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个别化学习区域活动交流稿

个别化学习区域活动交流稿

个别化学习区域活动交流稿
个别化学习区域活动交流稿

个别化学习区域活动交流稿

一、背景介绍

在韩老师的引领,外出学习观摩,教研组织等多种形式的理论学习下,本学期我们尝试着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在这几个月区域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如个别化准备学习活动的材料准备,如何利用环境和材料互动等。当然在这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也是我们逐步成长和收获宝贵经验的过程。下面我就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材料和环境准备从主题开展前、主题同步开展进行以及主题开展的拓展和延伸方面来分享一下我们的经验。

二、主题说明

本阶段我们正在开展”再见了,幼儿园”的主题主要激发幼儿的自信心,肯定自己的进步,悦纳自己和别人的特点和长处。有勇气挑战自我,并获得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基于此我们将围绕“我真棒”开展我“长高了”“我们真棒”“勇气小故事””赞美会”等活动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自信心、智慧和勇气。其次经过三年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老师和孩子们回忆着在园的美好生活。在此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毕业活动,如:拍毕业照、幼儿之间相互签名留念、互赠名片、毕业典礼、六一餐会,离园倒计时等,引发幼儿体验成长的快乐和对保教人员的感激。从而在这毕业时刻,告别时刻,感恩时刻,品味成长时刻,我们一起“我会记住你”。

三、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材料和环境准备

(一)主题活动开展前

1.环境准备

----创设“再见了幼儿园”主题墙

----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请家长带孩子去小学,留意途径的建筑物并画出来,布置成”上学的路“主题墙。

----将参观小学的回忆再现,“体验做小学生”。

----和幼儿一起“离园倒计时”。

2.材料准备

(1)基于主题内容准备的材料

----海马数学角:

*生日大调查。

目标:通过操作摆弄,学习统计方法,初步感知条形的统计图的优点

材料:幼儿自己画的生日卡,月份袋,统计表。

*认识时钟

材料:模拟钟面,教师自制钟面记录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卡。

*认识日历

材料:各种日历,挂历,六月日历模板,活动日历板,人物卡。

---海马书吧

*课程表

材料:小学书本,课程表

玩法:根据课程表,进行课前准备。

(2)基于指南中五大领域的个别化内容

----海马数学角

*区分左右

依据:指南数学认知子领域的目标感知形状和空间关系。

材料:各种手部动作图,左右底板

*算术拼图

依据:数学认知子领域的目标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

材料:立式磁性模板,磁性算术拼图

----海马科探所

*水一样多吗

材料:不同粗细的量筒,水杯,量杯,记录纸毛巾即时贴,等辅助材料。

观察重点:幼儿在倒水过程中如何逐步累积有关的守恒的经验。以及孩子们所用的方法和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测。

*青青水世界

材料:混有泥沙的水,自制漏斗,餐巾纸,纱布,棉花,过滤纸,海绵,记录纸观察重点:幼儿在实验中,动手操作,观察变化,记录结果。

----海马书吧:

*标识大配对(阅读与书写准备)

目标: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材料:标示卡片,应用实物卡片,答案本

----海马聪明屋

*开锁箱

依据指南:动作发展—手部动作灵活协调

材料:开锁箱

(3)基于地方特色的个别化学习内容

---海马书吧

*我们认识的海鲜

材料:自制海鲜小书,配对海鲜文字,(大字,小字)放大镜----海马聪明屋

*海鲜对对碰

材料:对对碰游戏盒,自制海鲜模板

(4)基于幼儿当下兴趣所形成的个别化学习内容

----海马科探所

*饲养蚕宝

*观察蚂蚁工坊

*手影游戏

材料:自制投影仪,手电筒,影子卡

(二)主题活动同步开展

1、源于个别集体活动下放设计的个别化学习内容

----海马数学角

*测量身高(p312)

材料:各种测量工具,记录表

*友谊电话号码(p339)

材料:提供几种破译电话的记录纸,提供号码答案本

----海马聪明屋

*好朋友棋(p337)

材料:飞行棋,斗兽棋,五子棋

----海马美工坊

*亲亲热热一家人(p335)

材料:幼儿自画像,师生照片,幼儿自制的相框

玩法:在毕业照相框的基础上,布置一家人的照片。

*我的名片(p340)

材料:彩色纸,彩笔,展板各种装饰材料

(三)主题活动开展的拓展和延伸

在“勇气”活动开展后,孩子们对勇气的热度一直在持续。在故事屋中利用指偶和简易“皮影戏”讲诉相关“勇气”的故事。在书吧里孩子们继续画着自己的勇气故事。延续着勇气进行着勇气的跟贴

大二班徐娜

2015/6/10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学生:高某某 学校和班级:特殊教育学校启智1班 计划时间:2013年1月—6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高某某,2011年11月3日出生,2009年入学。从小由爷爷带大,幼儿园上的很晚,断断续续,接受学前教育不系统。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很大分歧。妈妈比较溺爱,认为孩子很聪明,每天辅导,关注学习成绩;爸爸对孩子严厉,感觉孩子说话不清楚,语言发展不好,就应该多培养她跟人交往,锻炼她的说话能力。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1)每天都要喝一袋奶,而且必须是某种牌子、某种口味的。(2)睡觉前一定会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找好,睡觉之前洗脸刷牙等程序一个都不会少,到八点了她自己就开始收拾准备睡觉,几乎是雷打不动。 (3)物品摆放整齐,每个玩具、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有人把她的玩具地方挪动了会发脾气。 (4)喜欢蹦床、荡秋千、转盘等反复重复动作的游戏,而且转很长时间都不晕,每天都会要求爸爸带她去同一个小区的同一处健身场地玩。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

有时答非所问。 4.社会适应特点:喜欢与人亲近、交流,但有时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紧张时发出无意识的“嗯嗯”声音、玩手指进行缓解。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紧张时发出无意“嗯嗯”声的次数。二是改掉扳手指头的依赖。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逐步形成听明白再表达的语言交流习惯。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安全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增加人际交往教育和文明行为教育,降低对陌生人的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吃饭、排队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回答问题紧张时发出“嗯嗯”声音、

小学个别化教育案例分析

小学个别化教育案例分析一、学生的自然情况 姓名:小朱 性别:男 年龄:十岁 (三年级学生) 二、问题及行为表现 1、学习缺乏主动性。能完成作业,有时作业漏做,学习不刻苦,缺乏毅力,没 有钻研精神。 2、性格倔强、固执。与人相处办事,不计后果,缺乏自制力,责任感淡薄 3、处事情绪化,易冲动。遇事不冷静,有逆反心理。 4、生活自理、自主能力较差。有依赖和惰性心理,聪明但不爱多动脑。 5、主要原因是由于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和爷爷生活在一起。 三、有关资料的调查 小朱同学今年十岁了。在家里是独生子,父母常年外出打工。从小在爷爷呵护下长大,由于是男孩,更是得到爷爷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溺爱,谁也不能碰他一下,谁也不能骂一句,使他养成了固执、偏激、倔强的性格,办事不爱动脑,我行我素,不计后果,出了问题又缺乏责任感,表现出逆反心理。学习缺乏自觉性,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事,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使学习成绩处于下游。做了错事,不接受批评,不让人家说,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反抗心理。 四、个案分析 针对小朱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他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两个方面: 1、鉴于他从小娇生惯养,被捧为掌上明珠,凡事随心所欲,被家庭主要成员所溺爱,过于放纵,使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养成了依赖别人和惰性心理。 2、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不好,又缺乏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对较难的问题不愿意动脑筋,又不肯问别人,不懂装懂,长期发展下去,知识掌握不牢。就

产生了自卑心理。认为反正也就这样了,甘拜下风,自暴自弃,致使成绩下降,凡事总觉得自己对,对自己认识不清,出现情绪不稳定现象。 五、采取的方法和实施过程 1.根据小朱的实际情况,我认为他的本质是好的,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他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他是会有改变的。于是我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让他们勤与孩子打电话交流沟通。并让他的爷爷一定要改变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老师更好的配合,严格管教孩子。 2.他经常犯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他分析错误原因,让他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他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使他真正理解教师对他的关爱,有利于形成他良好的行为规范。 3.针对小朱惰性强的缺点,激发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热情,每天发作业本,他认真做,然后给予鼓励;主动帮助教师拿教具等则给予肯定,经与家长沟通得知,他在家中能帮助爷爷干力所能及的家务,我则耐心帮助他建立起热爱生活的信心。 六、教育效果 经过近半年的了解及教育,小朱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朱某对教师尊重,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能坚持上满上好各门课程,成绩逐步提高。他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冲动事件逐渐减少,对劳动有了初步认识,热心肯干,犯了错误能认识到错误在哪儿。任性、固执得以缓解,办事能有目的性,逆反心理在减弱,他现在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对较难的问题易放弃,缺乏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较弱,对于他今后的教育仍是长期的,我希望他会成为坚强、有知识的身心健康的人才。

个别化学习观察案例

个别化学习观察案例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

【个别化学习观察案例】 如何投放孩子感兴趣的区域材料 夏胄頔实录: 个别化学习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非常兴奋,都跑到了自己想玩的区域,插上了名额卡片。这个时候“京剧脸谱”名额已经满了。桐桐脸上露出了遗憾的表情,但是她没有放弃,问里面的小伙伴:“我还能进来吗”高弘熠果断地说:“不行,人已经满了”。桐桐还是拿着名额卡,迟迟不愿离开,不想去玩其他的区域。大概桐桐看到我在观察她,她走过来问我:“老师,我还能进去玩吗”于是,我对桐桐说:“现在京剧脸谱这个区域人已经满啦,你看看已经坐不下啦,你还有想玩的区域吗”桐桐摇了摇头说:“我就是想玩这个”。这个时候我看到“青花瓷”区域人比较少,我对桐桐说:“你看那里,也很好玩啊,我们去试一试好不好,说不定会很好玩哦。”桐桐也知道每个区域是有人数限定的。于是,她拿着名额卡来到了“青花瓷”区域,开始玩了起来。我观察到桐桐刚坐下时拿出了蜡笔和纸盘。但是没画几笔,她就开始摆弄蜡笔了。坐在小椅子上左瑶右瑶地东张西望。还在不断打扰旁边的小朋友,和他们讲话,打闹。并没有完全沉浸在游戏中。 分析: 大班的幼儿已经有一定的规则意识,知道每个区域都有人数的限定,并且能够很好的遵守这个规则。但是为什么有的区域总是有很多孩子愿意玩,而有的区域则少有人问津我想这和区域的设计以及材料的投放有着直接的关系。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创设个别化学习。

1、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 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便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设一种丰富的、适宜的物质、心理和有情感的环境,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大量的自主活动与探索的机会。像桐桐对他来说她对画青花瓷图案已经很熟悉了,每一次都是拿着蜡笔在画图案。仅仅是这样一个画的动作,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失去活动的兴趣,所以她就不愿意再玩了。 2、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进行投放材料。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怀信心地对待生活,对待明天。区投放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按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兴趣。 反思与调整策略: 1、材料太单一。 针对这个问题,我首先要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在原有的材料基础上,不断增加更为丰富的材料比如说:褶皱纸、扭扭棒、炫彩笔等等,保证幼儿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这样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了。 2、针对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

个别化教育案例

个别化教育案例 一、基本情况 (一)、教育对象自然情况 郑XX,男,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 1、教育方面: 该生有一定认知能力,对教师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能够掌握一部分,但在课堂上比较被动,需要教师强制性的语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会摇椅子、下座位,没有上课的概念,很容易受外界干扰,不主动发言。老师上课的内容只能接受一部分。 语数作业需要家长或者老师的督促才能完成,不能独立的完成。但是作业主要是自己进行书写。数学上,会数50以内的数。语文上,认识很多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会进行简单的涂色,但有时会涂到外面,需要进行指导。喜欢唱歌、听音乐,会唱很多儿歌。听见别人唱歌,会拍手、会跟唱。 2、自理方面: 该生能进行自理,生活、自己的起居、衣物、书包等都是自己整理的,会自己穿脱鞋袜、衣物,会自己上厕所,自己提裤子。 3、交际方面: 课间与同学交往,一般都是被动进行,一般独自一人玩耍,不能与同学一道进行游戏。能与别人打招呼,懂礼貌,口齿较清楚,但是眼睛不看向别人。 4、情感方面: 比较开朗,听话,喜欢和熟悉的、喜欢的人亲近。每当看见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都会敬礼。不高兴或者不如意的时候会发脾气。 5、运动方面: 动作协调能力较好,手脚能灵活协调一致地跑步、上下楼梯等,喜欢排球。喜欢听欢快的音乐,会跟着音乐的节奏不时的进行动作。 6、兴趣方面: 喜欢和熟悉的、喜欢的人亲近。每当看见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都会敬礼。 喜欢排球。喜欢听欢快的音乐,会跟着音乐的节奏不时的进行动作。 7、优势: 该生比较乖,很配合教师。 、弱点:8. 不肯主动说话,需要有东西进行刺激。 9、教育需要: 根据该生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与别人交谈不主动、不积极,虽然在家中家长也进行了训练和强化,但不太稳定,较长的句子还不能说,字数较多的句子说时舌头不灵活,一直向下压着,只是在个别发时才能到位,分析出仍需要进行语言训练。 根据该生自理能力不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理能力越来越显得重要,分析要进行自理能力的训练。 根据该生不高兴或者不如意的时候会发脾气,上课有时会乱跑的情况,分析得出该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行为习惯的训练。 该生的认知能力不强,对许多事物的认识都不够,比如颜色,大小、多少等,分析在认知方面要重点训练。(二)、行为情况 行为一:该学生看到小朋友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或者是小朋友犯了错误了,就抑制不住的笑别人。 行为二:语文课上老师让学生书写课堂作业,该生还没等老师把话说完,就拿起自己的本子就写,也没有

大班主题背景下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

《大班主题背景下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实践研究》 徐春红1、专题研究——个别化学习材料对推动幼儿发展有何价值?个别化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 答:个别化学习活动是相对于集体活动而言的,是教师根据每个幼儿现有的发展水平,寻找最近发展区,创造相应条件使幼儿获得主动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因此,在个别化学习活动材料整合上要考虑“三性”,使活动的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一.情趣性——契合主题和幼儿年龄特点 情趣性是指提供的材料能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孩子玩的兴趣。 二.多功能性——促进区域探索活动的多元发展 材料的多功能性即尽量做到一物多用,一物多玩。幼儿的探索性学习往往伴随着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多功能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使幼儿的区域探索活动更加灵活有趣。 三.层次性——提供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的需求 材料提供的层次性也就是说我们要考虑到所有幼儿,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的发展水平,在同一个活动区域中设计不同层次的内容,使每个幼儿都有适合的、感兴趣的活动内容。 个别化学习区域是为适应不同发展速度和认知特点的幼儿根据兴趣、需要和能力让每个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获得发展的场所。通过具有情趣性、多功能性、层次性的活动内容及材料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主动练习、操作、巩固已有知识,使幼儿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获取新的知识经验,满足兴趣、好奇心,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公平发展的机会。 个别化学习活动能够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 答: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2、如何把握大班幼儿个别化学习材料的挑战性?(材料的层次性)

答:材料引起探究,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材料是幼儿不可或缺的探究工具。那么,如何选择和投放材料,发挥其在幼儿主动探究活动中的桥梁作用呢? 一、材料能揭示科学概念 使用材料的过程同时又是逐渐揭示科学概念与规律的过程,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探究活动就是经验向知识转化的意义建构过程。 二、材料能激发探究兴趣 科学教育重在让幼儿通过操作,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兴趣。不同年龄的幼儿由于其学习特点及生活经验积累的不同,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也应据教育对象的不同,特别是材料的数量、摆放的位置等都应有所区别与侧重。材料的数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探索过程,太多的材料使幼儿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太少的材料会直接造成幼儿探索兴趣的减弱。材料摆放位置的恰当与否,也会直接影响集体活动的秩序。 三、材料能启迪思考 有效探究强调“动手之前先动脑”,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教师的引导外,呈现有结构的材料可自然而然地引发幼儿对材料的思考,这就要求在材料的选择过程中把握以下几点:(1)应能使幼儿在讨论中提出不同的发现;(2)应能引起联想。 四、材料利于操作 提供的材料应具有可操作性,能使幼儿通过操作明显地看到事物之间的关系。幼儿作用于物体,物体的变化迅速、明显,这有利于幼儿发现事物之间关系,获得新经验。 3、如何提高大班幼儿在个别化游戏中自主记录的能力? 答:1、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个别化中幼儿自主意识的培养。首先,认真分析教育目标,自觉将培养幼儿的自主能力真正作为教育要达到的最终目标之一。多采用鼓励表扬等正面教育手段,还孩子一片自由天空。其次,充分认识其可能性,幼儿的自主能力在有效的游戏中能逐步得到发展。 2、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游戏环境。专家实验表明,完全决定一切,严格控制监督幼儿活动的专制型教师会使幼儿形成严肃呆板,依赖性强的不良习惯。而尊

个别化教育案例

. 个别化教育案例 一、基本情况 (一)、教育对象自然情况 郑XX,男,自闭症儿童,语言障碍。 1、教育方面: 该生有一定认知能力,对教师课堂上所传授的知识能够掌握一部分,但在课堂上比较被动,需要教师强制性的语言,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会摇椅子、下座位,没有上课的概念,很容易受外界干扰,不主动发言。老师上课的内容只能接受一部分。 语数作业需要家长或者老师的督促才能完成,不能独立的完成。但是作业主要是自己进行书写。数学上,会数50以内的数。语文上,认识很多字,会写自己的名字。会进行简单的涂色,但有时会涂到外面,需要进行指导。喜欢唱歌、听音乐,会唱很多儿歌。听见别人唱歌,会拍手、会跟唱。 2、自理方面: 该生能进行自理,生活、自己的起居、衣物、书包等都是自己整理的,会自己穿脱鞋袜、衣物,会自己上厕所,自己提裤子。 3、交际方面: 课间与同学交往,一般都是被动进行,一般独自一人玩耍,不能与同学一道进行游戏。能与别人打招呼,懂礼貌,口齿较清楚,但是眼睛不看向别人。 4、情感方面: 比较开朗,听话,喜欢和熟悉的、喜欢的人亲近。每当看见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都会敬礼。不高兴或者不如意的时候会发脾气。 5、运动方面: 动作协调能力较好,手脚能灵活协调一致地跑步、上下楼梯等,喜欢排球。喜欢听欢快的音乐,会跟着音乐的节奏不时的进行动作。 6、兴趣方面: 喜欢和熟悉的、喜欢的人亲近。每当看见升国旗、唱国歌的时候都会敬礼。 喜欢排球。喜欢听欢快的音乐,会跟着音乐的节奏不时的进行动作。 7、优势: . . 该生比较乖,很配合教师。 8、弱点: 不肯主动说话,需要有东西进行刺激。 9、教育需要: 根据该生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与别人交谈不主动、不积极,虽然在家中家长也进行了

个别化学习中的观察与思考

个别化学习中的观察与思考 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不应只是在教室中忙碌地穿梭,不应成为发号施令的权威者,不该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而应站在幼儿的背后,沉静、慈爱而耐心的观察,真正的从观察中获取幼儿个体与群体、环境与材料等的准确信息。也就是要大胆地放手、耐心地等待、适时地引导。 我们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幼儿是否对所提供的材料有兴趣;材料所呈现的坡度是否适合孩子的心智水平,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层次;材料的数量、大小是否合适,可玩性是否比较强;要留意幼儿是怎样操作和使用这些材料的;幼儿在使用这些材料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有哪些独创的做法,分析该孩子达到那种心智水平,教师如何为该幼儿提供合适的引导帮助或合适他的“最近发展区”的材料。 一、多元化观察、广角度的解读孩子 1、观察情境性环境,关注幼儿的经验背景 在教师提供活动材料的初期阶段,幼儿对材料都很感兴趣,但兴趣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因此在同一区域活动中,教师需要不断增添新的活动材料。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索、发现能力,同时还能让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家门前的一条路》中,我们的目标是: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短,并会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数据也不同,训练思维的相对性。 情境性的环境能让数的材料更加有趣,我们创设了直线、曲线、三角形的路线,用瓶子、积木等测量到家的这段距离,孩子们兴趣非常浓厚,我们在观察指导中,有发现个别幼儿所使用的测量方法的错误,对于该个别化而言,我们是引导孩子使用头尾相接正确的测量方法,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测量活动是自然测量。自然测量是指利用自然物(如筷子,小棍,脚步,小碗等)作为量具(器)进行直接测量,即仅局限于简单工具的测量,而不是标准工具的测量。 2、观察幼儿的已有经验,关注幼儿的认知水平 另外我们的数经验也可以在情境中体现出一个连续性,而不是单独的一个数经验割裂出来,如:《百变扑克牌》中,我们利用扑克牌上数字,通过多元化的情境将数经验中的数数、相邻数、接着往下数等融合在一起,让孩子的操作更有意义。我们班在数活动的学习的基础上结合主题制定出几个活动内容,如:目测数群并接着数、10以内的数序、环形数数、10以内的序数等,我们发现大班的孩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学生:何子昂 学校和班级:怀远县特殊教育学校一年级 计划时间:2013年9月—2014年1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何子昂,2003年3月29日出生,2012年入学。从小由爷爷带大,接受学前教育不系统。有智力障碍,说话不清楚,会自己吃饭,自己脱衣,自己穿衣。生活自理能力一般。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有时答非所问。 4.社会适应特点:喜欢与人亲近、但有时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紧张时发出无意识的“嗯嗯”声音、玩手指进行缓解。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紧张时发出无意“嗯嗯”声的次数。二是改掉扳手指头的依赖。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思想品德课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生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吃饭、排队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回答问题紧张时发出“嗯嗯”声音、扳手指的行为,减少发声和扳手指的次数,并进行奖励,强化正面效果。 4.课堂和日常交往中,时刻注意强调学生与对话人的目光对视,善意的、微笑的对视可帮助她建立信心。 四、教育干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要共同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行为交流环

培智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学生:高某某 学校和班级:威海市特殊教育学校启智1班 计划时间:2013年1月—6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高某某,2011年11月3日出生,2009年入学。从小由爷爷带大,幼儿园上的很晚,断断续续,接受学前教育不系统。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很大分歧。妈妈比较溺爱,认为孩子很聪明,每天辅导,关注学习成绩;爸爸对孩子严厉,感觉孩子说话不清楚,语言发展不好,就应该多培养她跟人交往,锻炼她的说话能力。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1)每天都要喝一袋奶,而且必须是某种牌子、某种口味的。 (2)睡觉前一定会把明天要穿的衣服找好,睡觉之前洗脸刷牙等程序一个都不会少,到八点了她自己就开始收拾准备睡觉,几乎是雷打不动。 (3)物品摆放整齐,每个玩具、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有人把她的玩具地方挪动了会发脾气。 (4)喜欢蹦床、荡秋千、转盘等反复重复动作的游戏,而且转很长时间都不晕,每天都会要求爸爸带她去同一个小区的同一处健身场地玩。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有时答非所问。

4.社会适应特点:喜欢与人亲近、交流,但有时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紧张时发出无意识的“嗯嗯”声音、玩手指进行缓解。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紧张时发出无意“嗯嗯”声的次数。二是改掉扳手指头的依赖。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逐步形成听明白再表达的语言交流习惯。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安全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吃饭、排队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回答问题紧张时发出“嗯嗯”声音、扳手指的行为,减少发声和扳手指的次数,并进行奖励,强化正面效果。 4.外出活动时,遇到陌生人或学生家长,注意观察和纠正其斜视的行为,正面强化。

专题小结——小班幼儿个别化学习实践与思考

小班幼儿个别化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周萍 2016.1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教师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提供给幼儿进行高效学习、获得最佳发展而精心设计的环境,它可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获得相应的发展。小班幼儿正处于动作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于造型可爱、形象逼真、情景性强的游戏特别感兴趣,在这里幼儿能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它有着相对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让孩子们体验到自由和自主,体验到乐趣。 一、给个别化学习赋予一定的情景性,游戏性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表明:生活化、真实性的游戏情境更适合小班幼儿。因此我们努力使材料的投放更显趣味性。让孩子们在与材料的操作、互动中获得了经验。在创设个别化学习材料时,尽可能捕捉和挖掘儿童生活中有意义的信息,融入儿童经历过的生活素材,赋予物化材料鲜活、生动、真实的情感意义,使个别化学习活动具有浓郁的生活色彩,饱含情感的温暖。 如在主题活动——娃娃家创设的“打扮宝宝”活动中,让幼儿把收集到宝宝衣服、裤子、袜子、帽子等放置在区域中,学着爸爸妈妈的样子为宝宝穿着打扮,并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调整操作材料,增加一定的情境性,为幼儿准备了收纳箱,以收纳箱的隔离来帮助幼儿整理物品,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做爸爸妈妈,体验了劳动的快乐。这样个别化学习和游戏巧妙结合,不仅使学习内容有了延续性,更使每每个活动内容都相互互动起来,赋予学习内容情境化、游戏化,也更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同样在提供幼儿的个别化学习材料中,我们都会选择颜色鲜艳、形象生动、能够活动的材料,使环境与材料接近于生活,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练习。 如在主题活动——小兔乖乖中,模拟创设了一个“小兔乐乐”的情境性环境,投放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盒子,让幼儿通过搭建来拼搭成兔妈妈和三只小兔,让动物们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关注幼儿的情感反应和情感体验。另外还提供了雪花片,让幼儿用连接、围合的方法搭建萝卜,并喂给兔子吃,进一步激发幼儿爱小动物的情感。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学生:贺某某 学校和班级:永新县特殊教育学校培智一(2)班 计划时间:2015年9月—2016年7月 一、学生基本情况: 1.贺某某,2007年1月3日出生,2015年9月入学。从小由妈妈带大,之前有上过幼儿园,但是由于不喜欢与别人交流又比较依赖妈妈,所以在幼儿园没读多久就没有读了,之后一直由妈妈一个人在家独自带,接受学前教育不够系统。父母的教育理念及方法有很大分歧。妈妈比较溺爱,认为孩子很还小还是有些不懂事比其他正常的小孩发育的晚,每天辅导,给他进行不同程度的基本训练,关注学习成绩;爸爸对孩子严厉,感觉孩子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不跟外界交流,语言发展不好,就应该多培养他跟人交往,锻炼他的说话能力。 2.行为特点:刻板行为明显。 (1)每天早上起来不喜欢吃早餐,吃的话必须是用饼干代替早餐,不喜欢喝牛奶。 (2)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一句话一个词不断地重复说。 (3)物品摆放整齐,每个玩具、生活用品都有固定的位置,如果有人把他的玩具地方挪动了他会重新放回到指定的位置,如若你再动他就会发脾气。 (4)喜欢蹦床、荡秋千、转盘等反复重复动作的游戏,而且转很长时间都不晕,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不会给别人,一旦你强行拿走他会不断从你手中拿走,直到拿到为止。 3.语言特点:语言简单,断续,迁移能力差,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差,有时答非所问,有时直接不理你。不听指令,老师或爸爸妈妈说的话不会去做。 4.社会适应特点:不喜欢与人亲近、交流,存在恐惧心理,不懂与人正常交流的礼貌,对不喜欢的人或陌生人常常斜视,喜欢一个人自言自语。

二、长期目标: 1.刻板行为矫正:经过一学期的矫正,减轻对刻板行为的依赖,加深对行为本身的认识,使学生对适当行为有积极地理解和认识,体会到自主行为的乐趣。 2.社会适应行为矫正:一是减少一个人自言自语,尽量与人简单的交流。二是学会听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三是减少对陌生人和不喜欢的人斜视。四是帮助建立对陌生人的友善与信赖。 3.语言矫正:养成听话时与讲话者对视的习惯,加强目光交流,逐步形成听明白再表达的语言交流习惯。 三、短期目标 1.班主任利用每天的晨会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文明行为的教育,安全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怎样与陌生人交往的教学,让其对陌生人形成客观的认识,降低不信赖感和敌对感。 2.通过适时、适度的交换座位改变学习、排队做操等常规中的位置,让其适应改变带来的心理变化,减轻刻板行为的心理依赖。 3.课堂上,学会跟老师进行朗读,听老师的简单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时刻注意纠正其在课堂自言自语的习惯、扳手指的行为,减少发声和扳手指的次数,并进行奖励,强化正面效果。 4.外出活动时,遇到陌生人或学生家长,注意观察和纠正其斜视的行为,正面强化。 5.课堂和日常交往中,时刻注意强调学生与对话人的目光对视,善意的、微笑的对视可帮助他建立信心,先听明白以后再回答。 四、教育干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干预氛围。协调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要共同为其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语言、行为交流环境,以正面鼓励为主,以善意的暗示为辅,建立信任关系,改进教育康复的水平和效果。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docx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观察与指导 关键字:观察“需求”,了解“水平”,适时“指导” 通过大教研活动的实践探索及理论的学习与研究,我们已经积累一定的经验,也树立了基本的区域指导理念,即:教师创设环境——观察指导——调整环境——再观察指导——再调整环境的良性循环当中发展。这其中需要教师做足三方面的工作:活动前的材料投放与区角介绍;活动中的观察与指导;活动后的评价与反思。 区角活动观察指导的四项要点: ▲敏锐的观察 ▲适时的指导 ▲有效的记录 ▲反思与调整 一、学会观察是进行游戏指导的关键 1.观察的现状 ①有一定的观察意识:充分观察耐心观察 ②观察的随意性大,缺乏目的性。 2.观察的要点 寻找观察视点,设定观察目标、划定观察范围,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观察。 二、适时指导,激发幼儿创造力。 指导又称干预,主要指导思想是要体现“授之以渔”的理念。 所谓干预指教师在周密细致观察幼儿的基础上,以自身为影响媒介,巧妙地采取各种方式,或示范,或合作,或介入,施加教育影响,以期引导与改善幼儿的行为,向着预期的教育目标发展。 1.实施干预的方式 ①平行式干预 平行式干预是指教师在空间距离上接近幼儿,并与幼儿用相同的材料从事相同的活动,意在引导幼儿模仿,教师起着暗示指导的作用。 平行式干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没有直接介入幼儿的活动过程,而是利用自身的行为进行榜样示范,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暗示引导,避免了教师的指导可能成为幼儿活动干扰的倾向。 ②交叉式干预 教师就以活动合作者的身份或被幼儿邀请,或自主扮演角色进入活动情境,通过教师与幼儿、角色与角色之间的互动,起到指导幼儿的目的。 交叉式干预要避免教师直截了当发号指令左右幼儿游戏的情况。教师更多地是以游戏中角色之间的关系隐蔽而又自然地导引游戏的发展。 ③垂直式干预 当教师观察到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出现严重的违反规则,或出现争执现象,或出现攻击性等危险行为时,教师则以教师的身份直接进入区域游戏,对幼儿的行为进行直接干预与领导

个别化教育案例

用平等和爱,让心灵明亮 上海市东海学校倪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对特殊学生的个别化教育,是作为一个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也一直恪守着这样的信念。 一、现状分析 在我们班级中,有个特殊的学生------周佳丽。从别人的口中得知,这个孩子智力有问题,学习更是不指望。刚接触的时候,我觉得她是个很沉默,很自闭,甚至精神有点“恍惚”的学生。你对她说什么,她只是呆呆的空洞的望着一个地方,偶尔眨眨眼,看上去很累的样子。我从她的表现中看出,她,不愿意敞开她的心,甚至不愿意相信人。 二、问题归因 对这个学生的教育的突破口在9月的某一天晚上。她的妈妈要求见我,并且不能再学校。于是晚上7点,我吃好晚饭,到学校附近的广场上和她们母子两见面了。这也是我当教师以来第一次与家长如此特殊的见面。 一见到我,她的妈妈就开始对我诉苦,说自己如何命运不济,说家境如何的艰难,说这个孩子如何让她操碎心。我看着这个母亲,心里一阵酸楚,因为自己也是个母亲,我更能理解她的苦。从她的叙述中,我似乎看到了这个孩子的问题所在。破裂的家庭,缺失的父爱,窘迫的经济,别人的歧视,自我的放弃......这些问题重重的压在一个才12岁的孩子身上,可想而知,她活的多么的累,多么的苦。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作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响时间最长的一种基本形式,在年轻一代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我和她的母亲说,现在,最关键的是孩子,钱可以慢慢赚,但孩子的成长却不能等待。你们已经错过了幼年,那么现在,请和我,和孩子,和学校,一起来帮助她。 三、目标制定 根据孩子的现状,我和她的母亲制定了一些措施 1、加强家校的联系,老师与家长互相信任。 2、母亲以孩子为重,每天接送孩子,双休日尽量带孩子外出 3、教师在校期间,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尽量让她参与班集体的活动 4、双方以鼓励和爱,去对待孩子的行为 5、在班级中,教师要做到一视同仁,让孩子有被关爱的感受 四、教育过程 那次晚上的见面中,我与这个学生有了第一次的交流。因为当时和她一起的还有她的好朋友,正好那个学生是我上一届带过的,因此,以她为突破口,我和她们聊起来。问她喜欢吃什么,玩什么游戏,将来想做什么。她也开始慢慢消除恐惧,与我说了几句。虽然只有几句,但是确是那么的珍贵。于是,我和她的母亲开始了以上计划的实施: 1、消除家长对孩子造成的恐惧 初中阶段是孩子们“翻坎”的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学习成绩有所下降,家长心情比较

大班个别化学习案例分析

大班个别化学习案例分析 一、案例描述 又到了个别化学习的时间了,幼儿插名片起了小小的冲突,棋吧名额已经满了,可还是阳阳他们央求我可不可以去棋吧玩。相比之下,我们的实验室冷冷清清无人问津。于是,我对阳阳他们说:“你看,棋吧已经满了,如果在进人的话材料也不够啊。我们的小实验室目前还有空的地方,你们可以去实验室。”于是阳阳,东东他们去小实验室玩了。阳阳摆弄了一会颜色变变变之后变开始东张西望,和附近的小朋友说话打闹;东东不停的更换着操作的材料,似乎也没静下心来。 二、分析 区域活动本身具有自由、自选、独立而协作的优势。可今天在没有人的情况下是老师介入,和幼儿商讨后幼儿才去游戏的。孩子是真实的、自然的。根据孩子的反应我做了以下原因分析: (一)投放的材料的问题 卢梭说过:要在自然状态中,让孩子率性发展,在至善至美的体系中,成为聪明和善良的人.区域化学习活动正是这样一种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新型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幼儿需求,选择设计多种活动内容,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而幼儿就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程,从而逐步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1、在投放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幼儿的兴趣已经不高了,没有及时的调整材料,材料也比较单一。 探究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推动人探究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因素。可见幼儿探究兴趣的培养比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创设一种丰富的、适宜的物质、心理和有情感的环境,让幼儿获得充分的大量的自主活动与探索的机会。 当幼儿对某样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时,便能在活动中保持愉快的情绪,处于积极主动的探求状态,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而幼儿的能力与水平又是制约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当幼儿觉得游戏也就如此时,像阳阳对他来说自由摆弄颜色很容易,没有什么新鲜感了,失去活动的兴趣,所以他就不愿意再玩了。 2、没有考虑到个体差异,进行投放材料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这些个体之间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而幼儿教育要允许幼儿以适合自己的方式、速度去学习、探索,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幼儿都体验到成功,从而满怀信心地对待生活,对待明天。区投放的材料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按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方式进行有计划的投放,维持幼儿持久探究的兴趣。 (二)教师的指导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是观察者、引导者。我们支持、鼓励幼儿自发地探索和操作材料,根据幼儿在区域中的表现,随时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我们建立区域活动常规,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自律能力。我的指导对于幼儿来说没有具体的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没有兴趣,出于我的威严才继续游戏的,没有足够的空间给他们,应该给予鼓励,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环境。 三、对策与思考 (一)对材料重新进行调整 1、材料太单一,而且没有层次性,针对这个问题,我要进行观察、评估每个幼儿的发展状况,根据教育目标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积累各种经验。所以除了保留原来的游戏程序外,还准备了各种材料,增加了难度,保证幼儿玩的持久性和创造性,也提高了他们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这样就不会出现无事可做的现象了。 2、针对幼儿的兴趣投放材料。 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提高,要及时进行补充、调整,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改进或摒弃不适合的材料,开发挖掘新材料,使投放的材料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在活动当中发挥孩子的创造性 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我们注意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启发性的活动材料,从而解放幼儿的头脑和手脚,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使幼儿充分地表现自我,勇于创新。 (三)指导到得当、适时,有针对性 在观察指导的时候,要给幼儿一定的空间去发挥,给他们宽松的环境去讲述他们的需求、困难等等。要仔细的倾听幼儿的“秘密”,要站在孩子的视角去想、看问题,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推进幼儿游戏。 大班个别化学习材料调整的思考 发布日期:2011-11-28 14:52:00

个别化教育案例

个别化教育案例 导读:本文是关于个别化教育案例,希望能帮助到您! 个别化教育案例一 他的名字很响亮 他的名字很响亮——万星。 个子高大的他,似乎向众人展示:他是一个阳光少年。在民主选举班干部的时候,我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他:勇于担当,不负众望。不料,我遭到了当头棒喝:在全班喝彩之后,他无动于衷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屑一顾地甩出一句话:“我不想当”。初次走马上任当班主任的我,确实在精神上趋趔了一会儿。这时,我领教到:冷漠的学生大有人在,班主任单凭一腔热血并不能解决多少问题,还要讲究策略。 时间在一天天的流逝,冷漠的他也不是一个省油的灯,带给了我诸多的麻烦:隔三差五的迟到,上课说话,不穿校服,不佩带校徽,无故旷课,不良习惯很多;为此我找他多次谈话,他都每次“虚心”听取我的意见,主动承认错误并写检查;可是不出一两天他还是照样,曾经按照班规处罚他做了两周的值日,跟家长谈话,但这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他的这些坏习惯丝毫没有改变。不仅如此,他的“号召力”非同一般,竟然能在自习课的时间组织班上同学十多人去打篮球。他的这些行为,让我伤透了脑筋。同时,我也不由自主地冷落他。不料,这一招似乎凑到了功效,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国庆节快到了,高二年段学生自行组织班级之间的篮球比赛,万星在课后走到我面前:“周老师,傍晚我们班和八班进行篮球比赛,你来助阵好

吗?”看着他热切的眼光,我故意装着漠不关心:“老师可能没有空,你们自己组织吧。”他楞了一下,看上去失落极了。 傍晚,我出现在蓝球场上,事后回想,真的是不虚此行。蓝球场上的万星让我刮目相看:他几乎无人能挡,班上的蓝球队员也个个听他指挥。蓝球场上的他确实是众人之星。这场比赛自然轻而易举地打赢了。万星在我面前露出了骄傲的笑容。这时,我的耳边想起印度一句谚语:想做一件事,会找一个方法,不想做一件事,会找一个借口。为此,我便从他兴趣爱好入手,他爱好篮球,那我就要充分肯定他。所以,在赛后我由衷地对万星说:“酷毙了”。没想到这句年轻人的口头禅加深了我们师生之间的沟通,这样我终于初步在他的心目中树立了威信,然后我把以前的批评教育改为表扬鼓励,一次他主动要求把全班同学喝饮料的瓶子拿到外面收购站卖了作为班费,这种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时间的精神我在班级大加赞赏;对他近来一个月能够不说话,按时交作业我也给予表扬鼓励,这样渐渐的去树立他的自信心,让他觉得自己在体育方面好以外,其他方面也可以做的更好。在他的影响之下,班级的纪律方面有名显好转,我在管理班级方面也觉得轻松了许多。 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时刻注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恰到好处地进行表扬鼓励,比起批评教育,更能事半功倍。 个别化教育案例二 案例:一次,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都进了教室,上了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忽然外面有个学生喊:报告!我立即打开门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潘兆宇同学,这下我可生气了,就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你干什么去了?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你还上课迟到?还是准备考二三十分吗?平时大大咧咧的他这下可急了,眼泪分明在眼圈里打转。“你冤枉,我不是迟到,我是给语文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个别化教育计划案例 一、基本情况: 李хх,男,2002年12月10日出生,于2011年9月入学前班。该生出生时难产(产钳),他18个月会走,24个月会叫爸爸妈妈,孩子的特殊性格是好动,调皮,能安静坐一会的时间很少,但他在看画册时,能安静坐长一段时间,特别爱好劳动。李ΧΧ在生活、动作、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如下:生活方面: 李хх是聋生,家庭条件一般,在生活上由爸爸妈妈共同照顾,孩子会自己吃饭,食欲好,但浪费比较多,孩子会自己脱衣,自己穿衣。 动作方面: 动作不灵活,钻、爬、跳、攀都不行,走路姿势歪斜,广播操不会做,动作协调能力较差。 学习方面:接受知识能力较差,记忆不持久,遗忘快,不能认真书写作业。 二、个别计划的制定 根据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和缺陷情况,特制定孩子以下一学期的训练目标。 1、目标: 学习方面:1)能分辨实物的多和少。

2)能分辨实物的大和小。 3)能做实物与图片的配对。 4)能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能正确背诵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表。 动作方面:1)能连续连续单腿站立1分钟而不歪。 2)能站在平衡台上完成左右晃动。 生活方面:1)能自己照顾自己, 2)克服丢三落四的现象。 3)扩充对物体名称及动作的词汇。 三、实施 刚开始时,该孩子不能正常地进行训练和上课,随心所欲,想怎样就怎样,一会玩这,一会玩那,结果做什么都不是,根据孩子好动、精力充沛旺盛的特点,在训练和教学过程中,给他足够的活动和操作机会,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因势利导,克服他的马虎,粗心大意,注意力不稳定的缺点。如:训练孩子能辨别大小,多少等认知过程中,老师通过各种实物来发展孩子的认知过程。如大盆子小盆子,大苹果小苹果,大桶小桶,大筐小筐等各种实物来辨别大小,通过和孩子边玩边比较,使孩子逐步对大小多少在头脑中形成影象,为取得有效的训练效果,将目标分解成一小段一小段地教,按孩子的特点和速度进行训练,将孩子的有关训练目标进行工序分解。 例:能辨别大小实物,完成期限一个月。

个别化学习的介入与指导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根据幼儿发展需求和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让幼儿通过自主选择、探索发现,并在合作交往中积累各种经验从而不断发展的活动。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的学习行为。幼儿的学习行为是幼儿发展水平的反映,因此幼儿的任何学习行为都能做出发展意义的解释。教师根据自己对幼儿发展方面的知识经验,去关注幼儿的每一个寻常时刻,作为自己了解幼儿、引导幼儿的依据。包括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规则意识、合作能力等非智力方面的因素。 一、介入时机 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对个别化活动要适时介入指导。第一,当“认知结”出现时要及时介入。“认知结”是指幼儿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遇到可能会使其行为受到阻碍或产生停顿的某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到这些“结”,并适时介入幼儿的活动,使这些“结”成为幼儿注意的焦点,从而使幼儿对问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第二,积极等待仍没有结果时。积极等待是相对消极等待而言的,它是指在活动中教师自始至终关注幼儿的活动,当幼儿出现困难时,不是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一定的等待时间,让幼儿通过充分的操作、探索尽可能自己解决问题。幼儿的探索兴趣无穷无尽,他们经常会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教师这时要“学会等待”。只有当幼儿的探索兴趣即将消失时,教师的干预才是积极的。教师如果不耐心等待,过早介入幼儿的活动,就可能导致幼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因一个标准答案的出现而告终。第三,当幼儿把球抛向教师时。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要经常加入幼儿的探索过程,成为幼儿探索发现过程的目击者和共同参与者,因此,教师对幼儿要抱有具有弹性的可变的期望,教师不是一个教导者而是一个

促进者。教师不要生硬地去抢幼儿的“球”,只在幼儿把“球”抛向自己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去接,并以适当的方式把球抛回给孩子,在接和抛的过程中不露痕迹地促进幼儿发展,达到介入的目的。显然这种介入是支持性的,而非干预性的。 二、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一)注重观察,先观察再指导。 “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需要和个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蒙台梭利的这一教育过程为——大胆的放手、小心地观察、耐心的等待、实施地引导。 个别化学习活动中,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学会观察等待。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困难,幼儿的发展,以及游戏的情况。先观察再指导,给予幼儿他们充分的活动时间、空间,最低限度地适时介入,给予支持性的帮助,启发引导,真正体现教师的引导者、支持者、倾听者和欣赏者的作用,推动幼儿能力的发展。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是非常能干、非常聪明、且富有创造性的。先观察再指导是给幼儿自由选择与自己决定的权利,使我们个别化学习活动成为幼儿“真正的游戏”,而不致使游戏失去“灵魂”。 (二)适时鼓励,肯定幼儿的行为。 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不管成功与否都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教师对幼儿的鼓励态度,是促使幼儿积极接受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