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原子的结构课件一_新课标_人教版

原子的结构课件一_新课标_人教版

高中原子结构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5)[人教版]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 新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 例1 用录像片或计算机模拟,演示α粒子散射实验。 (2)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 例2 了解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2.活动建议 观看有关原子结构的科普影片。 新课程学习 18.3 氢原子光谱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谱的定义和分类。 2.了解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知道巴耳末系。 3.了解经典原子理论的困难。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的学习,感受科学发展与进步的坎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我们探究科学、认识科学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教学难点 经典理论的困难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 粒子散射实验使人们认识到原子具有核式结构,但电子在核外如何运动呢?它的能量怎样变化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来进一步了解有关的实验事实。 (二)进行新课 1.光谱(结合课件展示) 早在17世纪,牛顿就发现了日光通过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 并把实验中得到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 (如图所示) 讲述: 光谱是电磁辐射(不论是在可见光区域还是在不可见光区 域)的波长成分和强度分布的记录。有时只是波长成分的记录。 (1)发射光谱 物体发光直接产生的光谱叫做发射光谱。 发射光谱可分为两类: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什么是连续光谱和明线光谱? 学生回答:连续分布的包含有从红光到紫光各种色光的光谱叫做连续光谱。只含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的光谱叫做明线光谱。明线光谱中的亮线叫谱线,各条谱线对应不同波长的光。 教师讲述: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例如白炽灯丝发出的光、烛焰、炽热的钢水发出的光都形成连续光谱。如图所示。 稀薄气体或金属的蒸气的发射光谱是明线光谱。明线光谱是由游离状态的原子发射的,所以也叫原子的光谱。实践证明,原子不同,发射的明线光谱也不同,每种原子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因此明线光谱的谱线也叫原子的特征谱线。如图所示。 (2)吸收光谱 教师: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其中包含连续分布的一切波长的光)通过物质时,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叫做吸收光谱。各种原子的吸收光谱中的每一条暗线都跟该种原子的原子的发射光谱中的一条明线相对应。这表明,低温气体原子吸收的光,恰好就是这种原子在高温时发出的光。因此吸收光谱中的暗谱线,也是原子的特征谱线。太阳的光谱是吸收光谱。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原子的结构》精品教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第1课时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对我国进行了非常不人道的侵虐,当时穷 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最后为什么会投降呢?那是因为美国给日本投了两颗 原子弹,原子弹爆炸产生的巨大杀伤力摧毁了日本最后的斗志……继而“问 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 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原子的构成 提出问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通过其他变化或方法原子还可以再分吗? 交流讨论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原子的构成。 归纳总结 1.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2.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1)原子不显电性,是由于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所有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根据分析教材中“几种原子的构成”的数据可知:①在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如氢原子。③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探究点二 相对原子质量 提出问题 原子虽小但也有质量和体积,它的质量如何表示呢? 交流讨论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了解相对原子质量。 归纳总结 (1)定义: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表达式:相对原子质量=12 1*碳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 (3)跟质子和中子相比,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知识拓展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一、原子的构成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原子核 原子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 2.公式: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2 1*碳原子质量该原子的质量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1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学业要求素养对接 1.知道元素周期表中分区、周期和族的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征,了解元素 周期表的应用价值。 2.能从原子价电子数目和价电子排布的 角度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周期和族 的划分。 模型认知:建构元素周期表模型,并利 用模型分析和解释一些常见元素的性 质。 微观探析:从微观角度解释元素周期表 的分区、周期和族的划分。 [知识梳理]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横行) ?? ? ? ? ??短周期 ? ? ?第一周期:2种元素 第二周期:8种元素 第三周期:8种元素 长周期 ? ? ?第四周期:18种元素 第五周期:18种元素 第六周期:32种元素 第七周期:32种元素 2.族(纵行) ? ? ?主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共七个主族 副族:ⅠB、ⅡB、ⅢB、ⅣB、ⅤB、ⅥB、ⅦB共七个副族 第Ⅷ族:三个纵行(8、9、10),位于ⅦB与ⅠB之间 0族:稀有气体元素 3.元素的分区 (1)按电子排布,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分别为s、p、d、f、ds。

(2)元素周期表共有16个族,其中s区包括ⅠA、ⅡA族,p区包括ⅢA~ⅦA、0族,d区包括ⅢB~ⅦB族及Ⅷ族(镧系、锕系除外),ds区包括ⅠB、ⅡB族,f区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自主思考】 1.由碱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价电子排布式,可以看出碱金属元素所在的周期与电子层数有何关系? 提示碱金属元素的周期数=电子层数。 二、元素周期系 1.碱金属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碱金属原子 序数 周期 基态原子的 电子排布式 基态原子的 电子排布图 锂 3 二1s22s1或[He]2s1 钠11 三1s22s22p63s1或 [Ne]3s1 钾19 四1s22s22p63s23p64s1或 [Ar]4s1 铷37 五1s22s22p63s23p63d104s24 p65s1或 [Kr]5s1 — 铯55 六[Xe]6s1— 2.元素周期系形成的原因 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重复。随着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递增,每到出现碱金属,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电子逐渐增多,最后达到8个电子,出现稀有气体;然后又开始由碱金属到稀有气体,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元素周期系中的一个个周期。 三、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2019新课标三维人教化学选修3 第一节原子结构

2019新课标三维人教化学选修3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能层、能级与构造原理 —————————————————————————————————————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 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1.一至七能层的符号分别为K 、L 、M 、N 、O 、P 、Q ,各能层容纳的最多电子 数为2n 2。 2.s 、p 、d 、f 能级中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分别为2、6、10、14。 3.能级数等于能层序数,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 数相同。 4.构造原理是指电子进入能级的排布顺序。 即:1s 2s 2p 3s 3p 4s 3d 4p 5s 4d 5p 6s 4f 5d 6p 7s 5f 6d 7p。 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 1.原子的诞生及宇宙中的元素组成 2.能层与能级 (1) 用n 表示,n 值越大,能量越高。 (2)能级①根据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的能量不同,将它们分成不同能级。 ②能级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 、p 、d 、f 组合在一起来表示,如n 能层的能级按能 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n s 、n p 、n d 、n f 等。 ③能层、能级与其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由上表可推知: a b .s 、p 、d 、f 各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分别为、、2倍。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能级就是电子层 B .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 2 C .同一能层中的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 D .不同能层中的s 能级的能量高低相同 解析:选B 同一能层中不同能级的能量高低顺序是E (n s) 不同能层,能级符号相同,n 越大,能量越高,如1s 2.下列能级符号表示错误的是( ) A .6s C .3f B .3d D .5p 解析:选C 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 能级开始,第一能层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的序数; 第三能层只有3s 、3p 和3d 三个能级,没有3f 能级,故C 项错误。 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 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将遵循下图的排布顺 序,其称为构造原理。 [特别提醒] 在多电子原子中会发生能级交错现象。 2.电子排布式 (1)列的式子,称为电子排布式。 (2)实例:如Mg 、Sc 的电子排布式: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第上册第 3 单元(章节)第 1 课时教学内容:原子的结构 高考(中考)、会考考点知识 点 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能力 要求 认识原子的结构 教材知识点的教学步骤、内容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要求学生在阅 读的基础上自由讨论后回答。 ⑴用其他方法能否将原子继续分下去?若能,它可以分为哪几 部分?⑵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所 占空间有多大? ⑶原了核带电吗?电子带电吗?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⑷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 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⑸不同类的原了内部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从表2--1中的数 据,能发现有什么规律?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都是巡视辅导答疑,并安排适当时间 板书再提出以下问题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⑴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 学生笔记要点

的? 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小结并板书: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电子(一)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⑶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内部结构难以直接看到,我们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发挥充分的想象,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原子模型(注意:不能完全用宏观运动去想象原子结构),从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质子 数 中子 数 核外电子 数 核电核 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碳 6 6 氧8 8 钠12 11 氯18 17 原子的构成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1.原子的结构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新课标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节原子的诞生、能层、能级和构造原理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1课时原子的诞生、能层、能级和构造原理 学业要求素养对接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高低顺序。 2.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构造原理。 3.能书写1~36号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 电子排布式,并说明含义。 模型认知:建立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模型。 微观探析:不同的能级上电子运动的能 量状态不同的原因。 [知识梳理] 一、原子的诞生、能层与能级 1.原子的诞生 2.宇宙中元素的组成及含量 3.能层

根据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差异,将核外电子分成不同的能层,能层用K、L、M、N、O、P、Q……表示。 4.能级 (1)根据多电子原子中同一能层电子能量的不同,将它们分成不同能级。 (2)能级用相应能层的序数和字母s、p、d、f组合在一起来表示,在每一个能层中,能级符号的顺序是n s、n p、n d、n f……(n表示能层)。 (3)能层序数等于该能层所包含的能级数,如第三能层有能级3个(3s、3p、3d)。 (4)s、p、d、f……能级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为1、3、5、7……的2倍。 5.能层、能级的符号和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 二、构造原理与电子排布式 1.构造原理 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绝大多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将遵循下图的排布顺序。人们把它称为构造原理。

即电子填充能级的顺序:1s、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 2.电子排布式 将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标在该能级符号右上角,并按照能层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的式子,称电子排布式,如Mg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中数字和符号的意义为 铝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1,也可以写成[Ne]3s23p1。 [自我检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三能层有s、p共2个能级() (2)3d能级最多容纳5个电子() (3)第三能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4)任一能层的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均为2() (5)s能级的能量一定比p能级的低() (6)3p2表示3p能级只能填充两个电子() (7)同一原子中,1s、2p、4p电子的能量逐渐降低() (8)同一原子中,2p、3p、4p电子的能量逐渐升高() (9)各能级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按s、p、d、f……的顺序依次为1、3、5、7……的2倍() 答案(1)×(2)×(3)×(4)√(5)×(6)×(7)×(8)√(9)√ 2.按要求书写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构成物质的奥秘 课题2 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教案设计 隆回九龙学校罗安 一、【教材分析】 《原子的结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 第1课时的内容。本节教材将视野放到了微观的世界,它沿着发现问题(矛盾)——实验现象分析——建立模型——解释现象的思路进行编写,可以弥补学生直接经验不足的局限,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必拘泥于对概念定义的文字辨析,防止学生死记硬背。可以这样说,本节课是初中化学知识链中的重要一环,它将贯穿化学学习的始终。 二、【学情分析】 初中生易于接受宏观的感性认识,而对于微观的抽象知识则难以理解。本课题之前学生对微观世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原子的构成认识起来将十分困难。因此要用模型、图片、表格来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架起从宏观到微观的桥梁。 三、【设计理念】 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教师重在引导,学生为主体,师生合作,以理论为基础的合作探究式教学。力求做到两个体现和三个突出。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以理论为基础,引导科学发现;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突出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研究氛围。同时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原子的结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能通过分析、推理得出原子的电性关系、数量关系; ②了解原子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 2、过程与方法 了解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程,初步应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 ②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 教学难点:原子的构成。 六、【教学过程】 包括以下几个环节:【知识回顾,情境导入】【自主学习,感悟新知】【合作交流,领悟新知】【盘点收获,整理所学】【达标检测,巩固提升】以理论探究活动为核心,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做出猜想、构建模型验证猜想,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跨越。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教案

高中物理-原子结构教案 新课标要求 1.内容标准 (1)了解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 例1 用录像片或计算机模拟,演示α粒子散射实验。 (2)通过对氢原子光谱的分析,了解原子的能级结构。 例2 了解光谱分析在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2.活动建议 观看有关原子结构的科普影片。 新课程学习 18.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史过程及各种模型建立的依据。 2.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及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对现象的分析归纳中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核式结构模型的建立,体会建立模型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演化及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3.了解研究微观现象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2.在教学中渗透和让学生体会物理学研究方法,渗透三个物理学方法:模型方法,黑箱方法和微观粒子的碰撞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小组自主思考讨论:对ɑ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分析从而否定枣糕模型,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述:汤姆生发现电子,根据原子呈电中性,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学生活动:师生共同得出汤姆生的原子枣糕模型。 点评:用动画展示原子的枣糕模型。 (二)进行新课 1.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装置 (1)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 汤姆生提出的枣糕原子模型是否对呢? 原子的结构非常紧密,用一般的方法是无法探测它的内部结构的,要认识原子的结构,需要用高速粒子对它进行轰击。而α粒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可以接近原子中心。它还可以使荧光屏物质发光。如果α粒子与其他粒子发生相互作用,改变了运动方向,荧光屏就能够显示出它的方向变化。研究高速的α粒子穿过原子的散射情况,是研究原子结构的有效手段。 学生:体会α粒子散射实验中用到科学方法;渗透科学精神(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的教育。 教师指出:研究原子内部结构要用到的方法:黑箱法、微观粒子碰撞方法。 (2)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

第1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1(新课标)】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第2课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明确宏观上的元素周期表与微观上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之间的关系,理解元素的排列规律。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理解门捷列夫利用已知元素的性质推理出元素周表的科学思想。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学习,认识化学知识的规律性,理解化学知识从实验到理论,再由理论推测出实验结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引入】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这就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我们现在使用的元素周期表有怎样的结构呢?表中各元素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二、讲授新课 【板书】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二、元素周期表 【讲解】由于在门捷列夫的时代,科学家对于原子的结构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门捷列夫绘制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来排列的,随着科学家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依据也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核电荷数。 【讲解】原子序数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顺序,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讲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方式为: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由左向右排成横行,再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向下排成纵列。 【投影】现行的长式元素周期表

【讲解】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作为1个周期,每一列作为1个族(第8、9、10三列统称为第Ⅷ族),周期表有7个横行和18个纵列,分成了7个周期和16个族。 【学生活动】互相交流讨论,填写下表,并思考周期序数与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间的关系。 【讲解】由上得到元素的周期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元素周期表的前三周期统称为短周期,其余周期统称为长周期。显然短周期元素就是指前18号元素。 【讲解】周期表中的族有主族和副族之分。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A,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副族元素的族序数后标B(第Ⅷ族以外),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有8个电子(He为2个),化学性质不活泼,其化合价定为0,因而叫0族。【练习】指出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投影】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个格都标有元素的基本信息。 三、学习小结

p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教案

第一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3教案 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7、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8、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9、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方法和过程: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二、教学重点 根据构造原理写出1~36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泡利原理、洪特规则 三、教学难点 电子云与原子轨道 能量最低原理、基态、激发态、光谱 四、教学准备 学案准备、课件准备 五、学习方法:学案预习法、阅读法、归纳法、讨论法 六、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归纳、探究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主内容——原子结构理论的演变 主要学习形式:1、课前由学生上网查找关于原子结构理论演变的相关资料并发送给老师。 2、上课主要采用教师讲授法,辅以课件完成学习任务。 主要教学内容: 一、原子结构理论衍变 宇宙大爆炸——2小时后,诞生物质中最多为氢(88。6%),少量为氦(1/8),极少量为锂——融核形成其他元素。至今,宇宙年龄为140亿年,氢仍是最丰富元素。地球年龄为46亿年,地球上元素大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原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教学目标】 1.通过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学习,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科学家在科学上的贡献,形成化学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认识;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科学态度。 2.通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分析,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3.通过“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结论,结合质子、中子及电子的电性、电量和质量的数据,推证“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4.通过举例,认识原子不仅能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具有微观粒子的一般性质。【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从微观角度认识了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电解、氢气燃烧等变化事实,并且以此为载体形成了对于分子、原子的一些基本认识。本节课帮助学生进一步发展上述认识,但鉴于目前的实验条件还难以让学生直接看到微观真相,而学生本身又处于化学启蒙阶段,缺乏推断原子结构的知识基础,因此通过PPT展示相关史料及微观模拟动画或者示意图,变抽象为具体,辅助学生的想象、推理,促进学生的体验和理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通过再现科学家认识原子构成的发展过程,了解原子是由居于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培养学生依据现象分析本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 α粒子散射实验的分析。 【评价设计】 1.由于本节课堂容量较大,课堂教学进程的推进既是对已知的评价又是对新知的引导。 2.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语言以及表情以肯定、鼓励为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3.每个环节的后面都有课堂检测,评价目标的达成情况。课堂检测1评价目标1的达成;课堂检测2评价目标2的达成;课堂检测3评价目标3的达成;课堂检测1评价目标4的达

《原子的能级结构》教案1(粤教版选修3-5)

原子的能级结构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玻尔原子理论的主要内容。 2.了解能级、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玻尔理论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氢光谱的产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我们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养成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教学难点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1.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3.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 教师: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在1913年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 (二)进行新课 1.玻尔的原子理论 (1)能级(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子

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本假设是针对原子稳定性提出的)(2)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n )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m )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定,即 n m E E h -=ν(h 为普朗克恒量) (本假设针对线状谱提出) (3)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原子的定态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针对原子核式模型提出,是能级假设的补充)2.玻尔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和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 道半径和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公式:轨道半径:12r n r n = n=1,2,3……能 量: 121E n E n = n=1,2,3……式中r 1、E 1、分别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r n 、E n 分别代表第n 条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第n 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n 是正整数,叫量子数。3.氢原子的能级图 从玻尔的基本假设出发,运用经典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氢原子中电子的可能轨道半径和相应的能量。 (1)氢原子的大小: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r n : r n =n 2r 1, r 1代表第一条(离核最近的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 r 1=0.53×10-10 m 例:n=2, r 2=2.12×10-10 m (2)氢原子的能级:①原子在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E n 称为原子的能级。它对应电子在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E n (包括动能和势能) E n =E 1/n 2 n=1,2,3,······ E 1代表电子在第一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 E 1=-13.6eV 注意:计算能量时取离核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为零,电子带负电,在正电荷的场中为负值,电子的动能为电势能绝对值的一半,总能量为负值。 例:n=2,E 2=-3.4eV , n=3,E 3=-1.51eV , n=4,E 4=-0.85eV ,……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4.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1)基态和激发态 基态: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基态。

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原子结构

霍邱二中高中新课程教学设计 课题:原子结构 课型:新课 课时:2 课标要求: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教材分析: 教材从原子的诞生引入课题,分别介绍了能层与能级、构造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电子云与原子轨道。学生必修一中已经对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了初步认识,进入本节内容,一方面要规范电子层为能层,另一方面,要介绍能级、原子轨道、能量最低原理等新知识。教材完全回避了四个量子数的概念,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知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7、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 8、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 9、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 10、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11、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教学重点:能层、能级及电子排布式 教学难点:能层、能级及电子排布式 教学用品: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新课引入 [预习思考] 原子是如何诞生的? [动手练习] 用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出氯原子、钠原子的原子结构。 [设问] 我们能够表示出26Fe、29Cu的原子结构吗? [强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将学会1~36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引入新课题。新课进行 [板书]第一节原子结构 [讨论与思考] 核外电子排布有哪些规律? [设问]核外电子排布为什么有这些规律? [复习思考] 多电子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根据什么排布的? [交流表达]多电子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电子层K L M N O P Q…… 电子层序数(n) 1 2 3 4 5 6 7 …… [强调]电子层的排列与能量有关,又称能层。 [设问]电子进入能层以后,又是如何排布的? [类比提示] 同学们进入教室以后,又是如何坐到坐位上的? [板书] 一、能层与能级 [交流表达] 电子能量不同,离核远近不同。 [学与问] 1、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与能层序数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2、不同的能层分别有多少能级,与能层的序数间存在何种关系? 3、英文字母相同的不同能级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否相同? [设问]核外电子是按照何种顺序进入能级的呢? [板书]二、构造原理 [演示]

新课标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

元素周期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碱金属元素和卤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进行解释。 3、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运用元素周期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展现元素周期表,使学生对元素周期表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通过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过程的了解,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以此引导自己今后的学习和 实践。 2、使学生了解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变化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对他们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难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元素周期表在初中化学中已有简单介绍,学生已经知道了元素周期表的大体结构,并会用元素周期表查找常见元素的相关知识,但对元素与原子结构的关系还没有更深的理解。因此,本节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能够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的实质,为学习元素周期律打下基础。通过初中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本节教材,就是要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原子核的结构,并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某些元素的部分性质,使学生初步了解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与元素的性质(得失电子能力、金属性、非金属性等)的关系。为了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教学设计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材中关于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探究碱金属和卤族元素的性质得出同一主族元素得失电子的能力、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的趋势,这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如何思考,主要是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基本化学思想,认识量变引起质变的事物变化规律,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优质公开课第一节原子结构第一课时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认识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及其能量关系 4、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初步知道量子数的涵义 5、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6、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方法和过程: 复习和沿伸、类比和归纳、能层类比楼层,能级类比楼梯。 情感和价值观:充分认识原子结构理论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深入完美的过程。 教学过程: 1、原子结构理论发展 从古代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朴素原子说到现代量子力学模型,人类思想中的原子结构模型经过多次演变,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 现代大爆炸宇宙学理论认为,我们所在的宇宙诞生于一次大爆炸。大爆炸后约两小时,诞生了大量的氢、少量的氦以及极少量的锂。其后,经过或长或短的发展过程,氢、氦等发生原子核的

熔合反应,分期分批地合成其他元素。 〖复习〗必修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核外电子排布的尸般规律 (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 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9’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 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 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 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 〖思考〗这些规律是如何归纳出来的呢? 2、能层与能级 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 原子的结构第一课时教案

第上册第 3 单元(章节) 组织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由讨论后回答。 ⑴用其他方法能否将原子继续分下去?若能,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⑵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吗?相对于原子来说,原子核所占空间有多大? ⑶原了核带电吗?电子带电吗?整个原子显电性吗?为什么? ⑷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⑸不同类的原了内部在组成上有什么不同?从表2--1中的数据,能发现有什么规律?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都是巡视辅导答疑,并安排适当时间板书再提出以下问题检查自学效果。 提问:⑴原子是由哪几种粒子构成的?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

的? ⑵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小结并板书: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原子 电子(一) 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⑶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内部结构难以直接看到,我们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比喻,发挥充分的想象,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原子模型(注意:不能完全用宏观运动去想象原子结构),从而培养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种类质子 数 中子 数 核外电子 数 核电核 数 相对原子质量 氢10 碳66 氧88 钠1211 氯1817 原子的构成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

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思考: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α粒子是一种带正电的质量很小的微粒 ++ +++++金箔是由金原子紧密堆积成的 1906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做了著名的а—粒子散射实验,,即让一束平行的а-粒子射线穿过极薄的金箔时,他发现大多数а-粒子通过了金箔,穿过金箔的有一部分а-粒子改变了原来的直线射程,发生了偏转,极少数а-粒子被弹回来了.

新课标粤教版3-5选修三3.4《原子的能级结构》WORD教案1

原子的能级结构 ★新课标要求 (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玻尔原子理论的主要内容。 2?了解能级、能量量子化以及基态、激发态的概念。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玻尔理论的学习,进一步了解氢光谱的产生。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来源:学科网] 培养我们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养成独立自主、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 ★教学难点 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 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心 网]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提问: 1. a 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 ?原子核式结构学说的内容是什么? 3 ?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学说与经典电磁理论的矛盾 [来源学科网ZXXK ] 电子绕核运动(有加速度) 频率变化 原子光谱应为连续光谱 (矛盾:实际上是不连续的亮线) 教师:为了解决上述矛盾,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在1913年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 (二)进行新课 1 ?玻尔的原子理论 (1)能级(定态)假设: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在这些状态中原 辐射电磁波 频率等于绕核运行的频率 电子沿螺旋线轨道落入原子核 、轨道半径减少 台

子是稳定的,电子虽然绕核运动,但并不向外辐射能量。这些状态叫定态。 (本假设是针对 原子稳定性提出的)(2)跃迁假设:原子从一种定态(设能量为E n )跃迁到另一种定态(设 能量为E m )时,它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由这两种定态的能量差决 定,即h 二E m - E n ( h 为普朗克恒量) (本假设针对线状谱提出) (3)轨道量子化假设:原子的不同能量状态跟电子沿不同的圆形轨道绕核运动相对应。 原子的定态 是不连续的,因此电子的可能轨道的分布也是不连续的。 (针对原子核式模型提 出,是能级假设的补充)2.玻尔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和 牛顿力学计算出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 可能轨道半径和电子在各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包括动能和势能)公式:轨道半径: 2 1 r n = n A n=1 ,2,3” 能 量:E n 2 E i n=1 ,2, 3,,式中 r i 、E i 、分别 n 代表第一条(即离核最近的) 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这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 r n 、E n 分 别代表第n 条可能轨道的半径和电子在第 n 条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n 是正整数,叫量子数。 3?氢原子的能级图 从玻尔的基本假设出发,运用经典电磁学和经典力学的理论,可以计算氢原子中电 子 的可能轨道半径和相应的能量。 (1) 氢原子的大小:氢原子的电子的各条可能轨道的半径 r n : r n =n 2r i , r 1代表第一条(离核最近的一条)可能轨道的半径 -10 r i =0.53 X 10 m 例:n=2, 「2=2.12X 10 -10 m (2) 氢原子的能级:①原子在各个定态时的能量值 E n 称为原子的能级。它对应电子在 各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 E n (包括动能和势能) E n =E i /n 2 n=1, 2, 3,…… E i 代表电子在第一条可能轨道上运动时的能量 E i =-13.6eV 注意:计算能量时取离核无限远处的电势能为零, 例:n=2, E 2=-3.4eV , n=3, E 3=-1.51eV , 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4.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1)基态和激发态 基态: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 态,叫基态。 激发态:原子处于较高能级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这种定态,叫激发态。 电子的动能为电势能绝对值的一半,总能量为负值。 电子带负电,在正电荷的场中为负值, n=4, E 4=-0.85eV ,,,

《原子结构》(第一课时)课前预习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第1节原子结构(第1课时) 1.了解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认识学习物质结构的意义。 2.了解原子核的诞生及人类认识原子结构的历程。 3.熟知核外电子能层与电子层的关系,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层、能级分布,能用符号表示原子核外的不同能级。【课前自主学习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内容如下: ①查看宇宙大爆炸、原子的诞生相关视频、了解相关科学家的重要贡献; ②了解有关核外电子模型的发展过程,感受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和进行科学探索所具有的科学态度; ③简单认识原子结构,了解能层与能级,体会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阅读素材】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观点”(公元前400多年前) 早在两千四百年前,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的概念,认为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是由一些坚硬不可分的小颗粒构成,并命“小微粒”为原子。但是,由于没有科学实验依据和宗教势力的极力反对.所以在这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对物质的结构认识一直没有很大进展。 实心球模型(1803年): 化学作为一门科学,从1661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提出物质组成的元素说开始建立,第一次重大的突破就是1808年英 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合理地解释了当时的一些化学现象和规律,准确地阐明了化学变化是原子间的化合与分 解.从此结束了化学的神秘性。恩格斯曾给原子论以很高的评价,他说;“化学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并誉称 他为近代化学之父。 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实心小球,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 理论:①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虽然,经过后人证实,这是一个失败的理论模型,但道尔顿第一次将原子从哲学带入化学研究中,明确了今后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化学真正从古老的炼金术中摆脱出来,道尔顿也因此被后人誉为“近代化学之父” “元素周期表”( 1869年) 1869年,门捷列夫发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第二次是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找到了物质之间相互变化 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发现了著名的化学元素周期律,从而预示新元素的发现,指导化学理论和实验等研究工作的 进展。恩格斯评价说。“门捷列夫不自觉地应用黑格尔的量转化为质的规律,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 “葡萄干蛋糕模型”( 1904年) 汤姆逊模型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电子镶嵌在里面,原子好似一块“葡萄干布丁”故名“枣糕模型”或“葡萄干蛋糕模型”;或是像西瓜子分部在西瓜瓤中,所以也叫“西瓜模型”。约瑟夫·约翰·汤姆逊在1897年发现电子,否 定了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葡萄干蛋糕模型(枣糕模型/西瓜模型)由约瑟夫·约翰·汤姆逊提出,是第一个存在着 亚原子结构的原子模型。 行星模型(1911年) 汤姆生的学生卢瑟福完成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散射实验),否认了葡萄干面包式模型的正确性。1911年卢 瑟福提出行星模型: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按照一定轨道围绕着一个带正电荷的很小的原子核运转。 行星模型由卢瑟福在提出,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主要内容有: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②在原子的中 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 空间进行绕核运动。 玻尔模型(1913年) 1913年玻尔模型电子不是随意占据在原子核的周围,而是在固定的层面上运动,当电子从一个层面跃迁到另一个层面时,原子便吸收或释放能量。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 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是: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不辐射能量。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不同的轨道则分别被命名为K(n=1)、L(n=2)、M(n=3)、N(n=4)、O(n=5)、 P(n=6)。③当且仅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