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药药剂学期末重点

中药药剂学期末重点

中药药剂学期末重点
中药药剂学期末重点

题型:名解:5×2‵=10 填空20×0.5‵=10 单选20×1‵=20 简答题7×5‵=35 处方分析题10 计算题15‵(9+6)

考试时间:2016年1月9日上午9:00-11:00 教室2404

临近毕业的一场考试,祝大家过过过!

名解: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

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

2.药物与药品:凡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

与药品。药品一般是指原料药经过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3.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

剂型。

4.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标准》等标准规定的处

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

5.调剂: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病人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

6.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全

部杀灭的技术;

7.除菌:是利用过滤介质或静电法将杂菌予以捕集、截留的技术。

8.防腐(抑菌):是指用低温或化学方法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技术;

9.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病原微生物杀死的技术。

10.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属于物理化学概念。

11.等张溶液:是指渗透压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属于生物学概念。

12.各种剂型的含义

第一章

1、药物剂型分类

(1)将剂型分为固体(如散剂、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剂)、半固体(如糊剂、软膏)、液体(如汤剂、合剂、酒剂、注射剂、糖浆剂等)和气体(如气雾剂)等类型。

(2)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类型剂(如溶液剂)、胶体溶液类剂型(如胶浆剂)、乳状液类剂型(如乳剂)、混悬液类剂型(如混悬剂)、气体剂型(气雾剂)、固体剂型(丸剂、散剂、片剂)。

2、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

编撰,并由政府颁布施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3、《中国药典》总共9版。组成是:①凡例;②正文;③附录;④索引。

现行药典2010年版,分为三部,(即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品。)一部收载药材及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生化药品、抗生素、放射性药品以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

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二、根据药物性质选择;三、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第三章

1、洁净度级别:100级、1万级、10万级、30万级

2、物理灭菌方法: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紫外线灭菌法、微波灭菌法、辐射灭菌法。

化学灭菌方法:气体灭菌法(环氧乙烷、甲醛、臭氧)、浸泡与表面消毒法(一)干热灭菌法

(1)火焰灭菌法:适宜于不易被火焰损伤的瓷器、玻璃和金属制品。

(2)干热空气灭菌法:适用于耐高温的玻璃、金属制品以及不允许湿气穿透的油脂类材料和耐高温的粉末材料。不适合于大部分药品及橡胶、塑料制品。160~170℃,120min以上,170~180℃60min以上或250℃45min以上。

(二)湿热灭菌法

(1)热压灭菌法:是公认的最可靠的湿热灭菌方法,凡能耐热压灭菌的药物制剂均可。115℃ 67kPa 30min, 121℃ 97kPa 20min, 126℃ 139kPa 15min.

(2)流通蒸汽灭菌法和煮沸灭菌法:适用于不耐高热的药品和1—2ml注射剂均可采用。

(3)低温间接灭菌法:适用于必须用加热灭菌法灭菌但又不耐较高温度的药品。(三)射线灭菌法

60或)放射的r射线灭菌方法。

①辐射灭菌法:以放射性同位素(Cs

Co137

②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波长:200—300nm,灭菌力最强的是254的紫外线,可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广泛用于空气灭菌与表面灭菌。

3、常用的防腐剂:苯甲酸与苯甲酸钠、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尼泊金类)、山梨酸、乙醇、酚类及其衍生物、季铵盐类、脱水醋酸。

第四章

中药制剂原料的特点

1.来源的多样性

2.成分、性味、功效的多样性

3.质量影响因素的

多样性

中药制剂原料的分类

(一)中药饮片(二)植物油脂(三)中药提取物1.总提取物2.有效成分3.有效成分

中药制剂辅料的特点

1.“来自天然,药辅合一”

2.“药引”

第五章粉碎、混合、筛析

1、粉碎的目的:

①增加药物的表面积,促进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②便于调剂和服用;③加速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浸出或溶出;④为制备多种剂型奠定基础;

⑤有利于药物的干燥和贮存。

2、粉碎的方法:

(一)干法粉碎:(一般药物均采用干法粉碎)

(1)单独粉碎:将一味中药单独粉碎,便于应用于各种复方制剂中。主要是贵重中药(如牛黄、羚羊角、西洋参、麝香)、毒性或刺激性强的中药(红粉、轻粉、蟾蜍、斑蝥等)、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中药(雄黄、火硝、硫黄)、质地坚硬的中药(磁石、代赭石)

(2)混合粉碎:将方中某些性质和硬度相似的中药,全部或部分混合在一起进行粉碎的方法

串料粉碎(乳香,没药,黄精,玉竹,熟地,山茱萸,枸杞,麦冬,天冬)

串油粉碎(桃仁、苦杏仁、苏子、酸枣仁、火麻仁、核桃仁)

蒸罐粉碎(乌鸡、鹿胎、制何首乌、酒黄芩、熟地、酒黄精、红参)

(二)湿法粉碎:朱砂、珍珠、炉甘石等采用水飞法粉碎。

(三)低温粉碎;(四)超微粉碎。

3、筛析目的是将粗(重)粉和细(轻)粉分离。

粉末分等: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最细粉、极细粉。

(最粗粉全过一号筛包括小于20%能过三号筛;粗粉全过二号筛包括小于40%能过四号筛;中粉能过四号筛包括小于60%能过五号筛;细粉能过五号筛包括大于95%能过六号筛;最细粉能过六号筛包括大于95%能过七号筛;极细粉能过八号筛包括大于95%能过九号筛)

药筛的种类:可分为编织筛与冲眼筛两种;中国药典规定了9种筛号(一、二…九号筛),一号筛的筛孔内径最大,依次减小,九号筛的筛孔内径最小。

习惯常以目数来表示筛号及粉末的粗细,多以每英寸2.54cm长度有多少孔来表示。

4、混合是指将两种以上固体粉末相互均匀分散的过程或操作。

1、混合目的:是使多组分物质含量均匀一致。

2、混合方法:搅拌混合(等量递增法)、研磨混合、过筛混合。

5、粉体的流动性表示方法:休止角和流速。

6、在相对湿度较低的环境下水溶性药物几乎不吸湿,而当相对湿度增加到一定

值时,吸湿量迅速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称为临界相对湿度CRH。CRH

AB =CRH

A

+CRH

B

第六章浸提、分离、精制、浓缩与干燥

1、中药浸提、细化、分离的目的:是尽量浸出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最低限量地浸出无效甚至有害的物质;减少服用量;增加制剂的稳定性;提高疗效。

中药浸提的过程:浸润、渗透、解吸、溶解、扩散等几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影响浸提的因素:1.药材粒度2.药材成分3.浸提温度4.浸提时间5.浓度梯度6.溶剂pH7.浸提压力

2、常用方法

浸提方法: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操作】、回流法、水蒸气蒸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酶法、超声提取法、微波提取法。

分离方法:沉降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滤过分离法。

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淀法【操作】、醇提水沉淀法、酸碱法、大孔树脂吸附、其他方法(盐析法、澄清剂法、透析法)

浓缩方法:①常压蒸发②减压蒸发③薄膜蒸发④多效蒸发

干燥方法:①烘干法;②减压干燥法;③喷雾干燥法(物料受热表面积大,水分迅速汽化,适于热敏性物料的干燥);④沸腾干燥法(适于湿粒性物料,气流阻力较小,物料磨损较轻,热利用率较高,干燥速度快,产品质量好);⑤冷冻干燥法(物料在高度真空及低温条件下干燥,可避免成分因高热而分解变质,适用于极不耐热物品的干燥);⑥红外干燥法;⑦微波干燥法;⑧其他方法(鼓式干燥法、吸湿干燥法)

第七章浸出药剂

一、浸出药剂的含义与特点P120

二、汤剂 注意事项看下

三、合剂

工艺流程图【掌握】P124

四、糖浆剂

单糖浆 蔗糖浓度为85.0%(g/ml )或64.7%(g/g ),用于矫味、助悬剂、黏合

芳香糖浆 用于液体药剂的矫味

药用糖浆 治疗作用

工艺流程图【掌握】P127

五、煎膏剂 是指饮片用水煎煮,煎煮液浓缩后,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

的半流体制剂。煎膏剂以滋补作用为主,同时兼有缓和的作用。

1、炼糖的目的:去除杂质和杀死微生物,去除水分,控制糖的适宜转化率以防

止煎膏剂产生返砂现象。

返砂:煎膏剂贮藏一定时间后析出糖的结晶的现象。返砂现象与含糖量和转化糖

量有关,煎膏剂中含糖总量控制在85%以下为宜。蔗糖转化率控制在40~50%为宜。

2、中药糖浆剂一般含蔗糖量应不低于45%(g/ml )。单糖浆剂中蔗糖浓度为85.0%

(g/ml )或64.7%(g/g)。

六、酒剂与酊剂

含毒性药的酊剂每100ml 应相当于原饮片10g ,其他酊剂,每100ml 相当于20g

七、其他浸出药剂

干浸膏剂含水量约为5%;稠浸膏剂一般含水量约为15%-20%。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剂每1ml 相当于原中药1g ;浸膏剂每1g 相当于原中药

2-5g 。

第八章 液体药剂

阴离子型(肥皂类、硫酸化物、磺酸化物) 离子型 阳离子型(氯苄烷铵和溴苄烷铵、氯化(溴化)

十六烷基吡啶)

1、表面活性剂分类 两性离子型(卵磷脂、合成的两性离子型表面

活性剂)

非离子型:脂肪酸山梨坦类、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酸

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聚氧丙烯

共聚物。

1、 表面活性剂性质:

①胶束与临界胶束浓度CMC :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结成缔合体;

②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表面活性剂的HLB 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HLB 值越

低,其亲油性越强;

B

A B B A A W W HLB W HLB W HLB +?+?=混合乳化剂 ③Krafft 点: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急剧增大,这个

温度就是Krafft 点;

④起昙和昙点:温度升高到某一值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解度急剧下降,溶

液浑浊、分层,冷却后恢复澄明的过程称为起昙,该温度就是昙点;

⑤表面活性剂的毒性:毒性大小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静脉给药>

口服>外用。

5、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增溶剂、乳化剂、润湿剂、起泡剂与消泡剂、杀菌剂、

去污剂。

6、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

①增溶:药物中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

②助溶:一些难溶于水的药物由于加入第二种物质而增加其在水的溶解度的现

象,称为助溶。

③制成盐类:对一些难溶性弱酸、弱碱,制成盐增大溶解度。

④使用潜溶剂:溶质在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单一溶剂中的溶解度大,称为潜

溶性。

7、乳剂的基本类型有两种:(乳剂由油相、水、乳化剂组成)

①油为分散相,分散在水中,称为水包油(O/W)型乳剂;

②水为分散相,分散在油中,称为油包水(W/O)型乳剂;

8、乳化剂分为三类:

a)表面活性剂:包括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肥皂(一价皂为水包油O/W,二价

皂为油包水W/O)、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季铵化合物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HLB值决定乳剂的类型:HLB在8~16之间的为O/W型乳剂;HLB在3~8的为W/O型乳剂。

b)天然或合成乳化剂:如阿拉伯胶、明胶、磷脂、胆固醇、西黄芪胶等。

c)固体粉末:常用的有氢氧化镁、氢氧化铝、二氧化硅、硅藻土为亲水性,乳

化形成水包油型O/W;氢氧化钙、氢氧化锌、硬脂酸镁、炭黑等为亲油性,乳化后形成油包水型W/O。

9、乳剂不稳定的现象有

a)分层:又称乳析。是指乳剂在放置过程中,体系中分散相会逐渐集中在顶部

或底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分散相与分散介质间的密度差。

b)絮凝:是由于δ电位的降低促使液滴聚集,出现乳滴聚集成团的现象。主要

原因是乳剂中电解质和离子型乳化剂的存在。絮凝时乳滴的分散是可逆的c)转相:是指O/W型转成W/O型乳剂或者相反的变化。是由于外加物质使乳化

剂的性质改变而引起的。

d)破裂:该现象是不可逆的。

e)酸败:受外界因素光、热、空气等影响。

10、影响乳剂稳定性的因素:乳化剂的性质和用量;分散相的浓度与乳滴大小;油相、水相的密度差、δ电位、黏度与温度。

11、乳剂的制备:(主要前两个)

(一)干胶法,特点是先制备初乳,初乳中油、水、胶的比例:若用植物油,为4:2:1;若用挥发油,为2:2:1;若液状石蜡,为3:2:1。

(二)湿胶法:先将乳化剂分散于水中,再将油加入,用力搅拌成初乳。(三)新生皂法(四)两相交替加入法;(五)机械法;(六)乳剂中添加其他药物的方法。

12、胶体溶液(高分子溶液、溶胶)

①两者区别:高分子化合物以单分子形式分散于溶剂中构成的溶液称为高分子溶液(亲水胶体);分散相质点以多分子聚集体(胶体微粒)分散于溶剂中,称为

溶胶(疏水胶体)

②稳定性:高分子水溶液——水化膜;溶胶——双电层。

13、影响混悬液不稳定因素

①微粒间的排斥力与吸引力;②混悬微粒的沉降;沉降速度符合Stokes 定律:

η

ρρ9-(2212g r V )= V 为微粒沉降速度(cm/s),r 为微粒半径(cm),21ρρ、 为微粒和分散介质的密

度(g/ml ),η为分散介质的黏度g/(cm.s),g 为重力加速度()/(2s cm 。说明微

粒沉降速度V 与2r 、)(21ρρ-和成正比,与η成反比。

③微粒成长与晶型的转变;④絮凝与反絮凝;⑤分散相的浓度与温度。

14、混悬液的稳定剂:①湿润剂;②助悬剂 ( 目前常用的助悬剂有:低分子物

质、高分子物质、硅酸类、触变胶);③絮凝剂和反絮凝剂。

第九章 注射剂

1、注射剂的主要特点:

优点:1、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2、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药物 3、适宜于不

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4、可使药物发挥定位定向的局部作用。

缺点:1.其质量要求高,制备过程需要特定的条件与设备 2.研制和生产过程复

杂3.安全性和机体适应性差。

2、 注射剂辅料(其中苯甲醇和三氯叔丁醇同时都具有减轻疼痛和抑制微生物增

殖的作用)

①增加主药溶解度的附加剂:常用的有 1、聚山梨酯—80(吐温—80) 2、胆

汁 3、甘油 4、其他如有机酸及其钠盐等;

②帮助主药混悬或乳化的附加剂:常使用的注射剂的乳化剂有聚山梨酯—80、油

酸山梨坦(司盘—80)、普流罗尼克F —68、卵磷脂、豆磷脂等;

③防止主药氧化的附加剂:抗氧剂(亚硫酸钠等)、惰性气体、金属络合物

④抑制微生物增殖的附加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

⑤调整pH 值的附加剂:盐酸、枸橼酸、强氧化钾(钠)等

⑥减轻疼痛的附加剂:苯甲醇,三氯叔丁醇、盐酸普鲁卡因、盐酸利多卡因

⑦调整渗透压的附加剂:氯化钠、葡萄糖等。

3、热原 基本性质:1、水溶性 2、耐热性 3、滤过性

4、不挥发性

5、

其他性质

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内毒素是产生热原反应的最主要致热物质。

除去热原的方法:(一)除去药液或溶剂中热原: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凝

胶滤过法、超滤法、反渗透法、其他方法。(二)除去容器或用具上热原:

高温法、酸碱法。

3、 注射剂检查项目:装量、可见异物、热原检查或内毒素检查

4、制备注射用水流程P187

5、注射用油:应无异臭、无酸败味;色泽不得深于黄色6号标准比色液;在10℃

时应保持澄明。常用的为注射用大豆油,其皂化值为188~195,碘值为

126~140,酸值不大于0.1

6、注射剂的制备

中药注射用原液的制备1.蒸馏法2.水醇法3.醇水法4.双提法5.超滤法

除去注射剂原液中鞣质的方法1.明胶沉淀法2.醇溶液调pH法3.聚酰胺吸附法4.其他方法

7、输液的种类

1.电解质输液

2.营养输液

3.胶体输液

4.含药输液

第十章外用膏剂

经皮吸收的途径(1)完整的表皮途径(2)皮肤附属器途径

影响因素:1、皮肤生理因素2(种属与个体差异、皮肤部位、健康状况、温湿度、结合与代谢等)、药物性质(油水分配系数、分子大小、熔点)3、基质性质4、附加剂5、其他因素

1. 制法:研和法、熔融法、乳化法(将处方中的油溶性组分一起加热至80℃左

右,另将水溶性组分溶于水中,加热至80℃左右,两相混合,搅拌至乳化完全并冷凝。)

2. 特点:主要起润滑、保护、和局部治疗作用。软膏基质的特点:①应有适当

稠度,润滑,无刺激性;②性质稳定,能与多种药物配伍,不发生配伍禁忌;

③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吸收;④有吸水性,能吸收伤

口分泌物;⑤易清洗,不污染衣物。

贴膏剂的组成:1.膏料层2.背衬材料3.膏面覆盖物

第十一章栓剂

1、栓剂特点:①栓剂在直肠吸收比在口服吸收干扰因素少,药物不受胃肠道pH 或酶的破坏而失去活性;②可避免刺激性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③减少药物对肝脏首过效应的影响,同时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④便于不能或不愿吞服药物的患者使用。

2、栓剂的热熔法工艺流程P280

熔融基质→加入药物(混匀)→注模→冷却→刮削→取出→质量检查→成品3、栓剂的基质:

(一)油脂性基质:①天然油脂(可可豆脂、香果脂、乌桕脂)、②半合成与全合成脂肪酸甘油酯(半合成椰油脂、半合成山苍子油脂、半合成棕榈油脂、硬脂酸丙二醇酯)、③氢化植物油

(二)水溶性基质:①甘油明胶;②聚乙二醇类(PEG4000,PEG6000等);③聚氧乙烯(40)硬脂酸类;④泊洛沙姆

4、质量检查:外观检查;融变时限;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

第十三章散剂

1、散剂的特点:①分散度大,起效迅速;②制法简便、对溃疡、外伤等能起到收敛保护作用;③剂量可随症状增减,尤其适用于婴幼儿、老人;④散剂的口感差,剂量较大的还会造成服用困难;⑤比表面积大,一般其臭味、刺激性、吸湿性及化学活性等表现强烈,且挥发性成分易散失。

2、散剂的工艺流程:原料→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成品。

3、特殊散剂的制备:

①含毒性药物散剂倍散的制备:剂量在0.01-0.1g时,可制成10倍散(药物与稀释剂比例为1:9);剂量在0.01g以下时,可制成100倍散或1000倍散。药物:着色剂:稀释剂→10倍散=1:1:8;百倍散=1:1:98

倍散中着色剂:胭脂红、靛蓝等,着色剂的量一般与药物的量相同,目的在于①

可借助颜色深浅来识别倍散的稀释倍数②确保倍散在制备中混合均匀③警示作

用。

稀释剂应为无显著药理作用,且不与主药发生反应,不影响主药含量测定的惰性

物质。如乳糖、淀粉、蔗糖、糊精、硫酸钙、碳酸钙等。(制成倍散的原因、方

法、辅料:原因为毒性药物的应用剂量小,称取费时,服用时容易损耗,造成剂

量误差。方法用等量递增法。)

② 含低共熔混合物散剂药物处理方法:①药物形成低共熔物后,药理作用增强

或无明显变化,宜先形成低共熔物,再与方中其他药物混合。②药物形成低共熔

后,药理作用减弱,则应分别用其他组分稀释,避免出现低共熔现象。

4、水分测定:散剂水分不得超过9.0%。

5、粒度:内服散剂应为细粉、,儿科用及外用散剂应为最细粉,用于烧伤或严重

创伤的外用散剂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眼用散剂应为极细粉。

第十四章 丸剂

1、 丸剂的特点:①传统的丸剂作用缓慢,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②某些新型丸

剂可起速效作用,可用于急救。③可缓和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④可减缓某些药

物成分的挥发或掩盖异味。缺点:服用剂量大,小儿服用困难;生产控制不严时,

微生物易超标。

2、 丸剂的制备:(了解概念,掌握适用)

①泛制法:系指在转动的适宜容器或机械中,将中药细粉与赋形剂交替润湿、撒

布,不断翻滚,逐渐增加的一种制丸方法。适用水丸、水蜜丸、糊丸、浓缩丸、

微丸等、

②塑制法:系指中药细粉加适宜的黏合剂,混合均匀,制成软硬适宜、可塑性较

大的丸块,在依次制条丸、分粒、搓圆而成丸粒的方法。适用于蜜丸、水蜜丸、

水丸、浓缩丸、糊丸、蜡丸、微丸等。

③滴制法:系指中药或提取物的有效成分或化学物质与水溶性基质、非水溶性基

质制成溶液或混悬液,滴入一种不与之相混溶的液体冷凝胶,冷凝而成丸粒的方

法。用于滴丸的制备。滴丸为采用固体分散技术。

3、 水丸的含义和特点P300

水丸的赋形剂P301

4、泛制法制水丸的工艺流程 →成型→盖面→干燥→选丸

→包装→包装。

(为什么起模是关键步骤?)

5、蜂蜜的炼制有三种规格:嫩蜜、中蜜、老蜜,含水减少,黏度增大

选用原则:确定蜂蜜炼制的程度,不仅与丸剂中中药性质有关,而且与其药粉粗

细、含水量、制丸季节、气温亦有关系,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一般冬季多用

稍嫩蜜,夏季多用稍老蜜。

6、蜜丸塑制法制备工艺:原料药(粉碎)+蜂蜜(炼制)→制丸块(关键)→制

丸条→分粒→搓圆→包装→成品

7、滴丸速效的原因:因为滴丸是用熔融法制成的固体分散体系,药物在基质中

的分散呈分子状态、胶体状态或微粉状结晶,为高度分散状态,而基质为水溶性

的,则可增加或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加快药物的溶出速度和吸收速度,故能提

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滴丸:系指中药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

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制成的丸剂。了解)

8、滴丸的特点:①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②生产车间无粉尘,有利于劳动

保护,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工序少,工艺周期短,生产效率高;③缓释、长效作用;④工艺条件易于控制、剂量准确、质量稳定;⑤与空气等外界因素接触面积小,易氧化和具有挥发性的药物分散于基质中,可增加其稳定性;⑥可以使液体药物固体化;⑥可多部位用药;⑦滴丸载药量小,服药剂量大。

第十五章颗粒剂

1、颗粒剂的分类:可溶颗粒(水溶颗粒和酒溶颗粒)、混悬颗粒和泡腾颗粒。其中泡腾颗粒是利用有机酸与弱碱遇水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药液产生气泡呈泡腾状态的颗粒剂。

2、颗粒剂的特点:1. ①吸收快、起效迅速;②剂量小,口感好,可调色、香、

味,尤其适合儿童用药;③生产设备简单易操作;④服用、携带、贮藏和运输都很方便。

3、颗粒剂的质量检查:①水分不得超过6.0%;②粒度: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15%。

4、①制粒的目的:(1)粉体药料流动性差,制成颗粒可改善其流动性;(2)多组分药物制粒可防止各成分的离析;(3)防止生产中粉尘飞扬及在器壁上吸附;(4)在片剂生产中可改善其压力的均匀传递。

②制粒的方法:大体分为湿法制粒和干法制粒,(1)挤出制粒(2)高速搅拌制粒(3)流化床制粒(4)喷雾干燥制粒(5)滚转法制粒(6)离心转动制粒(7)干法制粒(滚压法制粒、重压法制粒)。

第十六章胶囊剂

1、胶囊剂分类:可分为硬胶囊剂、软胶囊剂和肠溶胶囊剂。

2、胶囊剂特点:①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②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③可弥补其他剂型的不足;④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⑤利于识别。

3、不宜制成胶囊剂:①能溶解胶囊壁的药物水溶液或乙醇溶液;②易溶性药物如氯化钠、溴化物、碘化物等,以小剂量的刺激性药物,因在胃中溶解后局部浓度过高而刺激胃黏膜;③易风化药物,因可使胶囊壁变软④吸湿性药物,因可使胶囊壁过分干燥而变脆。

4、囊材的组成:

硬胶囊:明胶、增塑剂、着色剂、防腐剂和成型助剂。

软胶囊:胶料(明胶或阿拉伯胶)、增塑剂(甘油、山梨醇或两者的混合物)、附加剂(防腐剂、遮光剂、色素、芳香剂等)和水。

5、空胶囊的规格与选择:空胶囊共有八种规格,由大到小依次为000、00、0、1、2、3、4、5号,常用的为0-5号;随着号数由小变大,其容积由大变小。空胶囊的选择一般凭经验与试装确定,常用的方法是先测定待填充物料的堆密度,然后根据应装剂量计算该物料容积,决定应选胶囊的号数。

(堆密度(或松紧度):系指粉体质量除以所占容器的容积所得的密度。即单位容积微粉的质量。堆密度所用的容积是指包括微粒本身的孔隙以及微粒间的空隙在内的总容积。)

6、水分检查:硬胶囊剂应做水分检测,内容物水分不得超过9.0%,内容物为液

体或半固体者不检查水分。

7、崩解时限:硬胶囊30分钟内全部崩解;软件囊1小时内;肠溶胶囊在人工肠

液中1小时内全部崩解。

第十七章片剂

1、片剂的特点:优点:1、通常片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

2、剂量准确,含量差异较小:

3、质量稳定,片剂为干燥固体,易氧化变质及易潮解的药物可借包衣加以保护;

4、携带、运输和贮存方便;

5、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

缺点:1、片剂中需加入若干赋形剂,并经过压缩成型,溶出度较散剂和胶囊剂差,有时影响生物利用度;2、儿童及昏迷者不易吞服;3、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含量下降。

2、片剂的分类:按给药途径结合制备与作用分(一)口服片剂:普遍压制片、包衣片、咀嚼片、泡腾片、分散片(在15~25℃水中3分钟能崩解分散,并通过二号筛。)、多层片、长效片;(二)口腔用片剂:口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三):外用片:阴道用片、外用溶液片;(四)其他片剂:微囊片。

3、中药片剂的类型:1.全浸膏片;2.半浸膏片;3.全粉片;4.提纯片。

4、片剂的辅料:

①稀释剂与吸收剂:淀粉、糖粉、糊精、乳糖、微晶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糖醇类、无机盐类。

②润湿剂与粘合剂:水、乙醇、淀粉浆(浓度8%~15%)、聚维酮(PVP)、纤维素衍生物(羧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糖浆、炼蜜、饴糖、液状葡萄糖、阿拉伯胶浆、明胶浆、③崩解剂:干淀粉、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CCNa、PVPP、泡腾崩解剂、表面活性剂等。

④润滑剂:硬脂酸镁、滑石粉、氢化植物油。

5、崩解剂的加入方法:①内加法:崩解剂与处方粉料混合在一起制颗粒。②外加法:崩解剂加于压片前的干颗粒中。③内外加法:部分崩解剂在制粒过程中加入,部分崩解剂加于压片前的干颗粒中。

6、片剂的崩解机理:①毛细管作用②膨胀作用③产气作用④酶解作用

7、湿法制颗粒压片工艺:药物原料→药物处理→(+辅料)混合→(润湿剂、黏合剂)制软材→制颗粒→干燥→整粒→(润滑剂)压片→包衣或不包衣→成品湿法制颗粒压片法适用于药物不能直接压片,且遇湿、热不起变化的片剂制备。

8、片剂包衣的目的:①避光、防潮,隔离空气,提高药物的稳定性;②掩盖药物不良气味,提高患者顺应性;③降低药物对胃的刺激作用,避免被胃液或胃酶破坏,为使药物到达小肠释放,可将药物包肠溶衣;④实现药物分别在胃内和肠内发挥疗效;⑤增强片剂美观度,便于识别片剂的品种。

7、片剂包衣种类:糖衣、薄膜衣(胃溶型、肠溶型、水不溶型)

8、糖衣的工艺流程: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

糖衣的包衣材料:①糖浆;②胶浆;③滑石粉;④白蜡。

9、薄膜衣的材料:主要包括成膜材料;增塑剂;着色剂和掩蔽剂;溶剂以及其他辅料。

(1)成膜材料:

①胃溶型: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Ⅳ号丙烯酸树脂,聚维酮(HPC)、聚乙烯缩乙醛二乙胺基醋酸酯。

②肠溶型: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

③水不溶型: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

(2)增塑剂:蓖麻油、甘油、聚乙二醇等

(3)溶剂: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二氧化钛,遮光剂。

薄膜衣的包衣方法P383

10、片剂的质量检查内容:性状、鉴别、含量测定、重量差异、崩解时限、硬度(或脆碎度)、溶出度检查(若检查溶出度就不检查崩解时限)、含量均匀度检查、微生物限量检查。

第十八章气雾剂

1、气雾剂的组成:由药物与附加剂、抛射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四部分组成。

2、气雾剂的特点P395

第二十章药物制剂新技术与新给药途径型

一、环糊精包合技术

1、特点:①增加药物的稳定性;②增加药物的溶解度;③液体药物粉末化;④掩盖不良气味,减少刺激性及毒副作用;⑤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2、(看一下)环糊精:系淀粉用嗜碱性芽孢杆菌经培养得到的经环糊精葡聚糖转位酶作用后形成的产物。

环糊精类型:常见的有a、β、γ,分别由6、7、8个葡萄糖分子构成。β-CD 最常用。

二、固体分散技术:

1、特点:①可利用不同性质的载体达到速效、缓释、控释的目的;②可增加药

物的化学稳定性;③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三、微囊与微球的制备技术

1、特点:①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②提高药物的稳定性;③防止药物在

胃内失活或减少对胃的刺激性;④使液态药物固态化,便于贮存或再制成各种剂型;⑤减少复方药物的配伍变化;⑥使药物具有缓释或控释性能;⑦使药物具有靶向性;⑧可将活细胞或活性生物材料包裹,从而使其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与稳定性;⑨栓塞性微球直接经动脉管导入,为双重抗肿瘤药剂。

2、单凝聚法制备微囊:囊心物+囊材(溶解)→混悬或乳化→凝聚成囊→胶凝固

化→洗涤→干燥→微囊

3、复凝聚法制备微囊:【(囊材→溶解+囊心物→混悬或乳化)+(囊材→溶解)】

→混合→凝聚成囊→胶凝固化→洗涤→干燥→微囊

(单凝聚法:系将药物分散于囊材的水溶液中,以电解质或强亲水性非电解质为凝聚剂。

复凝聚法:系指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囊材,将囊心物分散在囊材的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相互交联后,溶解度降低,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

四、脂质体的制备技术

特点:①靶向性和淋巴定向性;②缓释性;③降低药物毒性;④细胞亲和性和组织相容性;⑤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脂质体的膜材:主要由磷脂和胆固醇构成。

第二十一章

一、缓释、控释制剂的主要特点:1、减少服药次数,减少用药总剂量;2、

保持平稳的血药浓度,避免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二、靶向制剂的含义、特点、分类P472

三、

第二十二章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1、中药制剂稳定性变化分类:(化学、物理、生物三个方面),化学稳定性变化

是指药物由于水解、氧化等化学降解反应,使药物含量(或效价)降低、色泽产

生变化。 物理学稳定性变化主要是指制剂的物理性能发生变化,如混悬剂中药

物颗粒结晶生长、结块、沉淀;乳剂的分层、破裂;胶体制剂的老化;溶液剂出

现浑浊、沉淀;片剂崩解度、溶出速度的改变等。 生物学稳定性变化是指制剂

由于受微生物污染导致的腐败、变质。

2、影响中药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处方因素和外界因素,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如下:温度的影响、湿度和水分的影响、溶剂的影响、pH 的影响、空气(氧)

的影响、光线的影响、制剂工艺的影响、包装材料的影响。

3、稳定化措施:①延缓水解的方法:调节最适pH 值、降低温度、改变剂型、制

成干燥固体。 ②防止氧化的方法:降低温度、避免光线、驱逐氧气(煮沸驱氧、通入惰性气体、

采用真空包装、添加抗氧剂、添加金属离子络合剂);

③其他方法:制备稳定的衍生物、制成微囊或包合物、改进工艺条件。

第二十三章 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

1、药物的转运方式:被动转运、主动转运、易化扩散、胞饮作用、离子对转运

2、药物在体内的过程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3、影响药物制剂疗效的因素:

(一)药物的物理化学因素:药物的解离度与脂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和溶解度、

药物粒径、药物晶型。

(二)药物的剂型因素:①药物剂型与给药途径(注射液体剂型、口服液体剂型、

口服固体剂型);②药用辅料;③制剂工艺技术。

(三)机体生物因素:①药物的肝脏首过效应;②用药部位的生理状态(胃肠道

pH 值、胃排空速率与时间、小肠运动)。

(四)药物相互作用。

4、避免首过效应,常采用静脉、皮下、肌内、舌下、直肠下部给药或经皮给药。

如硝酸甘油舌下给药。

常用口服剂型吸收的顺序:溶液剂>混悬液、乳剂>散剂>胶囊剂>片剂>

丸剂。

不同给药途径吸收由快到慢:静脉>吸入>肌内>皮下>舌下或直肠>口服

>皮肤。

5、表观分布容积:是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间相互关系的一个比例常数,C

X V =。 V 、X 、C 分别表示表观分布容积、体内药量、血药浓度。

6、生物利用度:是指制剂中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的速率和程度。

生物利用速率:即药物进入体循环的快慢。

生物利用程度:即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多少,可通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

面积表示。 相对生物利用度%100?=R

T AUC AUC F

绝对生物利用度%100?=iV

T AUC AUC F 脚注T 、 R 、iV 分别表示试验制剂、参比制剂、静脉注射剂。

7、生物利用度的指标:A 、峰浓度(Cmax ):峰浓度是指血管外给药后,体内所

能达到的最高血药浓度。

B 、达峰时间(tmax ):达峰时间是指血药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

C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 ):其与药物吸收总量成正比,是代表药

物吸收程度的参数。

8、一级速度过程的特点:①半衰期与剂量无关;②单剂量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

曲线下面积与剂量成正比;③一次给药情况下,尿药排泄量与剂量成正比。

9、零级速度过程:如果药物的转运速度在任何时间都是恒定的,与浓度无关,

这种速度过程就称为零级速度过程,或称零级动力学过程。通常恒速静脉滴注的

给药速度,以及控制制剂中药物的释放速度为零级速度过程。

以零级动力学过程消除的药物,其生物半衰期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计算题

一、等渗溶液调整剂的量的计算

1、冰点降低数据法:(P196)

血浆的冰点为-0.52°C ,任何溶液,只要其冰点降低为-0.52°C ,即与血浆等渗。

一种药液溶质 公式:b

a W -=52.0 W 为配制成等渗溶液所需加入等渗调整剂的量(%,g/100ml );

a 为1%药物溶液的冰点下降度;

b 为用以调整等渗的调节剂1%(g/ml )溶液的冰点下降度。

Nacl —0.58℃,葡萄糖(含水)—0.091℃,无水葡萄糖—0.10℃

例题1:1%氯化钠的冰点下降度为0.58℃,血浆的冰点下降度为0.52℃,求等渗

氯化钠溶液的浓度?

解:已知b=0.58 纯水a=0 代入公式

)100/(9.058

.0052.0a -0.52ml g b W =-== 即:配置100ml 氯化钠等渗溶液需用0.9g 氯化钠,即0.9%氯化钠溶液为等渗溶

例题2:配制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100ml ,需加氯化钠多少,才能使之成为等

渗溶液?(普鲁卡因的冰点下降度为0.12℃)

因为0.12℃为1%盐酸普鲁卡因参比水溶液冰点降低,a=0.12×2=0.24℃,

b=0.58℃

代入公式得W=0.48(g/100ml ),即需加氯化钠0.48g 。

例题3:配制50%金银花注射液100ml ,需加氯化钠多少,才能使之成为等渗溶

液? (50%金银花冰点下降度为0.05℃) 代入公式W=(0.52-0.05)/0.58=0.81

(g/100ml )

两种药液溶质

处方A20g ,2%;B10g ,1%,氯化钠适量58

.0252.0)(B A W +-=

→ 处方A20g ,2%;B10g ,1%,氯化钠适量58

.0252.0)(B A W +-=→ 例题:硫酸锌眼药水含硫酸锌0.2%,硼酸1%,欲配制1000ml ,需加多少氯化

钠才能成等渗液?(1%硫酸锌冰点降低0.085°C ,1%硼酸冰点降低为0.28°C )

解:W=%384.058

.0128.02.0085.0-52.0=?+?)(,需加氯化钠3.84g 。

2、氯化钠等渗当量法P197

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1g 药物呈现的等渗效应相当于氯化钠的克数,用E 表示。 公式:)...(009.02211n n G E G E G E V X +++-= G 为药液中溶质的克数,X 为

Vml 药液中溶质的克数

例题:取硫酸阿托品2.0g ,盐酸吗啡4.0g ,配制成注射液200ml ,需加氯化钠多

少,才能使之成为等渗溶液?(硫酸阿托品的E 值为0.13,盐酸吗啡的E 值为

0.15)

解:处方中硫酸阿托品与盐酸吗啡相当于氯化钠的量为

克86.0415.0213.0=?+? ,

需加氯化钠的量为0.009×200-(0.13×2+0.15×4)=1.8g —0.86g=0.94g 。

3、 栓剂置换价P279(看书上的例题)

置换价是指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的比值。

置换价(f )的计算公式:)

(W M G W f --= G 为纯基质栓每粒平均重,M 为含药栓每粒平均重,M-W 为含药栓中基质的重

量,G-(M-W )为两种栓中基质的重量之差,W 为含药栓中每粒平均含药量,

即药物同容积的基质的重量。

4、血药数据的计算

一般结果的表示单位:C 的单位为ug/ml ; K 为h -1 ;表观分布容积V 为L ;

K 0为滴注速度为mg/h ;

K 为速度常数;C 0为t=0时反应物的浓度; C 为 t 时反应物的浓度;(P488)

在一级反应下: K

t 1054.09.0= 有效期为药物在室温降解10%所需的时间。 K

t 693.021= (半衰期) 例题1:某药按一级反应速度降解,反应速度常数为K 25°C =4.0×10-6(h -1),该药

于25°C 分解10%所需时间为(D ) A2.5年;B2年;C1.5年;D3年

0.96

0.10540.105426350 3.004.010t h y k -====?解: 例题2、某药物按一级反应,K=0.0095(天-1),则该药物的半衰期约为_天。(73

天)

1/21

0.6930.69372.95730.0095t d d k d -===≈?解:

5、静脉注射给药的血药数据(P526)

Kt e X X -=0 由表观分布容积定义 同除以V 得指数式 Kt e C C -=0 对数式0lg 303

.2lg C t K C +-= 半衰期K t 693.01= 表观分布容积0

0C X V =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K C 0=KV

X 0 消除率Cl=KV AUC X Cl 0=

例题:某患者体重为50kg ,静脉注射某药300mg ,测定不同时间血药浓度,数

求该药的K 、 21t 、V 、C l 、AUC 。(已知lgC 对t 的线性回归为lgC=-0.126t+1.019 , r=0.9921)

解:据表中数据以lgC 对t 作图,得一条直线,说明该药体内过程符合单室模型。

由公式0lg 303

.2lg C t K C +-= lgC=—0.126t+1.019 , 知303

.2K -=—0.126得K=0.290(h -1),由lgC 0=1.019得 C 0=101.019=10.447(ug/ml) K

t 693.021==2.390(h) V=X 0/C 0)(716.28)(28716/447.101000300L ml ml

ug mg ==?= 清除率 C l=KV=0.290×28.716=8.328(L/h) AUC=C 0/K=10.447/0.290=36.024(ug/ml).h

6、静脉滴注的血药浓度P532

K 0为滴注速度; K 为消除速度常数;X 为t 时体内药量;

(1)稳态血药浓度KV K C SS 0= (V 为表观分布容积00

x V C =)

)1(0Kt e KV

K C --==)1(Kt SS e C -- (2)首剂量或负荷剂量V C X SS =*0

例题:某一个体重60kg 患者静脉滴注某药,每小时50mg 。已知其半衰期11小时,表观分布容积为0.52L/kg ,问1:稳态血药浓度和滴注6小时的血药浓度各是多少?问2:若病人需给药后在体内立即达到有效血药浓度(25ug/ml ),并维持6小时,式设计给药方案。

解问1:已知,K 0=50mg/h, V=0.52×60=31.2(L), 21t =11h

0125025.44(/)25.44(/)(0.693)SS K C mg L ug ml KV t V

====稳态血药浓度 静脉滴注6小时后的血药浓度C=)1(Kt SS e C --=25.44﹝1-6)11/693.0(?-e ﹞=8(ug/ml )

解问2:据题意C SS=25ug/ml ,知静脉负荷剂量为:V C X SS =*0=780mg

滴注速度为:K 0=C SS KV=)(h mg /14.492.3111

693.025=??

稍补充下: 一、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 中药药剂学发展中的一些巨作:P10

(1)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强调根据药物性质需要选择剂型,指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煎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

(2)梁代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提出以治病的需要来确定剂型,指出“疾有宜服丸者,宜服散者,,,宜服煎膏者。”

(3)唐代的《新修本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具有药典的性质。

(4)宋元时期由太医院颁布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

二、乙醇量的计算 公式:X C X V C 12)(=+(C 2为百分含量少的,X 为要计算的乙醇量) 例题1:有中药浓缩液100ml ,用醇处理精致,欲使药液的含醇量达到75%,问需要加入95%乙醇多少?

解:V=100ml, C 1=95%,C 2=75%,设加入乙醇的量为X

X C X V C 12)(=+根据公式,求得需要加入95%乙醇的量为375ml 。

三、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热原的组成)

四、生物利用度的指标:峰浓度、达峰时间、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

还有大家别忘记看实验讲义,有道10分的实验题(处方分析、制法、注意事项各种考)

最后,祝大家开开心心地过了。毕竟大四了,只要态度真,老师一般都是会给过的。

中药药剂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 “返砂” 注射用水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软胶囊的制法有()和()。 2、狭义上的丹药是指用()和()在高温下烧炼而成的不同结晶形状 的化合物。 3、气雾剂的抛射剂作用有二,一是(),二是()。 4、缓释制剂动力学模型为()级,控释制剂动力学模型为()级。 5、水丸的制备关键是(),黑膏药的制备关键是()。 6、片剂润滑剂的作用有()、()、润滑。 7、除菌滤材及滤器常用的有()、()。 8、植物药材的浸提过程包括浸润、渗透,()和()三个阶段。 9、湿法粉碎包括()法和()法。 10、药剂学配伍变化包括()和()两方面。 三、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中药浓缩液直接制成浸膏粉的方法是()。 A、减压干燥 B、喷雾干燥 C、沸腾干燥 D、吸湿干燥 2、毒剧药材制成酊剂应采用()。 A、煎煮法 B、浸渍法 C、渗漉法 D、蒸馏法 3、润湿、糜烂性的、有大量渗出液的皮损宜选用哪种基质()。 A、油溶性、 B、O/W型乳剂基质 C、W/O型乳剂基质 D、水溶性基质 4、注射剂精滤一般选用哪种滤材()。 A、0.6~0.8μm的微孔滤膜 B、0.22~0.3μm的微孔滤膜 C、2号砂滤棒 D、1号垂熔玻璃滤球 5、甘油在膜剂中的作用是()。 A、成膜材料 B、增塑剂 C、脱膜剂 D、填充剂 6、表面活性剂HLB值在多少可作增溶剂()。 A、7~9 B、3~8 C、8~16 D、15~18 7、脂质体在体内的吸收机理是()。 A、被动扩散 B、主动转运 C、吞噬 D、膜孔转运 8、适用于固体制剂灭菌的方法是()。 A、热压灭菌法 B、干热灭菌法 C、紫外线灭菌法 D、γ?射线灭菌法 9、β-环糊精,它连接的葡萄糖分子数是()。 A、5; B、6; C、7; D、8; 10、药物溶解于熔融的载体中,呈分子状态分散者称为()。 A、低共熔混合物 B、固态溶液 C、玻璃溶液 D、共沉淀物 四、多选(每小题2分,共12分) 1、休止角的测定方法有() 液体置换法②固定漏斗法③固定圆锥槽法④倾斜箱法⑤转动圆柱体法 2、微囊制备属于物理化学法的方法有()。 ①单凝聚法②复凝聚法③溶剂--非溶剂法④界面缩聚法⑤空气悬浮法 3、片剂包肠溶衣的物料有()。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总结

一、绪论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 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中药药剂学任务:学习、继承和整理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和经验;吸收和应用现代 药学及相关学科中有关的理论、方法、技术、设备、仪器、方法等加速中药药剂的现代化; 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制中药新剂型,新制剂,并提高原有药剂的质量;积极寻找中药药剂的新辅料;加强中药药剂基本理论研究 3.中药药剂学地位作用:联系中医中药的桥梁,中药现代化的主要载体 4.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根据药物本身性质选择剂型; 根据五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5.三小三效五方便。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五方 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储存方便。 6.中药药剂学常用的术语: 1)药物与药品: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 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制剂:根据药典或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 药品,称为制剂。 3)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目前 常用的有40多种。 4)方剂:根据医师临时处方,将药物或制剂经配制而成,标明具体使用对象,用法和用量 的制品。 5)成药:系指可以不经医师处方公开销售的制剂 7.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夏禹时期已经发现曲,能酿酒和发现酒的作用;汤剂最早使用剂型,晋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记有药酒和汤剂:《五十二病方》记有丸剂;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为近代制剂工艺规程的雏形;唐《新修本草》(载药844,特点图文并茂,以图为主)最早的药典;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宋官方编写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第一部制剂规范,设立专门生产成药和专门经营管理的机构 8. 质量控制分析法:显微鉴定法,理化鉴定法 9. 药剂分类:按物态分类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体剂型。按制备方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型药剂、胶体溶液类剂型、乳浊液类剂型和混悬液类剂型、固体分散体剂型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10. 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11.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指药品生产过程中, 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科学管理方法。GMP有国际性的、国家性的、和行业性的三种类型。GLP:指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中药药剂学A卷(带答案)

《中药药剂学》模拟卷(A) 一、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缓释制剂:系指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剂。 3.浸出制剂: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方法,从动植物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经适当精制与浓缩 得到的供内服或外用的一类制剂。 4.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或尸体,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性物质。 5.胶剂:是指用动物皮、骨、甲、角等为原料,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干胶状的内服制剂。 二、单项选择题: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A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A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B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B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 增加黏度E、调节口味 5.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A )。 A.Pb3O4 B. PbO C.KNO3 D.HgSO4 E. 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A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E、调节饲粉器的位置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栓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B、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迅速软化、熔融 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栓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栓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肛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 形。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快速记忆版

1.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 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 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3.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4.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5. 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 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6. 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7. D值:微生物减少90%所需的时间。 Z值:降低一个lgD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F值: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Fo值: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Z值10℃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也可认为是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 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8. 串料: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糖分、树脂、树胶、粘液质的 中药陆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 9.串油: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中药陆续掺入, 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或将油脂类中药研成糊状再与其他药物粗粉混合粉碎成 所需粒度。 10.蒸罐:先将处方中其他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用适当方法蒸制过的动物类或其他中药陆续掺 入,经干燥,再粉碎成所需粒度。 11. 休止角:粉体堆积层自由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2.打底套色法:所谓“打底”系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物先放入研钵中(在混合之前 应先用其他量多的药粉饱和研钵内表面)作为基础;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 浅的药粉逐渐分次加入轻研混匀即是“套色”。 13. 等量递增法: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不易混合均匀时采用此法。其方法是:取量小的组分及 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 混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 14.低共熔现象: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现象称为低共熔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

中药药剂学复习要点 绪论 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药物传递系统/DDS)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典: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由国家组织药典委员会编纂,并由政府颁布实行,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中国的第一部药典是《唐本草》;新中国的第一部药典为195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知识要点 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及其选择原则 剂型是药物使用的基本形式。药物疗效主要决定于药物本身,但在一定条件下,剂型对药物疗效的发挥也可起到关键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对药物的释放、吸收的影响。其选择原则为:①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 ②根据药物本身及其成分的性质选择剂型; ③根据原方不同剂型的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特性选择剂型; ④根据生产条件和五方便(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方便)的要求选择剂型。 粉碎、浸提、分离、精制、浓缩、干燥与浸出制剂 名词解释 1.浸渍法:浸渍法是用定量的溶剂,在一定的温度下,将药材浸泡一定的时间,以提取药材成分的一种方法。 2.渗漉法:渗漉法是将药材粗粉置渗漉器内,溶剂连续的从渗漉器的上部加入,渗漉液不断从其下部流出,从而浸出药材中有效成分的一种方法。 3.汤剂:汤剂系指将药材饮片或粗粒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服用的液体剂型。 4.酒剂:酒剂又称药酒,系指药材用蒸馏酒浸提成分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5.酊剂:酊剂系指药品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剂型。 6.糖浆剂: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 知识要点 1.湿法粉碎 系指往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并与之一起研磨粉碎的方法(即加液研磨法)。通常选用药物遇湿不膨胀,两者不起变化,不妨碍药效的液体。湿法粉碎是因水或其他液体以小分子渗入药物颗粒的裂隙,减少其分子间的引力而利于粉碎;对某些有较强刺激性或毒性的药物,用此法可避免粉尘飞扬。 2.浸出制剂的分类与特点 浸出制剂具备以下特点:①浸出药剂能保留原药材各种成分的综合疗效,利于发挥药材的多效性;②作用温和持久,毒性较小;③减少服用量;④即可直接要用,又可作其他制剂的原料;⑤存在一些问题,变质、吸潮、结块;与西药比,作用不强,起效慢,服用量大。 浸出药剂的种类有:水浸出剂型,含醇浸出剂型,含糖浸出剂型,无菌浸出剂型,其他浸出剂型。 3.影响浸出的因素 ①药材粒度;②药材成分;③浸提温度;④浸提时间;⑤浓度梯度;⑥溶剂pH;⑦浸提压力;⑧浸提新技术的运用。 4.浸出方法的种类 ①煎煮法;②浸渍法;③渗漉法;④回流法;⑤水蒸气蒸馏法;⑥超临界流体提取法;⑦半仿生提取法;⑧超声波提取法。 5.渗漉法的操作方法

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试题精选及答案0717-62

执业药师考试《药事管理与法规》模拟试题 精选及答案0717-62 1、根据《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2018年第19号),以下需要备案管理的传统中药制剂是()【单选题】 A.与市场上已有供应品种相同处方的不同剂型品种 B.中药配方颗粒 C.变态反应原以外的生物制品 D.由中药饮片用传统方法提取制成的酒剂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注意区分哪些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可以备案,哪些不能备案。原规定是“备案管理的传统中药制剂包括: 2、根据《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负贵国家非处方药目录的遴选、审批、发布和调整工作的机构为()【单选题】 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B.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C.国家发展和改革宏观调控部门

D.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考查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审批。注意《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制定、颁布机构为国家卫生行政部门。 3、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应()【单选题】 A.在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B.根据临床需要,随时增加总品种数 C.由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制定 D.选用基本药物目录中的抗菌药物品种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保护道地中药材的措施主要包括()【多选题】 A.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 B.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C.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 D.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正确答案:A、B、C、D 答案解析:考查《中医药法》对中药保护、发展和中医药传承的规定。 5、《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规定,收购、经营、加工、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含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题库含答案 一、A型题 1.下列有关药典的叙述哪个不正确 A.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 B.药典反映了我国药物生产、医疗和科技的水平。一般每隔几年需修订一次 C.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D.一般收载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质量稳定的常用药物 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在共七版,每个版本均分为一、二两部 2.第一次提出“成药剂”概念、药剂专著《肘后备急方》的作者是 A.葛洪 B.李时珍 C.王寿 D.张仲景 E.钱乙 3.以下哪一项不是药典中记载的内容 A.质量标准 B.制备要求 C.鉴别 D.杂质检查

E.处方依据 4.我国现行药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哪一年版 A.2008年版 B.1990年版 C.1995年版 D.2010年版 E.2005年版 5.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是 A.《普济本事方》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金匮要略方论》 D.《圣惠选方》 E.《本草纲目》 6.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 A.制剂 B.成药 C.药材 D.药物 E.处方药 7.《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由下列哪一个部门颁布实施的 A.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部

C.药典委员会 D.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E.最高法院 8.下列哪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内容为 A.植物油脂和提取物 B.生物制品 C.中药材 D.中药成方制剂及单味制剂 E.中药饮片 9.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是 A.《新修本草》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汤液经》 D.《本草纲目》 E.《黄帝内经》 10.药典收载的药物不包括 A.中药材与成方制剂 B.抗生素与化学药品 C.动物用药 D.生化药品 E.放射性药品 11.乳浊液型药剂属于下列哪一种剂型分类

中药药剂学试题 附答案

中药药剂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药物剂型符合的三性是指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 2.药厂生产车间一般根据洁净度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洁净区一般要求达到(1万或100级)级标准)。 3.散剂常用的混合方法有研磨、(搅拌)、(过筛 )混合法。 4.为防止煎膏剂出现“返砂”现象,蔗糖的转化率宜控制在(40~50%)。 5.浸出制剂中规定流浸膏浓度为(1g/ml),浸膏为(2~5g/g)。 6.亲水胶体的稳定性可因加入(电解质)或(脱水剂)物质而破坏。 7.凡士林经常作为(软膏)剂型的基质,并常与(羊毛脂)合并使用。 8.片剂制备中,淀粉可用作(填充剂(稀释剂或吸收剂))、(崩解剂)。 9.红升丹主要成分是(氧化汞),采用(升法)制备。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下列适用于空气灭菌的方法是( B) A微波灭菌 B紫外线灭菌 C γ射线灭菌Dβ射线灭菌 E 60Co辐射灭菌 2.药材浸提时(D )

A浸提温度越高越好 B浸提时间越长越好 C药材粉碎越细越好 D细胞内外浓度差越大越好 E浸提压力越高越好 3.《中国药典》规定,糖浆中含蔗糖量应不低于( B) A50%(g/ml) B60%(g/ml) C65%(g/ml) D40%(g/ml) E75%(g/ml) 4.增溶作用是表面活性剂( A)起的作用 A形成胶团 B分子极性基团 C多分子膜 D氢键 E分子非极性基团 5.我国药典规定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为(A ) A重蒸馏法 B离子交换树脂法 C电渗析法 D反渗透法 E凝胶滤过法 6.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5%(g/ml),它的作用是( D) A保湿剂 B增粘剂 C溶媒 D等渗调节剂 E药物 7.下列基质释药、对皮肤穿透力最强的是(B ) A凡士林 B O/W型 C W/O型 D PEG E卡波谱尔 8.要使药物迅速吸收,成人用栓剂纳入直肠的部位应在( D) A距肛门口3cm处 B距肛门口4cm处 C距肛门口6cm处 D距肛门口肛门内1~2cm 处 E距肛门口肛门内5cm处

2019 中药药剂学(标准习题答案)

中药药剂学 一.单选题(共20题,50.0分) 1 制备含有毒性药材的散剂,剂量为0.05g,一般应配成多少比例的散剂? A、1:10 B、1:100 C、1:5 D、1:1000 2 二相气雾剂为: A、溶液型气雾剂 B、O/W乳剂型气雾剂 C、W/O乳剂型气雾剂 D、混悬型气雾剂 E、吸入粉雾剂 3 不宜制成软胶囊的药物是 A、维生素E油液 B、维生素AD乳状液 C、牡荆油

D、复合维生素油混悬液 E、维生素A油液 4 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A、沉淀胶液中的胶原蛋白 B、沉淀胶液中的泥沙等杂质 C、便于凝结 D、增加黏度 E、调节口味 5 红丹的主要成分为( )。 A、Pb3O4 B、PbO C、KNO3 D、HgSO4 E、HgO 6 单冲压片机增加片重的方法为: A、调节下冲下降的位置 B、调节下冲上升的高度 C、调节上冲下降的位置 D、调节上冲上升的高度

7 下列关于栓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剂是由药物与基质混合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半固体制剂 B、剂在常温下为固体,纳入人体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中 C、剂既可用于局部治疗,也可以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剂基质有油脂性和水溶性基质两种 E、门栓一般为圆锥形、圆柱形、鱼雷型,阴道栓一般为球形、卵形、鸭嘴形 8 下列哪种靶向制剂属于被动靶向制剂 A、PH敏感脂质体 B、长循环脂质体 C、免疫脂质体 D、脂质体 E、热敏脂质体 9 气雾剂中抛射药物的动力是: A、阀门杆 B、弹簧 C、浸入管 D、推动钮

E、抛射剂 10 下列粉碎器械即可用于干法粉碎,又可用于湿法粉碎的是: A、万能粉碎机 B、万能磨粉机 C、流能磨 D、球磨机 11 下列不适宜作为水丸赋形剂的是: A、蒸馏水 B、黄酒 C、淀粉浆 D、米醋 E、药汁 12 下列各组辅料中,可以作为泡腾片剂的发泡剂的是: A、聚维酮-淀粉 B、碳酸氢钠-硬脂酸 C、氢氧化钠-枸橼酸 D、碳酸钙-盐酸 E、碳酸氢钠-枸橼酸 13

2014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考试辅导(过关必背)

《中药药剂学(中药炮制学)》 第一章中药药剂学与中药剂型选择 1~2分 9 小单元细目要点 (一)中药药剂学及其发展1.常用术语 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成方制剂、饮片、植物油 脂和提取物、处方药、非处方药、新药、GMP等术语 ☆ 2.历史回顾与现状 (1)历代主要中药剂型理论及中药制剂相关文献 (2)中药制剂剂型、技术、辅料研究与应用现状☆ (二)中药剂型的分类与选择1.中药剂型的分类不同分类方法及所涉及的剂型 2.中药剂型的选择 (1)剂型与疗效☆ (2)剂型选择基本原则 (三)药品标准药典、部(局)颁药品标 准及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1)药典的性质、作用 (2)《中国药典》的沿革、组成及相关内容 (3)部(局)颁药品标准的性质和作用 第一节概述 学习要点: 1.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 2.10大术语:中药药剂学、剂型、制剂、成方制剂、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处方药、非处方药、新药、GMP 一、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 1.概念 中药药剂学: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指导思想:中医药理论 研究的对象:中药制剂 研究的内容:配制理论(基本理论、处方设计)、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 综合性技术科学 2.中药制剂的基本特点与要求 (1)组方符合中医药理论,并能联系组方药物的成分与药理进行相关解析; (2)制剂工艺应关注组方药物尤其君药、臣药中有效部位或活性成分的转移率; (3)质量标准制定,除符合《中国药典》制剂通则要求外,应首选君、臣药中的有效或活性成分作为定性鉴别和含量控制指标,同时尽量考虑以多成分作为指标;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散剂(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散剂(答案解析) 一、最佳选择题 1、散剂制备工艺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质量检查 B.粉碎 C.过筛 D.分剂量 E.混合 2、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 A.吹散与内服散 B.内服散和外用散 C.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 D.单味药散剂与复方散剂 E.溶液散与煮散 3、除另有规定外,散剂的含水量不得超过 A.11.0% B.12.0% C.8.0% D.9.0% E.10.0% 4、某药师欲制备含有毒剧药物的散剂,但药物的剂量仅为

0.0005g,故应先制成 A.500倍散 B.1000倍散 C.10倍散 D.50倍散 E.100倍散 5、一般配置眼用散剂的药物需过 A.五号筛 B.六号筛 C.七号筛 D.八号筛 E.九号筛 6、100倍散是指 A.1g药物加入99g赋形剂 B.临床上用时稀释100倍后使用 C.药物的习惯名称 D.药物以100g为包装剂量 E.作用强度是同类药物的100倍 7、有关制备含低共熔物散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A.薄荷脑和樟脑的混合易形成低共熔物 B.可采用先形成低共熔物,再与其他固体粉混合 C.混和时可弃去形成的低共熔物

D.可分别以固体粉末稀释低共熔组分,再混和均匀 E.低共熔现象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合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 8、下列哪一项是散剂在混合操作中常用的方法 A.等量递增法 B.饱和乳钵 C.球磨机 D.套色 E.过筛法 9、中药散剂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 A.制备简单,适于医院制剂 B.奏效较快 C.刺激性小 D.对创面有机械性保护作用 E.适于口腔科、外科给药 二、配伍选择题 1、A.无菌操作 B.制成倍散 C.制备低共熔组分 D.蒸发去除水分 E.套研 <1>、益元散制备时,朱砂与滑石粉应

中药药剂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中药药剂学:就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 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药物:凡用于预防、治疗与诊断疾病的物质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3、药品:就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 主治、用法与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与诊断药品等。 4、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5、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 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 6、新药:就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7、 D值:微生物减少90%所需的时间。 Z值:降低一个lgD所需升高的温度数(℃)。 F值: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Fo值:一定灭菌温度(T),Z值为10℃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Z值10℃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也可认为就是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 间。 8、串料:先将处方中其她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糖分、树脂、树胶、粘液质的中药陆续掺入, 逐步粉碎成所需粒度。 9、串油:先将处方中其她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含有大量油脂性成分的中药陆续掺入,逐步粉碎成所需 粒度,或将油脂类中药研成糊状再与其她药物粗粉混合粉碎成所需粒度。 10、蒸罐:先将处方中其她中药粉碎成粗粉,再将用适当方法蒸制过的动物类或其她中药陆续掺入,经干 燥,再粉碎成所需粒度。 11、休止角:粉体堆积层自由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12、打底套色法:所谓“打底”系指将量少的、质重的、色深的药物先放入研钵中(在混合之前应先用 其她量多的药粉饱与研钵内表面)作为基础;然后将量多的、质轻的、色浅的药粉逐渐 分次加入轻研混匀即就是“套色”。 13、等量递增法:药物比例量相差悬殊,不易混合均匀时采用此法。其方法就是:取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 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组分混匀,如此倍 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为止。 14、低共熔现象:两种或更多种药物混合后有时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中药药剂学考试重点

中药药剂学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药物: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包括原料药与药品。 药品:一般指将原料药物经加工制成的可直接应用的成品。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的应用形式。 制剂:将原料药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调剂:指按照医师处方专为某一患者配制,注明用法用量的药剂调配操作。 中成药:指以中瑶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法定处方和制法大批量生产,具特有名称,并标注有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实行批文号管理的药品。 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1.根据防治疾病的需要选择剂型 2.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 3.根据常规要求选择剂型三效——————高效、速效、长效 三小——————剂量、毒性、副作用 五便——————服用、携带、生产、运输、储存 中药制剂剂型的重要性: ①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作用性质冰片入丸剂口服,发挥开窍醒神作用以治疗闭证之神昏 ②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起效速度静脉>吸入>肌肉>皮下>直肠或舌下>口服>皮肤 ③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作用强度 ④剂型影响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商汤时期,伊尹首创汤剂《汤液经》,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 战国时期,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记载了汤、丸、散、膏、酒。 东汉时期,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神农本草经》论及制药理论、制备方法。 晋代,葛洪著《肘后备急方》八卷,首次提出“成药剂”概念。 唐代,由政府组织编撰颁布的《新修本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 宋元时期,由太医院颁布《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制剂规范。

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库及答案(四)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第十章散剂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内服散剂应是 A.最细粉B.细粉 C.极细粉 D.中粉 E.细末 2.在倍散中加色素的目的是 A.帮助判断分散均匀性 B.美观 C.稀释 D.形成共熔物 E.便于 混合 3.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少于95%的规定是指 A.单散 B.外用散剂 C.儿科用散剂D.内服散剂 E.倍散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毒性药物的散剂不应采用容量法分剂量 B.倍散用于制备剂量小的散剂 C.散剂含低共熔组分时,应先将其共熔后再与其他组分混合 D.散剂含少量液体组分时,可利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吸收 E.液体组分量大时,不能制成散剂 5.外用散剂应该有重量为95%的粉末通过 A.5号筛 B.6号筛C.7号筛 D.8号筛 E.9号筛6.《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规定儿科和外用散剂应是 A.最细粉 B.细粉 C.极细粉 D.中粉 E.细末 7.散剂按水份测定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Ⅺ B)测定,除另有规定外,水份不得超过 A.5% B.6% C.7% D.8% E.9% 8.通常所说百倍散是是指1份重量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重量为 A.1000份 B.100份C.99份 D.10份 E.9份 9.单剂量包装的散剂,包装量在1.5g以上至6g的,装量差异限度为 A.±15% B.±10% C.±8%D.±7% E.±5%10.制备含毒性药物散剂,剂量在0.01g以下时,应该配成

A.5倍散 B.10倍散 C.20倍散 D.50倍散 E.100倍散 11.制备10倍散可采用 A.配研法 B.套研法 C.单研法 D.共研法 E.加液研磨法 12.下列不是散剂特点的是 A.比表面积大,容易分散 B.口腔和耳鼻喉科多用 C.对创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 D.分剂量准确,使用方便 E.易吸潮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 13.含毒性药物的散剂分剂量常用 A.容量法B.重量法 C.估分法 D.目测法 E.二分法 14.用酒渍或煎汤方式服用的散剂称为 A.倍散 B.单散 C.煮散 D.内服散 E.外用散15.散剂的制备工艺是 A.粉碎→混合→过筛→分剂量 B.粉碎→混合→过筛→分剂量→包装 C.粉碎→混合→过筛→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D.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 E.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 16.散剂混合时常用 A.打底套色法B.等量递增法 C.单研法 D.共研法E.加液研磨法 17.下列关于散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挥发性药物也可制成散剂 B.适合于刺激性强的药物 C.由于没经过提取,所以分散速度慢 D.易吸潮、剂量大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 一、绪论 1、中药药剂学含义: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 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2、分支: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生物药剂学、药物动力学等。 3、剂型选择原则:三小三效五方便。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效:由于时 间较长,杀灭芽胞常不够完全,须添加适量的抑菌剂。 4)紫外线灭菌法 特点: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灭菌。 原理: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20-290nm,灭菌力最强的是254-257nm紫外线,可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紫外线照射后,空气产生微量臭高效,速效,长效;五方便:服用方便,携带方便,生产方便,运输方便,贮藏方便。 4、《中国药典》版次:最新版为2010版。药典是最低标准。 5、中药药剂学常用的术语: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 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卫生部药品标准》、《制剂规范》等标准规定的处方, 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品,称为制剂。 3)剂型:将原料药 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4)新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改 变工艺的制剂按照新药治理。 6.《新修本草》我国最早的一部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官方颁布的第一部制剂规范,世界上最早的具有药典性质的药剂方典。 7.GAP:中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LP:药品非临床研究 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8.剂型发展的四个时代:常规剂型、长效和缓释剂型、控释剂型、靶向剂型。 9.药物剂型 按分散系统分类:真溶液类剂型、胶体溶液类。。、乳状液类、混悬液类、气体分散体类。。、固体分散体。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模拟考试试题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模 拟考试试题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药事管理学期末复习模拟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本题共6分,) 1.知识产权 2.药品标准 二、选择题(本题共75分) A型题:每体都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只许从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弧内,1.我国已成为世界医药生产大国是指() A.传统中药生产 B.化学药品制剂生产 C.化学原料药生产 D.生物制剂生产 E.进口原料生产 2.确保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 A.医药基础研究 B.医药应用研究 C.生产管理研究 D.市场竞争研究 E.新药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 3.中药在中医临床治病用药中的特色是() A.复方为主,多成分入药 B.药物处方成分单一明确 C.单味中药处方为主 D.补益为主

E.新剂型为主 4.中药药理学研究中的发展方向应是() A.单味中药研究 B.复方药研究 C.提纯单一成分实验 D.剂型改造研究 E.药效研究 5.以为人类防病治病提供安全有效药品、增进人类健康为目标与活动的社会体系是()A.药学事业 B.药品生产 C.药品经营 D.经济事业 E.药事管理 6.药事管理是依照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药学事业的管理,其特点是() A.技术性强 B.专业性强 C.政策性强 D.学科互相渗透 E.体制性强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模式不断发展完善,逐步过渡转化向()A.行政管理模式 B.法制管理模式 C.经济管理模式 D.经验管理模式

E.技术网络模式 8.世界各国在药品管理中全面系统控制各类药事工作活动的重要方面是逐步发展完善()A.药事组织 B.药事管理人员 C.药学教育并培养人才 D.药事法立法 E.执业药师考试制度 9.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现代药房管理的核心问题是() A.贮藏药物的管理 B.养护药物的管理 C.配制药物的管理 D.发售药物的管理 E.合理用药的管理 10. 通过药物经济学的分析应用达到的目标是() A.降低医疗费用 B.提高用药安全系数 C.建立用药病例报告 D.增加高技术附加值 E.提高服务质量与治疗成本 11.新中国通过现代立法程序颁布的药事法律是() A.《药政管理的若干规定》 B.《药政管理条例》(试行) C.《麻醉药品管理条例》 D.《麻醉药品管理办法》

中药药剂学试题及答案A

中药药剂学试卷及答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本科教材) (A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A1、A2 型题 1 ?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学科,称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 A. 制剂学 B.调剂学 C.药剂学 D.方剂学 E.临床药学 2?口服药品的卫生标准之一是大肠杆菌在每克(每毫升)制剂中(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一节概述核心、记忆) A. 不得检出 B. 不得超过50个 C. 不得超过100个 D.不得超过500个 E.不得超过200个 3?制药厂的生产车间根据洁净度的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控制区一般要求达到的洁净标准是(第三章制药卫生第二节制药环境的卫生管理核心、记忆)级级级级级 4. 中药浓缩液直接制粒的方法是(第四章粉碎、筛析、混合与制粒第四节制粒一般、记忆) A.挤出制粒 B. 高速搅拌制粒 C.喷雾干燥制粒 D.滚转法制粒 E.滚压法制粒 5. 通常所说的百倍散是指1份毒性药物中,添加稀释剂的量为(第五章散剂第二节散剂的制备核心、记忆) 份份份份份 6. 影响浸出效果的最关键因素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 A.药材粒度 B.浸提温度 C.浸提时间 D.浓度梯度 E. pH值 7. 乙醇含量在50%—70%时,适于浸提(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 浸提核心、记忆) A.挥发油 B.叶绿素 C.生物碱 D.树脂 E. 有机酸 8. 用碱作为浸提辅助剂时,应用最多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

的浸提核心、记忆)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铵 C.碳酸钠 D.碳酸钙 E.生物碱 9. 用下列方法提取时,能保持最大浓度梯度的是(第六章中药的浸提、分离与精制第二节中药的浸提核心、理解) A. 浸渍法 B. 渗漉法 C. 煎煮法 D. 回流热浸法 E. 水蒸气蒸馏法 10. 下列干燥设备中利用热气流达到干燥目的的是(第七章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第二节干燥核心、记忆) A. 鼓式薄膜干燥器 B. 微波干燥器 C. 远红外干燥器 D. 喷雾干燥器 E. 烘箱 11.按浸提过程和成品情况分类流浸膏属于(第八章浸出药剂第一节概述一般、记忆) A. 水浸出剂型 B. 含醇浸出剂型 C. 含糖浸出剂型 D. 无菌浸出剂型 E. 酒浸出制剂 12.含人参等贵重药材的汤剂,该药材的处理方法是(第八章浸出药剂第二节汤剂核心、记忆) A. 先煎 B. 后下 C. 包煎 D. 另煎 E. 冲服13.下列液体药剂中,分散相质点最大的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一节概述重点、记忆) A. 真溶液型液体药剂 B. 高分子溶液 C. 混悬型液体药剂D. 乳浊液型液体药剂E. 溶胶型液体药剂14.可形成昙点的表面活性剂是(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二节表面活性剂核心、记忆) A.十二烷基硫酸钠 B. 溴苄烷铵(新洁尔灭) C. 卵磷脂 D.聚山梨酯类(吐温类) E.碱金属类 15.下面哪一种表面活性剂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第九章液体药剂第二节表面活性剂核心、记忆) A.肥皂类 B.硫酸化物 C.氯苄烷铵(洁尔灭) D.磺酸化物 E.吐温-80 16. 下列注射剂中不能添加抑菌剂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 A. 肌内注射剂 B. 皮下注射剂 C. 皮内注射剂 D. 脊椎腔注射 E. 静脉注射剂 17?脊椎腔注射剂应使用不含有任何微粒的纯净水溶液,pH值控制的范围是(第十章注射 剂第一节概述重点、记忆) ?6 ?7 ?8 ?9 ?10 18.根据热原的基本性质,下述方法中能除去或破坏热原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二节热 原核心、记忆) A.用强酸强碱溶液浸泡容器C高温湿热灭菌30分钟C干热灭菌4小时 D.溶液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 E.溶液用微孔滤膜滤过 19.下述表面活性剂中,可用作注射剂增溶剂的是(第十章注射剂第四节注射剂的附加剂重点、记忆)

中药药剂学复习重点及试题

题型及分值 名词解释 5*2填空 20*0.5单选 20*1 不定选 10*1简答 5*5制备流程[实验] 2?*5 计算题 6分+9分 重点总结 一、绪论 名词解释中药药剂学含义: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院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名词解释常用术语 1.药物及药品: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3.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4.中成药及中成药学:中成药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药政部门批准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具特有名称并

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既可经医生诊治后处方配给,也可由患者直接自行购用的药品。研究中成药的组方原理、剂型选择、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新品研发和临床应用等内容的科学,称为中成药学。 5.处方:系指医师对患者治病用药或药剂制备的书面文件 6.非处方药:系指无需凭执业医师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也称为柜台发售药品(over the counter drugs,简称OTC)。 7.新药系指未在我国国内上市销售过的药品。 第三节药物剂型的分类 一、按物态分类 按物理状态,可将剂型分为固体剂型、半固体剂型液体剂型和气体剂型。 二、按制备方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 三、按药物(分散相)在溶剂(分散介质)中的分散特性,可将剂型分为真溶液型药剂、胶体溶液类剂型、乳状液类剂型和混悬液类剂型、固体分散体剂型等。 四、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 按给药途径和给药方法,可将剂型分为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和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第四节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药剂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2-14] A糖浆剂B煎膏剂C酊剂D酒剂E醑剂 12、多采用溶解法、稀释法、渗漉法制备的剂型是() 13、多采用渗漉法、浸渍法、回流法制备的剂型是() 14、多采用煎煮法制备的剂型是() 答案:C、D、B [15-18] A分散相大小<1nmB分散相大小1~100nmC分散相大小0、1~100μm D分散相大小0、5~10μmE分散相大小>10μm 15、乳剂 16、溶胶剂 17、高分子溶液剂 18、溶液剂 答案:C,B,B,A [19~22] A、自来水 B、制药纯水 C、注射用水 D、灭菌注射用水 E、饮用水

19、注射用无菌粉末的溶剂是 20、中药注射剂制备时,药材的提取溶剂是 21、口服液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 22、滴眼剂配制时,使用的溶剂是 答案:D、B、B、C 解析:本组题考查制药是制药用水的种类及其应用。 饮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器具的粗洗用水。制药纯水常用作中药注射剂、眼用溶液等灭菌制剂所用药材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必要时亦用作非灭菌制剂用药材的提取溶剂。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的溶剂或稀释剂,静脉用脂肪乳剂的水相及注射用容器的精洗,亦可作为眼用溶液配制的溶剂。灭菌注射用水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医学`教育网学员搜集整理。 [23-25] A含水不超过6、0% B含水不超过9、0% C含水不超过12、0% D含水不超过15、0% E含水不超过20、0% 23、《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水丸的含水量为 24、《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水蜜丸的含水量为 25、《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浓缩蜜丸的含水量为 答案:B、C、D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