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七年级生物学科

2013年—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青州经济开发区初中

姓名:牛青林

七年级生物备课

1、当前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本学期,初一的新生是没有经过考试就进来的,到目前为止本人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本人承担七年级3个班级的生物学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济南版生物学新教材。新课程,新教材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校在全面抓教育教学质量的理念给于我教好学生以强大的自信心,加上大多数学生对生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生物教具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2、本学期课程内容分析

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

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3、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获得有关生物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力: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

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3)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5)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4、本学期的整体教学思路

1)充分认识新课程的特点

2)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A、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B、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C、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3)、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5、本学期的主要教学措施和手段

1)、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

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6、阅读、实验、测试、复习、考试安排

坚持月考制度和听写制度

课题:第一章单元备课

(1)教学目标和要求

1、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关注身边的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4、概述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和研究方法。

5、体验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教学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生物学的开始,首先,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然后以一个经典的实验统领全部内容,这是新的课程标准中第一个一级主题“科学探究”在初一学生面前第一次较完整的显现。经典实验中蕴藏了科学的实验思想、巧妙的实验设计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挖掘其中内涵,以经典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能力,以求初步认知科学的方法。要让学生改变过去注重知识记忆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利用探究的思路,学会寻求多种途径方法获取知识,养成科学的精神和能力,本章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者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如何让学生描述探究过程和结论;甚至如何设计对照实验等等,都是备课过程中我们应该关注的。从学生喜欢的生活中的场景、情景入手选择与学生互动的内容是处理这节课首选方案。另外,还要有意对学生进行一种精神的熏陶,即科学是人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活生生的探索过程,其中不仅能享受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喜悦;还要承受挫折的痛苦、失败的悲伤,要养成不屈不挠、敢于冒险、保持好奇、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生物的生命现象及生物的基本特征

2. 巴斯德实验的分析与讨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难点:1、生物某些基本特征的归纳和理解

2.、从巴斯德实验的过程中,概括出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从已知科学知识与所发现问题的冲突中,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4)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初次接触生物,有陌生感,需要老师很大的付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好玩的特点,在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逐步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让他们尽快地适应生物教学。

(5)注意事项:

教学要密切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6)教学方法建议:

实验法观察法

(7)课时分配: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 1课时单元检测1课时

(8)单元或章节过关测试题

1、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A、电动狗

B、海带

C、机器人

D、潜水艇

2、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

A、生殖和发育

B、遗传和变异

C、生长

D、新陈代谢

3、变黄的菜叶最后从蔬菜上脱落,这说明()

A、蔬菜的生活需要营养

B、蔬菜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

C、蔬菜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

D、蔬菜能够生长和繁殖

4、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分类法

5、巴斯德认为,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并证明这些微生物来自空气,他成功的关键是()

A、运气好

B、动脑设计了曲颈瓶

C、观察时认真

D、实验用具好

6、“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及“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和现象。

7、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生命现象:(1)猫生小猫属于。

(2)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3)猫生猫,鼠生鼠属于。(4)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5)鼠听到猫叫,立即躲到洞里的现象属于。

8、请仔细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宇宙航天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微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的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至3代。

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

收获大家谈:(发展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你的收获什么?

9、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研究方法的问题:

(1)要了解校园里生物的种类,应采用法。

(2)要了解马和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

法。

(3)要了解鱼的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法

10、丹丹为了认识桃花的结构,她取了一朵桃花,首先仔细看了它的花托、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然后用镊子依次摘下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并用镊子夹开一个花药,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进而看了里面的结构。

(1)丹丹在认识桃花结构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2)用这种方法来研究生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1、我们刚入学,学校将为每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身高、体重、视力、有无家族遗传病等),请你想一想将用到哪些研究方法?

12、请大家阅读课后“病菌被找到了”材料,请分析这个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吗?从中你有什么启发?

13、小明同学非常喜欢观察、思考生物现象。雨后的一天下午,他仔细的观察地上的蚯蚓,想到了一个问题:蚯蚓生活在地下的土中,它们到底喜欢明亮还是喜欢黑暗?你能根据小明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设计一个探究活动吗?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生命的基本特征

一、课前预习题及指导

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二、教学过程(详案)

[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创设问题情景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提出问题

质疑: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三、问题解决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学生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开学之初便拥有了一种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关注生活的意识。

四、巩固运用

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说出名称。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

过渡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课堂中“小台阶”的问题设置是必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获取知识,所以利用问题形式过渡,使课堂知识点之间衔接流畅自然。

[生物的生命现象]

一、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A和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第一组的意见:A植物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能不断的由小长大,B

不能;A能进行呼吸,B不能;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 . . 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代——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最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全册)

最新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必背基础知识点总结(全册) 第一单元 第一章 1.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才有生物生存,这个圈层叫_________。在这个圈层内我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栖息地. 显微镜: (2)能放大物像的是和,它们是显微镜的主要部件。 (3)能升降镜筒的是和,使镜筒升降范围大的是;转换器能;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反光镜有两个面,一个是,一个是。 2. 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实物的,放大的倍数是。 3. 调节光线强弱的两个结构和。 4.高倍镜换成低倍镜后视野变物体数目变物象大小变。 5. 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注视;以防目镜压碎装片。 6. 在视野的右上方看到“P”,这个字母应该是什么样的,怎样将字母移动到视野的正中央。 第二章 1 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2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中,滴的是,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中滴的是,目的 盖盖玻片的方法是,这样做的目的是。 3.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除此之外,洋葱表皮细胞还有、;细胞中被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4观察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质中有、、等结构。 (2)细胞壁的作用是。细胞膜能。含有遗传物质的是,能够流动的是。 (3)辣椒中感到有辣味的物质存在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5.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和 6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增加。 7.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先,然后到两个子细胞中,使新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 8.细胞分化是指在作用下,经过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其、和功能发生定向改变,结果是形成了。 9.动物的基本组织包括、、、。 植物的基本组织包括、、、。

(完整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 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编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繁殖后代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 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3、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 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⑴取拿与安放⑵对光⑶安放装片⑷观察⑸整理和存放。 ①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②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2、观察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3、显微镜各结构中,起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七年级生物学科 2013年—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计划 青州经济开发区初中 姓名:牛青林

七年级生物备课 1、当前学生学习状况分析 本学期,初一的新生是没有经过考试就进来的,到目前为止本人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本人承担七年级3个班级的生物学教学任务,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济南版生物学新教材。新课程,新教材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校在全面抓教育教学质量的理念给于我教好学生以强大的自信心,加上大多数学生对生物怀有浓厚的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生物教具为生物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2、本学期课程内容分析 本册包括2个单元7章,23节内容(其中第二单元第4章只有1节内容)。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包括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的第2个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所要求的全部内容以及第1个主题“科学探究”和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的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考虑到学生是刚开始学习生物学,要让学生初步树立什么是生物的概念,初步学会探索生命奥秘大致过程的科学方法;初步认识生物体的结构概况,以及生物对环境的依赖关系。为后面《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和《生物圈中的人》等章节的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涵盖了“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中第4个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全部内容以及第8个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的大部分内容。本单元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思想,贯穿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主线。

从具体内容看,每一节的内容就是一个小的知识单元。节以下的标题(四级标题)就是具体的知识点。在每一节和具体知识点的引言部分,都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命现象或生活经验或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入手,把学生带入问题情景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好本知识点的信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如“观察与思考”或“分析与讨论”或“实验” 等)探索有关生命现象及其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由此可见,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本册教科书的知识内容体系是系统的,层次是清楚的、鲜明的。 3、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任务]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 1)获得有关生物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能力: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题参考答案

七年级生物学学习与检测(上册)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认识生物 第一章奇妙的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导学提纲 一、1.生物 2.生物200 二、1.营养物质废物 2.应激性 课堂自测 1.C 2.D 3.D 4.动物真菌病毒 5.200 各不相同共性 知能提升 1.A 2.A 3.A 4.营养物质废物新陈代谢长大繁殖相似差别遗传变异规律 第二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 导学提纲 一、微生物微生物空气 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课堂自测 1.B 2.D 3.问题假设计划 知能提升 1.B 2. 方法步骤材料用具 3.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4.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5.自然目的计划感官辅助工具感知考察描述 6.器具材料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第二章严整的生命结构 第一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导学提纲 1.镜臂镜座 2.支持调节光线的强弱调换物镜长 3.倒像乘积 课堂自测 1.A 2.D 3.B 4.A 5.倒像目镜物镜乘积 6.擦镜纸 知能提升 1.C 2.B 3.C 4.C 5.(1)A (2)A (3)D 6. A 7. 光圈和反光镜 8.40 第二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导学提纲 一、1.细胞单细胞多细胞 2.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叶绿体液泡课堂自测 1.D 2.B 3.A 4.C 5.B 6.细胞单细胞多细胞 7.细胞结构功能 知能提升 1.C 2.D 3.C 4.D 5.C 6.生理盐水0.9% 形态 7.(1)[4]细胞壁(2)[5]细胞膜(3)[2]细胞核(4)[6]线粒体 (5)[3]叶绿体

第三节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导学提纲 一、1.两个 2.数目体积 3.遗传物质 二、1.组织 2.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 3.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 课堂自测 1.A 2.C 3.C 4.D 5.细胞分裂 6.分裂形态结构功能 知能提升 1.B 2.D 3.B 4.D 5.小大简单复杂成熟 6.上皮神经肌肉结缔营养保护输导机械 第四节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导学提纲 一、1.组织结构 2.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1.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2.生命活动 课堂自测 1.D 2.C 3.C 4.相似相同 5.组织结构 6.器官次序生理功能 知能提升 1.D 2.B 3.D 4.A 5.消化吸收 6.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第三章生物的生活环境 第一节生物圈与栖息地 导学提纲 一、1.生物下层水圈岩石圈 2.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营养供给 二、1.场所 2.栖息地 3.破坏丧失 课堂自测 1.B 2.A 3.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营养 4. 栖息地 知能提升 1.D 2.D 3.C 4.黄河三角洲最快自然保护区 5.破坏丧失 6.掠夺式开发不合理利用 7.下层整个水圈上层 8.空气1 000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导学提纲 一、1.阳光温度空气水分 2.非生物 3.一对照 二、1.生物生物同种不同种 2.分工合作互助斗争 课堂自测 1.D 2.A 3.非生物生物 4.温度 知能提升 1.C 2.A 3.D 4.相互作用同种不同种 5.分工合作互助斗争 6.相互依存斗争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作用 导学提纲 一、1.适应 2.适应 3.耐受 4.自然 二、1.地衣 2.适应改变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学习知识点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 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 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 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③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 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④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⑤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

(完整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最完整版)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 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遗传与变异、应激性、适应性并影响环境等。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 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陈代谢 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范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1、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 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 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 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2 、巴斯德 提出的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于肉汤本身还 是空气?做出的假设: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来 自于空气。巴斯德成功的关键是设计了曲颈瓶。 曲颈瓶的妙处是既保证了空气进入也阻挡了微生物 的进入巴斯德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肉汤可能 存在的微生物。本实验的变量是微生物的有无, 实验组是曲颈瓶,对照组是直颈瓶。) 2、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 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或设置重复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获得普遍的规律。 ●计算平均值是为了减少误差。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 大.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整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一、生物的基本特征: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3.繁殖后代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6.适应并影响环境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二、生物的生活环境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海平面上下10千米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3.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1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三、生物学探究方法1.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

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计划是:恰当的科学探究3)制定计划器具)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交流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2 2、显微镜使用:1)对光:低倍镜(转换器)、大光圈(遮光器)、反光镜2)安放装片:压片夹、观察对象对准通光孔中心3)观察:①降镜筒(粗准焦螺旋、物镜接近装片2mm)、②升镜筒(左眼目镜,粗准焦螺旋、发现物象),③细准焦螺旋注意:①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旋转180°)。例: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透明纸上写的是“p。”②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③看到物象在视野偏左上,怎样移到中心?往哪偏,往哪移4)整理和存放3 3、其他研究工具刀片、放大镜、烧杯、酒精灯、滴管、试管、培养皿、镊子、载玻片第二单元认识生物结构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物(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必须认识细胞的结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试题高质量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考试试题高质量版 七年级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1.生物能够表现出生命现象,“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2.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能观察到多个清晰的细胞,在不移动装片位置的情况下,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A.10X,10X B.5X,10X C.15X,10X D.5X,40X 3. 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不可能在()上。 A.物镜 B.目镜 C.装片 D.反光镜 4. 济南奥体中心在设计理念上,吸收市树“柳树”,市花“荷花”的视觉元素,形成了“东荷西柳”气势恢弘的建筑景观。组成“柳树”、“荷花”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 组织 B.器官 C.细胞 D. 系统 5.植物的根毛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一些有害物质则不能进入细胞。在这一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6. 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水,这些汁水是西瓜细胞的() A.细胞质 B.液泡 C.细胞液 D.细胞核 7.生物体能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幼体到成熟,这与细胞的哪些变化有关?()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8. 把番茄放在开水中烫一下,能够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机械组织 9. 羊和青草的结构层次的不同是青草没有()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0. 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温度⑤一定生存空间⑥水 A. ⑤⑥③②①④ B. 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③②①⑥⑤ D. ①②③④⑥⑤ 1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顺序是() ①制定计划②表达交流③得出结论④提出问题⑤实施计划⑥做出假设 A.④⑥①⑤③②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⑥①③⑤②D.①④⑤⑥③②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A.螳螂成虫的翅展开时像鲜艳的花朵 B.细菌等微生物及时分解枯枝落叶和动植物的尸体 C. 内陆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D. 地衣加速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 13. 神农架生长着一种小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被植物学家称为“神农香菊”。 1 / 4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24504

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代②生长发育③繁殖后代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围。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 栖息地指:在生物圈,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3、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 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 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⑴取拿与安放⑵对光⑶安放装片⑷观察⑸整理和存放。 ①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②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2、观察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上下、左右颠倒,如;”9”在视野中是“6”)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单元测试题一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单元测试题一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单元检测一 一、选择题 1.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下列哪些结构应在同一条直线上?() A.目镜、物镜、通光孔、反光镜 B.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C.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 2.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物像模糊,应调节()。 A.粗准焦螺旋 B.细准焦螺旋 C.反光镜 D.遮光器 3.物像在视野的左下方,要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移动玻片标本。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4.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内的变化是()。 A.细胞数目减少 B.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数目不变 D.无法找到细胞 5.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不可能在()。 A.物镜上 B.目镜上 C.装片上 D.反光镜上 6.切成熟的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是()。 A.细胞核 B.细胞质 C.液泡 D.细胞液 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从细胞结构看这种现象主要取决于()。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8.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首先从()开始。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壁 D.细胞膜 9.构成人体胃的组织有()。 A.上皮组织、肌肉组织 B.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C.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10.与生物体正常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分化 C.细胞的生长 D.以上三项都是 11.叶的下列结构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A.表皮细胞 B.叶肉细胞 C.叶脉 D.导管 12.下列各项中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A.叶绿体 B.细胞膜 C.线粒体 D.细胞核 13.下列各项中,动物细胞所不具有的是()。 A.细胞膜 B.叶绿体 C.细胞核 D.细胞质 14.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生物体 15.在各种生物细胞内,其形态、结构和数目都是一定的结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 C.液泡 D.染色体 16.影响生物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A.阳光、温度、空气和水分 B.阳光、温度、水分和土壤 C.阳光、温度、水分 D.阳光、土壤和温度 17.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A.蚯蚓要见阳光 B.土壤中温度太低 C.蚯蚓要寻找食物 D.土壤中缺少氧气

(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整理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生命现象 植物:绝大多数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2.生长发育,由小长大 3.繁殖后代 4.遗传变异,相似和差异 5.应激性: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6.适应并影响环境 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附:生物分类:动物、植物、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 二、生物的生活环境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海平面上下10千米 绝大多数生物生存范围:陆地以上和海洋表面以下各约100米 2.生物的生存基本条件: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3.栖息地:生物圈内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环境因素(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栖息地特征;

人口数量剧增,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及不合理利用→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三、生物学探究方法 1.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还是肉汤本身产生的?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微生物来自空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前提:提出有研究价值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 3)制定计划: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关键,(探究计划包括方法、步骤,材料、器具)对照实验,探究实验中的唯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交流 2.探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四、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光学显微镜各个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共23套)最新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汇总 获奖教案集

(共23套)最新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全册)教 学设计汇总获奖教案集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教学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3、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5、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重点分析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是高中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既涵盖了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高中生物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本身的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生命本身的特征主要是新陈代谢和生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形成总体的概念,对高中的生物学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二)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所包含的科学研究基本程序,既是学习和探究生物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和得出结论等基本程序,在具体的问题探究过程中体会和学习这些基本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绪论课的重要目标,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将非常有利于高中生物学的学习,绪论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因此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教学准备 一盆生长旺盛的花草,一盆塑料质的花草;一个有金鱼的鱼缸,一条假鱼。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 考点1:举例说明科学探究过程。 1.一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实验原则: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结论应该和变量相结合。 考点2:说明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模拟制作临时装片。 一、★结构和作用(说出1、2、3、4、5、6、7的名称及作用) 1.转换器: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2.物镜:放大物像; 3.遮光器:有大小不一的光圈,可调节视野亮度; 4.反光镜:反射光线,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之分,调节视野亮度; 5.目镜:放大物像; 6.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大幅度上升和下降; 7.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应考技巧】 ①成像结构(最重要部件):目镜(无螺纹)、物镜(有螺纹); ②显微镜中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反方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③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有一个完整的细胞,要使该细胞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向左上方。 ④高倍镜的使用---先用低倍镜确定要观察的目标,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把 低倍 物镜轻轻移开,原位置小心换上高倍物镜。 ⑤在换上高倍物镜观察时,视野变暗,可看到的范围变小,物像变大,细胞的个数变少。 二、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和存放 ▲【应考技巧】 1.★对光——选择低倍物镜、大光圈;效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视野亮度调节:光圈、反光镜(需增加亮度时应选用大光圈、凹面镜;反之,用小光圈和平面镜) 方法:①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③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④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同 时睁开,用手转动反光镜,面向光源。在目镜里看见一个圆形、明亮的视野。 2.安放装片——目标正对通光孔中心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定稿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 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②生长发育③繁殖后代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 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层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范围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范围内。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 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 发及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探究方法 1、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 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 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 2、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3、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 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 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第四节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

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一、生物: 具有生命的物体。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现在已知生物约200万种生命现象这是所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新代、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 ①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即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②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叫做应激性。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等。 ③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新代 二、1、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圈层(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生活的环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全部水圈。围:海平面上下各10千米。但绝大多数生物都生活在海平面上下各100米围。) 2、栖息地:生物圈生物生存、居住的场所。栖息地的类型由土壤类型、温度、湿度决定。 3、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 破坏栖息地的重要因素:人类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稳定的营养供给、、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 三、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1.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①写出右图各部分的名称 ②放大物像的是目镜和物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 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目镜倍数x物镜倍数调换物镜的是转换器; ③反射光线的是反光镜; ④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线强弱的是反光镜和遮光器。光线强,用平面镜 和小光圈;光线弱,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2.显微镜的使用 ①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整理和存放 ②对光:“四转一看”转粗准焦螺旋,转细准焦螺旋,转遮光器,转反光镜,左眼看到一个明亮视野 ③观察:在观察时,镜筒应先下降,此时眼睛注视物镜;然后镜筒再上升,眼 睛注视目镜(左、右都要眼睁开) 当视野看到物像偏左下方(右下方),想让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则将玻片向左下方(右下方)移动;当将玻片往右上方(左下方)移动时,视野中的物像则朝左下方(右上方)移动。 ④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视野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由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时,视野的变化是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⑤整理和存放:提升镜筒,取下装片,擦拭显微镜,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偏向两旁,将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济南版七年级上册教案 生 物 教师:欧阳未

1.1.1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会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2.形态各异的生物的基本分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2.通过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教学难点】 通过分析归纳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课前准备 课件、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病毒”和机器人是生物吗?为什么? 假如有人问你:“什么是生物?”你该怎么回答呢? 空中飞鸟,地上爬虫,水里游鱼…… 大自然中的许多生物你也许很熟悉,但你能说出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吗?如果还不能准确、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就让我们一起观察身边的生物,共同探究它们所表现出的生命现象吧。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我们身边的生物

1.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过渡语】同学们观察的很细致,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自然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 2.观察教材图1.1—1,插图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生物? 学生边观察边回答:有中华鲟、啄木鸟、东北虎、银杏树、蝴蝶还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大肠杆菌。 3.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身边熟悉的生物,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各种生物的资料。 4.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根据各种生物的特点,人们通常将它们分成三类: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现在你能将图1.1—1所示的生物进行分类了吗? 二、组织交流,点拨建构 【过渡语】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你会发现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知识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 1.小组探究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插图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2. 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3.现在各小组将你们的发现与大家交流吧。 一组:我们发现人体需要饭菜,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要吃小动物,我们得出结论: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1.生物能够表现出生命现象,“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的特征是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能观察到多个清晰的细胞,在不移动装片位置的情况下,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镜头组合是 A.10X,10X B.5X,10X C.15X,10X D.5X,40X 3.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不可能在()上。 A.物镜 B.目镜 C.装片 D.反光镜 4.济南奥体中心在设计理念上,吸收市树“柳树”,市花“荷花”的视觉元素,形成了“东荷西柳”气势恢弘的建筑景观。组成“柳树”、“荷花”结构和功能的最基本单位是 A. 组织 B.器官 C.细胞 D. 系统 5.植物的根毛细胞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一些有害物质则不能进入细胞。在这一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胞的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6.切西瓜时会流出许多汁水,这些汁水是西瓜细胞的 A.细胞质 B.液泡 C.细胞液 D.细胞核 7.生物体能够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幼体到成熟,这与细胞的哪些变化有关? A.细胞生长 B.细胞分裂 C.细胞分化 D.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 8. 把番茄放在开水中烫一下,能够在其表面撕下一层皮,这层皮属于 A.保护组织 B.输导组织 C.营养组织 D.机械组织 9. 羊和青草的结构层次的不同是青草没有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0.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①营养物质②空气③阳光④适宜温度⑤一定生存空间⑥水 A. ⑤⑥③②①④ B. 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③②①⑥⑤ D. ①②③④⑥⑤ 1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顺序是 ①制定计划②表达交流③得出结论④提出问题⑤实施计划⑥做出假设 A.④⑥①⑤③② B.①②③④⑤⑥ C.④⑥①③⑤② D.①④⑤⑥③② 12.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A.螳螂成虫的翅展开时像鲜艳的花朵 B.细菌等微生物及时分解枯枝落叶和动植物的尸体 C. 内陆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