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篇方法与技能专题三地理空间定位素能特训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篇方法与技能专题三地理空间定位素能特训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篇方法与技能专题三地理空间定位素能特训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篇方法与技能专题三地理空间定位素能特训

全国通用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篇方法与技能专题三地理空

间定位素能特训

选择题(22小题,每小题4分,共88分。每小题后面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下图中岛屿上鸟类众多;岛农长期种植甘蔗,蔗糖生产是该岛重要的支柱产业。近年该岛甘蔗单产下降,总产量也下降,蔗农收入减少。读图回答1~3题。

1.与该岛屿最接近的大陆为( )

A.亚欧大陆B.澳大利亚大陆

C.南极大陆D.美洲大陆

答案 B

解析图中经纬度显示该岛位于西南太平洋,属于大洋洲,离澳大利亚大陆最近。

2.众多鸟类居住在该岛东南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光照 B.热量 C.降水 D.洋流

答案 C

解析该岛受东南信风影响,东南部为迎风海岸;根据岛上河流流向确定岛屿中部为山地,故岛屿东南部多地形雨,因此植被茂密,为鸟类提供了栖息场所和充足的食物,所以鸟类众多。

3.由材料可知,近年岛上糖厂所需原料日渐短缺,原因最可能为( )

A.种植粗放,土壤肥力下降

B.旅游业规模扩大

C.糖厂增多,原料被抢夺

D.退耕还林,禁止种植甘蔗

答案 A

解析由材料可知,该岛甘蔗单产下降,由此造成总产量下降,糖厂所需原料日渐短缺。甘蔗单产下降最可能是由种植方式粗放,土壤肥力下降所致。

下图为多年平均情况下3月上旬我国某种农作物物候现象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示农作物为( )

A.冬小麦 B.春小麦 C.水稻 D.棉花

答案 A

解析图中农作物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南疆等地。3月上旬该种农作物在华北平原处于生长阶段的前期,所以可能为冬小麦。

5.导致b地物候现象比a地迟的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海拔高低

C.土壤肥力 D.降水状况

答案 B

解析b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故物候较晚;a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故物候较早。

[2017·福建泉州质检三]2016年11月30日,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据此回答6~7题。

6.我国各地冬小麦种植时机多有不同,黄河中下游地区有农谚:“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最当时”,而“霜降种麦最当时”则出现在( )

A.闽浙丘陵B.辽河平原

C.宁夏平原D.江淮地区

答案 D

解析冬小麦在不同地区种植的时间不一样,纬度低,热量充足的地区种植时间会比较晚;纬度高,热量较少的地区种植时间会比较早。根据材料信息,“寒露种麦最当时”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寒露种植最适合;“霜降种麦最当时”的地区应该是比黄河中下游地区纬度略低的地区,结合选项可知江淮地区符合,故D项正确。

7.北魏《齐民要术》“凡田(耕作),欲早晚相杂(不同播种期),防岁道有所不宜”,其原因是我国( )

A.气候的年际变化大B.降水的季节变化大

C.南北气温差异较大D.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欲早晚相杂(不同播种期),防岁道有所不宜”即指种植作物应种植多种不同类别、不同时期播种和收获的作物,以避免气候年际变化大可能引发的收获受到影响,故A项正确。

[2017·百所名校冲刺卷]基流也叫底水,是指由地下水外渗进入水系中的那部分。基流系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河流基流系数与温度、高程的关系。读图,完成8~10题。

8.该地区最可能是( )

A.西北地区B.青藏高原

C.松嫩平原D.江南丘陵

答案 A

解析读图可知,基流系数随温度和高程的升高而增大,即温度越高河流底水越多、河流上游底水大于下游,这表明该地区的河流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冰雪融水;我国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结合海拔高度可知,该地区最可能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故A项正确。

9.该地区基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

A.地下水B.大气降水

C.冰雪融水D.湖泊水

答案 C

解析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10.该地区河流最主要的开发利用方式为( )

A.内河运输B.农业灌溉

C.水产养殖D.观光旅游

答案 B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农业灌溉需水量大,故B项正确。

[2017·贵州高三测试]下图示意F国位置,家住成都的潘先生利用春节长假去F国观光旅游。潘先生于2017年1月28日5:00从成都乘飞机出发,12小时后到达F国首都,当地天气晴朗。潘先生游览了F国众多著名景点后于2月5日返回成都。据此回答11~12题。

11.F国( )

A.位于欧洲东部B.南临地中海

C.西临太平洋D.与日本隔海相望

答案 B

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和陆地轮廓,可判断F国为法国;该国位于欧洲西部,西临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12.潘先生在F国旅行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北部沿海盛行偏北风B.南部河流处于枯水期

C.北部森林落叶现象明显D.南部海滨浴场游客众多

答案 C

解析潘先生在法国旅行期间,正值北半球的冬季,该国北部沿海盛行偏西风;南部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南部河流处于丰水期;北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森林落叶现象明显;南部海滨浴场游客众多的季节应为夏季。

[2017·广西桂林适考]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下图为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及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材料中描述的葡萄园在图中的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 A

解析依材料叙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和景观图可知该葡萄园依山傍水;读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可知,只有a处依山傍水,故A项正确。

14.有诗人写道:“德萨雷是幸福的,因为有三个太阳照耀着它的葡萄园”,诗中的“三个太阳”是指( )

①太阳光照充足②莱蒙湖面反射太阳光提供热量③土壤在夜晚提供热量④石墙在夜晚释放出白天储存的热量⑤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

答案 C

解析依题意,一个太阳在天上,炙热又慷慨,①正确;一个在水面,波平如镜的湖水反射太阳光,②正确;一个在古老的石墙上,它在夜间散发着白天储存的热量,④正确。

15.图中葡萄园的耕作方式有利于( )

A.增大田间温差 B.保持田园水肥

C.抑制杂草生长 D.接受阳光直射

答案 B

解析依材料可知,葡萄园修建于山区,该地降水多,易出现水土流失;该葡萄园的耕作方式主要是修建梯田,并修筑石墙,这有利于保持水土,故B项正确。

[2017·湘潭模拟]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

了统计分析的需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16~

18题。

16.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3 550~3 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C.距河8~10 km分布人口最多

D.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答案 B

解析读图可知,不同高程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斜率变化较大,说明人口分布不均;读距河流不同距离人口密度曲线可知,该流域人口密度小,故A项错误。不同高程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在海拔3 550~3 650米之间斜率最大,说明人口总数累积多,人口比较稠密,故B项正确。根据距河流不同距离人口曲线可知,距河流1~2千米人口密度最大,说明该距离范围内分布人口最多,故C项错误。根据不同高程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曲线可知,海拔4 500米以上曲线平直,说明海拔4 500米以上人口稀少,人口密度变化很小,故D项错误。

17.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

A.巴西高原 B.南部非洲

C.藏南谷地 D.北美大草原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该流域海拔大致在3 500~5 300米之间,海拔高,结合选项可知,只有藏南谷地满足,故C项正确。

18.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水能资源分布B.地形地势和坡向

C.交通通达度D.取用水方便程度

答案 D

解析读图可知,距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距河近,地形起伏小,取水方便,故D 项正确。水能资源、坡向与人口分布关系小,该地海拔高,人口稀少,河流航运价值低。

运用GIS软件的分析功能,可以从遥感卫星获取的地表高程模型(左图)里提取河网信息(右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多年实地观测发现右图中的河谷一年里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是无流谷,则该地区可能位于( )

A.地中海南岸B.天山南坡

C.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D.大分水岭东侧

答案 B

解析地中海南岸为地中海气候,阿巴拉契亚山脉东坡和大分水岭东侧均为面向海洋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这三地理论上都不存在季节性河流;再结合左图中的高程,可排除A、C、D三项。

20.上题中的河流汛期时( )

A.地中海沿岸阴雨连绵

B.天山牧民在云杉林以上的草场放牧

C.圣地亚哥森林火险等级高

D.大分水岭山地等温线向南凸出

答案 B

解析天山南坡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当其处于汛期时,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沿岸阴雨连绵,为北半球冬季,故A项错误;圣地亚哥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当北半球冬季时,其气候炎热干燥,森林火险最高,故C项错误;大分水岭山地因海拔高气温低,等温线终年向北凸,故D项错误。北半球夏季,为了寻找气温相对凉爽的牧场,天山牧民会在云杉林以上的草场放牧,B项正确。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21~22题。

21.该地最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B.河西走廊

C.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

答案 B

解析该地最冷月气温低于0 ℃,为温带气候区,排除A、C两项;该地降水少而蒸发强,大多时候相对湿度在50%以下,故B项正确。

22.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B.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答案 D

解析河西走廊地处内陆,降水稀少,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含答案专题:区域地理 (一)(2019·贵阳模拟) 下图为某岛略图。该岛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东北部比西南部降水多。据此回答1--3题。 1、该岛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东北部() A.长期受盛行西风控制 B.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C.经常受对流雨的影响 D.沿岸有暖流的增湿作用 2、该岛屿最适宜发展() A.热带种植园农业B.地中海式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3、该岛() A.位于美洲板块B.水系形态呈向心状 C.人口分布均匀D.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可判断该岛处于东北信风带内,受岛上东西走向(根据河流流向可判定山脉走向)山脉的阻挡和抬升作用,该岛东北部降水较西南部多,A错、B对;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经常有地形雨,C错;该岛南北沿海都受暖流影响,但这不是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D错。 第2题,根据该岛所处纬度和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可判断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适合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A对;地中海气候区适合发展地中海式农业,B错;该岛山区面积广大且位于热带,而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等,分布在温带气候区的平原地区,C错;该岛多山地,草场面积狭小,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错。

第3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岛位于南北美洲之间的西印度群岛,属于美洲板块,A对;该岛中部地势高,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B错;中部山地人口密度较小,沿海狭窄平原人口密度较大,C错;根据上题关于气候的分析,可推断该岛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D错。 答案:1---3、B .A .A (二)(2019·潍坊模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我国制造企业在墨西哥建厂,以充分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便利。我国海信集团于2016年初进驻墨西哥的罗萨里托,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一年多就在当地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下图示意罗萨里托位置。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海信集团入驻罗萨里托的原因不包括() A.接近消费市场B.距原料产地近 C.税收政策优惠D.劳动力成本低 2.海信集团迅速在罗萨里托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主要依赖于() A.质量更优B.设计精美 C.规模经营D.功能多样 解析:第1题,家电生产需要的零部件较多,生产企业分散,因此我国海信集团入驻墨西哥罗萨里托并不是为了距原料产地近,B对。罗萨里托位于美国与墨西哥边界附近,可以利用墨西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由贸易区内关税的优惠政策,生产的产品可就近出口到美国市场。 第2题,根据材料“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可知,海信生产的家电产品质量更优,A对;对于家电产品,消费者往往更加注重质量,B 错;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功能多样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一年多难以做到,C、D错。

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 精选 专题2活用“五主”、“五辅”法进行空间定位

【创新设计】(浙江专用)2015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精选专题2活用“五主”、“五辅”法进行空间定位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4·浙江台州月考)读30°N线附近四个地区简图,回答1~3题。 1.①、②、③、④四城市气候特征相似的是 ()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③和④D.①和④ 2.关于图中四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该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B.②附近海域有著名渔场 C.③为该国重要的金融中心 D.④所在地区有飓风灾害 3.3月21日(春分日),当①地日出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西半球仍都处于3月20日 B.太阳位于②地的正东方向 C.该日③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D.④地的区时为22∶00 解析第1题,通过图示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可以确定,①是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②是两河三角洲地区,波斯湾沿岸,属于热带沙漠气候;③是杭州湾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④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成因上看,它也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C正确。第2题,A项,①城市为亚历山大港,它是埃及最重要的海港和第二大城市,所以A错误;B项,②城市附近为波斯湾,这里石油资源丰富,没有形成重要的渔场,所以B错误;C项,③是杭州,这里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和旅游中心城市,而不是金融中心;所以C错误;D项,④是密西西比河三角洲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受地理位置和陆地地形的影响,这里容易受到飓风的影响,形成灾害,所以D正确。第3题,A项,3月21日(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所以当①地日出时,30°E地方时为6时,由此可推知60°W地方时为0时,而东西半球的界线为20°W和160°E,所以西半球的60°W~20°W此时为3月21日,故A错误;B项,3月21日(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所以当①地日出时,48°E地方时约为7时12分,太阳已经升起,因而太阳的方位为东南方向,B错误。C项,3月21日(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北回归线及以北各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C错误;当①地日出时,此时120°E 地方时为12时,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D项,④地经度为90°W,当①地日出时,此

【地理专项备考】02 等温线图-2019年高考地理之地理图表完全解读(原卷版)

考向1等温线图上气温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部分河段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电力部门准备对该河段进行梯级开发。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流域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季风环流 C.地形地势 D.海陆位置 2.该河流最适于梯级开发的河段是 A.①以上河段 B.①②之间河段 C.②③之间河段 D.③以下河段

1.根据图中“黄河”“洮河”等文字信息可以推断,该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非季风区,排除B、D项;该流域年均温随纬度增加而增大,与纬度因素影响下的气温分布规律相反,排除A项;读图可知,年均温等值线数值由小到大的变化方向与河流流向大致相同,而河流由地势高处流向地势低处,因而可推断该流域年均温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地势。选C。 2.由上题可知,地形地势影响年均温的分布,故年均温等值线密集的河段,地势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水能丰富。由图可知,①②之间河段年均温等值线最密集。选B。 1.C 2.B 等温线图的判读 等温线图是等值线图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具有等值线的一般特征,但也有其特殊之处。 1.等温线数值的判读 (1)弯曲状况:主要看等温线弯曲的方向,若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其中间区域数值低;反之,数值高。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闭合状况:“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温线走向及其影响因素 3.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温差的大小,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安徽省皖南八校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读某地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图,完成1—2题。 1.等温线与当地等高线的契合程度是指两者的平行程度,平行程度越高则契合度越高,反之则越低。相对于闭合等温线L2而言,L1与当地等高线契合程度较低。对图中L1契合度较低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A.冬季风B.太阳辐射 C.海陆位置D.地形 2.相对于a、b、c山体的南坡而言,d山体的南坡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最可能是d山体A.纬度更低B.海拔最高 C.光照更充足D.受夏季风影响更显著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届高三期中联考)读某地某月份7℃等温线百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而变化的示意图,完成3—5题。

福建省安溪铭选中学高三地理 专题一空间定位专题

一、知识结构 根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 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根据面积、轮廓、形状定位; 地理空间定位根据地理事物典型区位特征定位; 根据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根据图例、注记、比例尺等信息定位; 根据题目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二、考点梳理(构建心理地图,建立空间概念) 空间定位的前提是建立牢固的空间概念,做到“心中有图”(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在进行复习时,要抓住重要的经纬线并将沿线重要的地理事物(如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地形区、河流、城市等)叠加起来,才能在考试中快速提取相关信息,准确进行空间定位。 1、世界地理轮廓、重要经纬线及其附近的地理事物(如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地形区、河流、城市等) (1)各大洲的经纬度范围及主要经纬线经过的位置(位置及地理事物)

非洲17°W-51°E35°S-37°N南、北回归线通过,跨南北半球,以热带 为主。 欧洲10°W-66°E36°N-71°N处于中、高纬度 北美洲170°W-20°W7°N-72°N北回归线、北极圈通过,跨低、中、高三 个纬度 南美洲82°W-35°W54°S-12°N赤道、南回归线通过,热带面积广 大洋洲110°E--130°W47°S--30°N赤道、日界线穿过,跨东西两半球、跨南 北半球,同时存在二个日期 南极洲360°62°S以南跨经度最大的洲,以南寒带为主 (2)主要的经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山脉、河流、城市、地形区等) (3)主要纬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

2、世界主要海峡的位置及轮廓(在哪些大洲、半岛、岛屿之间,沟通哪些海域) 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达那岛之间;沟通太平洋的南海—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2018年地理高考试题总结对2019年备考的启示

2018年地理高考试题总结对2019年备考的启示 地理:试题“深而广”,选项迷惑性强 试卷概况 2018年全国一卷试题难易区分度较大,选择题选项有较大的迷惑性,学生很容易纠结半天都选不出答案。综合题自然和人文地理的考查各占“半壁江山”。 试题延续了上一年的出题风格和呈现形式,设问结构上还是围绕同一主题递进式的设问,深层次、多角度考查。素材内容选取导向非常明确,注重从当今我国的伟大建设成就、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两个主要方面选取素材,通过素材具体化以及层层设问引导考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其中蕴含的地理原理,意在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点明学习地理的实用性。 试题特点 特点一:各模块考查趋于均衡 由2017年与2018年考查的模块对比可看出,考查“自然地理”的比重下降,“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比重相近,各占“半壁江山”。而且区域地理的考查占比增加,说明试题以区域作为载体,注重考查对区域特殊性的分析,考查学生构建主干知识间联系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也就是突显了“新课改”对学生提出“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并进行分析、比较与评价”的要求。 特点二:知识涵盖面广 今年的试题都是以“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着重考查“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处处体现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内容涉及自然地理部分,如地球运动、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部分:人口,农业,工业,交通、人地关系。必修所涉及的大部分知识都有所涵盖,各模块的考查趋于均衡;既有上文提及的深度,还有一定的广度。

备考建议 1、加强信息提取能力训练,注意信息与知识点的联系 “审题——获取文字提示——获取图像提示——答题模板——结合材料和区域背景分析”是解答地理试题的思维主线。在日常学习中,我们应要注意将文字与图表材料有机地结合,以获得完整的、综合性的地理信息。在审题目和材料的时候要注意画出“关键词”,如时空概念,新概念,地理术语等等,思考关键词与所学知识的联系,能否进行类比和知识迁移。读图时应注意图名、图例等信息,尤其是图例,全国卷与广东卷相比,图例数量大幅减少,意味着提示范围进一步缩减,所以我们更应该琢磨图例给我们带来的提示。 2、“以不变应万变”,着重主干知识的梳理和重构 教材是学科基础和主干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主要依据,因此我们应多钻研教材,落实课本知识。尤其注意透彻理解书本上案例所反映的基本原理以及结论的推理过程,高考对“死记硬背”知识的考查会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地注重知识的灵活运用。把握多种地理要素、地理原理和规律的内在实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灵活分析地理问题。 3、善于利用地图册,锻炼区域认知能力 区域认知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重要的学科能力。很多地理命题都以区域地图为载体,将地理问题置于具体的区域中,考查我们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来分析、评价、论证和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当中需要不断锻炼区域认知和综合分析能力。首先,我们要熟悉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重要的地理事物的分布;再者,我们要利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要素框架对书本上和地图册上典型的地区和国家的区域背景进行梳理;最后,我们还需要提炼其中的典型思路,整理到笔记本当中,在以后做题的时候可以进行知识迁移。如“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专题”中我们可以提炼出“水土流失”的成因、影响和治理措施等,可以根据区域实际情况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其他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区。 4、注重能力培养,积累“地理术语” 高考答题是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所以需要在复习备考中重视地理能力培养。例如,计算能力、等值线的判读、空间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通过新情景和新材料,不断练习和提高对主干知识的运用能力。做题的时候还要注意地理术语的积累,以减少答题的文字量,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

高考地理【专题九】世界地理 【考情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其内容包括: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等降水的分布 3.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注、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知识交汇】 一、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 项目 大洲 地形特征沿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图 亚洲地形复杂,中部 1 ,四周 2 。 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 大,约占全洲面积的 3/4。平原分布在大陆周 围地区。 400N 1000E 非洲地形单一,以 3 为主,被称为“ 4 大陆” 赤道 200E 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5 系北段;中部 6 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 原;东部7 高原 和8 山脉。 400N 900W

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9 山脉;中部是10 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 东部是11 高原。 23026’S 600W 南极洲地形单一,是七大洲中 平均海拔12 的一 洲,地面冰雪覆盖,有 “冰雪高原”之称。 800S 600W~ 1200E 欧洲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 主,海拔13 的大 洲。平原主要分布于中 部地区;北部和南部山 地分布较广。 500N 100E 大洋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14 ;中部是 15 ;东部是 16 。 23026’S 1400E 二、各地理分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 要素 分区 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 东亚 地势17 ;西 部内陆多高原、山 18 气候显著:东 部以温带季风气候和 大部分河流向东流入 太平洋;黑龙江、黄 种类多样,且储量丰 富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专题十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

专题十区域空间定位与区域地理特征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6·山东齐鲁名校协作体三模)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完成1~3题。(导学号 53490095) 1.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 ) ①水陆交通便利②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③土地和用工成本低④技术力量雄厚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 ) 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 C.劳务输出D.水土保持 3.在长江三角洲产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 ) 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 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 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 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 解析:第1题,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矿产、水能丰富,土地、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第2题,中上游地区作为长江流域的生态屏障,应加强水土保持;同时河流含沙量降低会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利于下游通航与防灾。第3题,上海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应大力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高端服务业,即第三产业,制造业应向外转移。 答案:1.C 2.D 3.A (2016·河南天一联考五)2014年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所属的五矿资源有限公司(总部设在国内)与甲国达成收购该国拉斯邦巴斯铜矿(阴影区)项目股权的合作开采协议,与甲国合作发展铜矿开采业,产品除了供应我国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为甲国局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近年来,我国矿业热衷于在甲国从事铜矿开采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铜矿需求量减少 B.甲国的从业人口少 C.我国采矿技术水平高 D.甲国矿业市场成熟 5.自21世纪初,甲国运往世界各地的铜矿产品货运量成倍增长,其主要原因是( ) A.海洋运输成本降低B.铜矿资源储量丰富 C.海面风力不断加大D洋流速度不断加快 6.若考虑运输成本,则在下列国家中,甲国的中矿企业产品首先应销往( ) A.日本B.美国 C.英国D.意大利 解析:第4题,本题关键是理解题意,我国矿业热衷在甲国(而不是其他国家)采矿的原因,应该是甲国具有优势,故D项最合适。第5题,运往世界各地的产品成倍增长,得益于海洋运输成本下降和产量提高,与风力、洋流无关;注意B项是储量丰富,储量多不一定销售多。故选A项。第6题,从运输成本角度看,应就近销售,该地位于南美洲,距离美国最近,故应首先销往美国。 答案:4.D 5.A 6.B (2016·成都一模)交通运输耗能是指将单位重量产品移动单位距离所消耗的能量(单位:千克标准煤/万吨千米),其大小主要受地形地势、经济水平、运输方式(公路大于铁路,铁路大于水运)和综合运输网密度的影响,下图为我国15省区交通运输耗能分布图。据此完成7~9题。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高三地理备考计划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2019年高考备考计划进入高三备考阶段,如何处理好地理学科内容繁多与时间紧迫的关系,做到高效备考,对每一位老师和学生而言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本学年,按照学校领导和教务处的要求,同时借鉴上届高三老师备考的经验指导,我们新一届高三地理备课组将严格结合我们地理学科的特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复习。 一、高考备考的阶段划分 高考地理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两本选修 二、各阶段高考备考的思路 一轮复习是“画龙”,二轮复习是“点睛”,三轮复习是“锦上添花”。无论是一轮、二轮,还是三轮复习都把“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作为重中之重,“死抠”一些难题的做法不可取。 (一)第一轮复习:知识要落实到位,到根。 注重基础知识的梳理和巩固,稳扎稳打,不放过知识点的细枝末梢,全面系统准确熟练地掌握所有的知识点。复习时,根据不同的内容,选

择不同的方法 A、自然地理:偏重原理、规律的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必须是精讲精练,让学生理解概念、掌握技巧,熟记规律原理的内容,并体验其形成过程。同时加强应用原理和方法的训练。 B、人文地理:偏重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难度 较小但不易住抓住重点,要求熟记某一内容的要素,注重 思维的建模,尝试根据实例进行综合(多维)分析,注重 回答问题的基本方式方法。 C、区域地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强调区域特征的概括,区域内 各要素的内在联系,区域整治的发展方向。 (二)二轮复习:重构体系,突破主干。 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归纳、综合等的过程,从而把知识规律化、系统化和条理化,是从知识到能力的升华。 (1)通过专题复习,突破主干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专题复习就是变换角度,通过归纳、迁移,将学过的知识和已经具备的基本技能及方法运用于解决问题的一种复习方法。在专题复习过程中,应突出地理的综合性和地域性特点,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应用等。 近年来的地理试卷,在考查的知识面上,一是既不追求知识点的全面覆盖,也不追求章节的高覆盖率,这似乎已成为地理高考命题的“潜规则”。二是主干知识始终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且常考常新,近年来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哈尔滨模拟)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读图回答1~2题。 1.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A.280千米B.550千米 C.850千米D.1 100千米 解析:从甲到乙沿40°N纬线大致跨10个经度,其距离可借助30°N纬线上10个经度的长度来推算,10×111×cos45°

C.东北地区D.内蒙古高原 解析:第3题,从9月13日图可知,b城被淹没受影响最大;一旦堰塞湖溃坝,c城受灾严重,而a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故选B。第4题,从9月11日图可知,城镇多沿河流分布,这与青藏高原地区的城镇分布最相似。 答案:3.B 4.A (潍坊模拟)沿甲图E-F,A-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图回答5~6题。 5.①地比②地() A.气压高,风速大B.气压高,风速小 C.气压低,风速大D.气压低,风速小 6.②地此时的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解析:第5题,从丙图上可知①地气压高于②地,从丙图曲线的倾 斜趋势可推测出①地附近的等压线比②地稀疏,故①地比②地风速小。 第6题,综合乙丙两图可知图甲区域为一高压脊控制,如图所示,②地 位于脊线上,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其风向都是偏西风。 答案:5.B 6.A (广东高考)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 8.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高中地理 中国地理空间定位专题

专题一中国地理空间定位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1-5题。 1.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更大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2.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季风气候 B.广泛分布红壤 C.河流结冰期长 D.耕地多为旱地 3.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 素是 A.海拔B.热量 C.水分 D.土壤 4.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B.纬度位置 C.盛行风向 D.海陆位置 5.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C.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读图“我国东部某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6—8题。 6.若图示地区位于东北平原中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地以种植冬小麦为主B.②地利于发展蔬菜种植 C.③地最适宜种植苹果树D.④地应大力发展乳畜业 7.若图示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平原地区夏季光热充足,利用棉花生长 B.洪涝、盐碱、伏旱是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 C.城镇适宜发展油菜加工工业 D.内河航运是该地区主要的运输方式 120° 40° ° 110° 乙 甲

8.若图示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地以种植水稻为主B.②③两地发展城效农业条件优越 C.④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D.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读某海岛示意图,回答9~10题: 9.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B.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C.地处热带区域,不受寒潮影响 D.河流有明显汛期 10.关于该岛经济发展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可以发展电力 工业 B.热带季风气候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 C.著名的莺歌海盐场位于该岛东海岸 D.主要工业区位于该岛的丘陵台地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通过调查,记录了该地区农事活动的时间表。分析表中信息, 时间6月~9月9月~次年6月6月~9月农作物种植玉米小麦玉米 11.该地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A.松嫩平原 B.黄淮海平原 C.鄱阳湖平原 D.准噶尔盆地的绿洲 12.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可能是 A.低温、冻害 B.地形、水源C.旱涝、盐碱 D.光照、风沙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图2—1),完成13—15题。 13.规划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B.发展新的经济部门,缓解城市就业问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2011年高考天津卷)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1.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2.根据下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在苏南盛夏,甲地闷热难挡 B.若在苏北冬季,丁地从此日感觉稍暖 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于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 读我国西南某地区主要铁路分布图,回答以下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铁路线⑤于1997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并投入运营,是我国首条公司化合作的铁路。 影响该铁路走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5.在图中M、N两城市的商业网点,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其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②包装技术的进步 ③冷冻、保鲜技术的进步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6.我国西南交通网络的建设,正朝着水陆空三位一体、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①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水平②发展我国与西南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③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④维护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在无林地区20 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的成分 D.含蓄水源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不断提高,我国部分铁路路段实施了列车运行调整,部分城市之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度缩短,大大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读图回答以下2题。 8.此次调整体现了现代运输的 ( ) ①专业化②高速化③网络化④智能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下列有关图示铁路客运专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是影响客运专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客运专线的开通将进一步扩大上海、北京等商业中心的经济腹地 C.客运专线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对全国铁路网影响不大 D.客运专线都经过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经济地带 读下面湘北某城市略图,回答以下3题。

(全国适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5交通运输专题卷

微专题 (十五) 交通运输 (2017·安徽淮北二模)“茶之初,姓本蜀”,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山间铃响茶香来”,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川藏“茶马互市”的景象。“一春心事在新茶”,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而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据此完成1、2题。 1.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主要是因为( ) A.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 B.位置优越,交通发展便利 C.文化相似,民间交流密切 D.需求较大,沿线资源丰富 2.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 ) 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 B.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 C.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 D.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 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材料提到,“茶马古道”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四川和西藏相邻,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是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第2题,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由于四川是盆地地形,冬季冷空气受到北侧山脉阻挡,则可知“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是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故选D项。 (2017·河南省模拟)瓜亚基尔市位于厄瓜多尔西南部瓜亚基尔湾内瓜亚斯河西岸,始建于1535年,工业发达,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工矿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下图为瓜亚基尔港地理位置示意图(横线表示港口区,黑点表示仓储区)。据此完成3~5题。

3.瓜亚基尔港口区建于该市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海洋较近B.地势平坦开阔 C.工业密度较高D.远离城市水源区 4.瓜亚基尔港地处赤道附近,但港口全年作业环境气温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海湾,海风影响显著 B.海拔较高,地面辐射较弱 C.森林广布,调节功能较强 D.云雾较多,太阳辐射较弱 5.若一艘商船从瓜亚基尔港出发前往新几内亚岛,最佳的洋流航线是( ) A.西风漂流航线B.北赤道暖流航线 C.北太平洋暖流航线D.南赤道暖流航线 答案 3.B 4.A 5.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瓜亚基尔市北部地势较高,以山地为主,南部地势平坦开阔,以河口三角洲为主,故南部地区适宜建设港口区和仓储区。第4题,读图可知,瓜亚基尔市虽靠近赤道,但因濒临宽阔的海湾,受海风吹拂影响显著(或受海洋调节作用显著),导致夏季气温并不高,冬季因纬度较低且受海洋的影响,气温比较高,非常适宜全年港口作业。第5题,读图并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瓜亚基尔港位于南纬2°~3°”之间,与自东向西流的南赤道暖流几乎在同一纬线上。该商船从瓜亚基尔港出发前往新几内亚岛采用该洋流航线,顺水顺风,航行速度较快。 (2017·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6、7题。

2014届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学案:空间定位专题.DOC

学案2空间定位专题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地理学因地制宜思想的核心与关键。以各种形式的区域图为载体考查相关地理原理和能力,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主要形式,而解答这类题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空间定位。因此掌握空间定位的方法是高考得高分的保证。方法一根据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 典例1(2013·新课标全国文综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据此完成(1)~(3)题。 (1)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 ()[来源:学优gkstk]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来源:学优gkstk] (2)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弱D.光照较强 (3)夏季,S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 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 答案(1)D(2)C(3)D 解析第(1)题,结合经纬网知,该地(旧金山)位于北美大陆西岸,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下垫面温度较低,夏季当海洋暖湿气流经过时形成大雾天气。第(2)题,当风力较弱时,雾气不易扩散,S市常被大雾笼罩。第(3)题,S市位于30°N~40°N太平洋东岸,

夏季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都可以通过一组具体的经度和纬度来确定。利用经纬网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最准确的方法,这种定位方法要求学生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不仅要脑中有图,而且要脑中有网(经纬网),要用经纬网覆盖脑中的地图,特别要注意掌握一些重要的经纬线,其他经纬线根据这几条推算即可。 经线穿过地区 0°经线欧洲西部(英国伦敦)、非洲西部 30°E 欧洲中部、非洲东部(开罗、东非高原等) 60°E 乌拉尔山、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等 90°E 叶尼塞河、新疆、青藏高原、恒河三角洲、孟加拉湾 120°E 亚洲东部(台湾海峡)、澳大利亚西部 60°W 北美洲东部、南美洲中部 90°W 北美洲中部(密西西比河)、墨西哥湾等 120°W 北美洲西部 纬线穿过地区 0°非洲中部(刚果盆地、东非高原等)、东南亚、南美洲北部(亚马孙平 原) 23°26′N 北非、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华南、台湾岛、夏 威夷、墨西哥高原、墨西哥湾 66°34′N 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北美北部 23°26′S[来 源:https://www.wendangku.net/doc/2e8481972.html,] 非洲南部(马达加斯加岛)、澳大利亚中部、南美洲中部(巴西南部) 66°34′S 南极大陆外围 下图所示区域是我国某水果的重要产区。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果汁饮料企业适宜在此地建厂的是()

2012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空间定位专题

2010届高三地理专题一空间定位学案 一、知识结构 根据地理事物的地理坐标定位; 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根据面积、轮廓、形状定位; 地理空间定位根据地理事物典型区位特征定位; 根据特殊地理事物定位; 根据图例、注记、比例尺等信息定位; 根据题目提示信息辅助定位。 二、考点梳理(构建心理地图,建立空间概念) 空间定位的前提是建立牢固的空间概念,做到“心中有图”(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在进行复习时,要抓住重要的经纬线并将沿线重要的地理事物(如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地形区、河流、城市等)叠加起来,才能在考试中快速提取相关信息,准确进行空间定位。 1、世界地理轮廓、重要经纬线及其附近的地理事物(如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地形区、河流、城市等)

(2)主要的经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山脉、河流、城市、地形区等)

(3)主要纬线及其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 2、世界主要海峡的位置及轮廓(在哪些大洲、半岛、岛屿之间,沟通哪些海域)

马六甲海峡:马来半岛—苏门达那岛之间;沟通太平洋的南海—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霍尔木兹海峡:伊朗—阿拉伯半岛之间;沟通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 白令海峡:楚科奇半岛—阿拉斯加半岛;沟通北冰洋—太平洋 曼德海峡:阿拉伯半岛—非洲大陆之间;沟通红海—印度洋 土耳其海峡:黑海—爱琴海、地中海之间 直布罗陀海峡:伊比利亚半岛—非洲大陆;沟通地中海—大西洋 英吉利海峡:大不列颠岛—欧洲大陆;沟通北海——比斯开湾 麦哲伦海峡:南美大陆——火地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南太平洋 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极半岛之间;沟通南大西洋——南太平洋 莫桑比克海峡:非洲大陆——马达加斯加岛之间(世界最长的海峡) 3、世界重要国家的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及轮廓) 中国:4°N——53°N,73°E——135°E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在,地处中、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印度:8°N——33°N,72°E——97°E 北回归线穿越中部,大范围地处低纬度地带的东半球。 日本:31°N——46°N,130°E——145.5°E 地处太平洋西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群岛国家。 德国:48°N——55°N,6°E——15°E 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的东半球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上。 俄罗斯:43°N——78°N,28°E——170°W 北极圈穿越北部,地跨东、西半球和欧、亚两洲的欧洲国家,位于中、高纬度地带美国:25°N——49°N,125°W——73°W 本土大范围位于中纬度的西半球,有海外州:夏威夷。 巴西:34°N——5.5°N,74°W——42°W 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属低纬度,热带雨林最广。 埃及:21.5°N——31.5°N,25°E——35°N 北回归线穿越南部,大范围是低纬度的热带沙漠。 澳大利亚:41°S——10.5°S,113°E——153.5°E 南回归线穿越中部,位于中、低纬度的东半球,独占澳大利亚大陆。 5、一些重要经纬线上的地形分布特点(熟记)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高三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一、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起点低、内容细,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但还不能满足地理高考的要求。二轮复习应该是一轮复习的延续与深化,在继续强化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基础之上,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是二轮复习应该实现的最重要目标。 二、二轮复习专题划分的依据 (二)高考考核目标的能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是高考考核的重要目标之一。二轮复习仍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基本能力,继续强化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这是由高考的要求与地理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地位,在于这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地理高考强调对地理主干性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些知识点的复现率很高。如自然地理中的地图和等值线的判读;地球运动和时间计算;大气运动中的天气和气候;水的运动中的洋流和径流;地表形态塑造中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等。人文地理中的五大区位因素、环境问题等。这些知识又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的某些区域为载体进行测查。这些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考查有很大的可操作性而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是高考考核的又一重要目标。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恐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爬行类动物族群,在距今大约2亿3 500万年至6 500万年曾经繁盛一时,支配全球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读图,完成第1~2题。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1.恐龙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于恐龙的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气候发生剧变所致,这些学说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共同原因是( ) A.气温变化 B.植物变化 C.降水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1.D 2.D (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A.风化基岩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4.图示区域(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故选D项。第4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

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故选A项。 (2018浙江稽阳3月联考)下图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丙地的自然带是( ) A.温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温带草原带 6.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丙地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类型为草原。第6题,据图可知,甲—乙—丙的自然植被的变化是由于降水的差异引起的,故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8浙江11月选考,15~16)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8.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答案7.C 8.C 解析第7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图可知,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为南北更替,故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C项。第8题,考查自然带的成因。由图可知,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下方自然植被为草原、荒漠,说明甲地相对其下方水分条件较好,故选C项。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1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19 空间定位能力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19 空间定位能力 [高考命题展望] 区域定位就是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区域地理复习的第一步,也是解区域地理试题的钥匙。区域地理空间定位作为区域地理学习和研究区域、分析区域的基础,在地理学科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预计今后高考命题关注点:⑴以区域地理为背景,考查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区域自然、人文特征、区域内的人地关系等。⑵以区域特征为素材,比较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分析区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如中国西部与俄罗斯东部(或美国西部),珠三角与长三角,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黄土高原与亚马孙平原的环境问题等。⑶以某区域的自然、人文资料为信息,进行区域有关知识的考查,此为“无图考图”。需要学生根据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推理,来进行地理空间定位,进而对区域内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并解答问题。 [主干知识串讲] 空间定位”十”法 1.利用经纬网定位 地理事物都有精确的经纬度位置,要仔细观察地图,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经纬度位置,当具备了较扎实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解题时就能通过经纬度数据进行正确判断。如:北美大陆中部经度约为100°w;我国中部经度约为100°E,南回归线穿过非洲南部、澳大利亚介于10°S~40°S和120°E~150°E之间。 2.依据海陆位置定位 每个地方都有自已的海陆位置,有些位于大陆东部,有些处于大陆西部,有些深居大陆内部,有些被海洋所包围(如岛屿),利用这一特性可确定地理事物的大致位置。 3.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 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湖南省的形状象人头,湖北则象顶帽子,黄河像个“几字”形、长江中下游的的形状则象个字母“W”。要善于发挥想象,把轮廓、形状特征作为判断地理事物分布的一把钥匙。 4.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成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往往能够心明眼亮 5.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定位 很多地理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特征等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