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二 传统文化登楼赋

初二 传统文化登楼赋

初二  传统文化登楼赋
初二  传统文化登楼赋

《登楼赋》

一、导入:

文人都喜欢用典,一来表示自己知道的不少,二来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古今同情,也有寻找知音之感。搜索古今诗文,你会发现很多典故都是被反复引用的,比如“王粲登楼”。(投影打出有关的诗句,师读)

王粲登楼,字面意思就是一个叫王粲的人登上了一座高楼,这是一个司空见惯的动作,比如我上课就得登楼,可是由于是特殊的人,特殊的时代,特殊的情感,这四个字就不再寻常,而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请大家打开读本王粲《登楼赋》。

二、指导欣赏:

1、整体感知

首先请大家朗读一遍。注意里面一些字词的读音。(生朗读《登楼赋》,提出一些读错的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梳理内容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篇赋到底赋予了“王粲登楼”多少丰富的内涵。

第一节:“登兹楼以四望兮”,开门见山,点题“登楼”,从这第一句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作者简洁自然的写作风格了。作者为何登楼?——“聊暇日以销忧”。(聊、暇、日、销忧)原来作者心中有“忧”,登楼是想销忧。还记得杜甫的《登高》吗?也是因为心中愁绪万千,想登高而博见,聊解心中苦闷。登楼之后自然有所见,作者看到了什么?——“览斯宇之所处兮,……黍稷盈畴”。这是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能否用一些合适的形容词来修饰一下呢。——开阔、富饶、广袤。总体概括“显敞而寡仇”,一边挟带着清澈的漳水,一边依傍着沮水之滨的长洲,背后是地势高平的平原,前面是水流充沛的低湿原野,北边远远接着陶朱公范蠡在江陵牧野的陵墓,西边是楚昭王的坟墓。举目四望,处处花美粮丰,一片锦绣。(仇、挟、曲、坟衍、皋隰、弥、陶、华)好像电视节目的航拍镜头,有一种大气派,这和作者登楼之后,见得高望得远有关系,也和赋铺陈描写的文体特征有关系。(大家把写景这几句读一下,感受一下气势广大的景物描写)

杜甫登高见到的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景象萧瑟凄楚,自然不能销愁。可王粲看到的是如此美景,该销忧了吧,是不是?不是。“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该知人论世了。(投影打出相关资料——王粲生平经历:王粲(公元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今山东邹县),出生于豪富地主家庭。17岁(193年)以前生活在洛阳和长安;17岁至32岁因战乱(193—208年)寄寓荆州襄阳;32岁至41岁(208—217年)依附曹操,生活于邺城。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他自幼聪慧,博学多识。东汉著名文学家、左中郎将蔡邕(蔡文姬的父亲)“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常宾客满座。一次,“闻粲在门,倒屣迎之”。时王粲年幼体弱,身材矮小,举座皆奇。蔡邕则说:“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他学问渊博,凡问必能答对。与人同行,读过路旁碑文,能全文一字不错背出。看人下棋,棋终,能将全局由始至终重布一遍。精于算术。17岁时,汉献帝曾诏令他为黄门侍郎,由于北方战乱,未就职,遂离开长安南下荆州依刘表。他刚到荆州时,刘表想招他为婿,当见到王粲后,嫌其相貌姿陋而改变主意,

把女儿嫁给了王粲的族兄、相貌堂堂、风流潇洒的王凯。他特别善文,举笔便就,无所改著有诗、赋、论等60篇。其代表作是《七哀诗》、《登楼赋》,赢得刘勰的赞扬,列为“魏晋之赋首”。在“建安七子”中,他的文学成就最大,被称为“七子之冠冕”,与曹植齐名,并称“曹王”。尤其在襄阳16年是他文学成就最辉煌的时期。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襄阳时,王粲劝刘表子刘琮降曹。曹操在汉滨大宴群臣,王粲举杯祝贺,称赞曹操“文武并举,英雄毕力,使海内同心,望风而愿治,此帝王之举也”。曹操任粲为军谋祭酒,后迁侍中。卒于建安二十二年。

,襄阳城东南角建有纪念王粲的仲宣楼。]

(齐读第一小节:大家把第一小节读一下,注意感情的变化)

第二节:这就像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以乐景写哀,哀者更显其哀。美景非但不能销忧,还激起了作者倾吐的欲望。第几小节?——第二小节。(齐读第二小节)作者有没有告诉我们他到底忧什么?——思乡怀亲之忧。作者自己也点明“忧”之根源,是什么?——“遭纷浊而迁逝兮”,时代混乱导致他变成一个难民在外乡避难,并且这样的生活已经有了多少年?——超过十二年。“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想家想的太厉害了,先向家乡的方向看看吧,“凭轩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这是一个有趣的细节,因为想家,于是家乡的风也是可爱的。这句话,这个动作蕴涵的感情细致而深刻。可是“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那就回去吧,可“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看又看不到,回又回不去,禁不住涕泗横流,“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请大家把思乡的这几句话读一下,注意读出作者深彻的思乡之情)想想古圣先贤不也是如此吗?“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生的升降沉浮,穷达显晦都无法泯灭他们的乡思,古今时异,怀土情同,“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王粲为自己寻找到感情的历史印证,抒情更显得深沉。中国有句古话: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听起来是很好的解决了人生的穷达问题,实际上却是过于理想,一个人可能很难顺利的由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比如王粲。他是一个从小就担负了很多政治希望的人,包括他自己和别人的。可命运与他作对,他现在就是穷,如果他心态好,能很好的独善其身,像陶渊明那样安然的过自己的日子,可能我们今天也看不到这篇《登楼赋》了,这是他个人的特点,但也和当时建安时代的文人精神是相通的,那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建安风骨。[ 所谓“风骨”,乃是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练刚健的特点。而建安风骨的形成就是基于其作品中的愤慨悲凉的感情及其在艺术上表现的上述特色。汉末的社会大动乱已经打破了两汉的政治权威与思想权威,文人脱卸了旧有的道德信条和礼教规范的重压,重新认识与发现自我,故其立身行事,往往能率心任性,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兼之沉浮于风云变幻,目睹人间种种悲剧,人们深感事功难以尽凭,命运不可逆料,转而注重内心体验和生命价值的思索,儒学之外的思想,因之兴起。故而,这一时期的文学,既有直面现实人生的乐观精神,又有产生于命运无常、自然永恒的人生苦闷。但建安文人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最终导向及时建立功业,拯济天下,追求人生的不朽,而并未流于消极。](建安风骨)风骨当指作品内在的热情以及外在的刚健风格。由于社会大动乱,建安时代的文人摆脱了两汉旧有的道德规范的约束,变得更加自由真实。而社会的种种黑暗,也增加了他们的社

会责任感,他们没有因社会动荡,命运无常变得悲观消极,而是力求建功立业,追求另一种不朽。

第三节:所以自然而然的,第三小节作者就谈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齐读第三小节)他的理想是什么?——“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河清、假),他希不希望自己的理想实现?哪句话表现出来的?——“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渫之莫食”,这两句也是两个典故。也就是说作者之忧还包括什么?——壮志难酬之忧。(板书)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忧虑?——还是因为战乱动荡。实际上动乱的社会也是作者所深深忧虑的。这理想能实现吗?不知道。作者对此是寄托了自己的希望的,可是这希望似乎渺茫的很,为什么?从哪里看的出来?——“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意忉怛而惨恻”因为心里对这希望实在是没有办法相信,于是心情愁闷,自然所见之景也光明不起来,而是黑乎乎,乱糟糟并且惨淡淡的了。(一起将这段凄楚的景色朗读一遍)

没有办法实现的理想对于作者而言就是忧愁的种子,登楼的举动就像是修剪枝叶,仅是修修剪剪而种子依然在那,忧愁就会根深叶茂,于是下楼之后只是愁更愁罢了。“循阶除而下降兮,……伥盘桓而以反恻”。(结构完整精致)作者以登楼游览的始末为线索来安排全赋,开头写登楼销忧,结尾下楼却“气交愤于胸臆”,前后照应,脉络清楚,结构完整精致。

3、思想感情、赋的特点变化与朗读。

刘勰《文心雕龙》说“赋者,铺彩螭文,体物写志也。”可是这篇却着重于抒情写景,是建安时代著名的抒情小赋,(寓情于景)全赋把抒情与写景紧密结合起来,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第一小节以异乡风物之美来反衬自己思乡之殷切,已属妙笔。第二小节写自己放眼远望,却被荆山遮目,迎风开襟,又不禁啼泪横流,可谓情景融为一体。第三小节着力渲染傍晚凄凉景色,来烘托自己的愁绪,更为凄恻动人。作品的气氛越来越浓,情感愈演愈烈,一唱三叹,余音无穷。但赋体文的特点还是很鲜明的,比如“兮”字的运用(我们读“兮”的时候,要注意音断意不断)和全赋的押韵(以第一小节为例)。(所以请大家注意赋体文的节奏特色,并且把握全赋情景交融的变化齐读此赋)

三、延伸拓展

(投影打出,结合注释朗读)

《七哀诗》

荆蛮非我乡,何为久滞淫。滞淫:淹留。

方舟溯大江,日暮愁我心。方舟:两船并行。溯:逆流而行。

山冈有余映,岩阿增重阴。岩阿:山石高峻迂曲处。重阴:指山影阴暗。

狐狸驰赴穴,飞鸟翔故林。

流波激清响,猴猿临岸吟。

迅风拂裳袂,白露沾衣襟。袂:衣袖。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