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网络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网络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网络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网络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中年级作文的网络评价的实践与研究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双语学校龚鸣一.研究背景

1.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界的一个公认的难以攻克的难题。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过于关注写作技巧的训练,所采用的分类命题作文练习方式,所追求的系统传授知识与技能等行为,都在无形之中抹杀孩子热爱表达、热爱写作的天性。作为教师,我们在努力追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却忽略了写作本该是伴随着生活的感悟以及需要而存在的语言表达方式——“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1

伴随着二期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方式得到了改观,对作文教学的专题研讨为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但是,在基层实践领域,传统的作文教授与评改方式:以命题作文为主,以教师——学生之间的单线评价为主,依然占据主导,阻碍了作文教学根本上的变革。课室空间与教学时间的限制决定了我们只能进行局部的、浅层的改变,更多的时候,学生的作品只有教师这一个读者,虽然每次作文,老师精批细改,耗费许多时间与精力,可是,学生拿到批改后作文后,往往只看一下分数,并不留意那些红色的评语和文章中修改过的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等。学生写作似乎只是为了完成学习的任务,许多学生难以从写作中获得成就体验,对写作的兴趣不高。

2.对作文教学的认识误区造成当前的教学困境

当作文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畏途时,我们必须关注这一问题并仔细分析其深层的原因。在我新接任一个四年级教学班时对学生进行了写作能力自我评价的调查,班中有90%的学生认为自己写不好作文,有85%的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而有调查数据显示,100%的语文老师都认为作文课难上。2这不能不说,当前作文教学改革的滞后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究其缘由,我认为,是我们对于作文教学目标认识的严重偏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1版。

2河北师范大学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

我国著名的女作家王安忆在谈到当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时曾经说道:“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作家,而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真正的作家,绝对不是教出来的。”这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在作文面前屡有挫败的感觉其根本不正是因为我们把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作为了我们作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了吗?在这一目标引导之下,作文的教学成为一种技巧的传授与操练,而作文的评改则异化为写作人才选拔的过程,唯有那些在语言上有天赋的同学,才能在写作中获得成就感。

3.网络时代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写作观

如果说传统的作文教学正在走向一条愈来愈窄的道路的话,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似乎在一夜之间颠覆了人们对写作的认识。伴随着网络成为一种新型的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应运而生的博客空间让每一个人自我表达与写作的欲望被激发了出来。

从明星到草根,忽如一夜春风来,博客成为互联网上一道亮丽的风景。即使是多年不与文字打交道的人也乐于在网络上开辟自己的写作空间,书写自己的平凡小事。那些在学校内对作文深恶痛绝的学生一面抗拒着作文一面在博客上乐此不疲地倾诉着,这不能不让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困惑,多少年来,大家所畏惧的到底是写作还是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是否远离了自我的表达而成为一种公式化的训练?

因此,充分运用网络平台改革当前的作文教学是一个语文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互联网时代为语文的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的契机。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开展的。

二.课题界定

小学中年级作文的网络评价的研究与实践是在小学三、四年级作文起步阶段开展的作文教学研究。是指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上传至网络平台,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优势,实现作文的分享与交流,使原先单一的作文的评价过程成为人与人的信息交流过程、情感互动过程。

关键词:

中年级:小学三、四年级是作文学习的关键期,把握好这个关键期,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写作的自信,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写作的重要性,从而乐于写作、善于写作。

网络评价:对习作的评价过程在通过网络平台完成,评价行为由读者完成,教师也成为网上作文的读者之一。

三.小学中年级作文的网络评价的实施条件

开展本课题的研究需要软件和硬件的支持:

1.硬件: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各种不良信息入侵的可能性也非常大,因此,需

要为学生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交流平台——网上论坛。论坛具有封闭的交流条件,没有通过注册信息的人无法在论坛发帖和回帖。同时,论坛还有各种工具,如设置精华贴、置顶帖、积分等,有利于激励学生参与论坛活动。2.软件:在小学三、四年级开展作文的网络评价,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

养。我校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开设信息课,三年级的学生初步具有中文输入的能力。少部分学生有过上网经历。在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前,结合信息科技课,用三课时的时间,教学论坛注册及网上发帖、回帖和论坛各项工具的使用。

用过三个星期的培训,100%的同学都能独立在论坛发帖与回帖。

2006年9月,我在学校网站下开设了“星河学网”,作为网络作文评价的信息平台,本只面向两个试点班级的同学。但随着影响的扩大,不断有同学和家长加入,至今为止,已注册会员总数182人,主题总数1002,帖子总数8001篇,星河学网已经成为孩子们的一个交流的平台。

四.中年级作文的网络评价研究的意义

1.作文的网络评价使写作成为自我表达的方式

对于作文教学的写实与虚构的问题,语文界历来说法不一,我记得叶圣陶先生对于作文教学曾经提出过两点:

一是为文诚实即立诚为贵,强调学生作文“必求合乎论理,而不贵乎虚衍。”他明确提出了衡量文章优劣的两根标尺,即“诚实”与“精密”。二是强调言语交际,提出要求学生要学好作文,在中学阶段打下结实的基础。至于作诗作小说,并不是人人所需要,学生有兴致去试作,当然绝对不宜禁止,但是这并非作文教学的目标。”3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非常认同叶老的说法。然而,在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中,由于过于强调文字训练,以教师为主体作文评价方式的将写作异化为语文的

3范晓晖《叶圣陶写作教学观探析》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

应试的工具,造成学生作文虚假、空泛,文章缺少个性,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

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于其读者的不确定性,在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有对交流和沟通的渴望,孩子们也一样。当学生将自己的文章上传至论坛时,他们渴望自己的文章拥有更多的读者,渴望自己的作文能够有更多的跟帖。他们写作文,不再是为了老师的一个评价。

因此,可以说,在网络中,写作真正成为学生张扬个性、自我表达的方式,写作回归了其本来的面目,走出了应试的迷途。

2.作文的网络评价丰富了小学生习作的范围

当作文不再是为了一个教师批改的成绩而存在的时候,写什么就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作文论坛上,一个好的话题能够吸引众多的读者,甚至有些文章还会引起争论,而这些都将大大地提高作者的人气。

曾有学者对中美的作文教学作过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作文命题往往比较狭窄,限定较多,关注培养学生在限定题材下的构思能力,因此,往往会形成千人一面的格局。而美国的作文命题,往往格局开阔,要求学生采取实证的态度,因此内容往往比较丰富。4

将网络交流引入作文教学成为评价方式之一大大拓宽了学生写作的范围,激活了学生的写作思维。在星河学网的1002个帖子中,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有关于学习、生活、旅行的话题,更重要的是一些即时话题进入学生的写作范围。

例,2008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先是年初的大雪灾,随后是奥运圣火在欧洲传递中遇到的阻碍,5月,我国四川汶川又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这些都震撼了同学们的心。每一次,论坛上都有同学及时贴出相关的文章,这些文章在同学们中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些即时的文字,或许语言不够凝练,文字不够优美,但却是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是更有价值,更真实的表达。在论坛中人气最高的一个帖子,有52个回帖,而这个同学因此在班级中也非常地自豪。

3.作文的网络评价激发小学生写作的兴趣

孩子的天性是活泼的,他们在学习中往往很少关注抽象的技巧而更注重鲜活的内容,因此,以往过于强调篇章、结构、语言的作文训练往往压制了孩子喜欢讲故事,听故事的天性,使他们把写作看作一个艰巨的任务。

4张初吴韩仁琼《中美作文教学之比较》中学语文教学2000.8

为此,语文界开展了一系列的作文改革研讨,我国新出台的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作文教学目标,与以往相比也有了明显的变化:第一次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创造思维,鼓励学生展开想像;第一次,从个性的健康的角度出发,提倡个性表达,鼓励自拟题目;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习作的新的评价体系,提倡过程评价、对修改的评价等。5而这样的写作理念,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与评价方式中,很难实现。通过实践研究,我相信,借助网络平台开展的作文教学与作文评价可以更好地达成这些目标。

五.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网络评价的模式

对于作文教学在网络中完成的评价模式有学者依据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维尔1948年提出5W大众传播模式做出一个“完整而有价值的传播过程结构”示意图:6

李得贤教授期望通过这个示意图来表达存在于传统作文教学模式中的严重缺陷,即读者这一环节十分薄弱,不能引起足够的反馈效应,从而无法有效回应和激发作者,是一个不平衡的传播过程。

而这一示意图也恰好揭示了在作文教学网络评价中的互动效应,在论坛中,当学生把自己的作文上传至网上,马上就会获得评价,来评价来源于不同的人群,评价的内容也不尽相同,这个过程,大大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反馈。

六.网络作文评价与传统作文评价方式的比较

1.评价主体的不同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评价者的单一可能是造成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渴望获得理解和肯定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而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学生的作品常常只有教师一个读者,而能够被教师在讲评中当作范文朗读的是凤毛麟角,更多的学生作品只能是为了批阅而存在。

5教育部主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0页

6西北师范大学李得贤《网络作文的十大优势》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

但是,当学生将自己的文章上传至论坛后,情况就完全不同。在我们的星河学网,已注册的用户有147个,这些实名用户有的是实验班的同学,有的是学生家长,还有的是慕名而来其他班级的学生。随着论坛建设时间的推移,会员人数也逐步增加,甚至有一些学生的家属用匿名在论坛参与活动,大大活跃了论坛的氛围。这些会员,都是潜在的评价者。而不同的评价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往往会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作品,而这也正是作文的网络评价的妙趣所在。

2.评价标准的不同

传统的作文教学评价,是作文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但这个评价往往指的就是最后教师所给出的一个分数。因为,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作文能力的高低是以其在考试中所获得的作文分数来判定的。这样的评价目标也影响着教师对作文的评价,教师往往是从写作的角度出发,更关注对学生写作知识技能的评价,从谋局布篇到文字修辞,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判及修改。

而网络评价则与传统作文评价截然不同。由于在论坛中评价主体的差异,往往评价的标准也不同:

以星河学网一位小朋友发的文章为例,作文题目是《我和妈妈上超市》

星期六早上,阳光明媚,我和妈妈去鸥尚超市购物,那儿人山人海,停车场里也停满了车辆。

走进服装室,我们这个柜子翻翻,那个衣橱看看,都没有找到我喜欢的衣服,妈妈不挑也不拣,拿了一条普通的衣服就买下了。

逛了好一会儿,我突然叫道:“呀,这条裙子太漂亮了,妈妈,快给我买下吧!”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看,犹豫了一会儿说:“好吧。”“你看,这条裤子怎么样?漂亮不漂亮?”我一看,是一条绣着花蝴蝶的黑色长裤,和那条有着小花的蓝色短裙相比,真是不相上下呀!

找着,照着我又发现一条花着牡丹的喇叭裤,摸上去柔柔的,手感很好,所以很贵,打了折还48元呢!

中午,我们拎着买好的服装满载而归。一路上,我还对妈妈说:“今天我真开

心呀,买了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今天是在一楼买服装,下次我们就去二楼买食物!”

这篇作文由于被老师置顶,所以读者众多,后面的跟帖评价多达60个,不同的回贴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评价:

评价关注语言文字:

A.“不相上下呀!”“摸上去柔柔的,手感很好”被用红色标出,评语,这

些写得真好。

B.“找着,照(找)着我又发现一条花(画)着牡丹的喇叭裤”,评语,错

别字要改哦。

评价关注内容:

C.好棒哦!我也喜欢去欧尚超市。

D.真羡慕你,买了这么多东西,你的妈妈真好。

E.为什么不写写在二楼买什么呢,这样文章会更长一点哦。

对评价的不同理解:

F.文章不是越长越好,文章只要内容有趣呀!

D.能够多写一些内容为什么不写呢?可不能偷懒哦!

还有一些回帖对文章中的句子进行了修改,而发帖的同学非常乐于随着大家的回贴来修改自己的文章。以下是她修改后的文章:

星期六早上,阳光明媚,我和妈妈去鸥尚超市购物,那儿人山人海,停车场里也停满了车辆。

一进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就展现与我的眼前,令我眼花缭乱。走进服装室,我们这个柜子翻翻,那个衣橱看看,都没有找到我喜欢的衣服,妈妈不挑也不拣,拿了一条普通的衣服就买下了。

逛了好一会儿,我突然叫道:“呀,这条裙子太漂亮了,妈妈,快给我买下吧!”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看,犹豫了一会儿说:“好吧。”“你看,这条裤子怎么样?漂亮不漂亮?”我一看,是一条绣着花蝴蝶的黑色长裤,和那条有着小花的蓝色短裙相比,真是不相上下呀!

找着,照(找)着我又发现一条花着牡丹的喇叭裤,摸上去柔柔的,手感很好,所以很贵,打了折还48元呢!

中午,我们拎着买好的服装满载而归。一路上,我还对妈妈说:“今天我真开心呀,买了这么多漂亮的衣服,今天是在一楼买服装,下次我们就去二楼买食物!”

我们可以发现,修改后的文章,语句更通顺了,还增加了一些描写,错别字也消失了。从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出,在网络中进行的作文评价不仅仅局限于对字词句篇,更多的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情感交流,而也正是这种交流,给予了作者写作的成就,使作者乐于修改自己的文章,以使自己获得更多好评。

七.作文教学网络评价中教师角色

当作文评价从课堂走向网络,当作文的评价者不再局限于教师时,我们不禁要问,作文的网络评价中教师是否是可有可无的角色呢?如果说,同学之间的互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的话,教师是否从网络评价中退出呢?这个,在我的研究初期,也是一直困扰着我的问题。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发现答案是否定的。可以说,在作文的网络评价中,教师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网络评价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在作文的网络评价中,教师是管理者

在作文的网络评价中,教师必须明确自己管理者的职能,关注自己在论坛中的角色与地位。可以说,论坛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时时关心论坛的发展。

网络是一个信息聚集而又开放的平台。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孩子爱玩爱闹的天性决定了他们可能更喜欢以简单的玩闹方式在论坛中游戏。因此,教师作为论坛的管理者,要充分运用论坛的各种工具:置顶、加精、推荐、编辑、删除等,要积极回贴,在回贴中引导学生运用欣赏的目标看待他人的作品。

作为管理者,教师不仅要关注论坛中发表的主题帖子,还要及时关注回帖,对于学生在回帖中引起的观点碰撞,及时地给予引导,营造论坛和谐、良好的氛围。

2.在作文的网络评价中,教师是引导者

教师的角色决定了教师在论坛中是信息的输出者,对于学生的习作中的一些问题,作为教师要从语文教师的角度出发,对作品进行评价。

例,08年初,上海下了百年不遇的大雪,我们的这些孩子在南方长大,可以说从来也没有看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大雪。因此,这样一场雪,为他们带来丰富的话题,有同学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

打雪仗

我家住在上海。因为上海位于南方,所以很少下雪。不过今年下起了大雪。

早晨,天上飘起鹅毛大雪,一到中午,啊,小区里树上,小路上,花园里到处白茫茫的一片。我急忙飞奔下楼和我的小伙伴一起打雪仗。伙伴们用力捏成小雪球朝我扔来,我躲在一辆小轿车后面。不知那个小朋友扔得那么准,我的头上被雪球砸中,我气的咬牙切齿,拼命的做起小雪球。可是,等我探出头来时,却一个朋友都不见了,我正在奇怪时,许多雪球从四面八方向我飞来。我急忙躲闪,这时,我发现朋友都躲在树后,我灵机一动,拿起雪球扔在一根树干上,雪从树枝上落了下来,砸的伙伴们浑身是雪,看着他们狼狈的样子。我哈哈

大笑。

这真是难忘的一天啊!大雪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这个主题很快引起大家的共鸣,回帖纷纷跟上,有的说“写得好,真生动。”有的说“我也去玩了,我滚了一个好大的雪球呢!”,还有的说:“你真开心,妈妈不让我下楼。”

孩子们兴奋地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交流,却很少有人关注到文章中精彩的描写,以及存在的不少错别字和语言不够通顺的地方。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起到引导的作用:

教师的回帖:“我家住在上海。因为上海位于南方,所以很少下雪。不过今年下起了大雪。”这句话是不是逻辑关系不对?这样改是不是好一点:“我住在上海,上海位于南方,气候偏暖,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已经很多年没有下过雪了。”

打雪仗过程写得挺生动,是因为注意到了动作的描写,大家在写让自己快乐的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运用动词把自己是怎么玩的写出来,这样大家都能分享你玩的喜悦了。”

教师的话是一种无形中的引导,既与学生分享了打雪仗的快乐,又指导小作者如何才能把这种热闹的场面写具体。而回帖的同学一共同分享了这份经验,在随后贴出的与下雪有关的文章中,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把自己玩雪的动作写具体了。

在作文的网络评价中,教师的引导者地位是在一种平等的对话氛围中体现的,教师以一个普通读者的身份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的一种引导方式将自己融合在学生之中,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

3.网络评价中,教师是对话者

在这个课题实验的过程中,身为教师的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那就是教师要学习从讲台上走下来,走进网络,走进学生中间。

作文网络评价平台的开设,对于教师的形象是一个挑战。网络评价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平等,教师身处其中,如何把握与学生交往的尺度是论坛交流氛围形成的关键。

最初,教师往往被自己教育者的角色所圈固,不自觉地把以往在评改学生作文中和平时对学生教育中的话语方式显现出来。语言缺乏幽默,常常只是针对学生文章中需要修改地方做出评价。因此,教师的回帖往往在论坛中显得比较突兀,和孩子们以及家长的回帖相比,教育的意味特别浓厚。

渐渐地,随着与孩子们在网上对话的开展,作为老师的我,也学会了他们的话语方式,开始在对话中运用一些表情符号来辅助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对于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多从交流的角度去表达,而不是时时想着要把这篇文章改成自己想要的文章。

当教师把自己变为论坛中的一个对话者时,会发现一些微妙的变化。教师在论坛中的回帖被引用的次数多了,学生会在论坛中与教师在回帖里开展讨论和对话,孩子们甚至会用老师的昵称来称呼老师。这样的一种相处方式,也逐渐影响了老师在现实中与孩子们的相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明显地近了。

八.作文教学网络评价的原则

1.尊重的原则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更是一个平等的空间,在网络中对他人的作品进行评价,首要前提是尊重作者。尊重作者的劳动,在孩子聚集的作文论坛中,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很容易就会弥漫一种剑拔弩张的气氛。有些孩子们有时会对他人的作品横加指责或者出言不逊,甚至有的会用匿名注册之后发表一些不好的言论。

因此,教师要把现实的教学和网上的交流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学习对他人的尊重。尊重作者的劳动,尊重他人的情感,也树立自己的论坛中的良好形象。2.欣赏的原则

在网络中评价他人的作文,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其实也是在学习以一种欣赏的目光看待他人的方式。

赏识教育的理论研究者认为:赏识是一种思维视角,即用赏识的眼光看世界,是一种凡是发生往好的方面想的思维方式,同时它又是一种欣赏的心态。7可以说,欣赏是激发学生写作的源动力。

这里的欣赏,指的是教师以一种发现与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习作。进入论坛的孩子,有着不同的写作基础,并不因进入网络之后就能一日千里。很多时候,他们的作品依旧青涩,但是,对于写作的兴趣以及被欣赏的喜悦激励着他们不断地坚持写作。

在星河论坛,有一个L同学,她的签名档就是:自从有了星河学网,我的生活就完全不同了。她在班级中,是一个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但是在网络中,她得到了同学和老师许多的赞美,这大大鼓舞了她学习的劲头。

3.对话的原则

在网络中,我们回避评价这个词语,因为在传统的教学中,评价往往给人留下了过于严肃、刻板的面目,我们屡屡可以读到这样的评价:文章语句通顺,能够围绕中心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希望能够把活动过程写具体。类似这种评语充斥着我们的作文本,看似正式其实言而无味,学生根本不看。

网络中的评价是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中完成的。所谓对话,指的是师生、生生基于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的平等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的双向交流。

7戈惠生《什么是赏识教育》http//www/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8836174.html,/blog

在这里,对话不仅仅是指语言,更重要的是心情的敞开与沟通,而这种对话,在网络中更容易实现。

例,一位同学写了一个在关于乞丐的故事,马上有同学在后面跟帖:

你是一个有同情心的人,我佩服你。

我也遇到过,也想这样做,可当时我很害怕,以后我要向你学习。

妈妈对我说,乞丐里骗子很多,所以每次我都远远地走开。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孩子们实现的是心灵的对话与沟通,在这里,他们在学习关爱弱者。而语言也因为回归了它最原本的交际功能而变得朴素、感人。

九.在小学阶段实施作文教学网络评价的注意事项

1.提高信息素养

作文教学网络评价是将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引入我们的教学之中,这种对技术的运用不同于以往仅仅是在课堂用运用媒体辅助教学。在网络评价中,对信息平台融合在增个过程之中。因此,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就至关重要。

在网络中发帖、回帖作为一种论坛交流的基本的技能,学生和教师必须能够熟练运用。唯有这样,才能使作文网络评价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

而作为教师,既要参与交流又要执行管理,论坛的精华、置顶、加分等工具都是激励学生的好手段,教师要能合理地利用这些工具,激活论坛的氛围。2.具有人文关怀

作文的网络评价突破了以往作文评价只关注知识、技能,不关注情感的局限。从作文本走上网络,如果教师对于写作的认识依旧仅仅局限于提高语言文字的技能的话,网络评价无法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网络为学生、教师提供了一个优质平台,然而平台的使用者决定了平台的功效。其中,教师的角色尤为重要。教师要具有人文关怀的情怀,不仅仅把与学生在论坛的交流看作是提高写作技能的途径,更重要的是,与学生之间形成心灵的互动,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起具有社会道德感的一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1版。

2.河北师范大学赵东阳,《小学作文教学低效原因及对策》。

3.范晓晖《叶圣陶写作教学观探析》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

4.张初吴韩仁琼《中美作文教学之比较》中学语文教学

5.教育部主编《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西北师范大学李得贤《网络作文的十大优势》电话教育研究

7.戈惠生《什么是赏识教育》http//www/https://www.wendangku.net/doc/2b8836174.html,/blog

小学作文教学探究

小学作文教学探究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创造性的书面语言表达训练,而小学生的作文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两大问题。那么,如何把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解决“写什么”和“怎样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就需要我们教师的引导与点拨,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余地,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创设情境,引导思维 作文是生活和思想,环境与情感,客观事物与主观意识相熔铸的产物。写作思路需要情境的诱发,只有学生入情入境方可有感而发,有议有论,有文可作。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把学生带入情境,诱发情感发展思维和语言。如观察春、夏、秋、冬四季植物生长的变化;人们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穿着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的服装;了解家养动物的习性和特点;观察自家周围不同季节景色的特点;寻问粮农、菜农、药农们四季劳作的特点和变化等等。充分利用大自然,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有侧面的、有重点的、有顺序的、有目的的观察大自然中的人和事,并请当地知明者讲当地有典型的人或事,要求学生做好笔记,并自己整理归类,再组织学生参观不同类型的建筑物,游览公园等等,在参观和游览时,特别提醒学生注意简介,有的要抄下来并背诵。这些都是丰富儿童语言、思维、情感的重要途径,以达到有东西可写。 二、感悟生活,引发思维 学生总以为他们的生活是单调的,每天都是“两点一线”,没有什么东西可写。其实不然,例如,你身边的人和事物:妈妈早晨为你准备好早餐,爸爸嘱咐注意交通安全,老师一个亲切的笑容,一句鼓励与表扬的激励,一次亲切的关爱;不同学科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要求;同学之间一个热情的问候,陌生人的一个礼貌的谦让等,都能牵动你的感情。如果你每天心存感激,那么你怎么会无话可说呢?再如校门口家长与老师的对话,家长与家长分别的一瞥,家长会后老师与家长的谈话,家长与校长的谈话,家长与家长的谈话;给病中老师的祝福,对成绩落后的同学的安慰,对成绩优异同学的赞扬……;所有这些,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体会生活,将学生的笔触伸向生活的各个领域,经过人脑思维并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一篇篇感情真挚、内容生动的文章就由此产生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得到了发展。 三、拓宽渠道,发展思维 目前,作文教学训练的渠道主要在课堂,训练的内容大都是依据教材中规定的训练题目。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投入不足,学生的阅读量达不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思维也拓展不开。为此,设法开辟多渠道,指导学生多看多写多练,使各种写作技巧在形式多样、潜移默化的训练中得到强化,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良繁场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实施方案 4月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理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示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示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示,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示真情实感。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示、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她们展开想象,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实践背景: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让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然而,在我们看到种种新气象、新特点的同时,依然发现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误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害怕教作文,对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不深,对年级训练的重点不清,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明,导致对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不明确;有些教师往往制定过高的习作目标,使学生望而生畏,有的教师不顾小学生在语言表示上尚存在欠缺,在文字叙述上更是会出现许多在成人看来不成规矩、不合逻辑的句子的实际,过分强调语言句式的使用,对学生松散、跳跃的表示,无情指出并逐一加以校正,久而久之使学生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慢慢失去孩童特有的童真;也有教师认为只要教给学生写作的范式,学

生就会很快学会习作,去忽略了小学生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是处在发展和形成之中,用定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有多写多练,才能使文笔长进,易于写作,大量单调、频繁的作文练习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作文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兴趣;还有教师漠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忽略学生的生活体验,只重视学校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忽略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学生的作文离开生活只能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敲打。因此,探索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找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教师较好地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探寻更适合本校学生的作文教学方法,积累作文教学经验,不断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最终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提高小学学生语文作文兴趣,帮助教师认识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关系,使学生对习作的情感和习作能力得到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2、本课题的研究实施,将有助于教师教学前有的放矢地把握学生作文中存在的根本问题,特别是认清教师自身教学策略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水平。

最新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作文,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作文是学生各种知识、 各种素养以及思维能力、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一个人要想写好文章,不但要有自己的认识、见解和情感,还要掌握足以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和方法。通过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学段使用 的词语是“写话”,而第二、三学段把“写话”改为“习作”,说明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学生要系统地学习习作了。第二学段的“习作” 既承接了第一学段的“写话”,又为第三学段的“习作”打下基础,是学生习作起步的重要阶段。所以对三年级上学期习作起步阶段的学生,教师的习作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行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大多数小学生的作文语言平淡,或叙写不生动,或缺少条理,或 描写无着落点,或对事物的体验不深,或缺少细节的描写,,有的学生读了很多书,但写作能力却并未得到提高。这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以下是我校中高学段学生完成片段习作的的情况: 【片段一】我们一人一个蓝子,走进草莓地里开始自由摘草莓了。我 走过了一个大大的箱子,跑回来左看看又摸摸的,我和妹妹摘了一个长长的草莓看起来,最后妹妹摘得最多,妈妈第二,我最后。——四 年级《摘草莓》 【片段二】今天我和朋友们一起玩,我们玩钓鱼。我们拿起鱼杆和鱼 钩和鱼食就出发了。我们放好鱼杆就去玩了。后来回来什么也没钓到,我们知道自己错了,就马上改了过来。我们又钓了起来。后来我高兴

地回家了。——五年级《钓鱼》 【片段三】我们先分两队,后再玩一对,黄队一队,红队一队。我们 开始了,我看着球,我一下子就提到了球后一踢,球飞向了黄对的护 门员,他没有捉住。——五年级《足球》 从这三位小学生的习作片段,我们不难发现片段中有多处出现了语病、错别字,而且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已学过的词语和表现手法,语 句干涩,毫无生气,似在记一本流水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们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有了很大的改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部分老师(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的老师),对单元习作教学的方法还是“涛声依旧”,重复“昨天的故事”,以致于学生在片段写作知识的掌握和方法的运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令人担忧。反思往日的单元习作教学,我们应该不断地叩问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教师还是学生原因? 那么影响小学生习作片段描写不生动的原因有哪些呢?若从习 作教学过程来归因的话,我认为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对于学生来说——学得枯燥无味 这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 (1)要求不明确,心态显虚浮 第一学段“写话”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可从第二学 段开始,单元习作和考试题目都对学生的习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而学生还是依照“写话”的要求进行“习作”,导致习作内容与习作要求相距甚远。无论是课堂作文、回家作文,或是考场作文,往往都是不

小学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小学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总结 学习永无止境,“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在知识爆炸的当今社会,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使自己成为一条永不停息的长河。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是小学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习作教学存在着许多不足,主题单调乏味,千人一面;内容千篇一律,空洞无物;语言众口一词,老调常谈,如写妈妈,就是深夜冒雨送医院;写同学,就是捡铅笔、扶盲人……学生的习作缺乏童心、童真、童趣。再加上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作文方法技巧的传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也惯于用成人的处世哲学和经验,从原则和理论的高度提出种种苛求,要求超阶段超目标,致使许多孩子面对习作无话可说,许多孩子惧怕甚至讨厌习作。教师为应试而进行的机械模式化训练,让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缺少个性展现、缺少真情流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等要求。反复琢磨,就可明白课标旨在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充分关注,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在习作素材积累方面的重要性。 针对以上情况,我结合工作室提出的“关注读写,读写

结合,提高学生语文能力”这一研修项目,以低中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试验。 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原汁原味地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习作中有话说,说真话,发真情,做真人,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积累——寻求源头活水 叶圣陶曾说:“小学生学习写文章是一种综合训练,文章写得好不好,虽然“决定于构思、动笔、修改那一连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连串功夫之前还有许多功夫,所起的决定作用更大。那许多功夫都是在平常做的,并不是为写东西做准备的,一到写的时候就成了极关重要的东西。基础结实,构思、动笔、修改总不至于太差;基础薄弱,构思、动笔、修改就没有着落,成绩就很难说了。”这里说的基础,就是平时的积累。小学生今天作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在知识、思想、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平时积累充实,习作就不会感到难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的学生就是缺少对语言文字的积累,有见闻写不出;有想法大脑空白。他们的生活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可是,他们常常感觉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积累是习作的基础,是创新的源泉。为了丰富学生的积累,我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研究方案) 一、研究的背景 《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要求到五年级结束时,学生“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辨别是非善恶;有经常动笔的习惯”。在教学建议中谈到:写作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努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发现生活,提高感受生活的能力;要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而小学生作文的普遍现状是:感到作文难。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学会怎样作文,因为大部分小学生初学作文时通常都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从下笔。现行使用的“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写作量大,缺少相应的序列性,强调“想象”、强调“想什么写什么”,造成教师在指导上的缺失,对学生写作上的指导弱化,学生缺乏作文的基本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表达事物的能力)。他们害怕作文又不得不完成教材要求的作文成为最大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所以,要求学生把所经历的所见所闻所感的生活认识写成一篇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重点具体、意思明确的不跑题的作文很不容易。 因此,教师通过怎样的作文教学,来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值得研究。 二、研究的意义 1、课题研究能减轻学生学习语文的课业负担; 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渗透了太多的功利性目的,学生的作业量激增,学

习负担异常沉重,使得小学生们对本来就需要较多时间进行构思和修改的作文更加无暇顾及了。而作业和考试中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也造成小学生作文成绩不理想。教师根据作文教学中所遇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运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作文教学,能有效克服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减轻学生语文学习的课业负担。 2、课题研究能摆脱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局面;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耗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莫过于作文指导,而实际教学效果最不理想的恰恰也是作文。反映在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学生的作文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较低,绝大多数学生不具备独立的写作能力和表情达意的基本功,所写作文大都是人云亦云的抄、套、编的混合品,缺乏真情实感。如果教师的作文教学既有明确、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程序,又有系统、规范的有序训练,并考虑学生实际,一定能在较大程度上扭转作文教学低效的局面。 3、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小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水平。 作文教学历来的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教师批改学生看,教师讲评学生听。在整个作文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支配地位,学生则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服从地位。教学双方心力交瘁,一方面,教师为命题搜肠刮肚,为批改埋头苦干,为讲评口干舌燥;另一方面,学生写作文抓耳挠腮,读批语索然寡味,听讲评昏昏欲睡。其结果是作文课成为师生最头疼的课:学生怕写作文,讨厌写作文;老师也怕教作文,厌倦教作文。我们要通过积极的鼓励,有效的评价,来改变这种状况,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其自信心,创造“我写我可以”的成就感。 三、研究的目标 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最根本的目标在于提高教师作文教学的能力,提高小学生作文的能力。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研究让学生养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论文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论文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本文提出了7点建议。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听、说、读、写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常作文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水平。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由于部分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细致的观察,实践又少,写作文兴趣淡薄,视作文为畏途,以此为苦差事。对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作文教学,摸索出一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树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探索作文教学的新途径,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努力从以下几点做起: 1、教给学生,解决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作文和生活的关系,要丰富学生学活、开拓写作源泉。①组织学生开展多种课外活动,指导学生深入观察、教会学生摄取写作材料。②要求学生敏于思考,勤于动笔,教会学生积累写作材料。③教师灵活命题,切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自由选取写作材料。 其次,要处理好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学生不能事事实践,通过

阅读掌握间接实践的材料是主要的、大量的。读写结合,读是前提,是写的源泉之一。读的过程,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提高思想水平的过程,也是理解和掌握语言的过程,理解和借鉴表达方法的过程。 2、重视积累,丰富语言素材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要使学生有东西可写,教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积累习作素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经常有计划地结合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如:在校内开展打篮球、拔河、跳绳等比赛;在法定节假日,引导学生在旅游、扫墓、公益宣传等活动中仔细观察、认真体验,并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如烧饭、炒菜、洗衣服等。有了这些丰富的生活素材,习作时,学生就会有话想写,有话可写。 除此之外,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让每一位学生都准备一本积累本,把平时学习中看到的好词好句、优美的段落篇章都摘抄下来,并要求熟读或背诵。这样做,一些语言文字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储备和财富,等到写作时,一些佳词好句自然涌上笔端。 3、勤练笔,在实践中提高 教师精心组织的课外活动及学生积累为习作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就像是盖楼打好了地基,但“砌楼”的方法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学生多练笔。仿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模仿是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尝试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尝试 富鹏小学蒋锦波 作文教学,无论是小学,初中,高中,历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特别小学生,更加是这样。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了尝试。 在教学过程中,怎样去把握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呢?我认为,应但是鼓励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事物、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叫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激发他们说出自己亲眼看到的真实情感,使学生自强自信,不怕说错,敢于做驾驭语言的主人,敢于主动大胆交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平时的训练。于是,在教学中,我不断鼓励学生要敢于亮出自我,大胆发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现自己,对学生口头语言表达好,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这样,每位学生都能大胆畅所欲言,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大家说,大家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效果显著。我还把学生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作为写作内容,使写作内容具有地区特色、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还启发他们由事物迁移到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事可写了。 另外,如何使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所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诗词是语言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认为,学生写作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为此,我叫学生“每日读范文、课文园地里的词语和课文的好句子”,通过这样,现在,学生作文的语言有了很大的变化,作文中的词汇丰富了,文章也显得流畅了。 其次,还应认真批阅。学生的劳动很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每当拿到作业本

小学作文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地一大难点,更是我地一个薄弱环节.如何提高学生地习作能力, 是我在教学中研究地一个重点.从2003年接收首批新课改班级后,对一至六年级地教学 进行了一个系列地探索与研究,摸索出了一条作文教学之路. 一、低年级——加强写话练习,奠定习作基础 低年级写话教学是作文教学地启蒙阶段,是中小学作文教学地重要基础.“万丈高楼从地起”,低年级写话起步教学是否成功,基础打得是否扎实,对学生今后地作文水平影响极大.因此,我一改以往地做法,教学中大量加强写话练习.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从说写一个完整句入手 说话、写话要从兴趣着眼,从说一句话、写一句话做起,即从练习造句、炼句做起.从认识第一个生字“爸”起,我就开始让孩子用“爸爸”说一个完整地句子,并且从不同地角度来说.然后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方式,引导学生说几句话或一段话.经过一段时间地说话训练,在孩子学完拼音并认识一定地汉字后,教孩子把拼音和汉字结合起来练习写话.先练习写一句话,然后练习写几句话或一段话.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2.仿写 对于小学生来说,模仿具有特殊地意义.特别是低幼儿,开始都是模仿性占优势.利用教材,仿写一些句式、段落、儿歌、诗歌等,可训练他们学写话地能力.例如二年级上册《假如》 这篇课文,是一首很贴近儿童生活和思想地诗,很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诗中借“马良地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地关爱.当学完全诗后,我问大家:假如你有一 支马良地神笔,你会用他画什么,表达什么愿望?在学生尽情表达后,我让大家仿照课文写 一节或几节诗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3.写口语交际 口语交际地内容丰富多彩: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 小故事,能简要地讲述自己感兴趣地见闻等.认真地指导学生说话,然后写下来,是练笔地 大好机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4.看图写话 看图写话是训练低段学生写话最常见地一种形式.适当安排一些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幅到多 幅地写话练习,既训练了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地能力,又提高了写话水平.文档来自于网络 搜索 5.编童话故事 吴立岗教授说:“低年级段是儿童想象活动地敏感期,最佳地习作训练形式是想象性写话和 童话体写话.”遵循这一原则,我也安排了一定地童话体写话训练,以培养学生地想象力.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6.放胆写话——周记 叶老先生说:“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过不 歇.”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地写话材料,让学生从小记录生活中地点点滴滴,是一件非常有 意义地事.从一年级上期第四学月起,开始鼓励孩子们放开胆子,运用已学地汉语拼音和已 经学会地汉字,写自己愿意写地内容,一句、两句、几句,一次、两次、多次都可以,愿意 多写就多写,不愿意也可少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每周末安排一次小练笔.文档来自于网络 搜索 经过近两年大量地写话练习,孩子们逐渐养成了写作地习惯,并且在写地过程中逐渐把语言 写开,把思路写活,把笔头写顺,进入中年级后,不再惧怕作文,水到渠成.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二、中年级——训练“下水”能力,扎实习作基本功 要真正提高学生地习作能力,我认为,不仅仅是完成教材中每期八篇作文训练,一定要挤出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修订版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生活化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选题的背景 (1)时代需求:写作无处不在,上起领导发言稿、作报告,下至朋友间的问候祝福,生活中的领款借物等,都需要写作,可以说生活离不开写作,而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属于启蒙,需抓好作文第一步。 (2)教师因素:习作教学中发现,部分教师的教学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习作课上教师给出一个命题,再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最后学生动手习作。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单调,而且不结合学生的实际,学生没有参与活动的真实体验,自然写不出真情实感来,只好应付式的完成。为此,作文教学要想取得成效,必须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实施习作生活化教学。即在习作中通过多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作为习作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情景创设中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乐趣,产生习作的欲望,从而在习作中写真话,表真情,提高习作效率。 (3)学生因素:一是学生惧怕习作。现在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宝贝,为了安全考虑,孩子生活圈子狭窄,除了学校就是家里,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少,视野不开阔,就连周末孩子也被禁锢在各种学习班中。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习作素材贫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自然惧怕习作,更不能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因此在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开展习作生活化教学成为必然趋势。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0世纪美国着名教育学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我国着名乡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教育要“教学做合一”,指出教育要去“真做、真教,教人做真人”。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

小学生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研究陈静

《小学生习作教学指导策略研究》 ——小专题成果 金堂县福兴镇小学陈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文教学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热门课题,一出重头戏。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却无论如何也不令人乐观。“害怕、讨厌学作”已经成为小学生的普遍心理现象。只要一上习作课学生就愁眉苦脸,视作文为“大敌”,但迫于老师的一脸威严下,只能抓耳挠腮,胡乱拼凑起来。结果使一篇篇文章里出现许多空话和套话,甚至成为笑话,编造成许多作文“同胞胎”,毫无个性特征。 习作原本应该是学生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可如今这样瞎编乱造的文章又谈何感情色彩呢?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重在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和信心,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和套话。”为此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切实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充满自信心,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经过近一年来的尝试、探讨,在理论上对学生的作文有了进一步认识,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学会积累习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能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能用规范的书面语正确表达自己的觉得新奇有趣、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 3、总结行之有效的作文批改方法,通过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达到自己能批改的地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 三、实验对象: 我校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习作兴趣及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四、研究内容: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研究。 2、能围绕习作要求,自主收集习作素材的研究 3、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研究 4、培养学生主动修改作文的研究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就开始重视作文教学了.从学说完整通顺的一句话到书写句式的造句都是作文入门的开端。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作文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让教师无法修改,苦不堪言。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 一,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进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以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二,阅读训练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是作文成功的最近通道。阅读能力是指学生积极涉猎书海,不断接受文化熏陶,主动培养审美情趣,为作文大量储备知识的能力。一个学生缺乏阅读能力或者说这种能力低下,知识心理就发育不全,很难激发作文兴趣。大文学家杜甫曾深有体会地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人如果生活经验欠缺,书本知识贫乏,写作时必然腹空笔涩。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著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时间长,见效相对缓慢的工作,需要师生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及作文教学整合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作文教学整合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2009年6月我们制定了一份《小学生作文现状调查问卷》统计表来调查本校学生作文学习的现状,并辅以座谈会的形式,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作文学习的实际情况。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校三年级学生作文学习现状比我们预想的还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 1、作文缺乏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最直接最活跃的推动力。而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普遍兴趣不浓,不太喜欢和不喜欢上作文课的学生三(1)班有有33人,三(2)班有32 人,占学生总人数的69.9%,不太喜欢写和不喜欢写作文的三(1)班有35人,三(2)班有34人,占学生总人数的74.2%。 2、学生缺乏习作素材 在调查中,针对“在作文中,你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三(1)班有20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三(2)班有17人选择缺乏习作素材,学生对于写作言之无物这这是造成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的主要原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也云:“夫立言之要在于有物。”我们知道,学生害怕写作文,说是没东西好写,其实也就是缺乏材料。这从调查中“如果作文内容自己没有切身感受,你会选择——”三(1)班的学生有27人选择虚构,三(2)班的学生有28人选择虚构这个答案体现出来。 3、作文训练形式单一 在调查中,针对“平时老师出的最多的作文命题形式——”三(1)班和三(2)班的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全命题作文。虽然全命题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明确了习作的方向,但同时也局限了学生的思维,经常采用这种单一的训练形式,往往会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 4、作文批改意义的丧失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二稿)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 研究报告 广安实验学校课题组 《小学作文起步教学策略的研究》,是我们2012年12月结合我校小学生作文起步教学的实际,自主选择研究的校本课题。近一年来,在研究过程中,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取得了预期研究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是,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写出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却是不争的事实。小学三年级是作文起步教学的阶段,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此时能有效引导学生掌握作文的写作方法,这个问题将会迎刃而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提倡作文教学低起点,早起步。本课题是从学校低段作文教学策略入手,以提升小学作文教学的实效为目的,挖掘贴近小学生生活、贴近学校、贴近社会实际的作文教学内容,更好地加强起步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培养学生习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探究出适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作文起步教学模式。 二、课题界定 小学:以习作的需要,本课题暂以广安实验学校三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作文起步:指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

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的习作。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在课堂上为达到作文起步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套特定的方式或方法,是实施作文起步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的方法模式。 三、研究的内容、目标 1、探究小学起步作文教学的方法,研究如何运用小学起步作文的策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2、加强教师对作文教学的的研究,提高学生习作兴趣,形成良好的师生作文观。 3、研究探索构建作文起步教学应用模式。 四、研究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根据《课标》要求和按照教材编排体系、作文训练的序列,建立词—句—段—篇写作循序渐进内容的体系,强化听写、说写、读写的训练,扎实打好写作基础,形成作文能力,提高学生逐级作文水平,完成作文教学任务。 2、自主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目的、有计划、规范地组织各种作文教学活动,使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进行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同时,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评价和为他人评价及他人互评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3、实践性原则。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应该是充满生机的,自由开放的,便于师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的一种教学天地。学生在课堂中、生活中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发现,可用“活动教学”进行组织,创设主动观察、主动思考的氛围,诱发学生写作的动机,让学生多读书、多活动、多作文,形成“人本、开放、多维、自由、创新”的新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阅读是写作的基石 《语文标准》强调:“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二者并不是毫无联系,广泛的阅读可以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作文素材量;精读文章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我通常把它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主要是课堂上对小学生课本所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课文的阅读与学习。然而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因此,在平时的课内阅读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只能做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正如古语所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小学时代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生可能还没有课前预习这个概念,我们就要尽力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并教给他们有效的预习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启发学生。通常学生第一次阅读一篇陌生的课文,多多少少都会有疑问,有不能理解的地方(如某些生字词、某一个句子、某一自然段或其他某些内容)。我们要尽量引导学生学会主动把自己不懂、不理解的内容提出来。如果学生提不出来,或者不主动进行分享,教师也可以提问他们某一生字词、某一句话或其他某些内容的意思。这样

让学生学会自己主动质疑,在阅读课文时会主动去找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勇于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也尽量不要马上就给学生解惑,而是去启发他们合作探析,互相解答,培养合作学习、主动思考的习惯。学生确实解决不了的,教师才出面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积累词语和引导学生运用词语十分重要,把学和用结合起来,一些我们常用的词语、优美的语句,要引导学生能主动运用到说话和作文中。光靠课堂教学中的几十篇课文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重视课外的阅读,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去找读物看的兴趣。首先,要在班集体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例如,在教室开设读书角,里面都是同学分享的自己喜欢的图书;教室四壁张贴有关读书的标语,以激励学生阅读;每次语文课前5分钟可以进行一个简短的读书交流会,每次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最近自己读过的一本书,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其次,同学在进行课外阅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和方法171读时,要求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然后教师可以进行不定时的抽查,表扬认真做摘抄的同学。课外的阅读也是为了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因此,如果有同学的作文恰当运用自己课外阅读积累的素材,也可以当众表扬,集体分享。这样,就能使他们在阅读中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扩充自己的阅读量,进而丰富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能力。 二、循循引导学生写作,激发写作热情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既是教师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难完成的任务之一,这也与教师缺乏适合的教学引导有关。小学生思维尚未形成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尝试 我在作文中教学常常看到同学们在作文时,因为没法下笔而觉得痛苦,作文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困难,作文跟说话是互相联系的,所不同的是,说话是靠嘴说出来的,作文是用笔写的,两者都是表达感情的工具,说话比较简便,作文比较复杂,不过,两者在材料内容上和表达技巧上有相同的地方。 要做到作文充实,就必须在平时多观察多体验,尤其是多看书报,多看一些对自己有益的,喜爱看的以及适合自己的水平和需要的书刊杂志。至于材料的组织、安排、剪裁和修饰,实在有赖于良好的表达技巧。 良好的写作技巧,不是三两天就可以培养出来的,它是需要长期锻炼和培养的,必须在阅读时,从揣摩、推敲及学习别人的写作技巧中获得。 学生习作水平不高,害怕甚至厌恶作文,其主要原因恐怕是没找到作文的源头——体验生活。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也是这样,没有生活自然难以下笔。叶老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可见,学生体验生活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是何等重要。那么,怎样指导学生体验生活呢? 一、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有花草树木、日月星辰,有田野河流,虫鱼鸟兽,教师要指导、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感受、去联想。 春天,引导学生看小草怎样在遍地枯黄中显出点点绿意,看杨柳怎样舒枝展叶,看河面怎样冰雪融化,感受气候的变化。 夏天,引导学生看百花竟相开放,听百鸟如何争鸣,看雨前乌云变化,闻雨后的泥土芳香。 秋天,引导学生看丰收的田野、天宇的淡云、瓦蓝的天空。 冬天,引导学生看早晨的浓雾,看纷飞的大雪,看雪花闪着银光,万里江山变成了银装素裹的白皑皑的世界。 在引导学生观察时,要求学生人人建立“自然观察日记本”随观察随记录。 教给学生结合实际观察的方法,如观察自然现象要按事物发展变化的顺序或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课题调查问卷范本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课题问卷调查及分析 东街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课题组 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与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检验的有力形式。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农村小学由于受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作文教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因此,我们申请了作文教学研究的区级课题。为了使课题研究有明确、清晰、可行的思路,课题组进行了一次“小学高年级学生作文现状”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状况 1 、调查时间:2017年7 月 2、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3、调查对象:东街小学五、六年级部分学生 4、调查目的:为了了解东街小学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之原因,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提供依据。 5、调查问卷的内容 ①学生习作兴趣调查 不喜欢习作;对作文讨厌或害怕;无所谓, 为考试、老师安排而写作;爱写作文。 ②喜欢作文的原因作文被老师、家长、同学表扬;作文被张贴、刊登、录用、获奖;作文可以倾吐心中的话;理想成为一名作家;写好作文可以考出好成绩;喜爱语文老师。 ③不喜欢作文的原因没有什么话可说;有话却不知道怎么表达;从没在作文方面得到老师表扬作文方面常感到失败;不喜欢语文老师。 ④作文习惯调查 选项项目会不会写作文是否会先列提纲;完成草稿后是否会读一遍;是否会自己修改作文或请人修改作文; ⑤学生选材 根据作文要求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真实型);教师给什么材料就写什么材料(服从型);先找符合题目范文,再按范文来写(依葫芦画瓢型);找到范文把时间、地点、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计划方案

良繁场中心学校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 实施方案 2014年4月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与方法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理论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作文教学的总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重点是要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2、实践背景: 新课程改革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理念,让很多教师对作文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然而,在我们看到种种新气象、新特点的同时,仍然发现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误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教学中,教师害怕教作文,对课程标准的精神领会不深,对年级训练的重点不清,对学生的心理需要不明,导致对作文训练的指导思想和意图不明确;有些教师往往制定过高的习作目标,使学生望而生畏,有的教师不顾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尚存在欠缺,在文字叙述上更是会出现许多在成人看来不成规矩、不合逻辑的句子的实际,过分强调语言句式的使用,对学生松散、跳跃的表达,无情指出并逐一加以校正,久而久之使学生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慢慢失去孩童特有的童真;也有教师认为只要教给学生写作的式,学生就会很快学会习作,去忽略了小学生性格特征和思维方式是处在发展和形成之中,用定式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有的教师认为学生只有多写多练,才能使文笔长进,易于写作,大量单调、频繁的作文练习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对作文产生逆反心理,失去兴趣;还有教师漠视学生的阅读积累,忽略学生的生活体验,只重视学校课堂教学中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而忽略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学生的作文离开生活只能是空中楼阁,经不起敲打。因此,探索小学作文教学有效策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找到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步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深远的意义。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生字词教学、阅读教学、文本解读教学都是为写作而服务的,学生的写 作水平是他们语文学习情况的综合体现。写作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文化 品格,掌握基本技巧,融入丰富情感,对于小学生而言略有难度。因此,培养小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是语文 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引言 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和模式,且涉及到多个环节,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 应该根据学生当前的写作水平、学习能力及需求,制定出特色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从当前的写作困境中脱离出来,不再将写作视为难题,我在教学中采 取了以下策略,希望能够成为一线教师的有效参考。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小学生在写作时为了完成任务而肆意编纂的现象严重,教师在审阅时看到的 是大量不切实际的描写和浮夸的内容,描写的对象不真实,文章的可读性自然较低,学生的情感也没有投入其中。为了使写作真正成为学生们抒发情感、表达想 法的园地,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在真情实感下创作。(1)关 注真人真事。虽然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为空白,生活的环境除了学校就是家庭, 但只要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感悟,用心留意,就一定能从这些空白、枯燥、琐碎、细小中挖掘出写作的素材。清洁工,一个普通而又光辉的城市唤醒者———《最 值得尊敬的人》;第一次下水游泳———《第一次》、《我是个勇敢的孩子》; 给邻居小弟弟做晚饭——《红领巾更红啦!》、《学雷锋的日子里》等等。身边 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观察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点一滴的小事 都是作文中不可或缺的精彩素材。(2)关心新闻。在信息时代的当下,如果不 去关注新闻信息,就会被时代淘汰,写作的素材稍不留意便“过时”了。引导学生 关注新闻动态也是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关键策略,比如《再见,太阳系》是 学生关注到冥王星被降级成矮行星后写的文章;《最可爱的人》是学生感受到天 津大爆炸时逆火而行的消防员的伟大之后写作的文章;《珍惜》是学生在惋惜九 寨沟美景毁于地震后后的感想等[1]。关注新闻动态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 充学生的知识量,也能为他们作文积累的不少的新鲜素材。 二、写作技巧教学新颖化 写作技巧教学是学生们最为抵触的环节,大量的修辞手法仅凭教师口头上的 讲解以及展示例句,学生们很难理解,最后训练的效果也总是不尽理想。其实, 教师完全可以大胆创新,摸索出一种更贴近小学生思维特点和智力发育水平的写 作技巧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例如,在写作教学中讲解白描的写作 手法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进行参观,参观前要求学生每人选择见到的植物或 动物进行写作,这样与众不同的写作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学生 在感受大自然气息的同时对亲眼看见的事物进行真实描绘,这样的写实作文让学 生深刻掌握了白描的写作手法,也有利于学生将来对真实生活的刻画与描 写。 三、从课内找到写作入手点 小学生在写作时还面临一项难题就是找不到写作素材,不知道该从哪一角度 入手进行刻画。因此他们的作品内容常常是杂乱无章,或呈现出一篇篇“流水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