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安徽学业水平测试语文默写模拟卷

2015安徽学业水平测试语文默写模拟卷

2015安徽学业水平测试语文默写模拟卷
2015安徽学业水平测试语文默写模拟卷

2015学业水平测试语文默写模拟卷

(一)

1、江间波浪兼天涌,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 ,小弦切切如私语。

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

4、山不厌高,______________。

5、又前而为歌曰:“,!”

6、,而不知其所止。

7、______________,忧伤以终老。

(二)

1、惨象,

2、呦呦鹿鸣,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性本爱丘山。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

6、千骑拥高牙,______________,吟赏烟霞。

7、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

(三)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

4、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 。

5、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7、采之欲遗谁?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 ,犹抱琵琶半遮面。

(四)

1、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 ,凌万顷之茫然

3、______________,愁空山。

4、______________ ,不尽长江滚滚来。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_____________。

6、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

8、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五)

1、______________,留恋处,兰舟催发。

2、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谈笑间,______________ 。

4、把吴钩看了,______________,无人会登临意。

5、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 ,用心躁也。

6、______________ ,此时无声胜有声。

7、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

(六)

1、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 。

2、流言,。

3、______________,何枝可依?

4、暧暧远人村,。

5、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6、______________ ,砯崖转石万壑雷。

7、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_。

8、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

(七)

1、______________,尽西风、季鹰归未?

2、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______________。

3、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

4、,幽咽泉流冰下难。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______________,朽木不折

7、古之学者必有师,。

(八)

1、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____。

2、重湖叠清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相逢何必曾相识!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

6、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复得返自然。

(九)

1、,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_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

3、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__。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不如早还家。

6、吾所以为此者,。

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

1、乌鸟私情,______________。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3、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4、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

6、渔舟唱晚,______________

7、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 ,泣孤舟之嫠妇。

(十一)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去日苦多。

3、狗吠深巷中,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 ,独留青冢向黄昏。

5、______________,凝绝不通声暂歇。

6、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______________。

7、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

(十二)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

2、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4、______________,分明怨恨曲中论。

5、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

6、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__ 。

7、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______________?

8、山原旷其盈视,______________ 。

(十三)

1、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闾阎扑地,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 ,到黄昏、点点滴滴。

4、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5、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6、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

7、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

(十四)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3、沉默呵,沉默呵!,。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 。

5、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6、尔来四万八千岁,______________ 。

7、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________。

(十五)

1、______________,桃李罗堂前。

2、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3、是故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4、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______________。

5、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契阔谈,______________。

7、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_。

(十六)

1、剑阁峥嵘而崔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乌鹊南飞。

4、______________,一去三十年。

5、,相逢何必曾相识。

6、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 。

(十七)

1、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

2、___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

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5、或师焉,或不焉,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

6、羌管弄晴,菱歌泛夜,______________。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

(十八)

1、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

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晚有儿息。

4、______________,归去,______________。

5、寒衣处处催刀尺,______________。

6、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枉用相存。

(十九)

1、______________,水光接天。

2、余音袅袅,______________。

3、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

4、锲而不舍,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6、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

7、东南形胜,三吴都会,______________。

8、可堪回首,佛狸祠下,______________。

(二十)

1、苟非吾之所有,______________。

2、但见悲鸟号古木,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鼓瑟吹笙。

4、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_____________。

5、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

6、鹤汀凫渚,______________ 。

7、______________,兰泽多芳草。

8、,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十一)

1、真的猛士,,。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_____?

3、,抱明月而长终。

4、舸舰弥津,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则告诉不许。

6、,唯见江心秋月白。

7、落日楼头,______________,江南游子。

(二十二)

1、雁过也,正伤心,______________。

2、桂殿兰宫,______________。

3、烟柳画桥,风帘翠幕,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6、座中泣下谁最多? 。

7、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

(二十三)

1、市列珠玑,______________,竞豪奢。

2、,望美人兮天一方。

3、不积小流,______________。

4、所守或匪亲,______________。

5、,虚室有余闲。

6、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

7、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四)

1、凭谁问,廉颇老矣,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

3、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4、其声呜呜然,______________,如泣如诉

5、______________,沉吟至今。

6、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

7、异日图将好景,______________。

8、但以刘______________,气息奄奄。

(二十五)

1、鄙贱之人,!

2、,而卒莫消长也。

3、,枫叶荻花秋瑟瑟。

4、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

5、愿陛下______________,听臣微志。

6、千古江山,。

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______________。

8、遥岑远目,献愁供恨,______________。

2015学业水平测试语文默写模拟答案

(一)

1、塞上风云接地阴

2、大弦嘈嘈如急雨

3、歌窈窕之章

4、海不厌深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7、同心而离居

(二)

1、已使我目不忍视了

2、食野之苹

3、少无适俗韵

4、猿猱欲度愁攀援

5、曲终收拨当心画

6、乘醉听箫鼓

7、凄凄惨惨戚戚8、潦水尽而寒潭清

(三)

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报养刘之日短也

3、落霞与孤鹜齐飞

4、水随天去秋无际

5、暮霭沉沉楚天阔

6、积善成德

7、所思在远道8、千呼万唤始出来

(四)

1、杨柳岸晓风残月

2、纵一苇之所如

3、又闻子规啼夜月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而绝江河

6、有暗香盈袖

7、内无应门五尺之僮8、徒慕君之高义也

(五)

1、都门帐饮无绪

2、声断衡阳之浦

3、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

4、栏杆拍遍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6、别有幽愁暗恨生

7、枯松倒挂倚绝壁

(六)

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尤使我耳不忍闻

3、绕树三匝

4、依依墟里烟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6、飞湍瀑流争喧豗

7、大珠小珠落玉盘8、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七)

1、休说鲈鱼堪脍

2、莫道不销魂人比黄花瘦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间关莺语花底滑

5、侣鱼虾而友麋鹿

6、锲而舍之

7、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八)

1、人道寄奴曾住

2、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3、同是天涯沦落人

4、而致千里

5、玉露凋伤枫树林

6、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7、久在樊笼里

(九)

1、舞榭歌台

2、慨当以慷

3、守拙归园田

4、渺沧海之一粟

5、锦城虽云乐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7、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十)

1、愿乞终养

2、于其身则耻师焉

3、吾尝跂而望矣

4、烽火扬州路

5、万里悲秋常作客

6、响穷彭蠡之滨

7、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8、舞幽壑之潜蛟

(十一)

1、万类霜天竞自由

2、譬如朝露

3、鸡鸣桑树颠

4、一去紫台连朔漠

5、冰泉冷涩弦凝绝

6、而闻者彰

7、何妨吟啸且徐行8、赢得仓皇北顾

(十二)

1、浪遏飞舟

2、长路漫浩浩

3、哀吾生之须臾

4、千载琵琶作胡语

5、君子生非异也

6、竟无语凝噎

7、揾英雄泪8、川泽纡其骇瞩

(十三)

1、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2、钟鸣鼎食之家

3、梧桐更兼细雨

4、料峭春风吹酒醒

5、术业有专攻

6、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环珮空归夜月魂

(十四)

1、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羁鸟恋旧林

3、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4、粪土当年万户侯

5、青青子衿

6、不与秦塞通人烟

7、孤舟一系故园心

(十五)

1、榆柳荫后檐

2、艰难苦恨繁霜鬓

3、弟子不必不如师

4、天堑无涯

5、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6、心念旧恩

7、百步九折萦岩峦

(十六)

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侣鱼虾而友麋鹿

3、月明星稀

4、误落尘网中

5、同是天涯沦落人

6、渚清沙白鸟飞回

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十七)

1、周公吐哺

2、银瓶乍破水浆迸

3、金就砺则利

4、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5、小学而大遗

6、嬉嬉钓叟莲娃

7、一蓑烟雨任平生

(十八)

1、无以至千里

2、其孰能讥之乎

3、门衰祚薄

4、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5、白帝城高急暮砧

6、举匏樽以相属

7、越陌度阡

(十九)

1、白露横江

2、不绝如缕

3、可以横绝峨眉巅

4、金石可镂

5、遥想公瑾当年

6、茕茕孑立

7、钱塘自古繁华8、一片神鸦社鼓

(二十)

1、虽一毫而莫取

2、雄飞雌从绕林间

3、我有嘉宾

4、而见者远

5、一尊还酹江月

6、穷岛屿之萦回

7、涉江采芙蓉8、别有幽愁暗恨生

(二十一)

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如今有谁堪摘

3、挟飞仙以遨游

4、青雀黄龙之舳

5、欲苟顺私情

6、东船西舫悄无言

7、断鸿声里

(二十二)

1、却是旧时相识

2、即冈峦之体势

3、参差十万人家

4、驽马十驾

5、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6、江州司马青衫湿

7、以手抚膺坐长叹

(二十三)

1、户盈罗绮

2、渺渺兮予怀

3、无以成江海

4、化为狼与豺

5、户庭无尘杂

6、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7、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二十四)

1、尚能饭否

2、便纵有千种风情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如怨如慕

5、但为君故

6、挥斥方遒

7、归去凤池夸8、日薄西山

(二十五)

1、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2、盈虚者如彼

3、浔阳江头夜送客

4、乍暖还寒时候

5、矜悯愚诚

6、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7、卷起千堆雪8、玉簪螺髻

上海市嘉定区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及答案

嘉定区2015年初三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晓驾炭车碾冰辙。(《卖炭翁》) 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蝶恋花》) 4.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山行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酿泉也。(《醉翁亭记》) (二)阅读宋词,完成6-7题(4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6、密州出猎的季节是_____季。(2分)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作者______的心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的作者是_____(朝代)的______(人名)。(2分) 9、用现代韩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分)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10、这则寓言的寓意是______(3分) A、赞叹老虎的谨慎。 B、讽刺外强中干者。 C、惋惜驴子的轻敌。 D、鼓舞人们的斗志。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刘氏善举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 1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刘氏以己之衣遗之()(2)屋舍衣物皆尽() 12、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分,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B.对别人做好事,是作做人的本钱,谁没有困厄、情势紧迫的事呢?

2015全国二卷 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2015年高考真题及答案——语文(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海南、广西)新课标II)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主考正好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卸载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

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 =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竞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竞是与群体相通的,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

2006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安徽卷)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安徽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座位号、姓名,并认真核对答题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座位号、姓名、科类”与本人座位号、姓名、科类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第Ⅱ卷时,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 .....书写。在试题卷上作答无 效.。 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养分舶来品凭心而论知往鉴今坐收渔人之利 B.渲泄擦边球断章取义真知灼见迅雷不及掩耳 C.家具座上客明枪暗箭扪心自问恭敬不如从命 D.简炼侃大山披星戴月曲意逢迎毕其攻于一役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 ....。 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 ....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 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 ....,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旅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 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 ....,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3.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 B.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C.目前,我市已做出规划,通过优惠的政策和到位的服务,多方引进资金,开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D.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4.在下面两种情境下,用语最得体的一组是 [情境1]某同学的发言超时了,你作为主持人,需要终止他的发言。 [情境2]某同学正在发言,你作为主持人,需要插话,想打断他。 A.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你停一下,我来说两句。 B.对不起,已经超时了。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C.已经超时了,对不起。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

2015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松江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初三语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5.1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水光潋滟晴方好,。(《饮湖上初晴后雨》) 2. ,谁家新燕啄春泥。(《钱塘湖春行》) 3.纤纤擢素手,。(《迢迢牵牛星》) 4. ,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斯是陋室,。(《陋室铭》) (二)阅读下列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与“一览众山小”在语意上互为因果的一句是。(2分) A.齐鲁青未了 B.造化钟神秀 C.阴阳割昏晓 D.荡胸生曾云 7.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文: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 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文: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 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分别是、(人名)。(2分) 9.甲乙两文都描绘了百姓的生活现状,前者是“”;后者最能表现百姓生活惨状的四字短语是“”,而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七擒孟获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①所服,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注释】①夷汉:指南方的少数民族和汉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亮使.观营阵()(2)向.不知虚实()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于是令生致之。 12.首擒孟获后,为了让孟获降服,诸葛亮所做的努力是“”、“”。(2分) 13.下列对“南中平”原因分析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亮率军在南中“所战皆捷”,战所不胜。 B.诸葛亮擒获了孟获,让南中人失去了主心骨。 C.诸葛亮运用攻心策略让孟获和南人主动归顺。 D.诸葛亮代表着天威,南中人根本不敢去反抗。 二、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 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上海大剧院 ①上海大剧院坐落于上海人民广场,由法国夏邦杰建筑公司设计公司设计,整个建筑宛如音符串织而成的水晶宫殿,时时向人们展示着它额迷人风采和先进的设计理念。 ②这座流光溢彩的艺术宫殿,无论在造型还是装饰上处处可以感受到它那浓郁的文化韵味。100米长、91米宽、重达6075吨稍微弧形拱顶如大鹏展翅,巨大的整体透明幕墙和晶莹的彩釉玻璃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传递出轻盈而生动地浪漫气息。透过幕墙放眼四望,大剧院与壮丽的人民广场融为一体,打开了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用不锈钢锁和不锈钢蛙爪构成的股东结构,将幕墙牢牢锁定,又在空灵剔透中掺入了几分凝重。在大厅内缓缓而行,大理石的地坪黑白相间,好似一排排钢琴琴键;垂吊而下的一盏盏吊灯,宛如一架硕大的钢管风琴。步入贵宾厅,弧形在墙面形似流动的五线谱,镶嵌的墙灯象征着乐曲间隙的区域,一件件古朴的青铜器和精美的雕塑,更烘托出浓浓的文化氛围。 ③走进观众厅,不觉眼前一亮:黑色大理石的地面、红色的大幕和观众坐席、金色的木装饰和舞台两侧深灰的墙面,组合成庄重典雅的色调。从前排到末排,坡高5米,即使最后一排的观众,视线也完全无障碍。意大利特制的座椅分外舒适,每个座位底下都有一个空调出风口,送风特别均匀。而每排观众席的

2015高考全国卷 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1、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3题。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 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

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试卷

2015年高考语文安徽卷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理了从普通煮熟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符号,让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他的时代里面,重新被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意思,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到时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传话”。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有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重申,旧经典才能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急需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

2015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

虹口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 初三语文试卷 2015.1 (满分:15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皓月千里,浮光跃金,。(《岳阳楼记》) 2.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人生自古谁去死,!(《过零丁洋》) 4.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青树翠蔓,,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 6.对“空人心”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使人俗念全消 B.使人心变得空灵 C.让人心都澄澈 D.人心都空了 7.作者在诗中表达的追求是。(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醉翁亭记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选文的作者是,写出一位同属“唐宋八大家”的唐代散文家。(2分) 9.选文第①段描写了“太守宴请”的场景外,还描写了三个场景:(3分) (1)(2)(3) 10.对选文内容理解最恰当的一项:(3分) A.太守为丝竹之声美而陶醉。 B.表现太守与民同乐的情怀。 C.太守宴请行者宾客而陶醉。 D.太守为游山且宴请而陶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 吕蒙正不受镜 吕文穆公蒙正①以宽厚为宰相。有一朝士,家藏古鉴②,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③。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子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④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 【注】①吕文穆公蒙正:吕蒙正,宋太宗时任宰相。②鉴:镜子。饲:找到、等到。③知: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④李卫公:李靖,官为宰相,唐朝功臣。 11.词语积累。(4分) (1)选择符合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的一项() 昔贤之所难.也 A.nán,不好 B.nàn,灾祸 C.nán,不容易 (2)选择与下面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吕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A.以其境过清 B.以为妙绝 C.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3分) 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13.“其弟伺间从容言之”的“之”具体是指。(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4.吕蒙正“不受镜”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二、现代文(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9分) 学无止境 ①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说过,愈学习愈发现自己无知。中国古人也发出过“学然后知不足”的感慨。可见,古今中外的智者就学习的边际问题发表的看法是相同的,那就是学习是永无止境的。 ②为什么这样说呢? ③首先,世界是发展的,知识也是不断发展更新的。一个人就算精通了一门学问,也只能算是一定时间中在特定范围内领先的专家。而且在他精通的学问中,他也不可能穷尽真理。难怪诺贝尔获奖者丁肇中在介绍由他领导六百名科学家的实验项目的最新成果时,连连回答“不知道”:“您认为真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

2015年高考语文全国新课标2卷 答案及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场,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谋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料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拉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安徽省十八校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联考语文试卷(整理精校版)

安徽省十八校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高考模拟试卷 1126 07:57 :: ?2015届高考模拟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联考 语文试题 主办单位: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 (考试:2015届高考模拟11月16日上午) 命题、审题单位: 合肥168中学滁州中学安庆一中全椒中学淮北一中蚌埠二中芜湖市一中池州一中铜陵一中宿松程集中学太和中学合肥八中淮南一中太和一中太湖中学安师大附中绩溪中学阜阳三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在自然美领域,从对动物的审美到对植物的审美,对山水的观赏由“比德”到“畅神”的转变,都可以看出这一点。处于狩猎生活时期的欧洲原始洞穴画,尽管生活在不乏美丽植物花卉的环境里,但他们着意描绘的只是经常与之周旋的野兽形象。我国仰韶彩陶,已有鱼、鸟、蛙等自然物的形象,但它们都是脱离各自的生存环境被加以表现的,几何化的写意手法和强烈的变形处理,表明这些自然物已变成象征符号,还谈不上自身的美。周秦以后,山川草木开始作为人的生活背景获得了自身的审美意义,然而人们主要是从“比德”的观点去欣赏它们的。 那时的人习惯于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事物的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自然物的美丑,就按其所比附的道德情操的价值来评定,这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

观点。孔子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提法,和《荀子》一书中所记的孔子“以玉比德”的观点,都可看成代表。这种用自然物比附人的德行的观点,虽仍有其片面性,却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美的感受,已同实用感相分离,转为道德情感的满足,表现了历史的进步。《诗经》常以鸟兽草木比兴,作为抒发情意的借用物。《离骚》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都表明“比德”观念对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由于艺术作品中大量出现以物喻人的形象,所以就使自然物往往附着了传统的隐喻意义,如松柏喻坚贞,兰竹喻清高,直到今天还影响人们对这类自然物的欣赏。 对自然物的“畅神”审美观,是晋宋以后盛行起来的。同“比德”不同,“畅神”强调的是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精神为之一畅。它所尊重的,已不是自然物身上被人为地外加的道德伦理价值,而是它自身的足以令人舒畅怡悦的审美价值,王羲之《兰亭集序》写到自己面临会稽山阴兰亭一带有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的美景所产生的感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宗炳平生“眷念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酷爱描山画水,认为再现山川之美,足以“畅神”。他说“峰岫娆嶷,云林森渺,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以,神之所畅,孰有先 焉!”。肯定观赏和再现自然美可以“游目骋怀”,可以“畅神”,也就是肯定从自然界可以直接得到审美的满足。这种观点的提出,标志着对自然美审美意识的觉醒,为时比西欧早一千多年。在这种观点基础上诞生的谢灵运的山水诗和宗炳、王微的山水画,在中国艺术史上都具有开山意义。由此而形成的专事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品类——山水诗画,后来得到长足的发展,成为我国民族艺术对人类艺术宝库的卓越贡献。 (节录自张晓光《试论中国当代美学发展趋势》,有删改) 1.下列关于“比德”和“畅神”及其关系的表述,不符合原义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比德”是指人们习惯性地将自然物的某些特征比附于人的道德、情操,使自然物的属性人格化,人的品性客观化。 B.“畅神”是晋宋以后才出现的,它强调自然美的欣赏可以使欣赏者的情感得到抒发,得到满足,从而精神为之一畅。 C.“比德”实际上是一种“美善相乐”的观点,孔子等人都曾提出类似的观点,“比德”对艺术创作有着广泛的影响。 D.由“比德”到“畅神”的转变,表现了人类审美视野的逐步扩大,这两者又都离不开自然美和人类审美这两个要素。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5.1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 2. 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 3.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 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5. 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岳阳楼记》范仲淹)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2分) 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 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上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欧阳修。(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地乐趣。 C.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宝山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宝山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39分) (一)默写(15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2.,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欲说还休,。(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4.,寻向所志……(陶渊明《桃花源记》) 5.而或长烟一空,,,(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_一7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 B.前六句写泰山之景,显其宏伟气势。 C.全诗表达了诗人登上山顶后的畅快。 D.泰山位于今山东境内,为“五岳之首”。 7.“齐鲁青未了”描绘了景象。(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8分) 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D指物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 ...,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文中最能表现仲永颇具才华的语句是____(2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015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汇总

2015年全国各省高考语文试卷文言文汇总 (2015安徽卷)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槙 先生行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篾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的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诧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先之咸宁,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有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宴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及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半台、草桥诸圣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拜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皆。每过期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去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 4.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坐终日晏:平静。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居:积储 C.不接当事当事:权要D。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气度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目镜次其别号也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 吾其还也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予辈皆为赋诗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为武置酒设乐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 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云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译文: (2)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译文: (3)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译文: 答案4. D 5. C 6. B

2005年高考试题——语文(安徽卷)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忌讳砥砺蜚然成章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B.刍议安详自鸣得意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C.烦燥闲暇焚膏继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D.徇私编篡坚如磐石盛名之下,其实难负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严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 ....,极其缺乏。 B.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 元文化精彩纷呈 ....的人类文化庆典。 C.该研究所在其旁征博引 ....的2005年度报告《重要现象》中写道,中国在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D.近日面世的《共和国万岁》邮票珍藏大系,版面设计新颖别致 ....,邮票藏品丰富多样,可谓“邮苑奇葩,传世珍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的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张善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4.下列各句中,语意不明确的一句是()A.隆重简短的欢送仪式之后,这架收音机开始了大陆民航56年来的首次台湾之旅。 B.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华夏旅行社会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C.他在某寻志生活栏目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饮食习惯与健康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2015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说明文汇编

2015年初三一模说明文汇编 长宁区 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 上海中心大厦 ①即将峻工 ..的上海中心大厦(亦称?上海中心?)位于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它东邻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北靠金茂大厦。三座摩天大楼呈?品?字形,与不远处的东方明珠等共同形成壮观而和谐的超高层建筑群。 ②?上海中心?由地上121层主楼、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组成,总高度达632米,建成后将取代邻近的伤害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上海第一高楼,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成为世界第二高楼。 ③?上海中心?造型别致 ..,圆角三角形外立面层层收分①,连续120度缓缓螺旋上升,宛如一条升腾的巨龙,?龙尾?在大厦顶部盘旋上翘。从天空向下俯瞰,?上海中心?非对称的顶部卷折状造型,与金茂大厦的点状造型、环球金融中心的线状造型遥相呼应,丰富了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④?上海中心?是一幢集商务办公、酒店住宿、商业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厦。其功能以办公为主,兼有会展、酒店、观光、娱乐、商业等功能。与金茂大厦的88层观光厅、环球金融中心的101层观光厅一样,上海中心大厦也将拥有自己的顶部观光区域。这一被誉为?世界之巅?的功能体验区,将设有城市展示馆看台、VIP小型酒吧等区域。由此看来,?上海中心?就是一座?垂直城市?。 ⑤?上海中心?也是一座?绿色?摩天楼。 ⑥?上海中心?采用双层玻璃幕墙设计,两层幕墙之间宽阔的中庭形成了独立的生物气候区,使得整座摩天大楼的绿化率达到33%,丰富的绿化设计改善了大厦内部的空气质量,也创造了宜人的休息环境,展示了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对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承诺。 ⑦?上海中心?的螺旋造型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节能的需要。它一改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的动压力降低24%,减少了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节省了工程造价;同时,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的内部圆形立面使其炫光度②降低了14%,既降低了环境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又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 ⑧此外,大厦主楼顶层也暗藏了?绿色?玄机。按照既定设计,大厦顶楼将布臵72台10千瓦的风力涡轮发电设备,为大厦提供绿色能源;大厦螺旋的顶端可以收集雨水,进行回收利用。 ⑨2015年,上海中心大厦这一超级工程将全面交付使用。届时,黄浦江岸,上海的城市天际线又将增添新的靓丽的风景。 【注释】①收分:中国古代建筑用的圆柱子,上下两端直径是不想等的,根部略粗,顶部略细,既稳定又轻巧,这种做法称?收分?。②炫光度: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一种环境因素。 15.“峻工”中的错别字是,正确的写法是(2分) 16.第③段加点词“别致”的具体表现是(3分) 17.第④段采用了和的说明方法, 其作用是(4分) 18.第⑤段说“‘上海中心’是一座‘绿色’摩天楼”,其依据是(请分条概述)(6分)(1) (2) (3) 19.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上海中心”建成后是世界第二高楼。 B.“上海中心”将丰富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C.“上海中心”绿色环保。 D.“上海中心”大厦主楼顶层暗藏玄机。 15.峻竣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15考点11 文言文阅读 一、(2015·全国卷I)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 ....,为礼部员外郎。时蔡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 之过矣,翰亦罢去。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 ..尚书。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时谓名言。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是日,金人遂登城。二年正月,钦 宗诣金帅营,以傅辅太子 ..留守,仍兼少傅。帝兼旬不返,傅屡贻书请之。及废立檄至,傅大恸曰:“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金人来索太上、帝后、诸王、妃主,傅留太子不遣。密谋匿之民间,别求状类宦者二人杀之,并斩十数死囚,持首送之,绐金人曰:“宦者欲窃太子出,都人争斗杀之,误伤太子。因帅兵讨定,斩其为乱者以献。苟不已,则以死继之。”越五日,无肯承其事者,傅曰:“吾为太子傅,当同生死。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遂从太子出。金守门者曰:“所欲得太子,留守何预?”傅曰:“我宋之大臣,且太子傅也,当死从。”是夕,宿门下;明日,金人召之去。明年二月,死于朝廷,绍兴中,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定。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

2015年高考安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2015年高考安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word版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 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 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 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

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理了从普通煮熟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页上部分)引用符号,让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他的时代里面,重新被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意思,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到时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传话”。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逆转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既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有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