生境。

杨林主要树种有毛白杨和各种杂交杨(如欧美杨、小美杨),柳林主要为旱柳。在山丘区的山麓河边、沟旁的杨林以毛白杨占多数,欧美杨中加拿大杨主要构成平原区农田防护林和行道树。而鲁西平原、黄河故道及鲁北滨海盐土区以旱柳林分布较多。

(3)麻栎林

麻栎林是栎林中主要类型,主要分布于鲁中南山地及胶东丘陵的岩浆岩山地,鲁中南山地的泰山、鲁山、沂山、蒙山和徂徕山,胶东丘陵的崂山和昆嵛山均有面积不等的分布。麻栎林常与其他栎类混生在一起,或与松属几种组成混交林,单纯林很少。垂直分布至海拔1100米。

麻栎林建群种为麻栎,纯林多为小片状,在大多数情况下林中混生栎类其他种,如栓皮栎、槲栎、槲树、短柄栎等。此外,尚有赤松、大叶白蜡树、刺楸、糠椴、白檀等。麻栎林中,乔木树种组成复杂,是山东省阔叶林的特殊类型。

(4)栓皮栎林

栓皮栎林是栎林中面积较大的一类。由于栓皮栎适应性强,因而分布面积也较广,鲁中南山地的泰山、蒙山、沂山及胶东的崂山、昆嵛山、大泽山、牙山均是栓皮栎林的集中分布区。分布的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米(泰山)以下,在海拔300~700米处较为集中。

栓皮栎群落中种类组成、群体结构特征与麻栎林极相似

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土地资源量小,但耕地比重大,自然生产力高

山东省土地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6%,(人口占7%多)

地形、历史因素影响,垦殖率高42%,耕地占全国的7%

条件好,自然生产力大,农业规模大,单产高,众多农产品产量居全国首位

(二)水资源贫乏

山东省多年平均地表、地下淡水资源总量为345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28124亿立方米的1.23%。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量计算,山东省分别为448立方米/人及327立方米/亩,均约为全国平均数的1/6,属水资源短缺的省份之一。

(三)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较为丰富,金属矿产资源缺乏

全省累计发现矿产126种,探明储量的矿产68种(含亚矿种共78种)。其中27种矿产储量在全国居前五位。非金属矿产:种类多、储量大、质量好

能源矿产:石油资源、煤炭资源丰富

金属矿产:除黄金以外,其他矿产储量小、品位差

(四)光热资源较为丰富,降水适中

日照时数:全省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301.8~2856.2小时之间,高于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

10.0℃的积温:全省年平均在3592.3~4760.2℃之间。

年平均降水量:全省各地在543.1~915.7毫米之间

(五)森林覆盖率低,资源量小

有良好的条件,但森林覆盖率很低,17%,建国初只有1.9%

多为人工林、幼年林、农田林网、四旁树,木材蓄积量很低,人均1方

(六)海洋资源丰富

港口资源:

海洋水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海洋矿产资源:

(七)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有山、有水、有圣人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土地资源的特点

1、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资源缺乏

全球人均3.7公顷,全国0.77公顷,本省0.16公顷

未利用土地面积大约有10%,极难利用

未来对农业用地的占用仍不可避免

2、土地类型多样,以耕地为主

3、土地资源质量较好

地形

气候综合作用的结果

土壤

二、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林地比重偏小,分布零散——结构问题

2、水土流失和土地污染较为严重——保护问题

3、耕地持续减少,用地矛盾突出——合理利用问题

三、土地利用的战略目标和基本对策

(一)到2010年的战略目标

基本控制和防止不合理开发,基本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土地,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以及加强管理,实现耕地面积基本稳定,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适当增加林牧渔业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

具体目标是:

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全省耕地力争保持在680万公顷(1.02亿亩)

进一步优化农业用地内部结构。盐碱地、沙地、陡坡地要退耕,充分利用滩涂、浅海发展养殖业。

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地污染取得成效。通过加大造林、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乡镇企业集中布局,取缔、治理高污染工业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法制化管理。土地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加强执法。

(二)基本对策加强土地资源综合管理,保护优质耕地;

推进土地整理,合理施肥,提高农业土地质量;

积极开发后备土地资源

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第二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水资源的特点

1、本地水资源贫乏

●全省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45亿立方米。

●现状可供水量:选取保证率为50%的可供水资源作为现状供水能力,全省计28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

84.9亿立方米,地下水73.9亿立方米,客水72亿立方米。

2、水资源年际与季节变化大,旱涝不均,水资源保证率低;

由于降水的年变率大,季节分布又很不均匀,因而年际径流量和各季的径流量悬殊,加之7、8月的大量降水又系几场暴雨所致,更给径流的栏蓄利用造成很大困难。

地表径流多年平均值:227亿方,最大年份超过600亿方,最少年份60多亿方,丰水年枯水年相差极大。

3、水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全省年平均天然径流深172.2毫米,然而其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逐步锐减,半岛东部大于300毫米,马颊河以北只有40毫米以下。

4、客水资源保证率低;

黄河入境水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很大:多年平均400多亿方,丰水年800多亿,枯水年200多亿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

一般年份可供水量280亿立方米,全社会需求总量约33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0年,用水将达到430亿立方米。

2、地表水的拦蓄利用率不高;

3、水资源浪费普遍,有效利用率低;

农业占全省用水量的五分之四,有效利用率仅为0.45%

4、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污染严重的河流:小清河、大汶河、徒骇河、马颊河、淄河、南四湖水系

三、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基本对策

——节流、开源、治污、强管

1、全面推进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产业、建设节水型社会;

农业节水解决的问题:

工业节水解决的问题:

生活节水解决的问题:

2、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供水能力;

3、加快治理水污染步伐,切实保护好水资源;

4、依法治水,加强管理;

编制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的法规体系;

第三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矿产资源的特点

1、成矿时代多,矿产种类多样

太古代、元古代:多变质矿床(石墨、大理岩、滑石)

古生代:多沉积矿床(煤炭、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

中生代:多内生矿床(黄金、铁、萤石、重晶石、金刚石)

新生代:多沉积矿床(石油、天然气、石膏)

2、部分矿产储量大,有一批大型矿床

金矿、石膏、饰面花岗岩

金刚石、石墨、石油

滑石

煤炭

3、资源分布的地域特色明显,矿产分布较为集中

鲁北地区:石油、天然气、原盐

鲁西南地区:煤炭、石油、水资源结合良好

鲁中地区:铁矿、煤炭、冶金辅料、建材资源

胶东地区:黄金、石墨、滑石、花岗岩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产量全国第一:黄金、原盐、石墨、花岗岩、兰宝石

原油产量全国第二

拥有一批大型矿业企业:焦家金矿、三山岛金矿、玲珑金矿,胜利石油管理局,兖州矿务局(全国三大之一)

产值构成:石油天然气开采40%,煤炭37%,黄金加铝土13%

矿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程度低;

矿产品的深加工程度低,资源开发效益低;

矿区环境问题突出;

第四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岸线长度3121公里,近海海域面积17万平方公里,可供开发利用的浅海滩涂1980万亩。

山东为中国海洋资源大省。国家海洋信息中心选择滩涂、浅海、港址、砂矿、旅游等6种资源进行沿海各省海盐资源丰度指数评价,山东居第一位。

一、海洋资源的特点及评价

1、港口资源数量巨大,港航条件优越

岸线总长3121公里,居全国第二位,占1/6,其中2/3为基岩港湾海岸,海湾众多,坡陡水深,具有优越的建港条件;

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海湾49处,水深大于5米的32个,大于10米的18个,有10万吨级以上的港址23处,5-10万吨级的港址14处;

最适合建设港口的海湾:胶州湾、芝罘湾、威海湾、龙口湾、石岛湾、古镇口湾等

具有不冻不淤的特点;

具有辽阔的腹地:华北、西北、中原,海上距离主要贸易伙伴日本、韩国距离很近;

2、海洋水产资源种类丰富,养殖环境优越

浅海面积(水深小于20米)2.9万平方公里,滩涂3000多平方公里

地处暖温带,水温适宜、水质肥沃,为海洋生物栖息繁殖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经济鱼类60多种: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鲅鱼、梭鱼、鲳鱼、牙鲆鱼、真鲷、黑鲷

甲壳类:对虾、梭子蟹、鹰爪虾、毛虾、虾虎

经济贝类20多种:毛蚶、文蛤、贻贝、牡蛎、蛏子、菲律宾杂色蛤

经济藻类10多种:海带、裙带菜、紫菜、石花菜

棘皮动物,如海参、海胆、海星;

腔肠动物,如海蛰;

3、盐化工资源量大,开发条件好

滩涂是盐业生产的主要场所。山东沿海滩涂面积为3 223.57km2,占全国滩涂面积的15%。

山东沿海赋存有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该资源广泛分布于渤海沿岸的无棣、沾化、河口、利津、垦利、广饶、寿光、寒亭、昌邑、莱州等10个县(市、区)的滨海地带,为我国沿海地区极少有的大型卤水盐矿区。

鲁北沿海蒸发量大,降水少。

4、山、海、岛风光构成重要的滨海旅游资源

山东半岛子蓬莱往东,山地近海,山峦起伏,海岸曲折,海岛星布,海水蔚蓝,沙滩延绵,冬暖夏凉,构成了重要的海滨旅游资源。

便利的交通,相对内地发达的地区经济,丰富的物产,独具特色的风土人情则为旅游业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在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优越的发展条件。

气候宜人。山东省海岸带位于东亚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资源丰富,季节变化明显,夏季高温日数少,气候凉爽宜人,具备发展夏季避暑度假旅游的优良条件。

海上名山。崂山、崑嵛山、大珠山等

沙滩众多、海水湛蓝。沿岸海湾中拥有众多优质的沙滩,沙细坡缓,平展宽阔,海水清澈,那些远离城镇的沙滩多数处于轻度开发或尚未开发状态,适于建立海滩度假区.

海岛美丽。山东沿海面积大于0.005平方千米的海岛有326个,总面积147平方千米。其中,岩岛199个,面积100.27平方千米,沙岛97个,面积47.34平方千米。

海岸地貌奇特。山东海岸带的海岸地貌类型有基岩港湾式海岸、平原淤泥质海岸以及独具特色的黄河三角洲海岸。滨海动植物生态系统独特。以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鸟类为主体的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和黄河口国家森林公园、长岛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拥有二级保护鸟类丹顶鹤、白鹳、灰鹤、大天鹅、金雕等各种珍稀鸟类200多种。

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以海滨城市景观和历史建筑为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蓬莱水城及蓬莱阁、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栖霞牟氏庄园、云峰山和天柱山摩崖石刻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崂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崂山道教文化和建筑,以及黄岛胶南齐长城遗迹、青岛水族馆和海产博物馆、青岛海洋游乐城等人文景观。

5、海底矿产资源、海洋能源资源较为丰富

陆架区浅海域的石油与天然气、各类滨海砂矿和海底煤矿。已发现并探明具有工业价值的砂矿有锆英石、玻璃石英砂、磁铁矿、砂金和可综合利用的伴生矿物金红石、钛铁矿、独居石等。此外,尚有大量可供建筑用的石英沙

海洋能源:潮差能、波浪能

二、“海上山东”的建设构想

用好用足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是山东省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为此,199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开发半壁江山,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构想,与黄河三角洲开发一起作为振兴山东经济的两大跨世纪工程。

所谓“海上山东”建设,就是通过对山东近海资源的开发,使海洋产业成为全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海带陆促进全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一)为什么要提出“海上山东”的发展战略?

陆上人地矛盾突出,要解决吃饭、就业等问题,就要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上山东建设与人类在地球表层生存发展的新潮流是相适应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走向海洋、通过海洋走向世界是富民强国之路,历史又一次为我们提供了机遇;

(二)“海上山东”建设的重点领域及方向

1、海洋渔业农牧化及产业化

2、大力发展海洋化学工业

3、大力发展港口和海洋运输业

4、大力发展造船业

5、海滨旅游打造特色

三、海洋经济区建设

根据资源特色、发展历史和海洋产业发展方向,打造海洋产业基地:

以潍坊、寿光为中心,形成原盐、盐化工、贝虾养殖业基地;

以蓬莱、长岛为中心,形成海珍品基地;

以烟台、威海为中心港口和海水养殖业基地;

半岛东部沿海渔业、休闲旅游业基地;

以青岛为中心的港口、航运、造船和海洋科研教育基地;

第四章山东省人口状况和人口发展战略

第一节山东省人口现状

一、山东省人口发展过程

(一)人口发展的阶段

1、古代人口发展阶段(公元2年至1840年)

2、近现代人口发展阶段(1841年至1949年)

3、当代人口发展阶段(1950年以后)

建国后,山东省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1949年底全省人口4549万,仅次于四川,列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总人口的8.4%。

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山东人口在五六十年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70年代以后,为了使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大力提倡计划生育,80年代更把计划生育定为基本国策,逐步做到使人口有计划地增长。

(二)人口迁移

1、元代末年,兵连祸接,山东许多地方成为无人区。明代洪武、永乐年间,曾多次将山西等地的人口大量迁入山东

2、清末,民国初期,不少山东居民到东北垦荒

3、“9.18”事变后,山东大量人口被掠夺到东北开矿筑路。

4、1949年以后,山东人口迁移状况出现了新的变化。1980年前仍有大量人口外移,迁出多于迁入;1980年后,由于山东经济的发展,迁入人口多于迁出人口

二、人口现状特征

(一)人口数量与人口构成

●总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全省常住人口为9239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9079万人相比,增加了160万人,增长1.76%;年平均增加32万人,年平均增长0.35%。2005年底总人口为9248万人。

●城乡构成

全省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4158万人,占总人口的4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5081万人,占总人口的55%。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6.85个百分点。

●性别构成

全省人口中,男性为4665万人,占总人口的50.49%;女性为4574万人,占总人口的49.51%。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96。

●年龄构成

全省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464万人,占总人口的15.85 %;15-64岁的人口为6858万人,占总人口的74.23%;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17万人,占总人口的9.93%。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9个百分点。

●民族构成

全省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172万人,占总人口的99.2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7万人,占总人口的0.73%。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155万人,增长了1.72 %;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5万人,增长了8.06%。

●受教育程度

全省人口中,具有大学程度的人口为357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1008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3361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307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55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6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5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666万人。

●家庭户人口

全省共有家庭户3194万户,家庭户人口为9072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9人。集体户人口为167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32人。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7人,农村为2.91人。

(三普的时候是4.2,四普是3.75,五普是3.22)

(二)人口“三率”

2001 11.12( 9.93)6.24(5.46)4.88(4.47)

2002 11.17(10.20)6.62(5.86)4.55(4.34)

2003 11.42( 9.31)6.64(6.07)4.78(3.24)

2004 12.50(10.59)6.49(5.60)6.01(4.99)

总结特征如下:

1、人口数量庞大

2、进入稳定低速增长阶段

3、老龄化加剧

4、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速度较快

第二节人口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人口转变仍没有实现由“制度型”转变向“发展型”转变过渡

二、面临着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压力

三、未富先老

四、人口素质低下

五、人口城市化水平太低

第三节山东省人口发展战略

《山东人口发展战略研究》2004年到2023年山东省人口发展的近、中、远期阶段性目标

1、近期(2004~2010年)目标

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重点,抓人口总量控制,重视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积极应对建国以来的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把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以内,期末人口总量不超过9600万。

2、中期(2011~2020年)目标

以控制人口数量为前提,以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为核心,全面提升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1‰左右,平稳渡过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人口总量控制在9900万以内,出生婴儿性别比保持正常,建立起完备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和高效的工作运行机制。

3、远期(2021年以后)目标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口总量在本世纪20年代前期达到峰值9900万左右后实现平稳下降,至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人口现代化,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本强省的根本性转变。

第五章旅游资源与旅游业

一、旅游资源的特点与评价

1、类型多样

名胜古迹众多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使山东在中国古代中居重要地位。大汶口文化是中国最早的文化代表之一。相传五帝之一的少昊曾建都曲阜,齐、鲁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泱泱大国,经济、文化发达,哲人辈出。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屡屡巡幸山东,文人墨客聚会历下,宋江等聚义梁山,台儿庄大战、莱芜战役在抗日战争中作用都不可忽视。因此,山东文物古迹遍布,仅省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达157处。曲阜“三孔”、邹县“三孟”、蓬莱阁及水城、灵岩寺、临沂银雀山、金雀山汉墓群、潍坊“十勿园”、德州苏禄王墓等最为有名,曲阜、济南列为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后来居上,成为我国年轻的历史文化名城。

自然风景多样

山东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丰富。泰山为五岳之首,以雄著称。崂山临海峙立,为道教圣地。鲁中山区岩溶溶洞规模在北方屈指可数。大明湖与七十二泉使济南获“泉城”美誉。鲁西带状湖群(以微山湖最大)风光撩人。沿海多良港和海水浴场,青岛、烟台、蓬莱、威海等都是避暑胜地,长岛列岛海水洁净,沙细滩平,美石如玉。

2、自然与人文资源高度融合

山东之地历史悠久,政治、文化、经济、军事活动频繁,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泰山:海拔1532米,断块山,自然风光一般,但位于华夏文化发祥地,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上,赋予了泰山更多的文化内涵:

帝王封禅

赋予泰山以神性

泰山在五岳中名声最著,其原因亦与秦汉之际开始的封禅活动有关。封建帝王的封禅活动是政治和迷信的混合物。

山东地理特征(精品)

---------------------------------------------------------------最新资料推荐------------------------------------------------------ 山东地理特征(精品) 山东省山东省[键入文档副标题]山东省主要的景点,旅游项目,大型活动。 Administrator[选取日期选取日期]山东地理特征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沿海省份,地处黄河下游。 东邻海洋,西接大陆,水平地形可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为山东半岛,伸入黄海与渤海之间,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相对应,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 西部为山东内陆,,齐北西南三侧分别与冀豫皖苏四省接壤。 山东地处我国东部南北交通要道,京沪、京九铁路和京杭大运河纵贯西部内陆,将京、津、冀、鲁、皖、苏、沪、浙诸省市紧密地联系起来。 胶济、菏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 民族: 山东省是少数民族散杂居省份。 世居少数民族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大分散、小聚居。 有满族、回族、蒙古族。 地貌: 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间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 1 / 5

三角洲。 山峰: 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徕山河流:黄河(下游河段)、沂河(沂水)、徙骇河(海河流域)、京杭大运河。 湖泊: 南四湖(微山县)、东平湖(东平县)。 矿产资源: 石油天然气资源、铁矿资源、金矿资源、其他矿产资源。 主要历史人物: 孔子、颜回、曾子、孟子、伏生、郑玄、孔安国、东方朔、丘处机、义净。 军事代表人物: 姜尚、姜小白(齐桓公)、鲍叔牙、管仲、司马穰=、孙武、孙膑、诸葛亮、黄巢、宋江、戚继光、张自忠。 文学代表人物: 左丘明、左思、祢衡、孔融、王粲、刘勰、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 书画代表人物: 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张择端、李苦禅。 戏曲代表人物: 李开先、孔尚任。 历史遗迹一、城子崖龙山文化二、大汶口文

第5节 中国旅游地理山东省

第五节山东省 一、填空题 1、山东省位于河的下游,东临海、海。与朝鲜半岛、______列岛隔海相望,与河北、______、安徽、_______、江苏四省毗邻。 2、山东的地形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主,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3。山东河流众多,_______贯穿境内,在东营市_______县注入渤海。著名的京杭大运河从台儿庄进入山东境内,穿过______平原,由________出境到河北。 3、山东拥有________多千米的黄金海岸,占全国海岸线的____,近海海域17万多平方公里,其中散布着______个岛屿,具有开展_______、_______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目前已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三大海滨旅游区。 4、山东的旅游资源丰富,有两处世界遗产---- 和________,还有泉城;海滨山城________;齐国故都;“国际葡萄酒城”_______;“海滨花园城市”;世界“风筝之都”__________等旅游胜地,以及“人间仙境”________、道教圣地________、水泊梁山遗址、_______故居、黄河入海奇观、菏泽_______、_________十万亩桃花等旅游名胜。 5、山东基本形成了六大旅游区:济南、泰安、曲阜包括邹城市在内的__________旅游区;以青岛、烟台、_______为一体的_________旅游区;以_______为中心,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民俗风情为主体的民俗旅游区;以_______齐国故都、蒲松龄故居为主题的________旅游区;以黄河入海奇观和原始风貌为特征的__________旅游区;以济宁市_______县水泊梁山、聊城市阳谷县________为重点的__________旅游区。 6、、、于2007年5月8日被公布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7、泰山因地处东方,故称“______”。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人以东方为万

山东省初中地理会考题

2010年山东省聊城市初中地理会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50 分) 地球表面的陆地和海洋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 题。1.据图判断该图所表示的半球是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 2.关于海陆面积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B.东半球海洋面积小于陆地C.西半球陆地与海洋面积相等D.地球上任意两个半球,海洋面积均大于陆地3.宗教是人类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世界三大宗教都源于B.欧洲C.非洲D.北美洲A.亚洲 4.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关于图中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C.③——地中海气候D.④——热带沙漠气候 5.某号台风某日移动路线如下表。请你判断这次台风移动的方向是时间7 时11 时19 时24 时经纬度20°N,118°E 20.5°N,115°E 21.5°N,114°E 22°N,113°E A.向东南B.向东北C.向西南D.向西北 读下图,完成6—7 题。 6.图中所示的海峡是A.直布罗陀海峡B.曼德海峡C.马六甲海峡D.白令海峡7.关于该海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B.位于中南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C.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D.是联结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8.佳佳的爸爸最近在国外考察,他从网上给佳佳发来了一张在当地拍摄的照片,照片上有一座世界著名的金字塔。试判断佳佳的爸爸可能在哪个国家考察B.巴西C.澳大利亚D.埃及A.美国 9.邻居张大爷的孙子在日本学习。一天,张大爷在与王林同学闲聊时问道:“我孙子说他的学校位于日本最大的一个岛上,这个岛叫什么名字啊?”王林正确的回答应该是A.本州岛B.四国岛C.北海道岛D.九州岛 10.明明不小心将描述澳大利亚、美国和巴西三个国家地理特征的知识卡片混在了一起。请你帮明明从下列卡片中将描述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卡片序号找出来。①地球上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②太平洋沿岸的“硅谷”是该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③该国与巴拉圭合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④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场优良,畜牧业发达⑤世界环保组织希望该国切实保护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A.①③B.②⑤C.②③D.①④ 11.有关澳大利亚和巴西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均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B.都位于西半球C.都是经济发达的国家D.地形都以平原为主在我国西南边陲有一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游客在该地可以观赏到以下景观。 请运用所学知识。完成12~14 题。欢乐的泼水节亚洲象 12.该旅游胜地位于A.贵阳B.新疆C.云南D.海南 13.泼水节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A.彝族B.傣族C.壮族D.高山族14.图中亚洲象生活的地区,气候类型为A.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 15.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夏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③季风气候显著④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6.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水能资源丰富B.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中游河段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C.两河流均发源于唐古拉山D.两河流均自西向东注入东海

2013高考地理高清扫描山东卷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 文科综合 图1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1.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 D.蒸发量增加 C.下渗减少 D.地表径流减少 2.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与图1b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Ⅰ、Ⅱ、Ⅲ B.Ⅱ、Ⅰ、Ⅲ C.Ⅲ、Ⅱ、Ⅰ D.Ⅰ、Ⅲ、Ⅱ 图2示意我国植被的地带性分布。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②为() A.草原 B.荒漠 C.针叶林 D.针阔混交林 4.我国东部森林植被的东西宽度在南北方向上发生变化,其主导因素是()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图3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5~6题。

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 6.该日()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图4示意东欧城市的典型空间结构。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①、②、③代表的依次是() A.工业区、别墅区、绿化区 B.绿化区、工业区、别墅区 C.绿化区、别墅区、工业区 D.别墅区、绿化区、工业区 8.该城市() A.老城区地租最高 B.中心向西南方向移动 C.空间形态变化受交通影响 D.仓储式购物中心地处中心商务区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6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7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7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 (2)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6分) (3)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8分) (4)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 26.(24分) (1)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2)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3)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发展畜牧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湖发展渔业。 (4)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

1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旅游第一次月考 一、填空题 1、东北旅游区是我国火山熔岩地貌类型最丰富,数量最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 )和( )。 2、东北旅游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黑龙江北部大兴安岭的一部分属 ( )温带,大部分属( )温带,辽东半岛附近为( )温带。 3、东北旅游区历史文物古迹丰富,以清代遗存最完整,著名的古迹有( )和( )。 4、陕西省,简称( )和( ),省会 ( )。( )山脉作为中国南北气候分界横贯全省。 5、大雁塔又名( ),位于大慈恩寺种,是中国( )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6、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分别是:( )( )( )( )。 7、济南别称是( ),有四大泉群:( )( )( )( )。 8、泰山古称( )( ),( )史称泰山。主峰玉皇顶海拔( )m ,为山东最高峰。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 “( )”“( )”的称誉。 9、云台山位于焦作市的修武县,以独具特色的 “( )”“( )”被联合国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目录。 10、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简称( ),河北省( )的城市,中国北方重要物流中心,被誉为( )。 10、天津古文化街由( )、( )和( )三部分组成,全长580m ,街宽7m 。 11、故宫旧称“( )”,原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曾有( )位皇帝在此居住。 12、天坛有两重坛墙,分为( )和( )。内外两重坛墙北为( )形,南为( )形,象征 ( )。 13、成为北京地标性建筑的奥运场馆是( )和( )。 14、北京市我国的首都,全市面积( )平方千米,人口( )万。 15、中国早期历史最重要的舞台如夏商周,及至( ),中国历史上最( )、最( )的朝代都在本区建都。 16、华北旅游区属典型的温带( )气候,春秋 ( )而冬夏( ),冬( )夏( ),降水量整体偏少且多集中于夏季。 17、华北旅游区包括五省二市( )( )( )( )( )( )( )( )。 18、华北旅游区形成以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的气候特征,表现为夏 ( ),春( ),秋( ),冬( )。 19、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及节庆活动有蒙古族的( )、( )族的泼水节、( )族的雪顿节、彝族的( )、壮族的( )等。 20、目前我国有大小主题公园约( )家,各具特色,但总的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特征:( );( );( )。 21、我国历史上先后兴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有( ) ( )( )和( )。 22、中国历史上建筑了多种道路,按类型大致分为( )( )和( )。 23、我国著名的佛塔有山西的( )、陕西西安 ( )、河南( )、云南( )等。 24、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有( )( )和( )等。 25、中国园林有“( ),( )”之称。 26、我国最具历史意义的九大古都都是( )、 ( )、( )、( )、( )、( )、( )、

2015山东地理高清word版

2015山东文综地理卷高清版 第Ⅰ卷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1-2题。 1.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自然环境好 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2.“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答案】1.C 2.A 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一些些大型城市郊区居住区,而大量就业岗位仍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区,产生了“钟摆”交通现象。完成3-4题 图1 3.图1为某工作日北京市部分路段路面交通实时路况示意图。图示时刻最有可能是 A. 8:00 B. 12:00 C.14:00 D.18:00 4.为缓解北京市的“钟摆”交通现象,可以 A.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人口 B.发展城市中心地区的第三产业 C.优化城市中心地区的企业投资环境 D.迁出城市中心地区的部分企事业单位。 【答案】3.A 4.D 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2 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图2 5.“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 A.自然植被改善 B.风力侵蚀减弱 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6.“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答案】5.C 6.D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3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 内变化柱状图。完成7-8题 7.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及答案

《中国旅游地理》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 1. 我国纬度最高的地区是( B ) A.曾母暗沙 B漠河 C乌苏镇 D喀什乌恰 2. 世界建园最早的皇家御园是( D ) A.颐和园 B 避暑山庄 C中山公园 D北海 3.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家园林是( B ) A颐和园 B避暑山庄 C北海 D豫园 4. 被联合国专家列为全球六大无污染的自然景区的是( C ) A九寨沟 B黄龙 C青山沟 D张家界 5. 西北地区最大的城市是( B ) A乌鲁木齐 B西安 C银川 D兰州 6.有“清凉山”、“华北屋脊”之称的是( B ) A恒山 B太行山 C燕山 D五台山 7.素有七朝古都之称的古都是(D ) A北京 B西安 C洛阳 D开封 8.开创于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石窟是( B ) A莫高窟 B龙门石窟 C麦积山石窟 D云岗石窟 9.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佛寺是( B ) A大相国寺 B白马寺 C大理寺 D五华寺 10. 我国最早的古塔是( A ) A四门塔 B 白塔 C六和塔 D崇圣寺三塔 11. 因特产优质葡萄酒,有“美酒海湾”之称的港口城市是( C )A辽宁大连 B江苏南通 C山东烟台 D广西北海 12. 有“万国建筑博物馆”之称的是( B ) A上海外滩 B青岛的八大关 C哈尔滨 D浦东开发区13. 古人称为“金陵第一名胜”的是( B ) A玄武湖 B莫愁湖 C太湖 D东湖 14. “中国的比萨斜塔”是( D )A小雁塔 B应县木塔 C 曼飞龙佛塔 D虎丘塔 15. 马可波罗盛赞的“全世界最美丽华贵的城市”是( B ) A大都 B杭州 C苏州 D南京 16.自古有“东南第一山”之称的是( A ) A雁荡山 B武夷山 C越秀山 D武陵源 17. 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是( D) A天山天池 B卡拉库里湖 C达里诺尔湖 D纳木错 18. 古人称之为“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是( B ) A蓬莱阁 B崂山 C泰山 D普陀山 19. 有“中国的夏威夷”之称的是( C ) A香炉湾 B大东海 C牙龙湾 D北部湾 20. 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青铜坐佛是( C ) A乐山大佛 B灵山大佛 C天坛大佛 D卢舍那大佛 二.多项选择:(每个小题3分,共30分) 1.五岳中位于华夏文明中原访古旅游区的有( ABCD )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E衡山 F五台山2. 关外三陵是指( ABCDEF ) A昭陵 B福陵 C永陵 D北陵 E东陵 F兴京陵 3. 宁夏最有名的特产是( ABDEF ) A枸杞子 B甘草 C夜光杯 D滩羊皮 E发菜 F 贺兰砚4. 在陇海铁路线上的历史古都有( BCE ) A安阳 B洛阳 C开封 D郑州 E西安 F商丘 5. 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宫殿( ACE ) A大成殿 B大政殿 C太和殿 D崇政殿 E天贶殿 F金殿6. 长江沿岸有火炉之称的城市有( ACE ) A南京 B长沙 C重庆市 D上海 E武汉 F九江7. 扬州瘦西湖的主要景点有( ACDE ) A二十四桥 B浔阳楼 C小金山 D烟雨楼 E五亭桥 F金山8. 并称“江南三大名楼” 的是( ACE )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地理会考试题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关于我们生活的人类之家地球,下列关于其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圆地方 B 不规则的球体 C 到扣的盘子 D 正球体 2、 下列哪个国家被誉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 A 美国 B 印度 C 俄罗斯 D 日本 3、 亚洲河流成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 B 三面临海 C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气候复杂多样 4、 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A 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A 山顶B 山脊C 山谷D 陡崖 5、 下列气候图中,表示哈尔滨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 6、 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的位置,其交通咽喉马六甲海峡沟通了( A 太平洋和大西洋B 大西洋和印度洋C 太平洋和印度洋D 红海和地中海 7、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极地区是陆地 B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C 地球表面七分陆地,三分海洋 D 南极地区是海洋 &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 A 长江 B 黄河 C 塔里木河 D 尼罗河 9、 在图幅相同的四张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 上海世博会导游图 B 上海市地图 C 中国地图 D 世界地图 10、 2009年1月27日我国在南极地区成功建立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是( A 长城站B 中山站C 昆仑站D 黄河站 11、 下列四幅图中,反映傣族人民生活的是( ) 12、 2011年4月12日至13日,哈尔滨市遭遇罕见特大降雪,给我市交通运输造成严重影 响。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这种天气 的是() 15、 有一批蔬菜要从郊区运到市区销售,较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A 公路运输 B 铁路运输 C 航空运输 D 海洋运输 16、 我们每天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自西方送走黄昏的日落,这是由于( ) B. A. 13、 台湾的经济特点是( ) A 以农业为主的经济B 博彩业为主的经济 C 以重工业为主的经济 口”型的经济 14、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是( A 珠江三角洲 B 沪宁杭地区 C 京津唐地区 D 辽中南地区 C. D. D “进口 一一加工一一出

山东省普通高中2017级地理学科

山东省普通高中2019级地理学科 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9版)》和《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9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方案、新课标)精神,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第二批试点省市(北京市、海南省、山东省、天津市)普通高中课程、教学和高校招生考试制度等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特制定“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导,针对新课程方案、新课标、新高考方案等诸方面要求,结合试点省市现行教材及教学等实际情况,对高中地理教学提出具体建议。 上篇:必修课程 一、概述 必修课程包括地理1和地理2两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36课时。共计4学分,72课时。 必修课程为全体高中学生必学内容,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的内容。 二、具体内容 (一)地理1 本模块的内容,依据新课标地理1的“内容标准”确定,并与现行教材必修一中的相关内容对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增强对生活中的自然地理现象进行观察、识别、描述、解释、欣赏的意识与能力。 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表1 地理1内容标准与教学内容建议

2.教学方式建议 (1)以认识自然环境要素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线索组织教学。教学中应贯穿人地协调观,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在地貌、大气、水循环、自然灾害等内容的学习中,应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2)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地理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例如:在“地球的圈层结构”“常见自然灾害”等内容的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质博物馆、地震体验馆等,开展针对某种自然灾害的避灾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学生的自救能力,增强对生命的热爱;在“地貌”的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识别家乡的常见地貌等。 (3)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教具。利用地理视频、虚拟现实技术和相关模型,帮助学生在无法实地接触的条件下去认识真实的地理事物。例如:在“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视频资料或太阳系构成模型,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观察模型形成对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的直观认识。 (4)将生活中的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指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如用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垂直分层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霜冻、飞机高空飞行的一般高度等现象。 3.考试、评价建议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 2016~2017学年第2学期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主讲教师:陈甜

【课题】课程介绍第1节 【教学目标】 1.了解旅游地理学的科学范畴和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2.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体系; 难点:掌握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和方法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年问候 二、安全教育 三、课堂纪律 四、课程介绍 课件展示中国旅游地理研究主要内容: 旅游者的研究;旅游资源的研究;旅游业的研究;旅游信息与地图的研究;旅游区划的研究。 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的目的及方法: 1、学习中国旅游地理目的 掌握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 树立较强的空间地域意识, 树立环保意识, 激发爱国热情, 成为具有现代服务于管理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2、学习中国旅游地理方法 案例一:西安与桂林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和特色 导出对比分析法 案例二:某地旅游地图认识 导出地图辅助学习法 案例三:分析东北旅游区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影响因素 案例四:学生谈旅游的收获 导出实地考察法 案例五:获取信息的方式 导出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课题】项目三京鲁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山东省第2-3节 【教学目标】 1.了解山东省概况 2.掌握山东省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山东省概况、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 难点:运用本节课知识设计旅游线路和模拟导游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立疑激趣 这里是“孔孟之乡”,这里有“泉城”、“海滨山城”、“世界风筝之都”, 图片展示,猜猜这是中国的哪个省? 导入新课 新授 项目三京鲁重地、华夏寻根--华北旅游区 活动三主要游览地及著名景区—山东省 一、概况 1.济南(省会) 同学们看过《环珠格格》吗? 紫薇格格的母亲与皇帝是在哪里相遇的呢? 导入新知识 2.天下第一泉景区(5A景区) 展示趵突泉的图片,感受天下第一泉的气势。分组合作,归纳知识点,完成表格

2019山东初中地理会考汇编5世界的气候

2019山东地理汇编五世界的气候 天气和气候 (2019?东营七)“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下图是 2019 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由图可知,本次“回南天”现象发生在 A. 长江流域 B. 四川盆地 C. 闽赣地区 D. 粤桂地区 6. “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A. B. C. D. 7. 本次“回南天”现象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有 A. 多雾,影响交通出行 B. 多暴雨,发生水灾 C. 天气干燥,适合晾晒衣物 D. 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 【答案】5. D 6. A 7. A 【解析】 【5题详解】 读图可知,本次“回南天”现象发生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是粤和桂;故答案 选D。 【6题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

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读图可知,A的天气符号是小雨或大雾, B的天气符号是降雪或大雪;C的天气符号是晴或沙尘暴;D的天气符号是阴或雨夹雪;故 答案选A。 【7题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对当地的主要影响是多雾,影响交通出 行,故答案选A。 (2019?德州)3.读德州市7天天气预报图、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多云为主,5月28日和6月1日晴 B. 最高气温是37摄氏度,出现在周日中午12时 C. 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五气温日较差最大 D. 以南风为主,天气预报中,表示南风四级 【答案】A 【解析】 【分析】 天气符号是指天气预报时表示阴,晴,风,雨,雪等天气情况的各种符号。 【详解】如图所示,图中5月28日和6月1日为晴,其他为多云。A答案正确。 图中最高温为37℃,出现在周日午后两小时,故B答案错误。 图中空气质量以优为主,周日气温日较差最大,C答案错误。 风的符号用风旗表示,凤尾位于风杆顶端右侧。故D答案错误。 (2019?烟台)小明计划到广州大学城参观,他搜集到了广州5日天气预报和广州大学城略图。据此回答8-11题。

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八年级)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1、地理位置:⑴、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 ⑵、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⑶、从濒临的大洲和大洋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的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 领土四至:⑴、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黑龙江省)(53N附近) ⑵、最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海南)(4N附近) ⑶、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黑龙江省)(约135E) ⑷、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新疆)(约73E) 3、中国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各地均采用北京时间。 4、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 ⑴、四个近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都平洋的一部分)。 ⑵、两个内海:渤海(辽东半岛的山东半岛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⑶、两个海峡:台湾海峡(福建省和台湾省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⑷、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5、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14个):朝鲜、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山东省乡土地理

山东省乡土地理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地形地貌] 山东,古代为齐鲁之地,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省会设在济南。陆地南北最长约42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余公里,陆地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居全国第十九位。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近年来山东亦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山东地形,中部突起,为鲁中南山地丘陵区;东部半岛大都是起伏和缓的波状丘陵区;西部、北部是黄河冲积而成的鲁西北平原区,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境内山地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洼地占4.1%,湖沼占4.4%,平原占55%,其他占7.8%。 山东的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流域或独流入海。全省平均河网密度为0.24公里/平方公里,长度在5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多条,其中,长度在50公里以上的1000多条,较重要的有黄河、徒骇河、马颊河、沂河、沭河、大汶河、小清河、胶莱河、潍河、大沽河、五龙河、大沽夹河、泗河、万福河、朱赵新河等。 山东的湖泊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山丘区与鲁西平原的接触带上,总面积1496.6平方公里,蓄水量23.53亿立方米。较大的湖泊有南四湖(由南而北依次为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和东平湖。 山东的海岸线全长3024.4公里,大陆海岸线占全国海岸线的1/6,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二位。沿海岸线有天然港湾20余处;有近陆岛屿296个,其中庙岛群岛由18个岛屿组成,面积52.5平方公里,为山东沿海最大的岛屿群;沿海滩涂面积约

2018青岛初中地理会考真题及答案

2018,青岛,初中,地理,会考,真题,及,答案,青岛市二○一八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 说明: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6页,35个选择题,共35分;第Ⅱ卷6页,6个非选择题,共45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1分,共3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读图1“美丽中国漫画图”,完成1—2题。 1.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做法最合适的是 A.移植大树、古树,快速绿化城市B.全面禁用煤炭,确保蓝天白云 C.净化水质、实施休渔制度 D.生活中多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 2.“苹果大丰收,农民收入高”,下列最适宜苹果种植的省级行政单位简称是 A.桂 B.鲁 C.黑 D.藏 北京时间2018年5月5日6时32分夏威夷群岛发生了6.9级地震,并伴随着火山喷发。读图2“夏威夷群岛局部图”,完成3—4题。 3.地震发生时,夏威夷群岛(西十区)的区时是 A.5日12时32分 B.4日12时32分 C.5日0时32分 D.4日0时32分 4.夏威夷群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游客来到这里可以欣赏到 ①峡湾景观②海滨风光③极昼极夜④火山地貌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读图3“两极地区示意图”,完成5—6题。 5.我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位于南极中山站的方向是 A.东南B.东北C.西南 D.西北 6.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扩大期间,太阳直射点 A.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B.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图4“日本本州岛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为海洋;图5是著名的“雪墙公路”景观图(公路两侧积雪高达20米)。读图完成7—8题。 7.形成“雪墙公路”的水汽来源及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A.甲海洋—东南风 B.甲海洋—西北风 C.乙海洋—东南风 D.乙海洋—西北风 8.“雪墙公路”景观最可能位于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6“世界某地区图”,完成9—10题。 9.图示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有 A.咖啡、玉米 B.小麦、棉花 C.水稻、甘蔗 D.天然橡胶、油棕 10.通过图示海峡输往日本的主要能源是 A.铁矿 B.煤炭 C.锡矿 D.石油 读“某地天气资料表”,完成11—12题。

中国旅游地理常识

中国旅游地理常识 在中国地大物博,同时也有许多的旅游景点,那么在中国旅游都有哪些地理常识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旅游地理常识 1、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山西)、峨眉山(四川)、九华山(安徽)、普陀山(浙江) 2、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北岳恒山(山西)、南岳衡山(湖南)、中岳嵩山(河南)。它们各具特色,向以泰山之雄、华山之险、恒山之幽、嵩山之峻、衡山之秀而闻名于世。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的赞叹。 4、岩溶地貌在国际上通常称之为喀斯特地貌。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由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解和冲刷作用形成的。 5、广西桂林到阳朔漓江两岸是世界上规模做大,风景优美的岩溶景区,向有“甲天下”之誉。 7、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8、我国第二大河——黄河: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 9、我国五大淡水湖:潘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巢湖(安徽)、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我国海拔最高的湖泊——纳木错湖。

10、我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四川)、灵渠(广西)、京杭大运河(北京——杭州)、坎儿井(新疆)。 11、我国最著名的三大石窟: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大同的云岗石窟。 12、我国的三大古建筑群: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曲阜孔庙。 13、少数民族节日:那达慕大会(蒙古族)、泼水节(傣族)、三月街(白族)、火把节(白、彝、哈尼族等)、歌圩节(壮族)、请祖节(畲族)、芦笙节(苗族)、雪顿节(藏族)。 14、伊斯兰教的三大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和圣纪节 15、我国的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安阳。 16、我国四大名绣:苏州的苏绣、长沙的湘绣、成都的蜀绣、佛山的粤绣。 17、三大名锦: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杭州和苏州的宋锦。 18、三大传统手工艺品:景德镇的瓷器、北京景泰蓝、福州脱胎漆器。 19、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江苏宜兴有“陶都”之称。 20、黄果树瀑布群:位于贵州,是我国最大的瀑布群;壶口瀑布:位于九曲黄河之中,它是我国水流量最大的瀑布;诺日朗瀑布:瀑面宽140余米,是我国瀑布最宽的瀑布。 21、历史上称为“天下第一泉”的四大名泉是:江苏镇江中冷

2019山东初中地理会考汇编11 中国的自然资源

2019山东地理汇编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概况 (2019?威海)海绵城市是指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原始生态环境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和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滞和缓释,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8. 如下图所示的四种做法,不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①雨季增加地表径流 ②早时保持地面湿润 ③增强城市蓄水能力 ④增强城市净水能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答案】18. B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海绵城市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滞和缓释,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以上四种做法中,水泥铺路会加剧城市的内涝,不利于雨水下渗,不符合“海绵城市”理念,故选B。 【19题详解】 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是在雨季时减少地表径流;旱时保持地面湿润,可以增加城市的蓄水能力,也可以增强城市的净水能力,故选D。 土地资源 (2019?滨州)18.2018年6月25日是我国笫28个“土地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的系列宣传活动。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

图和漫画,完成18~19题。 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充足 B.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①和②所占比重最大 C.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地区 D.⑤适合发展畜牧业 关于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 ②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④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③④ 【解答】解:“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26亿亩,已经接近全国耕地保有量18亿亩的红线。“城市化提速“过程中,农田遭到破坏,优质耕地大量流失,因此保护耕地至关重要。特别是近20年,城市化在提速,大多数传统农区、村庄被撂荒,城郊结合部的农田被大量的高楼替代。总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故选:C。 (2019?青岛)读图14 我国某土地利用类型(阴影区)分 布图,完成29—30 题。 29.该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30.图示阴影区最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石漠化B.耕地面积减少 C.土地盐碱化D.草场退化

山东自然地理

概述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黄河下游,北濒渤海,东临黄海,是中国沿海12省(市)之一。地理范围介于北纬34°22.9′~38°24.0′,东经114°47.5′~122°42.3′之间。省境南北最长约400公里,东西最宽约700公里。全省面积约15.72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1.6%。从省区的平面形态和海陆分布状况看,全省可以小清河口至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一线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为山东内陆,东为山东半岛。内陆北、西、南3侧与冀、豫、皖、苏4省接壤;半岛东突于黄、渤海间,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遥相对峙。 山东海岸北起冀、鲁交界处的漳卫新河河口(即大口河河口),南至苏、鲁交界处的绣针河河口,岸线长3121公里。沿岸0~20米水深的浅海总面积为29031平方公里。沿岸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海湾有51处。其中以属渤海的莱州湾为省内最大的海湾,面积6060平方公里,绝大部水深在15米以内。山东近岸岛屿计299个,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的庙岛群岛北起北隍城岛,南至南长山岛,由21个岛屿组成,纵列于渤海海峡中,为山东省最大的群岛,并为黄、渤海的分界。 在地理记述上,按照行政区的分布与一定自然地理界线相结合,全省可分为鲁西、鲁北、鲁东和鲁中南。鲁西以黄河为界分为二:黄河以北德州、聊城二地区为鲁西北;黄河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以西的菏泽地区与济宁市西部为鲁西南。小清河以北为鲁北,主要包括惠民地区和东营市。潍河与沭河以东为鲁东,包括胶东和鲁东南两部分:基本上胶莱河以东为胶东或胶东半岛;沭河以东为鲁东南,又常称为沭东。小清河以南,鲁西、鲁东之间统称鲁中南。其中,南四湖以东,包括枣庄市和临沂地区南部的临(沂)、郯(城)、苍(山)区域为鲁南。 地质基础控制着山东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分布大势。在大地构造上,山东是中朝地台的一部分,分别属其3个二级大地构造单元,即华北断坳、鲁西断隆和胶辽台隆。华北断坳位于山东北部,大致在聊城-齐河-广饶以北;鲁西断隆位于省境中、西部,大致在潍河-沭河以西;潍河-沭河以东为胶辽台隆。

湘教版初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实地距离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 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 第二章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 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中国旅游地理—山东

山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山东省,简称“鲁”,省会济南。先秦时期隶属齐国、鲁国,故而别名齐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届于北纬34°22.9′-38°24.01′,东经114°47.5′-122°42.3′之间,西部连接内陆,从北向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点;东部山东半岛伸入黄海,北隔渤海海峡与辽东半岛相对、拱卫京津与渤海湾,东隔黄海与朝鲜半岛相望,东南则临靠较宽阔的黄海、遥望东海及日本南部列岛。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人口第二大省。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9月,山东省辖16个地级市,共57个市辖区、27个县级市、53个县,合计137个县级行政区。(2018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山东省调整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撤销莱芜市,将其所辖区域划归济南市管辖;设立济南市莱芜区,以原莱芜市莱城区的行政区域为莱芜区的行政区域;设立济南市钢城区,以原莱芜市钢城区的行政区域为钢城区的行政区域。) 地形地貌 山东省境内中部山地突起,西南、西北低洼平坦,东部缓丘起伏,形成以山地丘陵为骨架、平原盆地交错环列其间的地形大势。泰山雄踞中部,主峰海拔1532.7米,为山东省最高点。黄河三角洲一般海拔2—10米,为山东省陆地最低处。境内地貌复杂,大体可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地、山前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河平原、黄河三角洲等9个基本地貌类型。山地约占山东省总面积的15.5%,丘陵占13.2%,平原占55%,洼地占4.1%,湖沼平原占4.4%,其他占7.8%。境内主要山脉,集中分布在鲁中南山区和胶东丘陵区。绝对高度在700米以上、面积1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泰山、蒙山、崂山、鲁山、沂山、徂徕山、昆嵛山、九顶山、艾山、牙山、大泽山等。 气候 山东的气候属暖温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集中,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1℃—14℃,山东省气温地区差异东西大于南北。山东省光照资源充足,光照时数年均2290—2890小时,热量条件可满足农作物一年两作的需要。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50—950毫米之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季节分布很不均衡,全年降水量有60%—70%集中于夏季,易形成涝灾,冬、春及晚秋易发生旱象,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 交通运输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