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分析

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分析

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分析
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分析

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分析

阅读“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分析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特征。

1.比例尺

综合地质图比例尺1:50000,1-1地质剖面图比例尺1:50000。图上1cm=实际500m.这个16.5*22.5的印刷图幅地质图相当于实际范围为8250m×11000m

2.图例

主要看地层图例,最古老的地层为震旦系Z,最年轻地层为第四系Q。中间地层存在不连续,缺失三迭系T,侏罗系J,白垩系K,第三系R,这四个时段可能存在地层不整合。

3.地形地貌

桑河上游由清溪与洪溪两条支流在上坨镇汇聚而成,并且以上坨镇为分界,上游走向由西南至东北,下游走向由西北至东南,直至桑河镇。桑河两岸多山脉,包括向阳山、黑龙山、峰岭、峻岭、桑山等。高度从800至1100不等。

4.地层岩性

新元古代震旦系Z由白云岩和石英砂岩组成,分布在东部桑山。古生代寒武系?含砾粗砂岩,硅质砾岩和粉砂岩互层,同样分布在东部桑山。奥陶系O由粉砂岩、泥灰岩组成;志留系S由页岩、石英砂岩和泥灰岩组成;泥盆系D由白云质石灰岩、白云岩、石英砂岩组成;石炭系C由石英砂岩和底部石英砾岩组成;二迭系P由石灰岩及上部碳质页岩夹煤层组成;此五种地层多为带状或区域状分布,从东南到西北大致由老到新依次分布。新生代第四系Q由砂砾石、含砾粘土组成,分布在河谷两岸及山间盆地的冲击洪积层。

5.地质构造

新元古代和古生代地层主要构造线呈为东南—西北走向,被东北—西南走向的断层破碎带F7截断分为东西两部分,形成一个背斜和一个向斜:背斜以Z为中心,呈东北-西南方向展布;向斜以P为中心,呈东北方向展布。F7为区域性大断层,与西北部F6、东南部F8、F10、F12为逆断层;东南部F2为正断层;南部F9、F11、F21为平推断层。此外,古生代地层中发育的断层都终止于古生代地层。新生代地层Q为水平地层,即地质界限平行于等高线。

6.地层接触关系

震旦系和寒武系呈角度不整合。新元古代及古生代地层之间均为整合,新生代地层第四

系Q和古生代地层P、C、D、S之间角度不整合,缺失三迭系T,侏罗系J,白垩系K,第三系R。

图例岩性说明补充

第四系:砂砾石,含砾粘土

二迭系:灰黑色碳质页岩夹煤层,中下部为石灰岩

石炭系:石英砂岩

泥盆系:上部为白云质石灰岩、白云岩,中下部为石英砂岩

志留系: 页岩,细砂岩,泥灰岩

奥陶系: 粉砂岩,泥灰岩

寒武系;含砾粗砂岩,硅质砾岩和粉砂岩互层

震旦系:条带状白云岩,石英砂岩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要求及实施细则20080123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流程及实施细则 (2007)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007年12月

1∶2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技术流程及实施细则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007年12月

目录 1.前言 (1) 2.引言 (1) 3.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4.引用文件 (2) 5.工作流程 (2) 6.质量监控体系 (3) 7.统一的系统库和代码库 (4) 8.生产技术流程与质量控制 (4) 8.1数字化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技术流程与质量控制 (4) 8.1.1 无属性数字化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与质量控制 (5) 8.1.1 无属性数字化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与质量控制 (6) 8.1.2 有属性数字化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及技术要求 (17) 8.2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及技术要求 (19) 9.元数据文件格式 (19) 10.成果报告 (20) 10.1成果报告的格式与内容 (20) 10.2成果报告质量要求 (20) 11.成果汇交 (21) 11.1成果汇交的内容 (21) 11.1.1 成果数据 (21) 11.1.2 彩色喷墨图 (21) 11.1.3 其它资料 (21) 11.1.4 成果汇交注意事项 (22) 11.2汇交数据的文件格式 (22) 12.成果数据质量检查验收 (26) 12.1计算机数据检查及记分方法 (26) 12.1.1 计算机检查内容 (26) 12.1.2 计算机检查缺陷类型 (27) 12.1.3 计算机检查记分方法 (28) 12.2地质图图面检查及记分方法 (28) 12.2.1单幅地质图图面检查内容 (28) 12.2.2 单幅地质图图面错误类型 (28) 12.2.3 单幅地质图图面记分方法 (29) 12.3空间数据库文档资料检查及记分方法 (29) 12.3.1空间数据库文档资料检查内容 (29) 12.3.2 空间数据库文档资料评价及记分方法 (29) 附录A1∶25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质量检查表目录 (35) 附录B质量监控表实例(单独文件) (35) 附录C《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数据项说明(单独文件) (35) 附录D1∶25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属性卡片目录 (42)

水文地质综合实习

水文水资源综合实习 报告 姓名: 班级:水文10-01 学号: 人员:水文2010级实习队 时间:2012.10.01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 第一篇地质构造填图 1.1 区域地质概况 1.2 地质填图说明书 第二篇水文地质测绘 2.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2.1.1 气象水文 2.1.2 地形地貌 2.1.3 社会经济 2.1.4 交通位置 2.1.5 区域地层与构造 2.1.6 含水层与隔水层 2.1.7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2.2 填土区水文地质说明书

2.2.1 水文地质概况 2.2.2 填图区地下水流场分析 2.2.3 填图区水化特征及其分区 2.2.4 填图区灾害、环境、工程地质 第三部分实习总结及感想 附录一宝泉水库下游河流断面记录表 附录二宝泉水库下游河流断面剖面图 附录三宝泉水库流量计算表 附录四焦作周边地区地下水水质分析成果一览表 附录五实习照片

前言 一、实习目的 1.让学生充分了解本专业在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领域的基本情况,比较全面的了解本专业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巩固所学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实践去充分检验和更进一步理解以前所学的知识,同时为更好地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实习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避免学生以后就业时易出现的眼高手低的现象;同时还能培养大家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二、实习性质 本次实习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综合实习,包括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内容,是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实践课程。该次实习属于生产性质的实习。 三、实习阶段 第一阶段:8.20-8.22在学校期间的实习前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8.23-9.1在登封的构造地质实习:探勘、拉剖面、地质填图; 第三阶段:9.5-9.7在辉县宝泉水库的水文地质实习; 第四阶段:9.9-9.15在焦作区域内进行的水文实习; 第五阶段:9.16-10.30在室内进行的资料整理、实测地层剖面、柱状图等图的绘制和实习报告的撰写工作。

水文地质图图例格式

水文地质图图例格式 1松散孔隙水 (1) 浅层淡水或潜水——采用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 000~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 m 3/d (2) 深层淡水或承压水顶界面埋深——采用绿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 >5 000 m 3/d 1 000~5 000 m 3/d <1 000 m 3/d (1) 裸露型(水位埋深小于50 m )——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1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 m 3/d (2) 覆盖型或埋藏型灰岩顶板埋藏深度——蓝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 单井涌水量>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 000~5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 000 m 3/d 3 (1) 基岩裂隙潜水——水位埋深小于50 m 采用普染底色表示富水性(用单井涌水量表示)。 单井涌水量 >1 000 m 3/d

单井涌水量100~1 000 m3/d 单井涌水量<100 m3/d (2) 基岩裂隙潜水及承压水顶板埋深——红色线划表示。 含水层顶板埋深 >1000 m3/d 100~1000 m3/d <100 m3/d (1) 冻结层上水——采用普染底色表示。 单井涌水量≥100 m3/d 单井涌水量<100 m3/d 为了反映地下水的形成,平面图上必须反映出含水地层断裂及褶皱构造,表示出基岩产状及断层的走向延长方向和性质;沿储水构造界线,加绘蓝色小圆点表示储水构造形成的富

MapGIS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常见错误与分析-湖北地质调查院

MapGIS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常见错误与分析ANALYSIS of COMMON MISTAKES in the BUILDING of MAPGIS BASED GEOLOGICAL SPATIAL DATABASE 陈爱明,柯育珍,周录英 Chen Ai-ming, Ke Yu-zhen,Zhou Lu-ying (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武汉430022) Hubei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Survey, Wuhan, 430022 摘要:以1∶5万区域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为例,按拓扑类、属性类、图形类及其它类四大类型分别论述了使用MapGIS软件进行地质图数据库建设中的常见错误。详细分析了线弧一致错误、无效弧段和悬挂弧段、线面套合不一致、微小区等错误的表现及其产生原因,使用项目组提供的工具软件及MapGIS自带工具进行错误的检出,提出相应的修改办法。这些错误大多是由于流程方法不正确、误操作或作业员不仔细引起,只要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认真细致地操作,注重每个步骤,定能够从源头上避免错误的产生,将错误降到最小程度。 Abstract:Through the building of spatial database of 1:50,000 regional geological map,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the common mistak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APGIS software to establish the data bank of digital geological maps according to topological, attribute, figures and other kinds of four major types. We particularly analysis wrong behaviors and

中国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中国水文地质图说明书 前言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地貌形态多变,地质构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样。 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具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但对其大规模的开采,还是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当时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水文地质普查与勘探工作,对地下水的分布规律、赋存条件开始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各种不同比例尺水文地质图件的编制。在50年代后期,地质部水文地持工程地质局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完成了1 :300万比例尺《中国水文地质分区图》的编制;60年代进行了华北平原、松辽平原等较大的水文地质单元的编图及全国性1:1000万比例尺图件的编制;70年代末,地质部系统各省(区)水文地质队完成了全国大部分地区(除个别边远及高山地区外)1:20万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普查任务;1979年在全国地质系统的水文地质工作者及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编制和出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地质图集》。此后,各省范围的综合性水文地质图幅和个别省、市的水文地质图集,也相继编制完成。 这次1:400万比例尺《中国水文地质图》的编制,是在上述工作的基础进行的。该图是全国1:400万比例尺水文地质图系的基础图幅。其编制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总结、系统分析我国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研究我国全疆域的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分布规律,为深入探索地下水形成、分布变化规律提供基础资料;对全国各不同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为国家经济展规划、基本建设部署提供区域性水文地质资料;并供有关院校教学参考及专业间学术交流。 关于编图资料:水文地质方面,主要是依据各省、区、市区域性水文地质资料、水文地质普查成果和中、小比例尺水文地质图件等实际资料;地质资料主要参照了1:400万比例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图》,并应用1:150万比例尺《青藏高原地质图》对青藏高原地区进行了补充;基础底图资料源自中国地图出版社第9版1:400万比例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另外,参考补充了全国性沙漠分布图和冰川冻土图中的有关资料。 图件的编制是在张宗祜所长的指导下,由焦淑琴、戴喜生两同志负责完成编稿,中国地图出版社李兆星同志负责地图编辑。图幅说明书曾由阎锡屿高级工程师审阅。在图件编制过程中秦毅苏主任参加过编制方案的讨论,董凤岐副所长参加了编制方案的拟定和编稿图件的审查。地矿部顾问委员会陈梦熊高级工程师和贾福海高级工程师、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司辛奎德总工程师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任福弘副所长等给予了各方面的指导。另外,在编稿后期,贾建芳同志协助过编稿底图修改稿的清绘,董华同志协助统计资料、制作总色样和校对工作。

怎样分析和阅读地质图

把各种岩层和地质构造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影在平面上,并用规定的颜色和符号来表示的图件,就是地质图。 从地质图上可以全面了解一个地区的地层顺序及时代、岩性特征、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等)、矿产分布、区域地质特征等内容。因此地质图是指导生产实践,进行区域地质、地理、自然环境研究的重要资料。 一般所说的地质图是指平面图,但也往往制成地质剖面图(实测或从平面图上按指定方向绘制),以便更清楚地反映地下地质情况。 根据生产或研究的需要,还可以制成专题的地质图,如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第四纪地质图、岩相-古地理图、矿产分布图、构造纲要图、大地构造图等。 一、不同岩层产状在地质图上的表现 岩层的产状包括三种情况,水平的、倾斜的、直立的;地形也有不同情况,平坦的、起伏的、沟谷纵横的。由于岩层产状不同、地形起伏不同,岩层在地面或反映在地质图上的形状也不一样。 (一)水平岩层 1.如果地形平坦,又未经河流切割,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最新的岩层的顶面,表现在地质图上只有一种岩层。如华北平原,在地面上只能看见松散沉积物的最上面的一层。

2.如果平坦地面经过河流下切,或者地面起伏很大,可以看到下面较老的岩层,其在地质图上的特点是: 1)岩层界线与等高线平行或重合; (2)同一岩层在不同地点的出露标高相同; (3)岩层的厚度等于顶面和底面的高度差。 (二)直立岩层 除岩层走向有变化外,岩层界线在地质图上按岩层走向呈直线延伸,不受地形任何影响。 (三)倾斜岩层 1.如果地形平坦,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按其走向呈直线延伸。 2.如果地形有较大起伏(比方有山有谷),在地质图上岩层界线与等高线斜交,在沟谷和山脊处常常形成“V”字形弯曲,称“V”字形法则。其弯曲程度与岩层倾角的大小和地形坡度的大小有关,即岩层倾角越小,V 字形越紧闭;倾角越大,V字形越开阔。地形起伏越大,弯曲形状越复杂;地形越平坦,弯曲度越小,甚至近于直线。倾斜岩层的露头形状与地形起伏的关系如下: 1)岩层倾向与沟谷坡向相反,V字形尖端指向上游,但V字形弯曲度大于等高线的弯曲度;

城市地质数据库系统解决方案

城市地质数据库系统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12-10-26 15:40:01来源:原创【打印本页】 1. 设计目标 以城市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初步建立城市三维可视化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实现地质资料收集全面化、整理标准化、录入格式化、管理常态化;充分挖掘地质资料的潜在价值,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多元化,提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化水平,提高地质资料的利用率。通过三维地质建模,实现重点区域地质模块的三维可视化、分析、提取、信息生成等功能,为政府宏观决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等提供科学依据,降低社会投资风险,构建城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体制和动态运行保障机制,全面提升地质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2. 总体框架设计 面向城市地质和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库建设、成果集成、信息共享和可视化的总体需求,基于GIS、地质、三维可视化和Virtual Globes技术,建立了三维环境下的海量、多尺度、三维立体地质信息的建模、集成、共享和可视化的总体技术框架(下图)。

三维地质建模成果集成、信息共享和可视化的总体技术框架 3. 系统结构与功能设计 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需求分析,城市地质信息服务和管理系统的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系统从纵向上可以划分为5个层次:(1)数据采集层,(2)数据库层,(3)数据服务层,(4)专题数据及应用层;(5)业务层。

系统结构及功能模块划分示意图 3.1. 数据采集层 数据采集层满足各类地质资料数据在数据录入、数据编辑、数据更新、数据转入等方面的需求,包含数据辅助整理入库和辅助建库软件编制工具,实现海量数据库建立和后续数据更新,以及数据访问权限控制。 数据采集层实现了基于已有空间数据的建库和三维建模。 3.2. 数据库及其管理层 数据管理模块主要是用来管理所有地质专题数据和三维模型数据,实现地质专题数据的导入导出和加载可视化显示。三维模型目前基于标准obj及vrml交换格式存储,以大字段方式存储于数据库。Ctech、discover3D和MapGIS K9等三维建模工具建好的模型导出为中间格式后进行入库,然后统一由数据管理模块进行管理。 数据库层存储了来自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的各类空间和属性数据,按数据类型分包括空间数据库(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专题图形数据库、基础地质数据库),专业属性数据库、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库等数据库。数据库在Oracle支持下实现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存储与管理,具有下述特征:

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1]

附录一矿井水文地质主要图件内容及要求 一、矿井充水性图 矿井充水性图是综合记录井下实测水文地质资料的图纸,是分析矿井充水规律、开展水害预测及制定防治水措施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矿井水害防治的必备图纸。一般采用采掘工程平面图作底图进行编制,比例尺为1/2000-1/5000,主要内容有: 1.各种类型的出(突)水点应当统一编号,并注明出水日期、涌水量、水位(水压)、水温及涌水特征。 2.古井、废弃井巷、采空区、老硐等的积水范围和积水量。 3.井下防水闸门、水闸墙、放水孔、防隔水煤(岩)柱、泵房、水仓、水泵台数及能力。 4.井下输水路线。 5.井下涌水量观测站(点)的位置。 6.其他。 矿井充水性图应当随采掘工程的进展定期补充填绘。 二、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图 矿井涌水量与各种相关因素动态曲线是综合反映矿井充水变化规律,预测矿井涌水趋势的图件。各矿应当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相关因素绘制下列几种关系曲线图: 1.矿井涌水量与降水量、地下水位关系曲线图。 2.矿井涌水量与单位走向开拓长度、单位采空面积关系

曲线图。 3.矿井涌水量与地表水补给量或水位关系曲线图。 4.矿井涌水量随开采深度变化曲线图。 三、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是反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的图纸之一,也是进行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主要参考依据。综合水文地质图一般在井田地形地质图的基础上编制,比例尺为1/2000-1/10000。主要内容有: 1.基岩含水层露头(包括岩溶)及冲积层底部含水层(流砂、砂砾、砂礓层等)的平面分布状况。 2.地表水体,水文观测站,井、泉分布位置及陷落柱范围。 3.水文地质钻孔及其抽水试验成果。 4.基岩等高线(适用于隐伏煤田)。 5.已开采井田井下主干巷道、矿井回采范围及井下突水点资料。 6.主要含水层等水位(压)线。 7.老窑、小煤矿位置及开采范围和涌水情况。 8.有条件时,划分水文地质单元,进行水文地质分区。 四、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是反映含水层、隔水层及煤层之间的组合关系和含水层层数、厚度及富水性的图纸。一般采用相应比例尺随同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一道编制。主要内容有:

数字地质剖面和填图记录格式-样板

(五号字空,空二行,单倍行距) (五号字空,单倍行距) 新疆1∶5万×等×幅区调(左对齐,黑体,小三,单倍行距) (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 (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 ×省×县×地×系(或×岩体等,居中)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二号楷体,1.5倍行距)(空一行,小二字号,段前后为“0”,1.25行距)剖面编号(宋体三号,加粗,1.25行距):PM101 (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 工作地区 图幅编号 单位 院长总工 工程负责 技术负责 记录 日期 用表格化表示。 表内左对齐,单倍行距,仿宋小三。 表格居中,在表格属性栏中选“居中”、“无文字环绕”,在行编辑指定高度中输入“0.84cm”,边框选“无”。在首页中做如下页面编辑: 纸张为“A4”, 页边距上2.54cm,下2.54 cm,

页码范围选“多页”,并在其编辑下栏条中选“对称页边距” 之后在页边距栏中选左2.5 cm,右2.5 cm,装订线1 cm。(注意:等同于左3.5cm,但无法实现“对称页边距”)。 插入页码:位置选“页面底端”,对齐方式选“外侧”,不选首页显示页码(封面无页码标记),在页码格式中选起始页码为“1”,确保装订线在本页的左侧。 2 / 9

×省×县×地×实测地质剖面PM101记录(仿床三小,居中,段前后 均选1行,1.25倍行距) 剖面编号:PM101(左列全为宋体五号加粗,左对齐,全部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剖面名称:×省×县×地×实测地质剖面(右列为宋体五号) 目的任务:(在格式→段落中设定:左缩进设为“0”,右缩进设为“0”,段前和段后均设为“0”,行距设为1.25倍,悬挂缩进5字符)。 剖面方位:××°() 起点坐标:X=×××××××(7位);Y=××××××××(8位)(公里网坐标,要写全) 终点坐标:X=×××××××(7位);Y=××××××××(8位)(公里网坐标,要写全) 测制日期:20××年×月×日到×月×号 图编编号:L45E012005 剖面长度:14.509km 分层:张一(姓名2字时,间空一字) 记录:××× 掌图:××× 前测:××× 后测:××× 照相:××× 表格:××× 制图:××× 采样:×××、×××(两个人名间用“、”) 比例尺:1︰5000 其他说明:本剖面中主要样品代号说明如下:B—标本;b—薄片;HT—基岩化探;HX—化学分析;DT—电子探针;G—光片;BT—包体测温;ZP-照片;SM-素描图,(可 据本剖面加和减少说明内容) (以下勿用过多的回车符,而用插入命令中的“分隔符”→,选点分页符) 在正式剖面记录第一页再次插入页码:位置选“页面底端”,对齐方式选“外侧”,选“√”首页显示页码,在页码格式中再次选起始页码为“1”,这样剖面记录仍从第一页开始。 因本页再次从第一页开始,所以前页可能有空页是正常情况。 导线号:0-1导;方位=151°;坡角=-3°;斜距=155m(段前“1”行,行距1.25倍) 层号:1(左列宋体五号加粗,左对齐,数字全用Time New Roman,段前“1”行) 分层位置:0-1导0m(右列为宋体五号) 层岩性:×××××(只有每一导线和每一层号的段前“1”行,余段前和段后均为“0”) 层描述:××××××。 层号:2 分层位置:0-1导××m 1 / 9

水文地质划分报告

明鑫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混合斜井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 矿长:任丛平 总工程师:鲍永胜 技术科长:李乔 编制:李乔 编制时间:2014年7月

目录附图 1、地形地质图1:2000 2、矿井综合水文地质图1:5000 3、矿井综合水文地质柱状图 4、矿井水文地质剖面图1:2000 5、矿井等水位线图(西区)1:2000 6、水量与时间变化曲线图 附表: 1、地下水位参数表 2011年1—12月水文观测成果表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 一、交通位置 明鑫公司混合斜井位于巴里坤县石炭窑煤田(矿区)东部,行政区划属巴里坤县博尔羌吉镇管辖,距巴里坤县城西北93km,距哈密市西北230km。西邻兵团农十三师红山煤矿,东邻明鑫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二号立井。其中心地理坐标东径92°28′16″,北纬44°07′15″。 巴里坤县城至博尔羌吉镇的二级柏油公路经煤矿通过,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图1-1-1。 二、地形地貌 石炭窑矿区位于天山东段北侧,属山间盆地型准丘陵地貌,海拔+1600m~+1750m,地势东高西低,中间基本为较平坦戈壁,系第四系洪积、风积型砂砾层,无植被或零星植被,矿区外南部为高山区,北部为低山丘陵区。 三、气象 矿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常年少雨、多风、干燥,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8℃,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28.5℃,一般温差在30℃左右,冬季寒冷,气候干燥,年均降水量199mm,平均蒸发量1716mm,最大积雪深度500mm。年平均风速5.9m/s,最大风速27m/s,最多风向为西风。封冻期由当年的10月上旬至次年的3月底,冻士深度1.5~1.7m。

数字化地质填图操作(野外部分)

数字区域地质调查主要工作流程为: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野外总图库创建→野外手图创建→野外数据采集→桌面PRB数据整理(包括野外手图数据整理、野外采集数据导入野外总图库)→实际材料图制作→编稿原图(地质图)制作→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库→资料汇交。 1 资料收集、背景数据准备 1.1 资料收集 收集前人资料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掌握前人对调查区基础地质、矿产地质、环境地质、灾害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调查和研究现状,总结前人的工作成果,找出存在的问题,确定进一步野外工作的主攻方向。 收集的主要内容包括:调查区已有的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图及说明书,以便了解工作区区域地质总体特征;调查区所有的综合或专项调查的科研报告、专著、研究论文等,特别是最新的、总结性的资料,以便迅速了解前人的工作全貌;调查区内已有的各种实物资料,如岩石标本、矿物标本、化石标本、钻孔岩心、各类岩石薄片等,以便迅速建立调查区有关地质实体的感性认识;不同时代形成的地质资料,以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前人的填图单位进行合理的归并和重新厘定;调查区人文、地理、气候、交通等方面资料,详细了解调查区野外工作条件,为野外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有关地形、道路、物质供应、居住等背景资料。 1.2 背景数据准备 数字填图工作需要数字化的地形图资料,因此要根据工作的需要收集合适比例尺的数字地形图数据或纸介质地形图作为数字填图中背景图层所需要的数字化地理底图。如果收集到的是纸介质的地形图,需要将地形图数据扫描成数字图像,然后在MapGIS软件中进行矢量化,形成可以使用的数字化地形数据。如果收集到数字化的地形图数据,将数据转换为数字填图所需要的MapGIS数据格式。 数字填图系统对于作为背景图层的地理底图数据有一定的要求,这些要求是:①数据的单位为米;②坐标系类型为北京54/西安80平面直角坐标系;③投影类型为高斯-克吕格投影,对于比例尺没有特殊的要求。为了满足以上要求必须对数字化的地形数据进行处理。处理一般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误差校正。这一步的目的是使数字化的地形数据具备正确的坐标数值。数字化的地形数据是根据扫描的地形图矢量化得到的,所以具备的坐标系是一种用

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

在地质图上分析断层的方法: (1)断层面产状的判读 1)断层线是断层面在地面的出露线,因此它和倾斜岩层露头线一样,可用“V”形法则来判断其断层面的产状; 2)一般在地质图上断层线都会用箭头符号标示其倾向,断层线(红长线表示断层走向,箭头表示断层倾向,数字表示断层倾角)。 (2)断层两盘相对位移及断层性质的确定 1)走向断层或纵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大体一致),它可造成岩层的重复或缺失现象。在断层线上任意指定一点,则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上升盘,出现较新岩层一侧为下降盘。但有一个例外,即断层面倾向与岩层倾向一致而断层倾角小于岩层斜角时,在出现较老岩层一侧为下降盘,较新岩层一侧为上升盘。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是正断层或逆断层。 2)横向断层或斜向断层(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或褶皱轴向垂直或斜交),它可造成岩层或褶皱的中断或错开现象。 ①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割倾斜岩层时,地质图上都表现为岩层界线的错移,而且岩层界线向该岩层倾斜方向移动的一盘为相对上升盘(即出现较老岩层)。 ②当横向或斜向断层切过褶皱时,则会使褶皱核部(或轴部)在断层两侧发生宽窄的变化,背斜核部变宽或向斜核部变窄的一盘为上升盘,反之为下降盘。同理,断层相对位移情况确定后,再根据断层面的倾向,即可确定该横向或斜向断层是正断层还是逆断层。 ③若横向或斜向的断层切割褶皱时,断层两盘核部只有位置的错移而无宽窄的变化,则为平移断层。 (3)断层时代的确定

1)根据角度不整合关系来判定,断层总是发生在被其错断的最新岩层时代之后,在覆盖它的最老岩层时代之前。 2)根据断层的相互切割关系或断层与岩体的相互关系来判定。被切割者时代较老,切割者时代较新。 断层的种类: 根据断层线上原来相邻接的两点在断层运动中的相对运动状况可以将断层分类。 如果它们的运动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断层面,那么这断层叫走向滑动断层。走向滑动断层又进一步分为右滑和左滑断层。 如果一个观察者站在断层的一侧,面向断层,另一边的岩块向他左方滑动,那它就叫左滑断层。之所以如此称呼,因为要追索被移动了的地表特征时,该人需沿断层线转向左边,才能在那一边找到与这边相对应的特征。这种走向滑动断层也叫右旋或左旋、右行或左行断层,或统称走向断层。加利福尼亚圣安德列斯断层是一条右旋断层或滑动断层。 沿断层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对运动,则是倾向滑动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运动的倾向滑动断层是正断层。 当断层面倾角小于或等于45°,上盘相对下盘作向上运动时,叫冲断层,而若断层面倾角大于45°,则称逆断层。

云南省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元数据

云南省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元数据 空间元数据: 1. 标识信息: 1.1. 引用信息: 1.1.1. 作者:云南省地勘局 1.1. 2. 出版日期:1999.12 1.1.3. 标题:云南省l: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 1.1.4. 空间数据表达方式:数字化矢量数据 1.1.5. 出版信息: 1.1.6. 出版地:北京 1.1.7. 版权所有者:云南省地勘局 1.2. 描述信息: 1.2.1. 摘要: 云南省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是《中国1:50万数字地质图数据库》项目(编号95-06-013)《地质编图》课题(编号95-06-013-01)的一个专题(编号95-06-013-01—23)。该图是在1:20万区域地质图82幅基础上,利用了1:5万区调地质图112幅和正在进行的1:5万区调地质图25幅及1:25万区调1幅等新资料,吸收了有关科研成果17项。采用现代地质学、地层学、岩石学等新理论和方法,按岩石地层单位、侵入岩时代加岩性单位编制而成。地质图充分反映了云南省地质构造特征及当前地质研究的新水平。地质图内容丰富,信息量大,表示了岩石地层单位417个,侵入体时代加岩性单位116个。跨省区断裂7条,省内重要断层32条,同位素年龄数据88个,是目前云南省资料最全、内容最新的一份1:50万地质图。所有地质体的面元及线元、同位素年龄数据都建立了相应的属性。与邻省进行了接图处理,填写了图历簿,编写了编图说明书。成图过程全部采用在MAPGIS 5.0平台计算机辅助成图,成图精度高,质量好,符合设计要求,是云南省第一份应用GIS技术的1:50万数字地质图成果。 1.2.2. 目的: 所提供的空间位置适用于等于或小于1:50万比例尺的基础地质信息的空间分析和应用;可提供作为国家和省级领导部门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各部门作区域总体规划、经济区布局、计划和管理用图;可提供专业部门建立各类专题图底图:提供作为编绘比例尺小于1:50万地质图的基本资料,对区域矿产资源和环境的分析研究、地质矿产和环境地质勘查工作的规划部署以及建立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计算机网络系统用图。 1.3. 数据集内容的时间信息: 1.3.1. 时间信息: 1.3.1.1 时间范围: 1.3.1.1.1 开始日期:19897.05 1.3.1.1. 2. 结束时间:1999.03 1.3. 2. 时间参照信息:该时间为从课题编写设计到提交成果验收为止。 1.4. 状态: 1.4.1. 进展:完成 1.4. 2. 维护和更新频率:根据需要 1.5. 空间范围: 1.5.1. 边界坐标: 1.5.1.1. 西边界坐标:93°30ˊ 1.5.1. 2. 东边界坐标:106°30ˊ 1.5.1.3. 北边界坐标:29°20ˊ 1.5.1.4. 南边界坐标:21°20ˊ 1.6. 关键词: 1.6.1. 主题: 1.6.1.1. 主题关键词词典:无 1.6.1. 2. 主题关键词:数字地质图 1.6.1.3. 主题关键词:数据库 1.6.1.4. 主题关键词:地层 1.6.1.5. 主题关键词:侵入岩 1.6.1.6. 主题关键词:断裂构造 1.6.1.7. 主题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海南岛水文地质

第四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特征 一、水文地质特征 海南岛赋存有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松散-半固结岩类孔隙承压水、火山岩孔洞裂隙水、碳酸岩类溶洞水和基岩裂隙水等五大类(图2-9)。 (一)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四周沿海沙堤沙地、滨海平原和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陵水河、宁远河、望楼河等主要河流中下游河流阶地和出海口地区,分布范围广。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细砂、中粗砂、含砾粗砂、粉砂等,含水层厚度、渗透性、富水性等变化较大。 (二)松散-半固结岩类孔隙承压水 主要分布于琼北承压水盆地和琼西南承压水盆地(斜地)。琼北承压水盆地分布于王五-文教断裂以北、东寨港以西的琼北地区,自上而下分布有8个含水层,岩性为贝壳碎屑岩、贝壳砂砾岩、粉细砂、中粗砂等;各个含水层的水质、富水性变化较大;第1、2、3承压水为常温水,是优质的矿泉水和生活饮用水;第5、6、7、8层承压水是低温热水。琼西南承压水盆地(斜地)主要包括莺歌海-九所自流盆地、崖城自流盆地、三亚自流盆地、藤桥-林旺自流盆地,不同承压水盆地的含水层个数不同,一般为4-5个,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细砂、中粗砂、含砾粗砂等,含水层厚度、富水性变化较大。

图2-9 海南岛水文地质简图 (三)火山岩类裂隙孔洞水 主要分布于海南岛北部第四纪火山岩,含水层岩性以微孔状、气孔状玄武岩为主,凝灰岩、集块岩、火山角砾岩次之。 (四)碳酸岩类裂隙溶洞水 零星分布于儋州市的八一农场、兰洋农场,三亚的大茅、红花,昌江石碌、王下,东方江边等地。三亚大茅、红花凹谷等地为第四系覆盖,其它地区出露于地表。 (五)基岩裂隙水 分布于海南岛中部山地丘陵区,根据岩类成因与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可分为红层(局部层间)裂隙水、层状岩类(网状层状)裂隙水、块状岩类(网状脉状)裂隙水。 二、工程地质特征 (一)岩体工程地质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汇总.doc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 工作指南 (2.0版) 2001-06-01发布2001-06-01试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

前言 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旨在对以图件为基础的地质信息(传统的文字报告及图件),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信息数字化,为基础地质研究、国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建设、制定区域规划、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提供有效的数字化信息,实现全国基础地学数据信息共享及信息社会化服务,提高其利用程度和使用价值,并为地质科学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供数据源。 为使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目在统一规范的框架内正常有序的开展,确保该项工作的完成,特制定了本工作指南。 本工作指南,主要参考“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DZ/T 0197-1997]”国家行业标准,对其中的相关内容直接引用,同时参考并引用其它相关标准,结合几年来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工作实际而制定。特别感谢李晨阳、李裕伟、姜作勤等同志在工作指南起草和执行过程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本工作指南详细规定了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有关图层划分、工作流程、属性格式、数据内容、数据文件格式,以及质量保证要求、成果汇交办法等。 本工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并归口。 本工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工作指南主要起草人:杨东来肖志坚李军李超岭李景朝田文新解立业 本工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信息资料处负责解释。

目录 1 适用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术语定义(1) 4 图元及TIC点编号规则(2) 4.1图元编号(2) 3.2 TIC点编号规则(2) 5、图层及属性表命名规则(2) 5.1 图层命名规则(2) 5.2 属性表命名规则(3) 5.3 数据项名及代码(3) 6 图层划分(3) 7.属性表格式与说明(2) 7.1 图幅基本信息图层(2) 7.2 水系图层(4) 7.3 交通图层(5) 7.4 居民地图层(5) 7.5 境界图层(6) 7.6 地形等高线图层(7) 7.7 地层图层(8) 7.8 火山岩图层(12) 7.9 非正式地层单位图层(18) 7.10侵入岩(包括变质变形侵入体)图层(19) 7.11 脉岩图层(27) 7.12 围岩蚀变图层(28) 7.13 混合岩化带、变质相带图层(29) 7.14 断层图层(32) 7.15构造变形带图层(33) 7.16 矿产图层(35) 7.17 产状符号图层(37) 7.18其它图元图层(38)

综合水文地质编图方法

国家地质总局 综合水文地质图 编图方法与图例 (试行) 地质出版社

第一部分 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 (一)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及水力特征,将地下水划分为五种基本类型,作为编图基础。它们是:(1)松散岩类孔隙水;(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3)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或称岩溶水);(4)基岩裂隙水(包括断层脉状水);(5)冻结层水。 任何一个含水岩组,在不同情况下可归属不同类型。每种类型可根据不同情况划分若干亚类。以上五种地下水类型,分别采用五种规定的普染色表示,亚类采用接近的普染色表示,并按色调深浅反映其富水等级(参阅统一色标)。 (二)在划分地下水五大类型的基础上,综合水文地质图突出表现以下三个内容: 1、富水性:按地下水的类型及其富水性划分富水等级; 2、埋藏条件:重点反映潜水位或承压水位的埋藏深度、各类双层结构下部含水层组的顶板埋深; 3、水质:重点按矿化度反映微咸水、咸水的分布和含量超过水质标准的有害微量物质的分布。 (三)对松散岩类孔隙水,可按潜水、承压水(或包括上部潜水)划分为两个亚类。黄土广泛分布地区,可考虑把黄土裂隙孔洞水划为一个亚类。其它相似情况可类推。各亚类分别按富水性划分富水等级。 (四)对松散岩类孔隙水,要根据各含水岩组的结构、赋存条件与补给条件等综合因素,结合勘探孔或生产井资料,对其富水性作出评价。可按单井涌水量划分富水等级,并正确地圈定界线。同一含水岩组的不同地段,也要根据厚度、岩性等因素区别其富水程度。涌水量,一般根据勘探孔抽水试验资料,参考当地生产井一般采用的管径与抽水工具,确定统一的口径与降深值,进行换算,以求取得统一的标准。一般在水位较浅、含水层较厚、宜于采用离心泵抽水的情况下,可采用5米降深值。降深值的确定,除须考虑水泵能力外,还要考虑含水层的厚度与承压含水层的顶板埋深。潜水层的降深值不超过含水层厚度的二分之—,承压含水层不超过顶板埋深。单井涌水量的单位,一律采用“吨/日”。在含水层厚度与水位埋深(包括承压水位)变化不大的地区也可采用单位涌水量(吨/日·米)作为划分富水等级的标准。 (五)对松散岩类孔隙水,按单井涌水量一般可划分以下五

水文地质综合实习报告

太原理工大学水利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综合课程实习报告 报告编写人:王继东 专业班级:水文0902 指导教师:孔圣元赵志怀 张志祥陈军峰 实习地点:山西省交城县水峪贯镇实习时间: 2012.6.17-2012.7.6 目录 第一部分文字报告 第一章绪论 (3) 第一节实习区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3)

第二节自然地理及经济地理概况 (5) 第三节实习目的及任务 (6) 第二章气象水文条件 (7) 第一节气象条件 (7) 第二节水文条件 (7) 第三章地层岩性及岩浆岩体 (8) 第一节地层岩性 (8) 第二节岩浆岩体 (13) 第四章地质构造 (15) 第一节概述 (15) 第二节主要地质构造及应力状态分析 (15) 第五章地质发展史 (21) 第一节构造发展史 (21) 第二节沉积发展史 (22) 第六章水文地质条件及地质灾害 (23) 第一节水文地质条件 (23) 第二节地质灾害 (24) 第七章结束语 (27)

第二部分图件 1、水峪贯寺沟实测地层剖面图…………………………比例尺:1:1000 2、水峪贯寺沟实测地层柱状图…………………………比例尺:1:500 3、水峪贯教学填图区地形地质图………………………比例尺:1:25000 第一部分文字报告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实习区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水峪贯地区位于吕梁山中段太原西山煤田的西南部。以狐偃山主峰为中心,

总面积约3502km ,地处东经''0011252111?- ,北纬''45373737??-。交城县至古交市公路纵贯本区,而古交市和交城县与太原市分别又铁路和公路相接,目前太原市与水峪贯每日又有公共汽车往返运行,交通十分方便。 本区属吕梁山系,其主峰狐偃山,标高为2207m ,一般高程在1100 m--2000 m 之间,相对高差500 m--900 m ,属中高山区。区内西北部山高林密,东南部地势略低。西冶川自西北向东南流出山区后,经文水、汾阳、孝义等县境于介休城汇入汾河。 附交通图及行政图如下(图1—图3): 图1 山西交通地图

数字地质填图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数字地质填图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数字地质填图是一种以数字填图系统(RGMAP)为基础对地质展开调查的新方法,并向信息化与数字化的趋势不断发展。针对现如今数字地质填图在对其研究的现状方面也已在地质数据调查中逐步实现了组织、描述、管理与综合以及资源的一体化、统一化进行描述、集成和再现,建立起呈现个性化以及社会化的多目标、多用户的服务系统,是从今以后地质数据调查主要过程实现信息化的重要目标与任务.。同时通过在掌上Windows CE系统上,使数字化地质填图需要的GIS其基础性的功效得以实现,从而使数字填图体系与遥感系统整合成一体得以实现。 标签:数字地质填图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0引言 因为当今空间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和普遍使用,同时社会要求也在不断改变,使近些年以来区域性的地质调查由理论基础所需技术上的支持,至填图图件与内容的展现方式,均产生了重大改变。在地学领域中建起新知识系统的过程之中,整个世界的地质研究均加快了基础地质分析调查的脚步,且将基础性地质的调查作为立足点,以使社会始终在增长与改变的要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使国家昌盛与发展的持续性得到可靠的支撑。 1数字地质填图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近些年以来,由于信息技术迅猛的发展,使得使用数字地质填图不但在国土资源相关任务的任何领域内数据收集、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以及输出结果等整个过程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也深化至处理跨领域与跨学科信息的集成和共享等相应问题之中。纵观整个世界主要的野外收集相应数据的软件,以及野外所收集数据的数据库其建立得重要途径是回至室内对野外数据进行处理,接着输进数据库内,也或者把格式预先定义的绘制于纸上的表格其大量相关的数据直接输进数据库内。该输入形式,首先效率是很低的,其次未能较好的对获得野外地质的调查数据相应技术根本性问题进行解决。野外数据记录本其所输数字太过结构化,这就需要地学相关工作人员更改他们记录与观测野外地质信息数据的方法,记下空间的定点方位并分离属性数据信息实施管理。 2数字地质填图系统与硬件设备的发展趋势 2.1数字填图技术的硬软件支撑基础 随身可带入野外掌上机可以对复杂信息进行较好的管理和描述,有许多优点,包括存储容量充足,有较小的体积,且重量较轻、功耗较低,且连续工作的时间较长等优点。符合这些需求的设备是数据野外采集最终实现信息化重要的硬件设施基础。不然,数据—次性录入这一问题无法得以解决,致使实现数字填图

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阅读分析

桑河水库库区综合地质图阅读分析 比例尺: 1:50000,即图上1cm=实际500m,这个16.5cmx22cm印刷图幅的地质图相当于实际8250mx11000m。 图例 由地层图例知,最古老的地层是震旦纪Z, 最年轻的地层是第四纪Q,中间地层不连续,缺少了整个中生代(M Z)地层,老第三纪(E)和新第三纪(N),因而在这几个时段存在地层不整合。 地形地貌 整个地区沿剖断线走向,大致为高-低-高-高,主要是由于这个地区西北部有一个向斜,东北部有一个背斜。中间桑河河道流域较低。相比之下,东北部背斜处的地形要更高一些。 地质构造 整个古生代地层以及震旦纪地层为两个NEE走向的大褶皱,上面有第四纪沉积物, 由西北至东南依次: 以二叠纪为中心有一个向斜,由新到老依次为,二叠纪P,石炭纪C,泥盆纪D,志留纪S,东北方向有一个以震旦纪为中心的背斜,由老到新依次为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与上一个向斜相连。 断层描述(由西北至东南): 第一个向斜褶皱在石炭纪地层和泥盆纪地层交界处被逆断层F6切断,在地质图中部的泥盆纪地层(与志留纪相交)有一平移断层F3,在泥盆纪与志留纪相交处有一跨越桑河的逆断层F8。背斜褶皱的志留纪地层有一跨越桑河的逆断层F7,且以桑河为对称轴,左右基本对称的出现断层破碎。F7向东南方向,有一跨越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地层的平移断层F13。逆断层F19跨越了志留纪地层和奥陶纪地层,可以看出,F19与F10最初应为一个逆断层,但是他们之间由于平移断层F21的错动,变为两个逆断层。在背斜褶皱寒武纪底层与奥陶纪地层间有逆断层F12,被抛切线剖到的有一个位于志留纪地层和奥陶纪地层交界处的正断层F2。且由图中虚线可以判断出,所有断层均位于古生代地层,在断层之上再沉积有第四纪沉积物。且由于第四纪地层平行于等高线,可以看出第四纪地层为水平地层。 地层接触关系 整个古生代地层以及震旦纪地层之间都为整合接触,但古生代地层与第四纪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产状不协调,中间缺失了整个中生代地层和新老第三纪地层。 地层岩性 第四系:砂砾石,含砾粘土 二叠系:灰黑色碳质页岩夹煤层,中下部为石灰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