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德育课教案讲课讲稿

德育课教案讲课讲稿

德育课教案讲课讲稿
德育课教案讲课讲稿

德育课教学设计:

课题:培养健康的心理 -----健康心理的表现

活动班级:七年级(2)班时间:2008、11、25 教师:张林[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说出心理现象的基本内容和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正确看待心理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认识当前的环境变化,理解学会主动发展的意义和基本要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如何看待心理问题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表现

2保持心理健康必须学会主动适应

[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

1举例引出新课

( 先举例《用药灵不灵也要看心情》引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案例链接:

《用药灵不灵也要看心情》

某老太近些日子一直咳嗽不止,儿子就从药店买来止咳药给老太太服用,然而病情仍不见好转,老太太便说一定是儿子图便宜买了假药。于是她自己到医院找医生诊治,医生给她看病时又详细又认真,

然后给她开了止咳药。果然,老太太回家服药后不久,病就好了。她高兴地对儿子说,还是医院的医生医术高,开的药好!

其实,医生给老太太开的药与她儿子买的药都是同一类型的,所含药物成分基本相同。只是病人对医院的信任打心底产生了依赖感,加上医生和颜细语,对疾病解释得入情入理,无形之中起到了暗示作用,从而药到病除。这就是药物的心理效应。

由此可见,人在任何活动中都会产生相应的心理现象,吃药治病也不例外。

健康心理的表现

一、探求心理的奥秘

1.广泛存在的心理现象(重点举例,便于学生理解)

人在工作、学习、娱乐等所有活动中都有心理现象。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

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特征:需要、兴趣、动机、理想

个性心理

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议一议:(请学生回答)

你能列举几种身边的心理现象吗?

2.心理健康的表现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

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明确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一种和谐的、有序的、平衡的心理状态。它具有七个基本特征:

智力正常。智商在90--110为正常,140以上为超常,70以下为智力落后。

情绪稳定而愉快。

意志坚定而控制力强。

案例链接:

小张从小就娇生惯养,事事由父母包办,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没有洗过自己的衣服。平时只要不满意,就大发脾气,有着任性的坏毛病。他上课时经常做小动作,和同学讲话,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所以学习成绩一般。到了职业技术学校以后,他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是说话,就是开小差,或者干脆睡觉,经常受到老师批评。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改变不了。父母每月给的生活费总是大手大脚地花,缺乏合理的安排,是学校有名的“月光族”(即每月花光用光)。不仅如此,他后来又迷上了电子游戏,钱更是不够用,欠了很多债。老师多次找他谈心,帮助他,但由于缺乏自制力,他还是我行我素,最终由于多门课程不及格,退学回家,至今他还后悔不已。

可见,意志坚定,控制力强,是青年学生必须养成的良好心理素质。

行为协调。行为协调主要是指人的意识和行为的协调。

行为反应适度。行为反应适度是指人对外界刺激反应的程序。

人际关系适应。

心理特征符合年龄特征。

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表现要注意的问题:

一是不能把暂时的、偶发的不健康的心理及其行为表现完全等同于心理不健康。

二是要理解上述心理健康的表现只是一个相对衡量的尺度。

三是人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变化的。

二、学会主动适应

1.认清环境的变化

所谓适应就是指个体和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

案例链接:

小明是一位刚入校的职业技术学校新生,他在读小学、中学时,学习成绩尚可,上大学一直是他父母的愿望和自己的梦想,但中考的失利粉碎了他的理想。他想努力学习,但身边同学不像普通中学的学生那样用功,他们把大部分时间用在打牌、聊天、看小说、上网吧、玩游戏上,谁要是读书认真一点,还会遭到他们的嘲笑。小明很反感他们的行为,可是身在这样的群体中,又没什么办法,他感到非常的迷惘和无奈,成天无所事事,不知该怎么办。

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办?你能给小明出出主意吗?

从普通中学到职业技术学校,从依赖父母到独立生活,从无须为

生活烦心到面对就业压力,同学们面临的环境变化是较大的。

第一是生活环境的改变。

第二是学习环境的变化。

第三是人际关系的变化。

想一想:(学生思考)

在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环境的变化?这些变化使你觉得不适应吗?

2.增强自我适应的能力

面对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必须学会积极的适应。

积极地适应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不论满意与否,都能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使自己得到发展。

消极的适应则是个人认同、顺应了环境中的消极因素,压抑了自身具有的发展潜力,其结果是环境中的不良因素改变。

如何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

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独立生活的能力包括生活上的自理能力、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及生活的中各种矛盾的能力。

议一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案例链接:

小李初中毕业后考上了一所外地的职业技术学校。9月初,父亲

送他到了学校,办好了一切入学手续,留下了800元生活费后就回家了。不想半个月后,他就打电话回去,叫父母送生活费来,还说没有衣服穿了。原来,父亲走后,小李嫌学校食堂的饭菜不合胃口,每天都在外面的饭店吃饭,还经常买一大堆零食,一天吃好几次冷饮。衣服也不会洗,每次脏了后,就用水泡一下,要不就到洗衣店去洗。现在钱都用光了,周围都是陌生的面孔,他觉得无助。

小李这种状况,正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表现,正是由于长期对父母的依赖,导致他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的新生活。

接受现实,正视现实。人生的烦恼很多来自人不能接受现实、正视现实。

资料:

《人们常有的不合理信念》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埃里斯的研究,他总结了人们常有的十一种不合理信念:

◆一个人绝对要获得周围的人,尤其是每一位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和赞扬。

◆个人是否有价值,完全在于他是否是个全能的人。

◆世界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应该对他们进行严厉的谴责与惩罚。

◆如果发生与自己意愿相违背的事情,那将是十分可怕的。

◆不愉快的事总是由于外在环境的因素,不是自己能够控制和支

配的。

◆面对现实中的困难和自我所承担的责任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倒不如逃避它们。

◆人们应该对危险和可怕的事随时加以警惕,非常关心并不断注意其发生的可能性。

◆人必须依赖别人,特别是某些与自己相比强有力的人,只有这样,才会生活得更好。

◆一个人以往的经历和事件常常决定了他目前的行为,而且这种影响永远难以改变。

◆一个人应该关心他人的问题,并为他人的问题而悲伤。

◆每一个问题都应有惟一一个正确答案,如果找不到这个答案就会痛苦一生。

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树立适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依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目标,是每个人都要重视的问题。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人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最生要的是待人真诚。

5练习:请举出一些描绘健康心理的词语

(学生先回答,然后老师列举)

6小结:总之心理现象在我们身边处处可见,我们要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表现,增强自我适应的能力。

7作业:请仔细分析自己的生活环境,找出有利于和不利于自我独立的因素,制定出一个可行的独立性培养计划。

德育课个案分析:

课题:培养健康的心理-----健康心理的表现

活动班级:七年级(2)班时间:2008、11、25

教师:张林

熊鑫:

熊鑫从小就事事由父母包办,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从来没有洗过自己的衣服。平时只要不满意,就大发脾气,有着任性的坏毛病。他上课时经常做小动作,和同学讲话,注意力总是不集中,所以学习成绩一般。到了中学以后,他还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是说话,就是开小差,或者干脆睡觉,经常受到老师

批评。他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但就是改变不了。

王小安

王小安同学来到中学时候,成绩还不错,而且个性比较活泼,在班级人缘关系比较好,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望,篮球也在同龄人中也是打得比较好的.因其好动、活泼及在学生中的威望,在入学时老师也比较器重,好几个学生都被委于管纪律的职责.

学生不良行为表现

刚开学一个月的表现还是比较好的:见到老师很有礼貌的问好;作业能及时、认真的完成;同学之间关系良好,能主动帮助他人;能较快地适应寄宿生活。鉴于他不错的表现,在班干部选举时被选为纪律委员。

但是没过几个月,他的一些不良行为就开始显露出来:主要有:1、上课不认真。有时趴在课桌上睡觉、有时做小动作、有时开小差神游万里。2、因其学习态度不好,老师经常提醒他们,但他不听。3、过分热衷于体育运动。放学后的课余时间活跃在篮球场上,有时在学校规定外时间打篮球。4、对老师撒谎。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德育渗透教案 《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诗句的意思。 ②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背诵。 ③训练学生自我感悟诗句意思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通过对古诗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对古诗学习方法的引导与掌握,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②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入诗中的意境,感悟诗情,读出诗的韵味,进行诗意的理解与体会,达到以读促思,以读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诗句情感,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诗句。 难点:体会诗句的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苏轼、杭州西湖的资料; 2.教师准备西湖晴雨时视频。背景音乐,西施图。 学科与德育有效融合点 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国家教育部颁发试用的“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古诗文的教学与古诗文文化的传承。在我们的教材中,收有大量的优秀古诗文。教学时,重在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

2.我就通过视频课件向学生播放了美丽的西湖新旧风光,让学生对西湖的美有了最直观的感受,营造了阅读期待。首先我从诗题入手,通过指导学生的朗读来进一步理解题意。在此我还花了较长的时间让学生练习读出诗的韵律,使学生在情感轮廓上有个大致的方向。随后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指导后于学生交流读懂诗意的好方法,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渗透使用学法,学会学习。 3.在突破诗歌的教学难点,理解“潋滟”、“空濛”这个词时,我出示了晴天的西湖波光闪闪的画面和雨中的西湖云雾迷蒙的样子,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理解这两个词的意思,并发现它美,并能用自己的词汇来描绘图片中的画面,在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使其在情感上得到升华。随后,引导学生在理解单个字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诗句的意思。通过一系列的铺垫,学生渐渐进入了诗歌的情境,西湖时晴时雨的美丽画面浮现在了他们的脑海之中,这对诗歌后两句“欲把西湖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领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教学中善于运用评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积极性高涨,在感受美育的同时,自信心和表现欲均得到很好的提高! 5.渗透学习方法,促进学习实践,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题,激发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你们一定会背不少古诗吧,你愿意背诗给大家听吗?从古到今令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动情,把祖国壮丽秀美山河描摩于笔端。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吗?出示图:天门山的诗配乐画面1、浩瀚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诗人李白写下豪情万丈的诗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这首诗中的山美在何处?(有气势的高山)这首诗中的水美在何处?(奔流不息的水)小结:祖国的这一处山水是雄伟壮阔的,多么啊!今天,我们将会去领略祖

讲课比赛教案—小数的初步认识

小数的初步认识 大平山镇山腰小学刘丹 一、教案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第六册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教案目标: (1)联系实际生活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M”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4)通过对一位和两位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认识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三、教案重、难点: 教案重点:联系实际生活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M”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案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四、教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卡,硬币 五、教案过程: (一)谈话导入小数 1、同学们,我们从小到现在都跟数打交道,同学们认识了像1,2,4,10,100这样的整数(板书:整数)还认识了像1/2,3/7,7/10这样的分数(板书:分数)你在生活中还常见哪些数? 2、出示超市食品标价图。 师:这些价格标签上的数字是什么数?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 3、引出新课,认识小数 师:像5.98、0.85、2.60 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与我们学过的整数长得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都有个小圆点。 师:对了,这个小圆点叫做什么?一起来说说它的名字。(生齐读)

师:别看它小小的,圆圆的,其实它的作用可大了,小数点的左边 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而它就躲在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 间偏下的位置。 (二)认识小数,感知意义 1、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1)抓硬币游戏 游戏规则:学生随机抓硬币并用小数表示所抓硬币的钱数。 4个一元,三个一角用小数表示:4.3元 提问1:4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3个一元,3个一角,4个一分用小数表示:3.34元 提问2:第一个3表示什么?第二个3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 师小结:小数点左边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几角,第 二位表示几分。当用小数表示的价格不够1元时,整数部分用0表示。 (2)读小数。 师:这些价格签上的小数,你们会读吗?(出示多媒体课件,学 生试读) 观察:小数点把小数分为几部分?(同桌交流) 小结:小数点把小数分为两部分,小数点左边为整数部分,小 数点右边为小数部分。读小数时,小数的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部分则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 (3)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学生试说,课件出示) (4)写小数 师:对于小数的读法我们已经学会了,那小数又该怎样写呢?(出示题目,学生回答) 小结: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小数点左边的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依次写出小数部分。 练习:写一写(练习卡)汇报订正2、认识以“M”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 (1)出示1M长的M尺课件。提问: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几分M?(1分M)1分M是几分之几M?(十分之一M)师指出:十分之一M还可以用小数表示为0.1M)。实际上十分之一M和0.1M表示的都是哪一部分?它们表示的是同一部分,所以,它们都是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也就是1分M,用分数表示是1/10M,用小数表示是0.1M。师完成

《好习惯-成就梦想》德育实践课教案

《好习惯,成就梦想》德育实践课教案 一、活动目标 1、让学生发现并改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们良好学习习惯的自觉性。 3、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实现理想,坏习惯使人失败,一事无成。 二、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习自觉性。 难点:学生对好习惯养成的恒心和坚持。 三、活动准备 印制梦想卡、让学生从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好习惯成就梦想的名人、伟人的各种资料、故事。 四、班会过程 (一)、猜迷语导入: 请同学看大屏幕,你能用二个字的词来说一下这是什么吗 我不是你的影子,但我与你亲密无间。我不是机器,但我全心全意听命于你。对成功的人来说,--我是功臣;对失败的人来说,--我是罪人。培训我,--我会为你赢得整个人生;放纵我,--我会毁掉你的终身。我到底是谁--我平凡得让你惊奇。(习惯) 师: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习惯,习惯好似影子一样陪伴我们终身,我们自身的好习惯不仅能让我们受益终身,更能成就我们的梦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好习惯成就梦想”。(板书课题) (二)、引入梦想,谈梦想。 梦想是一个人的美好愿望,是理想,是心愿,同学们你们都有什么梦想呢(学生说说自己的梦想。)要想实现你们的美好梦想,就要养成好习惯 (三)、分享名人伟人梦想成真的故事,强调习惯和梦想的关系。 案例一: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清晨尽早开始一天的工作,他每天五点半起床,做早操,喝杯牛奶吃块面包,然后就开始工作,几十年

如一日,从不间断。他三十几本教育方面的书和三百多篇学术论文都是在早上五点到八点写成的。好习惯成就了一位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良好的生活习惯) 案例二:华盛顿是美国历史上最令人尊敬的堪称美德典范的总统,他的诚实小故事家喻户晓,他从小看得最多的一本书是一本书,是一本随身携带的小册子——《与人交谈和相处时必须遵循的文明礼貌规则110条》。好习惯成就了一个伟大的总统和一个伟大的人。 案例三:达尔文从放过任何一个观察大自然的机会,为他的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观察习惯) 思考:说说这些名人、伟人都有什么好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师:名人、伟人的小故事使我们受益匪浅,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与他们自身拥有良好的习惯是密不可分的,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好习惯不仅使我们受益终身,更有助于我们实现梦想,同样要想实现我们的梦想就要养成好习惯。 (四)、明确从小应养成哪些好习惯。 师:既然好习惯对个人的成长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度应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呢(让学生先随意说说。)我们只针对:学习习惯(分为课前、课上、课后)、文明礼貌习惯、卫生习惯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后分组进行汇报。) 学习习惯: 课前:1、做好预习。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白好文具、书本。 课上:1、倾听的习惯,认真听讲,不乱说乱动。 2、上课发言的习惯 上课认真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要发言,先举手;回答问题要起立,声音响亮。 3、坐姿端正,努力做到三个一。 4、作业书写要端正,纸面清洁,不边做边玩。 课后:及时复习,先复习课上所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课后高效完成作业。文明礼貌习惯: 1、进别人房间要敲门。 2、实用文明用语。 3、礼貌待客。 4、不乱翻别人东西。 5、不打断别人说话。 6、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语文学科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素质教育强调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学小学课文《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可结合课文内容,从如下几个方面相机渗透。 一、激爱国之情。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他不负祖国之望,不负人民之托,在帝国主义国家百般阻挠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他知难而进,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比原计划提早两年完成了修筑任务,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有力的回击,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教学时,我结合这一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受到熏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二、树民族之魂。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过去,从而树立民族自尊感。小学课文《詹天佑》一文中告诉我们: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当清政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计划时,好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妄想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既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百般阻挠,无理要挟,鄙视嘲笑,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中国人民的尊严、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教学时,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我抓住了这个火候教育学生: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人民。过去屈辱的历史让它永远过去,不再复返。我们要铭记在心,洗雪耻辱,树民族之魂,振中华之威,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兴旺发达而勤奋学习。

三、指做人之道。《小学教育学》指出:“榜样教育又称示范教育,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应少年儿童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积极向上的特点。”教学时,我抓住詹天佑这一人物的精神品质,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勘测线路中,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教育学生树立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图、计算。教育学生学习詹天佑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精神;他亲自带领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山顶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教育学生具有踏实肯干,身体力行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鼓动力。 四、立创造之志。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教育学生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创造出更多的奇迹。然而,小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使他们从小就要有一种创造的志向。詹天佑在当时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为了缩短工期,在开凿隧道中,结合实际采用了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凿进法,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讲课教案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 活动目的: 针对班级体学生之间缺少理解,关爱的现象,根据未来竞争呼唤合作型人才这一需求,通过讨论交流、小品、做友谊卡……激发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进行心灵的沟通,帮助学生勇敢面对并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增进友谊,使学生深刻体会朋友之间沟通、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歌曲《朋友》、《友谊歌》。 3、铅画纸、篮球、有关友谊的格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播放周华健的《朋友》歌,听完后问:这首歌让你想起了什么?(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能向我们介绍认识你的好朋友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她)交朋友啊? 2、点题:你对你的朋友那么了解,我想你们平时相处一定很好,能告诉我们大家你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什么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归纳板书:真心相处) 二、出谋划策,掌握生活的智慧 导语:舌头和牙齿这么好,也有打架的时候,那么朋友之间也难

免会出现矛盾。我们班谢家浩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1、出示课件: 谢家浩丢了一块橡皮,正好看到他的好朋友小明有这样一块橡皮。谢家浩看到了,就说:“小明偷了我的橡皮。”小明感到很委屈,但又解释不清。 问:如果你是小明,你现在回是什么样的心情?(难过、愤怒、伤心) 师:是啊,我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那你会怎么做呢?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大声争辩耐心解释帮他找 师:同学们,你们小小年纪就能如此理解别人,真的让沈老师非常感动。下面我们请谢家浩同学说说,后来他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好吗? 3、谢家浩说。 4、师:多么坦诚的一对朋友啊!谢家浩和小明之间的矛盾消除了。可还有好多同学来找我谈心,问我该怎么解决和好朋友之间遇到的一些不愉快,今天我把这些问题都带来了,(课件出示)我想请你们帮我给这些疑难杂症开个妙方,人多主意多,咱们以小组讨论为主,为了节省时间,请每个小组认领一个问题,然后讨论。 5、交流,解决问题。 小结;同学们,从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朋友”两个字的份量,你们知道用沟通、用理解、用宽容来化解朋友之间的不愉快,我为有

德育渗透教案_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语文教学渗透德育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阅历比较浅,再加上心智尚未成熟,尚未形成是非判断的标准,在生活和学习中对于事物的认知和判断主要来自于对成人的模仿。所以教师一定要利用小学生的这个特点进行德育。帮助学生建立是非判断的标准,用良好的言行引领和严格的标准规范他们,让标准成为习惯,对小学生进行可以指导其一生的德育教学,而语文课就是一个开展德育的理想场所,所以在语文课堂中应该加强德育教学。 一、培养学生勤劳勇敢的品格勤劳勇敢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历代先民所传承。但是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物质资料极大丰富,享乐主义的风气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在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现代社会中抛弃了勤劳勇敢的优良品格。而语文课程中有着很多古人的身上的良好的品格,古代先民勤劳而勇敢,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苦的劳作,学子萤囊映雪寒窗苦读,人们各司其职认真负责,对于困难也无所畏惧。这些德育的故事可以教育学生想要做好一件事要踏实认真地去做,还要有耐心,能够坚持。 二、培养学生正直高尚的人格。在语文课程中有很多作家的作品都表现了高尚的人格,“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的《墨梅》通过自己的诗表现的是一种不求别人的赞誉,只追求自己正直善良,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小学生普遍喜欢模仿大人,普遍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所以也会有心性不定的特点。而这首诗中不在乎别人的毁誉,只做正确

的事的理想也会对学生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语文讲求知人论世,所以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可以给学生讲解作家的生平及其性格特点和追求。虽然文学家的性格各异生活经历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的身上都有着高尚的品质。像李白高洁傲岸不愿趋炎附势违背自己的本心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声音。这可以培养学生正直善良的高尚品质,使学生自己认识趋炎附势是一种可鄙的行为,而不会去做那样的事。其实在小学中也不难发现有一些学生因为加紧比较衣着光鲜、文具和玩具都比较新颖时髦,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生长发育比较快长得比较高比较强壮,这些学生周围就常常会围着一些学生成为一些小团体,其实这都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而是应该正确的引导学生,不要“趋炎附势”,教导学生用真诚去交朋友,教导学生要用一种公平的态度交朋友。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苍生,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慨。对此,教师也要教育小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而热爱祖国关心天下的意识也从小就培养起来,否则学生们会认为祖国和人民这些概念离自己太遥远完全不予关心,等到学生形成了价值观的时候再去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就比较困难了。 三、培养学生谦虚谨慎的作风。人也是不断发展的,而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容易骄傲是古今中外的人类都有的,在任何时候骄傲都不是一个好的特点,而且它常常会带来失败甚至死亡。比如三国时期的杨修因为自己才华横溢所以很骄傲从来不懂谦虚在别人面前也是一副恃才放旷的样子。把曹操也不放在眼里,深为曹操所忌,最后死在

2015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

2015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 ——海绵动物门第一节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 课程名称:动物学 适用对象:动科、动医专业大一新生 课型:新授理论课 课时:12分钟 主讲教师:吴朗

第三章海绵动物门 第一节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 一、整体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是动物学第三章海绵动物门的重点内容。“海绵动物”是学生相对比较陌生的一种动物。因此,本节课设计的关键是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逐步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动物学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针对大一新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海绵动物的身体结构及功能进行介绍,使学生在充分了解海绵动物身体结构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其主要特征,并深刻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进化中一个侧支”这一观点。 (二)学情分析 本人教授的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大一新生。这批学生刚从高中考入大学,学习方法仍习惯灌输式教育,主动学习能力较弱。基于此,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尽可能与生活实例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另外,大多学生对本章海绵是否是动物不甚清晰,对海绵动物的结构功能以及用途和人类的关系也没有概念,因此需要结合他们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三、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海绵动物的形态特点、体壁结构及再生能力; 2. 理解海绵动物的进化地位及水沟系类型; 3. 掌握海绵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胚胎逆转)。 (二)能力目标 1. 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进化中的一个侧支”这一观点。 2. 能够灵活运用海绵动物的相关知识解释海绵动物的一些日常行为现象。(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保护海洋资源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重点 生殖发育特点。 (二)教学难点 水沟系的类型。 五、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启发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最新整理三年级德育活动课教案

最新整理三年级德育活动课教案 学会感恩是最基本的德育教育。小编整理的三年级德育活动课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哦! 背景分析 1、“感恩”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不管哪朝哪代,不管官居何职,我们都应该懂得感恩,“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在平时与家长的谈话过程中,我得知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因此,父母对他们大都是娇生惯养,使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和不关心他人的自私的品质。甚至有的同学还经常对父母大呼小叫,无故发脾气,丝毫不顾及家长的感受,使做父母的很伤心。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的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 为了让孩子们能了解父母,感恩父母,并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我设计了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 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讨论,制作千纸鹤,手语表演等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提高感恩父母的意识,体会父母的辛劳,明白感恩父母的道理,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活动准备 1、排练全班同学边做手语边学唱《感恩的心》; 2、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3、学习叠千纸鹤。 4、制作课件。 活动形式 回忆汇报、讨论交流、折纸鹤、手语表演等形式。 活动过程 一、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过的课文《小乌鸦爱妈妈》吗?下面老师先请大家

再来一起看看这个故事! 观看《小乌鸦爱妈妈》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是一只懂事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可爱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有爱心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孝顺的小乌鸦。 生:是一只不忘记妈妈的养育之恩的小乌鸦。 (指名回答) 大家说得真好! 师: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动物们都知道感恩,我们人类更应该学会感恩。我们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再享受着父母的爱。父爱是一束阳光,丝丝缕缕的包裹着我,温暖着我。母爱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抚慰着我,浸润着我。没有阳光,就没有日子的温暖。没有雨露,就没有五谷的丰登。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能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要对父母感恩。是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这节课,我们以《感恩父母》为主题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 二、感受亲恩,体会亲情: 1、慈爱 师:在这平凡的一天天,我们读懂了一个字,那就是爱。同学们,请回忆一下,你与父母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小事,你从哪件事上体会到父母对你的爱。谁愿意来交流。 同学1:我年龄小,妈妈怕我学习跟不上,每天晚上干完活都会给我补课。 同学2:小时候,我的脚上不小心被刀割了一大口子,血流不止,妈妈冒雨抱着我送我到医院,妈妈全身被雨淋湿了,但我一点也没被淋到。 同学3:小时候,我得了阑尾炎,爸爸带我到医院看病,交了医药费后,爸爸身上的钱都用光了,中午爸爸没有吃饭,一直把我背回家。 同学4:小时候,我贪玩掉到水里,妈妈奋不顾身跳到水里救起我。 同学5:我在妈妈身体里生活了十个月,吸收了妈妈身上的许多营养,妈妈

语文学科渗透德育教案

沙漠中的绿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壮举,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水平目标: 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想象园林工人爱护花草树木的具体行为。 情感目标: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激发学生热爱家园,努力改造、维护美好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家园,努力改造、维护美好环境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沙漠中的绿洲》。 我们先来默写四个词语。(四个学生板演,其余学生默在纸上) 咸而板结不毛之地绿树成阴鲜花遍地 请同学们对照黑板自查 2、引入。 哪个同学能通过朗读来表现出你对这四个词语的理解 先读前两个词 读得真好!(或:在读词时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景象,你会读得更好,再试试)

我们来看看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沙漠 再读后两个词 想看看鲜花遍地的城市吗? 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一个是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一个是鲜花遍地、绿树成阴的美丽城市。其实,它们都是迪拜的照片,左边这张是改造前的迪拜(板书),右边这张是改造后的迪拜。 二、品读课文。 迪拜人民是怎样让咸而板结的不毛之地变成鲜花遍地、绿树成阴的美丽城市的呢?(板书“?”)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相关词句,用直线划出来。 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划。 指名交流。 出示相关句子,引导感悟。 预设1: 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正是有了这些绿树和鲜花,沙漠中的人们才有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理解“精心侍弄”。(擦去“?”板书精心侍弄) 从哪里能够看出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非常精心? 预设A:浇水。 花草树木下面埋着自来水管,能源源持续地输出淡水到花草树木的根部,为什么还需要浇水? 预设B:洗尘。 那园林工人认为他是在给花草树木洗尘吗? 预设C:洗脸 这让你体会到园林工人把花草树木当成什么了? 怪不得作者觉得阿联酋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这样一洗,蒙上灰尘的花草树木变得怎样了? 请把花草树木更漂亮的句子读出来:眨眼工夫,树叶更绿,小草更翠,鲜花

2008年语文渗透德育教案

2008年语文渗透德育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学写7个生字。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文词的优美。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力。 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儿歌的能力,使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文词的优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策略: 1、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学习。 2、识字生活化、情境化、游戏化。 3、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朋友,(播放课件)这是谁?板书小

鱼,请你们用最甜最亮的嗓子叫叫它。 2、小鱼儿在干什么呢?(小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小鱼儿玩了一整天,它说:“玩累了,要睡了。”于是,小鱼儿进入它那甜甜的梦乡。 3、学生拿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梦”字,谁来读读这个字,注意后鼻音。 4、齐读课题。小鱼做了一个怎样梦呢?听——课文配乐朗读。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 1、喜欢这首儿歌吗?轻轻打开书翻到P72,先择自已喜爱的方式读儿歌,可以小声读,大声读,也可以捂着耳朵读,遇到不认识的字,用“○”圈出。可以想哪些办法?(问老师、请教同学、看拼音、看查字表)好,开始吧!看谁读得最过瘾! 2、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带劲,瞧,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带着微笑来到了我们身边,快来和它们打声招呼吧!(出示生字) a、老师出示一幅图,根据图来猜猜是什么字?可要认真看! 看图猜“落”字,用“落下来”练习说话。 看图猜“睡”字,“目”与眼睛有关。 看图猜“尾巴”,“嘴”。 b、加笔画的游戏

问:“力”字加两笔可变成什么字?(办、为)怎么记住它们? 猜谜:一点在外,一点在内,为啥分开,全靠有力。打一字(为)总结:“办”与“为”两点的位置不同,书写顺序不同,让学生拿出写字本写“办”与“为”各一个。 C、看你们写得真认真,现在,我们轻松轻松,跟生字宝宝做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三、细读品悟。 1、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和生字宝宝成为了好朋友,有了生字朋友的帮忙,我们就可以正确读儿歌了。这回,请你们放开喉咙读儿歌,读完数一数儿歌有几句话,把它标好。 2、汇报:共有4句话。 3、这首儿歌里,你最喜欢哪一句?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听。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4、课件随机出示相应 1第一句: 为什么喜欢?在池塘妈妈怀里睡,感到幸福。 2第二句: a天上的星星真的会落下来吗?(不会)那“珍珠被”是什么?(板书“珍珠被”) b星星的倒影在池塘里,一闪一闪的,像珍珠做的被子。

德育说课稿

《职业道德与法律》说课稿 陈为 (2012年12月28日) 我讲的这门课程的名字叫《职业道德与法律》, (说教材)首先,我先说一下我的教学设想: 德育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它不同于其它学科。比如,它不同于语文、数学基础类课传授的是知识,键盘、舞蹈专业类课传授的是技能,而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这也是我教学的落脚点和关键点,所以,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意识到,德育的实效不在于学生死记硬背了多少条条,而在于能真正得到些感悟,在于把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形成正确而务实的职业理想,并以此为动力而珍惜在校生活,从而自觉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自觉地养成符合职业需要的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更好地融入社会。 全书共分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属于礼仪规范,第二个单元属于道德的内容,后三个单元属于法律的内容。我今天给诸位评委和老师带来的说课稿是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的第一节内容“感受道德之美”的第一个大问题——道德的涵义。 本单元是全书的重点,而本节是这个单元的重点,今天讲的第一节这部分,分为道德和职业道德两个大问题,我们今天就利用40分钟一堂课的时间,只针对第一个大问题——道德的涵义展开新课,这

个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学习第二个大问题——职业道德基本规范的基础,也是德育课道德部分核心内容职业道德的前提。 那么,怎样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实实在在地认识和培养道德健康意识、认识遵守道德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这是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一直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一直认为这是对我的教学工作的一种挑战。我的教学目标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使学生认知、理解道德的含义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高学生辨别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 3.态度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明白提高自身道德水平,无论在学业、还是将来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道德的含义 2.教学难点:联系自身理解道德的含义 四、教法学法: 1.采用“师生互动”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教学方法, 特别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特别加强学生活动环节, 多采用老师设计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发言和讨论,发表不同看法; 老师导读、讲述和总结,只占课堂的较少部分

六年级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六年级下册语文德育渗透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新时期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中小学德育大纲》指出:“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载体,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因而,作为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就一定要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古人早就提出过“智德”这一概念,即智中有德,又有“文以载道”的说法。可见,智的发展促成了德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与美育教育,既是语文教学教材中美的因素所决定的,也是语文教学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要求;既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也是开拓语文教学视野的探索课题。至于此,语文科教学要让学生在学到学科知识的同时得到品德修养,使他们成长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二、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三、培养目标: 针对学生的德育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德育教育。我所教的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素质较差,有较多的学生在品行方面存在缺陷,比如:开学的第一周就出现学生不交作业,不做笔记的现象,因此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有责任也应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培养,以期能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性,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现把目标分列如下: 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进而能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培养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2、加强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落实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带领学生实现学校的德育培养目标。 3、结合课文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并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措施方法: 1、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培养,认真督促学生的一言一行,使其都能符合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甚至做得更好。 2、学应用“感情”这根主线,把教材的情、教师的情、学生的情紧紧地联

2015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

2015年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设计 ——动物行为第三节动物的生殖行为 课程名称:动物学 适用对象:动科、动医专业大一新生 课型:新授理论课 课时:12分钟 主讲教师:吴朗

动物行为 第三节动物的生殖行为 一、整体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是在《普通动物学》教材的基础上补充的部分内容。“动物生殖”是学生比较熟知和常见的一种现象,但有关生殖行为的特点及其生态学意义却并不完全了解。因此,本节课设计的关键是通过日常所见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归纳并掌握生殖行为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动物行为的部分内容。它是针对大一新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对各类动物的生殖行为特点及其生态学意义进行介绍,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逐步掌握动物生殖行为方面的相关知识,从而为动物保护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人教授的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专业大一新生。这批学生刚从高中考入大学,学习方法仍习惯灌输式教育,主动学习能力较弱,感兴趣的东西才愿意去学。基于此,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尽可能与生活实例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 三、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雌性动物的配偶选择的特点及亲代抚育的方式和意义; 2. 理解性选择的概念及类型; 3. 掌握生殖行为的概念及求偶行为的生态学意义。 (二)能力目标 理解并能运用“性选择”的相关理论。 (三)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及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内容设计 (一)教学重点 性选择、求偶行为的生态学意义。 (二)教学难点 性选择。 五、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启发法、演示法和讨论法。 (二)教学手段 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

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德育实践活动课执教:曹清婕年级:五年二班活动主题尊重父母:感恩父母活动目标:、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 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1 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2 从现在做起, 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活动重点: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活动难点: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 母。怎样感恩父母。课前准备: 、调查问卷1 、诗朗诵《妈妈的爱》2 ;学唱《感恩的心》3、制作好班队活动所需的音乐,加以气氛。4、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5、搜集相关的文章、故事。6、感恩宣言活动过程一、营造气氛进入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题 (愿同学们愿意吗?教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意!)声音真宏亮,老师奖励大家一首歌,同学们想听吗?(想!。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教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这首歌赞美的是谁?(母亲)教师: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 任何的回尊重父母、感恩报。这两个人就是我们的爸爸和妈妈。现在我宣布五 年二班“”德育实践活动课现在开始。父母,教师:请我们班的班长做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好吗? 。二.汇报调查结果 现在,老师让我们分组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主持人:课前,就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发现。 、第一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1 优秀教案名师精编 同学们对父母通过对低年级和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第一小组组长: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缺乏关爱,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同学们进行感恩父母教育。(徐明珠)2、第二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我们觉得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父第二小组组长:通过对本班同学的调查,但是我们还能够理解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觉得,同学们对父母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的更好。(王林)3、第三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调查情况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情况了如指掌,并且时时都在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案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案《一夜的工作》 【教材分析】 《一夜的工作》是一篇大家非常熟悉的老教材,现在安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二册第三组。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稿件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以及作者的感受。文章以平凡的生活小事,朴素无华的语言文字表现了伟人的高尚的品质。它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之情。本文文质兼美,学生从中不仅可以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而且受到周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本文安排在第十二册的第三单元中,本组的课文均以领袖与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为选材,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出发,响亮的提出了“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这一单元的训练重点,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时候,把心放进文章中去认真读、认真体会,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字里行间饱含作者的真情实感。《一夜的工作》是本组的第四篇课文,学好这篇课文为今后在阅读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读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无论在阅读能力,在理解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飞跃,有了独立思考问题,敢于在交流和讨论中,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爱好积极发言,说出自己的感悟的良好习惯,这些因素对本节课的教学是非常有利的。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的时代背景,学

生对周总理生平知之甚少,通过电视、电影或书籍有一些感性认识也比较初浅。而对文章人物没有一个很深的感情基础是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丰富学生的课前感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对于学生理解本课尤为重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从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③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方面: ①课前搜集资料,加深对总理的了解。 ②边读边画出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并写出体会。 3、情感与态度方面: ①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劳苦与简朴 ②对周总理不知疲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产生敬仰和热爱之情。 ③培养学生勤俭朴素的精神,感受周总理人格的伟大。 【教学重难点】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天津市塘沽区第十一中学 殷观婷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 天津市塘沽区第十一中学殷观婷 邮编 300450 电话(022)81938926 (022)25892263 邮箱yinguanti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2717316625.html, 内容摘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本文将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读文悟道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生活实践 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写文章即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更是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之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虽然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语文教学在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方面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也出现了许多令人不满的现象,尤其是当前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理想的异化,思想的退化;不能吃苦耐劳,不能经历风雨;不懂得感激父母感激生活,情感荒漠化;缺乏信念支撑,精神软化;沉湎于电子游戏与网络,课外生活低俗化;性格脆弱,心理贫瘠化……这一现状令人担忧。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 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一方面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文道统一”,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

德育课教案-(1)

德育课教案-(1)

唐河县思源实验学校中小学生德育课 第一周:如何面对突发事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态度及初步的安全意识、生命意识。 2、能力目标 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认识和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常识有创意、合理地解决生活中安全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知识目标 知道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了解在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 活动准备: 1、学生在课前搜集灾害资料。 2、教师准备教学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第一生活中的突发事件 活动一:危急时刻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教师提出问题“遇到危险怎么办”引发学生思考。教师还可为学生创设一些危险情景:发现家中有危急病人、遇坏人、家中停水停电等,运用查找到的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危机时拨打什么电话及防护自护措施;也可以学生们介绍自己

遇险时自护自救的经验及做法,增强学生的保护意识,提高自护自救的能力。 活动二:面对灾难 大自然中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龙卷风、沙尘暴等是不可抗拒的,我们要从灾害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出发,学会自救和互救逃生的方法。那么,当自然灾害真的发生时,我们应当怎样应对呢?通过设置情境、收集相关资料、模拟演习等活动让学生掌握面对灾害的一般方法,冷静应对各种灾难。 第二突发事件中的自救自护 活动三:模拟演习活动“当地震发生时” 先组织讨论“地震发生时怎么办?”,指导学生思考辨析: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怎样冷静应对?下面的做法正确吗?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演习,演习的目的在于学习灾害面前自护与互助的方法,避免慌乱和盲目。教师还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自己住所附近的设施情况,利用好周围的安全设备、安全通道、紧急出口等。可以模拟在家中、在学校、在商场几种情景。 活动四: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近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一些自然灾害的影像资料,来展现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特别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损失。用一些具体、感人的事例展现在危难中人们是如何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体会危难之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内容,一是灾区人民灾后努力抗灾,消灾。二是全国人民、世界人民心系灾区,提供各种支援。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