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信息及系统

一管理的含义与职能

★管理的含义: 为了完成组织某种既定的目标,应用一定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组织内外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一定的投入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的过程,或者完成组织目标的过程。(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第二节信息与信息管理

一信息的含义与属性

数据: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鉴别的符号。如数字、文字、图形、表格等,各自代表一定的含义。信息:数据经过加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它有助于特定的人或组织进行决策,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信息是反应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的特征和变化的可通信知识)

信息的含义:用语言、文字或图形等表达的资料经过解释后能表达某种含义的信号、密码、情报和消息都可概括为信息。信息是对数据的内在含义。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说,信息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信源、信宿、媒介、信道、反馈。

信息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信息的属性

事实性(第一和基本)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战略级、战术级、作业级)价值性变换性共享性可压缩性传输性

■数据资料所消除的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大小,也就是数据资料所含信息量的大小

■信息的价值:信息是有价值的,V-信息产品的价值 C-生产该信息所花的成本 P-利润

信息的价值公式:V=C+P

三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

?信息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活动的管理,信息管理的对象包括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人员的有机集合。

?信息活动是指信息从产生、传播、到收集、加工,再到吸收利用的过程,是指一个完整的“信息生命周期”。

?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信息管理的基础理论、信息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产业管理?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是利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应变和创新的能力。

知识管理的工作:建立知识库、促进员工知识交流、建立尊重知识的内部环境、把知识作为资产管理?知识管理的四种表现形式:理解性知识(是什么)、推理性知识(为什么)、管理性知识(谁的)、技术性知识(怎样做)

四信息化及其发展

信息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趋势和特征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信息化发展新趋势:

1.“三网融合”将成为未来信息平台的整合方向

2.“移动商务”会促使新业务模式的形成

3.“物联网”会催生新的商务模式

第三节系统及系统观念

1、系统: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由一些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五要素:输入、输出、处理、反馈、控制

系统三特征:1.有元素及其结构 2.有一定目标 3.有确定的边界

2、系统的结构与分类

?系统结构是指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秩序,即各要素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和组合的具体形式。

?根据不同的原则和情况来划分:简单系统与复杂系统、实体系统与抽象系统、静态系统与动态系统、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适应系统与非适应系统、临时系统与永久系统

3、系统的特点(P24)

集合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有序性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与功能性动态性

二系统观念与系统思维

系统理论的学科研究有三个层次:系统思想、系统科学、系统工程。

?系统思想是一种思路、一种概念,是系统研究的最高层次。系统思想强调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观念。?系统科学是利用科学方法来解决系统问题的。

?系统工程是用当代工程技术的一切成就来解决系统问题的。(管理的最高境界)

系统思想的要点主要包括:整体观念、演化观念、层次观念、发展观念。

第四节管理决策(略看本节)

一决策与决策问题分类

?决策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行动。

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西蒙在决策过程模型论著中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情报、设计和选择三个阶段。■决策问题分类

?按决策的影响范围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分为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按决策的主体不同,分为个人决策和集体决策。

?按决策是否重复,分为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

?按决策问题所处条件不同,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

二现代管理与决策

1、决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理性假设:假定决策的制定是符合组织最佳的经济利益。

?有限理性:受管理者信息处理能力的限制,他们只是制定满意的决策,接受只有“足够好”的决策方案。

?直觉:一种潜意识的决策过程,基于决策者的经验以及积累的判断。

2、决策风格

三制定决策的过程和方法

■决策的过程

■决策的方法:决策的科学化(现实管理要求;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发展提供了可能)

?实行科学的决策程序:发现问题、确定目标、价值准则、拟定方案、分析评估、方案选优、实验验证、普遍实施?使用科学的决策技术特别是依靠计算机支持决策。

?用科学和思维方法从定性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第一节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

(一)信息系统的含义

信息系统(IS)是一个为支持组织决策而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的人机系统。

?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网络和数据资源管理等信息技术为基础,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传输和输出,支持组织的运行、管理、控制和决策等功能的人机系统。

(二)信息系统的分类及其关系(略看这点小内容)

?各系统之间的关系:集成

(三)信息系统与管理职能——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1、对计划职能的支持:计划编制运算、数据存取、预测、优化

2、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1.企业重组、职权分工; 2.信息整合、信息沟通;

3、对控制职能的支持:集中式 集散式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管理与信息系统结合在一起)

管理信息系统就是一个以组织中的成员为主体,利用计算机硬件、网络通信设备,相关的办公设备,和相应的软件结合,对组织体内外的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争优势、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为组织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支持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注意几点(略看)

A、MIS是在不断发展的,必须融入新的管理、经济、科技知识;

B、MIS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人;

C、MIS的开发本着适宜的原则;

D、MIS是今后各行各业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必要手段,因而其发展是必然趋势。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内涵(略看)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三大要素

?应用计算机的管理?信息决策的方法?系统的观点

(二)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

1. 对于管理信息系统认识的困惑

2. 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落后3.信息技术发展的挑战

4.企业自身文化的带来的威胁5.宏观政策的影响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考点)

1.是为管理决策提供服务的信息系统

2.是一个人机系统

3.是集成化、一体化系统

4.是需要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相互结合的系统

第二节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略看)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处理流程结构

从概念看,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根据各部件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开环和闭环结构。

开环:不收集外部信息,不改变决策,直接产生结果,事后评价仅供参考;闭环:不断收集信息,调整决策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概念结构

要从总体出发,保证各部门间信息共享,减少数据冗余,避免“信息孤岛”。首先要有全局的系统实现计划,其次是通过标准、大纲和手续达到系统一体化。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结构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2.计算机软件系统

3.数据及其存储介质

4.通信系统

5.非计算机系统的信息收集、处理设备

6.规章制度

7.工作人员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一)管理决策层次结构

1. 一般管理活动的层次

?战略决策层:企业的战略决策主要涉及企业的经营目标、经营方针、重大投资、新产品开发和重要人事变动等。?管理决策层:管理决策是管理人员确信获得资源,并为完成组织的目标有效而又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的过程。?运作决策层:运作决策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而进行的业务运作计划安排和控制,如制订短期的生产计划、作业计划、销售计划,以及有关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措施等。

2. 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决策层次结构

战略信息处理→→战术信息处理→→运作信息处理→→事务信息处理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职能结构

生产子系统、供应链子系统、财务子系统、人力资源子系统、市场营销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高层管理子系统

三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结构

易飞ERP的主要子系统包括:

?制造管理子系统?进销存管理子系统?财务管理子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商业智能子系统

四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结构(重点)

根据管理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等信息资源在空间的分布情况,系统的结构可分为集中式系统和分布式系统;集中式系统和分布式系统结合

集中式系统:信息资源在空间上集中配置的系统称为集中式系统

集中式系统的主要优点:

1、信息资源集中,管理方便,规范统一;

2、专业人员集中使用,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作用,便于组织人员培训和提高工作;

3、信息资源利用率高;

4、系统安全措施实施方便。

集中式系统的主要缺点:

1、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提高,集中式系统的复杂性迅速增长,给管理、

维护带来困难;

2、对组织变革和技术发展的适应性差,应变能力弱;

3、不利于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维护、管理方面的积极性与主动精神;

4、系统比较脆弱。主机出现故障时可能使整个系统停止工作。

分布式系统:具有分布结构的系统称为分布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可以根据应用需要和存取方便来配置信息资源;

2、有利于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维护和信息资源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

高了系统对用户需求变更的适应性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

3、系统扩展方便。增加一个网络结点一般不会影响其他结点的工作。系统建设可

以采取逐步扩展网络结点的渐进方式,以合理使用系统开发所需资源;

4、系统的健壮性好(网络上一个结点出现故障一般不会导致全系统瘫痪)。

分布式系统具有以下缺点:

1、由于信息资源分散,系统开发、维护和管理的标准、规范不易统一;

2、配置在不同地点的信息资源一般分属管理信息系统的各子系统。不同子系统之

间往往存在利益冲突,管理上协调有一定难度;

3、各地的计算机系统工作条件与环境不一,不利于安全保密措施的统一实施。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与应用

第一节管理信息系统的分类与发展

1.国家经济信息系统

2.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3.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

4.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

5.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

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三阶段

(一)电子数据处理系统(二)管理信息系统(三)决策支持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管理信息系统是各种管理思想的信息化融合

(二)管理信息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三)管理信息系统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而发展

第二节生产信息系统

一、物料需求计划(MRP)

(一)MRP的基本原理

MRP管理模式为实现减少库存的基本方法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其中独立需求指其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由企业外部的需求(如客户订单、市场预测等)决定的那些物料需求;而相关需求指根据物料之间的结构组成关系,由独立需求的物料产生的需求(如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等),并按时间段确定不同时期的物料需求;基于产品结构的物料需求组织生产,即根据产品完工日期和产品结构制定生产计划,从而解决库存物料订货与组织生产的问题。

——协调物料需求与库存之间的差距

1、目标:围绕生产产品在正确时间和地点,按规定量得到物料;通过各物料需要时间确定订货与生产日期,避免库存积压

2、减少库存的方法:将产品中各物料分为独立需求和相关需求

——独立:由外部需求决定;相关:有独立需求的物料产生的需求

MRP的基本原理是:在已知主生产计划(根据客户订单结合市场预测制定出来的个产品的排产计划)的条件下,根据产品结构、制造工艺流程、产品交货期以及库存状态等信息由计算机编制出各个时间段各种物料的生产及采购计划

(二)闭环MRP

闭环MRP在MRP的基础上,引进能力需求计划,并进行运作反馈,从而克服了MRP的不足。

闭环MRP根据长期生产计划来制定主生产计划,而主生产计划必须经过产能负荷分析保证其可行;然后再执行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和车间作业计划及控制,同时,利用供应商、车间和计划人员的反馈进行系统的实施。

二、制造资源计划(MRP II )

(一)MRP II的基本思想

基于企业经营目标制定生产计划,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按时进行生产。

MRP II是将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采购、技术管理等子系统综合起来的一体化系统,它使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提供数据。

(二)MRP II的逻辑流程

MRPIIMRPII与MRPMRP的关系与差别

MRPII以MRP为核心、MRPII 的主线是生产计划与控制、MRPII 实现资金流与物料流的有机结合、MRPII 具有模拟计划、能力、成本功能

三、企业资源计划(ERP)

(一)ERP的定义

ERP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二)ERP的核心管理思想

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第五节供应链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略看本节)

一、供应链管理(SCM)

(一)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和掌握了供应链环节内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对整个供应链中各参与组织、部门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计划、协调与控制,以达到最佳组合和最高效率,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确定性,通过前馈信息流(如订货合同、采购单等)和反馈信息流(如完工报告、库存量、销售量等)将供应商、核心企业和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采用SCM的目的:1.提升客户满意度;2.降低企业成本;3.企业整体“流程品质”最优化

(二)供应链管理的特征

1.复杂性2.动态性3.面向用户需求4.交叉性

(三)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内容

(1)计划(2)采购(3)制造(4)配送(5)退货

二、客户关系管理

(一)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及基本技术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就是通过计算机管理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的方法。

核心思想:通过客户分析和客户服务满足客户需求,建立稳定、庞大的客户资源群体,提升客户资源价值实现经济效益

■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技术

(1)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技术(2)智能化的客户数据库技术(3)信息和知识的分析技术

■客户关系管理的意义

1.客户资源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

2.客户关系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寻求企业利润最大化

■客户关系管理的主要功能

1.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业务处理能力

2.对客户的差异分析能力

3.客户价值分析能力

4.反馈跟踪服务能力

第四章基于信息系统的企业组织与管理

第二节企业业务流程与业务流程再造

一、企业业务流程

(一)企业流程的基本概念

业务流程是一组由商业规则控制的相互关联的商业功能

企业的运作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流程来实现的,包括生产流程、财务流程、企业发展战略流程、新产品研发流程、采购流程及售后服务流程。

在价值流的思想下,我们把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相互关联,具有逻辑性、变动性、可分解性、时序性的企业活动称之为企业流程,它包括了企业的运作流程和管理流程。

二、业务流程再造(定义、特点)

(一)业务流程再造概念及内涵

经典的业务流程再造(BPR) 定义:对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上取得显著性的进展。该定义包含了四个关键词: 根本的( Fundamental) 、彻底的(Radical) 、显著的(Dramatic) 、流程( Process) 。

BPR 思想有四个基本要素:业务流程再造的对象——流程;业务流程再造的相关对象——支持系统、组织等;业务重组的目标——显著提高企业绩效;业务流程再造的途径——彻底变革。

(二)业务流程再造包含的内容

1.管理层再造

2.员工的再造

3.信息技术在BPR 中的作用

(四)业务流程再造的框架

BPR的框架模型的五个因素: 流程、管理、人员、信息技术、组织。其中,BPR 的核心是流程,包括组织间、组织内部跨职能、职能内部三种流程;涉及四个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人员子系统、信息技术与技术子系统、组织子系统。

(五)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应关注的问题(略看)

1. 实施BPR 的企业类型

2. BPR 实施方式——渐进式实施或激进式实施

究竟采用哪种方式来实施企业的BPR,主要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如企业规模、BPR 所涉及的范围、企业的文化、企业管理层的决心、员工的素质等等。

3. 实施BPR 的时间与规模。再造的时间和规模随着企业的具体情况不同而不同,再造的时间可长可短

(六)业务流程再造评价指标(重点)

评价指标多以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四个指标来衡量,或以这四个指标的变化来衡量。

第五章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

第二节计算机网络

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与分类

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根据网络应用范围和应用方式不同划分:

局域网(LAN)传输距离在0.1-10KM、传输速率在1M-100M的范围较小的一种网络

广域网(WAN)传输距离较远,可遍及全球,传输速率一般在64Kb-4Mb

互联网(Internet)不同领域的应用系统,实现全球范围的信息资源共享,覆盖全球的网络,成为远程网的代名词。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在网络内能够传送多种业务信息的网络

2.按照网络协议或网络标准来分类的计算机网络

3.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文件服务器/工作站客户/服务器(C/S)浏览器/服务器(B/S)综合应用模式4.C/S模式与B/S模式的对比

系统的性能

C/S模式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都能够处理任务,可以减轻服务器的压力。B/S模式的优

势是其异地浏览和信息采集的灵活性,但客户端只能完成浏览、查询、数据输进等简单功能,

这使得服务器的负担很重。B/S模式的客户端使用浏览器,使得网上发布的信息必须是以

HTML格式为主,不便修改,其它格式文件的发布收到限制,多以附件的形式存放。

系统的开发

C/S结构是建立在中间件产品基础之上的,对应用开发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迫使

应用开发者投进很多精力来解决应用程序以外的问题。使得应用程序的维护、移植和互操纵

变得复杂。

不同的操纵系统上,需要开发不同版本的客户端软件。但是C/S模式历史悠久,更成

熟、可靠。

系统的升级维护

C/S系统的各部分模块中有一部分改变,就要关联到其它模块的变动,使系统升级成本

比较大。

对于B/S而言,开发、维护等几乎所有工作也都集中在服务器端,升级只需更新服务

器的软件即可,降低异地用户系统维护与升级的成本。

第三节数据库技术

(三)关系数据库模型(P161)

一个关系模型的逻辑结构是一张二维表,它由多个属性组成,来表示实体型与实体型之间的关系。

三、概念模型向关系型数据模型的转换

(一)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照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

1.概念模型的要素

实体:客观存在,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

属性:实体有很多特性,每一个特性称为属性。每个属性有一个值域,其类型可以是整数型、实数型或字符串型。

联系:联系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通常是指实体集与实体集之间的关系。

2.实体间的联系

(1)一对一联系记为“1:1”。(2)一对多联系记为“1:n”。(3)多对多联系记为“m:n”。

(二)E-R方法

E-R模型反映的是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及其相互联系,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抽象,它抽取了客观事物中人们所关心的信息,而忽略非本质的细节,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精确的描述。

在考虑客观事物及其联系后,即可着手建立E-R模型。在模型设计中,首先根据分析阶段收集的材料,利用分类、聚集、概括等方法抽象出实体,并一一命名,再根据实体的属性描述其间的各种联系。

(三)构造关系型数据模型(略看)

1.构造1:1联系的关系:一个实体集对应一个关系,并将各自的关键字分别插入到对方的属性中。

2. 构造1:n联系的关系:一个实体集对应一个关系,并将标记为1的关系的关键字插入到标记为n的关系中。

3.构造m:n联系的关系:设计为三个关系,即每个实体集各对应一个关系,再将两者之间的联系也设计为一个关系,并将每个实体的关键字加入到由联系所转化为的关系中。

(四)关系的规范化

范式表示满足某种约束条件的关系模式,根绝满足的约束条件的图标来确定范式。满足最低要求的叫第一范式,简称1NF。在第一范式中满足进一步要求的为第二范式,其余依此类推。其中常用的有1NF、2NF、3NF三种。

1.第一范式(1NF)1NF要求元组中的每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即在同一表中没有重复项的存在。

2.第二范式(2NF)2NF要求每个关系都能确定一个或几个属性为关系的主关键字,其他的属性都完全依赖于它而定,从而消去非主属性对主关键字的不完全依赖性。

3.第三范式(3NF)3NF要求在满足2NF的基础上关系的任何一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任何主关键字。

第六章系统规划与开发

第一节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诺兰模型

美国诺兰:他认为任何组织由手工信息系统向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发展是,都遵循一条客观规律。数据处理的发展涉及技术进步、应用的拓展、计划和控制策略的变化和用户的状况四个方面。

诺兰模型对信息化发展的六阶段: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二、价值链模型(略看)

■企业信息化一般步骤:1.运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2.建设内部局域网和互联网;3.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系统;4.开展电子商务。

■但是,管理者对本企业中究竟哪些业务和管理环节值得改善不很清楚???

■美国哈佛迈克尔.波特:将企业运作视为活动链,企业活动不断将价值的差额加到产品和服务上,并将信息系统运用到活动上,促进企业提升竞争力

价值链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性活动

基本活动:涉及产品的物质创造及其销售、产品转移为买方和售后服务的各种活动

——入厂物流、生产作业、出厂物流、市场营销、售后服务

支持性活动:辅助基本活动,通过提供采购投入、技术、人力以及其他职能支持的基本活动

——采购管理、技术发展与调研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

第二节系统开发的战略规划

四、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

(一)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关键成功因素法通过目标分解和识别、关键成功因素识别、性能指标识别,产生数据字典。关键成功因素就是要识别联系于系统目标的主要数据类及其关系,识别关键成功因素所用的工具是树枝因果图。

(二)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

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组成,MI S的战略规划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MIS战略目标的过程。

(三)企业系统计划法(BSP)

进行BSP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性工作,要很好地准备。准备工作包括接受任务和组织队伍。一般接受任务是由一个委员会承担。

BSP通过管理人员酝酿“过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换是通过组织/系统、组织/过程以及系统/过程矩阵的分析得到的。

我们把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把它叫CSB方法即(CSF,SST和BSP结合〕。这种方法先用CSF方法确定企业目标,然后用SST方法补充完善企业目标,并将这些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用BSP方法校核两个目标,并确定信息系统结构,这样就补充了单个方法的不足。

第三节信息系统开发方式(略看)

一、用户自行开发

用户具有开发系统的基本必要条件,且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可以采取自行开发的方式。

优点是,开发人员熟悉业务处理过程,沟通交流容易,但开发人员应专心从事开发工作,不受原来从事工作的影响,也应克服组织中各方面的干扰因素。

缺点是开发周期往往较长。自行开发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有足够的技术力量,需进行一定的调研和咨询。

二、委托开发

用户将信息系统建设的规划、目标等方面的要求明确提出,可以采取招标等方式委托软件公司,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来完成开发任务。

这种开发方式的不足是,风险较大,对于开发单位需要进行深入调查,所签订的开发合同的条款需要细致、明确。

三、从市场上购买适合组织需要的软件

优点是购买的软件技术资料齐备、维护可靠,但是市场上的软件往往具有通用性,对于组织的特殊情况难以充分考虑,需要进行二次开发,这往往会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没有有关产品供应商的协助是难以进行的。

购买现成软件最省事。但很难买到完全适合本单位的软件。购买现成软件包需要有较强的鉴别能力。

四、其他方法简介

用户往往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做些软件改善和接口工作等二次开发。

优点在于可以结合购买软件的优势只做局部改善,但是也有很大的风险,需要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第四节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任何一种开发方法都要明确以下问题:

第一、系统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系统可行性研究,确定系统所要实现的目标。

第三、系统开发方法的选择和开发计划的制定。

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时常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策略。

MIS开发的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符合软件工程规范的原则。

(4)完善,逐步发展的原则。

一、结构化生命周期开发方法

结构化的开发方法是由结构化系统分析和设计组成的一种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它将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从初始到结束划分为若干个阶段,预先定义好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再按一定的策略和准则完成相应阶段的任务。

(三)采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

2.加强调查研究和系统分析

3.逻辑设计与物理设计分别进行

4.使用结构化、模块化方法

5.严格划分工作阶段

6.工作文件标准化文献化

(四)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优点主要有开发目标清晰化、工作阶段程式化、开发过程按工程标准规范化、文档资料标准化、设计方法结构化的特点。缺点主要有用户介入系统开发的深度不够,系统需求难以确定、开发周期长、不直观、用户最后才能看到真实模型、不能较大范围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等。

二、原型法(P198-201)

第七章基于信息系统的企业组织与管理

系统分析阶段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系统分析建立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而系统设计是继系统分析之后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通过系统设计,建立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

第一节需求分析(略看)

一、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因素

(一)开发和利用信息系统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变革

(二)企业高层领导的强力支持和全程参与有利于MIS的成功实施

(三)组建一支结构合理的信息系统建设队伍

二、正确认识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是为了支持决策和组织控制而收集、处理、存储、分配信息的人-机系统。

从信息处理的过程来看,一个信息系统模型大致包括以下要素:

(1)原始数据:收集来自企业内部或外部环境的原始数据;

(2)输入:将原始数据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输入计算机系统;

(3)处理:将原始输入的数据转换成有意义的形式;

(4)输出:将经过处理的信息传递给人或用于生产活动中;

(5)过程控制和结果反馈:将输出信息返送给组织的有关人员,以便帮助他们评价或校正输入。

三、需求分析的内涵(重点)

需求分析是指对管理过程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剖析,弄清楚用户提出的要求,包括需要输入什么数据,要得到什么结果,最后应输出什么。它具有决策性和方向性,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石。

四、需求分析的任务(略看)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导出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解决目标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一)确定目标系统的综合需求

1.系统的功能需求

2.非功能需求

(1)性能需求。(2)可靠性需求。(3)资源使用需求。(4)系统成本消耗与开发进度需求。

3.系统将来可能需要的新要求

(二)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

主要包括确定系统的输入数据、输出数据、数据结构、数据类型、数据流动和数据加工及输入、输出时所要求的设备等。(三)修正系统开发计划

需求分析阶段,由于在分析过程中获得了对系统的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数据需求逐步明确,因而开发人员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系统的成本和进度,修正以前制定的开发计划。

五、需求分析过程(略看)

(一)获取需求,问题识别

(1)调查组织机构情况。(2)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3)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

(4)收集和分析需求数据,确定系统边界。

(二)分析和综合评估需求,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三)编制需求分析阶段的文档

(四)需求分析评审

系统开发人员要对已生成的需求规格说明进行复核,并使用户和系统开发人员对需求规格说明的理解达成一致。

六、需求分析调查方法(略看)

(1)问卷调查法(2)个别访谈(3)跟班作业(4)开调查会(5)查阅资料

第二节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略看)

(一)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调查

组织结构调查就是对组织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弄清组织内部的部门划分,以及各部门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信息资料的传递关系、物资流动关系与资金流动关系,并详细了解各级组织的职能和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决策内容、存在问题以及对新系统的要求等。

2.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是用来描述组织的总体结构以及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二)功能分析

1.系统功能调查与分析——系统功能是信息系统对外界作用(输入)做出一定反应(输出)的能力。

2.功能结构描述工具——功能结构图是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出企业的部门与业务层次的功能,用树形图的形式描绘出来。

二、业务流程分析(考点)

在业务流程分析时,应按照原系统的管理业务流程,调查系统中各环节的业务活动,弄清每个业务过程的信息来源、业务处理方法及过程、数据存储、信息流经去向、提供内容的时间和形态(报告、单据、屏幕显示等),收集相应资料,明确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明确每个业务处理的意义,为业务流程的合理化改造提供建议,为系统的数据流程变化提供依据。

■业务流程分析过程

(1)对现行业务流程进行分析。

(2)对现行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3)确定新的业务流程。

三、数据与数据流程分析

数据流程分析主要包括对信息的流动、处理、存储等的分析,通过对系统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和数据处理过程的分析整理,开发人员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分析出各种管理活动的实质和相互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原系统数据流程不畅,前后数据不匹配,数据处理过程不合理等问题,并在分析过程中研究解决,为今后建立新系统逻辑模型,以及数据库结构和功能模块设计打下基础。

(一)数据、数据流程调查的内容

(二)数据汇总——(1)输入数据。(2)存储数据。(3)输出数据。

(三)数据流程图(重点)——是一种能全面地描述信息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是组织中信息运动的抽象,它通过图形方式描述整个系统中信息的全貌,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特征(1)抽象性(2)概括性

四、数据字典(考点)

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

(一)数据项:数据项也称数据元素,是信息系统中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

(二)数据结构:数据结构描述数据项之间的组合关系。

(三)数据流:数据流是数据流程图中流线的说明,由一个或一组固定的数据项组成。

(四)数据存储:据存储是数据结构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之一。

(五)处理过程:处理过程是对数据流图中功能块的描述,仅对数据流程图中最底层的处理逻辑加以说明。

(六)外部实体:外部实体是系统以外又和系统有联系的部门、人或事物。

五、描述处理逻辑的工具(考点)

(一)判断树

又称决策树,是采用树型结构来表示处理逻辑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描述处理逻辑中决策或判断步骤较多的情况,要根据若干条件,确定所采用策略的情况。

(二)判断表

又称决策表,是采用表格方式来描述处理逻辑的一种工具,适用于描述处理判断条件较多、各条件又相互组合、有多种决策方案的情况,判断表用二维表格直观地表达具体条件、决策规则和应当采取的行动策略之间的逻辑关系。

(三)结构英语表示法

结构化英语是一种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之间的一种语言,采用很简洁的词汇表示处理逻辑,既可用英语表达,也可用汉语表达。

第三节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根据系统分析结果确定新系统的总体结构,提出各个细节处理方案。

系统设计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得到的物理模型是系统实施的重要依据。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是根据系统分析的要求和组织的实际情况对新系统的总体结构形式和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大致设计。其形式包括: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和系统平台设计

一、系统设计概述(略看)

(一)系统设计的任务

主要任务是从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出发,根据系统分析阶段对系统的逻辑功能的要求,并考虑到经济、技术和运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和系统各组成部分具体的技术方案,合理选择计算机及网络的软硬件设备,提出系统的实施计划。

(二)系统设计的依据

(1)系统分析的成果。——系统分析报告

(2)现行技术与技术规范。

(3)用户需求。

(4)系统运行环境。

(三)系统设计原则

(1)系统性。(2)灵活性。(3)可靠性。(4)经济性。

二、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一)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应遵循的准则

1.协调一致2.模块化3.自顶向下4.抽象性5.明确性

(二)模块结构设计

1.模块的基本概念

所谓模块是指具有输入、输出、逻辑功能、运行程序和内部数据等属性的程序段。

2.模块化

模块化就是按照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法,把系统划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然后将这些功能汇集起来组成一个整体,完成指定功能的一种方法。

3.模块结构图设计

模块结构图是用自上而下的模块层次图来描述的,图中的层次关系体现了模块之间的调用关系。模块结构图以数据流程图为依据,按照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过程,依次设计每层模块。

三、系统平台设计(考点)

系统平台设计就是针对新系统的目标,在各种技术手段和实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选择适当的计算机硬件、网络通讯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软件,以满足新系统逻辑模型的需要和技术需求。系统平台设计包括运行所需要的系统硬件平台、系统软件平台和系统网络配置设计。

(一)系统平台设计的依据(考点)

1.系统吞吐量2.系统的响应时间3.系统的可靠性4.集中式还是分布式5.地域范围6.数据管理方式

(二)系统平台设计方法(略看)

1.类比法

类比法是指考察类似系统的平台设计方案,比较其优缺点以及与新系统的异同点,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改进或改动。

2.招投标法

招投标法首先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以及各投标公司提供的系统平台设计方案,在综合价格、质量、培训、售后服务等因素后,确定中标公司。

第四节系统详细设计

一、代码设计(略看)

代码设计的任务是要设计出一套为系统各部分所公用的优化的代码系统。

(一)代码的功能

(1)便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2)便于录入。(3)提高数据统一性。(4)提高处理效率和精度。

(二)代码设计的原则

(1)唯一性。(2)标准型和通用性。

(3)可扩充性。(4)简洁性。(5)容易修改。

(三)代码的种类(考点)

(1)顺序码。又叫序列码,是指将要编码的对象按按一定的规则(如发生的顺序,大小顺序等)分配连续的数字或者字母。例如:100个员工编号为:001、001、…

(2)层次码。也叫区间码,是把对象代码分区间进行编码,每个区间以及每个区间的值代表一定的含义。例如:学号:2009 044 223;优点:分类明确,操作方便;缺点:信息越多,代码越长。目前使用最多(3)特征组合码。分类方法:线分类法和面分类法。线分类:按照分类对象的集合包含与被包含关系来分类的,而面分类是按照分类对象的特征或属性来分成若干个面,每个面又按其自身规律进行编码。特征组合码常用于面分类体系中。

(4)助忆码。将编码对象的名称、规格属性等用汉语拼音或具有特定意义的英文字母等形式编成代码,帮助记忆。例如:KG表示千克;m表示米

第八章系统实施与管理

第一节系统实施

■系统实施就是要将系统设计的结果即类似于设计图式的方案转换为可以在计算机上具体执行的软件系统,使得新系统方案变成用户可见可使用的实在系统。

■系统实施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系统设计阶段提出的物理模型,即按照系统设计说明书的要求,熟悉和安装新的硬件和软件、编制程序,调试新系统,对系统操作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最终按实施方案完成一个可以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交付用户使用。

一、物理系统的实施

(一)计算机系统的实施

选购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原则是系统的性能能够满足信息系统的设计要求,同时,还要考虑下列问题:

(1)计算机系统性价比是否合理;

(2)所选择的系统,其售后服务是否良好;

(3)系统是否具有可扩充性;

(二)通信网络系统的实施

主要包括:网络设备的采购、到货及验收,绘制网络施工图,工程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网络系统调试、验收、运行和维护等。

二、程序设计(考点)怎样完成

小程序设计注重正确性和效率;大型程序注重可维护性、可靠性和可理解性

(一)对程序设计的要求

由于硬件性能的提高,人们则倾向于首先强调程序的可维护性、可靠性和可理解性,其次才是效率。

1. 可维护性

2. 可靠性

3. 可理解性

4. 效率

(二)结构化程序设计

程序各个部分的设计要按照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设计方法,这和系统结构图的层次结构相对应。

1.使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1)限制使用go to语句,各程序部分的联系尽量使用子程序调用的方式。

(2)在一个程序模块内,应从该模块功能描述出发,自顶向下的进行模块化结构划分。

(3)采取主程序员制的组织形式。

2.采用自上而下的模块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各模块要保持独立性(2)模块的划分要大小适当。(3)模块的功能设计要简单。(4)共享的功能模块应集中。

四、系统运行与切换

系统实施最后一步:新系统试运行和新旧系统转换。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一)系统试运行:

(1)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输人各原始数据记录;

(2)记录系统运行的数据和状况;

(3)核对新系统输出和老系统输出的结果;

(4)对实际系统的输入方式进行考查;

(5)对系统实际运行、响应速度进行实际测试。

(二)基础数据准备

基础数据准备是指按照系统分析所规定的详细内容,组织和统计系统所需的数据。

(三)系统切换(重点)

系统切换是指用新的信息系统代替旧的信息系统的过程。

系统切换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一般有四种方法可以选择——试点、直接切换、并行切换、分段切换。

1、试点:一个执行了所有操作系统的试验系统。

2、直接切换:确定新系统稳定后,选定某时刻,终止旧系统,启用新系统,无过渡阶段。

最简单;风险最大;适合不重要或时间要求不高的小系统

3、并行切换:新旧系统并行工作,试运行一段时间后,新系统稳定,替代旧系统。

无风险,可靠性高;费用太大,工作量高

4、分段切换:在新系统正式运行前,分批逐步替代旧系统,最终全部替代。

可靠性和所耗费用介于两者之间,适合较大系统中采用

第三节系统评价

系统评价内容:系统的总体性能评价、系统的技术性能评价、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

一、系统的总体性能评价

系统的总体性能评价是考察系统运行后,系统的功能是否达到了系统设计的目标要求,并且评价系统工作情况的科学性和用户资源的利用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信息系统的规模与先进性。(2)系统功能的范围与层次。

(3)用户对系统使用情况的满意程度。(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深度。

(5)系统的质量和效率。(6)系统的安全与保密性、文档的完备性等。

二、系统的技术性能评价

(1)系统的完整性评价。(2)系统的可靠性评价。(3)系统的运行效率。(4)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5)系统可扩充性。(6)系统的通用性。(7)系统的程序规模。

三、系统的经济效益评价(考点)

(一)直接经济效益指标——(1)系统投资及费用(2)系统收益(3)投资回收期。

(二)间接经济效益指标——间接经济效益指实施信息系统后,给企业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

一般信息系统成功应用所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通常体现在几方面:

?推动组织变革,促进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更新;

?显著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提升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

?通过系统的共享和交互功能促进部门之间的联系,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协作精神;

?促进员工学习新知识、新方法。

第四节信息系统的项目管理

一、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目的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信息系统项目尤其是大型系统开发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包括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程序编码、系统调试、系统维护全过程)都能在管理者的控制之下,以预定的成本按期按质地完成信息系统的开发,交付用户使用。

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信息的定义,“信息是用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的说法出自( ) A.西蒙 B.香农 C.《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标准规范》 D.Gordon 2.战略信息主要用于确立企业_______的目标。( ) A.战术 B.利润 C.组织 D.财务 3.战略计划子系统是供_______使用的系统。( ) A.计算机操作人员 B.信息处理人员 C.高层决策者 D.中层管理者 4.管理层次中,主要职能是根据组织内外的全面情况,分析和制定该组织长远目标及政策的是( ) A.高层管理 B.中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职能层管理 5.BPR的特点有( ) A.根本性的 B.彻底的 C.巨大的 D.以上均对 6.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是在计算机硬件发展的( ) A.第二代 B.第三代 C.第四代 D.第五代 7.网络互联设备中,具有流量控制功能的是( ) A.网桥 B.路由器 C.中继器 D.集成 8.关于DB、DBS和DBMS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DB包括DBMS、DBS B.DBS包括DB、DBMS C.DBMS包括DBS、DB D.三者平行 9.Access中,共享数据功能不包括( ) A.数据的导人 B.导出 C.分析 D.链接

10. Access中,选择了“实施参照完整性”复选框,同时又选择了“级联删除相关记录”,则在删除主表中的记录时,相关表中的相关信息( ) A.自动删除 B.条件删除 C.没有变化 D.完全更新 一、1. B 2.C 3.C 4.A 5.D 6.C 7.B 8.B 9.C 10.A 16.下列不属于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的依据的是( ) A.系统吞吐量 B.系统响应时间 C.系统处理方式 D.系统的输出方式 17.下列不属于系统转换方式的是( ) A.直接转换 B.并行转换 C.垂直转换 D.分段转换 18.对项目的正向风险不应采取的策略是( ) A.开拓 B.自留 C.分享 D.强化 19.下列可以放大增强信号的网络互联设备是( ) A.中继器 B.集线器 C.网桥 D.路由器 20.数据字典中数据存储的条目主要描述该数据存储的( ) A.结构 B.有关的数据流 C.查询要求 D.以上均对 参考答案:16.D 17.C 18.B 19. A 20. D 二、填空题 21.事实上,信息系统是一个集技术、_______、社会组成为一体的结合物。 22.管理信息系统一般被看作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共分为_______个层次。 23.管理的核心是_______。 24.企业竞争战略内容一般由____、竞争对象、_______三个方面构成。

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1 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并且这种传统的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所以如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多人所研究的。 随着这些年电脑计算机的速度质的提高,成本的下降,IT互联网大众趋势的发展。我们使用电脑的高效率才处理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出现,正是管理人员与信息数据,计算机的进入互动时代的体现。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清晰简明的图形界面,高效安全的操作使得我们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的管理得心应手。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面的工作量?毋庸置疑,切实有效地把计算机管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中,对于促进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有着显著意义? 2 需求与功能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便,易用性强。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用户登陆。提供了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相关科目的成绩查询和排名,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教师管理。提供了对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班级排名。修改密码等功能。管理员管理。

拥有最高的权限。允添加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等。其提供了简单、便的操作。 3 概要设计 3.1功能模块图 功能模块图,如下图3.1所示 图3.1 功能模块图 3.2数据流图 数据流图,如图3.2所示 教师信息 课程信息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工程

河南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241 专业课程:软件工程 指导教师: 2015年1 月9日

本组成员 题目 考核项目考核内容得分平时考核 (10分)出勤情况、态度、效率、协作精神;知识掌 握情况、知识应用能力、获取知识能力。 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10分)选题背景、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全面,体现学生查阅资料充分。 系统可行性研究 (10分)对所选课题从技术上、操作上和经济上等方 面进行分析可行性。 系统需求分析 (30分)确定系统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出错处理需 求等;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画出实体-联系图等。 系统设计 (15分)确定软件结构,设计软件结构图和数据库设 计;主要模块的过程设计等。 课程设计体会、格式排版 (20分)课程设计体会深刻,报告书写干净、规范, 内容完整,语句通顺,图表正确等。 奖励分(5分)提前完成的加分。 总评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年月日

目录 1 绪论 (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拟解决方法 (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2) 2 系统可行性分析 (3) 技术可行性 (3) 经济可行性 (3) 操作可行性 (3) 3 系统需求分析 (4) 功能需求 (4) 性能需求 (5) 数据流程图 (5) 数据字典 (9) 学生信息管理 (9) 成绩管理模块 (9) 课程信息管理模块 (10) 查询模块 (10) 4 系统设计 (11) 系统框架 (11) 系统流程分析 (11) 系统模块分析 (12) 数据库设计 (20) 5 课程设计体会 (22) 参考文献 (23)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 一、单选题 1、信息的中心价值是客观性 2、现代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不包括手工管理系统 3、计划,组织,领导都是管理的基本职能,还有一个基本职能是控制 4、DSS解决的是半结构化问题和非结构化问题 5、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的基本任务是使计划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偏离目标,其中库存控制、财务控制属于控制功能的哪个层次支持作业控制 6、把数据组织成链表、树等是数据内存结构 7、顺序数据组织不适合下列的情况只要求从很多记录中处理少量记录的情况 8、直接存取文件的特点是其记录没有排序 9、在数据库设计中,根据用户要求,一般先建立能反映不同实体间存在的各种联系。如果一个柜台可以销售多种商品,一种商品可由多个柜台销售,那么柜台和商品之间的这种联系类型是M:N 10、管理信息系统的最下层是业务处理系统 11、对应于管理任务的层次结构,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数是3 12、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的生命周期法中,在进入实质性的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 13、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不包括系统的逻辑模型 14、在系统分析过程中,一般用来描述管理业务状态的是管理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 15、管理信息系统编码的确定是在系统设计阶段 16、利用算术级数法,代码12345的校验码是6 17、处理过程中暂时存放数据的文件是工作文件 18、对于大型程序,最后考虑的是效率 19、经理信息系统的专门的使用者是财务人员 20、主控制和调度程序调试是为了验证处理结果的正确性 21.使管理人员能掌握资源利用情况,并将实际结果与计划相比较,从而了解是否达到目的,并指导其采取必要措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的信息是属于什么级别策略级 22.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西蒙(H.A.Simon)教授指出:以决策者为主题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的四个过程包括情报、设计、抉择和实施评价 23.人在信息处理上的特点之一是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24.与一个公共标志有关的数据项的集合是记录 25信息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不包括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26.数据的逻辑组织面向外部设备27.联机实时处理的特点是面向处理 28.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人机系统,而且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 29.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式中,处于核心的地位的是管理者 30.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的生命周期发中,在进入实质性的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 31.能够表示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业务关系、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动的是数据流程图 32.管理信息系统编码的确定是在系统设计阶段 33.双工系统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4.处理过程中暂时存放数据的文件是工作文件 35.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时,任何程序均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36.原始信息搜集的关键问题完整、准确、及时地收集记录信息 37.智能决策系统,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属于决策科学发展的哪个方向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38.人在信息处理上的特点之一是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39.为了使搜集的信息适用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必须代码化 40.与一个公共标志有关的数据项的集合是记录 41.数据的树型组织中记录的关系是层次关系 42.应用程序对数据的非依赖性是指数据的数据的独立性 43.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三要素不包括人与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44.在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式中,“真实系统”的输入信息是决策 45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由开发者很快开发出一个初步的原型系统,原型是可运行的模型 46.数据流程图能够完全描述系统系统的逻辑模型 47.过程重组的中心是企业流程 48.区间码不包括顺序码 49.息系统流程图表示的是计算机的处理流程,因此绘制信息系统流程图的前提是已经确定了系统的边界,数据处理方式和人机接口 50.数据库的概念结构设计实施的阶段是系统设计 51.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时,任何程序均由以下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组成顺序结构、循环结构和选择结构 52.下述系统中,需要首先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的是ERP 53. 54.决策问题的类型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划分,其中不包括模糊决策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7p大题题库带答案

1.1 什么是信息?信息和数据有何区别? 答: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课通信的知识。首先,信息时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时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 区别:首先,两者概念不同,信息概念(同上);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其次,数据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而信息经过数据才能有意义,才能对人类有益。1.2试述信息流与物流、资金流、事物流的关系。答:(1)组织中各项活动表现为物流、资金流、事物流和信息流的流动。①物流是实物的流动的过程。 ②资金流是伴随物流而发生的资金的流动的过程。③事物流是各项管理活动的工作流程。 ④信息流伴随以上各种流的流动而流动,它既是其他各种流的表现和描述,又是用于掌握、指挥和控制其他流运动的软资源。(2)信息流处于特殊地位: ①伴随物流、资金流、事物流产生而产生。②是各种流控制的依据和基础。 1.3如何理解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和信息意义的解释者? 答:①人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而知识是人的意识的反映,信息经过人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使其对人、组织和社会有作用。 ②人是信息意义的可解释者:广义的信息强调“人”本身不但是

一个重要的沟通工具,还是信息意义的解释者:所有的沟通媒介均需使信息最终可为人类五官察觉与解释,方算是信息沟通媒介。 1.4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者提供支持?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可以说,这就是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1,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品质量和产品市场化的速度; 2,将基层业务人员从大量重复的、烦琐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是管理信息系统()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全面的信息管理,加强了统计、分析和报告的功能,满足了中低层管理者的需求;4,是经理信息系统()和决策与集体决策支持系统(、),提高了高层管理者的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 1.5为什么说管理信息系统并不能解决管理中的所有问题? 答:管理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它既涉与客观环境,又涉与人的主观因素。 由于生产和社会环境的复杂性,也由于事物间复杂的相互联系和事物的多变性等等原因,人们在解决管理问题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数据,更不可能把所有的、待选的解决方案都考虑进去,而管理信息系统解决问题时运行的程序是由人来编写的。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一、引言 1.1介绍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时代的来临,管理信息系统即MIS (ManagementInformation System)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普及,它跨越了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运筹学、统计学以及计算科学,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系统。20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众多的经济学家纷纷提出新的管理理论。20世纪中叶,西蒙提出管理依赖于信息和决策的思想。同时维纳也发表了控制论。1958年,比尔.盖尔在书中写到:“管理将以较低的成本得到及时准确的信息,做到较好的控制”。 1970年,Walter T.Kennevan给管理信息系统下了一个定义:“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在合适的时间向经理、职员以及外界人员提供过去的,现在的、预测未来的有关企业内部及其环境的信息,以帮助他们进行决策。” 在这个定义里强调了用信息支持决策,却没有强调应用模型,也没有提及计算机辅助计算的应用。 1985年,管理信息系统的创始人,明尼苏达大学的管理学教授GordonB. Davis给管理信息系统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即“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利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以及数据库的人一机系统。它能提供信息支持企业或者组织的运行、管理和决策功能。” 它全面说明了管理的目标,功能和组成,同时反映了管理信息系统在当时达到的水平。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1.2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起初应用于最基础的工作,如打印报表、计算工资、图书管理等,进而发展到企业财务管理、库存管理等单项业务管理,这些都属于电子数据处理(EDP,即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系统。有了数据库,借助计算机网络达到数据共享后,从系统观点出发,实施全局规划和设计信息系统时,就达到管理信息系统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系统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更加强调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支持单位高层领导的决策这一功能,更侧重于单位外部信息的收集、综合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和其它人工智能工具能否直接面向决策者,这是决策支持系统(DDS,即Decision Support System)的任务。 1.3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 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最初阶段是统计系统,所研究的内容是数量或者资料之间的表面规律,它可以把资料分成比较相关和比较不相关的组,从而把数据转换为信息。 第二阶段是数据更新系统,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低级阶段。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程序

. C语言上机实践报告 专业:冶金工程 班级:冶金1102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丽华 时间:2012年8月

一、题目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地址,,E-mail等。 ●试设计一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a)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b)学生信息录入功能(学生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 c)学生信息浏览功能---输出 d)查询、排序功能---算法 (1) 按学号查询 (2) 按姓名查询 e)学生信息的删除与修改(可选项) 一、系统功能模块结构图

二、数据结构设计及用法说明#include"stdio.h" #include"stdlib.h" #include"string.h" /*定义结构体用作创建链表*/ typedef struct z1 { char no[11]; //学生学号 char name[15]; //学生姓名 int age; //学生年龄 char sex; //学生性别 char birthday[8]; //学生出生年月char address[20]; //学生住址 char tel[12]; //学生联系 char e_mail[20]; //学生e-mail struct z1 *next; //指向下一链表}STUDENT; /*声明用户自定义函数*/ STUDENT *init();

STUDENT *create(); STUDENT *del(STUDENT *h); STUDENT *insert(STUDENT *h); STUDENT *revise(STUDENT *h); void print(STUDENT *h); void search1(STUDENT *h); void search2(STUDENT *h); void save(STUDENT *h); int menu_select(); void inputs(char *prompt,char *s,int count); /*主函数,用于选择功能*/ void main() { STUDENT *head; head=init(); //初始化链表表头 for(;;) { switch(menu_select()) { case 0:head=init();break; //初始化 case 1:head=create();break; //创建列表

信息管理系统复习资料

简答题 1.请阐述计算机用于数据管理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并说明每个阶段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用于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数据库管理三个发展阶段 2.何谓原型法?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原型法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与用户紧密合作,在短时间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 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系统基本框架(称为系统原型),先运行这个原型,再不断评价和改进这个原型,直至系统完善和满意为止。 原型法的主要优点:①.开发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它符合于用户对计算机应 用的认识逐步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规律;②.系统原型很具体,容易被不熟悉计算机应用 的用户所接受,可提高用户参加系统开发的积极性;③.原型法开发周期比较短,系统修改容易。 原型法的局限:原型法缺乏对系统的全面认识,系统分析比较粗糙,不宜在大型的管 理信息系统中全面应用,适合于与生命周期法结合起来使用,也适合于用户事先难以说明需求的较小的应用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开发项目。 3.试述数据和信息的概念,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区别。 答:数据是记载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及相互关系等的符号。数据是信息系统的处理 对象。好像是一个工厂的原材料。信息一般可理解是经过加工和理解的有用数据。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常常被比喻为原材料与产成品之间的关系。他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数 据是客观的,它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信息是带有主观性的,同样一条消息(数据),经过某人的解释,对某人来说很有用处,很有价值。但对另外一个人,可能没有什么价值。另外,数据量的度量比较容易,信息量的度量比较困难。 4.什么是数据模型?数据库有哪些常用的数据模型? 答: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是数据元素外部联系的逻辑结构。 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具有结构的,按照数据的不同联系方式,可分为三种数据模型:层次型、网络型和关系型。 5.何谓系统的生命周期?分析系统生命周期法的优缺点。 答:任何系统都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 3命周期。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 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 生命周期法的优点:开发过程的阶段和步骤清楚,每一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成果, 上一阶段的成果是下一阶段工作的依据,有利于整个项目的管理和控制。生命周期法的缺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 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S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S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SS中要求有与MI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S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S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及()。 A.报表文件统一 B.数据代码化 C.建立组织机构 D.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ai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1:1 B.1:n C.n:1 D.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A.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由顶向下 B.由底向上 C.集中 D.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 A.原型法 B.生命周期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集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控制阶段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毕 业设计论文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摘要–––––––––––––––––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 (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经过分析,我们使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BASIC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首先在短时间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直到形成用户满意的可行系统。 关键字:控件、窗体、域、数据库。 –––––––––––––––––前言–––––––––––––––––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面对庞大的信息量需要有学生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通过这样的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查询、修改、增加、删除等,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 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学生选课,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主要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管理,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关系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其主要任务是用计算机对学生各种信息进行日

常管理,如查询、修改、增加、删除,另外还考虑到学生选课,针对这些要求设计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本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查询、教务信息维护和学生选课三部分。其功能主要有: ⒈有关学籍等信息的输入,包括输入学生基本信息、所在班级、所学课程和成绩等。 ⒉学生信息的查询,包括查询学生基本信息、所在班级、已学课程和成绩等。 ⒊学生信息的修改。 ⒋班级管理信息的输入,包括输入班级设置、年级信息等。 ⒌班级管理信息的查询。 ⒍班级管理信息的修改。 ⒎学生课程的设置和修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Visual Basic 概述 1.1Visual Basic 语言的特点 1.2Visual Basic 系统几个程序应用中的常用名词 第二章Windows 下的Visual Basic 编程环境简介 面对对象的编程 实现菜单选项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程序设计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程序设计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程序设计 1、软件开发目的 该软件主要是实现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系统化的管理,首先能够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录入和存取,其次能够浏览学生的相关信息,然后能够删除和插入学生的相关信息,还有就是可按学号或按学生姓名查询此学生的相关信息。由此来系统化管理学生基本信息,并达到简易操作的目的。 2、功能分析说明图 3、各项功能说明 (1)学生基本信息的录入和保存: 在链表中的适当位置插入一个学生信息节点,一次添加一条学生信息(添加内容包含学号、姓名、年龄),如果添加的学号已经在文件中存在,则不能添加到文件中去,应显示错误提示语;如果添加成功,则显示成功提示语。添加操作完毕后,应该询问用户是否继续执行此操作。如果用户不继续,则退回到程序初始界面。 (2)显示学生信息: 此功能是显示一个学生信息节点中的信息,并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3)删除学生信息: 进入该项功能界面后,删除学生信息,一次删除一条学生信息。

(4)按学号查找学生信息: 按学号查询学生信息,要求显示文件中与用户输入的学号相匹配的学生信息,要求显示学号、姓名、年龄等字段,如果文件中没有学生信息,则显示提示语。查询操作完毕后,应该询问用户是否继续执行此操作。如果用户不继续,则退回到程序初始界面。 (5)按姓名查找学生信息: 按姓名查询学生信息,要求显示文件中与用户输入的学号相匹配的学生信息,要求显示学号、姓名、年龄等字段,如果文件中没有学生信息,则显示提示语。查询操作完毕后,应该询问用户是否继续执行此操作。如果用户不继续,则退回到程序初始界面。 (6)修改学生信息 修改学生信息中的某一项信息,一次更新一条学生信息(更新内容包含学号、姓名、年龄等字段值),如果更新的学号在文件中不存在,则不能更新,应该显示错误提示语;如果更新成功,则显示成功提示语。更新操作完毕后,应该询问用户是否继续执行此操作。如果用户不继续,则退回到程序初始界面。 (7)退出系统,结束任务。 4、软件功能的验收标准

信息管理系统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当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主要在于日常业务与事务的处理、定期提供系统的 业务信息时,计算机的应用处于()。 A.管理信息系统阶段 B.决策支持系统阶段 C.电子数据处理阶段 D.数据综合处理阶段 2.下面关于D S S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D S S是解决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问题的信息系统 B.D S S中要求有与M I S中相同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C.D S S不仅支持决策者而且能代替决策者进行决策 D.D S S与决策者的工作方式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 3.E S的特点不包括()。 A.掌握丰富的知识,有专家水平的专门知识与经验 B.有通过学习或在运行中增长和扩大知识的能力 C.自动识别例外情况 D.有判别和推理的功能 4.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科学的管理基础、领导的支持与参与 及()。 A.报表文件统一 B.数据代码化 C.建立组织机构 D.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5.在因特网中用E-m a i l发送邮件,实现的实体间联系是()。 A.1:1 B.1:n C.n:1 D.m:n 6.为了解决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应提供某两种结构之间的映像,这两种结构为 ()。 A.物理结构与用户结构 B.逻辑结构与物理结构 C.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 D.概念结构与逻辑结构 7.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要点是()。 A.由顶向下 B.由底向上 C.集中 D.分散平等 8.在各种系统开发方法中,系统可重用性、扩充性、维护性最好的开发方法是 ()。

A.原型法 B.生命周期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增长法 9.在诺兰模型中,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是在()。 A.集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控制阶段 D.数据管理阶段 10.企业系统规划法的基本概念是:()地进行系统规划和()地付诸实 施。 A.自上而下,自下而上 B.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C.自上而下,由总到分 D.由总到分,自上而下 11.从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来看,计算机在管理系统中应用的发展依次 为()。 A.E D P、D S S、M I S、E I S B.D S S、E D P、M I S、E I S C.M I S、E D P、D S S、E I S D.E D P、M I S、D S S、E I S 12.D S S的工作方式主要是()。 A.人机对话方式 B.键盘操作方式 C.交互会话方式 D.非交互会话方式 13.专家系统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即知识库和()。 A.数据库 B.推理机 C.方法库 D.决策模型 14.处理功能分析常用的方法有:决策树、决策表和()。 A.结构化语言 B.数据字典 C.数据功能格栅图 D.E-R图 15.在医院,患者与医生的关系是属于()。 A.1:1 B.1:n C.n:1 D.m:n 16.系统开发中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它采用先确定()模型,再设计() 模型的思路。 A.实体,用户 B.用户,实体 C.逻辑,物理 D.物理,逻辑 17.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是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及()。 A.阶段不明确 B.无法对项目进行管理和控制

2018年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 发现原始数据有错时,其处理方法为()。 A)由输入操作员进行修改 B)由原始数据检查员进行修改 C)应将原始单据送交原填写单位进行修改 D)由系统自动检错并更改 2. 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设计程序时,程序基本逻辑结构不包括( ) A)顺序结构 B)随机结构 C)选择结构 D)循环结构 3. 决策表由以下几方面内容组成( )。 A)条件、决策规则和应采取的行动 B)决策问题、决策规则、判断方法 C)环境描述、判断方法、判断规则 D)方案序号、判断规则、计算方法 4. 校验输入的月份值最大不能超过12是属于( )。 A)重复校验 B)视觉校验 C)逻辑校验 D)格式校验 5. 工资系统中职工的“电费”数据(每月按表计费)具有( )。

A)固定值属性 B)随机变动属性 C)固定个体变动属性 D)静态持性属性 6. 下列关于结构化方法和原型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B)原型法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所采用的开发策略不同 C)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相比,原型法不太注重对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D)原型法适用于开发大型的MIS 7. ()又称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A)数据字典 B)记录 C)投影 D)数据项 8. 在诺兰(Nolan)阶段模型中,“集成”阶段之后是( )阶段。 A)蔓延 B)数据管理 C)初装 D)控制 9. MIS的金字塔形结构中,位于底部的为()的管理过程和决策。

A)结构化 B)半结构化 C)非结构化 D)以上三者都有 10. 在绘制DFD时,应采取()的办法。 A)自下而上 B)自顶向下逐层分解 C)先绘制中间层 D)可以从任一层开始绘制 11. 校验位不可能发现的错误是( ) A)抄写错 B)易位错 C)随机错误 D)原数据错 12. U/C矩阵用来表示( )对( )的使用和产生。 A)模块、数据 B)模块、数据项 C)过程、数据类 D)数据项、记录 13. 建立数据字典的分阶段是()。

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1概述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在校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教务系统的数量也不断的上涨,。学校工作繁杂、资料众多,人工管理信息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显然是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效率也是很低的。并且这种传统的方式存在着很多的弊端,如:保密性差、查询不便、效率低,很难维护和更新等。然而,本系统针对以上缺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信息管理的效率,也是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所以如何自动高效地管理信息是这些年来许多人所研究的。 随着这些年电脑计算机的速度质的提高,成本的下降,IT互联网大众趋势的发展。我 们使用电脑的高效率才处理数据信息成为可能。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出现,正是管理人员 与信息数据,计算机的进入互动时代的体现。友好的人机交互模式,清晰简明的图形界面,高效安全的操作使得我们对成千上万的信息的管理得心应手。通过这个系统,可以做到信息的规范管理,科学统计和快速的查询,从而减少管理方面的工作量?毋庸置疑,切实有效地把计算机管理引入学校教务管理中,对于促进学校管理制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有着显著意义? 2需求与功能分析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方便, 易用性强。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用户登陆。提供了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相关科目的成绩查询和排名,修改登录密码等功能。教师管理。提供了对学生学籍信息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学生成绩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班级排名。修改密码等功能。管理员管理。拥有最高的权限。允许添加教师信息和课程信息等。其提供了简单、方便的操作。 3概要设计 3.1功能模块图 功能模块图,如下图3.1所示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C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getch();kibhit()的头文件struct student { int id; char name[20]; char password[11]; char classs[6]; struct like { float physics;//物理 float biology;//生物 float chemistry;//化学 }grade; int age; int ranking; }; typedef struct student ST;//为已有的数据类型命名struct administrator { char name[20]; char password[11]; }ad={"lichao","12343456"}; void Chushihua();//系统初始化函数 void Stucpw(int i);//学生改密函数 void Ssave(ST stu[30],int r);//系统保存函数 void Stuadd();//添加学生函数 int Save_enquiry();//修改确定询问函数 void Studelete();//删除学生函数 void Stualter();//修改学生函数 void Sturefer();//学生查询函数 void Sturank(ST stu0[30],int i);//终极排名函数void Stuclassesrank();//学生班级挑选函数 void Stuallout();//少女通灵之术 char* Passwordinputhide(); int main() { int flag0=0;//选择登陆方式的标志 int flag1;//密码错误次数标志 int flag3;//选择操作方式的标志 char ad_name[20];//输入的管理员名字 char ad_password[11];//输入的管理员密码

信息管理系统考试复习资料

一. 概述1.信息信息系统的定义 信息是经过加工的数据;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信息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信息系统是以加工信息为主的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提供信息 2.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 广:从系统论和管理控制论的角度,认为管理信息系统是存在于任何组织内部,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收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输出系统,即任何组织和单位都存在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狭:指按照系统思想建立起来以计算机为工具,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体现了信心管理中现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向各级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的决策支持。强调了管理信息系统的预测和决策功能,而且是一个综合的人-机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类型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事务型管理信息系统行政机关办公型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型管理信息系统4.从管理系统的信息处理结构来看,管理信息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信息管理者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 5.从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层次来看,管理信息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P14 五.开发方法 1.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优缺点是什么?P81 P48 2.原型法的开发方法是什么?P84 P51 3.RAD 的开发方法是什么? 4.面向对象的?P86 P54 5.什么是CASE?它的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有哪些CASE工具? 辅助系统开发的工具 计算机辅助开发高度自动化 六.系统规划 1.什么是信息系统发展的诺兰模型P112 P70 2.什么是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主要步骤是?P121 P81 3.什么是不可行性分析,主要包含哪些可行性分析? 七.系统分析 1.系统分析有哪些主要任务?P148 P104 2.系统分析阶段结束后得到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的组成?P164 P123 3.绘制数据流图P159 P116 4.什么是数据字典,它包含什么?作用是什么?和数据流图的关系?P162 P119 五.系统设计 系统平台设计功能模块设计.系统总体设计包含哪些工作?1.

管理信息系统试题库

管理信息系统 一、填空题 1.系统的基本特性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 2.可行性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3.信息最基本的属性是(事实性)。 4.信息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5.决策问题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往往是由决策者根据掌握的情况和数据临时做出决定的是(非结构化决策)。 6.(企业过程)是指为完成企业目标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跨越时空的逻辑相关的业务活动。 7.对于大系统来说,划分子系统的工作应在系统规划阶段进行,常用的是(u/c矩阵)。 8.可行性分析的任务是明确应用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内容一般包括管理可行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9.数据流程图具有的两个重要性质是(抽象性)和(概括性)。 10.某种代码由两位字符组成,第一位为0-4,第二位为0-8,问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代码?(45种代码) 11.用质数法设计代码检验位的方案如下:原代码共4位,从左到右取权17、13、7、5、3,对乘积和以11为模取余作为检验码,问原代码12345的检验位是多少?(检验位为0) 12.编制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工作的常用方法有(甘特图)和(网络计划法)。 13.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 14.系统设计的任务:在系统分析提出的逻辑模型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物理模型)的设计。 15.决策科学先驱西蒙教授在著名的决策过程模型论著中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其中,(设计)阶段的内容主要是发现、制订和分析各种可能的行动方案。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学校信息管理系统 [摘要]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采用传统的手工方法对学校信息进行管理已越来越不方便,针对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了这套学校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包括有…、…、…、…等功能,采用……工具进行开发,该系统帮助学校大大地提高了处理各种信息的效率。 [关键字] Delphi 模块管理

目录 第一章引言 (2) 第二章所用开发语言简介 (2) 2.1 Delphi 介绍 (2) 2.2 Delphi具有的优点 (2) 2.3模块中使用的Delphi系统预定义控件及其属性简介 (2) 第三章需求分析阶段 (3) 3.1登录模块和主界面模块需求分析 (3) 3.2登录模块和主界面模块设计系统性能要求: (3) 3.3负责模块中系统的功能分析: (3) 3.4功能模块 (3) 3.4.1功能的实现 (3) 3.4.2模块框架图 (4) 3.5模块数据分析 (5) 第四章设计阶段 (5) 4.1概要设计 (5) 4.1.1数据库概论及SQL SERVER 2000简介 (5) 4.1.2模块数据库设计 (6) 4.2详细设计 (11) 4.2.1数据信息准备 (11) 4.2.2程序数据流图 (11) 第五章软件设计说明 (12) 5.1界面模块设计 (12) 5.2主界面模块设计 (14) 第六章结束语 (15) 第七章参考文献 (15) 第八章致谢 (16)

第一章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一直以来许多高校对在校师生的基本资料维护、班级信息、选课情况、选修课程信息及学生选课成绩管理的半手工管理方式已不在适应社会,主要表现为工作效率低,容易由于人为的疏忽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最典型的就是学校手工记录些信息,经常由于不知道放哪或者丢失而无从下手。 以上所描述的手工过程的不足之处显而易见,整个管理环节都有可能由于人为因数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流程无疑会极大程度地提高效率和处理能力。我们将会看到学校管理人员不用象以前那样辛苦,工作人员出错的概率也会减少,工作效率就会提高。 为方便对在校师生的个人资料、选课情况、班级管理等进行高效的管理,特编写该程序以提高学校信息的管理效率。使用该程序之后,管理层可以及时查询在校师生的基本情况、班级管理,学生可以进行选课管理、成绩查询等一些功能,教师也可以进行适应的操作,如查看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的选课成绩等。 第二章所用开发语言简介 2.1 Delphi 介绍 Delphi7.0是美国Borland公司出品的一种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快速开发工具,是目前最好的Windows 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它能支持面向对象、可视化的开发风格、具有强大的数据库管理功能,它所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库编程工具,如ADO组件、IBX组件和数据模块设计窗口。 2.2 Delphi具有的优点 Delphi7.0提供一个快速的编译器,优化的编译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代码质量;提供统一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即IDE);集成了许多可视化辅助工具,实现了直观、可视的程序设计风格,方便地编写和管理各种类,维护程序的源代码;大大简化了应用程序的开发,提高编程效率;其封装了Windows的API函数、DATA等函数,简化了编程时创建、维护窗口的许多复杂的工作。 2.3模块中使用的Delphi系统预定义控件及其属性简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