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系统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系统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系统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系统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系统整体优化的研究与实践

0 引言

《基础护理学》是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是作为一名合格护士的必备条件,也是护理质量的基本保证,对该门课程的实验教学系统进行优化改革,提高操作技能教学效率,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将对高等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建设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自2006年以来,我们以现代护理观为导向,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对《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整体优化改革,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目标优化研究

教学目标指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好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课堂行为以及教学评价都具有重要作用[1]。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系统整体优化过程中,我们以先进的教学目标理论为指导,注重对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目标的科学设计。

1.1教学目标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不仅是有关动作技能的教学,同时还承载着对学生基本情感及能力的培养,要认识到在实际护理实践中,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这三方面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例如护士在为病人导尿时(动作技能),也在进行着操作程序的记忆和对具体情景的分析推理(认知),同时她们对这个任务会产生某种情绪反应(情感)。因此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需同时设置这三方面的目标,重视学生的职业情感及处理好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

1.2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遵循其基本原则

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目标应以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总体目标为指导,包含本学科全部重要技能,强调基本技能,纳入临床最新基础护理技术成果;目标的层级应符合教育心理学原则,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具有可行性,如模仿是指学生按提示要求做出动作或再现示范动作,操作是指学生在不需指导的情况下能按程序步骤完成动作技能,准确是指学生能熟练完成全套动作技能[2];目标应具有可测性,使教学评估达到量化。

1.3教学目标的表述应符合标准

一个表述较好的教学目标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目标的具体条件,学生实现目标的行为方式,学生完成任务的合格标准;目标陈述的应是学生学习的结果,目标应明确、具体,能反映学生习得技能的水平层次。

1.4根据以上教学目标设计思路和原则、标准,编制完成了适用于护理本科

《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目标一套。

2.《基础护理学》实验教材优化研究

教材是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师、学生和教材)之一,是师生赖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教材不同的呈现方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信息的接受和加工状况。我们吸收现代护理学的新理论与技术研究成果,并融入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尝试应用教育心理学原理重新构建了基础护理学技术体系,编写完成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图解》,已正式出版。

2.1内容特色除系统介绍了护士必须掌握的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吸收了现代护理学中新的技术研究成果外,本书在第一篇中分3章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出发,简述了操作技能的形成、保持及影响操作技能获得的因素,重点阐述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学与教的策略,如什么是有效的讲解与示范,什么是有效的练习与反馈,并叙述了操作技能迁移规律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使对动作技能的教与学不能仅停留在经验层面,而应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2.2体裁上的特色

一方面从认知纬度对教材进行优化处理,提高其可懂性,一方面从情感纬度激发学生积极情感,包括:①各项操作流程先突出主要步骤,使学生首先对操作框架有一整体的了解,形成整体图式,而不是零碎的片段。②具体流程与主要步骤相对应,编排简洁,脉络清晰,重要概念、术语、数据等用黑体字排印;③各章后有补充插框,内容为与本章节相关的知识及技能介绍,如无菌技术章节后附有无菌技术的起源介绍,可拓展知识,增加趣味,激发思维;④本书是图解性指导书,书中附图450余幅,绝大多数为真人实景拍摄,增加了操作的直观性,使操作形象、生动,并有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3.《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方法研究

操作技能的学习有其心理学基础,要切实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许多心理学家开始偏向于用认知的理论来解释操作技能的学习,他们强调操作技能的学习并非是一个直接的,机械的S—R(刺激-反应)的联结过程,而应在S—R 形成联结之间镶入一“中间变量”,即必须有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成分的参与,因此,我们根据当前教育心理学对操作技能的研究现状,结合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特点,着眼于激发学生高水平的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提高操作技能的学习效率,我们进行了三个探索性教学实验研究。

3.1操作流程图片法研究

图片是一种教学媒体,加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图片可通过提供编码表象而用于指导学习,并认为在操作技能的学习中,图片往往描绘出操作的顺序及操作所包含的动作,可以为要习得和要记住的操作步骤顺序的呈现提供一个有效的媒

介[3]。

3.1.1 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进行了操作流程图片法的教学对比实验研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操作流程图片法干预,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法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控制班和实验班的技能相关理论测试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有显著差异。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操作流程图作为一种静态的图片,可供学生反复观看比较,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运动表象,有利于操作技能的形成,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3.1.2提出了操作流程图片法的实施程序:即教师示范、讲解后,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除有教师的辅导、纠正外并同步展示操作流程图片。我们已拍摄完成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图片一套。

3.2心理练习法研究

心理练习是指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操作技能的过程中,根据所学技术的动作要领、顺序、方法和时间,作系统的回忆,即在头脑内反复思考身体动作的进行过程[5]。

3.2.1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开展了心理练习法教学对比实验研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心理练习法干预,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法行差异显著性分析,控制班和实验班的技能相关理论测试和操作考核成绩均有显著差异。经讨论分析认为,心理练习是对所学操作过程作系统回忆,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经过思维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具体化的加工过程,揭示动作的本质规律,这样可使学生深刻领会动作要领和做法,从而建立清晰而准确的动作表象和动作概念,促进操作技能的形成并提高对所学操作技能的认知水平。

3.2.2提出了心理练习的基本方法:①心理练习前应向学生介绍有关基本知识,了解心理练习与掌握操作技能的关系;②指导学生进行实际练习,心理练习一般程序:采取自然、放松的姿势——入静、微闭双目——深呼吸——想象操作过程——徒手练习技术动作;③学习新操作后进行心理练习时,应在教师正确、清晰的暗示语指导下进行;④复习巩固课进行心理练习时,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单独完成练习,注意个别指导、启发;⑤每次课后布置心理练习作业,学习操作技能期间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10—15分钟。

3.3追加反馈法研究

追加反馈亦称外部反馈,是用于描述与技能操作相关的感觉反馈之外的附加信息,通常是由教师或某种自动化的记录装置提供给练习者的反馈信息。追加反馈有同步追加反馈,即在个体操作或练习过程中提供的外部反馈;末端追加反馈即在个体完成一次练习或操作后提供的外部反馈。

3.3.1在基础护理实验教学中开展了追加反馈法教学对比实验研究,对控制

组学生进行常规的同步追加反馈,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末端追加反馈,两组学生的操作考核成绩有显著差异,讨论分析认为,在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教学中,同步追加反馈使学习者偏离了关键的任务内在反馈信息和自身觉错能力的形成,不利于操作技能的学习,而末端追加反馈能使学生在没有获得追加反馈信息之前,学生进行了自我错误操作的估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末端追加反馈,有助于学生根据自己操作出现的问题制定解决的策略。

3.3.2提出了末端追加反馈的基本方法:学生在常规进行操作练习时,要求在练习过程中或一次练习结束后同组同学或教师均不给予练习者任何形式的有关该次练习的追加反馈,而是要求每位学生在一次练习结束后先对自己该次练习进行自我错误的估计并记录在练习反馈表上,直至一次练习课结束前,再由同组同学或教师根据考核评分标准,对每位小组成员在本次练习课中所有的练习情况进行小结性的追加反馈并记录。

3.3.3改革了基础护理实验报告册:常规基础护理实验后,学生往往机械的照抄书本内容以完成实验报告,对于技能的学习几乎没有帮助。本研究根据实际教学现状设计练习反馈表,并要求学生在进行末端追加反馈时使用,观察表明,新实验报告册的使用,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有效提高技能学习的效率。

4.《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测评手段优化研究

基础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同时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不仅有“鉴定”和“改进”作用,还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6] 。传统的考核方法比较机械化和单一化,学生碰到实际情况后往往不能准确选择和应用所学的技能。我们根据初级护士资格考试考题中的病例设计了开放性情景化操作考核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1我们在护理本科班中实施了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情景化开放测评的考核方法,两组学生成绩进行比较,对照组平均成绩为(81.5±6.43)分,实验组为(82.3±6.43)分,P>0.05,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这说明新的考核模式虽增加了考试的难度,但未对学生成绩造成影响。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5%学生认为新考核模式对激发学习主动性有极大帮助,大部分学生在考前认真复习了护理诊断的相关知识,并参看了护士资格考试的部分考题。91%学生认为新考核模式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身的人性化意识,认为通过操作考核前复习、考核中病例分析、教师交流,考核后教师点评,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4.2提出了“情景化开放测评”方法:考核时实行一对一的模式,每位老师持有足够的病例,学生入场后当场抽取,根据病例情景回答至少2个主要护理诊断,并分析该患者现在需要实施的基础护理操作项目。教师与学生交流后,指出

学生分析的对、错之处,并选择病例恰当的两项操作让学生进行情景化考核。考核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根据病例的具体情况与患者交流及进行个性化操作,学生在考核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可在旁观摩。

总之,实践教学环节是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正确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及方法,对基础护理实验教学系统中诸要素进行整体优化设计和改革,有利于提高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护生的动手能力及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光和影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光和影》实验改进与创新 教师:田小红 秦皇岛市昌黎县第二完全小学

《光和影》实验改进与创新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第二完全小学田小红 1、实验在本节课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影子实验和阳光下物体的变化规律实验是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光和影》、第2课《阳光下的影子》和第3课《光是怎样传播的》中的教学实验。通过这三课教学使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照物体的影子的变化情况、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和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和影的实验在本单元教学中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该实验的操作,让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的思想。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学生每次实验手电筒的位置和投影的位置掌控不好。此教具制作简单,实验方便直观,能准确测量出物体影子的变化数据、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实验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一个教具多种用途,减少误差,不受天气和时间制约。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1)创新装置: (2)创新材料: 手电筒一个、螺丝钉4个、长50cm宽30cm长方形底座一个,长30cm宽25cm的光屏一个,圆弧铝板一个,小长方体两个,打孔的木板三个 (3)创新装置使用说明: 实验过程(一)《光和影》 (1)用固定在弧槽上的手电筒照射物体,沿着弧形改变对物体照射的角度和方向,画下每次物体的影长。 (2)用方座侧面的手电筒,照射物体,沿着平板木槽由远到近拉动物体,在对面立着的光屏上读取物体的影子的长度。 (3)把物体悬起,手电筒在圆弧的中间位置和方座的侧面照射物体,画下物体的投影。 实验过程(二)《阳光下的影子》 1、用手电筒表示太阳,从东边方向打开矿灯,这时阳光下木棍影子最长太阳位置最低,影子和太阳方向相反。 2、沿着弧形匀速慢慢移动手电筒,阳光下木棍影子随之慢慢

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

“新课程背景下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课题中期评估报告 扬州市翠岗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思路 ⒈本课题研究的目标是:尝试建立合理的实验教学范式。切实改变无效课堂实验教学形态, 提升课堂效率。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尝试建立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实验教学方式,达 成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引导其学会学习及切实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方式、促进教师钻研实验教学中的指导方法和策略、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这两大目的。 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是:从现实存在问题入手,结合新课程系列理论、国内外关于实验教学 有效性的各种观点为指导和参考,根据教材具体内容、学生学习现状和个性、心理特点进行相应的行动研究并形成我们的观点,建立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的课堂模型,创造良好的实验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改进学习方式。综合运用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文献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实证与个案研究相结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⒈研究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和策略:对于不同类型实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 的教师指导策略和方法。在实验教学中,构建互通的又具有个性化的指导模式,并尝试提炼某些实验方式特有的基本教学模式。 ⒉通过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指导,教会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 作技能,最终达成实验教学中学生得以有效学习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主动探究的兴趣,特别是在创新意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 ⒊为进一步促进教师努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应用现代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 经过实践检验,找出有效的“实验教学”的指导方式及策略,作为实施课堂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并将之运用到实践教学中。 ⒋作为课堂知识的拓展和补充,课后的小实验、小制作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对学生的发 展也非常重要,研究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有效的开展这些活动,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⒈在理论学习中更新教育观念。 ⑴进行课题研究首先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的学习、理论的普及。因此,我们采用了采取 集体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教育教学类刊物,学习有关教学质量与评价的教育教学理论,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边学习边积累边实践,及时反思,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有质量的论文。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实验课题产生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实现教育思想、 教育观念的转变。 ⑵结合研修专题,扎扎实实学习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写好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 继续学习新课程、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时刻关注课改的热点,以新课程的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同事学、向学生学,学习

我国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我国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发展现状综述 洪慧婷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虚拟实验具有透明性、共享性、互动性、自主性及可扩展性等特点,能为目前实验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策略和方法,因此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通过数量统计法和内容分析法,基于对CNKI网上近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该文探讨了本领域的研究重心、研究内容,浅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期望为虚拟实验教育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今后开发出设计合理、功能全面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虚拟实验教学系统;虚拟实验;发展现状 一、研究背景 教学实验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验证知识、探究客观现实规律不可缺少的途径。近年来,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实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学校实验经费不足、实验设备严重缺乏、学校实验场地空间有限等。而且随着现代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网络远程教育中的实验教学已经成为一个新的难题。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采用计算机技术构建的各种虚拟实验室,为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法[1]。 通过对2001年到2010年间发表的有关虚拟实验教育应用文献的收集与查阅,分析了虚拟实验教育应用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虚拟实验教育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并为今后开发出设计合理、功能全面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奠定基础。 二、虚拟实验教育应用文献分析 (一)概念界定 1999年5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举行的虚拟实验室专家会议上采用如下定义:虚拟实验室是为研究和创新活动提供远程协作和实验的一个电子平台。这主要从实验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角度描述,虚拟实验作为远程教学的组成部分,为远程学习者提供实验教学,成为学习者新的学习方式,同时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1]。 (二)文章数量统计 以“虚拟实验教学”为精确主题在CNKI 网上搜索,根据题目筛选出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章,统计出每年文章发表数量的情况,统计出每年文章发表数量的情况。(见表1)表 1 文章数量统计(2001年~2010年) 时 间 中国 期刊 全文 数据 库 中国 优秀 硕士 学位 论文 全文 数据 库 中国 重要 会议 论文 全文 数据 库 中国 博士 学位 论文 全文 数据 库 总 计 2010 55 6 2 0 63 2009 34 7 2 0 43 2008 26 16 3 0 45 2007 21 7 0 0 28 2006 15 4 1 0 20 2005 16 5 1 1 23 2004 20 1 0 0 21 2003 7 1 0 0 8 2002 2 1 0 0 3 2001 2 0 0 0 2 总计198 48 9 1 256 (三)文章研究内容的分类 教育技术94定义中,确定了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即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通过对256篇文章内容的纵览,将文

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研究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永靖县三塬学区肖海发 【内容摘要】小学科学课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学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科学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门实验课,实验在小学科学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无论是分组实验,还是演示实验都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还能验证知识提高说服力,同时科学实验是融直观性、实验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能达到揭示自然奥秘的目的,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和爱好,更主要的还是能够提高学生培养观察能力和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重视实验,做好实验,成了学生学好科学课程的必要条件之一。 【关键词】探究实验教学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科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无疑是科学学科的关键所在,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能力,以学生为主体,探究为核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性思维,如何在科学课中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谈一些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做法。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人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小学科学探究性教学是引导儿童热爱科学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本来就好奇好动,这些实验对他们最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例如在教三年级科学下册12课《让灯亮起来》,课堂上要做的第一个实验,用导线连接电路,叫小灯泡亮起来,为了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对该实验的兴趣我就给学生打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给同学们猜,同学们各种意见交流、启发、磨石、碰撞,最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举起手,异口同声地说是“电灯”。这个谜语既唤起了学生对黑夜中明灯的回忆,又点出灯的特点是

实验教学智能管理系统

实验教学智能管理系统 (电脑端)学生使用说明 为了强化实验教学过程管理、规范实验开出、促进实验室开放、增强学生选课自主性、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从本学期开始启用“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本管理系统实现了实验中心信息管理、实验项目信息管理、实验教师排课、学生选课、实验报告提交、成绩评定等功能,为师生搭建学习、交流、互动的平台,改善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实验教学智能管理系统目前面向学生开放1个模块:实验教学。此功能现只面向“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和“工程化学实验”开设。其中,“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和“无机化学实验”分为两种:8次实验(32课时)和4次实验(16课时);“工程化学实验”有2次实验(8课时)。由于该系统是第一次运行,目前在系统中预设的实验项目只有4个。因此,修读4次实验(16课时)和2次实验(8课时)的学生必须在7-18周内完成实验任务,工程化学实验的同学在开设的4个实验中任选2个完成;修读8次实验(32课时)的学生在7-18周内完成4个预设实验,另外4次实验另行安排。目前,教务处已为学生在课表中指定了实验时段,该时段在系统中默认预设为该学生的优选时段,请各位同学一定尽量在优选时段选定相关实验,在预设名额不够的情况下再选择其他时段,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优选权! 最后提醒:4个实验全部选定以后,务必按照生成的实验课表中限定时段来到指定实验室完成实验任务!预设的4个实验分别为: 实验一、重结晶法提纯硫酸铜 实验二、沉淀原理及沉淀反应 实验三、氧化还原反应与电极电位 实验四、d区元素钛铬锰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实验教学基本步骤 实验教学基本步骤为:系统登陆→选课→学期末查看实验成绩。 2.公共基础实验选课操作 学生使用学号登陆系统,密码默认为学号,登陆后可以自行修改。登陆后,点击左边菜单“学生选课”,右边选项卡点击“公共基础实验”。下方列表显示待选的实验课程。 对应课程点击“进入选课”,进入项目选课界面。左下角的“请选择项目”为实验名称,开课阶段(阶段1为7-10周,阶段2为11-14周,阶段3为15-18周)为实验时间,基本按照教务处课表安排进行选课。

改进和加强实验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改进和加强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宜都市高坝洲中学罗永菊 内容摘要: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改进和加强实验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同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一些努力和探讨:一是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二是合理增加和改进教材中的实验;三是精心组织,做好每一个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四是优化实验探究,培养创新能力;五是将纯化学实验变为生活化学实验。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使课堂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关键词:化学实验效率 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离开实验,化学科学根本就不能发展,化学教学也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初中化学是启蒙教育,学生刚迈进化学课堂,一切都感到陌生,唯独对化学实验表现出极大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加强化学实验教学,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这里应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是表面的、短暂的,他们喜欢看实验、做实验,是一种猎奇的心理。学生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只在乎玩仪器,看稀奇,根本弄不清实验时应该看什么,应该想什么,应该做什么。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只注意了做,并没注意探究的过程,没有养成实验探究的习惯。实行新课标以来,我们在实验教学方面做了不少努力,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具体表现在: ①对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师和学生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有时忙起来就用板书板画讲实验,有时用课件代替实验,化学实验的新鲜感和真实性没有了。部分学生惧怕实验,不爱动手,懒于观察,缺乏探究和体验的欲望。②实验教学组织难,一直以来,教师在演示实验时,学生就变得异常活跃,课堂也成了闹市。一会儿前面学生站起来,女学生还发出各种尖叫,后面的学生看不见干脆跑到讲台上来,还有一部分差生趁机在下面聊天,打闹。课堂秩序混乱,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实验时,稍不注意,教学就会失控。③实验行为低效,主要指的是学生自主实验,有些学生不认真研究实验目的和要求,只是觉得好玩,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做许多与实验无关的事。做实验报告时照别人一抄了事。如此,很难养成良好的实验探究习惯。④实验类型单调,实验类型有: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等。初中化学实验,多数是验证性实验,新

(完整word版)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标准 所属系部:护理系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基础护理技术》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范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 (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及答案(1)复习进程

第一章学校教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规划 一、开发背景介绍 信息社会的高科技,商品经济化的高效益,使计算机的应用已普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对于正在迅速发展的各大高校而言,同样有着重要意义。现如今高校为适应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办学的需要,扩建、扩招已在寻常不过。自然就会有更多的学生信息需要处理。如果只靠人力来完成,必然是一项非常繁琐、复杂的工作,而且还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错误,这不仅会给教学及管理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不益于学校全面快速发展的需要。在高校中,教务管理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质量直接取决十教务管理水平。现如今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可谓日新月异。在数字校园理论逐步应用的过程中,各高校一方面不断投资购建各种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另一方面也不断开发实施了各类教学、科研、办公管理等应用系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信息化建设体系。教务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对学生信息的注册、修改,学生选课及课程管理和学生的四六级考试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管理;对教师课程的管理以及对选课学生评分的管理;和管理员对教师、各类考试的综合管理等主要的功能。教务管理系统运行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学校里的主要工作,一旦此系统出错,不仅学校的教学进度安排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还会危及到每一个在校学生的切身利益。所以设计一个功能相对完整、操作简单以及界面友好的教务管理系统变得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教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出错率,精简人力、物力的投入,各个高校均建立了自己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为学校的动态管理和分析决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的学校的教务管理也逐步从手工转到计算机自动化信息处理阶段。通过这个系统,用户可以方便的对教师信息以及学生信息和学生成绩资料进行添加、修改和删除操作,还可以对学生资料和成绩进行查询操作。除此之外,对用户的添加和删除操作也很方便。教务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它能够实现整体规划教学资源(学生,教师,教室),评估教学质量,制定教学计划,检查教学进度,给学校的教务人员管理教务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胡满意

开题报告《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土默特左旗民中附属小学胡满意 2012年3月15日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土默特左旗民中附属小学胡满意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而实验又是科学探究的基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质就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科学知识,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有效的科学实验探究活动必须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来实现。因此,教师、学生及科学课堂都必须进行角色转换:教师是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要真正成为科学学习的主人,而科学课堂必须成为科学学习和交流的重要场所。自实施新课程以来,科学探究的理念已在我校广大科学教师心中扎下了根,科学探究等现代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科学课堂教学。科学课上,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明显比以前多了。广大教师经过探索和尝试,也已积累了不少的实践经验。但是,就我校目前情况看,在实验探究教学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惑,在采用实验探究学习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时,存在许多误区,导致课堂实验探究活动形式化、表面化,缺乏有效性。因此,我们必须关注科学实验探究活动的有效性问题。 目前课程改革正在进行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展提高科学实验探究活动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教师角度看:有利于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帮助教师转变教学行为,反思教学过程,切实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帮助教师解决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困难,顺利推进科学课程改革工作。从学生角度看:有效地开展课堂实验探究教学活动,有利于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发展有效的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会有效的探究方法,掌握科学实验探究教学活动的特点和新课程的性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科学实验探究的体验,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课题的界定: 余文森教授认为:“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即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目标。任一维度的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存在,缺少任一维度都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因而,着眼于人的发展的教学要根据各学科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鼓励儿童通过动手动脑‘学’科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态度的形成需要实践的过程,技能的形成需要反复的模仿练习,而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感性经验的积累。他们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于他们自己可以动手操作的具体事物。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景、开展多样化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通过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有效地指导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得到长远的发展。基于科学教学的特殊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现状发展趋势

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现状发展趋势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2.1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网络虚拟实验系统发展趋势 虚拟实验是指借助于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可辅助、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传统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实验项目,所取得的实验效果等价于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 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学习、生活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着先天优势的实验教学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我国传统实验教学环节不足、实验资源不均衡,学生创新能力不足,虚拟实验教学环境研究与建设有利于解决当前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于虚拟实验教学环境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研究一个新热点,分析其原因是主要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已经使部分虚拟实验环境的设计与开发成为现实,并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应用于实践,使各类虚拟实验室建设成为可能。虚拟实验降低了实验室建设成本,缓解了由于财政压力给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 国内外发展现状 网络虚拟实验室概念的提出至今仅为十余年的时间,但因其诱人的应用前景,各国均在大力开发,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通过对2005年以来检索的437篇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以及学位论文进行研究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应用比例如图1所示:

1 虚拟实验研究情况 2.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网络虚拟实验系统在发达国家已十分普及。例如,VLAB是美国俄勒冈大学物理系主办的物理实验网站。该网站包含了天体物理、能量与环境、力学、热学等方面的几十种虚拟实验。该系统采用Java语言开发,实验程序需要从服务器端下载,并运行在客户机上。另外一个典型例子是2004年美国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育资源中心发起的基于Java技术的虚拟物理实验室项目。学生通过调节实验参数来观察各种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该实验室的实验程序基于Java Applet技术实现实验界面与仿真算法,将其嵌入到网页中,客户端只需一个集成Java虚拟机的浏览器即可运行仿真。 2.2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较快。根据目前从网上可查到的信息和各院校开放的对外服务看,国内部分大学已陆续建立了网络虚拟实验系统。例如,华中科技大学《液压与气压传动》远程教育小组开发了液压回路性能和液压元件装拆虚拟实验。 3 网络虚拟实验系统发展趋势 虽然网络虚拟实验系统发展时间很短,目前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但是其作为网络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①基于3D的纯软件方式开发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将成为主流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结题报告 执笔人:毕建祯 随着化学新课程的启动和推进,我校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一所普通完中,在实施化学新课程的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和困难。特别是对于新课程提倡的探究性实验,在学生学和老师教的过程中,困惑最大。针对此现状,我校化学组成立了《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组,并被列为集美区级课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总结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如下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是帮助学生获得化学知识、掌握实验技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实验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它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初三化学实验课改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把探究性实验作为初中化学的基本教学要求,第一次在2001年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正式提出。大纲指出:教师应“适当引入一些探究性实验”,“应逐步加强学生的探究性实验”,“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自主探究的实验”,“探究性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等等这些指导性的言语都在告诉我们探究性教学应该启程了。 (2)厦门市从2003年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面对新的教材和新的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原有的实验教学方式是统一的实验要求、实验教学模式,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单一的实验内容又脱离社会实际,已逐渐显示出不足之处。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因此开展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教学与研究,是化学教学走素质教育之路的有效途径。 (3)我校随着厦门市一起进入国家化学新课程标准实验区,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我校学生特点和学校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条件,把新人教版教材上的50多个实验按分类可分为学生探究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家庭小实验等,而其中有以学生探究实验为主(上册13个,下册11个)。这次我们共选择了其中的19个进行探究教学,但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实验时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刚开始大多学生只习惯于思考老师向他们提出的问题,而不会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或者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方案;当老师给学生设置了问题情景后,让他们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去解决问题时,学生多半会到教材中找现成的实验方案,很少有学生能创造性地去设计新的实验方案。而大家知道,学生会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恰恰是探究性实验最重要的两个环节。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以及我校实验室条件的不断改善,在汲取过去几年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不足,我校化学组确立“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旨在进一步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主体发展。同时也想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平台。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化学探究性实验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化学教学的内容或日常生活、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自然界及研究的现象提出问题,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实验活动,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作用于研究对象,借助化学探究性实验,独自或与他人合作加以探索,来认识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组成、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教学方式。其教学过程中一般围绕八个要素展开,即: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借助该形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果分析,从中发现科学概念或原理,达到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掌握技能,优化思维,培养情感体验,提高综合能力的目的。 在新课标中强调“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精心设计各种探究性实验,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逐步学会探究”。本课题着重研究如何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态度,使学生掌握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探究性实验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获得探究的体验和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素质。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炼出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实施的指导策略; 2、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护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护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也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训练护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作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能力的储备;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以及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 结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护理工作岗位需要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要求,以质量为宗旨,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重视对学生动手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课程容以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需求为主线,将教学容序化为“入院护理、安全环境、维持健康、促进健康、出院护理”五大模块,十六个护理项目和四十一个工作任务。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并重的原则,按照医院实际工作过程安排教学过程,突出护理岗位目标,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从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达到教学目的,满足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各阶段病人的护理需求。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联系实际。 2.熟悉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围、操作原理。 3.了解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能力目标 1.能规地进行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2.能按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提供整体护理,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三)素质目标 1.热爱护理专业,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行为习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结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行为塑造护士的形象。 3.培养学生严谨,善于沟通,具备团队精神。 三、课程容和要求 该门课程总学108学时。

基于WEB实验教学管理系统_毕业设计论文

XXX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毕业设计 课题名称:基于WEB实验教学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XX 学号:XXXXXXX 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电子信息工程2009级 指导教师:XXX 职称:讲师 完成日期:2013年6月6日

摘要 学生:XX 指导老师:XXX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WEB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此方案与现今网上已采用的一些方案相比,具有用户使用更简单、界面更直观等优点。实验教学管理在我国刚起步,但发展很快。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更加普及和实验教学管理的更趋成熟,会有越来越大的消费群体,市场潜力会得到充分发挥。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普及,计算机应用己经从传统的单机模式转变为以全球互联网WWW(World Wide Web)平台为基础的新型服务模式。但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变得越来越突出。而WWW以丰富的超文本(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统一的用户平台(网络浏览器)和其易用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接受。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面临着一场深刻的改革,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基于Web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应运而生。 在系统设计中主要研究了个性化页面的背景及SQL2005+tomcat+Jsp系统的一般原理。阐述整个个性化页面生成系统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和重点。设计实现系统用户管理、用户信息管理、日程安排管理、教学实验管理,数据备份功能等。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建立完整的信息库,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关键字:教学;实验;JSP;数据库

Abstract Student:XX Teacher:XXX [Abstract]:In this paper, based on data association rules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rogram has been adopted with some of today's online programs, compared with a simpler user interface is more intuitive and so on.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has just started, but has developed rapidly.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Internet in China is more and more mature experimental teaching management, there will be more and more consumer groups, market potential will be fully realized. With the Internet / Intranet popularity, computer application has been from the traditional stand-alone mode was changed to the global Internet WWW (World Wide Web) platform based on the new service model. However, due to time and space constraint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o enrich WWW hypertext (graphics, sound, animation, video, etc.), unified user platform (web browser), and its ease of use has been widespread acceptance. CAI system faces a profound reform, as a new form of education, Web-based experiment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came into being. The main research in system design a personalized page background and SQL2005 + tomcat + Jsp general principles of the system. Describes the entire personalized page generation system system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analyzes the particularity of system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and priorities.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user management, use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heduling management, teaching experiment management, data backup functions. Analyze and solve a number of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issues, establish a complete information base for testing and analyzing the results. Key words:teaching; experiment; JSP; database

实验教学趣味化的实践与研究

实验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泄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以下是分享的实验教学趣味化的实践与研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实验教学趣味化的实践与研究 本课题的计划研究时间是20111-20112,在课题实施研究期间,得到了学校领导大力支持,课题组成员在严格按预左方案执行研究工作,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积极参与实践研究,并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研讨、积累、反馈、再实践、再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方案, 使课题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经过一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以生活中的趣味化实验为载体的活动方案设计、课件等。课题的各项研究任务均已完成,研究初见成效,具备了结题的条件。现将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更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突岀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通过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来实现。在农村中学,进行化学实验趣味化实践研究,提高化学实验探究的效率,整合化学课堂教学,最终达到优化整个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结构,提髙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化学教学效果的目的。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下, 教材中减少了选做实验,导致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只能依靠部分演示实验来完成教学, 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下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适时的开展一些与课本内容有关的趣味实验, 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以化学学科的素养从化学的角度在平时的生活、生产、学习中遇到与化学有关的问题时去分析问题的实质。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趣味化学实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通过综合实践课和美育的渗透,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参与观察、思考、讨论,时刻让他们保留成功的欲望,享受成功的乐趣。 二、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纵观当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成效,多以高考分值为目标的务实性课堂讲解为主,学生真正动手操作或可以进行探索的几率并不多。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素养、基本实验技能、独立工作能力、操作能力、严谨的科学态度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学生在师生共同开展趣味实验活动中发展了对科学的兴趣,增长了知识,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创新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同时丰富多彩的科学活动激发了学生进行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本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如何在有限的校本课程课时下,合理设计、开展趣味化实验教学

模拟电路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模拟电路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网络化教育已经涉及各个课程,课堂内容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计算机应用软件越来越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课程都有实物作为课程基础,在网络上无法直观地进行实验操作,在理工科网络学习中,实验教学问题也一直没有很好地解决。本文针对模拟电路虚拟实验教学进行研究,探讨模拟电路虚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模拟电路虚拟实验教学系统,也就是模拟真实环境下实验的器材和原理进行开发的虚拟平台,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随意开展实验,老师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标签:模拟电路;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理工科实验教学,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传统实验教学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跟上时代的进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根据现代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来制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因材施教,锻炼学生综合能力。对于模拟电路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应用和开发,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体验整个实验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也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 1.高等教育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实训课程现场教学很多时候受到各种限制条件的约束,一些大型实验设备占用大面积的场地,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也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培训,导致很多学生不明白实验原理。 很多的实验设备只是针对教学实验,没有用于生产加工,更新速度较慢,如果对设备不断进行更新,又会导致投入巨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一些高端的设备的价格相对较高,结构也十分复杂,大量采购这些设备增加了教学经费,机器的成本较大。 在文理科专业教学中,很多都是对理论的讲解,教学实践相对不足,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很不牢固,在处理相关问题的时候,也就不能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老师在平时的讲解过程中,都是通过多媒体进行学习,学生获取的这些知识只是简单的理论,导致很多实验效果不理想。 2.模拟电路虚拟实验教学系统具体实例 模拟电路是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实验性较强的课程,对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运用,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知识。虚拟实验一般都是借助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很大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实验教学的局限,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在学习数控加工课程期间,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在仿真系统软件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

《高中化学典型的“探究实验”设计及其教学应用研究》课题结题总结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题的提出 课题研究的背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化学课程改革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向自主探索知识。 纵观现今化学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条分缕析,学生照搬答案,不敢越雷池半步。他们本身所具有的联觉本能和创造需要被扼杀,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 2.课程改革的要求 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个性的体验感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发展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这也正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目的。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提出:要进行有效的实验教学,要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本,拓展学生的问题空间,增强实验内容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实验,提高实验过程的探究性;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研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自主性。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认为:人对世界的反映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能动的过程,只有人这一主体的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 (2)罗杰斯认为:人生来就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在适合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都能够释放出来,“实验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建立在学生渴望学习、渴望获得新知的基础上。(3)素质教育理论。传统教学以知识和技能立意,以本为本,以纲为纲,强调教学的传授和灌输特点,忽略人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感受和长效发展。素质教育理论强调以人为本,在尊重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基础上倡导教学的策略性和科学性,对传统的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重新作出解释。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实验与研究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反复论证和实践,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 (1)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实验资源,发现问题。 (2)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研究、开发化学实验。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感性认识,也可以通过实验构建化学原理,获得认知未知事物的思维能力和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达到: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基本理论, ,获得验证有关的化学知识的实验技能;(2)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推动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和探究化学知识与化学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通过化学实验来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问题的水平;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