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橡胶微粒改善混凝土韧性试验研究

橡胶微粒改善混凝土韧性试验研究

橡胶微粒改善混凝土韧性试验研究
橡胶微粒改善混凝土韧性试验研究

[收稿日期]2009-08-04

[作者简介]朱晓斌,男(1982-),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工学硕士。

前言

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混凝土的强度在不断地提高,高强甚至超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日益普遍,混凝土的脆性问题也愈显突出[1]。

在公路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存在脆性大,变形能力小的缺点,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刚性过大而柔性不足致使减振效果差,噪音较大,影响行车的舒适性。

此外,我国是一个橡胶消费大国[2]。据估算,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橡胶复合材料将近500万t [3]。如此大量的废橡胶材料若不及早处理,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

废轮胎橡胶颗粒由于具有良好的弹性,将其应用于水泥混凝土中可以解决水泥混凝土延性差、抗冲击强度低以及抗疲劳性较差的问题[4]。

为研究橡胶微粒对混凝土韧性的影响,以橡胶微粒等体积取代部分砂石,配制了5组混凝土,橡胶微粒的掺量分别为60kg/m 3、120kg/m 3、180kg/m 3、240kg/m 3。研究了橡胶微粒对混凝土的韧性的影响。

1试验材料及配合比1.1

试验材料

水泥为中国水泥厂生产的“金宁羊”P ·IIR 52.5。细骨料

为天然河砂,表观密度2650kg/m 3,细度模数为2.6;粗骨料为5mm~20mm 连续级配石灰岩碎石,表观密度为2700kg/m 3。减水剂为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JM-PCA ,减水率27.3%,固含量21.7%。消泡剂为天津市凌云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非硅酮矿物油SP202,有效物质含量30%,密度0.95g/cm 3~1.00g/cm 3,粘度50MPa ·s~200MPa ·s 。橡胶微粒由14目与28目两种胶粒按11∶3混合而成,以无规则形状为主,有少量长条装颗粒及少量杂质,表观密度1050kg/m 3。水为普通自来水。

1.2配合比及工作性能

橡胶微粒具有引气的特性,采用消泡剂控制各组混凝

土的含气量在大致相当的范围内。橡胶微粒混凝土的具体配合比及工作性能如表1。

2橡胶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2.1

橡胶微粒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

采用济南试验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YAW-8000A 型微

机控制电液伺服压力试验机测试了表1中5组橡胶微粒混凝土的应力与应变并绘制成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并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将实测应力-应变曲线标准化。试验结果见图1,其中图1(a )为应力-应变原始曲线,对比图中各曲线可知,未掺橡胶微粒的混凝土呈现明显的脆性,达到屈服应力后试件就破坏了,几乎没有下降段;R60则呈现典型的脆性-韧性过渡,随着橡胶微粒掺量继续增大,混凝土韧性明显增加。图1(b )为标准化后的受压应力-应变曲线。应力-应变曲线包络的面积为材料的韧度,由图可知,各曲线包围的面积随着掺量增加而增大十分明显。

橡胶微粒改善混凝土韧性试验研究

朱晓斌,洪锦祥,万赟

(江苏博特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8)

[摘要]

对不同掺量的橡胶微粒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表达式进行了回归与修正,并对各材料临界韧度与峰值韧度指数与掺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简单分析了橡胶微粒改善混凝土韧性的机理。

[关键词]

橡胶混凝土;韧性;应力-应变全曲线

[中图分类号]TU528.0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270(2009)06-0084-03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ncrete Toughness Improvement by Rubber Crumb

ZHU Xiao-bin HONG Jin-xiang WAN Yun

(Jiangsu Bote New Materials Co.,Ltd,Nanjing Jiangsu 210008China)

Abstract:The expression of stress-strain curve of crumb rubber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content are fitted and modifie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ritical toughness and peak toughness index of concrete and content are ana -lyzed.The mechanism of improvement to toughness of crumb rubber is analyzed in brief.Key words:crumb rubber concrete;toughness;stress-strain curve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F02A00)

图2橡胶微粒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拟合方程图1橡胶微粒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

2.2橡胶微粒混凝土全曲线回归于修正

橡胶微粒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上升段采用《混凝土结

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议的多项式进行回归[5][6],

下降段按规范推荐的模型回归时发现相关系数较低,故采

用Nelder模型进行拟合,具体模型为:

y=

x+a

b

+b

1

·(x+a)+b

2

·(x+a)2

(1)

下降段曲线方程包含4个参数,根据上升段与下降段回归曲线的连续性及一次导数连续的边界条件代入,可解得:

b

1

=1-2b0,b2=b0(2)式中剩余两个独立参数a,b0,混凝土规范中命令为曲线下半段参数(αd)=b0,此外令t=x+a,代入(1)化简后有:

t≥1,y=

t

αd·(t-1)2+t

(3)采用Nelder模型对橡胶微粒混凝土应力-应变下降段曲线回归,相对于普通混凝土回归模型仅是沿x轴平移了a单位。

橡胶微粒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拟合结果见图2,表2及表3。各拟合曲线相关系数均在0.97之上。

表1橡胶微粒混凝土配合比及工作性

编号

材料用量/kg/m3坍落度

/cm

含气量

/%

容重

/kg/m3水水泥砂石胶粒减水剂/%消泡剂/‰

R0 R60 R120 R180 R240160

160

160

160

160

420

420

420

420

420

680

640

576

526

474

1210

1140

1024

934

842

60

120

180

240

0.7

0.85

1.1

1.2

1.2

/

0.4

1.0

2.5

2.5

12.5

12.5

4.0

7.0

2.5

4.4

6.5

5.5

4.1

5.5

2450

2317

2296

2230

2134

表2上升段应力—应变曲线方程拟合结果

编号a R2标准化后应力-应变曲线方程

R0

R60

R120

R180

R240

0.05753822

0.38713343

0.28135124

0.37805060

0.37029196

0.9938

0.9786

0.9930

0.9971

0.9940

y=0.05753822+2.8849236x2-1.942462x3

y=0.38713343+2.2257331x2-1.612867x3

y=0.28135124+2.4372975x2-1.718649x3

y=0.37805060+2.2438988x2-1.621949x3

y=0.37029196+2.2594161x2-1.629708x3表3下降段应力—应变曲线方程拟合结果

编号αd a R2标准化后应力-应变曲线方程R60

R120

R180

R240

-28.92037

-304.2501

2.88e-3

2.306e-4

-10.69101

-27.83434

-14.18492

-25.12379

0.9780

0.9968

0.9926

0.9963

y=x-10.69101

-28.92037·(x-11.69101)2+x-10.69101

y=x-27.83434

-304.2501·(x-28.83434)2+x-27.83434

y=x-14.18492

0.00288·(x-15.18492)2+x-14.18492

y=x-25.13279

2.306e-4·(x-26.13279)2+x-25.13279

2.3橡胶微粒混凝土韧度指数

材料的韧性是指在荷载作用下直到破坏为止吸收能量

的性能,通常用应力-应变曲线或荷载-挠度曲线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也称为韧度。韧度值按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最大应力σmax 和临界应力σcri (0.85σmax ),如图3所示,过纵轴的

σcri 点作横轴的平行线,交应力-应变曲线于临界点A ,A 点

的横坐标为临界变形U Fcri ,面积OAB 为临界韧度。峰值应力处的压缩韧度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式所示。

n cmax =

OACD 面积OAB 面积

(4)

本文取应力-应变曲线外包络线最大值,通过计算得到橡胶微粒混凝土的临界韧度指数及峰值应力处的压缩韧度指数n cmax (如表4所示)。

由于本文试验数据较少,还不足以得出韧性指标的定量规律,但临界韧度与n cmax 随橡胶微粒掺量而变化的定性规律是较明显的:混凝土中掺加橡胶微粒后,临界韧度增大,峰值韧度指数降低;掺量小于60kg/m 3时,混凝土临界韧度随着掺量增加逐渐增大,峰值韧度指数逐渐降低,掺量大于60kg/m 3后,也说明了60kg/m 3是脆-韧过渡临界掺量。掺量从180kg/m 3增值240kg/m 3,临界韧度与峰值韧度指数变化均不大,表示橡胶微粒掺量超过180kg/m 3后,混凝土的韧性已趋于平稳。

3橡胶改善混凝土韧性机理探讨脆性的实质是断裂临界点以前材料内部积累起来的最大弹性能快速地转换为主裂纹断裂表面能的能量转换过程。混凝土发生脆性断裂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方面[1]:1)构成混凝土材料的化学键类型容易导致混凝土发生脆性破坏。2)硬化混凝土本身存在大量的线性或平面缺陷,这些类型的缺陷容易导致混凝土发生应力集中,进而引起裂纹的不稳定扩展。3)混凝土,特别是高强、超高强混凝土,对缺口的敏感性较高,缓和应力集中的能力较差。

橡胶粉本身的弹性模量相对较低,在混凝土中充当软性弹性体的作用,能够缓和内部的各种应力,减少了混凝土内部线性或平面缺陷,降低应力在少数缺陷上发生应力集中的可能性;增加混凝土中能量的消耗点,从而提高混凝土抵抗动荷载的能力。

4结论

(1)混凝土中掺加橡胶微粒能够改善混凝土的韧性,橡

胶微粒混凝土韧-脆临界掺量约为60kg/m 3,且韧性随着掺量的增大而增大,掺量大于180kg/m 3后韧性增加趋于平稳;

(2)橡胶微粒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上升段仍可采用多项式进行回归,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全曲线下降段的模型

需进行修正,采用Nelder 模型回归具有更高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刘刚.高强混凝土的断裂脆性及其增韧减脆措施试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4.[2]范仁德.废橡胶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橡胶工业,1989(1):49-53.

[3]韩秀山.我国废旧橡胶利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1(10):17-19.

[4]李悦,Yunping Xi.橡胶集料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性能研究[J].混凝土,2006(6):45-48.[5]过镇海,时旭东.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

过镇海.混凝土强度和变形[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7.

图3

应力-

应变曲线及压缩韧度指数计算示意图

表4

橡胶微粒混凝土韧度指数

编号

橡胶微粒掺量/kg/m 3

临界韧度指数n cmax R0R60R120R180R240

060120180240

0.385410.570340.510990.565240.56089

1.38291.26581.29421.26801.2699

【CN110105709A】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68267.4 (22)申请日 2019.03.06 (71)申请人 武汉理工大学 地址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 122号 (72)发明人 张帆 吴雨豪 舒在勤 张金咏  王为民 傅正义  (74)专利代理机构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2102 代理人 苏敏 (51)Int.Cl. C08L 63/00(2006.01) C08L 67/04(2006.01) C08K 5/3445(2006.01) C08G 59/42(2006.01) C08G 59/58(2006.01) (54)发明名称 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 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Ⅰ)高温固化剂改性; (ⅱ)原料恒温;(ⅲ)固化调配,所述固化调配包 括低温和高温调配。本发明以合成聚氨酯预聚体 软段原料聚己内酯二醇作为增韧剂,其与环氧树 脂具有优异的相容性, 所得到的环氧增韧产物冲击韧性和断裂延伸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对树 脂的粘接强度也有一定提高。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CN 110105709 A 2019.08.09 C N 110105709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10105709 A 1.一种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Ⅰ)高温固化剂改性 将助剂加入高温固化剂中搅拌均匀,即得改性高温固化剂; (Ⅱ)原料恒温 将环氧树脂、改性高温固化剂、增韧剂置于50℃烘箱中,原料温度稳定后开始调配; (Ⅲ)固化调配 (ⅰ)高温固化调配 取增韧剂与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放置于50℃烘箱中静置10min,再加入改性高温固化剂混匀,然后在除泡机中进行除泡,最后经高温固化温度制度后即得高温改性环氧树脂; (ⅱ)低温固化调配 取增韧剂与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后,放置50℃烘箱中静置10min,将混合后溶液取出待温度下降至40℃以下,加入低温固化剂混匀,然后在除泡机中进行除泡,最后经低温固化温度制度后即得低温改性环氧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常规改性环氧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为环氧树脂E51或者环氧树脂E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2-甲基咪唑;高温固化剂为甲基四氢苯酐;低温固化剂为改性多元胺;增韧剂为聚己内酯二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己内酯二醇的分子量为500~3000之间任意分子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固化调配中各原料的质量份数分别为: 环氧树脂 100份; 增韧剂 50~100份; 改性高温固化剂 85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固化剂与助剂的质量比为85: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固化调配中各原料的质量份数分别为: 环氧树脂 100份; 增韧剂 10~50份; 低温固化剂 30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固化温度制度为先90℃维持180mim,然后120℃维持120min,最后135℃维持18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韧剂改性环氧树脂韧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固化温度制度为先40℃维持600min,然后80℃维持120min。 2

混凝土断裂韧性评价方法 PCER方法

Evaluating plain concrete flexural toughness using PCER method Jianguo Han 1, a , Peiyu Yan 2,b and Gangling Li 3,c 1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3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 hanjg@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504360.html,, b yanpy@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504360.html,, c ligangling120@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504360.html, Keywords: Concrete, Flexural Toughness, PCER Method, Strength, Curing Age. Abstract. Using PCER (post-crack energy ratio)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strength grade and curing age on flexural toughness of plain concrete were analyzed. Results show that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ength grade and curing age, the flexural toughness of plain concrete decrease; an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K value used in the calculating equation, the flexural toughness of plain concrete decrease too. Meanwhile,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 PCER value along with the K value manifests that when evaluating the flexural toughness of different quality concrete, the same K value should be used. Introduction Usually, plain concrete is a quasibrittle material, and 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strength, its brittleness increase too. The so-called brittleness is a material property; it is relative to toughness. When the external force reaches certain limit, the property of sudden rupture without apparent plastic deformation is defined as brittleness; and the property of manifesting apparent plastic deformation but without sudden rupture is called toughness. For plain concrete, along with the decrease of water to binder ratio and the introduce of mineral admixture, the quality of transition zone increases, thus during the concrete fracture process under external force, the crack propagation mode transfers form following the transition zone to penetrating the coarse aggregate, resulted the increasing brittleness [1]. Adding fiber to concrete can increase its toughness, but up to now there is not universal specification worldwide on how to evaluating the flexural toughness of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The common used specifications such as ASTM C1018 [2], JSCE SF4 [3], RILEM TC162 [4] and PCS [5] method have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using scope. For example, the identify of initial crack point according to ASTM C1018 method is somewhat subjective, the contribution of fiber to toughness is not explicitly distinguished in JSCE SF4 method, RILEM TC162 method can not be used to plain or poorly reinforced concrete, and the information before the peak load is not fully used in PCS method.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flexural toughness evaluating methods, the author proposed a new flexural toughness evaluating method named PCER (post-crack energy ratio) method [6]. Comparing with the aforementioned flexural toughness evaluating methods, the PCER method has the properties of accuracy, simplicity and wide applicable scope. PCER Method Base on bilinear model, the ascendant branch of PCER method is from the beginning point to peak load, and the descending branch is from peak load to the set deflection point define by the value of K. PCER method evaluates concrete toughness by the area ratio of area under the descending branch of bilinear model to area under the real load-deflection curve after the peak load, as illustrated in Fig. 1 and Eq. 1. Since the area under the load-deflection curve is the energy dissipated during crack propagation, the area ratio is energy ratio in actually. The higher the PCER value calculated by Eq. 1, the higher the flexural toughness of the tested concrete possess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287-290 (2011) pp 1184-1188Online available since 2011/Jul/04 a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504360.html, ? (2011) Trans Tech Publications, Switzerland doi:10.4028/https://www.wendangku.net/doc/209504360.html,/AMR.287-290.1184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简介及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简介及应用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最早是由法国一家名叫布依格的承包商公司于上个世纪90年代被作为活性粉末混凝土被引入使用的。自此之后,法国、日本、马来西亚、韩国及其他很多国家采用该材料将其应用于桥梁等工程领域,并取得了积极有效的重要进展。法国于2001年第一次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材料建造了铁路桥梁,其中梁的截面为由5个双T梁截面构成的π形状所构成。 在美国,由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FHWA)及地方高校的资助下,许多州的交通运输部门都在开发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过去十年来,弗吉尼亚州已经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生产了工字型梁,爱德华州已经采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进行了两座桥的建造,其中一座是用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梁、另一座用的是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桥面板。实际上,美国一些公司已经开始在市场上进行成袋打包并销售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了。然而,由于这些成袋打包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价格非常昂贵,它只能被局限应用于弗吉尼亚州及爱德华州那些有美国高速公路管理局(FHWA)资助资金的示范性项目中,并且还主要是应用于预制混凝土构件之间的连接接缝区域,使用范围非常有限。 为了提升或促进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在美国中的应用,需要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1)相对于打包成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拌合料价格为23500元/ m3,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原材料价格须被控制并减少到不足1000美元/码(折合人民币为9400元/m3)才

行;2)亟需开发一种新的结构体系出来,其中该结构体系能充分利用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材料特性,从而使其结构构件的自重可以减少降低至少50%而同时还能满足强度、刚度及耐久性等要求。美国PCI致力于通过挖掘和整合相关资源来满足这两个条件,主要是通过资助一个由许多个人公司(Wiss, Janney, Elstner)及相关高校(诸如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发起的一个实施课题项目。 目前该课题项目的第一个阶段已经完成结束,相关的报告内容也已公布给PCI生产商成员会员。两个既定的目标即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原材料成本低廉且结构构件性能优化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当这个课题项目的目标得以实现的时候,可以预见,基于其较低的成本价格,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相关产品是相当具有竞争力的。已经做了一些足尺比例的桥梁构件和房屋构件试件并且做了相关的试验研究。大多数构件产品破坏时其承载力都显著高于其所需要的承载力。而且,相对于传统的混凝土而言,该材料是类似于陶瓷的,为零孔隙率且可具有上百年乃至几百年的使用寿命。该PCI项目的第二阶段目前正在进行,包括足尺结构构件及整体结构的试验,目的是为了检验、细化、验证该课题项目第一阶段所起草制订的相关设计准则。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的主要组成成份为波兰水泥、附加水泥基材料、细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高比例减水剂等,见图1所示。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弯曲韧性研究

第37卷第9期 硅 酸 盐 通 报 Vol .37 No .9 2018年9月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 September ,2018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弯曲韧性研究 孔祥清1,高化东1,刚建明2,袁少林1,刘华新1 (1.辽宁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锦州 121000;2.锦州石化公司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锦州 121000) 摘要:为了研究纤维对再生混凝土(RAC )的增韧效果,取体积掺量为0.5%、1.0%、1.5%的钢纤维和0.6%、0.9%、 1.2%的聚丙烯纤维以单掺和混掺的方式掺入RAC 中,采用四点弯曲试验对其弯曲性能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微观增韧机理。结果表明: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对RAC 弯曲破坏时承受的最大荷载、初裂挠度及韧性指数均有很大的改善,且混杂纤维改善效果优于单掺纤维。当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0%聚丙烯体积掺量为0.9%时,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表现出良好的混杂效应,对弯曲性能的改善最为理想。 关键词: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再生混凝土;弯曲韧性 中图分类号:TU 528.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625(2018)09-2729-08 Study on Flexural Toughness of Steel -polypropylene Hybrid Fiber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KONG Xiang -qing 1,GAO Hua -dong 1,GANG Jian -ming 2,YUAN Shao -lin 1,LIU Hua -xin 1 (1.Department of Civil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nzhou 121000,China ; 2.Jinzhou Petrochemical Corp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mpany ,Jinzhou 121000,China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30209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SY 2016001) 作者简介:孔祥清(1982-),女,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新型材料及结构力学性能的研究.Abstract :In order to study the toughening effect of fiber on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AC ),the steel fiber (SF )with volume fraction of 0.5%,1.0%,1.5%and polypropylene fiber (PPF )with volume fraction of 0.6%,0.9%and 1.2%were mixed into RAC by single -doped and blended .And the bending performance was analyzed by four point bending test .The micro toughening mechanism was also studied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load ,the initial cracking deflection and toughness indices of RAC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incorporated of fibers .And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hybrid fiber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ingle doped .The optimal fiber content is 1.0%steel fiber and 0.9%polypropylene fiber ,which shows an most ideal flexural performance .Key words :steel fiber ;polypropylene fiber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flexural toughness 1 引 言 将废弃混凝土作为再生骨料回收利用,部分或完全替代天然骨料而配制的再生骨混凝土(RAC )已被认 为是解决天然骨料短缺、废混凝土处置及相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1-2]。然而与天然骨料相比,RAC 具有孔 隙率大、密度小、强度低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推广应用[3-5]。近年来研究表明,将不同种类纤维混杂 掺入再生混凝土中可以较好的改善再生骨料的缺陷,产生混杂效应,有效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6-8]。 目前,对于这种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抗折等力学性能国内外已经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9-11]。但对 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的弯曲韧性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本文在前期混杂纤维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研究的基础上[12-17],进一步探讨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不 同掺入方式及不同纤维掺量对RAC 弯曲韧性的影响,以期为RAC 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2 试 验 2.1 试件制作 万方数据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

环氧树脂的增韧改性研究 环氧树脂是由具有环氧基的化合物与多元羟基化合物(双酚A、多元醇、多元酸、多元胺) 进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产品。环氧树脂具有高强度和优良的粘接性能,可用作涂料、电绝缘材料、增强材料和胶粘剂等。但因其固化物质脆,耐开裂性能、抗冲击性能较低,而且耐热性差,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此国内外学者对环氧树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工作,以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 目前环氧树脂的增韧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增韧途径主要有三种: ①在环氧基体中加入橡胶弹性体、热塑性树脂或液晶聚合物等分散相来增韧。②用热固性树脂连续贯穿于环氧树脂网络中形成互穿、半互穿网络结构来增韧。③用含有“柔性链段”的固化剂固化环氧,在交联网络中引入柔性链段,提高网链分子的柔顺性,达到增韧的目的。 1 橡胶弹性体增韧环氧树脂 橡胶弹性体通过其活性端基(如羧基、羟基、氨基) 与环氧树脂中的活性基团(如环氧基、羟基等)反应形成嵌段;正确控制反应性橡胶在环氧树脂体系中的相分离过程是增韧成功的关键。自Mc Garry发现端羧基丁腈橡胶(CTBN) 能使环氧树脂显著提高断裂韧性后的几十年间,人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基聚醚、聚氨酯液体橡胶、聚的研究。据文献报道,已经研究过的或应用的对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橡胶有端羧硫橡胶、含氟弹性体、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丙烯酸丁酯橡胶等。通过调节橡胶和环氧树脂的溶解度参数,控制凝胶化过程中相分离形成的海岛结构,以分散相存在的橡胶粒子中止裂纹、分枝裂纹、诱导剪切变形,从而提高环氧树脂的断裂韧性。 目前用液体橡胶增韧环氧树脂的研究有两种趋势。一种是继续采用CTBN 增韧环氧树脂体系,重点放在增韧机理的深入探讨;另一种是采用其它的合适的液体橡胶,如硅橡胶、聚丁二烯橡胶等。D1 Verchere[1 ] 等研究端环氧基丁腈橡胶(ETBN) 对双酚A 型环氧树脂的增韧效果, 当ETBN 含量为20wt %时, 树脂的断裂韧性GIC 由01163kJ / m2 提高到01588kJ / m2 ,比增韧前提高了3倍多。韩孝族[2 ]等用端羟基丁腈橡胶(HTBN) 增韧环氧/ 六氢邻苯二甲酸酐体系, 当HTBN 含量达20phr 时,增韧树脂的冲击强度达900kJ / cm2 ,较改性前(340kJ / cm2) 提高了2 倍多。孙军[3 ]等利用高 分子设计方法及控制反应工艺,制备出具有氨基封端的硅橡胶改性体,分析其红外光谱,证实其产物具有预想结构,即改性后的硅橡胶为氨基封端。用改性硅橡胶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改性,通过对增韧体的冲击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在改性硅橡胶加入量为0~15 份的范围内,增 韧体的冲击强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加入量超过15 份以后,增韧体的冲击强度增势缓慢,实验证明改性硅橡胶对环氧树脂具有良好的增韧效果。此外,还有活性端基液体橡胶增韧环氧树脂、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大进展。如王德武[4 ]等人研制的聚硫橡胶改性环氧防水防腐防霉涂料,是由聚硫橡胶改性环氧溶液为成膜物质,加入金属氧化物填料,添加有机胺固化剂所组成的双组分涂料。该涂料对金属、非金属的附着力强(对钢铁附着力为3~4MPa ,对混凝土附着力为4~5MPa) 、涂膜坚硬、光滑、丰满,不吸附污浊和藻类,具有韧性好、高弹性、耐候、耐霉菌、耐磨、耐酸碱和耐多种溶剂等特点。 近年来,核2壳乳液胶粒增容技术的应用使橡胶弹性体改性环氧树脂又有了新进展。核壳粒子大小及其环氧树脂的界面性能可以用乳液聚合技术来设计和改变。Lin K F[5 ]等研究了以丙烯酸丁酯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缩水甘油醚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为壳的核壳粒子增韧双酚A 型环氧树脂体系,并探讨了增韧机理。 Ashida Tadashi[6 ]等研究了在环氧树脂中分别加入聚丙烯酸丁酯橡胶粒子和PBA/ PMMA (聚丙烯酸丁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核壳胶粒,以双氰胺为固化剂所得固化物的结构形态和性能。结果表明,用丙烯酸橡胶粒子可提高环氧树脂的断裂韧性,但远远低于核壳粒子(PBA/ PMMA) 的增韧效果;在环氧树脂固化过程中,由于PMMA 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好,环氧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年级: 完稿时间: XX大学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不断向高层、大跨、地下、海洋方向发展。高强混凝土由于具有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等优点,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 跨、重载、高耸发展和承受恶劣环境条件的需要,同时还能减小构件截面、增大使用 面积、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发展应用前景 装 订 线

目录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1) 1.1轻混凝土 (1) 1.2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1) 1.3超高性能混凝土 (1) 1.4智能混凝土 (1)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1) 2.1耐久性 (1) 2.2工作性 (1) 2.3力学性能 (1) 2.4体积稳定性 (1) 2.5经济性 (2) 三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 (2) 3.1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 (2) 3.2配合比设计控制要点 (3) 四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与施工控制 (3) 4.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3) 4.2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4) 五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4)

5.1高耐久性能 (4) 5.2高工作性能 (5) 5.3高稳定性能 (5) 六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5) 参考文献 (6)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1.1轻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可分为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无砂大孔混凝土三类。 1.2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大大提高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硬化阶段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特别是后期强度而且,节约水泥,减少环境污染,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代表性材料。 1.3超高性能混凝土如活性粉末混凝土,其特点是高强度,抗压强度高达300MPa,且具有高密实性,已在军事、核电站等特殊工程中成功应用。 1.4智能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原有的组分基础上复合智能型组分,使混凝土材料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修复特性的多功能材料,对环境变化具有感知和控制的功能。随着损伤自诊断混凝土、温度自调节混凝土、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机敏混凝土的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发展和智能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2.1耐久性。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水量,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2.2工作性。坍落度是评价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指标,HPC的坍落度控制功能好,在振捣的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粘性大,粗骨料的下沉速度慢,在相同振动时间内,下沉距离短,稳定性和均匀性好。同时,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低,自由水少,且掺入超细粉,基本上无泌水,其水泥浆的粘性大,很少产生离析的现象。 2.3力学性能。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强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对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矿物超细粉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改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强度。 2.4体积稳定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能研究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能研究 摘要: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它既具有优良的抗拉与抗压能力,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本文通过两个关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耐久性的实验,证明了该水泥在工程耐久性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耐久性;抗裂缝能力;抗冻融能力 Abstract: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is a new kind of construction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tensile and compression resistance and excellent durability. Based on two experiments of the durability of 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the unique advantage of this mateial in durability is proved. Key words: 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itious composites; durability; anti-crack performance; anti-freeze performance 1 引言 为减少乃至消除混凝土早期收缩裂缝、减小荷载裂缝、提高材料的抗冻性,近年来纤维混凝土材料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如聚丙烯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等的使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这些纤维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仍然无法有效控制裂缝宽度,在直接拉伸荷载作用下仍表现出应变软化特性,在展示高于普通混凝土韧性的同时通常以较宽的有害裂缝为代价,同时抗冻融循环的能力也不明显。这些都极大地限制了纤维混凝土材料的推广应用。 2006年,针对以上普通纤维混凝土材料在耐久性的问题,我国研发出了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High Toughness Cement itious Composite,简称UHTCC),该材料能有效控制裂缝宽度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 2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耐久性研究 2.1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抗裂缝能力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氧气和水穿越裂缝到达钢筋表面是钢筋发生锈蚀的必要条件[2-4],而侵蚀性物质则一般是随着水迁移到钢筋混凝土构件内部的。Tsukamoto的研究[5]表明,水向混凝土内部渗透的速率与裂缝宽度的三次幂成正比,并且当裂缝宽度小于一定临界值后便不会有水可以渗入到混凝土内部,并且纤维的掺入还可以进一步降低渗透速率,对应素混凝土的临界裂缝宽度为0.1 mm,掺 1.7%聚丙烯腈纤维的混凝土为0.14 mm,掺1%钢纤维的混凝土为0.155mm。 2003年Maalej和Li[6]研究利用具有约5.4%拉应变能力的UHTCC替换受拉

超高性能混凝土

概述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 比传统的混凝土提供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由于UHPC较高的强度、刚度, 耐久性,使其便于在桥梁上使用。然而,一个缺点是,面板和梁的连接区域一般要有一个较厚的截面来确保适当的剪切连接,这使得甲板上的UHPC不能更薄,更轻。此外,抗剪栓钉剪力连接件嵌入在UHPC板中对强度的影响与传统的混凝土板并不相同。我们通过15个推测试探讨论一个栓钉剪切连接键嵌入在UHPC面板的情况。我们测试了相对栓钉的极限强度极其相对滑移,并选择这些测试参数,以证明一个更薄的板的可行性。我们研究栓钉的长细比,纵横比以及栓钉顶部的覆盖厚度以证实eurocode-4 AASHTO LRFD设计规范中提到的UHPC面板的几何约束的存在。由试验得出,在不用损失栓钉的剪切强度情况下,其纵横比由4减少到3.1。覆盖厚度可以50毫米减少到25毫米而不引起在UHPC裂缝 厚板.然而,在所有情况下,都没有达到6毫米的延展性需求。因此,在UHPC板中栓钉剪力连接件设计应按照弹性设计规范。 1.介绍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一种先进的由高强度基体和纤维组成的复合材料 。与传统的混凝土相比,它提供了优越的抗压强度(>150 MPa)和拉伸强度(>5 MPa)以及更高的弹性模量(>40 GPA)。它通常是由波特兰水泥,硅灰,填料,细集料,高效减水剂,水和钢纤维组成。 UHPC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民用基础设施。特别是,许多调查发现,由于其较高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它确实适用于桥梁组件,如梁,板和连接 节点。有研究调查了UHPC作为一个面板组件的作用。 saleem等,开发了一个较薄的UHPC板系统以替代一个网格式钢面板。coreslab 结构公司开发的华夫饼形状的UHPC面板,安装在雪松溪、瓦佩洛县,爱荷华的桥上。我们研究了结构的表现,并提出了一个设计这个面板系统的包括连接部分的指南。 通过努力,我们开发了由FRP梁顶加上一层UHPC材料进行组合的组合梁 。陈和埃尔阿查用9.5-mm直径的玻璃纤维增强(GFRP)栓钉连接由空心箱体组成并覆盖了53毫米厚的UHPC层的FRP梁。 Nguyen等人。开发了上覆预制UHPC板的FRP工字梁组成的组合梁 ,其中板采用了M16螺栓作为剪力连接器以及环氧树脂材料。UHPC板 50毫米厚,而螺栓嵌入深度为35毫米,导致螺栓顶部只有15毫米。螺柱长细比为2.2。这个顶部的厚度和纵横比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50毫米和比列值4。UHPC桥面板的可以比传统的混凝土桥面有一个更小的横截面。然而,连接了板和钢梁的连接区域厚度应该比传统条件下的厚度要厚,以确保该剪切连接器可以正确安装和嵌入在在面板中,来符合现有的设计规范。例如,以前开发的两个UHPC节点厚度分别为127毫米的厚度(5英寸)和203毫米(8英寸),这 不低于混凝土桥面的厚度。UHPC板最小的厚度为32毫米(1.25英寸), 63.5毫米(2.5英寸),而剪切连接需要一个足够厚的UHPC板;这不利于降低自重和板的厚度。本研究探讨嵌入在不同厚度UHPC板上的螺栓剪力连接件的结构反应,证实了设计规范的有效性。

不同纤维对混凝土的增韧效果对比

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测试试验结果一、概述 对分别采用以下8 种不同纤维的C30 喷射混凝土的弯曲韧性进行了测试、对比: 表1 纤维品种 不同纤维的照片 GSH KSC

PBJ PSC PVA PSD PSZ PUS

二、典型荷载——跨中挠度曲线 1、GSH(40kg) 图1 GSH 钢纤维混凝土荷载——挠度曲线2、KSC(8kg) 图2 KSC 纤维混凝土荷载——挠度曲线3、PBJ(8kg) 图3 PBJ 纤维混凝土荷载——挠度曲线

图4 PSC 纤维混凝土荷载——挠度曲线5、PVA(8kg) 图5 PVA 纤维混凝土荷载——挠度曲线6、PSD(8kg) 图6 PSD 纤维混凝土荷载——挠度曲线

图7 PSZ 纤维混凝土荷载——挠度曲线8、PUS (8kg) 图8 PUS 纤维混凝土荷载——挠度曲线

三、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指数 表2 纤维混凝土弯曲韧性指数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见: 1)钢纤维混凝土GSH和科柏PVA超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韧性最好、初裂后残余承载力最高,其它有机或者无机粗纤维混凝土的效果均不如二者。 2)在有机粗纤维中,美国进口的混杂聚丙烯粗纤维所配制混凝土PUS 的弯曲韧性和钢纤维混凝土相当接近,初裂后残余承载力和钢纤维混凝土也相当接近,达到5~8kN,该优异效果与其采用长粗纤维与膜裂纤维混杂有关。但其价格最高,且在8kg 的掺量下,混凝土施工性能不好。试验表明,当其掺量降低到4kg/m3时,混凝土施工性能良好,但此时的弯曲韧性明显下降,初裂后残余承载力仅仅2~3kN。 3)科柏公司生产的PVA白色超钢纤维所配制混凝土的弯曲韧性和钢纤维混凝土相当接近,残余承载力也较高,达到12kN左右,加载后期指数PVA略优于钢纤维,如果进一步优化其长径比,并采用不同形状的纤维混杂,增韧效果将更加明显。 申明:以上结果仅供四川锦屏二级电站项目内部参考。 试验负责人:李延栋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材结所 2010 年8 月17 日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 产品简介: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超高强、韧性、高耐久性的特种工程材料,在国防工程、海洋工程、核工业、特种保安和防护工程、以及市政工程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经试验证明,其抗折强度是普通C50混凝土的3倍,缩变下降50%,经历700次冻融循环后仍然完好无损,被称为“永不开裂”的混凝土。 产品特点: 1、UHPC现已用于海洋石油平台的钢结构的外保护层,可大大提高水位变动区的支柱的使用寿命。 2、UHPC的早期度发展快,后期度极高,用于补强和修补工程中可替代钢材和昂贵的有机聚合物,既可保持混土体系的整体性,还可降低成本。 3、UHPC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可用于国防工程的防护结构,也可用于需要高承载力的特殊结构。 4、UHPC的高密实性与良好的工作性能,使其与模板相接触的表面具有很高的光洁度,外界的有害介质很难侵入到UHPC中去,而UHPC中的着色剂等组分也不易向外析出,利用这一特点可把UHPC用作建筑物的外装饰材料。 适用范围: 1、利用UHPC强度高的性质,可以减小结构构件尺寸,获得更多的使用空间。利用UHPC 可以建造跨度更长、净空更大的桥梁;可以减小高层建筑中底层柱子截面尺寸,得到更多的使用面积。 2、利用UHPC高抗拉强度、耐腐蚀的性质可以制作输油、输气管道以替代造价较高的大口径厚壁钢管,显著提高管道耐久性、降低成本。 3、利用UHPC的高抗渗性,制造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储存整体容器。 4、用于军事与安保领域,制造抗爆炸、抗冲击装置。 5、现场抢修、结构加固等。

性能指标: 项目依据指标抗压强度(MPa)试件尺寸40×40×160(mm)≥120 抗拉强度(MPa)≥9 弹性段抗拉强度(MPa)≥7 极限抗拉强度(MPa)≥8 极限拉伸应变(%)≥0.2 极限抗拉强度/弹性段抗拉强度≥1.1 抗弯拉强度(MPa)≥22 初始坍落扩展度(mm)≥700 1h坍落扩展度(mm)≥650 备注:每立方原材料重量(不含拌合水)为2250kg

(完整版)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

北京中德新亚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Beijing Sino-sina Building Technology Co., Ltd.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 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超高强、韧性、高耐久性的特种工程材料,在国防工程、海洋工程、核工业、特种保安和防护工程、以及市政工程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经试验证明,其抗折强度是普通C50混凝土的3倍,缩变下降50%,经历700次冻融循环后仍然完好无损,被称为“永不开裂”的混凝土。 一、产品特点 1、UHPC现已用于海洋石油平台的钢结构的外保护层,可大大提高水位变动区的支柱的使用寿命。 2、UHPC的早期度发展快,后期度极高,用于补强和修补工程中可替代钢材和昂贵的有机聚合物,既可保持混土体系的整体性,还可降低成本。 3、UHPC强度高,抗冲击性能好,可用于国防工程的防护结构,也可用于需要高承载力的特殊结构。 4、UHPC的高密实性与良好的工作性能,使其与模板相接触的表面具有很高的光洁度,外界的有害介质很难侵入到UHPC中去,而UHPC中的着色剂等组分也不易向外析出,利用这一特点可把UHPC用作建筑物的外装饰材料。 二、适用范围 1、利用UHPC强度高的性质,可以减小结构构件尺寸,获得更多的使用空间。利用UHPC可以建造跨度更长、净空更大的桥梁;可以减小高层建筑中底层柱子截面尺寸,得到更多的使用面积。 2、利用UHPC高抗拉强度、耐腐蚀的性质可以制作输油、输气管道以替代造价较高的大口径厚壁钢管,显著提高管道耐久性、降低成本。 3、利用UHPC的高抗渗性,制造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储存整体容器。 4、用于军事与安保领域,制造抗爆炸、抗冲击装置。 5、现场抢修、结构加固等。 三、性能指标

丙烯酸树脂合成原理

丙烯酸树脂合成原理 丙烯酸树脂合成原理 回答 纯钢结构2009-04-28 16:26:09 共聚物树脂 碳酸酯甲基丙烯酸丙酯200 甲基丙烯酸甲酯300 苯乙烯200 丙烯酸正丁酯270 甲基丙烯酸30 甲苯500 乙酸异丁酯200 叔丁墓过氧化物10 偶氮二异丁腈5 乙酸异丁酯300 叔丁基过氧化物10 偶氮二异丁腈5 zqiaoping2009-07-05 14:56:07 以环氧树脂和聚酯树脂为主要成膜物质的热固性粉末涂料。是当前粉末涂料中应用量最大的品种。常由环氧树脂、含羧基聚酯树脂、流平剂、少量安息香消泡剂、颜料以及咪唑或氧化锌催化剂等配合而成。装饰性(耐过度烘烤、流平性、外观丰满度)好,附着力等物性优良,成本较低,明显优于纯环氧粉末涂料,但

防腐蚀性、硬度稍差。大量用于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工业缝纫机等室内轻工业家电制品的涂装。 克林斯曼-01-27 09:02:32 丙烯酸树脂是由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及其它烯属单体共聚制成的树脂,通过选用不同的树脂结构、不同的配方、生产工艺及溶剂组成,可合成不同类型、不同性能和不同应用场合的丙烯酸树脂,丙烯酸树脂根据结构和成膜机理的差异又可分为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和热固性丙烯酸树脂。 用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合成的丙烯酸树脂对光的主吸收峰处于太阳光谱范围之外,所以制得的丙烯酸树脂漆具有优异的耐光性及户外老化性能。 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在成膜过程中不发生进一步交联,因此它的相对分子量较大,具有良好的保光保色性、耐水耐化学性、干燥快、施工方便,易于施工重涂和返工,制备铝粉漆时铝粉的白度、定位性好。热塑性丙烯酸树脂在汽车、电器、机械、建筑等领域应用广泛。 热固性丙烯酸树脂是指在结构中带有一定的官能团,在制漆时通过和加入的氨基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等中的官能团反应形成网状结构,热固性树脂一般相对分子量较低。热固性丙烯酸涂料有优异的丰满度、光泽、硬度、耐溶剂性、耐侯性、在高温烘烤时不变色、不返黄。最重要的应用是和氨基树脂配合制成氨基-丙烯酸烤漆,目前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卷钢等产品上应用十分广泛。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脂的制备工艺 丙烯酸树脂作为涂料用树脂,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技术也很成熟。如大家所熟悉的溶剂型涂料所采用的丙烯酸树脂,通常是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个别品种采用悬浮法制备。在乳胶漆中则采用由乳液聚合法制备的聚合物乳液。然而粉末涂料由于是100%的固体材料,所以要求使用固体的丙烯酸树脂,而且要求挥发物含量<1%,因此引出了采用什么方法制备粉末涂料用丙烯酸树脂的话题。 1聚合方法的选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